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10-23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11篇)

1.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一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根据,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任务,是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分批实施,逐年落实,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1-

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区分不同地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窝蜂上,不搞一刀切,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不断总结经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发现典型经验,实践创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扎实推向前进。

三、工作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首先,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尤其我们横县,根据横县实际,巩固现有特色产业,提升优势产业,进一步引进高效农业,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逐步规模化、集团化、基地化、产业化,并向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转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其次,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除发展种养经济外,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实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建设培训基地,组织劳务输出。另外,引导一批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农民工带资金、技术、经验、市场、信息返回当地投资创业,形成就业与创业共振效益,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真实施扶贫整村推进战略,加快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第三,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们农村,按照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要求和业

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在农村利用节日、农闲开展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参加,不断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好、社会风气好等,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第四,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必须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切实抓好水利、道路、沼气、人饮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学校、幼儿园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地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村屯卫生站等卫生设施建设,抓好房屋和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强村容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做好村建设规划,解决农民住宅与畜禽舍混杂问题,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第五,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基层干部要转弯作风,真抓实干,积极采取“党政引导,村组自治,群众为主”的工作机制,规范村民自治,发挥村民组织作用,拓展村民参与重大事务决策、管理、监督的渠道,让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村中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吃透用活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与时俱进谋划农村改革,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发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增加农民福祉,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二

一、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尼引入中国。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 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社区体育是指在这一区域范围内, 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 即: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 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社区产生的社会背景大致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民物质文明的保障刺激了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良性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机构的调整, 保障了广大农民充足的余暇时间参与文体活动;不断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将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党中央关注“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序幕的拉开, 向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吹响了新号角。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1%左右, 然而由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基础差、数量少, 体育活动缺少组织和指导, 农村体育一直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农民中存在体质差、疾病多, 造成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失调、全民健身活动难以推动,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据“2002”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371个定点村的调查, 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受到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 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农村体育人口为0.63亿, 只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13%, 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多数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受教育程度低和生活条件差是造成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的最直接原因。

(二)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严重困扰着农村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农村群众体育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全国体育场馆资源。据对甘肃省部分建成新农村实地考察中发现, “只见崭新砖瓦房, 不见健身运动场”的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 制约着成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 你为农村和农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 政府管理松散, 缺乏体育健身组织和指导, 基层管理体制的缺失和体育组织的不健全。

广大农村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系统不合理, 使农村社区体育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政府不能发挥农村群众体育工作的职能, 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健身指导员在农村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农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很好的组织和引导,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未能进入广大农民生活空间。政府职能、社区体育人才, 限制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的作为。

(四)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级阶段, 农民体质状况堪忧。

现阶段,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在初步形成阶段, 广大农村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生活卫生习惯, 造成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 因病致穷不仅是农民贫穷的重要原因, 而且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6年3月29日, 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介绍了我国农民体质的现状:对全国成年人群体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男性农民平均优秀率为10.7%, 不合格率17.2%, 而城市体力劳动者优秀率达16.1%, 不合格率仅11.6%。另外, 女性农民的优秀率更低, 仅为8.4%, 不合格率达21.2%[3]。

三、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党和政府适时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改变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农业脆弱的现状。“十一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处在发展农村经济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并重的新时期, 建立新农村不仅指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须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重点, 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政府科学管理、农民积极参与, 加大对农

村体育宣传, 指导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以人为本, 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物质文化条件,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 认识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要性。把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展现社会风貌的窗口, 把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形成健身、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体育活动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一种习惯, 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 将科学的健身理念树立在广大农民思维之中。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健康意识, 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新型体育观。

(二)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为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场所。

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是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根据2005年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 甘肃省现有体育场地21, 900个, 乡村一级体育场地设施仅占8%左右。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 把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努力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置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同时要大力挖掘和盘活现有社会体育资源, 采取体育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设施, 才能实现“共驻、共建、共享”, 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以此突破资金和场地的“瓶颈”。因地制宜开辟乡村天然体育健身场地, 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体育设施资源上的明显优势, 实现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与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农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组织, 培

养社区体育骨干力量, 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有效组织。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龙头, 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农民体协为纽带。”各级体育部门要依托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加快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 同时, 由于农村社区居民众多、人员分散, 需求多样化, 仅靠乡、镇、社区极少数体育专职人员开展活动是不现实的, 农村学校中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动员组织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的体育骨干, 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性体育发展的社会网络, 加强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 组织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分类进行指导, 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和效果。

(四) 切合农村实际开拓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内容, 努力丰富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内容。

农村体育有强烈而明显的乡土文化气息, 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普遍的观赏性和悠久的传承性。发掘本地民间体育资源, 如南方的划船、游泳, 北方的滑雪、滑冰, 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项目骑马、摔跤;以及各地皆宜的民间武术、荡秋千、登山、放风筝等受年龄限制少, 相对易于开展的项目;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太极拳剑、秧歌、木兰系列、长拳等简易项目以及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养生导引功, 作为农忙或闲暇时的运动项目;还可以通过地方文艺如民间乐队等文化娱乐项目吸引、聚集农民。把传统民间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当地习俗, 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增强体育活动的娱乐性, 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各个方面, 而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 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的可靠保证, 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 无疑对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既能够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 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丰富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从而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吴玉华, 王丽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健身活动[J].农业考古, 2006, 3

[2].王程, 孙庆祝.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6

[3].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答记者问[J/OL]ht-tp://WWW.Xinhua.orq/zhibo/20060329/zhibo.htm

[4].侯广斌, 周新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建设的对策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2007, 10

[5].李静, 张彩霞等.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6].石生泰.充分发挥体育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党的建设, 2006, 6

3.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三

关键词:新农村;遮放镇;乡风文明

一、遮放镇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我国素有农业大国之称,农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民在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三农问题一直都被党和政府视为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业丰则根基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

这种新式的农村发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和景象,笔者想从农村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谈起。农村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性概念,它与社会发展成现今生活形态的城市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是指由城市以外的地域(不包括海洋、太空等一般人能够接触的地区)内生态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体。在人类发展初期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村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宗法制度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单位和组织单元。建国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是由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耕地,政治上有了主人翁的角色,农村的文化氛围也开始活跃起来。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触动了农村古老的神经和僵老的体态,农村成为我国改革的先行区、实验田,以及最难攻克的堡垒,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红手印”为里程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开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激起了投资开发的热情。改革开放后的部分农民开始摒弃农业,面向市场,走出农村,进厂务工,进城经商,强烈冲击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同时也促进了城镇二元分化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的新式发展必然是我国实现社会发展和稳定和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题中之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又是相对于传统农村、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以及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农村而言的,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内涵和新风貌的农村。新农村与其他历史阶段的农村内涵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新的居住环境。有学者将新的居住环境界定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农村域内和农户的房屋前屋后院内的环境整治”。而笔者则认为,新的居住环境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良好服务,提高人们对生活状态的幸福感的环境。(2)新的技术环境。现今的农村技术环境一般包括通讯技术环境,交通技术环境以及农业技术生产技术环境等。(3)新的体制环境。这个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乡户籍分割体制、城乡统一的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保障体制等。(4)新的分工环境。这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立足于促进农业生产,而必须参与到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去。在现今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的分工环境将会导致农民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5)新的居民主体。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格局要得以实现,农民应当具备时代的新观点、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新型“居民”。新农村的居民主体,也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同时应当具有流动性,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只有在上面的四大新环境中,培育出新的主体(居民主体),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其四大新环境和一个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下图①所示:

同时,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还在扩大,农村建设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建设,部分农村乡风和社会秩序较差,农村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较大,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恶劣,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呈现恶性循环,大部分地区农民小农意识重,主人翁观念不强,民主法制工作开展不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确立一个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有部分人赞同用中央的“20字方针”作为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而美国学者罗吉期等人认为美国乡村社会变迁主要受7个方面的影响,即“人均农业生产能力,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联系,农业生产专业水平,乡村价值观的转变,农民社会关系的开放程度,乡村制度的集权化趋势以及乡村社会组织的变迁。”② Inayatullah,把乡村的发展着眼于三方面:传播适当及改进农场技术的过程;产生新技术与新态度的过程;包含技术、社会、文化与政治等因素的過程。林毅夫认为生态县可以作为建设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子系统层次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从不同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分析和上图的五个要素以及五个要素的内容论述中,我们可以做如下归纳:首先是四个环境都是为了发展新居民主体,强调这个主题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出发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其次,既然新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培养新居民,其实质是人的发展和培育,而人的培育又是关于其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培育。

二、遮放镇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策

(一)正确疏导,破除陋习。从“遮放镇2014年移风易俗树新风民意调查报告③”中发现,从婚丧喜庆事宜这一项中就能发现漏风陋俗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有很多,如铺张浪费问题、封建迷信问题、攀比严重问题、和礼金过高问题比较严重。而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移风易俗的建设,同时也会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对这些陋俗加以引导,才能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培育。

(二)发展本地文化特色。可以发展当地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积极的风俗习惯,这样既有利于人们分散对原来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陋习的注意力,也可以促进当地健康的风俗上面来。从长期来看,还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可能性发展提供铺垫。当地的旅游业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以促进当地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就必然会使得当地人们的观念得到改变,从而又缓和了城乡差距,实现新农村建设指标的完成和人的发展。(作者单位:云南省委党校2012级研究生德宏州教学班)

注解:

① 吴艳.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西为例[D].厦门大学,2009.

② 罗吉期等.乡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一12.

③ 该问卷调查及其中关于婚丧喜庆事宜调查报告内容如下:调查组向全镇13个村委会120个村民小组共发放“遮放镇2014年移风易俗树新风民意调查表”500份,收回500份。关于婚丧喜庆事宜调查结果如下:“婚丧喜庆事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铺张浪费,208份,占41.8 %;封建迷信,174份,占34.8 %;攀比严重,253份,占 50.6%;影响交通,3份,占0.6 %;深夜扰民,2份,占0.4 %;礼金过高,398份,占79.6 %;借机敛财,96份,占19.2 %;污染环境,5份,占1%;其他,4份,占0.8 %。”

参考文献:

[1] 过建春,刘艳.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发展,2006:59—60.

[2] 李忠富,邹心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田建设管理现代化2006:5—7.

[3] 罗吉期等.乡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1-12.

4.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篇四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市、县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增收为核心,以村镇建设为支撑,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配套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民生活富足宽裕,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文明新风尚基本形成;村镇规划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美化整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乡风文明和谐,农民安居乐业,全镇80以上的村建成具有**特色的新农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中心,加快发展。更加注重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实现工农互动、工商互动,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着力推进改革深化和制度创新,破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坚持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固定模式,力戒形式主义。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

4、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围绕蔬菜、花卉、林业、畜牧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推广提高工程,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区。

5、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方向,按照“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引进联合、改制改造、加大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业企业集群。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2010年,全镇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一五”期间,全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1个,农户覆盖率达到70以上。

6、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依托造纸、橡胶、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以上延伸下游产业链为纽带,打造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积极支持发展无污染的加工项目,鼓励各村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私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推进“两进”工程,构建覆盖全镇农村的商品经营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镇75以上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80以上。

三、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7、努力提高村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编制实施村镇规划,今年全部完成300人以上村庄的规划编制。严格执行“一书两证”等制度,强化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坚持“科学规划、典型带动、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思路,因村制宜,区别对待,分类创建,加快推进村庄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村居,力争“十一五”末农村基本实现住房砖瓦化。

5.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五

—“三告别”政策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切全面贯彻与落实农村1号文件的同时,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硕果累累。从整体来说,面对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的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咸阳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农村中的体制取得新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在加快改变,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等。但从局部地区来说,农村的发展依然落后,三告别政策是咸阳市具有地域特色的扶贫工程,具体来说,即农村贫困群体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也就是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

关键词:三告别、城镇化、农村、农民、农业

正文: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中共中央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在“红头文件”中使用“城镇化”这个词。它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一个过程。就咸阳所处的西部地区而言,城镇化必须发轫于“三告别”,同时也是咸阳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也就是说,不想法设法、千方百计让农村贫困群体告别土窑洞、告别危漏房、告别独居户,农村人口就不可能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就不可能向城镇聚集,城镇的数量、规模也不可能增加和扩大。换言之,“三告别”是城镇化的滥觞。就是说,没有“三告别”,就不可能有城镇化。这是必然的。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从整体上来说,取决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农民的文明度等等一系列指标,但先解决农村的住房问题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因素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愈来愈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愈来愈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三告别”政策是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土窑洞、危漏房、独居户而定,特别是2010年6月中旬雨天不断,导致土窑洞、危漏房倒塌,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与财产伤害。市政府在做出批示之后,不断地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真正重视农村贫困群体,实际出发,按照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方便群众、相对集中的原则,把“三告别”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引导搬迁群众向县城与重点城镇集中,特别是针对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还要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扶贫政策,要把切入点放在提高贫困地区的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计划地建设一批产业聚集度高、人口吸引力强、带动辐射广的中心村,譬如,咸阳市淳化县方里镇形成了以单一的农副产品集聚的模范村,比如,养殖鸡,油桃、大棚菜、奶牛、农家乐等。在政府招商引资的基础之上,也扩大了原有的农副产品规模,甚至有些基本形成了产业链。

因地制宜的加大整村改进,产业化扶贫的工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稳妥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妥善解决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对于那些安土重迁的独居户,要采取一定的抚慰与资金支持,在扶贫工作中要注意细节,不能只图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市政府要根据中央的资金下拨量的多少来分配到每家每户的扶贫资金,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咸阳市委、市政府在进行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的创新,“三告别”终归是城镇化的一部分,也是重中之重,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规划水平与发展质量,当前把加强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与中小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统筹与兼顾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地设臵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重重,归根到底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弱势群体是我们必须所关注的,比如其子女的上学与家庭的医疗,社保制度以及公共事业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实质,要理性的对待,完善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实行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另外,还有努力促进农民工就业。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城镇化的曙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引导工作的成败,也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与程度,有序的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夯实原有的基础,加快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办证工作,以至于在进行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对那些原居住土窑洞、危漏房以及独居户进行重新划分宅基地,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这样也可以实现双赢。政府加强引导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成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

政策要雷厉风行,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大力贯彻好中央的政策,做到不做秀,不坚持本本主义,实际出发,一个镇一个村的逐步展开。

咸阳市委、市政府的“三告别”政策扶贫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广度正在扎实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城镇化过程也在逐步实行展开,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危漏房与土窑洞不复存在,只有少数户主因为迷信或资金特别特别困难不愿搬迁,但基本上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也是我们想看到的局面与结果。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逐渐增多,农民生活状况也在进一步改变,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基础设施也在完善与发展,我们不仅

仅看到的事这些,还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和谐美满,以社会主义的小康之道而奋力迈去。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6.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六

工作总结

xx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了我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现将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今年我镇新农村建设以突出重点,分层次推进,重点实施村屯绿化美化,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通过省级示范村和市级先进村、标兵村建设,实现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跃升。

(一)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随着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镇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好转,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政府与各村各村与保洁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奖罚分明,提高了保洁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了保洁工作的有效完成。自年初以来,全镇共出动人力xx多人次,动用车辆xx多台次,清理垃圾xx多方,新栽、补植绿化树xx棵,种花种草xx立方米共投入xx万元,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二)路容路貌实现洁化。随着xx的建设,来xx旅游、观光的的外地游客逐年增加,为此我镇近几年加大了对公里沿线环境的整治力度。今年对xx年种植的绿化树进行了补植,公路沿

线种花种草,各村保洁员每天对公路沿线的白色垃圾进行及时清理,镇新农办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并对沿线非法广告进行清理。通过整治,干净美观的效果使人赏心悦目。

(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市、镇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全镇共投入xx万元硬化巷路xx公里;投入xx万元新建围墙xx延长米;新修边沟xx延长米投入xx万元;新建垃圾池xx座投入xx万元;新建垃圾处理厂xx处投入xx万元;新建河堤xx延长米投入xx万元;自来水改造xx米、xx户共投入xx万元;新建浴池xx座投入xx万元;新修村部xx个投入xx万元,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xx万元。这些设施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四)庭院环境逐渐好转。随着“洁美农家”活动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广大群众改厕和改院的全面展开,使庭院环境更加清新健康。今年全镇共危房新建xx户,危房修缮xx户,改厕xx座,改院xx户,水冲厕所、太阳能洗浴以及各种花草使群众庭院明显提升。

(五)多渠道多举措寻求扶持。积极开发人脉资源,争取在外地工作和创业的xx镇人回乡帮扶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军民共建、村企共建、社会捐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建设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运行体制和动力机制。今年各村共向上争取帮扶物资水泥xx吨、椅子xx把、电脑一台折款xx万元,现金帮扶xx万元。

(六)群众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改变人的思想,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各村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的新景象。广大干部群众对和谐社会充满了信心。

(七)基层组织得到加强。随着省级示范村、本市级标兵村、先进村以及达标村的创建,各村积极争先创优争当标兵,为新农村创建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通过3年建设将达到省级示范村建设标准。全部达到先进村标准。新农村建设使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群关系更加稳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明确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新农村建设,根据xx镇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强化舆论宣传。我们利用标语、宣传单等形势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通过召开村干部会,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我们根据各村新农村建设任务制定了工作目标,完善了考核办法,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保证了我镇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通过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已初步改善,但仍然存在着相对滞后的问题,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及各扶持部门的支持,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 篇七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 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由选举对象的逐渐明确和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 民主治理内部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民主决策过程, 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在试点成功之后又在稳步发展中, 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而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要使农村基层民主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法律制度的社会化

进一步健全有关农村基层民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 加强中央对立法选举的指导, 增强选举过程的可操作性, 使法律、法规、政策融于一体。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的完善总是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而得到最终确认和规范。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时, 首先就是需要完善其法律规范体系, 统一中央与地方法规, 加强其具体程序的可操作性。同时各省、市、区人大要根据法律规定,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对不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加以清理和修订, 乡村也要根据相关的村委员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或修订乡规民约;各级人大和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 对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为依法查处,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保证村委会组织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2 集体行为中的社会集体行动

进一步推动全面直选方式, 扩大农村直选范围, 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直接的民主选举, 是由村民通过一定差额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办法。它是实现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实现村民自治最重要的环节。实行村民直选其意义在于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村干部由上级指定或委派的作法, 真正将村民决定村委会干部去留的权力交还到农民手中, 从根本上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也提高了村民进行自治的积极性。实行民主选举要在充分的竞争机制中做到投票的民主、差额、直接和无记名, 并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要做到公开、透明、具有权威性。

3 社会团体的关系与适应协调

全面把握乡村关系, 明确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工作要求, 妥善解决乡村问题。乡村问题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的主要因素。在处理乡村问题时, 我们应明确认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是统一于村民、代表和体现广大村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的, 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协调好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关系, 使两者达到权力上的和谐和紧密配合, 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村委会对乡镇政府的协助关系, 明确和立足村委会对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协助内容和范围, 培养乡村利益互动意识, 并依照法律法规,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严格落实好法定的协助义务, 使村民的民主工作能够依法进行。

4 人的社会化进程与社会变迁

继续开拓多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 进一步创新和改造基层政权体制。我们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也只有不断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 改革农村中的落后思想因素, 才能使村民自治真正转化为现实。开拓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 就必须要彻底改变现行乡镇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 改善服务质量差, 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制度, 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并改善村委会与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 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 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服务建设。

5 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

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 加强人民群众与基层政权对基层决策的合作协商, 建立村务公开制度, 保证民主监督。协商民主是不同主体寻求共识, 协调行为的重要途径。而就对村民本身的基层事务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 可较好地表现乡村机构与村民良好合作的新颖关系,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权力范围。召开村民会议, 共同讨论和协商涉及村民利益的一切重大事项;实行村务公开, 保障民主监督, 注意加强建设村委会的合法性基础, 充分体现透明性及责任性;通过制度化的渠道, 使村民了解决策制定、决策实施、社区资源配置等相关信息, 以此提高社区资源动员能力和村治绩效。

6 社会组织与社会化

注重农民对民主自主意识的培养, 加强村委会建设和干部民主政治素质的培养。农民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 村委会是基层民主行使权力最主要的实践组织, 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民主理解的文化素质, 在新农村的大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加强村民以及村干部的民主政治素质, 就必须要强化宣传教育, 统一对民主的思想认识, 全面营造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氛围;构建社会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激励机制, 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培养村民按制度办事能力;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并从已有的民主制度建设中寻求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发挥典型引导作用, 清除落后的政治思想,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7 结语

总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工程的过程中, 在社会学的有关知识思考中, 我们要加强和巩固基层民主建设, 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入手, 妥善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摘要:目前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改革, 加强基层民主的核心力和生命力恰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入手, 运用有关社会学知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初步探讨。只有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 妥善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关键词:基层民主,新农村建设,社会学

参考文献

[1]杨洪兰.现代实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2]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约翰逊.社会学理论[J].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 篇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我国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各个方面全面进步的农村现状。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三农”问题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并且将进一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加快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产销一条龙带动当地收入提高,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管理民主,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府的各项扶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新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以“三农”为对象,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实现以创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创新型新农民。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2、发展农村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的发展,千方百计的提高农村收入

加大扶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龙头企业的兴起能够联合当地村民分散的作坊生产并由企业代其销售取得利润,轻而易举的实现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龙头企业的兴起也能给当地农民提供就业的岗位,避免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好的企业还能够吸引毕业大学生,加快当地科技进步,从另一个方面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3、新农村新气象,加强村风村貌建设、实现管理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继承并发扬农村纯朴乡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是解决农村社会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民主素质,促进民主参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现管理民主,就必须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尤其是科学的民主参与意识。

4、当地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在农村,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农村的水、电、热等方面的需求;建设健身场地,以及巡回演出等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实现新农村的“村村通”工程,让每个村镇之间由沥青路连接,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通过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村的建设热情。

5、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在多个方面给与农民优惠政策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各地土地的需求量也日益显著,这就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坚决不让失去土地的村民有所损失,有效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看病难、花销大等问题。通过这些惠民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结论

在当前国内外各种局势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开拓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进步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共同构筑着我国21世纪广阔农村的美好未来。

9.整镇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九

李明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镇,2011年,该镇以实现“二线二区二园一中心五个先行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2011年“123456”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突破口,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2008年,该镇的新农合工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高度评价。2009年,该镇在参与处置震惊全国的“12.5”特大爆炸事故中,反应迅速、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得到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的高度评价。当年,他们被孝感市综治委授予“最佳平安乡镇”称号。2010年,该镇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216万元跃升到2160万元。

凝聚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的共识

跨越发展就是要加快发展、实现持续突破发展,就是要实现突破自我的超越,就是力争队其他先进乡镇场街的赶超,是对三汊长远发展的不懈追求, 是今后一个时期该镇上下最紧要、最迫切的任务。

跨越发展迫在眉睫。在湖北“两会”期间,省领导在参加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多次强调,湖北要想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唯有跨越发展。跨越发展是三汊弥补差距,赶超先进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全市、全区争先进位竞争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三汊国地税收入从2006年216万增长到2010年2160万,但是质量不高,基础不牢,要想长期可持续地增长,三汊只有自加压力,承受压力,传递压力,拿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干劲,以超常规的思维和超常规的作法超常规的速度实现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蓄势待发。首先,三汊发展思路明确。制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二线二区一中心五个先行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倍增计划,大力培植“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三个增长点,紧扣“干部管理、项目建设、改善民生”三个重心,强化“便民服务、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三个工作机制的思路。其次,三汊产业规划合理。在张湾建工业园,在李巷建物流园,在丁砦建三产业园,在三汊河、国光、王母等地建休闲渔业、旅游渔业,在埠镇片发展(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优质稻产业园,在伍陈岗地建观光林业园,这些规划,符合三汊今天的发展实际,切实可行,同时,从实践的情况看,各类产业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也充分说明三汊的规划是十分合理。再次,三汊区位交通明显。三汊东邻即将建设的临空经济区,西连正在东扩的孝感主城区,南接规划中的两湖(王母湖、野猪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连接孝感武汉的桥头堡。京珠高速、汉十高速在三汊交汇,并设有出入口,京广铁路、孝汉大道、110省道穿境而过,是孝感通向全国的大通道。

跨越发展时不我待。一是新农村建设倾斜政策有时限,孝南区政府支持三汊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确定了土地出让金等配套资金返还政策,但是此项倾斜政策时限只有三年,2011年是第二年,一定要用足用活这项政策,力争今年返还资金达到1500万元。二是国地税收入持续良好增长有压力,2010年该镇实现国地税收入2160万元,是2006年国地税216万元的十倍,但是基础不稳,质量不高,地税主要来自房地产收入,国税主要来自总部经济,三汊要想实现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只有加大力度培植二三产业税源和新型税源。三是天时地利人和正当时。上级政府对三汊的支持力度、各类客商来三汊投资的热情、全镇上下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的干劲是前所未有的,要利用这种上下一心谋发展,合力同心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机遇,实现三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重任在肩。一是上级领导的期望热切。去年,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省经管局局长杨孔萍及市委书记黄关春多次到三汊调研农业农村工作,今年,农业部领导也来到三汊实地调研,市长梁伟年春节一过就来到我镇看望干部群众,给我镇干部群众鼓劲。区委仇平贵书记在2月一个月内多次来到三汊与党政领导班子座谈,希望三汊不要满足已有荣誉,力争2011年在全市、全区综合排名中再进一步,挤进全市二十强。这充分反映各级领导对三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殷殷期盼之情。二是三汊干部群众的愿望强烈。这几年,三汊每年至少投入500多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三汊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三汊的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民生事业不断改善,镇村面貌不断变化,干部群众福利不断提高,作为一个三汊人的自豪感不断加强。三汊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已有成果,才能实现镇村面貌更大变化,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才能实施民生更快投入。三是各地争先进位的竞争激烈,今年形成的123456的奋斗目标明确,但各地都在抢抓机遇,都在加强招商引进,全力推进经济发展,让我们三汊感到压力巨大,我们只有“跳起来摘桃子”才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能实现三汊更好更快的发展。

把握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的重点

实现跨越发展,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因此,广大干部在破除思想障碍的同时,还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实施关键,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不断扩充经济总量。建设好张湾工业园,走在全市工业园区发展前列;建好三汊河渔业合作社、埠镇万亩香稻基地、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金喙兴王鸽养殖合作社、伍陈苗木基地,形成产业化发展,走在现代农业发展前列;建设好李巷物流园,丁砦三产业园,集镇高档商住小区,走在新型服务业发展前列。同时,依托省水科所良种基地,加快新型农家乐建设步伐,将休闲渔业、旅游渔业、观光渔业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

二是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加大镇域规划控制力度,特别是三汊镇新农村建设规划控制力度,做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控制先行,坚决打击违规违法乱建行为,将三汊镇区建成临空经济区和孝感东城区连接线的璀璨明珠。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主要是四个园区(工业、物流、三产业、现代农业)建设力度,增强新型经济增长率,让三汊人和集镇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还综合解决留守子女和老人关爱问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主要是加强通村通湾公路建设和清洁乡村工程,加强教育产业布局调整和投入,加快卫生事业建设步伐, 完善社会化服务和管理,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增强我们的发展后劲。

三是不断注重协调发展。做到镇村(部门)协调发展,上下政令协调畅通一致,各部门、各单位、各村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提高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度,增强公信度。加强每项决策部署督办力度,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抓落实。强调既要自觉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本部门工作,又要相互理解、支持、配合,遇到问题要主动沟通,加强协调,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还要做到镇村、群众干部利益协调一致,今后,特别是村一级可保留征用土地面积的10%,用来兴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壮大村级集体实力,确保我们的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形成新农村跨越发展的合力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各单位、部门、村要把提高工作执行力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执行和落实上比精神,在执行和落实上比速度,在执行和落实上见高低。以勤勉之心谋发展,以勤奋之力抓推进,以勤快之举干实事,为三汊跨越发展加温、提速、鼓劲、给力。

一是要在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上下功夫。一是抓量化分解,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分解到季、到旬、到天,要将任务落实到专班、量化到人。二是抓项目督办,要实行“四定”,定专班、定责任、定进度、定时限;做到“五有”,有布置、有检查、有督办、有通报、有总结。三是抓奖惩落实,将目标考核结果同全体镇干部、中心工作人员、村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同年终评先表优挂钩,同提拔使用挂钩,同带薪休假挂钩,同村干部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挂钩,同物质重奖挂钩。以此来调动全体干部、职工比工作、比进度、比实绩、比奉献的热情。

二是要在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软硬环境优化,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悦商“恒温招商”的投资环境。二是要注重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意识,树立“企业家(老板)是老大”意识,急企业和客商之所急,想企业和客商之所想,为企业和客商服好务,让企业和客商敢来投资,愿来投资,想来投资,争来投资。三是要切实转变作风,结合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全镇广大干部职工要大兴实干之风、大兴“一线”工作法,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进,将人员下沉到项目上,到工地上,到群众中,让目标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和谐稳定环境得到营造。

10.太极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篇十

努力建设旅游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年,上古、下古村被确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根据村情和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的目标,研究确定了“多元投入抓保障、特色产业增收入、改善基础强后劲、关注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了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上古、下古村面貌焕然一新,笔直的村巷,干净整洁的庭院,丰富的文化生活,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谐的村风民风,处处呈现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截止目前,群众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话普及率96.3%,能源沼气户713户,占总户数的55.4%,“新农合”参合率99.7%,村巷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学生入学率、照明电入户率、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均达到100%。2008年预计上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5元,下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1元,一、立足村情实际,科学制定试点规划

上古、下古村均位于黄河北岸、县城近郊,区位优势非常显著。为了确保两村旅游特色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专群结合”的方式,委托甘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按照县上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了上古、下古村新农村建设试点三年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细化项目,量化目标,对科学实施规划奠定了基础。并且依据规划要求,划分了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六大功能区”,即古城生态养殖区、千亩无公害蔬菜生态区、黄河湿地观光区、百年枣林乘凉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王氏铸造传统文化保护区。

二、培育特色产业,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上古、下古村结合实际,发展以旅游业为主,蔬菜种植、红枣林果、劳务输转、铸造业等为铺的支柱产业,对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按照县上提出的全力打造“中国西部休闲水乡”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上古、下古村发展旅游农家乐40余家,建成科技示范棚3座,生态餐厅1座,完成观光采摘棚196座,农趣体验棚60亩。发展蔬菜产业。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每米补贴30元)、项目促进、科技带动等措施,新建和改造二代高效温棚1720座,建成占地22亩的蔬菜批发市场一处和年储量600吨的冷藏保鲜库1座,启动实施了千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红枣林果产业。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在上古村田花沟建成2000亩红枣经济林一处。发展劳务产业。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1500人(次),输转劳力18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00万元。发展铸造产业。建立铸造企业7家,年创利润400万元。发展养殖业。发展规模养鸡户70户,养猪户35户,养牛户16户。组建合作经济组织。为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群众提供养殖、种植、旅游等科技信息,组建了永靖县嘉兴农家乐旅游协会、梅霞鸡业妇女协会、永靖县太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五福养殖专业合作社、古城王氏传统铸造专业协会等5家合作经济组织,正在积极筹建鸿峡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农业产业推进办公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

三、加大基础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上古、下古村在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过程中,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农村道路、能源沼气、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发展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完成了总长23.7公里主干道路和村巷的硬化,村巷硬化率达100%,衬砌渠道27.9公里,完成上古村田花沟提灌改造工程。完成能源建设“一池三改”项目713户,占总户数的55.4%。完成生态家园建设272户,旧房改造327户,灾民建房20户,临街房屋改造18户,修建财门27个。配合完成了古城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县城至环湖北路拓宽建设、天然气及自来水管道建设、兰州实盈婚妙摄影公司外景基地等项目的征地协调、矛盾纠纷处理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四、创建绿色村镇,营造旅游发展浓厚氛围

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创建绿色村镇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根本目标。自2006年以来,完成了太极中路、环湖路上、下古段、春明路的行道树栽植和两村的整村绿化,安装路灯45盏,彩灯4盏,宣传灯箱40个,完成绿化带建设8100米。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拆除各类违章建筑600间、1200平方米,清理粪堆、土堆等杂物3100余方,新建上古村垃圾处理厂一处,放臵垃圾箱40个,设立了巷道“卫生长”制度。目前,上古、下古村村容整洁了,巷道硬化了,庭院干净了,村风民风和谐,建设绿色村镇、营造旅游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

五、倡导文明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

11.消除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一

一、贫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含义

贫困是著名的“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之一。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人类课题,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贫困不仅仅包括经济贫困,还应包括社会贫困和生态贫困,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生态水平的下降。经济、社会、生态任何一方面贫困都是贫困,可以说贫困是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均有待提高的集合体。以此来分析青海省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不仅表现在经济物质上的匾乏,而更严重的是社会文化贫困和生态贫困,三者同时并存,呈现出极大的相关性。

1.社会文化贫困。主要表现为:(1)思想意识的落后。这种落后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其一,安土重迁,眷恋故土,自我封闭,人口流动率极低。其二是安贫守穷,不思进取。其三,听天由命,依赖国家。其四,重农轻商,市场意识不强等贫困文化沉淀较高。(2)贫困地区农牧民文化程度低下和农业科技利用率低。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据2004年调查数据,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54年,其中农区6.55年,牧区2.96年。农牧区劳动力文盲及半文盲率达52.8%以上,青南牧区高达70%以上,低下的文化素质不利于对人口的控制,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利于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生态贫困。生态贫困,即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主要表现之一: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效益低下。我省贫困地区多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生产率低下的东部干旱山区、柴达木盆地和青南牧区,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地带大部分为生态敏感带,如三江源地区。自然灾害是导致青海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东部干旱山区的旱灾、致使山区农作物的产量较低;青南牧区的雪灾,会导致80%~90%的牲畜死亡,70%~80%的牧民数日内变为无畜户。自然灾害是制约当地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致贫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之二:青海省农村牧区炊事采暖用能短缺,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据调查,在东部干旱山区农民普遍缺能2-3.5个月,农民通过上山拾粪、捡柴、挖草皮等补充短缺能源;在青南牧区,炊事采暖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难点之一,一户牧民一年生活用能消费牛、羊粪9000-12000公斤。据调查,牛粪在牧区已经成为商品,通常1袋牛粪约30公斤价值10元(班玛县),这个价格在整个牧区还有些偏低,由于能源紧缺,农牧民为满足生活需求,对生态造成破坏,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3.经济贫困。经济贫困是贫困的主要标志,其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之一:产业结构单一。由于受地理、气候的制约,青海农牧区主要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不少牧业区地方工业几乎是空白,产业结构十分单一。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产业延伸增值少,商品率低,农牧民低价出售初级农畜产品而高价购买各类加工品和生产资料,利益受到双重流失,农畜产品产出效益极低。与此同时,农牧业内部结构也较为单一,农牧业生产经营大都以农牧户分散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基本以牲畜或粮食作物为主,其他收入很少。产业结构的失衡使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十分有限。主要表现之二:基础设施薄弱。青海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处于大山深处或高海拔地区,由于投入大、成本高,长期以来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处于落后状态。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不少,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变。主要是人畜饮水困难,水利设施少且老化失修严重;道路、电力建设严重不足;通讯落后,信息不灵;农业技术装备低。由于青海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影响,农牧业生产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牧业生产季节性特征明显,劳动力、土地资源的生产率极低。

4. 经济贫困与社会贫困、生态贫困并存且相互影响。青海省农村牧区的贫困特征为精神贫困、生态贫困和物质贫困同时并存,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精神贫困,思想意识和观念陈旧,使科技利用率低,造成经营的粗放;经济的高投入、低产出,使经济效益低下,导致物质贫困,同时粗放经营又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即生态贫困加剧;而物质贫困,资金不足,收入低下,无力去投资教育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其它地区相比,精神贫困和生态贫困进一步加剧。贫困是精神、物质、生态均有待提高的集合体,必须从三个方面综合治理。

二、反贫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中反贫困不仅要增加经济财富,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扶贫和生态扶贫,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基础。反贫困或扶贫开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干预实现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其成效要通过资源的承载能力、区域的生产能力、环境的缓冲能力、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管理的调节能力来综合判断一个区域的和谐发展的程度。

三、青海省扶贫实施工程的现状

青海省目前在消除贫困方面正在实施四大工程,即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旨在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1.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是新时期扶贫开发方式的变革性创新,是对扶贫开发内容的配套性拓展,是对扶贫开发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是扶贫开发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原先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即“开发式”扶贫。进入90年代,国家又将反贫困战略逐渐调整为以开发式扶贫为主,重点实施一些贫困户都能参与且能受益的项目和计划。

2.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因素是人。“治贫必先治愚”,社会(文化)扶贫旨在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运用能力。发展教育是社会(文化)脱贫的突破口,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青海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是对贫困地区的农牧民根据劳务市场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实施科技扶

贫及劳务输出等,形成社会(文化)扶贫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步伐。

3.产业化扶贫项目。产业化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建立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贫困农牧户与市场的连接,有利于拉长农牧业产业链条,不同程度地提升农牧产品价值,稳定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同时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农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

4.异地扶贫开发项目。对于生存条件极差、就地无法生存的贫困农户应进行异地安置,改善生存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四、扶贫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

1.在“十一五”发展中,应将扶贫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工程的同时,将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乡村发展规划、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等内容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将整村推进与生态能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沼气池已经在都兰等高寒地区试验成功,在全省东部干旱山区、柴达木盆地正处于全面推广阶段,为农户庭院中建立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四位一体”和“三位一体”的北方生态家园模式建设提供了契机。将整村推进与生态能源建设相结合,并充分发挥青海太阳能、风能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采暖房、沼气池、太阳能户用电源、风能发电装置等措施的组合配套,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生态型农村、循环性农业和清洁型生活的实现,为消除贫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助力。

总之,反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而这个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就看其是否是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反贫困的归宿在于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工农差距,而这种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距。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的缩小是反贫困的最大收益,因此文化扶贫应作为扶贫开发的先导和扶贫评估的重要指标。只有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生态财富都有所增加或至少不减少,才能摆脱贫困,获得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如何创建学习型政党心得体会下一篇:对政府部门的首次业主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