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陵》改写(共6篇)(共6篇)
1.《下江陵》改写 篇一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李白,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的意思,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赏析 -诗词大全
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①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②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
③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赏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2.《下江陵》改写 篇二
[关键词] 改写 翻译 社会演进 塑造力
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与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在其翻译研究系列丛书(主要包括《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翻译、诗学和舞台:六个法国哈姆雷特》)总前言中写道:“翻译就是对原文文本的改写。”[1]认为“所有形式的改写,无论意图如何,都是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反映,并且在既定的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对文学进行制控。改写就是辅以权力的制控,其积极的一面能够对文学和社会演进起着促进作用。改写能引进新的概念、新的文体和新的表现手法。”[1]这一系列丛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改写和操纵等概念,解决意识形态、变革和权力在文学范畴和社会领域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证明翻译作为一种塑造力的重要作用”。[1]
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作者勒菲弗尔引进了“改写”这个核心概念,用来指译者对原文文本所进行的改写、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各种操纵手段。他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所在社会文学内部因素即诗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学外部因素即资助方(主要包括资助人和资助机构)的制控。他在本书中列举了东西方众多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指出了它们在各个时期被改写的事实,并对撰史、编选专集、批评和编辑等四种改写形式进行了深刻阐述,详尽论证其撰写本书的目的,即“改写对文学演进的塑造力作用”。[1]
所谓“塑造力”,勒菲弗尔等翻译理论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但综其观点而言,是指一种能够有助于塑造事物的促进力量或者影响力。他们的初衷应该是既论证改写对文学演进的塑造力作用,也会论证改写对社会演进的塑造力作用。然而纵观该系列丛书,他们并未针对“改写翻译对社会演进的塑造力作用”进行过系统地研究。鉴于此,本文拟以勒菲弗尔的“改写”为视角,以严复译著《天演论》为例,就此观点展开详细论证。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的改写及其对社会的塑造力作用
1.严复与《天演论》的翻译背景
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1867年进入洋务派举办的福州船政学堂读书。于1877年被清政府派往英国留学,受到了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进化论的影响,并广泛接触了西方政治、经济、民主、自由等思想。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使原先中国人自强求富的努力化为泡影,也使得包括严复在内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思考更为有效的救国之策。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忘决论》等政论文,疾呼变法,阐述其“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启蒙主义的救国纲领,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天演论》等译著就是严复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唤醒民众的目的翻译而成的。
2.《天演论》中的改写与重要概念的引进及其对社会的塑造力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2]为了实现达旨的需要,他在翻译时采用了许多“非正法”的翻译策略,如添加“案语”、“换例”、“删减”、“改编”等,这些实际上就是勒菲弗尔所称作的“改写”。据俞政教授研究,“为了实现‘达旨’,严复综合运用了多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基本相符的意译、大体相符的意译、大略相符的意译、根据原意自撰文字、添加词句、展开发挥、换例、精译、简译、不译、漏译、曲译、篡改等。” [3]对原文多处进行了改写。“在《天演论》总共35篇的译文中,严复共写了28篇案语。其中有4篇的案语与原文相当,有5篇的案语超过原文。例如,卷上导言三《趋异》篇,案语超过中译原文的二分之一;导言十五《最旨》篇,案语则是中译原文的两倍多。”[4]有些地方注明“复案”字样,我们可以认为是严复自己的思想,有的则未加注解,夹译夹议于译述之中,反映出严复的观点及其倾向性。由此可见,他采用“非正法”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是带有其深刻意图的。
(1)“进化论”等概念的引进及其对社会的塑造力
“引进新的概念”是勒菲弗尔阐述的改写翻译的主要功能之一。严复翻译《天演论》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就是引进了“进化论”这一重要概念。他在翻译赫胥黎的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时,将书名译为《天演论》,实际上漏译(即改写)了这个标题的后面部分。所谓“天演”,就是进化的意思。“他这样定书名,是有其用意的。一方面,他不是从纯学术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介绍,而是通过这种有裁剪的翻译工作,把他认为最切合中国实际,最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成果引入进来;另一方面,他不同意原著将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论与人类社会关系、道德哲学分割开来。而是主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熔宇宙自然过程与社会伦理过程于一炉,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这既是对《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重要的改造,也是严复为中国敲响警钟的理论依据。”[4]这里所说的“裁剪”工作,实际上就是勒菲弗尔所说的改写。
此外,严复还采用案语的方式,对原文进行改写,从而实现对“进化论”这一概念进行详细介绍和评论。在译本导言二《广义》中,“复案:斯宾塞尔之天演界说曰”后插入了1068个文字,介绍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和进化的定义。这很显然不是忠实于原文的翻译,而是严复自己增加的内容。那么,严复为什么要对原文作这样的改写呢?在19世纪末,几乎很少有中国读者对进化论有所了解。为了宣传这一西方学说,严复不惜使用大量笔墨,使国人能够深入了解有关进化论的核心概念,进而达到其唤醒国人“保种自强,与天争胜,变法图存”的目的。
《天演论》出版后,许多有关进化论的名词术语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天演”、 “淘汰”、“自存”、“自治”、“自主”、“适存”、“进化”、“进步”等频繁出现在当时的报刊上,并逐渐成为许多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胡适曾回忆说,其澄衷学堂国文教员杨千里先生曾让学员购买《天演论》做读本,还让他们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为题作文。读《天演论》,做“物竞天择”的文章,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气。[5]而胡适也将自己的名字由“胡洪骍”改成了“胡适”。这个“适”字,就是来自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些深刻地反映出《天演论》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它激励人们建立和塑造一种奋发自强、勇于上进的世界观。进化论就是当时中国社会一种新的世界观,他使中国人摆脱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桎梏,使中国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进化论得以广泛的传播,显示了《天演论》所蕴涵的塑造当时中国社会的巨大张力;进化论得以深入民心,为广大中国人所接受,也证明了《天演论》所蕴涵的伟大思想塑造中国的成功。
(2)对文体的改写及其对社会的塑造力
改写翻译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引进新的文体和新的表现手法”。就文体而言,赫胥黎的原稿是他本人用在牛津大学的演讲稿,采用的是演讲的体裁,话起话落,节奏自然成章;演讲的对象是熟知西方自然科学的牛津大学的学生,其文章自然具有极为缜密的逻辑性。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目的是要将其作为一部治国学说,肯定不宜使用口语体进行翻译,而采用了语气严肃的政论体。为了避免政论文的枯燥性,严复还引用了中国历史上的典故进行翻译,如《导论·八》中关于卜式和伯益的典故,其目的就是增加译文的文采,提高士大夫阶层阅读的兴趣。
勒菲弗尔所认为,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翻译受制于译者所在社会的“诗学”的影响。严复之所以采用古文体进行翻译,正是因为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诗学,是其目标读者士大夫们所推崇的语言。他采用古文体翻译,同时也是受其良师益友吴汝纶的影响。吴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该派创立了一种新的文风,“既反对清代考据派无文采、无章法的文体,又反对六朝华而不实、浮艳巧辩的骈体文。他们在寻找一种既能适合表达严肃的哲学内容、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令人满意的文体。于是,他们和唐代的“古文运动”一样,也回到先秦哲学家那里寻找文体典范,人们在那里能发现精确和与华丽、简洁与深奥、明确与雅致的巧妙结合。”[6]从而创立了别具特色的桐城派古文学原则---“雅洁”。而严复则将它进一步发扬光大,创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至今这个“三字经”在翻译界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严复译文的典雅特色,不仅显露了他对自己精美文笔的骄矜和他的修辞学造诣,而且显露了他力图用最典雅的中文表达西方思想来影响讲究文体的文人学士的动机。严复的这一努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吴汝纶称赞他的文笔:“笔势足穿九曲,而妙有抽刀断水之势。”[3]王佐良先生曾评价道:“在翻译实践上,严复不斤斤于求得与原文的形似,而着意使译文合乎中国古文传统的体式。例如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往往以单句译复句,以平列代主从,改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化平实的叙述为生动的敷演,用意在于以传统的史学笔法迻译这部人类进化的名著,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严复对于科学术语的翻译则勇于创新,而又丝毫不苟。“他所立的某些译名一直沿用至今”。[7] 《天演论》出版后,许多人都被他的优美文笔所吸引,他古雅的文风,也为人们竞相模仿。
(3)新的伦理观念的引进及其对社会的塑造力
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他却认为这一法则仅仅适用于自然历史领域,人类社会所遵循的是人类自身所特有的伦理法则。而“严复对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的贡献或他那关于鸽子变种的煞费苦心的学术论文并不感兴趣,他全神贯注的只是将达尔文原理运用于人类行为领域的那些内容。” [6]“《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为严复介绍他所理解的斯宾塞的进化论哲学提供了一个出发点,而赫胥黎则几乎成了斯宾塞的一个陪衬角色。”[6]
因此,严复在翻译赫胥黎这一思想观点的同时,以“自己所作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和伦理的案语”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的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表达了自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它所包含的伦理的深深信仰。[6] 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应遵循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从而形成他自己关于社会进化的伦理道德思想。
在翻译过程中,严复改写了赫胥黎囿于自然历史领域的进化论思想,将它发展成一种社会伦理思想,其目的绝不是仅仅想对这部书作一般的自然科学介绍,而是希望通过介绍进化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来告诫每一个中国人,在面临外国侵略、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如果再不顺应“天演”规律,团结起来,变法图强,抵御外来侵略,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一自然法则的验证者,就无法“自强保种”。“他清醒地知道这一伦理暗示了在中国将有一场观念的革命,现在他的注意力之所向正是这场革命。”[6]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正是严复倡导的这一新型社会伦理思想塑造中国社会的产物。
结论
通过分析严复在翻译《天演论》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改写策略,我们不难看出:在翻译过程中,改写能够为我们从原语文化中引进新的概念、新的文体和新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影响或塑造目标语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种“‘非正体’是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摄取域外文化思想而采取的一种特定的和特效的翻译手段。”[8]严复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其受到其所处社会主导诗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其“救亡图存”、塑造其理想中的中国社会的目的。
《天演论》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封建思想体系开始受到全面质疑,建立新的思想体系的要求随之而起。而严复所引介的《天演论》,则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关键时期人们的世界观,并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学术与思想。自《天演论》以后, 严复又相继译出了西方社会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 即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穆勒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领域,中国近代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逻辑学得以借鉴,因之萌生”。[9]
参考文献:
[1][美]安德烈·勒菲弗尔.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英]赫胥黎.严复译.天演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俞政.严复译著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李珍.《天演论》的历史地位与学术影响[EB/OL].http://www.studa.net/lishi/080730/17454088-2.html, 08-07-30.
[5]胡適.四十自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6]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7]王佐良.Two Early Translators Reconsidered[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1).
[8]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9]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3.赴江陵韩愈诗词 篇三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
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
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
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輈。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鶹。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
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奸偷。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罝罘。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
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吺。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班行再肃穆,璜珮鸣琅璆。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
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小雅咏鹿鸣,食苹贵呦呦。
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4.江陵愁望有寄阅读答案 篇四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
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5.江陵使至汝州阅读答案及鉴赏 篇五
[唐]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②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 ①本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时写的。汝州,今河南临汝,离王建的家乡颍川很近。②寒食,即寒食节。每年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10.(1)这首诗围绕汝州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开头写“回看巴路在云间”,结尾写“商人说是汝州山”,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题,多选只按前3 题计分)(6 分)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节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答案:
10.(1)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1分)天气晴朗,麦子一片金黄,(1分)山峰青如染出,轮廓鲜明。(1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作者出使江陵返乡,回望巴路,遥遥隐入天际,不免对江陵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
(2分)随着行程的推进,路边景色明丽优美,特别听到商人道出“已到汝州山”时,作者的心情更因即将回到家乡而喜悦、激动。(2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11.(1)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4)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的,该空不得分)
诗歌赏析
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治今河南汝州)时写的。
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蜒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表明离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固然也会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结束的喜悦了。所以第二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建家居颍川,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代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往返途程的遥远,路上的辛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
三、四两句转写前路所见景色。“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像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两句淡淡写出,徐徐收住,只说行途所见所闻,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着一字,却自有一番韵外之致,一种悠然不尽的远神。
单从写景角度说,用洗练明快之笔画出在薄暮朦胧背景上凸现的几座轮廓分明、青如染出的山峰,确实也能给人以美感和新鲜感。人们甚至还可以从“数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气的清朗、天宇的澄清和这几座山峰引人注目的美丽身姿。但它的好处似乎主要不在写景,而在于微妙地传出旅人在当时特定情况下一种难以言传的心境。
这个特定情况,就是上面所说的归程即将结束,已经行近离家最近的一个大站头汝州了。这样一个站头,对盼归心切的旅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对它的出现自然特别关注。正在遥望前路之际,忽见数峰似染,引人瞩目,不免问及同行的商人,商人则不经意地道出那就是汝州的山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刻在诗人心中涌起的自是一阵欣慰的喜悦,一种兴奋的情绪和亲切的感情。而作者没有费力地去刻画当时的心境,只淡淡着笔,将所见所闻轻轻托出,而自然构成富于含蕴的意境和令人神远的风调。
6.《下江陵》改写 篇六
第一章
总
论..............................................................................1 1.1 项目名称.................................................................................1 1.2 项目申报单位........................................................................1 1.3 法定代表人............................................................................1 1.4 项目建设性质........................................................................1 1.5 项目建设地点........................................................................1 1.6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1 1.7 申报单位概况........................................................................1 1.8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 1.9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地点、周期.............................2 1.10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 1.11 经济及社会效益..................................................................2 1.12 结论与建议..........................................................................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2.1 项目提出(建设)的背景...................................................4 2.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9 2.3 社会经济及区位优势.........................................................10 2.4 旅游业状况..........................................................................16 2.5 现状与差距..........................................................................25 2.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5 第三章
项目单位概况...............................................................27 3.1 项目单位简况......................................................................27 3.2 现有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28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29 4.1 项目建设规模......................................................................29 4.2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29 4.3 项目实施计划方案..............................................................29 4.4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30 4.5 建设原则...............................................................................30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33 5.1 组织管理...............................................................................33 5.2 保障措施...............................................................................34 第六章
劳动安全、消防及抗震..............................................37 6.1 劳动安全...............................................................................37 6.2 消防及防火设计..................................................................39 6.3 抗震设计...............................................................................40 第七章
节能方案分析...............................................................44 7.1 节能设计标准......................................................................44 7.2 电气节能...............................................................................44 7.3 给水排水节能......................................................................45 7.4 结构节能...............................................................................46 7.5 建筑节能技术......................................................................47 第八章
项目的招投标...............................................................50 8.1 项目招标内容......................................................................50 8.2 招标范围...............................................................................50 8.3 招投标程序..........................................................................50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5 9.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55 9.2 项目实施进度......................................................................55 第十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6 10.1 投资估算的依据................................................................56 10.2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56 10.3 资金筹措.............................................................................57 10.4客房规划.............................................................................59 第十一章
酒店定位...................................................................60 11.1 宾馆形象定位....................................................................60 11.2价格定位.............................................................................60 11.3 消费群体定位:................................................................61 第十二章
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62 12.1定员标准.............................................................................62 12.2劳动定员.............................................................................63 12.3 劳动定员一览表................................................................63 12.4人员来源及培训................................................................63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65 13.1 经济效益.............................................................................65 13.2 社会效益.............................................................................67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71 14.1 研究结论.............................................................................71 14.2 建议.....................................................................................7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江陵李白大酒店建设项目 1.2 项目申报单位
江陵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3 法定代表人
彭波
1.4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5 项目建设地点
江陵县郝穴镇中兴路与沿江路交汇处 1.6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湖北宏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7 申报单位概况
江陵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由湖北东方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江陵注册。专营酒店投资、商业投资、酒店管理服务。法人代表彭波,注册资本100万元。
1.8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江陵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环境法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酒店建设有关规定
1.9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地点、周期
1.9.1新建一家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4星级酒店。
1.9.2该项目占地面积38846.68㎡。主体建筑为一栋9F的酒店主楼、三栋11F客房和一栋3F的贵宾楼、一栋11F的职工宿舍,以及生态餐饮中心、酒店配套中心、门卫等。设计客房180套,餐位1000个。总建筑面积46588㎡。另建停车位373个。
1.9.3建设地点:江陵县中兴路与沿江路交汇处。1.9.4建设工期24个月。1.10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总投资估算1.3万元。其中自有资金8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江陵县农发行意向贷款承诺函附后)。1.11 经济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投资1.3万元,预计4.95年收回成本。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江陵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效益也是显著的。
1.12 结论与建议
鉴于市场分析与酒店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建议资金分期、分量计划投入,在工程建设中,要组织好施工,运用好资金,保障安全,加紧施工,保障工程在预定的时间内,尽快完工,尽快投入运营,早创效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建设)的背景
自2007年后,是世界旅游业连续第四个快速增长的年份,中国以10%的增长率继续巩固了世界旅游业前列国家之一的地位。受奥运因素的影响,2008年、2009年我国的旅游总收入的增速可能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加速增长的趋势明显。
2008年以前的几年时间里,豪华酒店成为了中国酒店业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尽管在二星酒店市场以及经济型酒店市场上本土酒店集团占据绝对优势,但在高星级酒店市场上,本土酒店品牌受到外资酒店品牌的强烈冲击,发展艰难。未来3-5年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中心城市继续增加外,二级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将有更多品牌进行投资。在旺盛的旅游度假需求的推动下,众多世界顶级的酒店管理集团正在中国迅速布阵,未来几年度假型酒店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8年,经济型酒店将保持平稳增长,再融资或受次贷危机影响;考虑到通胀因素的影响,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房价将有一定上升空间;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和广袤农村市场有可能成为经济型酒店下一拨发展的热点。
业内认为,高星级酒店的兴建与开业仍将保持惯性的增
长趋势,并在部分二线城市有快速发展的可能,但从整体发展来看,部分一线城市高星级酒店的发展已经或即将进入高峰期。预计未来3-5年,经济型酒店将继续迎来大规模并购潮。一方面经济型酒店市场仍将以资本的较量、发展速度的较量为主,与此同时,酒店品牌建设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以及综合管理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几年,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不只经济型酒店,高星级酒店的投资也将继续保持升温趋势,而酒店业资本市场的活跃表现直接导致酒店业大规模兼并收购产生。
我国的旅游业持续速发展,也将促进酒店业的持续升温。2007年,是世界旅游业连续第四个快速增长的年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旅游收入已经达到8000亿美元,国际跨境旅游人数达到了9亿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6.2%,超出了4.1%的长期预测。亚太地区成为世界上游客量位列第二的地区,中国以10%的增长率,继续巩固了世界旅游业前列国家之一的地位。2007年我国入境旅游者1.3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19.4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7770亿人民币。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估计,未来的几年,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将继续上升,受全球经济前景不佳、不确定性增强以及油价攀升等因素影响,国际旅游业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预计增长速度将接近4.1%的长期年平均增长速度。国家旅游局公
布的2008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900万人次,增长8%;旅游外汇收入460亿美元,增长10%;国内旅游人数17.7亿人次,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1.2万亿元,增长10%。
根据已出炉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年鉴,全国的星级酒店从2000年的6029家增长到了2006年年底的12751家,星级酒店总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3%。2000年到2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从594,700间增长至1,459,800间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7%。
2007年,旅游酒店数量达到14327家,其中五星级361家,四星级1631家,酒店客房数达到160万间,其中五星级饭店数量增长明显,2007年新评定五星级饭店65家,比2006年增长30家,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2010上海世博会、2012年的广州亚运会对中国的作用,不仅是带动事件发生地的经济发展,也是促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好机遇。这几项全球注目的盛事将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众多的参观者和游客到中国来,这就给旅游业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也给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给酒店业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
2008年以前的几年时间里,豪华酒店成为了中国酒店业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并已进入‚微利时代‛的酒店业中获取利润,对于投资商来说,首先必须要
有一套完善的投资策略体系。
从已知的情况来看,五星级酒店盈利情况良好,三、四星酒店亏损严重;部分酒店开发商、投资商的投资水平急需提高。高星级酒店在我国某些地区已经呈现出过剩的供需状况。随着酒店业市场的不断成熟,投资者以高投入攫取高利润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从投资策略上讲,目前投资豪华酒店回收期较长,业绩增长较缓,资方必须有雄厚的资金作保证。
对于‚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下一个亮点在那里?‛的问题,有业内掌门人表达了相近的观点,即度假休闲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旅游的持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将逐渐进入民众的生活,度假型酒店适应了目前中国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按国家旅游局的初步估计,目前我国已有星级度假酒店111家,其中2004年至2006年出现了14家,但我国的度假酒店还没有世界顶级产品。在旺盛的酒店需求推动下,众多世界顶级的酒店管理集团正在中国迅速布阵,未来几年将催生出世界一流奢华产品。
除了度假型酒店以外,未来3-5年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中心城市继续增加外,二级城市和西北内陆城市将有更多品牌进行投资。
针对目前客房数量超过10万间、酒店数量有近1000家的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绿皮书》披露,虽然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发展前景依然良好,但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加剧,产业扩张需要更加理性。国内经济型酒店在朝向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亟须业态自身创新来推动产业扩张。有专家认为,农村地区的土地、人力成本低,将是经济型酒店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虽然目前经济型酒店发展出现相对低谷,但从行业发展历史来看,预计未来3-5年经济型酒店将继续迎来大规模并购潮。
资本一直是推进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轻资产、高投资回报率、标准化、易于复制扩张等经济型连锁酒店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则成为了吸引资本投入的关键性因素。
虽然涌现出许多经济型酒店品牌,但根据经济型酒店网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国百余个经济型酒店品牌中,连锁规模达50家以上的只有7家,连锁规模10家以上的也仅有25家。2007-2008年前10大经济型酒店品牌市场占有率更是由85%下降至38%。究其主要原因,无非是过度发展导致竞争加剧,尤其是以短期投机为目地期待把企业迅速做大上市或转手套现的投资者的加入更加深了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的未知性。
业内认为,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酒店需求将明显增长,2007年至今酒店业资本市场的活跃充分表现表明了酒店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几年,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不只经济型酒店,高星级酒店的投资也将继续保持升温趋势。
2.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1 公司简介
江陵李白大酒店由湖北东方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江陵注册的江陵县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湖北东方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高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依托,专业从事中式快餐的研发加工服务以及食品原材料的养殖、生产、物流配送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公司滚动快速发展,在湖北武汉承包经营单位有: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学生食堂、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职工餐厅等十家单位。另外还是全国唯一进入江西南昌、湖南长沙的民营高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四家单位、江西三家单位)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的肯定,同时还与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烹饪协会达成一系列商务协议,多次参与全国烹饪行业举办的各种活动。公司营运总监2000年被教育部外派中国驻英大使馆,工作达2年之久,并于2003年在全国第十三届烹饪比赛中荣获两枚金牌。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公司2008年9月顺利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考核。
公司现有职工300多名年产值7000多万元,现在投资江陵县李白大酒店。这表明公司由单一的餐饮经营逐步转化为多元化经营管理。
公司始终坚持‚品质至上,服务一流‛的经验理念,努力实现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力争最大的限度的为江陵的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行业树立品牌效益,更好的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洪湖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2.2.2 项目建设环境
江陵李白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拟建的李白大酒店,地处江陵县沿江大道与中兴路交汇处的东南角上。东临江陵县著名的景区铁牛矶滨江公园以来,酒店大门正对着滨江公园铁牛矶纪念碑,与滨江公园遥向呼应,形成一个集旅游、商务、度假、就餐的首选绝好之地。该公司看准了目前由江陵县的工业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酒店业的商机,拟定新建该酒店项目。以满足江陵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中,赢得社会效益。目前,项目建设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已经拆除完毕,场地平整,可正常施工。2.3 社会经济及区位优势
据江陵县2011年年鉴显示: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3.571亿元,同比增长
6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30.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同比增加12.1%;农村人均纯收入6613元,同比增加914元,增长16.6%。
江陵,因 “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名,自楚庄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拨郢,在郢始臵江陵县),20 代楚王在江陵建都,延续411年,成就了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宏图大业。其后至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荆南(南平)国亡,先后又有14代帝王在此建都。江陵作为我国的历史名城之一,除建都外,还一直是郡、府、州、路治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荆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及江陵县,设立荆沙市(1996年12月更名为荆州市)及荆州、沙市、江陵三区,原江陵县一分为三,江陵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1998年7月,江陵撤区臵县,恢复县治。
江陵县地处扬子准地台江汉沉降区江汉盆地西南部凹陷构造带,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江汉平原西部,长江荆江河段左岸,地理坐标东径112 °12′52″至112°44′22″,北纬29°54′36″至30°16′45″。东邻监利县、潜江市,西隔长江与公安县相望,南接石省市,北靠荆州市沙市区,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 公里,南北距36.2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较为平坦,属长江冲积平原和四湖滨湖平原并列地带,海拔高程在25.3米(沙岗镇九甲湖电排)~40米(马家寨乡文新村王家河)之间,相对高差小于14.7米。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江陵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全年日照时效1827~1897小时,年平均气温16‴~16.4‴,极端值最热39.2‴,最冷-19‴;无霜期246天~262天;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
2.3.1 工业企业
截止2010年底,全县新增规模企业8家、达到63家;规模工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25.4%;产销率96.7%,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金3400万元,增长17%。大力推进江陵工业园‚满园工程‛建设,新征用地1576亩,完成荆河路、楚江大道的配套建设和园区一、二、三号加密线建设及配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36.1%,入园企业产值12亿元,增长87.6%;税收4000万元,增长125.6%。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实施‚211工程‛和企业‚成长工程‛,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9家。纳入‚211工程‛培育的骨干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3.6%,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6.8%。全力以赴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30个,续建、扩建项目51个,到位资金9.8亿元,增长21.4%。引
进世纪天源、申达电气大变压器项目和美的配套产业园等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3.2工业经济结构
2010年,3家国有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74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3%;57家私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0469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27%。从行业上看,全县规模工业分布在五大行业:
一是医药化工行业。全县共有医药化工企业11家,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6195万元,占全县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7.2%。
二是轻工业。全县共有造纸包装轻工企业28家。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3796万元,占全县比重为30.03%。
三是纺织服装业。全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7家。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6907万元,占全县比重为8.03%。
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全县共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其中:碾米工业2家,植物油加工企业2家,其它产业4家。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0639万元,占全县比重为28.82%。
五是汽车零部件加工业。全县共有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6家。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2898万元,占全县比重为15.6%。
2.3.3 工业经济效益
2010年,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9家盈利,创
利润3100万元,创利润净增2151万元
2.3.4 三产业状况
2010年底,全县第三产业的总户数达3720户,从业人员26015人,注册资本31560万元,其中个体工商户3437户,从业人员15860人,注册资本13500万元,私营企业283户,从业人员10155人,注册资本18060万元,第三产业中以商业、服务为主,遍布各乡镇,占居了江陵民营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
2.3.5名优产品
2009年,江荆牌灭火器、天助牌食用油被评为‚湖北名牌‛,晋安消防的‚江荆‛商标,三湖种子的‚三湖‛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2.3.6工业建设
湖北江陵工业园区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2008年2月获省政府批准筹建。2010年来,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突出发展工业,着力建设县城‛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于建设大园区、培育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创新大环境,着眼于推进城东工业园项目、效益满园和实施沿江产业集聚区开放开发, 着力于主攻项目建设、主抓招商引资、主优发展环境,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潜力逐步显现。
2010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91亿元,同比增
长51.19%;实现销售收入17.68亿元,同比增长62.67%;实现税收收入5184万元,同比增长70.58%,在全省111家县市区开发区中绝对值排名76位,增幅排名22位;入园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30.77%,在全省111家县市区开发区中绝对值排名73位,增幅排名67位。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一区多园‛格局:城东工业园、沿江产业集聚区。园区一期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4.2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累计达89家,规模企业达48家,其中,投产企业55家,在建项目22个,拟建项目12个。拥有职工近万人。入园企业固定资产协议投资额34.54亿元,已到位资金20.45亿元。区内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助‛色拉油、荆州市江陵晋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江荆‛牌灭火器被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结束了江陵县工业产品无省级名牌的历史。
截止2010年,用于城东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达2亿元,建成区实现了‚四通一平‛(水、电、路、通讯管网等相关配套),形成了‚两纵三横三辅‛(两纵即楚江大道、东环路,三横即江陵大道、荆河路、荆洪公路,三辅即一、二、三号加密线)的路网格局。建成35 KV园区变电站一座,引进外资建成日处理3.8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建成工业园区党员职工活动中心,企业职工公寓正在建设之中。2010年,江陵丰泽园物流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
区,目前拥有物流公司5家,物流产业重点发展项目9个。2.4 旅游业状况
2.4.1 区域优势
江陵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县治郝穴镇得名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明朝以来一直为江陵东南部政治文化中心。据宋代《方舆揽胜》及乾隆版《江陵县志》,自东晋以来,这里的禅林殿宇如妙济寺、许仙观即享誉远近。而东晋至唐在这一带设臵的侨郡侨县和新臵州县亦有大量文化遗存。但由于历史上的战争、洪水及后来的破四旧运动,历史遗迹大多不复存在。如今保存的还有荆江大堤上的《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镇安寺铁牛,郝穴抗战烈士纪念碑、沙岗红军街、列宁大学遗址、白鹭湖革命旧址、陈香波烈士殉难处、红二军团纪念碑。
《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江陵县郝穴范家堤建闸记》碑位于荆江大堤706+560处,堤内坡是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即公元1818年为范家堤闸落成而立的,俗称铜闸碑。郝穴范家堤闸是钦工(封建时代皇帝亲批的工程),当时的目的在于排放三湖、白鹭 湖及现白马、沙岗一带各内垸的渍水。按当时的工程构想,一旦长江汛期以后,现在江陵东部的渍水均经熊家河而由范家堤闸注入长江,后来由于长江河床的变化和大堤的增高,范家堤闸失去了排渍的功能而
被废弃。但由于该碑的存在,为研究荆江近二百年来水文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证据。
镇安寺铁牛:铁牛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是中华第一堤的标志,是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象征。建国后,周恩来、李鹏、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此视察,指导抗洪。1998年特大洪水后,国家斥巨资对荆江大堤进行加固,加之三峡工程建成关闸蓄水,荆江防洪警报基本解除,现镇安寺铁牛所在地已建成为一个群众观光休闲的滨江公园。
沙岗红军街:红军街位于沙岗集镇五岔河的右岸,原名沙岗老街,全长0.6公里。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间,先后有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江陵县苏维埃及10多处红军工作机构设在红军街。贺龙、段德昌、周逸群、柳直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战斗。贺龙曾在红军街住过7天,对1928年1月28日深夜发生的沙岗年关暴动相当满意,并就如何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苏区作了重要指示。周逸群曾到红军街多次指导江陵人民的革命斗争。
青山宫殿遗址群:资市镇青山村,位于资市镇东部,距楚都纪南城东南约40公里处。其地理方位为东京112°28′13.5″;北纬30°12′02.2″高程33米。比较而言,当地较高地势,是过去人们获取烧料的材山,因此得名‚青山‛。
周边原有多个湖泊和多条古河道,为当地古代人的物质运输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水路条件。现在,该地大部分地域已夷为平地,大部分旱田种植棉花;一部水田种植水稻,是江陵粮棉生产的基地。
被发现的楚国大型游宫遗址群分布在约2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幸存的四个台基形制十规整。北面为‚邵王台‛、中部为‚中王台‛和‚少王台‛,南部有‚新户台‛。四个台基面平,四周缓坡而下,与周边地势明显分别。目前,中王台上种有柑子树,其余三台均为居民点。从地形看,四个台地保存基本完好。在居民点的前后池坡上,可见台基边缘的文化层堆积,发现大量的绳纹灰陶片和明清时期的陶、瓷片。新户台上还见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红陶杯。
除四个有形台基之外,台基之间现为平整的农田。在农田的沟面上,见有大面积的绳纹陶片呈间断式分布,说明四个台基之间也有台基遗存。整个宫殿遗址群的分布是:北端还有‚马脑壳台‛;‚邵王台‛和‚中王台‛之间有‚刘家台‛;‚中王台‛与‚少王台‛之间有一无名台。‚少王台‛与‚新户台‛之间,也有一无名台。整个宫殿遗址群中可能有8个台基遗存。
无论是有形台,还是无形台,从其遗物分布面看,台基的大小大致相等,形体相似。分布有序,呈中轴线排列,坐北朝南。每个台面积约有1万平方米(东西长120米;南北
宽约70米),有的台基现还高出地面约3米,均为长方形。台基之间相距50多米。
另外,在台基群的中部偏东处还发朱家冢墓地。墓地规模巨大,面积约达1万平米,地面呈弧形,似为南北向排列。从其命名分析,可能是东周时期的一处大型墓地。墓地上也可采集到东周及明清时代的遗物。
各台基中或地面上分别见有:陶质筒瓦、板瓦及部分陶盆、盂、壶口沿及豆盘、柄、座部的残片。板、筒瓦多为灰色,表面施中绳纹,内面有手抹或印制不清晰的菱形纹。有的瓦面上有黑衣;大型的陶盆,多为灰陶,多折沿,沿面有宽、窄之分,饰有旋纹;豆的遗物最多,全为灰陶。从柄的形制看,有空心喇叭形座和柱状柄;另有鬲足,表面施绳纹,锥状体;见有褐陶壶,卷沿,敞口。从陶瓦和生活器皿的造形看,既有春秋的特点,也有战国时期的风格,与楚都纪南城的出土遗物具有许多相同点。因此,可以确定台基和遗物应均属东周楚文化范畴。
从出土的器形和遗物数量看,青山台基遗址群并非一般的建筑遗存,应是楚国的一处大型宫殿遗址群。由于这些台基地处楚都纪南城城区之外的湖区,很可能是楚国的游宫旧遗址所在地。从方位上看,与东面潜江章华台遗址共处于东西平行线上,直线距离约为35公里。由此可推测,青山楚宫殿遗址群是有别于章华台遗址之外的、史籍上记载的又一
处楚国游宫。
青山宫殿遗址群的发现,目前还仅限于地面的调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其宫殿遗址的面貌将会被揭示出来,不仅成为世人注目的新亮点,也会给楚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史料。
2.4.2主要景点
李白大酒店比邻江陵主要景点铁牛矶。郝穴铁牛矶由上下矶组成,分别位于荆江大堤709+810和709+500处,与龙二渊矶(710+370)、渡船矶(708+460)、郝穴矶(708+100)形成矶群。
铁牛矶兴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两矶上下游筑有条石驳岸,长540米。该矶阻水挑流作用异常强烈,汛期近岸流速达3~4米/秒,滩槽高差达50米。水流湍急,近岸有巨大的冲刷坑,0米等高线面积曾达19.8万平方米,河床最低高程-8.4米(卵石层顶高程4米)。在水流的巨大作用下,大量卵石(最大粒径0.1米左右)被冲起堆积在九华寺附近,流程近3000米。铁牛矶从50年代至80年代冲刷一直是剧烈的,最深点高程在-7.3至-8.5米之间,下切卵石层12米,深泓离岸距离随流量而变,表现为高水离岸,低水傍岸。该矶受水文年的影响,丰水年冲刷最甚,中枯水文年次之。
铁牛矶堤段是荆江大堤著名的险工险段,仅1950年至1975年龙二渊段就发生重点崩岸险情39次。为确保堤防安
全,多年来对该河段进行了连续水下抛石加固,平均每米抛石多达630立方米,矶尖断面最大达818立方米,使堤防抗冲能力得到提高,稳定了河岸。
郝穴铁牛矶位于江陵县城关郝穴镇西北(桩号709+400),因该堤段外平台上铸有一尊铁牛,后人称其为铁牛矶。以铁牛矶为界,上段河面由宽变窄,下段河面由窄变宽,形成铁牛矶卡口,河宽仅770米,为全荆江河段最狭窄处。因地处荆江大堤郝穴河湾凹岸,堤外无滩,主泓贴岸,迎流顶冲,形势十分险要,而成为荆江大堤重要险工险段。郝穴铁牛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铁牛依江而立、昂首蹲踞,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磨难,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在新的世纪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江陵人民抗御洪魔、建设家园的象征。
镇江铁牛的历史要上溯到清代,据《荆州万城堤志》载:清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上谕:‚向来沿河险要之区,多有铸造铁牛安镇水滨者。盖因蛟龙畏铁,又牛属土,土能制水,是以铸铁肖形,用示镇制。‛注1十二月,湖广总督毕沅奉旨铸造镇水铁牛九具,分别臵于万城、中方城、上渔埠头、李家埠、中独阳、杨林矶、御路口、黑窑厂、观音矶等九处险要堤段。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咸丰九年(1859年),又各铸铁牛一具与李家埠和郝穴堤上。现毕沅所铸铁牛已不存在,唯道光和咸丰年间所铸铁牛尚存,即今天的李
埠铁牛和郝穴铁牛。
郝穴铁牛,因所处地段原为镇安寺湾,故又名镇安寺铁牛,为荆州知府唐际盛所铸。其形状为独角兽形,前立后蹲,高踞堤岸,俯视长江,身长3米,高1.8米,宽0.9米,尾右盘长1米,外实内空,重约2吨。牛背有铭文126字,其中篆、隶文各63字,现抄录篆体铭文如下:
‚维咸丰九年夏,荆州太守唐际盛修堤成,铸角端镇水于郝穴,而系以铭曰:‘嶙嶙峋峋,与德贞纯,吐秘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世兮,福我下民。’‛
其意思为:在清朝咸丰九年的夏天,荆州太守唐际盛修好堤后,铸了独角兽,用以镇制洪水,放在郝穴堤上,并在牛身上铸刻铭文说道:‚铁牛昂首蹲踞,有如耸立的奇石,她的品德忠贞纯洁,勤于职守,吞吐着神秘的灵气,孕育着瑰丽的宝藏,捍卫在险要的江边。惊涛骇浪从此不再兴起,各种水怪都被驯服不敢兴风作浪。噫!不管千秋万代,它都要为我治下的百姓造福无穷!‛
铁牛旁原立有石碑一块,为清光绪乙未年冬(1895年)郝穴矶(荆江大堤708+100处)发生崩挫险情,荆州知府舒惠率民众抢险,拆堤上房屋,抛石护脚,修石矶长173米,高5米。上铺块石坦坡,高6米,下游做条石驳岸17米,又于上首新建石矶,长13米,高8米,控制住险情,后光
绪二十二年(1896年),知府余肇康为纪念该抢险工程所立。该碑原立在郝穴客运码头候船室附近,为保护文物的完整性,河道管理部门于1978年将此碑迁至铁牛矶,并适当加以修缮,建立基座,现立于铁牛与蘑菇亭之间,注3碑上刻有《万城堤上新垲工程记》一文,碑文如下:
‚荆州万城堤至郝穴,临江壁立,称最险。太守舒君惠,伐石(秋瓦)(注:秋字下面加瓦字)为坦坡,使水著之无力。法至善也。
光绪乙未冬舒君以卓荐入□□(注:原碑文缺)观,余奉檄权守是邦,开办岁修,冬工覆勘至此,尚无恙。不旬月,忽传其地上新垲,堤段矬裂,深至二丈许,长至四十余丈。一时居民相传说,甚恐。
余闻之,仓卒复往视,信然。审其故,则由对江沙洲日壅益高,逼江洪北趋益近;轮艘往来,浪掣波翻水,脚为所震撼。自下而上,先矬后裂,势岌岌可危。
先是环堤,皆保台。保台者,累石为之。大数人围,深入地丈数尺,高出地亦丈数尺,市民建以载屋,重不知其几许,而沙土松,不能胜,溜刷于外,抬压于土,遂以至此。堤上造屋,向有明禁,乃一律拆去。先抛乱石,饱护堤根,穷裂堤丈八九尺至尽处。杂和石灰沙泥,如俗所谓三合土筑之,坚结如铁,锥孔灌水不渗。然后从堤底斜叠石级三层,层五尺,长五十二丈。又于其上,循舒君旧式,铺石为坦坡,23
高一丈八尺。就中又隔别,修石梯六处,使行旅上下。于尾又斧石为条,作石剥(注:石左剥右,一个字)岸五丈,护保台之,未拆者。凡此,仅可保目前之险,而江洪之北趋如故也。
则又于其首之,在镇江寺者,适有淤沙突出江唇,遂因之建石矶一座,高二丈三尺,长七丈,俾挑大溜南行,以冀洄流,蓄沙成洲于矶之下湾。使堤脚逐渐得所依护,不致复有矬裂患。工既成,居民无不额手相庆!余复虑,他日或又建屋其上,则更于堤面濒江隙地,缭以石栏。
大书高碑者三,分段树立禁之。有犯者,则治于官法。是后也,不出于舒君九年之内,而出于不肖数月之间。由幸出于霜清安澜之后,得以从容营造,在险不惊。未必非天之增益所不能?又使吾民相安亦无事?不然,殆矣!
余既数数临视,工员亦相戒敷衍,如曹主簿本元、李经历章鳄、易巡检翰鼎,尤为勤实。张大使德溥、孔巡检照熙、邓典史联镖,亦始终其事,例德备书。
时光绪二十有二年夏五月。赐进士出身、湖北补用道,特用府署、荆州府知府、长沙余肇康识并书。‛‚镇水兽‛并未减轻荆江两岸人民的灾难,就在铁牛建起后,荆江大堤又分别于1875、1907、1931、1935年四次发生溃口,民间流传:‚荆州不怕刀兵动,只怕南柯一梦中‛;‚荆江水啊长又长,提起荆江泪汪汪,三年两次发大水,拖儿带女去逃
荒!‛这是广大劳动人民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荆江洪水肆虐,人民深受水患之苦。到建国前夕,铁牛已是锈迹斑斑、破败不堪,附近大堤堤身杂草丛生,隐患十分严重,险情不断发生,形势岌岌可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荆江大堤治理工作,大力修筑堤防,治理荆江,变水患为水利,使得荆江两岸人民得以平安。1958年2月27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雪视察荆江大堤,曾伫足铁牛,他老人家手扶这尊铁牛,盛赞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谈笑风生的讲述‚铁牛镇水‛的典故和治理荆江的宏图 2.5 现状与差距
目前,江陵县城区仅有星级酒店客房62间。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对酒店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的酒店业现状明显感觉滞后,所以,该公司选项介入酒店行业,是适时的。
2.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江陵县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星级客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也会给酒店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与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客流量已经从八九十年代的大城市,转向二三级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乡村游、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会给小城镇带来更多的客源,小城镇的酒店业
会有一个黄金的商机。因此,该项目建设是适时的,是可行的。
第三章
项目单位概况
3.1 项目单位简况
江陵李白大酒店由湖北东方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江陵注册的江陵县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湖北东方星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高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依托,专业从事中式快餐的研发加工服务以及食品原材料的养殖、生产、物流配送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公司滚动快速发展,在湖北武汉承包经营单位有: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学生食堂、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长江过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食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职工餐厅等十家单位。另外还是全国唯一进入江西南昌、湖南长沙的民营高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四家单位、江西三家单位)受到了湖北省教育厅的肯定,同时还与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烹饪协会达成一系列商务协议,多次参与全国烹饪行业举办的各种活动。公司营运总监2000年被教育部外派中国驻英大使馆,工作达2年之久,并于2003年在全国第十三届烹饪比赛中荣获两枚金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公司2008年9月顺利通过国际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考核。
公司现有职工300多名年产值7000多万元,现在投资江陵李白大酒店。这表明公司由单一的餐饮经营逐步转化为多
元化经营管理。
3.2 现有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
3.2.1 有多年来积累的管理经营。江陵县李白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其总公司在商海实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模式。
3.2.2具备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该公司经过的多年的打拼,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形成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适应市场、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
3.2.3 公司已经完成了市场分析和酒店定位等策划性工作,下一步在建主体工程的同时着手员工招聘与培训准备。
此外,在商海经营的‚天时、地利、人和‛六字秘诀中,有这得天独厚条件的酒店选址,是江陵与外界交流的近水楼台。酒店所处位臵,人文积淀醇厚,交通便利,是不可多得的黄金地段。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4.1 项目建设规模
江陵李白大酒店建设项目选址于江陵县中兴路北侧,邻江陵县著名景区铁牛矶滨江公园处。该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主体建筑为一栋9F的酒店主楼、三栋11F客房和一栋3F的贵宾楼、一栋11F的职工宿舍,以及生态餐饮中心、酒店配套中心、门卫等。设计客房180套,餐位1000个。总建筑面积46588㎡。另建停车位373个。总投资1.3亿。4.2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1)方案设计遵照规划、市政、消防、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范、标准、规定进行,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2)方案设计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中关于采暖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求,采用节能设备。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
(3)方案设计中注意了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了合理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4)建筑外观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室内装修设计首先应满足各类用房使用功能的要求。4.3 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该项目本着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总原则,29
按照建设整体规划,倡导科学精神,在满足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服务需要的前提下,注重布局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客观性。
4.4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根据江陵地质实际情况,按目前防震新标准设计,建筑设计符合建筑设计规模。同时也考虑安全通道,建筑工程均采用框架结构。酒店按照四星级宾馆的建设标准施工建设。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做好该建设项目的绿化、给排水、道路等配套工程建设。
江陵李白大酒店,拟定星级四级。运营两年后,将申请认定。4.5 建设原则
为适应酒店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在进行酒店建设时,该酒店将使用成熟、安全、稳定、实用及具备快捷服务的国际先进性酒店管理系统,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则:
4.5.1 先进性原则
在先进的酒店业务管理理念指导下,采用目前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使系统能很好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的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
4.5.2 可靠性原则
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具有容错功能的服务器,提供双机集群、磁盘阵列等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4.5.3 安全性原则
配合酒店业务管理提供严密权限管理,保证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另外酒店管理系统要求是考虑建立在安全无病毒的操作服务系统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5.4 扩展性原则
随着酒店经营管理的不断需求,对应的酒店管理系统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系统模块应可以灵活配臵和增加,系统的功能也必须能够扩展或增加。
4.5.5 个性化原则
酒店经营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管理系统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经营思想,表现为建立全面及时的客户档案信息,通过个性化的设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5.6集中化管理原则
采用数据集中管理与业务分布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整个系统采用一套酒店管理应用软件,所有数据集中存储处理,即可以为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同时又可以为各中心区域的管理者提供虚拟的本区域的各项管理和统计分析。
4.5.7 本地化的快捷服务原则
酒店在选择一套酒店管理系统时,除了应对系统功能要求实用、可靠之外,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需要选择一家能够提供对酒店进行快捷服务的酒店管理系统厂商,因为,酒
店管理系统的服务是贯穿酒店经营的整个过程,提供及时、高效的响应服务,将会为我们的运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选择一家具备快捷服务的酒店管理系统服务厂商,必然解决了酒店在管理系统维护方面的问题,为酒店管理系统的有效、持续使用提供了强大的服务保障。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1 组织管理
本项目建设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成立李白大酒店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施工进行精心组织和严格管理,确保该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
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指挥灵活,精干高效的原则,选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施工经验丰富、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组成。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施工主要负责人,其担负的主要责任如下:
1、确保项目目标实现,保证项目业主满意。这一项基本职责是检查和衡量项目经理管理成败、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
2、制定项目阶段性目标和项目总体控制计划,项目总目标一经确定,项目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将总目标分解,划分出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确定项目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
3、组织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这是项目经理管好项目的基本条件,也是项目成功的组织保证。
4、及时决策。项目经理需要亲自决策的问题包括实施方案、人事任免奖惩、重大技术措施、设备采购方案、资源
调配、进度计划安排、合同及设计变更、索赔等。
5、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项目经理以合同当事人的身份,运用合同的法律约束手段,把项目各方统一到项目目标和合同条款上来。
6、如实向上级和建设单位反应情况。5.2 保障措施
5.2.1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我们将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患未然‛为指导方针,项目经理部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规定各级职能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施工中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真正做到安全到位,落实到人,防患未然。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特成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5.2.2 安全施工措施
‚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第一‛,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防患未然、防止不安全隐患发生,拟定以下安全措施:
(1)学习和熟悉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法令: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CJ59—88)》,认真执行上级和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技术的各项规定,教育组织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工作的环境和
条件,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责任实施细则,明确和落实安全职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完善现场的出入管理制度,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否则不准进场。
(4)加强安全措施,各项施工方案必须有工程师的最终认可,层层把关的安全措施保障各自项目的施工安全。
(5)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机械或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查隐患、查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现,及时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
(6)尊重乡规民俗,处理好项目经理部与地方关系,防止避免群体事故的发生。
5.2.3 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在项目管理中有着其重要的位臵,给人一种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能有效地促进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进度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文明施工措施。
(1)合理布臵临时建筑设施,按文明工地标准进行,按规定的标准建围墙、食堂、浴室等,并规划好垃圾、废水等的堆放与处理。
(2)每一个工作面均实行挂牌施工,设臵醒目的标志牌、提示语,写明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施工段的起止桩号。
(3)施工用的水、电等线路的布臵做到平、直、顺、整齐有序,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布臵紧密、整齐、干净,及时处理施工废料,不乱倒、乱放,维护工程面整洁、干净。
(4)施工道路派专人负责养护,并配洒水车洒水降尘,施工设备严禁乱停放,阻碍交通,必须停放在指定的地点,机械设备经常冲洗、擦拭,确保车容车貌和设备完好。
第六章
劳动安全、消防及抗震
拟建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的研究,是在已确定的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6.1 劳动安全
6.1.1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分析在生产或作用过程中可能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危害的物品、部位、场所,以及危害范围和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分析生产和使用带有危险性的原料、材料和产品,包括爆炸品类,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类,易燃液体类,易燃固体类,毒害品类,腐蚀品类,辐射物质类,以及建筑粉尘类等。分析有毒有害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造成职业性疾病的可能性;
2)危险性作业危害。分析高空、高湿、振动、噪音等危险性作业场所,可能造成对人身的危害。
6.1.2 安全措施方案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将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防患未然‛为指导方针,项目经理部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规定各级职能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施工
中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真正做到安全到位,落实到人,防患未然。研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方案,主要有:
1)学习和熟悉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法令: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CJ59—88)》,认真执行上级和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技术的各项规定,教育组织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2)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针对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责任实施细则,明确和落实安全职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完善现场的出入管理制度,现场人员一律佩戴安全帽,否则不准进场。
4)加强安全措施,各项施工方案必须有工程师的最终认可,层层把关的安全措施保障各自项目的施工安全。
5)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时,应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6)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机械或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查隐患、查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现,及时整改,并检查落实情况。
7)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
8)尊重乡规民俗,处理好项目经理部与地方关系,防
止避免群体事故的发生。6.2 消防及防火设计
消防设施研究,主要是分析项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重点消防部位,根据消防安全规范确定消防等级,并结合当地公安消防设施状况,提出消防监控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配臵方案。
6.2.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30号《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2.2 防火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可确定该工程项目大部分属一类多层建筑,其耐火等级为一级。
1)每个自然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2)每个防火分区内有两部楼梯联系,每个楼梯均可快捷直通室外。
6.2.3 消防及防火措施
1)李白大酒店工程项目耐火等级为一级,楼内每层装有25米管带不锈钢消防栓和若干个灭火器。并安装自动灭火
装臵,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2)消防要求二路供水,二路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接入管管径DN150),若今后二路供水或供水量有困难,需按消防部门要求考虑设消防水池。
3)建筑装饰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电气设备应设臵过载保护装臵。安装火灾报警设施和自动灭火设施,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
4)主楼四周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m。室外配臵一定数量的消防栓。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5)所有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设备用房和管道井均采用防火门;内部装修选用非易燃性材料,木材一律经过防火处理; 6.3 抗震设计
6.3.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6.3.2 现状分析
江陵地层以第四季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地质构造属于杨子淮地台区,为新华厚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地耐力一般在8-15t/m2,地震烈度≤6度。
根据鄂建[90]184号文件,江陵县属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江陵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6.3.3 设计原则
抗震设计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根据当前的震害经验和理论认识,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地考虑下述原则:
(1)场地选择。场地选择的原则是避开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硬场地。
(2)体形均匀规整。无论是在平面或立面上,结构的布臵都要力求使几何尺寸、质量、刚度、延性等均匀、对称、规整,避免突然变化。
(3)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结构物的振动破坏来自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因此抗震设计要力图使从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最小,并使结构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防止不能容许的破坏。在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刚度的前提下,提高总体强度和延性是两个有效的抗震途径。
(4)设多道抗震防线,使结构具有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的体系,使之在强地震的作用下,建设工程的一道防线破坏后尚有第二道防线可以支撑结构,避免倒塌。
(5)防止脆性与失稳破坏,增加延性。脆性与失稳破坏常常导致倒塌,故应防止。这种破坏常见于设计不良的细部构造。合理的抗震设计必须通过高质量的施工才能起到抗御地震的作用。各类建设工程的施工规范或规程均规定了施工技术和措施。例如现行《多层砖房设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对施工各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其规定。只有把好抗震设计和施工两道关才能有效提新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6.3.4 抗震措施
(1)在建筑底部设臵的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2)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3)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的耐久性和设计参数应由试验确定。设臵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施。
(4)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外面增加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水泥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面层,也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方法加固。
(5)加强建筑物和构筑物整体性的措施,主要有加设圈梁、加设构造柱和加设拉杆等。外加圈梁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或加型钢圈梁。
(6)为防止砌体房屋外纵墙或山墙外闪、屋架或梁端外拔,通常可采用拉杆进行加固。结构抗震能力不足而须增强时,可采用增设抗震墙方法以改变其结构传力途径。
第七章
节能方案分析
7.1 节能设计标准
1、《民用建筑节能各级标准实施细则》DB21/1007-1998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
5、《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7.2 电气节能
电气节能设计既不能以牺牲建筑功能、损害使用需求为代价,也不能盲目增加投资、为节能而节能。因此,电气节能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7.2.1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
这主要包括:满足建筑物不同场所、部位对照明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的不同要求;满足舒适性空调所需要的温度及新风量;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体育场馆、医疗建筑、酒店、餐饮娱乐场所一些必需的电气设施用电。
7.2.2 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节能应考虑国情,计及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追求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而是应该通过比较分析,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及材料,使增加的节能方面的投资,能在几年或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进行
回收。
7.2.3 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设计时首先找出哪些方面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什么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电能传输线路上的有功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进的调光技术、控制技术使其能耗降低。7.3 给水排水节能
7.3.1 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宿热水加热。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循环管、循环泵、配水管等组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北纬40度以北,日照时间较长,均适合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从而减少煤炭或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7.3.2 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在城市供水中,根据城市供水规模大小不同,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均在0.2~0.4MPa之间.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以减少二次加压能耗.如市政管网压力为0.3Mpa,则五层及以下楼层可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即不浪费市政管网余压又不至于使低楼层管网压力过高,造成能耗及水量浪费.45
7.3.3、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减少供水能耗.供水设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设备,选择节水型卫生设备,水龙头采用延时自闭型,必要部位设臵给水计量装臵。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11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全部使用冲水量≤6L的马桶,则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7.4 结构节能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臵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
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7.5 建筑节能技术
7.5.1 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变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7.5.2 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7.5.3 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