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精选7篇)
1.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篇一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最近,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一书。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宗明义的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提供了走向哲学的途径,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个人感觉,傅先生微言大义,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讲的“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重点不是普及一点哲学知识,而是引导我们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进一步懂得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要主动学习。在西方流行着一条“知识折旧定律”,即: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就我们民航发展来讲,持续安全、民航强国民航战略的提出,对民航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些任务的探索者、实践者只能是我们民航人,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不但不能克服缺点,改进工作,而且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抛弃,失去任职的资格和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注重提高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研究民航发展的新情况,探讨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工作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学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学习监管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安全知识,确保学习成效。
二要快乐工作。工作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人每天离不开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作负担,而应该快乐工作。能否快乐工作,关键取决于心态。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当作对自己的奖赏;把自己的每一次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和考验,以快乐的心情去完成它。要坚持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用心把简单的、平凡的工作做扎实、做细致。要善于创新,按照民航上级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思想方法,确保工作成效。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当在工作中自己能力得以发挥和体现,得到了认可,你就会感到快乐。
三要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家庭和生活,善待亲友,真诚待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魄,注重心理调适,保持内心和谐。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脱离低级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渐。要始终注重小节,以“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独”、“慎终”,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尔、侥幸之心,永远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四要和谐相处。首先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更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学会对人宽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对大事、原则问题要一丝不苟,不能让步,但“不让步”需讲究策略,要千方百计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对小事、非原则问题要糊涂一些,学会让步,学会忍耐,以诚待人,人以诚待我,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〇一三年四月
2.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篇二
叔本华在探讨人生之前,先精练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划分的条目,作为决定人的幸福感的三大因素,即:人的自身、身外之物和他人眼中的样子。
在叔本华看来,它们反映了一种社交聚会的价值,也同时宣告了思想的破产。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也算在短期内拉近了人与人间的距离罢了。可惜的是,当牌局的结束,瓜子吃完,或者麻将打到深夜至各自的妻子前来催促时,这些能够交换思想的物品也就消失了,之前还乐在其中的人,慢慢意识到要回到原有的生活,他还是他,你还是你,不变的是各自的生活。
叔本华认为,人的自身对一个人是否幸福起到了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这部分属于人的个性,若具有良好的素质,则是大自然的恩馈,包括高尚的品格、健康的体魄、愉快的性情、持续的兴趣等。
而我们世俗中衡量人成功的标准,大部分都是财富的积累。叔本华对此也有论述,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财富盈余,对人的幸福影响不大。人总是会不断提高对财产的满足要求,期待与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会越陷入对财富的贪婪中。
除了财富外,身外之物还包括家人、朋友等等,将自己的生活重心寄托于身外之物,不是长久之计,除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是会变的,最终重心会在身外之物中不停地转换,期间产生的空虚会时不时地侵袭我们的身心。
在现在和未来计划之间取得巧妙的平衡,是智者避免过多忧虑的一种方式。关注现在,不要纠结过去和操劳未来,才能最真实的感觉到我们自身的存在。
3.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篇三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哲学史》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1突然有一天我瞥到了“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越来越多,因而我翻开了《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一段回忆: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有时是因为算数算错了……总之,在讲台上,伸手即耳光,毫无底线畏惧,亦无师道操守。那时候傻,没告诉家长,也没想过怎么解决。
这段回忆无疑是苦涩的,但苦涩的回忆亦不止这一段。在理想社会诞生前,每个人在这一辈子里都或多或少会成为受害者;有时也正是因为当过受害者,体会了这种痛苦,才不忍心再施害于他人。
孔子一生倡导的“仁”,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以己之所爱推己及人,以己之所恶勿施于人。
因为我了解那种痛苦,因此后来我也总是提醒自己要努力、不让别人承受相同的痛苦;不过那时仅仅是出于同情而并不明白自己的思想根源,并且有时也仍会因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到痛苦。
但在体会了孔子对仁的解释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在做什么,也明白了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每当我感受到一种痛苦,我就把这种感觉记住并提醒自己将来不许这么对别人;每当我感受到一种快乐,我也会提醒自己尽己所能让别人也拥有之,就像我们得知歹徒行凶时会义愤填膺,而看到弱者获助时会心满意足。这样的观念让我经常活在阳光之下,因为这就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同时也是在践行一种伟大的价值情怀。
现在人们总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究其根本,在于社会尚未能很好地践行“仁”的观念。试想中国之十三亿人,任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乘以十三亿,其社会意义都会是巨大的;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人性向往的是什么,却不能都做到推己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是怎么才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呢:当年孔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当今吾辈亦应取其思想精华继承并发扬之!
何时才该感到幸福?怎样才能算作成功?其实问题的答案高中时就已经从我的眼前掠过,但直到读到《中国哲学史》中庄子那一章时我才意识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纵然鹏拥极致之大而蜩与学鸠仅极致之小,但其是否快乐应以是否顺应了天性为标准,如果从顺应天性的角度来评判快乐,则“大鹏无以自身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独一无二的追求,故我们应当以此作为真正的生活准绳,所谓“盖物之性至不相同,一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然而现在又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否被束缚于不适于自己天性的规范或要求中呢?
很多人会以“我这是为你好”为理由去强迫你执行或是接受一些东西,或许后来你妥协并确实拥有了他们眼中的“快乐”和“成功”,但你真的可以做到听不见心里的声音吗?
“譬犹中央之帝,名曰混沌,本无七窍;若强鉴之,则七窍开而混沌已死矣”。如果他们真的是为你好,那就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真的在追求成功与幸福,那就鼓起勇气飞向适合自己的天空,去做自己能用心感受到的事情:想父母了就给他俩打个电话,遇到中意的人了就去追求,想出去走走就不要考虑白天或者黑夜,想去闯荡了就不要耽于忧虑与羁绊……当所有人都被裹挟着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而你能放下外物去追求真我时究竟谁更幸福呢?
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有一句话:请你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其实这句话再引申一下,就是不要忘记每个人都很珍贵。故鹏之大无可羡慕,蜩与学鸠之小无可羞耻。你看,即便贵为中央之帝亦会为开七窍而死,所以真正可怕的是强求和迷失,真正可贵的是“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
能从好书中收获多少,往往取决于读书人的能力。这篇读后感只不过是各取孔子和庄子的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写了一些浅见,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而我对此书乃至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亦连皮毛都尚未达到。
冯友兰先生倾其毕生所学著成的《中国哲学史》于我而言,就像“九万里”之于“学鸠”,但是倘若我能从书中得到哪怕一点启发、解决了我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并让我能够学以致用,那即便是难以企及“天池之远”,“抢榆枋而止”亦足以令我倍感幸运。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明白了自己应该时刻对生活保持虚心,并懂得虚心学习,不要妄议生活。知道了自己有多渺小,又知道了外面有多辽阔,而且自己还愿意去外面汲取营养,生活不就充满了希望?此亦读史目的之一。
我从不觉得探索生命的意义没有意义,相反,哲学观就像现实生活的图纸,画好图纸才能知道怎么盖楼,才知道什么是未来,才谈得上拥有幸福。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2我喜欢买书,但不是爱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是虎头蛇尾,一旦不能一气呵成,就从此搁置了,于是家里、办公室到处都是看了一半的书,或将书翻扣着将封面封底统一向上,或夹个书签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论书籍更是如此。要“照镜子,正衣冠”,我应该老老实实承认,每次写个人评价“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其实是撒了谎的,对于我这种说假话已经近乎习惯的人,的确应该“红红脸,出出汗”好好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儿子读高三,经常会在网上买书,中学封闭管理,无法收快递,地址常常留我的。鉴于此,我比儿子早一步接触到了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气格外好,太阳暖暖的照着,大院里的银杏树叶子飘落下来,一地金黄。水池边的长椅被晒得暖暖的,四周静悄悄的,应了一句俗话:太平时代“连午后的阳光都是安宁的”,我干脆坐到长椅上,打开快递包裹拿出《中国哲学史》,四周一片静谧,内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变得安静乃至干净,“一篇读罢头飞雪”,不知今夕何夕。我这样一个无知的躁动者,第一次与冯友兰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对望。
不得不说,《中国哲学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读物,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思索人生。
冯有兰先生说,“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构成某种哲学的特色。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的发展完善阶段,在中国,哲学与人人有关,中国哲学支撑起了中国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人的感情倾泻出来,保持恰如其分,达到“和”。“和”来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须。这个思想适用于表达人的感情,也适用于表达人的欲望。每个人的行为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平衡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当然,有些事情争取是好的,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也必须要去争取,没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仅仅是人生过客,这是一个好时代,我们应当通过努力来成就自己。而现实的欲望常常让人疯狂,不择手段让自己的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各种财富最大幅度的增长,或以自己拥有的各种权力为荣耀,争一时之高下,此刻,是否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为了什么?那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富贵也好,贫贱也罢,最后只不过或无或有的一块墓碑而已吧!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记得有一次在领导宴请西班牙客人时,席间听到这位客人说,中国的问题是“管了太多的穷人,所以富人的负担很重”。此刻,这个问题用中国哲学观点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就是“仁”,这个“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王道”,中国需要富强、渴望富强、离开了“富强”国家便会陷入积贫积弱,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惨痛的经验教训,但中国的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富强”所能解决的,把富强建立在王道的基础上,实现王道与富强的统一,才是更高层次的富强。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如果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读哲学,可以让人活得通透。
此文有感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3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是这种影响引发了人与人之间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人与人之间信任在逐步减少,诚信危机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时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在社会中的利益分配,因此,人与人之间慢慢就会产生欺骗,从而减少信任感。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心理扭曲,为谋利益不择手段,直接导致诚信危机。
二、人与人的关系受利益因素影响增强。人们由于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进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差别,而人总是向往好的事物的。处于底层的人为获取相对高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层的人为保住既得利益。总言之,人际交往大部分是掺杂着利益的。纯粹的亲情或友谊正在流失。
三、人际交往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现在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真心对待,对纯粹的亲情和真诚的友谊即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是向往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人处处设防,为防受到伤害而谨小慎微的保护自己。简言之,现在的人总是在互相依赖与互相提防中小心协调。
我认为不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性本恶”都不足以解释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4.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四
设计艺术学院 09级工业设计一班 邢莹莹 ***
抱着一颗新奇的心走进大学的那一年,学校的图书馆成为我最感激的地方。我难以想象,但是成千上万的书汇聚在一起,汇成了 一片蔚蓝美丽的书海,徜徉其中,我心生升好。
当一个人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会感到满足。而当一个人突然被喜欢的东西淹没的时候,我想他会满足的一塌糊涂吧。就像那时的我,面对着一排排规整的书籍,竟不知从哪儿读起了呵。那么多的书仿佛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我在队伍面前像个欣喜的孩子手足无措。
借着不知如何选择,也借好奇,想着可以借此多了解一些咱们中华的文化根基——哲学。也因着机缘巧合,我正巧看到一本刚刚归还的书,就是这本小小的书,让我看到了思想如此浩淼的境界。
之前也读过《西方哲学史》,虽然也对一些西方哲学家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孤独感,因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起源毕竟不同,加之生活环境、行为方式也大相径庭,对西方哲学思维的模式与表达方式略感生涩,且无法与自己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共鸣。直到读《中国哲学简史》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只有我们自己东西才能让我们不孤独,因为那是我们现代文化的根源,是我们的精神源头。所以,我总感觉《中国哲学简史》有一股亲切的味道,散发着与我们的身体一样的味道,备感舒心。我想,那就是归属感吧。
对《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冯友兰,以下我就尊称为冯老吧,因
为在这本书里,他语言幽默风趣,有时精巧干练,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实在不是一般学者能为的,特别是对哲学这般学问的诠释。能写出这样平易近人的文字的人让我怎能不想调皮的叫一声冯老呢!
冯老在《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中阐述了他对哲学的理解,他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是“反思的反思”。我想,现实生活中也许还有人会对自身行为和生活进行反思,但是对反思再进行反思的人也许就不多见了,大家都很“忙”。而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并不能仅将其作为定语理解,还要将其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缩小至哲学家身上也会有完整的体现。冯老认为中国的哲学家“的哲学本身就是他们的传记”,他们以身载道,遵照自己的信念生活,以自己的哲学观修养自己,他们更多的追求是对人生的思考。而西方哲学相对来说理性成分多一点,他们对“人”进行诠释,对物质与意识追根究源,寻求真理。同样的,在东西方哲学家的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哲学家善以喻证,有些事儿他就是不能给你个准儿,如若给你个准儿那答案就不准了。这般让人无奈、神秘的学问,也大概就只能算是中国哲学史了。
下面我就《中国哲学简史》的内容来谈谈吧,鄙陋之处,还请有识之士见谅。
儒家学派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大哲学体系,因为儒学自汉武帝时代被重用起就成为封建时期的正统国学,儒学的发展不容小觑。
在研习了本章教义后我觉得很十惭愧。儒学的核心为“仁、义”二字,“仁”取德行之意不为过,可是在“义”字上的理解就太浅薄
了。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中“义”并不单单是指道义,而是“应该”的意思,君子做事不是因为那是道义的事而做,而是因为那是应该做的事。由此可知,这“应该”二字可比“道义”涵盖的范围大多了,这不就是孔老夫子的高明之处了。如今儒学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但是身在孔学发源地的我们,对儒学究竟了解多少,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儒学的忠、恕之道自不必多做解释,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四个叠词就足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做的问题了。
而令我心生感动的是儒家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出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这一段文字收录于《礼记﹒礼运》之中。虽然大同思想只能归于理想或者说是梦想,但是千百年来,这美好的心愿一定在每一个诵读它的人的心中。而这区区几行字的阐述,勾勒了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图景,无怪乎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抱着一腔热血,为成就这一跨越千年的梦想而努力着。
不仅是儒家,百家争鸣的春秋,纵横的许多流派也被冯老详尽的记在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如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等诸多流派。
如果儒家之士是文人的话,那么道家之士即为隐士。若说起隐士,必然会让我想到陶渊明,而要说到陶渊明就不能忘记那首《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情怀,我以为这正是道家意境的写照,而最后那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就将道家的禅意一语道破。
道家流派,最广为人知的是老子与庄子,但是在道家思想上,还有一个人也不得不提,他就是——杨朱。,他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真是一个让我用“瞠目结舌”也不足以形容的人。文中曰:“有一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我读完之后真是诧异呀,觉得他颇有“举世独立”之感,就好像大家都在赞美美好的德行,都在追求仁义,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志士之为,他倒好,毫不隐晦的说出自己为人的最本质的缺陷——怕死,因为这样,所以就自私一点吧,一毛也不给。这就奇怪了?怎么会有人那么傻,就那么心甘情愿的毫无畏惧的站出来让众人批驳呢?照杨朱的说法,就是就算拔一毛也利不了国家,所以不拔也罢。这个说法从现实上来说也确实有道理,以一人之力改变国家确实也虚妄,可是你不能连一点舍己为国的想法也没有吧?可是人家就是那么坦诚,那么------现实,你有什么办法呢?当然杨朱还有其他的一些理由,由于相隔时间太长也记不清了。但是,总的来说,我倒是蛮欣赏他的,逆水行舟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要有潇洒的心胸。而且,一个人能坦白若此,也真是算的上可爱了,不是吗?
对于墨家,“兼相爱,交相利”时期核心,但是,从个人角度来
说,还是不甚喜欢墨家学说,墨子曰;“上同而下不比。”意思是说,“永远同意上面的,切莫依照下面的。”故墨子证出:国家必须是集权主义,君主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虽然冯老说他这样的理论是基于当时混乱的局势而产生的,但总感觉有有失人道主义之嫌。
而在众名家之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名家——重名不重实的流派。虽然我并不尊崇其道义,但我却乐于在其中体会它诡辩的聪明机敏。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真是让我乐不可支。(若有钟情于名家之士,请原谅在下的无赖之举)一日,公孙龙骑马过关,官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曰:“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然后就连人带马一起过去了,我当时看完之后,我就想晕了。但是公孙龙有自己的道理啊,而且他的理由还不少(共四条,此处仅就第一条进行阐述),可以用三段论进行论述:
因为
“白”是一种颜色
“马”是一种动物
“白马”就是一种颜色加动物
所以:“白马”不等于“马”,马不可过,白马可过
看完这个理由之后,我想也没想,就直接晕过去了------
5.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篇五
近两个月来,利用闲暇时间通读了一遍《左手沉思录右手智慧书》,认真研读了战胜自我,从绝望中寻找契机、自强自信是火焰中不可摧毁的宝物、做个大智若愚的聪明人、做个万无一失的谨慎人等比较感兴趣的章节,颇有启发和收获。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茶几,有“洗具”,也有
“杯具”。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直面人生更多的是直面“杯具”。我认为,只有永不言弃的人,才可能在直面人生中笑傲“杯具”,拥抱“洗具”。
1、不怨天,不尤人。“我们这代人惹了谁?我们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人家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人家是讲金的。……”,这是调侃,也是抱怨。但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试问谁能靠抱怨取得成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与其用消极的心态怨天尤人,不如用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特别是消极的环境,这(来源:好范文 http:///)样人生将日臻完美而无往不胜,反之则望洋兴叹而难有所为。因此,直面人生首先就要保持积极心态,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往积极的方面思考,用积极的语言,久而久之,自然会拥有创造性的思维,乐观向上的性格,从而体验属于自己的靓丽人生。
2、不抛弃,不放弃。荆棘和玫瑰相伴,艰难与完美并存是人生旅途的常态。周文王囚于羑里而演《周易》,孔子颠沛各国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膑刖足成就兵法,凡高在窘迫中造就了油画艺术的辉煌,贝多芬失聪后依然把音乐推向巅峰,这些都说明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不抛弃、不放弃,人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至,才能“玉汝于成”,演绎出人生辉煌。当然,付出艰辛却得不到回报也是常有的事,但没有排除万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经年累月、毫不松懈的耕耘,肯定不能取得丰富的成果。法拉第经历十年失败,才悟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爱迪生经过上万次失败,才发现开启光明的钥匙。所以,在暂时还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要心浮气躁,不要朝三暮四,不要浅尝辄止,不要轻言放弃。也许那时离成功已经只有一步之遥,只要继续走下去,就有希望,就有可能见到胜利的曙光;如果放弃就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意味着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和白费。退一步讲,即使没有成功,扪心自问,总可以这样回答,我不仅努力了,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收获了成功的种子。
6.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篇六
书中介绍的孔子、孟子、管子、庄子、荀子等哲学家的思想我并不陌生,毕竟这些先贤和他们的思想言论曾反复出现在我从小到大的各科考卷上。可从美国教授眼中看又是什么样呢?荀子的《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被美国教授解读为“改进自然”,难不成我背了一篇假《劝学》?这句放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上下文中,分明是“劝戒大家多向他人学习请教”的意思吗。
对于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普鸣认为此书“提出了一个基础的、看似深奥的问题:你怎样应对你的日常生活?对于孔子来说,世上的一切都从这个最细微的问题开始。与那些宏观的、难处理的问题不同,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回答的问题。”这与我学习的“《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它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也有很大不同。
对于《论语》中的“礼”普鸣则解读为“仪式感”。作者认为中国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仪式不断重建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通过各种仪式越来越好,类似于人们走进心理医生的办公室,诉说自己的烦恼,发现真实的自己,建立起与他人交流的不同方式。好吧,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中国的“礼祭仪式”和美国的“心理咨询”的作用画上等号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不是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个孔子、孟子、荀子呢?这本书确实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了许多不同视角的解读,至于中国读者认不认同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平安小果果
指导:
公众号:平平安安的亲子阅读
★ 中西哲学观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 哲学观与哲学发展研究论文
★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信任观
★ 中国当代哲学发展态势点评
★ 道教哲学与中医学的发展
7.读《哈佛中国哲学课》有感 篇七
——读《哈佛中国哲学课》有感
原创: 木末
谈哲学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它总给人一种板着面孔,居高在上,寡索无味的印象。在一般人眼中,那些哲学家们总是不事稼穑,高谈阔论,成天想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生前遭受唾沫是寻常事,有时连身家性命都堪忧,这一点就连我们的孔圣人也概莫能外。然而他们却乐此不疲。
那些一度不着边际的思想,最终却引领了人类前进的方向。
中国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引发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争鸣。之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因为当时虽然礼崩乐坏,战乱纷披,人们却纵享着空前绝后的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有识之士纷纷现身,共同探讨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百家著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熠熠的思想光辉。这些思想是如此夺目,成为我们黑暗夜空里的璀璨星辰,在历史长河中时不时指引着东方文明前行的方向。
今天当我们因近几个世纪落后于西方社会,而归咎于先贤的哲学思想,矫枉过正,导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却一脸茫然,无可适从之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却开设了一门中国哲学概论课。《纽约时报》对此作过报道:在哈佛,中国哲学仅次于计算机和经济学,排在最受欢迎课程的前三名;美国《大西洋月刊》的报道称,这些中国思想能够帮助那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人,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这门中国哲学概论课以迈克尔?普鸣教授在每学期第一节课上作出的大胆承诺而闻名:“如果你们认真吸收了这些典籍中的思想,他们将改变你的人生。”
《哈佛中国哲学课》一书正是根据普鸣教授的课程内容编写的,以一个当代美国人的视角来探寻中国2000年前的哲学智慧,思考这些思想对于当下的意义。书中介绍了孔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这些思想家的生平经历以及思想核心,他们曾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西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着重探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中国哲学思想相对于当代西方强调逻辑,注重变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思潮是一个反面。然而这些思想却提供了看待问题的另一个思路。以下列举几点加以阐述。
中国哲学认为,制定计划太过审慎和理性可能反而会引导你走上错误的道路。中国哲人认为,过于精明会大大阻挡计划之外的种种其它可能,使人很难“留心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和启发自己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往往才是获得真正美满且充实的生活的源泉”.生活中我们做决定时,总是会依靠大脑进行有逻辑的思考,然而中国哲学家却主张,人们应培养日常生活中“率性而为”的能力,即听从内心,而不是通过理性抉择来封闭自我。我们做每一个决定时,无论大小,如果可以自然而然地将理性与感性结合,那么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就好比我们有意识地每天弹琴,为的是有一天可以得心应手;我们通过日常生活,训练自己拥有更多生活的经验、了解更多的事物,为的是最终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而它们是内心的本能直觉和头脑的理性思考的结合。
中国哲学思想还强调微小的举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导人们关注身边最微小的细节。比如对一个人的问候和微笑,保持衣冠整洁,这些最普通的举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让我们一整天都充满阳光。同时这些日常小事又为我们了解自己提供了无限机会。当我们知道了什么会触动我们,让我们开心或生气时,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这样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解决即将面临的新问题。
如果你能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德性,你也会改变周围人的人生,就有可能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杰出人物。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对微小事物加以关注,“足以改变人生的方方面面”.一旦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好的了解,并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便可通过大量实践和自我培养来在这个领域做得得心应手。
自我培养也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主张:勤奋之重要,胜过天赋异禀。我们不应局限于天赋;只要不断努力,不断扩展能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你不一定要一直做自己天生就擅长的事情,而只需把精力放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上,以此作为开端。
------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思想正不断走向世界,继续着它的精神之旅。而作为本土文化的后继者,思想的夜空茫茫,星辰已遥。
当我们在社会压力之下,执着于实现梦想或追求个人卓越的时候,常常出现好高骛远和浮躁之气。我们的先贤曾经谆谆告诫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把精力放在日常小事上、伟大的成就都是源于最不起眼的行为”.——这些思想根植于现实,强调着眼于生活中的小事,每日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来改变生活,改变人生,从而影响社会。这些金玉之言对于我们的现实有着深远的意义,正与当下人们渴望摆脱快节奏生活的观念不谋而合。
当新的时代到来,我们努力寻求思想上的突破和精神上的力量却倍感迷茫时,诸子著作正寂静躺在历史的角落里,蒙灰日久,星光黯淡。
【让智慧引领人生-读中国哲学史有感】推荐阅读:
读《让智慧起舞》有感12-20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12-05
辩证法与人生智慧哲学07-16
叔本华名言:叔本华人生哲学思想的智慧11-29
读《师说教育智慧品读》有感06-11
读《不生气的智慧》有感:宽容08-15
读《女人的修养与处世智慧》有感-LL11-08
读书引领人生11-23
让文化引领海洋强国建设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