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字(10篇)
1.《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字 篇一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文,我受益匪浅。觉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违的教育激情和那份执着。
吴非老师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奋斗终身的教育探索者。在他的一篇篇文章中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匮乏的东西,读书时的教育理想,刚参加工作的斗志,渐渐消退。我想一位优秀的教师,他能教给学生比知识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气质,是激情还有未来。读了这本书,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以身作则。要做一个真情实感的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其实有句话说得很好:“千教万教,教人学做真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却缺乏情感体验,冷漠以待任何人,那是件很可怕的事。
二、积极向别人学习。《我是来欣赏同行的》给我耳目一新的启迪。参加过很多次听课,也聆听过很多老师的点评。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老师的点评中得到接货,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我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积极学习的地方固然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也会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三、学会赞美别人。在书中众多文章中,最为触动我的是这篇“你
一定能写好”的文章。我深知赞美与赏识对于学生而言是多么重要。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读了《致青年教师》一书,我看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身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能够不断地磨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胸襟、有真实情感、爱学生、爱自己职业的教师。
2.《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篇二
吴老师说:“教育上的事往往快不起来,所以不能急。”他还讲到:“如果能耐心地等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这不禁让我想到我曾经读过的《慢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的心态去从事教育。
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很长,成长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因为这样,我们面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会缴尽脑汁,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转变他的,可是在尝试了多次之后却常常有心急的感觉,于是焦躁、恼怒跟随而来。吴老师的在书中多次提到、渗透的“不要急”、“慢”或许就是他从教30年的经验,潜移默化往往比拔苗助长带来更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耐心等待,我将收获每一个孩子带给我的不同惊喜。
翻到本书的第六辑《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吴老师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这句话来自于《像抬眼一样升起的白旗》。“那旗帜不是蛊惑人心的红色,不是时髦的绿色,也不是空灵的蔚蓝,而是一尘不染的白色。在我的心中,一面洁白的旗,正在像太阳一样缓缓升起。”当我读完《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似乎就沉浸在这句话中,他这里的白旗是善良,友情,仁慈,负责,勇敢,坚强,自信,珍爱生命。
我们为师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做好我们自己,用我们的人格影响我们的学生,就如同吴老师所说的:“你是教师,你今天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
读完85篇文章,85个小故事,在融入心里的同时,我也被吴老师那份教育的理想而深深感动,他的经验为我们青年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做了很好的引导,他的故事是我们青年在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
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篇三
读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丰富的收获。与作者在书中相会,思维地碰撞让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是一次启迪,一场智慧的邂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是如此,在我做青年教师的旅程中我很幸运,遇到了这盏心灯。
吴非老师是个真诚的人,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都毫不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作为青年教师,读这样的文章,就如一位长者在你跟前,推心置腹地教你怎么样做老师,与你分享他在教育中的困惑和所得,这样的书,怎能不吸引人呢?
读到“你一定能写好”给了我一些想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常常注意鼓励孩子,让学生自信起来大胆说大胆地写,但是在对一个孩子无数次鼓励 没有效果之后,我们的耐心好像瞬间消失了。这是一种失望出来的体现,随之就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说的伤害学生的语言,比如说“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这样的话有时是随口说出,确不知对孩子有无形的伤害,前面所做的也就功亏一篑了,所以这鼓励的话还是要持之以恒地说,孩子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你对他们的真诚他们总有一天会领悟,等待花开的,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
读“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我想到了发生在班级的事情:那是的12月,记得那天是进行了古诗文诵读大赛和早操的比赛,比赛结束完,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跟孩子们已经说好了,只要努力了,就好!
当时我是5年级古诗背诵的评委,六个年级的比赛是一起进行的,我从五年级下来的时候就看见董晨阳在班级哭,见我下来,大家都围着我,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听了好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背诵古诗的时候董晨阳《劝学》没有背出来,大家都指责他,所以孩子就哭了。我把孩子叫到跟前,其实我也是非常诧异的,昨天在我这里过关的时候背的好好的,怎么到比赛的时候就背不出了呢,我想大概是紧张了吧。
“怎么了?”
“老师,我劝学没有背出来”,眼睛里眼泪还在流
“今天早上不是告诉我只有《小儿垂钓》背诵不出来吗?”
“是的,可是老师叫我的背诵的时候我就什么都忘记了。”
……
“你努力了吗?昨天回去背了吗?”
“恩,我背的”
“那就好,只要你努力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怪你的,以后我们要提前做准备,下次的比赛我们有把握了”
“盛老师,谢谢你原谅我……我以为你也会怪我”
孩子的眼中又流出了眼泪
我抹去孩子的泪水
我们教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多些谅解、宽容,而不是一味发火指责的话,孩子们得到的也许会更多,我们常常会误解孩子,这样的误解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呀,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蛮不讲理的,教育中多一些宽容、理解,孩子和我们就更进一点,我想这次的比赛对董晨阳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对我,同样是。
如果作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宽容和理解,孩子们看在眼中记在心中,那么这个班级里就是个没有气度的孩子,教知识的同时,教师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教做人吗?
读吴老师的“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让我感触颇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都是特别的花朵,也许这个孩子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许那个孩子没有百合的清新脱俗,也许他们没有郁金香的乖巧内敛,但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的芳香自有他的特别之处。也许他现在没有完全开放,他还是小花蕾也许只要你细细的闻,慢慢的品,等待他展开花瓣,那时,肯定是芳香扑鼻,香艳满园。
4.读《致青年教师》后感 篇四
九亭第三幼儿园
朱正芬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打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正如吴老师所说的,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心里要有一颗装着学生的心。我做的这份职业,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壮语,我的工作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平凡。我庆幸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正因为这样,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每当我读到那句教育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总忍不住感叹这是何等之高的教育境界啊!作为一个工作八年经验的老教师更加觉得爱心是教育之魂。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将我的心融进所有的角落,不管自己开不开心,我都要将笑脸带给孩子们,给他们一个轻轻的拥抱。
我们班上有一位幼儿,名叫胡嘉栩,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她一到吃饭就哭,因为平时在家里每次吃饭都是有人喂的,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蔬菜从来都不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去大声的呵斥她,而是变着法子哄她吃,开始先喂,再慢慢的让他自己吃,一段日子下来,她不仅学会自己吃饭,而且愿意吃蔬菜了。在幼儿园中这样的小事遍地都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用爱心去了解关心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需要。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且我们民办教师工资待遇低,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也有一个6岁的儿子,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女儿在生活中、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的幼儿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儿子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你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有一次户外活动,我们一起玩独木桥。孩子们都很高兴,一下子排起了两条长长的队伍,一个接着一个地玩,玩得很高兴。这时,我突然发现殷立仁正怯生生地看着独木桥,想走而不敢走的样子。我连忙对他说:“立仁,你别怕,朱老师会保护你的,不会摔跤的。”他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慢慢地走了过去。但当他走到转弯处的时候,又不敢了,两只脚直哆嗦。我扶着他的身体轻轻地对他说:“立仁,别怕,勇敢向前走,老师会帮助你的。”他听了我的话后,就勇敢地跨出了下来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了。“立仁,你能行,独木桥可好玩了,对吗?”他高兴地笑了,又一次地排上了玩独木桥的队伍。
自从孩子“战胜”了独木桥后,他就变了。他变得有自信、勇敢了。他越来越喜欢运动,运动时也越来越不像以前那样掉队了。我想他的自信来源于他运动中的成功。也许,一次小小的成功在我们眼中可能是毫不起眼的,可在孩子心中的份量却是很重的。我们的孩子可能并不是很能干的,可如果他能不断地取得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那他也会变得很能干的。鼓励孩子是我们老师的职责,通过这种方法使我班上的孩子们都能干与自信。
我想,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该更加注意让幼儿获得成功,有愉悦感。我们的盈盈笑意、深情拥抱或声声鼓励,都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的座右铭。当清晨走进校园,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无怨无悔,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幼儿的开心,家长的放心!
5.《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字 篇五
如今的教育,学生苦,教师更苦;学生的压力大,教师的压力更大。但我想说,教育不该这样的,教育完全可以是另一番景象。要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快乐的有魅力的老师。
①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进而喜欢学习;
②学会偷懒,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实践;
③强化督促手段,督促学生完成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三条可以说是我所有的经验,却发现正符合我所教学校的成功经验。只要这样去做,不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考不好的试,更重要的是这样你就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成功而快乐的老师!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以引导学生成为以学为乐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老师才是有魅力的成功的老师。
我觉得,把教书当做乐趣来做,以教为乐,把教书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精神的寄托,工作着、生活着、快乐着。不必太在意考试成绩的好差,只关心课堂上、作业中学生是否快乐,教师自己是否快乐。微笑着走进课堂,调动一切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进而喜欢学习。你给了学生快乐幸福的童年、少年的同时,你就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成功而快乐的老师!
别老拿考试成绩来说事,让自己不敢放开手脚。如果不放心,那就希望各位去研究考试,因为研究考试才能看破考试。正如上海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研究考试,终于看透了考试,不再把考试放在眼里,结果考试成绩反而更好。每天想着围着为着考试成绩,最终不可能获得非常优秀的成绩。
——学会“偷懒”,把力用在刀刃上。
留点时间让自己多读点书,留点时间多多思考;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实践、探究;
把问题抛还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把讲台让给学生,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比如多研究调动学生的手段、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努力。比如多研究让课堂充满魅力,多研究督促学生的手段,让学生勤奋而你只用一点点精力。比如教师你尽可能少说少讲点,把时间留给学生……。
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一是“先学后教”,教师只讲20分钟;二是“三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在我看来其实质在于:让学生多自学;多点督促手段,督促学生必须完成应该完成的。
——让反思成为习惯,不断地去改进自己的行为。
①经常写点教学后记。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②经常听听学生的意见。比如常和学生聊聊;让学生写写《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科老师》。这不仅在教学方面,行政工作、做人、生活等方面都该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改进自己。只有不断改进自己,才能不断进步。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养成反思的习惯。当然,我还希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倘如此那真的“善莫大焉”。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其中一年最少认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吧,厚积才能薄发,厚积必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别老说工作忙,没有时间。有一种说法,如果每天坚持阅读1个小时,三年后,你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五年后可以变成国家级专家,七年后,你可以变成世界级专家。事实上,如果坚持每天看10分钟的理论书,每年可以读完4本专著。要学会“偷懒”,再说每天10分钟的时间也没有吗?
没有反思的教学,缺少研究的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没有科研的教育教学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今年如此,明年还如此;不写论文的思考和研究是难以深入的,说得更透彻些,不写论文就难以提高自身的水平,也许将永远只能是一个教书的匠人。
有了点想法马上写在纸上,等空闲时再连缀成文。写好了,改一改,改好了,投出去。发表文章真的好开心。
最后希望:勇于去尝试,没有尝试就不会有成功!只要做到那三条,考试就绝不会差的!大胆去尝试吧!
6.致青春观后感1000字 篇六
这原是辛夷坞的一本畅销小说,对已作者我并不陌生,她的几本短篇小说也是爱不释手,无不是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感情深入骨髓,令人深思,它会使读者陷入一种深深的矛盾,欲罢不能。它的结局总会不留一丝念想,没有一丝余地,残酷而又绝决。却使人有种源源不断的阅读欲望。而赵薇更是不用多加介绍,在影视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影后,历时两年拍出的影片,又如何能够不好奇呢?
青春是个如此奇妙的时节,有多少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此,是啊,它确是个让人走火入魔的放荡时期。也正是为了它,我才日日夜夜向往着来看这部小说,这部电影,让我寝食难安,如心头之痒,难以消除。可想而知,看了这部片子,我是震撼的,因为它,我更加憧憬,那漫漫的青春长路。但是,我竟一反常态,没有用上看电影必备的纸巾,因为,青春是从来不需要悲伤来证明的。只要是淡淡的怀念,淡淡的感伤,便已经足够。
这部片子出来之后,立刻分出了两派人物,一派是支持女主角郑微可以重归陈孝正怀抱的,另一派却希望她与林静不计父辈的事情,重修旧好。也许站在理智成熟的角度,后者无疑是更为可取的。也许青春仅仅就是一场挥霍而已,它是那么张扬而纯粹,单纯的恋爱之间,再没有世故、利益,仅有的就是一腔爱意。真正选择的,终究是平淡的生活,轰轰烈烈毕竟不会永久。找到一个避风港,温暖的依赖,即使心中已经谈不上爱。我可能仍是有些小孩子心性,对一份如同老窖里的美酒越来越醇厚的感情,白头偕老的感情,是那么梦想与追求。既然不爱,又何必勉强在一起呢?虽然曾经有过那么一厘米的差池,虽然有过那些年的痛彻心扉,可是既然缘分硬要将他们再度拴在一起,何必不敞开心扉,试着原谅呢?其实陈孝正未必是高傲,他仅是自卑自己的贫贱,不爱与人交往罢了,与微微在一起的他,是多么脱离了自己的躯壳,又是多么释放出了真正可爱甜蜜的自己。他喝醉酒时,曾经将心中的苦恼一吐为快,他哭着说,微微是我的初恋,也是我的末恋。如若他没有遇见微微,他的规划好的前途一定是一帆风顺,但是,他就再也不会拥有这样值得回味一辈子的青春。
这部剧其实真正最深化的一个人物,是阮莞。无论是小说的她,或者是电影中扮演她的江疏影,都是气质绝佳,如遗留在尘世间的仙子,不染一丝尘埃。五官细致,身材高挑,连走路都有种轻盈的韵律。她总是优雅地漫步在宽敞的校园里,热情与适度并存,追求她的人无半点非分之想。她是布依族的姑娘,所以有特有的安静,内敛与宽容。这些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容忍的极限。当她的男友哭着告诉他,自己让别的女人怀孕的时候,她只是木木地看着他,东奔西跑凑钱去帮他打掉这个孩子,一直把僵硬的微笑挂在脸上,从未发作。一个人上火车的时候,泪水却奔涌而出。她所强烈遏止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当她也怀孕了,小男友却一脸惊慌失措的时候,她彻底心死了。她和微微倾诉时,她只是笑了笑,凄凉与无奈涌上心头,“我长大了,但他还没有”。在去赴前男友最后一次约定的时候,她被卡车撞飞,抢救无效身亡。就这样,美丽通透的阮阮,陪着郑微走过青春岁月的阮阮,安静地消失在了世界上。只不过,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那个最美丽的年纪。她的青春,永远不朽!所有的人物在爱情里几乎都经历过变心、周旋、徘徊,唯独阮莞,从始至终爱着赵世永,而且最后还因赵世永而死。
如若细细地品味,你还会发现许许多多令人痛心的地方。就拿黎维娟来说吧,高中恋人来看她,她却嫌弃不已,最后的她与一个五十岁的富豪结了婚,当了人家的后妈,还整天想着为富豪生一个儿子,用儿子绑住婚姻。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爱的价值,原来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她的青春其实就是悲剧。再说老张,毕业时,他吟诵了一首苏轼的词“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最后沦落到以给死人写传记为生,穿着一身假名牌,还要挑这座城市最好的酒店为自己庆生,而见面后还是如从前般谈笑风生。青春时的他是多么意气风发,而现在,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却无论如何也不承认自己窘境的人。
7.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1000字 篇七
其实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加西亚是谁也不在于这封信说的是什么,重点是送这封信的人以及他所表现的那种精神。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忠诚信念和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在现在的社会要像罗文这样完全的执行命令的人是很少的,更别说他还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我觉得执行领导下达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务,每个员工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每一个公司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
那些没有才能、不能胜任的人都被摒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8.《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字 篇八
对于即将毕业或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说,选择职业无疑是摆在眼前的一道最为迫切紧要的选择题,关乎着今后的道路走向和发展,甚至是能够决定你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这是在学生时代曾经带过我课的一位导师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持中立态度。
空凭三分钟热情是选择不了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的,每个人或大或小都会有一个目标和理想,这个目标和理想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是存在“真空”间隙的,其中不乏包括真实的状况被外在的虚幻光辉所遮掩和自身的虚荣心所蒙蔽,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奋斗方向,如果光凭热情而选择所从事的职业自然很快就会感到厌倦:“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光凭热情而非理智的选择职业,这是一种自欺,一种失误,一旦选择从事这种“非理智、靠热情”的职业,没有经过仔细分析,慎重考虑,没有听取内心的真实的声音,没有参考年长一辈的经验,没有综合自身力所能及的成熟想法,仅靠从远处观察和自己所谓的理想去妄断、推测、幻想,这是绝对靠不住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一百年前写过一句话:“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假设生活允许我们自由选择职业,我认为,凡是能够为人类谋幸福,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出力量,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思发展,凡此种种都是幸福的职业,这些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建立在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那么从工作中带来的将是无限的乐趣,这何尝不是一种值得肯定、值得一生践行的信念呢?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句话表明选择一个正确、适合、热爱,能够持久的坚定信念、不忘初衷的工作下去的职业是多么重要,因为一旦选择这样的职业,将会使自身无比珍重这样的职业岗位,并且感到自豪,才华可尽情施展,竭尽全力。
反之,则会得过且过,尸位素餐,当过客、当看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这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和自我毁灭的堕落,对于人类和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这根源就在于错误的选择本不适合自身的职业,不是真的发自心底的热爱它,没有怀着敬畏而又崇高的敬意去从事它,那么如此将会彻底丧失前进的动力,丧失责任感,抱怨不断。
鲁迅先生也曾写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
我们当代青年就应该以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人物为学习榜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平台,而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志存高远,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青年一代,做思进思变思发展、敢闯敢拼敢创新的有用之人才。做“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的青年一代。
拿我自己来说,选择惠斯安普,成为大健康行业的一员,是正确的决定,是我选择的建立在:“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我感到无比自豪,我认为惠斯安普是可以并且完全能够满足任何人施展任何才能的广阔平台,练就技能本领、淬火成钢的大熔炉。实现伟大梦想同样也需要建造伟大工程,建为国家添光彩、为人民谋健康、为行业树榜样的宏伟理念是惠斯安普人的共同梦想。
9.《致教师》读后感800字 篇九
初次拿起这本书,有点试探,有点怀疑。以为他一个中学教师的书,不适合我这个小学教师读,但读着读着才发现,如果说这是一部讲学术力量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讲精神力量的书。因为喜欢,读得也快,很尽致,很畅快。有一些粗浅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1、先“修己”再“达人”
成长智慧和治学智慧说的都是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就写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成长,一部分是如何带领学生成长。也就是“修己”和“达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先修己再达人,先修持自己,再去超度别人。教育这种事,并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2、趁着年轻多做事
余老师在书中说:“年轻”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与我相比,你是年轻的;我与自己的70岁相比,我也是年轻的。我们都要趁着年轻多做事。”年轻不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种年轻的精神状态。尽管有时我们披星戴月,翻山越岭,栉风沐雨。一路走来,哪怕60岁,也要时常鼓励自己,多年轻的年龄啊!
3、一定要有指标
我爱读书,但我不想做读书笔记,只想快快乐乐、脑子里没有一点杂念的享受这一会儿;我爱运动,但我不想制定运动计划,不想减肥……这是我的常态,我常常放任自己,自己开心就好,似乎只有这样才没有亏待自己。但一面享受生活时,一面又在纠结:读了书没有反馈和成果,写了文章没有提高和质量,运动了没有强健身体,现在是快乐了,未来会一直这么快乐吗?直到看到余老师关于“一定要有指标要求”部分,看到他给自己的巨大指标要求,看到他如何的为难自己,看到他成果一步步闪现的喜悦,看到他在不断写作中思考的深入。就再也不再纠结:放任自己只能享受一时的生活,但为难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个指标,多一点成果的要求,便才有真正的成长和收获。
10.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十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欢笑流泪呢?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给我耳目一新的启迪。参加过很多次听课,也聆听过很多专家的点评,有时自己的困惑能从专家的点评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阐述出不一样的观点,有的观点可能和自己想的不谋而合,有的观点以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在他们的点评中能得到新的东西,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而作者的观点让人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来学习的,那就把心态摆摆正。让我们来欣赏每位上课的教师吧。”“欣赏”这个词非常喜欢,不管怎样摆正自己的心态,能从一课中有一收获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个人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是来参观的,是来欣赏别人的,可能这样的心态下会淡定地对待,这样也会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我感触颇深。文科作业的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可是理科作业可能更多时候是唯一答案。就算是学生作业中出现了错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我们理科老师也应该尽可能问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可能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只是在哪一步出现了一点小错误,这时的问,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帮助他在打结处打开关键的点,这样比单纯的打个“×”让学生订正效果好的多。让我们多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不要仅仅关注思考的结果。
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和《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中,吴非老师教育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要事事斤斤计较,不要嫉贤妒能,不要心胸狭隘,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珍视我们的专业》一文指出,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安老师演讲时曾说过:“如果学生不知道,我们要知道;如果学生知道,我们要比学生知道的多;如果学生知道的多,我们要比他们分析的透彻;如果他们分析的透彻,我们就要比他们总结的有个性”,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照亮学生面前的道路。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字】推荐阅读:
青年教师入党申请书简短1000字10-29
《致青年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09-09
做一名有信仰的青年教师党员《信仰》观后感07-18
青年教师发言08-16
培养青年教师10-17
青年公务员思想汇报1000字12-06
青年教师读书笔记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