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2024-09-07

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共10篇)

1.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篇一

**社区档案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的前身,是通过合并原有的几个小社区,于2001年3月起组合建立而成的。几年来,社区认真做好各条线工作台帐,特别是自2008年3月份社区列入创建市级规范化档案室以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社区档案工作意识,强化档案监督指导职能,推动社区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在**区档案局和街道领导的重视下,社区把档案工作列入了中心工作来抓,摆上社区工作议事日程,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无经验借鉴的实际,社区安排人员参加区里的业务培训,虚心到其它兄弟单位取经,经过专职档案员与兼职档案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档案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抓组织建设,责任落实到人

**社区自创建以来,把档案工作列入到社区的发展规划、为按规定要求做好档案归档存放工作,社区成立了以负责人为组长,社区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配档案工作的专职人员,在繁忙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认真做好整理装订、装盒的档案存档工作。严格按照社区的档案工作计划、工作质量的要求有序开展工作。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人员从一开始就树立了“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

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工作中,档案人员能做到忠于职守、责任到人,积极认真、一丝不苟、任劳任怨。

二、加大投入,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确保社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立专门档案室,配备专用档案柜,共购置档案柜2个、档案盒**套、档案影集1册、配置了防晒、防火、防盗等设施,使社区档案工作做到了5个统一,即:统一铁柜装具,统一档案卷盒,统一整理方法,统一集中保管,统一规定制定。编制了档案文件电子目录,基本达到档案安全保管、查阅方便的要求。

三、规范管理,强化社区档案规范化整理

档案人员经过业务培训后,依据《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和《社区居委会归档文件整理办法》的要求,对本社区成立以来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表、实物等档案,按照党群、社会事务、综合治安、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照片类、实物类等进行重新整理,排列有序,编目准确,检索方便,卷盒整齐美观的标准,累计共整理各类档案**盒,档案起止年代从2001年至2011年,文书档案**件,其中永久**件、30年**件、10年**件。

四、建立健全制度,为搞好社区档案提供方便。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档案的作用,我们根据社区的实际,制定了《社区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

制》、《社区档案整理归档制度》、《社区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档案保密制度》、《社区档案查借阅利用制度》等,突出了为群众服务的主题,建立了民政低保档案、老龄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档案、下岗失业人员档案、困难职工档案、残疾人员档案、育龄妇女档案、“两释”人员档案、涉毒人员档案、信访人员档案等,全面掌握辖区居住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服务,为群众提供教育、法律、卫生、就业、社保等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档案在处理邻里矛盾、司法调解、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11年8月接待查阅档案23人次,为社区及方便居民群众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为了档案的完整性,社区坚持每月将社区党建、文明建设、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有关档案信息记录下来,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社区文明和谐的创建工作而努力。

**街道**社区

二○一一年*月**日

2.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篇二

近年来,市民族宗教局按照“强化管理、创新服务、争创一流”的基本工作思路,从三方面入手,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方法机关档案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创新档案收集方式。针对我局档案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管理的现状,为保证档案收集完整,我们制定档案收集多层次工作机制,采取各业务处室分

头收集,档案管理人员集中整理的方式。使有归档价值的资料得以及时存档。该项机制的启用,拓宽了档案收集面,确保了档案资料收集的齐全、完整、准确。

二是创新档案管理技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拓展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不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档案管理,依靠数字化手段,加强文档信息库建设。根据“四同步”要求,归档文件做到随办随归,除密级件外全部实行档案管理数字化,并建立电子文档目录。目前共有电子目录1767条,文件归档率达到99.5%以上。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网络化、电子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我局抓住信息化建设契机,积极与计算机中心及市档案局配合,率先依托金宏政务网建立起我局的数字文件中心,搭建起查阅档案的理想平台,并将查询终端拓展至全体干部和所有数字文件中心用户。通过提高文档资料的开放度和易用性、提高文档服务的技术含量等措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检索能力,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提供,缩短了档案查询的时间,改变了以往查阅档案需要经过管理人员查阅纸质文件目录费时费力的情况,简化了查询手续,提高了文档服务效率,同时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为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档案局和的肯定。

通过一系列努力,我局档案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连年被评为**市档案工作优秀单位的基础上,2005年我局又被被评为山东省档案管理一级先进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也被评为省档案管理先进个人。在刚结束的2006年机关档案工作检查中,我局获**市2006机关档案工作优秀等次,获山东省机关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等级。

3.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篇三

××镇地处世界著名的深水避风良港─××澳海域中心,辖区内官井洋海域曾是全国独有的天然大黄鱼产卵区。近年来,××镇立足海洋优势,加大建设“海上××”力度,推动了以大黄鱼为主的网箱养殖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养殖颇具规模、管理日趋规范、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比较发达的海上新渔

区。为了加强对海上养殖区的规范管理,在浮动的渔排上××镇党委及时成立海上渔排党支部、海上社区居委会、海上警务区,并充分发挥军警民共建优势,不断建立健全社区各项服务网络,形成了以海上渔排党支部为龙头,以海上文明社区为载体,以海上综治协会为保障的管理框架,不断加强海上思想政治建设,改善渔区养殖生产环境,增强社区生活文化服务功能,促进了海上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现有养殖户1800多户60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来自日本、韩国、港澳台和外省以及本省的厦门、平潭、福清、长乐等地;养殖有大黄鱼、石斑鱼、真鲷鱼、美国红鱼、鲍鱼、红甘鱼等10多种名贵鱼12万多箱,比97年的1.2万箱增加了10倍,年创水产品总产值6亿多元,比97年的1亿多元增加了6倍,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育苗中心和海上交易市场。海上社区创建工作获得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目前,海上渔排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边防所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海上渔排党支部、海军驻岛部队、××边防所连续被评为“全省第二、原创:http:///三届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海上文明安全小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安全小区”。四年来,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共学,建立海上思想文化教育网络

海上党支部、海军驻岛部队、××边防所始终把加强养殖户的思想工作摆在社区建设的突出位置,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群众同切实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传播科学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一是开展共学活动。坚持共学制度,制订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各种理论文化科技知识,特别是在这次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中,率先组织学习并发挥各片区骨干作用,组织军警民宣传员深入宣传,在养殖区中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增强了广大养殖户致力发展养殖、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建设文明社区,争当模范表率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加强阵地建设。海上渔排支部建起了海上文化宣教中心,海上警务区也挤出办公场所建立海上文化阅览室,并在渔排上建立10个文化中心户,配有卡拉ok、图书报刊,方便养殖户读书看报和文娱活动。三是组织文体活动。海上支部在青山海域成功举办了“联通杯”龙舟赛,在各养殖区组织制订评选“十星文明养殖户”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同时对遵纪守法、表现突出的养殖户,赠送国旗给予表彰,并定期组织升旗仪式,激发官兵和广大养殖户热爱海洋、发展养殖的爱国敬业热情。四是推广科学技术。成立了海上教育培训中心,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根据养殖不同阶段,邀请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前来讲座。几年来,就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海上测报、育苗等技术和介绍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举办讲座10多次,赠送技术资料、书籍5000多册,提高了科学养殖水平。渔排党支部还在海上警务区配合下,在各渔区设立了16家鱼病咨询诊所,解决养殖户防治鱼病难题。五是弘扬文明风气。坚持自身教育,自我管理方针,编印《海上文明安全小区服务手册》,制订海上社区区规民约,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生产,互助友爱,回报社会。青山海上一艘化肥船漏沉,海排支部党员干部、警务区官兵、广大养殖户立即主动前往抢救,一天一夜抢运化肥2000吨,避免了海水污染;去年养殖户杨某不幸发生排上房子着火,党支部及时组织人员灭火,警务区帮助兑换烧残的钱款,发动广大养殖户捐款4万多元帮助重建;受今年“森拉克”台风袭击,养殖户杨云华损失近千万元,广大养殖户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精神,累计捐款捐物达30多万元帮助其恢复生产,在养殖区中传为美谈。

二、抓共创,完善海上社区管理网络

浮动的“海上渔村”的村民来自五湖四海,讲着不同方言,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如何搞好社区管理协调和建设发展?××镇党委政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和驻岛部队、边防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渔排上成立了文明社区理事会,设立了文明社区办公室,制订了社区创建三年规划和计划,制订了社区海域管理制度、计生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积极探索有效管理途径。一是加强养殖规划管理。随着养殖的蓬勃发展,海上曾出现“无序开发、无度利用、无偿使用

”现象,严重影响船只航行,养殖业健康发展。镇党委政府与驻岛部队、边防所等部门立即研究,进行科学规划。并抽调边防所、渔政站等部门人员组成海上规划执法队,加强海域管理,清理航道,维护养殖秩序。仅去年以来就组织出海2400多人次,处理渔排纠纷270多起。二是强化社区服务管理。根据海上生产生活特点,组织对渔区实行“分块”管理,设立五个片区,实行区长负责制;对来往船只实行分段停泊管理,来往船只进行统一登记,造册管理;对养殖人口和外来人口实行分层次建档管理,边防所还成功开发了海上人口电脑管理软件,对养殖区渔排实行统一编号、制订门牌,并写上报警电话,方便报警、查找。三是深化计生服务管理。海上渔排党支部成立了计生协会,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台帐,实行电脑联网管理,添置b超机,方便育妇婚检服务。同时,海上渔排党支部还多次配合镇党委政府到平潭、长乐、福清等地加强计生工作协调联系。为此,平潭县计生委还赠送锦旗表示感谢,海上计生协会被评为省级先进计生协会。四是突出环境卫生管理。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养殖户的致富路。渔排党支部在边防所的支持和配合下,成立了海上环卫队,制定和实施海上环境保护卫生管理及有关制度,扩建7条环卫船,修建4个垃圾场,加强海上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加强海上社区服务管理,形成了规划合理、管理到位、养殖有序、文明相处的海上新渔区。

三、抓共益,健全海上社区服务网络

针对海上基础设施滞后,交通信息不便的现象,镇党委政府在边防、渔政、水电、电信、广电等部门配合和支持下,按照“统一规划、科学设置、配套建设、有偿服务”的原则,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建设力度,改善海上生活生产环境。一是健全海上服务点。在社区内规划设置了海上医疗站、鱼病诊所、供销点、文化娱乐点、生产资料供应点等,方便群众生活。目前,海上文明社区就有渔排医疗站18家、酒家30家、商店61家、卡拉ok32家;有100多艘饵料船、收购船、生产资料船长期停泊海面直销,每天清晨就有小船进排卖米卖菜、上门服务。二是改善基础设施。已争取投入660多万元重新铺设海底电缆,力争春节前完工通电,彻底改变目前使用柴油机发电花钱又污染的现象;投入80多万元建立了5座联通电信通讯播放塔,保证了海上通讯快捷;投入5万元安装有线电视系统,丰富养殖户文化生活;设置6个海水测报点,加强海水病疫监测。三是增强服务功能。2000年5月4日海军××医院、边防支队卫生队、地方卫生院共同组建了军警民海上联动120,增设海区6个救护站,实行定期义诊、定点接诊、巡回就诊、紧急抢救、上门服务等医疗活动。海军××卫生院官兵坚持“平战结合、服务经济、方便群众”经常开展义诊活动,还多次抢救病危养殖户生命,被养殖户称为“渔排妈祖”。去年初,针对鱼价下跌,部分养殖户生活困难,外来学生就学难问题,组织成立“海上希望工程基金会”,帮助筹建七星、青沃2所小学,安置海上子女98名,并募捐6万元,资助82名特困生返校复学。海上社区服务网络的不断健全,大大方便了广大养殖户生产生活,也改善了驻岛部队和海上警务区官兵生活条件,密切了军民、警民关系。海上联动120的开通,为海军部队探索平战结合、战时动员、海上急救等工作提供了条件,总结了经验。

四、抓共防,构筑海上治安防范网络

针对海上曾经出现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打架斗欧、霸占市场等海上经济秩序混乱状况,在原有警务区管理的基础上。在镇党委政府努力下,今年8月,海上社区经选举成立“××海上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协会”使海上养殖区又多了一个起着保驾护航作用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扎实推进了以海上警务区为龙头,海上“110”巡逻队、渔民护排队为主体,海上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打、防、控”一体化,“人、物、技”相结合,军警民共携手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有效地控制了海上经济秩序混乱、治安问题突出的局面,并充分吸取陆上安全文明片区管理的经验,坚持以防为主,继续积极做好“三防”工作,使养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一是组织“群防”。充分发挥党支部促进海上生产“领头雁”的作用,协调大黄鱼养殖协会、治保会、调解会、渔民护排队和计生协会等群防群治组织,依靠群众力量,加强海上管理和巡查。二是开展“自防”。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提高自防能力,使他们守好自家门,管好自家排、看好自家船,养好自家鱼。有效防止渔货、渔具被盗现象发生。三是做好“专防”。海上警务区为了提高海上养殖区的整体防控能力,在养殖密集区、船舶停泊点、沃口码头等区域设立监控点,布设耳目,实施全方位监控,做到了耳聪目明,严厉打击了各类渔霸、海霸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一方平安。近年来,鱼价低迷,资金紧张,出现了海上经济纠纷,影响了社会治安,积极争取蕉城区法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成立海上巡回法庭,加强经济纠纷调解和经济案件立案审处,仅2002年就调解经济纠纷30多起,办结经济案件6件,调处金额达200多万元,原创:http:///维护了养殖户利益,促进了养殖区治安稳定。在党支部和海上警务区共同努力下,海上治安形势明显好转,青山海域辖区的发案率大幅度下降,查破率达到100%,许多养殖户说:“这里有党支部、有坚强的海上110、120,环境秩序好,投资者放心。”

五、促共荣,构建海上经济发展网络

××军警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为荣,以群众增收为己任,把发展海上经济列入社区建设重要议事日程,着重解决海上养殖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同耕耘海上田园。针对大黄鱼苗种退化异变,影响鱼质健康生产等问题,××镇及时与市水技站联系,积极支持兴建大黄鱼原种场,推广原种繁育,保证苗种纯正健康。针对渔排建设拥挤、混乱无序,造成流水不畅,容易污染、传染等问题,在驻军部队、边防所、渔政站等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进行渔排规划、航道清理。仅去年清理航道5次20多条,强制迁移渔排100多箱,并建立海上环卫队,清理海上垃圾,保证养殖区流水畅通,减少污染。针对大黄鱼市场低迷,引导广大养殖户依靠科技力量,调整养殖产业结构,引进养殖真鲷、鲍鱼、红甘鱼等新品种,降低大黄鱼比重。目前养殖区中大黄鱼比重从95%下降到55%左右。针对水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价位较低,影响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规划建立了城澳海鲜市场、虾尾大黄鱼专业市场等,积极争取引进大黄鱼烤干等加工厂,提高黄鱼附加值,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成立海上信息开发服务部,为养殖户、经销户架起金桥,提供中介服务。针对夏季台风对渔排的危害问题,××镇在水产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防台抗灾预案,多次在青山海域组织军警民防台抗灾演习活动,不断提高养殖户的防台意识和能力。近年来,“碧利斯”、“飞燕”、“森拉克”等多号强台风连续袭击××澳,××军警民奋起抗击,广大党员、养殖户在危难之中互相援助,共同抵御,确保不死一人,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了历次防台抗灾的胜利,促进了网箱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海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驻岛部队、××边防所、海上渔排党支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创建目的,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同时离上级的要求,与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依然存有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和克服,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围绕巩固创新,努力在坚持五个结合上下功夫,挖掘新的亮点,提升新的层次,推动创建工作上新水平。一是把创建工作与发挥海上社区职能相结合。在巩固现有社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纲要》要求,立足养殖区实际,抓紧抓实海上社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海上社区民主自治职能,进一步加强对海上养殖区的规范管理。二是把创建工作与海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抓住福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疏港公路动工兴建,城沃万吨码头加快建设的良好契机,逐步建立建全养殖区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技推广、病害防治、文化宣传、防台抗灾、市场拓展、船舶管理、安全生产等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养殖生产环境。三是把创建工作与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相结合。建立海上养殖区社会服务联动网试点,与区镇联网,实现渔业110网上联动服务,进一步提高养殖区服务管理水平。四是把创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养殖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服务,促进网箱养殖持续健康发展,为创建工作夯实经济基础和生命力。五是把创建工作与深化军警民共建相结合。充分发挥我镇驻军多,双拥共建历史悠久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双拥共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增强工作合力,促进部队战斗力和地方生产力的提高,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4.社区巡防工作经验材料 篇四

一、点线结合,发挥防范“先锋队”作用社区巡防队实行“捆绑式”巡逻。“捆绑式”巡逻是由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充分挖掘社区人力资源,组织低保人员、干部、共产党员等,组成低保巡逻队、夕阳红巡逻队、共产党员义务巡逻队等和巡防队员交叉巡逻。巡防队员主要在线上防,重点加强道路及社区重点部位巡逻,其他四支队伍主要在点上防,重点加强楼院巡逻,蹲点守候,楼院看护等,五支队伍相互衔接,相互弥补,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构建了专群结合,点线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

二、利用小喇叭,发挥居民“贴心人”作用社区为巡防队购置了2个手提式小喇叭,录制了包括防火、防盗、安全用电、群防群治等内容的宣传短语,在每天早、中、晚敏感时间段,及时提醒居民注意防范,杜绝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小喇叭的功效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居民听到后感到非常亲切,有一种亲人般的提醒,同时,也感到巡放队员就在身边,有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震慑犯罪,让犯罪分子听到后不敢动手,“伸手必被捉”。

三、普及防范知识,发挥法制“宣传员”作用伏牛北社区巡防队经常和社区民警沟通,了解治安形势,共同分析可防性案件的发案规律,自己动手,编制有关防范和法制资料,利用黑板报、警情播报、宣传栏、宣传单、市民学校等有效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今年以来,盗窃电动自行车和入室盗窃发案较多,为使居民了解有关情况和做好防范,队员利用业余时间到派出所和网上查资料,找数据,写案例,共出黑板报14块,警情播报30个,宣传栏10个,印制宣传单1000余份,在市民学校讲解6次,直接教育群众4000人。居民连声说:“这样形式的防范教育越多越好。”

5.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篇五

××街道××第三社区地处××地区中心地段,管辖面积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住宅楼59栋,居民3054户8712人;租房户225户649人;企事业单位5个;集贸市场1个;娱乐休闲场所6个;商业街1条;商业门面208个;特种行业5个;重点防范单位4个。近年来,针对辖区出租户集中,商业网点、流

动人口多,发案率较高的特点,我们坚持以平安建设为核心,以做好维稳工作为出发点、以加强防范为重点、以宣传教育为载体,以民事调解为途径、以爱心帮教为手段,全力打造“平安社区”。先后被评为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区平安创建工作“先进社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以“打造平安社区,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平安社区创建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平安创建的意义、内容、目标、措施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提高辖区群众主动参与平安建设意识。我们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栏、悬挂横幅,利用普法宣传、禁毒日宣传,举办“法律进社区”、“以案说法”、法制讲座、图片展览、“送法到户”等活动,广泛宣传安全防范和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知识,有效增强了社区居民守法用法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通过举办社区广场文艺演出、社区“邻里节”等文化活动,引导社区群众崇尚科学,掌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起浓厚的创建氛围,为创造和谐、安定的社区环境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强化群防群治,构建治安防范网络

为了把创建“平安社区”的工作做好做实,我们成立了由社区、公安、物业等部门领导参加,共17人的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社区综治小组、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小组、议事协商委员会、警务室组成的治安联动工作机构,形成了社区民警、经警、保安、流动人口协管员、义务巡逻队员、物业保洁员六位一体的打、防、控治安联防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做到组织领导有力,制度机制健全,各负其职,各尽其能,形成了工作合力。

在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上,我们加强了义务巡逻队建设,组织、动员辖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参加义务巡逻队。巡逻队每天坚持巡防8小时,每月不定期集中巡逻达8次以上。巡逻队还主动承担起居民取款的护送任务,在离退休职工每月集中取工资的25、26、27日这三天分组到银行周边进行巡逻、护送,有效杜绝了盗抢案件的发生,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普遍增强。社区治安巡逻队成立至今,共组织集中巡逻1500余人次,盘查人数257人,制止违法犯罪16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人,追缴赃物21件,排除安全隐患60次,调解纠纷31次,协破案件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元,社区发案率与三年前相比下降50。

三、做好矛盾调处,维护社区稳定局面

近年来,我们从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大了民事纠纷的调解力度,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采取用亲情感化人、用政策帮助人、用法律援助人的工作形式全面开展民调工作,做到了耐心、细心、知心、贴心。我们依靠社区威信较高的老同志、老领导组成民事调解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与居民谈心,及时发现并解决婚姻、邻里关系、民事纠纷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到处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居民安居的良好局面。2005年,成功调解居民纠纷13起;今年以来,成功调解3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无民转刑案件发生。

为了化解矛盾,预防纠纷,减少上访、诉讼案件的发生,今年3月以来,我们配合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进社区试点活动,与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信访干部联合组成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组,面向辖区居民,免费解答法律问题,普及法律知识,指导群众如何在纠纷和诉讼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调解居民间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向居民免费发放了法律服务手册,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接待居民59人次,解答包括婚姻、继承、劳动争议、房屋买卖、赡养、借款、交通肇事赔偿等8个大项55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做好帮教服务,减少不稳定因素

我们社区现有两放人员8人,劣迹青年2人。为解决劳改、劳教与社区帮教脱节和释解、释放与社区接茬教育脱节等问题,我们主动与大庆监狱联系,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到监狱进行工作对接,掌握在押人员情况,对辖区即将刑满出狱的服刑人员提前介入,建立帮教合同,避免了刑释解教人员失去监控,流散于社会的现象。同时与监狱部门共同制定了长期教育感化实施方案,使社区司法监管工作脱节现象得到根本转变。在帮教工作上,我们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主

动与解教人员结成对子,与刑释解教人员签订三年的帮教合同,每月不定期地上门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生活情况。每逢节日,我们都对辖区内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走访慰问,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帮教。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还积极对刑释人员进行扶助。几年来,我们先后走访刑释解教人员、在押人员家属30余次,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价值累计2000多元

;还与民政、教育、劳动等部门协调,为1名刑满释放人员办理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刑释解教人员子女就学提供1000元的就学援助,为4名刑满释放人员在原单位重新找到了工作。

为了挽救劣迹青少年,使广大青少年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我们充分利用展示板、黑板报等多种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辖区内大力宣传公民道德规范、远离毒品、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等思想、科学、法律知识。有效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知识竞赛、征文大赛、邀请政法部门退休干部上法制课、以案说法等形式,不断丰富青少年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对社区原有“×××”人员,我们与他们建立了教育转化帮教对子,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原有的3名“×××”人员全部脱离了“×××”邪教组织。

近几年来,通过各方面不懈的努力,社区案件高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一些突出的治安问题得到了及时整治,许多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高,初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平安社区”创建目标。

6.街道律师进社区工作经验材料 篇六

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 形成合力 共建和谐

——龙岗区南湾街道司法所

南湾街道地处布吉、沙湾关口,下辖12个社区,总人口近30万人,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比例为1:15,人口结构严重倒挂。辖区内有大型工业区19个,企业651家,主要以外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南湾街道特殊的地理位臵、人口结构、企业现状给社会维稳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确保整个街道的和谐稳定,按照市、区司法局的工作部署,南湾街道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推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目前,市、区的9个律师事务所与街道 12个社区、4个工业园区、2个物流园基地签订了服务协议书,律师事务所共派出32个从业律师进驻各社区、各企业,各社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基地共建立法律服务室18个。三年来共接待群众来访4337人次,举行法律咨询102场次,举办法律培训36场次、培训人数5830人,参与调解并调处纠纷204宗,担任社区及企业法律顾问23家,代理诉讼217件,代理标的人民币4789万元。

一、开展律师进社区的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立足社区,真抓实干,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机构完善,机制健全。

2006年,街道成立伊始,就开始了探索开展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街道成立了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湾街道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实施方案》,明确了“法律进社区”的长远目标、近期规划、保障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监督检查、法律宣传、依法治理等规章制度和目标管理标准,使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活动呈现出“制度健全、管理服务规范、工作到位”的良好局面。街道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月对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和走访,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下发了《法律进社区工作统计表》、《法律进社区回访表》、《法律进社区律师综合考评表》,对法制宣传、律师服务、基层法律服务、参与法律援助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对挂点律师的工作表现、服务态度、工作成绩、群众评议等方面进行考核,奖优惩劣,促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顺利发展。

2、以点带面,拓展领域,强力推进律师进驻工业园区、物流园基地。

2008年,《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相继实施,街道劳资纠纷数量剧增。在此情况下,街道审时度势,确定了依托“大综管”工作平台,以“法律进社区”为基础,强力推进律师进驻工业园区、物流园基地。街道司法所联合劳动站、信访办下发了《南湾街道深化“法律进企业”工作实施意见》,以百门前工业区、联创公司为试点,率先建立了劳动者调解委员会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服务中心,并与挂点律师签订了律师参与“法律进企业”服务协议书,设臵“员工维权及法律咨询点”。通过律师进企业,为企业送宣传、送法律、送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依法治企和抵御风险能力。同时鼓励企业聘用挂点律师为企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截至到目前,百门前工业区、联创公司、丹竹头工业区、金鹏物流园等6家企业建立了劳动者调解委员会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服务中心,律师进驻企业共接待群众来访198人次,举行法律咨询14场次、解答法律咨询69人次,参与调解并调处纠纷17宗,代理诉讼24件。

3、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发展挂点律师参与信访代理、法律援助。

2008年5月,街道率先在全区开展了信访诉求代理制的试点,并将推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同信访诉求代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实践中,我们注意把挂点律师聘请为信访代理员,对于街道无权或无法迅速解决的合理信访诉求,由信访人委托挂点律师进行代理,受到外来劳务工的欢迎。另外,挂点律师代表还被邀请参加街道定期 召开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参与信访调解工作的分析、评判,为街道的城市和社会管理出谋献策。2008年年底,街道某旅游制品公司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工厂停产,资产被法院查封,公司负责人下落不明,公司员工300多人多次聚集到街道上访,要求厂方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在街道办、法院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工人工资(104万元)已先行垫付,经济补偿金(515万元)需等待法院判决支持。但是工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情绪激动,要求工资与补偿金必须马上发放。为妥善化解矛盾,街道决定启动信访诉求代理,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由星辰律师事务所的两名挂点律师现场为300余名工人提供法律援助,确保了该上访事项的圆满解决。

4、定纷止争,共建和谐,充分发挥挂点律师在解决群体性纠纷中的特殊作用。

律师执业过程中的相对中立性,使律师在社会成员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这是律师参与群体性纠纷解决的现实基础。在实践中,我们积极引导各挂点律师充分发挥职业优势,每周安排1至2天时间到社区法律工作室值班,配合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公益活动,为社区居委会出谋划策,强化社区依法管理,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引导挂点律师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9月,中城康桥花园 173户业主在网上发帖召集业主集会,拟大规模上访并采取过激行为。街道接报后,司法所立即组织晟典律师事务所挂点律师及时赶赴现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法律、明政策,书写张贴了《致康桥业主的一封信》,并逐步解决了红棉路修建、购房入户、房屋维修等历史遗留问题。2007年3月,业主送来了“传播人民心声,服务千家万户”的锦旗。律师参与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对纠纷进行法律上的限定和评价,一方面提高了矛盾化解的效率,另一方面也顺应了群众要法、用法的愿望。据统计,仅2008年,街道挂点律师参与处理群体性事件12宗,通过律师参与群体性纠纷的调解,充分发挥了律师调解在排解社会纠纷、消除社会冲突中的平抑与缓释作用。

5、依托大综管平台,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稳步推进,街道大调解工作格局逐步健全完善。

根据辖区实际,街道把贯彻落实区《关于深化“大综管”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与推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矛盾隐患排查机制、联席会议研判机制、联动联调机制、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机制;探索了“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和“访调对接”“三调对接”机制,对涉法性重大社会矛盾纠纷,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合;对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疑难社会矛盾纠纷,坚持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参与单位联调,切实增强协同作战、联合调处的能力。同时,在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工作过程中,街道充分整合以专业律师为主的法制资源,建立了以130名包括挂点律师法律工作者、劳动管理人员、专职调解员、首席调解员的为主的专兼职队伍,其中充分发挥挂点律师的职业优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可能酿成社会问题的矛盾纠纷。

二、回顾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实践,我们有几点较深的体会

1、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有利于“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中,街道实行班子成员挂点、司法所跟班包点、各社区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社区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的性质和优势,全力推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各相关部门主动给“法律进社区”工作出面、出招、出力、出资,为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挂点律师不辞劳苦、热情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赞扬。只有通过这种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促进律师参与“法律进社区”工作全面发展。

2、下大力气深挖“法律进社区”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增强“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街道成立了以法官、挂点律师、法律工作者为主的 法制教育讲师团,作为法制宣传队伍的重要力量,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工厂、进学校。二是通过建立企业调委会、律师劳动接访窗口、行业调委会、维护劳动者权益服务中心,为律师以专业身份参与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增强“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基层调解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法律知识不断丰富,依法维权能力不断增强,社区各项工作走向法治化。

3、努力打造街道、社区、律师多方共赢的平台,有利于让律师服务“进得来、站得住、呆得久、干得好”。

农村城市化之后,特区外街道所担负的功能已由原来的社会和经济管理向纯社会管理转变,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化综合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而律师事务所是以营利为目的,一味要求做公益活动付出成本没有回报肯定是不行的,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为了处理好这一矛盾,一是街道与社区千方百计扩大律师事务所在社区的知名度,通过印制“便民服务卡”、设立律师接访窗口等形式,搭建律师事务所与社区、律师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二是街道司法所联合执法队对辖区内“黑律师”进行清除,净化了法律服务市场。三是让挂点律师参与劳资纠纷现场调解,提供其与企业的沟通平台。2008年5月,在处理樟树布社区某企业的劳资纠纷过程中,挂点律师主持了劳资双方的协调会,经过长达8小 时的调解,挂点律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律师严谨、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工人和工厂老板的肯定和赞扬,工厂老板当场拍板聘请挂点律师为工厂法律顾问。目前,街道与各挂点律师事务所合作顺畅,群众主动寻求律师帮助的人次增多,挂点律师也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务实的作风得到了街道、社区及企业单位的信任。

4、把“法律进社区”工作与大综管工作、大调解新格局有机结合,有利于共同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7.社区非在职党员工作经验材料 篇七

我们社区XX物业站党支部共有党员72名,其中非在职党员69名,是社区非在职党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党支部。近年来,面对油田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小区内非在职党员日渐增多的新形势,我们积极探索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注重发挥非在职党员在小区里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用实际行

动在小区里竖起了一面面“流动红旗”。

一、构建管理网络,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油田职工内部退养、自谋职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非在职党员数量在党员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党员群体。为此,我们将党建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加强对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上来,及时构建了组织网络,理顺了非在职党员的组织关系,使非在职党员重新找到了“娘家”。

一是构建组织网络,确保党建工作不留“盲区”。去年,我们利用社区机构整合和家委会换届选举的机会,对支部成员进行了重新改选,推选了2名政治素质强、党务知识多、工作经验丰富的非在职党员分别担任了支部副书记和支部委员,并按居住区域相邻,划分了5个党小组,选举了5名威信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了党小组长,将72名非在职党员全部纳入了党组织管理之中。为全面掌握非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我们建立了非在职党员花名册,将他们的原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流动情况、思想情况等,都一一进行了登记,做到了“五个清楚”,使组织与党员之间“沟通有桥梁、管理有渠道”,消除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增强非在职党员的组织观念。针对非在职党员流动性强、管理教育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非在职党员学习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非在职党员组织生活、党建联席会议、联系走访等十项党建工作制度。每月25日,我们都组织非在职党员过组织生活,对身体有病不能参加的,我们就将《两个条例》和《宪法修正案》等学习资料送到他们家里。今年3月,退休党员段XX由于肠粘连动了手术。在他养病期间,党小组全体党员带着学习资料,来到他家中,一边照顾他的生活,一边组织政治学习,使他过了一次难忘的组织生活。在党支部的努力下,广大非在职党员的党性觉悟有了明显增强。自新支部成立以来,我们的党费收缴率始终保持了100。家住XX小区的唐XX,虽然长期卧病在床,但对交党费的日子总是记得很清楚。每到交党费的日子,他就让女儿为他代缴,从没有间断过。今年3月底,当得知女儿要出差去外地,便几次打电话,让女儿在临走前一定提前把党费交上,直到女儿告诉他已经把党费交到党支部时,他才放下心来。

二、创新管理办法,为非在职党员融入组织营造良好的家园氛围

由于长期受单位体制的影响,非在职党员在被纳入小区家委会党支部管理后,归属意识比较淡薄,对社区基层党建的认同感、参与感不强。对此,我们支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使党支部这个家更具吸引力。

一是寓教于“新”,让组织生活重新焕发生机。随着现代宣传教育媒体多样化的发展,以往那种读报纸、念文件、“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的教育方式,肯定不会引起非在职党员的兴趣。为增强组织生活的效果,我们采取生动的形式,设计有效的载体,通过开展“网络教育”、“小发明”、“小建议”、知识竞赛、座谈讨论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力争把学习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6月中旬,我们组织老党员开展了庆“七.一”郊游、踏青活动,70多名老同志来到老年公寓,共同回顾过去参加会战、建设家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歌唱过去激励他们为祖国建设奋斗一生的革命歌曲,使这些老石油们精神抖擞、青春焕发。他们激动地说:我们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我们对共产党的感情没有变,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没有变。许多老同志自发地向党组织上交思想汇报,还经常到小区家委会“请战”,表示要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为小区建设献计出力。

二是寓教于“乐”,让支部这个“家”充满吸引力。非在职党员离开工作岗位后,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了闲情逸致上,喜欢参与琴棋书画、强身健体等文体活动。结合这一特点,我们把党员管理教育与小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先后在小区成立了“秧歌锣鼓队”、“健身操队”、“太极剑队”、“老年艺术团”等业余文化团体,让他们在小区文化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今年4月份,清苑小区的几位非在职党员想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但家里没有录音机,就找到党支部请求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立即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在站上费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出钱为清苑和明苑两个小区各购买了一台录音机,交由老党员负责保管,让小区非在职党员深受鼓舞,促进了小区文化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是寓教于“情”,让非在职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为非在职党员办实事,是支部的“立家之本”。我们把非在职党员的管理教育同关心服务结合起来,以服务为重点,以关怀为纽带,由过去请党员出来参加活动转变为工作“送上门”。针对非在职党员中年老体弱多、常年有病卧床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扶贫帮困救助小组,定期到他们家中进行走访,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行动不便的,支部安排水电办的同志定期上门为他们售电,并专门邀请医院的专家为老党员

们举办健康讲座,开展义务查体,把组织的关怀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三、发挥资源优势,为非在职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搭建广阔的舞台

非在职党员中有许多老石油、老革命,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他们离开工作岗位之初,普遍存在着赋闲后的失落感,担心自己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遗忘,希望能找到继续发挥作用的地方,我们党支部抓住这一优势,积极为非在职党员实现“老有所为”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一是合理安排,为非在职党员发挥一技之长找到用武之地。很多非在职党员离岗前是单位上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工作经验。去年以来,我们先后安排了10余名非在职党员担任门卫、楼栋长和单元长等工作。原电影公司书记兼经理吕科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心情多少有些失落。小区党支部主动找到了他,邀请他列席支部活动,并根据他爱好种树养花的情况,特许他在绿化带内种树养花,但条件是要有规划。如今,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在周围几个老伙计的帮助下,自筹资金将绿地养护得井井有条、生机盎然。

二是提供载体,使非在职党员成为小区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针对部分非在职党员文化层次高、实践经验多等特点,站党支部聘请他们担当了小区的“宣传员”和“调解员”。在老党员王师傅的带动下,“宣传员”们在小区的黑板报和宣传栏内开辟了“文明新风赞”和“生活灰镜头”等栏目,及时搜集和宣传小区里的好人好事,对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去年,非在职党员先后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9篇,为小区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非在职党员刘新利担任家委会调解员工作以后,走东家、串西家,满腔热情地为居民排忧解难,成功地调解了14起各类纠纷,维护了邻里的和睦、小区的稳定,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区总理”。

三是典型引路,带动更多的非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我们认为,非在职党员与居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习性相投,有很多共同语言。发挥好非在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小区文明建设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为此,我们把在居民中影响大、流传广的事迹及时进行总结,在小区宣传栏内开辟了《党旗飘飘》专栏,在居民中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我们还将宣传老党员在小区文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63岁的老党员赵家兴,自购理发工具,义务为居民理发,并为年老多病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几年如一日,随叫随到。XX小区比XX号楼的几名老党员,两年多来默默为小区孤儿张莉捐助学费2000多元,却始终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每次捐款在汇款单上的署名都是“几名老党员”。我们把这些感人的事迹在小区里广泛宣传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刮起了一股股强劲的文明之风。小区居民由衷地感到:小区里到处都能看到鲜红的党旗在高高地飘扬。

8.社区低保工作汇报材料 篇八

大同社区位于大同街北巷,与南关办事处相邻,辖区总面积0.2平方公里,总户数628户,总人口1560人,企事业单位14个。2010年大同 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低保调查审核以及低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严格低保审批程序

社区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低保评议制度、评议小组成员名单、低保分类管理工作名册,社区居委会按不同人员实施了分类管理及参加公益劳动管理制度; 搞好长效管理,我们社区每月15号,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到社区签到,每月社区组织他们义务劳动1至2两个工作日。对那些连续三个月不到社区签到和参加义务劳动人员坚决给予取缔低保资格。

(二)加强动态管理

(1)大同社区到2010年12月份低保发放表止,享受低保户数23户,总人数42人,其中A类人员 0户、B类人员 15户、C类人员 8 户;从2010年初至2010年12月止,新增低保户 1户;调增低保金1户,其中3户迁离本辖区。

(2)我社区坚持按民政局统一的工作程序办事,坚持户主申请、入户调查、张榜公布、群众评议,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社区对申请享受低保的人员坚持认真调查、严格审核、规范材料,确保低保对象不错、不漏、不误。每季度对C类人员进行审核一次、对B类人员半年审核一次、对A类人员一年审核一次;为了让上级部门及时掌握

各种数据,我社区均能在规定时间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并做到真实、正确。

(三)基础管理工作

(1)社区对群众的来电、来访,均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调查,认真记录,认真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为了方便群众举报,社区在张榜公布的公告上公开了居委会的举报电话号码,另设有举报箱一个。

(2)社区根据街道的要求,对每户低保对象的本人申请、审批表、证明材料等都进行归类建档管理;

(3)认真开展低保建档工作。社区居委会为每一户低保家庭建立了档案,做到人数清,人员情况准确,并对低保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4)做好帮扶工作。对特困低保家庭,利用节假日给予慰问,做好安抚稳定社会。

在今后的社区低保工作中,我们社区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把此项关系民生的工作做好,绝不漏保一户,对那些不符合低保的家庭坚决给予取缔,做到应保尽保,维护社会的和平和稳定。

9.关工工作经验汇报材料 篇九

责任铸造辉煌

——麦积区实验小学关工工作汇报材料

麦积区实验小学建于1964年,占地面积16133平方米,建筑面积7970.9平方米,绿化面积1867.6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200余名在籍学生,进城务工、留守学生700多名。

在上级关工委的指导下,我校关工委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在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和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常抓不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主任,两位退休老领导为副主任,五位退休老同志、四位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同时还建立了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保障制度,责任到人,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联动责任制,确保关。

二、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多方联动,打造学生精神家园

学校关工委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五个平台”建设为基础,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覆盖面广,工作措施扎实有效。

一是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等“五老”成员组成校外辅导队伍,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学校多次邀请片区老战士作题为《传承中华文明》、《立志发愤读书》等专题讲座。邀请教育战线上的老前辈到学校为全体教职工做专题讲座。区关工委还定期为全校同学举办专题讲座。

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实施家校共建。我校关工委一直重视开办家长学校,多 1

年来为家长和学生建立了长期沟通的桥梁,成为家校配合的重要阵地,形成了科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25日上午,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将学生家长请到学校对全体家长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培训班活动,使家长不但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能更好地配合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请校外的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学校邀请北师大讲师团的成员、甘肃省教科所的专家到校为全体学生家长和老师作“帮孩子成为学习赢家”主题报告。今年9月,学校邀请了麦积区关工委副主任余正川、天水著名民俗学专家李子伟到学校举办了《爱家乡爱生活》思想道德励志教育大会,社会反响极好。

四是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实行学生自治。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监督岗、小红帽、环保小卫士等学生团体,实行值日制,进行升旗手选拔、文明之星、体育之星评比等,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抓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学校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网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关爱务工、留守、贫困儿童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增多,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子女进入我校,越来越多的周边农村家长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流动,留守儿童随之增多。

为把学校建成学生温暖的家,让他们健康成长,我校主要做好以下七件事:一是建立留守、务工儿童档案。为每个留守、务工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2

为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关爱网络做好铺垫工作。二是与家长保持联系。留守、务工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在外漂泊,时时惦记着孩子,学校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把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三是实施代理家长结对帮扶留守、务工儿童制度,营造亲情文化。代理家长由教师承担,经常与留守、务工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四是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活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辅导老师经常与留守、务工儿童进行心理交流,谈心,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同时开设悄悄话信箱,便于留守、务工儿童倾诉,化解不良的心理情绪。五是开通亲情话吧,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面对面交流,学校通过视频缩短了与亲人的距离。六是开展留守、务工学生工作研讨活动。学校每年或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活动,分析经验和得失,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提高教育管理留守、务工儿童的水平和质量。七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全体教师关注留守、务工儿童,做到统一思想认识,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为关爱留守、务工儿童工作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涌现出了一批爱生如子的妈妈老师,有几年如一日为学生义务辅导功课的李霞老师,有担当家长义务,无偿照顾学生生活的王华老师等等,数不胜数。

我校与原何家村小学合并之后,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税湾村、柳沟村划归我校服务范围,两个村交通不便,离学校直线距离5公里,山路陡峭,孩子上学早出晚归,中午连口热饭都见不上,且多数家庭生活困难。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条件艰苦,经济困难失学,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捐助”捐助活动,在全体学生中间开展“节约零花钱,捐助贫困生”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月节约一元钱资助贫困生。学校每年挤出有限的经费,开展贫困生家庭慰问,了解家庭 3

所需。专门为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的学生购买了饮水机,保证孩子们能随时喝上热水,每天中午派一名值周教师监督管理他们,老师们往往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袁丽萍老师看见孩子们热水就着冷馒头,专门为学生腌制咸菜带到学校给孩子们吃,董洁老师隔三差五请孩子们在饭馆打牙祭„„受到老师的感染,许多学生纷纷伸出热情的双手,端来了家里的热饭菜,拿来了学习用具、衣物„„爱心在悄然传递。正是由于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上学路途遥远辍学。

多年来,我校倾力加强关公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其中,拾金不昧的好少年刘子钰,虽然家庭困难,但面对4000元的诱惑,毅然决然交给失主;5.12地震期间将3万元现金原封不动交给失主的童磊。留守儿童王越不仅学习优秀、在家还懂得照顾卧病在床的爷爷、帮奶奶洗衣做饭,2009年代表麦积区出席了省少代会;患有患骨纤维不良症,行动十分不便的进城务工子女雷敏同学,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学校教学成绩也连年登上新台阶,连续六年被评为麦积区教育质量十佳学校,深得各级领导和家长的赞誉。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特色学校,省园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 “文明单位”、市“家长示范学校”、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文明单位”。甘肃卫视、天水电视台、天水日报、麦积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我校的先进事迹。

总结回顾我校多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关工委工作实效。

10.公安档案工作经验材料 篇十

坚持四个结合 抓规范促长远

我局深入推进公安档案长效机制建设

上一篇:父亲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稿下一篇:我要幸福过童年1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