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作文

2024-06-21

唐山大地震作文(精选8篇)

1.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一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地区(东经118.2度,北纬39.6度)发生大地震。

那一天,到处都是沙子和灰尘,群山摇摇欲坠。“救命!”到处喊这三个字。石头滚下来,女人和孩子都跑了,她们伟大的丈夫在保护她们。

一个孩子被一块大石头遗忘了。他一直在哭,因为大家都在逃避地震,都有危险。还有谁会关注这个孩子?孩子一直在哭,停不下来。突然,一块大石头滚向小男孩。看到没有人救他,他哭得更大声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走上前,把孩子推到一边,自己挡住了那块大石头。“啊!”那人痛苦地说。地震后,是九死一生。这个人被发现还活着,并被送往医院。孩子们被找到并被送往医院。政府无意中知道了一个男人冒险救一个孩子的故事。政府颁发了一万元作为人类精神奖,并赠送了一面旗帜。那人拒绝了一万块,只有旗子。政府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男人说:“爱情是无价的,但可以从心里传到心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帮助别人,就会有回报。但是,我们要像故事里的男人一样:“爱情是无价的,但却是可以传心的。”

2.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二

从电影制作的初衷看

对于导演冯小刚来说, 《唐山大地震》完全是一个“命题作文”。2007年, 唐山市政府为了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 在当年埋葬死者的南湖建立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并在园区内修建了一面巨大的纪念墙, 上面铭刻着罹难者的名字。兴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还不足以寄托人们对已逝者的哀思, 唐山市政府又主动联系国家电影局, 提出希望合拍一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小刚导演。由此可以看出, 《唐山大地震》制作的初衷不在赢得观众和票房, 取得经济上的收益, 亦不是导演艺术创作的尝试, 其真实旨意则是为了“告慰地震中遇难的死者, 愿生者幸福”。“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和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仅体现在对公民合法权利和应得利益的维护上, 还体现在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动机是主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在这个商业气息充斥的年代, 市场经济制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景———商业利益的过分凸显、精神文明的日渐没落, 数据成了人们生活中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尺。唐山大地震在32年之后,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能够走上荧幕,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是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 反映了人们人文关怀意识的逐渐增强, 已经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这部电影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 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分别占据50%、45%和5%的股份。地方政府出资介入到电影的拍摄, 《唐山大地震》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但却是第一部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 捆绑商业和制作团队的影片。唐山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仅出资6000万元, 而且积极配合拍摄, 在群众演员、拍摄场地和外景道具等方面提供了种种便利。该电影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说:“我们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 成为大股东,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影片中的话语权, 才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 我们希望影片既‘主旋律’, 又要充满人性、直指人心。”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把《唐山大地震》列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中最重要的5部电影之一。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唐山市政府和国家电影局共同携手促成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完成, 该事件本身已为整个社会对人文意识的关注、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表率。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 整个城市在23秒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最终造成24万人死亡。震后年轻的母亲 (徐帆饰演) 面对废墟下一双儿女但却只能救其中一个的绝境, 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方达而救弟弟方登, 压在废墟下的女儿听到了母亲那句“救弟弟”, 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意外的是方达却在死人堆中奇迹般活了过来, 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 (陈道明、陈瑾饰演) 收养。此后的32年间, 母亲始终活在对女儿的愧疚中, 女儿也因当年被遗弃, 终日在对母亲的怨恨中备受折磨, 两人陷入到了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而这个心结终于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释怀, 亲情团聚。

国家电影局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冯小刚不是没有原因的。冯氏作品中有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冯小刚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等贺岁片无一例外地采用小人物的视角, 以幽默讽刺的手法, 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困扰城市生活的问题;2004年12月上映的《天下无贼》主要描述了两个盗贼自我救赎的故事, 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人性纯净世界”的坚守。2007年的战争片《集结号》则把每一个个体生命重新建立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着重描述了灾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灵创伤以及人们的心理的复原, 是一个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哲学命题。该片表现出了冯小刚对人文关怀精神的深刻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说:“《唐山大地震》是我把一贯推崇的人道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这部电影虽然定位为灾难片, 但从其英文名字“AFTER-SHOCK”上可以看出, 灾难片只是影片的背景和外壳。影评人李滨夙评论道:“影片对于人性和心灵复苏的刻画与表现远远高于对地震和灾难的讲述……他 (导演冯小刚) 全神贯注地关怀人的心灵, 关注心灵的重建和复苏。”《唐山大地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升到对人类心理关注的高度, 核心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肯定, 对人性的赞美。《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国外媒体也称赞本片是华语电影继《集结号》之后一部直指人心的情感力作, 可谓中国版《苏菲的选择》。

从影片的具体内容看

《唐山大地震》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电影在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时, 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两个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两次地震被打通了, 支撑出了一个跨度为30多年的时间和空间。影片中唐山大地震导致了母女分离, 而32年后同样的灾难又促成了团聚的契机。地震的描写成了电影重要的桥段。唐山大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和交通的不便, 党和国家的支援队伍几天后才抵达。在震后几天宝贵的营救时间中, 幸存下来的人们无暇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 自发组织在一起, 建立了临时救灾小分队, 四处寻找、挖掘废墟下的生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所闪现出的人性的大爱无私和情感光芒。这一人文关怀精神在汶川地震中得到了加强性重现:地震发生后, 唐山出动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在各地的唐山人也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汶川。已经事业有成的弟弟方达带着大量的物资赶到灾区, 原因很简单,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唐山人”, 印证了唐山的感恩和博爱精神。远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闻知地震的消息后说:“我要回去帮他们。”此外, 影片中武警官兵、民间志愿者等救援人员也从世界各地拥到了汶川。影片对这两个事件的描述彰显出了人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和人性内心深处的善良, 肯定了其中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 赞扬了人们互帮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感。

《唐山大地震》摆脱了宏大叙事套路的禁锢, 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的个体生命, 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描写, 对生命的尊敬和赞扬, 构成了该影片的精神内核。也正是这一精神内核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2009年, 我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 相比2008年的43亿元票房同比增幅43%, 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机遇和魅力并存。当前, 党和国家号召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决抵制“三俗”。《唐山大地震》承担起了传媒应尽的社会责任, 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 为国产电影做出了成功的典范, 使中国文化传播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电影人只有制作出人文气息浓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和思想, 并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表达的影片, 才可能与来势凶猛的欧美大片相抗衡。

参考文献

[1].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当代电影》, 2006 (6) 。

[2].贾磊磊:《〈唐山大地震〉的启示意义:完成三种电影的互通》, 《光明日报》, 2010年8月5日。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球第九》, 人民网, 2010年5月27日。

[5].《〈唐山大地震〉后期制作特效超越〈2012〉》, 慧聪广电网, 2010年7月29日。

3.唐山大地震 篇三

漆黑的夜蓦地亮了!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8秒,在唐山地下12公里的地方,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瞬间释放。

多位幸存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描述,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声响,由远而近轰隆隆地奔腾而来。疯狂的大地,垂直着颠起又跌落,跟着就是左右摇晃。几起几落,建筑物便酥松了。猛然间,大地浑似次第伸展的海潮,似波涛滚滚地颠簸起来。数十米的烟囱,硕大的商场,成片成片的居民住宅楼,都在强烈的摇撼中倾斜了,断裂了,夹着无辜的人坠落。睡梦中的人们大脑还在麻木状态,人跟桌椅板凳混杂在一块,任地震波随意摆布,从床上抛到床下,被恶狠狠地摔来摔去,听凭死神成千成万地吞噬。整个城市都被令人窒息的灰尘淹没了,高达数丈的灰尘在夜空翻卷奔腾着。

短短的23秒过后,唐山被夷为平地。

但就在地震发生时,还有一群人正处在距离震源最近的大地深处。他们是开滦煤矿的1万多名井下工人。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上万名矿工将成为灾难中境况最惨的人。“星罗棋布的巷道,宛若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几百米的地层深处,那种漆黑不同于闭上眼睛的黑。”曾经写过《唐山警示录》的张庆洲亲自下过矿井,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仅凭头上的一盏矿灯,平时从井下到地上都还困难,更何况是在地震中。”

然而,地下这1万多名矿工在这场毁灭性的灾害中竟得以生还,震亡率仅为万分之七。井下矿工绝处逢生靠的到底是什么?

冷静和秩序

1976年7月27日晚,地震前几小时,全开滦放高产,那时全国工业战线盛行的口号是:学大庆,赶开滦!快到月底了,为了达到产量,大多数机关干部和工人一起下了矿井。

吕家坨矿,当时井下工人1006名,这1006人中,有100多名机关干部,有兄弟单位的打井队,有参加大会战的洗煤厂工人,有下井不足半个月的新工人,还有四十几名女同志。最高的领导是这个矿的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

大震来临那一刻,先是一阵强烈的震风,煤尘轰然而起,什么也看不见。接着,从底板方向传来巨大的声响,由远而近,渐渐地震耳欲聋。整个巷道都在晃,顶板上的煤和矸石哗哗地往下落。钢制的拱形支架接头,在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中发出巨响,令人恐怖的火花四处乱溅,地下深处的矿井立即陷入了地狱一般的绝境。

现场管理者即是抗震指挥者。一个临时的党支部和指挥部成立,由贾邦友担任书记和指挥。他鼓励大家:“要看到光明,增强勇气,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服从指挥。”最后,贾邦友宣布了撤退路线,撤退的顺序是,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是井上工人、采煤工人,最后是机关干部。“各单位都要先群众后党员,先工人后干部,领导必须最后撤离。”

军人出身的贾邦友,已经快八十了,一直被脑血栓等疾病困扰,腿脚也不好,行走需要拄拐杖,记忆也开始有点模糊。在唐山古冶区融园小区的家里,他努力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从采面撤到大巷,从大巷撤到井口,在撼人心魄的余震中走完十几里路,攀上一千多米的陡坡,是何等艰难。在黑暗和恐怖中,谁也看不清谁,一千多人在并不宽敞的巷道里,犹如一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缓缓蠕动的长龙。但是,在这个决定生死的通道下却没有拥挤,也没有嘈杂,有的只是贾邦友镇定自若的指挥。

终于来到最后的关口,风井的梯子道。吕家坨矿的风井是竖井,竖井的梯子道是矿工生还的唯一通道。这梯子长达90多米,分为 14节,每次只能上—个人。上的人多,会造成拥挤,甚至梯子倒塌。梯子—塌、上井的路就断了。上人少了,又拖延时间,如果地震再次发生,井口变形,剩下的人便会失去生存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绝对维护好秩序,做到紧而不乱,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撤离。” 贾邦友说。

“女同志先上!” 贾邦友指挥着,她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几百米高的铁梯,每攀上一级便向生还靠近了一分。她们头上是暴雨般的淋水,脚下是不断摇动的大地,无数矿灯光柱无声地照耀着她们。

“新工人上!”

“老工人上!”

最后是干部,这是一群真正受人尊敬的领导者。贾邦友最后一个返回地面,当贾邦友爬到地面时,已经是上午8点半。撤退共用了近5个小时,这短暂的时光恍如隔世一般。在井口贾邦友一眼就看见,昨日的家已经夷为平地,先上井的人并没有跑回自己的家,都在余震中焦急地等待,等待贾邦友安全返回地面。贾邦友心里一阵发热,“矿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

说到这里,贾邦友干涩的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当记者提起再说说井下的事时,贾邦友用很苍老的声音说,“那点事啊,不想再说了,不是不想回忆,想起来心里都难受。华国锋啊,煤炭部长啊,都来问过这点事。”

坚守岗位

吕家坨矿震时井下工人1006名,零伤亡;位于极震区的唐山矿,震时井下工人1600多名,零伤亡;赵各庄矿震时井下工人3000多名,2人遇难;马家沟矿4人遇难;唐家庄矿1人遇难。

这里面有个细节不得不提。贾邦友等1006名矿工在井下蜿蜒蠕动时,井下完全断电了,水上来了,通风也停止了,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越来越困难,每个人的体力都快支持不住了。

“人们只知道,井下震害比地面要轻,往往不知道井下潜在的凶险。一旦断电停风40分钟以上,地下水会像猛兽一样咆哮着淹没矿井,各种有害气体也会让人窒息。”张庆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可是就在这时,巷道里突然吹过一阵凉飕飕的风。原来是负责通风的工作人员,在地震中逃出后,并没有回家,没有电就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打开了全部风门,保证了矿井的自然通风。

而唐山矿同样负责通风的一位科长,在大地还在震动的时候,从家里逃出,顾不上亲人的安危,立即奔向他的通风岗位。同样用人力代替电动绞车使矿井通风,地处极震区的唐山矿亦无一人伤亡。

其他几个矿井也是一样,地面脱险人员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保证了地下通风,为矿工向地上逃亡争取了时间。

另外,唐家庄矿唯一遇难的矿工张勇,是井下炸药库的保管员,地震时张勇距地面仅有150米,因为担心炸药库发生危险,他一直没有撤离岗位,直到飞速上涨的地下水把他吞没。还有林西矿正在值夜班的绞车司机吴显东,地震时绞车房已经摇动不止,吴显东却按操作规程要求,把闸把打到紧急制动的“O”位上。就在那生死攸关的几秒中,车房倒塌,把他砸在里面。当矿上派人把他扒出来时,他仍然坐在操作位上,手还紧握着闸把。

奇迹绝非偶然

在震前两年,开滦煤矿在国务院69号文件指导下,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抗震防震计划,并且全部进行了落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手里翻阅的1974年国务院下发的69号文件就曾指示: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这个文件并不是针对开滦煤矿一家企业颁发的,但因为开滦煤矿地位之重要,它担负着北京、上海等地发电的用煤重任,所以,开滦煤矿本着“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立足于有震、大震、早震的思想,始终把井下的防震抗震摆在首位。吕家坨矿、范各庄矿的撤退过程几乎就是这份文件的体现版。

4.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四

一个温馨的家,幸福又祥和,有聪明淘气的弟弟方达与恬静的姐姐方登,还有他们和蔼可亲的爸爸大强和妈妈元妮,欢笑声在其乐融融的家庭中回荡。

1976年7月28日,那个噩梦般的夜晚,一家人变得支离破碎。那天晚上,两个小孩还在睡梦中,爸爸妈妈在工地上上班。忽然鱼儿异常地跃出鱼缸,天空出现了一片紫色,随即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响声,大地剧烈震动,大批房屋轰然倒下。面对巨灾,大强很快镇定下来,和妻子元妮逃到了一块空地上。然而当妈妈听到摇摇欲坠的楼上两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喊妈妈的声音时,救子心切的她向孩子所在的楼房冲去,大强将她拉住,自己冲向那座房子。这时房子倒了,大强永远离开了他们。现实总是如此的残酷,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两个人中只能救一个。在生死的艰难抉择中,妈妈选择了弟弟。这时一滴滴晶莹的泪水从姐姐的眼角滑落,充盈着绝望和怨恨!弟弟截肢后获救了,姐姐也奇迹般的生存下来,但姐姐心里的阴影却一直无法消退,妈妈也生活在内疚之中。

20汶川大地震时,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当了志愿者,救援休息时,姐姐听到弟弟在讲述唐山大地震,然后讲到***妈心里还生活在唐山大地震的废墟之中。再次亲临大地震,眼见以幕幕生离死别,姐姐心中的伤疤终于愈合了,她和妈妈事隔三十二年后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5.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作文 篇五

《唐山大地震》,这影片使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生命诚可贵,小编收集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作文,欢迎阅读。

暑假之际,新闻热播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评,并称之为 20xx年最感动的电影。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么感人吗?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来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这部电影围绕着亲情,讲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时,父亲身亡,母亲只能救一个孩子。当她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时,母亲救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她奇迹般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了。而母亲却多年如一日地惦记着女儿,认为自己对女儿亏欠很多。方登一直没有原谅母亲,她怨恨母亲当年抛弃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废墟上的母亲的一举一动所深深感动。于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并彻底地原谅她。看完这部电影,我眼睛湿润了,心弦为之颤动

这部电影催人泪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惊心夺魄的传奇故事,而是人间最美好的亲情。让我倍受感动的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的情景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一家人温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吗?有的人为了财富,错过了亲情,他们整日数着钞票,却数不出真正的快乐。难道这样的人生也美满吗?一家人在饭后团聚在一起闲聊,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起他们,不知幸福多了!

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要对父母的爱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机会。若错过了,就后悔莫及!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从今开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亲人,努力吧!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新纪录片 《唐山大地震》,这影片使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生命诚可贵,我感悟到大爱人间,我领悟到生命真谛。

电影先介绍了一家人,姐姐觉得爸妈偏爱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难了,两个孩子被压一块板下,只能救一个,母亲无奈选择弟弟。姐姐后来被解放军夫妇领养,却原谅不了母亲。她长大后和一外国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结婚了,他们孩子都叫 点点。看见唐山又地震就走向唐山,巧合看见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伟大的亲情。父母在灾难发生时首先想到孩子!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 救姐姐还是救弟弟 母亲做出痛苦抉择。震后奶奶、姑姑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巨大贡献和牺牲。无论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救灾最前线,从分体现出人民军队战争时是人民和平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

三是养父母给予方凳真挚的爱。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对待方凳视如己出,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特别是陈道明将养父对养女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四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表现处理恰到好处,非常到位。父亲舍生忘死推开母亲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在充分体现父爱的同时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母亲三十多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挚爱!

除此之外,我觉得在自然的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多么不堪一击。而亲情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关系,就像铁链把我们连在一起,在中国的土地上,大家都是亲人,这是怎么也无法抹去的血缘,大家的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的血液,每个人都是中国这条龙的一片鳍,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阻挡不了我们向前。

如果没那么长的夜,此刻怎会这么痛,二十三秒三十二年,让一生失眠,眼角有鱼尾的图案,时间压弯了躯干。二十三秒三十二年。月就没有圆被风吹乱的蜡烛,顶着火焰流泪哭当挖开记忆那一层土,就像经历没有麻醉的手术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

1976年,在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原本美满的家庭,却在7月28日凌晨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转折,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命运。

当城市笼罩在夜幕中,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一)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

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包饺子的双手颤抖着,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不光是我,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当我们在外面大吃大喝的时候,想过给家里的母亲带点回去么?我们有病时,父母请假抱着我们去医院跑上跑下,回到家,喂饭喂药。当父母终于被病痛折磨,病倒于床榻时,我们是否会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去照顾好他们。还是为了业绩,把受病魔折磨的母亲独自留在家中。

你是否会因儿时的一件小事而记恨自己的父母至今呢?父母已经忘记了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的希望,但是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

6.作文: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六

影片一开始我就开始想哭了,一开始的名单都是因地震而死的人名。一场大地震就可以把无数的人类送上天堂。

冯小刚导演在拍戏的时候,条件非常好,所有人都有过亲人离别的心情。所以所有演员,演得都很好。虽然这部电影没有主角,但在拍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引人注目的焦点。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大部分都是以黑白屏幕为主,有一段房屋倒下的情景,是以真实纪录片的形式放出来的,非常真实,让人感到有生死离别时悲伤、悲哀的感情。

7.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七

新闻媒体对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报道主要有三方面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关于报道下达的新闻政策不同, 报道方式和内容不同。

(一) 唐山地震的报道情况

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发生强烈地震, 在人们的酣睡中, 有100多万人口的唐山市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 震区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当时, 中国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报道关于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 只是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 《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稿对这一灾难进行报道, 其标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则报道全文的重点站在人如何同灾害做斗争的角度, 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 内容是毛主席、党中央如何带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等, 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样的话一笔带过。当时有“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说法。其实, 早在1950年4月2日,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的“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中就要求:“各地对救灾工作的报道, 现应即转入救灾成绩与经验方面, 一般不要再着重报道灾情。”这一规定实际上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二) 汶川地震的报道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汶川地震。央视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 做出了非常规的快速反应:在震后短短32分钟就在整点新闻中播报了汶川地震发生的消息, 在52分钟后则迅速推出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特别节目, 这次直播长达300小时, 首播新闻1727条, 制作专题133个。这样的报道, 无论是从报道的形式﹑报道的样式﹑信息的公开度, 还是从报道的厚度和报道的影响力上, 与此前的任何突发事件报道相比, 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次汶川地震新闻战中, 其他媒体同样有令人敬佩的表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事发之初的冷静与坚守, 新浪网等网络媒体的强大信息集纳能力, 《南方周末》的冷静与追问, 《中国新闻周刊》的速度与厚度……

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媒体能做出如此反应, 与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分不开的。汶川地震的发生距离2008年5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有12天。在汶川地震中, 政府以史无前例的开放态度公开有关地震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次从各种条文或承诺成为实际行动;媒体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反应并报道出去;公民对于政府的知情权也第一次从一项抽象的权利, 变为一项受到官方重视和切实保护的具体权利, 尽管得到的重视和保护还不够充分, 却有了不小的进步;人民群众通过报道获知灾情并参与到报道中。这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告诉我们, 中国的突发性灾难报道与以往相比有了重大的突破, 并在不断地前进着。

二、比较分析报道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 国内影响

在唐山地震发生后, 人们在报道中了解不清灾区的实际情况, 不能调动人们参加抗震救灾的积极性, 群众的力量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没有在报道中得到充足的信息, 影响了人们对政府和媒体的信任度。而在汶川地震中, 由于政策对新闻报道的支持和政府对灾区的积极态度, 政府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在这个网络时代, 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表, 在救灾现场树立了亲民的形象, 由此拥有了一批政治粉丝, 拉近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距离。

(二) 从国际方面看影响

唐山地震后政府对灾情实行保密政策, 致使国际在中国的报道中得不到灾情的详细信息。从此, 中国媒体对灾难的报道成为国际上的反面教材, 影响了国家的形象。而且当时政府片面强调“自力更生”, 拒绝一切外援。这一做法虽然体现了中国人顽强的精神, 但不应跟接受外部捐助和支援对立起来, 不接受外部支援, 还落得人家抱怨, 效果很不好。

在众多外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的印象。这些报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是灾情的实况, 其次是救灾的进展和救灾的困难程度, 再次就是惊叹中国政府的救灾效率, 尤其是对中国政府能在最短时间内动员最大的人力投入救灾十分赞叹。汶川地震灾情报道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让世界刮目相看。媒体开放﹑自由﹑客观的报道, 不仅保证了社会安定, 消除了民间谣言﹑惊恐慌乱的现象, 大大加强了政府公信力, 也赢得了国际信誉, 得到了西方媒体的高度评价。

三、突发性灾难报道的职业要求

突发性灾难报道就是指对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活财产安全﹑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的报道。因为灾难的发生跨领域广, 采访道路曲折复杂, 所以对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提出了高要求, 不仅要求记者有专业的采访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灾难常识和救援知识。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 最突出的难点是对灾难所带来的损害程度的报道。记者在报道灾难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 寻找最可靠的信息来源, 提高对信源信度的判断力。其次, 坚持正义, 公正介入, 及时、准确地披露灾难发生后的真实数据。再次, 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 无私无畏地报道灾难发生后的真实情况。最后, 采用一些模糊的表达, 避免直接提供一些无根据的数字, 通过其他方法来描写灾难的损失情况。

突发性灾难事件涉及范围一般很广, 出乎人们的意料, 而且事关人民的利益, 所以必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在选取报道角度时应合理分配, 既要全面报道受灾情况, 又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让人们在关注了解灾情的同时,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支援灾区。一般而言, 灾难性事件都属于负面事件, 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这样一来也会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外国人了解中国灾情和救援进度一般都是通过国内的相关报道, 所以突发性灾难报道关乎政府的形象﹑国家的声誉。如果报道得当, 就会提升国际形象, 起到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如果处理不当, 就会引来国际舆论压力, 造成政府危机。

四﹑展望突发性灾难报道的未来

面对重大的灾难, 记者这个社会角色被赋予的功能就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 通报灾情, 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并唤起社会的凝聚力, 乃至把声音传达到全球, 让全球社会共同为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难行动起来。灾难报道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重视灾难报道, 使灾难报道在中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是每一个新闻人的愿望。对于灾难报道来说, 公众的生命安危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应在报道中把人性化与专业化结合起来。社会的发展进步, 使国人日益重视生命的可贵, 越发意识到灾难面前人命关天。因人道救援和人性关怀而引起的对灾难报道的重视, 逐渐成为近年中国社会的主流。灾难报道要想为公众所熟知, 就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度, 把信息公开制度化, 扩大新闻报道的自由度, 建立有效的灾难信息沟通机制。政府在处理灾难和形象建树上需要一个能够给公众和政府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全面、公正平衡、无偏见信息的新闻媒介系统。灾难报道如果有所偏差, 就会引起政府的危机公关, 影响国际声誉。所以, 政府应给予灾难报道足够的空间, 使灾难报道能够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政策的一个平台。突发性灾难报道虽然在我国经历了一路的曲折和坎坷, 但是灾难报道的明天应该是光明的。作为新闻人, 应该为新闻报道明天的光明而不断地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霖.新闻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

[2]杜俊飞, 周海燕, 袁光锋.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力丹, 王冠.汶川地震报道特点及对传媒未来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8, (4) .

8.《唐山大地震》:最终是暖色 篇八

命题作文下的剧本改编

2009年初,苏小卫介入《唐山大地震》的剧本改编工作时,这个项目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近一年前,这部由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最初策划筹拍的影片就已经定下来由唐山市广电局、华谊兄弟公司和中影集团共同合作,导演是冯小刚,剧本是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

与前期筹备相比,剧本的改编过程一波三折。最初冯小刚曾先后找过《集结号》编剧刘恒、《手机》编剧刘震云和《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但都由于对方觉得地震题材扎堆难有空间或以没时间等原因而作罢。冯小刚又找来《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女编剧陈坪,陈坪还到唐山住了一个多月,采访了大量地震中的当事者,做出了一个剧本梗概。但华谊公司和冯小刚都不太满意。

最后,制片方才找到了现在的编剧苏小卫。现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的苏小卫是导演霍建起的妻子,写过极为文艺的《那山那人那狗》和《暖》,也写过口碑不错的主旋律影片《沂蒙六姐妹》,曾获两次金鸡奖最佳编剧、两次华表奖优秀编剧。

“我是在一个比较清楚的框架下进行创作的,”苏小卫表示当时剧本已有初步的构架。“《唐山大地震》投入很大,是一个多方力量的集合,也是一个比较大的主流电影。可以说,它从一诞生就像姚明和叶莉的孩子——注定是一个大个子。”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同时擅长细腻情感戏和主旋律电影的苏小卫,无疑是制片方所能想到的极佳人选。在行业里呆了那么多年,她能看出这样一部影片并不是个人经历表述式的作家电影,而是“选题、格局很大”的电影。她也很清楚剧本的主要诉求在哪里、该怎么去写:应当把原著、导演及制片方的诉求融合在一起。“比如唐山地方政府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项目,他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当然想要通过影片表述一些关于唐山及灾后重生的话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最早由唐山政府筹划并占最大投资比例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一篇“命题作文”——原著《余震》的名字被否决,投资方坚持将其定为《唐山大地震》,演员也都要使用唐山话。一个自由惯了的编剧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命题作文”有太多束缚,而对平日里经常接触主流影片、参与剧本论证的苏小卫而言,有时命题作文更好写——它正好能够承载她平日的积累和思考,“就像《沂蒙六姐妹》,如果没有人要求你,你也不会想到去写。”

因而,她并没有觉得表达唐山政府方面的诉求和写一个好故事之间有什么冲突。“从最初的讨论,我跟制片方、导演就没有特别大的矛盾,而是一开始就达成了一些共识。”

最重要的一个共识是,他们都希望电影成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原著小说关注的中心是地震给人带来的“疼痛”,比较个人化;而改编后的主流电影当然不能去表达“人生是绝望的”。好比制片方认为,小说中养父对女儿有性侵犯行为的情节“有违人伦”,于是剧本中的养父转为了一个正直而慈爱的军人;影片的关键词也从原著里的“疼痛”转成了“修复疼痛”及其途径“亲情”。

“其实我也是在写一种美好的理想。随着人和社会的成长,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克服的,哪怕如此极端的伤害,”苏小卫说。

此外,大家都觉得不能回避汶川地震——准备剧本时还没有发生玉树地震。她特意设计安排了剧中失散多年的姐弟俩在汶川相遇,并且让汶川地震成为女儿解开心结的契机。原著小说的作者张翎对这一安排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契机的设计合理而感人,充实了小说的留白。”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而这一刻意的设计如今也成为影片最大的争议点,一些媒体在承认主流观众更愿意接受理想式大团圆的同时,也评价如此安排显得“非常牵强和刻意”。

苏小卫的第一稿写出来以后,她改编的大方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接下来,她用了半年时间把剧本赶出来,虽然一直修改到第八稿才最终完成,但后面都是细节方面的调整(比如选景从上海改成了杭州,剧本里只好添了一个西湖等等)。其间只有过一次大改的尝试——她当时也没有太想好,就觉得可以试一下回到小说一段一段式的结构,试完之后跟冯小刚商量,两人都不是太满意,就放弃了。

苏小卫觉得自己跟冯小刚的合作“还算比较顺利”。她认为,“其实编剧服务的对象就是导演,而不是所有的观众,导演去对所有的观众负责。至于他用什么方式去翻译你剧本里的话,是你不能决定、也不用太操心的。最后影片的风格应该是导演的风格。”

“相信写情感是观众所喜欢的”

在《唐山大地震》之前,院线放映的多数灾难片都具有一个非常好莱坞式的模式。从国外的《后天》到大陆之前投拍的《惊天动地》《超强台风》,都是全景式的灾难描写:都有一个英雄,他有一个家庭,并且会在灾难中挺身而出、拯救世界。“你要是单给我一个《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命题作文,说不定我也是这么写,这个模式很难摆脱。”苏小卫说。

“特别幸运的是,冯小刚导演遇到了小说《余震》”,苏小卫也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因为其中有重大事件,也有细腻的情感,有能跟普通人沟通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小说为剧本的改编提供了一个非常文学化的视角:一个母亲被地震逼到绝境——两个小孩只能救一个。“过去我们比较侧重从正面描述灾难。这个角度已经被很多次使用过,”原著作者张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我只想用‘侧视的角度看到被天灾抛到边上去的一个小家庭。”

“这一点是直逼人心的,给了电影一个很好的起点。此外,我们现在很多电影是事情解决了,故事也就结束了,这太简单了;而《唐山大地震》中,这个事件只是故事的开始。”苏小卫说。

她认为,任何一个读者或者是观众,都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很寻常的、被大家用过很多遍的故事,“它不太像主流电影,而是一个不那么概念化的类型片。这并不是编剧想出来的,而是小说提供给这个电影的。”

虽然改编后的剧本保留了小说原来的很多东西,她也强调,原著、编剧和导演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剧本肯定不等于原著。

小说中女儿是重点,很多内容只跟女儿发生关系,到了电影里,很多她的生活细节被拿掉,因为其中母亲、姐姐、弟弟的生活故事需要平行推进,母亲的性格则丰满了许多。而电影的创作也更往“商业大片”的定位上靠。母女尽释前嫌的结局看起来不够“艺术”,却是更多观众愿意看到的。

“我相信写情感就是观众所喜欢的,”苏小卫说,“我们在创作时也在着意展现和探讨亲情。对不同文化层面、不同生活状态的观众来说,有很多话题在沟通上有困难,比如谈哲学。但在感情层面,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是人类最共同的语言。”

除了情感纠葛,《唐山大地震》还表现了时代和人物命运的变迁。人们能从影片中看到30多年间的社会改变;而主人公们后来的命运也没有安排什么戏剧性的意外和虚构的突变。

在观众更愿意选择一些娱乐性强的轻松影片的今天,冯小刚为《唐山大地震》定下的票房目标是5亿人民币。而苏小卫则“没有冯导那么自信”,她希望“观众看了以后不会失望”。

上一篇:歇后语蜜蜂的眼睛及解释下一篇:灰姑娘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