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共11篇)
1.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一
STJT/CX6.4-2006
工作环境程序目的为使施工现场达到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和供方参与施工的所有工程项目。术语和定义
a)标化工地:标准化工地,即依据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布置。
b)特种作业:指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
c)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对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不查处不放过。
d)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也包括通道口)。
e)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等。职责
4.l 总经理指导各层次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国家有关工作环境法律,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制教育。
4.2安检部
a)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施工现场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临时建筑办公室、仓库、宿舍以及厨房和卫生间设备等,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b)定期和不定期组织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
c)负责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报告工作。
4.3 生产技术部
在投标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并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4.4 工程项目经理部
a)具体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b)接受上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检查与监督;
c)组织或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4.4.1 项目经理
负责对员工进行有关法规教育,落实项目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a)施工员
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直接责任,做好安全技术以及文明施工交底,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b)安全员
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有监督检查责任,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生产及标准化工地检查管理工作,监督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发现安全隐患以及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及时报告项目部经理处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可使用安全否决权。
43措施方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
5.1 项目开工前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
5.1.1 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做到“三定”(定人、定岗、定责任),明确职责。
5.1.2 生产技术部在推荐合格供方时,安检部负责审查其合法用工、安全文明施工作
业手续等。
5.1.3 总经理或其委托代理人正式与供方签订建筑施工(或劳务)合同后,并于7日
内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与供方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济责任合同,作为建筑施工(劳务)
合同的附件。
5.1.4 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控制施工现场废气、废水、废物,以及噪音、振动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造成危害。
a)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现场,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
案,架设电线,严禁任意拉线接电,保证施工安全的夜间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报安检部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由项目部组织落实。
b)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搭盖临时建筑(办公室、仓库、食堂、厕所);堆放材料;
施工机械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按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设置,不得侵占场内道路,阻碍交通。
c)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妥善处理泥浆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现场排水排
污,运送渣土、材料汽车的容积规定及轮胎清洁要求的施工方案,经安检部审批后,由
工程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d)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九条的规
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物资和人员,建立消防制度。
e)应在工程项目现场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对临街建筑其脚手架也应当设置防护
网。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f)须进行爆破作业的,应编制安全操作文件,上报主管部门批准或同意,向公安
部门申请《爆破物品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
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对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的施工设备,应按规定时间进行控制,不得随便扰民。
h)应按规定熔融沥青,以及禁止随意焚烧油毡、油漆等以免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并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i)工程项目部必须在显著位置设置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等以及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等标牌。
5.1.5 安检部应按《人力资源程序》对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进行一级安全文明施工教
育及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主要管理人员应佩带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5.1.6 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公司与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合同》及《年度建筑施工安
全生产、文明施工、劳务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5.2 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
5.2.1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
5.2.1.1 安检部负责对项目部进行季度检查,以及不定期月检。并对所属项目的旬
检查及月检查评分。
5.2.1.2 安全检查,执行建设部(JGJ 5-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公司编制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5.2.2 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的交底
施工员负责对施工进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交底,安全要求必须分解
到分部、分项工程,并要求有文字交底记录。
5.2.3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
5.2.3.1 安检部负责配合办公室并协调相关部门(劳动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对特
种作业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工作,对一般生产管理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应将
年度培训计划或临时培训计划及时交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
5.2.3.2 现场作业人员入场前由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按《人力资源程序》负责安全生
产文明施工教育,以及岗位安全教育。
5.2.4 施工设备现场使用验收
5.2.4.1 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安检部(或设备出租方),必要时,请政府相关部门对现
场大中型机械使用前安全装置,以及按规定期限内必须复检的机械的检查验收。
5.2.4.2 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对现场的小型机具设备、安全网架设、“四口”(楼梯
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及“五临边’安全围护设施进行验收。
5.2.4.3 安检部负责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井架、龙门架、施工电梯)、脚手架验
收。
5.2.5 有关施工手续的办理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如临时占道、破道,以及环
保排污费的收取等工作。
5.3 工程项目竣工时的安全控制
5.3.1 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落实和检查机具、电气、临建拆除过程的各项安全防
护措施。
5.3.2 对现场的大中型机械(塔吊、施工电梯、整体提升机)的安装、保养、维修和
拆除,应按《基础设施程序》办理。
5.4 伤亡事故调查处理
发生伤亡(含重伤)以上事故,项目经理部必须在l小时内书面上报安检部,并保
护好现场,由安检部负责按规定上报并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统计和报告。并按
“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5.5 记录
所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记录、报告、文件均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和《质
量记录控制程序》。引用/相关文件
6.1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2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3国环(1986)第00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6.4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5200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6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7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8198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6.9建设部2000辑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质量和安全部分)
6.10建设部(1993)13号《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6.11建设部(1998)164号《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
规定》
6.12建设部(2000)230号《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6.13建设部(2001)141号《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围墙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
项管理的紧急通知》
6.14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15JGJ 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16JGJ 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6.17JGJ 80—92《井字架(龙门架)安全技术规范》
6.18JGJ 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6.19STJT/GL-2006《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6.20STJT/GL-2006《公司与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合同》
6.21STJT/GL-2006《年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劳务管理、综
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6.22STJT/CX4.2.3-2006《文件控制程序》
6.23STJT/CX4.2.4-2006《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24STJT/CX6.2-2004《人力资源程序》
6.25STJT/CX7.4-1-2006《采购程序》
6.26STJT/CX7.4-2-2006《工程供方程序》
附加说明:
本程序提出单位:
本程序起草人:
本程序批准:
2.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二
1当前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监测人员对质控工作认识不足
以前对质量控制工作只是做一个总体要求, 监测人员只重视监测结果, 而对数据的产生过程并不重视, 这就造成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经验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且工作认真仔细的人员取得的数据比较准确可靠;相反, 数据的准确度就比较低。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现在, 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不但具体化, 而且要求采取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这就使质控工作上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目前海洋环境监测中用到的质控方法, 主要是平行样、空白样、加标回收测定等。对于这些方法, 某些监测人员由于认识不足, 并不是主动去研究和分析, 而是被动地接受, 这样就容易造成监测结果的参差不齐。
1.2 采样过程中质控不严格
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固然重要, 但样品的采集则是全部分析技术的基础。实践证明,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采样过程产生的误差比分析误差要大得多, 但目前对这个环节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及实验室分析过程。目前质量控制工作, 重点放在实验室分析方面, 如测定标准物质、加标回收、平行样测定等, 而对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不是那么严格, 只采取了诸如现场空白样、现场平行样等方法, 而对诸如采样方法、采样设备、记录、防沾污措施等大多只是由有经验的监测人员进行提醒, 没有采取强制的措施, 这就有可能在采样过程中引入误差。
样品采集过程中质控工作主要受3个方面的影响:① 海上采样环境因素影响。海洋环境监测的采样地点主要在海上,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要求, 采样时要站在船头, 逆风逆流操作。但当遇到风浪比较大时, 采样就变得困难。② 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操作训练, 海上工作经验不足。对于采样过程、采样程序、采样设备的防污染措施等方面培训过于简单, 真正在海上工作时, 取样工作往往不能按照操作规范执行。③ 缺乏有效的质控措施。对于采样方法、采样设备、人员仪器设备安全等方面质控措施缺少明文规定, 使得采样过程中随意性增大, 对最终测定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1.3 质控方法单一, 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质量控制方法, 无论是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还是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都比较单一, 常年使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由上级部门统一配发外控样, 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对实验室的检测水平进行评价。而作为内部质量控制, 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 且针对性要强, 对于本单位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要重点加强质控。但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采用测定平行样和标准物质 (内控样) 的方法来对测定结果进行质控, 方法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
2 质控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
取得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是每一个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所需达到的基本目标。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必要的措施与方法。监测人员不仅要熟悉分析方法、仪器设备, 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质控方法, 检验和控制自己的监测结果。要了解和掌握质控方面的知识, 只有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除参加有关的培训外, 实验室内部还要多组织新老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 让每个监测人员对质控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真正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方法, 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2 加强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过程是引入误差最大的可能方面, 要重点加强样品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确保取得具有代表性的不受沾污的样品。① 要明确采样计划, 确定好质控样和平行样的站位和数量。让采样人员知道在哪个站点要采什么样品及采取多少样品, 这就要通过制订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来开展。② 要做好采样方法和采样设备的质量控制。采样方法和采样设备也是引入误差的重要方面, 采样人员要根据监测项目来对应每个项目的采样方法和所需的设备, 要按照《海洋监测规范》要求进行采样设备及容器的洗涤及相关处理, 由专人来准备, 带队领导进行检查。③ 制订必要的防污染措施。海上采样不但要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还要注意样品的沾污。海上采样要借助船舶进行, 由于船舶空间比较狭小, 设备较多, 样品受污染的概率较大, 因此采取一定的防污染措施是十分必要的。④ 要加强监测人员海上采样的操作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首先要进行《海洋监测规范》中有关采样方面的培训, 使其掌握采样的要求和方法;其次进行船上采样的操作和培训, 在实际环境中掌握采样方法和要求,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此外, 对采样过程中每一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制定一个详细的书面文件来加以规范。
2.3 抓住关键, 重点解决易产生的误差
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方法有很多, 如测定平行样、空白样、标准物质、加标回收、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留样再测、质控图等。这些质控方法中, 常用的也就是平行样、空白样、标准物质等, 方法单一。应该根据本单位的特点, 在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 采用一种或几种质控方法, 找出原因, 加以解决, 确保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 海洋环境监测作为行政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作为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 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要: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是海洋环境科学研究和海洋综合管理的基础保障和有力手段。文章在分析当前海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3.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三
【关键词】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程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建设项目及生产工业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冒出,他们的出现在带给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都知道,我国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进步,共同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被提到国家发展方向的重要提案上,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各种环保部分、环保制度也相继完善。各个行业领域都必须融入节能环保的理念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程序是工程主体与环保设施完美融合的有力保障,是环保工序中最后一道环节。合理建设环保设置可以有效的空盒子生产工业的排污量,避免多度污染环境的现象出现。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主要包括: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处理中心点的放置措施;重点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减少生产工业的排污量;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回收或销毁的处理,消除潜在污染源。
1、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概述
我国目前的建设施工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以及施工技术设备有直接的俄关系。针对不同工业的排放污染物的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也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有的是侧重于生态恢复方面,有的侧重于绿化方面,有的对解决边坡防护有着明显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都对生态环境有着改善的作用。对环境保护的举措不能只由专门的环保部门进行防治,相关的建设项目在建设中以及生产中都要对自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区域性的处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就是主要针对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控制、改善等情况的检测,从而保障每个生产机构都能合理的排放污染物。而验收监测执行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不同的是,一个是具体的行动,一个则是行动参照的标准。毕竟我国的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各种防治举措还存在着不足,因此在具体的环保行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必须对环境管理不断的改良,加强,不断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加进完善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的实现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而有效的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实现环境保护。
2、验收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
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建设项目的由于其特性的不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方案自然也各具特色。验收监测工作程序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分类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同方面影响,制定出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这个报告的编写有助于监测单位更好的理解实际的环境现状,更快的找出污染源,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撰写环境影响报告是验收监测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撰写的依据主要靠收集而来的各种技术资料、现场表现、监测数据等。值得注意的是,所填写的建设项目,并不是包含所有的工程,只是针对可以产生一定污染物,对环境有着破坏作用的建设项目进行登记。
具体的验收监测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2.1概述:只要是对防治的缘由、根据、实际的现状、大致的防治方向等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使相关人员便于理解报告的中心结构。
2.2接下来就是正文了,首先是建设工程的各项指标数据,包括,工程生产特点、生产排放污染物数量、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和程序。
2.3污染物的处理标准:一般建设工程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所填写的内容都大致相同,包含了国家各方面的环境质量标准。
2.4主要的验收内容:检测工程是对哪一个生态层面进行污染的,对具体的污染方向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全面细致的指出监测因子的状态、分布情况。
2.5具体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6检测的标准以及环保管理的手段。验收监测人员一定要本着公正、负责的态度,对检查情况进行如实的反应,一旦发现有的建设项目在环保问题上存在处理不当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指出来,并提出合理、专业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来进行检测。
3、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3.1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实时的对现场情况进行环境数据的采样工作,这时候就要注意,采样工作是否会对工况产生影响,工况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3.2虽然环境监测验收是国家规定必须完成的,但是在有些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常常会触及相关机构的敏感点,如果态度过于强硬,很容易造成监测部门与被检测单位的不和谐,影响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温和的策略。
3.3在监测过程中,发下异常并不是一定要进行上报后才能够解决,监测可是也可以马上进行合理意见的提出。
3.4在编写报告时,要注意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进行解决措施的提出时,要分析关键的内容,所指出的不合理现象,也要从工程对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处理措施的工序方面、敏感目标的保护方面、绿化情况、国家规定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有关环境管理部门规定或核定的总量等可能对生态结构造成破坏的方面入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随意指点。
4、结语
总之,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技术,需要不斷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但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有利于“三同时”制度执行,有利于控制污染,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新建项目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康登科,王福忠,张洪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2]蔡泽斌.集控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4.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四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银行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在银行会计工作中,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会计内控手段的相对落后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构建电算环境下银行会计内控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工作风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会计帐务处理变化引起内控要求的转变入手。从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等各个层面,从人员管理、组织分工、工作流程和权力制约等各个方面对银行工作进行控制,初步构建银行会计工作的全部信息控制机制。
概述:所谓银行会计的全息控制,是指对银行会计工作中的管理、技术、操作、核算、总结和预测等各方面的全部信息控制。根据控制论的要求,全息控制必须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规划,建立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防范和化解会计工作风险。电算环境下的银行会计工作全息控制,必须从银行会计工作的特点入手,合理地进行岗位分工,岗位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充分运用财务软件自身的控制功能,实行权级管理,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实行集中式事后监督与实时监控相结合的内控机制;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行与权、利对等的内控职责,以及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能的考核机制;实行会计人员的效能工资制、权力与利益相分离的会计主管派驻制。
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和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银行会计工作的应用,银行会计工作的手工作业方式被单机作业所取代,从而引发了银行会计史上的一场革命,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银行会计人员人繁琐的重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然而正是由于计算机作用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不法攻击等特点,加之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使得会计监控出现了一些死角,会计监督不能从动态上进行全部信息的反映和控制。当计算机联网代替了单机作业时,更多的信息和问题等待发现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随着银行会计作业方式的来断变化,及时研究内部监控新方法,建立一套适合电算要求的.会计内控机制。
一、全息控制是由帐务处理变化引起内控要求转变的产物
银行传统的手工帐务处理系统是由人工进行控制,只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职能分工、互相牵制的原则,保证帐务“六相符”及各类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了达到会计内控要求,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繁琐重复的劳动,工作效率极低。手工作业条件下的银行会计工作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人员防范化解风险的意识。随着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手工作业已经不适应新形势银行会计工作特别是金融监管工作的要求。于是单机作业和简单地区域性联机逐渐取代了手工操作,计算机作业方式的出现引发了我国银行会计监控的第一次革命,大部分的数据计算、汇总、分析由计算机完成。这样人机控制的要求变得更为严密,范围更广,这本身就为银行会计内控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于是银行会计内控工作内容多了技术控制的新内容。一方面必须加强作业流程中和作业事后进行监控;另一方面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如权限管理、机房物理环境管理、启用“黑匣子”软件系统技术监控等安全稽核监控手段,从管理层到技术层,从制度制定到制度执行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监控机制。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代知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网、电子银行、网上支付相继出现,从而引发我国银行会计工作的第二次革命,从而使银行会计监控工作和风险防范工作变得更为复杂。由于帐务处理由手工方式逐步向联网处理转变,必然引起会计内控方式发生变化。必须从人员管理、组织分工、工作流程、权力制约各个方面;从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监控,以达到防化会计风险和银行会计全息控制要求。
二、技术控制是电算环境下银行会计全息控制的必要准备
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引入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的操作日志进行记载,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以便能够对各种不同的权限进行用户识别和远程请求识别。为了能够实现实时安全监控,必须建立网络间的安全屏障即网络安全“防火墙”,按照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用预先定义好的规则控制数据包的进出,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对数据包进行加密,使业务数据只有在双方能够解密的条件下才能还原,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充分保证电子商务和银行会计业务在真实、合法的环境下运行。在这种运作方式下,计算机安全与银行会计作业安全是紧密关联的。因此,一套完善的操作环境和软件系统是进行会计内部监控的基础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从业人员相对独立、完整地行使权力并达到银行会计内部监控工作所必需的技术环境。从而为更好地进行会计监控做好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准备。
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上的控制:
权限设置、用户识别,以保证会计业务在合法环境下运行;
构建网络安全屏障,设置计算机安全“防火墙”,保证系统不被非法侵入;
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保证会计业务的真实性和连贯性;
引入实时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日志进行必要记载与备份,特别要建立会计操作信息的安全跟踪。
通过技术控制必须达到及时审查出会计业务处理的可靠性,同时能监测和发现系统故障差错或对系统有恶意攻击
三、能级控制是电算环境下银行会计全息控制的基础
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五
[论文关键词]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问题
[论文摘要]在实践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程序进行阐述,并指出验收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并有效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国务院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环监字[1991]088号《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若干规定》及[]38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及竣工验收的有关要求,总的来说,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主要工作程序为:业务委托现场勘查方案编写及审核签订合同现场监测报告编写及审核报告报出。
一、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工作包括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的勘察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察和检查,是检查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验收监测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监测方案的编写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验收监测方案的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是对一个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的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部分:一般是简述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任务的由来,建设项目的历史沿革,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时间,委托单位,负责验收监测的单位,现场踏勘的时间等等。
2.验收监测的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法规、办法、技术规定;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国家、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有关的批复意见;建设项目方有关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自检报告及委托验收监测的.委托书。
3.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工程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情况、生产的原辅材料,主要污染源,环保设施的情况。并交代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和建议,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书批复要点及审查意见。
4.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和监测内容:评价标准应列出国家或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环评当时适用的和现行的)。监测内容应按照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分类,全面简要地说明监测因子、频次、监测点位布设情况,附示意图,采样、监测分析方法,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等,能有监测点位照片附上更好。
5.环境管理检查: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环保设施、竣工及运行情况;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工业固(液)体废物处置和回收利用情况;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保护情况;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落实情况;施工期、运行期扰民现象调查;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1]。
(二)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需注意的问题:1.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和初步设计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列表对照说明。2.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要选择正确。3.验收监测因子和频次选择合理。4.环境管理检查内容要反映项目特性,筛选出主要环境因子,确定调查重点。
三、签订合同关于合同经费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收费标准和所测项目核定收费明细,签订监测合同。
四、现场监测及注意的问题
(一)现场监测情况
监测职能科室项目负责人应明确怎么监测,包括出发前定员、联系车辆、安排仪器与实验室准备,把握现场监测情况及人员安排,及时向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反映产生的可疑数据。
(二)现场监测时需注意的问题:1.现场采样期间应经常查看工况是否正常。另外,在写报告时需要的资料在现场要及时收集,包括工艺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环保处理设施设计参数及运转参数、环保处理设施清单、环境保护管理内容资料、文件档案齐全检查等内容。2.有关敏感点监测时要讲策略,不要因为测试引起新的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监测职能科室现场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补测;监测结果出来后发现问题,业务室项目负责人应分清是本站责任还是企业责任后安排补测,如是企业责任,应收取一定监测费。
五、报告中编写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验收监测报告根据验收监测结果和环保验收工作的需要进行编制。前言、验收监测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意见及其批复的要求和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的部分的编写应在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加入需要补充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测期间工况分析:主要交代在监测期间该厂的生产是否正常运行,生产负荷有否达到竣工验收监测要求。
(二)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介绍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执行情况和结果。
(三)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验收监测结果,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废气量、年排放量等以及无组织排放监测值,厂区周围环境特别是敏感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值等。根据验收监测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各种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四)环境管理检查: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检查内容,逐条进行说明。
(五)编写监测报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建设项目实际建成与初步设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异都应在验收监测报告中说明;2.验收监测的执行标准及其应用要合理;3.验收监测结果的评价准确;4.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核算;5.环境管理检查结果详细、公正;6.发现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建议。
六、报告报出
报告完成后应及时制作报告的多媒体演示讲稿,并准备好验收相关材料。建设项目验收后要及时建档,然后移交科室档案管理员。
总之,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和加强,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技术,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但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反应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有利于“三同时”制度执行,有利于控制污染,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确保新建项目不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1:75~80.
6.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六
1环境的验收监测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却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的威胁, 而且一些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 存在很多材料资源浪费的现象,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比较大, 所以想要提高环境的质量, 首先就要从建筑工程行业开始, 对施工过程的方法、工程的性质以及规模进行分析, 然后针对性的制定环境保护的措施, 通过绿化工程的发展来更好地调整生态的平衡发展。
2验收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
由于不同地区表现出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 工程建设的性质和目的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好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 环境保护的验收监测工作也要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管理监测, 然后分别制定验收监测的报告。环境验收监测的报告主要是实际环境情况的一个真实反映, 可以为环境治理工作提高更加直观的依据, 进而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撰写环境监测报告是验收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的撰写依据就是验收监测过程中收集来的各种资料、监测数据等, 需要注意的是, 在撰写项目的过程中, 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工程都包含在内, 而是把污染源反应出来, 把一些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项目进行相应的登记。
2.1概述:只要是对防治的缘由、根据、实际的现状、大致的防治方向等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 使相关人员便于理解报告的中心结构。
2.2首先是建设工程的各项指标数据, 包括, 工程生产特点、生产排放污染物数量、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和程序。
2.3污染物的处理标准:一般建设工程都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 所填写的内容都大致相同, 包含了国家各方面的环境质量标准。
2.4主要的验收内容:检测工程是对哪一个生态层面进行污染的, 对具体的污染方向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全面细致的指出监测因子的状态、分布情况。
2.5具体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 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3环境的验收监测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 对环境的验收监测工作都是围绕一些项目来开展的, 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实行对环境的验收监测工作, 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的现象, 在这一过程中, 周边地区的污染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虽然环境验收监测工作对提升环境的质量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使得检测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 采样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但是其自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在进行现场采样时, 必须要加强对细节问题的把握, 控制好样本的质量以及隐藏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采样。
3.2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主要就是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 要想确保验收工作的有效进行, 就要把握好验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然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就目前发展的情况来说, 环境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把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作用。
3.3在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要做好不同时段的数据采样工作, 在采样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正常的施工状况, 要符合具体的施工方案, 对环境监测结果的验收工作是国家要求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但是在采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触碰一些比较敏感的地方, 所以监测部门和被检测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 提出采样方法后, 经过双方同意就可以开展工作, 如果没有事先进行交谈, 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影响验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编写监测报告的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全面, 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之间, 要先对其存在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 针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然后针对实际的检测指标, 来采取这对的措施进行解决, 在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敏感问题的处理, 既要符合国家的规定标准, 还要符合绿色环保的需要, 对原有的施工方案进行调动, 不要以个人的意念为转移, 真正发挥好环境监测验收工作的重要作用。
4结语
环境验收监测工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给自然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 所以必须要通过环境验收监测工作来使这一现象得到更好地改善, 在验收的过程中把握好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因素, 然后通过监测技术的创新来更好地提高环境验收监测的重量, 可以给人们提供健康环保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曹金敏.浅谈环境验收监测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4) .
[2]陈慧琳.浅谈环境验收监测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5) .
7.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银广厦事件在各个相关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股民损失惨重,一纸诉状要求赔偿;证监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受到指责,证监会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理论界也对该事件的成因及其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本文仅通过对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现状来分析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希望能通过从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加强方面来遏制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及其现状
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内部牵制。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我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都是内部控制雏形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重大变化,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成了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而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当时的内部牵制,它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交互核对为手法,以钱、帐、物等会计事项,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的初步形成——以职务分离、账户核对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成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的该阶段的发展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第三阶段: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它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也是我国目前CPA沿用的内部控制结构。
二、我国内部控制急待解决的问题
COSO对控制环境的描述是: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
我国CPA对控制环境的描述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八个方面。
比较以上两种对内部控制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COSO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而在其他几个方面没有重大差异。由于COSO的描述更为贴近现代公司的状况,以下就以其对控制环境的界定,并按各因素对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1.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和使用者的人无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深入探讨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需要引入经济学中对人的行为的研究。
2.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三个方面的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1)管理当局对待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法;(2)为实现预算、利润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企业对管理的重视程度;(3)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3.董事会
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如在董事会里成立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董事会监督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而审计委员会则监督会计报表。审计委员会除了协助董事会履行其职责外,还有助于保证董事会与公司外部及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不难发现起弊端。据有关调查表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中,100%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22.1%,50%以上为内部董事的公司占有效样本数的78.2‰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的公司占总样本的47.7%,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表面上的一个交代而已,几乎没有相互制约的力量。
4.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
5.人事政策和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所谓“高薪养廉”是指公司为防止员工的腐败行为,给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薪水的做法。虽然高薪不一定养廉,但养廉一定要高薪。
6.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控制意识。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接受的直接管理机构的检查来自于中国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三、重塑内部控制环境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一般来说,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士,现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来源。对于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他们以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依赖市场化运做来谋求生存。
2.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是在具体化操作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激励和约束的度,一定要使激励和约束相适应,这需要各个公司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期权额度和行权价格等具体实施细节。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
3.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转化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要加强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行同虚设。同时要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
4.加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从而增加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使得注册会计师更为谨慎持业,保持其持业的规范性和独立性,形成一种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阎达五,杨有红:会计研究(2008年第02期),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2]朱荣恩:会计研究(2008年第02期),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3]刘峰:会计研究(2009年第07期),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
[4]课题组:会计研究(2010年第01期),现代企业内控制虎概念界定与设计思路
[5]赵晓红: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05期),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6]王成秋,王松: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09期),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7]尚红涛,邓黎阳: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12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
[8]A.爱伦.斯密德(美)著,黄祖辉,蒋文华等译:《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
8.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篇八
版本/修订:A/00
编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
1.目的
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减少损失,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小对产品质量、环境、安全的负面影响,保证公司运行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种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的管理与处置。3.定义
无
4.工作职责
4.1总经理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全面负责指挥、协调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工作。
4.2安全副总为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指挥与协调。
4.3各部门主管负责协助指挥部对突发案件、火灾等事件现场各部门的指挥、协调和对外联系,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件情况。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事故、停电等事故的处理。
4.4各应急预案的责任部门负责突发事件原因的分析、调查和上报;提出整改措施和防范要求。5.工作程序
5.1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分类:
5.1.1 突发事件,并可能导致严重破坏的(不局限):
失电。 火灾。 停水。
设备发生大的爆炸事故。 化学品泄漏. 人身伤害.5.1.2自然灾害类,并可能导致严重破坏的(不局限): 雷击。
暴雨、台风。
5.2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识别方法
5.2.1综合部在管理体系建立前向各部门发放《潜在事故(紧急情况)预测表》,各部门根据自身涉及的所有活动、产品、服务识别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填写于《潜在事故(紧急情况)预测表》中,识别时应考虑活动、产品、服务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还要考虑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
5.2.2在工程项目新、改、扩建时及服务项目大的调整时,应由项目负责部
手册章节:
版本/修订:A/00
编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
门负责预测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填写于《潜在事故(紧急情况)预测表》交综合部。5.2.3参考同行业的经验。
5.2.4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得,如天气预报,台风预报等。
5.3 综合部对各部门的《潜在事故(紧急情况)预测表》进行汇总、分析,确认整个公司可能存在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5.4应急准备
5.4.1,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编制潜在事故或紧急预案。应急预案可单独编制,也可与其他文件融合,文件的编制参考《文件控制程序》。应急预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编制:
5.4.1.1应急组织结构及其职责; 5.4.1.1应急报警及联络方式; 5.4.1.2事故发生后的处置;
5.4.1.3人员紧急安全疏散、撤离; 5.4.1.4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
5.4.1.5事故、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处理; 5.4.1.6事故报告总结; 5.4.2 资源保障
5.4.2.1综合部应根据各项应急预案准备相关的资料,包括平面图、应急物资的配置图等。
5.4.2.2综合部应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各项应急预案配置相关的设备,如应急通讯设施(电话、警铃等)、应急处置设施(灭火器、黄沙等)、应急电源、应急指示牌、应急救援设施(呼吸器、急救药品等)。
5.4.2.3对各应急设施应根据《生产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有效。5.4.2.4必要时,为应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应配置相应的专业队伍(人员),如义务消防队、治安队等。
5.5综合部应对各项应急预案对员工进行培训,必要时进行演习。演习时由综合部提出演习计划和方案,经过总经理的批准后实施,实施应有实施记录。5.6预案的处理原则
5.6.1当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启动和执行预案。各预案责任人及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报告最高指挥。5.6.2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应注重结合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防止事故发生。5.7 事后处理
5.7.1事故发生后,综合部应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执行过程、执行结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
手册章节:
版本/修订:A/00
编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
5.7.2综合部应每年对应急预案组织一次评估,尤其在紧急情况发生后应增加对预案的评审,评价预案的合理性,必要时对预案进行修订。修订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6.相关文件
6.1火灾应急预案 6.2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6.3 NH3泄漏应急预案
6.4停电停水应急预案
6.5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6.6人身伤害应急预案 7.记录表格
9.控制养猪场环境措施 篇九
屋顶可采用加顶棚的形式,用中间的空气阻隔热辐射。也可将顶棚和屋顶中间变成通风屋顶,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穿过整个中间层从排风口排除,降低太阳辐射热向猪舍内传导。墙体隔热可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充气材料,亦可采用彩钢板夹心复合板组装墙体。
猪舍通风降温,一是借助通风带走猪舍内的热量,二是在猪体周围形成适宜的气流,以促进猪体的蒸发散热,使其感到舒适。一般情况下,在最热的月份,通风降温所要求的适宜气流速度为1.0米/秒左右。
通风换气是指促进猪舍内空气流通,增加猪舍内外空气交换,改善猪舍内空气环境的一种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猪舍内有害气体和多余的水汽。
所用通风换气方法:
一是自然通风换气。该方法是不借助任何动力使猪舍内外的空气进行流通。为此,在建造猪舍时,应把猪场(舍)建在地势开阔、无风障、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猪舍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小,一般为猪舍屋檐高度的3~5倍;猪舍要有足够大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以利于形成穿堂风;猪舍应有天窗和地脚窗,有利于增加通风量。在炎热的夏季,夜深后将所有通风口开启直至第二天上午气温上升时再关闭所有通风口,停止自然通风。
二是机械通风换气。机械通风是以风机为动力迫使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在炎热季节利用风机强行把猪舍内污浊的空气排出舍外,使舍内形成负压区,舍外新鲜空气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猪舍。
降低猪舍空气中的湿度是解决高湿的关键。解决猪舍内高湿除进行通风换气、增加舍内光照时间外,应减少猪舍内水的用量。如采用粪尿分离的干清粪法,减少用水冲洗猪笼和地面次数,经常保持猪舍干燥;在炎热夏季,尽量采用通风换气的降温方法,少用滴水、喷淋用水较多的降温方法;对舍内水管和自动饮水器等要经常检修,防止跑、冒、滴、漏水,保持地面干燥;猪舍内的排污道要经常保持干净不存水,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10.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浅析 篇十
(一)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财政部自2001年起,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针对教育部门的具体情况,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教育部门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时至今日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不规范仍然是我国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且一直未能得到解决。为什么高校管理层如此漠视内部控制的控制与执行呢?问题的根源在于内部控制环境,在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和认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同法律一样,他要求所有人,包括他的制定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并对所有违反者进行相应的处罚。而一旦这一法则遭到破坏,内部控制就形同虚设,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空文。
(二)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构成要素 COSO 报告中指出控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管理当局的哲学理念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和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员工的胜任能力。我国《基本规范》中内部环境六要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和法律环境等。我国高校受其历史形成原因的影响,形成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另外法律环境属于我国境内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本文认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高校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和内部审计四个方面。
二、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文化建设滞后 高校文化包括高校的管理哲学、管理风格、管理者的价值观以及全体教职工对制度的认识、态度、遵循意愿。文化建设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中枢神经,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但我国高校的文化建设并不深入。大多数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与职工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导致职工对本校的经营管理思想、发展规划等缺乏认同,影响了高校凝聚力的形成。这将对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组织结构不完善 现时高校的产权制度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高校所拥有和控制的资产缺乏有效的专门的管理和监督,在重大决策上往往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就独断专行,以致决策失误频频发生。另外,高校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力、义务关系,而对横向的协调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协调,以致信息沟通不畅。
(三)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层的选择和任用机制还是以政府选派为导向,高校管理层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得不到保证,高校管理层享有的权利远远大于所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比较弱,管理层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更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一些中层管理岗位在人员的任用上还是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尽管高校近几年也提拔了一些综合素质高的年轻干部,但是高校管理者对人员的破格提拔与使用仍然十分谨慎,“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始终不能有效解决。
高校分配制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相当一部分高校整体的低待遇和平均主义难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难以稳定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更难以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待遇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人才成长、学科建设、教育发展的一个尖锐而迫切的问题。国家投入不足和学校自筹资金能力有限,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资待遇偏低;不少高校分配体制中平均主义还比较突出,造成优秀人才的严重流失。此外,由于高校内部因政策性原因和资源的优势不同,造成同一校园内的教职工收入相差数倍,收入不平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收入能上不能下。这些问题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阻碍了办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内部审计部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第二章第七条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我国高校一般都设立监察审计处(简称监审处),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学院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学院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检查。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党委对下层管理部门的监督控制,而对高层管理者自身缺乏约束,这样的内部控制是不完整的,缺乏独立性,难以保证内审人员在实质上与精神上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建议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高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崇尚一种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思想,能激励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一种“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要实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发挥和谐功能。一要优化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二要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各级管理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共同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
(二)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 教育部、财政部根据《会计法》等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出台的《关于高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中进一步强调“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实施《高教法》、提高管理水平,避免财经工作失误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制、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是确保高校资金安全的基础。单位负责人可按照“委托——代理”的契约模式,完善权利安排、责任分工与约束机制的规范体系,将资金安全相关的责任、权限通过制度或契约,委托给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总会计师。通过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由总会计师协助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健全高校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协助校长搞好经济事务。总会计师作为学校财经工作的组织者和经济决策的中心成员,参与学校的经济管理决策、经济计划实施方案和效益的可行分析,可以对高校的整个财经工作抓得彻底、抓得具体,有利于经济决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经济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实现内部控制环境渠道畅通。
(三)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是社会重要的资源,亦是重要的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学校必须有长远的人才戰略,避免单一人才结构及选拔方法,提倡人才机制市场化,必须重视重要部门、关键部门、急需部门对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提高人员素质。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服务理念贯穿于人才管理中。要建立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晋升、待遇及业绩考评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到考核及时、奖惩到位,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素质、更好的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高校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其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它要求内审机构在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被审计单位及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为保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高校应该借鉴企业内部审计建立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领导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独立董事代表所有者监督和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独立董事的一个办事机构,直接处于独立董事的领导之下,对独立董事负责的方法。因此,建议我国高校组建由上级主管单位、财政部门和高校联合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内审部门在机构、人员、工作、经费和福利上直接隶属于审计委员会,使内部审计部门完全脱离管理层的制约,其工作只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和报告,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这无论从实质上和形式上都将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为高校健康有效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课题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版。
(编辑 向玉章)
11.环境空气检测质量控制 篇十一
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是我国大环境下的环保需要,能够实现我国大范围内的环境改善,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的环境质量。空气作为环境中的主体部分,对于人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在一些雾霾严重的地区,人民的呼吸道患病概率在不断的增大,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问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纷纷加大了对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检测工作。在环境空气检测上,需要重点做好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并针对空气的检测结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加强和改善空气的质量,维护我国的环境安全与清洁。
2 空气质量标准协定
空气质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空气受污染程度,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环境指标。空气质量的判定主要依靠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得到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是不同的,这就加大了空气质量检测,以及治理空气污染的难度。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上,有工业污染、各种废气污染、垃圾污染等,这些污染源主要是由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造成的。人类生活需要大量的资源,而对大自然不加节制的开放,进一步的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被破坏又进一步的影响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导致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频繁,尤其在于人类生存切身的空气上,更是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在这个指标内,包含有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00个/cm2的时候,空气质量为清新空气。我们通常所说的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这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也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空气污染指标。当PM2.5长时间过高的时候,则证明这个地区的空气污染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此外PM10、烟尘、CO2、悬浮颗粒物、氮氰化物、CO2等物都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根据各地的空气污染现象,制定了空气质量指数,其中空气质量值为0~50时,空气质量为优;当空气质量值为51~100时,空气质量为良;当空气质量值为101~150时,为轻度污染;当空气质量值超过151的时候,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开始中度污染,甚至达到重度污染,并直接威胁人体的身体健康。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推动了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控制措施的出台,我国目前在环境空气质量上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地区执行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此来作为治理我国空气污染的法律保障。
3 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措施
3.1 自动空气质量控制检测系统
目前在我国实行的空气质量检测制度,实行的是自动检测系统,有助于推动我国空气质量的自动检测,提高对空气质量的监控力度,着力于改善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检测系统由自动质量控制总站和子站构成,在每个站点都分布有相应的硬件设备,以便实时的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设备将收集到的检测数据,上传到总站点,再由总站点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以此来确定区域内的空气污染指数。在自动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中,检测总站点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的整体运行,并指挥各个子站点系统的运行。每个子站点是整个系统的重要基层,是空气质量检测的主体,这些子站点按照空气质量检测的需要,被分别布置在整个区域内的各处,对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24h的监测。在每个子系统中,都配置有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网络系统等,以此实现对空气质量的检测、收集、数据的传输等功能。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检测的质量效果,每一个子站点都是能够自动运行的,并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收集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对空气中的污染成分进行检测,并确定其具体含量和在空气中所占比重,以此来确定空气中哪种污染成分最多,区域内空气的质量情况在哪一个层次。子站点在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后,要及时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渠道发送到总站点,为总站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总站点在收到子站点所发送的数据后,要做好数据的存储工作,并对存储好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站点除了要做好子站点工作的对接之外,还要对子站点工作的开展予以指导,对子站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并及时的检测子站点中检测仪器的完好性,是否能够自动完成空气质量数据的收集任务。
3.2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但是由于起步晚、资金少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并未覆盖所有区域,目前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只覆盖了城市区域,尚未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我国的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构成较为简单,所具有的功能仅有空气质量检测,子站点仅仅具备空气质量的收集功能,而无相应的分析功能和报警功能。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所具有的检测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空气污染源。在一些子站点中,往往无法配置监测空气质量所需要的必备仪器,致使子站点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工作极难开展。随着我国环境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所运行的管理制度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空气质量检测站在检测到异常数据后,会将这些数据逐级上报,而不是及时根据空气质量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行动。由于地方空气质量监测站不具备相应的行政权力,导致空气质量虽然作为一个检测空气的指标,能够对外发布空气质量信息,但是却不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我国的空气质量检测工作,虽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在管理制度和工作效率方面尚有一些工作,未能达到国际水平,仍存留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国家制度的保障之下,才能够发挥出相应的工作效率。
3.3 提高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工作的质量措施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机制对于空气质量检测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在建立起完备的空气质量自动检测机制后,可以自动地完成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工作,并将收集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及时上报给总站点,可以避免因为逐级上报所引发的时间差,导致重要数据未能及时传送给指挥部。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空气检测的质量,并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标准。为了能够切实的推动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工作的发展,要在遵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推动空气质量自动检测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要明确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就是收集与空气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存储到服务器中,以备总站点分析使用。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收集到更加详细和更加完备的数据,需要在区域内根据需要,设置分布合理的子站点,对于人口密集的地区,要设置更多的子站点,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增强数据准确性工作上,可以对子站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以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无误。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传送之前,子站点所收集到的数据应先在子站点中进行备份存储,然后再通过传输通道,传递到总站点,在传输过程中,为了防止数据丢包现象的发生,应对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其安全性。总站点在接收数据后,要立刻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到子站点,指导子站点继续收集相应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重点,要保证这两个环节工作的无误,需要空气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因此要培养出具有敬业精神的空气质量检测工作人员。从事空气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应是环境检测专业毕业的高素质人才,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过硬的背景,能够适应多种检测环境下的工作,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为了保证检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要对检测工作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以使空气质量检测人员能够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而不断的成长。
4 空气质量检测的控制措施
4.1 建立多元化的数据控制措施
建立多元化的数据控制措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单一的空气质量数据,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我们知道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主要因素有多种,导致空气污染的污染源也是十分复杂的。在一个地区中分布有工业区、农业区、经济活动区,这些都可以对空气质量造成一些影响,尤其是一些污染性的工业区,更是空气质量变差的直接推手。除了人类活动能够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之外,地球自身的活动也可以导致空气质量的变差。因此在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时,为了提高空气质量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要做好空气质量的控制工作。就需要在工作中,引入多元化的数据处理模式,对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多个标准呈现,对造成空气质量变差的因素,按照所占百分比进行公布。
4.2 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控制工作
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是采集空气质量信息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在工作中,对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要建立检测仪器的检修工作,及时的对检测仪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修复,同时也要提高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通过提高检测仪器的灵敏性,可以观测到空气中更加细小的颗粒物和污染源,扩大了空气质量站点的监控范围和监控能力;通过提高检测仪器的准确性,可以更加精准的确定空气中存在的各种物质,以及各种物质的含量,为空气质量的改善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应对措施。控制好空气质量检测仪器,还要引进先进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及时更新检测站点的检测仪器,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控制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质量工作,就是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对空气质量检测仪器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备案工作,以便日后的维修和更换。
5 结语
对空气检测质量进行控制,需要结合我国的空气质量工作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切实推动我国空气质量检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技术上,要不断的提高空气质量检测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空气质量检测的精准度和灵敏度,并培养一些合格的空气质量检测工作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经济实体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的部分地区的环境也出现了恶化现象。介绍了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协定,分析了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气质量检测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空气质量,检测制度,环境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和.环境保护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布点优化[J].莱钢科技,2011,2(3):60~62.
[2]阎守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环境与生活2014,9(18):97~98.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推荐阅读: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申报工作程序10-04
16环境保护管理程序07-08
环境成本控制探讨论文10-21
环境保护行政复议程序10-25
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设施、环境控制和维护程序07-22
环境工作计划10-07
林场环境整治工作方案07-30
环境卫生工作方案08-05
环境信息工作总结08-29
改善人才生活工作环境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