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的教训(14篇)
1.考研失败的教训 篇一
考研政治:革命探索失败教训总结
在中国革命探索的道路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在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中,有一条线索考生可以牢牢抓住,那就是“失败教训”这条线索,这条线索能够将繁杂的探索过程,形成一条可以遵循的规律线。下面就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革命探索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教训。
●太平天国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都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戊戌变法的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然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腿资产阶级实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
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一只自己掌握的军队,革命便不能取得胜利。
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2.考研失败的教训 篇二
1.1病例介绍
患者,女,26岁,因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病与家人口角后吞服脑清片30余片而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10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50mmHg,意识尚清,能回答自己的姓名及年龄。其家属称在家已经为其催吐多次,故继续为其催吐,在得知是在空腹下服药并发现其吞吐量不足,立即为其插胃管洗胃并导泻,同时输液吸氧,但患者随即出现了意识不清,面色发暗,继尔心跳、呼吸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后虽然心跳一度恢复,但呼吸始终未能恢复,抢救4h无效死亡。
2讨论
(1) 因患者长期服用此药,未引起家属的重视,院外催吐不彻底,延误了病情。
(2) 医护人员对疾病判断不全面,入院时患者意识尚清且盲目听信家属的诉说。
(3)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估计不足,患者长期服用此药,体内可能已有蓄积。
(4) 脑清片的主要成分咖啡因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过量的咖啡因使心脏停跳于收缩期,同时,呼吸中枢过度兴奋而出现抑制,导致常规的抢救药物肾上腺素等失去作用。
(5) 患者为空腹服药,吸收迅速,病情进展快,无特效对抗药。针对此类大量吸收的药物中毒应首选血液透析,快速排除毒素及代谢废物,以减轻药毒对各重要脏器的损害,同时配合洗胃与导泻,减少药物吸收。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熟记各类药物及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做好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误服多服药物的危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细心询问病史,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判断,早期洗胃,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3.跨过失败的教训重新上路 篇三
金明现在是博士名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记者前几天到创业园的办公室里去找他的时候,他正带着一家台湾来的风险投资商参观自己刚刚成立四个多月的新公司。和两个月前记者来这儿情况相比,看得出来,这家刚成立的公司,业务发展很快。
谈起这些,金明觉得是自己一年前那次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以及后来对这次创业所做的长达数万字的文字总结,让自己在第二次创业有了更好的准备。为了能让更多的后来者在创业前对创业多一番了解,减少不必要失败的可能,记者特将金明的文章整理发表出来。
一次没有制度的创业史
林科公司是2003年11月份成立的一家以研制、开发、生产语音识别技术及产品为主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的技术直接来自武汉大学,由武汉大学的教授担任了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金明的加入是因为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虽然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却一直没能拿到必要的启动资金,因此公司的发起人找到了当时在武汉大学正在念MBA的金明,请他帮忙寻找资金,写出一份很好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去争取国家科技部无偿资助的创新鼓励基金。当金明很快组织人完成了该报告,公司的发起人便许诺很多优惠的条件,请金明加入公司。经过考察,认为该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大,于是在2004年2月24日签订了一份协约,获得了公司10%的股票期权,负责为公司引进风险投资,并承担公司总经理一职,就这样金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快速创业
金明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以后,着手将自己在武汉大学的老师和同学陆续组织进来,在很快的时间里搭建好了公司的管理团队,由此形成了公司内部以武汉大学人员为主的技术派和管理派两大派别。同时,金明等人从各方引进的300万元资金也陆续到位。从一个仅仅有想法的纸上蓝图,到拥有了资金、技术和管理,初具规模,总共花了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林科公司便顺利度过了初创期。
留下隐患
从初创期快速进入成长期,公司的矛盾和许多在初创期没有解决的隐患就陆陆续续表现了出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公司组织结构上,主要由三个部门组成:技术部、市场部和共同资源部。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人员4人,全部为研究生,可以担当项目的负责人,MBA 5人,分别负责总体管理、市场开发和人事、财务的管理。人员的过速膨胀也造成了公司人浮于事、开支压力大等问题。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是不合理的。
其次,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在金明的组织下,先后撰写了3个版本的商业计划,并联系投资方100多家。并于2000年5月3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一次公司认股说明会,有近30家投资机构参加。由于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在认股说明书中技术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应用了武大电子系另外一位教授的技术成果,被该教授认为侵权行为,使公司险些倾覆。
第三,公司对几个关键的在研产品实行项目管理,在此过程中,公司共成立了四个项目组,项目组运作的前期,由技术人员任项目组的负责人,享受很充分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公司的人力和资金。同时,公司相应的制定了项目考核细则,以调动项目成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个人的利益与项目挂钩。该制度经过多轮的讨论、修改,由于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它的理解不同,同时公司对技术人员过于依赖,导致该考核内容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向技术的妥协,最后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公司的技术与管理两派之间一直有冲突,技术人员过于注重产品档次,忽略了市场需求。在公司生产船用监录器这一产品时,市场人员和管理人员准备生产一批销到青岛试点,并以此向全国市场推广。但是技术人员却认为该产品应该做的再好一些,应该增加一些附加功能,以使该产品更加豪华,并能卖上高价,导致了典型的产品观念。于是,原定的该产品的方案被再次更改。
第五,公司内部关系复杂。因为公司的结构原因,导致公司有几种利益团体:技术方、管理方和以董事长为核心的传统派系几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尤其是作为总经理的金明和董事长之间价值观不同,在大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构成了公司的一大隐患。
扯皮解体
一家公司的衰退往往是从利益开始,林科公司也一样。对一个没有成型产品,没有一点现金流入的公司而言,以公司30%的股权成功的引进了风险资金2000万元,使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近7000万元,无形资产达到4000多万元,这对于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讲,确实很令人兴奋。但拿到这笔投资50万元的保证金时,公司内部出现了巨变。
2005年3月,在股东大会上,金明与公司董事长之间长时间积聚的矛盾爆发,公司发生巨变。3位教授写了一份联合声明,要求退出林科公司,不再作股东,金明也最终离开了公司。就这样,林科公司走上了解体之路,金明为时一年多的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
对初次创业的六大反思
反思之一:出产品才是硬道理
任何一家公司都一样,必须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创造价值。公司在发展的前期,得到所需的资金固然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在该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但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应该是产品开发,如果产品没能出来,公司再高的价值也是虚幻的。公司在前一阶段,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吸引投资来进行,技术的某些工作也是为了做演示样机,应付一些投资方的咨询,参加一些会议,这使技术人员的工作不连续,研发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在确定了研发思路后,公司尽可能的组织资源来配合研发工作,让研发人员感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压力。由于公司构成上的原因,管理人员过多的在早期介入公司,使公司管理与技术之间在形式上就很难分清轻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上层的决策。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公司的产品研发进程不理想,但本质上还是公司重点定位的问题,首先是上层的观念,其余的都有办法用管理的手段来解决。
反思之二:信任代替不了制度、协议
林科公司在发展中,没能很好的把握人治与法治之间的度,过多的采用了人治,而且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也是希望通过人治来达到目标。例如,在公司的股本结构方面一直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凭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可以将该问题解决的,因此就没有及时的采用法律程序。后来的事实证明,通过信任来解决一些问题固然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不会伤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信任是有临界点的,不同的人遵守诺言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凭借信任来处理企业中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本身就是对企业不负责任。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为公司留下了隐患,如果公司前期对重大的问题都通过正规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公司不会出现过大的风险。
公司的另一个隐患就是对股东和董事职责方面的界定没有明确,没能形成字面的合同或协议,因此约束力不强。这里面还有一条原因就是公司对技术人员的依赖过大,技术人员的权利大于责任,技术人员的多种身份,使其自身定位不明,管理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这种定位基本上是我们给设计的,当时主要考虑给技术人员一些利益和权利,以便激励他们为公司更好的工作,当多种角色集于一身时,技术人员自己就站在多个利益主体上来考虑问题。这一切在前期都可以通过协议的形式来规范。所以我认为,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只要存在隐患,而且该隐患可以用协议来规避的,那就马上形成书面文件,而且应该请专业律师把关。
反思之三:技术派和管理派沟通不畅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可能会触及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就要求管理者掌握资源,决策具有影响力。在林科,恰恰缺乏这种影响力,因此需要管理者从一开始就要注重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任何一个高科技公司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技术与管理矛盾,该矛盾的解决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解决不好,一方面会影响公司的效率,另一方面会影响公司的决策,甚至会导致公司战略目标摇摆不定。在这方面,林科在处理上存在问题。公司内分为两个主派系--技术派和管理派,公司的技术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判断加以评价,对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致使管理工作效率低,一些可能会行之有效的长期方案无法推行,影响公司的决策;另一方面,由于没能够很好的规范技术人员的责权利,技术人员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公司的战略决策中来,并且常常会与管理之间有分歧。这种分歧仅仅是工作本身的话还好,这常常会影响公司决策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会被一些人利用制造事端。
反思之四:当断不断必有后乱
管理者主要的职责就是决策,首先决策的前提是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接下来就是决策的魄力。可能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备使决策的结果不确定性很大,导致管理者在决策中犹豫。管理者最关键的能力就是能够在一个相对模糊的环境中果断决策,如果他的决策往往被现实证明是正确的,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在公司,作为管理者本可以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做决策。但由于考虑太多的因素,导致决策迟缓,因此丧失了一些机会,最主要的也是自身的影响力下降。在一些问题上,如果按管理者的思路去做会有好的结果,迫于压力,没能坚持,结果失去机会。公司典型的例子是产品开发和项目考核制度,这经过综合的考虑,已经形成了方案,但还是被一改再改,表现出管理者缺乏决策魄力。
反思之五:让公司管理者成为所有者
创业公司之所以成长迅速,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产权结构清晰,激励机制较为合理,核心从业人员都是公司的主人。在林科公司,核心人员除了一两个人之外,其他人有的只是期权,因为创业公司本身价值很难评估,同时对未来的盈利水平也没有可参照的基础,这导致期权的制定很难规范,虽然主要人员都与公司签订了期权协议,大家都对此没有什么信心与依赖。这样就变成了公司大部分骨干成员只是一个打工者的身份,他们很难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这也就导致该团队无法像其他创业团队那样长时间的有创业热情,长时间的干劲十足。对此,公司董事们提出过多次,他们认为公司员工工作热情不够,休息的时间很少有人加班,这不符合创业公司的特点。我们从管理的角度给予了答复,首先,创业前期,公司的员工是工作热情很高的,因为他们刚到一个集体,先要好好表现,这属于正常的行为模式,但长时间没有任何激励的情况下,要大家一直努力,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创业公司对核心员工最好的激励办法就是让他们成为所有者,使自身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大家共同承担风险,利益一致;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公司短期现金流出的压力。但核心人员持股的份额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反思之六:用好风险资金
风险资金对公司的发展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公司什么时间,选择什么样的风险投资进入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通常新的弱小企业很少拒绝外来资金,但我认为,资金的到位时间对企业十分重要,过早过晚都会有问题;资金到位的过早,使企业的决策者拿到钱之后通常会盲目的加大投入,做一些好高骛远的事情,忘记了企业起步时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方案;投资不能及时进入,会动摇企业决策层的信心,于是在合理投资上面缩手缩脚,使企业错失良机。再一个就是投资主体的选择应该慎重,不应该什么人的钱都要。第一双方要有合作的基础,其次是他会对新企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
4.高考失败的十大教训 篇四
同学们的精力就像电灯光源。光源照得范围太广,则光线散乱,亮度暗淡。唯有把光线聚焦成光束,才能提高亮度,穿透黑暗。同学们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像激光一样聚焦投注于学习中去,可以钻透各科学习中阻碍成绩提高的任何“瓶颈口”,顺利完成差科弱科的复习升级。
>> 延伸阅读:心理问题指导之怎样克服精力分散——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9 自我设限,缺乏心灵上的自我激励力量
三分钟热度是同学们复习中常犯的通病。每天应该随时用自我想像、自我暗示、自我谈话、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等多种激发方法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焕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使自己每时每刻处于心静如水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潜意识的学习潜能是无法想像的,哪怕是平时激发出一点点,也能迅速优化你的学习状态。
>> 延伸阅读:高考前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下面介绍六个自我激励步骤:1.在心里确定你希望考出的分数;2.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花多少代价去换取你想得到的分数;3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日期之前把你要做的做完;4拟定一个实现你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5将以上四点清楚地写下来,一定要白纸黑字;6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
10 忽视各科复习中的客观增分规律
5.总结失败教训的实际意义 篇五
总结失败教训的实际意义 --关于失败学的几点思考
失败学是当今日本流行的显学.文章在介绍失败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失败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比国内外对失败研究的`同时,力图阐明失败学在失败定义、失败分类和失败文化反思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理念和现实价值.
作 者:张祖钧 ZHANG Zu-Jun 作者单位:龙岩学院社科部,福建龙岩,364000刊 名:龙岩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NGY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523(1)分类号:G02关键词:失败学 理论价值 现实价值
6.高考失败的八大典型经验教训 篇六
教训一:缺乏清晰、强力的高考奋斗目标
对于部分高三生而言,“我想考上名牌大学”并不是一个足够支撑复习斗志的理由,更像是一种笼统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标,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高三总复习中,更需要一个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我们去努力。具体到某几所大学的某几个专业,并从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获得激励,分配到各门学科都该拿到多少分,有条不紊地来执行自己的高三复习计划。
教训二:忽略基础,过于浮躁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回归课本、梳理高一高二两年所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但有不少同学过分追求复习效率,加上自恃过高,想要一蹴而就提高自己的各科成绩和解题能力。因而把大量时间放在做题上,过分追求大量的练习,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一晚做几十道题还嫌少,容易心浮气躁……但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脱离了完整的复习轨迹,导致很多复习工作都是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
7.伊朗巴列维国王改革失败的教训 篇七
伊朗人为古波斯人的后裔,居鲁士大帝和大流士王在二千五百年前所建立的庞大帝国,为古波斯的全盛时期,我国汉代称其为安息。但随着帝国的倾覆,波斯先后被许多民族、国家征服。公元七世纪时,伊朗为高举伊斯兰教大旗的阿拉伯人所占领,伊斯兰教遂成伊朗“国教”。若细分起来,伊朗人皈依的是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教派。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古兰经》不仅是宗教信仰和礼仪的规范,也是俗世社会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而诸如教育、司法等领域,更是必须由神职人员掌握。
在漫长的历史中,伊朗逐渐衰败。十八世纪末,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由于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所以近代以来便成一些欧洲大国的争夺对象,屡遭侵略。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十九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签约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分别置于英、俄的影响甚至直接控制之下。若用我们的术语来说,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笼统、盲目的排外思潮。
与中国类似,伊朗的一些志士仁人也是为了“救亡”而提出“宪政主义”的。他们认为学习西方限制国王权力的改革是国家强大、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之策。所以,伊朗的“宪政主义”与“民族主义”一开始就缠结在一起。进一步说,如果没有“救亡”就很难有“启蒙”,更没有“启蒙”的进展。但正因如此,“启蒙”确又很容易被“救亡”压倒。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宪法革命”,穆罕默德·阿里·沙国王被迫召开议会,制定了伊朗第一部宪法。虽然有宪法,但并无人遵守,因此伊朗政治陷入混乱之中,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亦有类似之处。长期的政治混乱为军人或曰军阀夺权创造了条件。1921年,一位目不识丁但因军功显赫升至高位的哥萨克武夫礼萨·汗发动政变推翻了软弱的恺加王朝,自任陆军大臣,接管了政府权力,又于1923年取得首相职位。最后,他干脆在1925年以议会的名义废黜国王,自封为王,正式建立巴列维王朝。
礼萨王急欲使国家富强起来,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大规模土地改革、废除一些不平等条约等,因此获得广泛支持。伊朗邻国土耳其在基马尔领导下进行的政教分离的现代化运动给礼萨王印象极为深刻,他决心效仿基马尔,在伊朗也推行政教分离的现代化运动。他组建了现代的国家军队,创办一些用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修筑铁路和公路,并从神职人员手中夺回教育和司法权,创建了从小学到大学的现代学校体系,用俗世的科学知识取代神学教育,建立了以法国法制为蓝本的现代司法体系,以俗世的民法取代伊斯兰法,尤其不准教会干政。为了移风易俗,他提倡穿西装,并要妇女摘去遮盖了千百年的黑色面纱。这些自然遭到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王室同教会发生激烈冲突。为镇压教会,国王曾率兵前往什叶派领袖的居住地库姆,公然无视伊斯兰最基本的戒律,穿着马靴踏入神圣的清真寺,用手杖抽打一名德高望重的阿亚图拉。他终于用残酷的手段使教权屈服于王权,但为此实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种下了群众基础极广的教会与整个巴列维王朝彼此间数十年的仇恨之种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中,具有亲德倾向的礼萨王(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强调波斯属雅立安人种而把波斯改名伊朗)在英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于1941年退位,将王位交与自己年仅二十二岁的儿子巴列维。
从小留学欧洲的巴列维国王登基时以花花公子著称,毫无政治经验,自然形同傀儡。经过十几年的政坛磨炼和几次重大政治危机后,巴列维国王终于大权在握,并于1963年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白色革命”,想借此使伊朗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五工业强国”。这个一揽子的现代化/世俗化方案,一开始就遇到以威望极高的霍梅尼为领袖的什叶教派的激烈反对,以致双方于1963年初夏在德黑兰街头发生流血冲突。结果当然是以国家军队对教会力量的血腥镇压而告结束,阿亚图拉霍梅尼被迫流亡国外。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举已摧毁了什叶教派抵抗运动,神职人员已经就范,曾任美国驻伊朗大使的W·H·沙利文写道:“国王自己也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推行他的现代化、西方化以及世俗化计划,不再会遇到什叶教派的严重抵抗了。”〔2〕此后,便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给伊朗带来巨大变化的“白色革命”。
巴列维国王在《白色革命》一书中对这一“革命”作了详细的说明。他声称:“导致这场革命的根本思想是:权利应归全民,而不得为少数人所垄断。”“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革命,一举结束一切社会对立和导致不公正、压迫和剥削的因素,消除一切妨碍前进、助长落后的反动势力,指出建设新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要与伊朗人民的精神、道德,国家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其民族特点、民族精神和历史传统相适应,并能尽快地使我们达到和赶上当代世界最先进社会前进步伐的目标。”当然,他意识到:“这些方案和计划有两个因素对我们来说是基本的和神圣的:一、依靠精神和宗教信仰——当然,就我们来讲,是伊斯兰教”;“二、是维护以至增加个人和社会的自由,使之能够得到空前的巩固和发展。”总之,“我们这场真正的革命,全部都遵循我指出的两个神圣的总原则,即:考虑精神和宗教的因素并维护个人与社会的自由,消灭一切剥削痕迹,消灭只对少数人有利而对大多数人不利的现象”。所以要“进行土地改革来消灭封建主义和地主及雇农的关系;劳资关系也要建立在新的、工人不再感到他们是被剥削者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妇女地位、消灭文盲等等。〔3〕具体说来,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佃农制,把可耕地的四分之一分给三万多农户,但这却严重侵犯了教产;在城市把一些工厂企业出售给合作社和个人,向发达国家大量派遣留学生,兴办大量现代学校,培养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对妇女的各种规条得到进一步放松。不能否认,这些使伊朗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巨型现代化工厂魔术般地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田野,德黑兰由一座肮脏破败的小城一变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繁华大都,贫穷的伊朗突跃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几乎成为财富的代名词,仅1974年就给国外贷款上百亿美元,并在两年内购置了价值六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力迅速增强……
然而,在这举世公认的成就之下却潜伏着深刻、巨大的社会危机。这点,不仅巴列维国王当年没有意识到,大多数“观察家”也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不少人在巨变之后对此进行的探索、总结和反思,却依然发人深省。
“白色革命”使伊朗经济飞速发展,1968─1978平均年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十六至百分之十七,按人口平均的国民产值从1960─1961年度的一百六十美元跃增为1977─1978年度的二千二百五十美元。特别是1973年伊朗刚刚从西方石油财团手中收回主权,恰逢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国家每年的石油收入从四十亿美元猛增至二百多亿美元,从债务国突变为债权国。许多人都认为国内容纳不了如此巨大的资金,政府开始放肆花钱,不计成本、不顾发展平衡地大上项目,仅军费就从1970年的九亿美元猛增至1975年以后的每年一百亿美元。而许多巨大项目又因不配套而闲置待废,反而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经济环境的高度“紧张”,引发高通胀。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是贫困,而是这种巨大的财富吞噬了巴列维王朝。
另外,经济的发展明显与社会发展脱节。尽管有现代化机器,却严重缺乏合格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更缺乏现代化的管理人员。由于发展的不协调,形成了种种“瓶颈”。沙利文写道:“缺乏充分准备就投入建设庞大的工业企业,肯定会形成瓶颈问题。这些瓶颈问题往往是在同官僚机构打交道时碰到的。按照古老的波斯传统,官府的关节只要用钱就能买通。鉴于这些计划规模宏大、投资巨万,稍有拖延就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行贿的金额十分惊人。结果,贪污盛行,涉及政府最高层,而且事实上也涉及了王室成员。据我看来,强制推行工业化计划所带来的贪污之风,是对国王及其政权的一个重大威胁。”〔4〕正是种种骇人听闻的贪污之风(因篇幅所限,恕不细述)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的颓败,并逐渐对巴列维政权产生离心力。
人们认为,只有民主和法制才能有效反贪倡廉,但巴列维国王却不这样认为,因此他始终无法制止愈演愈烈的贪污受贿之风。但面对愈演愈烈的贪污受贿之风,他不得不于1976年成立了“皇家调查委员会”,想以此监督贪官污吏。这种“自我监督”的机制自然收效甚微。然而,他至死都认为“皇家调查委员会”是监督官员、反对腐败的最佳机制,在他流亡国外的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如此写道:“这是检查国家事务的现代化服务机构。在我看来,这种自我评价的办法比西方国家必须依靠‘忠诚的反对派’的办法更加可靠、更加公正。反对派的批评很少以客观情况为依据。可惜的是,同我们后来的许多条款一样,这一条也没有来得及取得成果。”而“他们要求‘真正的议会民主’,实际上只不过是蛊惑人心的宣传,结果将是对民主的歪曲与讽刺。这种民主常见于威信扫地的多党制。我所要的是增进我国实际利益的真正民主,但是,我的对手们对这个主张不感兴趣”。他仍然强调“只有在君主立宪制的庇护下,伊朗各级生活才能广泛实行民主化”。“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帝国民主,就需要有一个君主从上边进行统一”。他还将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伊朗此时仍要首先发展经济:“没有白色革命,民主在伊朗将只是一种幻想,建立在饥饿、无知和精神堕落基础上的民主只是一种讽刺,最终将成为民主最险恶的敌人。”〔5〕
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巴列维的盟友,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巴列维政权的专制统治又多有严厉批评,要求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西方新闻界对他的批评不必说更加强烈。面对种种批评,巴列维反驳说:“作为他们的同盟者,他们不顾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行不通,仍然希望我实现西方民主思想。”“新闻界,尤其是美国的新闻界经常是带有伊朗应该是什么样的成见,而不曾管它实际上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会是什么样。伊朗被突然从中世纪推到现代技术发达的世界,把这样一个国家与有着几百年民主传统和文明史的国家相比就像拿苹果和橘子相比一样,它们简直无法比较。”“战后美国历史从来是要求其他国家,不论其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如何,都来效仿美国。”他坚持认为“民主是一个历史进程,无论是从下层开始还是从上层开始,它都不能由法令强制实行。我自己的经验表明,从上层逐步学着实行,比下层的大动荡要有效得多”。他说,“我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和义务实现或者是恢复伟大的文明。这就是为什么伊朗不能不保持其世代流传的和带有普遍性的传统”〔6〕。总之,他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他的批评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他格外强调在政治制度方面一定要保留伊朗“世代流传”的传统和特色。
在自己的政权已被推翻、希望能自我监督的“帝国民主”已被证明错误时,仍强调“自己的经验”正确有效,真乃莫大之讽刺。从上层逐步实行改革确实要比由下而上变革大动荡要好得多,但前提是上层必须主动实行满足社会需要的变革。而问题经常在于统治者总是强调政治改革的条件不成熟,要“逐步”,结果却是总以此为理由拒绝或拖延改革,最后导致矛盾总爆发而错失“逐步”改革的机会。
不过,在伊斯兰革命中被伊斯兰法庭处决的前首相阿米巴·胡韦达的弟弟、曾任伊朗驻联合国大使的费雷敦·胡韦达事后对此则有清醒的认识,他反思说,没有进行民主的政治改革是腐败不止的原因,恰恰也是政治反对派得以发展的原因:“在国家发展的那个阶段,国王的基本错误并不在于加快经济发展,而在于对政治自由的疏忽。到1970─1972年,物质条件改善需要与民主齐头并进。这里,国王犯了严重的判断错误,放过了一些机会。”这样,清真寺就成为反对派的政治活动中心,因为“在一个不能够在议会发泄不满情绪的社会里,相对来说不可亵渎的圣地,自然就成了持不同政见者的活动中心”〔7〕。
“白色革命”曾经激发、造就了一批“现代”知识分子,胡韦达写道:“伊朗看起来沿着合理的方向前进,以至于许多知识分子和技术专家,纷纷参加了国王的现代化运动。我的一群朋友认为,真正的经济发展,必定会带来民主。因此,要做的事情是支持国王的改革,并且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化提供动力。”〔8〕但巴列维国王长期坚持所谓“帝国民主”,使知识界逐渐产生了强烈的离心和对立倾向。但巴列维则坚认知识界疏离的原因在于“面对这么多新奇的事物,我们有些学生没有准备。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不知怎样对待显然是很舒适的新生活”。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所经历的困难”,“同被宠坏了的孩子一样”,经常提出过分的要求。〔9〕
经济的发展虽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总体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却造成了惊人的两极分化。“对于一小撮富于冒险精神的买卖人来说,‘白色革命’就好比一个聚宝盆,简直堆满黄金似的”。结果“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而且人数还在成倍增加”,一夜之间由一贫如洗暴富为百万、千万富翁的“奇迹”并不乏例〔10〕。“在围墙后面,一边是纸醉金迷,一边是民穷财尽,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在豪华的别墅里,这个国家的名门望族,用夸大自己、无视他人、歪曲事实的哈哈镜,装饰着他们富丽的厅堂”〔11〕。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仅一般百姓不满,而当后来国家财政危机,为降低通货膨胀而对新富阶层进行诸如加强税收、制止投机等某些限制、要求他们略微“牺牲”少许利益时,他们居然也加入到反对巴列维的行列中去了。
由于注重工业而忽视了农业,造成了农村的发展停滞,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找谋生之路。沙利文写道:“他们来自保守的农村并受过严格的伊斯兰传统教育。他们来到西方化的现代城市,对违背他们的基本是非观念的事物看不惯。他们的收入虽然比他们有生以来所能期望的还要高得多,但各种开支也使他们非常不满。他们眼巴巴地望着为进行投机买卖建起来待价而沽的高楼大厦空着没人住,而自己在德黑兰南部的贫民区,十几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他们看到政府官员和中产阶级乘坐有专职司机驾驶的奔驰牌轿车在城里来来往往,自己却因公共交通工具严重不足而不得不拼命挤车。他们的失望和不满是大量的,而能使他们感到宽慰的事情又实在太少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吸毒成瘾,许多人盲目地以流氓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恨。”〔12〕这些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重要的是,巴列维与教会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教会在霍梅尼领导下一直坚决反对世俗化、西方化和现代化,与巴列维势不两立。巴列维曾通过人威胁霍梅尼说:“别让我穿上我父亲的靴子。”霍梅尼则愤怒地回道:“对你来说,你父亲的靴子还大了好几号呢!”教会认为“白色革命”不仅侵犯了教产,而且还败坏了道德。德黑兰街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电影院、酒吧间、赌场、豪华酒店和日益泛滥的色情业是道德严格的伊斯兰教无论如何无法容忍的。使教会认为国王犯下死罪的是,他把两千五百年前居鲁士建立帝国看作比此后一千年先知穆罕默德被迫从麦加流亡一事还要重要,实则用居鲁士反对穆罕默德。巴列维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和仪式将自己作为居鲁士的合法继承人,并在1977年修改历法,不从回历算起,而从居鲁士缔造波斯帝国时算起。此举引起举国愤怒,成为他垮台的一个因素。在一年后的满街抗议声中,国王不得不收回成命,恢复伊斯兰历法。
霍梅尼虽长期流亡国外,但在国内影响极大,始终坚信真主、真理、正义、道德在自己一边,他以“简朴、自由和公正的生活”为号召,坚持进行反对国王的原教旨主义革命。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为要净化信仰、纯洁道德、在人世间建立完美理想社会的原教旨主义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社会愈是窳败不堪,原教旨主义的吸引力就愈大。对完美社会的追求,是深植于人类的天性之中的。
这样,巴列维就不得不面对要求扩大自由民主的知识分子和要求恢复传统的宗教人士这两方面的反对。曾经支持“白色革命”、现在进一步要求扩大自由民主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民众认为巴列维此时已过于保守、过于强调伊朗传统和特色拒绝政治改革而反对他;力量强大、一直反对“白色革命”的宗教界人士和另一部分民众却认为他的经济、社会政策完全违背了传统、违反了教义而反对他。当面临这两种力量从相反方向的共同反对时,“白色革命”就岌岌可危了。
“白色革命”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一直未获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危机越来越深。胡韦达记述说:“伊朗1977年的情景,就像一群饿鼠吞噬一块肥肉一样。”1978年秋,对国王的反对终于公开爆发,迅速扩大。反对者来自社会各界:“工人、知识分子、市场商人、戴或不戴面纱的妇女,缠着黑色、绿色和白色头巾的教士、孩子、青少年,穿西服的富人和衣衫褴褛的穷人。”〔13〕“对人民的疏远和苛求、工艺技术进步和政治僵化之间的明显矛盾,是不幸的主要根源。它们最终败坏了国王的所有工作,尽管这些工作的本意无疑是好的”。〔14〕1979年1月中旬,巴列维国王终被推翻,逃往国外,“伊斯兰共和国”宣告成立。霍梅尼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决不能凌驾于宗教之上,任何违反伊斯兰教的法律实际上都是违法的。而因争取民主自由而坚决加入反对巴列维行列的“穿西服”的知识分子,此时方深有所悟,其中一些人后来亦不得不逃往国外。
当然,也有人事先看出了某些征兆,法国作家维利埃在1976年出版的对巴列维充满赞誉之辞的《巴列维传》一书的最后坦率写道:“伊朗孩子们要学会读和写的三个词,就是:Koda,Shah,Mihane(真主、国王、国家),说不定到了某一天,其中的第二个词儿甚至就可能给消灭掉了。”〔15〕不过,他也只说对了一半:他是根据“通则”认为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生,而没有料到伊朗的“特例”,最终促发的却是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革命!
“白色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巴列维始终反对民主宪政,始终认为民主宪政只是一种西方的“地域性”制度,而不是一种现代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普适的制度和价值,因此认为别人对他的种种批评只是他人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别人明明是为他好,他却认为是害他。他没有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宪政确会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但对权力的制衡、限制这种精神却是相通的。然而他只想要现代经济制度,却不想要现代政治制度。伊朗人民生活水平确因“白色革命”大大提高,巴列维便据此认为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能一直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没有意识到,当温饱得到保障后,人们对贪污腐败、社会不公便格外不能容忍。事实说明,只有权力互相制衡、限制的民主宪政才是防止、反对腐败的有效措施和根本制度,而由皇家掌握大权自我监督的“皇家调查委员会”根本无法制止腐败;“帝国民主”其实并无民主,已成笑谈。可惜,直到临死他都未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白色革命”的失败也凸现出了改革不彻底的困境。不彻底的改革必然弊病丛生,在经过了改革初期的繁荣阶段因而普遍支持改革后,人们对种种弊端的感受必将越来越强烈。因此,是以继续改革来克服种种弊病,还是以此质疑、否定改革而回到旧体制,这是身处改革/社会转型中的人们不能不面对、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注释:
〔1〕〔7〕〔8〕〔13〕(伊朗)费·胡韦达:《伊朗国王倒台始末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53、47、105~145页。
〔2〕〔4〕〔12〕(美)沙利文:《出使伊朗》,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5、46、47页。
〔3〕(伊朗)巴列维:《白色革命·前言》,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6〕〔9〕(伊朗)巴列维:《对历史的回答》,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26~182、19~183、115~116页。
〔10〕〔15〕(法)维利埃:《巴列维传》,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59、362页。
8.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篇八
我们从失败中获得了
南区六(2)班 刘伟豪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胜利的时候自己是眩晕的……”虽然我一直记住这句话,但却根本没理解懂它的意思,而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深刻含义,明白了以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今天阳光灿烂,时不时的吹来的春风刮在人们脸上,让人们感到春天来了,过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车内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这笑声体现出了春天中的一片繁荣景象。我坐在拥挤的公交车里,心情既激动又高兴,当来到篮球比赛的场馆外,便听见一声声的加油与呐喊声。进入场馆,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我还没得及休息便立刻进入到紧张的备战训练中,而坐在板凳上的队员,还在激烈的讨论着昨天那精彩的四连胜。但在精彩之时,他们也不忘提醒自己的队友要加把劲。因为今天对手实力比昨天更强了。经过短暂的战术安排与对抗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战。
随着比赛的.哨声响起,我方队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的冲入对方内线,轻松得两份,但是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马上投入到防守当中去,突然,又是我方队员以闪电般的速度将对方的球断下,超长传到篮下队员手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比分也在不断的被改写,我队以一次精妙的团队配合,得两分,然后又在一次快攻中,锦上添花的投入一个三分球,最终我们以15:2“屠杀”对手。赛后,我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因为我们以5连胜――小组第一的身份,成功晋级,为接下来的复赛与决赛开了个好头。
但是我们并没有想到,下午的对手会这么强,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打完最后一场比赛后,队员们都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我的心如心如刀绞一样,我强忍住悲痛的情绪,坐下来埋着头,脑海里一片空白,仿佛觉得前五轮支撑着我们意志力的“石柱”轰然倒下。我不禁回想起早上的那一幕幕场景,我在心里不断的问着自己是什么让我们失败的呢?我们也许真的是被胜利冲晕了头脑,还是技不如人呢?这些真的需要我们去认真的思考。
其实,我们是离目标很近的,但正是因为我们的轻敌与自傲使我们输掉了全部,所以不管是在以后的生活或是学习中我们都应以谦逊的态度向别人学习。
9.考研失败的教训 篇九
有人说,想要有所作为,要么创业,要么出国。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们,多少人一旦踏入社会,因为各种尔讹我诈的勾心斗角,渐渐磨平了自己的理想。慢慢地,上班、打卡、下班、打卡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节奏,不知不觉地习以为常,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埋没在了人海之中。
最初的一次创业,那要追溯到2006年左右。如果说,2003年,是中国宽带普及最迅速的一年。那么,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手机产业发展最迅猛的一年。
那时的手机行业,还是诺基亚的天下,那时的HTC还不叫HTC,而叫多普达。记得那时政府还给城管配备了带智能导航的手机,而这款手机,便是多普达的其中一个型号。
当时有一个品牌的日系手机,备受推崇,但由于货源紧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我们几个人开始了创业,而主推的手机,便是这款日系手机。
我在团队里的职务,主要是负责淘宝店铺的建立和独立网店——上海手机网的构建。由于当时十分流行微软的asp,我二话不说便拍脑袋决定将网站架构定为asp+access。
很快,由于是使用现成的开源程序,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们的独立网店和淘宝小店就建立好了。
但那时,我还在读书,工作和学习不能同时兼顾。所以,我主要是周末时间维护一下两个小站,而平时实体店铺的运营和操作,则是由其他的合作伙伴管理。
公司出现过几次重大人事变故。第一次,最初的一位出资人,由于个人原因,退出了项目。后来公司搬了地址,招募了一个在校的兼职大学生作为合伙人。可之后也是由于工作与学习不能两全,没过多久,也退股了。
后来,我帮我们的独立网店做了手机版的网站,我们逐步垄断了这一品牌手机的货源,规模不断扩展壮大。
好景不长,由于各种内因和外因,可能是当时大家都还年轻,也可能是没有一个富有经验的核心领导班子。大家最终散伙了……
第二次创业,是我和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这次的创业,从上次的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我们的title叫轩辕居工作室,主要经营企业、家庭的网络架设,台式机、笔记本的电脑维修等。其实,就有点类似现在的电脑医院。断断续续地也接了不少单,不过,大多都是些小打小闹。
第三次创业,用现在地话说,应该算是一个Web2.0平台。网站名称变更过好多次,从最初的爱博特,到最后的爱博网。网站前后一共运营了五年。最初是一个Web2.0的导航平台。说来也惭愧,虽然运营了那么久,但其实这个网站是没有盈利的。
第四次创业,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动真格了。几乎是全职投入到了运营之中。项目的名称叫“校内之星网”,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校内网(现人人网)的第三方辅助平台。网站的内容主要分为校内模版、背景音乐、校内软件、校内商城等几个板块。期间,还独立开发过一款校内网的刷人气软件。网站的访问流量也比较高,但是这次的创业是时间最短的,只有不到短短的半年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没有进行网站备份。当时由于资金有限,选择的服务器商是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后来才知道,他也只不过是租了一台服务器,然后划分为几百个虚拟主机空间来卖。为什么没有备份会导致网站关闭呢?因为,网站开通半年后,服务器商没有续费,然后直接人间蒸发……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都说互联网是虚拟经济,但这其中的庞大帝国,也是我们互联网人一点一滴的心血铸建起来的。
第五次创业,也就是现在的宅Max。创业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做一个个人博客+电子简历,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说,根本算不上是创业。但越做到后面,发现用户量越来越大,很多业界人士也都十分关注这个小站。可以说,自己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尝试新事物的人。为了研究各种不同的网站构建程序,以个人博客为依托,先后开通过视频站、论坛、活动日历、网店、电台、电子杂志、百科等多个分站。之间网站也出过几次问题,比如内容页无法打开、网站后台无法登录、网站无法访问等。后来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定期备份、访问优化、镜像站等。这次创业获得的教训是,如果你真的想创业,还是全职投入比较好,这样,不仅人可以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0.太平天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篇十
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将自发性的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创造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对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了猛烈的冲击,沉重地打击了清王
朝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八旗绿营的溃败,大大削弱了封建统治势力,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和崩溃。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五,太平天国起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后来的民主革命积累了经验。
11.总结做站一年来的4个失败教训 篇十一
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永远记住,失败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很多时候,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经过复杂的积累沉淀的结果,但失败的因素可能就那么几个,避免了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一步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定总结一年来所经历的4个大的失败教训分享出来,让更多跟我一样怀揣梦想却有可能走弯路的站长朋友能够避免这些失败。
2011年5月到现在,眼睛一闭一睁,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享受了辛苦之后的果实,感受更多的却是一路失败一路奋斗的艰辛,左手温暖右手一路搀扶自己的执着。一路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失败,其中主要有4个教训:
教训一,买主机贪小便宜,因小失大
2011年5月中旬,在选择主机的时候挑了一个不起眼的空间商,最主要的是价钱便宜,当时觉得性价比高,因为速度够快,虽然在台湾,但是不用备案。结果可想而知,在网站收录和排名越来越好的时候,空间三天两头上不去了,空间商又不是24小时服务的,在达到一天100元收入的时候,网站首页被果断K了,花了15天,而且是买了几个高权重站点、每天原创文章才让首页恢复过来,这15天天天捶胸顿足啊。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网站主机的稳定性和速度对于SEO的贡献或者说影响越来越大;
教训二,站内URL设置不当,积重难返
跟很多站长朋友一样,我从09年的时候就接触了织梦CMS,当时就觉得这个程序容易上手,也没具体去研究这个程序的站内优化要点。去年做站的时候,除了更换模板,其他都默认用了织梦程序后台的设置,这其中最要命的就是站点列表页和内容页的路径问题。默认的列表页和内容页都是生成到根目录下的a文件夹,也就是说列表页和内容页的URL都带有/a,例如http:///a/qinrunyunfuhufupin,这样的情况相当于栏目和文章的路径多了一个层级,对于搜索引擎是不友好的,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一直没发觉,后来收录一直上不去,知道今年才发现这个问题,于是,忍痛去掉了/a,变成http:///qinrunyunfuhufupin这样的了,栏目页直接生成到根目录。更改后一个星期,收录提高8倍,但是外链却掉得好严重,只有挨个去曾经做过外链的论坛等地方将原来的URL改为去掉/a的URL;
教训三,备案资料准备不足,提交三次才得以通过
在经历了台湾主机稳定性不够强、DDOS攻击多等教训后,我开始寻求备案,争取早日将站点迁回大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备案资料填写等方面准备不足,提交第一二次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第三次提交,也是勉强通过。关于备案方面的失败教训,请看之前在chinaz发表的文章《分享淘客站备案中三个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教训四,频繁更换标题、关键词 首页多个快照 这个失败的教训相信更多出现在新手当中。多数新手初次设定网站标题和关键词的时候往往考虑不够充分,待设置好了,百度谷歌也收录了,这时候才发觉设置不当或者看到竞争对手设置得好,于是萌生修改标题和关键词的念头。我也不例外,在一个月内曾经修改两次标题和关键词、描述。还好由于我每天坚持原创,所以搜索引擎应该网开一面,但是降权是不可避免的,曾经一段时间出现收录被拔光到只剩首页,并且快照出现多个,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以上4个教训是在过去一年里最痛苦的,除此之外,例如友情链接交换不慎导致降权也是不可忽视的。SEO本来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技术工作,谁更注重细节,谁可能就更胜一筹。希望大伙能围观一下这四个教训,从而可以避免犯这些错误,更快地走向成功。
12.考研失败的教训 篇十二
不论是内涵式的发展还是通过并购等外延式的扩张,企业能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一般都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像是个隐形的纽带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然而,也有不少企业因文化建设或者文化整合而陷入发展的困境。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其中的根本所在。同时,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后的文化整合也是困扰我国企业对外扩张的难题之一,更具挑战性的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现在还缺乏足够的共识,即使在相近的东方文化范畴内的并购亦面临着诸多的难题。联想集团原董事长柳传志对于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这一事件,也感慨到:对境外并购交易中文化融合的难度,估计多高都不算过分。他甚至由此发出感叹:“文化磨合决定收购的成败。”
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整合并不是喊喊口号或者做做广告就能形成的,而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积淀下来的被企业内各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且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且一旦企业形成了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就很难为其他企业所获取或模仿。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案例往往具有独特性。而失败的案例则更具一般意义上的启示意义。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据国际并购联盟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失败率高达70%,而其中大多是由于文化整合不善造成的。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文化整合的有效一致也成了我国企业在开疆扩土的过程中需要逾越的障碍。上汽并购韩国的双龙以及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均因文化整合上的不力而损失惨重,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对中国企业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上汽收购双龙:折戟于文化差异
上汽收购韩国的双龙汽车一度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而且,上汽并购双龙也被认为是在战略以及业务组合上比较契合的。对于上汽而言,并购双龙一是希望通过跨国兼并,尝试构筑全球经营体系,实现全球化战略;二是双龙的SUV以及柴油发动机与上汽的产品体系有较强的互补性,重组后,可以发挥双方在产品设计、开发、零部件采购和营销网络的协同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2004年年底,上汽斥资约5亿美元,收购了经营状况岌岌可危的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2005年,通过证券市场交易,上汽增持双龙股份至51.33%,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
但并购后双龙并未给上汽带来理想中的业绩,反而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整合的步履维艰。一方面,这一并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文化差距和相互认同的障碍,双龙尽管是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同属于亚洲文化圈,但双龙和上汽之间的认同感仍然不高,并购后的双方存在着何方企业文化为主的选择。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推进技术与品牌的融合,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收效也几乎没有,并购以来双龙的发展一直不佳,结果导致当初上汽设想中的技术引进与合作几乎成为泡影。而且,上汽与双龙管理层一起提出减员增效、收缩战线等“精兵简政”的计划也遭到了双龙工会的反对。韩国过于强大的工会力量和过度紧张的劳资关系也大大超乎了上汽的想象,这也是上汽并购整合过程中另外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韩国工会动辄以罢工相要挟,要求分享管理层的利益。工会之强势,到了上汽难以想象的地步,管理层的经营决策须经过工会许可,而且工会每年的劳资谈判都会伴随着罢工,这些都让上汽身心疲惫,使本来就整合不顺的并购更是雪上加霜。2009年1月,双龙申请法院接管,上汽正式放弃对双龙的经营权。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批准双龙的破产保护申请,正式启动双龙“回生”程序,这也意味着上汽对双龙的并购失败。
上汽折戟韩国双龙,首要原因在于上汽对韩国的文化以及双龙的企业文化还缺乏充分的认识。韩国具有典型的岛国特征,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所以,当其被来自于比自己不发达的中国的企业并购时,在心理上就难以接受,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也一直持消极的态度。对双龙的研发与技术转移具有强烈的戒备心,而上汽对此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其次,上汽对韩国国内复杂的工会关系、劳资纠纷估计不足,上汽没有充分理解韩国的工会文化,而是以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姿态来到双龙。与同工会处好关系相比,上汽更注重政府和公共关系,上汽显然对韩国的企业文化理解不够,还是按照中国文化的思路办事,最后导致与双龙以及其工会关系进一步紧张,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上汽并购双龙这一事件对我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文化整合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并购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以不发达的商业文化和管理水平的低位势,去适应、容纳乃至统领处于较高位势的被收购对象。一般而言,较强势企业的文化往往也是最后合并后的企业文化主体。这种现象就使得处于相对劣势的中国企业在并购比自己更强势的企业之后,如何化解其中的文化抵触、文化冲突,怎样将自己的文化导入,重新整合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文化,获得主导话语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文化建设与整合中需要学习、需要提高的方面。
明基收购西门子:“闪败”于文化“冲突”
13.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失败教训 篇十三
教训之二:盲目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对重点部分投入过多精力,对非重点部分一目十行,草草带过。考试时考到的就是重点,考不到的就是非重点。
教训之三:做模拟题时被动接受,不善于结合教材,举一反三,对于模糊的不会的题目不深究原因,以致在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备考资料
1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篇十四
第二种看法。当时国际国内具体情况:帝国主义胁迫,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革命党内部存在严重的政治分歧,组织日趋涣散;南北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临时政府财政枯竭,无法武装北伐消灭清政府;为避免中国内战继续,列强武装干涉,并促使清帝早日退位,决心与袁谈判。这在当时形势下应该说是正确的、明智的。这充分表现出孙中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原则性与革命策略的灵活性的结合,应予以肯定。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0月10日。
【考研失败的教训】推荐阅读:
考研失败者11-11
苏东改革失败教训09-01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08-06
跨国收购失败教训何在10-28
传播学考研经验与教训01-12
失败的作文:失败,也有道理09-10
失败的人生中寻找不失败的自己-人生哲理06-17
失败的文章01-13
关于失败的名言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