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共9篇)(共9篇)
1.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 篇一
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计划(精选3篇)
光阴如水,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赶紧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计划(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计划1舞蹈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动作的艺术,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幼儿舞蹈是力求简单、生动,它同成人舞蹈在创编和排练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舞蹈又有自己独特的创编和排练方式。通过适宜的多种途径,培养了幼儿的乐感并促进了协调性的发展。
一、班级阐述 幼儿整体的综合能力
本学期幼儿班有3班,舞蹈幼儿2班,3班,4班。学员都在6个左右,总体来说幼儿的自身条件就是不错,有几个幼儿本身以前学过一些基础训练,大多数幼儿就是没有基础的,经过几节课下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舞蹈不仅的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气质修养。幼儿起初学习多少有点不是很适应环境,经过我几节课下来,慢慢的喜欢上舞蹈课了,让幼儿感受到舞蹈的乐趣和涵义。我希望小宝贝们对舞蹈有更近一步的理解和探索,这是我十分愿意看到的。每次幼儿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使幼儿能用肢体动作进行舞蹈艺术表现。
二、课堂纪律原则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措施
1、本中心原则上要求学员不得迟到,早退,矿课,每周一节课,课时是一个半小时,若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家长及时要给前台咨询顾问请假,我们老师也可以给你安排补课。要是没有什么事希望家长尽量带孩子来上课,16个课时加起来也就24个小时。
2、我们舞蹈班学员需要提前5到10分钟进入舞蹈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若迟到上课时间不仅对孩子时间观念没掌握,也影响了其他学员上课。所以宝贝们别迟到呀。
3、上舞蹈课一定要穿舞蹈服,请勿佩戴首饰,以免在跳舞的时候误伤自和他人。玩具,零食,贵重物品一律不准带入教室。可以带点牛奶和水壶,放在舞蹈室指定的位置。
4、上课期间,家长不能进入舞蹈室,以免影响孩子上课情绪,下课时允许家长进入教室,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交流。
三、教学目标
1、让孩子认识各部位的同时,增强舞蹈方向感,做到初步简单动作协调。
2、逐步规范舞蹈舞姿,基本做到腿直,脚绷,背挺。
3、发展幼儿柔韧性和协调性。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计划2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班幼儿绝大部分是中大班幼儿,并且有的大班幼儿已有过半年至一年的舞蹈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力、协调能力的发展已比较完善。而中班幼儿只是刚刚起步,有些插班生则对舞蹈一无所知。这样的混合班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幼儿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开展分层次和大带小等等多种的教学活动形式,使每名幼儿在舞蹈兴趣班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师指导,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舞蹈潜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2、训练幼儿协调,速度,肌力,耐力,瞬发力,柔软性等基本能力.3、进行形体训练并学会简单的舞蹈基本动作,并知道其名称。
4、在训练过程中锻炼幼儿的思想注意力,反映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5、培养幼儿具备透过舞蹈,提高幼儿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表达思想、情意的创作能力。
幼师舞蹈教育教学计划3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由我担任舞蹈班的教学工作,通过开学的家长会和一周的教学实验课,我对各年龄班的幼儿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本期的.教学计划。
一、小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由于小班幼儿刚接触舞蹈,对一切都特别好奇,且兴趣较浓。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和保持这种兴趣。但小班幼儿的自制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所以教学活动要形象、生动有趣。针对这些,我在小班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1、律动练习、走步练习。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2、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掌握身体平衡,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例如《乘飞船》《小鸟飞》等。
3、律动《火车开啦》培养幼儿节奏与手脚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幼儿掌握脚尖小跑步与开火车动。
4、律动《划船》模仿划船动作。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奏使手臂和身体动作相协调。
5、律动《这是小兵》模仿小兵吹号、打铜鼓、开枪、开炮等动作。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学习弓箭步和单腿跪等动作。
6、《摊推手》掌握摊、推手,转动手腕等基本动作。
7、《踢小球》模仿踢小球动作。学习原地跑。用脚盘球、踢球、停球、用头顶球、双脚跳起、双手抱球等动作。
8、《扑蝴蝶》模仿扑蝴蝶动作。学习蹦跳步。
二、中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中班幼儿对舞蹈有了初步的接触,且基本功达到了一定要求,因此中班的舞蹈要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1、舞蹈《小红帽》学习基本动作:踏步摆手、蹦跳步、踵步、后踢步、吸跳步、等。
2、律动《小鱼游》模仿小鱼游水的动作,两脚用碎步,手臂的动作较多。小鱼游水时,可向前、向左、向右、向后及可转圈。
3、舞蹈《跨世纪的新一代》学习基本动作:踮步、跳点步、旁点步等。
4、舞蹈《摘葡萄》学习基本动作:学习进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垫步。迈步转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学习手腕花时,要求转动手腕要柔软,灵活动作,不要僵硬,眼睛跟着手转动。认识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础动作。
5、《开枪,开炮》游戏模仿解放军开枪开炮的动作。增长幼儿团结一致的精神。认识踵趾步的步法,掌握步法的要求。
6、舞蹈《草原小牧民》认识跑马步的基本步法,能做出马儿跑或跳的动作的精髓。初步学习挤牛奶的手法,要求做出虎口形的手势,由上往下捏挤的动作。锻炼幼儿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做出丰收时喜气洋洋的表情。
7、《表情歌》 训练幼儿的表情,做出丰富的脸部表情。在舞蹈游戏中进行舞蹈练习。
8、《邀请舞》基础动作:碎步走,小步跑时做到两脚踮起,用前脚掌轮流快速地向前走,膝盖稍弯曲。在小跑时要求步子轻快,速度均匀。锻炼幼儿的相互合作精神。为便于幼儿记忆,邀请时按音乐节奏口唱。
三、大班舞蹈课教学计划
1、基本训练前、后抬腿,大踢腿,前、后滚翻,掌握前、后滚翻的技巧,训练腿部控制能力。
2、舞蹈《格桑花》学习基本动作:颤膝、退踏步、嘀嗒步、摇步、悠步等。
3、舞蹈《草原小骑手》学习基本动作:跑马步、硬腕、提压腕、硬肩、柔肩、笑肩等。
4、手绢花组合学习基本动作:单臂花、双臂花、双开花、双绕花、双盖花等。通过各种手绢花动作的训练使幼儿初步掌握一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色。战线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5、舞蹈《摘葡萄》 学习基本动作:学习进退步,要求一前一后的垫步。迈步转身、三步、三步一抬、碾步、手腕花,学习手腕花时,要求转动手腕要柔软,灵活动作,不要僵硬,眼睛跟着手转动。认识手腕花是新疆舞的基础动作。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将认真排练各节日的舞蹈节目。以上是我本期的教学计划。
2.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 篇二
(一)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特点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除教育理论、专业技能理论等基础课程外的一门专业技能实践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学前教育的舞蹈专业技能和训练方法, 提高舞蹈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 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以基本功训练为基础, 以民间舞训练为辅助, 以儿童舞蹈编创为重点, 共同推进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发展。
上个世纪初, 美国芝加哥一位年轻舞蹈教室享曼在上舞蹈课, “闹哄哄的场面惊动了芝加哥大学教育家杜威。”杜威经常依门参观, “认为享曼的舞蹈教学, 比自己的实验教育要吸引儿童。他赞扬享曼击中了教育界一个核心问题。”如此来看, 为何课堂教学的状态不同?是否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作为培养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育者, 是否也应该反思教育观的不同决定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辞典》中写道:“原教育观, 主体是教育者。”而再袁振国老师的《当代教育学》中写道:“90年代, 教育主体成为师生。”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1世纪, 主体是学生, 主导是老师。”不同时期教育观的转变, 促使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也应因其观念的改变, 而逐步变化。舞蹈教学的模式不可一成不变, 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随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其本质上就具有差异性。因此,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在博览群书, 囊括各类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 掌握不同时期的教材内容, 不同人物的教学方法, 不同阶段的教导途径。
(二) 学前教育民族舞蹈编创的意义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特点是在宏观大教育体系下, 给予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 以构成庞大的知识体系, 为幼儿舞蹈教学奠定强大的基础。在理论知识的积淀下, 专业技能的训练占据金字塔顶端的位置, 其地位不容忽视, 意义不可磨灭。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中除基本功和民间舞以外, 最具有特点教学内容即是儿童舞蹈编创。学前教育舞蹈编创的作品是儿童在掌握舞蹈基础技能外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在幼儿老师舞蹈编创的节目中, 孩子们会找到“跳”舞的乐趣。针对儿童舞蹈的编排, 并非刻意强调素材、训练、舞台效果等专业舞蹈教育的核心因素, 而是在儿童年龄层面上找到具有儿童舞蹈特征特点的元素, 切忌“小孩舞蹈大人化。”
在儿童舞蹈创作的今天, 儿童舞蹈作品风格各异, 比比皆是。作为幼儿老师需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动作的完成, 更多的是文化的阐释。让她们更加主动了解中国民族舞蹈特征, 习得少数民族文化, 认识少数民族服饰, 哼得少数民族乡歌。从此意义上讲,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民族舞蹈编创具有重要意义。就编创而言, 意在编, 重在创。在编的过程中找到动律元素再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创。在舞蹈教育的今天, 创新已然不是一个新词。何时创, 如何创也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其中也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各民族的民间舞蹈艺术风格浓郁、特点鲜明,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 都是学前教育民族舞蹈创作的根源。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就是应教会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编导后推进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对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的编创, 应学习并体验各民族的传统艺术、民族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舞中, 用心感悟艺术的原发状态, 深深体会各民族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真正认识到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多彩魅力, 为儿童民族舞蹈的编创打下基础。
蒙古族的《盅碗舞》柔美、端庄;藏族的《锅庄》轻盈洒脱;苗族的《芦笙舞》欢快、潇洒;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灵巧热情等等。学前教育民族舞蹈编创的意义在于使得民族文化不断传承, 让孩子们深知中华大家族的意义所在;使得民族精神不断凝聚, 让孩子们体会中华大团结的意义所在。民族舞蹈是儿童最易接受的、最易区别的舞蹈种类, 其产生于民间的性质决定了它容易被人喜爱。因此, 笔者认为, 学前教育民族舞蹈编创是提升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和突破点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打开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另一扇发展大门的重要源泉。
二、素质教育舞蹈推进的意义
在传统教育观的界定下出现了专业与业余的概念。而外国本身并没有专业和业余的概念, 只有职业与非职业的区分。专业限于专业培养, 业余面向所有学生。审美教育主要是艺术教育。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因为艺术带有游戏性质。这是大量论述游戏冲动的原因。席勒名句:人, 只有称为完整的人时, 他才游戏;只有游戏的人, 才是完整的人。艺术不是灌输性监狱, 不是说教, 而是寓教于乐。那中国学生厌学, 是否因灌输?学前舞蹈教育是否也存在着这一特点?因此, 在反思中吕艺生教授提出了:树立大舞蹈教育观, 不仅关注专业舞蹈教育, 还要关注普通学生的舞蹈教育。由此推断,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推进素质教育舞蹈有益于学生今后教育教学, 有益于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 有益于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选取素质教育舞蹈的教材内容作为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推进对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起一定促进作用。
(一) 素质教育舞蹈的概念
素质教育舞蹈的教育对象不是面向少数人, 而是面前全体学生。其教育内容主要不是培养舞台表演人才, 而是普通人的素质培养。其教育方法是把学生视为主体。因此,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 素质教育舞蹈的理念
其三大教育理念,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培养, 其中包括观察与模仿, 即兴与表现, 交流与合作, 创作与求新, 综合与融化。三是以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舞蹈课正是打破舞蹈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普及型舞蹈美育, 是创建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型舞蹈课程体系, 该教材建设和课堂实践紧紧围绕学生的五项能力的培养, 即观察模仿能力;即兴表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造求新能力;以及综合融化能力。本课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意的教学设计, 打破了舞蹈教育服务于舞台表演的局限性, 推进舞蹈教育由少数精英向全体学生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 本课程的特色教学促使舞蹈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得以发挥更大的优势。”1
(三) 素质教育舞蹈的教材
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材课例特点是主观性构思和开放性构思。它既围绕主体, 又激动灵活, 要容纳各种素质培养的内容。教材内容主要是学生即兴表现出来的动作, 形成元素并向前发展。即兴表现最能表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主动编创、积极编舞, 目的不是为了让儿童编创精品舞蹈, 而是让孩子们在编创中体验生活, 发现元素, 找到快乐。创编活动, 既为编舞, 也是培养创性。因此, 选取素质教育舞蹈的部分内容作为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教材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发展, 并且帮助推进素质教育舞蹈的普及。如, 让孩子们选择跳格游戏, 在不同的格子中孩子们会体会双脚起跳、单脚起跳, 双脚落地、单脚落地等。游戏形式中幼儿老师让孩子区分舞蹈跳跃中便有双起双落、双起单落、单起单落、单起双落等跳跃形式。一个跳格游戏既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了知识, 又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素质教育舞蹈课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 选取恰当的教材作为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合理恰当, 实践价值较高。
学前教育专业民族舞蹈编创和素质教育舞蹈推进的意义重大, 它既担负了祖国新一代儿童成长教育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美育教育责任, 又承载着舞蹈教育教学不断前进发展模式转变, 充实内容的重要阶段。因此, 优质的教育模式, 优秀的教材课例,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关键, 更是学前教育今后发展的另一大财富和积淀。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而言, 培养的是能够以自身亲和力吸引儿童快乐学习的人才, 以自身专业知识引领儿童身心健康接受艺术熏陶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肩负着重担, 不仅要从特点中找出区别于专业舞蹈教育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而且要在专业与非专业的舞蹈教材中提炼、选取适用于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材。至此, 才能不断推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前进,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舞蹈创编,素质教育,推进,意义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4) .
[2]徐小平著.《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编创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3 (7) .
3.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舞蹈鉴赏;高校;舞蹈艺术教育;意义
艺术欣赏是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接受形式,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的创作若没有被大众接受或认可,那么艺术作品也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舞蹈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也需要被人欣赏和认可。按照现代艺术审美的观点,艺术品创作发展的动力在于其被大众接受或认可的程度,一件艺术作品被大众鉴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包括欣赏者在内对作品的再创造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欣赏便没有创作,只有在欣赏过程中才能实现艺术创作本身所体现出的价值。同样的,对于舞蹈艺术鉴赏而言,欣赏者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欣赏能力,才能更好地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舞蹈艺术鉴赏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艺术课程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高大学生对舞蹈鉴赏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舞蹈艺术的现实价值,这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高校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有效途径。它指导着舞蹈艺术教育大胆的朝着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发展,进而不断地进步和成熟。其中,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舞蹈艺术鉴赏经过不断地发展,其已不再是各高校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课程,它将会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舞蹈艺术教育又是促进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素质教育是人们利用自身遗传与其所处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情感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促使人类文明向个体身心素质的影响深化,从而为学生今后人生规划道路打下扎实的基础。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向应是全面培养多方位复合发展型人才,且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这是新时代发展赋予教育的使命,而舞蹈艺术教育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良好载体。自步入新世纪以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给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作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观念。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们通过肢体的律动,为表达心中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形态,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以动作的姿态、音乐的节奏和人的肢体动作语言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舞蹈鉴赏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设置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青睐。虽然大多数院校将舞蹈鉴赏列入到选修课范畴中,但由于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分情况地要求学生选择多门艺术类课程进行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尽人意。这说明了高校对舞蹈鉴赏课还不够重视,客观上也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这类课形同虚设的想法,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的舞蹈鉴赏课往往一开始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到后来越来越少,即便是去的也是为了应付老师点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于舞蹈鉴赏课程安排或教学方法上存在偏见,因此,改善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解决课程教学困境的重要途径。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
创作出美的作品是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通过自身艺术价值来展示自然与社会,以及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舞蹈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达各种内心情感,它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现手段,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是艺术赋予舞蹈的本质属性,节奏性和造型性是构成舞蹈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要激发学生学习舞蹈鉴赏的兴趣,教师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题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使学生都乐于接受、学习的作品;在流行元素的选择上,应有选择性的介绍街舞、爵士舞和拉丁舞等符合学生欣赏品味的舞蹈元素,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舞蹈鉴赏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理解而不在于盲从;在舞蹈课程讲解上,要根据学生的喜好,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讲解。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舞蹈艺术鉴赏教育要把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具有强烈的审美认知是舞蹈鉴赏的必要条件。舞蹈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以及思想文化的体现,对其鉴赏不能够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通过深层挖掘它所蕴含的文化、情感来感受舞蹈艺术的美,并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其次,要加强大学生对舞蹈律动与审美构图的掌握,提升舞蹈意境想象的能力。因此,在对舞蹈已经展开想象和联想之前,要引导大学生对舞蹈所包含的情感进行反复体验。传统模式下单纯的鉴赏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发展的需求,尽管舞蹈艺术鉴赏是理论课,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情感色彩的、规律的肢体动作是舞蹈本质体现,在讲到不同舞种的特点时,我们可以安排教一些简单手位及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把舞蹈知识与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魅力。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的意义
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对艺术鉴赏审美的学习,造成了大学生虽然专业知识过硬但情感审美方面存在欠缺的现状。而舞蹈通过对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和表情的舞蹈鉴赏,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同时,舞蹈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美学、哲学思想等,可弥补大学生审美方面的缺陷,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艺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中,通过前人的观察总结与后人的具体实践,我们从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艺术教育与社会是一种互相的联系,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情感或背景使受教育的人对艺术产生认知。受时代背景、社会现象、生活习惯等条件的影响,艺术作品本身会产生内容形式及题材的繁衍、风格的形成以及艺术历史的发展,认识观念的多样化等现象。艺术作品是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是社会生活间接的、曲折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所形成的,在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感情会受到艺术作品的启发而产生反作用于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大学生群体大多都不重视对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只关注自身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从而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都是不利的。舞蹈鉴赏能力作为艺术教育培养的一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涵养与品位,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舞蹈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塑造良好体态美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现代社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舞蹈鉴赏应该被列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舞蹈的产生,传承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世界艺术之间的交流。舞蹈鉴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土民间舞蹈的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索本土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发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形成关注民间文化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鉴赏外国舞蹈,又能使学生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当代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舞蹈艺术鉴赏教育属于美学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社会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冯双白.舞蹈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田冬云.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与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4.学前教育舞蹈论文 篇四
幼儿园一般依据幼儿的年龄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特性,这样便于进行不同阶段的教学,幼儿园教材也就选取了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歌曲和儿歌。可以从小班、中班、大班教材中分别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歌曲或儿歌,让学前教育学生根据歌曲、儿歌做创编律动和歌表演动作的练习,如小班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儿歌《吃水果》;中班歌曲《噜啦啦》、儿歌《花儿卖香水》;大班歌曲《小天使之歌》、儿歌《绣花鞋》,这样就能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幼儿舞蹈的教学内容。目前,各省市及各幼儿园的教材并不统一,在歌曲或儿歌的选择上,应该以学生实习基地幼儿园的教材为主要选取对象,这样能有效实现学与用的对接。
二、选用经典儿歌
经典儿歌具有其自身的魅力,经久不衰,能影响几代人,很容易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形成共鸣,如《摇篮曲》、《娃哈哈》、《小燕子》等等。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可以选择这些经典的儿歌作为舞蹈教学的曲目,对学生进行律动和歌表演的创编和表演练习,拉近与幼儿歌曲或儿歌爱好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就能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这类歌曲的律动和舞蹈创编及歌表演,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因为学生在小时候也曾接触、演唱过这些歌曲,具有良好的认知,丰富的情感基础。既能发挥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后进行创造性展现,也能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借鉴舞蹈考级教材中幼儿部分内容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舞的一些基本舞姿、动作和舞步,并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划分为13个等级。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可以选择幼儿年龄阶段的舞蹈进行训练,因为教材配有中国风格及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伴奏乐曲,节奏鲜明、旋律性强,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因教材集舞蹈的训练性、娱乐性和知识性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保证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及中国特色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教材汇集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风格,并融合了民族音乐、传说、服饰等多种文化,使舞蹈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形象和内涵,往往能引人入胜。因此,吸收民族民间舞蹈中适合幼儿的内容,能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她们的表现欲望,能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舞蹈创编和表现,提升学生舞蹈表演的功底。另外,学生在不断创新过程中,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园的条件、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创编,实现科学性与系统性、民族性与通俗性、普及性与趣味性、自娱性与训练性地有效结合。
四、增加幼儿舞蹈基训内容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舞蹈,主要是培养其学习舞蹈的兴趣,锻炼身体并提高艺术素养,突出的是舞蹈基础训练,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应该强化幼儿基础舞蹈的训练,为幼儿后续舞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最多采用的是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相糅合的方式,对基本体态,身体开度、软度、力度,以及身体协调性、动作韵律感、舞蹈动作运动规律进行训练。但是,这些训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只能是跳进式学习,而且一些训练与幼儿存在很大差异,比如上把压腿一样,这样的教育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幼儿园的舞蹈教育活动。为了学校舞蹈教育与幼儿舞蹈教学有效结合,必须加大幼儿舞蹈基本训练内容,并且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练习的基础训练内容转化为能指导幼儿舞蹈基础训练的内容。
五、吸收全国优秀幼儿歌舞剧目
5.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篇五
该专业的舞蹈课是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专业基础课。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以培养目标和实用性为基础,大胆改革。
同时,舞蹈教学要简单而深刻,遵循适当的顺序,丰富教学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实现从“继承学习”到“创新学习”。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幼儿园舞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幼儿园教师承担重要责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并且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但是,目前继承性的无创性性的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教学。
我们应该坚持从“继承学习”的概念转变为“创新学习”的概念,明确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创新学习”理念,确定当前舞蹈教学中幼儿教育专业的真正目的,注重学前舞蹈教育和专业舞蹈教育、学前舞蹈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
一、“双基础”教学模块
不同于其他高校的舞蹈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和设计能力。
所以在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舞蹈理论文化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前提下,应重点放在开设幼儿舞蹈活动和设计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类舞蹈的典型材料,从中获取设计和指导舞蹈教学与编排的创新能力。
在此设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双基础”教学模块。
(一)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基础理论学习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舞蹈教育,他们在舞蹈知识方面几乎是空白。
导致他们在接受舞蹈教育上有很大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在教学初级阶段专门的学习舞蹈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舞蹈的基本技术条件与基本方法,掌握舞蹈创作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舞蹈基础训练
舞蹈基础训练是培养舞蹈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基础舞蹈训练对学生的肌肉能力、舞蹈技能和运动模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专业的学生身体灵活性、兼容性和可塑性对比儿童时期弱,舞蹈课程安排比专业舞蹈院校少。
因此,对学生的训练应降低难度的要求,应坚持从浅到深的训练原则,尝试借用现代舞的训练手段作为切入点,并结合正确的姿势提供顺序组合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运动协调性。
(三)学习儿童舞蹈知识与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都将从事幼儿园教育的职业,因此他们的幼儿园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突出。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对幼儿舞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具体做法如下: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鼓励学生大胆创建组合与舞蹈,通过课后作业组织学生设计儿童舞蹈活动计划并实施方案。
这样就通过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舞蹈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掌握儿童舞蹈知识的能力,为未来的舞蹈教学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四)少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少儿舞蹈教学应特别重视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舞蹈教学模块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园舞蹈活动等内容,我们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不同年龄阶段参加少儿舞蹈活动,编制小舞蹈项目,引导学生从特定的教育规范中开展舞蹈动作,结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组织舞蹈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性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和舞蹈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发展丰富舞蹈教学活动。
(一)教学手段的理念指导
初学舞者的年龄特征决定传统舞蹈教学以运动的学习为主,最佳的舞蹈年龄(11~12)阶段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弱。
然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很好,但创新能力却很弱。
所以通过教学手段的理论指导,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实践以及运用的能力。
所以,教学中更多的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理解舞蹈动作的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运动的要领。
(二)准确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对策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它以人体运动塑造艺术形象。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表达能力,是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舞蹈技能的形成是身体能力的积累到改善的过程。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不仅要追求速度和数量,更要追求准确和完美,坚持稳中求进促进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的表现力。
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作者坚持“语言的简明解释和运动的精确示范”。
(三)“教”与“教”与“教”与“学”的互补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
针对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讲解和示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进一步完成运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结束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教学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教学互补。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技能时,应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和技能方面更有创造性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中锻炼自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锻炼和创新的能力,提高舞蹈的编排和创新能力。
第一,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舞蹈表演,通过学习和排练优秀的舞蹈节目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第二,教师应更多的给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和想象力,以创新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创新舞蹈作品。
第三,学生完成了舞蹈作品的创作,教师应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排练计划,并进行各项目的指导。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对对该专业的舞蹈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要求。
我们要建立一个创新性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我们要把“双基础”和提高儿童舞蹈编排和教学能力作为中心的掌握。
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我们应该把“以降低难度,在培养和保持艺术实践”理念为指导的特殊操作方式。
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改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完善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培养全新的适用性的跨学科的人才。
6.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 篇六
与舞蹈创作同时, 吴晓邦就已经开始了舞蹈教育的探索, 逐步形成他独具一格的舞蹈教育思想, 并已有前人对其做过比较详细深入的解读, 但鲜有将其真正与现实的舞蹈教育体制相连接。在本文中, 笔者试图找寻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所坚持的理念与当今舞蹈高等教育中的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共通共融之处, 希望通过探索吴晓邦的舞蹈教育思想给以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以启发, 进一步完善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科设置。
一、吴晓邦舞蹈教育思想管窥
吴晓邦取得令后人高山仰止的舞蹈艺术成就, 提出具有远见卓识的舞蹈教育观念, 与其受教育经历紧密相关。他与中国大部分舞者不同, 并未在童年或青少年就开始学习舞蹈, 甚至在大学阶段也并未能接受专业的舞蹈教育。由于特殊的社会与家庭背景, 吴晓邦在接触舞蹈之前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学习过政治、经济、法律等专业, 又学习过与舞蹈关系紧密的姊妹艺术音乐, 这些经历使他站在了开阔高拔的平台之上, 提出了科学系统的舞蹈学学科体系思想。
吴晓邦先学习了芭蕾, 之后才接触现代舞, 这样的学舞经历影响了他的舞蹈教学, 他认为舞蹈应是一门表现人性人情的艺术, 而不应将人束缚于舞蹈之下, 所以他既重视遵循人体自然运动的规律来开发、认识人体, 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知其所以然, 又非常重视舞蹈的基本训练。1936年, 吴晓邦留日归来在上海再度开办“晓邦舞蹈研究所”, 首次推行以“人体自然法则运动的规律”为舞蹈基本训练的教学体系。11938年吴晓邦在上海“中法戏剧专科学校”教授舞蹈, 每节课的设置都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先教授‘自然法则’, 活动从头到脚各种关节, 根据大调式自然音节的每个音符做出符合音乐表情的动作, 模仿自然中人物和动物的各种形态, 还有很多即兴训练……除了身体训练, 在跳累的时候, 吴晓邦还给我们讲舞蹈理论。大家就席地而坐, 听他讲‘什么是舞蹈’‘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2”由此累积, 在吴晓邦晚年规划的舞蹈学科研究与建设的蓝图中, 对于舞蹈教学提出明确观点:“舞蹈教学不能仅用纯生理训练去追求体操技术, 不能仅用科班程式化的方法。舞蹈教学须以心灵的教育去带动身体的训练, 要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而不只是造就一些仅有身体技能的匠人。3”在属于舞蹈应用理论的舞蹈教学理论研究中, 吴晓邦提出了八个研究方向, 既有宏观的方向引导, 又包含了微观的具体操作:1.舞蹈教学的民族精神和特点;2.舞蹈教育改革和支持各种风格;3.五四革命传统;4.节奏课;5.创作实习课;6.舞蹈的气、意、形;7.舞蹈编导课、表演课;8.全面培育舞蹈人才。4
二、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可供借鉴之处
如今, 舞蹈高等教育除了在专业艺术院校生根成长, 在各地综合性大学中也立足发展。专业艺术院校大多以北京舞蹈学院为范本, 更注重舞蹈专项技能的培养。由此相比, 综合性大学中的舞蹈专业教育若想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必须树立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学科发展定位。总体看来, 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学校教师或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管理者, 而非专业团体舞蹈演员。所以,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排练能力、教学能力与舞蹈理论素养, 培养具有文化深度与艺术视野的创造性综合性人才, 应是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努力的方向。
通观吴晓邦的舞蹈教育思想, 先生毕生强调并身体力行的一些观念, 正是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应该重视的方面, 也是当下整个舞蹈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
1. 重视创造性培养
同任何艺术种类一样, 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这已然是老生常谈, 但却是舞蹈界一直缺失或认识不全面的重要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形式主义的观念越来越影响着舞蹈编导们的创作, 而编舞技法课恰好解决了形式层面的造词、造句、造段的难点, 致使一段时间内不少舞作直接就是舞蹈课堂的编舞技法作业拿来贴上名字。人们把创新仅仅看成了舞蹈形式的创新, 而忽视了一种艺术的生命力更在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思想观念的创新, 这绝不仅仅是编舞技法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是由内而外的, 从观念意识到文化艺术涵养到编舞技法的循循善诱。
笔者有幸在2007年担任了吴晓邦夫人盛婕老师的回忆录《忆往事》的文字搜集整理工作, 在期间听及盛婕老师谈到吴晓邦课堂上的言谈与琐事, 有些颇能启发后人。吴老师在教学生舞蹈之余, 会请来太极拳方面的专家教学生打太极, 教学速度非常快, 很多学生记不住很着急, 吴老师这时却告诉学生们, 学了之后不用记, 忘记最好。原来他让学生学太极并不是为了会打那些套路, 而是一种内心的学习, 通过太极拳去体会中国传统的身体运行方式, 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精髓。
2. 重视舞蹈综合素质培养
吴晓邦的舞蹈学科构架中, 舞蹈理论研究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这是从他自己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得出的结论。吴晓邦学习现代舞时间很短, 却让他受益终生, 现代舞中有理论观念支撑的训练方式以及对于舞蹈的深刻认识让他豁然开朗:“学习现代舞促使我增加了对舞蹈创作要旨的认识, 在从技术形式出发还是从生活出发的问题上, 眼睛更明亮了。5”
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性人才, 具有表演、教育、编导的综合能力, 所以在课程设置时, 除了传统的技术技巧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外, 还应该重视舞蹈理论素养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舞蹈。甚至应加强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 对其它艺术种类也能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 进而深化到文化修养的培养。
3. 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
舞蹈教育, 尤其是以培养学生表演能力为主的舞蹈教育, 在教育理念方面很容易忽视“因材施教”, 这是因为学院派的表演训练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 对学生的培养就越来越标准细致, 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训练, 毕业时几乎“如出一人”。学院派教学必然带来规范化系统化, 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由于技术训练的教学惯性, 而因此忽视了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多样化的观念, 那培养出的学生便很难有独立的思想, 更别提建立起独特的舞蹈风格、舞蹈流派。
外国音乐教育理论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刘宇红 (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中国的音乐教育急需要进行创新实践和变革。近年来, 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几种音乐教学体系传入我国, 对推动中国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无疑是一剂良方。本文想通过对外国四大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从理念到实践教学的介绍, 抛砖引玉, 希望引起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界和广大音乐教育同仁的思考、共鸣和力行。
关键词:启示;创新;改革;实践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家庭关注的话题。社会呼唤人性化的, 高质量的儿童音乐教育。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中国柯达伊学会会长杨丽梅女式曾在多年前就郑重的向全社会发出呼吁。我们不禁有这样的疑问, 何来如此呼声呢?让我们看一看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首先看实施音乐教育的主体学校音乐教育, 长期以来, 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并不重视音乐教育。或者说他们一直没有认真研究两个问题, 那就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音乐教育的意义何在?而多年来在传统中国特色音乐教学模式下诞生的一代代一批批音乐教师, 一直以墨守成规, 漠视人性的方式在填鸭式教学, 教学只注重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 更忽视学生的感受, 教学内容只有呆板的技巧训练和知识教授, 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另外看学生群体, 他们缺乏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和热情。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音乐启蒙和梦想在人生开始的初期阶段, 最美好的儿童时代, 就遭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功利化无情的摧残。多少中国家庭的琴童葬送在父母的高压之下, 无知教师的误导之下, 多少起初热爱音乐的孩子被考级、比赛等活动搞得苦不堪言, 最终对音乐的渴求和探索被扼杀在摇篮里, 应该伴随一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成为人生噩梦。
中国的音乐教育问题已日益突出, 创新和变革是时代的需要和必然。在这一变革中,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先搞清两个问题, 一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二是实施音乐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下面我想通过对国外四大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从理念到实
同样是盛婕老师谈及吴晓邦先生的一件事让笔者为之深思。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刚刚从西双版纳州歌舞团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的那段日子, 曾经有过一些困扰, 中央民族歌舞团对舞蹈演员们要求十分严格, 每天必须练习芭蕾基训, 而杨丽萍觉得那种主要开发下肢能力的训练并不适合自己, 感到无所适从。于是杨丽萍找到了吴晓邦老师, 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吴晓邦非常明确地告诉她, 你没必要去练那些, 就做你自己独特的东西。今天, 杨丽萍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舞蹈界独树一帜并且家喻户晓, 吴晓邦当时的支持与肯定应该有着一定的影响。
总之, 吴晓邦的舞蹈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舞蹈发展仍然有着许多可供借鉴学习之处, 特别是舞蹈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至今仍然存在着观念与方式上的问题。纪念吴晓邦不仅仅是将先生写入舞蹈史, 更重要的是能真正深入地学习他的思想观念, 使舞蹈的学科化发展更加科学完善。
践教学的介绍, 抛砖引玉, 与广大音乐教育同仁共同思考和探讨这一课题。
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 运用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当推“体态律动学”“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
“体态律动学”首创者达尔克罗兹 (1865-1950) , 瑞士音乐教育家, 其教学法包括三部分——体态律动, 节奏性视唱, 即兴。其基础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 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以达到耳聪目明反应敏捷。其哲学思想是“唤醒天生的本能, 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 建立身心的和谐, 使感情更臻细腻敏锐, 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 激发想象力, 促进各方面的学习”。他倡导体验音乐就是把音乐与身心的感应和接下来自然产生的肌体运动结合在一起, 学生通过倾听音乐, 由内及外的最终表现在身体感受音乐节奏, 体验和理解音乐, 感受和表现音乐上。教学要点一是训练人体基本步态与节奏, 包括:走、跳、单脚跳、跃、摇摆、奔腾、拍手, 列队行进。二是训练身体各部分的配合, 包括:手指、手、手臂、脚、脚趾、脚跟、头、眼睛、臀部和整个身体。三是训练头脑和身体间的协调与动作的控制和反应。四是开发学生对时间空间的探索体验。五是在体验放松与紧张, 宁静与运动中培养身心的控制与调适能力。最终建立音乐—听觉—身体—感情—头脑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反应关系。其主要成效是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肢体灵活感应音乐的能力, 灵活思考并即兴创作音乐的能力, 以内在情感去感应音乐的能力。其辅助功效是:学生思考与创作能力的激发, 身体的健康成长, 情感的满足, 社交能力的培养。
“柯达伊教学法”以匈牙利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佐尔坦·柯达伊 (1882-1967) 的名字命名。这是由于其中的音乐教育观念, 原则, 方法以及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柯达伊所倡导和建立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体系并非柯达伊本人独创, 而是在吸收借鉴匈牙利本国和外国的各种有效教学法和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在实践中系统化和整体化形成的音乐教育体系。该体系以歌
参考文献
[1]吴晓邦.吴晓邦舞蹈文集第二卷:新舞蹈艺术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2]吴晓邦.吴晓邦舞蹈文集第二卷:舞蹈学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3]吴晓邦舞蹈艺术馆编.一代舞魂吴晓邦——吴晓邦事略编年[M].古吴轩出版社, 2006.
[4]盛婕.忆往事[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
7.浅谈中学生舞蹈教育与舞蹈创作 篇七
一、舞蹈对中学生的美育功能
《乐记.乐象篇》中说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无论诗、歌或舞,都是由人的内心出发的,内心所指,然后才表露于外。艺术形象本于人的内心,然后才有乐舞的外在表现。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影响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古代学者们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要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创作对象,并非易事。众所周知,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此时的人既有别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儿童,这一区别就决定了中学生的舞蹈同少儿舞蹈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要抓住个性进行创作,首先需要了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加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充满热情、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同时又经受着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的心理;了解他们渴望友谊、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心理。围绕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选材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贴近他们心灵、吐露他们心声的舞蹈作品。举一个很好的例子《红扇》,编者很好地将现代舞的动作语汇融入到中学生的形态当中,用大幅度的跳跃、收放以及扇花的飞舞将中学生年轻、奔放、跳荡的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只有选用准确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和形象的舞蹈动作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生理上迅速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对异性交往充满好奇。我们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为中学生创造一个正常的气氛,鼓励男女同学间广泛的交往,有利于他们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欧美民间舞蹈中集体舞的形式,如四方舞、小步舞等,这一类舞蹈风格文雅、端庄、步法简单,构图优美。
二、中学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
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就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就会有许多好作品从手中涌现出来。概括讲,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察生活,熟悉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三)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型像、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撼。
(3)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运用灯光的艺术手段,都是灯光师按照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解决的。
(4)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编导要充份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舞蹈《水》的意竟是充满想象力的。从少女头发的摆动中感受到水的流动,又从水的流动中透视了少女的美;《雀之灵》通过手臂和指尖的形态,塑造出孔雀雍容典雅、端庄高贵的仪态。
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中学舞蹈创作的实践总结
每一位学生都享有感受舞蹈教学独特魅力的权利,我在学校中成立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开设了一些舞蹈选修课,供一些喜欢舞蹈或者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进行选择。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他们都很有兴趣,而且很认真。所以说,在中学中开设舞蹈课是很有必要的。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借鉴了一些成品舞蹈的例子。由于学生素质的不同,所以在编排的过程当中进行了适当的改动,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现在看到很多的同行在舞蹈编排中生搬硬套,把整个作品复制下来,没有顾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得整个舞蹈作品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而且,中学生现在对于流行的东西很感兴趣,比如说街舞以及现代舞,他们更喜欢。我在舞蹈编排过程当中,适当的加入了这些元素,他们接受的快,同样能够表现得更好。
新时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地变异拓宽,对此我们创作者必须更新自身的生活库存,去表现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对舞蹈新意识,新观念的出现,创作者需要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高精神境界,不断探索追求,为了祖国的明天,使中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结论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中学生抓起,从中学生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8.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探讨论文 篇八
【关键词】岗位对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与岗位对接的教学要求会更高,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中,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素质和舞蹈技能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思维,敢于实践,提高他们对舞蹈的创编能力,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提升,更顺利的与岗位进行对接。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分析
1.1教学岗位分析
我国教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的同时,中职教育事业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中职学前教育。目前,幼儿教学岗位出现了很多空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非常紧迫,但是同时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前教育专业面向的是幼儿,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只有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在日后有所发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这个专业学生的基础,所以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应该遵循科学、合理、适用和指导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2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主要停留在对舞蹈基本技能的教学上,缺乏对学生全面系统的教学,除了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外,还应该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对幼儿的心理分析教学,促进与岗位的对接。以下几点就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现状:(1)舞蹈教学模式比较传统,难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2)重视舞蹈的基本功教学,忽视了幼儿律动舞蹈编排教学;(3)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与岗位对接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2.1与岗位对接的中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效果
2.1.1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素质舞蹈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锻炼而成,所以在中职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舞蹈素养。很多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没有基础,在训练的时候可能因为身体和骨骼的原因达不到一定的要求,教师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减少学生对这些动作的训练,加强这些动作的要点,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协调能力,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增强学生的舞蹈素质。
2.1.2让学生具备编排幼儿园律动舞蹈的能力舞蹈素质只是舞蹈教学中的基本,为了让中职学生与岗位进行更好的对接,注重学生编排舞蹈的能力更为重要。因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从事幼儿教育,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应该更偏重于幼儿园律动舞蹈的编排,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做足充分的准备。
2.1.3培养学生具备舞蹈教学的专业能力学生的舞蹈专业能力与以后的岗位有直接关系,幼儿的舞蹈教学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对舞蹈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创造更多的舞蹈教学方式,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为以后的岗位对接铺好道路。
2.2提高与岗位对接的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策略
2.2.1从教师角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舞蹈教学的时候应该做好示范,并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把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重点都展现出来,让学生被老师的舞蹈动作吸引,认真的学习;另外教师还要开拓学生们学习舞蹈的思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幼儿园实地考察学习等等,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反思和创新,同时也能够直接的感受到幼儿学习舞蹈的特点,然后结合自己学到的动作进行改善,掌握更多的舞蹈形式和重点,更好的满足幼儿舞蹈教学岗位的要求。
2.2.2从学生角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舞蹈的基本功是必须要掌握的,这样有利于以后岗位上的教学,给幼儿带来更好的示范,同时对舞蹈的学习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功上面,更多的是加强对舞蹈的编排和舞蹈教学的创新方式,促进以后岗位舞蹈教学的多样性;另外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应该明白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学习,适应幼儿对舞蹈学习的需要,这样的学习才能为以后从事幼儿舞蹈教育工作做好铺垫,更好的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目标。
3结语
总的来说,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的把舞蹈教学与岗位对接联系起来,学校必须对舞蹈教学重视起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幼儿教育者,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设计与改革[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04).
9.幼儿舞蹈教育 篇九
(【内容摘要】
幼儿舞蹈是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感的歌舞。通过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进行舞蹈教育,重点培养幼儿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避免走入幼儿舞蹈教育误区。舞蹈教师要从理论上理解幼儿舞蹈教学对幼儿的作用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再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搞好幼儿舞蹈教育,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舞蹈、感受舞蹈和热爱舞蹈。
【关键词】
幼儿舞蹈
教学误区
审美意识
舞蹈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作为教育内容和手法,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姿态,增强动作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情感、增加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什么是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就是以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艺术将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认可、喜爱。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舞蹈教育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鉴赏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节目。在我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时发现,幼儿在初学舞蹈时,只是一味的模仿动作,几周的训练后幼儿就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舞蹈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幼儿、开导幼儿。从幼儿第一天进入舞蹈教室时,就要让幼儿知道这不仅仅是排练厅,更是舞蹈的宫殿,要使幼儿在形体上有自我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是单独的一个科目,是幼儿感兴趣易于接受的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部分。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作为舞蹈老师,是儿童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孩子幼小心灵,播下舞蹈种子的园丁。为了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把幼儿舞蹈开展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第一,选好教材。教材内容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舞蹈时可以先将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的内容,并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里的角色。例如小班的《摘苹果》,先编成故事讲解,再让幼儿扮演农田里摘苹果的小朋友,让幼儿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样幼儿在跳舞时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的苹果丰收了。
第二,准确示范动作。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在教学中要生动形象的去启发幼儿。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明显,要有充沛的感情。如:舞蹈《小花猫》,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就是儿童,用夸大的动作示范,要让幼儿感觉到舞蹈表现的就是一只可爱的猫在跳舞,那么才会在幼儿的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才会更投入的去表演。
第三,正确分解动作。由于幼儿舞蹈的种类非常丰富多彩,动作多样化,所以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定要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舞蹈时,先把动作分解教给幼儿,等幼儿把分解动作做到位的时候就可以把分解动作连起来做,这样可以防止幼儿动作形成毛病。
第四,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新舞蹈要进行若干个步骤才能完成。我的排练是这样训练的:
首先,进行节奏训练。对于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节奏感很差,所以在节奏训练中,要求他们能在一个音乐节奏中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然后进行基本训练。幼儿控制的能力较差,在动作的收和起上总会摆胯。在练习时要求儿童起的准,收的稳来进行控制训练。但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尤其是小班,得从上肢有节奏的动作开始训练,再练习脚的动作,最后再把手和脚的动作配合起来做。
最后进行感情训练。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的步伐和动作而忽略了感情的抒发。我认为感情是通过眼睛来表达的。所以在训练中我用维吾尔音乐做眼睛训练,启发幼儿内在的情感,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能在空间利用假设目标而移动。舞蹈教师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将舞蹈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舞蹈具有一定教育性。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欣赏、边歌边舞、音乐反映、模仿与想象、组合与成品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区支配身体,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而一系列优美的动作,丰富的队形变化等也促进了幼儿记忆力的提高。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的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朴质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幼儿舞蹈的基本素材。之有这样,创作出的幼儿舞蹈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促成幼儿舞蹈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的舞蹈、音乐、美术等教育日益完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渐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出现了形式多样化的幼儿艺术教育形式。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乐器班等等。这些以幼儿某种艺术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形式无疑为我国幼儿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开辟了更广的领域,同时也培养幼儿才能。但是,艺术教育是特殊性的教育,这些特殊性表现在:艺术教育在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培养。现实中我国幼儿教育不乏存在不按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教学,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比如:教育者忽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只注意幼儿艺术教育的普遍性目的,而不注意艺术教育所负担的特殊任务:有些家长虽然重视幼儿艺术培养,为了孩子创造条件,但只注意幼儿某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举一个我身边的列子,在我身边一些私办舞蹈班中,教育者让3--4岁的孩子上把压腿、下大腰、跳顶碗舞河拉丁舞等等,在孩子不了解一个民族舞蹈动律的基础上强制性的让孩子接受,导致孩子惧怕上舞蹈课。从这些现象看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只顾同行竞争,强制性培养小舞蹈家,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判断性、主体性、求新求异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误区。
我国的幼儿舞蹈家教育中,我们过于偏重于舞蹈艺术使命,追求“成品”的灌输是最大误区,它导致老师看不清幼儿在进行舞蹈活动中创造性潜力。我们总是刻意追求一个舞段,一个动作的标准,单纯的重视表现技能和艺术活动的结果。在活动中老师只注意到应锻炼幼儿什么技能,没意识到要发展幼儿什么能力,形成什么态度,获得什么情感。结果幼儿不主动配合老师,让老师也感到舞蹈课程难带,导致在幼儿园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质要有唱歌及跳舞就行了,儿童的舞蹈品质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音乐舞蹈教育在《中澳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时间中长期以来重视音乐、舞蹈基本功技能训练,忽视对艺术感受力、表现力的培养。例如:舞蹈教育中,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片面强调技能训练,而不去调动幼儿的情感生活积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走入机械学习的死胡同,与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的学习走出这些误区:
1、更新教育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创造性为基础的幼儿艺术教育思想占了上风。在美国,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带进幼儿艺术教育,他指出:“艺术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利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里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正是我国幼儿艺术教育中薄弱的环节。我们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创造性对幼儿的重要性,然后才能找准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向。体现我国幼儿艺术教育指导思想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就是以个很好的方向。它对幼儿园音乐、舞蹈教育的阐述:“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2、改善社会环境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需要教育部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克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日渐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类型的舞蹈班,美术班等。这些办学者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只有一个劲地加强技能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小天才”的目的。本学者没有把舞蹈作为文化而传播,只当做盈利工具,这就无法达到美育的功能;而家长们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学习舞蹈的目的只是当舞蹈家而不是当做是一种爱好、特长,这就无形中给孩子了压力;作为舞蹈教师,要给孩子轻松愉悦的环境来学习舞蹈,按照孩子年龄段进行舞蹈教学,只有才能让幼儿认识舞蹈、感受舞蹈、热爱舞蹈。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应把适合孩子身心发展问题看做是自己的责任,时时处处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真正地以孩子为中心,建立以社会为基础的道德准则,让大家都来关注幼儿教育,关注幼儿健康成长。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作为一民幼教工作者,不只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内容,而且要把内容落到实处,充分运用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师应该有时刻关注最新教育理念的意识,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便把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理解幼儿教育的本意:“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能力的水平,在各种艺术活动中以大胆、自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到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幼教管理者应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教育实践,接受多方面评价,及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及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不断的展示---评价---反思得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点,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等新的工作方式,从而改变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习惯,形成善于理解,善于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教学方法的教研气氛范围。另外,教师应该有角色转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格局,使幼儿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4、提倡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走出幼儿艺术教育误区的一种重要途径。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沟通与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此外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机会让家长参与教学工作。作为幼儿家长,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每次参与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应该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在遇到感到迷惑的问题时应该积极地向有关的专业教师咨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能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协调的关系,是幼儿艺术教育资源出误区的重要保证。在幼儿教育里,教师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使幼儿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训练和舞蹈。将幼儿舞蹈形象化,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党法。那么什么使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综合,是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就是要培养幼儿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舞蹈美的能力,并在舞蹈美的陶冶中练就一双审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眼睛。审美意识的形成是集中各种文化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于一身的结果。但是如果将审美意识的培养笼统的推给其他各门课“一手抓”,则难免会导致混乱的局面。作为幼儿园美育课程之一的舞蹈教学就应该首当其冲,责无旁贷的肩负起培养幼儿教育审美意识的职责,并将这项内容作为检验舞蹈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创立良好的幼儿教学环境,引导幼儿步入舞蹈艺术殿堂。
幼儿舞蹈教学环境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所必须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我们可以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第一,创造一个充满文明、健康而美好的物质环境。这是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舞蹈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舞蹈教室的建立和其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空气、温度、光线、生硬、颜色等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舞蹈教室应具备空气流畅,光线适度,温度适宜等条件。舞蹈室应铺设适中的木质地面或地毯以及适宜幼儿进行舞蹈基本训练高度适中的把干和墙镜,配备电化教学设备,如大屏幕、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仪,录像机,VCD机等音响系统。在舞蹈室内装饰色彩艳丽,童趣盎然的绘画和窗帘等等。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舞蹈艺术美的直观感受,在美的环境中愉悦的学习。第二,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相处融洽的人际社会环境,这是一种无形的环境,需要老师与幼儿共同创造关系,让幼儿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表现出舞蹈这门情感艺术,才能体现出舞蹈美。如果老师的态度生硬冷漠,就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反映迟钝、根本无法体会舞蹈艺术美感,最终导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用诚挚的心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建立彼此亲切、和谐而良好的感情。在课上要耐心讲授,训练用心辅导,用爱心与孩子沟通,才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二、运用灵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在舞蹈教学中对幼儿实施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在审美活动中如何产生美感的最基本的客观的现实。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电教,在教蒙古动作“软手”时,我们可以图文并茂的用摄影展示草原飞燕、牧马的景色,蒙古人特有的民族服饰和歌舞场面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概况,给幼儿直观的认识,并将教师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演中,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是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一定能够把握住蒙古族舞蹈的美神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三、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自身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舞蹈如:社会题材、生活题材、劳动题材等等来树立孩子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牢牢把握童趣这一幼儿舞蹈审美特征,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作品,以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孩子们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为他们撑起一片美的天空、孩子们将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树立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作为幼儿舞蹈教育者,要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训练,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了解幼儿舞蹈教育的目的性,只要才能进一步加强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通过以上对幼儿舞蹈概念、教学、误区和审美意识培养的概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机能。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城代谢,是他们的机体不断的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格。
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运动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有人形成开朗、活泼、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和基本品德的重要工具。
三、幼儿舞蹈可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舞蹈的题材、主题、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排练和表演活动,既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又能够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创造力。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表演,这就是幼儿学习舞蹈过程中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开放式”教学能够为幼儿插上快乐的翅膀。在舞蹈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如:对小班的孩子说话时要身体前倾,位置低,语言要情切,柔和的目光要直视孩子,近距离接触孩子,语言注意要缓慢、清晰,要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对年龄大的孩子,可以用充满活力、姿势多变的体态面对孩子,用幽默和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孩子,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意和感情的语言对孩子说话,那么就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理解和接受。幼儿在尊重、平等的氛围中较长时间的习练,而且非常愿意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在音乐伴奏下自由愉快的创编、表演舞蹈,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总之,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同时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又为幼儿身心全面发育成长提供了生动广泛的舞台。作为一个幼儿舞蹈教师就该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舞蹈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幼儿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充分运用“开放式”这一教学手段,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开展活动,让孩子们自由的像小鸟一样张开快乐的翅膀,在美妙的舞蹈世界中尽情的旋转、飞翔。
参考书籍: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舞蹈艺术概论》
3、《浅谈幼儿教学》
【学前教育舞蹈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自主学习计划07-12
学前教育个人工作总结06-13
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07-27
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08-05
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总结08-23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计划12-31
学前教育督导工作总结01-09
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08-14
学前班下学期教育教学计划07-24
学前教育专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书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