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活动方案

2024-06-24

绿道活动方案(10篇)

1.绿道活动方案 篇一

2013北京通州运河绿道骑游节

活动须知

一、本次活动于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上午7:00点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举行。

二、参加活动的人员凭报名时组委会出具的参与资格码和有效身份证件证明于活动当天上午(7:00—9:30)到临时签到处领取文化衫一件,环保袋一个,标示贴一个(保留好)饮用水一瓶等物品。

三、20公里中途设一处驿站,60公里中途设五处驿站,参加活动人员在每个驿站领取标识一个,所有标识和签到时所领号码贴共同作为骑完全程领取纪念品、证书的依据。

四、活动起点均为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终点为运河文化广场,终点关门时间为2013年5月18日17:00。

五、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哮喘等不适合此项活动的任何疾病及病史人员,不得参加本次骑游活动。

六、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服从组委会工作人员的指挥。骑行过程中不要推挤,每名人员有义务自觉维护秩序。

七、参加活动的人员应佩戴自行车头盔,其中参加60公里骑游必须佩戴头盔。参加活动人员要确保车辆安全可靠。

八、参加活动的人员应爱护环境,将废弃物装入环保袋内,严禁在活动沿途路线上丢弃杂物。

九、活动组委会负责提供本次活动报名人员活动当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次性)”一份。组委会不负责参与活动人员活动之外的伤害、医疗、交通等任何问题的费用。注:

1、驿站:包括饮用水、医疗救护、移动厕所等服务项目。

2、参加活动人员自行车自备,所用车辆为单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除外)。

3、漕运码头位于通州区运河大桥东侧往南见指识牌。4、5月18日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不得开车进入活动场地。

北京通州运河绿道骑游节

活动组委会

2013年4月8日

2.绿道作文 篇二

我抱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但是一走上马路,刚才那开心的笑容,顿时烟消云散。肮脏的地面,漫天的臭味,时不时还有垃圾飞过,这时无论是换作谁也不会有好心情的。

过了一会儿,转个弯。啊!“柳暗花明又一村”。绿荫下,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显得格外迷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蝴蝶在身边飞舞,小鸟在耳边歌唱。我想天堂也不能和这里媲美。一阵风吹过,翠竹的枝叶摇动着,地上的影子晃动着,把这里弄得更加的迷蒙、梦幻。

走过林荫小道,前面是用石头错落有致堆砌而成的假山,假山耸立在水中。我蹲下身,伸手一摸池水,池水从我的指尖流过,凉爽的感觉遍布全身。我爬上其中一座假山,这座假山的石头像一只巨大的手掌,中心是一坛茂密的青草。旁边的假山造型更是奇特,一连串的圆石头直通顶上的巨大斜面,站在上面可以把边上的土地尽收眼底,就像杜甫所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旁边还有那有直指向天的“高峰”,也令我惊叹不已。

安静的假山,清澈的池水,堤岸处,水倾泻而下,形成哗哗的瀑布,瀑布的水与上游的河水汇聚,向下游流去。我痴迷地看着眼前的情景。

3.绿道作文400字 篇三

东湖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白玉盘,一条“绿丝带”把东湖分成了两半。这“绿丝带”正是一条小道。小道两旁栽种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绿色围绕着大树,大树树梢上还有一些褐色的鸟巢呢!这些鸟可真会挑地方,不在噪声、废气的树上安家,却到了这个百宝箱里。

弯弯曲曲的小道似河川,似威龙。小道是龙的身躯,树就是龙的器官,而在小道身上来来往往的车,便是龙的血液,血液奔驰而来,又奔驰而去。夕阳到来了,湖面上金光闪闪,似一艘沉船打捞上岸,船里的珠宝全被托出了水面。这又好比龙的铠甲,使这条龙更加威武、浩大。

湖面上还不时地看到许多钓线落进湖里,溅起涟漪。这就是垂钓者的好去处——湖畔。他们凝视着,真是“一拍一呼复一笑,百人占据一湖秋”呀!

4.绿道项目开工致辞 篇四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XX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80万㎡岩棉聚氨酯复合板及30万㎡环保轻质隔墙生产线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此,我受县委、政府相关领导的委托对酒店的开工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关心、支持XX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县工业经济乘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支援之东风,招商引资工作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全县工业企业逐年增加,竞争力不断提升,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XX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80万㎡岩棉聚氨酯复合板及30万㎡环保轻质隔墙生产线项目做为符合我县的产业方向发展,同时正在被市场接受推广的新型建材。该项目的奠基,不仅会为我县工业经济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对拓宽就业门路、推动XX县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努力为项目建设营良好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同时,希望XXXX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要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安全,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5.家乡的绿道作文 篇五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很快就到了绿道。一下车,我看见前面有几辆用铝做的自行车模型正整齐的排放在大石头的旁边,我和表弟迫不及待地坐在自行车上,让爸爸给我们合影留念。

一走进绿道,发现绿道很红,像一块长长的红地毯,在欢迎我们。周围种满了许多美丽的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美丽极了!它们好像对我们微笑,向我们招手,仿佛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的到来!”绿道中还有许多青年男女在骑着自行车,他们不时地在和对方说话,赞叹着绿道。

而绿道的左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那绿油油的稻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微风掠过,稻苗好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在摆弄着舞姿。我看到稻田,心里想:我们吃的米饭不就是稻谷吗?我想到李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流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让我更加珍惜粮食了。我还捡起一株干枯的稻苗,站在稻田旁边和表弟合影留作纪念。

我和表弟继续在绿道中前进,发现它右边的小河边有几个大哥哥在钓鱼。我还看见农民伯伯正在种菜,见到他们面向黄土、背向太阳种菜的场面,不禁使我想起我们平时吃的菜不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吗?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一个蜂窝,爸爸给蜂窝照了一张照片。

6.第五章 绿道开发利用 篇六

第二十七条 绿道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道开发利用总体目标,根据绿道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体系和非机动交通系统建设,确定绿道功能定位,促进绿道使用功能的多样性,提高绿道使用率。

第二十八条 鼓励利用绿道开展体育健身、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活动。

7.春游绿道五年级叙事作文 篇七

“春游绿道、万家同乐”活动,今天是1月1日,是20的第一天,在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彭建文的带领下,我们一同畅游了绿道。

我们沐浴着和暖的阳光,一起向快乐出发,一切似乎都因我们而很顺利。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七嘴八舌得高声欢唱,传来美妙的歌声,树木枝繁叶茂,花儿笑弯了腰,好像也在欢迎我们。小草更绿,花儿更美,小河更清,以独特和环保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你瞧,他们中有的骑着登山车、专业单车手打扮,更多的是普通的休闲服。举办方和组织者考虑周到,为每个家庭准备了矿泉水,帽子,东初学子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投入春天大自然的怀抱,畅享绿道游的快乐。他们头上都统一戴着小红帽,推着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准备以踩单车,游绿道的方式揭开新一年序幕。万众期待的时候到了,开始出发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张开笑脸,露出洁白的牙齿,车轮在人们的带动下使劲地转动着,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玩的不亦乐乎。有的人拿着照相机,拍下人们游绿道时的温馨画面。“咔嚓”,拍下了一位女儿在帮母亲擦汗,一个小小的动作,记下了无比的亲情。 “咔嚓”,一次又一次的声音,拍下一张又一张的温馨照片,多么美好的瞬间,多么美妙的时候啊!场面其乐融融,无限温馨。绿道上,记录着,每个人的真情实感,记录着,每个人的美丽回忆。“多组织游绿道的活动,有益身心健康,大家一定要坚持骑自行车,低碳,健康,环保,静谧,大家一起畅游绿道,享绿道,亲近自然,倡导健康低碳生活。”某同学家长即兴喊道。

自然风光无限精彩!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这次“春游绿道 万家同乐”活动,组织千万城乡家庭畅游绿道,让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放松身心,分享绿道带来的静谧、祥和、芬芳,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不仅骑了自行车,还观赏了绿树成荫的绿道。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身边的所有人来游绿道。我们既享受了绿道带来的欢乐、祥和又传承绿色、低碳、文明的新理念,倡导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热爱生活的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行为习惯。骑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地毯健康的运动,我觉得大家应该有必要坚持下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薛晓峰在活动中强调了本次活动的`意义:要让市民朋友、广大家庭在游绿道、享绿道中,感受中山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成果,培养爱乡爱国的情感和文明向上的生活情趣,追求低碳环保、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希望也能如此。

8.绿道活动方案 篇八

——增城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增城市从2008年起开展绿道规划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因地制宜地规划自驾车游绿道、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和增江画廊水上绿道等三道绿道。建设了传统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约257.91公里,除了满足生态、游憩和开放空间的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以幸福市民、快乐游客和致富农民为宗旨,把有形的绿道规划建设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道等三条无形的绿道,给绿道赋予深刻的内涵,即发展生态旅游、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绿色经济之道。

一、建设背景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

增城是广州市管辖的县级市,位于广州东北部,是广州“东进”“北优”战略的重要实施部分。2007年增城市提出打造“南、中、北”三大经济圈,形成三大主体功能区的总体发展战略,以不平衡的发展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南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圈,形成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中部打造都市生活圈,形成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为解决北部800平方公里山区的发 展和农民出路问题,利用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的良好交通区位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在北部打造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圈,形成限制工业开发的生态产业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解决“三农”问题。

(二)全区域公园化战略

为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增城市于2008年提出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和城乡“清洁美”工程,利用城乡规划和建设公园理念,使城乡处处像公园。充分整合、利用增城丰富的果园、田园资源,在保护原产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增设路径、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一批生态工业,变“将农产品运出去”为“将游客引进来”。

二、建设概况

为推动增城生态文明和宜居城乡建设,找准农民致富之路,增城市积极探索绿道建设生态化、人性化、产业化和效益化的新路。从2008年起,增城市充分利用北部1000平方公里的山水田园的生态资源禀赋,在全区域公园化战略的指导下,率先规划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绿道网。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共投入15041万元, 建成257.91公里的绿道,把农村居民点、旅游景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串联起来,并结合农村居民点建成驿站21个,率先形成农民增收、生态旅游、宜居城乡一体“绿道”,赋予绿色经济功能,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 境等综合效益的有机统一,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等中央、省和广州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规划理念

(一)内涵与宗旨

为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围绕着怎样让广大农民受惠的问题,增城市率先对绿道建设进行实践和探索,不仅要满足公共开放空间和景观生态的功能,还要与发展生态文明、提升产业层次、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⑴通过绿道建设,建设珠江三角洲生态大公园,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味,优化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⑵通过绿道建设,促进沿线城市、村庄环境升级优化,并创建健身设施,让市民幸福安康;⑶通过绿道建设,连接南、中、北主体功能区,连接沿线农村,引导南部资金到北部投资生态休闲和度假旅游业,吸引周边发达地区市民到增城中、北部度假休闲,带动北部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因此,增城市绿道规划建设的宗旨是:幸福市民、快乐游客和致富农民。通过有形的绿道建设形成无形的绿色经济之道,即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二)特点与意义

与传统的意义的绿道相比,增城市的绿道增加了游憩、休闲和经济等功能,有如下的特点和意义:⑴灵活地将城市绿地、防护绿地、山林、田园以及农村物业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改造和利用,并刺激乡村交通、餐饮、住宿和农产品消费,促进城乡投资机遇和农民增收,实现效益最大化;⑵兼具生态维护、区域连通、休闲游憩、文化遗产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功能,实现功能多样化;⑶将山丘、水体、农田、林地纳入绿道建设,形成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实现景观地域化化;⑷将城市各功能区连结在一起,大大提高游憩资源的可达性,实现结构系统化;⑸将乡村景观引入城市,使市民、游客可以与自然直接对话,使整个城乡成为户外的运动场,实现生活健康化。

(三)总体规划内容

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资源禀赋,增城市规划500km的三大绿道网络,计划在三年内完成:⑴自驾车游绿道(200km),以全市旅游线路广汕、荔新、增白、新新、增正等旅游大道为主线,建设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林带和旅游节点;⑵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250km),以增城市区至白水寨景区、湖心岛景区为主线,以连接广州、东莞的区域绿道和局部景区绿道网为支线,突出乡村体验、休闲健身功能,打造富有田园风光的特色休闲精品线;⑶增江画廊水上绿道,以增江为主轴,把初溪水利枢纽上游50km河道打造成现代生态型山水画廊。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在各条绿道的沿线,结合农村居民点、景点和果园建设休息驿站(码 头)和配套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把沿线村庄逐步打造成旅游节点和服务区,让城市人留下来消费,让农民实现就地创业和就业。在统筹城乡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增城市绿道实施思路是:一是在自驾车旅游通道两侧添加色彩丰富的绿化廊道,注意植物开花的季节性搭配;二是在山边、水边、村边、果园、田园等生态廊道内增加自行车、行人路径;三是在增江水道两岸实行绿上添花;四是在各条绿道沿线结合农村居民点、景点建设游憩节点和服务设施;五是完善三大绿道之间的衔接换乘和标志标线,并组织市场经营机制。

(四)规划建设的原则

以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为例,绿道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⑴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根据现状地形因形就势,利用村道、堤围、田埂和果园小路,沿山边、路边、水边穿行,遇树绕道、遇水搭桥,使绿道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⑵坚持保护原生态、原产权、原居民、原民俗,高效利用。不破坏地质地貌,严格保护水体、山体和民居建筑,不占用农田耕地,不搞大面积土方挖填,不大拆大建,尽量减少硬地铺设,充分利用旧厂房、旧民居建设休息驿站;⑶以藤结瓜,富民优先。在天然的绿色生态廊道之中,以连结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核心景区为主线,设计适当的路线,以及将增江河沿岸风光、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和农家风光融入其中,将 景点特别是农村居民点连结起来,通过城乡的联系纽带,将城市游客带入农村,给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机会;⑷以人为本,造瓜连藤。以方便游客和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尽量结合农村居民点和景点规划建设休息驿站,每个驿站按照“五个一”标准进行建设,一个能停10至20辆车的停车场、一个能容纳20-40人的休息场所、一个卫生间、一个士多店和一块旅游指示牌,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单车场地、农家商铺、小型超市、洗浴间、农家餐饮、休憩、住宿、旅游导向标识、医疗点等九大功能。

四、绿道建设和管理机制

(一)政府为主导,多元化投入

增城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工作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政府制订绿道规划和建设标准,并根据规划制订实施计划和资金安排计划,充分整合农、林、水、城建资金,将绿道建设与农田标准化、林网和水利建设相结合,发挥资金的综合效应。设立绿道建设竞争性奖励资金,重点支持积极性高、行动快、方案科学的项目,并充分调动镇(街)、村、社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二)属地建设,打破传统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由于绿道建设遵循不征地、少租地和保护原产权的原则,因此必须发挥属地镇(街)的建设主体作用,由此充分调动农村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由市政府制定规划、建设标准和技术 指引,将任务分解到各属地镇(街)全权负责,镇(街)将提供土地及清障任务分解到片、村、合作社,具体落实到户,形成镇、村、社三级联动的局面。由于增城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大多数在果园、田园中穿行,传统的测绘、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模式不但费时、费钱、费力,又起不到实质作用,因此必须更多地要依靠实地设计、放线和根据设计大样进行施工,需要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

(三)发动农村集体和农民参与

鼓励农村集体和农民参与绿道建设,整合农村果园、田园、林木、村道、农村物业等资源,为生态旅游做好配套服务发展集体经济。在自行车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向农民征地,少向农民租地,由政府负责补贴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臵、废弃土地或闲臵房屋,建成后交由农村集体经营或者共同委托市场主体经营。如荔城街莲塘村,以绿道建设为契机,通过经营电瓶车、出租单车和销售农产品,使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

(四)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鼓励市场运作,分区域引进市场主体开展自行车租赁业务,可在多个节点租车、还车。政府牵头,各自行车经营主体建立联营体系,游客可以跨公司、跨区域还车,给游客创造更多的便利。各镇(街)所属的自行车租赁、游船经营和配套服务等,全部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单车旅游运营进入市场正轨。事实证明完全可行,例如增城市安达国际旅行社2010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9.61万人次,其中本市游客10.78万人次,珠三角游客8.83万人次,已进入了良性的状态。

(五)建立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常态化管理机制

随着绿道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为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大环境,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环境整治和卫生保洁制度,发动广大农民更加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美”工程中去,积极配合打通自然村道、栽树绿化、改造公厕,自觉做好门前保洁、村道保洁、池塘净化、污水处理等等,按照农家旅馆和旅游村的标准建设了新房新村,促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逐步优化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了城乡文明程度。

五、综合效益评估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对增城市绿道效益进行专题研究,认为增城绿道综合效益显著:

(一)拉动游客大幅度增长

根据统计,2008年增城市开放20公里绿道游,接待游客0.8万人次;2009年开放50公里绿道游,接待游客10.58万人次;2010年开放65公里绿道游,接待游客共31.63万人次,其中本地游客17.4万人次,珠三角及国内外游客14.23万人次,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98.96%;2011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共 12.26万人次,其中本地游客6.5万人次,外地游客5.76万人次,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08.86%。2009年初至2010年底,增城市共接待绿道各级政府考察团1532个、21618人次,绿道已成为增城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增城市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度上升,接待人数从2007年的272.3人次上升到2009年的1189.9万人次,同期旅游收入从6.06亿元提高到25.17亿元。2009年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旅游推介,另一方面得以于绿道的推广。绿道建设除了可以直接吸引游客以外,通过城乡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塑造等途径,提升城市整体吸引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考察团等游客,因此绿道建设从整体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28.6%,除去原先增长趋势的35%以及旅游推介短期增长(参观考察)的73%外,绿道拉动作用约为增长20%,以2009年25.17亿元旅游收入为基础,可以估算绿道带动城市整体旅游收入为5亿元;2010年旅游收入33.16亿元,同比增长31.75%,绿道带动整体旅游收入为6.7亿元;2011年第一季度旅游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25.47%,绿道带动整体旅游收入为2.1亿元。

(三)带动对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目前,增城绿道通过“以藤结瓜”的方式串起了46条村庄,通过“造瓜结藤”的方式把沿线农村变成旅游服务的载体,给农民就业和增收创造了机会。绿道所产生的就业效应主要包括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两方面。通过实地访问,增城绿道沿线各村平均雇佣了15-25个本村村民来负责绿道维护、卫生管理及治安联防工作等,另外产生本村小商贩约30人左右,即增城绿道经过的46条村庄直接增加就业岗位约2500人。绿道自行车驿站配套了自行车出租、自行车维修、小卖部和公厕等功能,20个驿站可解决就业人员100人。另外,绿道沿线有旅游局评定星级农家旅馆、农家乐101家,招聘本地从业人员约近700人,随着绿道的不断完善和规划旅游设施的建设,估计还应增加700个就业岗位。因此,增城绿道直接、间接增加的就业岗位约为4000人左右。绿道沿线农民增收可通过三方面体现,一是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而畅销,二是农村闲臵物业盘活出租利用从而获得资本性收入,三是农民从事非农产业而获得工资性收入。以荔城街的莲塘村为例,绿道运行后,每亩土地租金从800元上升到了1200元,2009、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0%,可见绿道建设对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四)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增长

增城绿道2008年开始建设,逐步实施和完善。2008年沿线46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53.1%,而2009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21.7%,而同地区15条非绿道沿线村庄的2009 年集体经济总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仅为68.1%,可见绿道对盘活利用农村集体资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绿道沿线农村集体的平均支出2008、2009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6.3%和86.0%,主要用途在于治安联防和环境卫生建设等,农村集体对改善环境、发展旅游的意愿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五)擦亮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身份地位的象征,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辐射力,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城市品牌形象尤其难以树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绿道建设之前游客对增城市形象评价由绿道建设前为72分,绿道体验后上升到了85分,有93%的游客有重游和推荐给朋友的意愿。网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76%的增城市民认为绿道提升了增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更有95%的市民对绿道建设持支持态度。用互联网国内搜索引擎对比分析,以“增城”为主题词的标题新闻数量是同为广州市管辖的县级市“从化”市的2倍,但低于“番禺”区和“花都”区,说明增城市的国内关注度还有待提高。但“增城绿道”标题新闻比“增城牛仔”、“从化仙沐园”、“番禺莲花山”和“花都王子山”都要高,说明了“增城绿道”是增城市生态旅游和宜居城市的最佳结合点,其所代表的增城生态环境好的城市品牌得到了国内广泛的关注。

(六)改善对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

增城市绿道建设本身涉及了道路、自行车道、绿化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公园广场以及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改善了区域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沿绿道建设的服务区、驿站等,为游客及沿线居民带来了良好的休憩场所和交往空间,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目前,增城市全市流域水质在三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73m2,是同期全国人均公共绿地9.71 m2的2.03倍,人居环境的大大改善,使增城市被评为“最具有幸福感城市”之一。网上问卷调查表明,有80%的居民偶尔或经常使用绿道或沿线的公共设施,有62%的人认为绿道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有82%的居民认为绿道之游包含锻炼、健康等因素,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休闲方式。

(七)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任务在于建立现代化的乡村,大多数地方通过城市化的手段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但这种一体化的实现模式是以消灭乡村固有的特色和破坏了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增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探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推进了城乡一体发展:⑴以保护原生态、原民俗、原居民、原产权的方式来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农村产业,既保留了乡村特色,又保留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权利。⑵把游客引进农村,促使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实现农民就地就业,盘活农村空臵物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农产品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实现农村 与城市经济收入均衡。⑶绿道建设使城市各项服务设施辐射至沿线各村庄,同时又可让城市居民享受到农村的自然环境,实现城乡社会生活的趋同。⑷绿道作为带状的公共服务设施,串起了沿线城乡,以开放性和大众性的游憩方式使城乡交流的屏障削弱,把城乡一体化在空间上进行宏观呈现,构成了城乡空间上的融合。

六、2011年的工作内容

(一)打造北回归线上的绿道

北回归线经过增城市北部,我们选取了途经的小楼镇约场村约场社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道起点,规划建设一段与北回归线重合的绿道,打造增城新的旅游景点,增加市民、游客体验的趣味性和科普性,带动沿线农村、农民增收。

(二)纵深延伸多层次的绿道网

2011年,我市绿道增加里程部分多在中部荔城街、增江街和北部三镇(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由已建成的省立绿道1、2号支线向旅游酒店、居住社区、公园等纵深延伸,总建设长度约69公里。

(三)补充完善配套设施

对新增绿道线路,继续按照“增绿、成网、标识、配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绿化、驿站、标识系统等设施,提升完善城际交界面的绿道建设水平,有条件的区域整合沿线资源,探索建设集食、住、购、娱于一体的大型绿道服务区,增加绿道 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绿道旅游。

(四)建立健全市场运营机制

2011年,我市要将绿道作为产业做大做强,把2010年建成的257.91公里绿道和21个驿站全部投入使用,继续提高绿道运营维护管理的水平,提升增城旅游的承载力,积极引导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管理运营,引导企业参与停车场、游乐设施、卫生保洁、餐饮住宿等服务项目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养护、标识系统更新、咨询、援救、保安服务等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模式,真正发挥绿道服务为民的作用。

(五)丰富绿道内涵

2011年我市新增绿道具有两大特点:(1)是丰富绿道网结构层次,形成主线-次线-支线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具体做法是以增加景区景点通达性为原则,以建设社区园区绿道支线为重点,将现有社区、园区、景区道路提升为绿道,完善标识系统和道路划线;(2)是丰富绿道主体内涵,中部城市绿道增加社区主题,北部郊野型和生态型绿道增加穿越森林、山地的探险主题步行道。

(六)绿道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当中体现

我市在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将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地引进绿道规划建设理念,紧紧围绕着打造山水宜居城市的要求,把绿道引进城市,逐步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链接:增城简介

9.美丽的黄岩绿道四年级作文 篇九

江水波荡漾,草绿绿的,花儿绚丽多彩,哈哈!那就是我们家乡的黄岩绿道了!

绿道两旁的柳树一排排地种在那,多么像一位位士兵,正在保卫祖国呀!枝条长长的,花苞小小的,可爱极了!在微风的吹拂下,让它们显得更加貌美如花。樱花是这里面不可缺少的花。粉色的花瓣落在地上,好像在迎接着人们。微风柔柔的,吹到人身上可舒服了!微风也非常淘气,一会儿弄弄这个,一会儿动动那个,忙得不可开交。小鸟欢快的叫着,迎接着春天。

江水清清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江水显得更加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江水一下子叮叮咚咚地流着,一下子又翻滚起来,好像人们的脸蛋,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几只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还左蹦右跳,显然心情特别好。浮萍翠绿无比,就像一把把精美的伞,让人惊叹不已。小鱼一次又一次地跳出水面,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正在跑步的人,一边认认真真地跑步,一边享受着大自然,非常清闲,有的还听起了音乐呢!还有的人在骑自行车,叮叮当当的铃声,让某些还恍惚着的人打起了精神。

10.家乡的绿道作文 篇十

绿道风景如画。护城河中的美人蕉色彩丰富,有红色、黄色和金色。红色的美人蕉像燃烧的火球,黄色的美人蕉像金色的金子。小鱼和优雅的黑天鹅在湖上自由自在地游着,仿佛在悠闲地享受日光浴。

绿道上有一个著名的红色网景区——风车绿道。风车绿道顶上有十几个风车跑道,上面挂着无数彩色风车。当风吹过时,风车会均匀地转动,就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每个人似乎都进入了童话世界。许多游客来这里与美丽的风车合影。

再往前走,你会看到著名的玻璃桥。玻璃桥由透明玻璃组成。甚至桥面也是透明的。你一眼就能看到底部的护城河,就好像你会不小心掉下来一样。我姐姐扶着栏杆慢慢走着,她的眼睛不敢往下看。看着她胆怯的样子,我和妈妈忍不住笑了。

夜幕降临时,绿道被明亮的霓虹灯照亮,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明亮美丽。

上一篇:班长先进事迹材料下一篇:全球最危险的十大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