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2024-08-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共10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一

创新发展 务实开拓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1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进展 20,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1231”工程,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进展,突发性工作有措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作 者:李维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局长刊 名:北方环境英文刊名:NORTH ENVIRONMENT年,卷(期):29(1)分类号:关键词: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二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

社会有机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基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这个概念。他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 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 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 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在为《资本论》第一版写的序言中他又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 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可见, 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由各种因素互相联结、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机体”或“有机体”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 是一个囊括全部社会领域的交互式、整体性范畴。因此, 对社会发展动力的考察应从单纯的生产力角度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 进行全面把握。

恩格斯晚年在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 在科学阐述经济基础重要作用的同时, 用了很大篇幅重点论述上层建筑以及内部诸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他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 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 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他提出了社会“合力论”思想。他指出,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 就是历史。”狭义的“合力”是指人们的“意志力”, 而广义的“合力”则是包括“意志力”在内的, 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内的“总合力”。“合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对近30年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的有效整合, 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全面发展观

邓小平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观点和成功实践, 另一方面则彻底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 实现对生产力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价值回归,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规定。同时,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并促进三者的协同配合, 构筑起新中国全面发展的基本框架。

1从发展目标看, 是“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为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涵盖了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精神上的文明等三方面内容, 是一个三位一体、全方位的发展目标, 丰富和充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

2从发展动力看, 是各个领域改革的整体推进。邓小平认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各个方面的改革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如果强调某个方面改革的“突破效应”, 没有其他方面改革的协同配合, 不仅会使想“突破”的改革本身, 也会使改革全局陷入困境。因此, 必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共同深化改革, 才能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3从发展标准看, “三个有利于”是全面综合的评价标准。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中, 生产力标准是核心, 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在实践中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标准是发展生产力的目标指向, 是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践中就是要加强社会建设, 关注和改善民生;综合国力标准则是一个涵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4从发展手段看, 提出了“两手抓”的全面发展思想。早在1979年, 邓小平就把坚持“两手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针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他反复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经济建设和打击犯罪等“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只要这样, 才能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 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进步。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社会全面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它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同时也针对新的时代特征, 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1从基本路线到基本纲领。江泽民同志敏锐地把握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 在党的十五大上首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什么是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同时明确指出, 这三者“有机统一, 不可分割”。基本纲领是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展开, 是对“富强、民主、文明”的系统阐述, 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2从“两手抓”到“三个文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 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加深, 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更加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综合配套。2002年5月, 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的文明类型, 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构成社会主义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格局,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手抓”的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创新。

3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鉴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现实,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更多地是从经济层面考量, 是与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到二十世纪末, 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 “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 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在世纪之交, 我国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但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 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全面发展观

进入21世纪的历史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 全面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两者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界定了发展的正确内涵, 社会和谐体现了发展的价值标准,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基本要求的贯彻落实。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定位,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上升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应地也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 表明党对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两手抓”到“三个文明”、再到“四位一体”凸现的发展次序, 具有一般规律性、客观现实性和内在关联性。首先, 这种次序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到加强社会建设, 从理论观点看呈现出递进的关系, 从政策层面看就是解决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反映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次, 这种次序适应了中国的发展现实。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经济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因此物质文明建设成为当时的首要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后,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逐步凸现, “四个深刻”和“两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现状使社会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 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渐成常态。对和谐理念的关注、对社会建设的加强, 正是适应这一特征的重要应对之策和有效解决之道。再次, 这种次序反映了四个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融为一体的, 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社会建设的主旨是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从而为其他三方面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 广义的社会建设概念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 随着其他方面建设的不断推进, 迫切需要加强社会自身建设, 以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因素进行重新合理的建构, 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围绕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理论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这些观点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呈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动态关系, 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宝库, 同时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摘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反映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系统回顾这些观点, 对于推进“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中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4]江泽民文选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4]江泽民文选 (第3卷) ,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三

一、西部地区小康建设已走完84%路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成就和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西部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取得快速发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905.18亿元,年均增长15.47%,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快0.64个百分点。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下降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0.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为未来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取得长足发展。2001年西部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3.23亿元,年均增长11.71%。工业利润总额由112.54亿元增加到444.5亿元,增长3.95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力达到46047元/人·年,比10年前增长1.75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西部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转变。2001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833.08亿元,年均增长10.64%,占全国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200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273.2万吨,比十年前增加887万吨,占全国的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特别是畜产品,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生产、加工基地,2001年西部地区主要肉产品产量达到15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奶类产量达到41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4%。

经过13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不断加快,已经走完84%以上的路程,近一半的人口实现了初步小康生活。2001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0元,年均增长12.65%和10.08%。

回顾西部小康建设走过的路程,有以下几条基本的经验值得强调: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以及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指导西部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近年来,西部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努力把“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成为推动小康建设的巨大动力。

——以西部大开发为动力,加快经济发展。西部各地以兴区(省、市)富民为宗旨,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重大问题的关键。特别是进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纷纷制定了西部开发的实施规划,加快培育优良的投资环境,聚集各种生产要素,上马了一批重大工程,西部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成为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

——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走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历史上西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西部面临着重塑产业体系的历史任务。近年来西部各地加快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经济落后,体制僵化,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很重,困难很多。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西部地区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稳妥推进城乡各项改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措施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全社会小康建设。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政治稳定。党中央和西部各级党委、政府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各族人民享有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迫切愿望出发,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二)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环境安全的辩证关系,表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发展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全面小康战略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这个命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必须不断调整目标,不断充实内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内有关部门提出了包括社会化、知识化、科技水平、生产质量、环保、法制等28项指标组成的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据此得出的结果为: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58.8%。现阶段我国总体小康所体现出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低水平。2001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只有609美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85%,东部地区的38.1%。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6017.5元和1610元,分别为全国人均水平的88%和68%,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属低收入水平。

——不全面。目前的小康水平主要是生存性消费的基本实现,2001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3095元,只有全国人均消费水平的85.7%。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环境质量等方面距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仍有很大的距离。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差距仍然很大。西部地区超过平均发展水平的有4个省区,其余均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实现程度最高的是新疆,达到64.7%,接近全国发展水平。最低的西藏,只有50.9%。城乡发展差异大是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另一特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22∶1,远高于全国的差距水平。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0%集中在西部,西部国定贫困县占全国总数的61.8%,其中258个是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县。农村牧区小康建设滞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三)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现实而言,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于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4%,但自然环境恶劣,是我国沙漠、沙地、山区的主要集中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占全国的44.5%,占保护区面积的91.83%。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2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草原退化面积13亿亩,占西部地区草原总面积的35%,盐碱化面积也逐年扩大。这种状况使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恶劣和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成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环境障碍。

——全国尚未实现基本小康的24%人口中,有69.1%集中在西部地区,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实现全面小康的难度很大。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7%分布在西部地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均集中在西部地区。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对外贸易意义极为重大。西部地区大部分位于祖国的边疆,占据我国90%以上的陆地边境,国防地位十分重要,是维护国家安定,保证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屏障,西部地区的繁荣将对国防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水利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是未来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资源库”,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未来时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36万亿元以上,人均水平将达到22500元,届时,西部地区要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则GDP要完成8.28万亿元,以目前的基数翻两番只有6.59万亿元,二者相差1.69万亿元。因此西部地区缩小与全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缺少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就不能称其为全面小康社会。

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摆在面前的发展任务更加艰巨。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十分清楚西部地区在未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的重担和全面发展的艰巨性,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把握机遇,奋起直追,努力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加快西部小康建设步伐

总体上看,西部大部分省区市仍处在工业化初期,经济总量迅速扩张。随着政策、体制等制约因素的逐步消除,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在未来一个时期将会得到很好释放,小康社会建设存在一系列有利的条件。

——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支持始终是西部发展的强大动力。西部改革开放以来小康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做出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必将为西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体制环境,并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本世纪头20年,西部大开发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西部各族人民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部资源优势将逐步显现。西部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油气、煤炭和许多矿产的储量和潜在价值在全国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也比较大。所有这些,构成了西部进一步发展的独特优势。但是,在过去很长时期内,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资源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一方面,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量资源滞留在市场之外,资源和资产的真正价值无法体现;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基础薄弱,较低的投资回报水平也拉低了资源、资产的价值表现。当前,西部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正在加速市场化,影响投资回报的外部制约因素正在逐步消除,丰富的资源价值将获得一个被市场重新发现的机会,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

——优势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各省市区正经历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大调整过程。一是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产业迅速崛起并正在出现档次升级的趋势。在资源优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外部竞争较少,且市场需求具有持续性,发展前景广阔。二是依托区域性垄断市场的产业将进一步成长壮大。西部辽阔的地域为其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如钢铁、水泥等产业,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发展将为这些产业提供长期发展的需求基础。三是西部在局部地区(如四川、陕西等)聚集着的可观的教育、科技资源,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成都、西安、杨陵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崛起。随着西部教育和科技的产业化、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必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更快发展。总的看来,根据国内外经验,未来10年将是西部受益于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

——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逐步成熟。1998年以后,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开了西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帷幕。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债项目的投资重点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教育的发展等。目前西部以农村牧区电网、水利设施、交通枢纽、高等级公路和通讯设施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在质和量两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和改善,科技教育的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以此为基础,经营性资产将出现“收益递增”的时期,成为小康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特别是科技教育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后发优势明显。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为西部地区走出一条不同于发达地区的非传统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西部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将大大加快,这将使西部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部要素和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竞争中求得加快发展。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生产力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是西部各族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利用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与全国同步进入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可以设想,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西部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防线,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重要的旅游基地,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对外贸易基地,实现经济进步,生活富裕,山川秀美,民主健全,法制完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为了建设更加全面、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本世纪头20年,西部地区要从小康建设的实际出发,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社会发育程度,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较高程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从现在起到2010年,要以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为核心,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长速度明显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省(区、市)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从2011年到2020年,要继续保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地区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政治文明和建设文明程度空前提高,如期步入更加富裕的小康社会。

三、紧紧把握重大战略任务,把西部小康社会建设推向前进

本世纪头20年,西部地区要以加快实现工业化为核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一)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西部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要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大中小企业的关系,使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和就业协调发展。一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西部传统产业已有相当的基础,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和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以及先进制造、中药现代化等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西部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西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工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服务业在吸纳工业转移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西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特别是加快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发展交通运输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四是加快发展科技教育。要着眼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技术、人才保障。

(二)积极发展农村牧区经济,推进农村牧区小康进程

农村牧区的小康是西部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在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以农牧业产业化为主线,引导农牧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牧业,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特色农牧业,建立名优特农畜产品特别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加强草原和生态农牧业建设;(3)突出发展畜牧业,成为农牧区的支柱产业;(4)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5)加快农村牧区服务业发展,重点是构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商品流通以及科技和信息服务。鼓励农牧民组织起来,兴办多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人队伍。二是积极推进农牧区各项改革。重点是土地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农牧区税费、农牧业科研体制和农村牧区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四是加大政府对农牧业的扶持力度。要按照加入WTO后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政府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三)以城市为战略制高点,走不平衡发展之路

就西部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而言,我们认为,要选择若干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空间地域作为战略制高点,进行重点开发,实现率先发展,进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带动西部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重点区域就是城镇。由于大中城市在要素聚集和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方面的重要作用,西部区域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大中城市,特别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城市。城市发展的重点,一是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二是以南(宁)贵(阳)昆(明)城市群;三是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核心的陇海兰新城市带;四是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城市带。在小康建设的整体进程中,必须树立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社会发展的龙头的思想,创造要素向城市集聚的机制。建设资金要向城市倾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人口容纳能力的同时,改革劳动用人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

(四)加大西部开发力度,使西部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西部大开发是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措施。能不能把握这样一个历史机遇,加大开发力度,迅速提升经济实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开发要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首先,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九五”后期以来,西部开发的投资主要是由国债资金来支撑的。但由于还债压力的增大,客观上不可能长期维持西部开发所需的巨额资金供应。因此,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之前抓紧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十分重要。一是要建立西部开发基金,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预算内拿出一块,国债补充一块,发达地区按照人均CDP水平贡献一块,运行机制为有偿使用和无偿使用相结合,以有偿为主,滚动使用。二是设立国家西部开发银行,从事西部重大项目的筹融资服务。第二,调整资金投向结构。经过“九五”以来的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状况已经明显改观。从现在开始,资金投入的方向应逐步调整,重点是培育西部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新兴优势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围绕经济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以乳、肉、果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业、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业、沙产业、稀土产业等特色产业。第四,扩大西部省区的对外开放。除了积极吸引国外投资外,要充分利用与14个邻国接壤的有利条件和经济互补性,发展对外贸易。一是边境贸易口岸可以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保税加工乃至现代物流产业。二是边境口岸的纵深腹地积极发展出口加工业。三是边境省区的中心城市在邻国寻求合作机会。

(五)加快实施所有制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西部的落后,根源在体制创新的滞后,关键在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进入小康社会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西部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通过改革实现制度创新,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一是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各种有效实现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使之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针对非国有经济的不正确观念,真正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消除产业进入的限制,加强资金、人才的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到西部投资创业。对外商投资实行的政策同样适用于国内民间资本。三是对国有经济布局实施战略性调整,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快国有资产向非国有领域的转换速度。通过合资、股权转让、出售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树立“靓女先嫁”的思想,把国有优质资产(如电厂)拿出来转让,吸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发展。

(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建西部秀美山川

西部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以往的经济开发中对资源和环境过度索取,导致生态恶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正是西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因此,西部建设小康的基础便是树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一是要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二是节约保护草原、森林、土地和矿产自然资源,实现永续利用。西北地区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三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不能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五是要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期机制。如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的责任追究机制、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机制、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投入机制等。

(七)加大中央对西部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调整财政政策。调整对西部的转移支持政策,提高西部增值税增量返还系数,将国家财政专项补助的重点转向西部。允许西部地方政府发行可转让公债。对到西部地区投资的企业实行政府奖励政策。增强对西部的中央政府采购支出。国家应对西部实行中央税的减免,在若干年内免收农业税,由中央财政补助补充地方财政少收部分。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适当提高折旧率,减征所得税。实行吸引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强金融政策支持。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最大幅度地向西部倾斜。在利率等贷款条件方面做出有利于西部的规定。优先安排西部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在西部设立若干柜台交易市场,帮助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

(八)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四

姓名:

专业:

学号:

内容提要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潍坊市南部,地处东经118°44′至119°27′,北纬36°05′至36°38′之间。东与高密、昌邑市以潍河为界,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沂水县、诸城市毗邻,北连坊子区、昌乐县,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安丘市市政府紧跟党的政策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在此,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情况、各县级市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情况和未来全面小康建设要求与建议三个方面来论述安丘市小康建设的卓越成果。

关键词:小康发展要求建议

近几年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潍坊市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的家乡安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也取得的很大的成就。全市上下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负重拼博、积极奋进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富民强民惠民步伐,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文明进步趋势的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接下来浅谈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的几大战略措施。

第一,产业先进。经济是基础,经济是关键,经济也是一个核心,我的家乡安丘应该是有先进的制造业,就像近年来发展的迅速的工艺品业,拥有悠久历史的景芝酒业,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名扬海内外,位于安丘市景芝镇,带动了景芝这一方土地,也带动了安丘的发展;有现代的旅游业,像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和酒之城等;还有,高效的农业,辉渠的小米,柘山花生等;安丘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桃之乡”、“中国姜蒜之乡”、“中国芦笋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和“中国淡水养殖

之乡”。安丘蜜桃、大姜、大蒜、大葱、芦笋、牛蒡、樱桃、草莓、肉食鸡、布列塔尼亚兔等优新品种,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是“全国园艺产品(蔬菜)出口示范区”、山东省四个省级“无农药残留放心菜基地县”之一。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整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布局。我感觉到,未来的安丘,应该是现代服务业快速上升,提高服务业的比例。我们的制造业应该是由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作为主要支撑的制造业,传统产业应该是通过改造升级以后的充满生机的传统产业。

第二,人文方面。我们在经济发达的同时,还应该提升安丘的先进的文化理念。其实安丘本身是个文化底蕴浑厚、历史悠久的城市,比如城顶山前坡的公冶长书院、老子庙、玉皇殿、太平阁、雹泉庙、庵上石坊、安丘汉画像石墓等都是上得厅堂的历史古迹。一个城市需要不尽生生不息新鲜的血液作为动力,更需要悠久的历史来作为积淀。

第三,环境优美。省环保厅命名的2010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安丘市有3处乡镇榜上有名,分别是辉渠镇、吾山镇、大盛镇。我们整个人居环境已成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大家生活在这个美丽舒适的家园里,应该感到很幸福。

第四,社会和谐,我们安丘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且社会应该是稳定的,治安应该是良好的。我想,作为安丘应该至少有这几个内涵。

一、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始终以“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让每一个市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从经济发展来看:近年来,据了解,安丘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真抓实干,着力夯实全面小康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继续稳步提升,实现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0∶50.6∶29.4调整为18.5∶49∶32.5。2011年,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3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51倍、2.03倍和2.1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70元,分别是2007年的1.73倍和1.66倍。(以上各项数据都是据网络了解)。

2.从生活水平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丘围绕富民优先战略,启动和实施了多项惠农、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124元,增长12.7%。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300人,比上年净增6050人; 征缴企

业基本养老保险费7296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8000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3800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742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4.80万人,增长1.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770元,增长5.2%。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496人,增长11%。2011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92元,比5年前高出1万多元;农民人均非农纯收入达到2508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68·7%,脱离种植一线的非农就业劳动力达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4%,超出小康标准值说明了近年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成效。

3.从生态环境来看: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有效。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刚性任务目标。加强环境执法监察,市环境监控中心建成使用,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了在线监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累计植树5950万株,建成生态林场14个、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镇5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6%,我市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连续十年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现在我们正在以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安丘新城区,在新城区内沿汶河开挖一个6000亩水面的人工湖,并与青云山相连,实现“山、水、湖”,“树、草、花”,“区、路、街”,“工、商、游”的完美结合,形成“两岸新城三面路,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特色。全面的生态保护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从社会发展来看: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促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2006年以来,我市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扩面工作推进有力,社会保险费足额征缴,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充分保障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及各项保险待遇的足额支付。截至今年11月25日,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净增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4260人、10310人、15356人。企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6%、97.14%和97%;为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近日,安丘市教育局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面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方面进行规划。

二、各县级市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情况

在全市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同时,各个乡镇也加快推进各自县级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了与全市共同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也不断加快接近最终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未达标指标的分析研究和分解落实,着力推进增收

工程、保障工程、康居工程和惠民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创业富民、就业安民、保障惠民、救助济民上下真功夫,从各条渠道把增收措施落到实处。要抓好环境建设等达标指标的巩固提高,力争使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成为我们市达小康的亮点和特色,使我们的全面小康达标率更严、惠及面更广、认可度更高。

三、未来全面小康建设要求与建议

虽然我市已初步实现了以市为总体的小康,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基本达成,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只是进程中的起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并不均衡的小康,它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家庭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我市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小康的要求。因此,仍应以总体实现小康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加大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力度,扎扎实实推进“两个率先”进程。

1.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并没有结束,仍需要继续加以努力,特别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反复的指标,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提升实现质量。同时,我市还应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夯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使小康建设真正惠及每个安丘市民。

2.针对难点,加快推进市级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城镇劳动保险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各部门应从大局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强化各项措施,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市级小康建设步伐。要继续开展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全市人民发展致富,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

3.抓住机遇,争取早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总体实现,不仅激发和鼓舞全市人民的干劲,而且也增强了人民的发展信心。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五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结合我镇实际,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加快xx建设步伐,推进我镇科学发展、打造xx“中心镇”、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

(2)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要求,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我镇乃至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争取用2—3年时间,理顺三级(镇村(居)、组)社会管理网络,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社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调处等机制,营造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紧经济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努力把镇建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示范点。

二、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1)加强党的领导。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制定社会管理政策措施,支持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2)强化政府职责。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3)促进社会协同。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好工青妇的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

(4)扩大公众参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强化村(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服务功能,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党委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简

称社工委),镇党委书记黄鉴洲任主任,副书记、镇长温汝强任副主任,副书记李燕航任常务副主任,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社工委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有关部门、单位深入调研,认真讨论研究,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或细则,镇委镇政府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各村居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则,安排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持社会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各村居要主动承担直接从事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村(居)要强化自治功能,切实为群众搞好直接服务。各地各单位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镇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胆探索创新。各村居、各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统筹兼顾、共同治理的理念,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社会管理各个领域有突破、有亮点、有成效。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坚持典型带动、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积极培育和总结推广一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努力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要

加强社会管理工作调查研究,及时研究动态、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宣传教育。为配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在镇内开展“解放思想促发展,创新管理促和谐“主题教育,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社会建设,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支持社会管理、人人参与社会服务的良好氛围。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六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运用目标: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授课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 学 内 容、过 程

组织教学:提示上课起立相互问候,清点出席人数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程。

讲授新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1)微观成就表现P38 1)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6%,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 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45%左右;

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三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 1.95万亿美元;

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宏观成就表现P38-39

2、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含义P39 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39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40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战略是对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3、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及意义 奋斗目标:

时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经济实力: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政治文化: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公民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满活力和安定团结的国家

国际关系:更加对外开放,更加具备亲和力、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经济目标:P41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意义:P42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正式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得到了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响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要性:材料一: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新型工业化道路:

原因:中国工业化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

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地区的人均耕地不足0.8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矿、33%的铝土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靠进口满足。

内容: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

含义: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5、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资料链接: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圆;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以来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学生讨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内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4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靠科技进步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东西部协调发展)(P45)

保持东部持续发展

推动东部崛起,实现东北振兴;开发西部地区

6、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阅读材料)日本每年要用掉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中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的森林生产一次性筷子,中国森林覆盖率仅仅18%,却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2006年3月,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面临着“筷子荒”。

资源节约型社会:(P46)环境友好型社会:(P46)

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46)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督,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消费的要求:

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课堂小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邹游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布置作业: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七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 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德国思想界关于人的本质学说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思想。其内容包括人的自然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性特征四个层面。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1]总和”。马克思不仅充分识别了人所具有的属性, 而且把人的社会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意味着, 人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人与人之间不是毫无关系, 而是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当中,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 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可见, 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的基础之上, 是立足现实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 它要求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物质生活的殷实富足, 社会政治政治经济制度的科学民主。

从人的存在来看, 人既有自然属性, 又有社会属性。与其它动物物种仅仅依赖局部的自然界而生存不同, 人类必须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整个自然界才能更好地生存。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依赖人类群体的力量, 即社会的力量。人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立足于自然界。马克思说,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由此可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的时候, 人的其他属性已在其研究之中, 并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也即人的本质发展。

从现实的发展角度上来来,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是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以及人的心理和谐的充分发展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强调“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利益, 增进农民福祉,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系。其深刻地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 就是要求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 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简言之,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新农村建设也就如空中楼阁, 一纸空谈。反之, 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兴衰, 则事关农民的意愿能否得到尊重, 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 农民的全面发展能否得以实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互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未来新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另一方面, 只有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驾奴和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取利的能力, 才能推动科学技术及交往形式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 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 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6]”, 如这些正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动力。因此,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社会。它既涉及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 又涉及上层建筑, 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包括诸多目标:基层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教育体系、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等等) , 需要社会的多方合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 有利于九亿多农民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他 (她) 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 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条件,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竭动力。

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而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正如江泽民所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7]”人是社会主体, 是人类活动和全部历史的本质和基础, 社会进步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整个社会全面进步。而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 就越能推动社会进步。如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正值全球兴起知识经济, 农民成为生产力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农民的知识、创新能力、智力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主导要素和主要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竞争。因为,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 在社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力量,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的因素。因此, 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抓住机遇,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总之,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就不可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协调的发展。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艰苦奋斗, 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 提高农民收入,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 才能够使农民有条件接受较好的教育, 使其能力和潜能得到很好培育和发挥;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 才能够使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使人们有条件从事其它的创造性活动;也只有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才能够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物质文化条件得到改善。因此, 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民更加殷实富足,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最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社会的整体和谐, 推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健全农村村民自治制度,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 不断地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还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为农村政治文明中作为能动主体的人, 不仅是经济人, 而且是社会人, 不仅对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需求, 而且对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样迫切。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农民才能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 发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才能享有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只有健全基层社会主义法制, 才能为农民享有平等权利、过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提供保证;只有维护社会稳定, 营造良好社会秩序, 农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因此, 我们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基层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农村政治, 巩固安定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农村政治局面,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起来,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3. 丰富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不仅要有经济生活, 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化的实质是塑造人、培育人、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因此, 文化建设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发展文化就要落实到提高农民的全面素质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上来, 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层的、科学的、通俗的农村社会主义文化, 以促进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不断丰富丰富农民的思想和精神生活, 进而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 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为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没有一个和谐稳定、健康良性的生态环境, 就不会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0世纪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 在生产过程中, 不顾自然规律, 过渡开发自然资源, 结果造成了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 最终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 恩格斯也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因此,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 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 增强重视和保护生态以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协调。培养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意识, 在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良性互动机制中, 促使自然、社会和人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在实践中, 坚持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 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使农民在持续利用环境中不断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 人的发展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 事关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国家能否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 更好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 进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册) [M].北京:人民出版, 1979.22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4.

[4]刘世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个论点[J].学术交流, , 2006.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4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16.

[7]江泽民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64-299.

[8]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68.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征;党政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根本性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多个阶层参加的广泛民主的,体现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实际上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和策略。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标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新认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

在当今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面对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突出的創新性

现在,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和谐”两个字的添加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更加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客观规律和价值理念的统一。而不同于以往的片面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生产技术水平并没有提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没有改进。以“和谐”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的是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有机统一的道路,是不断体现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族复兴之路,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截然不同。

3.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富强”指的是经济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争取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们现阶段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善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民主”指的是政治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指的是社会的现代化,“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的党政理论创新

1.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着力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使理论与不断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历史创造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思想武器。理论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在实践中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

2.创新党的组织建设理论

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心是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干部队伍。

3.党政建设的重要性治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九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奋斗目标

从现在起至20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非公有制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从今后一个时期所有制变动的情况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将是一个趋势,而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其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大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很多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安置就业,积极捐助公益事业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2.非公有制企业在总体上拥有较为灵活的先天机制及创新、管理成本低的优势,这种综合优势将使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具体来讲,非公有制企业在筹集资金、兴办项目、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机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势,创立和经营成本也较低,运行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而且这类企业能够有效体现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内在规律,市场适应速度快,生产方式灵活,创新的驱动机制也较为有效,动力机制特别强,综合优势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成为促进各地区长期发展目标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相当部分的生产增值,并提供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经济疲软,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及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

从未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看,要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合理的结构增长,而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由于其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战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于确保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目标实现和社会安定秩序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非公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对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或退出某些非优势领域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企业转制的战略过程中,依靠非公有制企业的进一步稳定发展,创立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无疑是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且为改革提供运作经验,降低改革成本,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安置了大量下岗人员,为他们提供生活出路,使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不致面临分流无门的境地,减轻了社会负担,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参股、兼并、购买等方式将其经营机制注入国有企业,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涉足农业,大大改善了农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造成的压力,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一大批农民初步脱贫致富,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1.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得到改善。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正在深入的进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首先是政府对现有的企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的较大规模改革,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小政府、大保障”的政府管理格局,在具体工作上,各职能部门将逐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认真履行职责,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支持、引导、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治、政府环境将最终得到改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专项斗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许多方面的改革正在深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制约经济发展的经济障碍将逐步消除,现行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中许多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地方将逐步完善,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将使非公有制企业运行的经济环境进一步规范、有秩序。

3.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保护、规范作用加强,良好的法制环境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加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情况也在不断进步;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干事创业氛围”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将逐步形成。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有着自身特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消除社会依然存在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某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还需要社会舆论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正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诸方面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逐渐创造更浓郁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社会舆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动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1]

(1)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标志是: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各级政府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努力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一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是振兴各地区经济,加快各地区

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迫切需要和依托,二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三是要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吸纳多余劳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稳定社会的重要渠道。

(2)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之中。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纳入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门的行业管理中来,要做到同其他企业一样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真推行目标责任制,奖优罚劣,加压驱动,并给予其一样的重视、支持、鼓励,增加政府在这方面宏观调控的指导协调作用,逐步改变依靠经营者的趋利动机

自发性、盲目性发展的不良现象。

2.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其发展的政府环境。

(1)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法律、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指导、服务和协调等工作。从中、长期改革的目标看,要参照深圳市的经验,成立按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管理为主与按所有制成份管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小企业政策的制订和统筹、协调,从短期改革目标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管理政出多门、又无统一主管的问题,应建立由工商、税务、劳动等职能部门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划、组织、服务、管理、综合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地市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统筹安排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作。

(2)合理配置决策、执行、监督机构的人员及相应的责、权、利,以增强实效。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效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相应决策、执行、监督机构人员,坚决克服人浮于事及人员力量不足的两极化现象,同时应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行为程序,明确行为人的行为权限(责、权、利),根据其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严格的奖惩,并加强监督力度,有力促进秉公执政,保证执政的公正有效性。

(3)修改原有限制甚至歧视其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尽快做到平等对待及落实到位,加大政策的促动作用。各地区应重视政策的制定及落实,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结合本地区实际,借鉴先进地区一些好的经验,已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要补充、修改、完善,一切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要废除,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出台新的方针、政策;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相对弱小的现实,在政策方面应淡化所有制因素,给予较大的政策优惠鼓励与扶持,尤其是在税费、信贷、执法等关键问题上要及时兑现政策,落实其待遇,从而为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4)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拓展其服务领域,提高其服务效率与水平。在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中,要尽快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非公有制经济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要以服务为宗旨,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寓有效管理于优质、到位的服务之中去。在具体工作上,如提供金融支持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协调土地征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把支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现到具体行动上来。

3.健全法制环境。

(1)完善并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和保障。为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地区应加快立法步伐,研究、制订、完善一些地方性的配套法规,应考虑尽快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权益保护条例等作为指导、规范、保护企业的法规,使企业在法制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既为其内部管理和市场经营行为提供严格的法律规范,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切实的法律保护,也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

(2)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制建设是消除政府缺陷的保证,要逐步健全行政立法机制,加强行政立法,完善政府行为规范,使政府行为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互适应和彼此配套,政府行政立法要避免空洞无力,要尽可能地明确、具体,并要有相应的制裁强制措施,相应监督主体也要制订法规明确行为,确保给予有效的监督制约。

(3)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控制、引导,杜绝违法、违规现象。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各有关部门一方面应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另一方面应加强法制、职业道德、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为此,政府有关综合部门要加强通过信贷、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宏观调控,工商、行政、计量、审计等部门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行业规范标准,加强行政监督与控制,从而构成一条企业行为的监督控制链,公检法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制订环保标准,控制污染

企业并加以强制治理。

【参考文献】

[1]潘成义.全面小康与中国盛世[J].社会主义研究,2006,(4).[2]厉以宁,等.民营经济要健康快速发展[J].民营经济,2006,(7).[3]陈恭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民营经济,2006,(11).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 篇十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征 求 意 见 稿)浏 阳 市 柏 加 镇 渡 头 村

二OO四年四月

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

发展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发展的方针,提出从抓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入手,推动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有特色、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把示范村建设成为真正能起示范作用的全面小康村。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依据湘农办[2004]7号文件和长办发[2004]14号文件精神,长沙市农业局工作组迅速进驻梅克保书记的联系点——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统一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一、渡头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指导思想

遵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布署,遵循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发展的方针,围绕渡头村全面现代化建设小康生活的需求,以湘农办[2004]7号文件和长办发[2004]14号文件精神为依据,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协调发展、自主创业、适当扶持的原则,以科学技术开发利用为核心,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为保障,大力促进渡头村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率行实现全面小康,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我市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二、渡头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根据渡头村的独特地理优势,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2、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利用渡头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实行山、水、田、林、路、住房、供水、排污等的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村居。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务管理制度等村规民约,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自主创业,适当扶持。

充分发挥渡头村农民作为建设者和受益者的主体作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后盾单位适当支持,社会力量多方 参与的投资和建设模式,形成良性发展。

三、渡头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渡头村未来五年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高科技化,农业设施标准化,生产手段机械化,农民生活现代化。至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分别达到7200万元和16000元,实现生产条件改善,物质生活优裕,精神生活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的要求,加强和推进渡头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2、重点专项

(1)编制《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发展规划》(2)渡头村民服务中心的建设(3)渡头村道路网络设施建设

(4)浏阳渡头花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5)渡头花卉苗木展示交易中心的建设(6)渡头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建设(7)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8)渡头商贸中心的建设(9)渡头新集镇的建设

(10)渡头生态环保系统工程的建设

四、渡头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战略步骤 渡头村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骤: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底。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编制《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发展规划》。

2、完成“渡头村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工程,使之能迅速发挥功能,为渡头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提供服务。

3、启动“渡头村道路网络设施建设”工程,预计2004年实现“家家通小车”的目标。

4、启动“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工程。

5、启动“渡头花卉苗木展示交易中心的建设”工程。

6、筹建“浏阳渡头花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步骤: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底止。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渡头花卉苗木展示交易中心的建设”工程。

2、完成“浏阳渡头花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组建。

3、继续“渡头村道路网络设施建设”工程。

4、继续“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工程。

5、启动“渡头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工程。

6、启动“渡头新集镇的建设”工程。

第三步骤: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底止。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渡头村道路网络设施建设”工程。

2、继续“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工程。

3、继续“渡头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工程。

4、继续“渡头新集镇的建设”工程。

5、启动“渡头商贸中心的建设”工程。

第四步骤: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止。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渡头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建设”工程。

2、完成“渡头新集镇的建设”工程。

3、完成“渡头商贸中心的建设”工程。

4、继续“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工程。

5、启动“渡头生态环保系统的建设”工程。

第五步骤: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底止。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渡头旅游生态度假村的建设”工程。

2、完成“渡头生态环保系统的建设”工程。

3、完成“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的验收工作。

五、渡头村实现全面小康示范建设的主要指标

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应该坚持三个标准,首先是物质文明,农村经济要高度发展;第二是政治文明,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参与村务政务,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第三是精神文明,要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离开这三条标准是不全面的,三条标准是统一的,需要全面把握,缺一不可。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方面:

村党组织坚强有力,成为“全面小康示范工程”先进党组织;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作有序。

2、经济发展方面:

主导产业突出,集体经济实力强,富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安置,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3、生活水平方面:

家家有美观舒适的住房,基本实现电器化,有线电视网家庭接通率达到100%,固定电话普及率100%,移动电话普及率80%以上,计算机网络终端入户率达到80%,文化服务消费支出比例大于15%,小汽车拥有量超过200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

4、精神文明方面:

弘扬尊老爱幼、五讲四美的精神美德,大力改善教育环境,改造软硬件设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建文艺团体,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全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形象,既是致富能手,又是精神文明的楷模,更要做到先进帮后进,带动一方致富。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尚良好,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的标准。

5、环境整治方面:(1)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2)道路硬化。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次干道硬化;主干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

(3)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4)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5)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清洁自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6)河道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面,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六、渡头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保障机制

1、深化农村改革:

(1)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物质保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使 农民收入呈跨越式增长,为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示范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渡头村村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3)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在渡头村力争逐步将农村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

(4)加快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加快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融合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2、科学编制规划:

全面小康示范村既不同于城市居住区,也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的乡村,而是在新的条件下,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环境空间。全面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条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着力体现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建设路子。同时要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基于此,在对渡头村的环境基础、产业特色、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的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围绕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渡头村全面发展规划。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坚持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融园林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树立经营村庄的新理念,把发展特色农业、特色观光休闲业与建设特色小康示范村结合起来,力争把渡头的特色农村经济、绿色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体现规划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拓宽投入渠道:

实施渡头全面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资金投入是保障。拟走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途径。

4、健全工作机制:

上一篇:办公室5s标准全解下一篇:精简新颖圣诞节的黑板报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