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14篇)
1.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一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历年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老提不高,在我从教的十几年里。不断的摸索,探究,一堂课仅仅40分钟,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效率,在实践中我慢慢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中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率,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将课堂40分钟合理利用?做如下几点阐述:
一、精心备课,巧妙预设
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必须做好课前的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想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使课堂效果最大化,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落实一个“备”字?怎样才是有效备课的合适方式?我认为,备课不是单纯地抄写课本内容照本宣读,必须钻研教材,掌握所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找准突破口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现状,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寻找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精编巧用学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备课,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比如,我在备《比例》一章的教学时,我首先认真查找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特别是相关的考试题,然后对这些习题进行归类,总结常见的题型,总结相应的解题方法.同时,对于这些习题,我也考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并进行了相应地处理.对于课堂上的提问,习题的讲解,我都根据习题和学生的特点做好了预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从课堂效果来看,的确非常好,层次好的学生能够比较快地掌握比较难的习题,并能对相应的习题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而层次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做出相应的习题.
二、情景教学,激发兴趣
每一节好的课堂效率都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端,尤其是对于枯燥无味内容抽象的数学课来说,一个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情景教学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可我们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数学味,要因人而异。
1、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脱离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是这样导入的从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入“角”,多媒体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和五角星,让学生猜一猜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角,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角的兴趣
2、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堂上要设计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创设情境,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激发起他们探索数学的激情。如创设问题情境:我在对《统计》一课的。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但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能够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能够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样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明白买什么水果吗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来创设问题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探究的需要。在教学时,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动手,在活动中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如学习圆的面积积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拼剪来探究新的知识,可是在动手实践后却发现的拼剪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终于发现圆的面积公式就是长方形的长乘宽也就是半径的平方乘常数。
4、讲述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向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拓宽渠道,联系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总之,师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高效的课堂决不可能是老师一个人在战斗.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只有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那么如何向我们的课堂要质量、要效率也正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孜孜以求的。
2.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二
一、和谐师生关系
1. 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 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 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 受到鼓舞, 从而亲其师, 信其道。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有一次走进教室, 只见几十个学生如野马归槽般奔进教室, 个个满脸通红, 手忙脚乱。斯霞老师并未着急, 而是面带微笑:“同学们, 有的小朋友可能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 现在老师走出去, 看谁先做好。”等斯霞老师再次走进教室, 同学们个个坐得整整齐齐, 全神贯注的等待老师上课。我想:如果斯霞老师板着面孔训斥学生, 学生也会安静下来, 但分散的心不会一下子收回来, 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 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 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我们可设立了“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 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对学生发言中, 有新意, 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 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能力, 体验喜悦
传统教学中, 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压缩了探索问题的思维过程。如教师很少讲定理方法的由来, 概念的产生、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等等。而侧重于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记住, 搞“满堂灌”“、题海战术”, 结果使学生成了装知识的坛子, 做题的机器, 失去了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一遇到新知识、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主张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过去是直接告诉学生方法, 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和其他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根本不讲。现在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用割补、拼摆等方法,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从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创设广阔的探究空间。学生学会的不仅是显性的面积计算公式, 还有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 在后续的学习中, 他们就会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情感激发
不同的课堂, 不同的预设, 不同的教法, 引发学生不同情感的产生。所以说, 学生的情绪反应也是课堂生成的一部分。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情, 留心观察学生生成的情绪, 通过孩子们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变化捕捉反馈信息, 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 调节他们和自己的情绪,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我在上“估算”一课时, 发现一位学生情绪没有以往那么高涨, 眼神里渐渐流露出迷惑的样子, 眉头紧锁, 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猜想是这位学生对这堂课的知识点没有弄的很清楚, 在练习时我让那位学生第一个回答问题, 果然没有掌握大估和小估, 于是我在练习时再举两个题目进行大估和小估的讲解并且特别提醒某些学生注意, 接着再让这位学生回答, 给予鼓励的眼神, 虽然到最后进度是慢了些, 但是看到学生重新活跃起来的样子, 我觉得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 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结合声音, 动画等, 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例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 也是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 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 解答相对复杂的图形就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 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 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总之, 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 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业务水平, 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 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体会学习的乐趣,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 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3.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核心素养的定义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的研究成果,可以确定的是,“核心素养就是一个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指向学生个体科学成长,指向社会科学发展的综合性概念”。由这样的界定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既与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相关,又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指向了某个社会对人的成长的要求。其实,从各国的相关研究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指向社会个体的成长的,很少直接指向学科知识,这与我国教育中重视“双基”有着明显的不同。幸运的是,今天的数学教育开始重视“四基”,显然,这是在向核心素养理念靠近,代表着数学教学的先进方向。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可以理解为核心素养在小学学段与数学学科这一范围内的具体体现。著名北大教授肖川对学科核心素养给出了这样的界定,“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而不是为学科而教”,这与传统的“用数学教学生而不是教学生数学”的经验解读完全相通。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科教学,可以让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知识本位的基础上构建素养本位的大厦,从而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意蕴
很显然,核心素养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首先是理念的转变,就笔者的实践而言,这还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教学习惯的改变,也意味着教师个体对各种评价办法的重新认识,更意味着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的重新审视。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学要走从生活到数学的道路,即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对象进行适当地抽象,以形成对数与形的认知。最简单的,如将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抽象成2+3,就是一种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传统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因素是手段,而认识数与形的关系是目的,手段是服务并服从于目的的。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观照之下,数学学科的符号意义与生活意义就应当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
提出这一认识,是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的。最近印发的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样的理念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首先就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互作用:生活素材支撑数学知识的构建,在数学知识构建中生成的认识(素养)引导学生更理性地观察生活与世界。
更具体一点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事物、数学问题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教师要善于从教材所体现的数学知识逻辑之间,找出可能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因子。这是对教师教学视角与教学敏锐性的考验,也是对教学方式是否有效转变的考验,最基本的就是,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逻辑,更要关注数学知识向生活迁移过程中积淀的素养。
事实上,核心素养本质上是指向学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收获什么,学生个体能够利用数学(不仅是数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做些什么,学生群体能够利用数学为一个社会做些什么,这是核心素养主要关心的问题。从数学学科的特征来看,笔者以为运用基本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去加工生活对象,运用最基本的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去分析生活事物,用最基本的直观想象去判断生活言行,是核心素养的根本体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作为基本的着力点,可以有效地为现有教学充实核心素养的意蕴。
二、知识基础上构建核心素养大厦
从客观实际来看,要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还是存在操作上的困难的,可行之举在于立足现实,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构建核心素养的数学大厦。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内容教学为例,教材提供了一个问题:星河小学美术组一共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美术组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从知识教学的角度来看,本题的常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用画图的办法,分别用三条和两条等长的线段表示男、女生人数,然后将男生是女生人数的2/3转变成男、女生人数之比。这是典型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教学。而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显然应当认识到问题解决不仅仅属于数学范畴,同时也属于生活认知范畴,学生在生活中一定会遇到问题解决的场合,这个时候凭理性而不只是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事实上,关于这一点,教材也是有明确的意图的,在刚才那个问题之后,教材随即给出了新的问题:解决上面的问题,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这一概念味道较浓的问题转换成了学生生活用语的说法: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下来的?
这一问题往往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重新总结、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过程,从选择画图的策略反思得出画图的过程实际上是让抽象的数学关系形象化的过程,从将分数转化为比的策略反思得出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有效处理办法,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形象、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一下子无法判断的问题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策略?这个问题是相对宏观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直觉理解,但无法真正形成有效认知,因此需要教师提供实际问题来促进学生的理解。笔者在“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学中提供的实际问题是:如果现在让你去算圆周率,你会怎么算?
这一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数学问题,但其与数学史,与学生的生活,尤其是与现代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问题的解决分成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寻找圆周率的求解思路。圆周率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就是一个定值π,大小就是3.14。而跟学生重复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之后,就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利用圆周率与圆的周长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只要量出周长与直径,就可以计算出圆周率。于是,如何准确地量出周长与直径,就成为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经历了体验之后,学生会发现只有精确地进行测量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而这正是逻辑推理之后数学方法意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个环节:向学生简单介绍古今中外对圆周率的研究过程。给出“祖率”的概念,学生自然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叫祖率?于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以及更早的刘徵及其割圆术就成为学生新的学习内容。再在此基础上介绍马青公式、拉马努公式等(只需介绍,无须细讲),于是以圆周率为核心的数学知识框架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构建。
第三个环节: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计算圆周率的速度。结合中国超级计算机,给学生提供普通PC与超算的运算速度,学生就会认识到中国超算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经由以上过程,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及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国与世界层面,从个人与社会层面,从数学知识与方法层面理解数学精神与审美情趣,深化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并形成社会责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也可以让他们在问题解决及策略形成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三、核心素养催生师生和谐共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并以之引导教学,可以让师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一个和谐的共同成长的情境。根据笔者的实践,细节对师生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最为明显的。
比如说,要在传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既是传统教学的要求,也是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的细节要求。如“鸡兔同笼”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之后,有学生提出:古人怎么这么聪明,想出了这么个问题?
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教学契机,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结果。于是笔者引导全班学生思考此问题的实质,结果发现其实质就是利用两个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编制的问题,于是类似的问题就产生了:简单的如鸭牛同圈;复杂的如一户人家有梯子、三脚凳、四脚桌若干张,共有66只脚,那么这三样东西各有多少?这些问题虽然是学生即时自编的,但已经显示出学生的一种变式能力,自然也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体现。相应的,学生有这样的思考机会与结果,实际上也是笔者即时判断的结果,说明了在此过程中,笔者的教学理念与意识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也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变,这也可以认为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
4.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四
凤凰镇中心小学陈晓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优化数学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它把形、声、光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它可看、可写、可听、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它声、像结合,具有一定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在动画和游戏中进行各种练习,教学效果有了质的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例如讲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通过Flash制作课件。两个同样大的圆,一个圆的阴影部分是1/2,另一个圆的阴影部分是1/3,让学生猜想,两阴影部分合起来是圆的几分之内?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不能直接相加减,问题自然也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人机互动,学生可立即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像判断、选择题,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会马上发出表扬来,学生听了自信心大增;如果学生答错了,计算机会显示“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通过及时、准确、全面的反馈信息,教师也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适当调控教学内容、方法和时间。此外,信息技术也能省去很多师生抄题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解决问题的重点、难点上,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有关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运与近、快与慢、整体与部分、外表与本质之间进行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事实的联系、教学规律的揭示形象而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理解、分析,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作用。例如“圆的认识”是教学中的难点,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荧屏上从闪动的一个点(圆心)开始,顺时针方向闪动出圆周,通过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圆就是在平面内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具体、形象了。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走出课堂,上网学习,查找资料,拓展知识,给学生一个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反思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和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提醒大家注意。
一、不要过早地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的使用,根据课程标准应该是在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为节约时间,减少计算的难度,允许学生在四年级以后使用,有些教师误认为反正学生迟早都要用的,就允许一二年级学生使用计算器,造成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不愿动脑筋去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及技能,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技能的形成,对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
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的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仅注意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明朗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记得一次我们在制作《十的组成》课件时,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几种不同10的分解,找出其中的规
律,可我们制作课件时,为了区别不同的方法,选择了几个小动物的动画作为按钮,有的不时伸出头,有的不断地变色,有的忽隐忽现,结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全被这些小动物吸引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不是几种分法,而全是讲的小动画,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三、电教手段要注意使用恰当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很多的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电教手段,用的越多越好呢?我们不认为使用的越多越好,而应该是使用的恰当,该用的用,可以不用的不必强求,要突出电教手段的不可替代性。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学生身边有很多的这样形状的物体,书本、文具盒等等,开始有的老师把这些东西制作成电教片,让学生从屏幕上观察物体,找出特征,结果学生由于看不见物体的背面,常常出现找错特征的现象,后来我们把电子演示改为学生动手操作,数自己身边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模型,简单易行,效果很好。而在教圆柱体的体积时,开始我们用的是直观教具模型推导圆柱形体积公式,将直圆柱切割拼成长方体,学生看到的要么是拼前的圆柱体,要么是拼成后的长方体,由于没有原来的直圆柱相对照,给学生找出长方体与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困难,后来我们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而在原来圆柱体的地方留下一个水印,这样便于学生对照,通过比较学生直观地看到圆柱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高没变,体积没变,底面的大小也没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推道出圆柱体体积公式,两种不同的演示相比较,使用多媒体演示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
5.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五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根基所在,而初中阶段又恰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本文立足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的组织策略,指出要关注学生的直观体验,回归数学本质,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组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的关键词,余文森先生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它的存在就好比房屋的地基,从根本上决定着房屋的高度.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将很难弥补.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初中教师要敢于担当,以课堂为平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下面,笔者就以初中数学的教学为例,介绍如何优化我们的课堂组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直观体验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他们的认知建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直观形象思维,而数学学科又有着强烈的抽象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促成学生将直观形象思维发展为具象思维,进而向抽象思维蜕变.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以达到上述目的.比如我们引导学生研究“几何体系”时,如果仅仅是按照“点、线、面、体”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这样的确系统性更强一些,但是这样教学缺少了学生主动发现的过程,总有一些灌输的意味.怎样对教学进行优化呢?笔者是这样操作的,在教学设计时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将“体”作为引导学生开始认知的切入点.实际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身边选材来创设情境,比如引导学生对足球、旗杆、粉笔盒、黑板、楼房等物体展开观察,让学生自己对比这些实物的差别,从而自主建构“球、柱、面、线、点”等几何概念.以上教学设计完全由学生的感官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逐步从个体经验中提取数学知识,这样的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这也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应回归数学的本质
面向初中生的数学教学既要尊重学生的直观体验,也要有效回归数学本质,即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点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我们让教学回归数学的本质,就是要防止情境的“数学味道”淡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营造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以牵强附会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严重脱离了数学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干扰了学生认知的正常建立.比如有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直线”时,通过以下过程来进行教学:(1)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2)要求学生讨论孙悟空的金箍棒从何而来;(3)提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特点;(4)引导学生归纳直线的概念.以上述流程来组织教学,课堂氛围的确很是活跃,尤其是第一环节的视频播放,很多学生要求“再多看一会,还没过瘾”.学生对金箍棒来源的讨论也是热情高涨,但是有关金箍棒特点的讨论,教师人为地将其限定为“能无限变长,要多长就变多长”.当教师已经开始组织大家讨论直线的概念时,很多学生依然对刚才的电视画面意犹未尽、窃窃私语.以上设计的初衷并无不可,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出发来组织学生对概念进行归纳,这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但是情境的创设不够贴切.我们可以这样进行修改:“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孙悟空那根金箍棒最奇妙的地方在于要有多大就有多大,要多长就有多长.下面我们大家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它只有一端可以变长还是两端都能延长?其长度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思路来归纳直线的定义,并指出直线在生活中并不存在,数学上将与金箍棒类似的东西进行理想化处理,即将其视作直线,之前学过的数轴就是直线的一种.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贯彻“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原则,即让教学形式服从于教学内容,绝不能让我们的课堂出现数学味道缺失的现象,我们要在教学中切实回归数学的本质.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让学生以逻辑推演和习题练习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建构,笔者认为数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也应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为了能够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的课堂决不能只包括记忆与练习等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倡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实践,让他们切实进行动手操作和经验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如何让实践操作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活动经验,以观察、实验、猜想和推理的基本流程来建构数学探究.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感悟探究过程,进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比如在引?а?生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整合不同版本数学教材在这一块的内容,设计一堂以学生操作为主线的探究性课堂,让学生的操作活动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其中涉及学生操作的几个环节设计如下:
学生操作1:折纸印墨痕
器材准备:墨水,白纸一张.操作方法:学生将墨水滴在白纸上,然后将白纸对折,压平后再将纸展开,请观察白纸上的墨痕形状,并对有关特点进行记录.学生操作2:切藕制作成轴对称关系的截面
器材准备:小刀,一段荷藕,玻璃.操作方法:学生用小刀将荷藕切成两段,然后让他们将两个断面并排着压在玻璃上,要求透过玻璃能看到两个成轴对称关系的截面,让学生分析对称轴的位置,并找出一些有对称关系的点.学生操作3:剪纸
器材准备:剪刀,白纸.操作方法:学生自主进行剪纸操作,要求剪出对称图形,并安排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上述一系列设计中的关键词就是“操作”二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提升学生在直观想象和数学建模方面的有关能力,这也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强调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几点感悟 篇六
转眼间,此次培训已经结束。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页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为评价逐步转变为对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综合评价,因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通过观看专家们的视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有以下的几点感悟:
一、教师层面:
第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当今社会,学生的高分数是考上大学所必须的,但是如果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其他,那就真的成了“高分低能”。如果这样,将来大学毕业,走向社会,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要怎么处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仅是要教书更要育人,因此,我们要在让他们学会文化知识同时的,也要让他们具备各方各面的综合素质。
第二,教师教授知识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首先还是要吃透教材,挖掘知识点,因为只有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去发现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将学校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课堂讲解时要灵活设计问题,做到少而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教师课上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分析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讲解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举一反三,那么,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他们也会习惯性的去思考多种解决方法。
第四,教师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学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学习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师只有有了渊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去教授知识,解决疑惑。另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比我们领着学习要重要的多。
第五,对学生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中,应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正直善良的人。在评价中,要对学习成绩优异、进步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德育的表扬。拾金不昧,爱护班集体的一草一木,团结友爱同学等等,都是值得表扬的。
二、学生层面:
第一,学生要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书就是这些文明的承载者。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多读书,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明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读书,才能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学生要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一个好的体魄,那也是什么都做不成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者,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也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有一个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才能成功。第三,学生要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手把手的教这种填鸭式教学,早已被摒弃。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也有着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潜力可以开发。让他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远比我们教要更好。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想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当学生走出校门,一切都要靠自己,学会自主学习,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第四,学生要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两面性,我们要学会去发现他们的美丽,感受他们的美丽,这样,才能树立起一个美好的情操,才能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爱上这个社会。
7.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七
关键词:课堂提问,困惑,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的一些教育家也认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可见,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系统的“问题链”。反思我的课堂,不免产生困惑:有效的提问有多少?怎样的提问是有效的?如何才能提出有效的提问?带着这些困惑,这个学期,我对课堂提问有了更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的目标意识不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上出一堂好课,必须时时有目标意识,教师的提问也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反思我的教学,虽然也制定了有效可行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是心中无目标。盲目提问或提问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
2.提问的设计思路不精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每当你碰到不进一步作心理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由此可见,课堂上的发问,并非都是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只有那些具有思考性的问句,才有可能为教学创设有价值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以把教师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教学时,我往往是参考教学资料,没有对问题的设计足够重视,常常会出现提问过于简单、指向不明、无从回答等现象。不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
3.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妥
常言道:问得好不如问得巧。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狭长地段时,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反过来说,教师如果不能适时、及时提问,而是随意发问,提问只随自己的意而不随学生的意,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需要提问和能够回答,造成有时问得让学生感到突然而不知所措,或者提问很随便,爱咋提就咋提,想问什么就问什么,问前不调研,问中不调整,造成有时问得学生有点茫然而莫名其妙。
二、提高和改进课堂提问效果的几点思考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何时何处问什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我也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问在点上
要使问题问在点子上,教师除了要把握教材,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心理、认知障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研究,我们的提问才能点中学生的要求,点中知识的要害。
(1)教师提问要明确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不知所措的现象,其原因有时是他没有听仔细,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太宽泛或者太模糊,让学生不明所问而乱答。或者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收能力相距太远,让学生不知所问而不答。
因此,教师的提问首先应该使学生能听明白,正确领会问题的意思,这是学生能答、会答的前提。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2-5的分与合》时,到练习阶段,有一道习题是让学生在“火车”的“车厢”上填数,一位学生根据“火车头”上的数是4,就在第一节“车厢”上填写了3和1,然后教师问他:“你是怎么想的?”谁知学生回答:“我是随便想的。”教师只好让其他学生回答出了:“我是这样想的:4可以分成3和1。”继续练习,一位学生在第二节“车厢”上填写了2和2,然后教师又问她:“你是怎么想的?”谁知学生又回答:“我是心里想的。”教师啼笑皆非,只能另请高明。
可见这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提的“你是怎么想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于是出现了上述课堂上的状况。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能“听明白”。
(2)教师提问要“机智”
所谓“机智”,可以分开来理解,“机”就是要注意时机,所谓“智”就是要注意分寸和方式。问题的设计水平代表着教师的业务水平。符合学生实际,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的《按比例分配》(复习),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本书,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自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都是把180本书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发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本书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提问,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80当成相差数。
教师善于见机提“问”,一句简单的问句,也能够激发学生无比的热情。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提问也不是“生搬”或“硬套”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个转换方式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深入思考。
2.问到深处
随着“启发式”教学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也就得到了重视和应用,而“启发”“互动”最主要的载体就是“问”和“答”。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提问往往处于表面层次、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满堂问”的现象,以至于“问题”泛滥,教师累,学生更累。因此,教师要提高问题质量,就必须问得深一些。问得深就必须问得精,问得精必然问得少了。
(1)教师提问要能指导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问“是”“不是”“对”“不对”等就能回答的诊断性的问题,让学生来判断是非,是难于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有的问题只要稍微改变一下问法,就可以了解到学生是怎样想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深入学习。
如,有一位老师在“1/2”的教学时,创设了分苹果的情境。先通过“如果是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理解“半个苹果”的意义,然后提问“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半个苹果呢?请独立思考,并把想到的写下来。”
接着教师把学生创造表示“一半”的方式,贴在了黑板上,有两种是图形,一种是÷,一种是1/2,最后一种是1/11。
师提问:这几位同学创造表示“一半”的方式,哪个最好?(众口:1/2最好)
师小结,引出1/2的教学。
这一段教学,让学生再创造的方式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1/2的这位学生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其他学生的回答其实也都包含了1/2的正确本质。特别是1/11这位学生,应该让他充分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引导分母的11表示2份,可以写成2。因此,在这里直接问“哪个最好?”前应先问一下另外几位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或“你创造的符号是什么意思?”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教师提问要能根据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深思
我们都明白教师的提问要有深度,如果教师刚一发问,学生立即举手如林,则说明你的问题可能太浅显了。教师所希望的场面是,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然后才陆陆续续地举手、前答后补地回答。那种一问就答,一答就对的提问未必是有效的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困扰教师的恐怕就是提什么难度的问题,都知道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使得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那么如何实践呢?
首先当然是在教学前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确定问题的基调,其次,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阅读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前制定的问题。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总结。一般,课中提问时,可以采用从难到易的程序来试探学生,如果学生都哑口无言,就说明问题太难,需要降级,如果已经能使一部分学生回答,说明问题的难度大致适宜,可以让学生思考与讨论。
因此,在“定问”“试问”与“调问”中,教师要不断阅读学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时也不必担心多问,有必要问,就得问一问。
例如,一位教师在发现学生把求倒数的方法与倒数的概念混淆了,采用了如下的方式,连续发问,来进行引导。
生:求倒数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3/5是8/5的倒数吗?
师:什么是(互为)倒数?
生: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师:那么,的乘积是多少?
生:1。
师:你认为的倒数吗?……
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动脑筋进一步明白:互为倒数的概念与求倒数的方法,更让学生自己动脑深入思考了问题。
8.关于数学课堂教学常规的几点思考 篇八
[摘要] 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中的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服务,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服务,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能力。数学课堂的教学课堂常规结构应分成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尝试活动、课堂训练的组织设计、师生课堂小结、课后反馈。
[关键词] 构建知识自学尝试课堂小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模仿性训练,一味使学生通过获得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已产生的问题并得出即定的答案或结论。这种传承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成为分数的奴隶,从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这种构建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6页)。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至关点。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走向平等参与学生的活动,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我们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着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因此评价一堂好的课堂设计就看是否能成功地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下面就针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中的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服务,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服务,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能力。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的教学课堂常规结
构应分成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2分钟左右)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因为每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的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追求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和责任感,将每节课的知识创设成一种合适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松弛有道的理想气氛。
近代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为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是创造的开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疑问情境和探究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建构知识,掌握教学思想,养成独特灵活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屏幕显示)“思考: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从而有效地导入自学探索。
二、明确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并从中寻找、开发、利用、生成和创造可学习资源, 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自学的盲目性,也便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可先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制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在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即在学生已有了学习准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增强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学增加“催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把学习目标“亮”出来(课堂上可以用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使学生心中带目标进行自学。
比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屏幕显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尝试活动(15分钟左右)。
此步骤为学生自学提供具体、详实的材料,这些材料以一个个的问题组成题组,围绕新课学习任务,从知识的发生、发展、结论等处提出来。组织学生自学,初获信息,然后在教师辅导和指导下进行激疑、释疑、解疑,使知识信息贯通。学习中知识、技能及原理的迁移活动,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没有问题,无从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新知”时,通过设置问题,既可以形成问题情境,又可以造成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使学生能存疑或质疑,造成一种“信息差”,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问,形成学习意向,经过努力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传输就通,如此继续,不断调整,来实现教学全过程。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这些自学问题的牵引下,初步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重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完成这些自学问题时,往往只能领会一些表象,教师的质疑、指导、画龙点睛是不可少的,从而确保学习目标真正落实。
四、课堂训练的组织设计(25分钟左右)。
要精心设计练习中思考性的合适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既要防止过分的机械模仿,又要避免过早要求学生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事先制定学习任务
及学习目标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为了让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可将必做题采取课堂小测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做题可以自由完成,不作课堂要求,这样既做到面向全体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有发展的空间。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腿勤、眼勤,深入了解学生解题过程,对课堂小测可进行当堂面批并及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也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相互的评价与矫正,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也可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也应给学生提供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五、师生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根据学生在课堂小测的检查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对照学习目标进行归纳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使学生的认识再上升一步达到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
六、课后反馈(课后完成)。
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把别人总结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外,主要靠自己“千锤百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秘方”。课后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通过书写,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积流成河;另一方面把教学对象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
2008年1月10日
参考文献:
9.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九
关键词数学日记 作用 内容 基础性日记 应用性日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过去,学生常常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这种感觉来自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看法,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并把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
数学日记是小学生的一种数学书面写作记录,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它可以是某篇文章的阅读笔记,也可以是对一个数学概念的分析或者解释一个数学问题,或者是快速记下头脑中闪过的想法以及思维片段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来获得学生学习的有关信息,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日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或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数学日记看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兴趣、态度、情感、信心等。
一、数学日记的作用
(一)生活中找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和“做”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以数学日记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来。如学完了乘法后学生写了这样两则数学日记:
(日记一)我觉得“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挺有趣的,可以让我们多知道些数学和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样学数学我就觉得方便、轻松多了,比如说到酒店吃饭结帐找钱,我就懂得用减法计算找多少钱;去坐地铁,知道了一个人的车费,就能用乘法来计算三个人的车费一共多少钱。
(日记二)今天下午,我骑着单车,爸爸拿着篮球,准备去附近的篮球场运动一下。到了那里一看,很多大学生在打球,一个空位都没有。爸爸说:“要不我们沿着湖你骑单车我跑步?”我点点头。我们绕一圈大概花了6分钟,这个湖周长大概600米。爸爸问我,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你能绕几圈,合多少米?我坐在湖边想:绕一圈花6分钟,所以一小时能绕10圈。一圈约600米,10圈我用600??0=6000米。我把答案告诉爸爸,爸爸满意地拍着我的头说:ok!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且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和描述面临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生活经验和自然语言去表达和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真正实现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反思数学学习疑问,培育问题意识
每一位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写数学日记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空间,可以诱发学生对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大胆的发问、猜想、探索和反思,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发展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反思可以是在学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之前或之后进行。例如,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之前,为了让学生感受万以内的数,让学生搜集“爸爸妈妈花在我身上的开支”,同学们看到爸爸妈妈每个月,以至每年花在自己身上一大笔开支,于是开始思索如何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再如,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去春游,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篇数学日记:今天我们学校去春游,在吃饭后,我看到了很多装着垃圾的袋子,我去提一下,一袋大约有100克,全班44人,4个人一袋子,就有1100克,全校22个班,就约有24200克,等于24.2千克,全校24.2千克还不算多,如果全国的学生呢?这个数目可大了,所以垃圾应很好地处理才好!“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要理解知识的内在实质,就必须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学生在学完某个知识点后,对知识的理解或应用不断地提出质疑和反思,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性,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数学交流能力,体验学习乐趣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而写数学日记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学生把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探究的过程用数学语言写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中,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畅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数学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请看下面两则数学日记:
(日记一)分数的应用——打折,一开学就学习了。当时我只会7折的定义,那就是如果一个物品原价10元,现价7元,就是说此物品是7折。我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实践一次。机会终于来了,星期六我们全家去王府井买衣服,商店里的衣服可真多,叫我眼花缭乱,最吸引我的要算是打折商品了。妈妈终于选中了一件衣服,原价695元,8.8折卖。我太高兴了,我开始心算,8.8折的意思是原价100元,现价88元。那么妈妈的衣服应付多少钱?那就是(695??8/100)元,式子能列出来,没带笔算不出最后的价钱,心里很难过。还是妈妈心算快,告诉我是611.6元。看来我学习的不过关,还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要努力啊!(日记二)今天,数学单元测试卷发下来了,发现我一粗心把数学书厚2厘米写成了2米,这可不得了,因为粗心,一本2厘米厚的书变成了姚明那么高!如果小朋友要看书,就要三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一个站在一个的肩上,才能翻一页书,这多可怕啊!所以单位名称一定不能搞错。
二、数学日记的内容
数学日记所包含的内容有许多方面:学生的疑惑、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问题解决,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特别是有关于数学家的传记和数学史等。
1.读书日记:主要是学生对自己读书情况的记录,通常会记录下所读书籍的名称,带有简短的读书笔记。
2.生活日记:主要用来记录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感兴趣,并有亲身体验的有关数学的情景记录,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有学生发现生产劳动中有数学,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家决定卖出一批稻谷,但爸爸不知道是卖稻谷合算,还是卖大米合算,我便为爸爸算了一笔帐。如果卖稻谷,100斤稻谷,按市价可得50元。如果卖大米,100斤稻谷担到碾米厂去碾,可得67斤大米,大米每斤0.8元,67斤大米就有53.6元,除去碾米费两元,还可得51.6元.再加上糠33斤,每斤0.14元,就可得到4.62元,这样把100斤稻谷碾成大米来卖最后可得56.22元。因此还是卖大米合算。爸爸听了,便采纳了我的意见。”
3.思考日记:主要记录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者解决问题时进行思考的过程。
4.对话日记:主要记录教师和学生定期谈话的内容。它可以记录学生的疑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5.成长日记:主要记录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学习情况反映自己的成长历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打算,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以及来自老师、同学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与反思写出来。
6.“学后记”即是让学生在每堂课的学习之后,将自己(也可以是同学,老师)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教借助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地再现出来,然后交给教师批阅,与教师共同交流探讨、分享的一种独特、自由开放、用心交流的双向教学信息反馈作业形式。
三、关注数学活动,写好数学日记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好基础性日记
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不是逻辑公式,而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但学生往往不太留意自己的数学事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校、家庭、社会与地方进行调查、咨询、测量、收集有关数学资料,写好数学基础性日记。
(1)称一称:认识了重量单位之后,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回到家里调查称一称有关物品。如一盅自来水、一杯开水各重几千克,一千粒大米、一百粒花生仁各有多重,一瓶墨水、一个鸡蛋、一支笔各重多少,自己的体重有多少等等。这样,通过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2)问一问: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捕捉生活实例,看看人们是怎样用数学符号的方式表达现实生活的,从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问一问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学号、鞋号、邮政编码、家庭电话号码、住宅楼房及门牌号码等。例如,鹿山路403楼201室,其中“4”表示的是鹿山路由东向西数的第四排,“3”表示的是由这一排由南向北数的第三幢,“2”则表示这幢楼的第二层,“1”表示这一层由南向北数的第一个门。中高年级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用更多数字表达生活实例的活动,如小红妈妈的身份证号码等。
(3)算一算:小学数学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在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数量关系参与社会调查,例如,在家里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家里的经济收入、支出和节余情况。
(二)学会实践调查,写好应用性日记
由于学生学习了写基础性日记,掌握了一些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教师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将课内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把自己实践调查的内容以数学应用为名写成数学日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十
(一) 课堂上要善于激活学生认知经验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奥苏泊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 学生已有了通分、分数基本性质的了解。可先出示后, 让学生先动手试试, 部分学生开始得出的答案, 显然这种答案是受整数加法的影响, 即把分子和分子相加, 分母和分母相加。此时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 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的特点, 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之前我们学过的是同分母分数加法, 你能不能把它也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激动地说:“老师, 老师, 我知道怎么做了!”上述案例证明, 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唤醒, 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 才会有真切的体验, 也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真正有效性。1214
(二) 课堂上准确把握所提问题的针对性
新课程下在数学课堂中, 虽然开放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但是也应该把握好所提问题的作用, 而不要把问题提得过于广泛。这样学生在回答时也才不会回答得不着边际,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在执教北师大版第八册《文具店》一课时, 有位教师先出示购物情境图,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从图中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也许是四年级的学生认为如果再提一步的应用题, 是不是也太简单了一点。所以, 学生所提的问题大都是二步、三步甚至更多, 而且题型多种多样, 有加有减, 教师请了一个又一个同学, 却未能达到教师所要的答案, 最后教师只好自己又重新提出:“你们能不能提出一步的乘法应用题。”这时学生才终于明白老师要的不是这些, 而是一步的乘法算式。还有诸如“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的问题在老师当中已成为“口头禅”, 然而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真的有效了还是成为一句空话?教师应该好好设计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把问题的范围缩小, 变得更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为教学更好地服务, 才能使课堂显得更富有生命力。
(三) 课堂上正确处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大多数人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 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 其他的就很落后了, 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一支粉笔闯天下”。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有片面性。现在看来, 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可以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 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显得很重要,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可能更有实际的意义。其实, 应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在各个不同教学的内容中选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例如, 李鹏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这节课的设计有一个地方让人印象最深, 即韦恩图的形成过程。当李老师引导学生分别把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小动物整理在表格里后, 这时李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把参加篮球赛的动物圈在一个圈里, 把参加足球赛的也圈出来, 说说这两个圈所表示的意义并进行比较, 然后请电脑帮忙整理。接着李老师又反问学生:“现在你还记得这两个圈里的动物分别表示参加什么比赛的吗?”适时引导学生做韦恩图还应标出各部分名称, 才能看得更清楚。最后, 用课件把这个韦恩图变得更漂亮一些。这样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正确处理好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相信学生对韦恩图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有一位老师也上了这节公开课, 却让学生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去创造韦恩图, 结果后面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而且学生最后也没有创造出韦恩图, 个别同学也只是模仿教师在课件上提示的各种动画韦恩图。显然这两者的处理方法后者是比较低效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处理好有意义的接受性和探究性学习两者的关系, 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 不需要的地方绝不浪费时间。
(四) 课堂上重视结果, 更重视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既要重视知识的结论, 又要重视知识的来源、知识推导的过程。虽然这样有时会比较浪费时间, 但是这样学生对知识会更深刻更有持久性, 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如在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总复习》时, 除了复习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以外, 最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课堂上可以不要求学生照书逐字逐句的说出来, 把意思基本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这样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怎样进行复习、整理学过的知识, 懂得知识间的互相联系。学生不仅仅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这将使学生终身得到发展。
11.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十一
之感悟
有幸参加河南省组织的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教育名家、专家面对面交流,看看他们是如何上课的,让我受益匪浅。起初,拿到培训日程,看见上面的课程:平均数、分数的意义等等全是普通小学教材的相关内容,我心里直打鼓。我平时上课面对的是一群智力障碍的孩子,专家所讲的内容,或许我和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永远不会接触到,这样的培训对我们作用大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还是如期参加了培训。培训第一天,就让我大开眼界。每个讲课的老师,都有非常鲜明的讲课风格和很强的个人魅力。轻松、幽默,讲话抑扬顿挫如唱歌剧般的刘松老师,深得学生的喜爱;自称“华哥”的黄爱华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感性的张冬梅老师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照亮学生学习的路。总之,每个老师的课堂上都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放下包袱,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两天下来,在讲课老师与学生最后互动时,老师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很多学生发言,总结起来是,老师幽默、不严厉,课堂氛围喜欢轻松愉快,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各个老师的课堂也几乎满足了学生的这一想法,效果颇好。然而,作为观摩课,老师所花费的心思,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各位老师是经验非富的名师,能够上这么一
第 1 页 堂的精彩课也理所应当。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想要达到各位老师的高度,难度可见一斑。然而,我想多课前肯下功夫多开动脑筋想些课堂小游戏,制作些有趣的教具,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寻找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闪光点,脸上多些笑容,我们自己的课堂也一定会生动有趣起来。
还主动权给学生。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智力障碍的学生,在课堂上,都需要他们自己主动起来。在强震球老师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节课上,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权,教师只是起支持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去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最后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我想通过强老师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的活动,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知识一定掌握的不错。特殊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差,但正因为差,才更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多设置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主动的学,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
周卫东老师在点评强老师这节时节提到了课堂上的“四个一”。一次自由活动的机会,一次质疑老师的行为,一个挑战思维的问题,一个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虽然强老师和周老师各自工作单位相隔甚远,但他们所运用的思想却不谋而合。一堂好课所包含的精华必然是相通的。知道了好客的本质,如何运用,如何恰当的运用,我想今后要多在实践中摸索,反思才能真正得其要领吧。
第 2 页 张冬梅老师说我们数学是最讲道理的学科,也是最严谨的学科,永远不会胡搅蛮缠。在这次的培训观摩会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或许有些人认为我们小学数学非常简单,知识点简单明了,不会犯什么科学性错误。然而由于大意或不严谨,错误可能就出现了。例如,我们经常说,把一条线段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句话看起来完全没问题。然而,当取的份数超过了你分的份数时候,根本就不够取了,你还怎么能说取其中几份呢?在给学生讲的时候应该说把一天线段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几个字眼,稍不注意,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学习。严谨治学的思想我们应时刻牢记。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世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决不仅仅是某个知识点,某句话,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思考,建立数学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创设合理的情境,提出合理的问题,积极体验,老师很学生深度对话,感悟学习中的每一个过程,直至抓住事物的本质。我想对于我们班上的学生来说,紧密的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用张冬梅老师的这句话结束这篇文章,用快乐、积极和谐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或许你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12.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十二
关键词:电子白板,交互平台,误区,辅助教学
一、当前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的现状分析
1.“电子白板”=“演示器”
有的数学课堂里把电子白板就等同于演示器。教师一节课就是演示, 这只是简单应用了电子白板的演示功能, 触摸代替了鼠标, 电子笔代替了粉笔, 几何画板代替了直尺、量角器。教师成了“放映员”, 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完全围绕着“定型”的课件讲课, 并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缺少了有效的师生互动, 也就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生成”。学生参与比较少, 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缺少与教师的互动,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怎样, 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电子白板不过是现代化的“黑板”而已。
2. 电子白板是为学生还是为听课教师
许多教师认为, 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是现代化教学, 电子白板功能用得越多越能体现先进理念。我们看到:许多评优课、公开课教师在电子白板旁忙碌的身影, 切换、手写、拉幕、图形拖曳, 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看得目不暇接。上课教师恨不得把电子白板所有功能都用起来才能让评委认为老师对电子白板掌握得娴熟, 才能获得高分。这样的课是上给评委老师看的, 是作秀的课, 学生充当了“群众演员”, 是配角。笔者认为: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 二者应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电子白板,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暗示有时会更有说服力。任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工具, 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的设计, 精心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3. 被电子白板所奴役
目前, 有些老师认为电子白板姓“白”, 使用电子白板就是为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复杂, 对之产生“怕”的情绪, 被电子白板“吓倒。”总是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提前做好课件, 把预设提前输到电子白板中去, 课堂上就是忙于操作课件。从过去“黑板教学”下课件操作的奴隶转变成“电子白板教学”下的课件操作奴隶, 电子白板没有让这些教师“解放”出来, 因此使用电子白板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当前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的几点思考
1. 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曾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 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也不例外, 教学过程是多个要素相互作用、动态多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传统课堂教学中, 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 也是学生和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 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黑”换成了“白”, 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新的交互平台, 一字之差, 里面蕴含多样变化。教师应对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与教学主阵地关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电子白板是“辅助教学”,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充分发掘这个新交互平台蕴含的教学策略, 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日常教学中,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突破。
2. 充分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
在平时的听课及和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 不少老师对电子白板究竟有哪些功能认识不清, 有人把它理解为可用手触摸、用电子笔书写的播放器, 也有人认为电子白板具有其他软件不具备的功能, 究竟有哪些功能, 自己也说不清, 这些都是对电子白板认识不足的表现。笔者认为:数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电子白板的演示、拍照、探照灯、幕布、拖曳和声音链接这些主要功能外, 还要充分挖掘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功能。不少老师对这个功能认识还不足, 很多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会花较多的精力在网上找或去其他地方找素材。其实, 电子白板储存了较多的教学资源库, 每一种资源库都可以建立各自树形目录结构, 按学科和班级等进一步分类, 方便查找和调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 建立自己的用户名, 保存自己的图片。
3. 学生准备好了吗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引入课堂后, 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使用忽略了学生的技能训练。笔者曾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在白板上熟练自如, 学生操作时却笨手笨脚, 很不协调, 在教师的帮助下才完成操作。可见, 学生在平时接触的机会不多或没有受到这方面的训练。笔者又在另一所学校听到这样的课:学生在白板上操作娴熟, 画图、图形旋转、放大等手到擒来。可见学生之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训练。要使电子白板如同学生的笔和纸就需要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13.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篇十三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更好地通过民族器乐教学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字]:民族器乐 小学课堂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升华情感 器乐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乐器的选择上,大多数学校选用竖笛教学、口风琴教学等。特别是竖笛教学,因其音高准确、价格便宜、易学等因素,成为许多学校的器乐教学的首项选择。而笔者发现,当代小学生的民族意识非常薄弱,认为民族音乐土气、寒碜、难听,没有时代感,对音乐的“偏食”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所以,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对民族器乐的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铸造他们优良的民族音乐表演品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稳定的音乐兴趣,将会对个体参与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产生推动力,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众多,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中,伴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孕育出了各种民族音乐。民族器乐作品更如璀璨夺目的星星,点缀在我国传统音乐的穹空中。《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高山》、《流水》、《光明行》等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民族器乐名品的反复聆听,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到音乐的美,都是提高兴趣的手段。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当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便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如:笛子、葫芦丝、巴乌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了解民族乐器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对器乐的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
(一)要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
针对器乐的了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它的用途和发音效果等。教学中,应当将乐器实物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加深乐器的认识。比如,二胡的介绍,老师提供真正的二胡做讲解道具,学生们都会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二胡,并且会基于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爱不知不觉中熟悉二胡,最后,老师只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可以了。
(二)培养学生民族器乐演奏才能
1、抓好学生基础训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把器乐教学进行下去,入门阶段打好基础是最关键的。如呼吸方法、气息运用、弹奏指法等等,这些环节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气是所有吹奏类民族乐器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而练气是教学中最难的一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呼吸,只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最低要求的自然的呼吸,而器乐演奏的呼吸甚至会用到几乎全部的肺活量,学生很难做到。所以刚开始学习时,笔者只要求学生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不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他们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呼吸的方式,而使动作失调。
指法练习是弹拨、拉弦类乐器演奏的重要要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4~5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乐曲,活动手指、手腕,避免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演奏,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充分发挥。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在长音上多练习,在速度上提出快速、慢速、由慢渐快、由快渐慢等各种序列练习要求,让他们渐进有序地感受不同音的美感。
2、根据学生因材施教
现代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各阶段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音乐能力如音高、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力等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学习的乐曲来练习,等到学生已牢固的掌握,然后再练习难度高一些的乐曲,由浅入深。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就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曲子来进行教学,甚至可以试着让他们进行创造性地演奏。同时,在学生之间还可以开展“帮教”活动,让他们通过互助,取得进步。
3、提供学生展示平台
学生的表现欲是非常强的,如果不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势必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学校的艺术节、大型活动上都要给他们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让学生登台表演,并且要大力创造学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社会活动的表演机会。
三、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表现人们的情感,表现人们的思想,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情感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民族器乐课堂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外,也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勤劳、勇敢、诚实谦虚的优良品质,这关系到我们民族音乐事业的兴衰与繁荣。
在讲解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乐曲的表现内容时,把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入到民族器乐课教学中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在欣赏《苏武牧羊》时,歌中表现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大亏”的精神品质,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感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比如,在葫芦丝合奏《瑶族舞曲》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另外,在器乐课的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品格的培养,培养他们对待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
综上所述,民族器乐走进小学课堂,不仅充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特殊的感情。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育者,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族器乐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在民族音乐的天地间展翅遨游、提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4.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教”与“学”自古至今都是一对相伴而行的好朋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束缚并影响着学校教育。身处信息时代的今日,当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学的天平开始倾向于“学”的一侧时,众多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日趋深入人心,从改革理念到躬身践行,我们似乎用了太久的时间。然而翻转课堂的引入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将学生“推向主体”的有效方案,使得教师可以按照相应流程轻松做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得天独厚的信息时代诞生,发挥了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而它的引入又恰逢我国最为重视创新教育的时期,因此在华夏大地各级各类学校中如疾风暴雨般普及开来。然而,在我们热捧、崇拜、追随它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偏差。任何教学模式都不应完全照搬、盲目跟从,否则就会与教学规律、先进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翻转课堂亦不可滥用。
一、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于翻转
翻转课堂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就像讲授法不适合所有学生一样,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会适合所有学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需要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因此也就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些对自己没有约束力、自制力以及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经常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应付了事,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久而久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带来课堂教学的两极分化。
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适用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学习者。偏爱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学生热衷于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完成考试任务,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从宽泛向深入发展,学生们探究、分享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很多时候这些学生感觉课堂学习就是在“浪费时间”。
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于翻转。教师若想将学生的学习风格转变为适合翻转的风格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这一点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翻转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深度学习为特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中有效提升分析、综合、评估等高阶思维的水平。其中“分析”是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评价”是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标准(如某种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只有适合深度思维的教学内容才可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与实施。日本京都大学的松下佳代教授指出,教学活动应该追求深度的能动学习,而非表面的热闹与变化。教学内容为内隐的根本,教学模式为外显的形式。从教学规律来看,内容必须大于形式才能起到良好和长久的效果,这也理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判断准则。需要识记的公式、理解的文体常识、应用的定理都不适合深度思考,能够引发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必定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内容本身往往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因此只有适合提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问题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估能力。
三、不是所有的学段都可以随意使用翻转
翻转课堂强调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它不但要求学习者拥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经验,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可以在团队合作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因为深度学习的内容不是浅层思维即可解决的,因此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理论上讲,翻转课堂应该随着学段的增加而更便于操作,学习效果也越发明显。然而受我国国情所限,由于升学压力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次递增,很多教师在高中阶段不敢尝试翻转课堂,因此从实验校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翻转课堂的实施比例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
四、不是所有的翻转都需要使用微视频
翻转课堂的学习本质不是如何使用微视频,而是如何最好地使用课堂学习时间,进而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①。微视频只是实施翻转课堂的载体之一,导学案、PPT、学习资料等都能成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对象,只不过微视频具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声光电的作用下,学习内容更为生动活泼、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用微视频来辅助教师的“教”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用其他媒介替代,但如果用来支撑学生的“学”,则显得必不可少。可汗学院的创始者将知识点基于语义关联的聚合方式链接在一起,每一个知识点都以微视频形式呈现,形成体系完备的微视频资源库,这个视频资源库是辅助学生自定步调学习、随时复习的绝佳工具。如果技术足够先进,那么放置微视频的资源库平台还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的薄弱点,推送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相关学习。
五、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必须翻转
翻转课堂在美国诞生时,最开始被应用在一些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教学中,因为理、化、生之类的学科知识点相对独立,体系脉络较为清晰,因此比较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随着人们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质的认识逐渐加深,该模式应用的学科也越加广泛,目前文理学科都有涉及,但是并非所有学科都必须翻转,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学科内具体的内容来进行判断。
有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自学难以掌握,容易产生畏惧情绪,因此还不如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效果好,这就要求教师学会选择,选择那些需要较多逻辑思考的概念、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达到的内容来进行翻转,这些内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学生接受程度不同而极易造成梯度分化,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地进行弹性学习,确保进入课堂时能够具备相同的学习基础。
翻转课堂理念传入广袤的中国大地的时间不过几年,但却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本土化实践还在渐进的过程中,它的实践效果我们正拭目以待,它的深远作用还有待长期检测。然而,翻转课堂并不是完全崭新的,在此之前,我国有着类似的很多探索,因此,理性地看待它,深入地研究它,灵活地实践它理应成为我们对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07-2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07-21
学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心得10-1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07-1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培养11-02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册的几点建议07-18
CAI课件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几点反思11-14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11-18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几种课堂策略09-06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后的思考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