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精选15篇)
1.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一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甘中附院门诊部
包小英
[摘要] 从社区护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着手,论述中医护理在治病、防病、养生与保健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所以在开展社区护理过程中,要尊重国情,挖掘中医潜能,开创有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关键词] 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一般而言,社区护理的目标包括:(1)增加个体、家庭、团体的抗病能力,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2)提供各类人群所需的护理服务;(3)控制(重点消除)或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区环境;(4)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1]。
中医因其比较重视精神调节,饮食宜忌以及药物的炮制、煎煮和服用方法等而更贴近生活,更适合于社区,其护理方法应更容易被社区护理所纳人,达到充实社区护理的内涵并补其不足的目的。2008 年 1 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号召全国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护理工作必将进一步深入到社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中医护理必然走入社区,先将其特色与优势介绍如下。
1、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社会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整体观念贯穿到整个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上[2]。护士在观察病情时,从整体观念出发,“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即在观察病情时,通过病人外在变化来了解其内在的情况。如通过病人的表情、语言、生活起居、精神情志、心理个性,局部的病变,舌苔、脉象的改变,可以了解病人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故而,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外,中医的整体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要求社区护士在改善社区环境,调整社区居民的精神心理状态方面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参与社区环境建设。
2、重视情志调护
情志异常、内伤脏腑。情志的异常变化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加重病情或导致疾病恶化的重要因素。[3]七情异常超越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发生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情志过激常常加重病情。在社区护理中,我们可以针对病人情况,以诚挚体贴,因人施护,在避免刺激的原则下,采取说理疏导、劝说疏导、移情相治、顺情从欲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咨询,采取精神支持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使之保持情志疏畅,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物的治疗和情志调护的双重效应。
3、重视饮食调护
中医把“饮食不节”和“五味偏嗜、饮食宜忌”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从“医食同源”的记载上来看,又说明某些食物除有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医疗保健的作用。如何正确的给于饮食宜忌的指导,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社区护理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区的人群,及身体稟赋强弱之异,饮食和习惯各不同。所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定,根据病情,适当照顾其饮食习惯,应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将药疗、食疗有效结合,将食物性味,将膳食的温补、清补、平补三大类合理运用于病情发展中的各个阶段,更符合中医的辩证观。
4、重视养生与保健
中医护理拥有自己完善的养生保健理论。中医养生讲究恬淡,虚无,宁静内守,五味调和,顺应四时之气,调摄生活起居。如《素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些养生原则,《寿亲养老新书》对病人居住的环境提出:“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社区护士用这些中医理论去指导社区居民的养生保健,无疑会得到认可与欢迎。另外,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一些群众喜爱的中医保健运动,也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社区护士传授给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掌握正规的保健方式,掌握中医保健的要旨所在。这些,对于社区群众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都是大有裨益的。
5、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蕴藏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她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诊断治疗方法。如我们常以中医内治为主的“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八法应用,以中医外治为主的“针灸、拔罐、按摩”和“气功导引疗法”,举不胜举。这些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适合于我国民族习惯特点,至今广泛流行于民间,更易于大众接受。在社区护理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人员不仅掌握了中医独特的诊疗技术,而且也系统的学习掌握了现代医学理论和护理技术操作。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各取所长,实为开展中医社区护理的一大优势。
6、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护理技术
随着现代护理学对中医护理学的影响和渗透,近10年来中医护理操作也有较快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护理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有:穴位注射、中药静脉注射、中药灌肠、中药口腔护理、中药介人疗法、埋线疗法、中药离子导人、经穴磁疗、激光针疗、电针、微波热疗、中药超声雾化吸人、自动煎药机、中药蒸汽治疗床或蒸汽房等[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医护理操作的发展前程不可低估,要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21世纪的社区护理,中医将大有可为。它的潜在能量一旦得以开发,将为我国社区护理的不断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不但为我国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将造福于全世界人民,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曼春,常严萍,张晓琳.社区护理服务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0):587 [2]关华.浅谈中医护理特色[J].广州医药,1995,(3):61 [3]朱光萍.浅谈中医护理走向社区的可行性、必要性.[J]医学信息,2010,23(2):513 [4]陈佩仪.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我国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前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2):163-164
2.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二
1 中医社区医疗作用
1.1 中医理论
中医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中医理论自古即具完善的理论体系。治疗时,不仅考虑疾病情况,还兼顾患者社会环境与心理因素等方面。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推拿、服药、心理刺激等多种疗法。
1.2 群众基础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治病疗伤、强健养生,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中医中药运用自然疗法及天然药物治疗疾病,得到人们的认可。而如今环境保护与回归自然的思想更使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中医具有“治本”的理念思想,对于某些慢性病与疑难杂症,人们更青睐于中医治疗。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养生与保健渐为人们关注。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应时而动的理念更被广大中老年人所推崇。
1.3 中医社区治疗作用
中医在社区治疗中,多治疗如感冒、发热等基础病症,疗效显著。对疑难杂症,因理论基础不同,中医更多地从病因入手,常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症状逐渐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中医针灸、推拿等理疗手段,有效解决亚健康问题,更结合心理疗法,平心静气、养神补精等思想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保持健康。
1.4 中医社区护理作用
中医社区医疗中很大一方面是负责社区居民的日常护理[2]。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护理、术后康复护理与老年人保健等发挥重要作用。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情志、药膳护理技术,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指导老年人药膳食疗,锻炼养生之方法。
1.5 中药在社区医疗中的作用
中药的发展与中医发展相辅相成[3]。大多中药为草本植物,天然又具很好的疗效。中药一直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及费用低等优势优点深入人心。中药配合中医诊断合理运用,能发挥出巨大的功效。
2 完善中医社区医疗
2.1 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我国社区医疗存在医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提高医疗人员水平迫在眉睫,应对现有人员与各大中医药高校合作培训进修,鼓励高学历中医药人才走入基层,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医疗工作。同时,鼓励广大员工不断学习和提高服务意识,以更好地提高人才队伍水平。
2.2 完善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制度
中医药发展与服务社区须合乎规章制度,政府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彻底整治目前中医药发展鱼龙混杂的现象,根除以中医药名义谋取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不法行为。
2.3 发展壮大中医药社区服务机构
政府应予大量资金支持,不断引进人才,建立示范单位[4],表彰先进单位,树立先锋人物。与各大高校建立定点指导单位,将先进医学理论逐步运用到实践中来。同时,与各大地方医院、名老中医保持临床经验的交流,以充实社区临床经验。
2.4 深入群众进行宣传
进行社区中医科普知识普及,宣传中医思想,使广大居民更加了解中医。使社区居民及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理论与方法,在治疗、保健、养生、预防疾病方面,均发挥着独特优势及作用,同时对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社区中引入中医治疗,可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在未来医药发展历程中,中医药学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社区医疗,中医,服务体系,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向文,黄冬梅.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前景与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09,28(26):120.
[2] 冯孟哲,钱彦方.浅析中医护理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2):102-103.
[3] 朱为勤.浅谈中药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外医疗,2012,31(11):134.
3.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治未病;社区;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170-01
中医“治未病”思想属于祖国医学重要的特色以及优势,随着国际化涉及的范围逐渐的扩大化,该理念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1]。“治未病”是由我国古代医学家提出的对疾病的预防学术思想。其层次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病后防复,强调的是早期要对疾病进行预防,对疾病及早发现确诊并及时给予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病后要预防其复发。高血压、糖尿病在社区居民中为高发疾病,中医养生保健的“治未病”的理念是防止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1 中医“治未病”与高血压、糖尿病防治
1.1 未病先防
1.1.1 保持良好的心態,以保证肝气调畅
《素问》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2]。这就说明精神、心理的损伤与致病之间的有着必然的联系,情志异常,正气内虚能够招致外邪而致病。随着社会的快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压力和负担接踵而来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平时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而这些因素均是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的原因。情绪亢奋以及精神紧张均会造成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等,而肝气郁久则会化火,肝火上炎,气血上逆则会造成高血压;肝失疏泄,气郁上火,上灼肺胃阴津而下灼肾阴,进而引发糖尿病。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闭而少欲,心安而无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意思是说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懂得知足常乐,保持精神的愉悦,以调和脏腑的阴阳气血,自然就会百病不侵。
1.1.2 生活起居
《素问》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3]”的养生法。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每日注意锻炼身体以强健体魄,规律生活,才能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人们的生活不规律,时日一长则会造成人体正气虚弱,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时间、强度以及频率等,注意要以有氧运动为主,社区人群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
1.1.3 合理膳食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等合理制定日常饮食方案,要严格限制钠盐、糖的摄入量,坚持低盐、低糖饮食,钠盐和糖的每天摄入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制定,一般钠盐每天要低于6g。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要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增加含钙、钾、镁等元素的食物,并要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以改善患者血管运营以及胃肠道蠕动等功能,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尽量少使用含高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等的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用餐原则,切忌暴饮暴食,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于肥胖。
1.2 既病防变
1.2.1 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治疗
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检查,以及早进行诊断。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血压监测,医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给予积极治疗,并对患者病情实施密切监控,以降低患者病情的进展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症、临床症状等,从患者五脏阴阳气血的平衡入手,巧妙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调和人体气机,恢复人体自然生命节律,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生活习惯。
1.3 病后防复
1.3.1 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糖变化情况
要提高患者依从率,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增减药量或者自行停药。当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体征异常等情况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停药要遵循逐渐减少剂量的方法[4],防止出现血压反跳的情况。
1.3.2 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根本上治疗疾病
疾病初愈时患者临床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此时机体内邪气未尽,正气未完全恢复,气血不定,阴阳尚未完全平衡[5],故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疾病在治疗后收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后,要注意仍要继续对患者进行机体调理,以真正达到固本培元、扶正祛邪、调补肝肾以及化痰除湿的目的,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高血压、糖尿病的复发。另外,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经络运行的规律,适当进行保健治疗,如可以经常适当敲打按摩经穴,用温水泡脚、散步等,以使肢体远端以及皮肤经气舒畅运行。
2 结论
中医学中,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畴,这两种疾病主要涉及到心、肝、肾诸多脏器,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致病因素侵袭而导致肝肾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而引发该疾病。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预防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斯宁.治未病理论在社区高血压病干预中的应用探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43(13):156-160.
[2]苏云其美克.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63(30):28-30.
[3]杜续.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运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45(11):1281-1285.
[4]邓宗奎,龚润秀.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J].中国疗养医学.2010,26(09):52-54.
4.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总结 篇四
20xx-11-6——20xx-11-13上午8:30——11:30
活动地点:
xx社区门口活动参与人:xxxxxxxxx
活动内容:
宣传中医治未病知识、为社区居民免费进行测血压、疾病诊治、健康咨询、体质辨识、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
活动实施:
免费发放中医治未病手册及健康教育处方计3千余份。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诊治、健康咨询500多人次。免费为社区居民填写体质辨识手册300余人次。免费为社区居民测血压600多人次。
活动效果评价:
本中心在xx社区门口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中医治未病义诊活动。除了普通的疾病诊治、健康咨询外,主要让社区居民了解了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意义、9种体质的区别、自己是何种体质及如何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调整等来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反映良好。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五
实地模拟检查情况通报
为迎接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估检查,创建办于2012年2月12日至16日按照《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单位检查评估细则》对我区10个中心和2个站进行实地模拟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1、各中心(站)均能把创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在2011年12月省级评估验收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与改进。各单位能延续开展中医药宣教工作,利用展板、影像资料、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如孝陵卫中心宣教力度较大,挂横幅、下社区、开讲座,使居民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2、各中心(站)在原有基础上想办法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聘用本系统和南京市专家,拓展中医药专科建设。如孝陵卫外聘了4名专家开设了中医内科,兰园增设中医儿科和中医妇科,红山、玄武湖聘请了1-2名专家开设中医专家门诊。
3、各中心(站)均安排了专人整理和收集创建资料,目前各类资料正在延续汇总之中。
4、卫生系统的中医药培训基地自1月11日以来,已持 续进行了13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各中心(站)也在加大
培训力度,延续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各中心(站)要培养自己稳定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做到中医、针灸和推拿等科室全日制门诊,尽可能多地引导居民到社区就诊,增加中医特色专科诊疗服务。检查期间,部分中心(站)“人气”不旺,甚至无中医门诊病历可查。
2、检查过程中电话随访居民,对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较低。因而对中医药服务满意度也不高。部分居民直接回答不知道。
3、访谈各中心(站)中医类别、临床类别医师,普遍 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如对2009年国务院22号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不知道;临床类别医师对中医适宜技术8法不了解,更不会掌握应用。
4、各中心(站)康复病历不健全,部分单位未按照要求建立康复病历;已有的康复病历存在记录简单、中医内容偏少。
为确保创建成功,在现阶段创建工作的基础上,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创建工作作为今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精心部署、组织落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医药宣传氛围,确保创建成功。
2、加强政策法规和《评估细则》学习。各单位要组织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医改政策、社区中医药相关政策和《评估细则》的学习,中医、临床类别医师作为重点人员必须做到人人掌握了解。
3、加强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医师的培训。加大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药应用原则等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由于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延续前阶段的培训计划,持续开展专题培训,使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医师都明确了解和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相关知识。
4、完善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增加对中医、针灸、推拿等相关科室的投入,尽可能多地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等适宜技术,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贯穿到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全过程,丰富中医药服务内容。
5、规范中医病历和处方书写。各单位中医病历和处方质量存在较大缺陷。各单位需根据《江苏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严格组织培训、规范使用。按要求准备康复病历。
6、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制播科普录像、开展科普讲座、赠送科普读物、中医团队进社区、进家庭以及义诊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医药常识,切切实实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和中医药服务满意率。
7、完善和充实资料。各单位根据创建标准进一步细化充实创建资料,逐条对照,逐项充实。资料要能充分反映以往所做的每项工作,如工作计划、总结、统计表及相关记录等,做到资料汇集封面整洁美观、内容详实清晰、支撑材料丰富多样。如中医宣教进社区照片要体现具体时间和地点。各单位资料在4月底前装订成册。
由于时间紧迫,各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准备,迎接全国评估检查。
附件1.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地模拟检查得分表
2.实地模拟检查病历、处方情况汇总
3.实地模拟检查健康教育督导情况反馈
4.实地模拟检查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等情况反馈
6.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六
动日”主题宣传活动
为更好的宣传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8月30日早上6点30分,XX区疾控中心联合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XX街道XX社区,在XX公园开展第六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主要有颈椎保健操现场教学、中医专家义诊、居民有奖知识问答、免费测血压、宣传产品和资料发送等部分组成。慕名前来参与活动的居民络绎不绝,每个摊位前都排着长队,活动一直持续了2个多小时。
7.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七
1 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优势
1.1 中医护理的理论依据
1.1.1 整体观念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起主要作用。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局部病变,同时要注意相关脏腑的变化。另外,人和自然界也是相互制约、统一的整体,中医将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六气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时称为“六淫”。 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这与目前提倡的整体护理的思想不谋而合。
1.1.2 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与护理程序的思想是统一的。
1.1.3 “治未病”理论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还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社区护理的主要内涵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治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治未病”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其实质就是“人人享有健康”。
1.2 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
中医护理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为维系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针灸、拔罐、推拿、刮痧、中药熏洗等20余种传统的护理操作在社区慢性病、残疾人、老年人等的居家康复护理中应用广泛。其中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通过对人体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疗效明显,适用范围广泛。这些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目前已经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使用。在西方发达国家,针灸已被逐步纳入医疗体系中,成为现代治疗学的重要内容[2]。另外,推拿按摩、拔罐法,因其简便易行、贴近生活,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备受社区居民的喜爱,非常容易在社区中进行推广普及。
1.3 中医养生保健特色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动静合一”是中医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理论。根据“医食同源”的理论,开发食疗,达到祛病强身、调节机制等功能,针对老年人、慢性病病人及亚健康人群采取气功、自我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提出重视养生、调节精气、防御邪气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3]。中医护理中的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在预防保健方面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一些群众喜爱的中医保健运动,也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社区护士传授给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掌握正规的保健方式,掌握中医保健的要点所在。这些对于社区群众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都是大有裨益的。
1.4 国家政策的支持
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中提出: 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编写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说明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缺乏
长期以来,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高新技术和高水平人才大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护士缺乏,社区护医比例为0.5∶1,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社区2︰1或4︰1的护医比例相差甚远[4],造成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中医护理专业的人员更少,所学的中医护理往往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所以实施中西医结合的社区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应改革体制,加大社区的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的中医护理人员,实施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
2.2 知识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国内外护理界对中医护理的期望不断增高。中医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是当务之急。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尤其高等护理教育,教师来源主要是中医院校的医生和西医护理学院的老师,教授中医护理对他们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教材虽几经修改,仍严重滞后于临床。因此,急需一批中医高等护理院校毕业的护士,经临床严格训练后,再进入教学水平高的院校或送到国外护理学院进修,作为中医教育、科研的主力[5]。
2.3 辨证施护流于形式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最具特色的护理模式,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6]。需要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集思广益,将过去出版的各种关于中医护理的书籍、论文汇集,编写成适合护士临床应用,容易掌握且实用的、规范的、标准化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方法的指导性文件。
2.4 过分追求国外的模式
在我国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直注重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忽略了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是我国特有的国情[7]。我们在开展社区护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发挥中医特色,充分利用中医优势,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8]。
总之,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西医结合是发展社区护理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中医护理运用到社区中,如何才能完善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仍需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2l-723.
[2]伊艳杰,李容,刘杰.社区健康保健中中医护理的应用与优势[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75-76.
[3]金燕丽.社区护理应突出中医护理特色[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封3.
[4]章冬瑛,陈雪萍,许亮文.杭州市社区护理服务现状调研与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89(3):164-165.
[5]刘文红.中医护理的发展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96-97.
[6]马秋平.中医护理教材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69.
[7]徐筱莉,陈继根,王丽萍.社区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6-18.
8.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17-03
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尤其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且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将中医药技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进社区,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低廉、便捷、高效的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看中医更难的问题,使社区卫生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推进[1-2]。因此,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如针灸、推拿等,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和背景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医改的深入,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满足社区居民对于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强。自1999年卫生部等8部委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提示中医药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应积极全面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使更多相关人才进驻社区,以中医药服务社区规范化管理及成熟的中醫药技术服务社区基层居民,达到提高国民医疗服务水平的作用。
1.1.2 社区资料 选取我院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于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调查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人口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山小榄社区人口管理办公室),本社区至2014年共有5213户住户,总人口34728人。其中,常住2671户,户籍人口19678,其中男性11582人,女性8096人;暂住2542户,暂住人口15050人,其中男性8973人,女性6077人。中山小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985人,其中常住老年人572人:男性243人,女性329人,75岁以上46人;暂住及流动老年人413人:男性180人,女性233人,75岁以上36人。
1.2 方法
1.2.1 需求分析 根据中山小榄社区体检、全科诊疗资料显示,患有疾病的居民中,老年人患者占80%以上,其中73%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慢性疾病,存在广泛的康复理疗需求;中山小榄社区现有残疾人48人,其中肢体残疾21人,存在康复医疗和功能训练的医疗需求,而这种医疗需求一直也是残联要求开展的工作。2010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内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公路网日趋密集,工伤和车祸也随之增多,且在全科诊疗工作中发现,创伤、损伤等意外所致的疾病在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中所占比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其诊疗需求也日益增大。
1.2.2 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立 医院社康科根据中山小榄社区特点以及其服务中心自身优势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部,设中医药康复医师(1名)为组长,中医药康复技(1名)为副组长,护士(3名)为组员,由组长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计划和培训组员,副组长协助组长实施各项工作。
1.2.3 设备准备和技能培训 设备准备:准备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设备,如电子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全自动腰椎牵引床、负压吸引治疗仪、起立训练床、减重步态训练仪等;技能培训:所有人员均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针灸、中频电疗、推拿按摩、颈腰椎牵引、中药敷贴、穴位注射、负压吸引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等。
1.2.4 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 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同时,开展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和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另外,运用中医药方法结合现代理疗手段,开展中医药康复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在活动过程中,解答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详细讲解疾病知识及针对性给出康复建议,健康教育疾病范围主要包括颈肩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肩周炎、落枕、中风后遗症、腹泻、便秘、肢体及脊柱关节功能障碍等。
1.3 评价指标 统计接诊人数和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诊疗疗效、服务态度、诊疗费用、康复保健、其他建议等,各项内容可多选,每3个月进行一次调查。
2 结果
自2010年我院在中山小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各种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活动以及健康教育以来,社区居民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诊疗、功能训练等适宜中医药技术的人数持续上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0年至2014年期间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均达到70%以上。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亚健康人群的日益增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也日益感受到中医药养生保健所带来的好处。有研究显示,通过在社区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社区卫生服务压力,解决社区居民“看中医难、贵、复杂”的问题,有利于合理分配医院医疗资源,减轻医院压力[3]。我院通过以附近中山小榄社区作为实践对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对其社会效益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有以下优点。
3.1.1 应用效果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开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愈率达到70%以上,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中医药便民、简化、低廉的特色,具有简便易学、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优势。
3.1.2 群众反响好 每年的平均每天接诊人数分别为34人次、41人次、67人次、95人次,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民意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效果好为56%,服务周全为43%,价格便宜为35%,康复保健作用强为34%,其他为18%,表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点符合社区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的要求,可有效减少社区群众对日常医疗的投入,进而降低我国医疗费用的增长。有利于推动新医改的实施,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逐渐深入到基层居民中,可更为显著体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实用价值,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
3.1.3 开展环境好 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医疗设备具有操作易、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不需复杂大型的医疗设备即可实施和服务于社区群众,且群众实际获益良好,多数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使整体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充分体现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开展中便捷、低廉、优质的特点。
3.1.4 开展工作好 在中医适宜技术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社区群众进行沟通,可充分了解病患的实际情况,并作出个性化的治疗指导和建议。同时可通过沟通向社区群众灌输日常医疗知识,宣导中医适宜技术的特色,使社区群众更深入、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中医药的知识,有利于提升病患对疾病、保健、康复等方面的认识,并可有效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品牌形象,使社区群众更信赖中医适宜技术,为后续开展工作做出良好的铺垫。
3.1.5 开展前景好 随着中医适宜技术工作的不断开展,社区团队人员均参与了多次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与诊疗患者的经常性接触将理论知识逐步应用至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在中医药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技能,使病患获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良好的循环,有利于深化改革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系统,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充分体现出中医适宜技术实施的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3.2 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群众反应、开展环境和前景,使多数社区群众受惠,但在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在开展前期,所组建的团队成员中仅有带队医师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知识和开展具有较深的认知,造成相关人才缺乏,且可投入资金不能满足中医药适宜技术多方面开展的需求,使开展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开展进度也较为缓慢[4]。因此,总结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的重担问题,思考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提高社区群众医疗服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本研究通过对本次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3.2.1 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中医药适宜技术已有卫生部文件下达推广指示,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府未对该技术推广起足够的关注,在社区医疗中保障制度较为缺乏,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尚未纳入医保范围,且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培训等的相关支持政策较少,致使推广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
3.2.2 中医药人才匮乏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实施过程中,相关中医药人才较为紧缺,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且由于社区群众病患中以中老年人群居多,其病情一般較为复杂多变,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要求高,因而前期实施难度较大,效果也相对不明显,不利于后续的推广。
3.2.3 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缺乏系统管理 目前,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尚未有统一的服务管理体系,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精细化分级、分类存在较大的难度,其相应的实施配套设施也未完善,服务病患的疾病类型较为单一,多以内科疾病为主,尚不可满足对其他疾病的诊治,进而限制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推广。
3.3 对策建议
3.3.1 政府加大支持 建议政府应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推广的关注和重视,深入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并针对其特点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使社区群众深切享受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实惠,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各个项目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价值。
3.3.2 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及相关医疗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和标准,并实行相应的考核标准,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地位与待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中医药技术的发展,通过知识、技能培训等课程加强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有利于促进和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6]。
3.3.3 宣传中医特色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便捷、简单、低廉的特色,在群众接受率不断提高的总体良好态势下,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鼓励社区群众走进中医药适宜技术,让人民真实感受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往更深的层次发展[7]。
综上所述,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完全符合当前我们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可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2]许永建,高启胜,郭清,等.浙江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健康研究,2011,31(6):448-450.
[3]蔡祖祥,马灿泽,余道兵,等.适宜中医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 : 80 -81.
[4]李静,余信国,杨桂琼.深圳市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和认知情况调查[J].现代医院,2011,11(6):101-103.
[5]余信国,李静,杨桂琼.西乡街道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需求分析 [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91-1592.
[6]陈容,孙雷.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临床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34-35.
[7]汪珍秀,肖素娟,李玲,等.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运用的成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26-2627.
9.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九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的精神,加快中医药融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社区中医特色保健意义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内涵丰富,能很好的适应社区服务功能,又因间、便、廉、验等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符合低投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同时中医药保健服务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了中医业务的要求,开辟了弘扬祖国医学,繁荣中医药事业的新途,发展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
二、工作计划
1、由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慢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重点在于加强运用中医药理论,尤其是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论指导居民预防调摄、养生保健,增强居民防病治病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愈后防复的目的。
2、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做好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制定适宜的相关中医健康教育内容和时间安排表,完善服务流程,把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贯穿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去,着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计划每年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义诊4场次,发放具有中医药特色浓郁、脍炙人口健康处方如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歌、中医养生羹等。
3、内容实用化、大众化、特色化、丰富化,形式多样化。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医药在开展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突出特色,以及在指导其进行健康运动的内容要具有实用行和针对性,解决各个层面居民实际健康问题,以调动居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要具有针对性如对老年人以健康膳食、适量运动为主,慢性病居民以膳食(药膳)调理、保健运动为主,残疾人以肢体和心理康复为主的。
三、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传统体育等内容。
(一)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
老年保健,就是通过适当运动、养性修身、定期体检、防病治病、以调和脏腑、益津养血、平衡阴阳,达到延缓衰老、增年益寿之目的。
1、指导老年参加体育锻炼,但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
2、做好老年人精神保健工作,指导保持稳定情绪,怡情养
性,面对现实,正确处理好家庭、社会和疾病等方面的关系,保持心身平衡,一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3、为65岁以上社区居民体检,让老年人了解自己身体各主要脏腑功能状态,全面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估一下生理年龄与时代年龄是否相符,从而判断自己的衰老程度,为制定预防保健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4、据每个65岁以上社区居民个体情况,提供中医保健、运动(五禽戏、八段锦等)和食疗小处方,使其脏腑强盛、阴阳协调、精气神旺,以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二)社区妇女中医保健
由于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生产、哺育等特点,所以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些不同。妇女保健,对于增强妇女体质,提高人口素质及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具有重要意义。先制定保健方案如下:
指导妇女做好月经期保健。在经期注意个人清洁,宜淋浴,不宜做浴;保持心情平静和充足睡眠,以利于脏腑安合,气血调匀;经期不宜过劳和过逸,劳则伤气耗力,过逸则致气血运行不畅;经期还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引起经行异常。
1、在孕期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和思虑过度;增营养、禁房事、宽衣着、适劳逸、常检查;特别是慎
用药,如:有毒、攻下、峻下、利水通淋、活血祛淤和大辛大热的药物。
2、在产褥期指导孕妇休息静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清淡饮食,以免损伤脾胃。
3、在哺乳期指导母亲定时哺乳,注意哺乳卫生;采取正确避孕措施,防止怀孕;对乳汁不足者受之通乳方法,如上热敷或配合中药治疗;断奶者受之回奶之法,如用麦芽30克水煎服。
(三)更年期妇女中医保健
妇女到了45-55岁之间,因肾气逐渐衰退,月经逐渐停止,绝经前期及绝经后期数年内称为更年期。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常出现一些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的征候群,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严重者,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影响。做好此期保健,可以减轻症状发生,或缩短反应时间。
1、保持乐观情绪:指导更年期妇女应了解这一过程,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此期除月经紊乱外还会出现心烦易怒、头晕、乏力、面红汗出、腰膝酸软、畏寒、浮肿等。若不了解这些变化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而恐惧、忧伤或恼怒,更使气血逆乱,使症状加剧。不必疑虑重重,保持乐观情绪和开阔的胸怀,树立信心,经过一定的调治,症状是完全可以消失的。
2、适当选用药物:如心烦胸闷、乳胀明显者,可服逍遥丸;
心悸不宁、失眠健忘者,可服柏子养心丸;少腹痛、经血过多者,可服云南白药;体弱无力、食欲不振可服更年安。对于经血过多者应经行检查,以排除肿瘤等病变。
3、适度体育锻炼:除经期适当休息外,经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非常必要的。指导更年期妇女要坚持工作,增加社会交往,减少紧张忧虑。另外从事家务劳动既可忘却不适,又可享受天伦之乐。晨起散步、做操、练气功等,能调和气血,安神定志。
(四)社区儿童中医保健方案
儿童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经过卫生、健康、体格锻炼和教育方面的指导,以增强体质,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作好儿童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类文明和繁衍昌盛,以及人类的进步和未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先制定保健方案如下:
1、在胎儿期要指导孕妇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的营养,慎重用药,预防各种传染病。
2、在新生儿期要指导母亲为小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在脐带脱落前用“干法”清洁皮肤;及时排除胎便(即通便与排毒:可用干甘草3克浓煎去渣,以消毒纱布卷蘸药汁,令小儿频频吸吮,以解百毒)。
3、在婴儿期除了要指导母亲对小儿的合理喂养、睡眠、清洁卫生和开发智力外,还可用按摩疗法,如:大开天门俩疏
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等。
10.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
传染病中医药防治预案
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处理或预防传染病,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中心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邵建新 副组长:邓巧云
成员:李莉
郜于福
潘甲
孙艳红
朱燕霞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
中毒。
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全科或中医科医师及时向分管业务的副主任报告,由主任在2小时内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中心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尽早明确诊断。对因传染病致病的人员由全科或中医科医师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对就诊病人必须给予及时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重点在于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有利于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疫源追踪、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及防止疫情蔓延工作的开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四、按规定有效隔离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病人,依法向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属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病例(如霍乱)要及时网络直报,不必等检验结果出来后报告。
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或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及辖区卫生室人员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处理。
六、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七、在门诊设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咨询处,按照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及预防方案或本地应用中医药成功的经验,指
导使用中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在辖区内学校、小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张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画或采用展板、居民健康教育等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知识,增强群众服用中药预防传染病的自觉性,扩大中医药预防服务人群,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八、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九、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11.总统在社区工作的日子 篇十一
去年12月一个的寒冷下午,史蒂夫?盖茨开着车行驶在芝加哥南区的街道上。贾思敏?科尔曼独自一人放学回家,身上唯一御寒的衣服就是单薄的紫色夹克。盖茨在她身边停下车,喊她赶紧上车。
16岁的贾思敏和年过30的盖茨都住在芝加哥南部的玫瑰区(Roseland)——一个破败的贫困黑人住宅区。为像贾思敏一样的年轻人提供帮助,是盖茨的全职工作。他属于一个名为“青年支持规划”(YAP)的组织,工作内容是辅导中学校园里迷茫、躁动的学生们。
50年前,这里曾是芝加哥最繁华的地带,成千上万的蓝领工人居住于此,大多数人都在各种钢铁和制造厂有份体面的工作。但后来工厂纷纷关门,蓝领工人搬家离开,玫瑰区成了芝加哥整体状况最差的社区之一,商店空旷、街道安静,失业率、退学率和凶杀案的数字一直位居全美前列。
如果说哪位总统能够体察玫瑰区的民情,那一定非奥巴马莫属。这个社区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纪80年代末,现任美国总统曾在这里做过三年的社区组织者,他在竞选演说中特别强调这段经历使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当他离开玫瑰区、到哈佛法学院深造并开始政治生涯时,也立誓将尽力获取知识和资源,最终回到社区,解决这里的贫困问题。
但他并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
奥巴马政治生涯的起点
盖茨的工作往复循环:到医院探望受伤的学生、去学校参加开除听证会、旁听法庭审判甚至是出席年轻人的葬礼,这让他感到压抑无助。盖茨每天都抽很多烟,失眠也很严重
身处玫瑰区,体会最真切的就是山高皇帝远,盖茨每天全力应对的困难——帮助年轻人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走上正路,也是美国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1966年是美国消灭贫穷的高峰,当时的贫困人口比例是15%,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是15.1%,儿童的贫困率则达到22%,比过去有所提高。尽管是热门的公共话题,但在眼下的大选期间,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却几乎消声灭迹。
首次竞选总统时,减少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是奥巴马竞选战役中的重要议题,他对此发表了公开演讲,竞选网站上设有专区汇聚各种政策建议,还承诺“齐心协力在10年内将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但贫困人口的官方数字一直在上升,今年5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鲍勃?赫尔伯特撰文批评奥巴马,“他几乎都不敢再提贫穷二字。”
奥巴马并非没有做出努力,实际上,他比最近的几位美国总统所做的事情都多。四年前,奥巴马是华盛顿最关心穷人的政治家,而让他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贫穷问题的源头就是玫瑰区。
奥巴马在1985年夏天来到玫瑰区,当时他23岁,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正在寻找人生的目的和归属感。那时大多数芝加哥黑人生活贫苦,犯罪率奇高:儿童在街上匍匐躲避子弹、公寓被人投进燃烧弹、两个住宅区帮派的长久枪战却没有一辆警车到场。
奥巴马的工作是采访当地居民、进行实地调查,他不断听到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担忧和恐惧。在回忆录《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写道,他遇到的多数中年非洲裔美国工人都表达了对生活状况的满足,“两个人都有收入的话,就能付清房款和车款,不少人为子女支付了大学学费。”
但问到社区的未来时,对话就被一种不祥的紧张感取代,“他们担心社区的衰落,关门的商店、满街闲逛的无业青年,男孩子的吵闹聚会、未成年女孩给怀里的孩子喂薯片、丢弃的垃圾布满街道,这一切都在低声诉说痛苦的现实:眼前的安宁只是暂时的,”奥巴马写道。
史蒂夫?盖茨当时14岁,他和朋友们正是奥巴马担心的无所寄托、任性迷茫的年轻人。他也觉得那是个黑暗的年份。“之前我从没听到过街道上有枪声,”后来,他也买了把枪防身。伴随着暴力事件的增加,稍有能力的家庭都离开了玫瑰区,留下的多是贫困或单亲家庭。
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威廉?威尔森在当年发布的书作《真正的弱势群体》中,阐述了美国穷人群体的巨大变化。如果一个社区中超过40%的人是穷人,那么这里就可以被定义为极端贫穷,威尔森的研究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十几年间,美国最大的五座城市中贫穷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三倍。
而奥巴马之前掌握的社区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玫瑰区的现状。于是他提出了新的建议——建立青年咨询网络,由年长的工作人员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和生活指导,并且直接面向他们的父母做咨询工作,今天盖茨参与的YAP项目正是源自奥巴马当年的设想。
改善家庭与社区
在玫瑰区的遭遇使奥巴马决心申请就读哈佛法学院,他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玫瑰区。但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到哈佛读书,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帮助玫瑰区的贫苦民众。社区组织工作的重要信条是,改变需要政治力量,而到哈佛大学是获取权力的路径。“我将学到权力的运用,然后把知识和权力用到需要它的地方,像普罗米修斯的圣火一样,回到玫瑰园,回到芝加哥。”
奥巴马后来积极地以政治家的身份试图缓解贫穷问题。在2007年的竞选活动中,他曾在华盛顿东南部的贫困社区做专题演讲。在重申了民主党传统的抗击贫穷方式——提高最低工资、加强工会权力、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增加教育机会后,他提出需要减少城市贫穷人口的新方法,“25年前的经历引领我致力于公共服务。”
于是在2009和2010年,奥巴马政府将大笔救济金送到了低收入美国人的手中。作为复兴法案的一部分,政府扩大了穷人救助项目的规模,如食品救济券、失业保险等,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和慷慨的救助协议使得这些项目迅速扩大。接受食品救济券的人数从2007年的2740萬提高到2011年的4510万,多种税收抵免上的暂时调整,让成千上万的低收入工人每年能多拿到数千美元的退税。
在玫瑰区,经济刺激措施尽管没有把这里变得更好,但至少停止了继续衰退的趋势。食品救济券让不少家庭不再为食物发愁,年轻人可以打暑期短工,YAP的青年项目也得到了来自公立学校的资助,盖茨因此可以为达米安这样的年轻人担任辅导者。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修补。
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看,从小生活在极端贫穷的弱势群体家庭中,意味着孩子难以得到优质的教育和家庭关怀,逆境更有可能带来坏的结果。对儿童来说,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巨大,
奥巴马曾在玫瑰区亲眼目睹过无数这样的事例,他写道,贫苦的非洲裔美国人都很清楚,家庭分裂对于孩子有怎样的负面影响。
除了各种经济救济,奥巴马还能为年轻人做些什么?《纽约时报》评论说,玫瑰区需要的并非来自联邦政府的救助资金,而是更广泛、更有野心的对策,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辅导和帮助,奥巴马亲手设计的青年辅导项目应当扩大。
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已经对此类项目提供了财政资助,但数额有限,很多仍是临时性的。一年前,YAP的项目经费就已经减半了,一个月后,这个项目将完全结束,盖茨也将失去这份工作。
2007年,奥巴马在华盛顿贫困社区的演讲中承认,“改变城市中的贫富差距需要谦虚的态度和耐心,”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需要总统们长久地投身其中。”第一个任期当中,消灭贫穷的计划已经虎头蛇尾,人们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第二个任期上吗?
12.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中医药,社区糖尿病,防治,有效性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转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1]。因此 ,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有效控制和稳定患者血糖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主要研究中医药应用在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性,现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社区收录的糖尿病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社区收录的糖尿病患者64例,数字随机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3;年龄在33~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42)岁;病程为1~11年 ,平均病程为(6±1.46)年 ;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在3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09)岁 ;病程为2~13年 ,平均病程为(7±1.59)年 ;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药治疗。
1.2 诊 断及排除标准
该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相关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本次研究经排除合并酮症酸中毒及昏迷不醒的患者,排除资料不足者。
1.3 治 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药治疗:1肝肾气阴两虚型:玄参、丹参、天花粉、生地各30 g,枸杞子20 g, 太子参、葛根各15 g, 山萸肉10 g;2脾肾气阳两虚型 : 黄芪、猪苓、木瓜、丹参及茯苓各30 g,党参、生地各20 g,仙灵脾、泽泻及泽兰15 g;3心肾气阳两虚型:茯苓、猪苓、葶苈子、丹参各30 g,麦冬20 g,泽泻15 g,人参、五味子各10 g,桂枝6 g。
1.4 评 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同时 ,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患者水肿基本消失,血糖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患者肾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水肿明显改善,且血糖呈下降趋势且肾功能有所康复为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5 统 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的是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 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FBG、2 h FBG及Hb Alc等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 1 中,表示和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 组治疗后的疗效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13.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
X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2月运行实体大楼以来,逐步完善相关组织领导与管理,2015年7月,我中心成立中医科,并成立中医组织领导小组,由X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X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XXX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副主任XXX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并组成中医工作小组,组织开展日常中医工作,并制定实施管理及奖励方案,大力促进基层中医药的发展;同时,中心与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以中心中医科带动各卫生站中医药服务,并由中心定期组织领导小组对中心中医科及各站进行中医督查工作,共同促进XXX镇社区中医事业发展。
二、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在2015年7月成立,中医药业务用房总面积约为200平方米,目前设有中医诊室(体质调理室)、康复理疗室、熏蒸室、健康干预室、针灸推拿室;中医设备基本齐全,配置了电针治疗仪、TDP神灯、多功能牵引装置、无烟艾灸仪、艾灸盒、中频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三棱针、皮肤针、热盐包、中药透药仪、艾灸座椅、火罐等中医医疗设备;现有中医师5名,其中主治中医师1名,执业中医师2名,康复理疗师一名,实习中医师1名,能开展毫针刺法、电针、皮肤针、三棱针、靳三针、灸法、火罐、刮痧、穴位贴敷、推拿、中药熏蒸、中频治疗、腕踝针、透皮治疗、艾条悬灸、隔物灸、刺络拔罐、耳穴压豆、耳针、热敷、中药封包、药膏贴等18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中心下辖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均设置有中医医生及中医诊室,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各站能开展毫针刺法、电针、皮肤针、三棱针、灸法、火罐、刮痧、穴位贴敷、推拿、耳穴压豆等至少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心配有250余种中药饮片、50多种中成药;同时为提升服务能力,中心2016年举办中医适宜技术专项培训4次,共培训人员约120人次。
三、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
我中心先后组织了4次中医健康知识讲座,6次中医健康咨询活动,6种以上中医宣传资料,以及在中心几个站播放中医健康养生知识,中心及各站定期更新中医宣传栏,中医知识普及在行政村、社区、家庭均在85%以上,同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及书写健康教育总结,在群众中满意度达95%。
四、提升中医服务量
14.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 篇十四
【摘要】中医护理理论原则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中医历来医护不分家,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祖国医学通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而形成的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而这些特色运用到整体护理中有着独到之处。我们结合中医理论的特点和护理原则,通过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八纲辨证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疾病病因、性质、病位,为辨证施护制订措施。
【关键词】中医护理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门诊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掌握患者基本病情,进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门诊护士次询工作特点
我院日均门诊量2 000人次,门诊咨询台3名,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分诊、健康宣教等各种咨询工作。
在门诊咨询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分诊指导,减少病人有病乱投医的盲目性,合理分流病人,同时给予病人必要的健康教育。推动整体护理运行与发展。
对于门诊患者流动性强的特点,门诊护士不能只是机械地指示路标,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介绍医院中医特色,不厌其烦,减少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为中医护士在门诊咨询工作中要熟练掌握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护理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对护理对象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将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实施护理评估,制定护理目标,需要与患者合作才能实现,合理分诊,给患者节省时间。
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关键信息,结合中医理论,望一眼,观察患者面色、神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病情,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辨证施护时注意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及专病专护
同病异护:同为痹症,痛痹患者出现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痛处皮肤不红的腰腿痛,指导患者去骨科就诊;着痹患者出现肢体关节疼痛,手足沉重,活动不便,一侧肢体麻木,指导患者去神经内科就诊;热痹患者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不能屈伸,指导患者去风湿内科就诊。同为腹痛,门诊护士咨询时要询问患者痛点位置、性质,上腹胀痛,伴有嗳气、恶心等症状,指导患者去消化内科就诊;脐以下腹部剧痛伴发热,多为急腹症,指导患者去急诊外科就诊;小腹两侧隐痛的成年女性患者,指导患者去妇科就诊。
异病同护:我院骨科中医治疗具有特色,分为创伤、脊柱、关节、推拿等科,同时骨关节镜科还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微创技术,对于不同病种患者,门诊护士要善于分析,正确分诊到各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由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肿胀疼痛,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家属优先挂号,去急诊创伤骨科就诊,并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颈腰背部酸痛,活动受限及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指导患者去脊柱骨科就诊;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的中老年人,指导患者去骨关节科就诊;膝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指导患者去关节镜科就诊。针对各科病人多,门诊护士指导患者初诊时尽量先挂普通号,做完各项检查后,复诊时再挂专家号,保证患者及时就医。
专病专护:《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和谐的情志,可使脏腑之气舒畅条达,情志异常,就会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大,患者出现情绪抑郁,心神不宁,多属情志病乃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指导患者去抑郁门诊就诊。门诊护士在咨询工作中运用调节情志治疗脏腑疾病的方法,对待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善解人意,热情大方,消除患者就诊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
讨 论
随着科技发展,对护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门诊护士只需起咨询角色,给患者提供适当支持,卫生教育和建议。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得懂得自然界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生。在季节变换时,门诊护士应指导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血管收缩诱发疾病;哮喘患者春季减少外出,避免沙尘、花粉诱发哮喘发作。患病初期,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门诊护士在咨询工作中适当给与患者饮食指导,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如口腔溃疡,中医从整体护理角度进行护理,“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通过舌窍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寒凉食物,如鸭、西瓜、梨、藕、绿豆、白萝卜等,忌辛辣食物。
在人类追求返朴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方面的需要。
15.浅谈社区中医的发展 篇十五
1 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医疗卫生政策应该向基层、向全科医疗、预防保健方面倾斜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变化、卫生经费压力、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人口迅速增长等因素, 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全科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和全科医学在医学思维、诊疗方法、防治思想上极为相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治疗上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强调个体化治疗。在社区由于熟悉了解病人情况, 便于做出正确诊断和进行疗效观察, 能赢得患者信任, 使其成为中医实践的理想场所。
2 目前中医在基层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
2.1 一方面公办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有中医也常常不是主要从事中医工作。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 中医的简便廉验反而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一年前, 笔者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没有中药煎剂, 处方以西药为主, 输液治疗是常态,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 费用高, 疗效并不好。因为用中医药是无法完成经济任务的。今年起药品实行零差价, 无需再为完成经济任务而开药了。中医药的发展机遇来了, 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责任, 学习运用经方治疗疾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赢得了病人的信任, 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2.2 现在基层中医的的主要问题一是自身定位不清, 没有发挥出中医全科特色, 病种单一, 中医业务量偏小, 水平不高, 群众认可度不高;以本院为例每月中药煎剂处方约占总处方量的2.2%, 加上针灸病人也不足总量的5%。二是没有主动深入社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人员配置少, 没有中药饮片, 无配套煎药机及加工设备和相应人员配备。本院所辖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就1个有中医和煎剂。造成无法形成中医药气候, 更谈不上中医药惠民。另外基层中医继续教育不足。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 基层不再需要以药养医了, 这就为基层中医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 努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2.2.1 要承认中医, 知道中医的优势劣势, 扬长避短, 建立自信。《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 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 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际上也认为中医在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疾病、胃肠疾病、妇科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和确切的疗效。中医在基层社区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符合中医发展规律。
2.2.2 改革现行的中医教育, 加强对经典的学习, 真正入中医门。强化中医临床能力训练, 一方面有确有中医临床实力的中医带教, 另一方面多花些时间学习前人医案。培养成真正能用中医药看病的医生。提倡经方、运用经方是个不错的方向, 经方千锤百炼, 药简效宏, 规范可靠, 只要方证合拍, 疗效可期, 令人信服。
2.2.3 让更多热爱中医的中医人才充实到社区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让收入与职称晋升有保障, 吸引中医人才到社区, 留住人才, 鼓励西学中。卫生院要有独立的中医科室1~2个, 配备中药房和中药人员, 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1名。最好要有中药饮片 (费用低, 符合传统, 可配煎药机) , 没条件的配免煎颗粒 (费用高, 方便) 。要有中药粉碎机, 最好能做丸剂或散剂装胶囊方便长期服用 (费用低, 依从好) 。再根据个人特长开展特色诊疗项目, 比如针灸、推拿等。中医一定要发挥自身特色, 要勇于实践, 善于思索,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经典。
2.2.4 积极向社区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让社区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中医是从民间来的, 只有贴近群众, 才能找到中医生存的土壤, 才能发扬光大。
2.2.5 加强交流学习。搞一个好的交流平台, 比如网络, 大家不要保留, 互相学习, 目的是提高中医疗效, 振兴中医, 让她为更多的人, 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笔者苦于没有好的老师带领, 中医疗效一直不理想, 直到通过黄煌经方沙龙网站的学习, 对经方有了全新的认识, 临床疗效提高很快。感谢黄煌老师和各位师兄弟无私的传授。
2.2.6 鼓励师带徒的传承方式, 把老一辈的经验传承下去。国家出台政策让老一辈确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免费为基层中医带教、上课。让中医专家每年为社区中医作几次免费培训。这样中医经验才能代代传承下去, 才能培养出高层次中医人才。
2.2.7 提升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 规模化生产基地。依法监管好药材质量和炮制工作。把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彻底解决中药材的质量问题。
总之, 只有基层中医强了, 中医才能强, 中医才会有希望。只有让基层群众真正了解认可中医, 中医才会有市场。
参考文献
【中医在社区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中医进社区义诊活动06-21
“五味”在中医学中的运用论文10-14
社区领导在社区建设工作上发言稿09-29
中医院中医药工作总结 -定11-26
中医师承总结10-04
中医讲座总结11-18
2010中医工作总结06-10
年度中医工作总结09-07
中医医师工作总结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