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元旦作文(18篇)
1.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一
年在寒冷的冬风呼啸声中,来了。为了向大地、大地的主人,大地的万物宣告他的到来,只见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刺骨的北风、飘飞的雪花、咯吱咯吱响的路面冰冻声庄重的宣告:来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置寒冷于不顾,照样为这份喜悦忙碌着。我也是他们要想到祝福的人物,并且是主要人物,因为我是他们可敬又可亲的老师。我为了避免孩子们浪费钱,掏钱买一堆用处不大,还很不环保,张张贺卡都来自树木呀!保存意义不大的贺年卡等礼物。我提前在班里就打了预防针,我真诚的说:“孩子们,老师明白你们是懂得感恩,懂的友情的一群好孩子,可买那么多的贺年卡,送来送去,虽说价钱也不太贵,虽然也传递了感情,可到最后却没有实用价值,甚至会感觉放到哪儿碍事,有一堆废物的意思,扔掉吧,感到很可惜,毕竟代表着祝福,代表着友谊。
所以,老师认为,你们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上课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期末考试时取得可喜的成绩。这就是最美的礼物,老师最喜欢的礼物。如果你们实在想表达心意,那就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有点造型,有点图画,最主要的是有些感动我的、出自肺腑的真心话。
让我也看看你的水平,这样,保存的价值就大了,一年、二年、甚至若干年后,我看到后也会想起可爱的你。”同学们听后都立刻明白了我的用心,有的说用好成绩祝福我,有的说回家用邮箱给我发邮件,有的说给我唱首歌,有的说给我制贺卡
我一边听着,一边高兴的直乐乐,满意的不停点头微笑。我知道学生已经明了我的用心,不会再乱花钱了,懂得环保了。日子就在孩子们见面时的“元旦好”的问候声中欢快的流过了。就在我冷得缩在办公室里时,报告声响起了,然后飞进了两只小鸟似的孩子,他们就喳喳个不停,无非就是祝福之类的话语,然后变魔术似的从怀里掏出了自制的贺卡,害羞的说制的不好,让我笑纳,说过之后就赶紧撤离了。
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折叠式的,边上还裁的有心式图案,里边用彩笔画的花草,更好的是字,有横着写的,还有斜着写的,组成了一个好看的图形,内容就更是精华中的精华了,我看后不由佩服我的学生太有才了。这个礼物,我真的好喜欢!同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潜力很大,作为老师,我们真该好好引导呀!
年来了,带来了寒冷,更带来了祝福,带来了温暖,最主要是带来了孩子们的才情,我最好的元旦礼物,让我欢乐的同时,还让我产生了思考,我一定会在教学中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好好引导学生,让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二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注重积累
阅读可以升华小学生的思想和个人素养, 因此, 语文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还要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积累, 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应用自己积累的素材。例如,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教学中, 习作的要求是“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 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之前的两周开始阅读故事书, 可以是记忆中父母为自己读的睡前故事书, 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书, 并且为学生布置积累素材的作业, 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 将感人的故事中心内容记录下来, 还要记录作者在叙写故事的时候所使用的感人的词语和写作手法。在开展写作课程的时候, 教师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自己平日积累的素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积累十分重要, 每一名同学都应该有专门的本用来积累, 语文老师要将积累作为平时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学生可以积累自己喜欢的词、情节、语句等。
二、改变评价方式, 激发兴趣
通过平日里与学生沟通, 笔者发现, 很多学生在完成作文以后, 都对老师的评语十分期待。然而, 很多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浅尝辄止, 仅仅标注一两句话, 有些学生在看到老师简单的评语后十分失望, 在下次写作时便不再认真, 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此, 教师必须要改变评价的方式, 要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来对学生进行鼓励,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年龄特征,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例如对于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在批阅作文的时候严格一些, 在鼓励性评价的时候提出不足, 并且为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教师要采用期待性评价, 对这些学生的努力进行肯定, 发掘他们的潜力, 综合学生最近的情况, 适当提高要求, 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在实践中提升, 观察生活
对于学生来说, 写作文其实是写自己的生活, 写作的思路和灵感也来自于生活。所以, 教师应鼓励学生热爱生活, 在生活中观察, 积极实践, 鼓励学生留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物和事, 观察社会和自然, 丰富自身所见所闻。例如,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 让学生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的人, 然后将这个人的特点描写下来。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的每一个人都不同, 有些学生观察的是同一个学生, 但他们所描写的角度各不相同。通过教师的这一引导, 学生就会将自己的观察视角锁定, 进而实现细微观察的目标, 学生观察越细致, 所写出的作文便越真实和生动。
四、实施口语练习, 提升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生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就目前教学实践来说, 教师通常都注重写作练习而忽视了口语练习, 在笔者看来, 实施口头作文训练十分必要。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实施口语训练外, 还要把握住课外活动的机会, 随时开展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口头作文训练活动。例如, 在2014年的第一场雪时, 我刚进学校门口便遇到了一名学生, 随即与学生交谈了起来, 学生感叹道“这是2014年的第一场雪”。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你今早起床看到雪以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我:“激动、兴奋, 后来便安静下来。”我反问“为什么是这样的过程呢?”学生答道:“我没想到今天会下雪, 所以我在看到雪后十分激动。由于我十分喜欢雪, 所以我很兴奋。但当我看到雪使整个世界都洁白以后, 我便安静下来思考, 我思考雪的作用, 思考雪的精神。”而后在课堂中, 我引导学生阐述雪中景物发生的变化, 鼓励学生开展沟通和交流。
五、挖掘学生想象力, 培养发散思维
3.浅析五年级作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五年级 作文习作 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写作,也称书面表达,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无话可说等状况,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习作不是缺乏素材,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如在写《我的__》(写一个人物)这篇作文时,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但通过思维发散,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我问:“那么,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现在的夕阳,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因而较狭隘,作为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改变,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丰富阅历,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开拓视野。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并非没有素材可写,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增加语言的积累,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要求学生会背诵,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并加以背诵和运用,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通过想象,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并加以想象,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又像是一片片浪花”,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总而言之,小学五年级的作文教学,任重道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值得每一个小学语文工作者深思的重要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环境限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并仔细观察素材,历练出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同时也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丰富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扩大阅读,增加自己的语言素材的积累,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写作插上翅膀,形象化、具体化、饱满化习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实现小学五年级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
4.元旦五年级作文 篇四
元旦是一年的开始,元旦总是让人回忆无穷!
那天快到元旦了,我们来到阿姨家,只见阿姨家摆了两棵树,一棵高,一棵低,好像兄弟两个并列排在那里,树下落了不少的挂件。这时候,阿姨说:“我们一起布置这两棵树怎么样?”我们都说好。我们围成一圈,拾起地上的小玩意儿。我拾到了一个小铃铛,这个铃铛白白的,好像是用泡沫做成的,宸豪拾到了一个大雪花,这雪花好像从天上飘落下来的真雪花一样逼真。我仔细观察,每个小玩意儿上都有一个圈,可以挂。这时候,阿姨叫我们找到树的分叉,把它挂上去。大伙儿你一个,我一个,很快把地上的小玩意儿都挂到树上去了。这时候,树被我们打扮得可漂亮了!整棵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挂件。这时候,阿姨把树插上电,树上的彩灯就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让人感觉到了节日的气氛。听说圣诞节有圣诞树,那元旦快到了,我们就称这棵树为“元旦树”吧!我们围着树说啊,笑啊,多么兴奋!
我喜欢布置“元旦树”,它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
5.元旦五年级作文 篇五
主持人何帅首先报道了第一期节目——萨克斯演奏台《爱我就抱紧我》,拉开了节目的序幕。我看见曹杨微笑着走上舞台,坐在椅子上。优美的嗓音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们静静地享受着。
然后就是张艳的魔术表演。她上台后,眼睛盯着扑克,脸上挂着微笑,手不停地转动着扑克。她拿出扑克的时候,是“6”给大家看。我们都很困惑。这是怎么回事?看到同学疑惑,大声说:“翻译‘9’就好了。”在教室里,你和我一言不发。
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越看越想看,有单独的表演;吹笛子,滑稽剧,跳舞.
王然表演的戏剧将晚会推向高潮。我看到她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然后关掉音乐,拿起话筒唱道:“我是卑微的小米饭……”然后把话筒放在桌子上,吃了点东西,边吃边大声说:“祝同学们新年快乐!”学生们的掌声变得更加热烈。我心想:我怎么没发现这个舞蹈天才和搞笑天赋?在王然的表演氛围中,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渴望尝试,并加入表演。
元旦晚会以歌舞结束,学生们却舍不得离开。依然沉浸在喜悦中。
6.五年级迎元旦作文 篇六
庆祝元旦今天是元旦。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早点到校。一进教室就能看到黑板中央有“过年”四个字。
教室里的桌子是u型的。桌子上摆满了美味的食物和许多含苞待放的玫瑰,让我们的教室更加美丽和生动。“现在晚会正式开始了!”主持人说。有吉他手,大提琴和小提琴,相声演员,快板演员,歌手,什么都有。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弹琵琶。“接下来,彭将为大家演奏琵琶.”彭走到教室中间,坐下来安静地玩耍。当她演奏一首曲子时,它听起来像一百只鸟在竞争,它真的很清脆和美丽。她演奏时似乎融入了进来。她的音乐流畅优美,我身心沉醉其中。很快,的表演就结束了。啊!听着这首歌,我脑海中的烦恼和担忧都被抛到了一边。听一首歌,我仿佛得到了无数的精神食粮,听得不厌。我们班梅表演了一个节目后,台下的小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该我上场了。彭一航把我的名字念成了小李平。下面的.同学说:“不对,是小李鹏,不是小李平。”彭一航不好意思地说:“不对,这是小李鹏为我们表演魔术。”。我走上台,心怦怦直跳,心想“别搞砸了”。没想到会成功,同学们都惊呆了。之后大家都跃跃欲试,但都失败了。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女生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后来男生帮了我们,给我们唱了几首歌。可以说他们已经失声了。我们即兴发挥,连老师都忍不住加入。过了一会儿,郭校长进来了,我们敬礼后继续唱歌。郭校长听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累。我们很开心!终于在新的一年里,龙婷大方地走上讲台,给陈老师举行了团队仪式,说:“祝陈老师新年快乐!”他向同学们鞠躬,弯腰拜年。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聚会结束了!
7.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七
近两年来,我们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于是 “灵动课堂 ”便应运而生 。 “灵动课堂 ”是什么样的课堂 ? 对于理想的灵动课堂,有这样一段描述:灵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就是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 完善学生人格的智慧课堂,是一种激情与智慧相伴、科学与人文相随、充满活力和创造的课堂。 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逐步有了一些“灵动课堂”模式,这样一些词语成为了 “灵动课堂 ”的时髦词 :质疑问难 、聚焦沸点 、自学合作 、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怎样才能紧扣学校研究的主题并在学校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满足学生更多的需求, 上好一节有实效的高年级阅读汇报课呢? 基于话题接近生活和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欠缺这两点, 我选择了课外阅读课My dream job进行了教学设计的研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阅读技能和策略的指导,突出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听说技能,发展读写技能,在教学中以旧引新,降低学习难度,不断循环复现,帮助学生积累巩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1.课前准备
让学生听 与本课学 习内容相 关的歌曲Be what you wanna be, 配有国内外各个行业著名的成功人士的滚动图片,学生们能跟在后面哼唱,缓解了学生们紧张情绪的同时,也为free talk一环节作铺垫。 因为很容易跟唱,节奏非常明快, 学生乐于跟唱, 对于后面的课堂教学作为引子, 既有联系又烘托气氛, 从而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课堂。
紧接着由跟Job有关的竞猜游戏,学生小组得分,为后面讨论理想中的职业做一个预热。 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渗透学生对dream job的理解。
T:What can you hear in that song?
T:They’re all about jobs. At first,let’s play a game about jobs.
T:When I was a child,I wanted to be a teacher. So teacher was my dream job.
T:So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our dream jobs.(教学dream job)
(学生学习课题 )
接下来再教学文本中人物的自我介绍, 为了避免机械的读,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采用了Listen and tick the informations about Jill.的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任务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听这种形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 培养其英语听的能力。 之后再让学生模仿Jill自我介绍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问题引领,预测信息。 通过Jill的自我介绍,猜一猜What does Jill want to be when she grows up? 让学生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想, 并在预测中运用文本中的生词和句型,扫清阅读的障碍,帮助学生降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在教学第二段文本时 ,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教学活动, 而是观看图文结合的听力材料,视听结合。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根据问题去找到相应的信息,给出提示,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教给学生寻找关键信息的方法。 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搜集并获取具体信息画出关键词,回答相关问题,将阅读推向深入。
T:Jill has a pet dog. She wants to be a zookeeper. What does she often do with her dog?
T:Let’s listen to Jill. What does she often do?
S:She often...
(示范两个信息,给出首字母,小组合作找出其他信息)
T:It’s your turn. I give you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key phrases.I think they can help you.Go!
通过Look,match and say的方式, 让学生再次对阅读内容进行梳理,学生先完成Work sheet上面的内容,然后小组间相互进行叙述,When the dog is dirty,she ...; When the dog is bored,she...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不是储存。 在巩固阅读文本这一环节中, 我没有让学生读文本或者复述阅读内容这样的常规训练,而是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是朗读Jill写给他的pet dog的小诗, 内容包含了所有Jill为pet dog所做的事 ,学生能有节奏地朗读 。 第二个是让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阅读方法了解Jill的四个好朋友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理想职业是什么,在后面的汇报中,学生又操练了句型文 本中需要 掌握的句 子结构He/She wants to be... when he/she grows up. 另外 , 教师先示范其中一个朋友Danny的信息 ,给出提示句子让学生小组合作获取另外三位朋友的信息并交流,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而且有利于突破本课重难点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活跃思维,给每个人的空间更广,展现的机会更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英语课程的学习 ,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的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所倡导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 、实践 、参与和合 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 的目标 ,感受成功。
因此在最后的拓展环节中, 为了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我选择以学生自己的理想职业作为话题来进行讨论。 我设计了一个夜空装盘,每位学生是星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鼓励学生成为最亮那一颗,并勇敢地表达自己。 在巩固文本中介绍人物的方式的同时, 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以说的范围, 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为什么想要这样的职业或者能成为这样的人,等等,这有利于打开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英语语言能力。
T:Boys and girls,we have talked about Jill and her friends’ dream jobs. Do you have dream jobs?
T:OK,this time please discuss in your groups.
T:You can talk about your names,your hobbies,your appearance ( 外貌 ),your character ( 性格 ),your dream job, the things you do...
在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的同时, 我鼓励所有组员必须参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说,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少说, 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尊, 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避免好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 另外,在互动中巡视各组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合理地调控能让小组合作学习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文本的情感生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职业,引导学生说一说:要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Work hard! Don’t give up! Try my best...
三、教学反思
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向自己的目标前行。
为了保证 阅读的基 本因素 : “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始终以
激发学生真实的阅读兴趣和真实的学习动机为目标,通过知识的唤起、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再生、知识的运用将阅读教学推向深入。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我用Guessing game引出课题,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我引领学生听阅读内容,利用Listen and tick、 Say to Jill让学生听说同时训练 , 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去理解阅读内容,把文字阅读变为印证活动。
鲁子问教授说:“在阅读教学中, 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以读促想,以读促写,就要让学生自己走,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要先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其主动自觉性。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与他人一起合作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在第二段阅读内容的处理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解课文大意, 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 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细读短文, 通过听、读、练、说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 采用阅读与演说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撑, 只给出范围提示词逐步提高, 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让学生进行短文再创造的训练。 在情感教育这一块, 来不及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可谓遗憾。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由于习惯的力量, 我们总要看眼已经停了摆的钟,似乎它还在走。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 ”的确如此,作为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了学生什么,而是教会了学生什么,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这才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摄入大量的语言信息。 为了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等必备的语言知识,在我们学校,经过英语组研究决定,三、四年级的学生一周两到三篇课外阅读,五、六年级一周五篇阅读。 在选择阅读的材料时, 老师给出一定的建议, 内容遵循有趣、有价值、有意义的原则,学生可以在家长及老师的帮助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过程中,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觉得有用的词汇和语句, 都可以通过摘抄或剪贴的形式摘录其中。 对于高段学生,应教会他们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阅读时如果不加以积累运用, 就收不到好的效果。 因此,在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阅读后记。 如在阅读时让学生们记下他们认为优美的句子,精彩的对白,甚至是有趣的单词。 老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机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 如课前一分钟、 早读时间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语言和艺术,如何做出相应的、合理的评价, 等等。
8.五年级问题解决能力的调研 篇八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36-02
小学生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会受到认识水平、思维水平、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问题解决”方面的情况,我们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题解决能力”的专项调研(后附题),随后对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试图初步了解问题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学生问题感知、解题策略的寻求,问题解决策略的调整。
一、关于数学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
关于第1题,52.41%学生喜欢图画式情境,32.26%的学生喜欢对话式情境,15.33%的学生喜欢文字式的叙述。学生认为:图画情境比较直观,很容易理解题目意思,对自己问题解决有帮助;对话情境更真实,容易理解题目意思;文字式的叙述比较简洁,但是部分学生表示有时候理解不清。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北师大教材课堂的呈现方式以图画情境为主,部分学生缺乏文字理解的兴趣与深入思考。教学时适度引导学生从图画式情境逐步向抽象的文字式问题情境过渡,逐步帮助学生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会更理性地思考问题。
二、关于学生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关于第2题,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整理能力,大部分学生课直接判断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少部分判断不出信息是否有用。关于第3题,62.77%的学生读完题能马上与所求问题相联系,34.31%的学生要多读几遍才能读懂,2.92%的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数学问题呈现方式的丰富多样,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试卷整体来看,学生在文体感知与理解的过程中有90%多一些的同学运用了复读策略,即对不明白的的词句反复读;有接近40%的学生运用了核心策略,即寻找关键词语或对重点字句进行勾画。有接近30%的同学运用了内化策略,即把试卷上的数学信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熟悉的符号(图)、表格等。只有接近10%的学生还运用了定向策略,即每读一句话或着观察到一定的数学信息就定向的联想到可以解决的一个个问题。
鼓励整理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应用题教学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而相对轻视了相关信息的整理,这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重视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必然会出现不同方式,我们要解释肯定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关于学生解题策略的寻求和确定
关于第6题,56.93%的学生喜欢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有41.97%的学生喜欢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1.10%的学生缺乏思考的方法,仅仅是看到数字凑得数。从第10题关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58.02%的学生感觉思路清晰,17.15%的学生感觉思路不太清晰,21.83%的学生看到这种问题就害怕。从试卷和访谈看,对于问题解决的能力已经出现了分层现象,一部分学生问解决题能力比较强,大部分学生对于比较复杂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困难,少数学生思维混乱,对问题解决存在恐惧心理。
问题解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产生出相应的一些策略,学生的思考角度虽以从条件出发为主,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两者结合的训练方式应该成为今后解决问题教学的主要方向。
四、关于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实施与调整
从第9题的调查来看,18.99%的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法,78.82%的学生喜欢简洁的方法,2.19%的学生愿意放弃自己的方法而选择更好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选择简洁的方法,说明多种方法需要优化的必要性,一部分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法反映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那2.19%的学生是基础偏差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在教学中,要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激励与帮助。
五、关于学生交流、评价与反思
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养成了一定的问题解决的习惯,但学生中还有一些差异。
对于解决问题后的做法,44.23%的学生能自觉进行反思与回顾,31.39%的学生偶尔愿意检验,24.38%的学生解答完就好了。调查表明,有近1/3的学生反思意识不够强,还未养成良好的检验反思的习惯。
让学生体验到检验的必要性。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一些学生容易混淆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检验来作出评判,让学生感受到检验的价值。
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缺乏方法的指导,学生“有心却无力”,根本不会检验。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实实在在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检验的方法。
北师大版教材针对“问题解决”的内容编排过于分散,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归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如何逐步深入,在每一学段应该做到怎样的程度等等,都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六、附题
五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专项调研
1.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
3.王大叔选购下面几种羊,最少选购1种,最多选3种,一共有多少哪几种选法?请列举出来。
4.学校买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一共用去252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正好是一张办公桌的1/3。求一把椅子和一张办公桌分别是多少元吗?
5.工人们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公路全长多少千米?请用两种方法解决。
6.坪市中学有52位同学参加乒乓球决赛,单打比赛和双打比赛一共有18桌,单打的有几桌?双打的有几桌?
7.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2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先画一画,再计算)
8.有A、B、C三个网站,A网站2天更新一次,B网站3天更新一次,C网站4天更新一次。某月1日三个网站同时更新后,到这个月10日,这三个网站哪几天都没有更新?
9.元旦联欢会作文300字五年级 篇九
没过一会儿,元旦晚会就开始了。先是老师叫我们吹气球,我没有吹是因为我不会吹。
吹完气球了,袁以晴和严子豪就开始了开场白。后面就是瞿好、刘靖瑶、涂雨馨歌唱的《外婆的澎湖湾》。我觉得她们唱得特别好听。
看完了节目,就到了中场游戏了,玩的是“我带气球飞”。我是和梅珏莹一组的,最后我和梅珏莹拿了第一名!
10.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策略的改进 篇十
关键词: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全面发展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相应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复杂,对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教学策略的改进,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生活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相应的情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相关内容,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统计”这一内容的时候,教材上的一些情境设置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差距,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情境展开教学,如:举行班级干部选举时,进行统计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可以灵活地学习相关知识,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且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关系,进而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实例的分析与列举,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教学内容,展开分层教学
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都具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行确定,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分层提问的运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进行思考,进而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进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就是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老师进行教学策略改进与反思的重要途径。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内容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与学习态度,并且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變化与发展,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课堂作业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评价。其中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定性评价采用评语形式,这样就可以时刻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也可以促使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重视评价方式的采用,促使评价激励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加强教学策略的改进,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长茅岭中心小学)
11.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十一
看着他们入神的表情,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作为一名五年级语文教师, 这学期的语文课该怎样上好呢?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如果不对全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做到胸有成竹, 有的放矢, 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今年石家庄全市选用的这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的, 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内容全面, 布局结构合理, 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层次性、逻辑性强。无论是从知识传授还是从技能培养角度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本册教材共选编8组文章加1组选读课文。每一组文章都有一个侧重点, 8个侧重点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共同组成一个知识与技能共同体。完成8组课文的教学任务, 也就达到了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的。这8组文章, 从内容上来看, 有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的开阔学生视野;有的传授历史知识;有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的宣扬爱国主义;有的进行励志教育;有的培养高尚情操, 有的启迪学生智慧。但无论哪一组课文都离不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1组文章, 选择的是与读书有关的四篇文章, 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体会读书的乐趣, 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是怎样阅读的, 从书中汲取营养,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一生与好书为伍, 进而走向成功。第2组文章, 选的是古人与海外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 既可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也可让学生体会到写这些文字的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来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第3组文章, 选择的则是4篇说明文, 让学生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说明一种事物需要不同的说明方法, 要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说明类型,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培养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 学会向他人、向社会推销自己。第4组文章都是属于有感而发的生活散文, 让学生读后从作者的生活和感触中, 启迪自己的心灵, 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第5组文章, 是由若干小短文组成的, 是高度凝练的知识载体, 直接触及语文教学本身灵魂, 通过对汉字知识的介绍, 了解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了解、热爱、学习之情。第6组文章, 全部选择表现人间大爱, 触及人类灵魂的文章, 每一个人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有时是亲切的话语, 有时是热情的鼓励, 更多的是严格的要求。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 反映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而怎样通过描写父母的音容笑貌、语言动作把这种深沉与宽广的爱表达出来, 则是本节学习应达到的目标。第7组文章, 选取了4篇描写历史事件的文章,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一百年的噩梦, 一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也是千百万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 学习这部分内容, 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第8组文章, 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及我们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在困难和敌人面前的英雄气概以及当家作主站起来的豪迈情怀。最后还有8篇选读课文作为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之用。
总之, 这8组文章和最后若干篇选读课文, 各有侧重, 各具风格, 从不同角度共同为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
当然, 这8组文章在本册中, 分量不同, 地位也就不同。有的要重点学习、深入学习, 有的侧重于思想及品德教育;有的侧重于字词练习;有的侧重于学习写作方法;有的侧重于培养实践技能。当然在实际教学中, 也就需要下不同的工夫, 采用不同的方法, 花费不同的心血, 有的放矢, 区别对待。有的需要精讲, 有的要一带而过。
另外, 每一组文章中由于其在本节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其所包含的知识点多寡不同, 知识容量的大小不同, 也就把他们排在不同的位置。比如, 在本册的第1组文章中共选取了《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四篇文章, 而《窃读记》无论从思想性、知识性两方面都当之无愧地被排在第一位。且不说文中应用了环境、面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一系列表现手法, 还有一系列特殊句式的应用, 但就生字课后就罗列了十几个。练习题也设置了四五道之多, 这篇课文就需要精细研读, 最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
再比如, 第8组文章, 共包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四篇文章, 《七律·长征》是诗歌, 其他三篇是白话文, 容易理解。《七律·长征》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 大气磅礴的上乘佳作, 一字一解, 一句一解, 句句用典, 短短56个字把波澜壮阔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描绘得真真切切如诗如画, 读之酣畅淋漓, 胸襟大开。其藐视一切困难与敌人的英雄气概正是我们现在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所缺少所需要学习的。
12.五年级XX年元旦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二
一、地点:万平口
二、形式:自发组织,AA制,搭乘公交或自驾前往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四班同学、老师、家长
四、活动流程:
6:00-6:30前往XX广场(演艺广场一带太拥挤,今年决定在xx广场);6:30-7:00观看演出,寻找班级组织,签到,领取放飞气球及礼物;7:10-迎日出,放飞梦想;7:20-拍照;
7:30-海边解散,自由活动,前往XX广场;9:00-看电影。
五、活动项目:
.到达万平口,找到组织,签到,并领取礼物和一只放飞气球;
2.以家庭为单位,在气球上涂写新年愿望、XX年祝福等;
3.迎接新年日出,老师(或代表)讲话,放飞气球,放飞梦想,互道新年问候;
4.全体人员和新年第一缕曙光合影拍照。
5.xx广场美食城或肯德基吃早餐,之后去xx广场4楼保利影院(目前日照效果最好的电影院线)观看最新上映徐克导演3D动作大片—智取威虎山(9点半放映,片长140分钟)。看完电影,活动结束。
六、报名方式:
家长QQ群报名或电话报名,报名截止到XX年12月31日,电话15865483xxx,15306336xxx
注:必须有一位以上家长陪同方可报名,家长报名年龄限制在60岁以下。更多详情见家长QQ群314102xxx
七、报名费用:
.放飞活动
暂不收费
氢气虽然成本低,但易燃易爆不安全,我们采购高质量进口气球和安全惰性气体—氦气,根据上次的预算,每个气球的成本大约4-5元。
现在向家长征集赞助以下物品:
活动条幅1条、小礼物不限量、记号笔10支
2.电影票30元/人集体购票,费用自理(门市价70元,会员卡35元)
八、提醒事项:、放飞气球时听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或口令;
2、当日日出时间大约7:10分;
3、天气较为寒冷,注意根据天气着装,注意防寒,佩戴保暖手套;
4、自备记号笔书写愿望和祝福;
5、请准时集合,过时不候。
紧急联系电话:15865483XXX(马XX爸爸),15306336XX(郑XX妈妈)15206332XX(张XX妈妈)15166333XXX(朱XX妈妈)13561960XXX(王XX妈妈)
九、免责声明:
13.六年级关于元旦的作文:元旦前奏 篇十三
今年元旦是我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一年。20,我从一名幼稚懵懂的五年级学生变成了一名六年级学生,随之而来的,是紧张的学习。特别是下半年,每天我都在学习中度过。我不仅有学校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习题,还有妈妈为我报名的各种学习辅导班。一开始,我还向妈妈发脾气,问她为什么会给我报这么多补习班,后来我明白了,她只是想让我进到更好的中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如今圣诞节刚过,我背着书包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未来前进。路旁的商店早已把圣诞的布置拆下,换上“新年快乐!”,连音乐也变成了“新年好呀......”大家的内心都写着对来年的希望。回到课室,班干部在忙着布置课室,各种气球和彩带随风飘荡,连着我们的心都飘出窗外了。各班同学都收到一个令人激动的通知,“本周五我们要举行元旦联欢会,每个班都出一个节目,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谁想参加表演呢?”老师在讲台激动地宣布这个消息,还想听听我们的建议。同学们在座位上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在趁机跟自己的朋友聊天玩耍。最后我们决定:全班来一次合唱,让我们班级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有了初步的想法,很快我们就确定好歌曲,准备每天晚上放学后多留一个小时进行排练。
14.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十四
一、以“高分”评价学生, 激发进取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及教学实践证明,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高分, 都有机会得高分, 能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体验成功的喜悦, 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评价学生时,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每当我提问一名待优生给他得高分时, 其他组的组长总是怂恿自己组的组员勇敢举手, 并给予帮助, 而他们也不负众望, 虽不能百分之百说得好, 但是总会有进步。 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二、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 推波助澜
多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能呈现出文字、图片、声音乃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 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推波助澜之效。特别有利于把一些学生陌生的、单凭教师口授不宜讲清的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更便于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使刻板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充满魅力, 增强授课的艺术感染力。多媒体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 如突破传统教学中黑板面积和时间的限制, 利用多媒体增加训练量, 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 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
如学习并运用句型 “There are enough…/There aren’t enough…”, 对比事物的数量与实际所需进行描述。先从网上下载图片让学生看图描述, 再找到有关浙江余姚被大水包围、当地超市食物被抢购一空的相关新闻报道, 通过一幅幅画面, 把英语应用到实际中来, 不仅激发了兴趣, 还练习巩固了重难点句型。
三、融洽和谐师生关系, 发挥情感魅力
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具体化为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情感和对英语学科的情感。
在班上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 对那些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 耐心帮助, 对待进生做得好的地方多肯定、多表扬, 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增强他们的信心。教学中, 我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情与动作, 经常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给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热情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功, 我都不吝惜我的奖励;奖小红星、翘大拇指是我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我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表扬,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四、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自身素养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 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 优化教学方式, 在实践与反思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合作学习, 加强交流, 逐步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和途径, 成为不断进取、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这才是一名英语教师教好英语的源泉。
五、找准理论支撑, 强化听说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 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新标准英语五年级课文比较长, 多以对话形式或短文出现。 对新授课我多以如下形式设计。
1.通过复习或歌曲或游戏进入新课。 如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2 What did Daming do? 一课, 播放歌曲The London Eye, 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出示the London Eye的图片, 运用第一单元所学的句型引导学生描述图片:The London Eye is a big wheel.It’s wonderful, 再出示the British Museum, Big Ben, the London Eye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At the weekend, Lingling, Sam and Amy visited lots of places. They went to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y visited Big Ben and the London Eye. So what did Daming do?
2. 抓住文章的关键处, 导入课文, 播放录音, 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 播放第一遍录音。“Now let’s listen and find.”
①Who ( 谁) went to the Great Wall? ②When (什么时候) did they go? ③How (怎样) did they go? ④ What ( 什么) did they do? ⑤What (什么) did Daming do?
3. 依据课文, 提出相关问题或以填空形式, 播放录音, 了解课文大意。如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2 What did Daming do?”一课, 让学生通过听第二遍录音, 完成课文填空。
① Daming and his father () at the weekend. ②They went there at ten o’clock ( ) .③ They went ( ) to Badaling. ④ Then they ( ) for one hour. ⑤ There were ( ) . ⑥ They ( ) of the mountains.
4. 运用多媒体下载图片或播放视频练习重点句型。 出示自己去红莲湖的照片, 运用过去式进行描述。
At the weekend, Daming went to the Great Wall.
Last Sunday, I went to Huaitai. I visited Honglianhu. I went there by bus. There were lots of people. It's very beautiful. I took photos of Honglianhu.
5.拓展延伸。
(1) 想一想, 说一说。
①Where did you go at the weekend?
I went to the park./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 went to Huantai.
② When did you go?
At ten o’clock in the morning/Last Sunday.
③How did you go?
By bus/by bike/by car/On foot.
④What did you do?
I played football./ I bought some books.
I visited Honglianhu. I took photos of Honglianhu.
(2) 形成语篇, 让学生练笔写一写。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只要不断地更新自己, 更新教学方法与策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
摘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具体化为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情感和对英语学科的情感。
15.五年级的元旦作文 篇十五
关键词:动作描写;原因;“四式四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59-0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下册第七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动作描写是凸显人物的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手法。五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比中年段时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的习作中反映一个较为薄弱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动作描写较单一、欠具体。孩子大多数只简单地写了做什么,没有写具体怎么做。不会把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动作,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内心世界。因此,笔者对如何让五年级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更精彩进行了方法的探析。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鲜活的人物形象。老舍先生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使人物真实可感、栩栩如生。
一、巧观察,善积累
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①此外,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中也提出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②
进行有效的动作描写首先要引导孩子从身边出发,观察人物复杂多变、连贯的动作,重视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此处的观察并非走马观花,而是带有目的性的。作为老师,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每一步由几个动作完成,把一个复杂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再把几个阶段的行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动作。例如体育运动时,孩子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腿部运动,从而体会写腿和脚的动作的词就很多。“踢、跑、跳、蹦、滑、跨、蹲、蹬、踮、溜、走、转、退。”学生在卫生值日时,观察擦玻璃、扫地等情景。例如擦玻璃时,“掸玻璃,换湿布,哈气,踮脚,抓窗柩,用手指抠,用干布擦。”从而感悟怎么做这一系列过程把事情写具体。
学生平时对生活经验与语言材料的积累,是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写作“素材库”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勤读课外书,多读报杂志的好习惯;做好摘录笔记,及时记录好的构思;广泛收集信息,尤其是关于人物动作描写的资料,并分析整理。
二、引导分解,使用准确的动词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人的动作是‘人的心里的钥匙。”③不同的动作体现了人的不同状态,要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令人感觉传神、传情。
“一个人从马上爬下来。”“一个人从马上跳下来。”“一个人从马上跌下来。”同样是描述一个人从马的背上下来,“爬”字体现了那个人对马的极度恐惧的心理便跃然纸上。改为“跳”就把一个勇敢的人写活了。“跌”字让人不禁联想到有可能是马的性子刚烈,那个人无法驾驭从而跌倒的情景。
此外,引导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把一个复杂行动分解成几个阶段,再把几个阶段的行动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动作,并选择恰当的动词写出来。
有学生在习作中这样描写运动员赛跑。“400米比赛开始了。小豪跑啊跑啊,一直跑在最前面。最后,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此时的描写没有过程,缺少具体动作,人物的特点不够鲜明,文章显得很空洞。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每一步由几个动作完成,引导他们观察运动员的手臂、双脚、身体有什么变化,思考每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00米比赛开始了,在跑道上的小豪就像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有力的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他的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他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孩子修改后的片段使用了“飞奔、摆动、迈、倾斜、抬、挺”等一系列动词,读者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小豪跑步时有声有色的画面,进而佩服他身轻如燕,奋力拼搏的个性特点。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三、揭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高尔基所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地多做事,少说话”。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
“雨杨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着。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他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
在这个习作片段,学生使用了“拿、蹲、搓、叠、按、移、弓、低”等一系列东西,抓住雨杨的一举一动去反映他爱劳动,做事情认真负责的个性特点。从而令读者从心底里佩服他这种做事情的态度。
四、巧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巧用比喻、夸张等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日常观察到的动作,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运用到习作用去。
“‘砰的一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又像一只饥饿的猎豹一样向前狂奔。”“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身子瞬间腾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落入沙坑,双腿弯曲,双脚深深嵌进沙地。”描写跑步、跳远的句子都巧用了比喻的修辞,让人对速度飞快的运动健将印象深刻和跳远时选手腾空飞跃的情景历历在目。
注释:①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8)。②于永正《于永正与五重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③陆恕、刘济远《学作文“小问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1)
参考文献:
[1] 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 教育研究. 2009(01)
[2] 肖春远.感悟新课程——试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观[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4)
[3] 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02)
16.元旦的二年级作文 篇十六
12月31日,学校在体育馆举行了庆“元旦班级特色秀”文艺演出。一开始我走到指定的位置,坐的可整齐了。咚咚的鼓声一响演出就开始了,接下来有“唐诗”朗诵、有“武术”表演、还有“环保服装秀……”可精彩了。虽然那时我脖子不“开心”,疼的让我想掉眼泪,但这样的演出我却还想再看一遍。
班级特色秀结束后,老师给我们发了糖果,给我一块巧克力,还给我一根棒棒糖,我嘴里咬着甜滋滋的棒棒糖跟着奶奶回家了。我在心里想,等到来年的班级特色秀我也能够登上这个绚丽的舞台,进行演出,那该多好啊。
17.元旦趣事的五年级描写日记作文 篇十七
“喵,喵,喵……”,忽然,传来猫叫声,一阵接一阵。时高时低,虚弱无助。我寻声找去,一只小奶猫卧在一楼的雨棚上。小奶猫被雨雪打湿了,满身的毛凌乱地粘在一起,蜷缩着身子,一动不敢动,一双大大的圆眼睛注视着我。好一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样子。突然它奋力站了起来,对着我“喵喵!”。这是在寻求帮助吧,它是不是想从雨棚上下来?它是不是想找到回家的路?
我摊开双手,举在胸前,想让小猫跳到手上。可它不肯前进半步,只是停在原地,不断对着我“喵,喵”。 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好办法:掏出背包中的小花伞,撑开,扇柄向上,在伞布上放了我的小零食——花生小鱼干。“咪咪,咪咪,别怕!别怕!跳下来,请你吃,好吃的小鱼干!”我双手托举着雨伞,温柔地看着它。过了一会儿,小奶猫一步一移地挪到雨棚边沿,轻轻跳下。我把伞小心翼翼放到地上。一抬头,看到小奶猫已经在小花伞里大快朵颐了。饕餮之后,伸出粉嫩嫩的小舌头,舔舔嘴巴,舔舔湿漉漉的毛,朝我“喵,喵”两声,算是道谢吧。旋即,它跳出小花伞,轻盈如芭蕾舞演员。
我跟着它,一直跟到了它的“家”——车棚。猫妈妈身边围着一群小奶猫。 “喵,喵”,猫妈妈舔舔它,既责备,又心疼。“喵,喵,喵”它蹭着妈妈,卖卖萌,撒撒娇。这下我放心了,哼着卖汤圆的小曲,向奶奶家走去……
18.水平三(五年级)《耐力跑》教案 篇十八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的理念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书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要求,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充分关注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耐力跑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整节课始终围绕少先队队旗这一教具, 在音乐节奏的伴奏下, 让学生跟着音乐掌握跑的节奏, 既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练习中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教师用书》必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跑教学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通过改编传统的耐力跑练习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渗透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来转移学生耐力练习时的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的兴奋度, 减轻身心的疲劳感。
通过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 设计口号、队名或者标志, 突出团队意识, 特别在评价上更要突出团队精神, 在集体团队力量的激励下, 完成耐力跑的任务。本课趣味耐力跑充分发挥教具—少先队队旗的功效, 特色鲜明、操作性强。
通过自由慢跑、叫号赛跑、直线跑、曲线跑、绕圈跑、往返跑、“数字”跑、图形跑等多种形式, 对发展学生耐力速度具有重要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 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 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刺激, 而且在性别、遗传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且单一的运动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
四、课的流程
课的开始阶段 (课堂常规) →课的准备阶段 (自由慢跑、体会摆臂、跑得轻松自然、有节奏, 游戏:叫号赛跑) →耐力跑学习阶段 (体会呼吸节奏) →耐力跑提高阶段 (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伴奏下跑数字、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跑图形) →耐力跑拓展阶段 (游戏:队旗永不倒) →放松小结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伴奏下愉悦身心) 。
对耐力跑教学的试教感受和点评
笔者按照原教学设计不加改动进行授课, 感觉到这个教学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 也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针对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感受进行简单说明。
一、教学后的感受
本教案是水平三 (五年级) 《耐力跑》教学, 教案针对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流程进行论述与分析, 并按照四段式撰写教案, 教案中主要教学过程是由基本部分中的“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跑数字”、“跑图形”和“队旗永不倒”5个环节构成, 这些形式的跑的连续运用, 极大地激发、维持与提升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兴奋性;文中设计的图形跑、跑数字在小场地内就可以完成, 解决了小场地练习耐力跑的困难。但按照原文作者的设计, 教学后虽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明显出现运动量较小、需要讲解的地方较多、练习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现象。
二、教学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开始部分中的时间安排4min, 进行常规与安全教育的说明, 没有让学生动起来的安排, 笔者上课时只用1′30″, 因此, 在这个环节安排4min的时间过长。
2.准备部分中利用篮球场地线进行自由慢跑, 合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练习, 保证学生的跑有一定的方向与目标, 在教师指导栏中针对自由慢跑有专门的说明, 即用“顺口溜”口号激励鼓舞提示学生, 笔者上课中不知道具体的“顺口溜”是什么, 如果在教案中明确给出来则更好;在学生活动一栏中有“与教师互动喊口令”也存在和“顺口溜”同样的问题。
3.游戏“叫号赛跑”安排在耐力跑前面较好, 先用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并且游戏是学生都熟悉和做过的, 简单易懂;按照教案中的安排1min, 笔者清楚这1min是每名学生的练习时间, 但没有明确标明在1min时间内可以练习几次。
4.在耐力跑教学环节中, 先进行“体会呼吸节奏”的练习, 再进行“跑数字”、“跑图形”的练习, 从时间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笔者上课时让每名学生练习一次, 每次分别持续2min、3min、2min。这里出现的问题是“跑数字”时数字的大小、每个数字的大概距离是多少没有明确说明, 建议给出每个数字跑完大概有多少米的距离, 便于操作。而且笔者上完课感觉这个阶段的三个内容可以合并为两个内容完成, 将第一个内容“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融汇在“跑数字”和“跑图形”当中, 让技术与运用相结合, 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而且减少一次讲解、示范、点评的时间, 将这些时间运用到学生的练习中, 能进一步提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三、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后的整体感受
1.运用多种形式的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对“跑数字”十分喜欢, 第一个班级的课为了完成原教学设计的安排, 没有让学生尽兴地“跑数字”, 课后学生直言“跑数字”比“跑图形”有趣, 变化多样, 并建议不按照0~9的顺序跑动, 可按照每组排头自由跑动。第2节课, 笔者改变了教学设计, 删除“跑图形”采纳上一节课学生的建议, 每组利用自制“皮垫”规划出一块场地, 学生在这个场地内由组长带领进行绕“数字”跑动, 效果较好。
2.教案的出发点是利用“队旗”作为教具, 结合音乐并让学生合作设计口号、队名,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材变得生动有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形成“乐学、勤思、多动”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但在教案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队旗”在各个环节和不同练习形式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仅仅在最后一个游戏“队旗永不倒”中有明确说明。建议在不同形式的跑的练习中加以说明。
3.教案中呈现了“自由慢跑、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跑、跑数字、跑图形、队旗永不倒”六种跑的形式, 这些形式都能较好地吸引学生, 跟着教师的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利用作者的原创上课中发现, 过多的练习形式的运用, 无法凸显最有价值的练习形式, 也无法体现出重点方法。
4.此教学设计过程清晰, 每种练习形式也都相对独立, 但这些练习形式之间的衔接语言、鼓励的顺口溜、教学设计中谈到的队旗的利用、组织的形式、场地的布置等没有明确地说明, 让上课者很难把握作者的设计初衷。
以上是个人对教案设计和上课后的肤浅感受, 仅供参考。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兴发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意犹未尽团队跑, 寒冬料峭添欢乐
吴老师的五年级耐久跑 (第三课次) 很容易上手,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也不需要器材。笔者在对这篇教案进行试教时, 感受到本教案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教案, 很接地气, 体育教师拿来就可以借用。
从热身的简便易行开始, 通过“叫号赛跑”游戏, 提高学生课堂的兴奋性、注意力, 为随后进行的耐久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令指挥学生两步一吸气, 两步一呼气, 学生的体验是夸张且富有生机的, 欢乐跑也因此随之而来了。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的伴奏下, 大部分团队在进行阿拉伯数字跑时跑得很形象, 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团队不是靠速度完成任务, 而是靠投机取巧完成的。针对这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加强思想教育就很有必要性了, 除了针对队员的教育, 更要引导小组长负起责任, 确保学生在耐力练习时, 能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和思想水平, 从而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为跑出极点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体育教师需要一定的技巧。接下来,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图形跑时,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认真、扎实地使用学到的克服极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学生的练习乐此不疲, 整个教学秩序井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这样被吴叶青老师的设计所涵盖。在“队旗永不倒”游戏中, 每位学生的积极意识、尊重意识得到有效地强化和培养。最后的放松环节, 欢快有趣, 达到放松的目的。
对吴老师提到的分层教学困惑, 笔者在实践中没有体验到, 原因是学生练习的量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分层教学的需要不够明显, 究其原因是课堂借班上课和学生的配合不够, 密度和强度还没有达到分层次的要求。课后, 组内教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认为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而且也很容易安排分层教学, 将队旗跑得好的团队队旗贴星, 星越多, 代表这个队耐力素质越强。学生可以自荐, 教师可以给跑得轻松的队员贴星, 自动升级到相应的队旗队伍中去。组内教师们还建议增加走跑交替环节和音乐, 便于贴星和克服极点, 也是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
基于吴老师的设计、反思与笔者的课堂实践、课后研讨, 对吴老师的课做了适当调整, 在自由慢跑之前增加了“找朋友”的游戏, 这样过渡到团队跑更自然有趣。为了学生的安全和跑时的有效性, 建议利用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进行教学。“队旗永不倒”的游戏中, 队旗可以作为一个“接力棒”, 方法为一名学生将接力棒立于地上不动, 下一名学生跑来握住, 依次进行,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队旗的敬仰和对规则的遵守。
教学中的最后环节, 吴老师运用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 可能是因为没有现场看到教师的放松舞蹈, 所以有些质疑放松的效果。同时, 认为此音乐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 觉得稍显幼稚。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放松环节更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藏族锅庄舞, 学生放松时特别欢快, 气氛很轻松。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陈明建
【五年级的元旦作文】推荐阅读:
元旦佳节上的五年级见闻日记作文01-23
五年级元旦的一天日记400字08-06
五年级元旦主持词07-11
快乐的元旦节小学二年级作文06-08
三年级快乐的元旦300字作文06-17
难忘的元旦活动小学六年级作文07-27
四年级描写这个元旦节日的话题作文12-08
元旦八年级作文08-13
小学元旦作文三年级09-22
八年级元旦节庆祝活动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