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

2025-02-05

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精选7篇)

1.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 篇一

【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范文】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鼠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应问而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

2.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3.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成功公式:立意高卓+底蕴深厚

2.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 篇二

13. (x-y) 10的展开式中, x7y3的系数与 x3y7 的系数之和等于.

解析:直接用通项公式

由通项公式, 得Tr+1=C10rx10-r (-y) r= (-1) rC10rx10-ryr.

令 r=3, 得 x7y3 的系数为 (-1) 3C103;

令 r=7, 得 x3y7 的系数为 (-1) 7C107.

故 x7y3 的系数与 x3y7 的系数之和为

(-1) 3C103+ (-1) 7C107=-240.

点评:对于二项式定理问题, 常常用通项公式Tr+1=Crnan-rbr, 再结合方程的思想加以解决.

14.设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Sn, 若S9=72, 则 a2+a4+a9=.

解析1:基本量法

S9=9a1+9×82d=9a1+36d=72, 得 a1+4d=8.

则 a2+a4+a9=a1+d+a1+3d+a1+8d=3 (a1+4d) =3×8=24.

解析2:运用性质

S9=9 (a1+a9) 2=9 (a5+a5) 2=9a5=72, 得 a5=8.

则 a2+a4+a9= (a2+a9) +a4= (a5+a6) +a4=3a5=24.

点评:方程的思想 (即转化为基本量 a1, d (q) ) 是解决等差数列 (或等比数列) 的通法 (如解法1) , 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本题运用性质:在等差数列中, 若 m+n=k+l (m、n、k、l∈N*) , 则 am+an=ak+al, 使问题得以简解.记住常用的性质或结论, 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15.直三棱柱ABCA1B1C1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AB=AC=AA1=2, ∠BAC=120°,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解析:求出半径

在△ABCAB=AC=2, ∠BAC=120°, 可得BC=23.由正弦定理23sin120°=4, 可得△ABC外接圆半径 r=2.设此圆圆心为O′, 球心为O, 在Rt△OBO′中, 易得球半径R=5, 故此球的表面积为4πR2=20π.

点评:有关球的问题, 主要是切接问题、经纬线、球面距离等三大问题.其解题要点是先画特征图, 利用Rt△, 寻找与R有关的数量关系.

16.若π4xπ2, 则函数 y=tan2xtan3x 的最大值为.

解析1:基本不等式法

t=tanx, 由π4xπ2, 知 t>1, 则

y=tan2xtan3x=2t1-t2t3=2t41-t2=-2 (t4-1+1t2-1) =-2 (t2+1+1t2-1) =-2 (t2-1+1t2-1+2) -2 (2 (t2-1) 1t2-1+2) =-8.

当且仅当t=2时取等号, 因此 y 的最大值为-8.

解析2:配方法

t=tanx, 由π4xπ2, 知 t>1, 则

y=tan2xtan3x=2tan4x1-tan2x=2t41-t2=21t4-1t2=2 (1t2-12) 2-142-14=-8.

当且仅当t=2时取等号, 因此 y 的最大值为-8.

解析3:导数法

由解析2得y=2t41-t2.

求导数, 得y=-4t3 (t2-2) (1-t2) 2.

y′=0, 并注意到 t>1, 得唯一极值点t=2.

故当t=2时, y 取最大值-8.

点评:求最值的常用方法有基本不等式法、二次函数法、导数法等.用基本不等式法时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3.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均匀地流逝,而人生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⑧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解】

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延续了2010年“材料+命题”的样式,在作文的开放性和限制度之间保持着较好的张力,有合理的区分度。该文题贴近现实生活,能够调动起考生的情感体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有个性的和鲜活的文章。文题的提示文字明确指出了写作方式的多样化和自由度,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做出文体选择和立意架构。应该说,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是一个能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好题目。

浙江高考近几年高调反对套话作文,所以学生对细节和个人体验的表现不可或缺。写好这篇文章关键看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平时关注当下,关注自身,体现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好的作文往往是在捕捉生活细节和质感中融入文化反思,使文章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思辨性。

这个作文题的二三个关键词是“我”、“时间”、“成功”。作文材料的内核是“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也就是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成功之路。或者是论述如何才能闯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成功之路。我们不必固执地将“时间”理解为一般意义的物理时间,可以理解成“人生悲喜成败的故事与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立意:(1)“我”的时间里做好“我”该做的事,实现“我”的成功,给未来和他人以启示;(2)在自己的时间里,感悟时间的作用,体会他人的成功,并启迪自己走向成功。(3)在“我”的时间里,叙述自己的生活感悟,以此为起点,在现实生活中做好“我”该做的事;(4)重点写在自己当下的时间里,如何科学有效利用时间,从而把握机遇,耕耘岁月,打理人生,守望“我”的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我”是某一个虚拟的个体。我的时间,指的是现在,是当下,切不可完全写成展望未来。

【考场佳作一】

我的时间

浙江一考生

每一个清晨,我都平静地把自己铺成一张白纸,等待阳光到我的心灵里挥毫泼墨。每一个晚上我都把自己倒得空空的,然后往里面添加风、星星、萤火虫……总之,尽量添加一些诗意的东西。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认识自己,在我的时间里做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我想要的。有人说,眺望摩天大楼的人,其实是在眺望自己的幸福。我不是,我的幸福没有那么高。我的幸福低到尘埃里。

世上有不计其数的成功者。他们头顶光环,令人艳慕,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然而,那是你想要的吗?人生不是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做你自己。有的人的幸福犹如瀑布或山洪,有的人的幸福犹如涓涓小溪。

屋檐上鸽子成群,园子里花团锦簇。你喜爱的小狗,即使在它吠叫时打它的小脸,它也喜欢依偎着你安然入睡。还有不被打扰的月亮,可以喝的露水……这一切都是我急着要向你表达的,我安静的幸福,我真实的自己。

在这么高速旋转的时光里,我们丢失了什么,我们又捡起了什么?看着那些令人窒息的钢筋水泥中步伐匆匆的人们,看着那些尾追在名人背后的追星者,以及盲目模仿复制成功者道路的人——他们的眼中储满了名利却丧失了蓝天,他们的耳朵塞满了阿谀却失去了鸟鸣。他们失去了自我,迷失在别人的道路与时间里。在我的时间里,我要做我自己,追逐我低入尘埃的小小的幸福。

我时常背起背包到附近的山上去远足,在自然中,我找到了自己。当繁密的树叶遮住午后的阳光,又故意疏漏其中的一两缕,打在潮湿的地面,当深秋的第一枚或黄或红的绿叶,在我面前摇曳而下带着欲言又止的忧怨,当南风带着沁人的土香袭乱我的头发……这一刻,时光在外部世界里一点一滴地逝去,却好像与我无关。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可以坦然地与自己对话……

在我的时间里,我只想做我自己,我只想像个孩子一样,在你面前兴高采烈地阐述我简单的思想。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在忠于自己的幸福里,做我自己,就像那水边的蜻蜓。

临风吟唱,翩翩起舞。(本文得分60分)

【满分理由】

这篇作文的出彩,不仅是因为作者很好地写出了在“我的时间”中“我”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在“我的时间”中所悟出了“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在忠于自己的幸福里,做我自己”。而且文笔流畅且富有张力,构思新颖而别致。

无论时光如何匆匆,作者总能安然地在自己的那一份时光里寻觅出自己的幸福。“我的幸福低到尘埃里”,作者描写了生活中的细微美丽之处,描述了一种安之若素的幸福。随意之处又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这其实也是一种积极潇洒的人生态度。结尾“临风吟唱,翩翩起舞”,简明、含蓄,暗含了文中“我的时间我做主”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有余音未绝之妙。

【考场佳作二】

我的时间

浙江一考生

懂得,所以相信;相信,所以坚持;坚持,所以自主。成功不在于复制,也没有绝对的范本,只有认清自己,自主“我的时间”,才能成就你独一无二的孤本。

总记得周末的校门口前,总是停满了大小不同的车辆。总有眼神疲惫的学生,一出校门便被急切等待的家长搂进怀里,在拥挤的人群中护着他(她),小心翼翼地送进车里。可我从不。我总爱独自拎着书包,慢慢踱回不算太近的家中。一路上,风声、人潮声、喧语声,浸满久离世俗热闹的我。我总庆幸:这一段真正属于我的时间如此可贵!那些平凡而真实的人世风光,一点点扎进我柔软的内心,平和,安定的心性也在此间慢慢养成。我始终相信“我的时间”能给予我更多的力量,于是,我选择自主前进。

龙应台曾说:“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5000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漫步,你会害怕自己会被淘汰吗?不,不会的。”因你知道自己将在哪里成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无需复制他人的成功之路,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在“我的时间”里做自己该做的事。

高三的自主招生,比起往届,范围大大扩展。身边无数的人,都争相竟取报名资格,无数的人想通过先于高考的自主招生获得大学的敲门砖,但我却安之若素,一心当起了“又宅又独”的乖学生,置身事外。能够平静地看待风潮而不生羡慕的,我想是源于对自己的充分认识与对时间的把握。我深知自己不擅竞赛类的难题、偏题。盲目参加只会适得其反,不如安心专注高考,用那些“我的时间”弄清每一道做过的试题,为将来从容准备,岂不更划算?

身边的朋友也有笑我傻的,但我只是报之一笑。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讲:“别人看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的确有很多人在自主招生里一举成功,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菜”,盲目跟风,不如相信自己,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里发愤苦读,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平坦大道!

在人生的路途里,很多东西是无法参照和复制的,不要迷信别人的传说,认清自己的心性,不为外物琐事所扰,自主过好“我的时间”,即使头破血流,也能练就铮铮铁骨!有很多东西难以出彩,便是少了自己的东西。作为90后的领路人,我们要认真把握自己的时间,才不辜负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灵魂!(本文得分60分)

【满分理由】

这篇满分作文主要胜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胜在文章视角独特,思辨色彩强。作者能够冷静而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的选择,认为要认清自己,自主“我的时间”,说明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字里行间体现出一种高尚可贵的优质品质与道德情操。

二、胜在文章视野开阔。各种事例能够信手拈来,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分析得法,说理有力,特别是恰到好处地引用龙应台和徐悲鸿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中的素材反映出作者良好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底蕴。

4.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点评 篇四

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比如雕塑,基因等都是语言,还有有声的、无声的语言。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一、今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材料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以“语言”为关键词,能够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由2015年的“智慧”到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到2017年的“车”到今年的“语言”,江苏作文命题循着平正厚重的路子走,考题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容易上手,选择空间广。“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总之,不“选”失之空泛,不扣失之“跑偏”,审题不难把握,立意见出高下。

二、(肖学军)

审题难度不大,作文命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实际,立足考生的视界,使其有话说,倡导“我手写我心”,是一道既有人文意蕴,又有现实意义,更显思维辩证和灵活变化的好题。而角度的多元又给考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审题立意: 试题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从自然界的花鸟的角度谈语言。第二句从语言的分类的角度把语言分成两大类:有声的、无声的。第三句从语言的作用的角度说语言 对关键词的理解: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语言”,对“无声”语言的理解是难点。材料内容丰富,立意角度较多。考生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行文都在题意范围。比如:

立意一:可以抓材料第一句,“花解语,鸟自鸣”,可以是写实。比如非洲菊它象征有毅力、不怕艰难,喜欢追求丰富的人生。单瓣品种代表温馨,重瓣品种代表热情可嘉。上海地区喜欢在结婚庆典时用扶郎花扎成花束布置新房。用其谐意,取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妻子支持丈夫成就事业之意。茉莉花象征优美。西欧的花语是和蔼可亲。菲律宾人把它作忠于祖国、忠于爱情的象征,并推举为国花。来了贵宾,常将茉莉花编成花环挂在客人项间,以示欢迎和尊敬。

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研究这些千奇百怪的语言对人类有特殊的意义。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

5.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篇五

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2012年浙江省作文题目以“站(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可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适合不同文体写作优势的考生。

从审题角度看,比前几年的作文题都容易,审题基本没有难度。刘继荣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多考生都熟悉,考生一般都能理解和把握题意,而且命题本身不会限制考生的思维。另外,试题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也体现了时代精神,“鼓掌”可实可虚,可以激发考生的想象,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从内容角度看,命题符合学生实际,考生有话可说,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触,“鼓掌”可实可虚,实质是人生的理想、价值、生活态度、思想情绪的外显,确定“为何鼓掌”“鼓掌的意义”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因此,如何由表及里,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位的价值判断就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总体看,这个题目有利于尖子生发挥,拉开距离。高分的作文应该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尖子生有内蕴的才能写得好。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对于首门科目语文来说,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分值最大的作文。今年的作文题目大致意思为,台湾作家刘继荣曾在博文上说,她的女儿成绩平平,却被全班全票评为“最欣赏的同学”。当她跟女儿开玩笑说其快成为英雄时,女儿却表示自己不想当英雄,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随后,该博文引起热议,网民对“坐在路边鼓掌”存在褒、贬和均赞同三种观点。题目要求,从中选取一种看法,自选角度抒发感情或议论。对于这道题目设置,温州二中语文高级教师钟伟平表示,这道作文题取材很多考生都很熟悉,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可以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适合考生用不同的擅长问题写作。

钟伟平所说的“熟悉”,源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在网络上大红大紫。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该文章名,可得到250万个结果。在文章中,这个虽然成绩平平的12岁女孩,却懂得为身边的弟弟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郊游时,她知道照看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对于这篇文章传递出的价值观,多数网友表示欣赏和赞同。

著名评论家、作家徐迅雷也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如果健康、快乐、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而对于将这篇文章的价值观引入高考,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认为,这道作文题目犹如“当下狂躁社会的一剂清凉”。

刘尧表示,当前整个家庭乃至社会,都处于一种非常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将“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观念无限放大,成功的标准也变成了单一的“钱权”,致使很多人无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把自己做好就是成功,这道作文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将对当下狂躁的社会注入一剂清凉。”刘尧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其实应该冷静思考,究竟什么最适合自己。就像吴斌,作为司机他尽忠职守就是做到了最好。做最适合自己的,这种价值观才是社会应当倡导的。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太深奥、太抽象、太成人化是资深媒体人石述思对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的第一反应。石述思认为,虽然这个题目很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不够平实,“有点像政府文件”。石述思颇为赞赏的一篇高考作文是某年以“诚信”为主题的文言作文——《赤兔之死》。他觉得,作文的题目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基本的人性出发,比如善良、信任等等。“我们社会太缺少道德、法制的规范,高考题目更应该放低身段,带有启蒙兴致的题目会更好。”石述思说。

石述思坦言,这类作文名人名言最能打动老师,但真的是好作文吗?学生们的作文已经离“言为心声”越来越远了。“是时候让孩子们有勇气讲真话,该结束撒谎的时代了。”石述思如是感慨。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拉开帷幕。与往年一样,高考作文命题新鲜出炉后,旋即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实事求是地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创新,高考作文命题也在进步,增加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元素。但从各地作文命题来看,“八股式”的命题方法仍然大行其道,多数高考作文命题至今都没有跳出“套路化”和公式化的窠臼。

比如江苏题目《忧与爱》,再比如福建题目《人生赛跑》。此类命题真的是太空泛了,貌似立意深远格调高雅,其实仔细破题起来让人不知所云。在紧张有限的时间里,让考生就如此空洞的命题进行个人表达,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所谓“文为心声”,也所谓“言之有物”——大而化之的题目,写成普通的文章似乎不难。但高考作文具有竞争性,要想取得高分,就越需要审题和立意的高技巧,难度极大。一个把握不好,很容易成为无病呻吟和坐而论道。反映不出独立见解和文化思考倒尚在其次,主要是不能全面综合地考察出考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在高考作文占分不小的情况下,直接会影响到考生的整体成绩。

无论公众怎么诟病高考的各种弊端,但在现实语境下,高考仍然是相对公平的路径。确保高考的公平,在某种意义上说,具有重要的社会公平价值。具体说来,如果高考作文命题暂时没有好的办法将考察考生的应用作文写作水平和考察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那就要退而求其次,竭尽全力保证命题的公平。

在笔者看来,从公平的角度出发,高考作文命题不仅应避免“命题套路”的古板僵化,还应尽可能地兼顾到各种层次考生的知识储备、兼顾到考生之间知识面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农村地区考生和城市考生,因为各种现实因素,其知识量和信息量天然存在差异,如何来避免这种差异而导致的作文成绩差异?再者,因为性格喜好不同,考生知识面的“方向”也不同,有人喜欢哲学,有人爱好历史,有人擅长议论,有人擅长抒情,这也会导致高考作文的临场发挥出现“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场面。

因此,笔者建议,高考作文命题能不能成为“多选题”?设立两道以上的、考察不同知识面和写作技巧的题目,供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尽可能地为考生发挥个体作文水平奠定命题基础。这样虽然给命题者和评卷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对于推进高考语文考试命题公平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说,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出得很好”,仅次于2004年的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喻旭初说,虽然2004年的高考作文比较难写,但是个好题目。

喻旭初认为2012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让大家有话好说。“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此外,喻旭初分析,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第三,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

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也向人民网江苏视窗解析,《忧与爱》这样的题目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凌教授说,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凌教授分析,“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

不过凌教授也指出,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他说,关键在于选取的事例能否打动读者。

【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仍属新材料作文。题目不错,耐人寻味。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

可从赞美女钢琴家的“朴素”入手,分别引出多种立意:朴素也是一种美,有一种美丽叫简朴,高贵恰在简朴中,真正的大家风范,人格品位与艺术真谛,大美若拙,低调的人生与高调的琴声,朴素与虚荣,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朴素、谦卑与高贵,重外表还是重艺术,朴素的衣着宁静的心灵,等等。

可供联系的生活实际及素材——

反面的有:郭美美、高悦儿等网上“炫富”事件,某些副二代、官二代的骄奢跋扈,某些所谓“明星”的豪华奢侈的生活,生活中人们的羡慕奢华、崇拜富贵、以“衣”取人,很多衣着光鲜、外表亮丽的“时髦者”内心的空虚无聊„„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讲究“包装”、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羡慕富贵、崇尚名利的时代;实际上并不富裕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场;我们的艺术界、学术界缺少甘于寂寞、远离奢华、艺术至上、学术至上、人格至上的风气„„

正面的有:美德如茉莉,素朴而高贵;泰戈尔: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正是他最接近高贵的时候;低调,一道优雅的背影;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高深的艺术造诣,需要艺术家逃离聚光灯的“追捕”,远离鲜花掌声的包围;真正的艺术家,往往拒绝虚荣,朴素低调,凭艺术说话,不需要外表的“包装”„

【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今年高考作文材料可以挑选写作的角度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手”很容易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对于这样的作文,考生空泛地引用准备好的论据和套话肯定不行。近年来,老师们在指导作文时也经常跟学生强调,要在行文中彰显自我的意识,要用自己对材料对题目的深刻理解引领全文,论据也要体现与时俱进的新鲜的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首先,是作文所给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素材不是重大事件,而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三个片断,每件事都与考生生活不远。考生能够联系自己实际谈观点和看法,人人有话说。

其次,这篇作文与学生成长、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相关。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这个素材给了考生展示个性的空间,以及结合自己实际表达思想的空间,避免考生说套话、空话和废话。目前学生作文有一个严重倾向,就是学生自己不会观察生活,不会体验生活,不会评价生活,相当多的学生作文看不出其本人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是抄来的,套用来的,毫无个人思想成长过程,千篇一律。这篇作文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真正会评价生活、体验生活。

另外,这篇作文贴近了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今年作文想跑题都困难。除非考生不会体验生活,不会认识生活,而是生搬硬套。写作本意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点,而不是毫无思想地套用空洞和华丽的词汇。这篇作文很好地让考生表达出对生活的体验。如果要给今年作文挑点毛病,就是素材过于局限于个人如何更好地获利,突出了功利性。而每天我们面临的选择中,并不都是 利益的选择,还应有更广泛的人生境界。

【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

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今年山东卷的作文是孙中山的名言:“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切准了时代脉搏,在中国改革进入反思的今天,题目现实性强,其内涵更强调家国情怀、天下意识,更易引发学生的思索与联想。这一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其内含的担当责任、坚持理想、矢志追求、面对失败、面对困境、专注、坚毅、追求真理等话题是学生常见常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门槛儿,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考生,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讲,有利于更好地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实现分层级考核的目标。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考生可记叙、可议论,也可以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有利于展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更充分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在作文中需要注意:

1、从小处着眼,笔墨不可分散。题目内容让考生可以选择的观点不少,担当责任、面对失败、困难,坚持均可,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不宜平均用力,主次不分。

2、思辨要深入,应更深入一步寻找材料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看,成功应该有理想、勇于面对困境、精神专注,切题更准,更能成文。

3、材料要取新,本次作文的材料不难找到,容易雷同。应当旧材料取新意,同样的材料取得新角度,善于联系课本的材料,如史铁生、海伦、索科洛夫……

4、立意应走大或挖小。走大,指多关注家国,言之有物,可能更容易得分。挖小,指对成功的定义不要专注于建功立业,战胜自己、取得小的成功等成功更容易写,容易编故事。

【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为:手握一滴水】

《手握一滴水》的诗歌材料,让考生围绕“水”话题作文。

【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与往年高考一样,高考作文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查阅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发现有一个特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今年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的地区有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和广东、天津。其中上海的考题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天津的考题为——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拿这些题目与两年前的材料作文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给出材料之后,不再限定学生的题目。比如,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天津的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的世界”。给出的材料是: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我国高考作文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主题先行”,限定学生的“观点”,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因此,每次作文,教师、家长和考生都担心“刹偏题”,担心观点错了,整个作文得很低的分数。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减少了与时事政治的脱钩,增加了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意图使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表达。但其中不足的问题是,有的材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太小,或者太生僻,不为大多数考生所熟悉,再就是在给材料之后,再限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写作。像天津地区的作文,今年的材料作文就比2010年明显更甚一筹,给学生较大的思辨、想象空间。

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开放式写作,这与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很相似。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也受到舆论关注,相比传统的考试,面试的灵魂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可以有十分个性的观点,只要自己能自圆其说就可,这种面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当然,无论是对于口头表达的面试还是书面表达的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担心,题目变得灵活,题目不加限定,老师的评判尺度怎么掌握。这也是我国高考作文的大问题,考生们不是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而是写让考官满意的文章,于是会揣摩考官的喜好行文。高考范文之所以流行,就是这一原因。因此要让考生们能自由表达,还有必要在考题变化基础上,改革考试评价体系.【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根据这篇材料考生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字数800字。据了解,自2005年起,我市一直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这是多年以来再度出现非命题式材料作文。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自2005年起,重庆市高考语文作文一直采取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形式。今年是多年以来再度出现材料作文,有点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高考作文命题,首要原则就是公平,不能让人押中题,变换命题形式也是命题人员对付应试师生常用的一招。其次,总用一种命题形式,也不利于考生全面提升作文能力,而适当变换命题形式,可以让考生多训练各种作文题型,不至于为应付考试而只练一种题型而限制了考生的思维发展。

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审读材料,理解材料含义。审读材料,可以多方切入。因为材料是多义的,这就为考生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提供了方便。世界上的事情有因必有果,审读本则材料就可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工人被救,是因为那个门卫,门卫之所以会去寻找他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抓住了这个条理,该则材料的审读角度就明晰了。

1.回报的角度。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也许是出于习惯,但不管怎样,就是这简单的问好救了他的命。

2.习惯的角度。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好习惯让人受益,自然,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与往年高考一样,高考作文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查阅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发现有一 8 个特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今年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的地区有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和广东、天津。其中上海的考题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天津的考题为——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拿这些题目与两年前的材料作文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给出材料之后,不再限定学生的题目。比如,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天津的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的世界”。给出的材料是: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我国高考作文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主题先行”,限定学生的“观点”,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因此,每次作文,教师、家长和考生都担心“刹偏题”,担心观点错了,整个作文得很低的分数。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减少了与时事政治的脱钩,增加了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意图使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表达。但其中不足的问题是,有的材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太小,或者太生僻,不为大多数考生所熟悉,再就是在给材料之后,再限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写作。像天津地区的作文,今年的材料作文就比2010年明显更甚一筹,给学生较大的思辨、想象空间。

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开放式写作,这与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很相似。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也受到舆论关注,相比传统的考试,面试的灵魂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可以有十分个性的观点,只要自己能自圆其说就可,这种面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当然,无论是对于口头表达的面试还是书面表达的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担心,题目变得灵活,题目不加限定,老师的评判尺度怎么掌握。这也是我国高考作文的大问题,考生们不是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而是写让考官满意的文章,于是会揣摩考官的喜好行文。高考范文之所以流行,就是这一原因。因此要让考生们能自由表达,还有必要在考题变化基础上,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2012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依旧延续了给材料自命题作文的命题样式。通过一则小寓言——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不同感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如何从身边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

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今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所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庄子“涸辙之鲋”的寓言中说:“吾失我常与,9 我无所处。”意思是说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空气、阳光、水······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

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哲理也“看似寻常最奇崛”。它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的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琐事中的感动。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现出的那些“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不都是实证吗?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培养一颗敏锐的心灵,多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科技的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会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不免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根据已经出炉的高考作文题目,2012年最潮的作文题目揭晓,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目“那些年”紧密结合今年最热的词语,无疑拿下“2012最潮高考作文题目”名衔。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聊聊2012高考作文的那些“最”名衔。

2012最潮高考作文题目湖北省——那些年

2012最诗意高考作文题目四川:你是天边的一朵云彩

2012最留白高考作文题目广东:另一面

2012最严肃高考作文题目福建:论马刺夺冠历程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从杜甫书信说起。现在科技发达,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一些方式正在消失。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取代传统书信交流,你怎么看?】从书信谈到科技发展与传统的关系。继去年《旧书》之后,今年的题目其实是更直白地提出了科学技术与人文传统之间的二元关系,科技的信徒自然可以支持这种以旧换新的新老更替,而怀恋传统的人也可以去感叹往日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的无以为继。二者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此外,更好的办法是把科技和人文结合起来谈。科技可以影响生活方式是一种现实,可以影响文化和思潮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但科技和人文各自的边界在哪里?科技并非万能,也并非可以秉持科技进步为神圣观念而抹杀和忽视人文关怀。若能谈到这个深度,那么文章已相当了得。另一个角度则是不多关注科技,而关注现实所处的时代。21世纪是大变革的世纪,我们正目睹很多事物的出生和消亡,因此,如何把握“往日传统与当今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是考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的升华方向,比如北京二模提到的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比如去年题目指向曾被热议的电子书与纸书等。就这个题目有感而发多说几句,刚才在广东卷点评里提到北大辩论时代流传的那句名言,其实就出自“传统媒体是否会在信息时代逐渐消亡”的辩题,因而才有“一个时代”之论,关注时代,关注人文,请高中生们在做题之余认真去做到这两件事吧。

【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王旭明今日在其微博中发布“2012高考作文杂感”,他指出,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学重要形式,也是开拓文路启发智慧和挖掘思想的重要形式。

他说,“今年材料作文中我最喜欢湖北讨论科技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代替。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寥寥数语看出题目设计者站在时代前沿对未来的思考。当下人最缺思想,从作文开始锻炼、考察、评价学生思想,好!”

有网友回复称,其实,高考作文只能考出学生部分为文的能力,只能初步判断学生思想与三观。人的思想是在变化中的,中学与大学时代,无疑都是建构完善的“社会人”思想与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高考作文,只是一种直接的反映,出题与解析,则反映一定的社会意识与主流价值。

另外,王旭明还赞扬了上海卷的作文题目。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并注明“不要写成诗歌”。

对此,王旭明表示,材料作文引发学生深刻思想已很难,再有点情趣就更难了。不得不说,上海人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再次表现出海派的聪明和会玩儿,玩儿出小资情调,妙。

“这题目大意是人在成长中会有灵光闪现却被丢弃,日后在其他天才身上发现。这题目真有 味道,味在思想可深可浅,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写的冲动。”他说。

除了及时关注高考作文题目,王旭明还很关注今年的高考本身。开考前一天,他就发出微博称,眀天髙考,首考语文,在不讲究语文的当下孩子们更苦,送上祝福吧。大人们,尤其是以说话为主要职业的人们,别没事儿人似的,也考考自己:语为说,文为写,语文就是说和写。说写什么、怎么说写、怎么说写好是语文的基本问题。瞧你们整天说的整天写的,既不讲究更无文采,枉做大人,明天你们也都考考自己。

此外,王旭明还在其微博上呼吁设立“语文节”。他微博称,年年有高考,先考语文高。可见其重要,会写会说好。建议每年这一天为语文节,每个中国人想想自己会写文章会说话吗?尤其当下五种人该想,该以反思的形式过下语文节:一是语文工作者包括教师记者编辑等,二是各级各类官员,三是各级各类所谓发言人,四是翻译,五是为人父母者。

“从我感觉这五类人中会语会文者少!”王旭明说。网友跟帖称,虽然上学时不喜欢语文老师,但是从来都觉得语文都学不好,中国话都听不懂不会说,其他的学的什么样都不羡慕。更有网友调侃称,语文其实很重要,做人做事不可少。若是“撼”“捍”分不清,乌鸦难成大鹏鸟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与往年高考一样,高考作文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查阅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发现有一个特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今年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的地区有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和广东、天津。其中上海的考题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天津的考题为——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拿这些题目与两年前的材料作文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给出材料之后,不再限定学生的题目。比如,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天津的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的世界”。给出的材料是: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我国高考作文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主题先行”,限定学生的“观点”,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因此,每次作文,教师、家长和考生都担心“刹偏题”,担心观点错了,整个作文得很低的分数。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减少了与时事政治的脱钩,增加了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意图使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表达。但其中不足的问题是,有的材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太小,或者太生僻,不为大多数考生所熟悉,再就是在给材料之后,再限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写作。像天津地区的作文,今年的材料作文就比2010年明显更甚一筹,给学生较大的思辨、想象空间。

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开放式写作,这与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很相似。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也受到舆论关注,相比传统的考试,面试的灵魂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可以有十分个性的观点,只要自己能自圆其说就可,这种面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当然,无论是对于口头表达的面试还是书面表达的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担心,题目变得灵活,题目不加限定,老师的评判尺度怎么掌握。这也是我国高考作文的大问题,考生们不是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而是写让考官满意的文章,于是会揣摩考官的喜好行文。高考范文之所以流行,就是这一原因。因此要让考生们能自由表达,还有必要在考题变化基础上,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高考阅卷专家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篇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目非常有新意,可以避免考生套题。”多年参与高考作文阅卷的专家分析道,在往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习惯套作文。和往年的作文题目相比较,今年的作文题有很多限制,但是,材料作文的角度也非常多,会给一些习惯套作文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看到这个作文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专家都会说,可以从天才的很多思想来源于普通人这一角度展开,也可以写人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去阐述,甚至可以对天才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证。”这位专家分析道,高考阅卷时,阅卷教师都不会预设主题,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篇作文,再多的预设都无法涵盖材料中的思想。其实,这个材料作文的角度是不能穷尽的,考生的思维也是非常丰富的。考生根据材料可以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的角度展开:如中国传统文化过度强调谦虚,过于崇拜名人和天才,对此,考生也可以进行质疑。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 作文有很多角度可写

“这篇作文有很多角度可以写,如善于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不要自卑,其实,每个人的悟性就在自己脚下,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我价值。”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此外,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写,认知自我是难的,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都需要人生的经历,生活的积累,长期的思考,都应该关照我心。最后,可以从珍惜的角度写,珍惜自己的生命,珍视和重视自己的思考,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华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李支舜

要自己充满自信并善于发现自己

华师大一附中特级教师李支舜点评说,“微光”是指代性内容。今年的题目很开放,和以往的作文题一脉相承,和“跨过一道槛”有共通之处。

题目中有辩证的地方:等到别人成功了,自己才意识到“微光”的宝贵,说明自己不够自信,对人生的领悟不足,而宝贵的财富就在身边。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考生可以谈人生,也可以谈民族,谈文化。比如,近代以来儒家文化被我们忽略,但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却发扬光大,韩国推出“端午祭”,我们却只能干着急。

这道题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思考空间大,开放度高,需要考生理性思考。很难押题、套题,没有一定知识积累很难写好。

语文特级教师毛荣富

这是一道直指学生内心的好题目

“这个题目出得好,但对学生来说有难度,这个题目如果能使学生觉醒,就能唤起他心灵深处很多感悟。”语文特级教师毛荣富点评说,这是直指学生内心的一道题目。在他看来,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道作文题的出现显得难能可贵。

“应试教育常常把学生感知世界个性化的东西扼杀了,如今,教育的同质化、模式化太严重,学生常常忘了关注自我的内心,把内心的微光忽略了。”毛老师说,这道题非常切合学生的需要,它能唤醒学生内心沉睡的东西,从点滴处、寻常处、细微处寻找生活的幸福。

在毛老师看来,凡是善于生活、思维敏感、善于写作的人,对于心灵中细小的反应和变化都能及时捕捉,产生思想、发生感情、形成文字。“学生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事,写成文章,但要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不太容易。”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

材料的核心在后半部分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点评说,高考作文的材料从抽象到具象,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微光是什么,这是人的内心中萌发的最美好的东西。这些微光,往往不太会引起人的注意,也非常容易被忽略。对于那些有追求的人,会发现这些闪光的东西,使得它变得更炫目。普通人为什么会忽略这些微光?可能是因为普通人的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微光都是非常宝贵的。高中作文题目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后面:考生要从天才的作品中,回到原始状态,从而使自己得到启发。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苹果坠落。对于这个普通的现场,很多人都表示司空见惯,却引发了牛顿的兴趣,并不断地加以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建平中学高级教师盛新

这道题难度系数较大

建平中学高级教师盛新指出,这道题难度系数较大!考生首先可以在脑海当中还原一幅画面,并找出自己舍弃“微光”的原因:是自信不够,还是因为遗忘?杰出人士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将平时产生的灵感沉淀、升华;而平凡人则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缺乏自信,只有在别人提起的时候才会想到自己也曾产生过这样的灵感。下下者有上上智,我们也可以成为天才,也要做到让“微光”变成“太阳”。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沈国全

对微光的理解是要点

“从这道作文题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不论是上海高考的阅读题还是作文题都越来越走向内心,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这是一种趋势。”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沈国全说,这道题目中的微光有多重含义,包括理想、创意等等,不能穷尽,对微光的理解是材料的要点。另外,这 篇材料中有个转折词——而,显然强调了人们对内心微光的重新认识。

在沈老师看来,“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句话强调了微光的价值和共性。“比如人的欲望、内心想法可能会与社会规范、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对自我的坚持,最后很可能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与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对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2012广东高考(微博)作文从形式上改变了2011年“回归原点”的命题作文形式,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就内容来看,去年的作文是“回归”,而今年的作文则是“汤因比、涵娜希望回到公元一世纪”,“伊雷娜希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可谓在内容本质上一脉相承。纵观2012年的高考作文,有以下特点:

1、关注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最能体现高中学生的文采。题目中汤因比和涵娜都是渴望生活在公元一世纪,原因在于那时候的文化兴盛,因此考生可以穿越时空,再现那个时代的文明。如可以写题目中提到的佛教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也可以从中国入手,再现大汉雄风,盛唐文明,康乾盛世等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时代。

2、注重文化底蕴。题目第一段材料指出汤因比渴望回归的原因是因为渴望那个时代的文化,所以考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盛赞中西文化,歌颂古今文明,从而书写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前进步伐。也可以书写中国的儒家文明,道家文化,法家思想,五四文明,从这个角度入手,那么很容易写成一篇议论文,将孔子、墨子、庄子以及五四风云人物作为作文的素材。

3、题目具有思辨性。题目第二段材料居里夫人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与其他三个任务构成了对比关系,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直面人生,告诉我们人生不能空想,应该脚踏实地的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从这个角度可以写心态、脚踏实地、乐观、创造文化、构建文明等话题。

4、关注人生态度。文中提到的四位人物,无论是盛赞过去,向往未来,还是直面现实,都是一个人生态度的话题,因此从大的层面讲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写人生、创造、歌颂、回归、等常规话题。

5、题目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这个作文题目要写成功关键在于多读书,积累大量的文化素材,同时要有对于人生和世界,以及影响人类文化的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形成自己对于人类文明的认识。只有读书多,并且内化了传统思想的同学才能将作文写深刻。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与往年高考一样,高考作文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查阅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发现有一个特点,材料作文相比往年有大幅增加,同时,这些材料作文一改往常给题目的做法,让考生“自拟题目”。这种“开放式”的命题方式,避免了主题先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提倡。

今年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的地区有北京、四川、福建、上海和广东、天津。其中上海的考题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天津的考题为——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

拿这些题目与两年前的材料作文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给出材料之后,不再限定学生的题目。比如,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天津的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的世界”。给出的材料是: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我国高考作文一直以来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主题先行”,限定学生的“观点”,要求学生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因此,每次作文,教师、家长和考生都担心“刹偏题”,担心观点错了,整个作文得很低的分数。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减少了与时事政治的脱钩,增加了材料作文,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意图使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表达。但其中不足的问题是,有的材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太小,或者太生僻,不为大多数考生所熟悉,再就是在给材料之后,再限定学生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写作。像天津地区的作文,今年的材料作文就比2010年明显更甚一筹,给学生较大的思辨、想象空间。

给学生材料让学生开放式写作,这与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很相似。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也受到舆论关注,相比传统的考试,面试的灵魂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可以有十分个性的观点,只要自己能自圆其说就可,这种面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不是网传的《另一面》,而是采取了新材料作文的方式。即试卷中给出两段素 材,由学生自行拟定题目和文体。今年给出的两段材料分别为:1 一个英国人希望生活在公元一世纪的新疆;2 居里夫人和子女说: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年代,我们都能过上好的生活。据华师附中的邹寿元老师说,材料是有规律可寻的,考生可以抓住材料的实质进行发挥。这是广东省高考自2007年以来首次采用新材料作文的方式。

当然,无论是对于口头表达的面试还是书面表达的高考语文作文,考生和家长都有一个担心,题目变得灵活,题目不加限定,老师的评判尺度怎么掌握。这也是我国高考作文的大问题,考生们不是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而是写让考官满意的文章,于是会揣摩考官的喜好行文。高考范文之所以流行,就是这一原因。因此要让考生们能自由表达,还有必要在考题变化基础上,改革考试评价体系。【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微笑、招手、敬礼,表示通车安全,而火车都会鸣笛回应,火车的笛声回荡在山谷中。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一】

今年北京卷的作文,以上述内容为材料或多或少还是给人意外的感觉,和去年重庆卷相似,但是高考毕竟是高考,作文让多数学生有话说,但是这样的作文看上去好写,可事实上写好并不容易。特别是要想避免假、大、空,难度还是有的。那么,从教学和学生的角度来点评一下这篇作文。同时,这篇作文,给我一些启示。

首先,考前盲目的押题肯定是不对的。

直到语文考试结束前一个小时,我还对网传的信息,信以为真,但是没有过多久,作文题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总是想背几篇范文,想在高考的时候往上面套,其实这样不利于自己的发挥。要想写好作文,还得尽心准备,因为作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内心、学识、看问题习惯、做事习惯的综合体。因此说在,只有平时积累一些让你心灵有感悟的素材,才是真正的钥匙。

其次,写文章要理性,符合现实,要求学生面对一些现象要有哲思的能力,最好的出发点就是从人性、心灵的角度上写。

庆幸给大家讲过周国平的文章《记住回家的路》最后几句说: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我想就这几句话,对上面材料中的那人总结还是很理性,很到位的。他只是一个平凡人,甚至没有想着舍弃什么去一味的投入到为人类奉献的层次上。他坚持、执着,做重复的事情,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顺应了自己的天性,自己真的喜欢做,就能把它做得尽善尽美。因此这篇作文能给人的启示无论做什么,只要能顺应自己的天性,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最好了。心灵才是根本,有了想法才有做法。用于丹的话说:.我们的心淡然处之,很多事情就可以持久。

还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全面审视一下材料,把材料中的信息,都归纳下来,例如老计坚持、执着的做平凡的事情,还有像火车敬礼,火车又鸣笛回应。他们之前已经形成一种和谐,他的努力受到了肯定,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心里觉得是一种充实。因此说,火车鸣笛回应是对他肯定、一种敬畏、一种默契还有一种顺应。

因此说要想写好这篇作文,真正得到高分,除了理性思辨之外,还要让内容充实,言之有物。构建思路的时候,可以问这些问题,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是什么力量让火车鸣笛回应?从这材料中,你悟到什么?对现实的社会,还有自己有什么启示?如果写议论文的话,这篇文章从结构上已经变得充实了。那么剩下的在内容上加以充实,文章有内容、有了结构、再拟定一个好标题,加上你卷面整洁。我想这样的作文拿到高分不难。

但是现实中,如果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哲思能力偏弱,难免还会有大话、套话、空话等说教性的语言,这样的作文就很难拿到高分了。此外,给我们语文教育的启示,让学生多积累、在生活中多一些发现、对生命多一些感恩和敬畏,能写好任何一篇作文。

我对这篇作文的综合评价是:看上去不难写,但是想得高分还是有难度,能拉开学生间的距离。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二】

07年北京新课改以来,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就呈现出如下特点:

1、命题形式两年一个轮回,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平分秋色;

2、材料作文的后面一定附上若干观点供考生参考,考生只须从这若干观点中选取一个自己最为顺手的即可,不必综合几种观点;

3、09年后,北京高考作文题目都与当下时事有若即若离的联系,如09年“隐形的翅膀”与当年北大校长许智宏卸任,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与当年温家宝总理五四访北大,11年的鹿特丹世乒赛,不过与此同时,这几年的作文都并非时事评论题,考生不必贴着时事就事论事,即便是去年的三个观点都貌似与世乒赛有关,考生也只须围绕“实至名归”“垄断退步”或“公平竞赛”破题立意。

这样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大体上符合北京高考作文发展的趋势,唯一的小变动在于材料后面没有附上观点:一位季(音)姓老人在深山工作,看护铁路,为避免山上落石破坏铁路和火车,老人会在火车经过时招手、微笑,向火车司机表示通车安全。如果没有记错,这则新闻应该也是2011年底或2012年初的报道,依然符合北京高考作文命题与时俱进的一贯特征。虽然没有像往常一样附上若干观点供考生参考,但这一极为符合“感动中国”的人物材料几乎适用于一切积极向上的作文母题:“平凡与伟大”“坚持”“积极”„„而我在一模、二模以及更早的时候,都曾在课上反复强调过:一定要对07年以后的高考作文反复演练,因为这些作文题目都能够涵盖较大的范围。如果考生按我说的去做,一定能够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与2007年“细雨湿衣看不见”后面“默默无闻并不等于无所作为”的观点非常非常之相像,考生完全有能力在30~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主题迁移。可见,虽然今年材料作文在形式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但在难度上又给予了相应的补偿。从作文推想整张语文试卷,可见今年的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考生应该会比较适应。

就文章本身而论,一类文看立意深度或高远程度,二类文拼材料新颖程度和论述到位程度,三类文输在偏题、材料过于老旧或者套作痕迹太过明显,四类文基本上都具有“零分作文”的潜质,这一大的阅卷 原则不会有变化。在高考前,我也向同学多次强调,要多练习快速构思的能力,相信考生们在今年的北京高考考场上,不但不会手忙脚乱,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在这里,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预祝所有考生,都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点评三】

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刚刚结束,受大家关注的北京高考作文终于出来,本次作文题目依然为材料作文,作文材料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贴近生活、把我主流、避开时事,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但是要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需要一定的功底为此,北京紫光教育高考作文研究中心对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北京高考作文紧贴社会生活

材料来源于生活,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不平凡的事。

二、北京高考作文体现了雷锋精神

本次作文材料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中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本材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北京高考作文避开了时事新闻

在过去几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中与时事结合很紧密,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贴近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路途中都能有所见所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让考生需要关注一些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模范。

总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需要考生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本次作文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

今天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题目真正让人眼前一亮!高考作文终于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走出了时评作文狭窄的区域,贴近生活,朴实动人,不再那么高高再上,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让广大的高三学子真正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表达。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他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响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所以,责任、奉献、尊敬、和谐„„学生无论从哪个侧面进行体会和感知,都能有话可说。正因为老计的生活只是繁华人世的一个折射,学生更可以在此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去谈作人,谈社会,谈家国天下。

智康1对1产品研发部语文组郑会英老师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朴素而又动人。能让学生在平凡的小 事中进行生命的思考,以小见大地考察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体察生活的回归,是“大语文”概念的见证,是相当成功的作文命题!

高考作文题目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向导。

高考作文的方向对于以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2012年的这个材料作文,如果能够把高三师生从狂热的时事关注和时评类写作中解放出来,让大家能够静静地注视身边的生活,关注平凡人、平凡事中蕴含的美好人性,蕴含的人生价值,那就功莫大焉。

智康1对1产品研发部语文组提出,语文教学不应该是病怏怏死气沉沉的课文分析,不是一道道题目的死板讲解;高考作文也不应该是八股式的套作仿作,更不应该是夸夸其谈的政治论文;它是美的享受和传递过程,是美的火种的播种和孕育,是对人生、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优秀品质和美德的再次弘扬!(智康1对1产品研发部 郑会英)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对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

老板对工人说:梯子竖直靠在那里要注意安全;一位顾客说:梯子不用的时候可以横着放,这样就安全了。

从形式上看,命题者选择了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所采用的材料比较朴实,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很多考生出来后反映,拿到作文题就傻了。什么原因?还是在审题上有难度,一些理解水平稍差的考生,可能很难准确理解作文题意。窃以为,命题者应当在材料后面给一点提示,以降低难度,不然的话,2010年安徽高考(《吴兴杂诗》)那种走题的情景恐怕又会出现。

下面谈谈这个作文题的理解:

梯子竖直放会有安全问题,所以老板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可是那个顾客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时候,将其放倒,就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工作中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问题可能就能彻底解决。考生可以据此立意写作,将中心确立为“转换思路”。

不过,这次的作文题还有一个特点——即使考生能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确立写作主题,也很难写得精彩。因为材料本身已经限制住了考生,让其难以在文采上有所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命题者可能要考查考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而不是要考查考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另外,就材料本身来说,可能很多考生只能就材料谈材料,无法拓展。

下面谈谈这个作文题的写作思路:

思路一:由浅入深——

1、在我们的学习中要注意转换思路,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子,平时的学习方法、解题方法、背书方法等等。

2、在工作中要注意转换思路,这样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子,可以用材料中的例子,也可以选掐他的例子。

3、升华一下:我们的国家、民族也需要转换思路,这样才有出路;例子,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等等。

思路二:多层面发散——

1、科学方面,需要转换思路才能出成果,例子,举自己熟悉的例子,发明家、我国航天事业等等;

2、教育方面,需要转换思路才能出成果,例子,培养人才方面,古代的孔子,近代的陶行知等等。

3、生活中也需要转换思路,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举生活中的例子。

以上仅仅是本人仓促中的一点思考,不足之处,尚请各位方家请一笑了之,不必纠结。作文题也是学生复述的,可能有出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朱诵玉)

2012年海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1年海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河北省高考作文已经公布,为材料作文。

2012年河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2011年河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期待长大

以“期待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科技的利与弊。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2012年内蒙古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 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 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2012年黑龙江省高考作文已经公布,为材料作文。

2012年黑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2012年云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延伸阅读: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话题

故事讲述了作家上中学的女儿,因为成绩平平,女儿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但在父亲刘继荣眼里,女儿是个快要成为英雄的人。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父亲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年宁夏省高考作文已经公布,为材料作文。

2012年宁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船主和漆工的故事

材料: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 22 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2012年广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七、(60 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6.2022年高考漫画作文点评 篇六

从审题上看,可以分为吃鱼的猫和捉老鼠的猫两个角度,首先 捉老鼠的猫并没有满足于主人放在餐桌上的美味的食物,而是又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捉老鼠,由果溯因,我们探究其背后的比喻象征义,我们不难发现,这只捉老鼠的猫有以下几个动机: 具有清醒的头脑,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物质生活富足有鱼吃的时候,未雨绸缪,苦练自身本领,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在灾难降临没有鱼吃的时候措手不及,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正是这个道理。当大家沉沦之时正是危机到来之际,环境的集体麻木会消磨人的斗志。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养尊处优,耽于安乐。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阳光和营养就在与风雨的搏击中。站在大树下的小树永远长不大,小鸟关进笼中飞不高”即使长大了也没有抗击风雨的能力。如果想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你就不能沉醉于幸福乡中,必须锻炼自己的毅志,经受风雨的洗礼和考验,擎起一片自己的蓝天。正如陶行知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2,猫的生存,主要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就是捉老鼠,要给自己准确定位,自立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沉湎与享受,就会丧失本能。

3这只猫不安于现状,心里面有更大奋斗标追求更大的发展。不愿意依附人类,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猫逮老鼠天经地义,坚守自己的责任和本分,不甘心做一只宠物。

其次 其他猫的态度面对那只离席而去,飞跃捉老鼠的猫采取了“自足”“ 惊讶 ”“嘲笑”的态度。由果溯因,我们探究其背后的比喻象征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麻木的“旁观猫”有以下几个动机:

1没有忧患意识.不劳而获,只图享乐,为将来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本领,最终放弃了作为猫的属性,导致了人们对猫的不信任,您宁可相信老鼠药,也不相信猫了。

3没有自我价值的认定,没有奋斗的目标,丧失了更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只是依附于人类,同时失去了很多生存挑战的乐趣。

4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本分,笑话别人,终会被淘汰。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抓住吃鱼的猫和捉老鼠的猫两个角度全面辩证的分析,透过现象,深入把握现象的本质,追因问果,细化立意。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居安思危,自立自强,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更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同时没有忧患意识.,不劳而获,没有清醒的给自己定位,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反而讥笑他人,不仅自身得不到真正长久的幸福,也不会得到他人以及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应该都可以出彩,但文体必须明晰,结构必须清晰,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图中的吃鱼的猫和捉老鼠形成鲜明对比,写议论文比较容易上手,采用并列,层进,对比结构皆可成文。

从材料上看有很多可以谈,比如孟子,欧阳修,唐明皇,蜀汉后主刘禅,满清慈禧太后等等,材料关键是要用的准确,扣题要准,能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材料中,能不能将材料细节处理好,能不能将材料中叙述,议论,抒情处理好都是能否完成好材料写作的关键。当然语言是否清通而且有文采,打动人,行文中不出现错别字都涉及到一个高中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7.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点评 篇七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听力仍然选择了对话和独白两种形式,难度与往年持平。试题所选素材内容贴近生活,语言幽默且较为生活化,考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此外,录音中人物说话的语音、语调及语速都与其对应的场景十分相符,增强了表达效果,有助于考生融入语境,更好地理解录音内容。由此看来,考生在听力部分应该不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1. 细节题为主,但亦需整体把握。一般来说,听力题的顺序都是按其考点在录音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设置的,虽然2014年听力的考点以细节题为主,但考生同样需要整体把握录音内容,才能够准确答题。比如第12题:

Why is Lucy in low spirits?

A. She hasn't made a plan.

B. She hasn't realized her dream.

C. She hasn't become a good waitress.

【解析】本题虽考查细节,但考生无法从录音中听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通过理解整段对话,特别是最后几句话的内容来推知答案。

W: I didn't grow up to be a good waitress! That was never the plan. The plan was to be a lawyer.

M: OK. You're a young woman. You can still do that.

W: Can I? A 32 single mother who didn't even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由这几句对话可知,女士(即题中的Lucy)的理想是做一名律师,而不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员,她心情不好是因为自己的理想未能达成,因此答案选B。

2. 选项的干扰性强。部分题目中的非正确选项也在录音中出现,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干扰。但只要考生在听之前对题目及选项有所了解,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去听,便不难排除干扰选项。比如第8题:

What is lying on the railway tracks?

A. A man. B. A rock.C. A trunk.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在录音中,女士问道:“Look, what's that on the railway tracks, David? A rock? A man?”而男士回答:“Oh, it's a tree trunk!”不难发现该题的三个选项在录音中都出现了,错误选项干扰性较强,但只要提前浏览过题目及选项,对录音中可能出现什么内容心中有数,还是不难做出正确选择的。

1. 养成听前做好准备的习惯。提前浏览题干及各个选项,对考点进行大致了解,以便在听录音的时候有的放矢。

2. 平时多练习。建议大家选用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听力训练,针对性更强。

3. 重视相关词汇的积累。平时不仅要多听多练,还要注意总结听力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及固定搭配,降低听力和理解障碍。

(左婷)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题目总体难度不大,选项中没有超纲词,考点也和2013年基本一致,依然考查名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副词及介词短语,具体分布请参见下表。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考点分布表

1. 寻找近义词/对应词。所谓寻找近义词/对应词,指的是在四个选项里寻找与题干中重要信息词语义相近或者相对应的词。一般来说,题干中的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形容词、动词等有实际含义的词往往是考生需要找的重要信息词。比如第21题:

Her for writing was a desire for women to get the right to higher education.

A. motivation B. qualification

C. talent D. technique

【解析】本题第一个for是“对于,为了”的意思,题干句意为:她写作的 是使女性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愿望。由此可见,题干中的重要信息词是desire,而选项中与其意思最相近的是motivation,意为“动机;动力”,故正确答案为A。

再比如第24题:

The old rules have to be because they only applied to the circumstances that existed when they were made a hundred years ago.

A. developed

B. established

C. observed

D. revised

【解析】题干句意为:这些过时的规则得 ,因为它们只适用于100年前它们被制定时存在的那些情形。由此可知,题中的重要信息词是old,四个选项中与其相对应的只有revise (修订;修改),故正确答案为D。A项意为“使发展;使完善”,B项意为“制定”,C项意为“观察”,都不符合题意。

2. 利用上下文语境。当考生通过寻找近义词/对应词的方法依然不能确定正确答案时,可以考虑利用上下文语境的方法解题。比如第22题:

nlc202309051343

When Richard said, "You are much more agreeable and prettier now," Joan's face turned red at the unexpected .

A. command B. comparison

C. compliment D. contribution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理查德说了一句话,他说琼比以前更亲切(agreeable),也更漂亮(pretty)了。而这个出人意料的 使得琼的脸变红了。有的考生可能不认识agreeable,但pretty的比较级prettier还是很容易识别的。通过前半句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compliment (恭维,赞美)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3. 对比排除法。考生如果在解题时遇到选项里有不熟悉的词语用法或不太了解的词语搭配,难以做出选择时,则可以考虑通过对比排除法解题。比如第25题:

I've been trying to phone Charles all evening, bu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network; I can't seem to .

A. get through B. get off

C. get in D. get along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以get为中心词的动词短语。如果考生对这四个短语的含义不是非常熟悉,可以通过对比四个介词的意思来判断出正确选项。A项中的through意为“穿过,通过”,B项中的off意为“离开;下来”,C项中的in意为“进去,进来”,D项中的along意为“沿着,顺着;和……一起”。题干说“我”给查尔斯打了一晚上电话,但是网络好像出了问题,导致无法联系到对方。通过对比可知,四个介词中最符合句意的应该是through,而get through正有“接通电话”之意,故正确答案为A。

近三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单项选择考查的重点始终是考生对单词含义的理解、近义词辨析、形近词判断、对句子语境的把握以及对熟词僻义的掌握,因此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有意识地运用上述方法训练自己解题的能力,并多思考题目的考点和解题关键所在。另外,大家在背单词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同义词、近义词以及词组进行归纳和总结。

(陈晶)

与2013年不同,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文章的选材又回归了传统的夹叙夹议文,而没有继续选用纯记叙文,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此外,从文章词汇及句式上来看,2014年文章的难度与2013年的相比也略有上升。从考点来看,2014年完形填空主要考查了实词,而虚词和短语所占的比例也不少,具体分布请参见下表。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考点分布表

1. 文章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由于完形填空所给文章的不连贯、不完整性,考生需要根据文中的线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并根据上下文逻辑推断出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完形填空选用的文章上下文逻辑性较强,考生只要紧扣文章线索,认真分析,应该不难找出正确选项。比如第50题:

One evening, standing under a jeweled sky, I found myself 50 for all the hardships.

A. desperate B. ready

C. suitable D. thankful

【解析】近年来完形填空所选的夹叙夹议文的结尾通常都是对文章所述之事进行议论,而本题恰恰就是要考生选出“我”对所经历之事的态度。前文说的是“我”经历了事业上的失败,后住进条件简陋的森林公园露营地,做起了公园负责人的普通工作。然而,“我”和妻子共患难的经历却使“我们”心灵相通,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因此,由上下文可知,“我”对所经历的困难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情,故正确答案为D。

2. 考题多为原词复现或是同义替换。完形填空中需要考生填入的词有时是上下文中出现过的词或是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只要仔细在上下文中搜索细节信息便能找到正确答案。比如第49题:

Living in the tiny 49 with no television, we sat close together reading and talking.

A. truck B. park C. house D. camp

【解析】文章第一段提到“我”和妻子headed north in a camping truck,第五段描述风rocking our little truck violently,紧接着在第六段描写到“我”和妻子在经历了恶劣天气后学会了survive in our truck,前文中多次表明“我”和妻子待在truck中,由此可知正确答案应为A。

综上所述,建议大家在备考时多关注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另外,不难看出完形填空选项的词汇都是一些常见词汇,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词汇基本意思的掌握以及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汇的能力,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词汇时注意准确把握词义,多积累常用词和高频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在语境中运用这些基本词汇的能力。

(左婷)

与2013年相比,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的阅读理解难度略有上升,主要体现在总词数有所增加,缩短了考生普遍认为容易得分的记叙文的篇幅,增加了考生常常难以驾驭的说明文的篇幅。就题型来看,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依然是考查重点,词义猜测题和主旨大意题也有涉及,不容忽视。具体题型分布请参见下表。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阅读理解题型分布表

nlc202309051343

1. 词汇量增加,需抓住关键细节。2012~2014年湖北卷阅读文章总词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2420、2668、2673。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考生可通过略读、跳读、扫读、回读等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此外,阅读理解毕竟要落到解题上,所以在读文章前一定要先读题目,确保能够抓住对解题有帮助的关键细节。

除此之外,我们从前面的阅读理解题型分布表中也不难看出,湖北卷阅读理解题中细节理解题居多,占到了总题量的一多半以上,这自然也要求考生注意文中相应的细节。而细节理解题中有不少是经原句转换词语而来的,若考生能通过寻找同/近义词的方法来解题,便能提高解题效率。比如第55题:

London's newest skyscraper is called the Shard because of .

A. its cost B. its size

C. its shape D. its height

【解析】原文第二段描述道:So the building has an unusual shape. It looks like a very thin, sharp piece of broken glass. And that is how the building got the name: Shard. 题干中的is called和because of显然分别可以视为由原文中的got the name和that is how转换而来,那本题的答案必定就在这句话中。根据原文的意思可知,大楼因其不同寻常的形状(unusual shape)而得名,因此正确答案为C。

2. 长难句多,需化繁为简抓主干。2014年阅读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数量有所增加,可能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阅读困难,因此如何准确分析和理解长难句便成为答好阅读理解题的关键之一。对于长难句,建议大家用结构分析法来进行处理。所谓结构分析法,是指抛开长难句中的从句等复杂结构,找出句子的主干,拎出其主谓结构。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去从句找主句,层层分清定主谓”。下面我们以C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为例来看一下如何运用结构分析法。这句话如下:

If some individuals are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associate with the knowledgeable individuals, or they are too shy to use the information once they have it, information may not travel between all group members,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分析】考生如果看到类似这样的长句,可以用结构分析法来一步步简化。第一步,去掉从句部分。经过分析可先去掉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If some individuals are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others because they don't associate with the knowledgeable individuals, or they are too shy to use the information once they have it. 第二步,将主句中的附加成分去掉,找出句子的主干。去掉从句后剩余的部分中还含有分词短语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将其去掉。第三步,确定主谓。一般来说,去掉附加成分后的部分就是句子的主谓结构。此处,剩余部分构成了主谓结构:information (主) may not travel between all group members (谓)。经过分析可知,这句话讨论的是信息在(社会)成员间传递的问题。前面的if从句说的是信息无法传递的原因,而后面的分词结构说的则是信息无法传递造成的结果。

3. 选材广泛,时代性强。本试卷阅读理解A篇为记叙文,讲述了如何通过教育改变一个问题少年;B篇为议论文,文章内容为评论家对伦敦新地标褒贬不一的意见;C篇为说明文,文章通过动物行为折射人类文化的形成;D篇为游记,讲述了作者游览泰国一个海滩的经历;E篇为议论文,文章论述了电梯是如何改变现代生活的。五篇文章体裁丰富,选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备考建议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大家在平时注重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应对各类阅读题目。此外,大家还需要广泛涉猎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熟悉相关词汇和行文思路,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并帮助解题。

(左婷)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的完成句子部分总体难度不大,所考的绝大部分是常考考点。其中,非谓语动词依然为考查热点,一共考查了两道题:71题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78题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情态动词、时态、语态各考查了一道题:77题考查情态动词should;72题考查现在完成时;75题考查被动语态。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都进行了考查:75题考查定语从句,80题考查状语从句,74题考查名词性从句。此外,it作形式主语、倒装句和同级比较也有涉及:73题考查了it作形式主语,79题考查了完全倒装,76题考查了as ... as引导的同级比较。

真题精讲

下面我们挑选第73、75、76这三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进行讲解。先来看第73题:

nlc202309051343

Sometimes to use examples to explain abstract concepts. (helpful)

有时候举例也许有助于解释抽象的概念。

【解析】本题考查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句中真正的主语是动词不定式to后面的内容,由于真正的主语比较长,位于句首会使整个句子显得头重脚轻,因此句首用it作形式主语,来代替真正的主语。故空格处应填入it may/might be helpful。

再来看第75题:

He's the only student in the class to take part in the Model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select)

他是班上唯一被选上去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同学。

【解析】本题考查限定性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分析可知,先行词student前面有the only修饰,因此要用关系词that引导从句。此外,先行词student为单数,与动作select为被动关系,且该动作已经完成,因此空格处应填入that has been selected。

最后来看第76题:

No other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had as the growth of electronics on so many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mpact)

没有哪项技术的发展像电子技术这样,对我们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as ... as结构引导的同级比较,其结构为“as + adj. + a/an + n. + as”。另外,本题也可以选用such ... as结构,不过结构要变为“such + a/an + adj. + n. + as”结构。因此空格处应填入as great an impact或such a great impact。

备考建议

完成句子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考生要想答好这部分考题,需要对时态、语态、动词形式、从句等非常熟悉并能运用自如,而这需要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多积累,多巩固。

(陈晶)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湖北卷的短文写作题继续采用半开放式的命题形式,但在题目的表述上有了较大的变化。2012年和2013年的写作题目都是哲理性很强的名言或谚语,而2014年的题目则简洁易懂,减少了考生因理解困难而写偏题的情况。

写作技巧

1. 审清题,再下笔。写作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审题,审题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考生写出来的作文是否切题。2014年的写作主题是:Small things make a big difference. The small things we do can make us a responsible member of society. (小事情能产生大影响,我们能够通过做小事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个主题通俗易懂,考生只要把握住small things和a responsible member of society等关键信息,就不会写偏。

2. 举例要贴近主题。在举具体实例时,考生要注意实例一定要围绕主题且内容一定要符合逻辑。同时还要注意时态,比如如果描述的是过去的事,则要采用表过去的时态。

3. 尽量避免使用中式英语,适当尝试使用复杂句式(如三大从句、倒装句、it作形式主语、不定式或动名词作主语等),为文章增加亮点。比如在概括2014年的写作论点时就可以使用it作形式主语的结构,写成:It isn't hard to grow up into a responsible member of society.

备考建议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除了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外,还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地道的表达用法,并将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预祝即将参加2015年高考的同学考出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

(陈晶)

上一篇:《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培训班学习汇报下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