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精选14篇)
1.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一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备考常识冲刺题八十八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性问题是重中之重。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总结归纳出常识性问题的备考试题,希望在复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845.股票市场上的多头业者,即抬高股票价格以求高价抛出而获利的股票交易者,常被称为: 答:牛
846.股息用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用
847.固体、液体、气体物质中,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最大,对吗? 答:不对
848.刮痧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简易治疗方法,对吗? 答:对
849.关于集邮界所说的“红军邮”,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红军时使用的邮票
850.观测气象用的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 答:反射太阳光
851.关于“鸿沟”这个典故,表述有误的是: 答:按双方约定,鸿沟以东归汉 852.关于阴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答: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853.光脚散步对小儿发育有好处吗? 答:有
854.“光年”是什么单位? 答:长度单位
更多内容推荐:山东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wt.mc_id=tx3589
2.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二
数学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是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于数学中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初中数学是进一步学习、工作的基础.搞好初三数学总复习, 这是一门学问, 复习得法, 事半功倍;若不得法, 事倍功半.下面就新课程数学的总复习教学, 谈谈自己对具体做法的几点看法.
1 全面复习, 加强双基
这个阶段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 形成知识系统.
1.1 立足课本, 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编, 部分题虽然“高于教材”, 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 是教材中题目的拓展、变形或组合, 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深钻教材, 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做会, 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 也要学生认真完成, 集中精力把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 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各知识块组织复习, 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四大块: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将几何部分分为四大块: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变换、图形与证明.复习中提出每块知识的复习目标, 指导学生按“目标”复习, 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部分知识进一步巩固, 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 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 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1.2 夯实基础, 关注思考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 中考数学命题有足够的分值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 从中考数学试题来看, 整卷用于评价学生毕业水准的基础分值在105分左右, 约占总分 (150分) 的70%;如果再计入部分中档题及较难题中的基础分, 所占分比例更大.因此, 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 必须夯实基础, 通过系统的复习,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高效.
中考数学命题时一定会对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 力争使每个考生面对的是相同问题背景和相同起点, 特别是一些需要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更是如此, 以充分体现试题的公平性.每个中档以上难度的数学试题通常要涉及多个知识点、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或者在知识交汇点上巧妙设计试题.因此, 让学生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提高成绩, 解决问题的良方, 这里讲的不是“教会学生思考”, 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 教师能教的, 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 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
1.3 加深理解, 指导方法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知识结构, 形成整体的认识, 并能综合运用.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轴交点之间的关系, 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 在复习时, 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 从结构上把握教材, 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 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如配方法, 换元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 它所适应的题型, 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1.4 提升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因变量, 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 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 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 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 多做一些相关内容的题目;再如方程思想, 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 从近几年中考情况来看, 最后的“压轴题”往往与此有关, 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 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 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 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 所以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 让学生细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和转换的.
2 综合运用, 加强能力
这个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系统为主, 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 提高能力.
2.1 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
此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能综合运用.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稍有难度, 既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又要使学生能从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 且侧重双基,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 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 复习必须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解决疑难,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 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 查漏补缺, 做好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等的归类, 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和记忆.
2.2 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 大致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纯数学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在复习中, 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呢?
1) 尝试变更一些命题的表达形式, 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训练, 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2) 尝试多样化解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 产生的解题方法各异, 如此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 开拓思路, 优化解题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 尝试变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多层次变换, 既加强知识之间联系,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尝试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如此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 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3 狠抓重点, 强化提高
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多边形”、“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 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近几年的应用题有所增加, 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 总复习中要把近三年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进行集中研究, 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另外, “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 此类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 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是很高, 但题型新, 背景复杂, 文字表达冗长, 难于审题, 所以在最后阶段要适当训练, 以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3 热点专题, 战前练兵, 模拟中考, 查漏补缺
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 必须做适量的模拟试题, 来检查复习效果, 并查漏补缺, 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 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并加强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和训练.知识的积累在于点点滴滴, 要使学生在应考时能够镇定的应对不会的题, 回顾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从条件入手, 挖掘隐含条件, 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 从而争取解决问题, 就算争取部分解决也可, 力争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4 面向全体, 关注发展
总复习工作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次开展复习教学, 分类推进, 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 要面向潜能生, 第一阶段的复习教学要注重“低起点、多归纳、勤反馈”.
由于潜能生基础较差, 因此复习教学的起点必须放低.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作为起点, 通过所学知识类比进行复习.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 “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复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给予学生多归纳、多总结, 让学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三线八角”复习教学中, 由于图形较为复杂, 学生不易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可以总结出同位角找“F”型, 内错角找“Z”型, 同旁内角找“C”型, 并总结区分“三线八角”中的截线是形成“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公用线, 能够分清截线和被截线, 从而正确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和特征.只有不断的总结归纳, 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及时反馈, 可以提高补缺的效果, 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受到激励, 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潜能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 因此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转变观念, 正确地对待潜能生, 认真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 有意识地“偏爱差生”, 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态度存在反复, 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并试图创造条件让潜能生体验成功.
其次, 也要注重中等学生的大幅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 解题时经常出现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因此, 对他们要求要更严格, 注重其分析和解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使其不会失分太多, 尽量大幅提高复习成效.
另外更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解题时注重逻辑关系, 力求解题完美, 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 课外适当单独培养解题技巧, 提高灵活度, 使其真正冒“尖”.
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 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结合实际定好复习计划, 用心探究有效的复习方法, 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群策群力, 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 切实提高复习实效.
摘要:中考数学试题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指导思想”, 具有“知识基础化、题材生活化、能力层次化、思想开放化、试题结构稳定化”等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扎实有效地开展复习工作.本文从“全面复习、加强双基;综合运用、加强能力;战前练兵、模拟中考;面向全体、关注发展”等方面阐述自己对中考数学备考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参考文献
[1]方国志.浅谈初中数学中考备考复习[J].数学学习, 2009, (Z1) .
[2]李艳辉.中考数学复习的备考建议[J].成才之路, 2010, (17) .
3.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三
[关键词]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CRE 公共基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为NCRE)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共分为一至四级四个等级。从1994年开办至今,NCRE已成功举办29次考试,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在2004年,NCRE二级考试进行重大改革,并从2005年开始在笔试中新增公共基础知识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当前计算机多领域基础学科的了解情况。
改革后的NCRE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方式为笔试,它与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内容合为一份试卷,其中公共基础知识有l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共计30分。
新增的公共基础包括计算机四门重要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分别是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和数据库设计基础。公共基础以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为考试重点,在一次考试的笔试中会出现5~6个题目,而程序设计基础所占比重最低,一般一次考试中大约有1个题目,其余两部分内容分值接近,一般各有4~5个题目。笔者通过对2005年4月至2009年3月共9次NCRE二级笔试真题的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分布进行统计得知,这四部分内容在公共基础中各自约占比例为,数据结构与算法41%,程序设计基础8%,软件工程基础27%,数据库设计基础24%。
目前,参加NCRE二级考试的考生以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现役军人和社会青年为主,但他们未曾系统学习这四门学科知识,所以在短期备战等级考试的过程中,学习难度很大。下面就公共基础四部分知识考题的特点,结合笔者近几年从事的NCRE培训工作经验,浅析二级公共基础每部分的备考策略。
1.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一门比较难的专业课。数据结构与算法主要讨论如何有效提高程序效率,并对较复杂的问题提出求解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这部分内容时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为基本原则。
这部分知识考核的重点是二叉树。二叉树考点主要包括:
(1)二叉树遍历
二叉树遍历考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其中最常见题型是给定一棵二叉树,求其某一种遍历序列。考生只要熟练掌握了二叉树的三种遍历形式,这种题可迎刃而解。二叉树的三种遍历均采用递归方式实现,所以考生需从根本上理解递归思想。第二种题型是已知一棵二叉树的某两种遍历序列,求第三种遍历结果。这种题难度较大,考生需首先构建出该二叉树,然后根据二叉树的遍历方式,才能给出求解结果。此类考题偶有出现,但考生亦不可小视。
(2)二叉树结点
二叉树结点是最常考知识点,常见题型为给出某些条件,求二叉树叶子结点个数或二叉树总结点个数。此类考题的考点是二叉树性质,考生需熟练掌握与二叉树相关的重要性质。若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忘记或不确定某性质具体描述,可画出一棵简单二叉树,并自行推导,也可以根据题意,直接画出题目对应二叉树,然后求出对应结点个数。
数据结构与算法除重点考查二叉树知识外,排序和查找部分知识也常有涉及。排序主要以计算时间复杂度的形式考核;查找则以考核计算最佳/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为主。在数据结构里常探讨的三大类排序方法中,交换类(冒泡和快速)排序、插入类(简单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以及选择类排序(简单选择排序法),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均是n(n-1)/2次,唯有选择排序法中的堆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比较次数是nlog2n次(n为待处理数据量)。对这部分知识,考生记住此规律即可。
本章还可能出现的考点有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的特点,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顺序存储与链式存储的区别等,此类知识点主要以概念的形式考查,考生需要仔细看书并理解。
2.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方法。本部分内容对考生要求最低,涉及知识点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面向过程程序设计(OPP)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的思想,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的相关概念(类与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等三要素)。考生在较短时间内便可记住此类概念。
3.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基础简介了规范化开发软件开发的方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类似,本章内容也属记忆性的知识点。软件工程基础有三大考点。考点一是软件工程相关概念。包括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开发阶段等概念。本考点分值约为30%;考点二为软件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方法及结构化设计方法(即SA及SD)和软件开发各阶段所使用工具等。此考点约占50%分值,信息量较大;考点三是软件测试,约占20%。考生需将相关概念及规则熟记,在以后有机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时,这些知识将得到深刻理解。
4.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是当前软件数据处理的核心,目前大部分软件都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学习数据库知识将有助于软件开发。本章考核的重点是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及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其余的知识点了解即可。其中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管理部分知识可结合软件工程同步学习,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本章考点中,除关系代数会考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需理解,其余均以概念题形式考核,考生需仔细阅读。数据库设计基础的备考策略是“记忆为主、理解为辅”。
4.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四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性问题是重中之重。中公教育总结归纳出
常识性问题的备考试题,希望在复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kc.offcn.com/general/111/4496/?tg==134_?wt.mc_id=bk12029
1253.“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袖”?
答:于谦
1254.列岛一般是指排列成线形或弧形的群岛。
答:对
1255.“临风舒四翼,映水作双身”描写的是:
答:蜻蜓
1256.辽宁曾被称为:
答:奉天
1257.林区设立的木材检查站必须经过哪批准?
答:省级人民政府
1258.临时记号是音乐术语,一般来说是:
答:紧挨着音符右边的符号
1259.临终前三呼过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答:宗泽
1260.“刘三姐”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答:壮族
1261.“六书”指的是:
答:造字方法
1262.硫能溶进酒精吗?
5.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五
重要会议
专题一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一、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4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1.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2.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
3.不失时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4.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5.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重视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2005年工作总体部署
1.着力搞好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把深化改革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问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3.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三)2005年政府工作思路
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二、反分裂国家法◆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是我国对台工作的原则立场,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台湾问题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并未改变。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关系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的第八项议程是表决《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经代表表决,《反分裂国家法》以赞成2896票、弃权2票的结果,高票获得通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是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宣示,也是《反分裂国家法》的精神实质。我们相信,包括二千三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一定会全面领会这部法律的准确含义,把握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相信,这部法律的公布和施行,必将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必将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三、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专题二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年主要任务和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艰苦努力,扎实工作,为开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奋斗!
一、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
2.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增长23.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
3.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
(二)2005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1.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交通、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促进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对部分粮食主产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291亿斤,达到9680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3.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对外开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中央财政安排219亿元支持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继续进行。财税、投资、价格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开始启动。铁路、民航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并实施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积极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稳步推进政府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部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4.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投入国债建设资金95.4亿元。在科技方面,加强了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教育方面,重点加强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多亿元,对592个重点贫困县17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还为中西部地区17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在卫生方面,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在文化方面,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5.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专项补助、再就业补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29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已有17个省(区、市)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市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明显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优抚事业费74.6亿元,比上年增长90%。28个省(区、市)、2300个县(市)已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中央财政用于抗灾救灾的资金89亿元,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抉贫资金16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45万人。
6.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21个省(区、市)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扩大。加强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工作,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重视政府法制建设,国务院提出了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个人所得税
法修正案(草案)等7部法律议案,制定并颁布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22部行政法规。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审计、监察监督进一步强化。认真做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准备工作。实施新的《信访条例》,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秩序。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三)2006年政府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四)2006年政府着力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
1.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当前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看,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但制约发展的矛盾也不少,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
4.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确保青藏铁路、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新开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抓紧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建设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文化建设。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6.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今年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要取得新进展。
7.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
8.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重点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业和社会保障、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立法。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根据中央《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客观要求。
1.关于经济增长速度问题。《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按照新近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5年经济增长实际结果,“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原来预计的高一些,“十一五”年均增长7.5%,将会超过中央《建议》提出的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要求。这个目标是积极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指出,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基础上的。在实际执行中,各地要处理好速度和结构、效益的关系,不要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2.关于节能和环保问题。《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这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尽管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
(二)“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优化产业结构中求发展,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纲要(草案)》提出,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各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同时,强调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挥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4.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好这些重大专项,对于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加快攻克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科技难关,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5.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6.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六
(一)公文概述
---通用公文(法定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普通事物公文(普通社会组织的公文))---专用公文(司法:判决书、军事:军事命令、外交:国书)公文特点:
---有法定的作者(机关的法定负责人);---有规范的体式;---有特定的效用;
---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例题 单选】行政公文的作者是指()A.制发该公文的机关或者机关的法定领导人 B.草拟该公文的秘书人员
C.参与该公文形成过程的有关处(科)室 D.审核该公文的办公室负责人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的13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 和“公报”两个文种,共 15个文种。
党的机关公文原有 14 种,废止 3 种:指示、条例、规定,增加 4 种:命令、通告、公告、议案,共15个文种。
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根据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根据公文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规范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呈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可分为:公布文件、普通文件、秘密文件(绝密、机密、秘密)。
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可分为:特急件、加急件、平件。
第五十讲公文
(二)公文种类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开除***党籍的决定》。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如财政部颁发命令公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公报》。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如全国人大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要发布公告,我国在东海举行军事演习要向国内外发布公告。公告范围最广泛。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如 《XX 电力工业局关于使用定期借记业务结算方式的通告》通告的结语:“特此通告”或“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通告一般专业性比较强。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如《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如《××××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壶东大桥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如《××××关于×××的报告》。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如《公安部关于将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请示》。上行文必须有签发人。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如《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批复》。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如《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事项。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的议案》。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如《卫生部关于商请做好蜂胶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函》。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如《全国财贸工会工作会议纪要》。公告、通告的区别
发布的公开性:公告涉及的范围广,向全世界发布,范围没有限制。通告涉及的范围小,一定范围内。
事项的重要性:都是重要的事情,而通告公布的事情重要性次于公告。
操作的严肃性: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通告要注意在自己的权限范围,不能越权限办事。【例题 单选】“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要写明上送单位,后者不要写明上送单位 B.前者适用范围大,后者适用范围小 C.前者可登报,后者不可登报 D.前者内容复杂,后者内容简单
【例题 单选】某区公安分局就户籍管理有关事项向位于本行政辖区内的某大学发文,应使用的公文文种是()A.通知
B.请示
C.指示
D.函 行文规则
上行文,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组织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函。下行文,指向所属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属于这一类的文种最多,有命令(令)、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纪要,还包括多数通知。“意见”既可用于上行文、下行文,也可用于平行文。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第五十一讲公文
(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2012-06-29 发布2012-07-01 实施 公文要素 18:
版头 6: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 9: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 3: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删去主题词)。
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和加急,但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一般规定6位阿拉伯数字签发人,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发文机关标志
如杭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a.名称+文件或名称;
b.联合行文时,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 发文字号: 如国办发﹝2012﹞10 号;
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四位阿拉伯数字年代;六角号;不加第;不加0编排。1.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2.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正文要素:正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附注、附件等。公文标题
组成: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位置:分隔线下方空两行位置;
标点: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主送机关---收文机关
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正文: 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文中结构层次:
一、(一)、1、(1)附件说明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不加书名号。
印章:联合行文加盖印章时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成文时间: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签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 01)。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盖章要求:骑年压月,上大下小。
公文的附属材料,资料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附注: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页码:单页右空
一、双页左空一。
第五十二讲公文
(四)公文要素(考点)---版头部分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编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
2.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 “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 “加急”; 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 “特急” “加急” “平急”; 紧急程度编排在版心左上角或密级的下一行; 同时标识密级与紧急程度时,份号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文件”二字编排在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
党的机关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作为发文机关标志,不加“文件”二字。5.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加“号”组成。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 〔 〕”; 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 001),不加“第”字;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居中排布; 6.签发人:
上行文应当标注批准签发的领导人姓名;
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签发人后标冒号后用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每行两个姓名,应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同一行。公文要素---主体部分 7.标题: 口诀(57):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唯一不能省略文种 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
【例题 单选】下列对该公文标题《关于表彰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先进单位的通报》判断正确的是()A.双引号应删除 B.缺少发文机关 C.事由表述不恰当 D.文种适用不当
标题口诀=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本公文标题缺少发文机关; 8.主送机关:
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编排在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公文要素—主体部分 9.正文:
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回行。(1)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原由+事项+结尾
(2)引文: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文件时文件名在前,用“ 《》”括入。口诀(58)引用文件: 《文件名》+(发文字号)。(3)日期:阿拉伯数字,不能把 2005 年写“05年”。
【例题 单选】公文中引用了一份文件,按照引用文件的规范要求,正确的写法是()A.《关于分解科技兴市“1+5”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XX 发〔2011〕025 号)B.《关于分解科技兴市“1+5”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XX 发〔2011〕25 号)C.(XX 发〔2011〕25 号)《关于分解科技兴市“1+5”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 D.(XX 发〔2011〕025 号)《关于分解科技兴市“1+5”工程目标任务的通知》 口诀(58)引用文件:《文件名》+(发文字号)(4)结构层次序数: 第一层:汉字“一”; 第二层:汉字加括号“
(一)” ; 第三层:阿拉伯数字“1.”; 第四层: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10.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说明处的标题应与附件本身的标题相一致。“附件说明”中仅需要写明附件标题名称,无需书名号,只有一个附件时也无需标注“1”。
口诀(60)成文日期阿拉伯,印发时间阿拉伯;附件无需书名号,一个无需阿拉伯。【例题 单选】如果某公文只需拟写一个“附件”,下列写法正确的是()A.附件:《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先进单位表彰名单》 B.附件: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先进单位表彰名单 C.附件一: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先进单位表彰名单 D.附件:1.《实施科技兴市“1+5”工程先进单位表彰名单》
口诀(60)成文日期阿拉伯,印发时间阿拉伯;附件无需书名号,一个无需阿拉伯。11.发文机关署名:
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12.成文日期:阿拉伯数字标全。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编排在正文之下,空二行右空四字。
13.印章: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可以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 最后一个印章居中下压成文日期。14.附注:
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如公文的发放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方式、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时间下一行。“请示”件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和电。15.附件:
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 有序号时标识序号; 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公文要素---版记部分 16.抄送机关:
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左空一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设在公文末页最后一行。
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时间右空一字。印发时间用阿拉伯数字标识。18.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编排在版心下边缘之下,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左空一字。
第五十三讲公文
(五)口诀(56)
公文格式新国标:《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9704-2012 代替《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主题词儿不再标: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
密级紧急左上角:密级、紧急程度从右上角改为左上角; 印章署名要齐全:增加发文机关署名格式要素; 成文日期用数字: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公文页码不可少:增加页码格式要素。
【例题 单选】关于公文行文的成文日期,下列格式正确的是()A.二〇二年一月十四日 B.2012 年 01 月 04 日 C.2012 年 1 月 14 日 D.12 年 01 月 14 日 口诀(56)“成文日期用数字”即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 1 不编为01)。口诀(59)公文必备 9 要素:两标两印四文一页码
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 :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
【例题 单选】下列属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必备要素的是()A.附注
B.附件
C.签发人姓名
D.正文 口诀(59)公文必备 9 要素:两标两印四文一页码。公文常设错误点:
1.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写左边。2.发文字号:“国发〔2010〕1 号”中要注意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不能颠倒;年份要用“〔 〕”不是“[]”、也不是“()”年份要写四位数,不能写成“10” ;序号“1 号”不能写成“第 1 号”也不能写成“01”号。
3.签发人:上行文如“请示”、“报告”有签发人,下行文如“命令”、“通知”、“通告”等没有签发人;且有签发人的时候,签发人应与发文字号在一行居于两端。4.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注意“关于”与“的”位置,“关于”不能在发文机关前面,如“关于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就是错误地把“关于”提前,而“的”后面一定是文种,如出现“××××的情况报告”就是错误的例子,“情况报告”不是文种,应为“××××情况的报告”。
5.成文日期:阿拉伯数字。6.版记:主题词已删除。
7.文种:文种与内容中相矛盾,如标题是“××××的通告”,正文中却出现了“特通知如下”的情况;
8.引用文件口诀: 《文件名》+(发文字号):按照引用文件的规范要求,引用文件时文件名在前,用“ 《》”括入,发文字号在后,使用“()”括入。新旧公文区别: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全新的首次统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
2.在“文种”方面,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 13 个文种基础上,增加了党委的“决议”和“公报”两个文种,共 15 个文种。党的机关公文原有 14 种,废止3 种:指示、条例、规定,增加 4 种:命令、通告、公告、议案,共 15 个文种。
3.在“要素”方面:把“眉首”改名为“版头” ;取消了主题词,增加了页码(页码位于版心之外);行政公文也要署发文机关名称。4.在格式方:
(1)份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都编排在右上角。
(2)份号、保密期限、成文日期、印发日期中的数字都用阿拉伯数字。(3)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不标“文件”二字。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统一为 25mm。(4)签发人每行排两个。
(5)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
(6)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下方增加了一条与版心等宽的分隔线(宽分隔线,高度0.35mm)(版记中名要素下均加一条红色反线。)
4.在公文拟制方面,要求“重要公文”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5.在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6.在公文管理方面,增加发文立户的规定。公文必备 9 要素
版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页码。公文必备 9 要素口诀:两标两印四文一页码。
【例题 单选】下列属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必备要素的是()A.附注
B.附件
C.签发人姓名
7.文综历史复习备考方略 篇七
一、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课标版试题的异同
2012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无论是大纲版还是课标版, 其共同特点是:难易适中, 凸显历史学科特点, 渗透新史观。
1. 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紧扣考纲要求, 第一卷文综历史选择题都是12道, 但大纲版文综历史选择题安排在地理学科选择题后政治学科选择题前, 课标版历史选择题则安排在地理、政治学科选择题后。第二卷非选择题, 大纲版历史材料解析题仍然为37题, 三科综合题的题号顺序有所调整, 历史角度的设问被置于39题的 (1) (2) 问。课标版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则继续保持两道大题, 分别为25分与12分, 以及选做题 (4选1) 每题各15分的形式。通过对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考纲的比较, 笔者发现, 两套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的命制没有拘泥于教材, 也没有游离于考纲之外, 都做到了情景创新、古今贯通及中外关联。
2.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学科特点。
大纲版与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遵循了知识为基、能力立意的原则, 做到了以教学重点为切入点, 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试题清新,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和课标版的40题都涉及了两次工业革命。大纲版试题运用了“世博会”的情景材料, 涉及了全球史观下中西方文明的冲突, 考查了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课标版试题则以日常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为切入点, 提供了交通信号灯变迁的材料, 并设计了如下问题: (1) 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 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说明科技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城市生活。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看, 其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包括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出现及其影响等, 做到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生在作答时, 应认真阅读相关材料, 准确合理地提取有关信息, 并积极调用储备知识, 有效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释。
3. 传承文明, 关注社会转型。
高考历史试题的立意积极向上, 在传承文明的同时, 也渗透着文明的多样性, 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并且非常关注社会转型。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与课标版41题两道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给出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等史实, 展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要求考生做到史论结合, 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等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
4. 课标版考纲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
课标版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如下:课标版考纲四个考核目标中, 每一层次的要求都比大纲版考纲表述得更为具体;大纲版考纲的能力要求针对的是文综三科的共性, 课标版考纲针对的则是历史单科;在能力的定位上, 大纲版考纲主要涉及理论性知识、综合性能力的考查, 课标版考纲主要涉及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 2012年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24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对应考点为汉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监察制度;25题利用民间传说创设情景, 考查了宋代世俗文化, 对应考点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对世俗文化的影响;26题考查了明清工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对应考点为古代经济中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27题考查了王阳明的心学, 对应考点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宋明理学;28题考查了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 29题考查了中央内阁的职权, 对应考点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明清君主专制;30题涉及了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晚清民族工业兴起, 考查了民族实业家的思想与品行;31题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32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33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34题为案例情景题, 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与实质, 对应考点为古希腊罗马中的罗马法;40题为材料解析题, 对应考点为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
为了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现将课标版考纲的具体要求和增删的考点列举出来, 以供高三历史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课标版考纲新增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如, 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度) 。 (2) 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4) 宋明理学 (包括陆、王心学) 。 (5)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6)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7)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8) 国有企业改革。 (9)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1)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其中, 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增内容) 。 (1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史部分包括: (1)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 (2) 宗教改革。 (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5)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 (其包括世界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等) 。
课标版考纲删除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3) 北洋军阀的统治。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具体史实。 (5) 新中国建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 (6)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曲折发展时期的政治运动。 (8) “文化大革命”中的史实类内容。世界史部分包括: (1)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2)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选修中保留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 (3) 亚洲革命风暴。 (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5)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选修中保留第二国际) 。 (6)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保留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 (7) 亚洲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2013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 创设新情景, 以能力立意, 以新史观为引领, 重视对考生阅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文综历史试题作答情况分析
1. 考生作答的基本情况。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遵循了考纲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指导下的命题特点, 凸显了立足现实、取材历史、展望未来的原则, 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试卷在继承2011年试卷表述风格的同时, 推陈出新, 有所发展。纯粹知识记忆性的题目已不可见, 全是以能力立意的题目, 有的题目从内容到观点都不拘泥于教材, 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对此会感到非常迷茫。
历史试题12题考查了秦汉文官名称;13题考查了唐代重农抑商思想延续的内容;14题考查了唐宋元文化的发展;15题考查了清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化;16题考查了近代历史人物中的李鸿章;17题考查了近代海关管理制度的变化;18题考查了国共对峙时期对红军新的认识与理解;19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资料的变化;20题考查了法国政治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巴黎公社;21题考查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22题考查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23题考查了二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 即北约与华约的相关内容;37题 (1) 中考查了工业革命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时代背景和作用, (2) 中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中国社会文化的状况, (3) 中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理念的变化;39题 (1) 中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 (2) 中考查了西汉加强统一的历史作用。
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作答的具体情况可见以下表格。
鉴于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单选试题所给材料容量较大的弊端, 2012年的单选试题则缩减了材料容量, 题干所要表达的信息更为清晰、明确。试题与往年相比, 更加强化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单选试题要求考生在对历史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阅读、理解所给材料, 全面解读相关历史概念, 依据设问角度选择正确答案。综合题37题以世博会的历史发展为主题, 展示了全球史观下人类文明 (包括中国) 发展的历程, 彰显了人类未来发展所应持有的理念。该题立意高远,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设问角度科学, 能力考查指向明确。39题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等内容。其都要求考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深入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 考生作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审题不够细心。审清题目要求, 仔细地阅读相关材料是答好主观试题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因理解能力较差, 审题不够严谨导致失分。如, 2012年大纲版文综历史试题37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考生只有根据要求答出背景和意义才能保证得分。 (2) 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进行答题。其主要表现为:考生综合分析与阅读能力较差, 难以有效提取相关信息, 语言表达缺乏层次性、逻辑性, 不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述, 所述内容烦琐空洞甚至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如, 37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特点分析概括出“发展理念的变化”及其原因。很多考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发现所问问题与三段材料之间的关系, 只能依靠思维定式作答, 想到哪答到哪, 最终导致得分偏低。 (3) 存在不良心态。如, 存在投机心理, 不同问题采用同一答案;肆意发挥, 答题漫无边际;心理紧张, 未找准答题位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于知识和能力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理解知识与记忆知识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教材与其他复习资料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长期努力与短期突击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等。
三、备考方略
1.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提高高考历史复习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因此, 考生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同时, 要遵循复习的基本规律, 即在集中复习与分段复习过程中, 要强化分段复习。
2. 处理好以下关系。
8.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各位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对一些常见的知识点要认真掌握,因为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对一个知识点的了解不够细致往往会失分,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会与自己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一个题目对公文的知识进行练习。
关于邀请×校长、×书记参加“6211”工程奠基仪式并致辞的请示报告 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并呈×校长、×书记:
根据“校长办公会议决议”,我院成立了专门的“6211”工程指挥小组,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指挥小组的努力下,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定于十月二十一日举行工程奠基仪式,届时想请×校长、×书记参加仪式并致辞,请校长办公室提供方便。热切盼望×校长、×书记的到来!此致 敬礼 附件一:讲话稿;附件二:议程。资环学院
2016 年10 月11 日 公文题目解析:
一、标题。标题应由“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构成,对内发文可省略发文机关。就上文标题而言,似乎也符合这一要求,但这只是最起码的格式要求,细究起来,这个标题仍存在着不少错误。
1.多用标点。标题中除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上文题目中的顿号、引号都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人物模糊不清,顺序排列不当。公文里所提到的人物应使用全名,不能只用姓氏加上职务,一个学校可能会有两个王校长,不用全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对外行文尤其要注意。“党先政后”的排列顺序在我国是约定俗成的,校长和书记同时出现时应把书记排在前面。
3.项目不宜使用代号。公文应该是明晰的,应让阅读人一看便知。有些项目和工程有代号,而这些代号可能只有该领域的人知晓,一旦用代号代替项目具体内容出现在公文里,会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4.混用文种。根据国务院2012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通用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命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十三种。请示和报告为不同文种,不能混而为一,上行文应属请示。文种不能错用,也不能混用,更不要生造,如事宜、申请等都是非公文文种。
二、主送机关。即受文对象。应根据公文内容选择相应的主送机关。上文中的主送机关也存在着错误。
1.多头请示。请示和报告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采用抄送形式。上文应主送党委办公室,2.抄送校长办公室。不能送个人。公文是机关单位之间联系汇报工作、处理解决问题的载体,它只针对单位,不针对个人,所以它一般不直接送给个人审阅。
三、正文。文种不同,内容要求也有变化。请示的正文一般包括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并应提出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见。上文作为请示,虽然符合基本要求,但很多错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引文不全。上文所提到的“校长办公会议决”缺少时间和决议题目。2.数字不规范。正文中除一些约定俗成的叫法外(如 “十三五”规划),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十月二十一日”应为“10月21日”。
用词不当。公文讲究公事公办,不需要过度客气,行文应力求客观。“请校长办公室提供方便。热切盼望×校长、×书记的到来!”这些含有感情色彩的话尽量不用。
4.信息不准确。公文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应尽量做到准确具体,上文中举行奠基仪式的时间不够具体,如:上午10点,地点也没说明,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避免。
5.结尾不当。公文有自己的结尾用词,请示一般用“以上请示,请予批复”结尾,而不用私人信件中常用的“此致”、“敬礼”。
6.缺少联系人。请示一般应有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上文中少了这项内容。
四、附件。为了补充说明正文,公文往往要添加附件。上文的附件也存在错误之处。
1.格式不对。附件的正确格式是:
附件:1.×××××××××××××××× 2.××××××××××××××××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
2.附件名称过于简单。附件的名称在简洁的同时还要能概括出其具体内容,不能过分简单。上文的“附件1”应写明是什么人在什么会议上的讲话稿,后面最好注明“(代拟稿)”字样。“附件2”应写明是什么会议的议程。
五、落款与日期。正文后右下角要写上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这看起来简单,但一不小心,可能也会像上文一样出错。
发文单位不能用简称。其实在整个公文里,人名、地名、单位名称、文件名称、事物名称等都忌用简称。上文中的“资环学院”应写全称“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9.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九
取保候审一直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的重点,备考中一方面要对基本的知识点有所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做题的方式来举一反三。今天中公教育要给考生讲解的是取保候审。
一、知识点(一)概念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练习题
1.(单选)下列不适用于取保候审的情形是()。A.甲在公交车上行窃被当场抓获,可能判处拘役 B.乙在哺乳期间卖假证件被逮捕
C.累犯丙以自残的方法逃避警方的侦查,最后被抓捕 D.丁涉嫌诽谤罪被某公司起诉 参考答案
10.科学备考,有效复习,提升能力 篇十
一、夯实基础, 重点突破, 把握“尺度”
1 . 吃透课本知识。英语课文背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是知识存储的一种有效途径, 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但目前的教材不宜背诵, 而且教师的检查也很难落实。所以, 我们采用了课文填空的方式, 把每篇文章里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挖空, 然后要求学生默写出来。通过这种练习, 既落实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狠抓词汇积累。学生英语学习困难之一是词汇量的欠缺, 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除了在课堂中加强词汇教学外, 我们还针对中下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一个词汇过关练习。我们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每单元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然后搜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所遇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建立my dictionary, 并且采取单元过关的检测方式来落实。测试的形式有在句子给首字母的形式, 短语中英互译, 单词中英互译等。这样一来, 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3.改革单元测试。以前我们的单元测试都是采用现成的标准化试题。这种试题的最大弊端是“教考脱离”, 这种考试无法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因此我们对英语单元测试进行了改革。首先, 每一份试卷中本单元的知识点至少占60%, 课外知识点为40%。其次, 减少选择题, 增加填空题、完成句子题、短语翻译、句子翻译等, 减少学生猜题的可能性。
二、有效复习, 统筹兼顾, 把握“梯度”
1.抓好查漏补缺。无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 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 甚至课后练习这一环节, 因为高考试题有课本的曩子, 况且新题型明确规定来自于课本, 来自于练习。为了检查学生的落实情况, 我们选取重要的文章进行缩写, 再挖去关键词, 让学生填空。这样既督促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落实, 又增加了学生的词汇、短语、句型的存储量。
2.注重知识疏理。我们整理好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及句型并要求背诵, 然后用听写的办法进行逐一检测。
3 . 精选复习用书。在高三的复习阶段, 复习资料满天飞。目前许多复习资料复习量大、内容庞杂, 讲解分析太多, 模拟练习较少。因此我们在备考复习中选用了一套难度适中, 专用于第一轮复习的资料《全线突破》, 我们一般会花一节课的时间, 对单元中的考点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 有针对性的进行纵横联系, 归纳延伸, 引导帮助学生把学到的零散知识织成一张牢固的知识网络。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选用《英语周报》的复习版, 该报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特点是书面表达的分类指导恰到好处。这样就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 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备考
1.注重词汇训练。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 也是妨碍提高英语成绩的“绊脚石”。新课标在词汇量上有很大变化, 很多学生之所以英语学不好或止步不前,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词汇没过关。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使用约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运用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掌握了词汇就掌握了基本的重点词汇、词组习语和句型。一轮复习可以按照模块顺序进行滚雪球式的复习。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词汇本积累词汇。准备一个便于携带的袖珍型词汇本, 随时记忆、随时复习、随时扩充, 既能逐步扩大词汇量, 又能有效地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 可谓一举两得。
2.扩大阅读范围, 提高阅读能力。英语第一轮复习中, 学生除熟练掌握语法、词汇之外, 首先要扩大阅读范围, 提高阅读速度。有的学生一见到科普文章便头疼, 一见到新体裁就心慌。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 一定要走出陈题, 看各种报刊、杂志等英语读物。除了领略内容, 熟悉语言特点, 还要对新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要学会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等, 深层理解语篇内涵, 仔细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及所要明示的价值观, 以便更好地在阅读部分得到更高的分数。
3.强化书面表达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书面表达是提高英语得分的关键。要想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没有平时大量的语言积累是不行的。平时要积累词汇、短语、各种句式、常用连接词、过渡语、各种文体的格式、习惯语等;多背诵佳句、范文;经常动笔, 把平时的所学和积累有意识地运用到文章中;讲究方法, 审题在先, 在草稿纸上将要点及主要句式列出, 连成句子, 修改润色, 注意上下文衔接, 注意句子结构;另外还要注重书写训练, 字一定要饱满圆润, 大小适中, 不要连笔。写作时还要加强应用文的练习。比如信函、一般通知和申请表等, 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11.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十一
一、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二、政体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国家结构形式与国家标志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国家标志是国旗、国徽、国歌。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七、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区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对外交往的权利和管理权,不具有外交权和防务权,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理。
八、财产权制度
1.所有制经济形式: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2.财产权制度:
(1)专属于国家: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2)专属于集体:自留山、自留地、宅基地
(3)既可以属于国家又可以属于集体: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典型真题:
1.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D.公共所有
解析:B。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专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2.在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但这些自治权不包括()。
A.享有独立司法权 B.使用自己的货币 C.财政独立 D.享有防务权
12.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十二
河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9月重点时事政治
Q群:84482807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既定战略,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日前表示,正在深入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将有四大目标,其中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加强生态林建设和保护,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统筹改革试点其他三个重要目标:一是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林场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二是增强林场的自我发展活力;三是建立既保证林场发展、又使财政负担处于合理水平的林场管理机制,形成政府投入可持续、林业监管高效率、林场发展有后劲的新局面。
9月2日3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5年来,全社会知识产权总体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9月5日至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
全球IT界再演“里程碑事件”:微软公司9月2日晚宣布,将以54.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和专利。这是微软38年历史上的第二大并购案。在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智能手机iPhone,特别是搭载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异军突起后,诺基亚自1996年开始连续14年的全球手机市场“巨无霸”地位遭遇严峻挑战。有分析指出,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表明微软近年来加速向移动业务进军的战略转型,这一交易将使两家公司今后对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动态做出更为快速的反应。
在传感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应用在全球渐成气候,开始进入实质推动阶段,给生产、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变化。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到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5%。按照这个速度,到2022年,物联网技术将推动全球企业的利润总和增长21%。
http://ha.huatu.com
浦东新区在全国首次发布《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蓝皮书》。《蓝皮书》调查显示,上海浦东新区集聚了20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5家研发中心,其中有60家总部具有亚太区管理功能,外资总部经济贡献达2470亿元。浦东已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最集聚的地区。
美国食品公司史密斯菲尔德9月6日宣布,中国双汇国际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交易已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批准。
国际清算银行近日发布的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4月,人民币首次超过瑞典克朗、港币,进入全球十大交易最频繁货币榜单,成为世界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近日,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8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装备,不仅是全球首创,有望使我国科学家在一系列前沿探索中占据主动,更能推进我国尖端科研设备产业化。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9月11日至9月13日在大连市举行。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创新:势在必行”,议程内容将围绕“释放创新的力量”、“转变行业生态系统”、“连接各国市场”、“增强社会体系的风险抵御力”等一系列专题会议展开。
9月11日开幕的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上,率先在上海建成的北斗地基增强网宣布正式开通运行。这意味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准度,将从“米级”提升到“厘米级”。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13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习近平在小范围会谈发言并在大范围会谈发表《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9月12日下午在沈阳闭幕。山东省代表团以65枚金牌高居榜首。辽宁(56金)、广东(50.5金)、上海(45金)、中国人民解放军(45金)和江苏(45金)名列综合成绩榜前列。在参赛的38个代表团中,有33个代表团获得了金牌,36个代表团获得了奖牌,所有代表团都获得了前八名的成绩。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17年在天津举行。8月10日,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沈阳市正式点火起跑。
“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于2011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该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渝新欧”以安全、高效、便捷及众多综合优势,已成为中国货物快速运往欧洲的新的战略通道,被誉为“新丝绸之路”。
http://ha.huatu.com
到去年底我国已有7.8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到2020年,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将提高到95%,这意味着在近8年时间里还将有约2亿人纳入覆盖范围。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视频会议上指出,要破除在养老服务上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习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9月24日,拉日铁路雅鲁藏布江一号特大桥铺轨,首次实现铁路横跨雅鲁藏布江。
习近平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
在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来临之际,2013年全国“敬老月”活动今天在北京启动。据悉,今年“敬老月”活动主题是“贯彻老年法 造福老年人”。活动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范围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9月27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会上还举行了2013“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获奖。
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从10月1日起,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根据通知安排,从10月1日起,残疾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三属”(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三红”(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5%,在乡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600元,以上提标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同时,此次国家还将享受待遇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285元提高至32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经费。调整后,一级因战、因公、因病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为每人每年43630元、42250元、40870元,分别比2012年提高了5690元、5510元、5330元。居住在城镇的烈属定期抚恤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860元;居住在农村的烈属提高到每人每年7970元。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0250元、30250元和13650元。
更多备考信息 请参考华图教育
13.积极备考,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篇十三
一、强化考纲学习, 落实复习目标
地理考纲是高三地理复习的方向标。复习的导向准确, 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考纲时, 应该详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考纲对地理知识范围的详细要求。 (2) 考纲对地理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3) 考纲中有关知识、能力、题型、命题指导思想等的变化及其趋势。 (4) 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及其所蕴涵的考纲精神。明确了复习目标, 学生在复习中要多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 考纲规定了哪些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 自己复习时是否有遗漏。 (2) 想一想自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应该如何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3) 自己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看看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答题规范、考试心理、应试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自身水平有了准确了解, 并能够明确考纲的目标要求和命题原则, 在复习时就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以下一些盲目复习的状况: (1) 复习时求难求偏。不注意夯实基础和不重视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种复习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 (2) 停留于对知识掌握。一些学生在复习时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 而很少去顾及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很少去宏观把握知识系统, 因而知识没有结构化, 思维能力显得薄弱, 从而在知识应用过程中, 思维难以顺利开展, 在以能力型和应用型为命题方向的试题面前, 就只能望“题”兴叹了。 (3) 忽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些同学重视知识的全面复习, 但对地理能力的专项复习和专项演练不重视, 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考纲的命题指导思想领会不够, 对历年的高考试题特点了解不够,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对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研究, 以便明确高考要求, 把握高考导向和命题趋势, 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把考纲中的能力要求渗透到复习的全过程, 并进行针对性的能力专项训练和全面训练。
二、建立知识联系, 完善知识结构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熟悉教材, 把教材背熟就足够了, 其实这正是复习低效的重要原因。根据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考查, 尤其重视对知识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的考查, 为此要使复习有成效, 在复习时完全可以不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 可以突破知识的原有结构, 按照新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变换思维视角, 借助“区域地图、地理简图、热点问题、典型试题、重点专题、思维难点”等方式和途径, 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如日照图的判读、时区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经纬网判断经纬度位置、比例尺的换算、地球上方向的判定、常见图例的判读、等值线类地图的判读、世界典型区域等既是地理的基本技能, 又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地理的重要考点。从试题的要求来看, 学生要有较强的思维理性, 因此必然成为学生的思维难点, 在复习时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整合, 合理归类, 并通过抽象归纳和知识的网络化, 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的目的。再如, 根据高考试题特点和考纲的能力要求, 可将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体系整合为几个综合专题: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经纬网图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海洋与人类活动、水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调水工程、地质地貌和生物土壤、资源和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跨地区能源调配、人口和城市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区域发展及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通过这种重组教材内容的专题复习方式, 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从而有利于学生熟悉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样也就有助于学生在答题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注重方法总结, 畅通思维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反思和归纳在思维中的一些得失, 尤其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很少进行及时纠正, 因而往往在面对新情境、新设问的试题时难以做到应对自如。因此, 平时复习要善于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各类地理试题”的思维规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如高一地理中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生产活动中 (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交通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等, 这些内容都涉及“解决措施”, 而对于其思维方法或思维程序可总结为“工程、生物、管理、技术”四个方面。如关于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就可遵循以下程序来思考: (1) 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2) 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节约用水 (利用经济手段, 如提高水价) ,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 技术措施。扩大淡水来源, 如海水淡化等。当然, 在复习中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总结。如对于综合题类思维方法可以细化为“意义类、区位类、影响因素类、区域类、图像类”, 再进行各类的方法总结。进行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 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 从而为学生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四、坚持科学训练, 提高复习效率
14.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 篇十四
一、单项选择
1.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B)。 A.企业B.政府C.事业单位D.社会团体
2.当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属于政府公关中的(C)。 A.收集信息B.发布新闻C.协商对话D.办事公开
3.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将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概括成两条:“其一,政府有义务向它的人民报告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其二,有效的行政管理需要公众的参与、支持。A” A.卡特里普和森特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D.伯尼斯
4.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C A.传统政治B.独裁政治C.民主政治D.核心政治 5.展览所传递的消息是(C)。
A.专题消息B.综合消息C.新的消息D.旧的消息 6.因特网开始于1969年,它起源于(D)。 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 7.包含信息最丰富的媒介是(C)。
A.文字传播媒介B.电子媒介C.因特网D.非语文传播符号 8.传播信息渗透性比较强的是(A)。
A.文字传播B.电子传播C.非语文传播D.因特网
9.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C)。 A.姿态B.职能C.形象D.沟通
10.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D)政府”的转变。 A.管理型B.监督型C.控制型D.服务型D 11.20世纪(B)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 A.60 B.70 C.80 D.90 1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A)A.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B.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C.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D.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13.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一种(A)型的社会关系。
A.个体 B.群体 C.公众 D.组织
14.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D)A.领导者形象信息B.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C.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D.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
15.现代“传播”一词的含义不包括:(C)A.信息传递B.双向交流C.单向的扩散某种信息的行为D.信息共享 16.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是(A)A.时效长、针对性强、印刷精美、表现力强B.传播面广、传播迅速C.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D.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17.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D)A.时效短B.色泽较差,缺乏动感C.传播信息易被读者忽略D.出版周期长、声势小、理解能力受限 18.对于电子媒介而言,常见的机械障碍有(B)A.印刷质量不好B.人为的干扰和大气压的干扰C.字体模糊,缺页断行D.错字漏字,画面不清 19.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四个最基本的环节,是(B)A.调查民意、沟通公众、监视环境、整理信息B.调查、策划、传播和评估C.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果D.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风貌调查 20.问卷是指(A)A.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B.按照一定要求从总体中抽选出来的个体集合 C.有意识地在总体中选择一些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方法D.用所得的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状况 2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追求的综合效益的特点是(D)A.以形象效益为中心 B.在处理效益关系上有侧重点C.各种效益相互兼顾 D.奇异
22.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A)A.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B.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C.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23.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横向沟通指的是(B)A.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B.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C.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D.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24.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下行沟通是指(C)144 A.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C.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D.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5.不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沟通方式的障碍的,是(D)145A.语言沟通方式所造成的障碍B.沟通渠道选择不当造成的障碍C.信息沟通中冗量过大造成的障碍D.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
26.社会舆论的对象是(B)A社会公众 B公众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 C多样化和一致性 D公开性和评价性 27.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是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的总体框架和内涵,不包括(D)178 A.行政组织形象定位B.确定行政组织形象目标C.确定行政组织形象标识D.设立专职质量管理机构 28.实施公务员形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是指(A)180 A.加强培训、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B.设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C.加强政府决策中枢系统D.强化政府政策反馈评估系统
29.下面不属于政府传媒形象管理内容的,是(B)A做好传媒亮相前的准备B工作环境的家庭化管理C电视采访中的形象控制D加强培训,提高传媒形象技巧
30.欧美的新闻学者把新闻界说成是政府的“第(A)部门” A.四 B.一 C.三 D.二
31.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D)A.消费者 B.各类企业 C.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D.政府机构及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32.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内容是(C)A.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 B.介绍自己产品的情况,宣传自己产品的功能和效果 C.宣传某项社会公益服务和公益事业 D.提供商品信息,以吸引观众 33.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对象是(A)A.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B.消费者 C.各类企业 D.政府机构及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34.双边谈判是指(A)A.谈判主体只涉及我方和对方,不涉及第三方,也没有第三方参与谈判B.谈判主体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的组织或者个人C.就一个简单的项目进行的谈判D.以某种经济目的为谈判内容的谈判 35.非经济性谈判是指(B)A.以某种经济目的为谈判内容或者目标的谈判B.以非经济目的为谈判内容或者目标的谈判 C.以不信任、敌对、互相施加压力等为出发点的“输赢”结果的谈判 D.以双方互惠、双向沟通、互相理解、求同存异为出发点的“双赢”结果的谈判
36.在谈判开局之前,谈判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下面不属于准备阶段要求做好的工作,是(D)A.组织好谈判班子B.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C.制定谈判计划D.磋商和交锋 37.下面属于正式谈判阶段环节的是(C)A.组织好谈判班子B.制定谈判计划C.妥协协议、评估和总结D.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 38.庆典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典礼仪式的类型包括(A)A.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B.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和开放参观C.赞助体育活动,赞助文化活动,赞助学校D.赞助教育事业,赞助各种社会福利事业 39.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B)A.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B.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C.展览会和开放参观D.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40.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是公共关系活动什么要素?(C)A目标公众 b 公共关系手段 c公共关系主体 d公共关系客体
二、多项选择
1.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ABD)A.公共关系客体——目标公众B.公共关系手段——传播与沟通C.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D.公共关系主体——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 2.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ABD)A.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B.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C.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D.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
3.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ABCD)A.以美誉为目标B.以真诚为信条C.以互惠为原则D.以沟通为手段 4.构成政府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ABC)A.政府B.公众C.传播沟通D.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5.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A.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B.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C.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D.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6.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ABCD)A.收集信息 B.决策咨询C.协调沟通D.宣传引导、树立形象 7.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ABCD)A.收集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B.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C.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D.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
8.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向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主要有(BCD)A.政府知名度咨询 B.公众心理咨询C.领导决策咨询D.政府形象咨询 9.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AD)A.公众必须被告知 B.投公众所好C.凡宣传都是好事 D.说真话 10.从历史角度看,公共关系产生需要的基本条件,是(ABCD)A.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B.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C人性管理取代理性管理D.大众传播取代个体传播 11.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ABC)A.目的性、服务性B.实践性、继承性C.和谐性、发展性D.理论性、职能性 12.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特色,是(ACD)A.理论特色、目标特色B.继承特色、发展特色C.职能特色、文化特色D.素质特色、传播特色
13.政府公共关系主体是(ABC)A.国家行政机关B.政府公共关系机构C.政府公共关系人员D.企业公共关系机构 14.承担政府机构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部门和机构,有(ABCD)46--47 A.办公厅、办公室 B.调研机构C.沟通机构、外事机构 D.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举报中心 15.政府公共关系机构肩负的重要职责,是(ABCD)48--50 A.决策参谋 B.协调关系 C.收集情报、宣传教育 D.专业制作 16.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ABC)50--51 A.领导人员B.专业技术人员C.事务人员D.调研机构 17.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BCD)51 A.决策参谋 B.道德修养C.职业素质D.能力结构
18.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ABCD)52--53 A.较高的政策水平B.丰富的知识素养 C.生动完善的个性 D.精巧熟练的技能
19.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ABCD)A.交际、沟通能力 B.组织能力 C思辨能力 D创新能力 20.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A.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D.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21.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特征,是(ABCD)A.公众的相关性B.公众的群体性、复杂性C公众利益的多维性D.公众的变动性
22.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分类,可分为(ABC)A.顺意公众 B.独立公众 C.逆意公众 D.行动公众
23.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政府对公众的态度分类,可分为(ABD)A.政府欢迎的公众 B.政府追求的公众 C.逆意公众 D.政府不欢迎的公众 24.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公众的发展过程分类,可分为(AC)A.非公众、潜在公众 B.顺意公众 C.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D.逆意公众
三、判断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对
2、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对
3、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对
4、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对 5、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对 6、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对
7、舆论--是指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对
8、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对
9、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
10、人群关系--主要指群体内部活动和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 。对
11、对公众进行较为具体分类的开创者是美国的杰瑞,他为组织界了以下重要公众:媒介、雇员、社区、政府、投资者、消费者和特殊公众。任何特定公众,不管他们属于什么类型,都可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公众被称为“目标公众”或“潜在公众”。错
12、次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错
13、首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对象。错
14、潜在公众--指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群体。错 15、次要公众--即由于潜在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错 16、政府工作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从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关系的“小环境”来看政府的基础之上。错
17、公众不等同于人民大众和人群。公众和公共关系主体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对 18、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
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对
都必须建立在社会民众依赖
19、行政管理一般来说是一种硬性管理,效果直接,政府公共关系也是现代管理的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硬性管理手段。 错
错 20、人际关系是从个体的“私”的角度出发服从服务于个体的利益是一种“个体型”的社会关系。 众。 错 21、所谓独立公众是指对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持赞同态度并积极支持的公众他们是推动政府机构发展的基本公22、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惟一性和权威性。 对
23、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错 24、政府公众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 25、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26、公共关系的传播侧重于以思想和观点的灌输为主要特点的宣传性传播。 27、全员公关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础上
对
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
并制
错
共同为树
错 对
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人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28、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指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错 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项活动。 错
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四对
对
对
最29、政府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30、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个基本环节之一。
31、以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为主目的是通过掌握信息和舆论情况为政府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是征询型政府公共关系。
32、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组织与公众来看公共关系学意义上的组织和公众的界限不明显组织既是公共关系主体又是公共关系客体是公众。同时政府内部公共关系具有全员公共关系的性质。 33、行政组织形象作为政府自我设计与公众期望、政府行为与公众感受的统一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行为。 间的关系等。
在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政府则从属于人大
是国家权
而且这种制约力往往是借助于道德、宗教、习俗等力量错
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33、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构成包括政府与政党、政府与人大、政府与政协、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团体之34、人大是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
35、社会舆论较之法律的制约力富有弹性而不那么严厉通过社会压力实现的。 对
36、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对
对
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
最37、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以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通过政府许许多多具体而又客观的活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 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行为。 对
为了达到宣传该政府机构的良好形象的目的而精心策划能达到38、行政组织形象作为政府自我设计与公众期望、政府行为与公众感受的统一39、行政组织形象的核心内容是领导者的整体形象。 错40、策划新闻事件是指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新闻媒介关注并为之传播的虚构事件。错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试题:公共基础知识题01-12
银行公共基础复习资料09-03
山东公共基础知识复习10-03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07-17
2024阳江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