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16篇)
1.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摘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设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对他很反感时,我们能够对他说“我讨厌你”吗?同样,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就说“我爱你”吗?如果你这样说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被认为是疯子,要么会被打一顿或送往派出所。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
布劳德和韦德说的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所以说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西洋的科学发展,轻视了人文精神,故今日的西方,陷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中国的人文发展--尤其是理学、道学--偏重于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而忽略了科学精神;且于文学、音乐、艺术,亦不加重视,故求善胜于求美,求善重于求真。实在真、善、美为人类世界鼎足而立的重要因素,缺一而不可的。
而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而且也要高扬和激发人文精神。
五、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严春友
燕山大学报万长松
《中央月刊》第4卷第12期顾毓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台湾成功大学六十学毕业典礼)
百度文库
2011-11-24
2.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二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最为重要的两种因素, 相对应的, 在学科知识体系上就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 在教育的分类中也就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是人类最为复杂的两项工程之一。但是不管教育的内容如何复杂, 如何包罗万象, 总不外乎两大类即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1 科学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科学教育是指通过向人们传播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从而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促进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目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所具有的两个最为重要特点是功利性与实用性, 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已不再注重关心自然是什么样的了, 而更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利用自然为自己做些什么, 即人类由最初对自然的冥想转为后来对自然的实用。同时科学教育也传承了古希腊的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在强调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同时, 仍强调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发展提升了人类的智慧, 拓宽了人类认识的领域, 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使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中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人文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何谓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 它是通过知识的传播和环境的熏陶等方式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知识内化为人的人格、修养和气质, 使之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并将人类历代所积累的精神智慧、心性的精粹和经验智慧传授给下一代, 使之能够洞察人性, 理解人的生存的目的与意义, 完善其心智、净化其心灵, 从而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同时现代的人文教育也是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人性的束缚和扭曲而提出来的, 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完整性和健全性人格的人。
因此, 一个完整的教育必须是由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组合而成的,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 它们各有其自身的价值, 但又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它们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怀特海就曾经说过: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 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
3 专业化及功利化教育的偏颇
但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分工也越来越细,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以发展本国经济为最主要的目标, 而科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科技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甚至出现了科技的崇拜, 这样, 就使现代科技与人文出现了严重的分离, 这种现象在教育上则表现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分裂, 并且在学科上表现为过分的强调专业化和功利化。这时的人们将谋生的首要工具几乎定位为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 这时的教育也失去了培养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终目标, 陷入了一味地追求功利性与实用性的泥浊之中, 与之相适应的则是过窄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和机械化的教育方法, 这使得理工科的学生由于受不到人文情操、人文精神的陶冶而缺乏必备的、良好的人文素质;而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而在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不懂得使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 甚至会出现漠视科学精神的现象。教育的专业化、功利化与实用化只会让学生片面地注重获取其以后谋生的手段, 而失去对自己人格、心性、修养和气质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样, 就会使人文学科的学生日后过于世俗并学会投机钻营和趋炎附势, 失去了其应有的做人的人格品性;更会使理工科的学生日后仅仅从功利性和实用性上片面地理解科技和从事科研活动, 同时也会使他们变得麻木、狂妄甚至变得冷酷无情, 从而也会加剧科技的非人性化。正如斯诺在分析两种文化分裂原因时所说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推崇……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一种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 (1) 同时, 许多教育家也针对现在过分的专业化和功利化的教育不断地呼吁说, 如果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只会依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来评判事物, 那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能够掌握自己学科的内部标准, 同时也能够用其它学科的方法和原理即所谓的外部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自己的学科,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学科的优势及局限性。但是, 在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时代, “教育已成了实利的下贱侍女, 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陷入了功利主义, 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病, 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 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 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 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 (2)
4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其实,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由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所构成的整体,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科学教育虽然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 但它只能够体现培养人力的教育作用, 而不能够起到提升人性的作用。很好地提升人性, 使人具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完美的心灵, 这是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教育是教会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社会、如何更好地了解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教育。科学教育是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教会人们怎样做事, 而人文教育则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心灵的过程中教会人们什么事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对于现代社会的这种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半人教育”, 如果任其继续下去, 其结果只能加速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因而, 要走出现行学校的专业化教育偏颇的困境, 关键是要真正的重视素质教育, 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过程, 才是完整的教育, 才是绿色的教育。“这个‘绿’字, 象征着一种文化与文明, 即作为教育的目标, 又作为教育内容与方法, 而其思想与观念这一核心, 就是素质教育。这样, 我们的大学所培养出的学生必将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主动、全面而健康发展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与高度负责任的公民。” (3)
当然,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其实质是指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 其目的和原则是:“其目的就是要陶冶人格, 开阔视野, 传承文化, 提高思想境界, 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要培养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的人才。其原则是应强调默化、相互渗透、融合古今、贯通中西。” (4)
因此, 要真正更好地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我们就必须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1 端正教育理念是前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它对人的个性的完善及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 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并且其作用还在不断地增强。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鲜明地意识到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不可或缺的双翼时,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及相互统一的社会需求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种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 首先就必然的体现在要求端正教育理念, 即确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确立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也就是说“一旦教育目的确定了, 它就制约着人们如何去选择内容、方法与手段。” (5)
4.2 改革教育体制是根本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分离, 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教育体制的原因。在现行的高等院校, 人文学科与自然、技术学科划分越来越明显, 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 甚至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一大批独立的文、理、工学院及专门的技术学院。这就必然强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分离, 致使二者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虽然后来国家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合并高校、合并专业的措施, 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规模、实现了高校的资源共享、学科交又及优势互补, 目的是以此来打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分离现状。但是, 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在根本上打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分离的现状, 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就必须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上下功夫, 从根本上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4.3 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是关键
要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在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 关键是要合理地调整学校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 使课程设置及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富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加懂得如何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 更加明确人类生存的意义,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使缺乏人文知识的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人文学科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完美和纯粹”。
4.4 创建校园文化环境是媒介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历来也是教育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谓的“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实也就是指环境对人的影响, 因此, 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精神熏陶的作用我们不可低估。学校的环境一般包括学校的历史的传统、学术的风尚、管理的作风、课外的活动、群体的气氛、社团的生活、景观的布置和建筑的风格等等。学校环境的营造和设计风格可以反映出教育者对未来社会的理想与追求, 也可以反映出了他们对寄予希望的下一代的社会主人翁的形象要求。如果学校的环境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进行着文化与精神的熏陶,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中,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学校的管理规范、纪律严明, 但同时又能够体现出学生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学生的课余生活及社团生活丰富多彩;学术思想自由而开放,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 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媒介也可以间接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陈恒六.刘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3.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60~61.
[3]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1) :23~24.
[4]顾秉林.促进人文、艺术、科学教育的融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4) :1.
3.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三
关键词:严复 天演论 信达雅 目的论 晚清
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时社会上正酝酿着一场政治和文化的巨变。政治上,晚清制度腐败落后,政府已是垂垂老人、摇摇欲坠;文化上,国内各种势力把西式现代文明大量引入中国,对清廷或颠覆或拯救,混乱不堪。与此同时,一场近代翻译运动也应运而生,严复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除了政治家、教育家等头衔,严复还更多的被称为启蒙思想家,而他所具备的启蒙价值,正是体现在他翻译的西方先进作品中。通过翻译《天演论》等大量介绍资产阶级思想的学术著作,进而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严复被誉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一.对严复翻译理念的当下再议
以色列翻译理论家Gideon Toury指出,翻译标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文本标准(textual norms),第二类被称作超文本标准(extratextual norms)。[1]所谓文本标准就是译本本身,因为它是译者标准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而超文本标准则是译者或其他人士提出的半理论(semi-theory)以及批评性观点。他还指出,这两类标准常常是有差距的,甚至往往会存在矛盾。因此要弄清楚某一标准的确切含义,常常不能孤立地来看,更不可望文生义,必须结合译家的其他论述,特别是要结合他的实践。严复的翻译理论及方法,概述在他翻译的《天演论》的“译例言”中,其首倡了“信、达、雅”的“三字真言”翻译标准。郭宏安先生在《恶之花之跋》中对这“三字真言”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
我们从严复翻译外国作品的实践来看,其译文大多运用意译,而非采用直译,你很难把原文的文字与其翻译作品的句次加以对照比较。在翻译中,严复常常根据原著中的某一思想或观点,脱离原文展开论述,借而抒发自己的见解。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天演论》视为严复自己的作品。
“信、达、雅”这种翻译理念的提出及流传不衰,其实反映了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注重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文体风格相统一的本质,而其中又以“信”为首。[2]可以看出,严复把“信”(不背本义)看的比较重,摆在了基础性甚至是先导性的位置,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果连“信”都没有做到的话,基本上相当于没有翻译。
在“达”和“雅”方面,严复也备受争议。“达”讲求的是精确的再现原文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严复严重偏离了作者的原义,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果从严复想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宣传进步思想的角度去理解,严复的翻译其实是符合“达”这一标准的。另外,严复过于追求古雅对于一般人来说译文“确实难以理解”,而学界质疑最多是“雅”作为翻译标准的理据。华中师范大学黄忠廉教授指出:“应把严译及其主张置于更大的文化背景下,研究域外信息的摄取方法;严译名著并非尽善尽美,却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法制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奥妙值得研究。”[3]
二.“信达雅”在翻译实践中的矛盾性
其实,作为“信、达、雅”这翻译理念的创始人,很多学者认为严复本人在其翻译实践中就没有很好地恪守和贯彻这一理念标准。“信、达、雅”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案例佐证,尤其是在最基本的“信”这一方面,严复都没有做好“忠实”于原文。
1.严复对“信”的理解与操作。单就对书名的翻译来看,严复翻译的一些作品的书名,有的是根据原著书名意译而来,但也有很多书名翻译时被他做了删节处理。比如,他把Evolution and Ethics译成《天演论》,将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译成了《原富》;有的书名在翻译中对文本进行了改写,如他将History of Politics译成了《社会通诠》,但我们知道History of Politics中的Politics不管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有“政治”的意思,而不可能被译为“社会”。另外,严复还有意对原著的思想内容或观点的改写。在思想内容方面,《天演论》一书与原著文本相比较,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天演论》巧妙地用社会达尔文主义代替了赫胥黎在其原著中所表现的进化伦理观。那么,严复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严复是通过加在译文中增加案语、评论,并运用删节和改写等方法来实现的。例如,在《天演论》一书导言部门第一节中,有一段关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演化进程中的文字描述,严复在翻译时对其进行了改写,在严复的译文里,“神思知识”和“政俗文章”这两个词汇在赫胥黎的原文中均没有与之相对的文字。其实,严复想表达的就是——进化规律不但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
有学者指出,严复早在翻译《天演论》之前,其实就已经广泛涉猎了达尔文、斯宾塞等欧洲思想家的先进著作。这其中,令他最钦佩、信服及认同的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可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理论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这是他本人所无法摆脱掉的。本杰明·史华兹曾明确指出:“严复自己的先入之见在他的译著中到处显现”,“凡是他的先入之见没有闯入的部分,原文的一般意思则能基本上被无损地译成中文”。[4]
2.“达”何人之“旨”?作为翻译大师,或许严复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性,他在翻译《天演论》时就曾经说过:“词句之间, 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并承认这种方法“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这里所谓的“达旨”,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达”原作者之“旨”,即应该属于“信”的范畴,二是指“达”译者之“旨”,他的言语表达只有“达”了他心目中的“旨”的话,才能算是“达”或“通顺”的。
在翻译《天演论》之前严复就已经接纳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当读到有关“演化只发生于自然界”的文字时,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而结果是,严复将赫胥黎的思想误读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严复的这种选择恰好符合了其翻译目的——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唤起民众的救亡图存意识。严复对很多翻译文本中的部分思想内容或观点进行改写,反而促进了严复翻译目的的实现。因此,我们与其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要宣扬赫胥黎的相关学说和观点,倒不如说是严复想通过《天演论》来“达译者(自己)之旨意”。可以说,严复对很多翻译文本中的部分思想内容或观点进行改写,反而促进了严复翻译目的的实现。李泽厚在《论严复》一文中精辟地指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恰恰在于它不是赫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而是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根据现实,‘取便发挥的‘达旨”。[5]因此,我们与其说严复翻译《天演论》是要宣扬赫胥黎的相关学说和观点,倒不如说是严复想通过《天演论》来“达译者之旨意”。
3.对“雅”标准的再认识。“雅”就是指翻译文字的优美吗?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因此,在对严复的种种批评中,对“雅”这一标准的探讨也是学界争议的重点。
如果把“雅”等同于使用汉以前的文体,那么这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显然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但是,严复的“雅”是否就是指文字优美,实在值得深究。翻译家王佐良就曾指出:“选择汉以前字法、句法也不只是从语言或风格着眼的”、“雅,乃是严复的招徕术。”[6]这里所说的“招徕术”,是指严复在翻译西方作品时,故意运用古雅的古文句法组织文章,以引起国内士大夫观读的兴趣,从而达到介绍西学、灌输新思想、以文化救国的目的。“雅”正是严复为达到其自身目而运用的一种特殊翻译手段。所以,“雅”(目的法则)又优先于“信”(忠实法则)和“达”(连贯法则)。[7]
可以看出,严复并不只是为了文字优美而采用汉以前的文体,他更多的恐怕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考虑的。严复自己也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8]这一层“不得已”他并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测。严复译的作品对当时封建守旧的士大夫来说,无疑是一副“难以下咽的苦药”,因此他要给自己的译作涂上一层“糖衣”,也就是采用汉以前的文体。
三.目的论视角下严复翻译的统一性
严复所生活的的晚清时代,社会就已开始受到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影响,无论情愿或不情愿,都必须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意识的精神洗礼。
1.严复翻译实践中隐含的目的性。严复从事翻译活动,一向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那就是介绍民主思想,推广西学,启迪民智。他的译著都是反映资本主义国家思想和制度的社会科学著作。因而,我们在看待严复时,要认识到严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家,而是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翻译家,这对于理解和研究严复的翻译是非常必要的。
在笔者看来,严复首先是位启蒙思想家,其次才是位翻译家。严复在译《天演论》自序中曾说,“风气渐通……然亦有一二巨子訑然谓彼之所精,……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又断断乎不如是也”。[9]可见,严复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是带着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他之所以提倡多多翻译西方的科学经典,是因为他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抓住了西方发达的根本,能够直探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脉之所在”。
2.严复翻译实践中的意识形态操纵。所谓的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系统总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观或世界观。[10]从翻译学理论来说,翻译在根本上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下,翻译行为自始至终都将被赋予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烙印。而在清代,彼时的翻译者大多是社会上的上层知识分子,他们在从事翻译活动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
严复的翻译活动带有鲜明地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倾向明显受到近代中国长期以来“救亡图存、救国保种”主流意识的影响。严复在身处的特殊社会大环境之下,在翻译时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进行“改写”,从而达到适应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迎合特定的读者群的目的,是无可厚非的。
综上,笔者认为:严复通过翻译资产阶级著作这种学术性的方式,达到了启迪国民、开启民智的社会目的,其译著不仅是他学术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他传播西方社会先进政治思想的直接载体和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对西方社会先进政治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充分认知,也增强了其译著的思想魅力。因此,严复的翻译实践表面上虽然在很多地方没能与其提倡的“信、达、雅”的翻译理念完全契合,但考虑到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局限,以及其翻译达到了设定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故笔者认为严复的翻译实践与理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玲英.严复翻译之“信”与意识形态操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4):109.
[3]黄忠廉.变译观的演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47.
[4]韩江洪.严复翻译中的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2008,31(1):57.
[5]廖七一.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J].2016,37(2):90.
[6]王佐良.严复的用心[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7]胡东平,刘惬文.目的论映照下的严复翻译策略解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93.
[8]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8-1984)[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9][英]赫胥黎.天演论[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杨扬.从操纵论角度看严复的翻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502.
4.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四
[摘 要]:结合国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概念、相互关系等内容,简要分析现存环境待解决问题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思想正确对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辨证法;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姓名:宋熙雨
学号:2008303183
5.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从品词析句入手
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一万三千多里”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注重读写结合
6.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六
确立科学的公平观,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评价,它表达的是人们对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性的认同.公平与效率呈正相关联性,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正确的公平观应该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效率为客观标准,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公平观应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机会公平兼顾结果公平的公平观符合这一基本原则,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本质相符合,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作 者:朱冬英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刊 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2)分类号:B82-053关键词:公平效率 机会公平结果公平
7.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七
一、存在的问题
1. 从各类会计账户结构和会计科目分类上看。
在借贷记账法下, 任意一个会计账户借记增还是贷记增, 取决于该账户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这样六类会计要素的结构就有了结果: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借增贷减余在借;权益类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账户的结构是贷增借减余在贷;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贷增借减 (包括期末转入利润账户的转销数) 无余额;费用类账户的结构是借增贷减 (包括期末转入利润账户的转销数) 无余额;利润类账户的结构是贷记期末转入的收入数, 借记期末转入的费用数, 余额在贷方, 表示实现的利润, 反之, 余额在借方, 表示发生了亏损, 年末将其转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后无余额。
再看看会计科目的分类, 只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共五类。在成本类科目中有“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这两个科目不就是归属于资产要素吗?损益类科目中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它们归属于收入、费用要素吗?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有“本年利润”, 它难道不归属于利润要素吗?
2. 从收入、费用、利润要素及利得、损失的定义上看。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费用和损失的定义在此不再赘述)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由此可见,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收入要素的定义, 收入是狭义的概念,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损失) 不属于收入 (费用) 要素, 而归属于利润要素, 从而反映其增减变化的会计账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理当归属于利润类。
3. 从设置“利润分配”总账科目及“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看。
以字面而言, “利润分配”描述的应该是有关分配利润的过程, 即反映的是一个动态过程, 利润分配业务完毕后该账户没有余额应在情理之中;“未分配利润”描述的是利润分配之后的结余, 该账户有余额且表示未分配的利润 (或未弥补的亏损) 。将反映静态结果的“未分配利润”作为反映动态过程“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 最终导致“利润分配”账户有余额, 让人难以理解。
另外, 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报表项目所有者权益项内“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列示额度, 要根据“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及“利润分配”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这在实务中不但难以操作且令人费解。究其原因, 完全是在当初设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明细账时留下的隐患, 也就是说, 人们在进行利润分配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时, 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
二、解决办法
1. 将收入、费用、利润要素重新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活动,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这样一来, 就可以将“营业外收入”科目归类于收入要素, “营业外支出”科目归类于费用要素。
2. 将会计科目划分为六类。
将“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归于资产类, 原损益类拆分为收入及费用两类, 在“所有者权益”类中增加“未分配利润”及“可分配利润”两个科目, 且“利润分配”不再设置明细账, 将原“所有者权益”类中的“本年利润”科目剔除, 单独归为利润类;“本年利润”账户的结构是贷记期末转入的收入数, 借记期末转入的费用数, 余额在贷方, 表示该期末止累计实现的利润, 反之, 余额在借方, 表示该期末止累计发生的亏损, 年末再将其转入“可利润分配”账户, 结转后无余额。
3. 利润分配等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将反映动态过程及静态结果的两类业务, 分别通过“可分配利润”、“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三个账户予以核算。
将“可分配利润”明细账设置为借贷方均为多栏式的账户, 该账户贷方反映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 通过设置“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盈余公积转入”等专栏提供详细信息;借方反映已分配的利润及转销的未分配的利润, 通过设置“年初未弥补亏损”、“已分配利润”、“年末转销的未分配利润”等专栏反映。“可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为两个过渡性账户, 只在年终结账及利润分配业务发生时使用。此类业务处理完毕, 该账户也就随之结平。
年终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 (1) 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至“可分配利润” (若本年发生亏损, 分录方向相反) :借:本年利润;贷:可分配利润。 (2) 将“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方余额转至“可分配利润” (若“未分配利润”年初为借方余额, 分录方向相反) :借:未分配利润;贷:可分配利润。 (3) 企业若发生诸如用盈余公积补亏的业务, 则:借:盈余公积;贷:可分配利润。经过上述几笔业务处理之后, “可分配利润”反映的就是本年度可用来分配的利润总额。 (4) 年终分配利润时:借:利润分配;贷: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5) 利润分配完毕, 将“利润分配”及“可分配利润”账户结平:借:可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借:可分配利润;贷:未分配利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八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框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语文教学阶段出发,超越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及经验发展,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要不可偏废,根据语文教学全过程进行适时调整。即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动态前行。
工具性 人文性 钟摆 动态统一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交际、思维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观念传达的有效方式,兼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在由理论走上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本文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概念出发,阐述二者之间的钟摆现象,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探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动态统一的有效方式。
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及归因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自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再次成为界定语文学科性质的广泛共识。与此同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实现二者统一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却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和关注。恰当归因,解决问题,对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着重要意义。
1.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现象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交流、思维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工具。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即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 语文人文性指的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性,其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工具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外在目的是基本属性,人文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内在目的是本质属性,二者犹如硬币的两面,应当相互统一并实现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然而纵观语文发展历程,回归语文教学实践,一直存在“重工具轻人文”或“重人文轻工具”的钟摆现象。一方面,人文教育的推行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工具性得到重新强调;另一方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法方式的改革又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如有学者提出要重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从两年多的课改实施来看,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评价改革跟不上等。”也有学者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由于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分重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学生没有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形象性、情感性及生动性,从而导致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的不够。”由此观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仍然是语文教育中不易解决的难题。
2.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钟摆归因
具体而言,造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钟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可操作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直是个难题,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实现这种“统一”,却语焉不详。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把握“统一”的分寸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往往不是重工具轻人文就是重人文轻工具,造成了二者的钟摆现象。
(2)缺乏评判的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具体如何评判实现了这种“统一”,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教师明确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无法明确界定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况且,并不是所有的语文内容都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不是说二者的统一需要时时体现,全部体现。由此看来,很难存在一个合理的评判统一标准。而这种评判标准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钟摆现象的出现。
(3)教育政策和观念的变化
造成钟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政策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倡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呼唤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时至今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育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对待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教育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4)没有把握二者统一的实质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然而钟摆现象一直存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且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混乱和困扰。深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二者统一的实质,即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的动态统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现象,使语文教学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要解决这种模棱两可的教学困境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目标上来。只要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学生能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生长,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实现了二者的统一,解决了钟摆问题。因此,对待钟摆现象,要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和侧重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适时调整,动态统一。
1.小学阶段:工具为基,人文为助
小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开始。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标中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这样描述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新课标的这一提法本是为了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认知和人格上获得同步发展,这样的提法毋庸置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提法却是模糊不清的,新课标并没有给出两者统一的具体做法,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总是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灌输性教学”或是重人文轻工具的“散慢性教学”。这类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住二者统一的本质。
笔者认为,要真正在小学阶段把握住语文性质的本质,就应该回归到小学阶段的根本任务上来。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小学生感性丰富而理性不足,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拼音、识字、写字、说话、写作、基础阅读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教师也要适当对语文的人文性进行发扬和濡染,即小学阶段要以工具性为基础,人文性为辅助。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工具性为基点,创设情境,利用情感人文因素辅助工具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孝”这个生字时,教师一方面需要从工具性角度传授笔顺笔法,在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人文性进行辅助。把孝字拆为上下结构,设想为一个少年牵着老人的手,这样学生既获得了“工具上的孝”,亦明白了“人文上的孝”。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来践行人文关怀,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2.初中阶段:工具为轴,人文为领
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初中语文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对于字、词、句的识别和运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根据新课标的描述,此时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目标:一方面要求语言文字的流畅运用,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要求自身精神的成长,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只是此时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出现钟摆现象。例如,在初中课堂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使用机械灌输的办法,要求学生大量的抄写、背诵、练习,进行了许多枯燥而重复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是一种不良教学现象。针对此现象,又有学者开始强调初中语文的人文性,从而又导致了另一种两性失衡,即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例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试教育导致了重工具而轻人文的倾向,从而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跨过课本进行自由引申与发挥,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这种提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又造成了教学的混乱。教师们不注重对文本本义的解读,而过分注重文本之外的引申和扩展,这种做法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无疑是有帮助的。可是,不基于课文内容本身的导向和扩展脱离语文教学实际,最终削弱语文的工具特性,学生基本语文知识不扎实,难以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以上这两种现象的出现还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出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笔者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也是一个丰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将为学生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要在这一时期把握好语文教学,就应该恰如其分地把握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程度来看,初中生身体发育较快,思维逐渐由具体转向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不断提高,能够逐渐理解和领会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过渡工作,要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人文内涵,即初中阶段要以工具性为轴心,人文性为引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巩固所学的工具性知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此同时在知识性学习背后不断引领学生进行人文意蕴的感受和领会。例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时,一方面需要以工具性为轴心,让学生熟识基本的字词,领会精湛优美的语句,掌握精巧紧密的布局结构;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在人文上进行引领,引导学生去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感受苏州园林的建筑风貌,体验苏州园林的人文气息。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很好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3.高中阶段:工具为本,人文为用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经历了小学的基础训练,度过了初中的巩固复习,高中更加要求自主拓展和深化。这时的语文教学目标除了基本的工具性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学生人文性的自主构建和表达,在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诉求上有了更高层次的超越。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却无法做到这种超越。大部分教师迫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不断进行工具训练,语文学习失去了人文的沃土。当然考试的评价机制有它的合理性,积极进行考试测评和知识测验本无可厚非。在高中这样一个储备和奠基的阶段,我们十分需要知识的丰富和扩充,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完全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人文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教学,它无法让学生领略人文的美丽,也无法让学生感受人文的芬芳,最终也不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构建。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储备和奠基阶段,也是学生正式成人的阶段。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他们对于语文工具知识的掌握都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在身体发育和思维发展上都已经达到成熟。这时的他们应该立足于所积累的工具性知识,通过思维整合、自主建构等方式去习得语文人文素养,获得生命体验和人文关怀。并把这种语文的人文素养和关怀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要工具为本,人文为用。学生以学习语文工具性知识为根本,掌握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素养,完成高中的学业顺利升学。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引领学生自主构建,自我创新和自主表达,体验和挖掘在语文工具性知识背后的人文情怀,并把美好的人文素养运用到生活实践,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例如,在学习解读郑愁予的《错误》时可以把工具性知识当作根本,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基本生字词,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家作品,了解郑愁予的创作特色。在掌握诗歌基本生字词及创作背景和特色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分析诗歌中的莲花、街道、杨柳、向晚等意象,最终把关注的焦点引向《错误》的主题,同时课后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是喜剧表演。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体现了“读”和“写”的工具性,也突出了“感”和“悟”的人文性。
9.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九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它的科学性,二是它的实践性,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从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为此就必须形成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些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社会发展运动的机理。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一部人类社会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不断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时代主题逐步发生了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根本转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的各种矛盾,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改良,为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使阶级关系、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双方的关系呈现出协商合作的发展态势。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克服传统“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或先或后、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改革的实践。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所谓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科学发展观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主题,把以人为本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找到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本身也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使社会成员具有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基础上发现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但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摆在这些国家执政党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在探索和回答这个问题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1949年,中国完成了新**主义革命,1956年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受国情的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旧社会的痕迹,存在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存在着日趋加剧的综合国力竞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压力和挑战。以往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到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上,使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严重地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反过来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题,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但是,仅有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尤其在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之后,科学技术、人的素质、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法制等各种因素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地体现出来。在这样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好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使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10.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人文照亮科技,科技传播人文”。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昨天的来路,那么就很难找到明天的出路。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我们牢牢记着“伴着人文来,带着人文去”的理念。
人文精神助推科技发展,为科技发展照亮前路。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妇孺皆知,这些神话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灵感,为他们指明攻关的方向。我们知道,解答一道难题不容易,但是命制一道好题更难。解题时只需要找到命题人设定的方向,而命题却如在荆棘丛深处拓荒,在无路处开路,然后再将开出的路巧妙隐蔽起来让我们去探索。科研方向的制定和科研课题的确立也是这样,我国科技工作者正是在嫦娥和夸父等人文之光和追梦精神的照耀下,确立了开展外太空研究的课题。航天登月探测器取名“嫦娥”,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取名“夸父计划”,可谓实至名归,不足为奇。科技是花,人文是根,根深才能花繁;科技是体,人文是魂,体健要靠魂安。只有筑牢人文底蕴的根基,科技发展才能大展雄风。
科技发展传播人文精神,携人文精神走向未来。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观点,并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将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命名“墨子号”,既是为了纪念墨子在早期物理光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华为公司”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以她来命名,象征着华为操作系统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发展前景的意思。“神舟”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寄予着中国航天人遨游太空,泛舟银河的美好梦想。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发展,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特色。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一项科技发展都是对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传承,古老的人文精神必将搭载着科技发展之神器走向未来。
“却顾所来路已深,科技深处觅人文。人文若想贯古今,借助科技才是真。”让人文照亮科技的前路,让科技传播人文的光辉。科技和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比翼齐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研事业必定能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共诗意一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泪水与成就作文
★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 磨练成就人生作文800字
★ 反社会型人格与性
★ 文化与文化的人格内核
★ 高尚的人作文
★ 高尚作文600字
★ 向前看成就璀璨人生作文800字
11.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一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定位
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性质,语文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是个人和社会离不开的重要工具。一是语文为思维的工具。要想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必须首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二是语文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语文能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更能确切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三是语文为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都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只有增强了语文学习能力,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想学好其它学科知识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定位
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独有,但语文教育必须关注人文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会。”语文教学要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又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利用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享受幸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这对于身心都处于生长阶段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需要和必要的。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时下,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就语文课程本身而言,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而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实。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而离开了人文性,工具性便会单调乏味,所以二者是一个整体,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人为断开。
1.在语言文字中去寻求生成情景。教科书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决不是语言文字的简单游戏与组合,而是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鲜活的定义世界,它包含了知识方法、智慧、道德、情感、意志,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东西。因此,教学的价值并不在于把静态的文本材料简单地强加于学生,让学生生呑活剥地接受,而在于创设情境,努力让雾水寄居为学生主体与文本的意义交流与生成的活动过程。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中,为了说明老天鹅为了整个天鹅群的生存、繁衍,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去一次次地撞击冰面,那是一个何等悲壮与撼人心腑的场面啊!为了让学生也能从语言文字的感情中真切感受老天鹅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和伟大力量,从而内心油然而生出对生命的敬畏、礼赞和珍爱,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一环节:用心朗读,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轻声朗读中,教师提问:“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老天鹅破冰时的感人场景吗?谁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从而,在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教师欣慰地看到了学生对老天鹅当时鲜活而感人场景的深深震撼。
2.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生成体验。语文教学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储备”,让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去触摸、碰撞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从而生发出由衷的、真切的体验,获得心灵的震颤与智慧的启迪。仍以《天鹅的故事》为例,师问:“老天鹅的举动都看清楚了吗?它的哪些行为深深牵动和震撼着你的心灵。让你读着读着不由得肃然起敬?能用‘老天鹅真……,你看它……!’的句式说一说吗?”这样将学生的读与思进一步引向深入,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天鹅真顽强啊,你看它不顾冰面的寒冷和钻心的疼痛,正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冰面!”;“老天鹅砸冰真是义无反顾啊,你看它腾空而起,又像石头似的往下砸,真有不破坚冰誓不休的豪迈气概,多令人感动、敬佩啊!”同时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恰到好处地介入对话,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如:“你们知道那冰层有多厚吗?据有关资料介绍,冬天,贝加尔湖的冰层约有一米厚,现在是早春的寒湖,我们设想冰层是冬天的 ,哪怕是 ,比划一下,那也有多厚?现在,你还想说什么?”这一适时的补充,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实际经验与文本信息交互作用,通过想像,产生情境:原来老天鹅的血肉之躯要与这么厚的冰层抗争,它遇到的困境是如此巨大!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情感得到了升华。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以语言文字为凭借,通过诵读、想像、言语、移情等多种方式去逐层推进,逐步生成。
12.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二
“印象主义”并不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那样是一个近代美学的范畴, 它主要是一种艺术语言风格的指称, 以及这种语言风格所聚集起来的一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称谓。所以, 它与其说是一种关于艺术的新的审美观念思潮, 不如说是新审美思潮下油画语言发生重要变革的实践活动。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古典主义的美学革命, 导致了油画审美理想的时代性变革, 但油画艺术的技术形态却并没有超出传统的基本范围——不管是在形象的塑造方法上, 还是在色彩的基本观念上。可以说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油画艺术将传统技术语言形态发展到了它自身的极限, 但却并没有超越这一极限。从大卫到基里科, 从库尔贝到柯罗, 他们无疑启动、实践了油画语言深刻变革的进程。
印象主义画家从现实主义的库尔贝那里接受了尊重自然的观念, 注意利用面对自然的写生来排除那些陈旧、失效的绘画程式。他们发现, 传统艺术所谓的已经有方法把自然表现为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样子的说法, 根本就是立足于一个误解, 即, 传统艺术只是用了一种十分造作的、程式的手法去表现人或物体的形象。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相信学院教条的规则, 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有振奋人心的新发现。
如一切新观点的产生一样, 印象主义的视觉发现并不能被大众立刻接受。传统的有关如何“画”、如何“看”的习俗十分牢固。但是现在, 印象主义画家告诉人们, 如果在户外观看自然, 我们看见的就不是各具自身色彩的单个物体, 而是被光混合在一起的一片丰富色彩, 并随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着。
当然, 这些发现不是全在一瞬间完成的, 也不是全出自一个人。最初的推动来自一位否定自己是艺术革命者的人:爱德华·马奈。后来给马奈带来极大成功的《草地上的午餐》, 在1863年提供给美展时遭到了评委们的断然反对, 只能与许多落选作品一起在美展大厅的另一端叫做“落选沙龙”的展厅中展出。马奈从19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青年画家们的领袖, 是当时艺术家经常聚集的巴黎盖尔波咖啡馆里的中心人物。虽然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展, 但人们还是把他看作印象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印象主义没有美学理论的宣言, 也没有任何既定的纲领。他们走出画室和学院, 到大街和户外捕捉他们感受到的印象。从对待生活的态度来看, 印象主义是现实的信徒;但从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看, 印象主义更像是自然主义阵营的成员, 因为他们极少对现实生活作出评论, 只是记录。法国艺术评论家乔治·里维尔说:“为了题材的色调特点而处理题材, 不是为了题材本身——这就是印象派画家不同于其他画家的特点。”
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绘画是风景或者其他户外题材, 画幅较小, 多是在户外当场画成的, 有着充满光感的明亮调子, 采用纯净颜色造成丰富的变化, 用多变而破碎的笔法在涂成白色的画布上作画。而最集中提倡这种印象主义的作画方法的代表则是《日出印象》的作者——克拉德·莫奈。这幅画出名之处就在于当此幅作品展出时, 一位保守的批评家觉得这幅草率而就的画和它的标题十分可笑, 就把这一派艺术家都叫做“印象主义者”。印象主义的称谓由此而来。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莫奈曾经说过:“当你外出作画时, 试着忘掉呈现在你面前的对象——一棵树, 一座房子, 一片田野或任何其他东西, 你只想, 这是一小块蓝方块, 这里是一个粉红色长方形, 那里是一条黄色块, 按这样画出来就正是你所看到的物体;准确的颜色和形状, 直到它与你面对风景时所获得的独特印象一致。”莫奈说他希望一生下来就是瞎子, 然后骤然恢复视力, 这样他就能以这种方式作画而不知道呈现在他面前的对象是什么了。同时代的画家塞尚曾这样评论莫奈:“莫奈仅用一只眼, 但我的天, 那是怎样一只眼啊!”
印象主义画家巧妙的利用了人眼的一个特殊功能:只要给它适当的暗示, 在一定距离外观看就能组成形象。这就像我们经常能在墙上的水迹中看出动物或风景的形象一样。雷诺阿的《游艇上的午餐》就是这种风格的绘画作品。画家借笔触的断续和颜色的丰富变化, 达到光学综合的效果。但是, 当观众还不熟悉这种画法时, 当他们习惯把鼻子凑到画面上去寻找细腻完整的形象时,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一片混乱的笔触中, 他们自然认为画家是发疯了。
后来, 公众才知道想要欣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就必须后退几步, 在一定距离外去领略那神秘的色块, 突然会发现各得其所, 在眼前现出形象的光感、空气感和早晚阳光下如画的色调。这时, 印象主义终于胜利了。回顾这场战争, 印象主义画家的那些观点遭到抵制并不奇怪, 而他们全面胜利的迅速到来却出人意外。
13.科学与人文作文 篇十三
首先看到的是“太阳能发电”这个装置,它只要按下按钮,就能观察太阳能驱动风车转动,我看到风车转起来了,而且越转越快了,小灯泡照着那个风车吸收热量的地方,渐渐地,风车转起来了。
“方孔钻”这个的规则是:拿住手柄转动,在圆弧三角形中钻孔会钻出什么样的图形?我猜是正方形的,当然,有可能是错的,我研究了很长的时间,才研究出一个答案,哎!真不容易啊!
“光栅动画”,用手推动光栅板,就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在光栅板上“飞翔”那情景是多么有趣啊!
“八仙过海”,本以为是电视里的那个八仙过海,却不是我想的那样,别看这么小的积木放在框子里看似简单,但是结果却超乎于你的想象之中,它可以让我们提升空间想象力。
最让我“心动”的就属“温柔的电击”了,必须两个人协作完成,就是把一个人的双手放在两个铁球上,然后启动开关,就会感觉到轻微的“电击”,我还体验了一下,真的很奇妙。
接下来,我突然看到一个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的非常有趣的实验,我和伙伴先猜测哪个圆球滚得更快一些,我猜是四个圆在一起的那个先到达终点,而伙伴却说,中间的圆散开的最先到达终点。我和伙伴争论不休,我提出只要实践一下,就能知道了最后的答案。于是我和伙伴们开始做准备,经过一场热烈的比赛后,我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成为了最后的获胜者。
“跨界创新”一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试一试这个作品了!这个题也可以通过数学方面来进行简洁明了的回答。他是让两人同时骑在骏马上,并且让骏马奔腾起来,而且用的工具器物不能交叉,不能重复。我马上拿起所需要的东西,开始研究了起来。无论我怎样拼、摆,我都做不到,这个题太难了,我不想做了。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我的伙伴来安慰我说:“我相信你,你只要坚持就什么事都能做成。”我听了她的话,马上鼓起精神又开始研究了起来。终于,我终于研究出谜底了!我兴奋极了。
14.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四
【摘 要】针对过去体育教学“重科学、轻人文”的问题,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人文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到拓宽的各个知识领域,都倾注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出了“健身第一”体育思想,人文与科学融合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善和变革自身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重新构建教学方法,挖掘人文教育内容,培养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科学素养 人文精神 价值观念 体育 健康教学
新一轮体育改革改变了偏重于知识、技术、技能、教法和体质等“物化”层面,在此基础上注重了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从而使学校体育呈现出健身、健心并举即“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的原则,深入研究中学学生健康特点,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一、体育教师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改善和变革,是实现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关键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首先涉及的都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成“才”,而且要使学生先成“人”。在当代,各国为使教育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都在更新教育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实质正是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9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以往教育的种种弊端,而使中国的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体育教师首先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健康第一”、“健身育人”的教育观念,确立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从五个“基本目标”中我们能将其高度概括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改指导思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时刻记住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机器,这样,我们才会关心学生的感受、关心学生对我们的教育的接受程度、思索用什么样的方式使学生接受,同时我们也会去思考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要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否则,离开这种以人为教育对象的理念,我们的教学很可能时常陷入麻木的.、机械的原有的教学泥潭。
此外,体育教师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育教师要巩固与发展自己的一专多能中的专项优势,因为现在中学改革是以项目模块进行教学的,如果没有精深的专项教学能力,是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适应时代潮流体育项目,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项优势项目。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使自己精通文体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学先进的理论等。
二、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导下,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把有形物化的锻炼和无形的人性修炼进行整合,即体育生物学的“科学”与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体育“人文”的融合,改变教学方法,坚持以育人为本,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强调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去发现知识获取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的充满温情的学习氛围,形成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建立温馨融洽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由“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变,懂得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依赖的心理支持源,以满腔的热情支爱护学生,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化学生。
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人文精神”充分体现。授课时灵活地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身分去指导,主要通过自主、自主探究,在不能用自主进行完成时进行合作、合作探究,营造适合学生的宽松温馨而又不失严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要说,敢于与教师讨论、争辩,培养他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将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究与创新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更要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原有的知识、技能来解决新的学习问题,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充分挖掘和合理建构体育课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内容
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统一,反映出一种对人的文化、素质、人格的完整性要求,从本质上说,与新课标的目标是一致的。体育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思想。其次,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要培养学生人文态度。最后,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方法。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却具有其他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运用体育课自身特有的教学特点——自主、竞争、团结、合作、公平、公正等,有目的地组织活动,把人文精神有意识、有计划、有措施地渗入到体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须突出其人文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团结合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同时,激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去树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发展一定的道德情感、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帮助学生明确正义、邪恶、高尚、卑劣等,从而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此外,体育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的系列开展,把握学校社会实践的多环节,拓展人文素质的培养时空,让学生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亲身体验“人文”与“科学”,这些融通科学与人文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倡导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这是中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实施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素质教育开展得如何的重要标准。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体育课教学中得到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何振梁.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科学,1997,(1).
[2]任海.精神价值是竞技运动的灵魂[J].天津体院学报,1996.
15.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五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人才需求也由熟练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向中高级人才转化。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行业, 如社会工作、家政服务、电子、物流、物业管理、翻译等。我国传统社会基层管理将要走向现代社会社区管理, 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正是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力资源的快捷方式。社会需要工艺、技术水平高的工科人才, 也需要能够从事集成工作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使得高职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因此,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从事管理和服务类工作的文科高职人才培养, 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应同样关注人文素质的提升。只有两者统一发展,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提出, 教育应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人, 因此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要务和基本职责, 必须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近年来, 许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获得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对高职培养的人才的要求不仅包括具有娴熟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 还要具备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还需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质的积淀及相应的道德修养。现在, 许多学生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同时, 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生活能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因而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能力不够, 容易在社会技术变革时被社会淘汰。而这主要源于高职教育在强调技能教育的同时, 在素质教育上的缺失。
199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将大学教育 (5级) 分为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 (A级) 和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 (B级) 。在该“标准分类”中,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大学教育中的5B类型。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确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一方面应突出高职技术性教育的特征, 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 应兼顾高职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般特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国际职业教育的佐证
高职人才培养必须紧扣“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目标, 不能将职业教育理解为单纯的技能教育, 而应在培养学生成为职业人的同时,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 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 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应把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公共道德、文化基础及健全的人格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 将素质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在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化。这一点, 我们在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可以胜任职业领域里的所有工作。他们在掌握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 还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能力, 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美国社区学院承担着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项功能。其强调实用技术教育, 集中精力培养适应现代职业生活的专业技能, 同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日本形成了由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科学校组成的多种学制、多专业门类、可跨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实际生活医药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教养为目的。加拿大的CBE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以岗位的职责任务为出发点, 使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满足社区职业岗位的要求。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可以看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强调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 必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文科生而言, 更需重点培养其人文素养, 加强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和理解。
3 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具有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均衡发展的学习能力和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 是高职生, 尤其是文科高职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和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主要从事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文科生, 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人、关注人。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 同时兼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教性”和“职教性”的统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在课堂教学、校园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践行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统一;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 使教育充满人文关怀;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竞赛、拓展训练、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开展道德修养、品格意志、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生活生存、社会适应、责任意识等教育, 通过文化课学习与社会通用能力培养的结合, 教会学生真诚、善良、尚美、感恩。就这一点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相同的。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是使人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 顺利实现就业, 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 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知应会为度的办学理念强调了高职办学定位的职业性, 但把高职院校办成技能培训机构却忽略了高职教育的高教性。立足长远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融入高教特征。瞄准岗位, 熟悉职业, 具有较强的操作和动手能力, 是高职学生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特征, 而培养出这样的毕业生正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核心;人文素质强, 具有自主学习的潜力, 具有多岗迁移的能力, 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 注重授人以渔, 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 只有坚持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有机结合, 才能紧扣高职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目标, 在培养职业人的同时, 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面向某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此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只有两者统一发展,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技能,人文素质,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齐宗.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王晓辉, 赵中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 2002.
[4][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6.
16.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 篇十六
关键词:中职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又强调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不同学者在不同时期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认识是不同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我们可以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文字的运用能力和课程的实践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各自单独存在 ,而是相辅相成的。相对“工具说”而言,“人文性”看重的是语文科的内在价值,强调它的思想修养、情操陶冶等方面,揭示了语文学科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因此对中职学生的“人文性”的培养可以体现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可以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中职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的基础薄弱,在语文学科上体现出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要么读音不标准,要么吐字不清晰;有的学生朗读课文不流利,要么回答问题不准确,要么阐述观点不明确;有的不会写作文,要么写错字,要么写病句等;除此之外一些基本的常识、语法修辞、诗词名句等在他们的知识储备里几乎空白。试想一下,一个不会与病人沟通的护士;一个不会写规范工作报告的检验人员,一个不会说普通话的幼儿教师,将怎么开展工作?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如此,无论是一篇文章也好,一段话也罢,甚至是一个句子,哪怕是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不同的思想、观点或者感情等。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文字应用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成功的语文教学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从阅读中感悟
于漪老师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如学习张洁《拣麦穗》一课时,在复述故事中整体感知内容;在梳理情节中理清脉络;在语句分析中把握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叙事散文这类文体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充满真诚,没有遭受污染的纯真之情,懂得了卖灶糖老汉和大雁姑娘的真诚和纯情,是与那熠熠闪光的金麦穗一样真实存在于人间的真善美,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
除了课文阅读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范围入手,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说写能力,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领悟道理,明辨是非。
2.从实践中感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语文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大环境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语文,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可以使他们的认知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升华。
例如,人教版第三册爱岗敬业模块《邮差弗雷德》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普通邮差是如何实现从平凡到杰出的跨越,并激励和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从弗雷德的事迹中,作者总结出做好工作的四条原则,由此启示我们:没有人能阻止你成就卓越,关键问题是,在每一个日子里,你以何种态度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然而处于新世纪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总想一夜暴富,或者一夜成名,而没有意识到在平凡岗位也可以实现人生价值,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活动,诸如安排学生小记者到社区采访身边的环卫工,了解他们每天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从而深入了解这些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知道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每天都坚持起早贪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自己的岗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工作本无贵贱,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做得不平凡,也会让人敬佩,关键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如何创新我们的工作。
中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强调了语文本身的工具特点,又强调了是实现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性的教学内容,强化和培养个性化的阅读和写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沉淀心灵,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与统一】推荐阅读:
人文与科学申论范文10-07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途径论文06-11
科学,让人文的生活更美好09-19
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08-25
管理教育人文科学反思论文11-1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2013级学生辩论赛06-23
人文与社会我们的承诺11-24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