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重点难点

2024-07-28

应用文写作重点难点(9篇)

1.应用文写作重点难点 篇一

第一章 绪论

应用文写作特点:实用性,程式性,时限性,简明性。

主旨的作用与要求:作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要求:正确,集中,鲜明,周密,深刻。

材料的作用:形成观点、提炼主旨的基础;说明观点、表达主旨的支柱。

结构的基本形式:纵式、横式、纵横交错式。

语言的特点:明确、平实、简约、得体。

第二章 事务文书

◆计划的特点:针对性,预见性,可行性,约束性,科学性。

计划的分类:1.按内容:学习、工作、生产、财务、教学、分配、销售计划;2.按范围:班组、单位、地区、国家计划;3.按时间:周、旬、月、季、年、五年、十年计划;4.按性质:综合、专题计划。(规划:全局性长远;方案:从目的、要求、工作方式方法到工作步骤对专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安排:短期工作具体布置;设想:初步草案性;打算:短期内要点式;要点:列出主要目标)

计划的结构写法:1.标题:单位名称+适用时间+事由+文种。2.正文:①前言:目的、依据、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总任务总目标;②主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做(交代期限);③结尾。3.落款:署名署时(文件需盖章)。

◆总结:1.标题:公文式、文章式、双行式。2.正文:①前言;②主体:基本做法、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努力方向;③结尾。3.落款。

◆条据:1.凭证式条据:亦称单据,是一种作为凭据的条子,如借、领、收、欠条;2.说明式条据:一方向另一方说明事实、陈述请求或交代事情所写的简单书信,如请假条、留言条和托人办事条。

凭证式条据:1.标题;2.正文:今收/借到XX人,XX东西,数量XX。数字大写加整。此据。3.落款。

说明式条据:写给谁,什么事,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

第三章 公关礼仪文书

◆求职信特点:针对性,自荐性,简要性。

求职信结构写法:1.标题:求职信,应聘信。2.称谓。3.开头:信息了解途径,求职意图和缘由。4.正文:自身知识结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实践经验、工作成绩。5.结尾:诚恳的愿望和要求。6.敬语。7.落款。8.附件:证件及有效联系方式。

第四章 公务文书

◆公文的分类:1.按公文作者:党的机关公文、行政机关的公文;2.按办理时间的要求:特急件、急件、平件;3.按机密等级:普通、秘密、机密、绝密文件;4.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上行文如报告、请示,平行文如函,下行文如命令、决定、通知、通报、批复。

公文结构:1.眉首部分:①份数序号;②密级★保密期限;③紧急程度;④发文机关标识:即“红头”,发文机关+文件,联合发文则主办机关在发文机关前;⑤发文字号:发文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一般居中,上行文居左空一字;⑥签发人:上行文中应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同行,具右空一字。2.主体部分:①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②主送机关;③正文;④附件说明;⑤成文日期;⑥印章:公文生效的标志,除会议纪要外都应加盖。联合上报的公文主办单位盖,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都应盖,单一机关发文加盖印章的公文不再写机关名称。印章应端正清晰盖在年月日上,上不压正文,下压年月日;⑦附

注:对公文的传达范围、使用方法的规定及对名词术语的解释(其他事项如联系人姓名、电话应加括号标注)。3.版记部分:①抄送机关;②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公文的语言风格:庄重、准确、平实、简练。

◆通知的种类:指示性、批示性、周知性、任免通知。

◆通报的种类:表彰性、批评性、传达性通报。

通知与通报的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批转和转发公文,传达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等;通报则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交流重要的信息。两者虽都有告知用途,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生活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情况。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告知受文机关要做什么事,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有较强硬性规定和严格行政约束力;通报的目的主要是交流、了解情况,通过正反面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行政约束力较弱。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的表现方法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提出要求直接,较少议论,因此文字严谨、准确具体、语言平实、语气较严厉;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有较强感情色彩。

◆请示: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一个;3.正文:请示缘由、请示事项、惯用结束语;4.落款。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1.性质不同。报告是陈述性公文;请示是呈批性公文。2.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的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回答上级机关询问,以便上级机关了解本单位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而请示的目的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请求某一批示,即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导或予以批准。3.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在工作结束后后或工作正在进行中行文;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得先斩后奏。4.主送机关不同。报告的宗旨在于为上级机关提供信息,不是为了让其批复,应而允许多头主送;而请示是为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的,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允许多头请示。5.事项多少不同。报告的事项可以是一件,如专题报告,也可以是多件,如综合报告;而请示内容必须遵循“一文一事”原则。6.答复形式不同。报告不要求上级机关回复;而请示则要求上级机关及时批复回文,给予明确答复。

◆批复:1.标题:发文机关+同意/不同意+事由+请示机关+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批复引语,批复内容,结束语。4.落款。

◆函: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发函缘由,发函事项,结束语;

4.落款。

第六章 经济文书

◆广告的功能:促进销售,激励竞争,引导时尚,美化生活。

广告的特点:真实性,艺术性,功利性。

广告的设计制作:理性诉求,感性诉求(爱与关怀、生活情趣、自我价值感),情理渗透式诉求。

广告标题的类型:1.按结构:单

一、复合标题;2.按写作手法:直接、间接标题。

广告随文:几乎所有的广告文案都离不开广告随文。在广告中向受众说明广告主身份及相关的附加信息,起到附加说明和购买指南的作用。(类型:常规、附言、表格、条签型)广告口号:也叫广告语、广告主题句、广告标语等,是广告文案的重要部分。它是企业和团队从长远销售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能表现商品特性或企业理念的较为稳定的宣传用语。

◆合同的特点:内容的合法性,主体的平等性,效力的约束性,文本的规范性。

合同的内容: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址;2.标的(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物、劳务、工作成果);3.数量和质量;4.价款和酬金;5.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6.违约责任;7.解决争议的办法。

合同的结构:1.标题:合同的种类,经营范围和合同种类,合同的签约单位和合同种类,合同有效期和合同种类,合同的签约单位、合同有效期、合同范围、合同种类。2.合同当事人;

3.正文:签订合同依据和目的,合同基本内容,合同生效时间,合同的份数和保管。4.尾部:当事人单位全称和代表人姓名,并签字盖章。一般还需双方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电话挂号、开户银行、银行账号等。合同如需上报机关证明或鉴证机关审核,则应写上上级机关和鉴证机关名称,并加盖公章,最后签订合同日期。

合同的订立程序:1.要约:①特征:要约具有具体明确的内容,要约规定了受要约人答复的期限,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②内容:合同的主要条款,要约的有效期限。2.承诺:条件:承诺必须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必须是无条件接受要约全部内容,必须是在要约规定的有效期限发出。

合同的写作要求:内容要合法,条款要完善,表述要准确。

第八章 新闻文书

◆消息的类型:动态、综合、经验性、述评性、人物消息。

消息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消息的构成:消息标题、消息头、消息导语、消息躯干、消息背景、消息结尾。

消息标题:1.作用:导受、导向、美化和序化。2.类型:①按性质:虚题和实题;②按作用:主题、引题、副题、分题、提要题、大标题;③按组合层次:单一型、复合型标题。

消息头:1.形式:“讯”和“电”两类。2.作用:①它使消息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②她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③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④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迫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地对待每一条新闻,力求客观、翔实、新鲜、生动。消息导语的类型:叙述式、概括式、对比式、描写式、引语式、设问式、评述式。消息背景材料的类型:衬托对比型、注释说明型、分析解释型背景材料。

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优势:符合新闻“短、新、快”特点,切合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方便记者写稿和编辑编稿);2.时间顺序式:又叫编年体式结构,比较适用于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优点:条理清晰,现场感强;缺点:开头太平淡往往不能吸引人,消息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淹没在冗长的叙述中);3.悬念式;4.并列式;5.自由式。

第九章 申论

◆申论考试的特点:考试的国际标准性,申论考试的背景资料具有普遍性,申论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申论考试具有灵活性。

申论考试的内容: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考试的阶梯环节和方法:阅读概括是申论考试成功的关键一步;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的核心环节。

第十章 科研文书

◆学术论文特点: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理论性。

学术论文选题方法:纠正通行的观点,补充前人的学说,填补研究的空白,加入百家争鸣,总结研究的成果。

资料来源:文献,调查,实验。

学术论文的结构: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

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1.摘要只能用叙述、说明的方式,不能采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

2.摘要只能采取第三人称口吻,不能用第一人称;3.摘要不得简单重复文章标题中已有信息;

4.摘要要慎用长句,句型要简单。不过,表意要清楚,电报式写法不可取;5.除了是在无变通办法可用,摘要中不要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6.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7.摘要要在论文的其他部分完成后才提炼出来。

正文:1.绪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中心论点,研究方法。2.本论:①论证方法:归纳、演绎、比较法;②结构形式:并列、递进、综合式。3.结论:得出的结论和解决的问题,不足,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文献参考排序:按在论文撰写中参考价值的大小;按论文参考引用的先后顺序;按照作者姓氏笔画或外文字母的顺序;按文献时代的先后顺序。

2.应用文写作重点难点 篇二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算法思想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所以算法走进高中新课程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同时也是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1]。《数学课程标准》将算法列为必修内容, 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基础”。张奠宙先生曾指出:“算法应该从小学开始教”, “算法贯穿整个中学数学”[2]。以“算法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 必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明与创新。算法具有严格的序列性结构, 即程序化、机械化、具体化特点, 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精确性, 能够引发学生对理性思维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拓宽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算法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瑰宝, 《九章算术》中一些经典算法, 更是具有独特的构思模式, 将我国古代著名算法介绍给学生,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算法初步重点、难点分析

1.算法初步的重点分析

算法教学应该始终贯穿整个高中数学新课程, 并不是随着12课时教学的完成而结束。因此, 若想教好算法, 首先必须将算法定义为以数学知识为背景的数学中的算法, 并非计算机编程中的算法。

算法的教学重点不能落在程序的编写上, 而应该是算法的基本思想, 其中, 重中之重是如何把算理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算法的三种结构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才是重点内容, 至于伪代码的学习, 只是一个对程序框图翻译的过程, 不是算法教学的重点所在。

对于算法, 我们所关心的就是其能否实现对一个问题进行正确解决, 至于不同算法之间的优劣比较不是重点内容, 因此算法的教学设计, 不能把算法的优化作为重点, 更不能为了简化一步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2.算法初步的难点分析

高中数学介绍的是算法初步, 所以教师一定要控制教学的难易程度, 只要能够读懂流程图和算法语句、会计算循环次数、掌握基本的流程图和算法语句书写就足够了。算法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是算法的概念。算法是一种定义性的概念、模糊概念, 因此算法概念的引入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教师在解释什么是算法的时候, 不仅要打破学生对算法的陌生感, 还要充分体现出算法在解决问题时展现出来的优越性, 否则学生会误认为“算法仅仅是把原有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步, 学习算法没有实际意义”。所以, 教师要将打破算法的陌生感与体现算法的优越性结合, 使矛盾得到统一。

第二个难点是对变量的赋值。所谓赋值就是给一个盒子里装数, 但是, A既可以代表盒子, 又可以代表盒子里的数, 而且这个盒子里的数还要有不同的变化, 有时候要给它赋值3, 有时候又要给它赋值5。这样, 无论是表示方法, 还是符号, 学生都不太习惯。不同的书上使用的赋值符号又有所不同, 哪边是原来盒子里的数, 哪边是新赋的数, 学生往往会产生迷惑, 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

第三个难点是算法的循环结构, 这主要体现在循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又是什么时候结束。在中学阶段, 有两种结束循环的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循环次数, 例如计算undefinedundefined, 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变量i与变量n的大小关系来控制循环体;第二种是通过精确度来控制循环体, 只有达到所规定的精确度之后才结束循环, 否则就继续下去。例如二分法, 确定一个小的ε, 这个ε可以是0.1, 也可以是0.01, 还可以是0.001, 如果近似值和实际根的差小于所给定的ε, 就结束循环, 问题得以解决, 否则循环继续。这两种循环结构实际上都是给了一个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就结束循环, 但由于标准的样式各不相同, 所以一般来说掌握循环结构就比较困难。

三、算法初步重点把握的原则

1.重视算法本质渗透

算法思想的本质是按部就班地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化思想。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将算法思想作为算法教学的重点内容, 将这种程序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 渗透给学生, 引导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发展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并逐步增强学生能够应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注重算法持续性

王尚志教授曾说:“我们有一个更重要的想法, 就是把算法的思想贯穿于教材的自始至终。凡是能够用算法表述的东西, 我们尽量用算法表示出来。”在教学中, 要重点体现算法与数学其他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 教师应以算法思想为核心, 鼓励学生运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4]。

例1:若函数f (x) =x3 (x≥0) , 则由此函数、x轴及直线x=2围成的曲线图形的面积为S, 编写算法, 计算S的近似值。

分析:可将区间[0, 2]分成n等份, 其中第k个等份是undefined, 这样, 将曲线图形的面积近似地看成n个梯形面积之和: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即undefinedundefined (2k3-3k2+3k-1) 。

当所分的份数越多, 近似值的精确度就越高, 从而越接近曲线面积。

算法分析:

第一步:输入n

第二步:计算undefined

第三步:令S=0, k=1

第四步:计算undefinedundefined (2k3-3k2+3k-1) +S

第五步:k=k+1

第六步:若k≤n, 则返回第四步;否则, 输出S, 结束算法。

案例分析:本案例算法列出后, 通过对问题分析可知, 随输入值n的不断变大, 所得的面积就更加精确, 利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曲线面积, 体现了算法与微积分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向学生渗透算法思想与高中数学其他内容如制作三角函数表、解高次方程、解三角形、数列求和、不等式求解、三角函数、求方程的近似根、统计、概率、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线性规划等结合。在高考中, 算法初步知识将与函数、数列、三角、概率、实际问题等知识点进行整合, 这将是高考试题命新“靓”点, 既符合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宗旨, 又彰显了数学学科的特点[5]。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本案例的讲解适当扩展, 培养学生以直代曲、无限趋近的极限思想, 从而为以后微积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3.加强学生程序化思想解决问题

算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刻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与规律, 具有明确性、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把数学的算法课变成程序语言和程序设计的计算机教学课, 应重点突出算法的本质, 即注重算理的简单易懂。因此, 我们在选择算法时, 可首选算理清晰明了的穷举法和累加法, 从而帮助学生体验算法的思想。

例2:Wilson定理指出, 对于整数p, 若 (p-1) !+1≡o (mod p) , 则p为素数。编写算法, 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 若是则输出yes, 若不是则输出no。

(其中 (p-1) != (p-1) · (p-2) ·…·1)

算法分析:

第一步:输入整数p

第二步:计算n=p-1

第三步:令i=1, j=1

第四步:计算i=i*j

第五步:计算i=i+1

第六步:若j≤n, 则返回第四步;否则, 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计算m=i+1

第八步:r=mmod p, 若r=0, 则输出yes, 结束算法;否则, 输出no, 结束算法。

案例分析:本例可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A版必修) 中第3页例1的推广[6], 利用Wilson定理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这种算法算理简单, 体现了算法的程序化思想, 并且本案例通过与初等数论的结合, 还可以使学生看到算法思想在解决数学其他领域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 从而体会算法思想在数学中独特的作用, 增强学生以算法思想为核心,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算法初步难点突破的策略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

学生对算法的学习是零基础, 因此,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应该让学生以模仿为主, 循序渐进。例如在循环结构的讲解时, 必须采用层次教学, 循环变量的设定应由易到难, 变量个数由少到多, 判断条件由少到多[7]。首先要让学生尽量多模仿, 以具体算法案例为载体, 分析其中蕴含的算理、算法思想, 明确算法步骤, 在学生对算法内容熟悉之后, 方可选择一些新的案例, 用以拓展学生思维,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3:编写程序, 找出任意输入的3个不同整数中最大的整数。

算法分析:

第一步:输入三个不同的整数a1, a2, a3

第二步:若a1

第三步:若a2

第四步:若a1

案例分析:本算法算理简单, 就是在三个数中选一个, 与其余两个数中任意一个数比较, 选出二者中大的和第三个数比较, 再选出大的即可。这只是3个不同整数的情况, 那么如果是4个、5个甚至更多个整数时怎么办?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开拓学生思维, 使本案例从3个不同的整数情况推广到n个不同的整数。推广后算法的算理是利用冒泡排序法, 从第一个数开始, 按照顺序将其依次和后面的每个数进行比较, 从而找出最大的数。这需要学生在前一个案例基础之上, 重新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采用算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体现了算法的条理化、逻辑化的特点, 蕴含了算法的程序化思想, 实现了算法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

2.重视算法基本逻辑结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要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算法结构教学的难点, 集中体现在循环结构上, 由于循环语句是根据条件决定某段程序是否要重复执行, 以及重复执行到何时为止[8]。因此, 循环结构的循环体在循环过程中相应的数据会累计变化, 从而导致学生对算法的循环结构在理解与掌握上产生困难[9]。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结构的特点, 通过相应的具体案例,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并重点掌握循环结构。

例4:设计算法, 计算数列an=2n-1的前n项和。

算法分析:

第一步:令i=1, sum=0

第二步:计算sum=sum+i

第三步:i=i+2

第四步:判断若i>2n-1, 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二步

案例分析:本例中涉及了两个变量:记数变量i与求和变量sum;在每次重复执行循环体时, 变量i与变量sum的值都发生了变化, 学生对于这两个变量的各自变化及两者之间的联系难以理解。因此, 在循环结构讲解的初期, 可以通过类比数学归纳法, 利用特殊的初始值跟踪分散难点。为了让学生清晰地认识每次循环实现的累加功能, 我们可以令n=1, 把问题特殊为求数列an=2n-1的前两项和, 程序执行循环1次之后实现了对1+3的求解;再令n=2, 则程序执行循环2次完成对1+3+5的求解。通过对这个程序的分析, 归纳得出:当i≤2n-1时, 可完成undefined2k-1的累加。通过这样的处理, 在循环结构的教学中会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3.选择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是学生最好的老师[3]。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 他会对这个问题主动、积极、执著地探索。

算法的教学能否引起学生的爱好, 既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 也不能忽视教师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教师在选择算法案例时应注意所选问题尽可能贴近生活, 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观意愿, 提高算法教学效率。

例5:由初始条件f (0) =1, f (1) =1及递推关系f (n) =f (n-1) +f (n-2) 所确定的数列{f (n) }n≥0被称为斐波那契 (Fibonacci) 数列, f (n) 称为斐波那契数。从第一项起, 斐波那契数列为1, 1, 2, 3, 5, 8, 13, 21, …编写算法, 计算第n个斐波那契数。

算法分析:

第一步:令i=2

第二步:输入n值

第三步:若i≤n成立, 则执行第四步;否则输出f (n) =1, 结束算法

第四步:计算f (i) =f (i-1) +f (i-2)

第五步:i=i+1

第六步:若i≤n成立, 则返回第四步;否则, 输出f (n) =f (i) , 结束算法

案例分析:斐波那契数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以其作为案例能够体现算法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所发挥的优越性, 同时, 生活中的植物的叶序、菠萝的鳞片、树枝的生长、上楼的方式都与斐波那契数列密不可分, 所以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当n值越大时, undefined就越接近黄金系数0.618, 使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答案的能力, 启迪学生的思维。

4.加强学生自主探究

算法初步内容的学习之道在于“悟”, 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收有放, 收放自如, 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体会算法思想, 阅读、揣摩和品味经典的算法案例, 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使学生在探究知识与应用过程中感悟算法的思想和方法。

高中数学新增了“算法初步”, 其目的是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了解算法的含义。因此, 教师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在“算法初步”的教学中开发能够培养学生程序化思想的案例, 消除学生对算法望而生畏的心理, 向学生们渗透算法的思想, 使其能够将算法应用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范久良.数学新课标中算法的初步认识和体会[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2008 (7) :58-59.

[2]沙纪忠.“算法初步”教学的几点体会及建议[J].中学数学研究, 2008 (3) :5-7.

[3]朱立明, 王晓辉.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学案例的开发原则[J].中国数学教育, 2010 (1-2) :35-38.

[4]陈海玲.“算法”起始课的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 2007 (9) :5-7.

[5]谈玉楼.聚焦算法与其他知识的交汇[J].中学数学杂志, 2009 (5) :31-33.

[6]刘绍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

[7]熊芹.对高中必修课“算法初步”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 2006 (4) :1-3.

[8]唐仁霞.算法学习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09 (3) :8-10.

3.应用写作学习重点 篇三

第一章

应用写作概述

一、应用写作萌生的时期,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建立的时期,应用文理论建立的时期,应用写作的成熟期;应用文由古体到新体的变革始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二、甲骨刻辞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应用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应用文总集;“公文”称谓出现于两汉时期(汉代);“应用文”称谓出现于北宋时期,迄今所见最早提出“应用文”这一称谓的是苏轼。

三、出现于魏晋南北朝的应用文理论著作: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等。挚虞《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文体学专论,《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文学与应用文写作理论集大成者。

四、应用文的特点(4点);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本质属性)是实用性。

五、应用文写作对主旨的要求;应用文结构的特点;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最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是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四种。

六、应用文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叙述的主要方式;代替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敬称(您)、第三人称(他、他们)的词语。

七、本教材对文书的分类——法定公文、事务文书(用于公务,也有用于私务的)、专用文书(含经济文书)、规章文书。熟悉各类中主要文种名称。

八、能改正本章简短的“改错题”中的错误。

第二章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国务院《办法》”)发布于2000年8月,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国务院《办法》对行政公文的定义(要点是“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

三、行政公文共13个文种。其中,命令、议案、公告、通告4种系行政公文特有(党的机关不用);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9种公文为党政公文均有的文种。党的公文特有而行政公文没有的5种(公报、指示、决议、条例、规定)。识记各文种名称;主要的上行文和平行文文种。

四、13种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能准确使用于有关事项中。

五、公文格式(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中各要素(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标识要求。标识要求重点是:份号(机密、绝密公文必须标明份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上行文必须标注);主送机关位置;版记由哪三个项目构成。

六、标题的构成(完全式标题的三个组成部分);发文字号三要素及正确写法;行政公文的成文日期应用汉字(小写)。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七、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八、能改正本章“改错题”中的错误。

第三章

法定公文

一、命令主要是高层和地方行政机关使用,基层单位一般不用命令行文。

二、意见可以上行、平行、下行(上行多用于提出建议,请求批转)。

4.1 应用写作 各章节重点14 篇四

2.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法定公文;一类为事务文书。

3.主旨:即主题,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态度和评价。

4.材料: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着某种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的,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的事实现象或理论根据。它既包括已写入文章中的各种事实、数据、意见、观点、问题以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等,也包括虽已被作者搜集,但终未被文章采用的其他材料。

5.结构: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与构造,即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6.层次:是作者在表述主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思想单位和意义单位,是文章内容展开的基本步骤。有时也称“意义段”、“结构段”。7.段落:又叫“自然段”,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基本单位,是作者为了表达文章思想内容而做出的划分。在形式上,它有明显的标志,一段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一段结束,下一段另起一行。8.过渡:是指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9.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和呼应。

10.叙述:就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是各类文体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方式。

11.说明:在文章中用简洁的文字对事物的概念、性质、特点、形状、成因、关系、功用、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等进行解说和阐明的一种表达方式。12.定义说明:就是用精练简括的语言对某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某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确切的说明。

13.介绍说明:是指对所说明的对象作一般的扼要介绍,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所介绍的对象有个概括的、比较全面的了解。

14.分类说明:是把被说明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逐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15.数字说明:是指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情况、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

16.比较说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作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现象、本质、特征、规律,帮助人们区别事物,认识事物。

17.图表说明:就是借助于图、表形象地说明某一事物及现象的方法。

18.引用说明:是指引用某些与说明对象有关的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力。写作应用文需要引用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引用文献资料、名人名言等等。

19.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统帅和灵魂。

20.议论:就是议事说理,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来明辨是非,阐明道理,表明自己见解、观点的一种表达方法。一般的说,一段完整的议论,总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3个要素组成的。

2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统帅和灵魂。在整个文章中居于“统领”地位的论点叫做“总论点”或“中心论点”,从属并服务于中心论点,统领各个侧面和各个局部的论点,称为“分论点”。2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23.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4.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25.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送发的公文。26.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

27.特急件:即内容重大而紧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制发和处理的公文,需在文面上注明“特急件”。

28.绝密文件:是秘密等级最高的文件,它所反映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其内容一旦泄漏,便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29.机密文件:是秘密等级较高的文件,它包含着党和国家的重要秘密。其内容一旦泄漏,也会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30.秘密文件:是秘密等级较低的文件,它所反映的是党和国家的一般秘密,其内容也是不能随意泄漏的,否则,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或某项具体的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31.法规性公文:这是用来颁布法令、法律或对有关问题作出规定的公文。

32.发文字号:又称文号、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序号三部分组成。

33.主送机关:是指发文机关要求执行办理或答复这份公文的受文机关。34.附件:是指附在主件之后,对文件内容起说明和补充作用的文字材料。35.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36.拟稿:即公文的起草工作。

37.签发:是发文机关领导人经过审核,在同意发出的文稿上签字的步骤。

38.表彰性通报:是通过表彰先进集体或个人,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先进单位或个人学习,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种公文。

39.批评性通报:是对重大事故或严重错误、丑恶现象进行批评,以使广大干部群众引以为戒,吸取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出现的一种公文。

40.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大量使用的法定公文之外的应用文体的统称。

41.简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内部为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汇报工作、传递信息而经常使用的一种事务性文书。

42.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之后,真实地反映调查情况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书面报告。

43.计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些工作或某一事务、活动做出事先安排和布置的一种事务性文书。

44.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和改进今后实践与工作的一种事务性文书。

45.述职报告:是述职人向所在工作单位的主管领导、上级部门、职工群众或自己的选举任命的机关,汇报一定任期内履行职责情况的一种事务性文书。

46.科技论文:又称科学论文,是指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里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47.纯学术论文:是指科研工作者所写的、供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

48.创造思维:是指能产生创见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活动中特有的思维方法。它的突出标志是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

49.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方法,它的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50.实验:是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模拟客观现象,在有利条件下获取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1.科技文献:是指已经用文字符号或其他手段记录下来的科学技术知识。52.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和发表研究成果的文献。53.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著录文献特征、摘录文献要点,并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而成的文献。

54.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学科、某一专题的研究动态或状况进行概括论述的文献,是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成果,如综述、述评等。

55.表:又称表格,是以行和列的形式排列,表达数据或有关信息资料的方式。

56.科技报告:是叙述由实验、观察或调查、考察研究得到的知识、科技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

57.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拟订科研课题或审批建设项目前,由申请课题者或申请立项者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运用分析、对比、研究、测算等方法,对该课题或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的书面材料。

58.设计说明书:是对设计对象的设计过程进行总体阐明的书面文字材料。

59.毕业设计说明书:是阐明工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进行毕业设计的成果的书面文字材料。

60.科技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它是技术成果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技术这一典型的非物质形态的商品进入交换市场的法律形式。

61.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62.技术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间就技术商品的所有权或持有权、使用权转移问题所达成的协议。

63.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所达成的协议。

64.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65.科技广告:是公开而广泛地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的一种文体形式,其主要功能是宣传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推销科技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66.科技新闻:就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来传播科学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科研成果及应用、科技发展动向及问题以及科技界的任务和活动等方面的最新消息。

67.动态科技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科技事件、科研成果以及新情况、新动态的新闻。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68.典型科技消息:也叫经验科技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69.综合科技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科技新闻报道,以便于人们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70.述评科技消息:是一种报道事实、穿插评论的新闻,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从而分析说明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71.科技通讯:是详细地报道和宣传具有较大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科技事件和科技人物的一种文体。

72.科普文章:是以通俗的语言介绍各种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各类文字材料的总称,是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形式。

73.科普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以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生产知识为根本任务的科技应用文体。

74.科学小品:是简明生动地介绍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短小精悍的文体。

75.科技招标书:是招标人在进行某项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建设之前,所发布的用以公布项目内容及其要求、标准和条件,以期择优选择承包对象的文书。

76.科技投标书:也叫科技投标文件,是对招标书的回答。它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书的要求,提出应标能力和条件,投送给招标单位的文字材料。

77.操作说明书:也叫操作指南,它是生产厂家为用户就某一设备、仪器,某一技术环节作具体操作指导而写的书面说明。

78.技术鉴定书:是指对新产品的研制项目和技术性的研究成果、工作质量、实际应用意义及学术水平进行评价、鉴定后形成的权威性结论的书面文件。

79.起诉状:是当事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决所使用的诉讼文书。

80.上诉状:是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下一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请求重新审理而提出的诉讼文书。

81.答辩状:是诉讼中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起诉状和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的上诉请求做出答复,并依据事实和理由进行辩解而写的诉讼文书。

5.拼音教学重点难点 篇五

一、汉语拼音中最重要的是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至于这三部分里面所包含的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一一进行说明。①23个声母: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其中zh ch sh r是翘舌音,也叫卷舌音;z c s是平舌音。②24个韵母可以分为: 6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

9个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其中er为特殊复韵母,不和其他声母组成音节,只能自成音节。9个鼻韵母:(包括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

ɑn en in un ün(5个前鼻韵母)ɑnɡ enɡ inɡ onɡ(4个后鼻韵母)

③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其中最容易写错的是整体认读音节“ye,”学生容易写成“yie”。需重点记忆。

二、其次是音节加声调的位置学生也容易写错,因此只要记住标调儿歌就能避免。儿歌是:

有ɑ不放过,无ɑ找o e ,i u并排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复韵母iu和ui的标调。

三、最后也是孩子记忆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小ü和 j q x y 拼写时的去点规则。需要家长在家辅导时不断强化。为了加强记忆,也为孩子编写了儿歌,内容是: 小 ü 小 ü 有礼貌,见了j、q、x和大y就摘帽。j q x 和大y,从不和u在一起。

关于拼音的教学,我们大部分都是通过有趣的儿歌、故事等形式给孩子讲解。但由于时间短,内容多,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复习巩固。

相信练的多了,孩子就会觉得轻松易学了。另注: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中为什么没有uo,现解释说明一下:

音节分为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如果uo在音节中出现,该音节为三拼音节。u为介母,o为韵母。

三拼音节一共有82个,以下是全部的三拼音节表。

多音节:ia

ua

uo

uai

uan ian iao iang

6.应用文写作重点难点 篇六

一、正确区别串联和并联电路

电路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它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 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 (“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 “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 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2) 根据电路路径法, 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 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 则连接方式为串联, 若电流在某处分流, 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 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 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3) 拆除法, 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 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 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 , 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 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 (4) 开关作用法, 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 且开关的位置不同, 其控制作用各异, 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 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 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 (5) 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 不论导线有多长, 只要其间无用电器、电源等, 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个点, 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认清电路。

二、正确区别通路、开路、短路

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 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 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 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 不知道何处短路, 为什么短路。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 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 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 当一根空导线, 或开关、或电流表 (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 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 电流只走空导线, 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 使该用电器被短路, 从而不能工作。

三、快速识别电路图, 正确连接实物图

基本的串联并联电路识别在前面已经说明。但是当电路中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器材后, 电路的识别就变得困难起来。但我们知道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 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 串联易辩并联难分。因此在分析次类电路时要想方设法排除这些相关干扰因素, 即可把电压表暂时隐蔽起来, 辩清电路后再加回原处。概括去表法中去的就是电压表, 注意去后分析清楚电路连接方式后还要一个个的加上去, 看它们分别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也较大, 这里要注意原则:一一对应。若题中没有电路图, 只给相关的要求, 最好做前要先按要求画简单的电路图, 再由电路图去连实物;也可以按要求先连好实物, 再由实物图画出要求的电路图。

四、多动手实验, 加深对电学概念和电路规律的理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不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习做再多的题也是纸上谈兵, 不可能真正明白。

例如,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各用电器会互相影响这种电路只需一个开关, 开关所处位置与其作用无关, 这一条是区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关键, 同时也使串联电路中的许多特点如电流相等、电压分配关系在实验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电压关系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理解。再如, 把一只额定电压为3.8V和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两只小灯泡分别串联和并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 这两种连接方式下两只灯泡的亮度会不同, 学生会记住该现象, 同时也会产生疑问, 激发其好奇心为讲解功率设下悬念。

另外, 学生最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学学具, 要求里面有中学电学实验中要用到的实验器材。画图混乱时建议同学用实物连一连, 看着实际的线路, 再复杂也能一根线一根线的捋清楚, 尤其是电表测量那部分的问题。因为在接线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的考虑电流的路径, 所以不知不觉中就使自己对照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明白了。用这样的方法解决了几道难题后, 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做题时自然而然就有形象思维了, 明白了电路的本质, 不再是抽象思维, 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学习兴趣的形成。

五、正确运用公式灵活解决电学中的计算问题

讲解电学公式必须清楚透彻,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

例如欧姆定律, 它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运用该公式, 电压、电流、电阻这三大物理量的同一性和同时性必须要交代清楚, 决不能张冠李戴。

六、加强训练, 熟能生巧

适当加强训练, 对题目进行精选, 做过以后多加归纳和总结。同时, 还应突出对学生良好解题习惯训练, 如要求做到作图清晰明了, 解题规范、书写整洁,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等等。

总之, 如果学生能掌握方法, 勤思考, 勤问, 适当做题目, 重视实验, 理论结合实际, 我相信学生能进入一个有趣的电学世界!

参考文献

7.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含义 篇七

_1({“outline”:null,“outlineMiss”:null,“font”:{“169b507127284b73f24250bb0010001”:“微软雅黑”,“169b507127284b73f24250bb0020001”:“微软雅黑”},“style”:[{“t”:“style”,“c”:[0],“s”:{“font-size”:“23.94”}},{“t”:“style”,“c”:[0,2,3,4,5,6,7,8,9,10,11,12,13,14,1],“s”:{“color”:“#000000”}},{“t”:“style”,“c”:[6,7,8,9,10,11,12,13,14,2],“s”:{“font-family”:“169b507127284b73f24250bb0010001”}},{“t”:“style”,“c”:[5,3],“s”:{“font-family”:“169b507127284b73f24250bb0020001”}},{“t”:“style”,“c”:[5,6,7,8,9,10,11,12,13,14,4],“s”:{“font-size”:“21.06”}},{“t”:“style”,“c”:[5],“s”:{“font-size”:“21.06”}},{“t”:“style”,“c”:[7,8,9,10,11,12,13,14,6],“s”:{“font-size”:“21.06”}},{“t”:“style”,“c”:[7],“s”:{“letter-spacing”:“-0.094”}},{“t”:“style”,“c”:[8],“s”:{“letter-spacing”:“-0.047”}},{“t”:“style”,“c”:[9],“s”:{“letter-spacing”:“-0.067”}},{“t”:“style”,“c”:[10],“s”:{“letter-spacing”:“-0.037”}},{“t”:“style”,“c”:[11],“s”:{“letter-spacing”:“-0.307”}},{“t”:“style”,“c”:[12],“s”:{“letter-spacing”:“-0.068”}},{“t”:“style”,“c”:[13],“s”:{“letter-spacing”:“-0.056”}},{“t”:“style”,“c”:[14],“s”:{“letter-spacing”:“-0.063”}}],“body”:[{“c”:“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基本含义”,“p”:{“h”:31.385,“w”:359.77,“x”:266.655,“y”:115.461,“z”:0},“ps”:null,“s”:{“font-size”:“23.94”,“letter-spacing”:“0.047”},“t”:“word”,“r”:[0,2]},{“c”:“ ”,“p”:{“h”:31.385,“w”:7.086,“x”:626.55,“y”:115.461,“z”:1},“ps”:{“_enter”:1},“s”:{“font-size”:“23.94”},“t”:“word”,“r”:[0,3]},{“c”:“ ”,“p”:{“h”:27.609,“w”:6.233,“x”:135.036,“y”:164.048,“z”:2},“ps”:{“_enter”:1},“t”:“word”,“r”:[5]},{“c”:“(”,“p”:{“h”:27.609,“w”:21.06,“x”:135.036,“y”:210.848,“z”:3},“ps”:null,“t”:“word”,“r”:[6]},{“c”:“1”,“p”:{“h”:27.609,“w”:12.341,“x”:156.09,“y”:210.848,“z”:4},“ps”:null,“t”:“word”,“r”:[5]},{“c”:“)教学目标”,“p”:{“h”:27.609,“w”:104.92,“x”:168.51,“y”:210.848,“z”:5},“ps”:null,“t”:“word”,“r”:[7]},{“c”:“ ”,“p”:{“h”:27.609,“w”:6.233,“x”:273.314,“y”:210.848,“z”:6},“ps”:{“_enter”:1},“t”:“word”,“r”:[5]},{“c”:“图”,“p”:{“h”:27.609,“w”:21.06,“x”:135.036,“y”:257.648,“z”:7},“ps”:null,“t”:“word”,“r”:[6]},{“c”:“4-2 ”,“p”:{“h”:27.609,“w”:40.073,“x”:161.31,“y”:257.648,“z”:8},“ps”:null,“s”:{“letter-spacing”:“0.012”},“t”:“word”,“r”:[5]},{“c”:“教学目标的层次体系”,“p”:{“h”:27.609,“w”:189.16,“x”:205.59,“y”:257.648,“z”:9},“ps”:null,“t”:“word”,“r”:[8]},{“c”:“ ”,“p”:{“h”:27.609,“w”:6.233,“x”:394.635,“y”:257.648,“z”:10},“ps”:{“_enter”:1},“t”:“word”,“r”:[5]},{“c”:“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根据它的层次和表述方式的不”,“p”:{“h”:27.609,“w”:608.844,“x”:135.036,“y”:304.448,“z”:11},“ps”:null,“t”:“word”,“r”:[9]},{“c”:“同,可以分为“教学总目标””,“p”:{“h”:27.609,“w”:270.684,“x”:135.036,“y”:351.248,“z”:12},“ps”:null,“s”:{“letter-spacing”:“-0.257”},“t”:“word”,“r”:[6]},{“c”:“、”,“p”:{“h”:27.609,“w”:21.06,“x”:395.105,“y”:351.248,“z”:13},“ps”:null,“t”:“word”,“r”:[6]},{“c”:““课程目标””,“p”:{“h”:27.609,“w”:126.17,“x”:404.456,“y”:351.248,“z”:14},“ps”:null,“t”:“word”,“r”:[10]},{“c”:“、”,“p”:{“h”:27.609,“w”:21.059,“x”:520.012,“y”:351.248,“z”:15},“ps”:null,“t”:“word”,“r”:[6]},{“c”:““单元目标”和“学习目”,“p”:{“h”:27.609,“w”:228.753,“x”:529.363,“y”:351.248,“z”:16},“ps”:null,“s”:{“letter-spacing”:“-0.29”},“t”:“word”,“r”:[6]},{“c”:“标””,“p”:{“h”:27.609,“w”:42.12,“x”:135.036,“y”:398.093,“z”:17},“ps”:null,“t”:“word”,“r”:[6]},{“c”:“。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p”:{“h”:27.609,“w”:587.784,“x”:166.71,“y”:398.093,“z”:18},“ps”:null,“s”:{“letter-spacing”:“-0.07”},“t”:“word”,“r”:[6]},{“c”:“是一种原则性规定。而学习目标(对教师或教学人员而言,它也通常”,“p”:{“h”:27.609,“w”:622.891,“x”:135.036,“y”:444.893,“z”:19},“ps”:null,“t”:“word”,“r”:[11]},{“c”:“被成为教学目标)则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作什么的一种明”,“p”:{“h”:27.609,“w”:608.844,“x”:135.036,“y”:491.693,“z”:20},“ps”:null,“t”:“word”,“r”:[9]},{“c”:“确、具体的表述。”,“p”:{“h”:27.609,“w”:165.763,“x”:135.036,“y”:538.493,“z”:21},“ps”:null,“s”:{“letter-spacing”:“-0.388”},“t”:“word”,“r”:[6]},{“c”:“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习目”,“p”:{“h”:27.609,“w”:459.655,“x”:298.272,“y”:538.493,“z”:22},“ps”:null,“s”:{“letter-spacing”:“-0.174”},“t”:“word”,“r”:[6]},{“c”:“标,”,“p”:{“h”:27.609,“w”:42.12,“x”:135.036,“y”:585.293,“z”:23},“ps”:null,“t”:“word”,“r”:[6]},{“c”:“这涉及学习目标的分类问题。”,“p”:{“h”:27.609,“w”:273.211,“x”:173.554,“y”:585.293,“z”:24},“ps”:null,“t”:“word”,“r”:[8]},{“c”:“按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p”:{“h”:27.609,“w”:314.952,“x”:443.164,“y”:585.293,“z”:25},“ps”:null,“t”:“word”,“r”:[9]},{“c”:“(”,“p”:{“h”:27.609,“w”:21.06,“x”:135.036,“y”:632.093,“z”:26},“ps”:null,“t”:“word”,“r”:[6]},{“c”:“B.S.Bloom”,“p”:{“h”:27.609,“w”:112.955,“x”:156.09,“y”:632.093,“z”:27},“ps”:null,“s”:{“letter-spacing”:“-0.034”},“t”:“word”,“r”:[5]},{“c”:“)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我们可以把学习目标因”,“p”:{“h”:27.609,“w”:482.863,“x”:269.175,“y”:632.093,“z”:28},“ps”:null,“t”:“word”,“r”:[12]},{“c”:“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包”,“p”:{“h”:27.609,“w”:622.891,“x”:135.036,“y”:678.923,“z”:29},“ps”:null,“t”:“word”,“r”:[11]},{“c”:“括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p”:{“h”:27.609,“w”:483.053,“x”:135.036,“y”:725.723,“z”:30},“ps”:null,“s”:{“letter-spacing”:“-0.06”},“t”:“word”,“r”:[6]},{“c”:“ ”,“p”:{“h”:27.609,“w”:6.233,“x”:618.09,“y”:725.723,“z”:31},“ps”:null,“t”:“word”,“r”:[5]},{“c”:“(”,“p”:{“h”:27.609,“w”:21.06,“x”:135.036,“y”:772.523,“z”:32},“ps”:null,“t”:“word”,“r”:[6]},{“c”:“2”,“p”:{“h”:27.609,“w”:12.341,“x”:156.09,“y”:772.523,“z”:33},“ps”:null,“t”:“word”,“r”:[5]},{“c”:“)教学重点”,“p”:{“h”:27.609,“w”:104.92,“x”:168.51,“y”:772.523,“z”:34},“ps”:null,“t”:“word”,“r”:[7]},{“c”:“ ”,“p”:{“h”:27.609,“w”:6.233,“x”:273.314,“y”:772.523,“z”:35},“ps”:{“_enter”:1},“t”:“word”,“r”:[5]},{“c”:“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p”:{“h”:27.609,“w”:231.091,“x”:135.036,“y”:819.323,“z”:36},“ps”:null,“t”:“word”,“r”:[13]},{“c”:“最主要的知识技能,”,“p”:{“h”:27.609,“w”:189.16,“x”:362.526,“y”:819.323,“z”:37},“ps”:null,“t”:“word”,“r”:[8]},{“c”:“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p”:{“h”:27.609,“w”:210.031,“x”:548.085,“y”:819.323,“z”:38},“ps”:null,“t”:“word”,“r”:[14]},{“c”:“核心的地位。”,“p”:{“h”:27.609,“w”:126.17,“x”:135.036,“y”:866.123,“z”:39},“ps”:null,“t”:“word”,“r”:[10]},{“c”:“通常,”,“p”:{“h”:27.609,“w”:63.179,“x”:255.267,“y”:866.123,“z”:40},“ps”:null,“t”:“word”,“r”:[6]},{“c”:“重点多集中在基本概念、”,“p”:{“h”:27.609,“w”:231.091,“x”:312.319,“y”:866.123,“z”:41},“ps”:null,“t”:“word”,“r”:[13]},{“c”:“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p”:{“h”:27.609,“w”:231.091,“x”:537.471,“y”:866.123,“z”:42},“ps”:null,“t”:“word”,“r”:[13]},{“c”:“综合地考虑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也有利于厘清教学重点。”,“p”:{“h”:27.609,“w”:545.854,“x”:135.036,“y”:912.923,“z”:43},“ps”:null,“t”:“word”,“r”:[12]},{“c”:“ ”,“p”:{“h”:27.609,“w”:6.233,“x”:680.91,“y”:912.923,“z”:44},“ps”:null,“t”:“word”,“r”:[5]},{“c”:“(”,“p”:{“h”:27.609,“w”:21.06,“x”:135.036,“y”:959.768,“z”:45},“ps”:null,“t”:“word”,“r”:[6]},{“c”:“3”,“p”:{“h”:27.609,“w”:12.341,“x”:156.09,“y”:959.768,“z”:46},“ps”:null,“t”:“word”,“r”:[5]},{“c”:“)教学难点”,“p”:{“h”:27.609,“w”:104.92,“x”:168.51,“y”:959.768,“z”:47},“ps”:null,“t”:“word”,“r”:[7]},{“c”:“ ”,“p”:{“h”:27.609,“w”:6.233,“x”:273.314,“y”:959.768,“z”:48},“ps”:{“_enter”:1},“t”:“word”,“r”:[5]},{“c”:“是教学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p”:{“h”:27.609,“w”:399.002,“x”:135.036,“y”:1006.568,“z”:49},“ps”:null,“t”:“word”,“r”:[14]},{“c”:“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p”:{“h”:27.609,“w”:230.901,“x”:527.025,“y”:1006.568,“z”:50},“ps”:null,“s”:{“letter-spacing”:“-0.075”},“t”:“word”,“r”:[6]},{“c”:“大或难度较高的地方。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一定,”,“p”:{“h”:27.609,“w”:630.104,“x”:135.036,“y”:1053.368,“z”:51},“ps”:null,“s”:{“letter-spacing”:“-0.058”},“t”:“word”,“r”:[6]},{“c”:“而且也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难点。”,“p”:{“h”:27.609,“w”:336.012,“x”:135.036,“y”:1100.162,“z”:52},“ps”:null,“t”:“word”,“r”:[14]},{“c”:“ ”,“p”:{“h”:27.609,“w”:6.233,“x”:470.984,“y”:1100.162,“z”:53},“ps”:{“_enter”:1},“t”:“word”,“r”:[5]}],“page”:{“ph”:1262.879,“pw”:892.979,“iw”:0,“ih”:0,“v”:6,“t”:“1”,“pptlike”:false,“cx”:135.036,“cy”:115.461,“cw”:633.526,“ch”:1012.31}})

8.《桃花心木》重点难点教学 篇八

在“不确定”与“确定”间走一遭――《桃花心木》重点难点教学

作者/郭连芬

《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我”从种树人的话中感悟到的深刻道理。浙教版作业本第5题(一)的作业正是针对这个教学点设计的。题目如下: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_______;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的写法。

(2)联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呢?

分析:第(1)题的第一组空格有点难度,第一格必须在梳理这个自然段表达的几层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格没有现成答案,必须在理解了种树的道理后领悟到。第二组两个空格的答案就在画线句子里,没有难度。最后一个空格也没有难度,因为以前已多次学习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只要第(1)题迎刃而解,第(2)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题目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前两个空格学生可以尝试做,但是答案的正确与否是“不确定”的,因为他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理解还不够透彻。想要获得一个“确定”的正确的答案,需要教师的适当引领。因此,在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评价对题目答案正确率的把握,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前两个空格的答案没有把握。于是,一起合上作业本,打开课文,深入阅读。

一、学推理,悟原因

1.聚焦“不确定”。

师:从刚才的题目中,你捕捉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词语?

生:“不确定”。

师:课文写到了种树人的什么事“不确定”?

生:给树浇水,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间隔多久等都不确定。

2.默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思考:种树人为什么给树浇水不确定?这种不确定的行为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出示板书,学生思考推理:

通过这样的推理,学生比较清晰地理解了种树人浇水的不确定,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的不确定,以促使树能扎根地下,找到水源,茁壮成长。这样处理,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又有效地训练了思维。

二、找句式,悟表达

1.默读这两段,思考:为了讲清这个原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为什么要这么表达?画出相关句子,写出批注。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理解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与目的,并有感情地朗读。

(1)追问:“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突出老天下雨的不确定性)

(2)一连三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如果)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突出了浇水不确定的重要性)

三、读结果,悟辩证

1.齐读课文结尾(第14、15自然段),思考。画出能概括现在的桃花心木特点的词语,写出你的体会。

2.交流。

师:透过“优雅自在”,你看到了什么?读着“勃勃生机”,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透过“优雅自在”,我看到了现在桃花心木的美丽,也看到了它曾经扎根地下汲取水源的顽强。

生:读着“勃勃生机”,我读懂了桃花心术必须克服缺水的困难才能茁壮成长。

师:是啊,树在生长过程中,克服了“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这样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得到了一个确定的结果――树的茁壮成长。

四、学做人,悟道理

1.思考:树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扎根地下,就有了确定的结果――茁壮成长。那么人呢,如何从不确定走向确定?(我们要经受生活的挫折,战胜神种困难,才能自立自强,逐步成长。)

2.点拨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由桃花心木的生长悟到了人的成长的道理。这种方法就叫――借物喻人。

3.齐读第14自然段,引领提升: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可能会面对哪些“不确定”?该如何面对?

小组合作交流。要求:(1)试着用上刚学到的追问或者连续假设的方法;(2)尽量说得完整、有条理。

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在“不确定”与“确定”间走了一遭,对于作业本第(1)(2)题的解答自然驾轻就熟了。同时,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得以有效突破。教师将作业指导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主动阅读、求知、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9.空心墩施工的重点及难点分析 篇九

1 空心墩施工概述

空心墩是桥梁墩柱中的一种, 墩身总体高度达到30米, 其形式主要为薄壁、空心。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 由于工程类型不同, 所选用的空心墩的材料和施工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来说, 如果按照其所用材质的类型来分类, 主要可以分成砖块、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等等。如果按照桥墩的截面形式来进行分类, 主要有矩形、圆环形以及带孔的圆端形等等。按照墩身自身的坡度来进行划分, 主要有斜坡式、直坡式等等。

2 空心墩施工的重点分析

2.1 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在承台砼浇筑之前, 对空心墩墩身的钢筋进行预埋是重点。其中承台混凝土的高度以及相对应模板的高度、钢筋的规格及位置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钢筋切口断面要和其轴线相互垂直。钢筋骨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现场绑扎, 有效利用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除此之外, 需要对主筋进行有效的连接, 在整个钢筋的绑扎工作中, 需要按照设计或规范进行焊接或绑扎连接, 不能有悖施工标准。在验收检查并保证清洁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2 模板施工

在空心墩的施工中, 模板施工也是一个施工重点, 其关系到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由于空心墩的施工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 需要严格保证模板强度、刚度和防渗漏等性能。另外, 模板施工的安全性也是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的。最好采用工厂加工, 保证模板的质量达到最佳。在模板转运和吊装中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确保模板的完整和安全。另外, 在进行模板的安装工程进行之前, 需要在其表面涂上适当的脱模剂, 即有利于保证墩柱的光滑, 也使模板不受到严重的污染, 有利于模板拆除。最重要的是, 在模板安装的过程中, 要保证模板的整体移定性, 并且内侧要确保平顺。另外, 检验人员需要对模板的接缝处进行有效的检验, 保证符合设计要求。需要时可对模板的位置进行一定的调整, 确保结构的标高、尺寸等都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模板的标准加工及规范的拼装是保证整个空心墩的施工质量关键工作。

2.3 桥墩防水

空心墩的渗漏水是施工中控制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确保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密实, 还要做好下层实心段顶的坡度和平整度, 正确的做好积水的外流孔, 使空心墩内不存留积水而产生渗漏, 发生影响墩体的外观及使用寿命的现象。

2.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认真的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都符合设计要求后, 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主要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 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内。浇注时, 要先铺一层高标号砂浆, 再水平分层进行。振捣混凝土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 即不能漏振, 也不能过振。插入和拨出时要缓慢, 防止与模板和预埋件等发生碰撞。在灌注的过程中要派专人检查模板和支架等的稳定性,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3 空心墩模板施工的难点分析

在空心墩的施工中, 模板施工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施工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墩身底部实体段模板安装

为保证底部模板的安装精度, 在承台顶精确测出墩柱的中心桩位和十字线。利用吊车起吊模板, 人工辅助沿轮廓线精确就位后, 拧紧竖向螺栓, 采用方木支撑固定。顺桥方向设置直径为28mm圆钢作为拉杆拉紧, 并设内径为48mmx3.5mm钢管脚手架对口支撑加固。为保证上节墩身内、外模的背杠位置一致, 便于拉杆穿设, 墩身底部实体段的模板顶口要平齐。

3.2 空心墩部分模板的安装

3.2.1 内模安装。

使用吊车将整修、清洁的模板分块吊装到位, 施工人员在原顶节墩柱顶口的脚手架板上安装水平联结螺栓, 临时固定好模板, 再松掉吊车吊钩, 其余各块内模同法安装到位后, 及时安装好水平螺栓拉杆, 拧紧竖向螺栓。内模完全封闭后, 调整内膜的中线和垂直度, 拧紧螺栓。

3.2.2 外模安装。

外模整修、清洁后, 用吊车提升到位。首先, 提升顺桥向的小块模板就位, 安装水平螺栓, 做好临时固定;再逐一提升与上一块模板相邻的模板, 安装水平螺栓, 拧紧竖向螺栓, 做好临时固定;外模安装封闭后, 调整中线及垂直度, 拧紧水平螺栓, 穿设拉杆, 拧紧螺帽。

3.3 上实体部分 (墩帽) 模板的安装

空心墩空心部分的混凝土浇筑至空心部分倒角以下0.8m时, 预埋80mm的PVC管, 完成混凝土浇筑后, 穿6根80mm钢棒, 在其上设实体部分 (墩帽) 模板托架, 模板托架上安装顶部模板, 模板安装方法与墩身底部实体段的相同。

3.4 模板拆除

3.4.1 内模拆除。

先拆除内侧支架, 安设钢筋挂梯。利用1台5t倒链挂住待拆的1块模板顶口, 倒链上部勾子挂在墩柱2根主筋根部, 下部通过钢丝绳拴住内模顶口的2[10横带, 并在该块模板顶口拴棕绳引到对侧墩壁上。通过挂梯拆除拉杆, 拆除竖向螺栓, 最后拆除水平螺栓。撤离人员。使用吊车将钢筋挂梯提挂在对侧墩壁的主筋上, 通过挂好的钢筋挂梯, 挂好吊车吊钩后撤离。松开倒链, 拽拉对侧的棕绳辅助脱模, 吊车提升模板, 吊放到地面整修。如此反复, 拆出整节内模。

3.4.2 外模拆除。

外模可利用5t倒链, 利用双排脚手架拆除, 调整双排外支架至待拆除节模板部位。通过墩外环行爬梯, 到达柱顶和底节模板顶口部位, 利用2台St倒链将待拆的模板上端2角挂在墩顶至少4根主筋的根部。通过外支架拆除竖向螺栓, 拆除水平螺栓。人员撤离, 松开倒链, 吊车吊放模板到地面整修。如此反复, 拆完整节外模。

4 结论

由于空心墩主要应用到铁路或者是公路等路桥工程中, 且广泛应用于露天的山地或者是丘陵等地。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需要采用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来进行, 施工难度较大。所以, 无论是对于施工人员还是机械设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近年来, 空心高墩的施工工程中可以看出, 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正在明显提升, 空心墩也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桥梁的建设中, 既能够保证桥梁的安全性, 还能够保证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在桥梁工程中, 空心墩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型式。这种结构的施工工艺中存在着诸多的难点, 其对桥梁建设工程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 空心墩结构的优越性是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对空心墩施工的工艺重点以及难点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旨在提升我国路桥工程以及其他工程中所用到空心墩技术的质量。

关键词:空心墩,施工方法,重点,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1]刘致远.薄壁空心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12 (2) :115.

[2]李秉强.桥梁工程中薄壁空心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8) :55.

上一篇:雨中作文550字下一篇:春天里的发现一年级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