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精选8篇)
1.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篇一
基于风险管理的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论文
摘要: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会计信息质量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各项经营决策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存在的因素有:公司治理层面、管理层面、执行层面和技术层面,同时阐述了加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通过“完善控制环境,营造会计信息内控氛围”、“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信息规范性”、“依托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凭证集成率”、“实现报表自动生成,提升会计报告生成效率”等手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财务数据为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更好、更充分的支撑。
关键词:风险;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的五大目标之一就是要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如会计准则不完善、政府部门监督不力、中介机构执业不规范与管理当局合谋等,但内因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混乱、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稳定运行等因素同样不能忽视。因此,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视野,总结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风险有治理、管理、执行、技术等四个层面的风险因素。
(一)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因素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代企业管理的特征之一。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不直接经营公司,而是委托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公司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二者的目标取向存在一定的矛盾,公司所有者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公司治理层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治理层为了完成股东的“受托经营责任”就有可能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公司经营层面的风险因素
公司经营层面的风险因素有:一是聘请的经理层管理团队经营能力素质风险,如果经理层经营方向不符合公司战略,不履行忠实、勤勉义务,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那么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大打折扣。二是运营风险,由于企业的行业性质、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形式不同,其面临着运营风险也不同,多数运营风险最终的表现载体是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执行层面的风险因素
一是会计从业人员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风险。缺乏职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其经办业务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低。二是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风险。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制约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减少日常业务处理差错率,进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风险。
(四)技术层面的风险因素
技术层面上的风险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人工执行的控制可能带来特有风险,包括人工操作可能被规避、忽视或更改而且可能不具备连贯性;由此容易出现简单的错误和过失。二是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操作因素,但也可能会带来的`一定的风险,包括系统存在漏洞未能对日常的业务做出正确处理;敏感信息被非授权用户获取,造成信息泄密;缺乏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严密监控,可能导致舞弊和计算机犯罪。
二、加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企业内部控制五大基本目标中,其中目标之一就是要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依赖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是企业内部信息重要内容,是企业经营活动和资金流动的综合反映。由于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依据,因而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所有与企业相关的经济往来业务,准确地披露业务的真实内容。因此建立在正确会计信息基础上的经济决策行为,其决策质量较高;而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将导致经济决策行为从初始就承担较大风险。
三、加强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策略
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内控流程中会计信息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全面梳理财务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会计信息可能存在的风险控制点,应用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提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一)完善控制环境,营造会计信息内控氛围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措施执行的基础。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内控氛围必须从狠抓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专业能力胜任水平、完善制度体系等三个方面入手,为会计信息质量管控与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二)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信息规范性
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来自于原始凭证,所以规范原始凭证,特别是自制原始凭证能夯实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应当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制定“费用报销审批单、付款审批单、员工借款单”等会计核算常用自制原始凭证标准格式,明确审批流程及责任,提高原始会计信息规范性。
(三)依托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凭证集成率
集成凭证是指由成熟套装软件前端业务集成生成的部分项目类、物资类、人资类、成本类凭证;由企业报销模块集成生成的员工报销凭证;该部分凭证全部由前端业务自动生成,不需要录入记账凭证。其他通过财务人员手工录入的记账凭证均称为非集成业务凭证。通过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凭证集成率能降低通过手工操作错误率,从而杜绝会计记账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强等问题。
(四)实现报表自动生成,提升会计报告生成效率
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企业应当构建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账务数据集中反映和会计政策集中控制。梳理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制定内部交易协同规则,开发凭证协同功能。制定财务与前端业务集成规则,全面实现前端业务生成会计凭证,依托中心数据库,实现各级财务报表由账到表的灵活生成,全面实现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篇二
近年来,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美国健康保健组织鉴定委员会 (JCAHO) 专门成立的从事国际医疗机构认证和咨询的分支机构———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 (joi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 编制了一项标准———JCI认证, 它代表了医院服务与管理的国际水平, 是医院质量与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标志, 并被公认为全球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最高标准之一, JCI认证的核心即为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1]。
关注患者安全常常会特别重视医疗安全、护理安全, 却常忽视医疗设备对患者安全的影响。医疗设备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主要用于生命体征参数测量及实现药物物理参数的定量治疗。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如不注重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可能会带来更多、更大的、系统性的、群体性的问题。因此, 如何科学地分析、评估、控制和管理医疗设备使用风险, 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创建一个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环境, 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是目前各国卫生机构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1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风险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2001年, 美国医疗组织评审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 在修改评鉴标准时指出, 医疗组织每年至少要有一次在高风险的服务流程中执行风险评估, 且应以谨慎和积极的态度来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
我国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从1998年开始的, 现已延伸发展到医疗器械的各个领域。自1998年以来, 国际化标准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已连续多次发布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 即ISO 1497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先后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发布的ISO 14971:2007《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 制定了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标准, 在这个标准下, 要求全部医疗器械都要纳入风险管理, 并要求把风险管理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该项标准对于指导、规范医学装备风险管理起到了巨大作用, 对于确保医学装备的安全、有效具有重大意义。2010年1月18日, 卫生部正式颁布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试行) 》, 把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正式纳入到医疗安全之中, 明确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 为安全管理提供了可依之据。
致力于医疗设备的安全评估、保障、管理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紧急医疗研究机构 (emergency care research institute, ECRI) 于1993年开发了国际医疗设备持续安全管理、预防性维护、设备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并在1995年颁布的医疗设备风险级别分类标准中, 把医疗设备的伤害风险和对患者康复有显著不利影响这2个方面作为主要参数评定其风险级别[2]。在我国, 医疗器械产品按风险被分为Ⅰ、Ⅱ、Ⅲ3类进行管理, 高风险类 (Ⅲ类) 由国家药监局集中审批监管, 低风险类 (Ⅰ、Ⅱ类) 分别由省、市级药监局审批监管。
2产生风险的原因与控制
医疗设备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具有客观性、不定性、危害性等特征。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主要的原因有: (1) 医疗设备自身存在不足, 如制造材料、生产工艺、可用性及易用性设计等方面。 (2) 误操作或者使用不当, 可能原因是使用人员培训不到位, 导致对设备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全球协调工作小组 (the global harmonization task force, GHTF) 在一项调查中指出:在医疗器械相关医疗责任事故中, 约有60%~70%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 称之为“错误使用”、“操作失误”或“人为错误”[3]。 (3)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维护、性能监测制度不完善, 造成部分设备“带病”工作, 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5月22日, 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 报告中指出中国医疗界存在5大“怪现象”, 其中之一就是医疗设备常“带病”工作, 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QC) 是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技术程序, 以保证生产出满意的产品 (或服务) , 它的目的不仅在于保证质量的满意性和可用性, 还在于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质量控制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工业制造领域, 其目的在于控制产品和服务质量, 包括确定控制对象、制定控制标准、编制具体的控制方法以及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等过程。ISO在1987年发布的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医疗卫生系统。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确保医疗设备准确、可靠、有效、安全的必要手段, 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证, 是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
近几年, 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05年,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行动,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总后勤部卫生部按照“需求牵引、试点先行、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 制订了《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先后组织完成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调研、试点和扩大试点等工作。2006—2007年, 全军率先在4家总院进行了试点, 2008年, 对全军师级以上医院开展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卫生部在总结2005—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该活动, 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在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的基础上, 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 于2009年开展了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诸多活动的开展无不表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
4质量控制管理的2种可行模式探讨
4.1戴明循环 (PDCA)
戴明循环 (PDCA) 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 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是按照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评估 (act) 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如图1所示。PDCA循环适用于质量控制管理的各个领域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即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 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 也就是说, 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和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 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1.原有水平;2.新的水平
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面依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PDCA循环应用到质控管理方面, 我们可将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分为4个步骤: (1) 制定质控计划; (2) 进行质控检测; (3) 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4) 对不符合要求的质控方案或设备进行评估总结与改进。
4.2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MEA)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 系统地应用质量管理技术来预测潜在的缺陷及后果, 采取措施以进行事前改进[4]。美国医疗组织评审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 zations, JCAHO) 从2003年起把每所医院实行FMEA改善风险流程列为标准, 可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已在业界备受肯定。
FMEA是一组系列化的活动, 其过程包括:找出系统中潜在的失效模式;根据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找出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列出失效的起因和机理, 寻找预防或改进的措施。
FMEA在临床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就是对医疗器械进行全寿命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医疗设备从设计、生产到运输、贮存、安装、使用、维护、修理、产品升级或更改、停用和处置全寿命过程中均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它包括医疗设备监管工作的注册、 生产、流通和使用4大环节。在这些阶段或环节中, 要建立可接受的风险标准、风险分析的方法、风险监测及评价的方法、风险控制的措施来识别、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它是一个持续、不断跟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在质量管理中需把握医疗器械运行系统工作的每一个控制节点, 审查整个运行过程的有效性。FMEA管理记录的是一个需不断努力和连续性的改进过程, 因此它在最终评定方面没有评分的最低标准, 只有相对性的比较。在临床工程领域, FMEA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来降低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5结语
这2种模式均适用于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但要使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纳入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其关键在于尽早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5]。该体系要建立起涵盖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评价、检测、考核、维护等使用全过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实现对医疗器械使用风险的全程控制, 了解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运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标准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理念贯穿在医疗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之中, 保证所使用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样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同时, 还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使用风险的担忧, 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更加有利于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建国, 李维嘉, 张雷.按JCI标准实施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15 (4) :7-9.
[2]汤黎明, 吴敏, 刘铁兵.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制建立与发展途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23 (6) :62-64.
[3]郭赤, 李怡勇, 王晓敏, 等.浅谈军队医院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J].医疗卫生装备, 2006, 27 (11) :69-70.
[4]于金伟.FMEA与控制计划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质量技术, 2006 (9) :17-18.
3.建筑工程质量与风险控制 篇三
【摘 要】随就建筑业而言,其对质量的要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本文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探讨的同时分了了风险控制的相关内容以期为保障建筑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风险;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随着新技术、新设计理念、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带来了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建筑业带来了不少灾难性的质量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进行探讨,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帮助。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地包括两个阶段,即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基础和主题施工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它们是整个建筑的基础。下面就针对这两个阶段,对建筑工程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1.1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
如果一个建筑工程不存在基础和主体阶段的种种问题,那么是不是说一个建筑工程就算完满的结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往往会遗漏掉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阶段,这就是装修及设备的安装阶段。如果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出现了问题,也会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1.2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建筑工程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阶段,如果基础打得不够牢、主体设计得不科学与不合理,那么整个建筑工程也就毁于一旦,即使建造好了,也毫无价值可言,更不会通过施工监理行业的监督与管理,那么质量上让人堪忧不已,那么人们就不愿或不会去选择这样的建筑入住或者建工厂或用于其他方面,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失败。在当前时期下,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如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和无意义,整个建筑即使建成了,那也根本没有价值可言,在质量检测时也自然不会通过的。
2.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的分析
风险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在工程设计、施工、施工动态、运营保修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2.1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严格设计审图和变更过程控制上,目的在于控制项目技术风险,具体体现在加强设计风险控制、强化设计产品性能、发挥专家优势三个方面。加强设计风险控制主要指的是对设计方案进行风险识别,依靠专家调查等方法识别、评估设方案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初步设计等阶段的风险控制,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分析预控。强化设计产品性能主要指的是严格按照规范条文的要求审查设计产品,综合考虑设计工作、当地气候等因素,全面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等性能。发挥专家优势主要指的是借助风险控制单位的技术优势,严格把关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以保障工程质量。
2.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预控、过程监控上,通过治理通病来降低质量风险。第一,通过构建风险源清单来科学应对风险,确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预先控制风险的产生,实现未雨绸缪;第二,通过构建风险控制平台来动态控制风险,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影像控制来采取合理的监控方法,设置风险监控的等级参数,全面监控施工现场和有关因素。
2.3施工动态阶段
在施工动态阶段,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上,需要强化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材料、工艺、环境等要素的控制,做好资质审查、通病治理、准入控制等工作;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的过程控制,完善重要环节的跟踪控制,严把质量关;保障检测的科学化,工程检测要用数据说话,通过强化检测的公正性来保障工程质量;强化安全教育,依靠观摩、宣传等教育方式对一线工人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完善监管体系,做好安全措施审核工作;完善应急机制,强化应急预演,以尽量降低质量风险的影响。
2.4运营保修阶段
在建筑工程質量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针对运营保修阶段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缺陷责任期和10年责任期的风险控制工作计划,督促有关单位提供建筑物和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手册,做好设施控制工作,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其次,组织专家对建筑物竣工及保修期结束后的状态进行检查,以后每隔一年对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出具检查与评估报告(以理赔范围为基础),必要时可以采取向使用者问卷征求意见的形式。最后,督促尾项工程和质量问题的整改落实,合理规避缺陷责任风险。
3.建筑工程风险控制产生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1产生的问题
风险控制单位在风险控制过程中,按照风险控制大纲,对业主、承包商、供货商等项目参建方进行控制和监督,在试点工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风险控制中的责任分担还不明确,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和供货方的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等来界定。这给风险控制单位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风险控制单位在操作模式上虽然与原有的监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摆脱不了原有监理体制下的做法,仍然存在很重的监理痕迹。
(3)风险控制单位的组织大部分仍然是按照原先的监理单位的组织来实施的,其人员也以原有的监理人员为主,缺少有经验的风险控制评估、分析人员。并且具有工程保险相关知识的人员也非常缺乏,降低了风险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2改进措施
面对在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进行风险控制所产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建立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法规体系。通过确定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中的业主财产险与参建各方(勘察、设计、施工方和风险控制单位)的责任险的配套实施措施,明确和落实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各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风险控制工作。
(2)建立对风险控制单位的资质认可和监督机制。由于风险控制单位工作性质的重要性,因此,对风险控制单位的资质认可和监督控制非常重要。应该建立有关风险控制单位资质认可的办法,使风险控制单位可以不断增强技术能力,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3)整和资源,建立具有充分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的风险控制单位。从审图机构、设计单位、保险公司等引进人才,与现有的监理公司的技术力量相结合,充分整和相应的人力资源,进行工程保险方面知识的培训和累积,使得监理单位可以顺利的向风险控制单位转变,切实提高风险控制单位的市场地位。
(4)加强风险控制工作的力度,不断弥补实际工作中不足。针对风险控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还要进一步加强控制,优化方案,落实和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充分发挥风险控制信息平台的作用,提高风险控制人员的水平,使风险控制工作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能否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建筑企业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由此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的控制,在风险没有发生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科]
【参考文献】
[1]宋浩明,张建华.建筑工程质量风险控制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刘伟俊,陈骏.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25).
4.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篇四
项目名称
序号
活动描述
风险识别
控制措施
实施时间
责任人
作业活动
质量风险
风险因素
普通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中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1)压实遍数不够,填土松铺厚度过大,局部有漏压现象;
2)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
3)不同取土场填料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
1)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遍数、松铺厚度符合规范及试验段试验参数要求。
2)制定压路机碾压轨迹,保证碾压均匀。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
3)做好填筑材料的含水率检测,保证含水率在允许范围。
4)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不同类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当不同填料分层填筑时,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前、中
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出现裂缝、局部下沉或滑坡等现象
1)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行抗滑裂稳定验算,也没有护坡道。
2)不同土质混填,纵向分幅填筑,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
3)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横向台阶。
4)填筑速度快,坡脚底和坡脚排水不及时,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1)严格按设计及方案坡比进行边坡填筑。
2)每层填筑厚度根据采用的填料,按规范及试验段试验参数要求执行,不得将不同性质的材料混堆填筑。
3)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大出50cm,然后削坡成型。
4)半填半挖的一侧高填方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好横向台阶。
5)工期安排上应分期填筑,每期留有足够的固结完成时间,工序衔接上应紧凑,路基工程完成后防护工程如急流槽等应及时修筑,做好防排水工作。
高填方路堤沉降超出规范要求
1)随意增大路堤填筑层厚度,压实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
2)工程地质不良,选用填料不当,填料土质差,路堤受水浸部分边坡陡,施工过程中排水不利,土基含水量过大。
1)路基填筑时未严格按照方案和试验段试验参数控制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2)路基填筑前,基底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基底存在软土或空洞。
3)在软弱土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堤施工时,除应对软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高填方路堤填筑过程,防止局部积水;在半填半挖的路段,按要求挖成阶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做好排水设施。
水泥搅拌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制浆、送浆不符合要求
浆液制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泵送浆液不规范,影响成桩质量。
1)按设计给定的水灰比在制浆罐中进行拌制,备好的浆液还应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稳定,不得离析或停置时间过长;浆液倒入集料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
2)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泵送浆液过程中,泵的压力必须足够和稳定,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
3)保证喷浆的均匀性,钻机必须在桩底停留,让其预喷一段时间不少于10s才能提起。如果出现断浆,必须补浆,并且为了保证成桩的连接性,应保证补浆处与断浆处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提升及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
素混凝土桩施工
塌落度与配合比偏差较大;拔管和泵送不符合要求
实测混凝土塌落度与配合比设计偏差较大,超出规范允许;混凝土拔管速度与混凝土泵送速度不一致,影响成桩质量。
1)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坍落度控制塌落度过大,会形成桩顶浮浆过多,形成硅的离析和泌水,桩体强度也会降低;而且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频繁堵管。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允许范围,和易性好,成桩质量容易控制。
2)控制混合料泵送量与拔管速度相匹配,不得停泵待料。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而拔管速率过慢又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桩顶浮浆过多,桩身强度不足和形成混合料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强度不足。故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应按照工艺试验确定值进行施工。
高边坡、深路堑施工
边坡、路堑未按方案施工,导致边坡塌方、滑坡
1)边坡开挖前未进行地质勘察,存在滑坡发育;
2)未做好边坡防排水工作,雨季雨量大导致滑坡;
3)未按方案进行开挖,随意开挖,导致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塌方;
4)边坡施工时未进行监测预警,边坡位移未及时发现。
1)在斜坡地带进行施工前,必须首先作好工程勘察工作,查明有无滑坡存在或滑坡的发育阶段;
2)在斜坡地带进行挖方或填土时,必须事先查明坡体岩土条件,地面水排泄和地下水情况,作好边坡和排水工程,避免造成工程损失;
3)施工前应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挖方的施工顺序,严禁从下部掏空开挖;
4)高路堑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每开挖一台就应对裸露边坡进行地质分析,重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实需要采取边坡加固时,应停止开挖下级边坡,待加固工程起到稳定边坡作用后,方可进行下级边坡开挖;使后续施工对滑坡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5)作好施工期间的边坡监测预警工作,定期进行监测。
爆破作业
爆破点位设置不合理,装药量过大
没有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造成较大坍塌,超出边坡范围
1)爆破作业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要求,编制爆破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2)大规模开始施工前,对爆破点位及药量做好试验工作,按照地质进行调整;
3)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作业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涵洞沉降缝
涵洞沉降缝设置不合理、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
1)沉降缝不竖直;
2)沉降缝边缘混凝土不密实;
3)混凝土与沉降缝间存在较大间隙;
4)背部沉降缝未进行防水处理;
5)出现竖向裂缝;
6)沉降缝两侧错台
1)现场核查地基承载力,认真进行地基处理;
2)沉降缝板体应厚度均匀、宽度合适,表面清洁并涂刷隔离剂;
3)沉降缝板体应固定牢靠,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不偏斜移位;
4)墙身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沉降缝板体衔接应平顺、竖直;
5)同时浇筑沉降缝两侧混凝土时应同步,防止混凝土面相差过大而导致沉降缝板体变形、倾斜;
6)沉降缝边缘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漏振;
7)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沉降缝的防水;
8)控制好沉降缝设置间距,合理布置水平构造筋。
涵洞防水
涵洞防水设置不合理、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
1)沉降缝处渗水,台帽启齿处渗水;
2)墙身拉杆孔处理不规范,出现渗水。
1)基础、墙身、盖板沉降缝应在同一位置、上下顺直、贯通;
2)沉降缝的处理应采用沥青麻絮、高分子材料等填塞,必须塞满填实;
3)
混凝土盖板或顶板、侧板外表面上,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胶结材料和油毡,以形成防水层;
4)对于现浇模板拉杆,应采用PVC套管,拆模后拉杆应切除多于部分,并填塞。
桥涵台背回填
回填施工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材料采用不当;施工设备选用不合理;预留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产生不均匀沉降
1)桥涵低于原地面、无法使用碾压设备的基坑,宜用天然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回填,用水密法密实并配备小型压实机具逐层夯实;采用水密法时,应采取挖排水沟或抽水等措施将灌注水导排出基坑。
2)桥涵构造物附近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应预留足够长度的台背回填及过渡段,其长度宜大于路基填土高度的2-3倍,以利后续台背回填可用压路机分层压实;同时,将路基横向断面分层预留有效台阶,以利与后续台背回填台阶衔接处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不合适,影响混凝土质量
1)施工用材料与设计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未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技术指标离散性大。
2)施工时未根据砂、集料等原材料含水量和现场试拌效果调整施工配合比,实际水灰比不符合设计,降低拌和物和易性,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外观。
3)配合比设计片面追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等级过大。
1)配合比设计应与实际料源一致,可根据料源情况多做几组配合比。施工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施工时应根据砂、石等原材料含水量和拌和楼试拌效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选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的水泥,不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于其强度等级较多的混凝土;
4)对于上部结构有条件的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计量、拌和不规范、不严格,影响实体混凝土质量
1)拌和计量设备使用前未进行零点校验,原材料称量偏差超出允许偏差。
2)拌和时间过短,材料拌和不均匀;拌和时间过长,混凝土粘聚性明显增加,和易性差。
1)安装搅拌计量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每次使用前进行零点校验,确保称量准确;采用自动计量及搅拌系统,定期、不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调整;
3)根据拌和设备性能、试拌结果确定最合适拌和时间,生产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每台班至少抽查两次;
混凝土养护
浇筑后养护管理不到位,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开裂
1)无养护制度、方案或制度、方案缺乏针对性。养护设施和人员配置不足;
2)混凝土表面覆盖不及时、不严密,甚至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加速表面失水,导致表面龟裂;
3)洒水养护不够及时,造成干缩开裂;
4)养护时间不够,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
5)拆模后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导致混凝土开裂;
6)忽视箱体内混凝土养护工作,箱体内混凝土出现开裂。
1)制定养护制度,根据工程实际和养护对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配置合适的养护设施并落实专人负责;
2)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水措施,收浆后立即用土工布等材料严密覆盖并洒水,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
3)根据水泥品种和养护温度等确定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洒水时间间隔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可采用喷淋养护方式;
4)应采用喷水等方法对箱体内混凝土进行养护,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养护水在箱体内的积压。
混凝土原材料存储
原材料变化、变质,影响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水泥、粉煤灰固化,外加剂变质,砂、碎石规格级配与规定不一致或含泥量、压碎指标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2)胶凝材料的储存时间较长或储存密封不严,材料受潮后产生凝固变质,外加剂长时间的存放容易造成沉碇或变质。
1)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通知材料管理负责人,查出原因前,禁止对可疑材料的投入使用。
2)对现场所有材料进行排查,存在可疑质量问题的材料组织抽查检验,经过处理或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后使用不影响工程质量时,经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同意后按规定使用,明显失效变质材料严禁使用,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置。
桩基
桩基桩位偏位
实测桩中心坐标与设计值偏差超出允许范围
1)定位放样时,采用两人互相复核放样结果,确保测量放样准确;
2)护筒埋设应有足够深度,防止护筒倾斜、下沉引起偏位;
3)设置固定牢靠的护桩,钻孔过程应经常校核桩中心位置,以保证桩中心位置准确;
桩基
钻孔灌注桩泥浆不符合要求;溶洞处理不符合要求
钻进过程中泥浆质量不满足要求,泥浆护壁质量差,孔壁土层塌陷,堵塞孔洞;溶洞处理不符合要求,未制定有正对性的处理方法。
1)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泥浆,保证泥浆的护壁质量;
2)遇溶洞时,根据溶洞的大小,地质情况及施工设备的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严禁进行随意处理。
桩基
岩溶地质桩基施工偏孔、卡锤、漏浆、塌孔
1)岩溶地区,溶洞较多,溶洞较大,钻孔时易发生偏孔、卡锤现象,对垂直度控制较难,存在垂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风险。
2)溶洞发育,施工及浇筑过程中存在漏浆、塌孔的风险。
1)开展典型施工,首根桩基施工前编制典型施工方案,桩基施工过程认真记录各项过程资料,桩基施工结束后做好典型施工总结,积累经验,用于后期桩基施工;
2)桩基施工结束后及时安排进行桩基实体质量检验,在确定桩基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3)严格控制桩基护筒长度及垂直度,确保护筒进行不透水层,防止桩基漏浆;
4)施工过程控制做好测量定位,确保桩基位置符合要求,施工过程定期检查钻杆垂直度;
5)浇筑前,检查孔底沉渣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选择合格泥浆材料,终孔前,监测泥浆指标满足终孔指标;
7)做好坍孔、钻孔偏斜、掉钻落物、卡钻等各类故障的应急预案。
桩基钢筋笼施工
灌注桩钢筋笼上浮
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笼骨架出现上浮现象,导致桩基底端无钢筋,影响桩基承载力。
1)钢筋笼下孔后将钢筋笼吊筋与护筒进行焊接固定,防止钢筋笼上浮,浇筑前应检查钢筋笼的固定质量,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如发现钢筋笼松动,应及时处理;
2)首盘料灌注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速度过快,对钢筋笼底部的托举。
桩基混凝土浇筑
灌注桩混凝土浇筑不规范;施工设备准备不充分
浇筑过程中导管埋深过浅或过深,导管提管时拔出或拔断;混凝土灌注间隔时间长,已浇筑的混凝土硬化;施工中断电,无备用发电机,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浇筑的混凝土硬化。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深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严格控制导管上拔速度,在提升前应准确测量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混凝土中长度及本次可提升高度;
2)导管安装前,应对导管的质量及连接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导管自身质量及连接质量;
3)混凝土浇筑时,保证充足的运输车辆,配备相应的应急运输罐车;
4)项目部配备相应的应急发电机,应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突发的断电情况。
基坑开挖
开挖范围未达设计或规范要求
1)开挖测量产生偏差。
2)开挖后未及时回填,产生回淤,回淤超过规范要求。
3)基坑支护不规范,基坑支护失稳、垮塌。
1)开挖前对施工测量放线进行复核,开挖过程中加强检查,开挖完成后,对开挖边界进行复核。
2)开挖后及时进行验收,复核土质情况。
3)开挖后做好测量及复测工作,及时回填。
4)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支护,支护质量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
保护层垫块安装
保护层厚度超标
保护层垫块安装数量不足,安装不规范;保护层实测厚度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影响构件的耐久性。
1)根据实际配筋情况设置保护层垫块,必要时进行加密;
2)钢筋骨架应定位准确、绑扎牢固,保护层垫块应绑扎牢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轻微扰动也不会出现明显变形;
4)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扰动钢筋骨架;
模板制作与安装
模板质量及安装不符合要求,模板变形、混凝土外观质量差
1)模板刚度、平整度不足,使用时变形、翘曲,影响结构外观。
2)模板边线不平顺,尺寸偏差较大,拼接后产生错台或接缝较大,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错台。
3)模板支撑不规范,成品跑模、线形不顺直。
4)模板接缝、预留孔洞等位置堵浆措施不到位,出现漏浆、离析等问题。
1)优选模板厂家,出厂前应做好模板预拼装检验;
2)严格控制模板尺寸,加强模板工厂制作及进场检验;
3)严格控制模板刚度、强度、平整度及边线顺直度;
4)模板安装前后进行测量放线,对模板安装严格执行“三检”
4)模板接缝处应采用强力胶皮粘贴等有效堵浆措施,确保模板不漏浆,严禁使用沙石、砂浆或布条。
高墩柱模板施工
模板方案编制不合理;模板搭设、加固不规范
1)模板方案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或未按专家要求进行修改;
2)模板连接和支撑体系施施工随意,未按要求进行加固;
1)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按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专家组提出论证审查意见,对方案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审批的方案进行施工;
2)必须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模板支撑方案及标准规范搭设模板支撑系统;
3)模板安装过程中对安装、支撑进行检查,安装完成后,必须按照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对模板连接、支撑的受力状况进行检查;
支架施工
支架搭设不规范,支架失稳、垮塌
1)未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进行施工;
2)脚手架搭设队伍及作业人员不满足特种作业资质要求;
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检查不到位,搭设完成后未按要求进行验收。
1)编制支架方案,严格按照批复方案施工;支架搭设前要进行工况检算,对支架按荷载的1.1倍进行预压;
2)搭设脚手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取得特殊工种证的专业架子工,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3)搭设过程中加强检查,加强对支架的监测及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工处理,完成后组织检查验收并记录。
现浇梁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不规范
1)支架下地基未处理或处理不到位,施工中产生沉陷;
2)支架底座、顶托、调节杆等构件自由伸长量超标,扣件螺丝紧固程度不良,支架接头未连接好,影响支架整体稳定性;
3)未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预压,施工中产生沉陷或失稳。
1)根据设计荷载对支架下地基进行预压,待沉降稳定后进行硬化处理,应保证地基的平整度;严禁支架脱空;
2)支架应进行验算,确保稳定性、安全性;
3)支架各部分连接牢固,应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中支架稳固;
4)根据设计荷载认真做好支架预压工作,并考虑预压荷载受环境影响发生较大变动,详细记录预压下支架变形情况。
连续梁悬灌挂篮施工
1)对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施工规范、设计图、技术规范等进行祥细的技术交底。
2)严格进行线形监测、监控。
3)严格对张拉钢绞线进行力学监控。
4)对挂篮施工要严格按公司规定进行操作。特别是挂篮的行走、锚固。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质量,派专门技术人员从事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加强现场监控。
5)每个节段施工均对各工序进行检查签认。
悬臂浇筑梁
悬臂浇筑施工不规范
1)连续梁施工未按照批复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未对挂篮的模架、强度、刚度及整体稳定性进行验收,存在连续梁施工后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风险。
2)挂篮使用前不按要求进行加载预压,未进行工艺性的行走、载重试验,存在挂篮使用时标高与设计偏差较大,行走及载重达不到施工要求的风险。
3)浇筑过程中未进行线性及变形控制,存在线性不满足设计要求,沉降、变形超标的风险。
4)预应力压浆后,强度不满足满足设计要求即移动挂篮,存在变形及线性超标,梁体出现裂缝、开裂等的风险。
5)未按方案要求进行约束锁定及配重,存在浇筑后合拢段与相邻段间出现高差超标、裂缝、开裂等风险。
1)连续梁施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挂篮、移动模架的工程设计及其强度、刚度、变形及体系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
2)挂篮使用前应按照方案进行预压,悬臂浇筑施工前应检查墩顶梁段与桥墩临时固结情况。
3)检查挂篮安装质量与已浇筑梁段的搭接情况、行走性能工艺试验和载重试验情况。
4)桥墩两侧悬臂段浇筑混凝土应对称、平衡施工,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不大于设计允许数值。
5)悬臂段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控制宜遵循变形和内力双控的原则,且宜以变形控制为主。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线性监测,发现超出允许偏差时,会同监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调整,形成文件资料。
7)挂篮必须在梁段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毕,且孔道压浆体强度达到设计的75%以上,方可对称移动,准备灌注下一梁段。
8)合拢段的合拢顺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合拢前的中线和高程及两悬臂间的距离应按设计合龙温度及预施应力后弹性压缩换算后进行约束锁定。混凝土浇筑前,合龙口两悬臂预加压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线形控制,在混凝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张拉时,波纹管内漏浆,钢绞线位置不准确,致使张拉力不足或过大,存在预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风险。
2、预应力张拉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钢绞线断丝、夹片断裂、锚具变形的风险。
1)预应力用管道、钢绞线、锚具、夹片等材料需由正规厂家生产,进厂时需认真检查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要求进行取样复检;
2)预应力用相关材料做好存放,避免材料锈蚀、破损;
3)预应力管道安装顺直、完好无损,注浆孔及出气孔严格按照方案布置,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应力管道检查,防止存在预应力管道破损等现象;
4)张拉用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
5)按照张拉顺序进行张拉,严格控制张拉力,采用张拉力及伸长量双控,张拉完成及时锚固;
预应力筋安装
预应力钢筋安装不规范,影响预应力张拉,预应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1)钢绞线编束混乱,未按要求长度进行绑扎,两端不能对应或管道内发生缠绕,影响张拉;
2)锚板位置与设计不符,发生歪斜,导致预应力施加方向、位置与设计不符,可导致预应力筋断裂,影响梁体的结构安全;
3)预应力筋与结构钢筋产生冲突时,随意切割结构钢筋,未进行补强措施;
1)按照要求对钢绞线编束、绑扎工作,对检查合格的可在钢绞线上做好标记;
2)安装前后对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加强锚垫板安装质量检查,固定牢靠,防止扰动,确保预应力筋轴线与锚垫板垂直;
3)当预应力筋受非预应力筋干扰时,应按设计单位要求进行优化调整,对于切割的结构钢筋,必须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进行加强。
预应力管道堵管
预应力筋无法穿管;开孔穿预应力筋难以保证张拉质量
1)在构件管道处开窗穿束,无法保证预应力筋在管道内自由滑动,无法准确控制张拉力,影响张拉效果,也易使预应力筋在张拉时发生断裂;
2)堵塞的混凝土无法清除干净,压浆后水泥浆与其粘结不好;
1)加强进场波纹管抽检工作,保证波纹管刚度及抗渗漏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2)加强保管环节管理,避免波纹管产生锈蚀、开裂而损坏;
3)管道内应设置临时内衬管,波纹管接头处应用密封胶带或塑料热塑管密封,避免漏浆;
4)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发现损伤,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梁体预拱度
梁体张拉后预拱度不符合要求
1)梁体预拱度不足,使用期下挠偏大,易开裂,影响其耐久性;
2)梁体预拱度超出规范允许,易引起梁体上层混凝土开裂;
3)梁体张拉后发生侧弯,超出设计要求的范围,改变了梁体受力状态,梁体易产生破坏。
1)准确测定张拉控制应力和锚下控制应力;张拉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存梁期不能超过规范或设计要求的限定时间;
2)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存梁期、混凝土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区气候等)设置反拱,反拱值应在施工时先行按照参考的反拱度预制一片并进行张拉后确定,并可根据实桥多片梁预制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预制梁设置反拱时,预应力管道也同时设置反拱;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钢筋安装,确保预应力钢筋定位准确,防止预应力方向错误导致梁体侧弯;
4)严格按照规范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在混凝土强度、龄期、抗压弹性模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得进行张拉。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张拉不满足要求,张拉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1)实际伸长量或张拉力与设计、计算不符,导致梁体预应力不足或过大,易使梁体产生破坏;
2)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或弹性模量未达到规范要求。
1)按照规定频率标定张拉机具,对数据有怀疑时应适时增加频率;
2)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定位准确,不得扭曲,必要时实测孔道摩阻力;
3)根据钢绞线每批次弹性模量实测值调整理论伸长值,张拉现场应及时进行伸长量验算;
4)发现实测值与设计值不符应查明原因,调整张拉控制参数;
5)混凝土强度或弹性模量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张拉或放张;
6)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确定张拉时间,确定张拉顺序和工艺;
7)长曲索张拉后伸长值与理论值不符须经设计单位认可,必要时启用备用索。
预应力管道压浆
后张法预应力压浆质量不合格,影响梁体质量及耐久性
1)张拉后未及时压浆、封锚,或压浆不饱满,留有大量空洞,预应力筋易产生锈蚀,降低结构耐久性;
2)压浆用浆液不合格,稠度不符合规范导致难以压浆,膨胀率不足无法保证水泥浆与构件间粘结紧密;
1)加强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对不及时压浆、压浆不饱满造成钢绞线锈蚀及对结构物产生损害的认识;
3)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且应保证压浆设备在压浆期间连续正常工作;
4)严格按照批复的配合比配置浆液,所制浆体不应发生沉淀、离析现象;
5)压浆口封堵严实,宜采用控制阀门封堵,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压力及持续时间进行压浆;
梁体线形控制
支架现浇、悬浇箱梁线形不顺直
1)现浇箱梁梁顶高程偏差较大,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
2)模板变形或模板过长导致现浇箱梁线形不顺;
3)悬浇箱梁节段断面线形不顺。
1)认真处理支架基础,保证地基、支架预压到位,避免支架沉陷;
2)加强模板检查验收工作,使模板拼接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刚度大的模板并做好模板固定工作;
4)定期复核测量控制点与校核测量仪器;
5)设置施工通道,施工人员不得在调整安装好的模板上走动。
箱梁预制
预制箱梁施工
1)预制箱梁混凝土未严格按照上报审批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改变原材料货配合比,存在强度、耐久性能等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风险。
2)预应力管道安装不规范,存在预应力筋无法安装,张拉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拉裂等风险。
3)预制箱梁移动时强度不满足要求,存在预制箱梁开裂、发生断裂等质量风险。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预制箱梁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进行施工,避免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预应力管道安装应规范,安装位置准确,加固措施牢靠,避免管道移位。
4)预制箱梁在吊移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吊装要求,不得低于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预制箱梁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垫石)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梁体裂缝
悬浇箱梁产生裂缝
1)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纵向裂缝,影响桥梁耐久性;
2)腹板斜裂缝,影响桥梁承载力;
3)跨中合拢段裂缝,影响桥梁耐久性;
1)确保预应力波纹管部位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保护层偏薄产生裂缝;施工中避免扰动钢筋骨架,致使保护层变化;
2)强度未达到施工规范要求时不得进行张拉;
3)施工中防止临时施工荷载过大或偏载;
4)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5)改进振捣工艺保证波纹管周围混凝土密实;
6)应重视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及抗裂验算;
7)采用二次复拉的办法以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
支座垫石施工
支座垫石浇筑质量问题
1)高程偏差较大,影响桥面铺装层施工质量,易导致支座脱空;
2)设计厚度偏薄造成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和支座更换困难;
3)混凝土强度、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支座垫石易被压碎;
4)未一次成型,出现贴补薄层现象,贴补层易分层剥落或碎裂;
5)养护不善产生裂纹或松散;
6)表面不平整,使支座局部脱空,受力不匀,易导致支座早期破坏。
1)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考虑有利于施工质量控制和支座更换,合理设计垫石厚度;
2)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支座垫石施工,施工完毕应采用水准仪复测垫石标高,确保中心高程与四角高差符合规范要求;
3)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并认真成型强度试块;
4)确保一次成型并做好刮平、收光工作并加强养生。
板式橡胶支座安装
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后发生质量问题
1)支座表面不平整导致支座产生早期损坏;
2)安装一段时间后出现脱空,导致其它支座受力过大,易损坏,改变梁体受力性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支座被混凝土或砂浆包裹,使梁体的正常变形受到约束,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4)调平钢板型号不符合图纸要求,易造成支座偏心受力,降低支座使用寿命;
5)临时支撑或临时支座未拆除,未让支座起到应有的作用,梁体正常变形受到约束,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6)滑动支座四氟板剥离,影响支座滑动性能,增加下部结构受力。
1)设计时应考虑梁底与支座接触面保持水平,满足支座安装要求;
2)应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安装梁体,板梁安装后应及时检查,发现支座受剪或位置偏移时及时调整,对于滑板支座要涂放足够的硅脂油,并应保护好支座的四氟板,避免出现四氟板剥离现象;
3)板梁调整位置时应脱离支座,防止支座受到初始压力后人为的移动梁体而导致支座产生较大初始剪切变形;
4)加强管理,严格按图纸规定的型号选用调平钢板,保证支座水平受力均匀;
5)加强检查频率,荷载变化时(如浇筑桥面、开放交通一段时间、路面施工等)全部检查一遍,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能及时处理;
6)铰缝施工时应防止漏浆,施工后及时查看并清理,避免支座被水泥浆或混凝土淹埋;
7)及时去除临时支撑、临时支座。
盆式支座安装
盆式支座安装不规范,存在质量问题
1)盆式支座顶板压在支座垫石上,使梁体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2)盆式支座顶板安装倾斜,顶板与钢盆底板不平行,使支座受力不均匀,降低支座使用寿命;
3)过早拆除临时锁定装置造成支座受力状态与设计不符;
4)未及时拆除临时锁定装置,使支座及梁体的变形受到约束;
5)单向盆式支座安装方向错误,使梁体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6)盆式活动支座安装时未考虑季节温差影响,支座预设偏移量不足。
1)加强支座安装作业队伍的交底,对安装作业进行跟踪监督,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支座安装,对于单向支座,应对照设计图纸在确定安装方向后方可安装;
2)认真调整盆式支座顶板并固定牢靠,支座临时锁定装置应及时拆除;
3)盆式活动支座安装时,应考虑季节温差影响,按设计计算要求预设偏移量。
桥梁伸缩缝安装
桥梁伸缩缝安装质量问题
1)因施工车辆通行影响伸缩缝安装质量,出现混凝土松散、主梁断裂等现象;
2)主梁对接焊出现空洞,导致焊接处在使用中断裂;
3)主梁焊接不饱满,焊点处焊接强度低,易断裂;
4)锚筋与预留筋焊接不足,使锚筋脱落,伸缩缝主梁局部受力不匀,易断裂;
5)橡胶条未安装到位,伸缩缝发挥不了伸缩作用。
1)做好施工协调工作,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开放交通;
2)加强焊接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设计图和规范进行焊接;
3)主梁焊接应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应保证焊缝饱满;
4)对伸缩缝预埋筋缺失的应及时处理;
5)伸缩缝橡胶条应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温度应力裂缝随温度升降而扩张或合拢,水分易进入混凝土内部,诱发钢筋锈蚀,降低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1)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应对施工阶段混凝土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进行计算,确定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等控制指标;
2)配合比设计时,选用低水化热及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减水剂以降低水泥用量,选用级配良好且含泥量低的粗细骨料;
3)应采取整体分层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以降低水化热;
4)用冷却拌和用水、集料保湿防晒等方法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5)浇筑后及时覆盖塑料膜等保温材料以减缓混凝土表面散热速度,或内埋设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确保混凝土里表温差不大于25℃。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不满足设计要求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风险。
2)高性能混凝土在搅拌计量、性能检测、运输、浇筑方式、拆模养护、季节性施工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
1)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验收并通知试验室取样复检。
2)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优化及试拌,检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参数,选择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并按业主程序要求报批。
3)混凝土配制前组织工程部、机务部、质检部、试验室对搅拌站的生产系统进行检查,生产混凝土的所用原材料计量结果偏差、搅拌时间等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4)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确保运输过程各性能参数符合规范要求。
5)高性能混凝土在浇筑地点必须进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测定,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过程中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工作。
6)拆模后及时采取保温保湿的措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时间符合要求。
7)在高温季节、雨季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钢栈桥施工
钢栈桥
1)钢管桩沉桩不到位,垂直度不满足要求或偏位过大,存在钢栈桥承载力及稳定性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风险。
2)钢栈桥使用期较长,并在使用期间频繁行驶混凝土搅拌车,钢栈桥各节点焊接焊缝不满足设计要求,钢栈桥存在失稳的风险。
1)钢管桩打设设备符合施工方案要求,采用履带吊带振动锤进行沉桩作业,振动锤具备足够压桩力,同时测量人员配合,控制垂直度;
2)测量人员进行桩位放样,打桩过程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全程跟踪沉桩垂直度,确保桩位准确性;
3)打设深度采用打设深度及贯入度双控,打设过程做好接桩记录,确保钢管桩长度;
4)必要时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验证钢管桩单桩承载力。
5)焊接人员需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正式焊接施工前,做好焊接工艺评定;
6)焊接焊材符合要求,焊材做好储存保护。
分包单位
质量风险
分包单位人员配置不足,管理不到位
分包单位质量管理人员不足,对现场管理力度不足;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1)分包项目招标时对质量管理人员配置数量进行明确要求;
2)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对分包单位进行约束;
3)加强对分包单位人员进行质量意
识和技能培训;
4)在分包合同条款中明确质量要求,签订“质量协议书”
5)定期对分包单位进行考评,达不到要求进行考核,直至清除出场。
序号
新技术名称
控制措施
备注
长螺旋钻孔压灌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预应力技术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14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5.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制度 篇五
1.目的建立质量风险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生命周期中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操作行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药品质量风险的评估、控制与审核的管理
3.术语或定义
质量风险: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对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以及评价的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是对药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沟通、回顾的系统过程,运用时可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
4.职责
质量部:负责组织进行质量风险评估、控制与审核协调、管理等相关事宜。
职能部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规程
5.1风险管理的内容
5.1.1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有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5.1.2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即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2)可能性有多大?(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5.1.3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重点归纳为:(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2)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3)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的风险?
5.1.4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5.1.5风险审核: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
5.2风险管理程序
5.2.1风险管理的启动
5.2.1.1确定问题和/或有关风险的疑问,包括确认风险可能性的相关假设;
5.2.1.2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召集与风险相关的部门或专家,收集与所评估的风险相关的可能性危险、危害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有关背景资料和数据。
5.2.1.3 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的性质确定风险管理的组长和必要的资源。
5.2.1.4 确定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评估和结论;
5.2.1.5 根据具体的问题,由风险管理的组长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详细的时间计划。
5.2.2风险评估: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包括识别可能的后果,为进一步质量风险管理进程的其它步骤提供基础;其次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这需要相当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及QA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通过分析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的后果等,然后并参照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风险进行评价(可以风险的等级表示);最后讨论风险问题的危害会引起其它什么问题,后果会是什么?得出定量的结论:即使用从0%~100%的可能性数值来表示。另外,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
5.2.3 风险控制包括作出决策来降低和/或接受风险。风险降低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进行改进,通过实施一些措施使风险降低。接受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等级和降低风险所需的成本两个方面,从而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等级,一旦风险降低至该等级,就接受该风险而不用再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
5.2.4风险沟通:在风险控制与最后的风险回顾(风险审核)中间一般会包括一个风险交流的步骤,是指在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后,需要通过实际的生产或操作来检查上述风险控制的措施是否有
效,是否可以将风险降低至预期的等级。在风险管理程序实施的各个阶段,决策者和相关部门应该对进行的程度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5.2.5风险审核: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需要对整个系统的风险进行审核,因为之前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也许没有效果,也或许工艺或设备等发生了一些变更,从而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再评估,甚至如果变更是个很重大的变更,应该在变更执行完以后就立刻开始风险回顾的工作。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质量管理程序,应当建立阶段性审核检查的机制,审核频率应当建立在相应的风险水平之上。
5.3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
5.3.1通常用组织数据和简化决策用图表形式:流程图、检查表、控制图、因果图
5.3.2非正式工具-以经验和企业内部SOP为基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质量审计、投诉处理、产品质量趋势分析、偏差处理,CAPA等
5.3.3正式管理工具-在足够数量的基础数据支持下,可定量或半定量地进行风险管理 缺陷模式效应分析:通过分析生产过程的各种潜在缺陷模式以判断其对产品可能的后果;降低风险的方法针对各种缺陷模式;通过解析生产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缺陷、缺陷的原因和缺陷的后果联系起来
5.7风险管理的实际运用
5.7.1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5.7.1.1文件:审核法规方面最新的释义和应用,确定开发新的SOP的需求,指南。
5.7.1.2教育与培训:员工素质的基础教育、经验的传授和工作习惯的形成,以及对前阶段培训的定期评价(或效果)。
5.7.1.3质量缺陷:为识别、评估和沟通可疑的质量缺陷、投诉、趋势、偏差、调查和OOS结果等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提供基础。促进与药品管理机构之间的风险沟通及确定解决严重的质量缺陷的适宜措施
5.7.1.4审计/检查:在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频率时,不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应考虑以下因素:现行的法规要求、企业总体符合规范的状况和历史、场地的复杂性、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药品本身特性的复杂性、质量缺陷的数量和严重性(如召会)、以前审计和检查结果、各种变更、某产品的生产情况(如频率、周期、批量)等
5.7.1.5周期性审核:选择、评估和解释产品质量评审所得数据的趋势结果、解释监控数据(如,对再验证需求的评价、取样方面的变更)
5.7.1.6变更管理/变更控制:基于药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资料来管理变更。评估变更对最终产品的可获得性的影响。评估库房、设备、物料、制造工艺或技术转移的变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实施变更前确定应采取的适宜行动,如,附加测试,(再)确认,(再)验证,与管理机构沟通。
5.7.1.7作为开发的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选择最佳的产品设计(如胃肠外浓缩液对预混)和工艺设计(如,制造工艺、终端灭菌对无菌工艺)、加强不同的物料性质(如,第2/4页
粒径分布、水分控制、流动性能)、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的了解、评估原料、溶剂、活性成分(API)的起始物料、活性成分、辅料或包装材料的关键属性、建立适宜的规格标准与生产控制要求(如,如,运用药品开发研究中来自对质量属性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和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的可能性方面考虑的信息)、以减少质量属性的变化(如:减少物料和产品缺陷、减少生产缺陷、减少人为差错)、评价与放大和技术转移相关的附加研究需求(如,生物等效性,稳定性)
5.7.2 设备、设施的质量风险管理
5.7.2.1设备的设计:当设计建筑物核库房时应确定适宜的区域,为设备和容器确定适宜的产品接触材料、确定适宜的辅助设施、对相关设备确定适宜的预防性维护。
5.7.2.2库房的卫生方面:保护产品免受周围环境的危害,包括化学的、微生物的、物理的危害、保护环境(如,人员、潜在的交叉
污染)免受与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危害
5.7.2.3库房、设备、设施的确认:确定库房、建筑、生产设备和/或实验仪器的确认范围和程度,包括适宜的校正方法。
5.7.2.4设备清洁和环境控制:根据使用意图确定努力和决定的差异、确定可接受的清洁验证限度
5.7.2.5校正/预防性维护:设定适宜的校正与维护时间表
5.7.2.6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设备:选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如,模块、架构、容错)、确定验证范围(如,关键性能参数的识别、要求与设计的选择、代码审查、测试的范围与测试方法、电子记录和签名的可靠性)
5.7.3 作为物料管理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5.7.3.1供应商和委托制造商的评价与评估:对供应商和委托制造商提供综合性的评估(如,审计、供应商质量协议)
5.7.3.2起始物料:评估与起始物料变化(如,年代,合成路径)相关的差异与可能的质量风险
5.7.3.3物料使用:确定处于待检状态下的物料是否适宜使用、确定返工,再处理和退回物品再使用的适宜性。
5.7.3.4储存、物流和销售状态:评估为确保保持适宜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安排的正确性(如,温度、湿度、容器设计)、维护基础设施(如,确保适宜的运输条件的能力、临时储存、危险物品和受控物资的处理、清关)、为确保药品的可获得性提供适宜的考虑。
5.7.4 作为生产管理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5.7.4.1验证:识别核实、确认和验证活动的范围与程度(如,分析方法、工艺、设备和清洁方法)、确定后续活动的程度(如,取样、监控和再验证)、区分必须在已验证的范围内操作的关键工艺步骤和不是必须在已验证的范围内操作的非关键工艺步骤
5.7.4.2过程取样和测试:评估过程控制测试的的频率和程度(如,说明在已证明的控制条件下减少测试的理由)、评估和解释工艺分析技术(PAT)桶参数和实时放行的应用
5.7.5 作为实验室控制和稳定性研究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5.7.5.1稳定性研究:同ICH其他指南相结合确定储存和运输条
件的偏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如,冷链管理)
5.7.5.2 OOS结果:在进行OOS结果调查时确定潜在的根本原因和纠正措施
5.7.5.3复验周期和有效期:评估中间体、辅料和原料的测试和储存的正确性
5.7.6作为包装与贴签管理一部分的质量风险管理
5.7.6.1标签控制:基于不同的产品标签和同种标签的不同版本混淆的可能性设计标签管理程序。
6.15-风险控制制度 篇六
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条 为了最大保护投资人和公司股东的权益,确保公司及公司管理的基金的运作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行业最佳操守,保障公司平稳、持续的发展,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依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以及《宁波市鄞州宁一睿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并结合公司业务开展需要而专门制订。
第三条 当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市场状况发生变化时,公司应及时调整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风险控制,是指对基金运营和项目投资中的各种投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基金运营、项目管理、项目退出中实施动态风险监控,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条 风险控制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基金运营和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三)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基金运营和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四)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五)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第六条 公司应根据基金运营、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执行董事、投资决策委员会及合规风控部(以下简称“合规风控部”)。
第七条 投资决策委员会职责: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和退出作出决策,对筛选的投资项目进行初步判断,对投资项目立项进行决策,对投资项目的相关执行事项进行审议,负责基金的设立工作,提出基金募集方案、基金解散及清算方案;负责基金具体事务的管理,并负有识别、评估基金运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和风险问题的职责;负责投资项目开发、执行、退出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投资总监作为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风险控制执行工作,并负有及时报告、反馈项目投资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风险问题的职责。
第八条 合规风控部职责:为保证基金和投资业务合法、合规,制定、审查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制订、审阅投资业务的相关合同、协议,确保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监督基金和投资业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执行;跟踪基金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做出风险提示,每半年提交每一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报告。风险控制经理为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二责任人并分管合规风控部,对投资项目上报投资决策委员会之前有一票否决权。
第九条 基金事项审批流程:投资管理部立项→合规风控部审核→投资决策委员会评审
第十条 为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公司设立独立于项目组的后台管理。第十一条 基金和投资业务面临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多种风险。
第十二条 基金运营和投资业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对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识别、评估及分析,履行相关的风险控制职责。第十三条 公司制定专门的投资管理制度,对基金设立、退出、处置及清算的风险进行控制,对投资项目立项、投资、投资管理及退出的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控制;
第十四条 公司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制定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配备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
第十五条 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及要求使用资金、单独开立银行账户。第十六条 公司投资管理部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自查报告应及时报送公司领导及综合管理部。
第十七条 公司员工由于工作失职或违反本办法规定,给公司带来严重影响或损失的,公司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责任人批评、警告、降薪、赔偿、罚款、调职直至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对于违反法律的,公司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合规风控部制定,经执行董事批准后生效。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宁波市鄞州宁一睿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篇七
关键词:集成化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影响
公路网络的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公路路面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从最初的水泥修建公路逐渐发展到使用沥青对路面进行铺设施工,这一转变在带来无数好处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问题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笔者将对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义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在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中, 应如何利用集成化风险管理,并探究其对沥青路面质量带来的影响。
1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1.1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定义
集成,简单来说就是将两个以上的单位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合并不是单一的叠加,而是一种根据某种集成规则的有机组合。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它存在于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关系到项目管理中的诸多方面。
集成化风险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将集成管理和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更加完善的项目管理系统。它是将风险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然后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分析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统一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管理目标和具体内容并未与项目集成化管理有所不同。如下图所示,为集成化风险管理示意图。
1.2集成化风险管理起到的作用
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集成化的系统理念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域中的拓展。集成化风险管理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第一,通过工程建设中实际积累的经验数据显示,集成化风险管理应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能够明显降低工程建设中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资成本。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同时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建设资源的利用率,完成工程目标。
第二,集成化风险管理还能有效的对项目管理知识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建设资源和建设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知识、信息等因素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第三,集成化风险管理能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的协调性,使项目管理中的决策下达准确性更高,降低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集成化管理将信息、决策、行为这三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2.1我国沥青路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无论是居民的日常出行还是国家或者企业的物资运输, 都离不开公路运输,公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但是,由于普通的质量控制技术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要求,导致沥青路面在早期受损情况十分严重。车辙、渗水等问题的出现都严重影响着我国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沥青路面早期受到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沥青路面的原材料选择不恰当或者配置比例不恰当所引起的渗水、路面泛油、路面沥青松散等现象;
第二,在运输或搅拌过程中出现影响沥青材料质量的问题,由于原材料的质量受到影响所引发的路面断裂、路面泛油等现象;
第三,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沥青摊铺不均匀或者建设过程中路面受到的碾压力度不足所引起的路面坑洼、容易出现车辙等现象;
第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基和路基的设计和处理不合格导致路基承载能力较低所引起的路面损坏现象。
2.2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措施
由于普通的质量控制技术已经无法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良好的监测和管理,那么,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改善质量控制技术,使之能够适应现阶段沥青路面的施工要求。因此,在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技术中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对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系统化管理十分重要。例如在某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集成化风险管理在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技术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检测拌制沥青的原材料选择。沥青的质量问题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最为基础的问题,如果沥青的质量较低或者根本达不到标准,那么,即使后续操作再专业、再准确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拌制沥青的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沥青质量的好坏,而沥青质量的好坏影响着路面质量的好坏。因此,原材料的质量对沥青路面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工程中就选用了质量较高的材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质量。
第二,加强对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控制,降低该环节存在的风险。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是摊铺路面材料的制作过程,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是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本工程的该环节中,可以从搅拌材料的质量、搅拌设备的工作能力、电子秤的精准度等多个方面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尽量降低风险程度。
第三,保证沥青—混凝土在路面上的摊铺质量。沥青路面的摊铺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如果摊铺水平过低,导致沥青—混凝土在路面上摊铺不均匀,整个路面上的沥青—混凝土薄厚不一,路面坑坑洼洼,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该环节中,可以在摊铺机的工作能力、摊铺速度、摊铺质量等方面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对这些方面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控制,提高摊铺技术水平。
第四,确保沥青路面在碾压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足够。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是整个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使其成型,尽量减少路面出现车辙和坑洼的现象。在该环节中的路面碾压设备、碾压温度、天气状况等方面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对路面上沥青—混凝土的实际碾压状况进行监督,确保路面碾压的效果。
3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给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的影响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用集成化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控制。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用先进的风险分析技术,对沥青路面施工中所有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风险分析,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高质量。
集成化风险管理的应用对沥青路面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还能为沥青路面施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步骤,节约大量的建设投资成本,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沥青路面早期受损现象的发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能在沥青路面的建设过程中积累足够的经验,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4结论
8.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质量控制;风险防范
一、引言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所在国家政策为前提,产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我国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起笔,分析其存在的风险问题和原因所在,进而对相关解决对策进行研究,以期有益于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研究
1.体制风险
首先,企业集团或者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在出现经营失败或者资金不足的时候,往往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损失和担保等风险行为转嫁到财务公司。其次,出于经营发展的需要企业集团要发布行政指令,其目的是为了让财务公司采取放贷的形式或者向外担保的形式向成员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一旦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财务公司就会面临直接的市场风险。
2.流动性风险
首先,财务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先天不匹配。现金资产、短期投资和贷款是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较大的影响因素,现金资产流动性较高,固定资金比例较低,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其次,受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政策的影响。企业集团全面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经营策略,会造成集团的信贷资金减少,现金的整体存量下降,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相应减少,增大流动性风险。再有,央行的货币政策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如果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社会上货币总量和信用总量就会减少,导致资金呈紧张趋势,流动性风险增加。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为交易操作不当或者管理系统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风险,也经常被称之为内部控制风险。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历史较短,监管部门也在逐渐的积累相关的经验,在完善操作流程和监管体系的过程中,有的财务公司因为组织机构存在分工不合理或业务操作方式落后等,最终导致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失效,进而产生了操作的风险。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从事信用活动的时候,由于成员单位经营困难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额进行全额支付,进而导致财务公司出现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但是与商业银行财务的分散性相比,财务公司信用风险有自己的特点,其资金集中度较高,因此财务公司在日常的业务发展中要重点关注中长期贷款的风险及因担保不当带来的连带责任风险。
三、财务公司的风险防范
1.强化内控理念, 培育内控文化
首先,加强风险认知。自上至下“风险首位”原则和“内控先行”理念,主动把加强内控作为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来抓。其次,培育内控文化。一方面,做好公司内部相关人员的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宣教工作。可通过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展开多种形式培训,熟记管理目标、操作流程客观风险点,提升隐患意识,健全和践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明确内控的目标,将金融风险防范纳入工作业绩考评指标体系,推进安全、流动、盈利三维目标的有机达成。
2.完善内部稽核审计监督制度
首先,健全内控管理机制。科学组织是管理的基石,需以权力适度分离为原则,合理划分管理层次。董事會做好财务公司经营环境的分析工作,进而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经营层建立稽核部,监督财务公司各业务部门识别、度量等相关业务风险;财务公司设立专业部门,具体负责管理流程风险,如信贷部负责信用风险的控制、资金部负责流动风险控制等。其次,完善岗位责任制。规范员工行为,明确职责、权限所在,做到指令明确传达,风险及时报告。再有,实行离任稽核制度。使离任稽核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力求客观公正,提升该工作的可行性与规范性。
3.异常交易的全过程监控
处理特殊交易,特别是异常交易时,财务公司需对其展开全程监控。首先,完善总会计控制制度。安全谨慎记录账务,处理业务要及时准确;加强账户特别是特殊交易账户的核对;管理层须不定期参与,检查与指导工作。其次,构建专兼职检查员制度。可招纳熟悉行业领域法律、法规、政策与业务的专兼职检查员。明确其职责范围内,对公司的异常业务及其数据来源行使检查权。
4. 完善检查体系
首先,以非现场检查为基础。依据金融监管预警指标体系和其他信息,从资产流动性、安全性、资本充足性、效益性等方面,对财务公司的风险情况和经营情况展开监测,并作出客观评价和预警报告。其次,大力强化现场检查。在非现场评价和监测预警基础上,明晰现场检查行动的目的、范围和重点。再有,加强专项检查,针对财务公司单项业务开展细致针对性检查。第四,强化全面检查,定期对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总体经营和风险状况作出判断。应加大专项检测频次与力度,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开展全面检测。
四、结语
本文从企业集团的体制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对国内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强化内控理念, 培育内控文化;完善内部稽核审计监督制度;异常交易的全过程监控;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的结合等几个方面对未来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的工作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经营运作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44-50.
[2]殷孟波.大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成因、问题与建议[J].国有资产管理,2012(5):113-114.
【质量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工程01-08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09-23
质量管控风险点12-08
经营质量风险评估报告07-09
软件电子商务质量风险论文07-02
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11-04
油气管道风险分析的质量评价研究12-27
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09-20
质量部廉洁风险防控实施方案09-03
基金风险控制管理制度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