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4W1H理念

2024-09-16

幼儿教育的4W1H理念(精选13篇)

1.幼儿教育的4W1H理念 篇一

作者:彭孝艳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4期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涵盖幼儿教育。在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概念重建”。现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中充满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的教育行为。通过反思以重建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行为的规范性,从而真正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学反思

教育家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为。”反思作为一种思维的形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根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教师的职责:替代父母的关系

教育的使命感、理解儿童、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养,这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幼儿教师应深刻理解自己与儿童的关系,从而认识自己的责任。以往人们更多地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理解教师的职责,而较少从教育学的角度做深入剖析,这也导致了许多教师不能够内化道德原理,在实践中言行不一致。现象学教育学的思想和概念提示教师要时刻从“替代父母关系”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育角色和责任;通过思想与行为的对话――反思,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意义,使人具有责任感和教育学行为。马克斯・范梅南强调,“教师的含义就是他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留意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协助儿童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这种阐释充满了研究者的人文关怀,它昭示教育者应该营造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使儿童在其中体验到家的安全和父母般的爱护。幼儿是稚嫩的特殊群体,需要成人给予特殊的照料。无论是教育还是养育,都要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和正面教育的方式引导他们幸福成长。教育者特别要从儿童的角度来理解儿童,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幼儿阶段的孩子们,从行为习惯来说正是刚开始形成的过程中,他们可爱、单纯,甚至什么都不懂,自制力极差,而且性格各异,也比较调皮。孩子们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就意味着我们要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小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寓教于乐,在孩子们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中,把我们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渗透其中,让孩子们体会到收获的乐趣,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转变观念,以幼儿发展为本

在这样的形势下,家长们从孩子进入学校就开始了全面的关注,让孩子进最好的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几乎成为家长们在孩子成长阶段的核心。特别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这一方针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就一个孩子,孩子就成为了家庭的核心,孩子所接受的各个阶段的教育自然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初始阶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在起点上就走在前列,自然会对孩子接受幼儿时期的教育愈加关注。

2.1更新课程观念

新形式下要重新定位幼儿园课程,不应有定型不变的教育内容,将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采用预见课程与生成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预见课程有助于教师把握各领域教育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设立随机探究活动课程。这样既给孩子想象空间,让其兴趣得到满足,又给了教师的再创造发展创设了机会,既尊重了幼儿发展,又尊重了教师能力的发挥。

2.2更新儿童观,教师和幼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这就是充分强调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改变过去那种长期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学、我讲你做、我扶你走”的传统隐形教育观,因此,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和幼儿之间看成是平等的人,在生活中、学习中共同发展。教育活动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讨论在后。”让教师角色真正转移为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变为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

2.3对教师备课有了重新的认识

过去我们把备课要求写得详、写得细、写的多为好,这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追求千篇 一律,缺乏创意,让大多数教案既没有新意也没有特色。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们认为对备课要重新思考,教师要明确活动目标要求,研究自己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备课,因此在备课时要考虑①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②创设什么样的教育环境;③采用哪些教育方法;④使用哪些教育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要开阔视野、收集资料、处理问题,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备课的实用性。还要增加集体备课,共同研讨,跟踪活动的次数,逐渐提高备课效率。

3用爱来渲染氛围

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孩子渴望能在充满爱的、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快乐教育”就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是用爱进行教育。爱是双向的,既要让孩子得到爱,也要让孩子学会爱。在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爱着哪些人”,“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深入浅出地与孩子交流内心的感受。以故事的形式来感染幼儿,知道树

枝不能折,小凳子要轻轻放,否则它们会很痛的。知道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要不然,找不到爸爸妈妈,它们会很伤心的。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让孩子尊重你的情感,体验你的情感,当他们快乐地围绕关于现代教学理念中幼儿教育的反思在你的身旁听故事时会因你的爱而爱,因你的乐而乐,因你的恨而恨,因你的怨而怨有时,我问“如果你是故事里XXX。你会怎样?你有什么感想?”促使孩子从他人角度来体验情感,以后便也常常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慢慢地让他们以后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无论是对他人的痛苦或者愉快的情绪都产生共鸣,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

4总结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时期的幼儿教育要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适应新时期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加]范梅南.马克斯.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孙晓凤.对新时期幼儿教育的反思[J].学周刊,2012,09

2.幼儿教育的4W1H理念 篇二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等。“儿童中心论”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陷入低谷。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上下共同指责“儿童中心论”造成了教育质量滑坡。美国政府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致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教育标准,使美国教育逐渐回归“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世界各国面临教育公平、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学生对教育的不满情绪高涨,“学生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形成,于是引发了第二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然而,60-70年代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教育中得胜最快的,也失败最快的”。[2]1983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泰雷尔·贝尔创立的国家卓越委员会发布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严厉指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股上涨的平庸主义,威胁着国家和公民的未来,号召美国教育重回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末,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欧美各国又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998年10月5日至9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3]从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剖析

1基本内涵

1952年,罗杰斯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他提倡学习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延伸,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它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强调教学中“学”的第一性,特别指出了教育要承认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影响。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2认识误区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涵与实质,是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的基本保障。当前,教改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为教学法。从传统的教育学出发,容易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一种教学法。[4]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带来很多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使研究者将焦点关注在如何教与学上,导致人们在多种教学法试验中却容易迷失方向;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可能还会误导研究者和教师将视角停留在课程的教学范围之内,而忽视了教学法之外的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与行为理念,我们应该超越其在方法上的争论。这才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理解。

第二,把“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截然对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对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怎样评价教育结果等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二者容易形成截然对立的姿态。在很多支持者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颠覆。然而,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相互排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和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倡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重视个体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但并不是完全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必须认识到系统的、规范化的学习依旧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因为智力发展或者说智慧地解决问题是需要系统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为素材和原料,思维和智慧只能是空谈。[5]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途径

学生是高校的生存之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高校发展之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目的,实质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之一,是高校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学生,教师失去了工作的对象,高校教育也就无的之矢,丧失了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些高校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是不够的,往往口头重视多于实际行动。目前,国内一些机构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标准搞高校排名,助长了众多高校只把眼睛盯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科研的发展上。高校的“以人为本”变成了单纯的“以教师为本”和“以科研为本”,高校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其人才培养的职能。这是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2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学生的发展是人人成才、个人在心智体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传统教学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心理素质的养成。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正因为如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的全体发展,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个性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忽视了部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后果是拉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对这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换而言之,也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只有全体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学生无法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建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课堂教学有赖于学生参与,教授们在课堂上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尽可能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本人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在课堂上应用多种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协作式学习、调查报告、口头演讲、专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迫使他们用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问题,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极限,最后经过总结,获得宝贵的知识和亲身体验。

4教学管理:给予学生更多选择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教学管理的方面要求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分制度和学生自由择课,不但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也给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读其所教授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服务学生学习的支持系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学习者在其中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因此,学校在各个方面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洪丕熙.“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1984(2):23-24.

[2]Chall.Jeanne S.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Challenge: What Really Works in the Classroom?[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2000.

[3]徐同文.现代大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M].中国教育报,2008-01-21(6).

[4]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

3.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篇三

无原则的夸奖危害无穷

赏识,其实是一种评价,积极的评价。而鼓吹赏识教育的人却主张无中生有、无限夸大赞扬,不是优点、没有长进也要赞扬。这种做法与赏识这个概念根本不搭界。

曾经有人这样推广赏识教育。他说:比如一个孩子打人了,老师要求全班同学鼓掌赞扬他,为什么?因为他昨天打了3个人,今天只打了2个人;他又打人了,还要全班同学鼓掌赞扬他,因为他今天少打了一个人;第三次还打人,还是照样鼓掌鼓励他,因为过去打人又凶又狠,这次打人没有那么狠了。说这样不断地赞扬,孩子真的把打人的毛病彻底改正了。

这简直是“神话”!孩子屡屡犯错,还一个劲地鼓励、赞扬,完全违背了“赏识”的含义。严格地说,这种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不尊重孩子。诚然,“弱势群体”有时候是需要“哄”的,但“哄”绝不能代替正常的教育,不能有错误也不给予批评。一味地“哄”,那是典型的放任、迁就、庇护和纵容。

任何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怎样才能去掉不足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不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危害,那怎么能改正呢?

教育者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除了让孩子在批评中获得教益、在表扬中得到激励以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让孩子从中学会自我评价。做错事还能受到鼓励和赞扬,将会使孩子完全丧失自我评价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孩子没有努力,却经常获得廉价的无原则的赞扬和夸奖,久而久之,便对赞扬和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为获得赞扬和夸奖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动力。因为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之“自我窒息”的压力;或者盲目自满,自以为是,停滞不前。

赏识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有人说赏识教育是一科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孩子的万应灵药;有人延伸出一句很“经典”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有人把赏识教育推到了极致,公开提出要实施“无批评教育”。

赏识教育绝不是什么教育理念,更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说,赏识教育是片面的。家长和教师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家长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也是不全面的,照样不符合辩证法。走哪个极端,都是不科学的。

其次,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无误的,那一切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所谓的赏识教育纯属自相矛盾。

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是千古不变的科学教育原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和批评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的教育原则。

如果说赏识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话,那么,也不是今天某人发明的。我国清代就有一个教育思想家叫颜元,他在400年前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与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教育原则完全一致。孩子是要多奖励,但必须确有其“长”。没有“长”是不可奖励的。

事实已经表明,对孩子无原则地赞扬、夸奖,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引起其反感。有一个一度特别信奉赏识教育的家长,看到她上中学的儿子画的画就夸奖说:“儿子,你画的画可真好,真棒!”儿子厌恶地说:“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对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或弱智孩子,说他们是“天才”,是“神童”,他们会高兴,因为他们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若是对已经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孩子也这样胡乱戴高帽,那孩子会觉得虚假,不是真心诚意,认为家长对他不尊重。

4.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 篇四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有些家长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的启示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

树大自然直

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放任自流,结果等小树苗长歪时,要纠正也难了,那时父母再怎么反省都迟了,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因为,孩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父母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许多孩子长大后日渐暴露出的许多不良品行,如意志不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以及自私、霸道等等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恶果。

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教育是学校的事

这是在推卸责任。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

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给学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家庭教育的紧迫感,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也为时太晚。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

这是把教育看得太神秘了,把智力等同于知识,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而知识只有老师才能教好。殊不知,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一个话题的交谈,大到意志力的培养,攘括了智商和情商两大方面。

其次,不管你有无意识到,你都在当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你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提供着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孩子模仿的范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与你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你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就将有什么样的苗苗在生长,与其推卸责任说不懂教,不如拿起书本来多学点家庭教育知识,多去家长学校听听课,多给自己灌输点正确的现代的、科学的家教观。

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借口自己工作忙,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

然而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和品行。

5.家庭教育的理念 篇五

在生活当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都是父亲赚钱养家母亲,来去照顾孩子维持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营,所以父亲是很少去陪伴自己孩子的,所以在生活当中,父亲一定要多去陪伴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父爱,这个是有一定依据的研究表明,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对儿童的快乐和生活满意度更加重要,所以家长朋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在生活当中,父亲一定要多会去倾听自己的孩子,都去陪伴自己的孩子,父亲也可以跟孩子做一些约定,设置一些适当的规矩,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父亲都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影响是非常大的。不管男孩子,女孩子父爱是绝对不能少的。

【2】快乐的父母教育出快乐的孩子

父母是原件还是复印件?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的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那么父母的性格也会无时无刻的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一个非常快乐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性格影响是极其大的快乐的父母,会营造出家庭的快乐氛围,是非常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所以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父母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快乐的父母会影响出快乐的孩子,而对于那些负能量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是非常不好的,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生活当中难免会碰到很多的难题,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去改善自己的心情,因为乐观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孩子的好心态

培养孩子的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如果自家有一个好心态的孩子,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一些事情的理解总是非常乐观的,而且他们也会非常的快乐,这样很多家长非常的欣慰,好的一个心态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培养孩子乐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孩子学会乐观,在碰到困难或者人生低谷的时候,他们能很快的走出情绪的困惑。而对于那些不够乐观的人,心态不好的人那么,他面临的困难可能就比较沮丧而且比较负面。

【4】赞美孩子的努力,不要赞美孩子的成绩

赞美孩子是有一定方法的,因为赞美的好会让孩子表现更佳好,如果赞美错了,那么就会给予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生活当中父母赞美孩子的时候可以赞美孩子的行为,赞美孩子的努力,不要去赞美孩子的成绩,如果父母一味的赞美孩子的成绩,那么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考试观,孩子也会非常注重分数而不注重那个努力的过程。

【5】男孩和女孩教育是有区别的

6.赵亚夫老师的教育理念 篇六

摘要:赵亚夫老师的教育理念仅仅贴近时代发展前沿,从相关文章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教师自身修养还是对教师教学等方面,赵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从学术论文中,看赵老师的教育理念,对于一线教学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赵亚夫,教育理念,中学历史

赵亚夫老师,从事历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从而形成关于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作为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从赵亚夫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汲取营养,从而在一线的实习和工作中得到运用,使得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展开。

在赵亚夫老师将近20余篇的学术论文中:有关于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有中国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流程等,有历史教师应拥有的素养,有历史教育与公民素养等不同素材,在这些文献发表的年代的远近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历史教育的时代变迁,那么本篇文章将从赵亚夫老师对“知识的整合”、“在教学中贯彻教育的整体性”以及“教学设计的创新”等三个板块来论述,其中,教学设计的创新将在不同程度上贯彻着赵亚夫老师的其他教育理念。

一、对中学历史知识的整合

首先,简单介绍下我们的高中课本。从内容上说,高中课本一共包括三本必修、六本选修。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六本选修分别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6 历史文化遗产。从版本上说,有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岳麓版。其中,选修部分是作为对必修部分的一个补充而存在,相对于必修部分而言,选修部分的趣味性以及可读性更强,然而,由于教学任务的紧俏性,在许多中学都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选修部分同学们自我消化,甚至学校强制性的要求必须完成哪几本必须,这脱离了当初教材编写人员的初衷。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目前教育的一个目的问题,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这些底层或者说基础教育,更像是人才的选拔,学生们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最终进入象牙塔。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十几年的学习都是为那一次考试所服务的,在这“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下,中学的学习显得尤为具有功利性。教学工作仅仅跟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来走,而就像赵亚夫老师所说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结构方面限定了历史材料的视野,很难从中孕育出历史的智慧,也容易造成历史材料的线性分配。当然,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也会敷衍历史思维”。赵亚夫老师的这段话指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教学的能动性,其次是历史材料的重要性。

“给学生一点历史知识,非但不能支撑他们对历史的理解,而且还会当这一些历史知识被政治目的抹去人性,反倒使历史教学有害无益了”,这一句话,不仅点明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袒露出我们历史教育活动的一个目的性和趋向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相对而言,使学生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就涉及到赵亚夫老师的“对历史知识的整合”。

在赵亚夫老师看来,历史课本把知识点割裂开来,没有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就是一堂中规中矩的“死课”,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不仅要求老师树立时间和空间概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贯穿中中西、古今对比,更要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下,备好每一节课,在每个课时中,也要根据学生学情,相应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观而言的,虽然说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评价,并非现在才有。任何时期那些求进步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上除着眼教学目标外,普遍关注学习活动的指导。当然,他们也通过良好的教学发展自己开发学生能量的技艺。然而,历史教学可以明确区分新旧教学法时,打出的口号便是“以学生为中

心”。那时,甚至提出“没有学,就谈不上教”的主张。遗憾的是,主流的历史教学则太习惯于“教历史”等于“讲历史”的观念,而且“讲历史”又被狭义地理解为“教教材”。于是,在教学现场,依旧以“课本”为主体。

在赵亚夫老师看来,今天我们的教学活动,是把“教”的本质直书为互动,包括教师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文本、与社会的互动。正是因为单向的、接受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主体感和创造力,并在学习中始终被动,所以要用多向、主动式的教学改变它。所以,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观,探索互动的、师生共同承担的评价角色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更为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有助于教师自觉地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具体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是改善现存的历史教学评价,成熟的教师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质量。诸如,“我教的内容学生真的懂了吗?”“学生能够思考这样的问题吗?” “他们准备好学习新知识了吗?”这类问题,既基于教师的经验改善教学,也同时对激发教学创意、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作用。其中,还蕴涵了教学评价。我们说,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并不是仅仅着眼活动本身——做什么活动和怎样做活动,而是要特别关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实,无论教学还是评价,重点都在这里。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依赖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范围和学习顺序,以及源自教师的讲述或由教师提供的事实性知识进行教学和评价。今天,虽然不能完全排斥传统教学的合理部分,但是决不能把学生的理解只限定在教科书或教师所讲的内容。最直白地说,这样做,不能确定历史教学求真的本义,亦无法保证历史教学人文性的发挥。

其次,在以上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由于我国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庞大的学生队伍,可能在某些方面达不到国外的标准,但是,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依据本校的情况,适当的做出创新。在做到创新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本校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在借鉴现代媒体的基础上,了解时代发展的方向。

除此之外,还必须立足教学目标。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即可定位要评价的内容,以及将课程、教学和评价贯通起来,做成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如果一堂课偏离了教学目标,即使在精彩,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失败的。即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完全为考试服务,但是,也不能脱离现实。在选择“有效的评价方式”中,我们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还可以增加考核等不同的考试机制,减弱学生对“考试”的抵触性。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

《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是根据赵亚夫老师在陕西师范大学所做的讲座整理而来的,该课程糅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流程、策略、诊断等内容,呈现了别样的历史教学设计思路与技术。在这里,既然提及到“现代教学技术”,不得不说下赵亚夫老师的“教师应拥有四个世界”,这四个世界分别是“数字世界、知识世界、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后三个世界是传统的、是整个教师行业诞生以来都存在的,而“数字世界”是随着互联网等发展,新进的又一世界,又称“网络世界”或者“虚拟世界”。

可以这样说,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需要预先准备实施的方案。所谓预设,就是老师事先充分预想所要达成的教学结果,并为此设计出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在赵亚夫老师看来,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关卡,所以教学目标的编写尤为重要。首先要进行目标分层,知道自己的教学成就落在哪里;其次要正确使用行为动词,知道自己的教学成就何以达成;三要紧扣核心概念,体现学习过程,落实教学意义。总之,实施科学的历史教学,理当学会编制有效的教学目标,并由教学目标定向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

在教学设计环节,赵亚夫老师特别重视史料的运用与解读,让学生成为历史材料的解释者。在赵老师看来,现在的中国还不存在一个“史料教学”,现今的教学环境也不允许“史料教学”生长。事实上,大学的专业历史教学都难有史料教学,能够引用一点原始材料的教学就算不错了。“基于史料的教学”是一种教学追求,固然,这在我们中国是这么一个现状,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基于史料的教学”在中学的运用可能仅仅是采用的比较流行的学术界的巨著,这对于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是足够的。但是,如果说完全抛却“史料”,我想,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与材料解析能力可能只会停留在小学生水平。也许我国的“史料教学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基于史料的教学是必需的,这是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借“史料教学”打破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功能。但是,不宜因此而夸大其词,更不宜直接采用“史料教学”的概念,把大量用材料教和历史教学质量等同起来。其实,在中学,所谓的“史料教学”无非就是理解材料或史料、使用史料或材料,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

四、结语

7.践行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篇七

一、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

浙江大学有几样最有名, 其中之一就是浙江大学的校歌。浙大校歌创作于1938年, 由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作词, 应尚能先生作曲。大家知道,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浙江大学举校西迁, 在西迁的路上, 马一浮先生创作了这首校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 抗战自然是主流, 但马一浮先生创作的这首校歌, 竟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 全面体现着一个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浙江大学的精神, 竺可桢老校长称之为“求是精神”。这个求是精神按照今天来理解, 我们叫做“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和“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我们这首校歌一共36句, 每一句大都是四个字, 像“启尔求真”“开物前民”“无吝于宗”“海纳江河”“树我邦国”等词都在校歌里, 校歌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思路来表达我们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它一开始叫作“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也就是说大学它很大, 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多的, 总是像大海一样, 能够接纳各方面的知识、各方面的内容, 各种各样有能力、有思想、有创新才能的人, 新的学科, 那么这个是大学之道的意思。我们大家知道大学的英文叫“university”, 这个“university”的词根“universe”的意思就是宇宙的、大的、全面的、各方面的。所以大学应该是这样的。不能觉得我这个已经足够了, 再也容不得别人了, 这种不是大学的精神。

从教育理念上来讲, 浙大有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尤其体现在几位先生身上。

我讲的第一位先生叫林启, 林启任当时杭州知府, 他创建了求是书院, 创建的年代是1897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败给了日本, 签订了《马关条约》。当时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 主张办新学, 第一个就是在我们现在的天津大学, 他的前身叫北洋大学堂, 北洋大学堂是1895年创建的。北洋大学堂之后, 1896年又有南洋工学, 1897年又有几所学校, 其中一所就是求是书院。求是书院创办的时候, 林启先生讲:“居今日而图治, 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 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也就是说, 中国想要图治, 就要培养人才, 要培养人才, 就要讲究实学。这个“实学”可不是孔孟之道, 要“讲究实学”是林启提出的理念。到了1928年, 当时求是书院经过几次更名, 中间比如叫过第三中山大学, 最后到1928年改名国立浙江大学。

林启先生之后, 要跟各位讲的重要人物是我们的几位老校长。国立浙江大学的首任校长蒋梦麟先生, 他讲:“大学是要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净化之社会。”也就是说, 大学除了培养人以外, 还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蒋梦麟先生在浙大卸任以后, 担任了北大的校长。在浙大做校长时间最长的是竺可桢先生。1938年, 当时日本已经把上海、杭州都占了, 浙江大学只能西迁。第一步迁到浙江的建德, 然后迁到江西的泰和, 然后再迁到广西的宜山。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讲:“大学绝不只是培养几个专家、工程师、医生之辈,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公忠坚毅, 能担当大任, 主持风气, 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2010年的时候, 温家宝总理到浙江大学访问, 和学生进行座谈。他问同学们, 知道不知道竺可桢先生关于纪念王阳明的一篇文章?在那篇文章里, 就说了这句话。竺可桢先生讲:当年的王阳明先生已经五十多岁, 学问很高, 功成名就, 桃李天下。当时朝廷里有人要整他, 就跟皇帝讲他, 于是皇帝就派他到广西去剿匪。那时五十多岁应该算年纪比较大了, 到广西去剿匪, 条件肯定非常艰苦, 而且这明显是朝廷里的小人挑唆的结果。王阳明先生明知道这样一个情况, 但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前往, 因为剿匪毕竟是国家的大事, 所以他就毅然决然告别了学生, 临别前发表了一篇特别著名的演说。王阳明不但学问好, 军事上也是天才, 名声在外。到了广西以后, 土匪一听他来了, 都害怕了, 打都没打, 就全投降了。完成了朝廷的任务, 王阳明在回朝的路上过世了。竺可桢先生讲, 王阳明先生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 能以国家的事情作为最主要的事情, 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进入了新时期, 从1988年到1994年, 路甬祥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在这以前, 浙江大学的校训是“求是”, 路校长在他主政期间, 把“求是”校训改成“求是创新”。他讲“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 因此我们现在的校训是“求是创新”。我的前任是潘云鹤校长, 潘校长现在在中国工程院工作, 他的理念是造就能从世界大势看问题, 知识、能力、素质俱佳, 智慧独特、坚韧不拔、诚信可靠的各界领导者。因此, 浙江大学培养学生的理念是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他们能够看清问题, 能够担当各界领导。这是浙江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

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有十六个字, 叫坚持“以人为本, 整合培养, 求是创新, 追求卓越”。以这样的教育理念, 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那么我们现在怎样去践行这样一种教育理念, 怎样体现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

我们认为, “以人为本”首先是要以学生为本。从招生开始, 包括招生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都全面考虑到学生。给大家讲一个细节。同学们都是中学生, 中学生在高考过后要报志愿, 报志愿不但要填报学校, 还要填报专业。而我们招生, 并不需要学生报具体专业, 只需要报科目大类。我们一共有7个大类, 有理科、工科、医科、文科, 等等。我们在招生的时候, 是采用大类招生, 第一年是通识教育, 第二年的时候自主定专业, 我们制定的是自主管理的教育系统。这样的一种方案是我们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

“以人为本”不但体现在招生上, 还体现在就业方面。就业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这次“两会”上也讲,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找不着工作, 是不是因为大学培养的人不能适应将来工作的要求, 也就是说你学校培养的人, 其学科结构、知识结构, 有没有问题?我们觉得就业这个问题, 关涉学生、教师、社会三个方面。

每一位同学, 都有对自己爱好产生影响的人, 包括中学老师、自己的父母, 这些人会对你们或者你们自己愿意选择哪些专业产生影响。如果把不同的专业收拢在一起, 就会形成不同的学科结构。同时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教师队伍, 这个教师队伍同样涉及专业与结构。另外还要关注到, 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与需求, 也涉及学科结构。比如今年哪个学科比较热门, 明年或者再过五年, 另外的一个学科将变得比较热门, 等等。因此这三个结构体现了三方面的需求, 它并不完全是重叠的。对于学校来讲, 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 应该想办法促进这三种不同的结构互相调整、和谐发展。

以上就是浙大的一个特色, 我们将它定义为浙江大学的本科生院模式。

具体而言, 我们从2008年开始设立本科生院, 以前大部分的学校, 有教务处, 然后有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就是管教学计划, 学生工作处是管学生, 整个教务系统在学校里头是由校长来统管, 而学生系统在学校由党委副书记管理。在浙江大学成立了一个本科生院, 本科生院负责所有学生的工作, 本科生院的院长是管教学的副校长, 本科生院的党工委书记是主管学生的书记。我们前两年基本上以通识教育为主, 然后选择专业, 后两年是采用多个专业, 一共有113个专业并行发展, 所以是一种2+2的模式。前两年学生全部进入“求是学院”。“求是学院”有三个学园, 没有按照专业划分开。三个学园都有很好听的名字, 学生在学园里, 以“宽、专、交”式的教学理念进行学习。

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 而且采用弹性学制, 没有规定每个学期必须选多少课, 只是规定要修够160个学分, 方可毕业。我们规定学生最低160个学分, 但是我们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一般到了毕业的时候, 最后大家选的平均数将近是190个学分, 基本上相当于多选了一年的课。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宽、专、交”。我们希望基础宽。怎样做到“宽”呢?多选两门课就宽了。然后要有专业, 所以也得学一些专业课, 然后还希望能有一些交叉的学科。同学们在这样的理念的熏陶下, 他自然而然就多选了很多这方面的课程。

我们的下一个观点叫“整合培养”。所谓整合培养就是我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主修和辅修相结合, 课内的和课外的相结合。“整合培养”的英文叫“holistic”, 这个现在在国外的教育理念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然后要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并重。比如我们的本科生有超过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 在本科生阶段参加一个叫“SRTP”的研究计划, 就是说他在念书的同时也去参与研究。我们每年招收五千多名本科生, 每年参加“SRTP”计划的学生大概有三四千人, 很多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以外参加一些科研, 还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

我们学校以通识教育为主, 我专门到耶鲁大学去具体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的情况和美国的情况不完全相同, 美国的很多大学尤其是著名的私立大学, 基本上只是文理科的, 然后到了研究生阶段, 再分成其他的各个不同专业。而在中国情况不一样, 我们所有的用人单位, 包括企业单位、事业单位, 都不希望招来一个人, 再花一年的时间对他进行专业的培训, 他不愿意出培训的费用。包括有些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公司, 你来一个“通识”他不要, 他要的人就是马上能上手。所以那个时候经常有一个观念说, 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到了公司去、到了外国企业不能上手干。这个实际上是这些企业对中国的一个附加的要求。

比如说美国在中国的企业, 他的研发部门、核心管理部门全在别的地方, 这个地方他希望人力资源成本要低, 所以要你马上能上手。包括研究生, 研究生考试实际上是要考专业, 你对企业、事业单位说我是一个通识的, 潜力很大, 但我没有一个具体的专业, 在目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教育的模式, 前两年以通识教育为主, 后两年以专业教育为主, 采取现在的“一横多纵”的教育体系。

我们要求学生要“宽、专、交”, 知识面要宽, 要有专业, 同时要有一两个交叉学科。“宽、专、交”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需求, 我们中文叫“knowledge、ability、quality”———“知识、能力、素质”, 实际上ability和quality这两个词在英语的意思差不多。从中文你当然能说是能力、素质这两个词, 意思差得很多。所以国外叫做“KSV”, K是knowledge, S是skill, V是value, 你的价值观。他认为学校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要“知识、能力、价值观”———“KSV”。所以从本质上讲, 和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是非常像的, 但是他好像更把价值观突出出来。而我们一般很少说, 我们是又红又专, 这个我们是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个也是说的;所以他实际上也是有这个。

但是如果我们光要求“宽、专、交”, 也有的时候会产生问题。他说你什么叫宽呢, 知识面要宽, 多学几门;什么叫专呢, 专业也得学好;什么叫交呢, 你还有个交叉学科, 按这样来讲, 你就得学很多东西, 学很多很多课, 可能课就太多了, 就学得不深入, 老师上课时也可能不敢要求同学们, 所以“宽、专、交”是对一般的要求, 但是你真正想培养一个特别优秀的、拔尖的学生, 除了“宽”, 还要“精”;除了“专”, 还要“深”;除了“交一交”, 还要“通”, 要“精、深、通”。所以我们有一个竺可桢学院, 还有一个求是科学班, 在竺可桢学院和求是科学班, 我们还会对学生有“精、深、通”的要求。这是塑造未来的学者和有潜力作为大师的人所要求的。

我们的校训中还有一条是“求是创新”。我校前两年的学生, 全叫做求是学院的学生, 然后我们有一个创新创业班。这个创新创业班的学生, 除了有自己的专业以外, 还要学习怎么能够创业, 怎么能够创新, 怎么能够做出具有可行性的创业的计划, 怎样筹集资金, 怎样率领团队, 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未来的领导者。

二、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求是书院, 1928年改名国立浙江大学, 1937年西迁办学, 1998年成立新的浙江大学。应该说, 1952年院系调整, 浙江大学的损失是很大的。当时的128名正教授, 调整完了我们只有32个, 调整之前我们有七个学院, 调整完了只剩下一个学院, 还不全乎。新浙大的组建, 是把在杭州的原来一个学校, 但分开办学了, 现在给他重新合并在一起。所以等于是兄弟们重新聚合在一起, 是一种重归。目前是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前进。

在校生规模, 本科生22000多人, 全部学生是42000人。我们的一个特点是博士生多, 我们有7000名博士生, 博士生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在1998年四校刚合并的时候, 我们每年招8000名本科生, 现在我们每年招5500名学生, 实际上是别人都在扩招, 我们是在缩招, 缩招了三分之一规模, 但是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直在扩大。我们的学科非常全, 这个点、那个点也非常全, 除了军事学以外, 什么都有。

我们的老师有3400人, 现在拥有博士学位的老师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 这个数据已经老了。教授里面有15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12名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我们现在千人计划的入选者有29名。

我们学校有5个校区。面积基本上和西湖一样大。西湖是以水而著名的, 浙江大学所有校区的名字都有“水”字:紫金港、西溪这个是水, 华家池这个也是水, 玉泉也是水, 之江也是水。

我们学校的校舍面积是270万平方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我们有4万学生, 平均一个学生有5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面积。各类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各种教学中心也很多。各种各样的教学基地, 列在全国高校的第二位。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 有接近600万册书。中国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计划, 我们是牵头单位, 我们已经把所有出版发行的中文图书中的200多万种以上都数字化了。这个数字化的过程还在继续进行。

我们学校科研的情况, 2011年的科研经费是27个亿, 全国高校里排名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 我们也是第二多。专利、科学论文这两个我们都连续三四年是全国第一名。

三、浙江大学的未来发展

我们的总体目标是要在建校120年, 也就是2017年前后, 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综合型大学就是说, 我们博士生计划的学科, 基本上全覆盖。我们希望有若干个学科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 有1到3个学科成为原创性成果闻名于世的顶级的学科。

在研究型大学方面, 希望在重要的领域作出重要的贡献。我们希望我们在研究型大学主要的办学指标上能够进入世界上的百强。现在我们有几个数据已经进入百强了。比如刚才讲到了我们科研经费的数目, 现在已经进入前百名。我们的学术影响力, 希望在2020年, 达到100名左右的情况。

我们有暑期交流计划, 争取在最近一两年, 所有的本科生在四年期间能有一次暑期或者其他时候参与出国交流的计划。现在已有超过20%的本科生做到这样, 将来希望达到50%。我们希望绝大多数研究生在他研究生的生涯里头, 起码出去开趟会, 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博士生我们希望100%或者出去访学一次, 或者去开一次会。还有出国留学计划, 每年有150名教育部公派博士生的计划。

从国际交流来讲, 我们从不同层面做好工作。从学校这个层面广结朋友, 我们已经和140多所国外的大学签订了框架协议。还要多参加活动, 争取发言权, 我们参加了很多国际组织, 在这些组织里头, 我们都尽量地发挥一些作用, 把中国有关的情况告诉他们。比如大家知道有个《泰晤士报》教育增刊, 总对大学做排名, 去年十一放长假的时候, 他们邀请我去做报告, 就是讲怎么建设世界一流性大学, 我就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他们, 他们觉得中国的大学发展非常快, 以后应该在排名上多反映中国的大学。当然我们也请了一些专家来演讲, 比如请杨振宁先生做了一个报告。

浙江大学目前正和新加坡合作, 新加坡现有三所大学, 现正筹办第四所公立大学, 叫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它是从广义的观点上去讨论设计, 是从科技的角度上去讨论设计, 研究科技和设计的结合。这个学校不设院系, 采用新的教育的模式, 新加坡对这个学校特别重视。这个学校要在西方找一个办学合作伙伴, 找到麻省理工学院;要在东方找一个合作伙伴, 找到浙江大学。去年8月份, 我们已经正式签约, 共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校园的发展。在建设新校区西区的过程中, 我们跟杭州市搞了一个“和谐杭州”示范区。当时因为杭州市计划修一条路, 把我们这个新校区劈成两半。共建“和谐杭州”示范区以后, 杭州市同意把这条路修到地下15米深, 3.6公里长, 从学校底下穿过去, 让上面能够连成一体。

8.瑞典的教育理念 篇八

一、教育平等

1998年,在联合国举办的一项全球社会调查中,瑞典被列为世界上社会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换句话说,“平等意识”是瑞典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平等意识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教育平等。瑞典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和扩大全社会公民均等的教育机会。

为了贯彻教育平等,瑞典政府一直大力增加教育投入。2000年,瑞典教育的资金投入占瑞典国内生产总值的7.5%,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在瑞典,除了9年的全民义务教窟,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也是免费的。小学生的书本、午餐、交通、学习用品、医疗,都由学校免费提供,每个未满18岁的孩子,国家还每月发放1000元的补贴金。据瑞典中央统计局2000年统计,平均用于每名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开支达83万克朗(约合8060美元),平均每名九年制学校学生的教育开支达5.7万克朗(约合5530美元),平均每名高中学生的教育开支达7.4万克朗(约合7180美元)。

在瑞典,学校班级一律平等,没有等级界限或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学生进入基础学校(相当于小学到初中)后,学校把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整合在一起和平相处,还经常组织学生与残疾儿童进行联谊交流。通过这些管理措施与联谊活动,不仅可以使身处困境家庭的孩子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也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增强团结意识,以便将来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充满爱心的文明公民。另外,对于有智障的孩子和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瑞典学校注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甚至对于某些过分调皮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们不仅不歧视,还会通过集体观察、集体研究的方式,努力发掘他的长处予以培养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获得体现自己价值的 技之长。

对于教育平等的理念,瑞典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认为,如果社会将各类资源集中在培养少数拔尖人才上。这不仅浪费和闲置了大量的宝贵教育资源,而且会使社会发展更为缓慢。他们认为,应该致力于不让社会出现落伍者,而不是专门培养个别天才,致力于人人都能获得平等地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得每个公民都培养起具有健全的道德观、责任心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毋庸置疑,这 教育理念值得我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借鉴与深思。

二、协作能力

沟通与协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瑞典,从孩子年幼时就开始着重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一般来说,瑞典的孩子一岁多就可以送到幼儿园,幼儿园的分班不像我国那样按年龄,而是刻意把大一些的孩子和小弟弟小妹妹们生活在 起,教育孩子互相帮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当孩子进入实行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后,校方会安排他们与学校附属的残疾儿童班的孩子举办各类帮扶活动,以及共同参与班务会工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还使残疾儿童感受到平等和关爱。在瑞典中学,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自己的学生会,中学生们可通过学生会与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团结协作,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学生会,自主地对学校管理等问题发表个人见解,从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会民主社会的真谛,学习做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

另一个体现瑞典人团结协作的教育机构是成人学校。成人学校是瑞典政府针对失业者而成立的再教育学校。在瑞典人眼中,失业者并不是“失败者”,而是需要重新确定生活目标的劳动者。为了让失业者重新返回社会,瑞典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成人学校。原则上,20岁以上的公民才能进成人学校学习,学习是免费的,学校还为学生支付生活费。进人成人学校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0岁后还想读大学课程的人,为重新就业想掌握某项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因无法接受义务教育连瑞典语都没有掌握的移民,以及自己曾一度放弃了学习的中途退学者等等。成人学校在帮助这些失业者重新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让这部分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

当然,进行这样的再教育需要社会成本,但大多数瑞典人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在这种教育理念熏陶下,瑞典人都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大部分公民都认为,作为 个社会,应该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予以某种方式的帮助与照顾,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富翁,大多数人却成为失败者、贫困者的话,这种弱肉强食的社会不是瑞典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学会生存

“Leamingtobe”(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的教育提出的 个口号,指的是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瑞典教育在强调团结协作重要性的同时,也重视孩子生存本领的培养,重视孩子获得融入社会,以及如何与人友善相处的本领。

在瑞典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学生往往不在课堂里上课,而是由老师领着“逛街”,教孩子怎么买东西、要收据,怎么存车,到银行怎么走,到警察局怎么走等等,让他们尽快掌握基本生活、生存能力。瑞典小学的课程表也体现了学会生存这一理念,体育课和纺织、木工、铁工等课程加起来的总学时,甚至超过生物、物理、化学课的总学时。为了健康学生体魄,学校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若是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学校还给学生发放相应的补助金。

在瑞典,小学三年级前是不考试、不留家庭作业的,直到五年级才有考试评分。这种形式减轻了孩子学习的压力,重在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他们认为,如果小学入学就要考试。会把许多学习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的孩子排除障碍。比如,城里的孩子科学知识灌输得早,而农村孩子的条件就相对较差,但农村的孩子将来不见得就不如城里的孩子事业成功,所以知识不见得越早灌输越好。瑞典许多小学的经验证明。大部分小孩开始并不愿意念书,但他们在游戏中慢慢培养了学习兴趣,于是去学校读书对他们来说就成了一种乐趣。

此外,瑞典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市场经济观念。孩子们可以通过卖旧东西或者做糕点卖为自己赚钱,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经营意识,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初中三年级,瑞典的公社就开始安排学生暑假打工的机会,如卖东西,带孩子,陪老人聊天,去森林种树、砍树等,由公社发给他们工资。参加打工实习的学生会得到评语,这些从初中就积攒起来的评语和工作经验,为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家长、社会为孩子创造各种劳动机会,挖掘孩子潜能,使得瑞典学生从小就学会了融入社会以及如何与人相处的本领。

四、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而瑞典教育,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幼儿园,教师把游戏贯穿于孩子一天的活动之中。一大早,教师就给学生读童话故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物课上,教师教学生识别蘑菇与有毒的菌类,他们不仅仅在教室里看书、看标本,还把孩子带到野外,给他们一人发一份地图,先找到蘑菇等菌类,然后在现场教他们识别。在高中英语课堂,老师往往根据时政新闻出题,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美国两个政党的竞选候选人答记者问。于是学生们四处寻找资料,辩论包括伊拉克战争、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不仅学会了语言的运用,还获得了许多知识。

从人学伊始,瑞典教师就绝不强迫学生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让他们因为学习而产生精神上的压力。教师注重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尽量展现自己的最佳才能。为了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上课基本上采取讨论的方式,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学校则围绕着学生的个性特征,提供各种活动和机会。

由于瑞典教育既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科技人才的储备方面,瑞典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瑞典公民的高素质,应该归功于瑞典教育的先进理念。以及将理念贯彻实施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高度发达的和谐教育,培养了瑞典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勤奋进取精神,他们将自己的祖国建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福利国家。俗话说,他山老石,可以攻玉。尽管我国与瑞典在国情、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水平等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但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却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借鉴。

9.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篇九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做最好的老师》内容简介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感触颇深。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释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是教育的灵魂”……其“爱心、民主”教育思想和实践让广大教师感动、哲服,也使很多身处“迷茫”中的教师从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来和希望。李镇西老师简介

李镇西老师1958年生,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他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作学术报告,并出版了30多部著作,如《做最好的班主任》、《爱心与教育》等。增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这几张图片就是李老师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们到郊外郊游,和孩子们一起爬山、滑雪、做游戏。李老师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在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看,这几张照片李老师的笑容多么灿烂,俨如和孩子们一样。如何做做最好的老师

10.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篇十

内容提要:要检讨现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与高等专业学校不同,强调综合、广博、人文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是: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积累、扬弃与发展;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引导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培育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的公众知识分子与健全的国民。过于功利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目标设计、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是十分有害的,需要从长时效的视域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目前大学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很多问题。提倡读经典,让大学生学会品鉴、欣赏中外高雅的精神产品。要改变师生之间隔绝与疏远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 凳遣槐厣璧模???强梢晕奘ψ酝āN乙晕??笱Ы逃??趴硇亓浚?叛塾诔ぴ兜奈蠢矗?朔?涤弥饕宓钠?颉4笱Ы逃?⒖纬躺柚靡?械?裕?荒芴?腊濉?/P>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为概论课,即二级或三级学科的某某学或某某学概论、通论、原理、通史、断代史等。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内容的课程,这是中西方文科专业类、通识类课程设置上的最大的区别。国外名校文科的课程设置,多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的内涵。[2]而国内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乃至文科基础、专业课程仍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或貌似严整实为拼凑的体系。有人认为,读经典,读几部书,知识面不是更狭窄了吗?修若干门概论,知识面不是更宽一些吗?这种认识是有毛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腊史诗、哲学、艺术和莎士比亚,仍然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经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等,尽管其中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今天人们浸润其中,仍然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指导同学们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浅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享受高雅的精神产品,学会读书的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读经典、诠释经典,是创造式的,对话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读概论则是被动的,是把老师嚼过的馍再喂给学生,硬灌给学生。当然,我并不一般反对概论、通专史体系的教材与教学,这可以提要钩玄,方便初学的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识,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应有一部分课程是原典教学。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科系、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导读不同或同一经典。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专家黄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别评析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古今的经典(包括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的大师名著,也包括东方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为课程教育的中心的经验,很有价值。“近百年来美国的经验显示,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知性与理性迈向成熟的大学生所共享。? [4]目前,我们的通识课、公选课太泛太滥,应逐步形成以代表历史文化精华的中外经典为主要内容和教材的核心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我个人在武汉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发表了《理念 特色 经典导读》[5]一文,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材中应逐步改变概论加通专史的结构,突出经典导读。我院近年来创办的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古今中西大传统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种经典为主要课程,让学生直接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学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传统。

二、大学的定位:功利性与实用性之反省

课程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与目标。当前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是针对太过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大学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当然是对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适当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对大学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把教育与浅近直截的政治或经济目

的直接挂钩,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价,浪费了不少本来就不丰厚的教育资源。

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6]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反思。”“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洪堡还指出:“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7]

据德国现代化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鲁士至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们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第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摆脱对出身的依赖和对工商职业利益的兴趣,大学要与“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会引向健康的东西,哪怕是形成为强势或话语霸权的力量。第二,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东西,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接近,积极、永恒参与学术探讨,以及研究的独立性、独创性,是大学教授们的最高的道德义务和原则。国家、大学必须有一套竞争、淘汰机制,保证、激发青年学者献身于科学研究,向已形成的舆论和权威挑战,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扫除门户之见,克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取得学术上的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第三,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化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不允许定位于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学实行的主要是讨论课(Seminar)教学法。大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自由进入图书馆,进行同学结伴式的自由讨论。青年人要离开大学时,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或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与社会热点潮流,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保持距离和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谐发展,是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与把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短时效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单一性、工具性、职业化、无批判性的见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大学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学科建没,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见影,立等可取,这种短视的观点、短期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学管理部门缺乏中国智慧,不懂有为与无为的关系,缺乏弹性。他们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细密琐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为前提的。对大学教育及教师的`许多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或考核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重量不重质,完全丧失了学术品鉴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谓级别判定论文的水平等,一味强调形式、噱头、花架子。庞大的教育机构出台的很多做法,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讲学养,不要积累,鼓励出很多无用的垃圾或泡沫,无异于逼良为娼,杀鸡取卵,这很可能断送大学教育的前途。这还不仅仅指大学教师人怨沸腾的、扰民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报表,无休无止、鼓励钻营的申报、评奖、评估、检查、答辩,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用工科思维、工程方法去评价人文学术或社会科学,在尺度上、参考系上根本无视学科特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目前官僚化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体系本身,即成为学术腐败的真正渊薮的问题。事实上,它事关大学的理念与目标。

三、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作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

,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9]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 墓?谥?斗肿樱?梢源庸憷?氖右翱悸钦?錾缁岬恼?巍⒕?谩⒎?伞⒔逃?⑽幕?⒌赖隆⒙桌恚?缈萍悸桌怼⑸??桌怼⑷?蚵桌恚┘吧缁嵝睦淼任侍猓?腠臼北祝?嵘?缁崂硐耄?傅忌缁崃夹缘亟】档胤⒄埂?/P>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毛病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0]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1]达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导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是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2]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刘海洋事件等,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注释:

--------------------------------------------------------------------------------

[1] 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月。

[2] 参见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48-49页。

[4] 除前揭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3月再版本,第117页。

[5] 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6月。

[6] 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慕尼黑198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8月版,第52-57页。

[7] 同上

[8]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DD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月,第56-65页。

[9] 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稻乡出版社194月,第47页。

[10] 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9月,第1页。

&nbs

p;  [11] 参见同上,第5-8页

11.生本理念下的职校幼儿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生本理念;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在职校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根据幼儿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要熟悉中职幼儿专业学生的现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的分析,针对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1.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的分析

在职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幼儿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程度以及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另外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等基本能力,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育理论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结合,确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

2.教师要分析学生,选择教学策略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际才能,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相对活跃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选择不同的组织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如:职校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课堂纪律以及课堂的参与度都不是很好,那么,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提高学生对幼儿专业教育的兴趣,寻找学生的兴趣增长点。

二、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幼儿

1.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教育教学策略

职校幼儿专业的教育要本着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职校幼儿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大部分要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幼儿专业的学生掌握幼儿的特点对于将来更好地適应工作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将学生培养成适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幼儿教育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教师要注重幼儿专业教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职业技能。

2.激发幼儿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积极提升自身能力

在职校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来。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教师可以针对幼儿园的工作特点,让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集体比赛、个性展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了解幼儿专业教育的特点,拓宽自身的视野和思维。

三、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教育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一些职校学生尽管选择了幼儿教育进行学习,但是,并不是说这些学生都愿意主动探究幼儿教育的方法,能够主动锻炼自己形成幼儿教育的能力。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难免感觉到枯燥。而多媒体课件的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拓展专业技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

2.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利用课前针对本班特点制作的多媒体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就地取材,探索拓宽课堂教学深度的新思路,让学生都能具备相应的幼儿教育能力。

四、合作探究,学会分享

1.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幼儿教育专业能力

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具备合作与分享的能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充分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首先,教师要注重心理环境的创设,在本班建立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将学生分成合适的小组,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场景中进行情景模拟

幼儿教育面向的是幼儿,幼儿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要走进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因此,职校幼儿教育教师要构建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幼儿园的场景中进行情景模拟。如:教师设计幼儿喜欢进行的一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幼儿的兴趣点,掌握和幼儿相处的方法。

总之,生本理念下的职校幼儿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针对学生已经具备的幼儿教育技能制定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整体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获取自身独特的职业技能,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郑丽媛.浅析幼儿园有效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1.

12.幼儿教育的4W1H理念 篇十二

爱劳动一 直是中华 民族的传 统美德, 但现在许多孩子变得不爱劳动,甚至上小学了还不会系鞋带,八九岁还不会打扫房间、不会洗澡 ,上大学了 还不会洗衣服,以致出现大学生把脏衣服打包邮寄 回家让父 母洗这样 的 “怪事 ” …… 他们学习的所谓的知识越来越多 , 但劳动能力却越来越低,甚至部分学生鄙视劳动和劳动者。 现在的学生,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生活 ,自理能力差,没有劳动观念 ,什么都让 父母去做。

一部分学生不爱劳动,这与社会和学校教育也有关系,学生在学校学业压力大、学业负担重 ,使得他们 只关心学 习,没时间从事劳动 ,造成许多 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面对这种现状,首先要强化家庭教育对提高青少年劳动素养的促进作用。 现在的家 长普遍认 为 , 学生只要 学业好,家务可以不干。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应深刻认识到适当的劳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能只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多让孩子参与日常的劳动, 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科技的发达容易滋生各种“懒病”,家长应防止孩子过于依赖各种工具,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手能力。 从细节发现问题,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在日常工作中应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美化,大力发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进行手工制作 、班务整理 、 室内装饰等实践活动。 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 劳模报告会、 手工劳技展示, 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学校可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类似洗碗、洗衣、扫地、拖地等学生力所能及的事。 这样,学校和家庭联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3.21世纪教育的十大理念(定稿) 篇十三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 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谷山119 4位粉丝

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 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 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 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 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代教育 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 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 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 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 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 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 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 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 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 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 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 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 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 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 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 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 发展水准。

四、创造性理念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 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最 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现代教育强调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以创 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分挖掘 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现代教育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是由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与创业教育(指 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二者结成而形成的生态链构成。因此,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 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 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 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 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 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 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 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 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 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 地学习和发展。
2010-3-19 14:22 回复

2楼

六、个性化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 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
谷山119

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 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

4位粉丝

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 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 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个性化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求创设和营 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观念上它提 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 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条件,鼓励学习者各显神通;再次在教育 方法上,注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 性

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 间。

七、开放性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封闭式教 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教育 内容的开放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等。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广 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即 教育要走国际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即教育要从学历 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 教育到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拓展;教育目标的开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断开启人 的心灵世界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展人的生存和发 展空间;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指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虚拟的等各种资源用于教育活动,以激活 教育实践;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设置 教育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得开放、生动和更具现 实包容性与新颖性; 教育评价的开放性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 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

八、多样化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 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 的态势。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 规格、标准必然要求多样化;其次表现在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再次还表现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 人才质量的标准多样化等等。这些都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与挑战,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

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 模式,主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与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九、生态和谐理念 自然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样也需要宽 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现代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 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

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 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也包括教育活动与整个育人环境设施 和文化氛围的协同互动、和谐统一,把融洽、和谐的精神贯注于教育的每一个 有机的要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整体,使人才健康成长所 需的土壤、阳光、营养、水分、空气等各种因素产生和谐共振,达到生态和谐 地育人。所以,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 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 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上一篇:天安门广场评课下一篇:售楼部开业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