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2024-09-28

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共9篇)

1.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一

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校是培育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如何搞好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平安校园,还校园一个祥和、安宁的环境,已经成为学校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校园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问题依校园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校园及周边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包括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及学生人身及财物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事件(包括校外人员对教师学生的侵害及教师或学生相互间的侵害)等等;二是因校园管理及在校人员对社会造成的违法犯罪等危害事件。近年来出现的校园安全事件类型主要有:

1.校园火灾、校舍倒塌、学生集体中毒、雷电袭击等致学生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2.校园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伤亡、学生因心理因素跳楼自杀、在游戏或活动中受伤害等等事件。

3.学生之间械、纵火、投毒等校园暴力事件。

4.外来暴力侵害校园,犯罪分子向弱势群体施暴,校外人员参与斗殴、打击报复。

5.校门口发生交通堵塞和交通伤亡事故屡见不鲜。

(一)校舍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校在校舍、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以及教学用具、设施设备等方面还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如:南教学楼是C级危房,学校设施陈旧,供电线路、消防管道老化、瓷砖时常不定期脱落,存在严重事故隐患;随着学校在校生的增多,学校后勤设施滞后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律,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过于虚无飘渺,没有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所以,各个学校很难做到依法进行安全管理。其次,学校管理者人本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没有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管理还处于安全事故后的补救阶段,并没有重视安全事故前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干预机制并没有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系统。最后,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大部分学校的宣传黑板报等很少涉及安全内容,仅仅在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突击性地填充了一些安全内容进去,造成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以致灾害来临的时候,学生惊慌失措。

(三)校园周边商业环境的综合影响

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校园安全形势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来看,校园安全形势的好转有赖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的彻底好转。不良社会文化,特别是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是学校安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校园附近的商场、杂货店,烟酒、刀具等对青少年来说绝对不安全或者不适宜的商品琳琅满目;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以及酒吧、卡拉OK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校外的一些不法社会团伙对教师、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四)学校缺乏心理干预机制

处在少年时期的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 还是思想观念,都处于学习、成长的过渡阶段。他们行为上有时表现出很明显的矛盾性: 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情绪化与理智、盲目与自觉、理想与现实。他们易于激动、烦躁不安,常因一点小事被感动,或者振奋、激动;或者动怒、怄气, 甚至争吵;或者泄气、消沉。他们可以表现出为真理和正义献身的热忱, 做出惊人的、壮烈的举动,也可以由于盲目的狂热而做出一些蠢事或坏事。如面对学习、就业的压力, 或者遇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迷茫, 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过激的方式发泄不满、报复社会,导致学生群体中的危机事件发生。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学校没有及时的进行辅导、教育。学生很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

(五)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影响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包括自然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自然火灾、雷击、山体滑坡等,或者社会原因如战争、国际恐怖等,不可抗力是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意外事件是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是由于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的偶然发生的伤害事故。意外事件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个因素。

二、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对策

(一)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

应该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应抓紧制定学校法及学校安全法,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学校安全(如学生意外伤害学校、学生、家庭到底该承担多大比例责任等,现只能依靠民法等)。

(二)建立和完善校舍和校内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园安全基础设施体系。

(2)制定安全巡查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重于防范,所以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各种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一些安全事故多发地带,更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三)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加大投人,加大校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学校的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上、会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学校领导应有清醒的认识,要舍得投人,花钱保平安、保稳定。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卫队伍,招聘一批受过安全保卫专门训练的综合素质高的保安人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对全校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安全服务和援助。二是完善各重点部门的防范措施,如加固门窗,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道路上设臵减速带等,加强物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在重要部门、要害部门设立消防监控中心、电子报警系统等,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四是要做好保卫工作,真正选用那些党性强、作风正、素质高具有一定文化资历的优秀人员选入保卫部门,提高学校保卫人员待遇是充分发挥学校保卫机构职能作用的有效激励机制,要按各级教育、公安部门有关文件执行提高学校保卫人员的岗位津贴和加班补助。

(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开展讲座、安全事故演练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师生生形成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锻炼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努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学校同时建立对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职老师承担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有效的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五)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校园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参与是有效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的关键,学校领导不能把安全事故管理当作是一种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负责,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要作为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部门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负全责。学校要以校长为核心,选拔具有富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惊不乱等素质,具有亲和力的人员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评价体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校园危机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完备。

(六)营造家庭、学校、政府互动合作的环境

搞好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都应通力协作,共同筑建起一道坚固的安全网”。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方面的心理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学生帮助辅导,防范于未然,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强化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学校应当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态度汇报给家长。家长应当将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一旦发生不良倾向,应及时报告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事件的发生。

(七)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公安、城管、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协同配合,重 点整治校园周边的流氓滋事、无证饮食点、黑网吧、网吧及营业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接。

(八)上(放)学期间在校门口周围设臵机动车禁停标志,严格禁止车辆停放,对违规 停放的应给以处罚,并有民警、交警在这里疏导交通。

(九)彻底解决学校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校用水、用电、取暖设施进行大维修(并更换过期灭火器、消防应急灯、安全指 示灯)。

学校安全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需要社会各方力量才能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司法、卫生、文化、建设、交通、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把专项整治工作中已经形成的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协作机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争取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分析安全形势,解决重点问题,真正把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2.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大学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 高校的开放性为高校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带来了隐患, 从小事情到大事件无一不牵动着社会的关注, 所以在此对于大学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的列举。

1、盗窃事件。

在大学校园内, 有很多时候会出现盗窃事件。现在的大学校园, 大多都是开放式的, 所以对于外来人员的进出是很方便的, 所以很多学生由于疏忽大意容易将自己的物品丢失, 再加上有的学生寝室管理不严, 就造成了很多寝室贵重物品丢失, 给学生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2、校园诈骗事件。

大学校园的开放性使得很多校外人员可以随意出入, 所以时下有些人就打着其它的名义进入校园进行推销诈骗, 大学生本身就是思想比较单纯的群体, 再加上外来人员的恶意欺骗, 很多学生就容易上当受骗, 导致了很多本不该发生的恶性诈骗事件。笔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女学生由于家庭困难, 想要做一些买卖赚点钱, 可是由于听信了传销人员的言辞, 将钱全部投入到其中, 最后造成血本无归的结局, 类似于这样的案件比比皆是, 诈骗人员所利用的就是大学生这种急于赚钱的心理进行实施的。

3、恶意伤害事件。

据统计, 2004年到2005年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 学生的人数占了万分之0.6左右, 这样的数字是很令人关注的, 有很多人在想, 在大学校园中怎么也会出现这样的事件?我们分析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最重要的是大学校园出现的安全隐患众多。由于大学校园的面积普遍都很大, 学校从事安保方面的人员有限, 再加上高校普遍着装不规范, 安保人员很难分清走动的是学生还是外来人员, 所以有些时候会发生一些恶性的伤害事件, 轻则给学生的身体上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重则会危害到学生的性命。大学是学习的地方, 但是还有很多学生把大学校园当成寻找爱情的胜地, 大学不反对学生谈恋爱, 但是近些年来, 由于感情方面的问题出现自杀或因恋爱杀人的案例也不鲜见, 这也是对大学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一个因素, 也算是大学校园内的恶性案件。

二、针对大学校园内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的防范措施

对于防范大学校园内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学生方面。

对于学校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 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威胁到自身安全的事情一定要远离。如果有学生想要勤工俭学, 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渠道, 来进行实施,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 在前去考察的时候一定不可以自己只身前往, 最好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人员一同前去, 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女生。再者, 即便是在校园中, 也要培养相应的防范意识, 对于自己的物品一定要加强管理, 在寝室, 自己的物品也要好好保管, 以免发生盗窃事件, 凡事要留心。还有就是针对外来人员的有意挑衅, 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自己解决, 一定要告诉老师, 在自己的身体受到威胁的时候一定要给学校的保卫处打电话, 一切要以保护自身安危为重心。

2、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方面, 首先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学校的安全保护方面, 一定要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 在盗窃事件发生的时候做到有据可查, 这是最起码的;然后应该在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上加大力度, 通过课堂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并积极开展一些关于自救的活动, 多依照具体事件来让学生从根本意识上知道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应该怎样想出应对办法, 笔者建议这样的活动要经常举办;最多, 在学校的安保工作上, 要加大资金投入, 尽量多聘请安保人员, 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在这里笔者建议, 学校要专门设立一个门卡, 尽量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到校园内, 即便是有特殊情况进入到学校内部, 但是对于学生的寝室, 不通过申请, 外来人员是绝对不能进入的,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

3、社会方面。

社会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高校的安全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如果大学生的人身健康都无法得到保障, 那么我们的祖国何谈未来, 所以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关的法律, 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范畴之内, 例如, 在警力所不能达到的范围内, 赋予校园安保人员一些紧急处置权力, 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对于大学校园内出现的突发事件, 一定要高度重视, 如有违反者, 必然进行严厉的惩处。

总结

针对于近些年来大学校园内出现的多起恶性事件来看, 学校和学生还有社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对于大学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 也要从这三方面进行防范, 笔者相信, 只要这三方面做好了, 大学校园内的安全指数就一定能够提高, 为大学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摘要:现在高校内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所以出现的问题也就更多。高校与小学、高中不一样, 由于高校的性质比较开放, 所呈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 所以对于探析大学校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晓乐:《高等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学校法律责任的认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03) 。

[2]李乃蓉、孙昭锋、孙贝贝:《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来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1) 。

3.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许多低廉无保障的快速食用食品也进入了学生的视线。为了迎合广大学生的喜好,在学校周边兴起了许多卫生条件差、食品安全没有保障的小商铺和流动摊贩,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高度重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焦点。

一、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

校园周边的一些小商店、小型摊位存在着无证经营现象,学校对于这种存在不符合卫生规定的现象视而不理,有些商贩甚至与学校领导人员之间有裙带关系,这样管理人员在管理时就会顾及上级关系而不能够加以严格整治。校外周围的一些摊位通常是属于流动性比较强的摊位,这些流动摊位的经营者大多数是收入较低的人群或下岗职工,他们经济条件差,只能靠卖像麻辣烫、臭豆腐、炸鸡柳等这样的无安全保障的小吃来维持生活,所以存在无证经营现象也是必然的。而且由于他们的流动性和随意性较大,设备又比较简单随意,监管部门前来突查时便可快速离开。这样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给监管部门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2.食品来源不明确

学校的食堂是根据有关标准来实施的,保障了食品材料来源的正当性。但学校外的小吃摊位是以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从中谋取暴利,所以小贩在进货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来购买食材,很少或几乎不会关注生产厂家的条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些基本的信息,生产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购买,往往非法添加色素、防腐剂、高盐、高味精等来满足学生视觉和味觉,这样做出来的食品虽然好看但容易引起很多疾病,严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安全问题。

3.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零花钱也逐渐增加,基本的温饱问题已不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自己喜欢吃哪个、哪个更好吃,殊不知这些“外表美丽”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有时为了追求口感而忽视质量。同时,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学校通常只会对学生在学校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只能是靠学生自己的意志力来约束其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得这些廉价又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零食一直在学校附近热销。

二、 维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对策

1.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

协调食品安全部门、卫生执法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巡查力度,严格检查校园周边各类食品的经营主体资格,对无证经营户采取停业措施,对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和不合格食品依法查处,以保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此外,还需要借助社会群体的力量,建立有效的沟通举报渠道和投诉奖励机制,发现违反食品经营相关规定的行为立刻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对举报人采取保密措施和给予相应的奖励,以遏制不合格食品流入学生群体中。

2. 严格控制食品来源,规范食品销售行为

虽然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所提供的食品既快速形成又满足学生需求,但也要对其设立食品卫生制度,从食品原材料的采买、保存、加工、制作、销售等环节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过期、变质的食品流向市场,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合格、过期产品要停止出售,及时下架处理。构建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严格查处食品经营者、原材料供应商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还要不定期的去校园周边进行突查以确保商家“鱼龙混珠”。

3.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学生由于一天的紧张学习,对校园外的事物感觉到新鲜和好奇,当走出校园后看到各色各样的食物不会考虑太多,首要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吃这些食物,根本不会想到这些食物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所以,学校应对学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食品安全讲座等利于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造成危害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准确辨别,实现对食品的理性消费、合理食用。同时,家长也要告诫学生吃无保障的食品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以加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

三、 小结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政府部门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潇,于滨.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现状及整治措施的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5,03.

[2]鲤荔. 校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J]. 一线,2015,01.

[2]刘锁荣.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95-96

[2]付苗苗,牛桂芬. 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人才,2014,03

[2]高睿思. 大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之完善[J]. 高校管理.

[2]应桦. 关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J]. 社会管理,2013,03.

[2]杨毅,师宜源. 高校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的类型、特点与治理[J]. 当代教育科学,2014,07.

[2]张玉华,郭沛,邬炼.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 商界论坛,2013,8,8.

[2]陈旻.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不小—如何顶住孩子们的“入口关”[N]. 芜湖日报,2015,6,25.

[2]樊江芝. 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责任[D]. 2013,06.

4.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四

校园招聘是企业储备新生力量和传播企业文化的平台,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校园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校园招聘计划问题、招聘人员素质不高、简历筛选方法等问题,建议高校能合理安排校园招聘会的召开计划、企业组建高素质的招聘小组、选择合适的面试方法等,以提高校园招聘的效率与质量。

校园招聘是指企业直接从应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少数专科生)中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它包括征召、筛选、录用三个过程。校园招聘是一种两点式招聘,即在企业和高校两点之间进行的。校园招聘的基本形式有定期宣传、召开宣讲会、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有些企业还通过赞助校园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学术会议等来扩大企业知名度,有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计划选拔应届毕业生等。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招聘,犹如“透过白纸,看到白纸的背面”,对企业人力资源部提出了新的难题和要求。本文着重对校园招聘问题存在的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提高校园招聘的效率与质量。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

1.校园招聘计划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也面临着要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中挑选合适人选的难题。一些企业没有制定校园招聘计划,没有对招聘渠道进行充分分析,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漫无目的参与校园招聘活动,有些企业常常会在各种不同层次,有着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开办校园招聘会,也经常是学校“双选会”上的常客,这样做不但不能在短时间内招聘到招聘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时间。有些企业校园招聘活动准备不够充分,只在招聘会展示板上简单列出了所需的岗位,对于公司情况和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要求等内容没有详细介绍。对于高校来说,为了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对企业的要求来之不拒,所以,校园招聘会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呈现出无序和无计划状态,这给高校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较大压力。

2.企业岗位设置与学生职业定位问题

参加校园招聘会时,如果企业岗位设置不恰当,企业往往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也很难选择到合适的岗位就业。现在有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太高。学生方面,职业定位就是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如果自我职业定位不够准确,一心只想往名企就职或者是热门行业,一山望着一山高,也经常会出现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迟迟不就职,总想等着还有更好的岗位出现,最终错过了就业的最佳时机,最后落得没有就业单位或者是只能到较差的单位就职等结果。

3.招聘人员素质不高

校园招聘会是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招聘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将影响校园招聘工作各个环节的进展及其工作质量。企业安排到校园招聘会的招聘人员素质往往参差不齐,有些招聘人员

对于所招聘岗位的需求并不是非常了解,对于本公司文化,商业理念的宣讲没有做到足够详细。加上校园招聘中人才繁多、时间紧张、任务重,招聘人员在招聘会过程中容易产生疲软心理,对应聘者的提问回答模棱两可;有些招聘人员则认为如今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认为学生有求于本公司,对待学生态度傲慢,言谈举止居高临下,甚至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于应聘的学生,仅仅让应聘者把简历留下,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表现得极不耐烦,这样的招聘人员将影响校园招聘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损害了招聘企业的形象。

4.应聘简历筛选问题

应聘学生的简历大同小异,大部分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少或者没有,都是一张张白纸,看起来都一样,很难区分。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实践工作的表现机会,简历中往往呈现最多的就是在校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不等同于工作能力,特别是对一些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职位。所以仅仅凭简历,往往无法考察出来岗位所需要的素质。如何“万中挑一”,找到优秀的候选人,成为许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关注的问题。

5.面试的误区

面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以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法。校园招聘与其他招聘方式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和特殊的困难。招聘者必须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与大量的应聘者进行面谈,而这些学生在资历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应聘者可能都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他们都拥有相似的社团经历、相似的兼职经验。所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招聘官也很难从简历上判断孰优孰劣。如果将所有的人都安排面试,时间和人力又不允许。要在短时间内从中鉴别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相对较难。有的招聘人员在与应聘学生进行面谈时,常常主观判断,有的招聘人员在5分钟内就面试一个学生;有的随心所欲地瞎问,最终无法辨别出应聘者的优劣。

6.招聘效率问题

由于校园招聘的时间特殊性,使得对招聘的效率有很高的要求。许多优秀的学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一些毕业生可能会同时获得好几份录取通知书,而他们最终只会选择其中一份工作机会,这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招聘全过程的效率也会因此降低。如济南某汽车改装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王经理说:“我们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去学校招聘,收的简历不少,面试情况也不错,但最终的录用方案是回公司后定的,不少学生被录取后却没有回音了,打电话也联系不上。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没有去过的院校,再进行一次招聘,费时又费力。”这些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这对于优秀的毕业生影响并不大,反而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有些优秀毕业生先后获得几个公司的录用通知后,他们自然会进行比较,也迟迟不愿与企业签订协议。有的学生即使在签订协议后也会发生违约的现象,甚至有个别人利用《劳动法》的试用条例,入职后又迅速辞职来逃避违约责任等。这些情况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人力、物力损耗,也势必影响到以后的新人培训、工薪成本等一系列决策。

建议与对策

1.合理安排校园招聘计划

首先,各大高校需把握好召开校园招聘会时间的主动权。在招聘会之前,高校就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可先行与企业负责人员进行良好而详细的沟通,充分了解企业招聘计划、人员需求等,就细节方面与企业负责人员进行探讨,以便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相关学生进行就业准备,在未来的招聘会上也能促进学生的就业,提高效率,与企业、学生达到“三赢”的效果。

再者,高校应改变以往当企业预约召开招聘会时,只要没有时间或场次冲突,即匆匆答应企业召开招聘会的做法。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生就业情况、就业中心的指导反馈情况、天气情况等做好招聘会的安排计划,同时,还可根据本校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关专业、相关行业的专场招聘会及部署大型的综合招聘会等。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招聘会扎堆的情况,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给应届毕业生召开就业指导讲座,提前告知学生相关企业的背景及详细的岗位说明,让参与招聘会的学生能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最后,高校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相应的硬件设施,如较大型的专门的招聘场所,同时,也要提高这些场所的利用率,在没有进行招聘会的时候,能够用于其它方面的使用,降低成本。

2.建立清晰准确的定位

在校园招聘会中,不论是企业、高校还是毕业生,都应该建立清晰准确的定位意识,才能让校园招聘会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首先,作为企业,应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及情况,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不能要求太高。企业应选择合适的高校,并在招聘会召开前同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沟通,充分了解该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如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情况、学生课外实习情况,可以请高校老师推荐学生,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其次,作为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不要认为几场综合性的大型招聘会就能解决较多同学的就业问题,学校计划中的招聘会应该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在不同时间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举办较有针对性的招聘活动,另外,学校还应当抓住一些零散的就业机会,为企业有针对性的推荐合适的学生以保证应聘的成功率,在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同时,也要多开办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利用以往的就业情况及社会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做好定位,防止学生因好高骛远、定位不准确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没有就业的机会。再者,作为应聘者的学生,应该在招聘会开始之前就详细搜集参加本次招聘活动的企业,了解其背景、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等,分析自身特点做好定位,在招聘现场能有的放矢的参与面试,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3.组建高素质的招聘小组

招聘人员是应聘者接触企业的第一接触点,如果招聘人员素质不高、形象不佳,则应聘者对企业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招聘人员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度、对企业的责任心和归属度,将决定他们是否能选择那些真正符合企业文化及其发展需要的员工。因此,企业在安排招聘人员时,应造派能力比较强的招募人员,因为大学生更看中企业的形象。应尽量避免安排新入职或入职不久的员工担当招聘人员,其对企业的背景、文化均了解不深,很难能明确回答应聘者的提问。其次,在挑选招聘人员的时候,除了安排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参与招聘,还应该挑选用人部门的经理或资深员工共同参与,这样,在面对应聘者的时候,用人部门的人员可以更准确的回答应聘者关于未来所从事相关工作的问题。再者,企业在严格挑选招聘人员之后还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其树立好服务意识、形象意识、竞争意识,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招聘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在企业的宣讲过程中,如果能够邀请到企业相关领导的参与更能表现出企业重视人才的程度。久负盛名的沃顿商学院负责职业开发的安德鲁?亚当斯说:“公司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引进人才多么重要,却又不采取实际行动,公司的高级主管应当参与人才招聘活动。”现在有很多名企的CEO都亲自到各高校巡回演讲,其风趣生动的语言不仅能很好的体现企业文化,同时,他们成功的经历也能很好的启发在座的应届毕业身边去提问、去思索自己未来的求职之路,也能够很好的指导毕业生就业,效果颇佳。

4.选择合适的面试方法

首先,校园招聘工作量相对较大,应聘者人数多,招聘人员难以在简短时间内采取一对一的面试方法,建议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初次筛选,该法能较快较准确的筛选出较为合适公司的应聘者。很多企业,如著名的TCL公司,在对应聘材料筛选之后、与应聘者单独面谈之前,组织应聘者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淘汰那些性格倾向与招聘岗位和公司文化不相符合的应聘者。

其次,在一对一的面试过程中,招聘人员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每种面试的方法都有侧重点,因此,建议采取组合的面试方法筛选应聘者。比如,在面试初期,提问背景性的问题去了解应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可以略微缓和面试场景中的紧张气氛,让应聘者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谈以让其可以更好的发挥正常水平。接着,招聘人员可提问部分行为型题目以了解应聘者做事的方法、态度以及对结果追求的态度,从而体现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最后,采用情景型的提问方式,借此了解应聘者随机应变的水平以及适当的压力测试也是合理的。采用这样的组合面试方法,不会让应聘者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循序渐进,能让招聘人员了解到真实的应聘者水平。

在面试过程中,还可安排学生自由提问环节,笔者近日去参加了一个学校组织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双选会,在恒安公司的招聘位听了六位同学在面试中的自由提问。其中有二人表示没有问题需要询问招聘人员,三人询问了报酬,假期和实习经验的要求,一人询问了公司现阶段在福建地区的发展和对于招聘进入公司的新人是否提供培训和其他有助于职业规划发展的项目。这样比较之后,可以从学生的自由提问中发现应聘学生的个人素质,自我客观认知,对于应聘单位岗位的了解和自身的职业规划等。

5.提高招聘效率与质量

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应充分考虑公司所招聘岗位所处的地域、行业知名度及薪酬竞争力,尽量将招聘目标安排在公司周边省市的院校。另外,在招聘面试中,企业还应加强对应聘者的求职动机和入职可能性的测试。在录用程序上,要给予毕业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醒他们在选择公司的注意事项,还应该对其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详细而真实的解答,同时,也要提醒毕业生应该恪守求职的诚信道德、不能随便毁约,并在录取通知书上注明签订协议及入职报道的截止时间。最后,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之前,企业还应客观的再次告知毕业生关于公司的详细情况,并核实企业在宣传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夸大的情况,核实毕业生入职后的薪酬及发展情况等,以免毕业生在入职后因发现公司的承诺不能实现而迅速离职,给双方都带来损失。

结语

校园招聘作为企业员工招聘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校园招聘具有高应聘率,降低宣传成本;控制薪酬总量,降低运营成本;推广企业品牌,增强社会效应;扩大人才储备,树立雇主形象和供需直接见面等优势。校园招聘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双赢互利的方式。但由于这种招聘形式出现时间较短,学生和招聘人员对于校园招聘的了解还不够,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校园招聘,为企业获得所需要的人才,提升企业形象,为学生获得就业机会从而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5.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五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师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它涵盖了物质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社团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的工作中,牢固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以此制定实施铁西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学生,创建了明荣知耻、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和谐校园”的内涵。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优化美化校园环境

在教学楼区的建设中,学校先后投资建设了媒体教室、家长学校、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为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在教学楼内开辟了作品栏、精品屋、涂鸦墙等,张挂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涂鸦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在教学楼的转向台张贴的还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经》。在宿舍楼的墙壁上有一面文化墙,文化墙上画着“万里长城”和“中国地图”,“万里长城”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地图”像一只雄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就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办公楼的正面悬挂着“激趣、善导、精讲、创新”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办公楼的每个办公室里都张贴有《教师师德八条》、《教师十五不准》、《师德修养五条》。这就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位教师“先做好人,再育好人”。在家属楼的每个转向台也张贴着“争做文明家庭,创建合谐社会”的标语。

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安排校园“艺术节”“读书节”。我校的艺术节活动不限定在几天或一周时间内,而是将各种综合活动艺术活动统筹安排,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学期有小结,学年总展示。如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元旦文娱汇演,学雷锋系列活动,迎国庆诗歌比赛等活动。现学校“小书法家轮展”“自编小报轮展”、“小乐手习奏会”、“小蜜蜂”征文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学生参加。

第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乒乓擂台赛、科技作品展评、校园文化节等学校传统活动,与校外共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如到敬老院与老年人联欢,组织学生擦公路两旁护栏等。此外,还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如小小文学社、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乒乓球队等。再者,校园网中还开通了“红领巾广播站”,以班级轮播的形式定期向学校开播,还组织老师们进行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唱歌比赛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三、营造奋发向上的和谐校园

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学风和教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而抓好领导作风建设是抓好教风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我从领导作风建设入手。通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树立起“团结协作、勤廉高效”的工作作风;其次,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明确现代人才的衡量标准,树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中树立“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教风。第三,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开展了“创文明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学生中弘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构建和谐人际文化,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1、优化干群,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里,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同志关系。作为学校领导,首先要始终确立领导和教师是平等共事,互相尊重这样一种意识。要尊重教师业务上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才干。其次要相互沟通、增强了解,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尽可能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再次,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各种活动要能亲自参加,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良好的形象来影响师生。

在学校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学校和谐发展。为了使教师之间生活上和睦相处,工作上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教师运动会”“教师联欢会”“教师工作交流”“教师生活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之间可以增进了解,化解矛盾,亲如一家。这样能使学校工作在和谐中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2、创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同时,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总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永远是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唱的一首乐章,追求和谐的校园文化将是我校师生永恒的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都会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尝试、探索,大胆实践、创新,创造、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门径,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道路,创建出了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2、精神文化传承教育理念。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为弘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以校本文化为载体,以“地远天做界,山高我为峰”为校训,时刻提醒学生追求更高、更远、更优的学习目标,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以“珍、真、正、争、臻”为校风,告诫学生要珍惜、真诚、端正、争取,从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并在每层楼的墙壁上悬挂了昭示人生意义的喷绘作品,一幅喷绘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选用一段名人语录作为解读。例如“理想”主题,下面的名言是:“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让学生时时与古今中外的名人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在路两旁花带的广告牌内,也写满了如:“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等名言警句。这些警句或对学生进行善意劝诫,或鼓舞学生斗志,处处充满人文关怀。寓言诗苑中的四组雕塑《三个和尚》、《盲人摸象》、《空争失雁》、《守株待兔》,均以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学生漫步其中,既受到美的陶冶,还编出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空争失雁误良时,盲人摸象闹笑话,守株待兔实为痴”的顺口溜,育人效果显著。使绿色校园文化成为流淌在学校的一首生命乐章。

3、室内文化润物无声。教师办公室内,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装饰,暗寓教师们要向梅、兰、竹、菊一样高风亮节。我本人办公室内则以《拓荒者》的挂画自勉,意在勉励自己要向老黄牛一样足踏实地,开拓直前。在教室文化建设中,遍布室内的“勤诚、恒美”、“文明、灵动”的班风班训,体现了鲜明的时尚性、人文性和实用性。通过这些文化环境的创设,铸就了师生的“朝气、大气、底气”。让每个跨进校园的师生,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学识、真品德、真本事的“求真”精神;有善待他人,扶危济困,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向善”境界;有格调高雅的“爱美、赏美、创美”的“立美”意识。充分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在校的光荣感。从而实现了让每一位师生在和谐快乐之中成长的“人性回归”新理念,使校园文化在积淀中得以升华。

4、书香校园芬芳满园。没有书香,桃花枉自笑春风;没有书香,瑞雪飘逸难成章。书香校园的建设,首先,要努力实践“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走进书中。”让广大师生有书可读;第二,要鼓励教师牵手教育名著,与经典为友,与网络为伴。提倡开展教师集中读书活动和“日日上网”浏览学习。通过读书讲演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理论;第三,要鼓励学生勤读书、读好书。广泛开展读书节、报告会、读书征文、诵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接受健康、儒雅文化的熏陶。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

三、创建校园安全文化,确保校园和谐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头等大事,应把它放在学习工作的重要位置。

1、心系安全,小事做起

学校领导、教师应坚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抓起,搞好安全排查。学校要专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从学校的固定设施,如大门、栏杆、外贴砖、电线,体育设备等细微之处进行大排查。学校还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周会,班会,黑板报等不同方式对学生、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2、齐抓共管,共保安全

6.关于校园安全问题的建议 篇六

案由:

问题列举:

1.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这一令全国震惊的事件,再度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

2.2006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3.2006年11月1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4.2007年11月7日凌晨,重庆市奉节县一无牌无证客货两用车在私自运送27名学生返校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辆翻坠下高坡,造成奉节县吐祥中学、龙泉中学共5名学生死亡,3名重伤。

5.2006年10月16日,广东恩平市沙湖镇一所小学部分学生在学校吃早餐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至当日中午先后有70人住院接受治疗观察,院方表示其中有19人出现中毒症状,另外数十人主要基于心理影响要求住院。

6.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众多师生遇难,原因主要是学校建筑没有按标准建造,工程质量不过关,抗震能力太差,倒塌太多,普遍师生都没有应急和自救的能力.7.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

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悲剧。

8.现在校园偷盗事件越来越猖獗,超过50%的大学生丢过自行车,随着社会的发展,偷盗的手段也越来越高超,偷的物品也越来越有档次,从钱包,自行车到手机,电脑。

……

由此观之,校园不再是个安全的避风港,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校园安全问题成了人们越发关注的对象。

问题分析:

首先,应对学校存在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个分类:

1.按内容来看,分为:自然灾害类(台风、暴风雪、地震等)、事

故灾难类(如火灾、爆炸、恶性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类(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和各类偷盗,抢劫以及杀人等类问题。

2.按照校园安全事件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

将其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四个级别。

3.按性质来看,可分为非人为类(如自然灾害),无动机人为类(如无意引

起的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等意外)和恶意人为类(如偷盗,杀人等)。

其次,在对上述作出仔细思考的前提下,归纳出以下几点关于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学校设施建设不到位,未充分考虑到安全隐患。如学校建筑没有按标准建

造,工程质量不过关,靠自然灾害能力弱;有些教学楼和寝室楼设计的不够合理,入口过于狭小,若发生意外,极易发生拥堵和踩踏事件;楼与楼过于紧密,就算地震侥幸逃出,也难免被埋命运。

2.漠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

学生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交通安全意识和危急情况下的自救知识等现象,在一些学生身上仍然存在。在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中,半数是学生嬉水溺水导致身亡,还有部分是违反交通规则,丧命车轮之下。而这些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将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拿上海商学院的火灾来说, 据悉,火灾起因是一名女生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热得快”引燃衣物所致,且不说学校有没有禁用“超大功率电器”的规定,单就学生自身而言,最起码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对使用“热得快”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这实际上是学生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遗憾的是,这些曾经“遨游题海”的大学生们,常常能把物理考满分,却往往不谙用电常识。如果,这些女生当初具备安全意识,懂得用电常识,掌握本领的话,我想也许不会发生今天的悲剧。而这些意识,这些本领,本应该从她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就已经具备。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在安全和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才会时常让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如事发之后,该校一名老师所言“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虽有火灾应急教育,但是流于形式较多,真正实用的信息并没有传达给学生,例如身处类似险情,该如何处置?”

3.学校有关方面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学校领导只重视抓教学质

量,忽视安全工作,往往是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想到补救。虽然许多学校都制定了校园安全规则,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多数是一纸空文。

比如,某些学校保安虽设了很多,但校外人士可以任意时间随便进出校门,甚至可以出入神圣的课堂,试问,在这样的校园内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

4.部分学生道德素质偏低。其实很多偷窃事件并非外人所为,而是本校学

生的顺手牵羊,这又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学校教育的缺失和漏洞,除了“智”以外,忽视了学生做人的最基本的素养,这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式教育最需改进的地方。

5.法律方面的不完善。这也是事后责任纠纷的根源所在,根据民法第160

条规定:“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经济赔偿。”也就是说,判断单位有无责任,就看单位有无过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单位有过错,就负责,无过错,就不负责。当然,如果学校和家长都无过错,还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简言之,也就是学校出于同情和人道主义,给予家长适当经济补偿。“教育法”中规定的学校的责任是“安全教育是否到位、管理是否适当、措施是否落实”。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后,判断学校有无过错,主要就是从以上‘三个是否’来看,学校是承担全部还是部分、直接还是间接、有意还是无意中的责任,这个问题的焦点是:哪些情况应赔偿、哪些情况不赔偿。目前,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法律。比较难以判定。

解决措施;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普及,但决不是一纸空文,走马观花似的敷衍应付,建

议将一些急救常识,应急处理、自我救助方法作为期末闭卷考核的内容,严惩作弊行为,成绩同其他主科一并列入成绩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正在各高校分步试点实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2010年将

实现在全体在校大学生中普及安全教育。《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据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教学设计为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单元。通过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校园和社会安全环境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的能力。

2.大力增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与校园治安环境,据了解,去年上海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学校安全技术防范建设,使当年案发率下降了20%,保障了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创建。但虽然案发率显著下降,仅靠硬件装备和人力监管,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3.政府要对学校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像威海市那样成立校园安全事件应

急指挥部,由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地震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气象局等共同组成,按职责不同联合监控校园安全,相关部门还要利用课堂、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向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有关应急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对教职工、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等。

4.学校内部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搞好排查隐患制度,目前很多学校排查都

是事先提早几周就通知,学生当然会在领导检查时搞得合乎规范,所以

并不能真正排查掉隐患,建议搞“突然袭击”,发现用违规电器等的同学严肃处分。

5.整顿学校周边环境,强化保卫人员职责,加强治安管理,对学校食堂从业人

7.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七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规模和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校园网来说,已经从最早的教学和科研的试验网的角色转变为集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于一身的,具有运营性质的网络,并开始在高校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数字化信息的重要传输载体,如何保证高校校园网的安全和高效的运行,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2 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隐患

(1)网络安全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配备相应的网络安全系统设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有限的经费也主要投入在网络设备上,而对于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则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另外,校园网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

(2)校园上网场所管理混乱。各个高校都有一批直接接入校园网的机房供师生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学生的上网需求。但是,很多高校的上网场所由于缺乏统一的校园网管理和监控系统,致使各个机房的管理基本上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其次,很多高校的机房登记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很难做到上网用户身份的唯一识别。第三,很多高校为了方便机房计算机的管理,安装了还原卡,一旦关机后再重新启动,则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就在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上形成了漏洞,根本达不到安全部门保留上机和上网日志的要求,这样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缺乏完善的电子邮件系统,没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手段。对于广大互联网用户来说,电子邮件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但同时也是传播反动、色情等思想言论以及散播谣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利用电子邮件系统传播反动、色情等思想言论以及散播谣言的情况屡禁不止。因此,必须将电子邮件系统的建设作为校园网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校的电子邮件系统要不就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版本,最多是对代码稍加修改;要不就是购买安全性低但相对便宜的电子邮件系统。这样不仅不能对校园网自身起到基本的安全防护作用,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所有用户来往信件的过滤、管理和监控手段,根本达不到公安部门对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这样很容易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4)网络病毒的肆虐,校园网网络性能下降,很容易导致重要数据的丢失,给高校带来巨大的损失。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病毒传播的快捷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病毒制造者的水平也日益提高,再加上网络病毒与黑客软件的结合,经常爆发大规模的网络病毒,这样很容易导致网络用户隐私以及重要数据的泄露,并且消耗了大量的网络资源,网络性能急剧下降。因此,校园网防范网络病毒的任务越来越严峻。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网络病毒防范措施仅仅局限于单机,必须尽快建立集中管理、统一升级、统一监控的校园网网络病毒防范体系。

(5)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各个高校的校园网来说,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盗用账号、非法获取未经授权的文件、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网络骚扰和入侵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校园网的网络用户却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此外,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校园网安全管理方面没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这也是导致校园网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解决校园网安全隐患的对策

(1)规范出口的管理。首先,必须对校园网网络架构进行整体改造,而首要解决的就是校园网出口较多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规范管理,就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因此,必须将所有的校园网网络出口进行统一管理,为校园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配备完整和系统的网络安全设备。校园网从整体技术架构来看,还是属于局域网的范畴。因此,只要在校园网和外部网络接口处配置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和监控设备,就可以拒绝绝大多数的网络攻击。同时,由于目前校园网基本上都是高速网络,因此在配置安全设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网络的整体性能,应尽可能的使配置的安全设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低。

(3)规范校园上网场所的管理,集中进行管理和监控。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角度出发,高校应当建设更多的上网场所,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和工作的便利。但从网络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使用统一的机房管理软件、集中身份认证并且集中进行管理和监控,才能保证校园网络的整体安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上网场所管理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大量上网用户的身份无法鉴别,也很难控制各个上网场所的行为。此外,由于很多上网场所采用还原卡,尽管这简化了机房管理,但却给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上网场所的上网日志至少要保存3个月。因此,要解决上网用户身份认证、上网日志保存和查询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集中身份认证和集中管理监控的方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使用校园网络时,必须通过统一的校级身份认证系统确认,并通过办理上机卡的方式上网,非合法用户不能使用校园网络。其次,合法用户的上网行为,必须进行统一监控,并且将上网日志集中保存在各机房的主监控服务器上。这样在方便机房管理的同时,也能提供至少三个月以上的上网日志备查。另外,由于是将上网日志直接发送到各机房的主监控服务器上,也就保证上网日志记录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完善电子邮件系统,提供多种安全管理和监控功能。目前,大多数校园网使用的都是免费或者廉价的电子邮件系统,但其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使用和网络安全对电子邮件系统的要求,很难对电子邮件进行有效的监控,提供相关日志,也不能过滤一些有害信息。因此,从校园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尽快完善校园网的电子邮件系统。

(5)根据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配备专门的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建设重在管理,没有有效可行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制度,根本谈不上网络安全。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网络安全管理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我们也可以从近些年来频发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得到验证。因此,针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艰巨,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和控制,出现漏洞及时修补,并建立定期巡检制度。此外,高校也应当制定具体的网络行为规范和处罚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校园网网络的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广大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校园网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重大障碍,校园网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统一管理和彻底解决的地步。只有解决了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问题,才能保证校园网的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摘要:只有建立起安全和高效的校园网安全体系,才能保证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即在分析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探讨校园网的安全防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校园网安全隐患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网,安全隐患,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惠平.浅谈高校校园网络安全分析及防护策略[J].网络安全,2008,(9).

[2]高永强,郭世泽.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大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8.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理解偏差;文化建设;特色教育

一、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解出现重大偏差

很多技工院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理解出现重大偏差,对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当,把学生的文化活动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从而将校园文化建设职能转移至学生管理部门,例如学校团委或学生科,而不进行面上统筹安排,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单一进行,无法进行总体推进、全面提升。

2.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技工院校在校园文明建设过程中,一味关注校园面积、校舍扩建、实验实训设备等的建设,而忽视了引领全校师生教职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只着眼于可见的实体文化建设,例如,修建气势宏伟的图书馆、耗资巨大的人工湖、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的活动中心等等,而非物质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建设却被忽视了。结果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大楼大厦,却缺乏了能使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3.技术教育特色明显缺乏

这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我国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自己的理论,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职教院校、普通高校的做法,没有挖掘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术教育元素,从而失去了技工教育的特色,最明显的就是社团文化的建设,一味照搬职教院校、本科院校的社团协会等文化活动,例如歌舞团、计算机俱乐部、文学社等,不能显示出技工院校的特色。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如开展技术技能型社团活动、接轨社会生活活动、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鼓励师生大胆创新创业、校企文化的对接等。

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归宿就是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成长成才。有技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当前而言,无论是从学生成长角度,还是从校园建设角度,将技教元素纳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要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正确界定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教元素,寻求彰显技教元素的文化建设途径,打造包含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等四大元素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专门的理论,多运用职教化、普教化理论指导发展。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虽有许多共性,理论有共通之处,但也不能忽视两者的个性差异:在培养目标上,前者培养技术工艺人才,后者培养管理服务人才;在培养规格模式上,前者培养学生的专家品格,后者培养学生的杂家品格;在教育特点上,前者则更重视一贯性,后者则重视前瞻性;在教育内容中,前者更强调专业内容,后者渗入了更多的德育内容。因此用职教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指导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行不通的,它对技工院校发展和学生成才并无针对性,尤其是对人内在的心理完善、潜能开发、个性塑造等方面并无多大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填补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空白,同时将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四大技教元素加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使理论更具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为今后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完善提供初步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在变化与发展着,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个人。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用其先进、清新、积极的文化导向熏陶人、感染人、净化人,从而塑造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而落后的校园文化,则凭借文化的巨大力量腐蚀人,使人变得消极、沉沦。从培养优秀人才的愿望出发,技工院校应该把握住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积极的态度去引领文化、建设文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为新军突起的技工教育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成为技工院校持续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四大技术教育元素的研究,可以指导技工院校重新审视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变革模仿抄袭之风,形成具有技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推促学生增强技能、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发展成才。

9.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 篇九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举行,严峻的气候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对全球的负面影响,是当代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穷上升和生孕育发糊口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紧张风险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情况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低碳生活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低碳校园是在低碳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低碳经济等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也是高校践行低碳理念的具体行动。高校内部在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使用上也未能做到物尽其用,依然存在着浪费现象,在备受全世界瞩目的实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课题下,建设高校的“低碳校园”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日本曾经对东京都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在包含众多大型企业的事业体的能耗及碳排放量排序中,东京大学名列第一。而在美国,研究型高校的校园单位面积能耗比大多数建筑的能耗都要高,尤其是实验室和数据中心的全天候运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在美国,从总量上看,学校建筑的总能耗 ,仅次于各类办公类建筑的能耗总和。从我国来看,大学生的人均能耗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居民的人均能耗指标。据初步统计,全国大学生生均能耗、水耗分别是全国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和2倍。这也说明,校园蕴藏着的巨大的节能潜力。

在我国的大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各地区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北京大学依托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联合首都高校大学生共同发起致力于可持续校园建设,集中回收校园废品,同时利用所得收入开展植树造林、大学生低碳科研、环境教育推广等活动的林歌计划,华南理工大学也在低碳校园建设中取得较好成效。其他院校也不同层次的利用各种平台,努力建设低碳绿色校园。而且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有的大学,成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基于低碳经济等理论,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基本理念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为原则,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推行低碳理念,倡导低碳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建设园林化、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和谐校园,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从低碳校园的基本理念分析,低碳校园至少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教研机构,依托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以组建专门组织机构的形式开展低碳经济研究和低碳理念宣传教育;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应用低碳技术新建或改造校园设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或监管平台;践行低碳理念的师生群体,师生将低碳理念和意识贯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减少碳排放量;低碳生态的校园环境,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为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注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管理效益。

1.目前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相比,我国许多大学低碳

校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能源缺乏多样化和转化效率低

我国高校校园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而我国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在能源消费中,2、目前高校后勤建设存在的弊端

(一)节约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也越来越淡薄,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浪费各种资源的现象似乎已成为平常,如长明灯、长流水、丢掉粮食、浪费纸张等行为屡见不鲜。

(二)管理机制匮乏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对能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由于制度上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易造成对节约不以为然,致使各种资源浪费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三)设备落后且更新慢

很多高校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年久失修,线路老化,供水管道和设施锈蚀,滴漏浪费严重。水电支出十分惊人,很多高校仅水电费开支即占总收入的19%左右。同时,很多高校认为更换节能设备成本较高而迟迟不肯更换。

(四)后勤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后勤队伍整体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管理人员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年龄老化;缺乏水电、锅炉等设备使用和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也是制约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和节能技术的推广的一个原因。

(五)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

由于后勤工程建设或设施投入等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各种资源浪费严重:一是校园基本建设中的浪费。由于校园建设前期规划不科学;或领导决策上的失误或缺乏严格的论证等原因,造成在工程实施中随意更改,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投入,甚至重复投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是能源的浪费。由于高校中水电支出额度在全校的经费支出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应对单位部门的用电用水等采取规划设计、合理使用为原则,做好规划和统计工作。

三、建设高校“低碳后勤”的途径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

建设“低碳校园”的“低碳生活”必须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必须责任落实到位。首先,应该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后勤业务部门人员组成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高校后勤资源的统一规划、配置、管理、协调和节能开发利用等项工作,并负责制定节能减排计划、督促、检查验收等工作;各部门必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实行谁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建设“低碳校园”的重要组织保障。

(二)加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教育

高校后勤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媒介,将节约资源,建立“低碳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以建设“低碳后勤”、“低碳校园”、“低碳生活”等位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感染和教育广大师生员工,使其树立资源忧患意识教育,同时,要将节约意识教育和资源忧患意识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便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1、强化节能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定节约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行为,用奖惩机制激励和限制人们的浪费意识和浪费行为,这是防止高能耗,制止浪费的重要保障。譬如,建立节能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利益挂钩机制等,可以有效制止浪费,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

2、建立统一采购制度。加强大型设备及食堂大宗物品采购管理工作。为减少损失、防止腐

败行为发生,必须设立包括纪检、审计及使用部门的代表参加的物资采购小组,并建立健全物资采购与验收管理制度,坚持集体采购,坚持价格把关和物品验收,防止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3、加大节能新技术设备的开发利用。当前应改变观念,抛弃关于投入资金量大、经济效益缓慢,与其大量投入不如维持现状等这种短视行为,现在部分高校通过实践,已经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如部分高校在浴室里使用射频卡计费系统,每年学生洗澡一项节水率达50%左右;洗手间水龙头换成自动节能控制的电子感应开关;在学生寝室、公共区等地使用节能灯、感应灯,学生宿舍洗手间安装节水系统等。在建设“低碳校园”方面做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其学生宿舍更换使用了先进的节水系统而使每年用水节约量达50%;对学生寝室、办公楼等进行智能电表改造,采用插卡式用电,计量收费等,这些新技术的利用不仅有效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还可以方便师生员工使用。高校还可以采用太阳能技术,学生洗澡和食堂洗碗水充分利用太阳能加热,可节约更多的用气和用电,争取节约的最大化效应。

4、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勇于探索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途径,实施与时俱进的科学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必须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便于推广新技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5、科学规划基本建设。高校各项基本建设的科学规划是建设“低碳校园”的重要举措。在每个建设项目执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民主决策,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具体实施可由相关部门提供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由领导小组讨论,再经职能部门调整后报校长办公会讨论,形成决议,这有助于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如,在工程设计的招标工作中推行限额设计,因国外一些专家研究指出,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部费用不到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达75%以上。显然,优化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资金的重要途径。

6、有效防止饮食方面的浪费。由于高校学生人数的连年剧增和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饭菜浪费现象日益严重,每日食堂倒掉的饭菜可用吨来统计,后勤管理应针对这一严重的浪费现象进行调查,而后采取有效措施,诸如提高饭菜质量,增加饭菜花样和特色食品;各高校食堂应设有小盘菜或出售半价菜,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建立校园的“低碳生活”做好基础性工作。建设高校的“低碳后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在保障师生员工生活质量和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地治理各种“高碳”现象,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现代绿色环保的“低碳校园”。

7、加强个人自觉性。比如在不需要的时候及时关灯和关电脑;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少用纸巾,少坐电梯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等。另外,学校和建筑设计部门需消除能源损耗,确保校园里任何使用能源的东西都是尽可能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5],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0.4Kg煤的能耗和4L净水,同时还可减排1Kg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Kg;少开1天车,减排8.17Kg;用手洗代替1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Kg;少买1件衣服能减排6.4Kg;少生产1000个塑料袋,减排0.1Kg,点滴节约,积少成多。

在我们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正如火如荼。各地区院校也都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北京大学依托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联合首都高校大学生共同发起致力于可持续校园建设,集中回收校园废品,同时利用所得收入开展植树造林、大学生低碳科研、环境教育推广等活动的林歌计划,华南理工大学也在低碳校园建设中取得较好成效。其他院校也不同层次的利用各种平台,努力建设低碳绿色校园。

在2010年成功举行全国高校节约型社会建设推进工作会,建设部科技司节能司司长张福麟报告高校节能节水的一些情况:

第一,高校的人数多,建筑面积大。根据统计09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学校2706所,在校学生超过3054万,教职工人数205万,共计3259万,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5.5%,建筑总面积达到5.9亿平方米,占全国城镇总建筑面积的2.8%。中国高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加拿大等很多国家。

第二,用人用水的基数较大。通过统计加测算,08年全国高校总能耗是2924万吨标煤,占全国总能耗的9.6%,总的用水量约41亿吨,占全国城镇生活用水总量的8.14%。

第三,人均的生活能耗水耗比较高。据统计,08年全国高校人均生活用煤0.897吨标煤,是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4倍。人均生活用水每年145吨,是全国城镇人均生活用水的两倍。高校的平均生活的能耗水耗都比较高。

第四,节能节水的潜力大。通过高校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施,示范高校生均能耗水耗和能源的支出明显下降,目前全国有200所高校实施了节约型建设,生均的电耗每年484千瓦时,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4%,实现节能67万吨标煤,节水3亿吨。这是200所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成效。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社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将二氧化碳减排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这样可以在高校的带动下,提升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认识,并从行动上对居民给予指导,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5],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m2建筑的水、电、冷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对课室空调、照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节能达30%以上,并将该成果在国内外4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构建绿色社会,树立低碳行政理念,提升政府职能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地位。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支持与校园/社会技术合作等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此外,政府还要建立环境管理的新模式,坚持以“防”为主和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各项制度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1)制定并完善高校/社会节能减排互惠互利体系。(2)健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校园和社会方式的转变。(3)建立监控机制和绿色考评体系。

5.结语

虽然我国的低碳校园的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探索低碳校园生活方式,我国高校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低碳校园之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作用,为我国的低碳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2]王岩,李武.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0,42(3):27-33.[3]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

划,2010,25(2):106-110.[4]罗文琦,熊艳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

上一篇:明确工作职责 严肃工作纪律下一篇: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