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2024-10-30

油茶生产技术规程(精选13篇)

1.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篇一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油茶,别名茶子树,又名木子树。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6000万亩,常年茶籽产量56万吨,产茶油15万吨,其产量占全国木本油料作物的80%以上。

一、茶油的主要成分与用途

1、茶油的主要成分 茶油是用油茶籽经加工后所获得的油脂。我国自古就有“一猪二茶”之说。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讲求膳食比例均衡的今天,茶油更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由于茶油中90%以上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因而明显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油脂。与菜籽油相比,茶油中不含芥酸。与橄榄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茶油中不皂化物和生物酚的含量很少。与花生油和豆油相比,茶油不含黄曲霉素。因此,茶油是一种高级优质食用植物油。

2、茶油的用途和综合利用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常食茶油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且具有抑制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是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等患者的理想保健油脂。茶油还是重要医药原料,在民间用于调制各种药膏治疗烫伤、烧伤及体癣等皮肤病。茶油通过氢化可以得到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的硬化油。茶油还能乌黑头发和润泽肌肤,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UVB)。茶枯可以提取皂素。从茶壳中可以水解糠醛。皂素和糠醛都是重要的医药和化工原料。茶壳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等,可用于提取木糖醇,制作活性炭等。茶枯去除皂甙后也是很好的植物饲料。

二、油茶的生物学特性

1、油茶树的形态特征 油茶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多分枝,冠幅大,树龄50—80年,甚至长达百年以上。是以采收果实为主的木本油料树种。每年10月开花,次年结果,果实球形,直径2—3.5厘米。单果重9.3—31.5克,每果内含油茶籽1—8粒,籽粒多少视品种而定。有早、中、晚熟品种之分。

2、油茶的生长习性 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后 3—4年后即可开花,一生为“抱子怀胎”,即每年10月份开花至翌年10月份收获。收获标准以80%以上的茶果变红为佳。或有10%的茶果开裂时采摘最为适宜。采摘后7—10天即开花。

(1)油茶喜旱怕水

油茶在红壤、黄壤和石灰岩发育的泡红粘土上均适宜种植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5.5—6.5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一般在海拔50—1100米的山地均可栽培。油茶为直根系植物,适宜于旱坡地和低山林地种植。

(2)油茶喜光怕阴 油茶幼苗喜荫,有利生长成活,成林后则喜阳。一方面需要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保证营养生长,使其树冠迅速扩展,根深叶茂。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生殖生长,使果实充分积累营养,增加含油量,若缺乏光照,则会生长不良,少花、少果,甚至绝收。油茶树为常绿灌木或乔木,一年栽植,百年受益。油茶树适合我区经济林开发。特别是我区现有5万亩低山丘陵岗地适宜种植,是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良好树种之一。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理想选择。

3油茶的经济性状

油茶籽的果大、产量高等特点是其他油料作物所不及。油茶籽平均千粒重716克,最小(多粒果)的籽粒千粒重有351克,最大(单果品种)籽粒平均千粒重1670 克,单粒重达1.91克。与目前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籽相比,一粒油茶籽相当于100—545粒油菜籽,一株盛产期的油茶树每年可摘油茶果1000—3000个,最高可达1万个以上,幼林期平均每株收油茶果5-15公斤,大龄茶树单株采摘油茶果最高可达100公斤以上。一般可收油茶果8325—30000公斤//hm²,按油茶出籽率40%计,折合收油茶籽约3330—12000公斤/hm²。丰产的油茶林每年收获的油茶籽产量是同面积的高产油菜籽产量的2—8倍,油茶种仁含油率达51%左右,种籽出油率一般在29—32%之间,与油菜籽的出油率接近。因此,油茶是一种经济产量较高的油料作物。

三、油茶的经济效益分析

1、不与粮油作物争面积 油茶适应性广,耐寒耐瘠,适于荒坡荒地栽培,也可用于改造低产林地。与油菜、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相比,油茶不与粮食和油料作物争面积。每年可为我区节约油料用地约20万亩,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2、高产、稳产性好 油茶一经播种(移栽),第三年即可开花,第四年挂果。挂果第一年单株茶果很少,一般3—5粒,从挂果的第二年开始,挂果量成倍递增,15年以后可进入一个相当长的高产、稳产时期。油茶籽产量是油菜籽产量的2—8倍,每公顷每年可产油茶籽3330—12000公斤,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十分可观。

3、收益时间长 油茶除了在幼林期前三年无经济效益外,从第四年挂果开始,以后逐年成几何级的产量递增,这一递增速度可以持续30—50年,因此,种植油茶是一代人栽种,几代人受益。

4、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食用茶油的市场价格一般在40元/公斤,是菜籽油的3—5倍,出口贸易价格不菲。在日本,茶油是菜籽油的7.5倍,在美国市场达到12美元/ kg,价格高于橄榄油。茶油经过精加工制成高级凉拌油、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等多种用途的油脂食品,倍受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5、节省投资 油茶一般每公顷种植1665—3000株,种苗、肥料和人工总投入166.5-300元,平均单株成本仅1.5元,以后的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及肥水管理等投入,成本也不高。虽然在前期的3年内无收益,但是一旦进入丰产期,基本上就不用再投入,可谓“一劳永逸”。而且幼林期还可套种其它农作物,以耕代抚,增加收入。

四、油茶的生态效益分析

发展油茶除了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解放农村生产力外,由于其高大的植株、厚厚的冠盖和深深的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分解和吸收能力强,在用地养地、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自然环境以及提高土肥供养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保土保肥能力增强 油茶林地在成林后,一方面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覆盖,另一方面因减少了耕作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起到保水、保土和保肥作用。使林地的蓄水保土能力大为增强。按土壤蚀模数(t/ km²·a即每平方公里面积每年流失土壤量)计算,相当于每年保住2cm厚的土层。每平方公里林地每年可以减少土壤流失量达2万m³,也相应减少了有机肥的流失,这表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油茶林的保土价值如果按拦阻流失土壤量10元/m³计算,则油茶林每平方公里年保土价值达20万元。

2、释放氧气多 油茶树冠盖厚、叶片多,表面积较针叶树大,其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氧气也多。据专家测定:阔叶林制氧量为70 kg / hm²/日,油茶林叶片制纯氧达40 kg / hm²/日,由此推算,每公倾油茶林制氧量可供600人吸用,从而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3、调节生态气候,降低环境温度 油茶为常绿树种,其茂盛的枝叶覆盖着土地,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了大量的太阳热能。据测定,夏日正午油茶林地的气温一般比荒地环境的气温低1—3 ºc。

4、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蜂产品效益 油茶每年秋后开花,其花郁香,是蜜蜂喜食的花蜜。平均每平方公里油茶林可供蜜蜂采蜜10-20天,每箱可产蜜10-15公斤。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一、新造林

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

1、林地选择

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乌土油笃笃,石壳山上果要落。

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

2、良种壮苗

劣种换良种,三年换个大油桶。种好、苗壮、树丰产。

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科学整地

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

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

4、合理密度

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

5、科学栽植

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6、强化抚育

一年不垦草成行,两年不垦减产量,三年不垦叶子黄,四年不垦茶山荒。油菜怕浆,油茶怕荒。

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七挖金,八挖银,冬季深挖赛黄金。荒山伏天挖得深,三年丰收拿得稳。挖山三年,本利周全。

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

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茶枯还山,落叶归根。

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7、控形修剪

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

大空小不空,内空外不空,打阴不打阳,剪横不剪顺。剪去脚枝不伤皮,锯去残柱不藏蚁,病虫枯枝全剪去,上控下促树冠齐。小枝多,大枝少,合理分布不拥挤,内膛通风光照好,上下内外都开花,立体结果产量高。

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8、合理施肥

土是根,肥是劲,种是本。幼林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公分,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公斤,12月上旬以每株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

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

1、低产林分类及改造措施

一类林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无乔、灌木混生,适宜抚育改造;

二类林立地条件较好,林相一般,有杂灌木混生,产量较低,有选择地进行抚育改造;

三类林立地条件较好,林龄老化、林相不齐,与乔、灌木混生,适宜更新改造。

2、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的八大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将林中的高大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

(2)密度调整。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以良种壮苗补植,每亩保留60-110株。

(3)整枝修剪。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垦复深挖。冬天深垦,夏天结合除草浅垦培蔸。

(5)蓄水保土。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成梯,或者按环山水平开挖1-1.5m的竹节沟。

(6)合理施肥。结合冬垦时施土杂肥,春季适当施以N、P为主的复合肥。

(7)病虫防治。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8)劣株改造。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中,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三、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炭疽病。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软腐病。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

根腐病。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蓝翅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喷洒20%果乳剂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

象虫。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1兑水1000倍

四、果实采收

10月采收。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

五、果实处理

果实堆3-4天,晴天摊开翻晒2~3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2天至全干用于榨油。

2.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篇二

1 林地选择与整地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对油茶造林地进行选择, 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可选为油茶造林地。油茶性喜光, 喜温, 宜酸性土, 忌严寒酷暑和碱性土。为保证油茶早实高产和稳产, 必须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定温度、水分和肥力条件。因此, 山地油茶林地选择土层深60cm以上, 土质疏松、肥沃、湿润、地下水位在1m以下、海拔高度为100~700m、排水良好的酸性 (p H值为5.0~6.5) 红壤、黄红壤的山地。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 以无风寒、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

通过整地使土壤熟化和疏松, 加深土层厚度,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 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 为油茶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1]。整地可随时进行, 但以挖“伏山”为好, 即在造林前1年或6个月进行。整地方式视立地类型而定。一般平坦地坡度小于10°的可全面整地, 山地坡度大于10°的则采用水平带或穴状整地。把山上的杂草和灌木全部清除, 塘的规格为40cm×40cm×30cm, 土层薄的地方可大些。有条件的, 可放钙镁磷肥1~2kg/塘或农家肥5~10kg/塘, 与泥土混合填入塘中作底肥, 无条件的尽量从塘周围收集表肥土填入塘中, 回填土要高出地面20cm。

2 育苗

造林方式可分为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2种。直播造林简单易行, 投入较低, 但成活率与保存率较低、管理困难、出苗不齐、密度控制难且浪费种子;植苗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高、管理及密度控制容易。造林苗木的规格和苗龄, 因育苗的方法不同而有差别。根系发达、长势旺盛、苗茎粗壮、苗高30cm以上、苗龄1~2年的为特优苗。油茶为异花授粉树种, 为满足授粉需要, 通常要求5个以上无性系品种混合配置, 且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一致, 以利于授粉和采摘。造林宜在冬末春初的雨季进行, 如遇干旱, 定植后浇透定植水。栽植时苗木要扶正, 根系要舒展, 深浅要适中, 根土要密接。做到随起苗随造林, 严禁苗根遭受风吹和日晒, 当天栽不完的必须假植。需长途运输的苗木, 应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 尽量带宿土或黄泥浆, 然后包装运输。根据地块、坡度、光照强度、管理水平确以及经营方式确定种植密度。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 株行距3m×3m, 种1 110株/hm2;坡脚和缓坡地株行距2.5m×3.0m, 种1 335株/hm2;坡度20°以上的株行距2.5m×2.5m, 种1 620株/hm2。一般密度在1 500~2 500株/hm2。

3 抚育管理

幼树期 (1~5年) 以营养生长为主。此时的施肥以氮肥为主, 配合施磷钾肥, 主攻春、夏、秋3次梢。上坡林期间 (6~9年) 油茶进入丰产期, 主要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 比例为3∶2∶1, 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 分2~3次施入;红坡林阶段 (10年以后) 油茶进入盛产期, 消耗较大, 需要的肥料增多, 在500g/株左右, 氮、磷、钾的比例为5∶3∶2。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 或于6~7月树苗恢复生长后, 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 或施尿素20g/株或专用肥。及时清除塘内杂草, 让苗木获得充分光照, 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养料, 对塘周围的土壤要翻挖, 塘里要浅锄, 以扩大塘面积和促进土壤通透。秋冬季节翻挖后可直接把杂草铺在塘里, 以提高地温、保湿和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提倡林粮间种和种绿肥, 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 以豆科较好[2,3]。由于幼树抽梢量大, 组织幼嫩, 易受冻害, 因而冬天冷气流频繁地段应适当营造防风林带, 11月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 在10~11月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 以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 利于越冬。

4 成林管理

对疏密不均或过密的林分, 间伐过密株和弱株, 林中空地则予补植, 使林相整齐, 分布合理, 调整到1 500株/hm2。垦复可分全垦、带垦、穴垦、阶梯式垦以及壕沟施肥抚育等多种方式。其中阶梯式垦复最常用, 增产效果也显著。该方式是在全面深挖垦复、砍除灌木和杂草的基础上, 修成外高内低、外筑埂、内开沟的等高梯地。梯地的宽度随坡度角而定, 坡度15°以下地段可修成3~4m宽的阶梯地, 而较陡地段可修成1~2m宽的梯地。梯地两边挖排水沟和蓄水沉沙池, 以防暴雨冲坏梯面。依季节分为冬垦和夏垦, 冬垦深度20~25cm, 并将土块翻过来, 使草根朝天, 放置一冬;夏垦深度10~15cm, 以浅铲为主。垦复原则是荒山浅, 熟山深;树冠内浅, 树冠外深;幼树浅, 大树深;陡坡浅, 平坡深;黏土浅, 沙土深。油茶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 虫媒授粉中又以异花尤其是异株授粉效果为最好。虫媒授粉结果率高达78.0%~80.6%, 而风媒授粉的结果率仅2.1%~10.6%。能给油茶花传粉的昆虫有蝇、蚁、虻、蛾、蝶、蜂等50多种, 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土蜂[4]。据调查, 多蜂的油茶林比少蜂的油茶林坐果率高7%~20%, 产量高29.8%~113.6%。

5 整形修剪

修枝原则是幼树轻剪, 老树重剪;小年轻剪, 大年重剪。方法要因树制宜, 先剪下部, 后剪中上部;先剪冠内, 后剪冠外。做到修剪均匀, 上下不过分重叠, 左右不拥挤。幼苗期及时将顶芽摘除, 促进幼苗侧芽萌发形成多个侧枝, 然后根据枝条的健壮情况, 从3个不同的方位选留3个优良的侧枝作为主枝, 去除主干。幼龄树在主枝形成的基础上, 在主枝离树干20cm处进一步摘除顶芽, 促进主枝侧芽萌发形成侧枝。成龄树期修剪的目的是调控油茶树体养分平衡, 做到大年不大、小年不小, 使年度结果相对均匀。主要是剪除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整株树光照的枝条。老年树期因树而异, 主要是保存具有生长结果能力的枝条, 对长势明显减弱的枝条适当短剪截, 让其重新萌发新枝, 清除枯死枝、病虫枝。

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烟煤病、软腐病等, 主要虫害为油茶尺蠖、油茶刺绵蚧。实行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原则, 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情况, 健全检疫制度, 严格检疫工作,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炭疽病防治上, 剪去各种病虫枯枝和破伤枝, 清除病果;落花后10d左右开始喷药, 15d喷1次, 连喷3次, 雨后喷施。常用药剂有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及25%苯菌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烟煤病防治上, 改善林内光照条件和卫生状况, 修除病枯枝;夏季用0.3~0.5°Bé的石硫合剂喷洒, 冬季用3°Bé的石硫合剂喷洒。软腐病防治上, 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 减少发病, 清除病叶病果。夏季每隔15d喷洒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或1%的波尔多液。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 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防治;对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 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 用40%氧乐化果乳油等喷洒。

参考文献

[1]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2006 (1) :232-234.

[2]苏莲花.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热带林业, 2006 (4) :35-37.

[3]施廷喜, 占代飞, 胡炉魁.油茶无性系良种栽培的质量技术管理[J].林业实用技术, 2009 (11) :17-20.

3.南方油茶栽培技术 篇三

一、早产丰产油茶新造林技术

1. 林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阳坡、半阳坡,日照时间长的酸性红壤土缓坡山地。

2. 选种壮苗。选用当地抗病丰产良种,如福建省可选建瓯的红桃茶1号。壮苗标准:甲级嫁接苗,苗高25~30厘米,基径粗0.4厘米;二级嫁接苗,苗高15~20厘米,基径粗0.35厘米;甲级优良家系苗(实生苗)苗高20厘米,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3. 科学整地。整地要求: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小于15度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梯状整地。

4. 合理密度。种植密度60~110株/亩,适宜的行距为3~3.5米,株距为2~3米。

5. 科学种植。拌匀基肥覆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

6. 强化培育。苗木种植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一般在7~8月。冬季结合深垦施土杂肥。前三年需摘掉花蕾(指当年生嫁接苗),以加快树冠成形。林间种植豆科类植物或矮秆作物。

7. 修剪成形,树冠以自然开心形为主。

①幼龄树:在幼树主干距地面50厘米处短截定干,选留3~4条分布均匀、分枝角度适宜的斜生枝条为主枝,待其长到40~50厘米高后矮截,各选留2~3条分枝作为副主枝,再待其长到30~40厘米高后矮截,培养成为结果母枝。通过矮截、摘心,使其形成中通外茂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冠。

②结果初期:当植株长势旺盛时,可在坐果节位之后摘心;如植株长势较弱时,须增强树势,扩大树冠。

③结果盛期:矮化树冠是调节油茶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盛产期营养枝上如有新梢发生,应在留果节上的3~4叶处及时摘心;生长过旺的徒长枝要及时剪除,过密树冠实行“开天窗”,回缩长枝,培养适量的结果母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④更新期:结果若干年后,结果层逐渐上移,内部枝干上抽枝很少,趋向衰退,此时应于春季在离地面50~100厘米高处短截回缩,更新树冠,并注意施肥以恢复树势。

8. 科学施肥。幼树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1株25克,要相互距离30厘米宽,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千克,12月上旬以每株5~10千克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施肥量要逐年递增。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千克;10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千克。

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8大技术措施

1. 林地清理。每年进行1次,主要是清除林内杂灌、脚枝,以及老、残、病、虫株,并将其烧毁。

2. 间密补稀。对一蔸多株的,保留健壮、丰产的主要植株,其余全部挖除,同时在稀疏的地方,选择优良品种补植。每亩合理密度在60株左右。

3. 深挖浅垦。冬天深垦,夏天结合除草浅垦培蔸。作用是清除杂草,改良土壤,增强抗旱能力,改善林地环境,减少病虫害。

4. 蓄水保土保肥。坡度陡的林地,要尽可能整成梯形,或者按带状水平开挖1~1.5米宽的竹节沟。

5. 修枝整形。通过修枝整形改善茶林透风透光条件。对老树要剪去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和病残、虫枝等,剪除的病虫枝要烧毁。上述培养丰产树形结构工作,应在冬季进行。

6. 合理施肥。一是间种绿肥,二是茶枯茶壳还山,三是追施氮、磷肥。施肥方法:冬季施土杂肥,每株约30千克;春季施以氮、磷为主的复合肥,每株1~2千克。

7.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杀菌剂。如受天牛、象虫为害,应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杀。

8. 适时采摘。福建油茶大多是立冬籽,在立冬节过后1周(约11月中旬),当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并呈现完全成熟时采摘。

4.油茶苗栽培技术 篇四

油茶苗的栽培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1:油菜生长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良种类型,3:油茶栽培技术,4:病虫害防治。

一、油茶生产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油茶是多年生长木本油料植物,造林后3年开花结果,盛果期为15年到80年,油茶一生是抢子怀胎,先年开花,第二年收果,耗费的养份较大。花授粉后形果,具有七月长球。八月长油的特点,所以收摘时一定要注意让其充分成熟,切不能提早上由收摘。

1、油茶喜欢阳光。油茶是以采收果实的油科树种,阳光充足、可使树冠扩展,枝叶茂盛,茶多果大,种子含油量增加,若种植在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则反之。

2、油茶好温度忌严寒霜冻。油茶一般要求平均温度14—21℃。我国有很多省(市)、县是油茶生长发育的适宜区。

3、油茶对土地要求不严。油茶一般栽植在红地和黄地的酸性土地上,以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酿土最为适宜。不同海拔高度,对油茶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有一定影响,一般在海拔500米左右生长良好,结实较多,含油率较高,栽植地坡度以不超过35°为宜。

二、良种类型

按果实成熟期分为寒露籽桂

四、霜降籽,一般而言,霜降类型与寒露类型好,便于精耕细作,调节农事,湘油优良品种主要有永兴中苞红球、洐东大红果,巴陵籽等。由于油菜实生后代性状遗传异大,实生繁殖达不到家高产稳定,因而实现大力推广优良无性系嫁接苗造林。目前全省已选育出优良无性系69个,其中最佳的有17个:湘

13、湘

48、湘98、兰由7805、天观由1153、毛竹山7811、二仙

210、五美

43、美新1号、精冲7811茶陵7503、天观5号、宁远7810,推广栽培丰产效果好,深受群众欢迎。

三、油茶栽培技术

1整地。油茶林地宜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层深厚的阳坡。整地可分为全垦打穴,撩壕带状整地,水平带打穴和穴垦整地等四种形式。坡度平缓的地方,可进行全垦,坡主上20°,为防止水土流失,宜采用撩壕带状整地方法,沿环山水平方向撩壕,墩距3米左右,壕沟60厘米,深50厘米。表土回填沟底,整成1米宽左右的土带,在带上打穴造林。穴垦整地是针对坡度大,劳力缺乏的地方采用。

2、打穴造林。穴大60×60×40厘米,每亩密度为80到100株,即2.5×3米。穴底施放农家肥,也可每株施1斤钙镁磷肥作底肥。造林期间宜在立春至雨水节之间或十月小阳春的阴雨后栽植。苗木要选用大苗,壮苗,根系发达的苗,造林时注意苗木的长途运输,起苗不伤根,宜多带宿土或打黄泥浆,切忌暴晒。嫁接苗一般叶片深厚,浓绿,叶片上的锯齿较浅或打捆用塑料袋包兜,而实生苗的叶片较薄。叶片淡黄,叶片上尖端锯齿深而明显。为提高成活率,要剪掉木顶销,保留30厘米高,除掉牙膏皮造林时苗根不要与肥料直接接触,盖上细泥土拌在根部,分层用脚踏紧,最后作锄头打紧,培土过嫁接接口成龟背形,若是晴天可浇水保温。

3、幼林培育,油茶载直后,注意穴内不积水,防止淹死根系,同种作物,切不要挖松根部,一般而言,抚育第一年夏季不挖,只除杂草,直到晚秋后进行一次培蔸除草工作就可以了。以后每年在梯面或穴附近挖深20-25cm一次。幼林期可林内间作花生、黄豆、油茶、绿肥等。造林后1至2内,宜在叶芽萌发时追施速效肥料,即三月上旬施少量氮肥,每株不能超过10克,在树的上方,离树蔸30cm左右处挖20cm深的穴,施入肥后覆盖好土。同时注意整体形修剪,幼树长到60-80cm时,将秋顶芽摘除,让冠体向外扩张,形成多侧枝的树形。

4、成林管理。深挖垦复,每三年深垦,一年一浅锄。冬季挖深20-30cm,翻大块,底朝天,夏季浅锄10cm左右,增施肥料。结合挖山,辅施化肥,每亩磷肥100斤,氮肥50斤,在树蔸周围开环状沟或树上方打30cm深的穴,施后覆土,一般在冬季和旱春进行。

5.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篇五

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分布和栽培最广、最多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籽油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它清亮味香,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每千克售价达50~60元.

作 者:饶卫华 黄华宁 敖礼林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农业局,330700刊 名:特种经济动植物英文刊名:SPECIAL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年,卷(期):200912(2)分类号:S7关键词:

6.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篇六

1、项目名称:宜春市油茶林套养土鸡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2、主持单位:江南风韵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袁州区南庙乡

4、建设年限:2013年3月——2014年12月

5、主要内容及规模:以江南风韵公司所在地周边近1000亩油茶林为试点,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观察、场舍选址及建设、疫病防治技术、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和林牧、草牧、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新技术探索与研究;油茶林套养技术培训2000人次,饲养规模由现存栏土鸡2000只,达到年出栏土鸡10万只。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138.7万元,申请规模养殖补助、科研及草种补助资金共计100.00万元,业主自筹38.7万元。

二、项目实施背景

油茶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种植面积较广,是重要的木本食油树种,抓好油茶生产,对于实现综合开发利用油茶林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一般生产上粗放经营, 油茶林前五年内难以形成较高的郁闭度,导致林隙间杂草丛生,产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研究表明(魏浙杭,995;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1992),油茶林通过合理套养间作,既可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还可以养代抚,抑制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肥,节约油茶管理成本,并且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发展林下养殖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并针对油茶的生态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互补互促的家禽进行套养,该牲畜必须具有在油茶林下适应性较好,生长量可观,又不影响油茶林的生长,即该牲畜成长过程不会破坏油茶苗木(如啄食树叶、刨树根等),最好又能生态互补。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指充分利用广阔的油茶林地开展农林复合生态养殖的一种新模式。油茶林下套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及野生嫩草、腐殖质为主,实行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的土鸡养殖。鸡只采食天然饲料饲草,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溪、沟泉水,有利于生产安全,鸡的肉质好,无药物残留,风味佳,恰恰适合现代人追求无公害食品标准的高品味消费,市场售价好;林地为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了鸡的抗病力与成活率;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木及草的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油茶林生长;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且林地的草、虫为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降低了饲养成本,节约了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油茶林地养鸡提更是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了发展畜牧业与农业的争地问题,改变了林地、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促进养殖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加快农户增收步伐,促进林农养殖增收,其养殖方式颇受农户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农林复合生态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荫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循环经济,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发展林下生态鸡,可解决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扩大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饮食结构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质的需求以追求风味、野味、回归自然为时尚,以往室内平养的快大型肉鸡在市场上销路渐差,散养土鸡及土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且易于消化吸收,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土、绿色与野味特点,已被现代人誉为绿色生态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三、项目区概况 项目实施地概况:林下生态麻鸡养殖基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中村,全年平均气温17℃,最冷月份为 1月,平均气温5℃,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雨量1628mm,年无霜期272天。年日照时数2040小时,土壤PH值6左右,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其他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环境符合林下生态麻鸡养殖环境质量标准。

林下生态麻鸡养殖基地地理条件优越,通信畅通。紧临宜春至安福省级公路,东邻新坊乡,西接湖田乡,南至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交通运输便利,明月山温泉风景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座落在附近,距宜春城区仅11公里,距离浙赣线宜春站12公里,距离沪瑞高速公路17公里。距离新建的明月机场20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麻鸡销售。

四、技术支撑

项目主办单位依托宜春市畜牧研究所、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该单位拥有研究员1名,高级技术职称16人,中级技术职称20人,助理师职称19人,技术员12人,高级工8人,中级工10人,初级工4人。

五、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依托,以典型示范、规模经营为重点,大力推广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改变传统养鸡模式,推进养鸡技术革新,实现养鸡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土鸡养殖产业升级,走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农户增收工程建设步伐,助推赣西地区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

六、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项目,加强土鸡生产性能特点研究,掌握外地土鸡品种在本市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规范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效益及指标(1)、加强育雏、脱温放养期饲养管理,掌握育雏、放养等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成活率和日增重率,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鸡效益,进行示范推广,提高育雏期成活率,确保达92%以上;达到提前20天出栏(一般在150在左右),按每只鸡减少饲料消耗1.5公斤计,出栏10万只鸡可减少饲料消耗150吨,节约资金49.5万元。(2)、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相结合,降低饲料成本35%左右,增加养鸡收入,做到适时出栏。按每只鸡消耗精料15公斤计,10万只鸡年消耗精料1500吨,按现市价3300元/吨计,价值49.5万元,以减少35%计,可增收节支17.325万元。(3)、掌握各阶段(特别是育雏和放养阶段)疫病防治技术,规范林下土鸡养殖免疫程序、预防与治疗用药,降低疾病发生几率和死亡率,控制药物残留,提高养鸡效益。死亡率可由原来的10%降低到5%,出栏10万只可减少死亡0.5万只,以育成鸡每只1公斤、价格26—30元/公斤计,增加收入13万元以上。(4)、保持土鸡风味,提高土鸡品质,增加养鸡收入。按年出栏土杂鸡10万只、1.75公斤/只计,年产鸡肉产品175吨,按每公斤高出市价6-10元计,年可增加养鸡收入10.5万元——17.5万元。

2、社会效益:(1)、加快万元增收工程建设步伐,促进劳动就业。(2)、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绿色消费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3)、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种,促进土鸡产业后续发展。

3、生态效益:(1)、充分利用天然生物饲料资源,实行生物循环养殖,保持生态平衡。(2)、通过捕食昆虫杂草有利于果、林除草灭虫;就地利用鸡粪尿等有机肥料改善和提高林果品质。(3)、提高林地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实现零占用、零排放、零污染,保持耕地面积,促进生态循环和环保养殖。

七、项目研究及示范推广内容:

1、通过对2012年本公司出栏的1500只土鸡的养殖技术经验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当前发展林下经济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土鸡品种及生产性能研究,进一步完善土鸡品种在油茶林下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特点,提高其各项生产性能及指标。选择肉质鲜美、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型中小、活动范围广、觅食力强、适于放养的土鸡品种进行养殖,以三黄鸡、青脚麻鸡、土黑鸡等地方土鸡为宜。

2、通过江南风韵农林公司油茶林下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探索我省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放养林地选址及鸡舍建设的适宜模式,规范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示范推广林下或园下养鸡。

林地及鸡舍选址技术要点: 选择远离村庄、学校、交通要道,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环境幽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水良好、交通便捷、砂质土壤且有一定坡度、透光和通气性较好的中成林地进行建舍养殖。

鸡舍的建设技术要点:选择地势高燥、坐北朝南方向修造鸡舍,在满足防暑、保温、抗寒、通风的前提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选用土坯石料,木板、竹子等均可。鸡舍用竹、木搭成人字型舍宽4~5米,长8~10米扛架,舍顶中间高2.3~2.5米,两边滴水檐高1.5米左右。舍顶采用石棉瓦或油毛毡加稻草或秸秆盖顶,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舍的四壁用塑料布或草帘围严,周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贴地圈围。南北面离地150cm开窗户,舍内地面平整,垫细砂或干草,使舍内干燥,同时搭建产蛋箱和多层栖息架。鸡舍内和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饮水器及料桶(槽),鸡舍四周设排水沟,在放养林地内需搭供鸡防风避雨的棚舍。放养林地周围用尼龙网、塑料网或渔网贴地埋设封闭式围栏,以防鸡走失和带进病菌。育雏时,充分利用空房稍加改造,采用火炉和白织灯保温。育雏室内设换气窗口或排气管道,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地面垫料用谷壳、锯屑、稻草等。

3、通过示范养殖,探索油茶林下土鸡养殖的疫病防治技术,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等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增重率;进一步规范林下土鸡养殖免疫程序、预防及治疗用药,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土鸡品质。技术要点:

⑴使用正规厂家、有批准文号在有效期内的疫苗。严格按要求进行保存、使用和运输。⑵根据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要求做好免疫工作。⑶加强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根据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发病规律及危害程度进行预防和治疗,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均匀度及肉品的安全性,掌握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⑷加强鸡白痢、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及呼吸道等疾病防治,掌握其发病规律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措施。

⑸严格病鸡隔离治疗、病死鸡及排泄物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减少疾病传播。⑹强化林地、鸡舍卫生及消毒管理,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掌握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形成规律性管理

⑺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土鸡品质。

4、通过示范养殖,探索油茶林地的最佳放养密度,总结油茶林下养殖各环节(包括育雏、脱温放养、放养管理、适时出栏)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提高养鸡效益。技术要点:

⑴做好进雏前的设备检修、垫料及饲料药品、消毒和预温准备,雏鸡选择及运输等工作,掌握雏鸡运输管理技巧。

⑵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做好雏鸡的分群、适时饮水与开食、保温、湿度调节、饲养密度、光照、通风换气及卫生、消毒与防疫工作,保障育雏期间的营养供给,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⑶加强雏鸡的应激及鼠害防治,减少应激及鼠害损失。

⑷严格雏鸡的脱温饲养管理,掌握脱温及转群的最佳时间、脱温饲养关键技术,以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损失。

⑸加强育成鸡放养管理,做好放养前的准备、放养训练工作,及时淘汰病、弱残鸡,科学掌握放牧的最佳时期、时间、规模与密度。加强不同季节放养期间的补饲、饮水、应激防治和野兽侵害等管理,定期进行免疫、驱虫、消毒和疾病防治,节约饲料成本,降低各种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⑹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积累等特点,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做到适时出栏。

5、通过试行林牧、草牧、果牧结合的新型养殖模式,探索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打造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

⑴充分利用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地确权,实行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政策,对承包的151.5亩林地进行示范种草养鸡,实行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试行林地种草补饲,既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又可有效地保护林地内资源,使林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⑵探索粪料育虫补饲,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污染。充分利用农户的各种下脚料、废弃杂物、猪牛粪或鸡粪及农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等进行育虫养鸡,对育虫处理后的废料用于牧草和树木施肥,减少养殖污染。以节约饲料成本,提前出栏,实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促进养殖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13年3月——2013年12月,对宜春养鸡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全市的土鸡品种及农户散养鸡现状。

2013年6月——2013年7月,完成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申报,制定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点。

2013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30日,对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情况、经验或成果进行总结,并申请验收。

九、保障措施

1、成立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项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小组办公室设在江南风韵公司,由*****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其职责是开展本市油茶林下土鸡养殖现状调研,制定本市土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计划和项目评估,制定目标考核及管理办法,协调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技术支撑: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油茶林下养殖工程专家组,确定专职专家负责土鸡产业技术方案的制定、示范乡镇和示范户打造、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同时加强油茶林下养鸡相关技术、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培训,一是抽调技术骨干到市上进行培训,二是对畜牧兽医在岗人员进行一次轮训,三是开展土鸡养殖规划户技术培训,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指导,切实为广大养殖户解决具体问题,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确保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成功。

4、项目管理:示范户的建设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实施小组负责规划、选址、建设技术指导和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资金兑现:草种补助资金在购买草种时一次性补助到位,规模场补助资金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按程序申报兑现,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审计。

7.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篇七

1 那坡县油茶发展现状

油茶在那坡县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 那坡县主要种植的是普通油茶, 又叫中果油茶。全县9个乡 (镇) 都有油茶分布, 主要产区是坡荷、城厢、德隆、百都、百省等乡 (镇) , 全县面积在, 66.67 hm2以上有32个村占全县村总数的25%, 有970个村民小组有油茶林, 占全县村民小组的63%。那坡县虽然是油茶老产区, 但多年来由于思想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少, 经营管理粗放, 产量很低。

那坡县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管理粗放, 不铲草, 不砍寄生枝, 放任自留, 处于半野生状态, 杂草、灌木与油茶混生, 争水、争肥、争光, 油茶生长不良;二是没有采用良种造林, 品种混杂, 种植过密;三是树龄大, 林相衰老, 很少进行松土施肥和复壮更新, 林地板结, 透气性差;四是病虫危害严重, 防治措施不力。

要想改变那坡县目前油茶低产的现状, 首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领导, 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特色农业产业来抓, 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和科技投入。其次要抓好低产林的改造, 大力加强现有油茶林的抚育管理和垦复施肥, 迅速提高油茶产量, 这方面那坡县过去也有成功的经验。如那赖村规八生产队1980年搞0.17 hm2的垦复施肥试验, 1981-1984年平均收入干茶籽为91.5 kg, 667 m2产量为35 kg, 比未垦复前的1979年的收入产量45.5 kg, 667 m2产量为17.5 kg, 增产1倍。 (见表1)

实践证明, 油茶垦复施肥, 当年得益, 2 a丰收。

2 软枝油茶造林的技术措施要点

2.1 大力推广软枝油茶良种, 营造油茶丰产林

岑溪软枝油茶是由广西林科院经过十多年系统选育出来的良种, 主要产于广西岑溪市, 以枝条软韧, 挂果下垂而得名, 属普通油茶中一个农家产品。具有速生高产, 早结稳产, 含油率高, 油质好, 适应性广等优点。今后那坡县新种和更新造林都要全部采用软枝油茶良种, 做到非良种不种, 实现良种化[1]。

2.2 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 坡度平缓, 阳光充足, 土壤酸性或微酸性, 海拔1 000 m以下的丘陵或山地为造林地。

2.3 细致整地, 提前挖坑, 保证造林质量

要求在造林前二三个月进行林地清理、挖坑, 按宽50 cm×50 cm, 深40 cm的规格挖好种植穴。打碎土块, 清除石头、草根, 填回表土, 红土放坑面, 以保持水分。株行距3 m×2 m, 每667 m2种植110株。一般是秋、冬季挖坑, 冬、春气阴雨天造林, 避免太阳大, 天气干旱时上山造林。营养袋造林, 先撕破营养袋, 土团不给散, 也可只撕破袋底[2]。

2.4 抚育管理

幼林管理:造林后第1年7-8月进行铲草抚育, 追施一次尿素, 在阴雨天或下雨前, 距植株蔸根部20~30 cm挖浅沟施下, 每株25 g, 第2年后于2-3月继续进行铲草松土追施氮肥, 每株50 g。最好实行林粮间种, 以耕代抚。

成林管理抚育:成林后每年至少铲草1次, 每隔3~5于秋冬季垦复深挖1次, 深度达15~20 cm, 树冠投影内宜浅, 树冠投影外宜深;坡度15°以下采用全垦, 15°~25°采用带垦, 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另外, 每年采果后还要合理修剪油茶林。

3 老油茶林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要点

目前, 那坡县约有0.33万hm2老油茶林属于低产林的改造范围, 要突出抓好现有油茶林的抚育管理, 进行低产林改造, 在科学技术方面, 要采取如下措施。

3.1 整理林地, 清除杂草、灌木, 砍掉寄生枝

要组织和发动群众年年坚持大砍寄生枝, 可以结合在夏季铲山时一起进行, 因为夏季寄生枝果实尚未成熟, 及时砍掉, 免于传播。此外, 夏季正是油茶坐果长油时期, 砍掉寄生枝可以减少养分消耗, 减少落果, 促进长油保果, 对提高当年产量, 具有重大意义。也可以到冬季捡果以后进行。总之, 一定要在年内彻底清除, 不留患根, 以免传播, 且以后年年坚持, 做到砍早、砍小、砍了, 促进油茶生长。

3.2 整型修枝

整型修枝是促使一些低产、老化的油茶林“起死回生”的主要措施。一般在采果后至春梢萌芽前剪除枯死枝、病虫枝、重叠枝、细弱内膛枝、脚下枝和下垂枝等无效枝条, 修剪时要因地制宜, 剪密留稀, 去弱留强, 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3]。

3.3 改良林地土壤, 大搞垦复施肥, 建立油茶丰产林基地

油茶是“抱子怀胎”的树种, 一年到头花果不断, 消耗养分多, 如果缺水缺肥, 养分供应不足, 就会出现明显的大小年, 因此, 必须通过施肥, 才能增加产量, 这是油茶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低改的第1年冬季要合理地进行全垦深挖1次, 垦复方式要根据林地坡度不同, 采取不同的方式。全垦:坡度在15°以下的林地采用全垦。带垦:坡度在15°~25°的林地采用带状垦复, 即沿着行间的水平带挖成带宽2~3 m的平台, 坡度在26°以上挖成1.5 m左右的平台, 逐年扩大, 筑成里低外高的带状梯形, 和在带的上方挖一条10 cm左右的小水沟, 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山”。

施肥:要氮、磷、钾配合使用, 根据油茶生长情况和季节不同而定, 一般生长不良和春季多施氮肥, 而夏秋季施磷肥和适当的氮肥。施肥量:农家有机肥250~500 kg/667 m2, 化肥每667 m2施磷肥50 kg、氮肥50 kg及适当的钾肥或复合肥100 kg。施肥方法是按树冠投影挖环状小沟施放, 沟宽15 cm, 深15 cm, 并盖土填平。

3.4 老林更新造林

选择树龄已严重老化, 品种混杂, 产量很低, 采取其他措施收效甚微的老残林, 采用优良品种进行更新改造成为新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全部砍掉, 重新整地挖坑进行造林;二是采用预栽更新的办法, 先在老残林中按规格进行挖坑整地, 预栽优良品种苗木, 待其成长成林后, 才全部砍掉老残林, 这样在短期内不影响林农收入。

3.5 高冠换种, 即嫁接换冠

选择生长旺盛的幼林、壮龄林中基本不结果或常年结果在0.5 kg以下的低产植枝, 或树高、枝少, 采摘不便的植枝作砧木, 采用优良品种的枝条作接穗进行高冠嫁接, 可以提高油茶林的产量、质量[4]。

3.6 防治病虫害

那坡县油茶病虫害主要有油茶象鼻虫、油茶尺蠖、油茶毒蛾和油茶炭疽病、煤污病等, 特别是油茶象鼻虫危害较大, 每年5-8月成虫蛀食油茶果汁液作为营养, 危害油茶幼果, 坡荷、德隆乡危害较严重, 影响产量, 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是结合冬春垦复, 消灭越冬幼虫, 在成虫大量出现后, 利用其假死特性, 摇树掉落捕杀和拣要油茶落果, 消灭果中幼虫及摘除病果烧掉。二是结合冬挖抚育, 砍掉病枝, 清除地面病原物。三是防治油茶炭疽病。煤污染病, 可用8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喷灭 (一包对水25 kg) , 或用70%甲基硫菌灵喷灭 (一包对水40 kg) , 较严重的可以两种同时一起使用。四是防治油茶象鼻虫、油茶尺蠖、油茶毒蛾等虫害, 可用40%的甲胺膦喷杀 (一瓶对水50 kg) 或用40%的金钻头喷杀 (一瓶对水50 kg) 。五是利用天敌, 积极发展养蜂和用白僵苗菌防治成虫。六是加强种子、苗木检疫, 防止病菌、虫害传染、扩散和蔓延。

4 结语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 确定促进油茶产业良好发展,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领导, 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特色农业产业来抓。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地油茶生产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实施软枝油茶造林的技术、老油茶林低产林改造技术, 提升油茶产量, 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如此不仅能够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还能推动油茶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云光.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17) :233-234.

[2]张学顺, 卜付军, 鄢洪星, 等.信阳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 2011, 31 (1) :44-45, 48.

[3]韦利华.云和县大源乡生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0) :125-126.

8.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篇八

一、选地

选地要求:红壤或红黄壤土地,土层深厚(8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值5~6.5;海拔高度以100~500米的丘陵、山岗、平原地区为宜;坡地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林地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且开阔、无寒风的地方为好;坡度以25度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尽量避免选用高山、长陡坡、阴坡及积水的低洼地。

二、整地

1. 旱地。做垄打穴,垄宽1米、高15厘米,打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60厘米。

2. 坡度小于10度的山地。全垦撩壕或打穴,垦深15~20厘米,3米行距水平环山撩壕,壕沟深60~70厘米,宽60厘米;或环山定点打穴,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

3. 坡度大于10度的山地。沿等高线水平开带,外高内低,带宽2米,带间距3米,带上按株距2米定点打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50厘米。

三、施基肥与回填

在壕、穴内施放农家肥,或每穴施菜枯饼肥0.5~1千克,或每穴施三元复合肥0.25~0.5千克,肥土要混合均匀,然后回填表土,复土高出地表10~15厘米,并将穴填满堆成馒头形。

四、选用苗木与栽植

1. 选用苗木。选用1年生或两年生优质嫁接苗,1年生苗要求高12厘米以上,2年生苗要求高30厘米以上。宜在雨后起苗或在起苗前一二天灌水后起苗。起苗用齿耙,尽可能保全须根。应随起随栽,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完。

2. 栽植。

①苗木处理:栽植前用磷肥黄泥浆蘸苗根,2年生苗应打去80%的老叶,以减少水分蒸发。

②栽植密度:株行距2.2米×3米,每亩栽植100株左右。

③栽植时间:以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植为宜,选择雨后阴天栽植,天旱土干时不栽。若栽后在2~3天内下雨更佳。

④栽植要求:做到栽正、舒根、踏实(一定要踩紧)。提倡深栽、早栽,以增强幼苗的抗旱抗寒能力。

⑤灌水要求:栽后浇1次定根水,在苗基部覆盖稻草或芒萁,以防冻保湿,提高苗木成活率。

五、抚育管理

1. 抚育。一般连续抚育3年,每年两次,第一次在5~6月黄梅季节之后进行,第二次在8~9月进行,主要是除草松土,培蔸扩穴。特别提倡以耕代抚,在新造林地间作农作物,以套种花生、豆类、油菜等为佳,间作作物距离油茶植株65厘米左右。

2. 定干整形。新造油茶林应在幼树距地面0.5~0.8米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后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厘米的健壮枝条4~5个作为骨干枝。主枝、副枝间距宜保持60~70厘米宽。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过密枝,要及时剪去。

3. 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3次梢。随树龄大小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也可在6~7月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50~100克;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千克。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应逐年递增。施肥方法:①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冠以内的林地上,再结合中耕把肥料翻入土中;②环状沟施:在树冠外沿挖宽20~30厘米,深25~30厘米的环状施肥沟,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内,并用土盖好填平。

9.油茶生产技术规程 篇九

第一条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生产岗位安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第二条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管理制度《生产岗位安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全操作规程》。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第四条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第五条

不准超高、超重装运钢材原料,不准超高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第六条

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上反映。

第七条

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认真贯彻“十字操作法”,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第八条

10.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篇十

作 者:张伟 孙娟娟 卢远东 作者单位:张伟,卢远东(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4)

孙娟娟(佳木斯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1.油茶良种苗木质量控制技术 篇十一

容器育苗是可以避免裸根苗的诸多弊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是一种高效的育苗方法。湖北省现在统一推广2 a生嫁接容器合格苗。为了提高苗木规格,黄陂油茶育苗示范基地在影响油茶苗木质量的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影响苗木质量的因素和采取的措施,提高苗木质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调查地选择黄陂油茶定点育苗点。武汉市黄陂李集育苗基位于黄陂区李集街。距汉十高速公路27 km,距黄陂城区25 km,距泡桐集镇不足1 km。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具有典型的南北过渡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53~134 ℃,≥10 ℃的年有效积温为5 222 ℃,极端最低气温-137 ℃,极端最高气温为397 ℃。年平均日照1 993 h,平均日照率45%,无霜期244~253 d,年平均降水量1 100~1 135 mm,多集中于4~7月,约占全年的51%。海拔60 m左右,土壤肥沃疏松,pH值在60~70,上游有矿巴水库,水资源丰富。

2调查方法

育苗时间为2013年5月,苗木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10日,苗木生长完全停止,苗木新梢萌发前。调查不同因素的样地100株,全部采用单因素分析。主要因素①不同的油茶品种‘长林3号’、 ‘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3号’和‘长林27号’。②容器的大小和摆放方法,口径45 cm和口径55 cm,沿顺序摆放和隔两行摆放。③矮化修剪5月1日、7月1日、9月1日和不修剪。

3影响油茶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3.1油茶品种

湖北省推广的主要品种为‘长林3号’等5个品种,这些品种丰产期产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有研究,但品种苗期生长量未进行全面分析。黄陂油茶育苗基地2010年后采用分品种育苗,分品种苗木生长整齐,依高径比数据代表苗木优质度,排序为‘长林4号’>‘长林23号’>‘长林3号’>‘长林27号’>‘长林18号’。‘长林4号’生长量大,综合评价是苗期表现最好的品种。

3.2苗木嫁接和管理

(1)砧木:油茶嫁接的砧木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培育良好的砧木,首先是选择成分成熟的果实并及时处理,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病虫害种子,及时沙藏或冷藏,确保种子的质量。同时,采用新鲜干净沙做床催芽,种子消毒播种,上层覆厚沙,床面盖薄膜或遮阴网,控制水分调节芽苗生长速度等技术措施,确保芽苗培育质量。

(2)圃地的选择和基肥:圃地以选择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的水稻田为宜。针对油茶育苗圃地的准备和处理,研究提出每亩施肥3 000 kg农家肥或加工后的有机肥再加入50 kg过磷酸钙,深翻日晒,次年2月底再深翻做床,整好床面。在移栽前5天加盖3 cm以上的黄土,喷施多菌灵待用等技术措施。

(3)良种穗条:培育油茶嫁接壮苗,穗条质量是关键,嫁接穗条必须从专用采穗圃中采集,穗条以半木质化为标准,越早越好,越早嫁接移栽,嫁接伤口愈合越早,生长量越大,当年出圃率就高。

(4)包扎材料:通过对铝皮、塑料绑带、塑料夹子、塑料套管、铁心扎线等帮扎材料的对比试验,得出铝片包扎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855%,平均达到132个芽。综合各成活率、生长量得出铝片是最好的绑扎材料;油茶芽苗砧嫁接全叶嫁接成活率最高,可达885%,半叶嫁接成活率为690%;旧沙床对苗木成活率影响较大,成活率仅达20%,而新鲜沙苗木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

3.3嫁接容器和摆放

全省油茶育苗基本上采用轻基质容器育苗,容器的口径大小主要有45 cm和55 cm两种,长度一般为100 cm。在使用相同口径容器时,摆放不同密度的主要措施为隔行,具体数量不等,一般2~5行隔两行,有利于通风透光。根据调查的数据,口径55 cm的油茶苗木生长快,2年生苗高可达到402 cm,地径430 mm,隔行摆放的油茶苗木生长更好,苗高达到425 cm,地径达到445 cm。

3.4矮化修剪促分枝

从表3可以看出:控高处理与自然生长的2年生油茶嫁接苗地径开始无差异,后期有差别,控高生长的地径比对照大04 mm。春梢短截后,分枝率达555%,比对照提高55%,苗木经第三次控梢短截后,分枝率比对照提高15%。说明2年生油茶嫁接苗控梢短截矮化可萌孽大量分枝,有效提高苗木质量。

4结论与讨论

(1)不同油茶品种苗期生长量不同,采用分品种育苗有利于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整齐,便于管理。油茶良种造林采用多品种混栽,选用良种应将育苗成活率、苗木质量和后期产量、出油量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后推广应用。

(2)油茶嫁接育苗的各个环节对苗木质量均有影响,应选择健壮的砧木;选用饱满芽、无病虫害、品种来源清楚的良种穗条做接穗;最好用铝皮包扎;育苗床选用疏松、排水良好土壤,进行严格的消毒,轮作;叶面施肥很关键,应合理控制施肥量,保证苗木的生长,并同病虫害防治结合起来。

(3)全省应推广口径5.5 cm的容器培育2年生嫁接容器苗,并控制密度隔行摆放,每亩最好摆4~5万个容器,保证通风、透光,提高苗木质量。

(4)矮化修剪可促进分枝,控高增粗,保证优质苗木造林。

12.油茶育苗新技术 篇十二

关键词:油茶,育苗,采集,培育

油茶的育苗方式有:实生育苗 (即种子播种育苗) 、嫁接育苗 (即芽苗砧接繁殖) 和分株育苗三种。为保持油茶的优良特性, 实现高产稳产, 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即芽苗砧接繁殖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其操作技术如下。

1 砧种的采集及处理

在寒露节和霜降节后收摘球果, 采果时树上有5%~10%的球果微裂, 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果实采收后摊凉于干燥通风的楼房中, 每天翻动2~3次, 不宜曝晒。摊凉7~10天, 待大部分球果自然开裂, 组织人工剥离拣籽, 选取饱满无虫眼的大粒种子, 除去杂质后集中摊放在通风干燥的楼房中阴凉干贮藏。无楼房条件的, 在宽敞, 通风的水泥房间地面离地30cm高架设木板, 将种子摊放在木板上面。厚度10cm左右, 每天翻动1~次, 防止发热霉烂。

2 芽砧苗的培育

2.1 沙藏圃营建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又利于排水、光照充足且地势宽阔的地块建立沙藏圃, 建成长10~15m, 宽80~100cm的播种床, 床面用已消毒的干净河沙平铺15cm厚, 预留3cm沙作盖种用。苗床间要开设排水沟。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装入透水袋中浸入流水塘泡3~5天, 吸足水份后, 取出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h, 再用清水洗净种子。

2.3 播种

3月上旬开始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沙床上, 种子不宜重叠, 适量浇透水分, 上盖3cm厚河沙。规模育苗应分批播种, 每隔7~10天播一批, 分3批播种结束。播种盖种后用塑料膜覆盖于沙床上保温保湿。

2.4 砧种培育期管理

播种后经常检查, 保持沙床一定湿度, 以手能捏成团、松后能散开为宜, 砧种培育期每周需进行一次种子检查, 若发现种子霉变, 须及时揭开上层沙进行种子二次消毒。待胚芽长到2~3cm时, 即可进行嫁接。未到嫁接期 (4月底) 芽苗开始出土, 加盖一层湿沙以延长出土期, 临近嫁接期芽苗未长出胚径, 每隔2~3天浇一次45~60℃温水以催芽确保按期嫁接。

2.5 苗圃地选择

宜选择距水源较近的宽阔地带, 要求光照充足, 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 pH5.5~6.5的微酸性黄壤、黄红壤、砂质棕壤地上。低洼高湿排水不良, 粘重板结或保水性能差的沙土、碱性土不宜选作苗圃。

2.6 苗圃地整理

嫁接前60天左右开始整理圃地, 施入发酵油枯250kg/667m2, 钙美磷肥150kg/667m2作底肥, 均匀撒施于圃地后深翻入土中, 再用敌克松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整地后即开始作床, 苗床宽1.2m, 苗床上加盖一层疏散黄心土, 减少杂草生长。嫁接移载芽苗前1天将苗床整平, 避免积水造成根腐以至死苗。

2.7 搭荫棚

嫁接前搭好遮荫棚, 遮荫棚架高1.8~2m, 用透光度为30%的遮荫网覆盖遮荫棚架上方, 以防被日光灼伤, 以免伤苗。

2.8 穗条采集与处理

到引种园选用树冠外围中、上部叶芽饱满的当年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的春梢作接穗, 穗条粗度达0.18~0.25cm。野外采穗须用具遮荫功能的纸箱盛装, 下用湿毛巾铺垫, 上盖湿毛巾保湿, 做好接穗保鲜工作, 接穗以随采随用最佳。如需远距离调运, 将枝条捆成30根一束, 基部用药棉或湿毛巾包裹, 竖立、整齐盛装于纸箱内, 避免积压和失水苗枯。运回后立即解捆插放于阴凉处湿沙上或土窖中。贮藏期间加强保湿管理, 穗条存放期间不宜超过3天。

3 嫁接方法

3.1 嫁接时间

4月下旬、5月下旬, 在接穗进入木质化阶段, 用切口锋利的单面刀片, 将接穗剪成1.5×0.8cm的长条, 再弯成筒状备用。在阴天和晴天的早、晚取砧, 并将细心取出的砧用清水洗净沙土, 盖上湿布, 放置于阴凉处备用。

3.2 断砧、劈砧

用单面刀片在芽苗种子的上方1.2~1.5cm处切断, 随即从砧木正中髓处断开, 开口长约0.8~1.0cm。

3.3 削接穗

先削去接穗的1/3~1/2的叶片, 将接穗倒拿在左手母指与中指之间, 一面紧贴食指尖上, 在距芽的基部0.2cm处开始斜削一刀, 斜面成30°, 削面长0.8~1.0cm;再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斜削一刀, 使接穗成薄楔形, 正交会于髓心, 削面一定要平整光滑 (只能削一刀) 。最后在芽尖上方2~3mm处斜切断, 成为带半叶一芽的接穗, 然后置于清水器中备用, 清水器中置放时间不能超过5min。

3.4 嵌接穗

先将制作好的筒状铝片圈套住芽砧, 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对齐, 如砧穗不一致, 对齐一面即可.再将套筒轻捏, 使砧穗紧接, 稍露削面1~2mm, 以利愈合。

3.5 芽苗栽植

芽苗嫁接后移栽苗床, 初植密度为5~6万株/667m2, 行距8cm, 株距8cm, 单株栽入苗床, 稍压实, 深度以露出接口的铝箔片套筒为宜。栽后淋透定根水, 然后取长为1.8~2m的竹片 (竹片距离为50cm左右) 若干, 起拱盖膜, 四周用土密封压实, 以保持温湿度。

3.6 芽苗管理

3.6.1 除草、去萌、去杂:

从嫁接后40天左右开始, 揭除拱膜, 及时除草、去杂, 注意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 一直坚持到10月份。

3.6.2 去花芽:

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 影响苗木生长, 应及时摘除花芽。

3.6.3 调整温、湿度:

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 易造成苗木灼伤, 应检查遮荫网是否破洞, 及时补密遮荫, 同时要定期浇水补充水分。若遇长期阴雨连绵天气, 地下水位上升, 易造成根腐病, 此时应加大通风透光的管理, 抓紧清沟排水, 以防涝害。

3.6.4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 揭膜后每10天左右连续喷旆波尔多液3~4次, 预防炭疽病的发生:雨季加强清沟排水, 降低地下水位, 预防根腐病等发生。虫害以芽虫、造桥虫等为主, 主要危害嫩梢及枝叶, 在春、夏、秋梢抽生期, 菊脂类药混合施用, 效果较好。

3.6.5 第二年管理:

第二年的管理工作主要有除草、去杂、打顶和病虫的防治。病虫害以预防为主, 发生初期及时对症下药, 每7~10天喷药一次, 连喷2~3次效果最好。

4 苗木整形与出圃

夏梢停止生长, 秋梢萌动前将徒长梢剪掉, 使生长势弱的苗木见光促发新梢, 提高生长量和苗木的出圃率。修剪后同时能促发苗木分枝, 经回缩的苗杆上可抽生2~4个分枝, 即在苗木生长后期完成矮化定干整形工作。将苗木整体高度控制在30~50cm以内, 有1~2个分枝以上, 根系发达, 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培育成矮化、健壮、分枝多的优质苗, 为油茶稳产高产提供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白涛, 周建华, 王少明, 等.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新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18) :3747-3750.

13.焦化安全技术规程 篇十三

5.2全体职工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防火、防爆、防毒等方面的制度、法规以及我厂的安全技术规程。必须认真按受“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必须能够正确使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防毒器具和监测仪器,确保安全生产。

5.3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级领导都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抓安全要“以人为本”,突出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一级管好、带好一级,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五同时”和“四不放过”,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4各级领导都要真正担负起安全教育和组织修订、完善安全技术规程的责任,禁止违章指挥和强迫工人冒险作业。职工有权拒绝领导违章指挥和强迫冒险作业。

5.5全体职工要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及其它安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5.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班前、班中严禁饮酒,班中不准脱岗、串岗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7每周一为全厂“安全活动日”时间,每次不少于一小时,活动时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三落实”,并认真填写活动记录,活动日不得无故占用,占用后第二天要补上。

5.8全体职工必须坚持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群众和事故的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5.9职工不准私自将小孩亲友带入厂区或生产现场,有义务制止任何闲杂人员在厂区内活动。工作中不准干私活和睡觉。

5.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班中发现不安全现象要及时汇报,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5.11全体职工必须严格按劳保品配发标准正确地穿戴好一切劳保用品,禁止敞怀或破衣烂衫上岗作业。

5.12女职工禁止穿高跟鞋、喇叭裤上岗操作,必须把长发卷到工作帽中,以防事故发生。

5.13要害岗位禁止外来人员和外岗人员随便进出,不准穿戴钉子鞋,如需参观、检查需经保卫、安全部门批准方可进入,并在要害岗位建立“来客登记薄”。

5.14各易燃易爆区域必须标志明显,应配置必要的消防灭火设施及设备,各类消防设施、用具任何人不得乱动,用后的灭火器应及时装填,防火设施要有专人保管。

5.15易燃易爆区域要根据其特点采用相配套的防爆电器装置,各类电机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5.16粗苯区域必须全部采用防爆电机、防爆照明、防爆通风机。粗苯管线间法兰处必须有良好的联接卡子,以保证接地完好。

5.17禁止把易燃品、爆炸品、危险品、剧毒品„„等等有害物品带入办公室、休息室、操作室内。

5.18非岗位人员严禁操作,非司机禁止开车。

5.19各类设备、管线、槽缶严禁跑、冒、滴、漏,发现此类情况要立即处理。

5.20严禁用铁器敲打各类管线,管线上禁止接电焊机地线。

5.21各类防护装置:如拦杆、照明、护罩、护网、信号、警戒标、警示牌„„等严禁随意拆除,确因检修需要拆除的,须设临时标志,检修后要立即恢复,以防发生事故。

5.22暖气、蒸汽管道上禁止放破布、手套和易燃品,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不准私自接电炉子。

5.23避雷系统每年必须定期(春季)检测一次,以保持良好接地。

5.24严禁乘坐和跨越皮带,禁止用皮带机运送,工具物品等。严禁敞怀和衣冠不整看守皮带。皮带运行中严禁触摸皮带上运行的任何料物等,确实必要时应停机作业。

5.25刨镐时对面不准站人,二人之间相距二米以上,并不得突然后退,必要时应停机作业。

5.26高空作业(2米)应戴好安全带,使用砂轮机时应站到侧面,上下楼梯要扶好栏杆防止滑倒。

5.27禁止从高处往下投掷一切物品,确需往下投掷时,下面一定要有专人看守,双层作业时,中间要有隔板或安全网等设施。

5.28各类安全设施:栏杆、护罩和极线、开关、接地、照明„„等等必须齐全、好使,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5.29搞好文明生产,要做到活完地净,机器光,马达亮,窗户明,确保岗位卫生达标。

5.30岗位上要有足够的照明,以保证正常的生产和检修。

5.31冬季下雪时各单位要及时组织清除积雪、冰溜子、梯子上要扫干净,确保不滑,确保不摔伤人。

5.32各种上、下水口、电缆沟、井等都要盖、板或护栏齐全、好使。

5.33高空窗口、吊装口、栏杆上严禁坐和卧,以防掉下摔伤。

5.34严禁在铁轨上坐卧和休息,通过铁轨时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以防机车伤人。

5.35设备运转时严禁清扫和加油和触动转动部位,需清扫、加油时应在停机后进行。

5.36岗位上严禁用火炉取暖,特别必要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经厂安全部门检查批准方可使用,预防煤气中毒。

5.37禁止用苯类产品、腐蚀性、挥发性强、刺激性溶液洗手,洗器皿、物品等,以防灼伤。

5.38因检修、抢修的需要有封闭道路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挂红灯、周围有围栏、有标志、有专人监护等等。

5.39计划检修、停机检修一小时以上者都要办理“检修安全措施表”,经有关部门批准,措施落实后,方可施工检修。

5.40禁止在水封槽、冷却水池、水沟、凉水架处洗手、洗物品,以防掉入池、沟中或引起中毒等。

5.41各类受压容器的安全装置(压力表、放散管、液面计、放散阀„„等)必须齐全好使,并做到定期检查和校验。

5.42不允许带电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带电作业时,需经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制定落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检修。

5.43电工作业必须二人以上,一人检修,一人监护,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有明确的监护责任和监护措施。

5.44设备检修应停电进行,关闭事故开关、联锁,做到谁拉闸谁送电,其它人不得送电,检修前挂好“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牌,确保万无一失。

5.45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切断电源,立即抢救,电气、油类着火严禁用水扑救。

5.46苯区域严禁机动车辆通行,禁止使用手机,进入危险区域的车辆,应加阻火器,确保区域内的安全。

5.47机动车辆要遵守规则,礼貌行车,装载的货物严禁超重、超高、超宽,超长捆绑要牢固,超高、超宽时要加小红旗,以示告警。横跨道路的管线、桥架、电缆线等设施,在距地机最低处要挂标高标志牌。

5.48行灯电压不许超过36伏,潮湿地带不许超过12伏,易燃易爆贮槽内电压也不许超过12伏。

5.49除办公室、休息室内一律严禁吸烟,严禁在室外随手丢弃塑料袋、报纸等杂物。

5.50凡新工人入厂、实习、代培人员均需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51特殊工种人员需经特殊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按规定定期考审。

5.52发生人身事故必须立即上报、抢救,除按“四不放过”处理外。三天之内提出事故报告,报主管部门。

5.53生产工人患有职业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疾病,凭医院诊断书、人事部门要及时给予调换工种和岗位,确保人身安全。

5.54各类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分类妥善存放,并有专人负责,建立发放台帐备查。

5.55在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区域内不许吸烟、动火,如需动火,必须执行厂“动火制度”。

5.56氧气瓶和乙炔瓶要分开存放,检修时二瓶间距不得小于5m,距火源要10m以上,防止爆晒。

5.57厂内严禁架设临时线路或随意设置路障,防止意外伤人,确需架设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挂醒目标志,夜间挂警示灯,用后立即拆除。

5.58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必须坚持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否则不得实施和投产。投产前必须“三规”齐全,并经过培训合格。

5.59在易燃易爆场所(如苯区域、煤气区域)工作,应采取防止打火花的措施,如工具涂沫黄油,使用铜质工具等。在挖墙洞,砸地面时要边施工边浇水。

5.60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和生产、检修联系制度,否则不准作业。

5.61进入塔、槽、罐或其它容器内作业,必须经过清扫、蒸吹、洗刷、卡盲板、监测合格并采取必要的通风防毒措施后方可进入。并有专人监护,监测责任和监护救助措施明确。

5.62使用煤气应先点火,后开煤气阀门,严禁先开煤气后点火,以防爆炸。煤气区域或有可能积聚煤气、苯气等有害气体的场所内,严禁休息、睡觉和逗留。

5.63经常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本着“四定”:(定整改措施、定负责人、定整改完成期限、定验收人)三不推(班组能处理的不推给值班区、值班区能处理的隐患不推给分厂、分厂能处理的隐患不推给公司)的原则加以处理。

5.64新项目、新工艺投产前,有关部门必须提前十五天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职工经陪训后,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5.65严禁电线电缆搭设在安全栏杆,设备钢结构框架平台上,非常必要时在搭设处采取附助绝缘隔离措施,以防电缆老化漏电伤人。

5.66易燃易爆区域及靠近爆破现场严禁拨打手机。

5.67通廊屋面瓦楞板、绑扎要牢固,禁止站人攀登和在周围逗留,防止坠落或落物伤人。

5.68非安全通道禁止通行,严格禁止攀登栏杆、建筑物结构件或跨越设备,绕近道图省事行为。

5.69生产必须为检修创造必要的检修条件,认真执行生产与检修联系制度,填写“检修作业票”有关内容,指定生产监护人,明确监护责任和监护救助措施。

5.70生产人员必须向检修人员交代生产准备情况,输送物料情况及安全注意事项,必须审核检修安全措施。

5.71检修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生产与检修联系制度,确认检修作业环境,安全无缺陷,明确安全注意事项,确认检修各项安全措施,监护救助措施到位,并征得生产人员同意后,方可检修作业。凡特殊、危险的检修作业(易燃、易爆、易中毒、20米以上的超高空作业),即使检修工作量很小,也必须提前向分厂安全主管人员通报,制定安全措施,批准后方可进行。

5.72在通风条件较差的煤气区域,苯类区域(如地下室、通廊、泵房等)检修操作或巡检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采取足够有效的通风措施.5.73非本岗位人员严禁动用岗位任何设施,闲杂人员严禁在厂区内走动。

5.74处理苯类跑冒事故时,必须戴隔离或防毒面具,并且穿防静电鞋或布底鞋,穿防静电服。

上一篇:端午粽作文450字下一篇:江南为题目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