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8篇)
1.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一
新课改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多少年来,令很多同学最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写作了。写作为何让学生如此头疼呢?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消除学生的“头疼症”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新课改地进行,使我在教学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现在,我将我多年来总结的写作方面的经验向各位同仁们汇报一下。
一、认真观察生活,写作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现实,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一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 段文字确确实实的写了鲁迅幼年时白草园的景物。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精彩呢?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百草园的景物特点,他用“碧绿”来形容菜畦,把作者所观察到的 真实颜色写了出来。用“光滑”来形容石井栏,说明作者亲自感受过。用“高大”来形容皂荚树,用“紫红”来形容桑椹。为什么作者能抓住白草原的景物特点,写 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 己的心去理解、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的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树真情实感。切忌胡编烂造。
二、学会积累材料,并学会迁移运用
现 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而面对写作却无话可说,其原因是平时很少进行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的材料,所以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 可写,我认为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一点也不假,只有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但仅仅靠 多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他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相信积累多了,作文水平定会提 高。
三、大力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 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对于学生来讲,我们应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历史上有很多 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的,如王勃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当然不能一味的模仿,还应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形成好的文风。
四、多写片断,多记日记
学 生的课外时间非常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整篇的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可让他们平时多进行练笔,多写片断,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 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个草薄,把你所见所闻所感所为随时记下来。”的确,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写片断,多记日记,让自己的感情淋漓 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可以对国家大事发表 意见,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发表看法。相信,日久天长,他们的写作水平定会有所提高。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 们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应尽量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例如,我布置了一篇《父亲》为题的文章,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个感 人的事例:爷爷不慎摔倒,父亲形影不离的照顾,以此来表现父亲的孝,从而很好的表现了父亲的优秀品质。但他作文的很大缺点是用词不恰当。而我正因为看中了 他用例感人这一点,而对他大加赞扬,在赞扬的同时委婉的让其改正用词不当的毛病。在这样的批语的引导下,用心 爱心 专心 1
以后他的作文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精彩。所以在学生 写作时,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造句、选取事例等方面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就应该多给予赞美,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批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还会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由厌恶写作到热爱写作,只有这样,写作才能让他们乐此不疲。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二
那么, 怎样做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 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正确引导, 使学生掌握与写作有关的各种能力
有的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 这是客观事实。但假如教师引导得好的话, 他们就能掌握与写作有关的各种能力, 就不会怕写作文了。有哪些能力需要他们掌握呢?
1. 欣赏能力。
不是有位名人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一句话吗?在我们学生的身边, 有很多美丽而感人的东西。其中很多都值得学生去玩味。比如书本上, 报纸杂志上, 都不乏名家名篇, 精典之作, 并且很多诗文都有深刻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有欣赏的能力。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欣赏什么东西, 如何去欣赏。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及“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等, 教师讲解时就应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意蕴, 发现其中的意境美。
2. 吸收能力。
就跟人吃了东西要会吸收一样, 学生读了书也要会吸收, 那样才能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比如学了朱自清的《春》之后, 就要学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抒情。再比如学了林觉民的《与妻书》之后, 就应学会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之情, 怎样抒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领悟并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之后, 动起笔来就不会觉得难了。
3. 表达能力。
在很多时候, 人们总会有“眼高手低”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应如何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情感、体验等诉诸笔端呢?可要求学生从小段文字写起, 只要能表达清楚一个意思就行, 然后慢慢地加码, 最后成篇。并且选取学生最有东西可写的内容让他们写, 诸如同学之间的情谊, 父母外出打工后对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在家孤独的内心体验等, 把自己真切的感受倾注于笔端, 写出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 学生的表达能力就提高了。
4. 修改能力。
大多数好作品都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到一个标点, 大到布局谋篇, 都应作精心的修改。有时就是改得面目全非, 也是值得的。可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愿做这道工序。他们常常一蹴而就, 结果都是未能写出好的东西。大家都知道,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经过十多次修改才定了下来;贾岛的“推敲”的故事更是写作美谈;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有一位作家, 写一行空九行, 就是为了修改……名人大家尚且如此, 作为学生就更应在修改上下功夫。
二. 师生共同挖掘, 让学生发挥与写作有关的农村优势
农村虽然不如城市那样先进发达, 农村教育虽然落后于城市 (教育资源没城市丰富, 师资力量没城市雄厚, 教育设施没城市齐全) , 但如果仅仅从写作方面来说, 其实农村是很有优势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必须共同努力, 把农村里的一些与写作有关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学生游山玩水后可写一些山水游记;插秧割稻后可写劳动的感受;父母外出打工可写对亲情的渴望……
除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之外, 也有很多农村学生对城市的生活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他们寒、暑假时到过父母打工的地方, 并且现在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了解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这就使得农村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视野越来越开阔, 写作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甚至超过了城里的学生。
以上这些, 为我们农村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这些优势假如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农村学生也能写出好的作品。
三. 教师提供舞台, 叫学生耕耘与写作有关的文学荒地
作为农村的学生, 要想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一般是比较难的。这块领地他们几乎是空白。所以我这里说“文学荒地”。
但可以一步一步来, 不要太急。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板报这块阵地, 为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舞台。有的同学的作品“发表”在板报上后, 就有可能激发起写作兴趣, 从此爱上写作。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办作文报, 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的作品“见报”, 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再就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作文比赛, 比如“新世纪”杯作文大赛, 假如获了奖, 他们就尝到了写作的甜头, 或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可以选出一些优秀的作品, 推荐给相关的报纸杂志, 一旦发表了, 对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影响力那是不可估量的, 或许从此就诞生了一位未来的作家。
3.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三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在教学学生写作时,对怎样观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观察才会发现细节。所谓观察就是要在写作前对物体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一下,认真地探索一下,抓住所写物体的特点,这样写作时就不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二、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写作不仅要学会观察,也要学会课外阅读,积累课本以外的知识。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那么多知识的积累,学生的文章内容就会空洞,就会晦涩。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更要牢固读写结合的思想,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及表达,让学生学会理解作者的灵感、激情和思想,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的:第一,制定计划。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有选择的看书读报,不要很深奥的,不要滥读,可以广泛,比如军事、文学名著、美术等。对于一些较长的作品可以制定时间表来阅读,切忌半途而废。第二,和同学连手。看书不一定要自己买很多书,或者借很多书,可以几个同学联合,也可以全班大家都买书,然后互相传阅。这样同学们即可以阅读到很多书,又不会造成浪费。第三,要学会摘记和剪贴。学生们不可以看了就行,每个人的都不能记住很多东西。虽然看了很多,但也很容易遗忘,这样怎么可以积累呢?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在看到优美的句子或词语时,可以分门别类的把它们摘抄下来,有些报纸的内容可以剪下来粘贴在专门的本子上。
现在随着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家里有了电脑,这样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途径,让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阅读网上的文章,看博客,把有用的资料收集起来。通过这样的知识积累,学生的文章就会饱满,读起来润滑。
三、引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形成思维定势后,写出的文章不生动,也不精彩。所以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见解,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今后学生每碰到什么问题都会从多个角度去思维,使自己具有独特的视角。
四、写作中要展现自己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经历,所以要让学生写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文章,不再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养成具有独特的眼光,可以让学生练习写日记,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件,记下来,不是写流水帐,要加上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会品头论足,积累素材。在写作前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回忆一下自己是否经历过,然后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尤其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感悟身边的人、事、物、景,从生活积累中选择习作内容,写出自主、真实和创新的作文来。
学生每天会遇到新鲜的事物,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会有很多心里话要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生说真话并不是怎么想就怎么写,毫无遮拦,写到文章里的是想好了的内容,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但基本上应该真实,从而学生得到这样一种启示: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让学生有独特的构思和语言风格。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灵感,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让学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个性的展示。
4.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四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未来没有规划,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造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二是基础知识差,难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思想;三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通过环境的熏陶和培养,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另一方面还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目标.我觉得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设良好的环境,应该把题目放在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在教学语文作文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的时世焦点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或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散他们的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的经验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而不至于无米可下锅了.二、我们应该和学生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句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想法设法让每一位
学生喜欢自己,从而学好自己的这门课程。如何才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拥戴的老师呢?
(一)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你不博闻强识,爱好广泛,你怎么满足那些嗷嗷待哺,日益向上的学生?换句话说,今天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自己必须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否则你就难当大任。尤其是处在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多阅读各方面的资料信息,需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二)教师必须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的老师,让别人一瞧,就如同身受,自然而然地跟你产生共鸣。另外作为教师,我们除了教学外还要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尽量保持一个好心情,不要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一群愁眉苦脸的人,他们就会感觉压抑、沉闷,想提起学习兴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学生。
(三)教师的语言应该幽默、风趣。
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激情,使学生想听,愿意听。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会有疑必问,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教师要关爱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
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是有感情的,如果
你真心对她,她也会真心喜欢你,这叫爱出爱返。另外关心、体谅学生也是我们身为人师的职责,因为我们从事的这一行就是爱的教育。如果你对此不以为然,对学生冷漠,相信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因此要取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一定能行。
(五)、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所长、获得成功。如果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老是得不到老师的注意,他就会渐渐降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位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他会渐渐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怎么会有上进心,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别忘了你的一个微笑可以点燃孩子的一个希望,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你一句赞美的话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
(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大家知道学生都有向师性,你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学习好,那你必须严于律己,说一不二。
三、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使他们会学、乐学
比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它就不再索然寡味,而如果将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话,那些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5.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
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肯定诱导法
肯定诱导法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诱导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
事实上,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考取学校,进入初中或高中读书呢?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
6.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六
涟水县梁岔镇中心小学 朱晓红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说,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更是推动学生不懈追求的一种内驱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活,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兴趣 小学生 创设情景 观察 体验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作一个欢乐和文明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发展若能恰到好处地施加积极的正面影响,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作文教学也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只是在作文课上布置题目,就让学生完成,我想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要么是生搬硬套,瞎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这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对老师而言改作文亦然是一种痛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1、参与活动。针对小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我围绕作文教学精心设计作文指导和相关的作文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没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而是和他们一起玩画嘴巴、老鹰捉小鸡、两人三足跑等游戏。在热火朝天的游戏
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游戏的过程是怎样 的?谁说的、做的引起了你的注意?当你被蒙上眼睛,拿着粉笔去画时,当老鹰漫无目标地乱寻觅时,你心里是怎么想?又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用心去记忆,去体会。通过这样的指点,学生写作的兴趣盎然,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在作文中都有体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妙笔生花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表演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曾经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一节作文课。他上课的内容是:编童话故事。在课堂上,于老师和学生共同编演乌鸦被狐狸骗了之后发生的故事,师生打成一片,演得入情入景。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表演热情高涨,写作兴趣浓厚,学生编出的故事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想象。在作文教学中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我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二、丰富素材,积淀兴趣。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1、阅读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名句,它道出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的道理。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因此,小学生只读语文课本还不够,教师必须引导 2
他们多读课外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文章是相对少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如果不加强课外阅读,那我们依然是在充当井底之蛙。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课外信息的摄入量。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周报》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学到了写作思路、技巧等。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汇报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
2、观察积累。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
3、强记积累。学习优秀范文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琅琅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小学生是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4、笔记积累。多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书上圈点批注,对喜欢的语句进行摘抄,对感兴趣的事和物进行记录,这样,在作文时才能心中有素材,下笔如有神了。
三、体验生活,增强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1、学做生活有心人。作文离不开生活:小学生还没有“做生活有心人”的习惯。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凡是真实的作文首先要肯定。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能流露出童趣,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包括真实的愿望、真实的想法、真实的理解等)的作文在评价中首先要予以肯定。因为再优美的文章,缺少真情浇注,也只是矫揉造作的面具,缺乏旺盛的生命力。作文是表达情感的载体,只要我们把情感倾注于笔端,自然会有淙淙溪水从心中流淌出来,就能摆脱“公共语言”的束缚,写出个性化的语言。
2、走进生活。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时,还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深了,才会乐于表达。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作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4
百花盛开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小河边、田野上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大自然的美丽;秋天,大地一片金黄,果实累累时,我们可带学生到田间、果园里去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与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可抽出时间或建议家长领着学生到商场、市场、公园去逛一逛,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 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的现象,观察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学生有了感受与体验,才会提起习作兴趣,打开话匣子。记得我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为了让学生写得真切,亲自带学生到小河边玩,让学生看看荷花、听听鸟叫、玩玩泥巴、嬉戏一番,学生像快乐的小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回来后,让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生动、具体,情真意切。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
3、玩中学习。小学生天性爱玩。我们尽量把作文内容安排在“玩”中,在“玩”中感知,“玩”中积累,“玩”中形成作文思路。实物、活动、音响、绘画、观察等对学生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将活动搞得生动有趣,学生便会参与进去,留下记忆,作文材料也就积累丰富了。
四、注重练笔,巩固兴趣。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常常引导他们平时多练笔、勤动脑。
1、凭借教材,随文练笔。读为基础,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同步是随文练笔的特点。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丰富思想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有能力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能以自己独特而丰富的阅读体验来不断构建、丰富甚至提升作品的内涵。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我根据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带着他们跟随着诗人的文字畅游在祖国的山水间,徜徉在祖国的文化中!在学了课文第二小节后,设计这样的练习: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著名的风景?请你试着仿照第二节写一写!
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于是有了这样的一些句子—— 我们爱你——
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花果山的神奇美丽,万里长城的绵延起伏,九寨沟的诗情画意,华山、泰山的高耸入云,秦兵马俑的气魄恢宏,„„
2、学习方法,展开写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教完《金蝉脱壳》后,我这样问:蝉,对于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但“金蝉脱壳”的情形就鲜为人知了。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金蝉脱壳”的情景呢?通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是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喜欢探究。老师及时布置作业: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在这时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欣然接受,乐于动笔。
又如学了《变色龙》一文第二部分后,我引导学生现场观察一只鸽子,将动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抓住特点,写下了一篇篇生动具体的片段,一只只活生生的小动物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课文空白补遗,激发写作灵感和欲望。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留有余地,这种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这样既充分利用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让孩子永远记住: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很是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课文至此,情感升华,我于是因势利导:假如你是高尔 6
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又将说些什么呢?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开想象的创作空间,更好地让课文的空白得以补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多写日记。一般地说,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周至少练笔三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五、善于评价,保持兴趣。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水平,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激发自己的作文兴趣,喜作文,擅作文。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1、及时鼓励。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果,得到鼓励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兴趣。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评价时以鼓励为主,要求用赏识性的激励语。不仅要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用真情对学生进行鼓励。心理学家盖茨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能力”。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如我对一位学生的游记习作评语:“你写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 7 的旅行快乐,你可否试试?”学生看了后知道了自己习作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乐于修改。
2、方式多样。我们在作文评价中,要运用多种方法给予学生激励,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评析表扬,使每一次讲评都成为每一生追求成功的“加油站”。如经常进行作文评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竞赛,设名次和奖级,进步快的、有特色的,都分别给与奖励,最后把班上的佳作张贴在“作文专栏”,并加上作者简介和教师的评语。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
3、抓闪光点。讲评作文时,从小到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大到一篇优美的文章,老师应给予大力的肯定。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比如有一词用得很恰当,或者一个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也要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努力。我曾布置过一篇写人的文章,一位学生写的作文不够通顺,而且错别字也多,人物的特点也没有写出来,几乎属于不合格作文,但这篇作文在外貌描写方面较好,我就抓住这一闪光点,给了这位学生鼓励性的评语。这位学生看了评语之后,很激动,跑来对我说:“老师,从来没有人说我作文写的好,你是第一个。今后,我一定好好写作文,要和刘立写的一样好。”听了学生的话,我感触颇深。没成想,一句看似简单的评语,既给予了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功体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4、学习佳作。学习学生优秀习作,激发其他同学写作积极性。学生最接近、最关心的是同龄人。因此同龄人的佳作对他们的影响不亚于课本范文。我常用红笔把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注上批语并提到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学生见到教师充满爱心的评语感到很受鼓舞,写作兴趣就更浓,写起来就会更认真、更努力。
六、结语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作文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一项可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 8 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探究与研究》王长礼 主编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01
2.学知报《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其认识能力》王启华主编。2007 04
7.怎样激发中学生的英语兴趣 篇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好英语的关键。浓厚的兴趣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学而不厌,从而取得优良的成绩。虽然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很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学科知识面增大,难度加深,新鲜感逐渐减弱,会慢慢对英语失去兴趣,最后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成绩慢慢下降,分化逐渐出现。学生表现出惰性大、主动性差,只想在学校“混日子”。可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多么至关重要。
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
“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学生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他的课。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思想,尊重、理解、爱护、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课堂上,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略带微笑的点头、幽默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多样的表情,以及对学生适度的表扬、激励和批评都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可敬。我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爱好、兴趣和要求。记得有一次为了便于学生操练和表演,我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最后剩下三个学生,这组学生要求我加入他们小组,我答应了。按规定,表演好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我所在的小组每次表演都能得奖,其他小组提出让我轮流到他们小组。这样我轮流充当各小组成员,结果是开始时没有得奖的小组也终于获奖了。这样,师生就会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就会对英语感兴趣。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大量参与课堂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是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学生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致“两极分化”。
因此,教师应将原来的传统观念教学转化为现代化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作用。教师必须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饱满,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言谈要简洁,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总之,一堂课里,教师要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大量参与课堂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三、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如何使学生做到“乐知”?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并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擅长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从中获得乐趣。
1. 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直观教具在初中教学中较为广泛,它有利于学生形成鲜明、生动的感性经验,易于向学生展示事物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发展过程,使这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使知识印象深刻,有利于巩固。比如,在Grade 7, Unit 2, Topic 2, Section A教学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盒的油画棒和一大张白纸及各种彩色纸花。上课前,把这些东西放在桌上,学生就被我所带的教具所吸引了。在教学时,我用油画棒一边在白纸上画画,一边说:“This is red.”让学生跟我说red, r-e-d, red,反复几次,并用这些彩色纸花进行操练。这样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表示颜色的7个单词并能运用自如。有的学生甚至还要求学习其它表示颜色的单词。
2.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英语情景。
近年来,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原因在于电教媒体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媒体。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学生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视和电影,因为这种活动本身就能吸引他们,这就是直接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创设英语情景,让学生观看录像中人物交际场合,并模仿扮演角色,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扩大教学容量,便于提高其学习效率。
3. 运用游戏的方法。
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征,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将枯燥无味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教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时,我先拿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把它放到桌下、门后、书包里。由此引出句型“Where’s the box?”。学生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地说:“Is it on the desk/behind the door/in the bag?”然后让学生4人一组,玩类似的游戏,学生兴趣大增,很快就把那节课所教的内容全部掌握了。
4. 利用竞赛激发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不仅仅集中在教师身上,而且还关注自己的同伴,尤其是同伴们对学习作出的各种反应。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竞赛引入课堂,竞赛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赛。在竞争中,学生会格外注意对手们的表现,取长补短,努力使自己表现得更好。通过竞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习策略的培养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整体,就整个教学效果而言,教法固然重要,但学法也决不可忽视,忽视了学,教也会失去其针对性。教是为了学,学习者如果学习策略不当,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习英语就会感到非常困难,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之,则会学得比较轻松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就会激起学习热情。
1. 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与目标。(2)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顽强的学习毅力、勤勉的学风、大胆的实践精神,善于对比,善于发现,总结和运用英语中的各种规律。(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4)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的最佳途径。
2.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还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按要求去做,逐渐适应并不断强化,最终成为习惯。矫正不良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等,仅靠教育引导是不够的,还要检查督促。(2)增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意识。(3)教师要充分利用兴趣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善于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组织好英语课外活动
根据英语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从事的语言教学只靠课堂短短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显得非常重要。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在英文收集活动中,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英文商标、包装纸、说明书、邮票,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评比,较好的收集袋可以放在学校橱窗内进行展评。我们还开展讲英语故事、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书法赛等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话,也可组织学生与外宾交谈。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认识学习英语的意义,从而更加重视英语学习。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更新
1. 教学模式的更新。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搞“齐步走”,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的,实行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程度不同等情况,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让优等生自由地两两对话、编故事、复述课文大意,对基础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予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甚至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使他们同样有运用英语的机会,同样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总之,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策略的更新。
教师必须放弃权威思想,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同时允许学生出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以自由发挥,在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中进行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之余,开展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善于寓德育于教学中;通过多种奖励渠道,促进学生间的竞争;建立小老师制度,培养一批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利用早读的时间组织学生读、背、默英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总之,“兴趣乃成功之母”。我们要充分认识兴趣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更要用“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搞好中学英语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大量参与课堂活动,并擅长运用直观教具法、电教媒体创设英语情景法、巧用游戏的方法、利用竞赛激发兴趣法、设置悬念法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努力创设课堂的积极情感氛围。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也要不断更新;并注意开展适量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一定会被激发起来,就能激发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打破语言障碍,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学习态度就一定会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学生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改变其现状,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 (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1-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3]浅谈英语教学中发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作用的一点尝试.中学生英语报.
[4]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报.
[5]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策略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101-135.
[6]园丁与花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7]谢敏君.玩中学, 学中玩.中小学外语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8.怎样激发聋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八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聋学生由于听力的障碍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實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总之,在作文过程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9.怎样激发小学生课堂兴趣论文 篇九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年纪小,在课堂中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时机,想尽办法让教学内容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掌握。而让注意力集中就必须让学生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笔者就此谈几点浅显的方法。
1、以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故事容易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继而使他们很好地接受知识。新课程中教材编排非常生活化,教师只要将其中的某些书面语用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或人物名称叙述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跟着你的思维走,去理解学习新课,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为例而引导学生学习。
2、根据特征,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我感知中去理解学习。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圆柱,从而理解圆柱由那几部分构成。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一目了然,更为以后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兴趣。
对于教材中抽象的问题,我们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直观演示的效果,将重点和难点呈现出来。在课堂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好奇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来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得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这一结论,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
4、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要尽可能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自主开展活动的基础凭借,是进行意义构建的前提。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的编排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如学习《元、角、分》让学生用玩具纸钞购物,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学会了在生活中应用。如学习《相遇问题》此类应用题时,既要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中的资源:请两位学生上来配合做动作而理解,让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这是同时相向而行),一直走到一起(强调这是相遇)。通过这一简单的演示场景,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的含义,而且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顺利完成了由自我演示到自我理解的认知过程。
10.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作文教学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但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学作文的现象。这不但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教师要求过高,评价的方式没有顾及儿童天真、好奇、爱表扬的特点。天真,能使他们随处呈现童心,展开丰富的想象;好奇,能使他们敢冒险,乐于尝试,不愿囿于老师设计的框架;爱表扬,容易体现鼓励的效果,一句赞语、一个微笑,都可以成为学生成功的有力动机,单用几句“条理清楚”“语句通顺”“选材得当”空洞无物,怎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认为,评价学生的习作要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评价要适当
高而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作问的批改要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对学生负责、爱学生的老师才能给每个学生做出中肯的评价。小学阶段的写作性质是练笔,而不是文学创作,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作文要淡化文体,降低要求,放缓坡度,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中年级重点自由表达,能于囿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低年级不提具体要求,只提对写话要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作文的内容,不要一味从篇幅、体裁、思想内容等方面去限制学生,否则会取得反效果。如我班有的学生,在写一件事的习作中,能选择身边的事例来写,又能写出事情的经过、发展、结果。我给了他一个优,并鼓励他:”写得不错,老师喜欢它,如果能写得再具体些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评价,使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不要只重什么感受、思路给束缚住,否则活泼、可爱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二、评价要真情实感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孩子受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身体和思想都成熟发育得较早,有时从孩子口里说出的话令我们惊讶不已。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分数,曾一度压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笔下流出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感觉,而是迎合老师喜欢的,()套范文抒发别人的情感。有时过于公式化,形式太过拘于一式。怎样才能诱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有感而发呢?在作文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讲真话,写真情,在指导作文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讲给学生听,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当学生写到抒发感情时,大胆鼓励他,让儿童的作品焕发童趣的光彩。
三、评价要有激励性
评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赏识。教师要采用对话形式,运用商量、肯定、鼓励的语言,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亲近感,形成心理积极兴奋状态,从而几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班的方建威,他书写差,学习不踏实,但他劳动倒是挺积极的。在《一次劳动》的作文中,他就写了自己怎样提出搞卫生,但劳动的经过、任务的描写却不具体、不生动。于是,我在他作文上写上评语:”你是个劳动积极分子,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在学习上同样积极,多问多做,老师会很高兴,我相信你不会令我失望的!“这评语,使他改变了学习态度,一改以前的懒散,开始自觉地看作文书,懂得多思考、多提问,后期作文水平提高得较快。
小学生写作有如孩童走路,需要一个滚跌、搀扶、放手的过程,评价小学生的文章,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百般挑剔急于求成,我们可以用发展的、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文章,尽量捕捉其亮点,看看哪儿写得最具体,哪儿的联想最丰富,大力发掘闪光之处。在赞扬声中,学生便会振作起来,饶有兴趣不辞劳苦地攀登作文高峰。但又不能只说好话,对于文章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逐步完善。作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兴趣入手,以点滴成功为催化剂,体现基础教育的精神。
四、评价要有创新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与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的资源。创新作为一个时代精神,是人类进步入新世纪的现代文明的标志。又如在指导学生写《童话故事》时,我在课堂上指导时,学生的思维并不开阔,只是十分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个范例。后来,我让学生走出教室,满校园里寻找童话,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童话素材,比如有关植物的”白兰花的故事“、”青松的对话“、”龙眼树的诉说“……关于校园生活的有”沙包事件“,”不听话的篮球“,”墙壁的苦恼“等……批改文章时,我大胆地鼓励学生的思维,表扬他们的创意,学生都十分有兴趣,积极性十分高。如在”白兰花的故事“一文中,我是这样写的:”你把美丽的白兰花写得十分诱人,十分有趣,老师很喜欢。假如把白兰花和树叶的对话再写详细一些,老师会更喜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只有把创新原则作用于作文教学中,使受教育者有时间思考,有条件实践,有机会展示,语文教学的天地必将开出绚丽的花朵。
五、评价要中肯
作文教学中,假如评价能做到恰如其分的话,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写,取材于日常生活,善于去挖掘生活中等材料,对于学生的文章都给予中肯的评价。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对一些拼凑范文的现象,要明确表示不赞赏的态度,并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写作的潜力,写出有创意的文章。但有些老师在评语中不注意这一点,往往会事与愿违,得不到好的效果。如一些评语 :(1)中心不明确 (2)选材不当(3)如果你努力一些,你的作文会好些(4)文章的主题是要写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而这一段所写的和中心友好相处毫无关系,应当删去。(5)这件事o你什么启发和教育,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1)(2)给学生一些空洞的评价,学生很难理解,(3)不属于评语(4)(5)才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学生,那里不够好,所以评价得当,中肯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小看教师评语的作用,它既可以点拨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压抑其写作的欲望,那些对写成作失去兴趣的大多数老师千篇 一律的,毫无变化的,读之无味的批语所致。批语,要巧妙亲切,简明扼要,适合学生的性格,针对主要问题,切忌空洞。对于问题较大的文章,也要中肯其优点,再婉转指出缺点,这样效果会更好。
1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十一
一、要从实际出发
教学是严肃的,他要求教师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多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既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过高得要求学生。“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从而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要体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二、要勇于创新
浓厚的兴趣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前提。只有对课程感兴趣,才能去探索、研究和解决,进而有创新。中学生好奇,对新鲜事物是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中是应该是先给学生带来新鲜感。首先,教学内容每天应该多是新的,而让学生“日知工其所无”这是基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不断创新。即使不同的内容,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方式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以新鲜感,进而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興趣。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适度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研究的机会,让学生动脑筋解决,教学效果往往会更好。
三、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
中学生争强好胜,一听比赛就跃跃欲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竞赛机制,开展班内分组比赛,强对强、弱对弱,这样势均力敌,让每一个学生在同一等级水平开展竞赛,个个都有得胜的可能,竞赛形式课多样,比如:课堂提问抢答竞赛、练习竞赛等。竞赛试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最终评出本组优胜者,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源于有趣的知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得益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
总之,在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成功之悦,他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是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二
通常教师布置同学们作文时, 往往令同学们感到头痛, 觉得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无奈之际只得胡编乱造, 勉强凑合, 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词不达意, 乱如一团麻……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说:“我天生不是写作文的料。”因此,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才能扫除“学生怕作文”的这一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一、应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并不难
作文只不过是把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有选择地记录下来, 再经过艺术加工就变成了一篇好的作文。
二、要让学生积累素材
怎样积累素材呢?我认为, 写好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
(1) 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没有限定字数、内容, 也没有命题,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 自由地发挥想象, 把想要说的话写出来,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浓缩, 取其精华部分, 这样反复练习, 可提高写作能力。
(2) 每周布置学生写三则观察日记。开始我布置学生写, 他们总是找不到有什么好写的, 因为他们觉得生活空间太单调, 于是我便启发他们, 只要能够开动脑筋, 可写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3) 每周布置学生写好两则生活日记。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觉得一天中有意义的一件事记录下来。
(4) 对于布置的日记, 每间隔一周就收上来阅读后进行讲评。讲评时对于一则好的日记要读给大家听, 对存在的不足要结合自己的日记进行对照。然后在教师的讲评下, 使学生取长补短, 写好日记。
三、应开阔学生的视野
(1) 如要求学生写篇观察游记, 就抽时间带学生到附近的某个地方参观, 参观时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怎样找准立足点, 并不时变换立足点……这样,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条理清楚, 并且能分清主次。 (2) 组织学生听专题讲座 (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 , 让学生懂得作文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组织, 还应有一定的写作技巧。 (3) 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让学生选择对作文有帮助的课外书, 如《中小学生优秀作文》《语文报》《初中生写作方法》等, 仔细阅读积累精美词句, 会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对比较好的作文进行宣读
对于写得好的作文, 首先在班上讲评后, 然后贴在班刊上, 让同学们互相观摩, 取长补短。写得非常好的作文或经过教师修改后可发表的作文, 则推荐到相应刊物上去发表, 这样同学们一旦看到班上有同学的作文在某某刊物上发表了, 就会兴奋不已, 就会觉得作文并不难, 也定会跃跃欲试, 使自己的佳作变成铅字, 并尽心尽力地写好作文。
13.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之我见 篇十三
修水八小
魏文娟
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一提起写作文,大部分学生就眉头紧锁,一筹莫展,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觉得无事可记。在他们眼中,作文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书,永远提不起兴趣。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实践,以下几种方法使我的作文教学迈上了新台阶。我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利用好课本资源
现在选编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的文字优美,可品可赏;有的含义深刻,令人深思;有的情感真挚,打动人心;有的意犹未尽,让人遐想„„像这类文章,我们可采取仿写,如仿照某些精彩片断的描述手法,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这样一来,降低了作文难度,学生易于接受。还可采取说写,如画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能打动你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及打动你的原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限制,不统一,怎么说都可以,只要合理就行。还可采取续写,如《穷人》一课,课文学完后,学生们都被桑娜的勤劳、善良深深打动,此时趁热打铁,为情诱情,让学生给课文续写结尾,结果学生们续写的结尾超出了我的想像,有的喜,有的悲,有的曲折,有的平淡。还可以在课文的空白点处补写,如在教《一件运动衫》时,我选择了文本空白:康威老先生怎么跟小男孩商量换运动衫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写出的作文也精彩纷呈。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本中文言文、古诗进行改写、编写。只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课本资源,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利用好生活资源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写作的源泉。生活与每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作文的素材,但在学生眼中,世界常常是大而化之的,他们不会去刻意的留意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对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让那些催人泪下的、给人启迪的、催人奋进的、令人喜悦的发生在生活中的故事,通过学生的笔跃然纸上,使之成为一段佳话,一个道理,一种品质,一份真情,让学生融进生活,品读生活,感受生活,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优美。如一个叫马惠的学生,在写一篇题为《——对我真好》的作文时,通过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在她想为灾区人民捐款这件事上,写出爸爸和妈妈所持的不同态度。爸爸对自己的孩子一向大方,孩子有要求尽量满足,妈妈则很节俭,自己连一根冰棍都舍不得吃。但在捐款这件事上,孩子认为爸爸会同意,妈妈不同意,谁知,当孩子提出这件事时,同意的却是妈妈,而且妈妈很大方的捐了50元。如果没有这段生活经历,孩子凭空想象,结局恐怕会和事实相差很远,而妈妈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光辉品质也将不会为孩子所知。
3、利用阅读积累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从积累中运用,极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学生在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思维敏捷。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不能亲自去接触、认识的生活知识,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写作材料。再次,阅读又是掌握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文章读的多了,耳濡目染,便会学会一些写作技巧。如怎样对细节进行描写,怎样使文路清晰明了,怎样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等。最后,阅读还可以积累语言,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随手摘抄下来,在作文时,把积累的词句运用进去,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大脑中的那些未被人为规则“净化”的稚语往往充满灵性,有的甚至神奇的让人忍俊不禁,这些都是孩子想要表达的。作文的动力实际上就是他们心中旺盛的表达欲望,如果我们用过高过严的、整齐划一的要求设置障碍,就会挫伤他们表达的热情。表达的热情没了,那不爱作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平时我们总爱从我们的视角,用求全责备的眼光去看学生,其实孩子眼里的世界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要去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悟性,树立主人翁的写作意识,让其大胆抒写生活感受。只有充分展示儿童心态,其习作园地才能开出千姿百态的花朵。只要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事,自由表达,无拘无束,就会让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体灵性在习作中大放光彩。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我给予了不同的点评,都是以赏识的评语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学生看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章,他们的信心都会更足。树立信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要轻易的去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在写作文这个方面,学生的自信心脆弱的不堪一击,当老师的要像园丁呵护幼苗一样去呵护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写作观念
《新课标》要求: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鉴于此,教师必须抛弃老一套的作文教学模式。要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语言,从文体到文法,都不能限制的太死,要给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表达的权利,让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写出实景实物,叙述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一首优美的小诗,一篇简短的日记,一段独到的体会,一份真情的流露,都可当作一篇习作,真正把学生从写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作文形式更是要抛弃统一命题的做法,采用选择式、自主式、情感式、符号式、片断式等多种形式的命题、半命题或让学生自由命题,以此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开放写作内容,开放写作形式,让学生不再套公式似的瞎编乱造,不再抓壮丁似的东拼西凑,用真情真心真话抒写他们的生活,爱上用我笔诉我心的表达方式。
四、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五、讲评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4.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四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写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从看图说话中培养写作兴趣;博览群书培养写作兴趣;品读分享培养写作兴趣;指导选材培养写作兴趣和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培养说的欲望;博览群书;品读分享;指导选材;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写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是作者利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综合塑造的产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书的经验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从看图说话中培养写作兴趣
看图说话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准备的,充分上好说话课,能培养学生说的欲望,提高写作兴趣。一幅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说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内容丰富感人,教师要善于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读懂图意。比如质疑学生:图中有些什么景物 和人物?景物和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说什么?说话时带着什么表情和心情?在说图意时,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可以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的方式来说,也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方式来说。学生会说了,说得好了,就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博览群书培养写作兴趣
阅读是吸取,理解;写作是倾吐,表达。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泉涌笔端,语出惊人。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写作顺如“清渠”的话,那是由于上游有了阅读这一“活水”的积淀。因此教师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才能使其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妙笔生花。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水平进行安排。我们不能把课外和课堂分开,要把课堂和课外紧密结合。比如,学了《草船借箭》之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学了《猴王出世》,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等。这样学生既有兴趣阅读,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外书中,阅读效果会很好。
其次,要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俗话说得好“好 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边看边勾划记住重要语句,摘抄警句和有关资料。
再次,在写作课上,要经常做一些优美词句的应用写作练习。比如,秋天到了,让孩子们读一些描写秋天的美文,摘抄优美的词句。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秋天,并且要求学生用上自己所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这样,所积累的词句就能得到应用,从而强化这些词句在大脑中的记忆,达到最后能够为我所用,为我所有。这也就达到了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
三、品读分享培养写作兴趣
好文章有人愿意品读欣赏对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幸福。教师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在全班品读分享,学生会感到自豪。有教育者说:“批评十次,不如表扬一次;表扬十次,不如让其成功一次。”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教师只有一次又一次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才能激励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去拼搏奋斗。教师美美地品读学生作文,学生能再次获得写作的幸福和快乐。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的写作特色,学生会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更加自信的写好今后的作文。
四、指导选材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写作时常发现因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只能随便写一个,结果往往写出来就离题很远了,怎样围绕题目找素材呢?当学生看不懂题目的意思时,让学生先不要着急,静下心多读读题 目,然后想想这个题目到底是要求写人,还是写事,还是写议论文。再为自己的作文简单搭个框架,列出围绕题目可以写的材料,在检查材料有没有表达出题目的意思,是否偏题,慢慢的就会发现题意浮现出来了。作为征战沙场的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平时可以让学生多分析题目,了解各种作文题目,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觉得看不懂题目了。
有了题目怎么围绕中心选材,就像有了篮球框和靶子,怎么投得中,射得准,这可不是一天的功夫。教师在习作中可以这样教学生:假如要写“我的烦恼”,学生要怎么选材?首先要让学生在大脑中回放自己所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烦恼的事。当然,它们会有很多,最起码不止一件。那么,就要让学生在其中选出最令自己烦恼的那件事,当然如果它同时又比较好玩,又较有意思就更好了。
五、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
修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学生刚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会有不妥之处,甚至有的只能算是半成品,要经过认真修改之后,才会更加完美,成为佳作。所以,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或者说要想真正学会写作文就必须重视文章的修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是深得写作真谛的经验之谈。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一文,诗句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诗人用过“到”、“过”、“入”、“满” 等字,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才决定用“绿”字,这样文章就显更加生动,因为“绿”字改得恰入其分,形象、生动、艳丽。这就反映了写作大师们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的方法,一是自己修改。自己修改重点是对文章进行检查、改换错别字、删去罗嗦内容,增加充实文章的内容等;第二个方法是实行互评互改,即由学生把自己作文写好并检查自改后,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评讲,把自己的文章初稿拿给别人看,或读给别人听,请别人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这样既能使学生从相互修改作文中有所收获,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和创造性。
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5.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生作文, 老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急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写, 而是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让学生在作文中快乐成长, 在快乐作文中发展。
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 从命题入手, 引起兴趣
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绪、爱好、心理等实际, 拟定训练题目, 例如, 初中生处于心理上的好奇、成长期, 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 他们希望多参加各种活动, 多方面锻炼自己。表现在作文上喜欢写一些生动活泼的东西, 就可以布置写《我喜爱》 (横线上填自己喜欢的活动, 如画画、书法、制作、篮球、乒乓球、郊游、学习等) 、《我渴望自由》一类的文章。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心理的题目可以满足学生的兴味, 自然就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形式灵活多样, 增强兴趣
实践证明, 传统的命题、指导、写作、讲评四步骤以其呆板的流程, 扼杀了学生的兴趣, 只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使训练始终具有新鲜感。在计划的指导下,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如书面作文与口头作文, 课内写与课外写, 老师命题与学生命题, 一题多作, 办手抄报、黑板报等,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写作中来, 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在作文教学中, 适当变换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3. 互披互改, 调动兴趣
教师不能把学生所有作文始终抱在怀里自己批改, 那样既累又不讨好, 效果不佳。教师应把作文的批改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既在批改同龄人的作文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产生自信心, 又把自己的作文同被批改者的作文对比, 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同时掌握很多作文技巧。总之, 作文批改应灵活多样, 切忌单一呆板, 使学生失去兴趣。
4. 及时反馈, 激起兴趣
写出的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 他们把作文交上以后, 大多是以急切的心情等待老师给以评价, 这就要求教师迅速地批改作文, 及时地评讲作文, 在批改和评讲中对学生多加鼓励。
《教育心理学》 (藩菽主编本) 指出:“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 因为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 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他的学习的愿望;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 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比较淡漠了。”在评改作文中, 坚持在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多加鼓励的原则, 有利于巩固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 讲评表扬, 引起兴趣
在评讲作文时, 在班上多表扬好作文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表扬形式要多样化, 表扬要实事求是, 可以让写出优秀作文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或抄出贴在教室里, 可以由教师选读一些好的句、段, 也可以让水平较高或进步显著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写作经过。这种精神上的鼓励, 面可以宽一些, 不要集中于少数“尖子”, 也可以向课外延伸, 如出“优秀作文选刊”之类的墙报等。这样既能增强被表扬学生的信心, 争取下次写得更好, 又能激起其他同学的好胜心, 争取下次自己的作文也能被老师在班上表扬宣读, 这样形成相互竞争的局面, 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兴趣。
6. 赛、荐结合, 激发兴趣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 并把学生平时的优秀作文和竞赛中的获奖作文推荐到有关刊物上发表, 这种做法可大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7. 加强课内﹑课外阅读, 做好摘记, 培养兴趣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多为典范作品, 文质兼美, 只有加强阅读教学, 通过阅读才能读出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古仁人的胸怀;读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和特定景物;读出当代作品中昂扬奋进的时代脉搏。从读中培养构思行文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情感, 增强语境, 从而提高作文水平。但农村地处偏远, 受经济条件限制, 受时空限制, 学生生活圈子狭小, 见少闻寡。光靠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那就要放开图书室, 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中的书籍, 让学生自己去借阅图书、名著。用名人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名著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来升华学生的灵魂。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从中感悟意志的坚韧和刚强……读后将其中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 熟读成诵。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多了作文时就能信手拈来, 运用时得心应手, 终身受用。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真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习兴趣, 为今后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随着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 改变农村中学写作教学长期滞后的状况, 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极其必要而且紧迫的。面对农村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不高、学习条件落后等不利因素, 我们要发挥农村自然人文优势, 挖掘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潜在因素,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积极处理好“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 使教学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走全方位的开放型的作文教学之路, 共同努力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藩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6.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十六
一、生活化教学
随着信息产业化快速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增加,外语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来,尤其是英语。所以,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外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dad,mum,music,come DD等等学生已经逐渐感知到他们了,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比萨饼、IP、卡通片等外来词汇都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也愿意感知这些信息,乐于接受这样的信息,学生几乎从生活中已经学会他们了。作为教师应尽量去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学生就会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学习英语。
二、游戏教学
英语教学中应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教学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还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无论是教学单词、短语,还是句子,对话,短文,都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只要把知识巧妙合理地编排到游戏中,在玩中学习取得的成效总是出乎意料的。
三、韵律教学
韵律教学就是把一定的单词、句子或短文,加上一定的节奏,按照一定的韵律读出来、写出来、表演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控制了学生的手和脚,更重要的是“控制”住了学生的身心,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小学英语科普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有歌谣教学,这样学生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韵律节奏之中,读起来朗朗上口,写起来也非常有力度,教师要拓宽这样的渠道,随时都让学生感受到韵律之美。
四、歌曲教学
音乐无国界,音乐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歌曲教学也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无论是谁都会喜欢唱歌,尤其是小学生更喜欢音乐,如果把英语句子、短文普上曲调,唱出来,不但降低了教学难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以往一遍又一遍重复教学的枯燥性,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中采用各种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只有让学生保持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其更好地学习。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十家户小学)
利用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杜文华
意志是人们按照既定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来调节内外活动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不良的意志品质能够将阻碍学生学习进步。
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三个特征:一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认识明确而深刻,完成学习过程自觉投入;二是善于抑制干扰学习过程的欲望、情感,如:战胜懒惰、抵制诱惑等;三是有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优秀学生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顽强的学习意志才取得的。学习中的后进生往往缺乏良好意志的支持。从学生学习的过程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重要的基石。
教学时时常听到“XXX作业又不交”“XXX课文还没背会”“XXX上课听讲不专心”等等,调查一下“xXX”,我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往往缺乏吃苦精神,稍遇困难便叫苦不迭、畏缩退却;遭受挫折就垂头丧气,学习高兴了就学一阵,不高兴或遇到困难干脆不学。他们受家长溺爱、学校升学压力、社会“读书无用论”等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自信心,更缺乏自制力,总之因缺乏良好意志品质方面的锻炼机会而导致意志品质不良。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意志和毅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古人不畏艰辛、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素材。可以给学生巨大的精神鼓励。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讲的虽是读书的道理,却体现了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求学精神。文中写道:“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鲜肥滋味之享”。这种克服艰难困苦,忍受饥寒,勤奋好学的事例,对于磨练青少年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是很有启迪意义的。此外,像《愚公移山》《居里夫人》《音乐巨人贝多芬》等课文也都刻画了愚公、居里夫人、贝多芬经过艰苦磨炼,具有顽强意志的人物形象,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启发,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就有助于增强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学生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是平坦笔直、一帆风顺的,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和不幸。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和生活是结伴而行的,一方面它给人带来痛苦和压力,另一方面也给人以勇气和力量。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磨炼意志方面为我们作了极好的诠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其心志”“指的就是要让人经受一番挫折,忍受心灵痛苦的折磨,让人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斗志,愈挫愈奋的勇气,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语文教学时指导学生多读多背一些类似的名句,对砥砺青少年意志,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形成笑对困难的乐观心态
语文教材中许多著名作家的生活道路就是不断战胜挫折和磨难,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忍受奇耻大辱潜心《史记》,奥斯特洛夫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以坚韧的毅力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身受失明之苦,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表现出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友爱,以杰出的成就显示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介绍课文作者时有意识地突出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学会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培养学生意志的因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经受挫折的心理、挑战困难的信心、获取成功的坚强意志,这是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17.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篇十七
做父母的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感兴趣的事情不仅会积极投入,而且能牢牢记住,比如,家长带孩子到现代化的游乐场,孩子会对那逗人喜爱的“碰碰车”,天旋地转的“三环滑车”、惊心动魄的“激流勇进”……产生极大的兴趣,虽然只乘坐过一次,但每当谈论起来,孩子会“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一旦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因为兴趣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父母应让孩子多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会发现他所不理解的新奇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有的父母怕影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不愿让孩子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这种做法恰恰是放弃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要使学习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半是由于学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所引起。比如孩子喜欢上学,可能是觉得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与小伙伴们一道读书、写字是很有趣的。根据儿童兴趣特点,父母应让孩子多与小伙伴来往,交流各自所学的知识。再如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性阶段,对事物的感知、记忆和思维一般要借助实物和具体形象。所以,家长和老师在传授知识或辅导学习时,应当在孩子面前适时适量地呈现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甚至还可以做一些小实验,给孩子一些直观形象,这样再配以讲解。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结果的兴趣。社会要求孩子们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系统的知识并非每个环节都对孩子有吸引力。如:孩子在开始学习乘法口诀时,对众多的数字感到枯燥乏味,但当孩子用自己掌握的“五五二十五”,去解决“5+5+5+5+5”的具体问题后,孩子就会对学习乘法口诀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追求到这个结果,就会坚韧顽强地反复背诵,灵活机巧地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因此,父母应该不断地向孩子讲清各项学习结果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使孩子有兴趣地学习。
18.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篇十八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9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0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而绝大部分同学也不再害怕作文,这些都是得益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责任编辑:飞雪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推荐阅读: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08-15
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9-02
怎样激发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07-22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07-10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范文09-10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08-2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02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0-18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论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