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2024-08-27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精选8篇)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篇一

一、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段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的描述中,明确指出了高中英语课程与义务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侧重点,如何深刻地理解这个目标,对于高中教师如何很好地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用英语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这是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英语课程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理解这些能力的具体含义和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

(2)关于如何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问题

高中英语课程包括五个维度的基本目际,即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这五个目标的具体内容是:

①语言技能目标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流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基础和渠道。在高中阶段,对于语言技能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听、读、观察和动手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达信息和表达见解。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发展口笔头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组织协调的能力。②语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服务于思维和交流的需要。教学不能为了教知识而教知识,而要把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所在的情境紧密结合起来。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和策略首次列为课程的目标,对情感和策略目标作了分级的目标描述,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情感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学会积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和有利的条件。

当前,有部分老师认为新高中英语课程仅仅是提高了对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认识。新高中英语课程在整个课程的设计和思路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绝对不是仅仅提高了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课程目标综合性发展的问题;我们的英语课程目标不再是仅仅瞄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我们需要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我们英语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此外,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学生仅仅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懂得一些语法知识是不能够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的标准的,学生必须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达到这个能力,单靠过去的教学方式,讲、练、译是不能达到这个目标的。教师必须认识目标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过程为主动实践、积极探索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合作与研究,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实践和探索。还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媒介,是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认识的体现,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教学的条件和环境来确定,不能仅仅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是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人,更是发展中的人,这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1)为什么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

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机,学习就根本不可能发生。如何使学生对英语有兴趣,树立稳固的学习动机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想学,乐学,教师首先要设法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保持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他们才会付出努力,进而取得进步和成功。而进步和成功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主动和努力,也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成功。兴趣和动机分内在和外在两种,外在的兴趣和动机来源于外界的影响,老师的表扬、考试的压力、社会的环境等。当外界的影响不再存在时,动机也就很容易消失。相反,内在的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对学科本身和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学习中所获得的乐趣、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满足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表明,内在兴趣和动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也更具有持久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丰富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堂活动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是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基础教育中的每—个阶段、每一门学科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发展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好学科,而且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认为,情感态度不应是某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问题,而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其实不然,从根本上说,情感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而关注人的发展就不可能不关注人的情感健康。对于人的情感教育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一门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而应该是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特别给予关注的,在很大程度土也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一样,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园地。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情感是人的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面。过去的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但忽视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情感受到很多的挫折和伤害。在新课程中,我们对于学生的情感关怀必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尽可能结合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融化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2)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过去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不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学生普遍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复习笔记,下课记忆、背诵、写作业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式。现在的很多学生就等着老师留作业、出练习题,好像没有考试、没有练习,学生就没法学习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学习比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是今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能力。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人社会以后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本次课改中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就高中英语课程而言,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终身学习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得以实现的条件。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所有课程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目标、计划和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并有能力参与自我评价等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离开学校后也同样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切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任何人不再有可能成为所有知识的占有者,知识更新大大加速,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任务,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面临各种信息的冲击,如何学会在信息的梅洋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墙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昭以及思维与表达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实际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篇二

对此处提到的“批判性思维”,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在对中美教育进行比较时也曾经提到, 他说:“中国培养学生的模式是, 老师将书本的知识讲出来, 然后学生进行记忆, 考试时让学生将这些知识再还原, 这样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查德·雷文校长还谈到, 在上个世纪早期, 美国也曾采用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学会记忆和在试卷上还原。他认为:学生应该有批判性的思维, 能够不断创新, 而不仅仅是依靠记忆学习。

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里, 信息是首要的资源, 然而,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增长的信息海洋。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 许多信息未必都很有价值, 更何况, 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的识别、筛选、处理、整合以及整合后的评价等方面还涉及到若干复杂的思想和具体的方法及方案。如果离开了批判性思维, 我们就可能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在学校里, 人们一般只倾向于关心如何教学生识记、阅读和理解, 而很少关心学生是否能通过快速分析、评价他所读到的东西而产生有价值的新观点。因此, 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还应将批判性思维置于一定的重要地位。

由于课时有限, 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 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 我们应该准备充分地把相关信息主动的给那些需要的学生。

但是, 教师不是简单的“一桶水”, 不是简单的“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解惑之道”。在现实中, 我们常看到, 有的教师上课“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丝丝入扣”、“滔滔不绝”、“逻辑严密”,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面对新的情景时, 学生仍然无从下手, 一片茫然。原因在于, 我们总是想把学生培养成计算机。但是, 即使计算机有足够的信息量, 运行毫无差错, 但也不能确保它的结果是有效的和有意义的, 当面对复杂的新情景时, 它也会“手足无措”, 出现死机。所以, 要获得有意义和价值的学习结果, 一定离不开批判性思维。

二、课堂教学中, 必须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这节课, 该节课的容量很大, 在老教材中教学计划为两课时, 而在新教材只计划一课时, 授课教师往往无法兼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培养学生能力, 从而显得“手足无措”。其实, 这节课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较多,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让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或带任务分组讨论: (1) 为什么R型肺炎双球菌会转化为S型? (2) 转化因子为什么不是蛋白质?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3)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有无缺陷? (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为什么不用C、H、O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标记? (4) 离心管中的放射性显示为何与预期不同? (6) 通过研究这部分的科学探究过程, 你有什么感悟?等等。如此下来, 一节课中, 学生就成了“主角”, 教师成了“引导者”和“评论员”。当然, 有的老师担心完不成任务。其实, 这很正常, 我们不要抱急功近利的心态, 只要学生在讨论、交流、研究的过程中, 学会了大胆质疑, 学会了大胆批判, 脑袋里着急了, 他就会主动了。正课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会把问题带到课后去琢磨。

三、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 非常注重对一些经典科学发现的介绍。例如:有关光合作用一系列经典实验, 不论是在实验条件, 还是在场所、原料和产物的探究, 处处都体现着科学家的批判性思维, 每一个成果的取得都是经过了若干的质疑和批判。

传统的中学生物实验, 更多的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的实验原理、目的、材料、器材、药品、实验步骤来进行。这样做的确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但是, 学生在经过程序化训练后往往不知道“为什么”, 也不会思考“如果不这样, 会怎样”, 更不敢对课本的实验提出质疑。

例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在教学中也应当渗透着探究的思想和科学的批评。在该实验中, 要引导学生学会批判, 学会发现问题, 例如, (1) 在材料的选择上:为什么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什么不用洋葱根尖、白菜叶? (2) 在药品的选择上:不用蔗糖可以吗?不用0.3g/ml的浓度, 可以吗?换用相同浓度的硝酸钾、白糖或葡萄糖溶液呢?通过学生的讨论, 可用课余时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条件, 进行探究, 得出结论。久而久之, 随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学习就可能成为轻松、愉快的事了。

四、精练精析, 科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验, 目前主要靠各种形式的测试。现实中, 我们发现, 有不少老师仍抱着“时间加汗水”的题海战术不放, 但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学效果却越来越差。学生普遍出现了不会辨析、不会发散性或逆向性思考的情况, 这些问题单靠题海战术是解决不了的, 必须引入批判性思维。当然对待练习中的各种信息, 要科学的甄别, 要围绕主题, 决不能草木皆兵。

3.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认识 篇三

课程改革以育人为核心,怎样实现学科的育人目标,需要教师去源头寻找答案。这个源头就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研读中教师可以收获知识,提升智慧,发展专业素质。

一、历史教学要以史鉴今,照亮未来

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从历史中继承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天和未来的发展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学科信仰——“以史鉴今,照亮未来”。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提升自身能力,理性地分析、判断事情,总结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在历史必修一中,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是教学重点,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重点学习。依据我们“以史鉴今,照亮未来”的学科信仰,我在导入环节借助了三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进入历史情境。

历史的作用就是要对当前有所帮助。

——(美)爱默生

如果在考察了历史的进程以后,没有追问,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写历史,那么我的这项历史研究就是不完全的。

——《历史研究》(英)阿诺德·汤因比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苏联)列宁

选择这三段材料的目的在于突出历史的不容忘却性,强调历史学习的意义。通过这三段材料的导入,学生首先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接下来学习这节课打下基调,正确对待历史。学生学会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上辩证、科学、客观地看待历史与现实,从而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

二、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过去、正视现在、探知将来

第一,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智慧元素。

第二,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从历史事件中得到启示,帮助理解现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关注世界,提升人生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过去、面对现在,并探知将来。

三、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个性成长

首先,学生要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形成丰厚的历史底蕴。通过自主构建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历史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时,学生先将时间脉络梳理清晰,然后根据每个时期的具体发展,将政治、经济、思想等串联起来,了解并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形成丰厚的历史底蕴。

其次,学以致用。用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理性地看待问题,思考其中的辩证关系。在讲解戊戌变法时,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师可以选取多种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些材料的选取意在开阔学生视野,跳出书本去寻找更加真实的历史。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带来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史观形成不同的认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程性质也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要落脚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上。

四、历史教学要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

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来认识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中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而且要借助于社会资源,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复兴中华为己任,促使学生主动成长,担当应有的责任。

4.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篇四

——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已于2003年4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成果,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定性,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首要和关键所在。在高中历史课程性质方面,课程标准注意了三个问题,一是它的“基础性”,二是它的“历史性”,三是它的“课程性”。

基础性指的是普通高中仍然属于基础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基础教育重在“基础”,重在学习基础知识(这里指广义的知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领域),“基础知识”的本质在于“一是它的普遍性,二是它的实用性”。[1]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要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总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为,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它的定位非常准确,对属于基础教育的普通高中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性质的定位上重点处理好了两个区别:

第一,强调了历史课程的“历史”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区别,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方面独到的历史教育功能。高中历史新课程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教育目标,都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第二,强调了历史课程的“课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历史学科的区别,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以往的教学大纲更多的是强调历史的学科性,以历史学科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择取历史知识和提出教学要求,较为注重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科内容、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和学科功能。例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提出:“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3]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历史的课程性,即以历史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既尊重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又不拘泥于历史学科,较为注重历史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功能。高中历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不是进行历史学科研究,而是要进行历史教育研究;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在于历史学科能力的高低,而在于历史教育能力的高低;高中历史教学不是培养历史学家的,也不是为培养历史学家打基础的,而是尽历史课程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应承担的一份责任。历史课程离不开历史学科的支撑,但绝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科学的过程重在研究,重在不断地追求真理、穷尽真理和接近真理,历史科学也不例外。而课程的过程重在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已被科学论证了的真理。历史课程的目的和过程都是为了教育,就得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各方面情况。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淡化了传统的历史学科体系,确定了以学习专题为基本结构的历史课程内容体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终身发展为前提,取舍有关的历史内容;不但要求学习和运用史学方法来研究历史课程,而且注重学习和运用教育意义上的学习方法来探究历史课程。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在历史课程基本理念方面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基本原则

明确高中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历史课程强调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同时强调时代性原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坚持基础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的同时,提出了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发展性包括三层递进的含义:(1)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要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历史课程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2)学生的个性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从未忽视过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在科学界、文艺界、体育界等领域的一些突出人才,许多都是少年儿童时期个性培养的产物。素质教育在注重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强调个人优良个性的发展。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每个国民的素质都全面发展了,但没有各个领域的特别突出的人才,这个国家是没有国际竞争力的,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由各有所长的人才组成的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不是个人行为,是国家行为,是全民族的全面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对于历史课程的意义在于,为爱好历史学习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的特长和潜能。(3)学生的终身发展。基础教育是有阶段性的,而学生的发展是终身的,因此,高中历史课程要精选“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4]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适应学习化社会。

“历史学科向来是各科中时代感最强的一门学科”,[5]高中历史新课程应充分体现时代性特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社会发展需要。人类社会的现实,都是历史的延伸,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就,都是在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历史课程为社会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同时又在不断发展之中,人类必须用历史的、现实的和发展的眼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历史课程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给学生符合时代发展的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时代性特点。要选择对现实社会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加强历史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社会的联系。高中历史课程在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上,如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治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问题、民族问题、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问题等等,注意了历史知识的科学性,既反映了历史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又体现了时代精神。目的是教育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多样性和选择性主要指高中历史课程“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6]多样性是选择性的前提,又是选择性的结果,正是由于对学生要求和课程设置具有多样性,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有选择性,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最终实现“有个性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不仅仅是选修课具有选择性,必修课也具有选择性,如每学期自行选择所学课程;一门课程内也具有选择性,如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对一些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和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历史课程目标

高中历史课程应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以往,中学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样,历史教育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必须选择一定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是手段;另一方面,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又是学习目标,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内容标准”中作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和规定。一方面,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处于不同动态过程中的不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既要充分挖掘历史知识的情感教育功能,又要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历史课程内容

历史课程内容要符合国情,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着重克服“难、繁、偏、旧”现象。

解决“难”的问题。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在保证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地前提下,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才能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留下广阔的空间。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不同历史知识做出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注重基本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不能任意拔高难度。

解决“繁”的问题。反映人类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过程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尽数展现是不可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减少庞杂的内容,尽量做到历史发展线索清晰、主题明确突出。因此,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精选具有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进程、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能力、方法和情感的历史知识展现给学生。

解决“偏”的问题。所谓“偏”指的是,第一,该历史内容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规律等,对现实社会也没有多少影响或借鉴意义,甚至在历史学科中都不属于主干内容;第二,该历史内容对学生而言,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程要选择最为重要的、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内容。

解决“旧”的问题。有人认为历史课程不存在“旧”的问题,因为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都是“旧”的。其实则不然,历史虽然是“旧”的,但仍然可以出“新”意。第一,历史选材可以出新意。历史内容都是旧的,但选择哪些内容却大有讲究。受极左思潮影响的时期,选择的历史内容中,阶级斗争的弦就绷得比较紧,历史基本上成为阶级斗争史。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选择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反映了新世纪人类通过历史遗产表现出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的精神。第二,历史阐释可以出新意。同样的历史内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如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评价,新课程不仅仅停留在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赞扬上,而是总结了它们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进

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新理念贯穿到历史内容之中。第三,科学研究可以出新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反映科学发展包括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层出不穷,及时的吸收这些新成果,可以丰富和更新历史课程的内容。如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都在新课程中得到反映。第四,历史教育可以出新意。历史课程内容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还应包括教育学科的相关内容。历史新课程把历史科学内容和教育科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就是很好的说明。第五,课程内容的构建可以出新意。以往的历史课程,从初中到高中,乃至到大学,都是建立在严密的学科体系基础上的。初中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高中与初中没啥两样,只不过是去掉了世界古代史,把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作为选修课而已。新课程以学习专题为基础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体现了历史学科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相交融的综合性特点,突出了历史课程适应高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历史教学过程

新课程应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创新,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目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是建立在教师教学方法改进的基础上的。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民主教学,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机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勇于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两点,一是转变单一的教师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二是转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

5.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篇五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

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 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表现在 :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四 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

(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 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

(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三 关于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有以下特点 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的重点。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阅读

在阅读目标中

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读的要求。

(三)写作(写话、习作)1.在情感态度方面:

(1)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注重写作中合作与交流。(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强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2.在过程方法方面:

(1)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3.在知识能力方面

(1)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淡化文体要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3)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 “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

(四)口语交际

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重过程。3.重在参与。

(五)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实、活、宽”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

3.文性资源开发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

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用: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

3.家庭资源的利用

三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即第1 — 4个问题,这是教学思想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地教。

(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

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

(四)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培育创造人格2.营造创造氛围

3.提供创造

第二部分:即第5个问题,这是对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2.写字教学要求: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

3.汉语拼音教学(1)强调趣味性。(2)建议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3)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关于阅读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 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到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论

3.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4.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眼 卫生。

(三)关于作文教学

提法:小学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初中叫写作

1.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重点。2.要抓好:指导观察、引导阅读、指导学生“想心思”、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并重。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2.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4.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5.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突出自主性

2.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3.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 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

三个维度:

1.知识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知识文化的“量”; 二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

四评语文能力的“创”; 评价要素:语文知识评价;文章知识评价;文学知识评价;一般能力评价;发展能力评价。2.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评价目标: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操作;四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评价要素: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学习方法 3.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评价目标: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

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

评价要素: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学会合作;化智为德。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识字数量;二评识字质量; 三评识字能力;

四评写字能力。2.阅读

评价目标: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 三评阅读方法。3.写作

评价目标:一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评良好的作文习惯。4.口语交际(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

评价目标:一评听说普通话能力;二评听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

5.综合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重视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

(四)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方法

2.定性评价方法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部分,共包括三项内

6.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建议 篇六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4、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1、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2、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3、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4、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养的加强

(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1、尊重儿童生活的教育意义:儿童只有在他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接受教育的引导

2、课程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它的锤炼和引导

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不只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必须充分重视这种价值。

本课程所呈现的是一个儿童的生活世界

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都力图从儿童的生活情景出发,课程营造的世界是用他们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世界,是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世界。

课程文化力求成为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课程的实施不仅要促进儿童发展,而且要使它成为对儿童有乐趣的生活。

(三)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1、积极引导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2、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3、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本价值导向。

积极引导的必要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教育引导的需要。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中国特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既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

(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1、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

表现的人:在生活中他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投入的。

2、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

(1)重视儿童的经验与体验

(2)既学做人,又学知识学做事;在学知识、学做事中学做人;在学做人的关照下,学知识学做事。

(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1、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1)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

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2、自主探索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

3、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传授性教学。

二、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思路

(一)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儿童热爱生活应当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追求

2、学校教育应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

3、学校教育应当保护和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活力

4、参与是儿童的权利

5、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6、低年级教育应与学前阶段相互衔接,构筑儿童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7、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并适应儿童能力的多样性

8、儿童的生活本身是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思路

三条轴线是:

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有爱心、有责任感地生活

智慧地、有创意地生活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参与和创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愿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2.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生活为对象,通过学生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联系,从态度、能力、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3.品德与社会课立足于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依据多元线索以综合主题形式构建、组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4.品德与社会课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课负有促进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使命,是培养自信的、有抱负的社会主义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是义务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品德与社会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儿童社会生活

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

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主题):

§ 社会环境

§ 社会活动

§ 社会关系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

1、“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

2、“两个支柱”,终身教育、全人经验。

3、“一个杠杆”,现代信息技术。

4、新教材的追求

整合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均衡性;淡化学科体系;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发挥作用;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强调方法比知识本身重要,能力比概念本身重要;强调实践性(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综合性和弹性(选择性和教材的非专业化);强调对课程的自主开发;强调时代性。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生活经验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3、丰富拓展教学过程

4、灵活充实教学内容

五、在不断追问中提升教学的境界

追问一:教学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1、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回归与教学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现实世界(航标与旋涡。生活的简单罗列。忘记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回归,最终失去生活跑题 找朋友)

生活的锤炼与提升(如何看待城乡教育差异 交通事故)

2、回归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具体的;二是理想的、精神文化层面的生活。教学应当同时关注这两个层面。教学要帮助学生思考和认识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回归可能的生活。

(社会提倡的层面与社会允许的层面)

追问

二、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氛围?

学生需要安全、和谐、愉快、健康的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

以为快节奏,高密度,大信息量就是教学的高效益(是否真的高效率?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知识点的计量标准 可比广度 知识点除以课时单位时间,一节课不要太多。教学要有等待。学生生理、心理的能量守恒。)

教学的表演化问题

教学中评价表扬的异化

此类问题的产生与评课导向有关。

追问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面对全体学生?

关怀而非冷漠

理解而非说教

尊重而非霸道

教师需要处理课堂小麻烦小纠纷突法危机的技巧

追问四:如何实现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适宜、适当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教学中必须反复追问教学形式的教育价值。

重视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负面影响。

追问五:学生作业形式、功能如何拓展?

作业是学生延伸性的学习活动

对本课程作业的功能的认识(学科特点体验性、实践性)

7.课程标准的实践性解读 篇七

策划人语《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发已有四年了,其中的核心理念有着各式各样的佐证与解读,有的深入,有的浅出;有的贯之于心,有的付之于课堂。反思课堂变化和学生成长,有喜也有忧。这期,我们推出两位名师的实践解读文章,期望能引发广大教师的不断思考与实践。课堂的繁花似锦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生能得到发展与成长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始终应坚持的。只有方向正确了,努力前行才能到达终点,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8.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

新课程的实行对于高中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等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高中生的影响较为全面,这使得在课堂中对于高中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具有较好的条件,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重视对德育的教育,要求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学会做人,因此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1学校在学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学科至今人们对它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种解释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一种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而依据《国家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和《国家学科教育教学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以课本为知识平台,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面的知识,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身体等特征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高中生在其它学科学习的同时提高德育素质,达到教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1]。学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场所,未来人才的发展与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对于青少年的教导是多么的重要。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

2.1找准渗透点。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育人因素,所以德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进行,离开了课本的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任何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一些古人的思想、教派之间的争辩进行渗透,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和对人思想的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在授课的过程中举行一场辩论赛,使得两方面的思想共同点,德育方面对人思想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充分以教材为依托点,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理解,探寻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融合点,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2把握德育渗透时机。授课教师从教材出发,寻觅到渗透点后,将德育进行很好的融入,从而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性的影响。而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不会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所处的教学的内容、背景、特点等进行施教。德育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德育的教育不可以进行强加,不能够只顾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以保证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取得最好的施教效果。

2.3掌握好渗透度。对德育的渗透要掌握好度,如果渗透效果较过,或者渗透的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因此在德育的教育中应掌握好度。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中,可以在军事、在经济、在思想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渗透,但是渗透要注意量,不可以全部都讲德育,也不可以不讲,教师可以在与德育相关的方面举例说明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在未来的道路中、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

2.4提高思想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使学生和教师认识到在高中的学习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德育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指引,一个品行较好的高中生和一个品行较差的高中生,人们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品行较好的人,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德育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要使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不仅文化知识比较重要,而且德育知识也比较重要。

3结语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人们的发展和思想均具有较深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古代人们思想流派的分辨,对其思想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进行德育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未来国家的影响。通过对德育的学习,使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高中正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效促进了高中生思想和个人素质的发展,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也具有较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上一篇:珍惜希望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工作自我总结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