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2024-11-06

对素质教育的思考(12篇)

1.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一

[高中物理]对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一种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才能充分发挥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目标?本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专业的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开展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例如,利用物理科学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物理知识理解,让学生了解下个世纪几个重大迫切的社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癌症等疾病药物问题。通过讲解某些物理知识与上述问题挂钩,无形之中把课程内容贴近实际,联系社会与人,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人格品质,对科学执着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品质,研究科学创造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标新立异的能力。

2、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作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

[1][2][3][4]

2.对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二

一、思考“教育究竟是什么”

关于“教育是什么”的话题由来已久, 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务必要搞清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古今中外众说纷纭, 但都指向于培养理想的“人”, 具备健康“人性”的人。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1.19世纪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就是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他告诫教育工作者:“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我们每个人, 终其一生, 都不断地遇到新环境的生存挑战, 我们必须不断增长智慧、不断提高能力才可能从容面对。由于新环境带来的生存挑战完全不可预测, 所以, 我们的教育也完全不可预设, 不可僵化, 不可束缚, 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足够能力应对未知挑战的人。因循守旧的教育、死板繁琐的教育、束缚压抑的教育都是反人性的教育。人性得不到充分尊重, 个体的人就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也就不能自如地应对各种生存挑战, 完满的生活也就不能实现。

2.教育的本质是予人自由、幸福和力量;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真知, 传播真理, 传递真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到心里去!”又说:“先生创造学生, 学生创造先生,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行知先生的上述教育思想指出了教育的目标、任务, 也给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成功的教育要求教师用心去实践:用心传授知识, 用心和学生沟通, 总之, 要触及学生灵魂深处。最好的结果还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

3. 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说, “教育是慢的艺术”, 来不得急功近利, 来不得虚伪浮躁, 更不允许拔苗助长走捷径。基础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 他们既天真烂漫, 又个性鲜明;既天资聪慧, 又童心未泯;既天性热忱, 又多愁善感。多样性、多变性是未成年人的性格特质, 复杂性、反复性是其成长底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平和平静之心、宽容包容之性、公平公正之义, 给成长一些时间, 给教育一分等待。我们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缺乏的正是农民种植庄稼时顺其自然生长的那份淡定平和之心。

4.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强调:“在中小学阶段, 人格养成、习惯培养、品质塑造等都比知识传递重要得多。好的学校和老师一定是遵循教育规律、善待孩子、能够让孩子自然快乐成长的。”片面注重知识传输的教育, 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尤其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几乎是延续终生且不可逆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的是考试高分, 教师和家长也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所谓“尖子生”, 对此, 杨东平指出: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 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 “走上社会以后, 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小学的考试成绩, 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养成个性, 个性影响人生。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教育将给学生奠定稳固的素养基础, 使学生受益终生。

6.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霍懋征说:我说的素质教育不是“音体美”, 不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学小提琴, 学跳舞, 我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十学会”:“学会做人, 学会自律, 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乐群,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 学会健身, 学会生活, 学会劳动”。

无论大家对教育的内涵如何表述, 可以肯定的是, 一味地注重知识传授或灌输的教育一定不能被称为好教育。中国要真正实现强国梦, 教育改革必须要“伤筋动骨”, 落实培养有个性、有爱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创新型人才是关键。

二、“钱学森之问”引发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

2005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 钱老感慨道:回过头来看,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他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包含两个思考层面:一是学校培养未来的发明创造型人才的模式, 二是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我的理解是, “钱学森之问”拷问的是整个中国教育, 而不仅局限于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也蕴含其中。从某种角度考虑, 基础教育甚至要负更多的责任, 因为影响人未来发展的很多价值观念和判断能力都是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成形的, 即便不稳固, 也会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所以, 解答“钱学森之问”, 最终走出“钱学森之问”, 基础教育不能做旁观者, 也就是说, 从中小学阶段开始, 就应该彻底改变固有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建立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 又必须依托体制机制改革和具体的制度建设来实现, 最终彻底打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自为战的局面, 将二者从内而外地统一起来, 坚持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标, 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三、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过程的破冰思考

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概念是在1987年。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此, 我国开始了素质教育探索时期。

之后, 国家又多次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颁布了一系列大政方针。1996年, 教育部在全国大力推广湖南汨罗素质教育经验, 并在全国首批建立10个素质教育实验区。全国人大八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强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教育改革范围之广, 力度之大, 可谓举全国之力。

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里, 一个“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一个“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指的就是素质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将教育放在了人民期盼的首位, 足见对教育的重视。

国家层面如此高密度地强调素质教育, 一方面表明其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此项工作的紧迫性, 同时也说明了它的难度之大。201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不少问题不只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 而是教育通病。

实践证明, 素质教育推进困难的根源是应试教育, 最具代表性的是高考这根“指挥棒”, 一考定终身, “以分数论英雄”。矛盾的是, 考试作为评价、衡量教育和人才的有效方法, 仍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存在, 现在就让“应试”退出历史舞台, 是脱离实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坦言:“高考就如同道路交通信号红绿灯, 在目前的状态下, 完全取消高考来选拔人才可能有问题。”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一个制约其自身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有理想没方向, 有个性没主见, 有学历没能力, 有学位没学问, 有知识没文化, 成年人未成人。

素质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掘和提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快乐和幸福, 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我国现行教育现状和教育制度必须走破冰之路, 仅仅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对此有独到见解:“改革的目标是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同时让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 横向沟通, 成为‘立交桥’, 让大家可以选择性考试, 分流式入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 素质教育的路到底在哪儿?

四、枫叶国际学校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与创新

枫叶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中西教育优化结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枫叶教育立足培养兼具东西方气质的国际化精英人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学校设置“双语双学历”的认证模式, 开设中国文科课程和加拿大高中课程, 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中国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颁发的两个高中毕业文凭。中国课程主要开设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 由中国教师用汉语教学, 以文科为主;加方课程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等学科, 由加拿大教师用全英语教学, 使用原版加拿大教材, 以理科为主, 两个国家课程实现了学分互认。“枫叶模式”是在中加两国教育部签署的教育备忘录的框架下引进加拿大优质教育资源, 是上世纪90年代在看似难以突破高考束缚的局面下确立的创新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不是“去中国化”的全套“拿来”境外课程, 而是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情况下, 不放弃母语的学习和文化历史教育, 因此不存在文化认同、课程结构等系列风险,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中国课程有利于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加方课程可使学生习得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学生学习中、加两国课程, 获得相应的学分, 毕业后可直接申请国外大学。枫叶国际学校的学分得到全球英语类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学生在学业“水平认证”的基础上, 以点对点申请的方式入读心仪的大学, 制度的创新, 革除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为素质教育实施铺平了道路。

(一) 构建完善多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尊重个性差异, 满足学习需求。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个体。理想的学校教育应是差异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枫叶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 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立场出发, 对应多元智能8个区域, 包括语言、数理、社会、艺术、体育、健康、英语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等, 其中有必修课, 更有数量众多的选修课, 如“公民与社会”、“地理与环境”、音乐、绘画、舞蹈、戏剧、视觉艺术、比较文明发展史、商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多媒体、摄影、“模拟联合国”、统计学和微积分等数十种。

差异化的课程, 在教学上细分出各种层次。高一学生根据英语能力, 选择不同层次的“必修+英语强化+选修”课程;高二、高三学生可根据个人规划, 选择“必修+个人选修”课程。三个年级都实行“一人一课表”走班上课制,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通过实践课程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包括个人成长记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活动和社团活动等, 评价中有时间要求, 记录活动表现, 有作业成绩, 有服务标准, 都设立相应学分。

2.注重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素质。

201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以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否则会适得其反。

枫叶国际学校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除优化的中、加课程体系之外, 还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学校将周恩来总理奉为学习的楷模, 教导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创建了“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 教导学生沿着伟人的足迹前行。

学校有专门的德育团队———领事老师, 全面负责学生德育工作。他们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 还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评价。更特别的是, 领事老师还负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规划和出国留学进行全方位的精细指导。领事德育制度的设立, 使远离父母的学生在走向成熟和自立的同时, 感受到家一样的关爱和温暖。

(二) 构建合理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撬动学生发展的杠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力、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 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 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做到因材施教, 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枫叶教育遵循导向性、激励性和科学性原则, 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学生。学生平时作业表现得分+阶段性作业和测验成绩, 占学年成绩的60%, 期末会考卷面成绩占40%, 教师评定各种成绩, 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各占比例, 平时学生保证出勤、课上积极发言、作业质量好, 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活动、社团活动的原始记载、论文或报告等, 这些“过程”积累起来, 都能增加分数砝码, 这就大大激活了学生自我发展和追求成功的动力。

目前我国实施的高中课改, 要求学生3年中学习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取得毕业学分。遗憾的是, 大学录取与学生高中在校学分基本不挂钩, 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表现、所做社区服务等, 对大学录取没有直接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课改没有触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因此,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枫叶国际学校办学19年, 已成功将15届毕业生共7000多人送到24个国家的390多所大学就读, 其中60%以上进入了世界排名前100的知名学府。枫叶国际学校培养的学生, 具备中西两种语言和思维, 能快速适应国外环境, 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 他们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3.对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 篇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47-02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

1 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1 培养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1.2 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1.3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 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2 “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丰富,创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只要有创造力,一样能做出创造发明。

2.3 “减负” 。 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行。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减负”后,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

4.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思考 篇四

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应如何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在当今中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一片大好”还是“令人担忧”

一些人认为,中国当前农村教育的形势是“一片大好”的:至20世纪末在农村已完成全面“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自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下发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自2006年起得以全面实施,至今已有10年之久,农村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升初”率长期稳定在九成以上。

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首先,自2000年至2010年期间过快过急地推行撤并农村中小学校(2011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资料称,2000-2010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幅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幅约60%,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负逾25%。10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每小时消失4所农村学校),导致一些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上学困难;其次,农村学生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且辍学主体由高年级学生转为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复读后再辍学的比例也有升高之虞;第三,农村学校师资、校舍和教学资源质、量均得不到保证,城乡教学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四,“进城民工子弟”和“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势成痼疾。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一些引发广泛争议的农村教育政策、举措,其出台的初衷是好的。

当初调整农村教育布局、撤并边远、分散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资源的适当集中和规模化,提高有限教育成本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学生学习条件;淘汰农村代课教师的目的,则是规范教师职业标准,提升农村教学品质。

然而这些良好的初衷却并未能全部换来预期效果,以至于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不得不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在事实上修正了持续10年的农村中小学校撤并趋势,在一些农村边远地区,“不规范师资”在事实上的继续被使用,也大有“触底反弹”之势。

好的初衷何以得不到预期效果?

尽管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迈出了第一步,但毋庸讳言的是,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市替代农村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相对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农村发展速度大为滞后,单从相对差距论,城乡落差在许多地方甚至还不如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绝对数量上看固然大幅度增加,但和城市相比较,“相对增幅”则极为有限,在中国经济结构迅速升级换代的21世纪,这种状况持续10年以上的结果,就是令农村生源在升学、就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每况愈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自给、半自给和“准城乡分离型”,迅速演进为如今的外向型、工商业主导型和“城市依附型”,和城市经济结合愈紧密的农村,经济越发达,社会进步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城镇化的提速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变成城镇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新城里人”。然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并非都能跟得上、都能适应这样迅速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剧变,许多地方出现了不适应、不配套的情况,农村教育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不适应、不配套的具体表现

这种不适应、不配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条块分割的义务教育模式和“大流动”的农村学龄儿童状况不相匹配。随着大量民工进城和跨省流动,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在远离故土乡村的城市和城郊结合部定居,安家立业,生儿育女,他们的下一代或随父母离乡、进城,或本就出生在城镇,“农村老家”对他们而言和城里小伙伴一样陌生和不适应。但于此同时,中国义务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全国一盘棋”到各省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这虽然是教育发展的结果,却在有意无意中忽略了“新城里人”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结果导致部分“新城里人”子弟因寄读困难而不得不栖身教学质量、条件不规范和参差不齐的“民工学校”(对“民工学校”的整治又成为新的两难),即便顺利寄读,“条块分割”所造成的“同校同班,不同教学大纲和高考考卷”也让“新城里人”无时无刻不被强制性忆起自己的“农村身份”,并不得不忍受从日常学习到升学考试的一系列不便。为摆脱这些不便,许多“新城里人”只能将学龄子女送回农村老家,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问题,这些“农村户口、城里思维”的“留守儿童”远离熟悉的生长环境,远离父母,又造成新的问题。

其次,教学条件、内容的改变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十多年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面貌剧变的十多年,社会在变,经济结构在变,知识更新的提速和就业门槛的提升,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农村教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不配套,导致农村子弟竞争力的相对下降和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正如一些常年从事贫困农村助学工作的朋友所言,“穷”、“付不起学费”仅仅是农村辍学率、尤其低年级辍学率上升的一部分原因,而另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些孩子的家长、家庭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越读越浪费”——一个农村子弟读到初中、高中,并不能从中获得现实的收益,而“少读了几年书”的同伴则可能去城里打工“多赚了几年钱”,即便留在乡下也能帮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如果考上大学,还要贴上至少三四年的不菲开销(在有些边远、贫困地区,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相当于其家庭全部年收入的几倍),而由于“扩招”和“不包分配”,“高价供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可能长期“收不回本”,这无形中影响了许多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和许多助学团体、个人,都侧重于前一部分原因的帮扶,却缺乏对后部分原因所导致农村辍学、厌学的充分、深刻认识和适当政策调整,并严重影响到帮扶效果。

同样令部分农村教育帮扶者困惑的,是那些“帮扶幸运儿”们普遍不愿留在或回到贫困的家乡,而是利用一切可能远离那里。笔者一位在云南鹤庆山区帮教多年的朋友就曾苦恼地说“我们帮服务的结果,是让那里最聪明的孩子都永远离开家乡,这不是越帮越‘失血’么”?

改变思路:“有进有退” 值得思索的是,中国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农村“读书意愿”最强烈的地区。

早在帝王时代,“耕读世家”就成为社会称赞的典范,不仅富裕、小康的农村家庭子弟热衷读书,贫寒子弟只要有条件也乐此不疲;步入近代,先有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普及乡村教育,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张旗鼓的农村扫盲、中小学教育普及;改革开放之初,许多省、市农村中小学掀起读书热,一些沿海省份的部分农村“县中”,高考录取率甚至压倒大多数同省大城市重点中学,以至于部分城市家长将正读高中或落榜复读的子女送到“县中”去“进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当时的农村,读书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中国的帝王时代有千年科举历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终南捷径就是读书-科举-做官,尽管这条路是不折不扣的高淘汰率“窄路”,但毕竟赋予农村子弟靠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可能性和机遇,这足以激励众多农村学子勤学不辍;近代和建国后虽然科举停办,但读书依然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大专院校“包分配”时代,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大专甚至中专,就可以“农转非”并成为“国家干部”,吃上农村人人羡慕的“皇粮”,笔者在80年代曾参观某苏北高升学率“县中”,见高三毕业班课桌上都刻着“别忘了你还是农村户口”的字样,“有用才读书”的“原动力”昭然若揭——对此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事实。

在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多数地方社会发展程度不高,有限但有针对性的一些文化知识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如在改革开放之初,笔者老家(安徽著名贫困县泗县)就有亲戚凭借初中生物课本上的知识搞“分层鱼塘”成了“万元户”,即便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时期,也有远亲因“识文断字”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过上了稍好于乡亲的生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乡村文化程度普遍极为低下,相对文化稍高的部分“读书人”可以借自己的“相对知识落差”和“稀缺资源垄断”成功“变现”,这虽然是时代的悲剧,却在客观上维系了许多农村子弟及其家庭对上学、读书的热情。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食物链”,从总体上讲这是进步,是大势所趋,就教育环节而言也是“进步为主”,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产业门槛的提升让“识文断字”不再能“变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统招统分体制的改变,又让“学而优则仕”这一曾经最有效的“农村学子激励原动力”变得成本沉重、代价高昂且风险大增。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帮扶的思路,即不再将帮扶的重点放在“让农村孩子上得起学”,而是放在“让农村上学的孩子未来过得更好”上。要做到这一点,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不断推进”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思路,转而采取“因地制宜、有进有退”的方略。

所谓“有进”,即在主要层面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素质,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必须指出,“撤并农村学校”和“淘汰代课教师”等争议性措施并非一无可取,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初衷仍然不应否定,过去的“一刀切”需要纠正,但因噎废食同样不可取,简陋、粗放、聊胜于无的教育,只能培养出越来越不符合社会需要、越来越缺乏现代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农村青年,而要解决上述两难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基数。

“有进”的另一个重要层面,是理顺体制,让“新城里人”在城镇长大甚至出生的“农村子弟”不仅能接受和周围“城里孩子”同等的学校教育,也能获得和后者同等的考试、升学机会,这样做,不仅能彻底解决“城市农村子弟”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也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稳定,改善合格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减少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所谓“有退”,即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和现实情况,不能照搬工业化国家“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模式,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基础教学应更加有的放矢,毕竟在那些地方,绝大多数适龄儿童现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非升学,取法梁、晏、陶等先贤和新中国几十年农村教育普及经验,在这部分乡村的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加农村实用知识、技能的教育并注重适时更新,不仅会极大提高农村家庭“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社会面貌和风气。

5.对语文教育的思考二 篇五

1、要目中有人。教师的一切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对待。教师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视的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当作容器,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应试教育环境下,把学生当作训练的工具,做题的机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怠尽。

2、语文课最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很多名篇也可吹毛求疵,语文课的答案不唯一。数学题有几种有限的解法,大多数题都只有一个答案,而语文则不然。语文题则要寻求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人的价值在于个性,世界之所以五彩缤纷,是因为人的个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力是无限的,树立自信心。

3、教师的作用就是提高发展学生。知识量的大小不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明的教师在于通过一道桥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由不会到 会,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不能到能。

4、语文教学中什么时候讲,学生的自学能力受原有知识的制约,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窍不通的时候,教师要讲,以给学生一个基础,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学生的自学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有些内容离开老师的讲,百思不得其解。只有老师讲解学生才能理解所学内容。

学生的思维虽然是活跃的,但缺乏广度和深度,老师的讲可以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延深其深度。

5、关于讲,专讲学生不懂的地方,一篇现代文,学生不懂的地方大概只有十分之二三,一篇文言文大概只有基十分之五六。

6.对教育的学分制的思考 篇六

追寻嘉兴学校学分制,秀州中学首创,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实行了学分制。秀州中学1947届毕业的校友薛九皋老先生在《雪泥鸿爪忆秀州》的《母校的必修、选修和学分制》中写到:“1924年我校实行新学制 ┅┅ 全校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种” 薛九皋老先生又写到“据1929年《秀州钟》第八期记载,高初中必修、选修的表格,得知这一时期高中公共必修课有32种,初中必修课43种。薛九皋老先生回忆道,当时秀州中学采用选科和能力分组试验,一方面使程度较整齐,另一方面又能为天赋高者提供方便,提早毕业。吴世昌原来没有上过中学,1925年考入秀州中学后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并考上南开大学预科。

学分制为学生的开拓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界人士越来越认识到学分制对发展学生、开拓学生的重要性。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始大胆地实践学分制让更多的学生能早日成材。

初中学分制的实践已在上海的尚文中学和北京石景山区的实验中学和永乐二中开展,辽宁省的鞍山市也在进行“学年学分制的”探索。上海的尚文中学已有成果,两年里,有8位优秀的初二学生提前修完初中的四年课程,通过中考被大通、向明等市、区级重点高中录取。尚文中学的校长管彦中认为:“学生若在三年时间里学完四年的初中课程,那么就没有必要‘拖’四年,跳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鞍山市在初中实行“学年学分制”的一个学期中,激励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活动、课题等,调动了学生参加学科认知性学习以外的各类实践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初步形成。上海、北京、鞍山开展学分制的学校普遍认为,学分制的实行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高的目标,使他们在学习上能“吃饱”。

初中实行学分制并不是一时的兴起,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也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各类人才,而现在的教育体制却大大地滞后市场经济人才的需要。即使你是人才也得从小学一级一级地往上读,几十年来呆板的教育制度埋没无数人才。从上海的尚文中学和北京石景山区的实验中学和永乐二中及辽宁省的鞍山市初中学分制实施的情况看,学分制大大有利于教学和教育的改革,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学分制的实施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早出人才的好途径。二十世纪代秀州中学学分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学分制的优越性。

当今初中实行学分制究竟有什么好处和优势?

一、学分制能适应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需求。学分制的发展起源于选修课的产生,选修课首创于18世纪的德国,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1872年产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级有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它要求教育不能仅仅用单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并发展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学分制的实施正是适应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北京石景山教育局的有关人士认为:在初中阶段实行学分制,主要为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一改仅仅以期终考试分数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和全面实现科学管理的目的。

二、学分制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和教材内容很少变化且单一化。“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已经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学分制的省市有21个近61所高中学校,近两年部分省市的初中也开始学分制的实验,并且正在逐步推广和发展。教育部也要求在2004年逐步在高中推广学分制制度。由此可见学分制的实行已势在必行,而高初中的课程改革与学分制的实行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实行学分制的目的也在于此。

三、学分制能给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权。学分制的实行是学生从按要求学习到自己选择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年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不能越雷池半步,而学分制彻底打破了学年制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更高的目标,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分制使学生不再“拖”时间,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海尚文中学在两年的实践中,每年在各类竞赛获奖的学生达300余人,其中市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每年都有20多人次,名列黄浦区初中前茅。尚文中学实行学分制的原则是“下要保底,大面积合格,上不封顶,鼓励冒尖,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因此,在短短的两年里有8位初二学生提前修完初中的四年课程通过了中考,被市、区重点高中录取。

四、学分制能提高教师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实行学分制必然使教师增强竞争意识,由于学分制的性质,学习质量以学分绩点来衡量学生的,所以学生必然更加勤奋学习。学生通过选修课自然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的评价,因此,学生必须选择教师。部分教师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可能,这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促使教师钻研业务,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按学生的要求,由“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强调单一的灌输,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模式从整齐划一转向多样化,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面临学分制实施的困难。

一、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分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却不能与学分制相适应和发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无法使新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贯彻。虽然素质教育已喊了好几年了,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沉重的精神负担压抑着广大的教师。因此,实行学分制必须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每个教师都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变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二、必须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学分制是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如跳级制度,提前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制度与政策等等,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才能使学分制有效展开。

三、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与制度。学分制和学年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学分制的实施是对旧教育体制的挑战和冲击,不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不制定学分制的评估体系与制度,学分制是难以开展和实施的。

学分制是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在经济世界化,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实行学分制是十分必要的,它必将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顺利进行和师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它必将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使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它必将推进我国人才培养的速度和人才质量的提高,使教育真正做到“三个面向”。

7.和谐教育——我对理想教育的思考 篇七

教学应从了解人性出发, 体验学生的感受, 了解学习的过程, 动力的来源, 把学生内在的欲望激发出来, 取消一切强制的过程。学生相对老师来说, 没有我们的经验和体验, 身上缺点无限, 这是他们应有的性质, 我们要教好他们, 先要认识他们, 接受他们, 不要因为他们的现状感到痛苦, 要把目光放在他们的学习潜力开发上, 我们有能力把学困生的潜能挖掘出来, 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成功。正确的标准在于学生内心, 教师工作在于感化, 而不在于纠正

二、教师

教育是根雕的艺术, 教师首先应该是艺术家。我们的责任是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 为学生服务好, 不能越权, “老师迫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实际是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痛苦”。老师强迫管理学生, 实际上是越权了。老师需要做的事应该是千方百计让学生体验到在学校的学习是快乐的, 我们要给他们无条件的爱:接受、包容、鼓励、信任、平等。无条件的爱没有比较级, 优生学困生都要当成好学生。捧着优生, 歧视学困生同样是不平等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平等的人, 是培养平视别人的人, 如果教出习惯性地仰视或俯视别人的学生, 都是我们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平等对待学生;能不能宽容他们的错误, 引导他犯错时能自己为自己负责, 而不用别人或制度惩罚他;能不能真诚地用博爱的眼光看待学生。爱是人的本能,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种本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真正能表达爱的人只占少数。比如:几乎所有人都要结婚, 但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因爱而结合, 这中间结婚以后还能恩恩爱爱, 相互包容, 相互谅解的就非常少了, 很多人结婚后会发现对方很多的缺点, 以为是这些缺点令自己讨厌, 是对方使自己无法爱他 (她) , 其实, 只是她 (他) 自己不能理解真爱, 不能用真爱去爱对方, 她 (他) 的爱是有条件的, 有条件的爱对被爱者是一种伤害, 她 (他) 的眼光总能调整关注到阴暗面上, 是她 (他) 自己让自己心情不好的。每个人表达的爱都来自于自己所受的教育中和在家庭中对爱的体验,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不平等的, 我们从小获得的爱大多数是有条件的爱:那就是奖善罚恶。无条件的爱实际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比如说, 学生犯错误, 这是难免的, 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做事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学生如果怕犯错就不敢去尝试, 而只有让他自己做他才会进步, 并不是我们教完了, 学生就学会了, 学生需要用行动亲身体验所学知识代表的经验, 听我们灌输, 学不会和做错都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 “用爱的眼神鼓励学生大胆去做”。我们只能影响学生, 改变是他自己的事, 也只有他自己能够决定, 外界的压力给他带来痛苦, 带来恐惧, 不利于他的改变。用我们的想法来左右学生的行为, 即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了, 但他只不过是复制了一个思想, 长此以往就丧失了自己的思想, 即毁灭了慧根。教育是根雕的艺术, 教师是艺术家, 艺术家应该把根合理利用起来, 形成有用的或有审美价值的物件, 我们不能说, 我要把这些根做成什么, 就把根须按我们的要求砍了。教育的艺术要顺着人性的发展, 而不是把人拿过来按我们的要求, 想切成条就切条, 想切成块就切块。

三、教学的原则

8.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篇八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基本品质

素质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开始,90年代逐渐进入高等教育,得到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认同,此后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倡导和推进。多年来,有关素质和素质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但对素质教育本质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概念不十分清晰,素质教育及实践过程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时至今日,中国GDP居世界第二,但国人素质未见大幅提升,素质教育被冠以“老大难问题”。有人说,素质教育知易行难,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有赖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成因,也是素质教育受阻的主要原因。当我们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今天,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依然举步维艰,这让笔者重整思路,反思并总结过去有关素质教育的努力和走过的路程,回到原点重新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定义素质和素质教育。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比较稳定、内在和基本的品质。“素”是物的基本构成成分,如元素、要素、素养等;“质”是指构成物的根本特点, 如性质、本质、品质。 素质,就其本身讲,有先天素质、可能素质和现实素质。先天素质指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先天素质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可能素质指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叫发展潜能或发展潜力。而现实素质就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在这一层次上,人先天的、可能的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稳定的现实品质。

把素质的基本意义引用到教育领域,综合起来就是人的“基本品质”。它包含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人在心理意识方面基本的品质,主要包括人格、意志、情感、兴趣、气质、思维、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等。这些基本的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做事,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能否持续发展。所以,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基本”的品质,而“基本”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唯有基本的,才是稳定的、持久的,才具有普遍意义,也才能真正具有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按照“素质”的定义,“素质教育”应是以提升人的基本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人的基本品质”,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和教育自身的理想是一致的。教育是宽泛的概念,而素质教育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一样,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教育的泛化。例如,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教育一词前加上其他限定词,如传统文化教育、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而素质教育与上述各类教育的不同在于:素质教育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种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思想,可以在不同的教育(如职业教育和英语教育)中得到实施和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加深与扩展的必要,素质教育就是人的基本品质教育,这种教育自然就有其基础性和普及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指把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从业和求知基础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所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如果把基础教育限于职业的、定向的训练,就会使本来应得到扩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过早地停滞、萎缩,也就无法指望学生很好地应付社会繁杂多变的“不确定性”。

素质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就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每一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提高上,没有选拔和淘汰义务,也没有创新的任务,素质教育依照“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他们,学着做日后合格的公民。教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重心放在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这个内涵看起来很全面, 但仔细分析便可以看出,这个素质内涵说包括的内容并不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最基本的品质。文化修养、业务能力是在个体基本品质提升的基础之上因人而异地、自主能动地、有选择地获得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思想品德修养,也往往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与信念、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素质”应是人的“基本品质”。它指人在生理方面的基本品质和人经过“社会化”之后,作为社会人在心理意识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而上述的素质内涵说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或“提升”了素质的内涵意义,当作为基本品质对学生和全民提出时,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也因此有了素质教育的“老大难问题”。

“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几十年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没有完全解决;说是大问题,是因为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未来;说是难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方方面面。”多年来,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一路坎坷,没有明显效果,与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有关。这个被“善意”拔高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在操作层面上搁浅,也是必然。

二、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

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生活由每一天、每一秒组成,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在体现着作为人的素质。素质教育,应该是对每个人的基本品质的要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人格修养。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它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与社会经济结构完全匹配。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有一句名言:“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大学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适应当前需求设立的,大学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它要传授的是一代又一代学生一生都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知识和方法,它要探求人类最有普遍意义和恒久价值的真理和学理,它更多地关注“应当怎样”和理想境界,而不是实际的操作和现实的妥协方案。在当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教育应当建起一道无形的篱笆,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

《公民常识》一书的编者关澜20年前这样呼吁:“教育从来就是被当作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手段,而从来没有人喊出过什么也不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合格公民。” 关于教育的有为与无为不属与本文讨论的范畴,但是多年来,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教育存在的弊端而造成受教育者所缺失的,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品质。 如今,中国社会需要人的基本品质的输入和不断重申——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徐汝舟译.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王诺.读哈佛[J].读书,2000,(12).

9.对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已成为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务必有效夯实基础,紧跟时代,从广度与深度上改革创新。一个社区的老年人活动都是从开始的老年人自发组织学习到现在有系统的规范化教育;从自娱自乐,调节心态到提高文化科技综合素质,我们后塘河社区作为一个新社区,正在探索、发展,希望走出一条符合社区居住群体特点的老年教育路子。为了进一步发展老年教育,真正做到人人有权享受,人人应该参与,对老年教育有几点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办好老年教育是适应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营造建康老龄化环境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但是也会有部分居民对老年教育缺乏理解,也影响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老年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得到全社会关注,全社会重视,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才能办得生气勃勃、兴旺发达。因此,必须加大宣传为度,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为宣传,宣传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宣传老年教育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宣传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重大意义。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老年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老年教育事业,才能使老年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对终身教育重要意义的宣传,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现在,社区老龄化情况越来越普遍,今后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期将占到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特别是75岁以前的老年人,大都身体健康,精力有余。如何有系统有组织地让他们融入社会,进一步发挥这部分人的潜能,这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

实践表明,老年教育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好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终身教育重要意义的宣传,要从战略高度使大家认识到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社会对每个成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年期作为人生的第三年龄,他们的学习与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关键是要加大投入,要像抓“希望工程”一样,支持老年人“金色工程”的发展。目前老年教育开设的课程偏重娱乐方面,没能承载教育所应该承载的责任,老年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个老年活动中心。

三、老年教育要开放式、多层次、综合性、规范化。

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老年教育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应该遵循:

开放式:即要面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老龄事业协调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上,应考虑尽可能与社会衔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交流活动,教研成果与社会共享。

多层次:老年教育应分层次进行。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老年教育方面的培训班、老年活动中心等。或者更细点如老年培训组织可分初级班、提高班、研讨班,以及组织各种协会、研究会等,学制可分短期、长期,有条件的应实行弹性教学,教学内容可分休闲性的、普及性的、专题性的。在课程设置要更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比如与老年人有密切关系的老年健康教育、老年心理教育(防退休综合症)、老年生活方式教育和亚健康状态教育、自理自立能力教育甚至老年创业方面的教育等课程。

综合性:老年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开发老年人的生命价值。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参与者的不同需求,更要注意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起既有文史、书画、文体等教学内容,又有科学技术的教学内容,还要有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老年人通过文化知识的积累和生理、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社会化人。

规范化: 要根据老年教育规划和实践经验,逐步摸索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并希望社会上有更多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出现。另外在老年教育的师资配备上还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员的增长速度,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兼职教师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来。

四、老年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各得其所。老年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由于老年人一生经历的家庭、工作、社会环境不同,各人的知识、专业、爱好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特点和秉性。因此,老年教育要特别注意尊重个性发展,要根据学员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好分班工作,要允许并鼓励学员发挥个人特长,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强个别指导,使其各有所得。学员在学校通过学习和研讨取得的成果,应提倡交流,鼓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

五、老年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同时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老年教育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创造性的学,逐步完成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

老年教育要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学用结合,因为老年人见多识广,但精力有限,只有他们感到有用的,才有兴趣学习,只有把他们的有限时间放到最有用的地方,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老年教育要多组织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发挥学员联系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第三年龄的学习与教育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又适应社会的需求,面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队伍,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学习与创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10.对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篇十

当前,一批批青年人进入了干部队伍,正确把握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现状,仔细分析其影响因素,正确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年干部一直生活在温暖的家庭和舒适的象牙塔中,这种情况下,原来为理想拼搏奋斗的勇气,相对于牢固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显得单薄、乏力。理想信念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爱因斯坦说:“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让他们学会脚踏实地地为理想而勤奋工作,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走好未来的人生道路。

(二)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需要。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青年干部的精神世界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联 系在一起,树立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事业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的信念。

(三)加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满足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国家的发展就有希望。要保证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干部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而理想信念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导着他们的思想和人生的前进方向。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时必须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引导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时代影响

(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负面作用。

当今时代,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但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善恶共存,加上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误导舆论,对青年干部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近两年,自媒体的火热兴起,网络舆论管理难度增大,负面信息的传播呈显著上升态势,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遭到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大众理想信念迷失的消极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理想信念发生了改变,甚至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发生迷失,他们不再信仰共产主义,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党员干部。他们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崇拜金钱、迷信鬼神,这些现象对青年干部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青年干部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社会大众理想信念的迷失,特别是身边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迷失必然会在他们的精神世界打下烙印,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西方社会价值目标的思想干扰。

在当前开放的环境下,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观、人权观、金钱观等将不可避免地侵袭、毒化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同时,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特点与种种资产阶级思想交织在一起,“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等拜金主义思想使部分人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这给青年干部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带来了干扰。

三、增强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措施

(一)坚持系统的理论灌输。

理论灌输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根本方法。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灌输原则就是用共产主义思想充实人民群众的头脑,丰富精神世界。理论灌输是培养青年干部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的需要,也是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滋生的需要。在对青年干部进行理 想信念教育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要通过反复灌输、耐心教育让他们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从而使他们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二)进行科学的思想引导。

思想引导是将基本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手段。当前,青年干部在工作、学习等动机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动机上的问题会导致其思想上出现错误,甚至导致不良行为。因此,必须强化对青年干部的思想引导,要让他们不仅仅是认知了解与相信共产主义,更要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向往与憧憬。要积极占领青年干部思想教育主阵地,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成长成才为指向,积极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心,自觉自发地拥护社会主义建设,果断地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

(三)组织直观的实践教学。

组织青年干部到工厂、企业等实地考察,到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可以让他们直接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真真切切地感受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明明白白认识到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支持党在现阶段的政策和方针路线。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增进对历史的了解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觉地将我国优良传统和进取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 活实践中来,增强他们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和为人们服务的观念。

(四)开展有力的组织引领。

11.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观念;教育评价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近年来素质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抓好素质教育,顺应素质教育这场变革,从思想认识到行为的全面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现在我就自己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师的素质,我认为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教学业务两大方面。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教学业务素質方面,我觉得一是要抓好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国内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的学习;二是抓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尝试、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同时,要逐步形成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充分运用自己的特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

首先要上好思想品德课,上好思想品德课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但素质教育不再是品德教学的专利,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大胆地实施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当中。可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数、外这些所谓主科教师不能放开手去搞教学改革,只重视面向考试,面向升学率的多少,而较少考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严重影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要打破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模式,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

三、做好素质综合评价

素质综合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我们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来说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学业评价必然需要一种新的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全面性的教育评价活动,评价的作用是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和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总是过分周到地为孩子着想,他们包办了生活中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竭尽全力呵护孩子。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没有自信心,不能克服自我,勇于面对和承担。

小x是我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都相当不错。父母的突然离异对他打击巨大,他无法接受如此严酷现实,选择离家出走。还有小x是我们小区的一名孩子,学习认真,聪明帅气,从小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中的楷模,又考了西安一所很好的大学,却因为自己喜欢的女孩不喜欢自己而跳楼自杀,最终落得终身残疾。

近几年由此造成的悲剧越来越多,所以必须加强和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的培养,提高孩子面对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五、提高全民素质是有效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勇于进取、富于开拓和冒险的精神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然而在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型文化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注重心理、情感和精神的安适、和谐。特别是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又着眼于经济状况的改善,更轻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我国教育区别于西方国家之处。所以提高全民素质是培养小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愿意在小学教育这块充满生命力的园地里努力耕耘,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秦岭小学)

12.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思考 篇十二

一、音乐审美教育重在以人为本

教育应以人为本, 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以教育对象为出发点, 针对其身心特点、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进行设计。在倡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的今天, 音乐审美教育应把学生感性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 平衡自然科学教育带来的片面理性思维, 促进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共同发展。

1. 重点培养音乐思维

音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音乐对象形象、概括、间接的反映, 能反映音乐和相关事物的本质以及他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通过音乐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人们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音乐现象和相关事物, 也可以预见音乐及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音乐思维对于学习和理解音乐语言、培养音乐感性认知能力、发展音乐个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以感性能力培养为主的音乐审美教育应把音乐思维培养作为重点。音乐思维活动主要包括音乐分析、音乐综合、音乐比较、音乐分类以及音乐的抽象、概括、具体化等。

2. 注重音乐艺术实践

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大多数领域, 个体的理解能力都比创造能力发展得早。而在艺术领域则不同, 创造能力或表演能力要早于理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看到, 一些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音乐表演或创作, 这说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是一个人参与音乐活动的必备条件。因此, 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就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包括欣赏、表演和创作等,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音乐活动的能力, 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平衡个性与共性, 拓展创新能力

作为一门艺术语言, 音乐艺术具有非语义性、非造型性的特点, 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或视觉形象。这种特性赋予了音乐艺术更加丰富和深邃的内涵, 为青少年学生发展个性心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育者应借助音乐审美教育这一平台, 引导青少年学生在遵从共性与发挥个性之间平衡发展, 以激励、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拓展。

二、音乐审美教育应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音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记载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步伐, 从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音乐形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民族气质、民族神韵、审美习惯及民族性格等。新世纪, 国际音乐教育界倡导的理念是坚持多元文化发展和注重保留不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我国有着宝贵的、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教育者应借助音乐审美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1. 教学内容侧重民族音乐

首先, 音乐欣赏应改变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的传统教学内容, 而以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为切入点吸引学生, 通过雅俗共赏的民歌、戏曲、说唱艺术和内涵深刻的器乐作品, 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我国瑰丽多姿的民族传统音乐世界, 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次, 在音乐表演技能教育方面应加强对民族音乐专业的师资培养、硬件建设、宣传引导等, 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再次, 在音乐创作方面应鼓励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创作, 优化教育教学模式, 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 加大宣传力度。

2. 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在理念、创作、文化定位、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性, 音乐审美教育应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吸纳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 努力与国际音乐教育协调发展, 充实、完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完善、优化音乐教育模式,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三、正确处理音乐审美教育与音乐商品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以物质、物品和娱乐服务活动两种形式为主的音乐商品化发展模式在我国现阶段蓬勃发展起来, 影视音乐、广告音乐、数字音乐、唱片音乐等丰富多彩的音乐商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据主要位置。音乐商品化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音乐市场的繁荣促进了优秀音乐文化的创作、传播, 提高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但是, 音乐过于市场化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一些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的产品应运而生, 势必产生负面效应,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尤为不利。因此, 我们要牢记音乐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在社会文明进步中肩负的重要职责, 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不断推进文化的积淀和进步。

1. 严格政策、法规, 净化音乐商品市场

从管理层面来说,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审查力度, 针对音乐商品从创作、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 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 确保品质健康。对那些制造、贩卖、传播不健康的、危害社会精神文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音乐商品的机构和个人一定要依法严惩。

2. 加强舆论的导向、监督作用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主流媒体带动的社会舆论的力量对于维护文化艺术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引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美学定位、审美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等, 引导、培养受众在音乐商品化时代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和高雅的审美趣味。同时, 要利用舆论的力量有效监督政府职能部门、音乐商品化各相关机构, 使他们各司其职, 从而加快建设健康发展的音乐商品化市场。

3. 加强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商品化带来了社会音乐的繁荣发展, 使人们的音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也使今天的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等琳琅满目的音乐商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让人眼花缭乱, 学生每天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许多音乐, 难免雅俗共存、良莠混杂、美丑难辨, 因此学校音乐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者应坚持学习, 提升专业素质, 不断开阔视野, 了解国际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以及音乐教育的前沿动态。首先, 要充实教学内容。教育者要在教授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注意吸纳那些有时代特征的、新颖的、流行的、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健康的音乐艺术作为教学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 要改进教学方法。教育者应与时俱进、集思广益, 丰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平台等, 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再次, 要改进教学模式。教育者应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以及当下的教育条件, 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审美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作品的判断力,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有效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音乐艺术以其独具魅力的语言讲述历史、传承文化、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无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积淀, 还是对未来文明的发展进步, 音乐艺术无疑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我国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弘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学校艺术教育的引导作用, 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进而在新世纪为人才培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要:音乐审美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音乐审美教育应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 与时俱进, 积极发挥作用, 更好地为新世纪我国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默塞尔.音乐欣赏心理的本质[J].中国音乐, 1987, (3) .

[2]伍雍谊.商品化音乐的本质及其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 1993, (3) .

上一篇:哭泣的荒山作文下一篇:乡村风光的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