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是预设吗?(10篇)
1.体育教案是预设吗? 篇一
教学计划是教案吗
教学计划是教案吗?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呢?各位,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一起区分吧!
教学计划是教案吗
教案是,教授功课时对教授内容做的纲领,以及对教授过程的安排,涉及的是某一节课
而教学设计不同:教学设计包括了你对你上课的预期效果的构想,如何使设计实现的`安排。这是你整个上课的思路。所以这里面的区别就出来,教案关心的是教学的内容。教学计划则是对教案风格进行规划,对教学风格进行计划。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2.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案设计 篇二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朗读课文,必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课文初步读熟。
2、出示默读思考: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
(3)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
产生了什么影响?
3、学生议论。
4、反馈,及时点拨。
(1)归纳段意。
第一段(1):讲林巧稚三我国当代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在妇产科学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第二段(2―9):讲林巧稚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更悟出了一种人生的哲理。
第三段(10):讲林巧稚从生物课上悟到的哲理,对她一生的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思考题(2)。
(3)思考题(3)
(因为老师讲授知识的时候总是联系实际,并且让同学们边玩儿边做,寓教于乐
中学到知识,让同学对所学的知识经旧不忘,所以总要称赞老师的教授方法。)
四、小结。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语,进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情,体悟道理。
(一)提出问题: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什么?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
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学生互相理解感悟
三、反馈,点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会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是内因,是自己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学习写作方法。
(再读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2。
3、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3.幼儿园体育教案我是滑稽人 篇三
设计意图:学习玩呼啦圈,是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提起呼啦圈孩子们都只是想到用身体部位去旋转呼啦圈。怎样根据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水平,在玩圈的技能和方法上给予幼儿更多的运动经验的体验,激起他们继续玩圈的兴趣,并发挥“呼啦圈”这一运动器械一物多玩的功能,是我设计本项体育活动的重点考虑所在。希望通过本节体育课孩子们能在游戏中在呼啦圈上得到更多乐趣。
活动目标:1.游戏中继续培养玩圈的兴趣,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展膝盖套圈走、跳的能力。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 3.学会用膝盖套圈走,跳等创新玩呼啦圈的方法。
活动重点:幼儿把塑圈套至膝盖,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跳
活动难点: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
活动准备:
1、看过滑稽人的表演,了解滑稽人的特征。
2、塑圈若干、彩色纸帽和纸鼻若干放在椅子上.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
二.导入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滑稽人吗?见过滑稽人吗?滑稽人什么样子?
(2)教师:“我们小朋友看过杂技表演,故事里面有个滑稽人走路,有趣极了。谁能学一学滑稽人是怎样走路的?(3)教师:今天你们就来做小滑稽人,老师做大滑稽人,我们一起来玩玩好吗?”不过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道具,这样小朋友就更像小小滑稽人啦。
三、展开1.请小朋友幼儿想出多种玩圈的方法(滚圈、跳圈、带圈走、转圈、踏圈走、套圈等),并亲自尝试,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邀请幼儿上来展示各种玩圈的方法。互相启发交流。教师:“小滑稽人玩圈的办法真多,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教师请出4至5位幼儿表演玩圈的方法。
3.学习新的玩圈方式。教师: “大滑稽人也想来一个很好的玩圈方法给你们看。”教师示范:把塑圈套至膝盖,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跳。4.请幼儿和教师一起玩圈。
教师:“现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一起来玩。”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尝试膝盖上套着圈快速向前走、跳的游戏。
5.请幼儿站成一排,1、2报数站成两横排将幼儿分成6组游戏,第一排的幼儿从起点开始带圈走到终小椅子并过小椅子带圈跳至终点,拍下一名幼儿的手,下一名幼儿出发,走至终点拿下小椅子上的小旗跳着返回重点,先返回者为胜。
6.请幼儿站成两列纵队,终点处放两个黑板,各贴有两张没有鼻子的小丑头像,黑板旁边放有两把小椅子,小椅子上有两种颜色的帽子,请小朋友从起点出发任意做一个滑稽动作,带着圈快速向前走。到终点后,拿一顶帽子戴头上,用手扶住帽子不让其掉下,交给第二名幼儿,第二名幼儿把帽子戴头上,往前走,拿第二顶帽子戴。如此直至最后一位幼儿,幼儿头上的帽子越来越多。最后一名幼儿得到所有帽子后将滑稽人的鼻子贴在没有鼻子的滑稽人上,最快一组为胜。.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4.体育教案是预设吗? 篇四
大一班
设计思路
经过近两个月与孩子的接触,发现孩子们对解放军非常憧憬,解放军这个词语不时地出现在他们自编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希望自己长大成为令行禁止、吃苦耐劳的解放军战士,大家对对解放军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顺应孩子们的热点,开展体育活动“小小解放军”。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仅仅听说过,憧憬过“解放军战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所以在“小小解放军”活动中,要让孩子亲自充当一名“小小解放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规则意识。
2.增强往返接力跑,发展幼儿起跑的爆发力和身体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宽敞、平坦的场地。
2.用障碍物当成的矮墙两座,带底座的塑料圈两个。矮墙、电圈字卡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入场。
1.教师站在操场中间,孩子们分为男女两横排面对教师站好,教师喊口令:半臂间隔向前看齐,整队完毕。
2.老师、孩子们互相问好。
二、进入角色。1. 教师:“同学们看到大阅兵了么。”孩子们回答。
教师:“同学们喜欢解放军么?为什么?”孩子们回答。教师:“那今天罗老师就带领大家当一名小小解放军。”
三、准备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小小解放军要学习新本领了,在学习新本领前,请你们告诉老师,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小解放军,都有什么要求呢?”孩子们回答。
教师:“对了!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和服从命令的意识,好!现在小小解放军,立正!”孩子们做。
教师:“现在,咱们要小小的活动一下,老师喊:1、2、3、4,同学们应该喊什么?”孩子们回答。
教师:“很好,你们都是优秀的小小解放军,来,跟着我做。”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正、侧压腿,和高抬腿运动。
四、进行活动。
1.引导幼儿练习“矮墙”上跳过以及“电网”中穿过。
教师指电网(上有字卡):“现在,我们小小解放军要学习本领了,你们看,这是什么?”孩子们回答。
教师:“那我们该怎么来过这个‘矮墙’和‘电网’呢?请你们先互相商量一下,该怎么过?”孩子们相互讨论。
教师:“小小解放军们讲得都很好,而且都能安全地过‘矮墙’和‘电网’,但是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示范一下,有没有人愿意当个志愿者呢?”孩子们举手并示范。
教师:“很棒!老师要奖励你一朵代表勇敢的小桃心,小小解放军们,看到刚刚那位勇敢的小朋友为大家示范了一次,有没有个觉得他哪里最标准,哪里又可以改进呢?”孩子们回答。
2.教师讲述规则,引出竞赛。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开始执行任务了,我们从这里出发,穿过矮墙和电网,然后原路返回,当前一个小朋友回来之后下一个小朋友才可以出发,我们看看哪队的小小解放军们最先完成,而且在等候的小朋友千万不能越过起点线。看谁能听清楚我的口令再行动,大家准备好了么?预备,开始!”
孩子们分组竞赛,教师从旁指导,提醒幼儿要一个一个排好队,按顺序不争不抢不吵不闹,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安全,注意规则。
3.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按游戏排名在音乐中授予优胜队光荣小小解放军称号。
五、放松活动
5.体育教案是预设吗? 篇五
生:我有疑问:两只大木船上的沙土那么多,把它们铲到河中不会把铁牛淤得更深吗?
生:不会。因为怀丙已经提前让水手潜水摸好了铁牛的位置。
生:大木船不必停在铁牛的正上方,可以斜着拉的。
生:老师,刚才这位同学提醒了我:八只大铁牛,要16只大木船的沙土,把它们都铲到河中,那不是把河道给淤了吗?
生:是啊,要运送这么多的沙土到船上,再把它们铲到河里,这要费多少人力呀?
师:这些确实是问题,老师也没想过,现在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好吗?
(生自己探究,教室很静,好长时间没人应答)
师:现在我们关键是要想办法怎样少用泥沙也能把铁牛捞上来。好吧,把你们刚才想到的在小组中说一说,互相启发,或许你们就会有好的办法了。
(学生讨论)
生:我们组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再准备同样的两只大木船,捞第一只铁牛的时候把泥沙铲到另外两只大木船里,捞第二只的时候再铲到这边来。这样只搬运一次泥沙到船上,只往河里铲一次泥沙就可以了。
生:我还可以补充。最后可能不往河里铲泥沙,再把泥沙拉出去,这样就不会淤河道了。
师:你们真了不起!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你们,因为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你们是我的老师。老师为你们自豪!
生:老师,我们是不是很聪明呀?
师:当然了!你们能想出的办法比怀丙还要好,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比怀丙还要有作为的!
(学生情绪高涨)
点评:
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案例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以一个“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充分运用对话策略,促进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彼此之间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
6.体育教案是预设吗? 篇六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爬、直身滚、平衡等基本动作,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2、学习助跑跨跳,能掌握动作的要领,敢于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在游戏情境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
2、难点:掌握在有障碍的跨跳中一系列动作的连贯性。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本领展示区、学习新本领区、竞赛区。
2、两头不一样宽的长布一条,固定在地上,高度不一的纸箱三组。
3、小动物、小娃娃玩具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分成两路纵队齐步走进场地。
2、本领展示: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
二、基本部分
1、新授助跑跨跳。
(1)师:今天我们消防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跨过一条宽宽的沟涧,请消防员们安全快速地跨过去。(幼儿自由练习,两头各设置一条起跑线。)
(2)讲解动作要领,第二次练习。
师: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跨过沟涧的。(请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并给予表扬,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点。)
幼儿第二次练习,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动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难度的助跑跨跳。
(3)第三次跨跳,幼儿展示。
请能力强的幼儿展示(可以几人一组展示跨跳),鼓励能力弱的幼儿要勇敢面对,争取下次展示。
2、有障碍的助跑跨跳。
(1)出示一堵矮墙(纸箱),讨论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跨过去。幼儿讨论、示范后教师再示范动作要领:先快跑几步,再用力蹬地、向上跳,腿要抬高,步子要迈大。幼儿分两队逐一练习。教师指导点评。
(2)第二次跨跳,幼儿自由练习,提醒幼儿可选择不同的高度来练习。从起跑线处开始。
(3)请跨跳动作连贯、能力强、学得有进步的幼儿展示。
3、消防训练演习,情景中巩固练习动作。
(1)训练演习。幼儿分成两路纵队,走平衡、钻爬、走S形路、直身滚、助跑跨跳,到达终点(绕过小椅子)后返回。教师小结、点评。
(2)情境演习。接到火警电话,动物园里发生了火情,很多小朋友被困,我们要赶去救助他们,路上要走过迷宫(S形路)、钻过楼道、跨过矮墙,救出小朋友后返回。
幼儿轮流出发,游戏一次后结束。
三、结束部分
1、师:今天的救助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次接警救助中,大家凭借智慧和勇气,安全地救出了小动物、小朋友,并扑灭了火灾,出色完成了任务。
2、师:让我们安慰一下小朋友和小动物吧。和他们一起跳个《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把他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
教师在活动设计上颇具匠心,具体表现在:
1、体育环境的创设方面能整体思考、合理布置。幼儿练习基本动作的场地创设为山洞、障碍物、小桥、草地,在动作的练习上体现的是钻、走S形、平衡、直身滚动作的连贯和循环,幼儿在创设的场地暗示下能有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地练习。学习助跑跨跳增设了沟涧和矮墙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貌似独立的练习区,其实是整个小小消防员演习场景中的一个部分。场地布置可分区也可整合,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戏,乐在其中。
2、在材料的投放上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第一次探索助跑跨跳挑战点为宽度。教师设置一条宽窄不一的沟涧,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宽度去尝试反复练习。第二次助跑跨跳的挑战点为高度,教师设置一堵高低不一的矮墙,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高度的跨跳,让每个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3、借助游戏情境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而非一次次枯燥机械的练习。跨越沟涧、矮墙,让孩子们先尝试、示范,在总结孩子们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幼儿迅速掌握了动作要领。
7.体育教案是预设吗? 篇七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成建制迁至芜湖。后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数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8.元宵是汤圆吗 篇八
元宵为什么又叫汤圆了呢?
据另一种传说称,19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正因“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传说归传说,但是,老百姓过日子还是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在元宵节吃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之意。汤圆品种很多,主料为糯米,馅料多种多样,甜味的居多。汤圆根据地方特色,多种多样,南北不一样。
北方汤圆的制作既奇特又简单,馅不是藏进粉里,而是蘸进粉中,其工艺可概括为一蘸、二摇、三筛。先把馅做好,裁成小块,然后用大篱箕盛着往水里一蘸,然后放在盛有糯米粉的大筛子里摇,等馅粘满糯米粉,倒在篱箕里蘸水再筛,往复两三次,汤圆由方而变圆就算大功告成了。北方汤圆的优点是没裂缝,个头大,缺点是馅粗粉糙,板滞质硬。由于干粉太多,使汤变糊,往往浊而不清。
南方的汤圆是甜咸兼备,菜肉各全。馅料精致滑香,糯米粉柔滑细润。一谈到南方汤圆,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广州汤圆,广州汤圆与南方汤圆有着共同之处,先擀好了皮,放上馅然后包起来搓圆。
我的老家在湖北,当地人就擅长做南方汤圆,我从小就跟着大人学做汤圆,做的最多的当数芝麻汤圆,芝麻汤圆当然馅料不光是芝麻,还有适量的白糖、核桃仁(压碎)、芝麻、蜂蜜、麻油。做法也很简单,首先将糯米洗净,用水浸泡1一2天,用磨磨成细浆,放在阴凉处晾干,制成面粉。将白糖、核桃仁、芝麻、麻油混合拌匀,制成馅料待用。再将面粉加入适量开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馅料封口揉圆就是漂亮的汤圆了。但是,和面的水必须要是开水,不然就容易散开的。然后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也能够炸、煎、蒸等方法制作。这样制作的汤圆馅甜香泛,溅齿流甘。
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技术的精良,汤圆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的资料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能够作油炸炒汤圆。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汤圆,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目前,汤圆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能够自己做一碗或到超市购来解解馋。
当然,我们在享口福之余,更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健康。首先在选料上要注意食品安全,优质的糯米粉色泽洁白,无发霉变质的现象,无异味,口味嫩滑、细韧、不碜牙。优质的馅料味香、色正、有光泽。
在营养上,糯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之食品。芝麻内含多种营养物质,每百克芝麻含蛋白质21。9克,脂肪61。7克,钙564毫克,磷368毫克;个性是铁的含量极高,每百克可高达50毫克。核桃营养丰富,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物10。7克,钙108毫克,磷329毫克,铁3。2毫克,硫胺素0。32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1。0毫克。脂肪中含亚油酸多,营养价值较高,此外,还内含丰富的维生素B、E。
这些食物看来营养丰富,但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核桃、芝麻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食品,还内含油脂,但却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的其他营养素,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正因除了缺乏营养外,还正因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宜吃点容易消化的粥、蔬菜等食物,而汤圆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汤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而导致泛酸、烧心等状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汤圆当然也不适合晚餐吃,晚餐吃汤圆不容易消化,影响睡眠,更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专家指出:吃汤圆最好在中午,这个时刻人体的胃肠功能最强,也有充分的时刻来消化汤圆里过多的热量。
9.珊瑚是植物吗 篇九
珊瑚不是植物。珊瑚是有生命的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它能固着在海底或岩石表面上,其管状体外壁能分泌出石灰质,用来形成包围软体的外骨骼。这些骨骼能像树一样不断长出分枝,从而建造成珊瑚群体。平时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
群居的珊瑚主要生活在水深0~30m的浅海水域。最典型的例子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它们的`骨架连在一起,肠腔也通过小肠系统连在一起。它们有许多嘴,却共用一个胃。它们适合的温度是22~30摄氏度,低于18摄氏度就比较难生存。
珊瑚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美誉,是热带海洋中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珊瑚在造礁的过程中和陆地上的森林一样,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来减轻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由于对阳光中具有很强热能的红外线不断吸收,加之这些气体像花房温室一样具有保温作用,从而出现使地球变暖的现象。
10.谈谈学教案中的预设 篇十
谈谈学教案中的预设
好课离不开充分的预设。反思平时的教学,我觉得设计学教案时应该注意: 一、目标要突出,预设要顺畅。 明确好教学目标是根本。对教学的预设必须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好好斟酌。不要妄图45分钟内面面俱到,讲清一篇文章的几个问题就可以了。具体设计过程时,我们应该学习特级教 师黄厚江老师所说的“株式”结构,由一个点生发开去,主要过程形成一棵树干,在必要的部分叉开枝节展开探究,从而呈现一棵挺立的枝繁叶茂的大树。 二、点子要筛选,预设要扣本。 现在的公开课少不了一些作秀的成分,做游戏、表演、看短片等各式各样的活动登上了课堂。似乎亮点越多越多越精彩。殊不知有些“亮点”既耗时间,又无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语文方法的掌握,这样的“花架子”要不得。 新课程下教师应以文本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有准备地、从积极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而不可剥离“文本”去进行所谓的“生成”。像我们语文的教学设计更应想方设法根据目标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情境,深入对话文本,在老师的启发、引领和激励下,积极主动地探究重难点,实现有效的阅读创造。 三、方案要周到,预设要灵活。 当学生理解跟你的答案有出入时,是游刃有余地请他们说明原因,然后帮他们分析,还是“仗势欺人”地直接把答案强加给他们?既然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自觉预估教学中师生、生生、生本等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生成: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这样上课时,我们就可以依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点亮他们的.智慧与激情。 有时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创造性,或许上课过程中会出现更有意思的生发点,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某个环节设置一定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归纳演绎,思考质疑,不做思维单一的看客,而是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异议,如果具有教学价值,我们就有时间及时探讨反馈,尊重了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促进了他们的有效思考。“留白”处不是教学过程的断层,而是学生想和做的深化、迁移过程,是生生、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才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成,也只有这种生成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有效的生成。 (曹雷玉)
【体育教案是预设吗?】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体育教案《我是搬运小能手》及教学反思10-29
体育教案-小学体育教案06-11
体育教案-中学体操教学教案06-17
高中体育教案09-09
快乐体育教案11-17
小一体育教案12-22
体育排球教案01-11
体育教案-初三体育与健康说课稿07-19
体育教案-黑猫警长-教学教案11-15
武术小学体育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