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2024-09-05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精选2篇)

1.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篇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缀段性叙事”是中国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这种叙事方式创作的长篇小说往往由一段一段的短篇故事连缀而成,这些故事拆分后可以独立成篇。

B.“缀段性叙事”虽然广受青睐,但其弱点也很突出,导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章回小说在叙事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缺陷。

C.西方叙事观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体现出结构的时间线性;而中国的叙事传统则注重空间结构,作品的外部结构形式与内在精神联系紧密。

D.虽然有不少学者质疑中国传统的“缀段性叙事”,但西方系列剧和中国传统叙事“巧合”的事实展示了中国传统叙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之风的兴起,为中国传统叙事合理借鉴西方叙事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使得中国传统叙事在当代顺利实现了与世界的接轨。

B.在评论中国叙事作品时,无法直接套用任何一种西方文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叙事有着不同于西方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审美特征。

C.明清评点派用点评和批注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阅读体验和交流期待,这与当下流行的网络评点有相通之处,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批评与当代的接轨。

D.以大众评点为主体的网络评

点借助新媒介的技术平台而异军突起,当代批评方式更加多元和便捷,但与此同时,网络评点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电视系列剧可以借鉴长篇章回小说的“缀段性”结构,即总体上由相对固定的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而每一集的故事则相对独立、完整。

B.胡适等人对《儒林外史》叙事方式的评点之所以可以用来阐述当今许多电视系列剧的叙事特色,是因为这些电视系列剧体现出“缀段性叙事”的特征。

C.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在审美情趣上与西方文论有很大的不同,评论者在评点中不仅体现出主体意识和情感,而且更注重表达阅读同感和共鸣。

D.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网络上的大众评点不可能真正实现批评的功能,因此,不能把在网络上是否受欢迎作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依据。

参考答案:

1.B(“弱点也很突出”“存在着明显缺陷”有误)

2.A(“提供了难得契机”“使得……接轨”有误)

3.D(“不可能真正实现批评的功能”不妥

2.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篇二

一、对宗教感的呼唤

历久以来, 人们对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评论看法各不相同, 文学观的不同决定着评价准则的不同, 也需对于文学是何物无法做出定性分析, 但考虑文学包含什么要素难度不大。不可否认文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中, 它与宗教间的密切关联向来存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周作人著) 中提出:文学原本就是宗教的一部分, 却由于两者性质不同, 所以文学最后才会被宗教分化出来。文学起源于宗教, 它不受宗教外在仪式化程序的限制, 但无疑是宗教精神实质的载体。基督教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使其确立文学存在的角度更为独特, 即认识和表现真理的角度。文学在陈述事实, 也在刻画人类灵魂, 更在书写对宗教的情感, 同时还仰望着彼岸的世界。中国文学却并不重视抒写这种宗教感,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指出,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力量, 并非纯粹文学和孔子、老子, 而是通俗文学和道教, 这里所指的道教并非庄子的道家。虽然这种观点深刻洞察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 然而通俗文学和道家逍遥避世难以解决人们内心的矛盾张力, 只能转移灵魂的焦灼状态。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儒两家, 其道德准则和逍遥精神给予不了真正的人生安慰, 很难真正深入人灵魂深处的不安和痛苦。由于缺乏这种崇高的宗教精神, 中国文学才会极易在写实平面中消解, 所以才需要基督教精神的介入来明确解决中国文学困难的方向, 实现对宗教感的呼唤。

二、独特的意象阐释

宗教感的产生以及熏染过程十分漫长, 对基督教信念的执着和认同与内在情感抒发关系密切, 但在文学批评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基督教文化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最显著的外在特征即独特的意象阐释和言说方式的确立。文学批评在自身发展体系中采用了基督教文化的意象表达和言说方式, 这源于基督教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成熟和批判主体对基督教文化了解程度的日益加深。纵观当代文学批评文章中对《圣经》的引用不在少数, 信手拈来的经文和悲悯深厚的语言特色, 不仅彰显出批评主体熟悉基督教经典的程度, 更是他们领悟和感知基督教精神的体现。这些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日渐成熟, 对阐述构思救赎、罪恶、忏悔、苦难等主题也越加完善。同时基督教文化对约定俗成意象表达的公认, 促进着文学批评独特阐释的形成, 比如同伊甸园、十字架、审判等具有指代意义和隐喻的语汇逐渐在批评过程中获得了确认。

三、终极关怀的价值立场

文学批评的价值呈现受到基督教文化对人类生命和灵魂的终极关怀上。文学批评以某个作品好坏的评定为主要职责, 然而批评者采取不同的标准和立场, 即便是批评同一部作品, 其结果将天差地别。文学批评和其他学科相比不同, 它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研究总结, 以及在所有评论实践中的应用。但值得注意文学批评并非是断章取义, 它在批评现象上有着普遍的意义规范和准则存在, 正如刘小枫指出的这个界定是真实的意义, 它能够开启每颗心灵, 令个体对价值意义的内在意向得到很好的满足, 并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 使其切实地感受到它的确定和亲切。事实上, 提出这一普遍准则就是阐发文学批评的规范, 在这个方面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作用, 不是对更值得褒扬的文化或更好文化的在乎, 而更在乎它提示的这种意义真实。这种意义真实与基督教文化的终极关怀价值立场和对个体灵魂的关注正好契合, 也就是说, 这个层面的文学批评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努力的意义便在于此, 它们对人类灵魂的关注, 指向了终极关怀价值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基督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 他们的作品不仅呈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因素, 也表达出对基督教的情感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备受文学研究的关注, 而本文以文学批评为切入点, 从基督教文化影响着手, 重点探讨文学批评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特征及优势。

参考文献

[1]崔海亮.基督教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J].科学与无神论, 2014, (2) :42-45.

[2]刘芳文.论《雷雨》与基督教文化的复杂关系——兼评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之关系[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4, (1) :40-47.

上一篇:小学生书信写作下一篇: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