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精选8篇)
1.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一
练习一
一、目的:练习制造业企业资金筹集过程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1、国家以厂房一栋投入企业,原价1 500 000元,经验资确认现值为1 400 000元。
2、光华公司以生产自动线一套向企业投资,原价750 000元,经验资确认 现值为800 000元。
3、红发集团捐赠企业人民币50 0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收讫。
4、富强公司赠送企业卡车一辆,确认按市场价40 000元入账。
5、国家以人民币1 200 000元投入企业,通过银行转账收讫。
6、国家以新机器设备一批投入企业,原价400 000元。
7、收到本企业职工以现金200 000元向企业投资,并转存银行。
8、向银行借入期限6个月归还的借款400 000元,存入银行。
9、向银行借入期限3年归还的借款1 000 000元,款存银行。同时以存款1 000 000元购买机器设备。
10、发行债券1 000 000元,期限两年,利息为月利率9‰,到期本息归还,已按面值全部收齐款项存入银行。练习二
一、目的:练习材料采购过程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新华厂4月份有关材料采购业务如下:
1、以银行存款600 000元,预付给A单位订购甲材料600吨。
2、向B单位购买甲材料500吨,单价1 000元,乙材料450吨,单价1 200元,共计1 040 000元,增值税率17%,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份。
3、向C单位购买丙材料400吨,单价800元,增值税率17%,货款暂欠,同时以现金支付装卸搬运费1 600元。
4、接A单位发来甲材料600吨,发票计价款600 000元,增值税率17%,代垫甲材料运杂费单据共计7 000元。通过银行补付所欠款项。
5、以银行存款84 000元支付向B单位购买甲、乙材料共同负担运杂费 用。
6、接银行通知,商业汇票到期已从企业银行存款中支付1 040 000元。
7、以银行存款374 400元,归还前欠C单位购材料款。
8、月末,外购材料全部验收入库,结转采购材料实际成本。
三、要求:
1、设置“在途物资”总分类账户及明细分类帐户;设置“原材料”总分 类账户(假设原材料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为8 000元)。
2、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有关帐户。
3、购料运杂费按材料重量比例分摊。
4、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练习三
一、目的:练习产品生产过程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资料: 假设新华工厂2001年5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2、本月发生职工工资共计19 200元,分配如下: 其中:生产子产品工人工资 7 200元 生产丑产品工人工资 8 8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1 200元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2 000元 合计 19 200元
3、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19 200元,以备发放工资。
4、以现金19 200元支付职工工资。
5、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6、按计划预提本月车间机器设备应负担的修理费400元。
7、摊销本月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320元,其中车间机器设备的保险 费200元,厂部固定资产保险费120元。
8、该月耗用电费根据表记录,其耗电1 500元,其中生产车间耗电1 100元,厂部及其他耗电4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9、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500元。其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费350元,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150元。
10、归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并按子、丑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比 例分配结转生产成本账户。
11、本月子产品30件,丑产品40件已全部生产完工入库(假定无在 产品)按实际生产成本转账。
三、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生产成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结出本期发生额 和期末余额。
3、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练习四
四、目的:进一步练习生产过程的帐务处理,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和完工 产品成本的确定。
五、资料:鸿运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2001年12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3、月末完工A产品2 500公斤,B产品800公斤,两种完工产品均验收入库。B产品无月末在产品。
六、要求:
1、按本月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并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2、开设并登记“生产成本”明细分类帐户,计算并结转完工A、B产品的制造成本。
3、编制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练习五
一、目的:练习销售过程的核算
二、资料
1、销售A产品500件,单价1 650元,计825 000,增值税率17%,款存银 行。
2、销售A产品450件,单价1 650元,计742 500元,增值税率17%,收到 商业汇票700 000元,余款暂欠。
3、销售B商品600件,单价1 400元,计840 000元,增值税率17%,收到
转账支票982 000元,现金800元。
4、接银行通知,D单位汇来预付购货款700 000元。
5、接D单位通知,汇款700 000元,系购买B产品500件。企业开出增值 税发票发货后,并以银行存款垫付运杂费2 500元。
6、销售甲材料50吨,单价1 250元,价款62 500元,增值税率17%,通过 银行转账收讫。
7、结转销售材料成本每吨单价1 050元,计52 500元。
8、结转销售A产品950件,B产品1 100件的产成品成本(A产成品@1 200 元,B产成品@891元)。
9、以银行存款3 800元支付本月企业管理部门开支的各项管理费用。
10、以银行存款6 000元,支付销售产品广告费,以现金800元支付销售产 品装卸费。(均按A、B产品销售收入分配)。
11、本月通过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手续费共计1 200元,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 行借款利息500元。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各“T”字形账户。练习六
一、目的:练习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
1、财产清查时查明原欠长兴公司应付帐款6 000元,已确认为无法 支付,经批准转作本企业收入处理。
2、财产清查盘亏磨床一台,查明账面原价8 200元,已计提折旧3 280 元。
3、上述盘亏磨床净值4 920元,已经批准转作本月营业外支出处理。
4、将习题五中的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账户,将上述营业外收支 科目结转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出本期利润总额。
5、假定国家税法规定的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试计算并结转应交所 得税。
6、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 定公益金。
7、根据分配方案规定,将税后利润的20%分配给投资者。
8、计算确定本期末分配利润数额。
三、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T”字形账户(要求以对应关系图的形式列示)。习题七
一、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定。
二、资料:某公司3月份经济业务如下
1、销售产品56 000元,增值税率17%,其中36 000元已收到现款,存入银 行,另有20 000元货款及增值税款尚未收到。
2、收到上月提供劳务收入560元。
3、支付本月份的水电费680元。
4、预付下季度房租1 800元。
5、支付上月份借款利息340元。
6、本月应计劳务收入890元,增值税率17%。
7、预收销货款24 000元。
8、本月负担年初已支付的保险费210元。
9、上月预收货款的产品本月实现销售收入18 900元。
10、本月负担下月支付的修理费150元。
11、结转本月销售产品的销售成本52 300元。
三、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用“本年利润”账户反映本月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数量。练习八
一、目的:综合练习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及成本计算。
二、资料:华兴工厂2001年6月份的经济业务如下:
1、华兴工厂6月2日从新民工厂购入甲材料5吨,每吨单价3 200元,增
值税率17%,运输费500元,材料验收入库,货款、增值税和运输费以银行存款支付。
2、6月4日向益民工厂购入乙材料1 000公斤,每公斤单价40元,材料验 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3、6月7日向新民工厂购入甲材料10吨,每吨单价3 500元,增值税率17%,材料验收入库,以银行存款支付8吨材料货款,余款暂欠。
4、以现金支付购入甲材料的装卸搬运费90元。
5、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款47 000元,其中,益民厂40 000元,新民厂7 000 元。
6、向江丰工厂购入甲材料10吨,每吨单价3 500元,丙材料5吨,每吨3 000 元,增值税率17%,运杂费1 500元,货款及运杂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按重量比例分配)
7、期末对上述入库的材料,按实际采购成本转账。
8、本月仓库根据当月领料凭证编制的当月发料汇总表如下:
10、以银行存款支付电费12 000元,其中车间生产产品与照明用8 000元,厂部管理部门用4 000元。
11、向银行提取现金28 000元,同时发放职工工资。
12、期末分配本月工资费用28 000元,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
13、期末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
14、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财产保险费4 800元。
15、以银行存款支付车间某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12 000元,同时摊销应由 本月份负担的部分,摊销期为1年。
16、期末,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70元。
17、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15 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折旧费9 500元,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5 500元。
18、期末,将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20 340元转入“生产成本”账户。按 生产工人工资标准分配计入A、B两种产品成本。
19、本月A产品全部完工100台,并验收入库,B产品尚未完工,正在制造过 程中,结转完工A产品总成本。
20、售给甲公司A产品20台,每台售价1 750元,计货款35 000元,增值 税率17%,全部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21、售给乙公司A 产品60台,每台售价1 750元,共计货款105 000元,增 值税率17%,收到银行存款70 000元,其余货款尚未收到。
22、以银行存款1 500元支付产品广告费。
23、计算本月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2 000元。
24、企业于月末结转本月产品销售成本。(A产品每台生产成本为994.97元)。
25、月末将本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 售费用”结转于“本年利润”账户。
26、华兴工厂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14 020元,财务费用470元,月末进行结
转。
27、向某单位赊购的原材料货款4 000元,现无法支付,转入营业外收入。
28、以银行存款支付职工子弟学校经费12 500元。
29、月末结转本月营业外收支发生额。
30、企业收到投资人现金15万元出资,存入企业开户银行。
31、企业收到国家拨入机器设备作为出资,原值120万元。
32、企业向职工集资8万元,现金收讫。
33、将华兴工厂本月实现利润总额,按所得税率33%计算当月应交所得税。
34、上交本月所得税,以银行存款支付。
35、华兴工厂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7 500元。
36、企业向某投资人分配利润4 8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三、要求
1、根据上述36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开设“T”字形总长账户和“材料采购”、“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应 收帐款”、“应付帐款”明细分类账户。
3、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和“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
4、编制该厂6月份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
2.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二
一、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企业根据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并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类核算, 直到计算出完工产品的基本工作过程。也就是由本月负担的费用经过归集和分配, 按照各种产品的不同成本项目进行核算, 然后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最后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完工产品成本。成本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是产品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小型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耗用必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 销售产品时企业必须收回已消耗的各种成本, 这样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才能生存下去。所以, 成本是企业生产耗费补偿的价值尺度, 用成本的管理水平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
2.成本是制定企业产品价格的重要信息
小型制造业企业确定产品的价格时, 首先要考虑产品的成本的大小。然后, 再考虑当地的消费水平、生产需求、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多少, 决定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小型制造业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这样能够增加利润。
3.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否符合市场环境, 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关键。经营决策中企业成本管理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小型制造业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销售量, 降低成本, 这样, 能够提高利润及其经济效益。
4.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很多指标, 其中成本指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小型制造业企业通过管理, 比较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比较前期成本和本期成本, 比较本行业成本和本企业成本, 成本指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企业一般都要进行成本核算, 大中型企业还设置成本的专业部门, 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工作, 但小型企业的成本核算一般比较薄弱, 也有的企业不计算成本。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产品数量的确定不够准确
确认在产品数量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工作。在产品收发结算数量的日常核算通常是借助于在产品台账进行的, 在产品台账可以分车间、班组的名称、类别分别设置, 用以反映和记录车间、班组的在产品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情况, 还可以结合生产的类型和管理的需要, 进一步按照加工工序, 工艺流程来组织在产品数量的核算。目前, 小型制造业企业对在产品的台账建立不重视, 很多企业没有基础台账, 有的企业建立了台账但纪录不及时的现象很多。因此导致在产品数量不准确, 继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不准确。
2.确定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核算的方法不切合企业实际
确定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核算的分配方法有很多种方法, 制造业企业一般采用的方法较多的是约当产量法。小型制造业企业为了图省事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在产品不计算的方法, 从而导致在产品不用计算, 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结转到完工产品, 加大完工产品的成本, 计算出的实际成本总额不精确, 产品单位成本也不精确。实际上这种现象不切合实际。
3.定额管理等原始资料不完善
小型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中各车间、工段、班组的原始台账的数据不健全, 管理比较松散。一般来说, 小型企业制定定额数据比较固定, 不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调整, 几年不变导致定额数据与实际成本数据相差较大, 从而定额数据在成本决策中起不了参考作用。还有, 定额制订时制定部门多, 协调难, 使得制定定额难度加大。
三、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及其采取的措施
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般制造业企业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并按成本项目进行核算, 指导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小型制造业企业虽然规模小, 但成本的核算内容不比大中型企业少, 所核算的内容较多, 企业也采取相应的措施,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费用及综合费用的核算
小型制造业企业对各项费用的核算, 也要根据国家的法规及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和控制。针对要素费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核算, 首先确定是否已经发生, 如果已经发生严格审核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针对综合费用应该及时结转相关费用, 当月的费用当月及时记入进去, 能够及时控制。属于不合法、不合理的浪费和损失要坚决制止, 追究责任, 采取相应的措施, 防止以后发生。
2.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小型企业根据国家的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 把所有的费用计入完毕后, 可以在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之间按照确定的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期进行归集和分配。核算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生产费用的承担者, 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制造业企业一般按照产品的品种、产品的批别、产品的步骤学则合适的成本计算对象。二是确定成本项目。制造业企业确定成本项目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三个项目。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 也有的企业设置“废品损失”来明确核算成本项目。三是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按照规定的期间内, 所发生的生产费用。直接发生的费用直接记入, 间接发生的费用先进行汇总再分配记入。
3.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分配
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之后, 按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各个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并计算。每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生产成本加在一起之后, 采用规定的方法计算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五种:不计算在产品的方法, 在产品按原材料比例计算的方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等。有的小型制造业企业期末没有在产品, 所发生的成本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 计算就简便多了。
4.采用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小型制造业企业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后, 可以选用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方法。辅助方法有分类法和定额法两种。小型制造业企业一般把成本计算的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确定下来使用, 成本计算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小型制造业企业采用所确定的方法, 把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之间计算分配, 计算出当月生产产品的总成本, 再用完工数量除上, 计算出每个产品的单位成本。所计算出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可用于下一年企业的经营计划的制定以及产品价格的制定。
四、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报表分析方法
小型制造业成本会计组织力量比较薄弱, 很多企业忽视成本报表分析。其实, 越是小型企业更应该精打细算, 需要准确核算成本的必要。如果小型制造业企业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之后, 进行分析成本的构成情况、成本降低程度, 就能控制相关的成本情况。这样, 小型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成本报表中反应出的成本指标, 及时了解和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 总结经验, 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小型制造业成本报表的特点
成本报表是用于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报表, 与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等对外会计报表比较, 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除了成本综合表和单位成本表以外, 企业可以自行确定编制时间、报送对象等, 同时, 管理条件的变化而修改和调整报表的相关内容。二是成本报表的设计不固定。不同的企业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的不同, 所反应的成本信息的内容也不同, 这样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专业要求设计出独特的格式、指标项目和内容。
2.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
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一般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两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指标的对比, 从数量上确定差异而揭示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小型制造业企业采用比较分析法计算成本数额时, 本期实际指标和前期实际指标进行比较, 实际指标和计划指标进行比较, 还有实际指标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计算出指标差异的程度, 发现自身企业的薄弱环节, 推动企业的挖掘潜力, 改善经营管理。比率分析法是通过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是财务专业人员用的比较多, 通过比率分析指标, 比较不同规模的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情况。
3.成本报表分析的内容
小型制造业企业进行成本报表分析时, 收集内容真实、数据正确的资料, 确定目标分析成本数据。主要分析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内容。
企业分析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时, 把产品划分为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主要分析可比产品的情况, 其原因主要是可比产品的资料比较齐全, 对比分析出管理中的问题。可比产品分析时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情况, 并进行可比产品的因素分析, 这样在产品产量、产品价格、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中找出产品成本降低或上升的原因, 进一步分析出实际与计划差距。
企业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时, 一般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分析时, 进行分析材料数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同时要结合产品生产工艺, 研究产品结构, 改进操作方法, 提高产品质量, 并分析材料对成本总额的影响。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分析时, 进行分析人工费和制造费的小时工资率的差异和生产产品工时的消耗量差异, 同时要考虑企业定额执行情况, 研究各项定额的修订和管理, 并分析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对总成本的影响, 从而研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肯定成绩, 找出差距, 全面分析原因, 以便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综上所述, 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的环境下, 小型制造业企业更应该精打细算, 降低产品的成本, 以低成本作为自己的价格优势, 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 增强竞争力, 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在市场经济中稳住自己的份额, 扩大销售收入, 从而提高利润额度, 逐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是重要的内容。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 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中有几个方面问题, 比如在产品数量的确定不够准确、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核算的方法不切合企业实际、定额管理等原始资料不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 小型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控制成本, 并采用专业的方法分析成本降低情况,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核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报表分析
参考文献
[1]顾振华.成本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7.
[2]张艳.成本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
3.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
一、前言
在中国经济中,制造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站在制造业企业的角度研究成本核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对其成本核算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意见。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尽量规避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未来国家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构成及特点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其他一般企业成本核算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成本核算内容、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目标上。
首先,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部分,其中直接成本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相关直接费用支出,间接成本则是指企业各单位为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其他全部支出,相较一般企业而言,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内容更丰富,要求也更高。
其次,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有多种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其选择的方法不仅要适应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还应当考虑未来发展状况。
最后,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目标比一般企业更为全面具体,包括完成企业财务工作,评估企业具体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等,因此,其成本核算必须具有多向性,涉及信息需求者的各项要求。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出现的问题
1.成本核算对象不够明确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计算企业各类产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作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决策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依据。在整个核算体系中,确定核算对象是制造业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首要工作,只有准确地确定适合企业生产现状和和财务状况的核算对象,才能使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具有参考意义,也使企业财务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当前政策对企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要求并不严格,大多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可能出现企业对自身估计不准确等情况,因而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
2.成本核算方法选择欠妥
成本核算有多种方法,大体上包括品种法、分类法、分批法、分步法以及近年来讨论较多的成本作业法(ABC法)。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主要受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生产情况,例如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资金支持,产品的市场现状等等。而主观因素主要受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制约,企业的管理人员想要采用怎样的管理经营模式,借助于怎样先进有效的管理技术,都可能影响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3.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
大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没有特定的人员负责,通常是由其它会计人员兼顾,而其成本核算知识的掌握也较浅显,正如现在经济领域普遍的一种说法:从事会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站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却很少。这是当前经济活动的现状,也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
4.核算监督机制未发挥作用
由于成本核算是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因而良好的监督机制是成本核算准确性和与企业发展相符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今很多制造业企业的核算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很多企业并没有专门的核算监督人员,因而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问题无法得到较及时和妥善的解决。
四、导致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政策规定以及人员态度导致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
从客观因素考虑,其中一点是国家政策不够明确。国家不可能给所有类型的企业都制定规定去要求企业遵循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所以核算对象的设置也因为工作的简化而变得笼统,一但出现问题,很难去确定该问题出现的环节。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管理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由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同一个过程可能存在粗略和精算两种区别,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很多制造业企业并为真正按照相应的选择对核算对象进行分类,因而导致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不明确。
2.“经验主义”以及决策主观性影响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
首先是“经验主义”的影响。但每个行业的成本核算都应当从自身状况结合企业现状、未来发展来决定,不能单纯依靠经验,尤其制造业经营属于投入大产出高的模式,成本的计算对企业利润及应缴的相关税费有直接影响。其次是决策者的主观作用。财务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和控制,由此可见,决策者在企业的经营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企业的决策者,首先通常会站在节约企业资源的的角度考虑,其次从效率出发来决定成本核算方式,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反过来影响企业决策。
3.人才培养和企业招聘不够完善
首先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很多人通过资格考试进入这一行业后,满足于现状,没有意愿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很多会计培养机构多以通过考试为主要目标并不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且现在会计考试并没有专门针对成本核算的专业性考试,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对该项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其次是人力部门审核力度不够。人力部门往往忽略了高学历应届人才的可塑造性和良好的知识接受适应性,尤其大部分高校对于成本核算有专门的课程和实践训练,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4.制造业企业生产特点导致监督力度不足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程量大,也较为繁琐,大到机器生产,小到零件配件,都是成本核算需要的因素,因而不仅成本核算人员为节省资源而忽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监督人员也会对这种现象持默许态度,以至监督这一环节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改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对策
1.政策为先,调整在后,工作时端正态度
首先,在国家经济政策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善于在政策约束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其次,作为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应当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以及每个过程所需成本内容有全面了解,这是核算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的首要工作,只有对整个企业的成本核算有着系统的印象,才有可能在确定成本对象的时候做到恰当准确。在真正开始工作时,应当实事求是,从本企业利益出发思考问题,不能为了工作的简化开展工作,这是作为核算人员应当有的责任和态度。
2.立足企业自身情况,正确选择核算方法
首先企业决策者应当摒弃经验主义,严谨参考其他企业做法,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对于别的优秀企业的做法应当取其可以与企业想结合的方法,而不能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地进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其次企业决策者应当从全局考虑。企业并非只有一个部门,它是由许多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工作的,因此,作为决策者,应当全面考虑问题。若是简化了成本核算的工作,是能够提高核算部门的效率,但是对于其他部门来说,有可能因为财务工作的简化加重工作内容。
3.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人力改善招聘观念
解决专业核算人员缺乏的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作为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应当始终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目标,一是通过积极参加企业安排的社会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二是参加各类考试,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既可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又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其次,作为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招聘财务人员时不应当只看个人的现有价值,而应当更注重人员未来的发展价值,统筹考虑。
4.关注管理细节,完善企业监督机制
首先,监督人员要对整个成本核算的流程有系统的了解,且应具体分析成本核算过程中容易出差错和容易被遗漏的部分,并善于总结解决的办法,做到其监督对各个细节的完成均全面覆盖。其次,要将整个监督过程程序化,不应当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随意发生改动,确保整个企业的监督机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六、结束语
本文主要站在制造业企业的角度,研究其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成本核算对象不够明确,成本核算方法选择欠妥,缺乏专业的成本核算人才,核算监督机制未发挥作用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直接结果和管理者针对企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除此之外,文章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些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改善财务制度,完善经营管理,还有助于企业制定未来的生产计划,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全兴.浅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对制造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 2014,(16):102-103.
[2]白艳萍.浅析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 012,(12):165-166.
[3]周园.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个案调查[J].经济纵横, 2013,(11):98-101.
[4]陈燕.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实施[J].现代商业, 2013,(29):244-245.
4.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四
题外话:
以前说管钱的人为帐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帐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帐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问: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答: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问:咱估入账的商品销售后可以结转销售成本吗?
答: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问:我们是纺织企业,产成品仓库的电脑帐和实物总是对不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答:是仓库管理上的问题,任何成品出入仓库都需要有单据支持。
仓库管物,出纳管钱,一样重要。必须建立制度,让仓库主管和仓管员对待材料/成品像对待“现金”一样。
问:偶公司主要生产复材产品.有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原料的种类有很多.归在一起后就只剩几种啦.(价格上相差很大).这样做就是方面成本计算.(成本一点也不准确).而且每月的账目数与仓库库存数总是对不齐.相差有点多.在产品很少,基本上到月底都完工.而我也 是才接触成本.所以很多方面我都不懂.还请楼主多多帮忙.还有一个问题:有一部分原料和成品是随销售时送给客户的.这部分我该怎么处理.能具体说明一下吗?谢谢!答: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都有的企业,需要分开仓库(库位)管理进口料件和内购料件。出口产品可以用内购料件,内销产品只能用内购料件。海关会重点检查进口料件的管理。对不到帐会被罚款。
原材料种类很多,但按照海关报关进口的只有几种,但价格差异较大,这样的问题需要企业用不同的材料编号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所有出入库业务必须有单据支持。财务需要为仓库设好各种单别。只有出入库业务规范了,材料才可能对得到帐。
原材料和成本随销售一起给客户,如果是外销,需要公司报关员做成本的物料清单备案的时候加进去。财务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当作赠品管理,视同销售;当作产品必用的配件,计入成本。两种方式都是无收入有成本。
问:现有一家生产各种电缆的公司,电缆品种分系列,每个系列下再分型号,目前该公司有24个品种系列,但不同规格型号的电缆累计上千种,每月生产入库的各种系列下的电缆型号共有150多种,电缆消耗材料品种基本相同,只是领料时属于共同耗用,生产方式有以存定销和以销定产(定单)两种,由于市场竟争激烈,每月品种变化很大,另外电缆行业还未形成材消耗定额和工时消耗定额,况且各
种型号的工时消耗难以统计,假设不考虑月末在产品成本,请教楼主应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成本核算才算相对合理?(附品种系列和工艺流程)[.聚氯乙烯绝缘弹性橡胶护套控制电缆 2.热电偶用补偿导线、补偿电缆
3.电子计算机(包括DCS系统)用多对屏蔽电缆 4.集散型仪表信号电缆
5.数字巡回检测装置屏蔽控制电缆 6.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7.隔氧层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8.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耐火电力电缆 9.交联聚乙烯绝缘硅橡胶护套电力电缆 10.金属屏蔽电力电缆 11.氟塑料绝缘高温电力电缆
12.氟塑料绝缘硅橡胶护套高温电力电缆 13.变频电路用屏蔽电力电缆 14.扁平软电缆
15.氟塑料绝缘耐高温控制电缆
16.氟塑料绝缘硅橡胶护套高温控制电缆 17.硅橡胶绝缘硅橡胶护套耐热软电缆 18.丁腈聚氯乙烯复合物护套软电缆 19.聚四氟薄膜绕包绝缘电线电缆
20.航空用聚四氟乙烯绝缘和氟46绝缘电线 21.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2.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3.恒功率电热带 24.自限温电伴热带 1 电线电缆行业综述 1.1 电线电缆产品分类
1.2 电线电缆产品生产方式与工艺流程
不同产品类型的生产方式也各有不同: 1.2.1 电力电缆和数据缆
电力电缆和数据缆通常是面向库存组织生产来满足客户订货需求。电力电缆和数据缆通常是面向库存组织生产来满足客户订货需求。
电力电缆工艺流程图
生产线布置示意图
1.2.2 光缆和ADSS缆一般都是按订单设计生产(MTO)
随着光纤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光纤已进入室内及桌面,今后用于楼层内部通信线路、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之间信号传输的室内光缆用量会越来越大。室内光缆结构与室外光缆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还要具有直径小、柔软、易弯曲、便于布放等特点。另外,由于这种光缆是用于室内,还必须具有阻燃性能。FR(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加强芯可保证光缆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承受一定的拉力;芳纶纱使光缆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同时当光缆受到外力的冲击和侧压时,可和紧包光纤的套塑层、阻燃外护套一起起缓冲作用,保护光纤;阻燃外护套一般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聚氯乙烯(PVC)和阻燃聚乙烯(FRPE)挤制而成;当紧包光纤数量较多或光缆外径较大时,为使光缆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必须使紧包光纤和芳纶纱在光缆内以单螺旋方式绞合。2 生产线的基本组成
根据室内光缆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其中,紧包光纤和芳纶纱采用旋转放线,为不使紧包光纤在旋转放线时被扭断,紧包光纤放线单元在旋转放线的同时应退扭。以下分别介绍生产线各部分的基本结构。
1)FRP加强芯放线装置采用液压摆臂式结构,线盘的夹紧采用无轴顶尖式夹紧机构,FRP的放线张力是采用磁粉制动器控制。
2)紧包光纤放线装置采用绞笼式结构,由12个紧包光纤放线单元、行星退扭机构,旋转统体、气动刹车装置、并线模座以及旋转装置组成。每个放线单元由放线减速电机、同步带轮和同步带、张力机构以及线盘夹紧机构组成。紧包光纤采
用主动放城,每个放线单元均有一套张力控制系统,并且是独立闭环控制系统。3)芳纶纱放线装置采用旋转统盘式结构,它由24个芳纶纱筒夹紧单元、旋转盘架、张力机构、导向装置、并线模、气动刹车以及旋转动力源组成。通过机械张力和磁粉制动器两级张力来控制芳纶纱的张力,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芳纶纱放线张力的变化很小。
4)采用螺杆长径比为25:1的挤塑机,配有真空上料装置、烘干装置以及色母料混料装置。采用十字自定心机头。挤塑机机身和机头的温度可任意设定并自动控制。
5)生产线配有4m活动温水槽、0.2m(3次方)温水箱和8m冷水槽,均采用不锈钢制作。温水槽和温水箱内的热水可循环利用,由此节约能源和用水量。6)吹干装置采用哈夫式结构,具有吹干效果好、用气量小和噪声低的优点。7)采用精度为±0.001mm的进口线径测试仪。8)采用字体清楚、耐磨的进口喷码印字机。
9)牵引装置采用双轮皮带压紧式结构,由。Φ800mm的牵引轮、皮带压紧装置、计米装置以及动力装置组成。具有牵引力大、光缆在牵引轮上不打滑以及计米准确等特点。
10)收线张力装置采用摆杆式结构,由张力轮、摆杆架和电信号变送装置组成。收线装置采用液压摆臂式结构,由收线电机、减速器、变速器、传动链、线盘夹紧机构、排线机构以及升降机构组成。线盘的夹紧通过无轴顶尖式夹紧机构来实现。
11)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和可编程器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线既可联动,又可以单独操作,有各功能显示、故障报警、急停、计算机直观显示工艺参数等特点。整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运行稳定。3 生产线主要技术指标
软光缆生产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别为:生产线速度:60m/min;FRP加强芯放线张力:10-60N;FRP加强芯放线盘规格:Φ630-Φ800mm;紧包光纤直径:Φ0.60-Φ0.90mm(紧包光纤),Φ0.90-Φ2.7mm(光纤单元);紧包光纤放线张力:(0.5-4)±0.2N;紧包光纤线盘规格:Φ400mm;芳纶纱筒的尺寸:Φ94×Φ210×216mm;芳纶纱张力:5-20N;收线张力:5-50N;收线线盘规格:
Φ800-Φ1250mm。4 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将阻燃护套料抽入挤塑机料斗内,把色母料加入色母料混料斗内。设定好挤塑料烘干温度以及挤塑机和机头、温水箱的加热温度。根据统的工艺要求分别设定FRP加强芯张力,紧包光纤、芳纶纱放线张力和续合节距,以及收线张力的值。达到加热温度后,将FRP加强芯、紧包光纤、芳纶纱从各自的线盘上拉出,依次穿过各并线模,经过模芯、模套从机头中拉出。控制系统状态设定为联动状态。将缆芯同挤制外护套一起经过温水槽、冷水槽、吹干装置、线径测试仪和喷码印字机送至牵引装置上,经过收线张力装置最后把光缆卷绕在收线盘上。至此进人正常的生产状态。到了所需生产段长后,计算机会给出信号,结束整个生产。5 关键技术工艺
整条生产线有两个关键工艺点:1)如何在紧包光纤绞笼、紧包光纤放线单元旋转退扭的同时以恒定的张力放出紧包光纤。2)如何在芳纶盘旋转的同时以较小张力变化量放出芳纶纱。因为紧包光纤的张力大小会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张力过小,紧包光纤放线时会淌线;张力过大,则有可能将紧包光纤拉坏。芳纶纱张力大小不一致,也会影响光缆的机械性能。
首先,放线电机通过减速器、同步带轮和同步带驱动线盘放线,放出的紧包光纤经过与传感器相连的张力轮,由此将紧包光纤放线张力传递给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将张力信号送到放线电机控制器内,控制器将这一信号与设定张力信号进行比较。如果传感器信号大于设定位,控制器将加快放线电机驱动线盘的速度,由此减小紧包光纤的放线张力。反之,控制器将减慢放线电机驱动线盘的速度,由此加大紧包光纤的放线张力。如此反复可最终保证紧包光纤以设定的张力值从线盘上放出。
芳纶纱筒轮通过与摩擦阻力很小的机械摩擦带装置相连,使芳纶纱以不淌线的张力从纱筒上放出,然后经过一对导轮组。其中一组导轮与磁粉制动器相连。设定好磁粉制动器电流大小就可以控制导轮转动摩擦阻力矩。经过两级摩擦阻力,使芳纶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以较小的张力变化量从纱筒中放出。其他产品通常都是按订单生产。
铸杆:铸杆是使用冲天炉或上引法工频炉把铜、铝等原材料通过高温熔炼,制成一定大小的铜、铝杆。
酸洗:酸洗就是把有氧化皮的铜杆,经过硫酸液的处理,使氧化皮脱落,以利于铜杆的拉伸,减少铜杆的杂质,提高铜杆的性能。
拉线:拉线就是把铜、铝杆材,通过多道模子使它达到线缆所需要的尺寸。涂漆:涂漆就是把经拉线达到了一定尺寸的导线在高温下均匀涂覆一种或多种有一定厚度的漆脂。
绞合:绞合就是将多根直径较小的单线按一定规则绞合成较大截面导线芯的工艺过程。
挤塑、挤橡:挤塑、挤橡就是把橡料或塑料,经过混炼后,在高温下用挤塑,挤橡机在导体上挤包绝缘层的工艺方法。
2、电线电缆企业管理需求综述
电线电缆行业是一个竞争日趋加剧的行业,在目前形势下基本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在这样的时期,无疑对电线电缆的制造商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管理要求。
1、行业竞争激烈
电缆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电缆行业门槛低,近年来无锡周边地区纷纷涌现为数众多的电缆企业,电缆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由此引发的企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电缆产品的价格一跌再跌,产品价格已经处在产品成本的边缘,稍不注意就会亏本。而作为有近五十年历史的无锡电缆厂,本身背负了较重的历史负担,产品的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锡缆在与其他乡镇企业的竞争时候,对对方的价格恶意竞争无所适从,因此成本核算问题表现突出。
2、产品型号规格齐全,使得准确成本计算难以实现
一方面,公司每月生产的产品型号多达300~500种,且经常变化,每月不同,目前累计设计生产的规格型号已经达到30000种;工时或机器台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统计,目前依人工方法只能统计到产品的大类;材料价格波动很快,材料成本的变化不能及时体现;占生产成本20%的制造费用分摊困难很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行政管理、技术研究、后勤保障、采购供应、营销推广和等非生产性活动的存在,为此类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此类成本在传统成本法下难以进行合理的分配。
3、生产方式复杂
电缆厂基本上每月都有部分新品种投入生产,但是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却不局限于现有的标准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标准型产品上进行改进,产品不定型,结构变化复杂。同一类产品因应用不同,可有非常的组合选项,如是否阻燃,防水等要求,不同的护套及铠装方式(材料),并且相互间原料的用量大相径庭。所以电缆厂常是按定单要求生产。但标准产品同时也存在。企业经常是按单生产和按库存生产同时存在。
即使是按单生产的品种,为了满足客户的交货期,对于半成品也有可能是按库存(预测)下单生产。
对于常规半成品,如铜杆,铝杆等则完全根据生产能力及原料供应情况按排生产。
4、车间多,不同车间生产方式交叉
电缆产品生产的特点是利用比较少的原料,经组合生产出多种多样规格的成品。不同的生产方式可能需要按排不同的生产车间进行,而各个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却可能相同,同一个产品的不同工序可以按排在不同车间生产,而同一产品可能安排不同车间组织生产。
各个车间的生产方式也主要是按订单(后道车间的要求)组织生产,同时也存在按库存生产的模式。] 答:感谢提供资料如此详细。我曾经在电缆厂实习一个月,但只了解了一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对于产品种类很多而且生产工序又多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难度确实很大。不知道贵司是否有用ERP软件。因为一般的财务软件需要人参与分配和核算的工作量很大。我还是试着结合ERP系统讲述一下成本核算的大致设置及流程:
1、按照产品大类设置工作中心(成本中心),此类工作中心是有成品产出的。
按照生产工艺,一些前加工的车间(出来成品前)如果成本费用投入较大,需要建立工作中心归集费用以便结转下一工序。
2、按照产品设定BOM(物料清单),生产技术部门可能不能提供准确的材料用量,但可以凭成品中材料的实际量加合理的损耗来定。实际生产中的耗用会有差异,差异一般反映在在线部分的材料上,可以采用3个月或者定期进行差异的调整。(我现在的做法是将差异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对于前加工的车间,需要设定半成品的BOM(物料清单),核算半成品成本结转下一工序。
3、用工单管理生产,不论有无订单,生产任务下达即为一份工单,如涉及前加工,则每一前加工工序需要按照半成品下达相应数量的工单,前工序完工入库,后工序才可领用。成品工单以完工入库的工作中心来下达。
4、人工成本的归集:生产管理部门按照工作中心统计投入工时。以此作为人工成本分摊的标准。系统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时候,会将半成品区分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加工费进行平行结转。系统需要按照工单录入投入工时。按照工作中心汇总人工工时,汇总工时可作为费用分摊的标准之一。
5、制造费用的归集:按照工作中心的投入工时、机器工时等分摊制造费用。系统按照工作中心录入制造费用,系统会将制造费用以工时比例分配到具体的工单。
我司有1万多人。生产线有几十条,产品的工序只有5~6个,用ERP系统后,我们曾经核算过前加工产品的成本,后来只核算成品的成本,所有费用都归集到了最后的工作中心。但对供应几个工作中心的半成品,我们还是建立工作中心进行核算。
以上,供参考。
问:关于人工费的核算问题
如果一个生产车间在一个月内生产、维修了多个产品,而无法确定各产品的实际工时,那么各产品应分摊的人工费该如何计算呢?
答:多个产品应该为:多类产品。按照产品的类别维修的难易程度,核定一个维修的标准工时(定额工时),按不同类别的数量计算定额工时小计,按照定额工
时小计分摊维修的人工成本和相关的制造费用。财务上的处理可以直接计入维修费。
问:受托加工的成本怎样核算,材料是对方提供的,谢谢!
答:受托加工对于客户提供的主料是不做核算的,贵司提供的辅助性材料和投入的人工、制造费用为受托加工的成本。对于产品的入库,贵司的成品就是你附加的投入成本。实现销售的时候确认收入,结转附加的投入成本就可以。对于生产中可能存在一些客户提供材料的损坏,这些需要作为生产损坏进行费用的预提,实际向客户购买材料或者被扣除相关费用的时候冲减预提费用(生产损坏)。
问:我们公司是生产不锈钢制品的企业(做保温杯等),生产工序比较多但并不复杂,生产人员的工资全部是计件工资,我想问一下,用什么方法核算成本做成本分析比较合适.是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月末生产成本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如何分摊(虽然每个工序不复杂,但每个工序都有在产品)?月底盘存是将全部的在产品归为一类还是分工序归类? 答: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不能拘泥于书本的哪一种方法,我认为品种法、分步法结合才能准确核算贵司成本。
如果产品分步投入的人工不是很多,或者是月末在线的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可以从简处理:月末不计算在制部分的人工和制费,由当月完工产品承担全部投入的人工制费。
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在制产品按照完工的约当量或者实际投入的工时来归集、分摊在线的人工和制费。
月末盘点可以按照“期初结存+本期投入-本期完工=期末在制”分别计算在制的材料、人工、制费。
如果在线不分摊人工制费,则期末在制只有材料部分的成本。如果能够做到分工序管理在产品,可以按照工序盘点在制。
一般企业在月末是不会对在制进行盘点,只有年终才进行,如果每月盘点,则可以按照在制结存数,调整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问:
1、计件工资的企业中,制造费用(折旧、修理等)如何分摊到产品中去?依据?
2、生产企业中车间统计人员对生产用原材料的统计汇总和当期仓库原材料帐本出库的材料数量是否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每月有假退料手续、不存在非生产用料),车间统计人员对边脚余料、废料是如何统计的?
3、车间统计人员给财务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有那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1、制造费用的分摊一般选用的标准有:数量、投入工时、完成工时、机器工时等,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工资的比例分摊制造费用(变相的工时)
2、所有出入库的业务都必须有单据支持,就像出纳的现金收支需要每一笔都登帐一样。生产实际领用的与原材料账应该是一致的。
3、生产部门提供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的单据一般有:领料单(主料和费用性领料),退料单(包括退良品、供应商来料不良、报废材料),完工入库单(成品、半成品),报废材料处理的单据(报废材料出库),成品仓要提供给财务成品销售和退货等单据。
*报废材料的处理,转入报废仓的时候,财务可以做预提计入当月费用,从报废仓处理报废材料,则冲销预提,贷原材料科目。
问:想请教一下楼主,类似我这种情况生产成本帐该如何设置?
每道工序生产出的半成品都有可能售出,所以我们每道工序都得计算成本,而且品种挺多,那我生产成本帐是按品种设还是按工序设置呢?
答:很多企业会有这种情况,需要对半成品设编码,像成品一样计算工时/费用,计算出成本后是后工序领用还是销售按照业务的本来性质处理。成本的设置不仅要按品种,而且要按工序。
问:我刚刚跨行业进了一家三星级酒店做成本会计,就餐饮成本中的一些问题我可以请教吗?
答:我试着回答吧。三星级酒店可能要分几个成本中心来核算。而厨房投入的有些是以投入计成本(调料等);而有些则需要根据实盘倒挤成本(贵价食品);吧台的领用就如转入“在线”或者说中转仓,只有销售了之后才结转成本(烟、酒、饮料、副食等);所有的采购都要做入库处理,直接投料的需要做入库同时做出库。变质、损坏的需要直接计入费用或者成本。
问:楼主,帮我看一下,象我单位这种情况该如何核算成本。1.我单位属于电子行业,生产复印机及打印机用的电路板
2.主要原材料是进口的,因为生产的成品一部分转厂(深加工结转),一部分内销,一部分直接出口,所以进料有一部分是保税进口的
3。主要问题:因为我单位新建没多长时间,客户还不稳定,所以领导层就把我们另一个厂(同一个老板,在广东那边)的材料运过来(属于保税的材料),在这个厂生产,产出的成品再运回原企业;同时,我们这边已经开始进口料件,也开始生产,而仓库管理不善,没把从老厂拉来的料与我们进口的料件分开,导致现在我不能用仓库的收发存,而且更严重的是,我们现在新厂生产的成品已经转厂有几批了,而按照海关手册上成品对应料件单损耗情况对应的话,有好多料件我们还没进口(用的是老厂拿过来的),现在做成本的话,我不知道要不要算上我们还没进的料件?
4.不知道楼主明白我的意思没有,另外我也不知道我这成本该怎么核算? 是不是保税的材料要按手册来做?
答:
1、保税材料需要单独仓库(库位)管理;
2、两个工厂挪料问题:从新厂的库位设置来看,需要增加借料仓(老厂),从老厂转入的材料需要,从借料仓转入外销(购)材料仓,两个仓库都作为新厂的库位管理,借入仓库存减少,外销材料仓库存(数量和金额)增加,对新厂总的库存不会有影响,总账不需要体现。新厂购进外销料之后再做还料动作。
3、新厂的发料问题:内销和出口产品的领料需要分开核算,最好将外购保税料件和内购料件分开库位管理,外销产品的生产可以领用两种材料(外购和内购),而内销产品只能领用内购料件,需要领用外销料件的,需要补交海关关税和代征增值税(一般外资企业都是将进口料件出到香港,再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就补交了海关关税和代征增值税)。平常缺料的时候,可以考虑采购借料的方式,但必须一定时期内购买内销料件补回。仓库已经发生的收发业务一定要找单据补齐,不然老板赚的钱可能大半要被罚了。
4、海关手册与报关出口的问题,因为两个公司有不同的手册报关进口保税料件,所以出口报关需要做对应。报关料件进口-在海关备案的BOM(成品耗用原材料的物料清单)*出口产品=账面余外销料件数量。
5.宝钢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战略管理 篇五
案
例 分 析
12审计6班 张艺严
宝钢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战略管理
【摘要】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的核算、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成本在企业中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宝钢作为中国钢铁业的龙头老大,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中,也有其独到之处。宝钢集团的成本战略管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步,紧跟时代的脉搏,带有强烈的时代发展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科学的成本管理发展历史。在宝钢的战略管理中,战略定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直接影响了整个宝钢集团的发展与巩固,我们也能意识到宝钢能进入世界五百强也不是那么轻松。【关键词】宝钢,成本控制,成本战略,标准成本法,精益管理
一、宝钢公司的简介与基本数据资料
1、宝钢简介①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宝山区长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桩。经过30多年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2012年,宝钢连续第九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197位,并当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给予宝钢全球钢铁企业中最高的信用评级。
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全部装备技术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通过引进并对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着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宝钢以钢铁为主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2011年产量为4427万吨,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四位,利润总额181.5亿元,盈利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二位。钢铁产品通过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日本、韩国、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金属制品、航天航空、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
2、宝钢的财务报表
2012年宝钢的资产负债表②
流动资产
①②
流动负债
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来源于宝钢集团网站投资者关系经营业绩板块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发放贷款及垫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一、营业总收入其中:营业收入8,840,469,097.21
89,577,809.31 12,411,303,185.31 8,542,193,127.62 3,716,337,443.68 948,484,949.13 33639886.82 1,127,915,016.72 28,790,882,932.79 69,380,803,448.59
2,763,019,609.19 1,467,832,301.93 18,035,939,000.00 9,118,968,766.28 477,471,234.63 79,440,015,016.44 9,966,930,139.34 111,190,366.94 6,152,529,015.20 906,159,533.22 2,026,536,047.54 14,509,906,520.94 144,976,497,551.65 214,357,301,000.24
2012年利润表短期借款
28,964,525,209.64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8,071,462,806.92 拆入资金 600,000,0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 20,789,685.96 应付票据 3,255,540,509.18 应付账款 18,655,403,230.17 预收款项
11,194,900,927.62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437,705,880.63 应付职工薪酬 1,565,024,385.52 应付利息 177,928,027.43 应付股利 22,155,313.83 其他应付款
681,525,421.6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4,402,850,000.00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控股公司款
2,938,659,947.30 流动负债合计 82,226,685,180.89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2,731,689,992.42 应付债券 9,835,739,000.07 长期应付款 250,000,000.00 专项应付款 688,993,701.54 递延所得税负债 320,632,524.32 其他非流动负债 961,802,609.24 非流动负债合计 14,788,857,827.59 负债合计 97,015,543,008.48 股东权益
股本 17,122,048,088.00 资本公积 35,892,221,131.19 减:库存股 115,785,165.80 专项储备 17,894,916.86 盈余公积 23,229,714,608.04 未分配利润 35,540,808,913.80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299,633,775.3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111,387,268,716.72 少数股东权益 5,954,489,275.04 股东权益合计 117,341,757,991.76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214,357,301,000.24
191,512,137,670.60 191,135,536,828.10
利息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二、营业总成本 其中:营业成本 利息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三、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71,630,234.13 4,970,608.37
189,117,333,837.44 176,879,358,812.58
266,450,869.57
575,355.99 307,987,349.04 1,925,622,030.62 7,237,559,690.08 415,679,745.91 2,084,099,983.65-12,975,596.11 1,214,690,828.50 207,026,633.19 3,596,519,065.55 10,502,489,013.27
959,355,275.97 779,567,721.43 13,139,652,802.85 2,706,697,134.02 10,432,955,668.83 10,386,372,522.05
少数股东损益
六、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
46,583,146.78
0.6
二、宝钢的成本系统
1、宝钢成本核算简介
宝钢自创立以来,主营的业务就是钢铁冶炼与锻造,作为一个钢铁业的龙头企业,宝钢的成本系统在国内企业中也算是最为完善和先进的。相对于传统的分批发与分步法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不能适应规模如此巨大的制造业企业,所以现在的宝钢采用了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就是标准成本法。
在与此同时,宝钢也在生产中采用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那就是精益管理,精益管理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成本管理方法,主在价值链上进行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是一个履行控制能力的责任系统和价值创造系统,由成本规划、成本抑减和成本改善三大支柱构成,宝钢精益成本管理体系是高科技、新市场需求和现代管理三者综合作用下的必然产物,代表着企业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方向。
在现在日益复杂的生产中,产品成本的核算至关重要,要想使产品的成本更加准确,费用分配更加合理,需要完整的一套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体系。而宝钢则很好的应用标准成本法来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同时采用精益成本管理方法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使得宝钢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2、标准成本法在宝钢的应用
标准成本制度产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我国关于标准成本制度尚处在概念介绍的阶段,企业实务中应用的不多。宝钢1995年着手推进标准成本制度,1996年正式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及管理体系。通过这近20年来的推进,宝钢在成本管理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丰富了管理会计中有关标准成本的内涵。
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三部分。根据我们实践中的体会,标准成本应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量化标准金额化,做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成本中心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经过的并且有投入、产出的单元都为成本中心,一级成本中心一般为一个厂,二级成本中心为分厂,三级成本中心为作业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区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服务性成本中心、辅助性成本中心和生产管理性成本中心。这样既可衡量一级成本中心的绩效,也可根据需要来衡量二级成本中心、三级成本中心的绩效。
(2)成本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成本标准是针对明细产品(产品大类十材质十规格)在各成本中心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而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指标、历史消耗资料,而价格标准制定的依据为成本补偿。
(3)成本差异的揭示和分析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和价格差异。
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消耗一标准消耗)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
对于三级成本中心(作业区)的差异,由于定好了价格标准,因而在此不揭示价格差异,只揭示消耗差异。
在诸多的因素中,成本标准的确定至关重要,而标准成本的拟定,需要有一个时期的测定,在长期经验的积累下,才能确定好这个标准,而宝钢则正好可以确定自己的产品的标准成本。宝钢到如今也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开始施行标准成本制度也有好长时间,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标准。
上图是宝钢下属的一个部门的工序差异表,总体上可以大致看出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形式与计算,确定好了标准成本,再用实际成本与之想比较,得出成本差异,进一步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改进成本管理系统,这才是标准 ③
③来源于《会计研究》中的《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运用》 成本法的核心理念。标准成本法作为一种现代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宝钢应用了这样的方法,才能对成本核算的更加准确,合理,更好的进行价格决策。
3、宝钢的精益成本管理
精益成本管理(Lean Costing Management,LCM)是一个履行控制能力的责任系统和价值创造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环境、组织和文化等因素,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促使成本管理向着预测、决策和控制方面深化。对业务过程实施有效的分层控制,以超越于传统的视野有针对性地采用以维持、改善与革新为根本特征的控制方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 ]。精益成本管理是以成管理为核心,是由成本规划、成本控制和成本改善三大支柱所构成的。与生产过程管理一样,也是在逆向思维指导下,形成独特的精益的成本管理思想。加法变减法的成本管理思想[ 2 ]。精益成本管理把成本加利润等于售价的公式变成为:售价-利润=成本。意即以用户市场上能接受的售价减去确保企业必要的利润等于只能用这些成本去制造。
精益成本的要素首先是成本规划成本规划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的降低成本活动,也叫新产品目标成本控制。精益生产之所以把成本控制的重点首先放在产品开发阶段,并把它看成是企业竞争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是因为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成本的80%。在成本的结构上,开发费用只占整个产品成本的5%;在成本控制的效果上,开发阶段占70% ,其它阶段只占30%。二是因为传统成本管理工作把重点放在产品制造过程的各种消耗和费用控制
上,对新产品目标成本几乎无人问津。因此, 精益成本管理提倡使用好成本中5%的开发费用,控制住80%的成本,确保产品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和先进性。其次是成本抑减,企业成本抑减是企业运用计划或预算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从消除浪费、挖掘潜力、增加生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以有效支出代替无效支出等方面进行考察和评价,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企业成本抑减的目的是减少损失,消除浪费,运用建设性方法,在指定范围内不断地改进目前成本费用支出标准来降低成本。最后则是成本改善,精益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四个过程做了改进,把低于实际水平的成本降低活动称之为成本改善。成本改善通过彻底排除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浪费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浪费.可以分为几个等级,一级浪费是指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要素,如过多的人、设备和库存,它引发出过多的工资、折旧和利息支出;二级浪费,是指制造过多或过多的提前(精益生产不提倡超倾完成任务,而强调适时适量);三级浪费是在制品过多;四级浪费是指多余的搬运、多余的仓库管理,多余的质量维持。
宝钢的精益成本管理改变了过于偏重“现场制造成本”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从产品策划、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顾客使用、环境等产品寿命周期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从业务长河的下游移到了上游或者说是源头。故在管理职能上,应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在管理内容上,应包括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在管理范围上,应跨越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跨越单一的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注重对企业内外、对产品的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在管理重心上,应将成本控制转向成本预测,尤其是要加强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目前,宝钢的高档钢材产品成本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低成本是宝钢的优势之一,主要表现在:(1)人工成本优势:宝钢劳动生产率位于国际同行先进水平,人工成本具有领先优势。(2)规模效益显著:宝钢除初轧外,各工序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出规模效益。(3)能源成本低:宝钢能源的回收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炼钢为负能炼钢、世界首台燃汽轮机发电)、厂房设置科学合理、能源介质基本自产等形成宝钢低能源成本优势。(4)消耗成本低:宝钢良好的资金信誉、稳定的供货渠道、临海的地理位置等,大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与先进的消耗指标相结合,形成宝钢低消耗成本优势。(下图是宝钢的精益成本管理的价值评价系统)
目前宝钢的精益成本管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推广领域正逐步由产品生产扩展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范围从企业内部管理走向企业外部管理,管理效果从短期管理走向期管理,管理轨道从纯经济转型到经济与技术结合型,管理手段从手工型转向自动化、信息化,逐步形成面向企业价值增值的精益成本管理体系,形成以获取竞争优势、创造用户价值为的的、系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是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精益成本管理体系。宝钢的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在标准成本制度下进行计算产品成本,然后再精益成本管理制度下对产品成本进行评价和控制,从而使得自身的产品成本不断下降,这样才能将产品的价格压低,取得在国际市场上得竞争力。
三、宝钢的成本战略管理
1.宝钢的管理会计发展
宝钢作为世界五百强,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仅在产品上和市场地位上都不可忽视,但与此同时,宝钢在管理会计上的实践也给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带来了许多的经验。宝钢在管理会计多个领域的实践,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成功范本。特别是全面预算管理和标准成本管理领域的成功实践,不仅是我国大型企业早期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探索,也是我国信息系统早期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成功实践典型,带动了我国大型企业对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潮流。
宝钢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适应历史潮流,宝钢在建设初期就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成套技术、设备和管理软件。1985年投产伊始,集团就从日本引进作业长制,采用“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五制配套管理模式,来适应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管理需要。
1991年,宝钢二期工程顺利建成,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之也出现了诸如功能庞大、机构众多、资源配置机制复杂、管理中心分散等管理问题,集团急需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时,决策层正式提出管理要以财务为中心,确立了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全面预算管理势在必行。1993年初,宝钢财务部设置了经营预算部门,正式开始全面预算“演习”,在总结预算管理推行经验的基础上,1994年,正式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的同时,宝钢自筹资金进行的三期工程也开始建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一般的分批结转制度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宝钢是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的钢铁生产企业,各项消耗指标趋于稳定,具备了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条件。为了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更好地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宝钢集团决定于1996年1月1日正式实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
1998年,宝钢与上钢、梅山钢铁联合重组。重组之后,宝钢集团确立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并在目标导向下,在整个集团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经过七年的探索和改进,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已成为各个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很多钢铁子公司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符合各自内部生产经营特点的预算管理模式。
2000年6月,宝钢三期工程全面建成。经过三期工程的建设,宝钢总体工艺技术及装备都达到较高水品,成本优势明显,企业盈利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时,宝钢提出了精益化管理的设想。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到2003年,宝钢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其自身特色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本方法、以标准成本管理为基础、以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全面财务管理控制体系。
宝钢通过对全面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到三期工程建成之时,集团总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在国内钢铁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1999年,宝钢主营业务收入占国内十大钢铁企业总收入的24.4%,而利润总额占这十大企业税前利润总额的61.9%。2000年,宝钢成功在A股上市。2003年,宝钢以销售收入145.48 亿美元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 强的企业。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钢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钢铁行业全面亏损。宝钢也没有幸免,营业收入和利润率均大幅下跌。宝钢决策层充分发挥全面财务管理体系的作用,坚持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方向,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从市场出发,倒逼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的完善,进一步确定企业的战略导向,以最短的时间调整经营模式和路径,使宝钢重新进入稳定经营的轨道。④
2、宝钢的战略管理
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如果想要有所作为,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绝对地位,仅仅有现在的一些实力还是不够,更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一个正确的战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发展。宝钢的成长,可以看出,他们的战略目标不仅明确,并且还很合理,就这样,宝钢才能稳步向前,走到现在的位置,奠定了宝钢在中国钢铁业不可动摇的地位。
2007年,宝钢最新的战略目标定位为: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为此,宝钢确立了“一二一”的战略思想。一条主线:围绕“规模扩张”这一未来发展的主线。两个转变: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一个落脚点: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宝钢为什么要这样做,作为一个传统的国企,有这样一个战略定位确实不易,既有国内的目标,又将国际上的定位展现出来,总体来说,这样的一个战略定位为宝钢的转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么宝钢做出这样一个战略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④ 来源于《管理会计实践》的《追寻宝钢的管理会计探索之路》 首先是规模经济的驱动,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是十分明显的。钢铁企业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的大型化。随着炼铁、炼钢和轧机设备的大型化,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在扩大。由于单体设备的不可分割性,任何生产设备和生产活动只有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才能获得效益最大化和费用最低化。通过规模整合,集中资源,能够实现生产装备的大型化和扩大企业规模;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减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是定价能力和话语权的驱动,铁矿石等主要原材料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的战略资源。2005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涨价71.5%,更让人们意识到铁矿石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尽管世界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但优质的铁矿石却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极少数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钢铁企业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如果宝钢达到规划中的8000万吨规模,那么宝钢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在与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谈判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将增强,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战略原材料的成本,避免钢材价格、利润等方面的波动。在国际市场里形成与安赛乐米塔尔、POSCO、新日铁等的寡头竞争局面,并稳固自己在国内市场的领头羊地位。随着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控制力的提高,宝钢将有能力为下游客户提供结构更丰富、价格更低、附加值更高的钢材产品,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则是行业竞争的驱动,目前,国际钢铁业正逐步步入寡头竞争的时代。现代国际钢铁产业发展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收购兼并的过程。国际钢铁工业通过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钢铁企业的规模进一步增大,这已经成为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
⑤
由上图可以看出,宝钢的产量在世界上的比重更不高,要想取得更高的份额,宝钢不得不提出新的战略,以便增强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将其他钢铁巨头挤下去。可见,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对手的扩张战略,新的竞争格局,也驱使宝钢无法单纯依靠原来的“稳健经营与精品基地”战略,必须采取快速的规模扩张战略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从以上的战略管理中,我们不难看出,宝钢的战略管理可以看出,要想适应新的环境,就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战略,制定更加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论
宝钢的发展,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的发展,在三十多年的巨变中,宝钢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的具有锋芒,使得宝钢发展迅速,成长为全球五百强之一。宝钢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战略管理,只有成功的战略,才能使得企业的发展中不走偏,不走错,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好。与此同时,宝钢的管理会计也不断发展,代表了中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在管理会计的 ⑤ 来自《宝钢战略分析》 推动下,宝钢也在成长。一个优秀的制造业企业,不可能忽视它的成本,可以说成本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至为关键,宝钢的发展,也是一个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宝钢的标准成本法也不断完。同时,再配合精益成本管理的相关方法,使得宝钢的成本不断降低,也更加具有竞争性。
宝钢的成长,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我们不能忽视成本的核算因素,只有将成本的核算更加合理,我们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决策同时受到战略方针的影响,只有将这些都做好,我们才能将决策做的更正确,更合理,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宝钢精益成本管理应用案例研究》 范松林等著 来源于《科研管理》 2《钢铁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探讨》
3《精益成本案例分析:宝钢的精益成本管理》 来自于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6.成本核算制度 篇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公司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 成本核算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四条 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人员设置。
一、定额管理
第五条 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六条 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七条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出库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 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产品代码、制造单号、路线单、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做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动力电的实际耗用量,并做好动力电消耗统计报表。
第八条 各单位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计量验收
第九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四、人员设置
第十条
财务部设置成本核算员,负责成本核算有关工作的协调及制度的修订,负责公司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
第十一条
财务成本核算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成本核算制度的宣贯和实施;
(二)加强存货管理,确保存货帐实相符;
(三)负责本单位的内部结算有关工作;
(四)在本单位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五)协助本单位领导对生产费用耗费进行控制,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
(六)协助本单位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计划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满足成本管理及内部经济核算的需要。
第十三条 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客观反映产品实际成本。对于已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归集和登记;对于尚需发生的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在制产品成本与已完工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十四条 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第四章 产品成本项目
第十五条 成本项目包括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费用
1.直接人工费 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2.直接材料费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的费用;
3.燃料动力电 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动力电。
(二)制造费用
指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等。
第十六条 直接生产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包括研究室及车间生产人员;
第十七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产品成本:
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因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各项罚款、赞助、捐赠支出;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第五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十八条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每种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成本项目。产品成本采用制造成本。
(三)设置下列各种成本和费用明细帐:
1.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生产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
2.制造费用明细帐,按生产部门和明细项目别核算发生的制造费用。并按规定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
3.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明细帐,根据划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
4.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明细帐,按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核算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
5.主营业务成本明细帐,根据销售清单及出库单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四)财务对本单位的原始单据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集;财务部对所有已发生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五)财务部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分产品类别的成本计算单(或称成本二级明细帐)。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六)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第六章 材料费的核算
第十九条 材料物资应按其性质进行分类类别的规范与调整由总库负责,并书面通知财务部。
第二十条 财务部设“原材料”“低值易耗品”一级明细帐,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摊入费用。库房按材料品种和规格设置三级明细帐;按低值易耗品类别、品种、规格设置辅助帐薄,以控制其数量,掌握使用状况;库房保管设置数量卡片。材料三级明细帐根据采购验收单和领料单逐笔登记。
第二十一条 材料的计价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
(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
(三)符合生产中心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
(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净损失及其整理费用;
(五)进口材料的国外进价,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和其他进口费用,以及应分摊的外汇价差。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
以上第1项应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第2、3、4、5项,凡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能分清的,应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第二十二条 核算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要根据经批准的材料出库、退库原始凭证,按材料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对于尚未付款已经入库材料的领用,要按计划成本或合同估价入帐。所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当期成本,不得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出库材料成本的计价,除单独为某项产品采购的材料采用个别计价法外,其余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
第二十三条 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材料费,直接计入受益对象;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生产专用工具、工艺装备、油料、气体等,领用后在“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中核算,按制造费用分配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无法再用于生产的废料、边角短料,应按时回收交库,还能再利用的应办理退库手续,并冲减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第七章 直接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十四条 支付员工的各项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辅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都应当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计算、支付、汇总、分配,计入不同的成本费用科目。
第二十五条 生产部门的人员工资由财务根据本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按费用性质进行分配。生产部门管理人员、研究室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车间人员工资计入直接人工费,对于既参与产品生产又参与科研的人员的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分配率,分配后分别计入相关费用科目。
对于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直接人工费,根据工资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负担的直接人工费,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1.采用定额工时制的,根据工时定额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工时定额×单位工资标准 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
2.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根据完工量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完工量×单件工资标准 某一产品直接人工费=∑某一配件(工序)直接人工费
3.采用实际工时制的,根据实际工时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应计入生产成本中的职工福利费按同一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当期直接人工费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直接人工费分配率
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可以按天也可以按小时统计。有条件的生产车间原则上应按小时计算,并与工时定额对比,作为修订工时定额的依据,研究室暂按天统计,多产品情况下,分别统计各产品工作天数。
第八章 动力电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十六条 为加强内部经济核算,电费管理部门应在生产部门安装电表,在其生产车间安装分表。每月向供电局支付电费后,财务部凭电费支付有关单据先在“管理费用-电费”科目核算,月末根据电费管理部门编制的动力电分配表进行分摊,冲减“管理费用-电费”科目。
第二十七条 生产部门及其生产车间消耗的可直接区分受益对象的动力电,根据电费单据直接计入受益对象;几个项目共同耗用的动力电,可按以下方法在各项目之间进行分配:
1.定额工时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定额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定额工时×动力电分配率 2.计件工资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直接人工费总额)×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动力电分配率 3.实际工时制下
动力电分配率=(当期动力电耗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生产工时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动力电=该产品生产车间实际生产工时×动力电分配率
规模相对较小、动力电耗费较少的生产车间,暂不单独核算动力电,其支出在制造费用-电费科目中核算。
第九章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十八条 制造费用发生时,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月末进行汇总并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成本中。分配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各成本计算对象直接人工费总和)×100%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分配率
第十章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
第二十九条 为了分期确定损益,在有未完产品的情况下,需要将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其平衡公式为:
完工产品实际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全部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
第三十条 期末未完工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采用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法 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产量,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不折算)。(为简化计算,暂采用50%作为综合折率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公式是: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原材一次投入时不含直接材料费)=(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月实际完工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
=材料费+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约当)单位成本 第三十一条 各种用于销售的半成品应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作为成品进行管理。
第十一章 产品销售成本的结转
第三十二条 成品管理部门应会同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制定产成品出入库、退库流程,健全产成品库房管理制度,建立发出商品登记管理制度,确保产成品帐实相符。
第三十三条 月末,财务部根据成品库房编制的产品出库汇总表采用移动平均法结转销售成本。
第十二章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的管理
第三十四条 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填制时可以用钢笔或圆珠笔,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编制,签章齐全、字迹清楚。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填制的原始记录必须经审核签章后才能向接收部门传递。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记录,接收部门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主管领导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记录,应返还经办人,重新填制或予以更正;原始记录有错误的,应当由填制单位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填制单位章或更正人个人名章。原始记录一般不得向外部单位报出。
第三十六条 成本核算有关汇总表、统计表、登记表、帐、卡等的数据必须以审核过的真实的原始记录为基础,必须经过复核程序,由填制单位安排人员进行专门复核,填制单位负责人签章后方可向接收部门传递。编制单位不得对原始记录进行篡改和错误引用。
第三十七条 各种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分院主管领导批准,并经财务部负责人核准后,方可销毁。
第十三章 监督与检查
第三十八条 公司对各单位成本核算的执行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成本核算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及岗位间不协调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有关原始记录的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原始记录的填制是否合规,传递是否及时。
(三)了解基本的生产流程和作业规程,检查生产程序是否合理,内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超限额领料责任处理情况。
各单位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成本核算中的薄弱环节,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三十九条 监督检查小组由公司财务部牵头,经营部、生产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每月不定期检查,检查报告经参加人会签后报总经理办公会通报,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第十四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拟订,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其解释、修改权归公司财务部。
第四十一条 本制度自二○○九年
7.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篇七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时间成本
1 引言
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造成物流成本冰山的最主要原因,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的提出为制造企业准确、详细核算产品物流成本提供了一个合理方法。
2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分析
2.1物流作业成本分析
(1)运输作业成本。
运输作业成本包括运输作业直接发生的人员费用、燃料费用及折旧维修等成本和运输作业相关管理成本。即:Ct=Td+Tg。其中Ct为运输作业成本;Td为运输作业直接成本;Tg为运输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2)采购作业成本。
采购作业成本主要包括产品本身的采购成本、采购作业直接发生的人员及材料等成本、采购作业相关管理成本。即:Cp=F+Pd+Pg。其中Cp为采购作业成本;F为产品本身的采购成本,,i为产品种类,i=1·m,bi为产品采购单价,xi为第i类产品采购数量;Pd为采购作业直接成本;Pg为采购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3)仓储作业成本。
仓储作业成本主要包括仓库成本(或租金)、保险税收成本、库存资金占用成本、仓储损耗成本、仓储作业成本、仓储作业相关管理成本。即:Cs=Sr+Si+So+Sd+Sa+Sg。其中Cs为仓储作业成本;Sr为仓库成本;Si为保险税收成本,Sr=F*i0,i0为相应保险费率或税收费率;So为库存资金占用成本,S0=F*r0,r0为企业内部收益率或商业银行一年期利率;Sd为仓储损耗成本;Sa为仓储作业成本;Sg为仓储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4)包装作业成本。
包装作业成本主要包括包装作业直接发生的人员费用、材料费用等成本和包装作业相关的管理成本。即:Cw=Wd+Wg。其中Cw为包装作业成本;Wd为包装作业直接成本;Wg为包装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5)装卸搬运作业成本。
装卸搬运作业成本主要包括装卸搬运作业直接发生人员费用、设备燃料费、设备折旧及维修费用等成本和装卸搬运作业相关管理成本。即:Cm=Md+Mg。其中Cm为装卸搬运作业成本;Md为装卸搬运作业直接成本;Mg为装卸搬运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6)流通加工作业成本。
流通加工作业成本主要包括流通加工作业直接发生的人员费用、材料费用、设备燃料费、设备折旧及维修费用等成本和流通加工相关管理费用。即:Ce=Ed+Eg。其中Ce为流通加工作业成本;Ed为流通加工作业直接成本;Eg为流通将作业相关管理成本。
(7)其它管理成本。
其它管理成本表示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而又不在上述六类物流作业范围内的管理成本,在此将其看作一种“管理作业”成本。即:Cg。
汇总以上7种作业成本,企业物流作业总成本可表示为:
其中cA为未考虑作业时间成本的企业物流作业总成本。
2.2作业时间成本
依据作业成本法,物流作业成本的归集最终源于企业传统会计科目的各种费用,不包含作业的时间成本。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准时制造及交货期不断缩短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考虑制造企业物流作业的时间成本显得十分重要。将时间引入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必须考虑时间成本的量化问题,本文在确定物流作业时间定额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物流作业时间成本的一种方法。
(1)确定物流作业时间定额。运输作业时间定额:T=s/v(1+f)+Ta其中s为运输距离;v为平均运输速度;f为不确定因素对标准运输时间的影响因数;Ta为装卸作业、办理手续、等候排队时间及交接时间等时间的总和。
采购作业时间定额:T=Tu+Ta其中Tu为合理采购流程决定的基本采购时间;Ta为可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等待时间和交接时发生的时间。
仓储作业时间定额:T=Te+Tu+Ta其中Te为由经济订货批量决定的基本库存时间;Tu为消化物流系统不确定因素需要的库存时间;Ta为手续及信息处理的时间和交接时发生的等待时间。
包装作业时间定额:T=l/z+Ta其中k为包装作业量;z为在企业正常包装设备、人力情况下的平均包装速度;Ta为与包装作业量无关的准备工作及必要的等待、交接等时间。
装卸搬运作业时间定额:T=k/h+Ta其中k为装卸搬运量;h为在企业正常设备、人力情况下平均装卸搬运速度;Ta为与装卸搬运量无关的准备工作及必要的等待时间和重复操作等时间。
流通加工时间定额:T=q/u+Ta其中q流通加工作业量;u为在企业正常加工设备情况下的平均流通加工速度;Ta为与作业量无关的准备工作及必要的交接等待等时间。
(2)物流作业时间成本核算。物流作业时间可看作一种机会成本,因此,需对超过作业时间定额的时间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α的时间成本为:
其中Tα为作业α的时间成本;Cα为不考虑时间成本时作业α的成本;Δtα为作业α的实际作业时间减作业α的时间定额所得的时间差;tα为作业α的时间定额。在此不考虑上述“管理作业”的时间成本。
3 基于作业成本法及作业时间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构建
3.1物流直接成本的归集
在7种物流作业成本中可直接归集的成本有:产品本身的采购成本F、保险税收成本Si、库存资金占用成本So。即:
则7种物流作业成本未归集的成本有:Ct,Cp-F,Cs-Si-So, Cw, Cm, Ce, Cg
未归集的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法归集到产品。
3.2成本库费用归集
根据资源动因(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把每个作业发生的费用集合分别列作一个成本库,本文可分别将7个作业划作7个成本库。制造企业的费用明细科目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运输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机物料消耗、办公费、水电费、会议费等等。进行成本库费用归集时可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或专门记录)将这些费用在各成本库之间进行分配。成本库费用归集如表1:
表1中的数据Xij代表第j成本库消耗第i项费用项目的量,数据Xi代表第i项费用项目,数据∑Xij代表第j成本库归集的费用。
3.3确定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即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也是把成本库费用归集到产品的关键因素。成本动因的确定要保证成本动因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线性关系。确定成本动因后,需要收集成本动因数据(往往需要信息系统辅助),各作业点都需要统计人员负责收集原始成本动因数据。
本文根据制造企业物流活动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运输时间、采购单数量、仓库占用空间、包装作业人工工时、装卸搬运作业人工工时、流通加工作业量作为运输作业、采购作业、仓储作业、包装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通加工作业的成本动因,由于其他管理作业成本金额不高且不易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故选择在各产品间平均分配。例如表2:
表2中的数据dij表示产品i消耗成本库j的成本动因量,最后一行数据dj表示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
3.4计算成本动因费率
在归集了各成本库费用及统计了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量后,即可计算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动因费率=成本库费用/成本库成本动因总量,即:
其中rj为j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费率;cj为j成本库的费用;dj为j成本库的成本动因总量
3.5成本库费用的分配
有了成本动因费率后,可根据各产品消耗的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的数量,进行成本库费用的分配,继而可得个产品的物流作业成本:
其中OHi为i产品分配得到的物流作业成本;rj为j成本库成本动因费率;dij为i产品消耗j成本库的成本动因量。
式(4)用矩阵形式表达即各产品物流作业成本归集矩阵:
用矩阵形式表达为:
其中OH为产品的物流成本矩阵,D为产品消耗成本库的成本动因矩阵,R为成本库动因费率矩阵。
3.6核算作业时间成本
本文在核算物流作业时间成本时,将作业时间成本看作一个“系数”加权到成本动因矩阵中,即:
在此基础上构建嵌入作业时间成本的作业动因矩阵,即:
其中D*为嵌入了作业时间成本的成本动因矩阵。
由此,可构建嵌入了作业时间成本的产品物流成本归集矩阵,即
用矩阵形式表达为:
其中OH*为嵌入了作业时间成本的产品物流成本矩阵。
3.7产品物流总成本汇总
将第1步归集的物流直接成本与通过作业成本法并嵌入了作业时间成本归集的产品物流成本(OH*)汇总便可得产品的物流总成本,即:
用矩阵形式表达为:
其中CTi为产品i的物流总成本。
制造企业可通过以上模型详细的分析本企业的物流成本情况:分析各物流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及作业的时间成本,以此考核各物流作业的效率;以产品种类或各订单为单位分析单位产品的物流总成本消耗,以此考核各单位产品的盈亏情况;分析物流作业的详细成本信息,结合各作业的成本动因量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提供依据;根据作业成本及作业时间成本情况,为企业产品合理定价及物流业务外包提供成本信息。
4 结语
目前,物流成本的“冰山”现象在众多制造企业中仍然存在,在顾客导向及交货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下,考虑物流作业时间的制造企业为数不多。因此,为众多制造企业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和思路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制造企业的物流作业成本和作业的时间成本,构建了嵌入作业时间成本的成本动因矩阵,最终建立了基于作业成本法及作业时间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文中在成本动因的选择及作业时间成本的计算方面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何更加客观的选择成本动因及更精确的计算作业时间成本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ooper R, Kaplan R.Activity-based Costing:Resource Manage-ment at its best[J].Harvard Management, 1991, 43 (4) :66-86.
[2]Pohlen T, La Londe B.Implemen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in Logistic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1994, 15 (2) :1-23.
[3]崔南方, 钟秀丽.基于SCOR的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模型[J].管理学报, 2006, 3 (4) :391-399.
[4]张人千, 魏法杰.作业成本法的实用化模型探讨[J].工业工程, 2001, 4 (2) :18-21.
[5]龚国华, 张建.物流时间消耗与定额管理[J].物流技术, 2004 (10) :53-55.
8.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 篇八
煤炭行业的整改和合并是为了扩大自身的实际发展竞争力,也实现了产业的优化发展要求,促使合并后的煤炭企业在更加紧迫的局势下依然能够自若的站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前头。因此合并后的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问题就是基建工程的投资成本较大,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煤炭企业的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就要实施对于煤炭改革企业的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分析。
一、分析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的重要性
有利于提升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的价值。当前的煤炭核算体制中存在较多的片面性,仅仅是将煤炭的运出和收益进行和针对性的核算,而忽略了煤炭企业的基建投入和后期的运转经费,当前的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是基于整改后的基建工程费用问题,所以基建会计要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主实施针对基建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核算,并为煤炭企业提供全面真实、合理的会计资料,并及时的分析和监督,加强企业基建工程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所创造的巨大经济利润和经营手段是分不开的,但是针对煤炭企业整改后基建工程的不断增多现状,会计成本核算就必须实施针对成本的核算,维护基建工程的建设并有效的维护煤炭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提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价值。
完善煤炭企业核算运行体制的有效方式。改革的煤炭企业经济核算体制是煤炭企业进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环节,能够解决煤炭企业改革后的核实体制和成本核算的各种制约问题,煤炭企业现行的核算体制主要是煤炭部直属和排除机构以及各省的煤炭专管单位、以及煤炭企业直接管辖范围内的矿务局为独立核算单位,统一带快、自负盈亏,独立编制会计报表等方式实施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的,所以煤炭企业的核算运行体制以及成本问题的重视,才是维护企业利益的直接表现,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二、改革煤炭企业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若干问题思考的解决办法
煤炭企业核算存在的不足之处较多,主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会计监督不到位、财务的日常管理和单位的业务脱节,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的困难,因此针对煤炭企业的核算问题要进行主要的解决方法落实:
建立专门的基建会计制度。专门的基建会计能够根据基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进行相对应的资金调配和整合,能够提高基建工程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而且基建会计在基本的建设经济管理中还具有监督作用。并且基建会计是一次性的直线式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基建工程的建设或者交付使用而结束,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基本的建设过程实施会计监督。对基建劳动消耗进行会计审计,例如:办理工程款项的拨付和核算、结算、编制建设计划财务决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建设项目会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质量,保证建设项目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机构的设置和领导分工,实现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特别要健全人、财、物管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会计监督制度的执行,要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基建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科学的规范核算工作在扩建工程中的在建工程核算。整改后的煤炭企业最大的财务支出就是对于基建工程的投入建设,所以基建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就成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分支部分,對于会计的核算、基建项目的投资控制、概算执行控制、以及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合同谈判、合同管理、工程量价审核、竣工结算以及财务决算等相关事项进行程序上的规范,对于基建工程所耗费的资金能够有效地控制。
有效地划分基建费用应用资本化。基建工程主要的应用资本包括:基建工程款项的拨入、支出和结算,编制基建工程的财务收支计划,参与基建项目的预算、审核以及验收、合同签订等,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护基建工程的建设施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费用,都应计入资本化内,并将费用计入当期的损益内,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正确性要求,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所以煤炭企业的基建费用应用计入相关的损益内,在建设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支出现象,并都计入工程的总投资中,还包括基建项目发生的其他费用等,形成和企业会计的统一划分,在建设项目中形成建设成本的分化和归类,达到预定的工程建设费用的划分,所以基建费用的具体费用才有资本化的细分。
有效地解决整改期间的其他会计问题。在基建工程的开展中具有较多的会计问题,例如:会计信息的不合法不合规现象,期间合同不明确、拨付款项目不准确、忽略企业转产成本、来往账目不清晰等状况的产生,所以针对基建工程的开展,实施会计的成本核算,是为了保障基建工程能够在规范完整的会计制度下开展建设,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科学性,所以针对基建活动的各种财务活动和支出要进行相对应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控制和管理,而且会计的开展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严格的控制各项工程建设款的收入和支出,对于所有的工程控制来往账目进行相互签字的确认,保障所有建设用款都是有签约单位进行管理的。针对建设量不大、工程期较短的基建工程要按照规章和制度的规定在企业内的在建工程或者基建工程支出中进行会计科目明细的核算,但是应该按照在建项目的名称设计二级明细科目,然后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概算皮肤类别加结转科目设计三级明细科目,在企业内的基建工程开展中,才能将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行实际有效性的控制,而且能够更进一步的明确反应,基建工程的会计核算,解决更多的会计问题,做到对工程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发挥基建会计成本核算的有效作用。
改革后的煤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以及针对于基建工作的成本核算是煤矿企业有效控制财务支出,明确财务报表的有效途径,而且抓好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增强会计核算对于基建项目过程管理的针对性控制,也只有将计划和资金都具备到位,才能够进行基建工程的全面开展和建设,所以在确保企业经济收益的过程中,要面对基建工程的开展工作进行控制,确保资金链条的高效运转,同时也给煤矿企业的整合会计管理带来更多的财务管理指导。
【制造业成本核算论文】推荐阅读:
加强制造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探讨06-20
制造业物流成本会计相关问题研究08-21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11-02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07-08
纳米制造论文07-17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科概论论文07-01
电子制造设备维修与保养论文07-24
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09-06
论文封面电大机械设计制造毕业论文10-26
制造企业成品仓库规划设计探讨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