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工作总结(精选8篇)
1.高一语文 工作总结 篇一
在本学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教育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教学工作,有汗水,充满苦涩;更有甜蜜,充满快乐。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温故知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高一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尤其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这对将来的高考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刚开学,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将学习中遇到的已在初中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复习,然后联系所学到的新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由于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诱发这部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严格按照语文大纲的的总体教学要求和目标去组织教学,抓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为了切实地提高语文课的效率和质量,从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到课后辅导,考试等都严格认真地去按要求和标准去做,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教的方面给学生的学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三、尝试“先学后教”的方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先学后教”就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发现问题,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还有疑问,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高一的学生对高考都比较陌生,为此,我就不断的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讲解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介绍高考的状元经验,学习方法,往届的高考语文试卷,使学生及早的对高考有所了解,明确高考的题型,树立高考的意识,做好准备。
总之,高一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在课堂的时间把握上有时掌控不了,对于一些问题讲得不够透彻……在以后的教学里,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之余积极充电,争取更大的进步。
2.高一语文 工作总结 篇二
课堂现象:语文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活泼自由愉悦, 简单的问题学生积极举手, 踊跃发言。有点难度真正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 学生一如既往的热情, 回答问题却还是简单的一句话, 尽管教师再三启发, 最少讲两层意思, 可是他们装作全然未听见样子, 一如既往的一句话, 课堂多的是讲话, 少的是思考, 多的是生活化的娱乐, 少的是对文本的思考和交流。可是课后检查学生上课的效果, 课堂没有做笔记, 课文很少做重难点的标记, 甚至有些学生将课文主人公的姓名读错, 更有甚者不知道课文主人公的姓名。
反思:学生基础差, 学习习惯差这是实情, 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 如果学生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一无所获, 无论如何这不能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堂, 也不能说这位教师是合格的教师。
仔细想来, 才发现我们所谓的重点班也是中考成绩在380-480的学生, 而普通班就更差, 入学的分数线是320, 各班还有近乎一半的学生不到这个分数线, 一个班近70名学生, 可以说, 班大, 学生基础太差,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不太适应这样的学生。
怎么办?
课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潜能。教学效果是第一位, 黑猫白猫, 抓住老鼠都是好猫。无论采用哪种科学教学形式, 学生首先要有所收获。学生没有收获, 无论多么先进的形式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越是讲求形式, 越是犯了形式主义错误。
课改:将以前给自己定位的首先自己要扎实备课改为除了扎实备课还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暂时不再高调地谈课堂的学习形式和课堂的艺术性, 而实际地谈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
学情研究:高一学生的拼音写字一团糟, 别说写工整, 根本是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不分, 单词和汉语拼音不分, 更不用说错字别字了。这样基础的学生会课下主动预习, 课堂上可以讨论文本的深度解读吗?课改要从实际出发。
课堂做法:将教学的形式改为每天课前听写学生常常出错的字词拼音和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 希望学生先过拼音汉字关,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难, 错误要面批面改, 有的学生当面说自己清楚, 可是再改正继续错, 教师就再批改错的学生, 如此三番五次直到改正确为止, 然后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教师提前先要找到大家的兴趣点, 在调动起他们积极性后再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 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提出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 收集归类整理, 在第二节课前表扬提出问题较好的学生, 并让学生共同探究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效果:从最近对课堂效果的调查来看, 学生在课堂和课下学习的东西明显增多, 拼音错别字也在迅速减少, 对课文的内容也较为熟悉, 甚至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有的学生议论:不好意思不学习, 学习很有趣。
教师交流:和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聊起这个话题, 教师都深有感慨:每届学生的基础不同, 所用的方法也不能相同, 每一个班的实际不同, 所用的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随着招生制度的改变, 普通农村中学学生的素质急剧下降, 教师必须随着学生的改变而改变教学方法, 放低起点, 走小步子, 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 而且, 基础差的学生大部分是厌学或者根本不思学习的, 这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成了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但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转变, 学生方才学有所获, 否则, 教师实施课改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厌学, 越来越跟不上教学的步伐。
教后反思: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享受免费的高中教育, 高中教育已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好学生自然有的, 既然面对的是基础差的学生, 自然不能用教好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教基础较差的学生, 我甚至认为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使用不同教材。这才是真正的课改。
无法选择适合我们教育方式的学生, 只能创造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教育是一项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一门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感动, 让学生置身其间不好意思不这样做。
越是素质差的学生, 越是要实行素质教育, 要实行课改。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形成作为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些素质在每一个学生或学生群体身上最优化组合, 就形成他们自己特色的而又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三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镣(liào)铐
本分(fèn)
卓(zhuó)有成效
纵横捭(bǎi)阖
B.给(jǐ)予
离间(jiān)
言简意赅(gāi)
余勇可贾(gǔ)
C.恫(dòng)吓
伺(cì)候
命途多舛(chuǎn)
诗味隽(jùn)永
D.犄(qí)角
哄(hōng)笑
方兴未艾(ài)
时乖命蹇(jiǎn)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他(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_____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他们承诺给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_____。
(3)即便是遭了笞刑,卡西莫多也没有认识到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_____,内心却自私阴险。
A.而且权力文质彬彬
B.而且权利道貌岸然
C.但权利道貌岸然
D.但权力文质彬彬
3. 下列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主张君王应施仁政。《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她以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为依据创作,自成一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因词作风格相似,与辛弃疾并称“二安”。
C.唐初,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他记述盛会的序文,是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
D.《秋声赋》是欧阳修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典范。该篇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立意新颖。
4. 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具有可辩性,不超过10字。(6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外一面墙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瞬间,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1)甲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乙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5.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在送水一幕中,爱斯梅拉达并没有说话,请你以爱斯梅拉达的身份对卡西莫多说一句话,字数在10~20之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尔扎克葬词(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 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中。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6. 作者说“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天才”一词在演讲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揣摩下面的不同译文,任选一句,说说哪种译法更好及理由。(3分)
(1)A.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B. 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人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句好,理由:
(2)A.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B.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
句好,理由:
9. 仿照文中画线语句的结构形式,另写一句话。(3分)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雷雨》的多种阐释(节选)
钱理群
曹禺正是在提醒读者、观众要注意他的《雷雨》的诗性特征:他的主体生命的投入,情感、情绪以及对宇宙间、人的命运中一些不可理解的东西,人的生存困境的形而上的思考与探寻……于是,人们穿透过戏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注意到了曹禺的意象与观念。
首先是“郁热”。这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雷雨》是一出“夏天的戏剧”。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于是,人们发现,《雷雨》里,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追求绝对理想的精神幻梦。繁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尤其是作者倾心刻画的繁漪,她更有一点原始的野性,更充分地发展了人的魔性。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_____________但所有人物的所有这一切“情热”(欲望与追求),人在剧中又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压抑着,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象征着生命的“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二者的撞击,就造成了人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近乎疯狂的,白热,短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这是一种自我毁灭。
于是又有了“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救——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一起走到理想地,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我们的真世界”里去;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而周萍,他是把四凤作为能够“把他从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的“心内的太阳”的,他要借助于流动在四凤身上的青春的热血,灌注于自己的生命的空壳内,使之有力量打开“狭的笼”,离开“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在这里,无论是周冲,还是鲁妈,周萍,都表现出一种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然而不但他们自身没有自我挣扎、自我解救的力量,而且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也没有发现任何足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外在力量。于是,他们就只有心造出一个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这就是四凤。而这一切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一个没有文化,多少有些虚荣心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前述所有的人的挣扎的努力,在四凤的感觉中都成了一种威逼:周冲逼她一起飞,鲁妈逼她对天发誓,周萍逼她幽会,这都隐含着一种残忍,而且令人恐惧——舞台上那一声声的雷响,正加深着这种恐惧感。这不仅在生理上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精神上的压力也已超过了这些善良的男女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于是,他们终于走到了最后——最有理由活着,对于死亡最没有思想准备的四凤与周冲死了,而经历了这一切,最不愿意活着的侍萍与繁漪却偏偏活了下来——这结局是残忍并且令人恐惧的。这样,我们终于把握住了在曲折的情节背后蕴含着的曹禺式的观念:“挣扎”与“残酷”。这在《雷雨•序》里,已有过明确的表述。
这“挣扎”与“残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悲凉”与“恐惧”,都是曹禺对生命,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审美形态的独特发现。
10. 第一段“曹禺的意象与观念”是指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发“郁热”的?(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教材,仿照第三段中对“情热”的几个例释,在横线处填上鲁侍萍或周朴园的“情热”表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颇耐寻味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B.无乃尔是过与
是寡人之过也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欲与廉颇争列
D.则将焉用彼相矣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5.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①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② 襟三江而带五湖
B.之:① 吾恐季孙之忧
② 乃其一气之余烈
C.于:①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②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以:① 何以伐为
②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16. 孔子不赞成“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些?请分条概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文句任选两条加以评点。(4分)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评点:季氏借发兵讨伐颛臾以削弱鲁君实力的“醉翁之意”,一语道破;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任意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选择一个造句。(4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翻译下面的文句。(6分)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秋 声 无 形 也 却 写 得 形 色 宛 然 读 之 使 人 悄 然 而 悲 肃 然 而 恐 真 可 谓 绘 风 乎 矣(钟惺《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修庐陵全集》卷一引)
五、(16分)
2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第二联“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描绘了景物的特点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曾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名句填空。(8分,任选8题)
(1)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4)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6)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
(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六、(60分)
23. 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著作《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自己全力以赴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A[B.离间(jiàn)C.隽(juàn)永 D.犄 ( jī )角]
2. C(“但”表转折;“而且”表并列、递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道貌岸然”形容形态庄严,现多讥讽意;“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朴实或文雅有礼貌)
3.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多婉约;辛弃疾,字幼安,词多豪放,为两派代表人物。并称“二安”,是因号与字,而非风格)
4.(6分)(1)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2)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
5.(3分)提示: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场合。
6.(4分)① 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② 照应本段开头一句话。
7.(4分)① “天才”一词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是对巴尔扎克最好的评价。 ② 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
8.(3分,选出好得1分,理由2分)(1)A句,理由:反复强调巴尔扎克是受国家、人民尊重的天才,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2)A句,理由:“奔向”强调过程,而“奔到”强调结果;B是病句。
9.(句式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语句通顺1分)示例:(1)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2)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10.(6分)① “郁热”(或:欲望与追求); ② “挣扎”与“残酷”; ③ “悲凉”与“恐惧”。
11.(4分)① 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 ② 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12.(2分)(即使是侍萍,周朴园)对充满痛苦的初恋的极其复杂的感情反应,正表明了对曾经有过的情爱的难以摆脱。(周、鲁两人任选其一即可,答案必须包含矛盾、复杂的感情反应以及难以摆脱之煎熬两方面1分,另语句衔接通顺1分)
13.(4分)① 他们都表现出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但自身却没有自我挣扎、解救的力量,也没有发现任何外在力量。 ② 四凤是他们心造的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而这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这是一种“残酷”。(答案必须包括“挣扎”和“残酷”两方面,意对即可)
14. C(职位、位次。A.古代战争、祭祀为军国大事;事物。 B.指责,责备;过错。D.辅助的人;指代对方)
15. B(助词,的。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C.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D.介词,“因为,凭”皆可解;连词,表目的,来)
16. ① 先王封国,不可伐; ② 邦域之中,不必伐; ③ 社稷之臣,不当伐。
17.(4分)(1)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将责任推给季氏。(2)孔子抓住了要害,用比喻指出是管理者、辅佐者的过失,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3)一针见血,指出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18.(4分)“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造句略。
19.(6分,每条2分)(1)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整文德教化来使他们臣服。(2)认真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3)关山路远,行步艰难,有谁来可怜走投无路之人?
20. 秋声/无形也/却写得形色宛然/读之使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真可谓绘风乎矣
21.(1)(2分)“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与江流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寥廓高远的境界;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2)(2分)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3)以下两说均可。① 古人说法不正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侧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构思巧妙,言有尽而情无穷。 ② 古人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4分,意对即可)
22.(8分,任选8题)(1)难于上青天(2)不尽长江滚滚来(3)同是天涯沦落人(4)此情可待成追忆(5)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6)杨柳岸晓风残月(7)怎一个愁字了得(8)秋水共长天一色(9)望尽天涯路
4.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四
钟凤罗
本学期,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的13位教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饯行新课程。
教师平时如果不认真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我组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语文教学论》等教学理论,了解教研信息,丰富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水平。由于我们高一语文组的青年教师比较少,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都有待更新,因此我们备课组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多方面学习,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紧抓课堂教学,认真应对p K赛。
抓好常规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常规课教学。克服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组进行单元教学的尝试,教师授课时以单元作为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中其它课文的自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把语文知识、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几个方面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曾明艳、莫十一老师刻苦钻研深挖教材。对课标、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深入研究,确定好pK赛的教学设计,双双获得优秀;他们不仅备课标、备教材,更备课堂、备学生,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眼中有教材。”pK赛全部获得优秀。
三、高质量的教研,落实 “说讲评”活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我们组的教师素质高,工作、钻研的积极性非常高,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科室教务处有关规定,每周按学校要求按固定的时间进行“说讲评”活动,陈柏青、文艳辉老师率先垂范,组内集体活动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教研的质量。在集体教研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帮教对子之间坚持互相听课,认真学习,热烈讨论。然后认真交换,思想的碰撞常常能激发新的灵感,改进自己的工作。
每周开展集体备课,说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讲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措施,说一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认知规律和方法、技巧等,并且我们组还根据课改需要,实践课程改革,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朗读比赛等。
另外,我组老师抓紧抓好作文批改、辅导、搞好单元验收。批改作文是语文组的重头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组的教师坚持两周按照学校要求批改作文,全批全改。由于批改的细致,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了解的清楚,因此讲评作文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全组全力以赴,做好督导迎检工作。
全组教师全力以赴,认真做好督导评估迎检工作。老师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树立大语文观,全面进行大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受到了专家组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全组勇于开拓,享受成果的喜悦。
我们组老师教学之余,撰写论文,收获多多。
1.2012年高考我组全体老师均获县局“优秀学科教师”称号。
2.2012.12.高卫青《一剪梅》参加湖南省电教馆组织的教学说课比武获省一等奖;《一剪梅》课件获省一等奖;《一剪梅》教学设计获省一等奖;论文《浅谈一剪梅的多媒体情景教学》获省一等奖。
3.钟凤罗论文《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假象”的反思》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09期,并获得全国一等奖。论文《班级管理策略略谈》发表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上,并获得全国一等奖。
4.陈柏青、钟凤罗合写的论文《湖南高考选择题备课策略》在2012年益阳市高三学科会上发言。
5.文艳辉撰写的论文《 》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上。
6.胡艳论文发表在《 》上;课件获 级 等奖。
7.莫十一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获全国三等奖,并发表在优秀论文集上。
8.苏山云论文《尚左尚右的辩证统一》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9期上。
我们组虽然取得了一
些成绩,但是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自身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组将在下一学期工作中,继续发扬“求真”的精神,乘风破浪、勇于开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辛勤的工作,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行的认可,家长的信任,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但成绩只标志着过去,未来尚需要更加努力。我们全组教师有决心有信心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领导下,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全体同志会不断进取,争创一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一语文备课组
5.高一语文组总结 篇五
高一语文组
李金凤
我们可爱的高一语文备课组由十二位老师组成。
从开学至今,我们相约九月。生活中的我们和谐、快乐,工作中的我们激情、付出。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弥漫了青春的气息,焕发了青春的活动。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文学。
回顾本学期我组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准备
开学初,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首先是语文工具书的制定,全年级有一千七百多人,大多数同学都准备了《文言文完全解读》,《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我们取得了学习准备的成功。
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针对高一新生语文语法知识薄弱这一现状,我们在开学初用了两周时间集中统一地补充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重点是短语类型、划分句子成分、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为以后高考知识点中的句式变换、文言文阅读打基础。根据学校校历安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按部就班地执行,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期、学年教学任务。
二、教学活动
精心备课。在我们学校,强抓集体备课。大家欢聚一堂,静下心来,沉浸于课文的研读,在讨论中达到共鸣,在思想的火花碰撞中启迪智慧,在细节中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家畅所欲言,直抒己见,独学学,不如众学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备课中我们找到快乐,在备课我们充实知识,在备课中,越来越多的教学观点、教学智慧应运而生。每当结束备课时,总能看到大家的会心一笑。毫不夸张,在高一语文备课组,这是知识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更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备课方式。
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学至今,我们配合学校举办过多次活动。各项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练习等等。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们激情付出。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兴趣,写字差的问题得到了很大改观。期中考试成绩是显著的。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2013年10月,我组教师杨媛媛、田海明、王冬梅、李德臣一起参与学校举办的“舞动师魂”教师广场舞比赛,我们语文组代表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又见山里红》广场舞,最终获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既愉悦了身心,又增进了沟通交流,增进了友谊,更增强了高一语文组的凝聚力。2013年11月份,我组年轻教师杨媛媛、徐荣山、羲雪莉、田海明、王冬梅积极参加校内课件展示和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最终,王冬梅老师获得了课件展示文科组第一名,杨媛媛老师获得校内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这给了她们本人极大的鼓舞。12月份,羲雪莉、田海明二位老师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说课标说教材评比活
动,通过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二位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展示,从而也促使她们在业务技能上再下功夫,以让自己更快进步。
三、组织好周测出题和大型考试的阅卷工作。
根据每一周的教学内容,周测题都会对相关的知识作重点回顾,我组老师们群策群力,共同商定每周的检测重点,有复习,有预习,有课内知识的巩固,也有课外相关知识的拓展提升。每周由一位老师负责组题,大家提供素材。大家的分工合作,使得每次周测得以顺利进行。
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的阅卷是很麻烦的一项工作,我每一次都合理安排人员,设定好题组长,保证在阅卷开始前让题组长备好课,明确给分标准,阅卷工作每次都能顺利完成。阅卷结束,及时把试卷发还到学生手中,方便学生对照成绩查找不足。
四、做好组内代课的协调工作,不让任何一个班级掉队。
本学期,我组张书宏、羲雪莉、戴遵峪等三位教师因事请假都在三天以上,多的长达三周,但是,他们所教班级的课程一次也没有耽误过。虽然代课很辛苦,但老师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代课的任务,在不影响自己班级教学的前提下,利用自己没有课的时间去替请假的老师上课。我作为组长带头去上,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其他教师主动请缨,这让我深受感动。我深知,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学校的教学工作是需要全体同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我感谢本组兄弟姐妹的理解与支持。
在安排代课人员时,我们不等年级主任吩咐,总是提前把该代的课及上课的人安排妥当,保证不让主任犯愁,这也让赵主任很满意,他也多次对我们高一语文组的工作表示肯定。说句心里话,我们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否妥当,有没有越俎代庖之嫌,总之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的,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给学校添麻烦,努力为学校争荣誉。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把职责分的绝对清楚,谁多干谁少干,很多时候就是良心活,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多干点多受累也无怨言。在这一方面,我可以自豪地说:“高一语文组是最团结、最有凝聚力、最有战斗力的团体。”
五、严格执行学校每周教研制度,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在每周三的集体教研时间,我们都对未来一周的教学内容做好计划与安排,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对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内容制作出统一的课件,由各位教师上课时选择使用。对习题进行统一布置,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增删,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六、坚持相互听课,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让新老师不断成长。在我们备课组,十二个老师,有四个是新老师,作为新生的力量,她们有激情、有活力。让她们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中成长。几个新老师的课,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我组年轻人占多数,她们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干劲很足,每个人都能主动抓时间去听课学习,听课节数远远超过学校规定的数量,尤其是王冬梅老师,仅
第一学期就听课70多节。姜丽华、温静莉、田海明等三位老师身兼班主任,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听课学习。通过相互听课,从别人那里直接得到第一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实践证明,这些年轻人的教学成绩都很优秀,这自然与她们个人很好的素质分不开,但也是她们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的必然结果。我自己也总在坚持听课学习,因为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每次都能从她们那里受到感染和启发。听完课,我们主动探讨课上出现的问题,毕竟有的问题在课前是预料不到的。大家各抒己见,积极查阅资料,这样使讲课人和听课人都有长进。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虚心终会使人进步。我们都坚信也践行这古圣先贤的教导。
七、抓好办公组的日常管理。一个办公组的良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共同维护。
大家都自觉遵守出勤纪律,有事履行请假手续,从没有无故旷工情况。不论早自习还是晚自习的值班,我组教师都能提前到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办公室的卫生值日分工明确,要求清晰。每天的值日生必须扫地、擦地板、洗毛巾、换掉脏水,还要擦净门板、饮水机、电话机、记事板,及时倒掉垃圾,更换干净垃圾袋。大家都能自觉及时地搞卫生,每天保持得都很好。哪怕是因为临时调课值日生来不及做,其他人也会主动替她完成,经常是默默地去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组的卫生成绩一直在高一年级遥遥领先。
一个教研组就是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发挥它的战斗力;同时,一个教研组又是学校大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在学校集中领导之下,教研组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因此,教研组要时刻以学校的大局为重,我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学校领导的安排和决定,努力为我校的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4-1-20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一语文组
李金凤
本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十二位教师在教务处,年级教导处领导下,认真贯彻“高效课堂”思想,积极参加、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现将本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进行思想动员。
开学初,高一语文组每位老师在参加组内备课会时,认真分析了上学期的高一段语文期末考试成绩,了解了高一各班级的差异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备课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我们对语文教改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打算: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让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在这些方面我们投入了不少精力。
二、坚持育人砺志,扎实做好教学工作。
作为语文教师,要将知识教育、人文思想介绍给学生。全组成员能够比较认真参加学校及备课组的活动,踏踏实实的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找差距、找原因、订措施,争取下一步的工作有所进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组成员,都能认真备课,开学时每位老师都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我们特意强调了备课环节中的学情分析及教后感,一学期下来,各位老师都在努力地实施。都在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职场运用能力,而且在备课中能注意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并能充分控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文以载道”“课以载业”。另外,我们每位老师都能认真上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因材施教,突出兴趣激发,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于语文的教学,我们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因为我们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激情投入,课后的精心雕琢,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语文。高一语文备课组 成为年级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狠抓背诵默写。高一语文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统一思想,把背诵默写当成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地保证学生对语文背诵默写的掌握,尤其是经典课文。我们对所学课程中的背诵篇目制成32k的默写测试小卷,随堂检测,随时检测,强化学生的背诵习惯和背诵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长抓不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期中期末考试中默写的得分比较高。
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
在2014年4月初举行的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我和王冬梅、田海明、周小钰、赵素玲、羲雪莉等六人参加了开幕式百名教师广场舞表演,展现遵化一中教师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学期初,学校开展每人一节录像课活动,我们组积极响应。作为组长,我起好带头作用,第一个上。这就打消了大家的顾虑,鼓励大家克服畏难情绪。我及时把每个人的上课时间、内容安排下去,以便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在上录像课的时候,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们都会互相听课,回到组内进行坦诚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们也都认真地观看自己的上课录像,平时上课中自己感觉不到的问题一下子就看清了,从中发现了很多应当改进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努力规范教学细节。这个活动对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很好的锻炼与促进。
五、坚持相互听课,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一如既往地坚持互相听课学习。通过相互听课,从别人那里直接得到第一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实践证明,这些年轻人的教学成绩都很优秀,这自然与她们个人很好的素质分不开,但也是她们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的必然结果。我自己也总在坚持听课学习,因为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快,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每次都能从她们那里受到感染和启发。听完课,我们主动探讨课上出现的问题,毕竟有的问题在课前是预料不到的。大家各抒己见,积极查阅资料,这样使讲课人和听课人都有长进。孔子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虚心终会使人进步。我们都坚信也践行这古圣先贤的教导。
六、比照先进经验,认真反思不足之处。一学期以来,高一语文备课组的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教改及教研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学校高一级段的语文成绩。
1、批改作业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做的,语文老师提起批改作文就要皱眉,希望能更认真批改、有效讲评、及时反馈、耐心指导。除了平时的课文的作业,还可结合能力训练,在各班级展开随笔练笔。
2、希望能够真心的地对待差生,认真辅导,做好提优补差的工作。使教学既注意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又注意了他们的个体发展。
七、加强训练,注重教学反馈。
我们不仅抓学生的课前预习,抓课堂效率的提高,还狠抓训练。过去有个误解,好像语文只是读读背背的事情,而实际上,加强训练,做到科学的有层次有阶梯的训练,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我们备课组本着这一思路,分工合作,加强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强化基础知识。综合训练情况,搞好授后反馈。
我们备课组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让人感到愉悦的工作氛围,而良好的氛围又保证了我们工作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在备课组的集体中,我们都会充满了热情与力量。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与力量步入新的阶段吧。对于未来的工作,我们打算延续好的有效的做法,同时也需探索一些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的方法,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创造语文成绩大面积丰收的局面。
成绩是暂时的,面对着一千七百多个学生,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任重而道远,我们做好了不怕辛苦的准备,以满腔的热情,满怀的信心,满脸的快乐去迎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面朝学生,春暖花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三年太久,只争朝夕,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跃马扬鞭,奋力拼搏,争取把我们的备课组打造成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6.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六
刚刚过去的这一学期是我任教的第一学期,作为一名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教学经验尚浅等。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6)班和高一(8)班两个班的语文课。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自己对贯穿于新的 “教学大纲”中的语文教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坚定了语文学科是一个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的认识,对第一次使用的教材也能较的把握和处理 了,较为满意的几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我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总之,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古诗名句背诵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在处理教材的课文教学方面,充分认识到了本学期课本以文学鉴赏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特点,为配合教学,先后给学生作了 “诗歌鉴赏”和“散文鉴赏”两个专题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组织了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使学生们成才,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
四、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按照“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较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不断地把大纲推荐的阅读篇目介绍给学生,要求他们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阅读课及零碎时间读名著,并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工作恰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我们就能落实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伟大构想。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探索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创设情景来引发学生讨论,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
7.高一语文 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语文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优点,思考
一、数字化教学平台在高一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网络课, 无论与传统课相比, 还是与仅是在教室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相比, 都具有鲜明的优势。
(一) 从教学的角度看
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网络课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课上,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1]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变“要我学”而为“我要学”, 学习效果当然得到了增强。
首先, 网络课利用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而不是传统课上单一由教师提供学习的信息。在网络这一浩瀚的资源库里, 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 而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习同一项内容。事实上, 课堂上除了需要共性的学习外, 更应该有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的个性化学习。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 把这一可能性转变成了事实。
其次, 平台创设了生动的情境,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学习与活动中, 较好地融入课堂。在这样的氛围里, 借助网络平台,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大胆发言, 学生的参与面较广。比如在《琵琶行》这堂课中, 学生们能够聆听到梦幻一般的《春江花月夜》古筝曲, 在深深沉醉于其中时, 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下属于自己的美的文字。
第三, 能够及时与多位同学同步交流, 能够借鉴其他同学思考的优缺点, 转而活跃自己的思维, 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记得上《诗情飞扬》这堂课时, 有一个环节是以“夏”为题来写一首诗。有一个男生最早上传了他的打油诗, 结果看到其他同学有模有样的诗歌后, 受到启发, 又重新写了一首诗, 许多同学都发帖子称赞他写得有进步。
第四, 相比较传统课而言, 通过讲台上的主控制台, 教师能够较快较全面地得到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第五, 教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可看、可听、可说, 可动手操作, 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兴趣盎然, 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总之, 学生对网络课有积极参与的意愿, 在这个前提条件下, 学生就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激发自己学习的潜能。比如《诗情飞扬》这堂课, 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时, 学生在“大展拳脚”这一学习环节, 即以“夏”为题, 写属于自己的诗歌, 在较短的时间内, 热情投入, 创作出了很多很有意蕴的诗歌。当教师利用主控制台, 带领学生一起品评交流, 并且请同学谈自己的创作构思时, 学生们连连赞叹, 说才发现班级里居然有很多诗人, 另一方面没想到自己也能写诗, 有了写作的自信。
(二) 从教师的角度看
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开设的网络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
首先, 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从备课时备“要教给学生什么”, 转变为备“学生需要什么”。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总之,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制定最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其次, 促进教师积极参加计算机教育培训, 提高运用计算机尤其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能力, 因为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再次, 促进教师积极拓宽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 牵涉到如何能更好地把课程资源与学科进行融合的问题, 选择哪些课程资源, 怎样使用, 都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比如在备《琵琶行》这篇课文时, 为学生挑选哪一首乐曲, 什么时候播发音乐等问题, 都需要好好构思设计。
最后, 促进教师积极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网络课与常规课有相同处, 更有不同处, 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方面加强学习, 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之, 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能促进教师积极探索、主动学习, 始终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沿, 做一名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自我的教育工作者。
(三) 从学生的角度看
网络课的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首先, 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操作电脑的能力。打字、上网搜索相关学习资料, 既需要速度, 也需要准确率。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操作电脑水平低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时, 学生会有意识地勤加练习。
其次, 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思考, 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上网搜索信息时,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参与问题讨论时,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 把自己的看法及时通过网络呈现出来;创作文段时, 要求学生用心思考、写作, 尽力把自己最好的文笔展现给同学们;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时, 更需要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写文段还是评价其他同学, 每位同学的所思所感都能通过网络一一呈现。
再次, 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增强。调查问卷显示, 学生在喜欢网络课这一新颖的教学形式的前提下, 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事实上, 当通知学生准备上网络课, 并预先布置一些思考题时, 学生都认真记录, 并做好准备。比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心灵感悟”的谈论版块, 要求分析“眼泪”的丰富含义, 写下你感悟到的“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个思考题是在前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提出来的, 等到下一节课开始,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输入电脑时, 不少学生都拿出预先写好的内容直接往电脑里输入, 可见他们事先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最后,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新课程强调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 也就是教师承认学生具有个体差异, 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满足感, 使学生在宽容、支持、和谐的环境中获得个性的调适与完善。
二、数字化教学平台在高一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问题与思考
虽然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网络课拥有诸多优势, 能够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 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但有一些问题, 仍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一:网络课的设计中, 一定要加入动画或视频吗?
在网络课件中加入动画或视频, 肯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但是不一定非加不可。首先, 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比如我在上《雷雨》这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性格, 就需要再现课本中的剧情。其次, 即使加了, 也不能滥用。比如, 视频播放的时间不应太长, 次数不能太多, 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 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问题二:网络课中, 除了主要利用计算机外, 是否就不需要传统媒体的加入了?
看到不少的网络课, 包括我自己上的网络课, 基本上都把原本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放到了电脑上,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展示给学生看。但是有些内容的展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并不一定会按照预设的顺序进行, 等到最后集中展示, 反而不利于内容的及时生成与归纳。那么, 把传统媒体, 如黑板、幻灯等与计算机有机结合, 应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心理学中关于“注意”的理论告诉我们,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指向性, 二是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怎样让学生保持注意呢?“在学习活动中, 为了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注意, 就必须明确某一学习活动的目的, 以及为了达到这一总目的所安排的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2]那么, 如果能够利用黑板, 学生边归纳, 教师边板书, 则既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成果, 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促使其他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 边想边听边记, 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注意, 从而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成效。
问题三:怎样处理好完成教学内容与充分给予学生以互动时间之间的矛盾?
网络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 网络课的互动性很强, 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在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的情况下, 学生思考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打字速度慢又会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堂课的时间就比较紧, 只能压缩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那么,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的看法是: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紧凑。每堂课安排学生通过网络交流的问题数量不能太多, 学生的文字输入量尽可能少一点, 采用选择题与讨论题相结合的方式会比较好。如果文字的输入量较多, 则可以考虑单独安排一堂课。
问题四:计算机在网络课中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曾经观摩过这样一堂语文网络课。上课前, 教师抛出了讨论的问题, 然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讨论, 同时对其他同学的评论给予再评论。全体学生埋首于电脑前, 手指翻飞, 飞快地输入文字。教师在主控制台前浏览学生的文字, 通过加星的方式不断给予评价, 偶尔会提醒学生关注一下某一位同学的观点。绝大部分学生只是盯着电脑屏幕打字, 很少抬头看一看老师。整节课中除了听到噼噼啪啪敲击键盘的声音外, 几乎没有其他声音。通过学生的屏幕, 当然能看到学生火花四溅的活跃的思维, 但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困惑:没有了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这样的课能算是一堂好课吗?我认为, 网络课中, 计算机只是辅助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具, 像传统课中教师运用表情、肢体语言和口头提问等方式与学生交流, 这样的方式在网络课中也应该适用, 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问题五:语文学科中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适合于上网络课?
在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我比较多地采用了“自主式设计”中的“资料展示模块”、“课堂交流模块”、“作品展示模块”, 有时也会采用“在线测试模块”、“在线调查模块”, 此外, 还利用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但是其中真正能体现网络课的优势的, 而且使用率较高的, 主要还是“课堂交流模块”和“作品展示模块”, 以及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所以我认为, 最适合于上网络课的内容应该是跟这些相关的。
首先是写作教学。网络写作能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能够使不同主体间的交流更为充分;能够改变作文终结性的评价方式, 形成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 减少了教师作后评改一锤定音的压力,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我在《琵琶行》一课中要求学生描写音乐的环节就是一种作文教学。
其次是研究性学习。针对某一个研究课题,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总结。如果课题比较大, 就可以组成小组, 由成员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如我在《雷雨》一课中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研究性学习。
最后是探讨交流性的内容。针对某一个问题, 通过网络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带有思辨的特点, 则更能激发学生的交流愿望。如我曾经开设过一堂名为《魅力汉字》的网络课, 提出的问题是“你对网络语言大量进入生活的情况赞成吗?为什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再如《雷雨》一课中对周朴园是否爱梅侍萍, 是否对梅侍萍有真感情的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非常投入。
基于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网络课使得教师、学生、计算机三方密切联系, 构建了人—人、人—机、机—机的立体三维网络, 大大增强了三方的互动性。这样, 就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并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与创造力。而教师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取得进步, 提高了教学水平。对于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逐步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0 (1) .
8.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八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愀然/悄无声息 游弋/熠熠闪光
不屑一顾/舞榭歌台
B. 惆怅/一筹莫展 给予/济济一堂
少不更事/亘古不变
C. 熨帖/妥妥帖帖 斑斓/直栏横槛
桑梓之情/锱铢必较
D. 慰藉/声名狼藉 赭色/围炉煮茗
百无聊赖/聆听天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深受大众尊敬,媒体也不断给他扣帽子,冠以“当代国学大师”和“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称号。
B. 今年的元旦祝福短信一改往年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受到广大手机用户的追捧和热爱。
C. 不管是惊世之作《阿凡达》掀起的全球3D风暴,还是CES展上那让人趋之若鹜的立体眼镜,无不展示着3D的魅力,预示着3D时代的来临。
D. 这一次的广州亚运会,复出的刘翔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中国田径队的史冬鹏则是另一个保险,确保110米栏这块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队的囊中之物。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要改变美中贸易“失衡”,美国政府必须改弦更张,放弃对华歧视性经贸政策,真正把美中经贸关系放在平等、公平、公正、互利、互助的基础上。
B. 海南特大洪涝灾后抢险救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集中进行了报道,肯定了中国政府快速、高效的救援行动。
C.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它不仅是全球重要生态区,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D. 中国馆作为世博园内的热门场馆,平均每天接待4.5万名游客,最高峰为5.6万人次以上。预计到世博会闭幕时,中国馆游客接待总量可达915万。
4. 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中日方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6分)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元素近97%的份额,在出口的稀土中,镝和铽所占的比例超过99%。这两种元素对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和军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堪称世界上“最隐秘却又最宝贵”的元素。9月以来外界便称中国停止对日出口稀土。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畠章宏(Akihiro Ohata)在10月12日称中国对日的讲话中出口稀土矿物状况没有恢复正常。《日本经济新闻》也在10月12日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稀土元素出口的大幅减少对日本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巨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则是多次强调,中国官方没有禁运,但中国企业“自发感情”驱使下的行为“政府也不会干预”。
日方:
中方: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格势要,构下狱,得释。
十八年,应诏上书,陈二病、三害、六渐,凡五千余言,极论得失。末言:“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鹤龄奏辨,摘疏中“陛下厚张氏”语,诬梦阳讪母后为张氏,罪当斩。时皇后有宠,后母金夫人泣诉帝,帝不得已,系梦阳锦衣狱。寻宥出,夺俸。金夫人诉不已,帝弗听,召鹤龄闲处,切责之,鹤龄免冠叩头乃已。左右知帝护梦阳,请毋重罪,而予杖以泄金夫人愤。帝又弗许,谓尚书刘大夏曰:“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他日,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堕二齿,寿宁侯不敢校也。
孝宗崩,武宗立,刘瑾等八虎用事,尚书韩文与其僚语及而泣。梦阳进曰:“公大臣,何泣也?”文曰:“奈何?”曰:“比言官劾群阉,阁臣持其章甚力,公诚率诸大臣伏阙争,阁臣必应之,去若辈易耳。”文曰:“善”,于是梦阳属草。会语泄,文等皆逐去。瑾深憾之,矫旨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勒致仕。既而瑾复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
瑾诛,起故官,迁江西提学副使。淮王府校与诸生争,梦阳笞校。后大理卿燕忠劾梦阳陵轹①同列,挟制上官,遂以冠带闲住去。
梦阳既家居,益跅弛②负气,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自号空同子,名震海内。宁王宸濠者浮慕梦阳,尝请撰《阳春书院记》,宸濠反诛,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被逮。大学士杨廷和、尚书林俊力救之,坐前作《书院记》,削籍。顷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七四》,有删节)
注:①陵轹:欺压。②跅弛:放荡不受拘束。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比言官劾群阉比:近来
B. 勒致仕致仕:交还官职
C. 召鹤龄闲处,切责之切责:急切索求
D. 坐前作《书院记》坐:因为
6. 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明李梦阳“格势要”的一组是()(3分)
①召鹤龄闲处,切责之,鹤龄免冠叩头乃已
②宸濠反诛,御史周宣劾梦阳党逆,被逮
③淮王府校与诸生争,梦阳笞校
④梦阳既家居,益跅弛负气,治园池,招宾客
⑤梦阳途遇寿宁侯,詈之,击以马棰
⑥于是梦阳属草
A. ①②④B. ③⑤⑥
C. ②④⑤D. ①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弘治十八年,李梦阳因弹劾“势如翼虎”的张鹤龄,被囚于锦衣狱,但不久宥出,被剥夺了俸禄。出狱后,途遇张鹤龄,李梦阳扬马鞭打落其两齿,可见他嫉恶如仇的强硬态度。
B. 武宗即位后,刘瑾等“八虎”当权,李梦阳起草奏章弹劾众宦官,碰巧所说的话泄漏,韩文等人都被驱逐,李梦阳也被贬官。
C. 纵观李梦阳一生,历官户部主事、山西布政司经历,终江西提学副使,格势要,曾几番下狱、数次罢官,可谓清节不渝、胆气过人。
D. 李梦阳生平狂傲放纵,遭大理卿燕忠以欺压同僚、挟制上级的罪名弹劾后,被削去官籍,闲居在家,放荡不羁,恃才傲气,整日和一些年轻人游山玩水,射箭打猎,声名远扬。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若辈欲以杖毙梦阳耳,吾宁杀直臣快左右心乎!(3分)
(2) 既而瑾复摭他事下梦阳狱,将杀之,康海为说瑾,乃免。(3分)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4分)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雁
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羽仪: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②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
(1) 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 诗的前两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3) 古人讲究炼字,请品味颔联的“迷”、“点”二字的精妙之处。(4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3)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
(4)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5) 师者,。(韩愈《师说》)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喜 事
契诃夫
那是夜里十二点钟。
米佳·库尔达罗夫神色激动,披头散发,飞也似的跑进他父母的住宅,急急忙忙在各个房间里走进走出。他的父母已经躺下睡觉了。他妹妹躺在床上,正读到一本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页。他那些在中学里读书的弟弟们已经睡着了。
“你从哪儿来?”父母惊讶地说,“你怎么了?”
“哎呀,你们别问了!我可怎么也没有料到!是啊,我怎么也没有料到!这……这简直叫人没法相信呢!”
米佳哈哈大笑,在圈椅上坐下,他幸福得站不住了。
“真叫人没法相信!你们再也意想不到!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吧!”
他妹妹从床上跳下来,把被子披在身上,走到哥哥跟前。
那几个中学生醒过来了。
“你怎么啦?你脸色都变了!”
“我这是因为高兴,妈妈!要知道,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全俄国呀!以前只有你们知道世界上有个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可是现在全俄国都知道了!妈妈!啊,天主!”
米佳跳起来,在各处房间里跑来跑去,然后又坐下。
“可是到底出了什么事呢?你说清楚啊!”
“你们生活得像野兽一样,报纸也不看,根本不注意报刊的消息,可是报纸上有那么多值得注意的东西!要是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马上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有一件事能瞒住!我多么幸福啊!啊,天主!要知道,报纸上只登有名人物的事情,可是现在一下子把我的事情也登出来了!”
“你说什么呀?登在哪儿了?”爸爸脸色发白。妈妈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中学生们跳下床,衣服也没披,只穿着短短的睡衣,走到他们哥哥跟前。
“是啊!报纸上把我登出来了!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您,妈妈,把这张报纸留起来做个纪念!以后我们有的时候把它拿出来读一下。您看看!”
米佳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递给父亲,伸出手指头戳一戳用蓝铅笔勾出来的地方:“您念吧!”
父亲戴上眼镜。
“您倒是念啊!”
妈妈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爸爸嗽一嗽喉咙,开始念道:“‘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十一时,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
“你们看见了吧,看见了吧?往下念!”
‘……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从小布龙纳亚街考齐兴大楼的酒店内走出,业已喝醉……’”
“这就是我同谢敏·彼得罗维奇一起刚喝完酒。……一切都写得很细致!您继续念吧!往下念!你们听着!”
“‘……业已喝醉,失足滑倒。当时有尤赫诺甫斯基县杜雷金诺耶村农民伊凡·德罗托夫赶雪橇一辆,停在附近。该文官恰巧倒在马旁,马即受惊,跳过库尔达罗夫身上,并拖住雪橇从该人身上轧过,沿街奔驰,雪橇上有乘客一名,乃莫斯科二等商人斯捷潘·路科夫也。事后该马由看门人拦住,库尔达罗夫起初人事不省,当即被送往警察分局,由医师验伤。
该人脑后撞伤……’”
“这是车杆碰了我的后脑壳,爸爸。往下念!您再往下念!”
“‘……该人脑后撞伤,唯不严重。该项事故业已具文呈报,受伤人已予以治疗。’”
“医师叮嘱我用浸过凉水的毛巾压在我的后脑壳上。现在您念完了吧?啊?就是这样的!现在全俄国都传遍了这件事!您把报纸还给我!”米佳抓住那张报纸,把它叠起来,塞在口袋里。
“我要跑到玛卡罗夫家去,拿给他们看一看。……另外还得拿给伊凡尼茨基一家人看一看,拿给娜达丽雅·伊凡诺芙娜、阿尼西木·瓦西里奇看一看。……我要跑了!再见!”
米佳戴上有帽章的制帽,神色得意,喜气洋洋,跑出门外,到街上去了。
11. 文章的“喜事”指什么,这“喜”又从何来?(6分)
12. 文章为什么大篇幅写米佳的受伤过程?(5分)
13. 文章为什么两次写到“妈妈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的情节?(6分)
14.试结合文本从不同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6分)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人的碑情
思 晨
唐代陆龟蒙说过:碑者,悲也。此言可谓沉痛,但浏览了一些书籍后,就感到“碑者,悲也”的话并不能概括中国人的碑情,即使碑确有点悲意,也被中国人的智慧所冲淡或化解。中国人爱好立碑的情结远非一个“悲”字就可了结的。
说到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立于坟头的阿堵物。那的确是碑,但那只是最为普世的一种,远非碑的全部,就连大部分恐怕都说不上。中国人不仅爱在坟头立碑,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立下了碑。碑在更多的时候不是要表达悲意,而是要表达长久,碑的目的其实是想让人记住什么。
汉代有人为己立三碑,甚至十几岁的娃娃就开始立碑。到了唐代更有人立碑追述十八代祖,放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看,武则天的无字碑真算不得什么。
碑的长久性必然会使人将其引入政治生活。如蔡京所立的“元祐党人碑”,那纯粹就是一种政治斗争的手段。他把司马光、苏轼这样的人物都刻在了碑上,想让这些人遗臭万年。那时凡立碑,都要留下刻碑工匠的姓名,这块碑,工匠怎么都不愿意留名,工匠认为像司马光、苏轼这等人绝非奸人,刻这样的碑对刻碑人而言是一种耻辱,所以拒绝留名。这真应了《左传》中的那句“肉食者鄙”,这恐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
但蔡京远不是把碑引入政治的第一人,早在他之前的宋太祖就把碑引入了政治。宋太祖曾立过这样的碑:此殿不得以南人为相。这话今天看简直就是基本国策,真要贯彻这样的基本国策足以埋没一批南方才人。
现代人对碑仍然有一种难言的偏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碑林,就是本无碑林处也有人大造碑林。说不清泱泱中国有几许名碑,只是可以肯定碑在国人心中存有化不开的情结。碑林的主要内容是诗词或书法,要想传名久远,碑就成为首选,这是碑在中国总有市场的原因。这未必是坏事,但走到一个极端则未必是好事。时下有相当一部分官员都有立碑意识,总想在自己的任期内为自己立一两块碑,所不同的只是碑的形式。古人的碑都是刻石而成,官员的碑则五花八门,常见的是以楼为碑、以路为碑、以桥为碑、以机场为碑、以开发区为碑,已经搞得整个环境难以承载,可立碑人仍无放手之意。
其实真正传之久远的是无形的“心碑”,但在今天已少有人在乎立这样的“心碑”了。而保护环境、保护耕地是时下的基本国策,这样的国策如果同宋、明两朝的国策一样不得落实,那才真正是“碑者,悲也”。(选自《文汇报》)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开篇提出“碑者,悲也”的话题,但论述重点随之一转,引入了大量的史实,转而论证立碑的非悲一面。
B. 文章谈古是为了论今,借古人立碑之史实影射当今某些官员立碑为患之现实。
C. 作者对立碑人想传名久远的做法表示出明显的反对。
D.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某些官员的立碑意识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并提出立“心碑”的重要性,以“悲也”一词结尾,引人深思。
16. 你怎样理解文中“肉食者鄙”的含义?(6分)
17. 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中国人爱好立碑的情结”为什么“远非一个‘悲’字就可了结的”?(6分)
七、 作文题(70分)
18. 请以“别拿父母不当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语文 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备课组学期总结09-17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总结10-30
2017-2018高一语文教学总结11-16
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08-11
高一语文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09-18
高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词语辨析10-27
高一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11-30
下学期高一上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9-18
高一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个人09-07
高一语文课本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