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酸碱性》教案(13篇)
1.《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一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知识目标:
1.通过溶液导电性的实验,了解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和电离的概念。
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学会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科学素养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溶液导电的.原因和电离的概念。
教学难点: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准备:实验[8-1]───实验[8-4]
投影仪、明胶片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哪些属于混合物?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盐酸、氢气、锌、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磷
(小结物质分类的初步知识并将上述物质对号入座)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物质分类的初步知识,本章我们将继续研究有关化 合物的分类,酸、碱、盐就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
讲授新课: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讲 解:在学习了有关溶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一下不同物质水溶液 的导电性。
演示:
测定①Nacl固体、KNO3固体、NaOH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的
导电性。
测定②Nacl溶液、KNO3溶液、NaOH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的导
电生。
观察:
哪些物质不导电?哪些物质能导电?
小结:重点
NaCl固体(不导电) Nacl溶液(导电)
KNO3固体(不导电) KNO3溶液(导电)
NaOH固体(不导电) NaOH溶液(导电)
蔗糖固体(不导电) 蔗糖溶液(不导电)
酒精(不导电) 酒精溶液(不导电)
蒸馏水(不导电)
设问:
为什么有的物质(如NaCl固体)本身不导电,而它的水溶液能导电呢? 而有的物质(如蔗糖固体)本身不导电,把它配成水溶液还是不导电?
阅读:课本P150页-151页 第二段
在水分子作用下
分析: NaCl 固体 Na++Cl-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不导电 导电
小结:要点:
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有自由移支的离子存在。
讲解: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了的过程叫电离
(引出电离的概念)
分析:电离是在溶于水的条件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电离可用电离方 程式表示。
2.《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二
水分子中的氢氧共价键断裂,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和水分子结合为水合氢离子,其过程表示为:
其中c (H+) =c (OH-) %在25°C时二者均为10-7mol/L。
类似研究:液氨中也存在极其微弱的电离,一般来讲NH3为非电解质,不考虑其电离,事实上确实也存在电离: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
在纯水中存在c (H+) ×c (OH-) =10-14,加入各种电解质可以引起平衡移动,影响水的电离状态,但是溶液中的c (H+) ×c (OH-保持不变,只是离子的来源有所不同。
1. 纯水中,Kw=c (H+) 水×c (OH-) 水=10-14。
2.0.1mol/LHCl溶液中,Kw=c (H+) ×c (OH-) =[c (H+) 水+c (H+) HCl]c (OH-) 水=10-14。因为c (H+) 水垲c (H+) HCl,所以一般忽略c (H+) 水,其中水提供的OH-是溶液中OH-的唯一来源,认为Kw=c (H+) HCl×c (OH-) 水=10-14。
3.0.1mol/LNaOH溶液中,Kw=c (H+) ×c (OH-) =c (H+) 水×[c (OH-水+c (OH-) NaOH]=10-14。因为c (OH-) 水垲c (OH-) Na OH,一般忽略c (OH-) 水,其中水提供的H+是溶液中H+的唯一来源,认为Kw=c (H+) 水×c (OH-) Na OH=
4.0.1mol/LNa2S溶液中。由于水电离的H+被S2-结合生成HS-,溶液中c (H+) 减小,促进了水的电离,引起c (OH-) 增大,但是仍有Kw=c (H+) 水×c (OH-) 水=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为状态参数,与质量、体积、压强等相同,为该状态下溶液中含有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可累积。
对于2、3两种情况都有c (H+) 水=c (OH-) 水,酸溶液中忽略c (H+) 水,碱溶液中忽略c (OH-) 水是有条件的,以下情况溶液接近中性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25°C时1mL pH=6的盐酸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100ml, 若不考虑水的电离溶液的pH=8。事实上c (H+) HCl=c (Cl-) =10-8mol/L,
计算可得c (H+) 水=0.9×10-7mol/L
此时c (H+) 水/c (H+) HCl=9,所以必须考虑水的电离。
5. 温度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促进电离,仍有c (H+) 水=c (OH-) 水,但同等程度的增大,Kw也相应增大,所以非常温下的有关计算要十分重视温度对Kw作用。
例题1.已知t°C时Kw=1×10-13,则t°C______25°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t°C时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硫酸bL混合(忽略混合过程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溶液pH=2,则a:b=__________。
分析:因为Kw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应该高于25°C。
混合溶液呈酸性,即为酸过量,硫酸中n (H+) =10-1b mol
解得a:b=9:2。
误解:对于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当作10-3mol/l去处理,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三、溶液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 (H+) 和c (OH-) 相对大小,不单由本身大小确定。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原理就是c (H+) 和c (OH-相对大小引起的色变。
95°C的纯水,pH=_____,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试纸颜色为______,c (H+) ______c (O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由温度对水的电离的促进作用,可知pH=6,可是c (H+和c (OH-) 是相等的,溶液仍为中性,所以不会变色,仍为淡黄色。
对于溶液的pH计算,其关键是分清酸碱性,若为酸性溶液,直接求其c (H+) ,再得出溶液的pH。包括强酸,弱酸,酸和酸混合,酸的稀释,酸和碱混合时酸过量。
若为碱性溶液,则应该先求c (OH-) ,再借助Kw求其c (H+) ,包括强碱,弱碱,碱和碱混合,碱的稀释,酸和碱混合时碱过量。因为此类溶液中c (H+) 由水的电离提供,而水的电离由于受抑制已经是极弱的程度,在这些过程中还有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所以要抓住物质的量比较稳定的OH-。
例题2.(石家庄市2011质检一,16) 25°C, 5mL 0.1mol/L硫酸溶液和15mL 0.1mol/LNaOH相混合并稀释至500mL所得溶液的pH为()。
分析:n (H2SO4)=5×10-4mol, n (NaOH) =1.5×10-3mol
可以看出中和过程NaOH过量,先求c (OH-) =(1.5×10-3-5×10-4) /0.5=
再求c (H+) =Kw/1×10-3=10-11
所以pH=11。
摘要:水的电离的本质是水分子内的氢氧键断裂, 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类似的还有氨分子的极其微弱电离。无论是纯水, 还是酸、碱、盐等溶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乘积均为一个定值, 离子来源不一定来自于水的电离, 水的离子积只与温度有关。最后本文提出了计算pH值的计算一般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水,电离,本质,离子积常数
参考文献
[1]杜志建.高考复习讲义2011.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0.
[2]曹杨.三维设计2011.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3.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酸式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一、问题的提出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化学的热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属于经典题型。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新课程的教学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和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和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综合发展认识能力,提高认识品质。学生在学习盐(正盐)溶液的酸碱性后,对盐类的水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与前面学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在一起,对一般盐类都属于强电解质产生困扰。对于正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有了分析方法,对酸式盐的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还需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对溶液酸碱性以及浓度的影响。
化学物质分类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物质观,即:对化学物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使物质系统化、条理化,可以丰富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不同的分类角度和维度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物质,体会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对正盐与酸式盐的组成上进行分类,对酸式盐的种类进行分类,酸式盐的溶液中包括强酸的酸式盐、中强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酸式盐。三种酸式盐有效地区分了电离、水解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应用在一元酸及其正盐的混合溶液体系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上,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以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为载体,从探究的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分析不同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理解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进一步完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式盐的种类和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2.理解电离与水解对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交流,分析水解与电离对酸式盐酸碱性的影响,培养辩证思维。
3.归纳总结,对比分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定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精神和善于质疑、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物质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酸式盐的分类、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难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endprint
摘 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分析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分析溶液的酸碱性和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正盐与一元酸混合体系中溶液的酸碱性和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运用分类的思想提高思维的有效性,建立溶液体系的微粒观。
关键词:酸式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一、问题的提出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化学的热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属于经典题型。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新课程的教学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和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和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综合发展认识能力,提高认识品质。学生在学习盐(正盐)溶液的酸碱性后,对盐类的水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与前面学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在一起,对一般盐类都属于强电解质产生困扰。对于正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有了分析方法,对酸式盐的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还需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对溶液酸碱性以及浓度的影响。
化学物质分类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物质观,即:对化学物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使物质系统化、条理化,可以丰富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不同的分类角度和维度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物质,体会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对正盐与酸式盐的组成上进行分类,对酸式盐的种类进行分类,酸式盐的溶液中包括强酸的酸式盐、中强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酸式盐。三种酸式盐有效地区分了电离、水解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应用在一元酸及其正盐的混合溶液体系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上,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以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为载体,从探究的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分析不同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理解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进一步完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式盐的种类和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2.理解电离与水解对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交流,分析水解与电离对酸式盐酸碱性的影响,培养辩证思维。
3.归纳总结,对比分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定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精神和善于质疑、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物质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酸式盐的分类、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难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endprint
摘 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分析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分析溶液的酸碱性和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正盐与一元酸混合体系中溶液的酸碱性和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运用分类的思想提高思维的有效性,建立溶液体系的微粒观。
关键词:酸式盐;电离平衡;水解平衡
一、问题的提出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化学的热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属于经典题型。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新课程的教学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和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和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综合发展认识能力,提高认识品质。学生在学习盐(正盐)溶液的酸碱性后,对盐类的水解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与前面学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混在一起,对一般盐类都属于强电解质产生困扰。对于正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有了分析方法,对酸式盐的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还需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对溶液酸碱性以及浓度的影响。
化学物质分类思想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物质观,即:对化学物质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使物质系统化、条理化,可以丰富学生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不同的分类角度和维度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物质,体会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对正盐与酸式盐的组成上进行分类,对酸式盐的种类进行分类,酸式盐的溶液中包括强酸的酸式盐、中强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酸式盐。三种酸式盐有效地区分了电离、水解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溶液的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应用在一元酸及其正盐的混合溶液体系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上,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案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以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为载体,从探究的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分析不同离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理解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进一步完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式盐的种类和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2.理解电离与水解对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3.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交流,分析水解与电离对酸式盐酸碱性的影响,培养辩证思维。
3.归纳总结,对比分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定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精神和善于质疑、实事求是、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学习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物质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酸式盐的分类、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4.鲁教版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篇四
授课日期:2013年 03 月 05日 星期二 第 4节课 课型:新授
课题: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加强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2、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从同学们生活中的经历入手引出问题,如吃西红柿,喝柠檬汁时感到有酸味,食醋也有酸味;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时会感到有滑腻感和涩味。知道它们是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并分析酸溶液的性质就是氢离子的性质;碱溶液的性质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学习建议:
1、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习法,根据常见酸碱性的检验,可以归纳出一般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2、注意社会问题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注重形成基本概念及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
2、加深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
过程与方法: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酸和碱的几种方法。
难点: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或者点滴板),胶头滴管等,多媒体演示台。
药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和红色石蕊试纸等。
篇二:7.3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2(鲁教版九年级下册)7.1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3.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通过对给定物质的酸碱性和ph的测试,学会按要求完成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的全过程,并能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得出结论; 3.通过把各种渠道收集的物质酸碱性的资料的整理归纳,初步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4.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认识物质的酸碱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能自觉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环保意识。5.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通过对测定物质酸碱性方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
5.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材分析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章第一节主要讲物质的分类,同类物质可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就从酸碱盐这三大类来了解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这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承接。初中时我们也曾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现象,这是对以前学习内容的丰富与重构。我们所见过的在水溶液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由于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后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也为下一课时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能够很容易写出溶质电离后的离子的存在形式和书写方法。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因此,这一课时的学习是以后所要学习的大部分反应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课时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逻辑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关于这些内容的图式,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并用已有的图式去通化顺应新的知识,以达到新的图式的平衡。酸碱盐电离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需要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设计教学。化学教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即宏观—微观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认识电离的实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溶液导电的实质;掌握电解质的概念,能够区分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学会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提高合作探究的精神;通过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实验的乐趣,体会溶液导电性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的实质以及电解质概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点: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五、教法学法
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导电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则主要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抽象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的插头,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前概念的一部分,从生活常识出发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可能只知道这一常识但不理解具体的缘由,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去思考,同时也能纠正他们以前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认识,达到概念转变的目的。
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的答案就是水能导电,有细心的同学可能能够想到汗液中会有大量的食盐,会不会是食盐导电呢?这只是他们的猜想,但都是不确定的答案,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点评:同学们想到的很全面,我们需要分析一下汗液中都有哪些成分,主要有水和氯化钠。那么有了这一猜想,我们就要设计实验去验证一下。
第一部分、电解质概念的学习
实验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做蒸馏水、固体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反应物质的导电性。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在纯水和固体氯化钠中,电流表不偏转;氯化钠溶液中电流表很明显的偏转,证明只有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教师评价: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非常正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同样是氯化钠为什么固态和水溶液中导电性差别这么大呢? 学生思考:两种状态下,氯化钠存在的形式可能不同。
教师反问:在两种状态下,氯化钠分别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学生通过反思,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存在形式。
教师总结:是的,在溶液中氯化钠就不是以化合的状态存在了,它在溶液中会以水合阳离子和水合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就是这样的离子导致了溶液的导电性,由此,得出导电的实质:即电解质电解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动的结果。这个时候让学生看氯化钠溶于水的过程动画投影,直观形象,更加深他们对于离子定向移动的理解。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化合物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的,那么这两种离子除了在水溶液中能够离解出来,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可以使阴阳离子分开并定向移动呢?(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观察固体氯化钠和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的导电状况,用多媒体放映。学生在观察了视频之后,可以知道氯化钠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视频,可以总结出电解质的概念: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教师讲解:对于电解质这一概念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首先是这个导电的条件,即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任何一个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其次,是物质范围的界定,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因此单质或混合物不能叫做电解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能称为非电解质。
三、这个导电的物质必须是电解质本身,不能因为生成其他物质能导电就把它看做电解质。如果某类化合物本身不导电,但溶于水后生成的物质能导电,这样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练习思考:下面一系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不是电解质?
氯化氢、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钾、CH3COOH、H2CO3、CO2(非电解质)、Cl2(单质)、盐酸(混合物)
同学们在学习了以上几个概念的辨析后能够很容易区分哪些是电解质哪些不是电解质,这样的课堂小练习加深了他们对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理解。
第二部分:强弱电解质的区分
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氯化氢和纯的醋酸都是电解质,如果取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加入等量的水中,即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导电性有没有差别呢?让学生动手实验并思考实验结果。
学生回答:插入醋酸中,电流表偏转的角度小,而在盐酸中电流表偏转明显。学生从导电的实质出发,认为在醋酸溶液中离子数目比盐酸中的离子数目少,因此,定向移动产生的电流小。
教师评价总结:同等浓度的两种溶液,应该含有相同数量的离子,导电性也应该相差不大。通过同学们的实验可推知,醋酸中的离子数目少,既然没有其他物质消耗它的离子,只能说明,在醋酸溶液中,还有阴阳离子相结合的分子的存在,而且占大部分,从而导致电流的减小。由此,我们可得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我们把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反之,不能完全电离的叫做弱电解质。
提高性的问题:同学们现在已经能够区分强弱电解质了,那么是不是强电解质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呢?
这是学生很容易弄错的问题,在了解了电解质的导电性和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后,提出这个问题,能够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深层次上促进学生的理解。
学生思考:在做完上面强弱电解质的实验后,学生基本上脱口而出,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强。
这个时候先不评价学生的对错,而是让学生做0.01mol/L的盐酸和3mol/L的醋酸的导电性实验。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回答两者导电性大小。
学生回答:实验结果证明醋酸的导电性比盐酸大。(此时学生的心里有了很大的疑惑,在此基础上的总结能够给学生很深的印象)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了解导电的实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迁移运动才导致产生电流,那么导电性大小只与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有关。在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实验中我让你们用的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是为了保证里面的离子数目相等,以此来比较电解质的强弱。但这个实验中所用的两种溶液浓度相差很大,醋酸虽然是弱电解质,但它的浓度大,电离出来的离子数目也多,因此导电性也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溶液的导电性大小只与溶液中离子数目多少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导电性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也不一定弱。
第三部分、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实质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电解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因为能够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那同学们应该能够写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请写出以下几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第一组:HCl、H2SO4、CH3COOH 第二组:NaOH、KOH、Ba(OH)2 第三组:NaCl、Na2SO4、BaCl2
在书写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物质的电离有什么规律。学生练习思考:第一组:HCl=H++Cl-
H2SO4=H++SO42-
CH3COOH=H++CH3COO-
第二组:NaOH=Na++OH-
KOH=K++OH-
Ba(OH)2=Ba2++OH-
第三组:NaCl=Na++Cl-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学生回答:第一组都是酸,电离都能产生氢离子;第二组都是碱,电离都能产生氢氧根离子;第三组是盐类,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
教师总结:以上三组分别对应的是常见的酸、碱、盐,通过电离方程式我们可以总结出酸碱盐的实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够生成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且阳离子不是氢离子或不完全是阳离子,阴离子不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这里注意,酸式盐也有可能电离生成氢离子,但除了氢离子外还有其他阳离子,这样的化合物也是盐,举例:NaHSO4
七、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一、1、导电的实质
2、电解质的概念
二、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分
三、酸、碱、盐定义的本质 副板书
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单质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的辨析,主要用于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八、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也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有进一步的改善提高,为学生带来高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会有许多生成性的问题,有的是预料之中,也有很多预料之外,这些课堂上的偶然因素,是我们改进教学的重要出发点。学生的感受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地方,因此,需要不断的以此为目标,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调整教学。酸碱盐的电离是很重要的一课时,可谓承前启后,但里面又包含有很抽象的概念和微观的过程。我在教学设计时考虑的不仅是怎样全面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理解这些内容,因此,我的很多设计都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在学生提出自己看法之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在他们的认识的基础上总结评价,加深他们的理解,以便达到三维教学目标,即不仅学到知识本身,也能够体会建构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一、条理清晰,从三个方面逐一展开,层层深入,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的认知特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充当学生思考过程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认识,能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最终达成统一。
6.酸碱中和反应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3)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4)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三、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探究中和反应
七、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酸和碱的定义?
[学生]回答 [引入提问] 同学们都被蚊虫叮咬过,为了减轻痒痛,你都采取了哪些方法?
[学生] 可以涂抹肥皂水、花露水等碱性物质。
[教师] 肥皂水、花露水等中的碱与蚊子分泌出得酸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把酸与碱混合在一起,会怎样呢?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两个方案:
实验一:取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现象。实验二:向5%的稀盐酸中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学生]学生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
氢氧化钡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
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教师]同学们: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1、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1)取少量5%的NaOH溶液(10ml)于烧杯中(2)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3)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进行实验探究
5、获得结论: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
借助图像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l====NaCl+H2O [教师拓展] 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HCl + KOH = HCl + Ba(OH)2 = H2SO4 + NaOH = H2SO4 + Ba(OH)2 = 学生练习
[教师]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看物质的种类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教师]看图片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生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课堂小结:
中和反应
1、概念: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特点: A.反应物是酸和碱
B.生成物是盐和水
3、表达式: 酸+碱→盐+水、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盐+水
7.《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七
关键词:分析化学,pH计算,教学方法,体会
分析化学是医药院校医学检验、卫生检验、药学、制药工程和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1]。酸度是溶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的,而在酸碱滴定过程中,更需要了解溶液的p H变化情况[2]。因此,溶液中[H+]的计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酸碱溶液[H+]的计算”这一节教学内容,一直以来,公式多、大量繁琐复杂的数学运算、严谨的逻辑推理,不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3]。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分析化学的授课时数不断缩减[4],因此,用较少的课时保证甚至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已在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就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出自已的一些见解和体会。
1 酸碱溶液[H+]计算的总体思路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当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所失去的质子数与碱得到的质子数相等。依据这一原则:①列出溶液的质子条件式;②将酸的分析浓度ca和解离平衡常数Ka(或碱的分析浓度cb和解离平衡常数Kb)值代入质子条件式;③整理得出计算[H+]的精确式;④根据具体情况将精确式进行简化处理,可得近似式或最简式[5,6]。
2 各类溶液[H+]的计算
2.1 一元弱酸溶液[H+]的计算
以弱酸HA(浓度为camol·L-1,解离平衡常数Ka)为例,其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溶液中的H+来自于两部分,即HA与H2O的离解。利用平衡常数将上式中各项写成[H+]的函数,则有
将代入式[H+]2=Ka[HA]+Kw中并整理得:
精确式:[H+]3+Ka[H+]2-(caKa+Kw)-KaKw=0
上式为计算一元弱酸H+浓度的精确公式。由于数学处理较麻烦,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必要精确求解。因此,一般做如下近似处理:
(1)当Ka、ca均不太小时(caKa≥20Kw),忽略水的离解(即忽略Kw)。
整理后得:[H+]2+Ka[H+]-caKa=0
(2)当酸极弱,即caKa<20Kw,但浓度不是太小,即ca/Ka≥500,可忽略酸的解离,[HA]≈ca,溶液中的H+主要来源于H2O的离解,不能忽略H2O的解离。将[HA]≈ca代入式[H+]2=Ka[HA]+Kw中并整理得:
(3)当caKa≥20Kw,且ca/Ka≥500时,酸的解离和水的离解对总浓度的影响均可忽略。
2.2 多元弱酸溶液[H+]的计算
以二元弱酸H2A(浓度为camol·L-1,解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a1、Ka2)为例,其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将平衡常数和浓度代入质子条件式并整理得:
(2)当Ka1>>Ka2,即时,可忽略第二步解离,二元弱酸可简化为一元弱酸。只需把一元弱酸溶液[H+]的计算公式中的Ka值换成二元弱酸的Ka1即可,如:
2.3 各类弱碱溶液[OH-]的计算
对于各类碱溶液中[OH-]的计算,与相应酸溶液的[H+]的计算相同,只需将上式中的[H+]、Ka和酸的浓度ca用[OH-]、Kb和碱的浓度cb代替。
如一元弱碱:
多元弱碱参照多元弱酸,在此不再赘述。
2.4 两性溶液[H+]的计算
两性物质溶液包括多元酸的酸式盐溶液和弱酸弱碱盐溶液。其[H+]的计算方法同上,也是先写出溶液的质子条件式,将溶液的浓度和解离平衡常数代入质子条件式中,整理出[H+]计算的精确式,再通过合理的近似处理,得出近似式和最简式。两性溶液[H+]的计算最常用的是最简式,难点是如何判断最简式中的Ka和K'a。Ka是两性物质中显酸性部分的酸的解离常数,Ka’是两性物质中显碱性部分的共轭酸的解离常数。下面通过实例突破难点:
例如:KH2PO4酸式盐溶液,H2PO4-作为酸时,其酸的解离常数为H3PO4的Ka2;H2PO4-作为碱时,其共轭酸为H3PO4,酸的解离常数为H3PO4的Ka1。因此得:
例如:K2HPO4酸式盐溶液,HPO42-作为酸时,其酸的解离常数为H3PO4的Ka3;HPO42-作为碱时,其共轭酸为H2PO4-,酸的解离常数为H3PO4的Ka2。因此得:
例如:NH4Ac弱酸弱碱盐溶液,NH4+作为酸,其酸的解离常数为,Ac-作为碱,其共轭酸HAc的的解离常数为Ka’(Ka(HAc))。因此得:
2.5 缓冲溶液[H+]的计算
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缓冲)作用的溶液。假设缓冲溶液是由弱酸HA及其共轭碱Na A组成,它们的浓度分别为cHA和cA-。
溶液的质量平衡式:
溶液的电荷平衡式:[Na+]+[H+]=[A-]+[OH-]
将[Na+]=cA-代入电荷平衡式,得:
将上式代入质量平衡式,得:[HA]=cHA-[H+]+[OH-]
由弱酸解离平衡常数得计算缓冲溶液H+浓度的精确计算式:
若溶液呈酸性(p H<6)时,可忽略[OH-],得近似计算式:
若溶液呈碱性(p H>8)时,可忽略[H+],得近似计算式:
若酸、碱分析浓度较大,即时,得到计算缓冲溶液H+浓度的最简式
3 结论及案例解析
(1)抓住只要记住一元弱酸这一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基本公式,便能举一反三地记住一元弱碱和多元酸碱溶液p H计算公式,教学效果良好。
(2)计算各类酸(碱)水溶液p H:首先要判断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若是酸溶液,要计算[H+],若是碱溶液,要计算[OH-],再计算p H;其次要用条件判别式判断,再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
案例1:计算0.10 mol·L-1NH4Cl溶液的p H。
解析:NH4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NH4+的Ka=5.7×10-10。
用条件式判断:caKa>20Kw,ca/Ka>500,可用最简式计算
案例2:计算0.50 mol·L-1Na Ac溶液的p H。
解析:Na Ac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HAc的Ka=1.75×10-5,则其共轭碱Ac-的
用条件式判断:cbKb>20Kw,cb/Kb>500,可用最简式计算:
(3)计算多元弱酸(碱)水溶液p H:首先要判断是否可以简化为一元弱酸(碱),若符合,则可以简化为一元弱酸;然后用一元弱酸的条件判别式式判断,再选择相应的公式计算。
案例3:计算0.20 mol/L邻苯二甲酸溶液的p H。
解析:邻苯二甲酸Ka1=1.12×10-3,Ka2=23.90×10-6。
用条件判别式判断:,可用最简式计算:
(4)两性溶液常用最简式计算,难点是如何判断最简式中的Ka和K'a。Ka是两性物质中显酸性部分的酸的解离常数,Ka’是两性物质中显碱性部分的共轭酸的解离常数。
(5)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cHA+cA-)和缓冲比(cA-/cHA)有关。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缓冲溶液的缓冲比越接近1,缓冲容量越大。作为一般控制酸度的缓冲溶液,因缓冲剂本身的浓度较大,对计算结果也不要求十分准确,通常采用最简式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李发美.分析化学.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2.
[2]毋福海.分析化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89.
[3]陈翠莲,孙莉娜.《分析化学》p H值计算的教学方法改革[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65-67.
[4]孙静,李思,陈嘉曦.对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6,44(5):187-188.
[5]胡琴.分析化学(案例版).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6):45.
8.《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八
关键词:硫氰化钾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平衡移动;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2-004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材中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往往选取3KSCN+FeCl3=3KCl+Fe(SCN)3作为实例表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的“化学平衡实验2-6”中,很难观察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而其相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其中的现象解释为:“滴加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Fe3++3OH-=Fe(OH)3,溶液中的Fe3+浓度降低,混合液的颜色变浅……”。这一提法也有些欠妥。因为这里颜色变浅并不一定就能观察到有沉淀产生。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上述出现的问题,作以下探究。
1、实验探索
以上述教材的内容中所给出物质的浓度和操作方法为起点进行系列实验:
试管内加入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再加入5 mL 0.01 mol/L KSCN溶液,摇匀后,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1)分别向上述盛有混合液的两支试管①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和试管②中滴加1 mol/L KSCN溶液各4滴;(2)再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 mol/LNaOH溶液3-5滴。
1.1 增加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2)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3--5滴后,观察不到任何明显变化,说明NaOH溶液加入的量过小,所以需加大混合物中NaOH溶液的用量,来观察FeCl3与KSCN反应平衡后,平衡移动的变化。
从上表中可知,在实验步骤(2)中,向加有4滴饱和FeCl3的试管①与加有4滴1 mol/LKSCN的试管②内,各滴入0.01 mol/L NaOH 3-5滴后,两支试管均没有出现任何现象的变化。当NaOH的浓度调至0.1 mol/L时,滴入3~5滴NaOH后,试管②内的混合液才有颜色变浅的现象,若加到6~7滴,才有沉淀产生;而试管①则要加到超过50滴时,才会有颜色变浅的现象,当NaOH的浓度调至1 mol/L时,加入超过20滴(超过1mL)才使混合液变色,且产生的是红褐色絮状沉淀。也就是说对试管①内只加几滴NaOH溶液要使混合液颜色变浅,其浓度必须大于1 mol/L。
1.2 减少混合物中三氯化铁的用量
从上面可看出,实验步骤(2)中增大了NaOH的用量后,试管②中较易出现颜色变浅的现象,但试管①中由于加了4滴饱和的FeCl3溶液,致使两支试管中FeCl3的用量差异过大,加少量NaOH难以使混合物出现颜色变浅的现象。所以,将饱和FeCl3溶液减少到滴加1~2滴(试管②中1 mol/L KSCN的量也相应减少)后,再来分析混合物与不同用量的NaOH作用。
从上表2可知,当向盛有5 mL 0.005 mol/LFeCl3和0.01 mol/L KSCN(体积比:1:1)混合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人1~2滴饱和FeCl3溶液①和1 mol/L KSCN溶液②后,两支试管内混合液颜色均加深。若分别向两试管中再滴入0.1 mol/LNaOH溶液超过16滴(近1 mL)时,试管内混合液颜色均变浅,但试管①内为红褐色透明液(胶体),而试管②内红色基本褪去,为棕黄色浑浊液;若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 mol/L NaOH溶液超过4滴时,试管内混合液颜色均变浅。当加入的量为4~6滴时,试管①内为红褐色透明液(胶体),而试管②内红色基本褪去,为棕黄色浑浊液。当加入的量超过7滴时,两试管均产生红褐色沉淀。
2、教材中出现有关问题的原因
教材中实验设计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考虑到FeCl3的水解因素,即实际上FeCl3溶液呈酸性,向其溶液中加入过低浓度的NaOH溶液难以产生Fe(OH)3;另外,对其反应现象的结论,没有考虑到较低浓度的Fe3+与OH-作用时,从外观上看得到的是Fe(OH)3胶体而不是沉淀的现象(这类实验探究见《化学教育》2009年第9期)。当随着加入OH-量的增加,观察到产生的Fe(OH)3现象是有一个由胶体→悬浊液→絮状沉淀的变化过程。由于上述两支试管中加FeCl3的量不相同,所以加入NaOH溶液后,得到反应现象是不相同的。正是因为两支试管中所含FeCl3的量差异太大(这类设计在其他的教材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加入相同量的NaOH难以同时观察到混合液中化学平衡移动的变化过程。
3、结论与建议
分析KSCN与FeCl3溶液处于平衡状态下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平衡移动,应考虑FeCl3的水解作用;在观察其反应现象时,要注意区别生成Fe(OH)3胶体或沉淀的不同现象。因此,教材“化学平衡实验2-6”的步骤(1)中FeCl3加入量应选取1~2滴,步骤(2)中应加入近1 mL 0.1mol/L NaOH或4~7滴1mol/L NaOH(两种设计方案可选一)较为适宜。这样能很清晰地观察到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混合物中,红色生成物Fe(SCN)3浓度增加或减少的现象,说明了平衡发生移动。同时,对上述两支试管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分析,能全面了解在碱性条件下KSCN与FeCl3溶液的反应。
9.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解读 篇九
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课的深度、广度和容量是新授课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以往的复习课,我很注重知识点的串讲和知识点的运用,但我发现学生只是习惯于做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复习效果不尽人意,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我想只要改变这种以老师为主的复习方法,将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都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区别方法。
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挑选了4组物质: a、稀硫酸、石灰水、硝酸铵溶液 b、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交给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具。我想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
课堂上,我将事先设计的4组物质在类别上有 有的组的同学翻出酸、碱、有的组的同学则各自思考„„
a(12、Fe(2)CaCO
3、CuSO 4(3)BaCl
2、CuSO 4(4)Na 2CO 3
(5)BaCl
2、石蕊溶液(7)Mg(OH2(8)Ba(OH2(9)CO
2、Ca(OH2(10)2 1)看颜色、Na 2CO 3(2)CuSO 4(3)Fe(4)测pH 值(5)(6)看颜色、NH 4NO 3(7)Ca(OH2(8)大理石、看颜色或CO 2(9)10)组内的物质反应
(1)HCl、石蕊溶液(2)H 2SO
4、石蕊溶液、CO 2(3)用组内(4)Na 2CO 3(5)大理石、酚酞溶液、H 2SO 4(6)CO
2、酚酞溶液(7)28)HCl、CO 2(9)HCl、酚酞溶液(10)组内的物质反应
d 组的方案有:(1)CuSO
4、Ca(OH2或 Ba(OH2(2)Fe、BaCl 2(3)Na 2CO
3、BaCl 2(4)石蕊溶液(5)AgNO
3、酚酞溶液(6)CuO、酚酞溶液(7)BaCl
2、石蕊溶液(8)Na 2CO
3、CuSO 4(9)NH 4NO
3、BaCl2(10)BaCl
2、AgNO 3 我将同学们的方案写在黑板上,不加评论。只是说:“这些方案的对与否,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检验一下。”同学们开始动手实验。
创设情景,再次探究,先动脑,再动手。有的同学边做实验,边发感慨:“这个方案简单,这个方案操作复杂,这个方案很妙,我没有想到„„”也有的同学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看法,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并再次质疑:“如何加以改正呢?”有了前面的讨论和实验,同学们很快说出了正确的方案。
实验结束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方案,问:“每组的方案很多,大家能不能从诸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佳方案?”学生本以为做完实验后就万事大吉,思维陷入一种停滞阶段。
再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掀起一个高潮。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后,他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别人的不足,课堂辩论气氛热烈,已经下课了,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兴奋,化学复习课充满活力和智慧。
教学设计说明:
10.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篇十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建议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应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切不要过早地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多半是由于对组成认识的模糊造成的,为此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溶剂或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溶液浓稀变化趋势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例如: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组成怎样变化?等等。这些判断并不困难,然而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这些训练,会在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材中例题1、例题2分别属前两个问题的计算类型,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第(3)类计算,实质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的类型,只是溶质、溶剂的数据,要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从题在所给的数据中导出来。因此,只要学生了解应把溶解度和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处理这类问题就不会很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4这类稀释溶液和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有关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何种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犹如稠粥加水时米量是不改变的一样,因此计算时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 设某溶液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 g,则有:Aa%=Bb%。又若用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a%、b%)A、B克,配制中间质量分数C%的溶液,则有:Aa%+Bb%=(A+B)C%
关于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初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很容易跟物质的溶解度概念相混淆,教学中有必在通过组织讨论分析使之对二者加以区别,下表提供的内容供教师参考。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比较项目
|
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意义
|
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到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
|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
温度要求
|
一定
|
不一定
|
溶剂量要求
|
100g
|
不一定
|
溶液是否饱和
|
一定达到饱和
|
不一定
|
单位
|
g
|
无
|
关系式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
课程结束指导
11.初中化学溶液教案解析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有表及里,由浅入 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2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 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三、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理解溶解现象;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方式
课件、板书等手段;实验探究、课堂讨论、启发引导、合作与交流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课题引入情境创设猜谜语:(打一种化学物质 清澈透明似水样,不如纯水好涵养,二氧化碳是冤家, 相遇斗成浑浊状。
谜底:澄清石灰水(也就是氢氧化钙溶液;配制食盐、硫酸铜、氯化铁、高锰酸钾四种溶液 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么漂亮,你想到了 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思考:那么溶液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板书]溶液的形成 思考,回答通过猜谜和 几种颜色不 同的溶液引 出课题,激发 学生学习的
好奇心和兴 趣
实验环节【活动与探究一】ppt展示:将一匙蔗糖和一匙食盐分别放入20ml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提问:有什么发现,如何在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结论: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 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 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 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板书]溶液的特征 观察,思考, 回答,倾听 培养学生的 分析观察能 力引导同学 们从微观角 度分析溶解 现象以及分
析溶液的特 征及组成
提问: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混合物 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一样
放置了很长时间,会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 提问:如何定义溶液? 结论: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板书]溶液的组成
提问:在上面所说的溶液中,水具有什么作用?(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提问: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板书] 注意:溶液的名称
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在不指明溶剂的情况下,溶剂一般为水。如氯化钠溶液。联系实际: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医生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去。
实验环节【活动与探究二】提问:学生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
了你的衣服上时,用水很难洗去,那怎么办呢?解决方 法有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 用汽油洗。用谁洗效果更好呢? Ppt展示: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小结:看来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因为油在 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思考:前边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么溶质还 溶剂溶质现象 结论
水碘难溶于水 碘难溶于水,易 溶于汽油;高锰 酸钾易溶于水, 难溶于汽油;这 说明:同种溶质
在不同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 溶剂中的溶解能 力力也不同
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 汽油碘易溶于汽油 汽油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讨论,思考, 观察,倾听, 笔记 通过对比实 验,让学生比 较明显
能否是别的状态呢? 实验环节【活动与探究三】Ppt展示:在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用滴管缓缓加
入约2 mL 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支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 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液—液互溶量多—溶剂量少—溶质 通常:水是溶剂
想想: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 么状态?举例说明。
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汽水 小结:溶质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 生活息息相关。请大家仔细观看三幅图片,联想实验和 生活中的实例,大家相互讨论谈谈溶液的用途。[板书]溶液的用途
1.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 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2.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3.医疗上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 求配成溶液使用的。溶
剂 溶 质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水乙 醇
分层不分层不分层震荡前分层 说明乙醇密度小 于水,最后不分层 说明乙醇能溶解 在水中形成溶液。讨论,思考, 观察,倾听,理解 学生观察仔 细,能将所学 知识与生活 中的实例相 结合并能准 确回答。
归纳总结课堂反馈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点评,准备问题,和学生交流练习学案上的
题目,与老师 沟通 有效的巩固 课堂所学的 知识内容 板书 溶液
特征:均
12.《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十二
宜兴市画溪中学 万旭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会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解决一些常见问题:鉴别、除杂等。(3)能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2.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归纳,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物质共存、转化、除杂、鉴别等一系列问题。
三、教学方法
引导--归纳——运用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展示图片,让学生写出物质或俗名的化学式
写出化学式
复习物质的俗名以及物质的分类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成分,会发生复分HCl+AgNO
解反应,需要什么条件? 3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能发生? HCl+NaNO3(展示反应的离子结合过程)
HCl+NaOH HCl+Na2CO3
H2SO4+BaCl2
<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打Na2CO3+Ca(OH2 “×”。
MgCl2+KNO3
总结:不溶性的物质有:
NaOH+CuSO4 练习:A、NaCl AgNO3 B、Na2CO3 HCl 下列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
C、CaCl2 Na2CO3 D、KCl MgSO4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写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练习
总结:从离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除杂:除去杂质,但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练习
从离子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鉴别:根据现象的不同,进行鉴别。
总结:H2SO4和Ca(OH2的鉴别方法。
总结:酸碱盐之间除了相互之间发生反应以外,各自还有哪些化学性讨论并总结 构建完整的酸碱盐化学质呢?
问题:鉴别三种无色液体:
H2SO4, NaOH,Na2CO3
利用现有用品和试剂,完成鉴别试验
学生讨论,得出各种方法
学生演示完成
性质的知识脉络
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勇于地探索和研究
13.《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篇十三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 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京翰教育中心http://
初中化学辅导网http:///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3.把制得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留作以后实验用。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推荐阅读:
溶液的配置大学教案10-28
酸碱性体质测验09-10
溶液的浓度说课课件10-20
碱性金属清洗剂的特点09-17
浮力溶液练习题06-11
酸碱滴定知识点08-24
酸碱盐专题复习题06-16
初中化学酸碱盐用途总结10-13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课件07-17
初中化学酸碱知识点总结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