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2024-10-08

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精选19篇)

1.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一

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强调从学习者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协调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可分为教育媒体技术和教育设计技术,前者是有形的物化状态的技术,主要涉及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教育信息的传播与传输技术、教育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技术、教育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技术和教育信息的显示与拷贝技术;后者是无形的智能形态的技术,主要涉及如何选用教材和用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策略等问题,包括教育系统技术、教育心理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现代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教师通过教学媒体传输信息(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学媒体接受信息(学习内容),四个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都产生的深刻的影响。一、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扮演的是家长式的讲解者,相对于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道者,是权威的象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成为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者。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从其特征、职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权威意识逐渐失落。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景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地探索知识。当然,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言传身教作为学生的榜样的角色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逐渐转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和能力的进取者。教师应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制作供学生学习用的教学软件(课件)。此外,教师必须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二、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依靠教师组织、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学生消极被动地听取教师的知识传授,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学生只有依靠教师的讲解才能掌握知识,依靠教师的考核才能知道自己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附,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多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各自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知识。知识来源渠道多了,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可以自行掌握,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当然,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教学系统由传统教学的“人一人”系统变为“人一机”或“人一机一人”系统,这种系统是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共同受益的教学相长关系,但教师对学生在人格精神方面的影响减少了,对学生的个性、情感、合作等品质的发展不利,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教育。三、转变了教学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电子作业系统、虚拟现实、电子出版物、超媒体技术、远距离教学、网上学校等现代教学媒体,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情况的需要,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以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具体形象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不受时间、空间、运动状态的限制,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交互性进行自主学习,挑选名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但必须指出,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各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教学中各种媒体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四、转变教学内容的结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总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进行的,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很快,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第四个工具性学科(前三个为语文、数学、外语),它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和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工具性课程。阅读、写字、计算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从线型文本式走向多媒体电子读物,由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阅读形式;书写从一笔一划地练习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言输入等;高速计算是计算机的最原始功能,掌握计算机技术将能取代计算的技巧与方法。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将带来教学内容的变革,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和通信的基本能力、信息搜索分析和筛选能力、网络环境下合作共事的能力、解决半结构问题能力等。不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而是一场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它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正如,陈至立部长在《制高急DD现代教育技术》一文中所强调的“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2.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国防教育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综合素质内涵丰富,明确其基本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新时期我国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必须具备高素质外,还须具备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创新素质。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与核心。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进行社会实践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人格与情操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其中包括了三点,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着重于培养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素质,帮助大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远大志向,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终生。1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有效措施。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条件。其中,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科学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等。人文素质主要指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良好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第四,创新素质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和作出发明的素质。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潜力和创新实力。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毅力等。

二、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阐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时,着重指出:“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2该项重要决定,将高校国防教育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机结合,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提供了途径、指明了方向。

对大学生进行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学习与国家国防相关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同时,在军训的过程中掌握一系列军事技能。高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大学生展开全面的素质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

首先,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学习系统有效的军事知识,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加完整全面的掌握新时期我国的国防安全形势以及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等国防理论知识,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理想抱负,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通过学习当代军事科学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巧妙地运用国防教育期间所学习和掌握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思维问题来分析解决问题,增强信心和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创新素质,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发展。

第三,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3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同时考验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强化与坚定意志的树立为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身体与精神保障,为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高校国防教育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国防教育,将高校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有机结合,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04).

[2]陈平.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法律角色定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02)

3.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三

关键词:音乐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我们国家不缺少创新人才,但是缺少拔尖创新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反思。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只占极少数,却创造了大多数科研成果和全部的尖端科研成果。因此,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谈谈音乐教育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 音乐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八个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独立的个性品质、健全稳定的创新人格、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基于多元文化的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内涵。中国古代文化认为,“乐”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论语》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音乐修养的重要性。

(1)音乐可以升华精神境界。音乐是一种使人感到愉悦的精神食粮。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优美高尚的音乐是塑造人们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人们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它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人们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

(2)音乐可以放松日常压力。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一语道破了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古代《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听音乐可以感到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使生活丰富多彩,帮助人们通过松弛的享受来积蓄精神和活力。

(3)音乐可以促进智能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音乐能够激发大脑的兴奋点,诱发灵感,把思维引向深处。古今中外众多很多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爱好者,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酷爱音乐,是小提琴手;数学家华罗庚热爱拉二胡;物理学家钱学森也是一位钢琴名手。著名科學家、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对大脑的研究,也证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他在音乐方面的修养具有密切的关系。

(4)音乐可以治疗疾病。无论在古中国或古希腊,还是在中世纪的阿拉伯,都曾有著名的学者医师用音乐治病,提倡音乐治疗。有些民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用舞蹈、歌唱和演奏打击乐治疗精神抑郁症的风俗。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在一些噪声很大或过于寂静的劳动环境中,劳动者特别需要佩戴附有耳机的耳罩,边劳动边欣赏音乐,音乐治疗在近几十年来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音乐治疗的诊所、书刊、协会、专科学校纷纷成立

(5)音乐可以使领导更有艺术。1972年,在为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周总理特地安排演奏了尼克松家乡得克萨斯州的歌曲《美丽的阿美利加》,调动调宴会气氛。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家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江泽民在与代表联欢时,登台和歌唱家共同演唱《祖国歌》,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音乐教育的建议

莎士比亚曾说:“音乐是整个宇宙的守护神”。贝多芬也说过:“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虽然受遗传、年龄、个人努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高对拔尖创新人才音乐教育的认识。有人认为,音乐修养对从事专业的人员很重要,对其他人没有关系。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必须要有音乐天赋才能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音乐修养是一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所产生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取决于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对音乐的感知力和生理上的先天条件,就是相对于学习某种乐器所需要的特定条件。另一方面,取决于一个人能否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将之运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要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培养生活情趣,在茶余饭后或看书时听听舒缓音乐,或者听音乐广播、参加音乐会,平静自己的心绪,缓解大脑疲劳。多听、多看、多欣赏高雅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多看音乐书籍,多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加强审美感受。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识谱、视唱,训练自己的节奏、音准,学习并掌握乐器演奏方法,也可以在晚会、联欢会等活动中登台表演,施展自己的文艺才华,提高亲和力和个人魅力。

(2)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推进。为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选择国内l6所著名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研究。南昌大学于1994年开办理工实验班、清华大学1998年开始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匡亚明学院、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启动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BOB计划、武汉音乐学院开设两湖学子试验班等等,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诸如人才标准缺失、本科生教学和科研投入不足和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强组织保障、加大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创新典型、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方面推进。笔者建议,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开设音乐选修课、认定音乐素质拓展学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把智商和情商的培养结合起来,强化音乐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教师素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篇四

一、教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

21世纪的教师,随着时代步伐的跨越,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业务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二、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合格教师,除具备常人拥有的健全心理外,还在具备一个职业教师的健康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日常接触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心理失调,不仅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同失去身体健康一样,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正常进行,从事从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工人、农民等人的心理失常,会带来其物质产品等经济损失,而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生、教师等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健康和生活。特别是教师,他们工作的对象不是某一两个学生,而是整个学生群体,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习时期就是一个模仿的时期,而教师就是学生所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对学生有感染作用。教师的一个目光、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在教学时不焦不躁,能用亲切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用肯定表扬的手段,用慈祥的面容,都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产生愉快学习的心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人民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是教学的前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导向。每个人,要想做有所为,就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力,他们的人生观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而作为知识传播者、行为模范的教师,每一句言语、每一个行动都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生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思想,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争做新世纪的接班人。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学的基础。我们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谓育人,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崇高的敬业精神,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教师首先必须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爱与热诚之心,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欢乐”。能够愉快的心情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也愉快地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教学。“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如同学生的父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这样学生感受到被爱,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处处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教师如烛光,照出什么样影像是非常重要。教师自身的言行、自身的修养,就是学生明日言行修养的写照,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负责、认真的教师能够教出认真、刻苦的学生。相反,对工作不负责任、散慢的教师就会造成学生懒惰、散慢、随心所欲的学习作风。公务员之家

五、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要向教师吸取文化的养料。因此,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教学的必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要能够有“讲得出、讲得好”的本领。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往前迈,知识也更多样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学习,加强知识的积累。教师知识丰富,才能让学生信服。古人常说,教师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就告诉了我们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和教育所需要的教师。一名教师是否有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教学的肯定。“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教育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知识面广、教学能力强,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好吸收所学内容,很好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不能多方面连贯的传授知识,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对学科丧失积极性,对教师产生怀疑,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所以说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六、教师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5.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五

作为历史老师,想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

一、努力提高理论道德修养。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修养,第一,教师要深刻理解师德的内涵,第二,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第三,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师爱。第四,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是要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6.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六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 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由此可见,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 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灵魂的有力手段, 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使其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各方面发生变化。大家所熟悉的《爱我中华》, 其通过独唱、合唱等形式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一致, 共创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 整个作品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热情, 给人一种美化、一种力量、一种信念。

2006年冬天, 胡总书记在北方考察时, 和当地老百姓扭秧歌的热烈场面, 给亿万电视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天寒地冻的恶劣气候环境与脸上洋溢着幸福、载歌载舞的人们形成强烈对比, 看了此画面, 还有谁怀疑我国人民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核心的领导下有何战胜不了的困难呢?从总书记扭秧歌步伐来看, 应该看出总书记有着深厚的音乐舞蹈功底, 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早期的音乐艺术学习, 在总书记的心里留下深刻记忆。因而让我们看到, 青少年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 需要精心培养和塑造, 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 能给他们以精神影响, 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意志品质

音乐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艺术, 它能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 但并非抽象表现, 而是用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展示,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旋律被聆听者接受并陶醉时, 它会使人产生出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意志品质, 从而使人充满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大型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以优美的旋律、磅礴的气势, 再现了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过雪山草地时不畏艰险的光辉英雄形象, 讴歌了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 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 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 催人泪下, 发人深思, 使人奋进。所以, 青少年在主动参与式的艺术熏染中, 不仅逐步地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而且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 通过耐心专注的音乐技能训练, 培养出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所表现的刻苦努力的顽强个性, 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再如, 乐器演奏, 若要取得出色成绩, 平时必须积极热情, 一丝不苟, 全身心忘我地投入训练, 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而音乐的精微性、表演性与形象性, 则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又反过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其他各方面, 从而使之产生高度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因此, 我们平时训练学生的音乐演唱、演奏并不在于将其培养成大音乐家, 而是通过学习音乐艺术的过程,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一种意志品质。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教育, 而音乐教育则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认为, 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 有些科学家干脆将右脑称为“音乐脑”, 此种说法尽管夸张了些, 但也说明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 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 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如孔子、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列宁、马克思等,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 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 还有便是他们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缘份。他们不仅从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 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架, 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整理, 激发大脑的兴奋点, 从而将思维引向更深、更独特处。爱因斯坦曾说过他的很多科学成就便是受音乐的启迪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拉小提琴, 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小学和中学时代, 尽管平时的训练略显枯燥, 但当优美的旋律从他那小提琴中流出时, 他的思维也便随之飞翔起来, 有时苦思冥想的, 费尽脑汁的难题此时竟迎刃而解。

因此, 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因素之一。众所周知, 在音乐的学习中, 特别是乐器演奏时, 手、脑、眼、耳等须互相协调配合, 从而能够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从而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灵活、越复杂, 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同时, 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 使其听懂音乐, 感受音乐的美, 开阔青少年学生的视野, 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使其更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下基础。

此外, 科学实践证明, 音乐还能够增进健康, 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 优美的旋律能够刺激神经系统, 随着感情的变化, 使人精神愉快, 情绪振奋, 同时, 能够加强血液循环, 增加内分泌, 促进消化, 消除减缓疲劳。日本东京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 人们进去只要带上耳机, 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入耳膜, 有涓涓细流声, 有百鸟争鸣声, 还有奔腾的战马嘶鸣声, 等等。听众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恍惚置身于其中, 半小时左右, 大脑便完全放松开来, 疲劳状态逐步消失。也正因为此, 世界有很多医院, 充分利用各种不同音乐所具的功能来减缓或消除某些疾病症状。青少年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如果欣赏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 将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 从而使其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学习效率更加显著提高。因此,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音乐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 多种渠道, 多种音乐氛围, 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如跳校园集体舞, 做健美操, 同学们随着起伏的旋律, 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 此时, 他们身心便都得到了愉悦和锻炼。另外, 练习歌唱时要做的平缓的胸腹式深呼吸运动, 还能够锻炼肺活量, 使心、肺都得到保健和按摩的作用。

7.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七

关键词:语文;美育;培养

某位名人曾说,中国学生同西方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学科知识比西方学生扎实,但中国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气息、审美能力却与西方学生相去甚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方法中,忽视了美育。从中学生的心理来看,他们对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产生强烈的美感,对中学生进行美育,要从具体可感的形象人手进行美育,使学生通过各个感觉器官体验美。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影视作品欣赏美

基于一些教育原则,我们选择影视作品来作为语文课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因为影视作品有鲜明生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不仅如此,还因为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立意、构思、形象、技巧等方面都有共同的地方。文学作品是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影视作品则主要以画面、声音等手段表现出来,它更易于接受,特别容易被中学生接受,而其中表现来的美,也随着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讨论和评价展现在学生面前,天长日久,便可潜移默化地对掌生进行美育。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用美熏陶心灵,必须对影视课进行探索, 由于影视作品的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要选取恰当的题材,才能有的放矢。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语文课的特点出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要有鲜明、生动、可感的形象;三是要选择构思精妙的作品;四是要选择短小的作品。

材料选好之后,就可以上课了。上课的步骤是:示范、观摩、讨论、评价。上课之前,应有专门的时间讲一讲影视的构成要素,像声音、画面、技法、音乐等,还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共同点,如立意、构思、线索、情节、形象等,还要进一步如何分析一部影视作品,像主题、形象含义、导演意图、画面音乐效果、摄影技法等。

第一步是示范,就是教师就某个片子,结合其构成要素与语文的相通点,以及分析的方法和进程,给学生做个示范,教给学生渔的过程。

第二步骤是观摩,就是老师陪学生看一部片子,并由老师在看片过程中就一些关键的地方作些点拨,设些疑点,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去了解一些内容,为后面的讨论打下基础,因为不悱则不发。

笫三步是讨论,就是以一两人或三四人为一组,就影视中的有些问题作一些讨论,点面结合,力求从总体上或细节上把握一下作品。

第四步是评价。评价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互相讨论、互相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用口头作文或书面影评的形式来表达的一个过程。评价的过程是最能体现效果的过程,它可以体现学生的各种能力,像分析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选取了一首歌曲,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名歌,歌声动听,画面构思精巧,主题思想也极为深刻。放了三遍之后,我正打算分析,不料已有许多学生举手要发言了,就索性让他们讲,结果学生纷纷发言,尽管明确表示时间有限,但看着那一双双渴望表达的眼睛,只能一次次地延长时间,直到下课的铃声响起。那一节课,没有发言的机会,但却觉得收获颇大:第一是学生的反响很强烈,第二是学生的水平不低,他们的分析还是很中肯的。

此后,我又上了几次影视课,反响如第一节课,我们的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在后来的问卷调查中,有6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丁,一部分的同学感到能力得到提升,有48%的同学对它更感兴趣,而32%的同学觉得它是更有新意的。

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美

引导学生自己捕捉有突出倾向的情感信息,并要求他们有表情地朗读和反复背诵。如一篇《三峡》,清荣竣茂,良晨美景,作者以什么样的感情去描摹?写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又是怎样的一种表情?一篇《陈情》,裂人肝胆,哪些词句表现了李密的孤独悲苦和孝敬祖母的衷情?一篇《离骚》,路漫浸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高尚的情感和追求内含在诗篇的哪些词句和形象中?

借助多种媒体,调动多种感官以再造或唤起真实的语境。如放伴有音像的《荷塘月色》的朗颂,播放《祝福》的电影,看看《雷雨》的电视剧等等。也可以事先动手制作一些录音带、幻灯片等以辅助教学。这要求加速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多种操作技能。否则就失去了基本的前提。

三、语文教师要在作文课中渗透美文教育

作文应以写记叙文为主,语句通顺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差生作文的最突出问题是句子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面批面议是个好办法,同时要耐心地同学生一起,把作文从头至尾一句句读下去,借助学生平时生活中已有的听说能力,引导他们分析句子是否完整,表达是否明白清楚,指导学生一句句把文章说通顺。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修改过的作文,看看与修改前有什么不同,从而认识到怎样才能使语句通顺,怎样才能写通顺。

这样面批面改三两次,学生的作文就会大见起色,以后可以逐步要求学生先个人修改,再同老师一起修改。这样坚持半年,学生的作文就能基本上做到语句通顺。

8.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八

课题:《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谈到教育,人们脑海里面首先想到的是学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进一步的优化,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在教育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提升家长素质和改善家庭教育方法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现代家庭教育的教育模式,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做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学校教育,更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体系。在教育兴国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孩子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仍与先进科学的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提升家长素质和改善家庭教育方法还没有完全被家长所认识,基于此,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此都负有重要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家庭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基础条件: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有意在家庭教育方面探索出路,我平时比较喜欢看家庭教育的书刊资料,又建立过“感悟家庭”的网站。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有兴趣。因此,我选择了此课题。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相当一批家长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在如何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方面产生种种困惑,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长把追求孩子获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求知、生存、合作、发展的能力。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偏颇,逼迫孩子定要通过钢琴的几级几级考试,定要学会几种乐器等。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把孩子

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他平等相处,尊重他的人格。也有的家长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人,或者是对他成长中的问题放任自流,或者是大惊小怪。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盲目攀高,重智育、轻德育,等等。这一系列的错误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心理承受着各种压力去上学,那真是苦不堪言的一种景象。想想看,在这种境况下孩子又怎么能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呢?

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

2、理论问题:目前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实践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中度过,天下的每一位父母都能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他们最好的人生,做出最好的榜样!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孩子能健康地成长,智力得到发展,他们有刚毅的性格,进取心强,热爱生活,爱父母长辈,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举止合乎公众的理想。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对于孩子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问题

2、家长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孩子成才与否,是对家庭教育体系最直接的也是最严肃的检查。

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孩子终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父母的人格与权威对孩子的成长也具有很强的感化与约束力。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许多家长认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它有专门的场地、设施、课程等,还有懂教育的老师,因此,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就能成才;而家庭教育无关紧要,或者说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现在正是传统的家庭教育与现代家庭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大量案例和多种家庭教育形式相结合进行课题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电脑网络和中国家庭教育网站上的相关资料,结合我校教育网站和家长学校实施。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10月至2006年12月,查阅大量家庭教育书刊和家庭教育理论,建立“感悟家教”网站,并以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广大学生家长,形成方案、制定课题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家庭教育、多元智能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分析法

3、跟踪指导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方案、报告、阶段小结、总结、论文、案例(内部网站公布,争取正式出版)。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1、2006年10月——12月为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资料和书刊,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02年6月——2004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2002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8年9月):

(1)提高家长素质(2)推行家庭民主(3)传递学习的情绪(4)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第三轮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整理收集资料,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目标进行鉴定,撰写小结、心得,撰写阶段性小结。

九、本课题组成员

组长:刘金芳

9.请谈谈文艺复兴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篇九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它在文化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新文化革命的旗帜,也是资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旗帜。“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一切从人出发,从人的世俗出发,从自然出发,从人的经验出发,而反对以人性压制神性。人文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针锋相对的,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是要把人的思想牢牢地禁锢起来,使人服服帖帖任凭封建统治者摆布与宰割。而人文主义者则要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使人得以解放。他们要求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要求平等和个性自由,宣传现实生活的乐趣,提倡适当的享受。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发展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特别重视和强调不要使儿童的个性受到压抑,并尽可能适应他们的个性,使之得到发展。他们主张,逐步纠正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教学,克服死记硬背。尤其是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感觉经验论的提出,他们更提倡通过观察和接触实际事物进行教学和学习,这些见解和主张,与完全以神学为转移的中世纪教育思想相比是一次重大的质的变革,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200多年的历史,它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而扩展,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内容的充实而充实、完善而完善。认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创了近代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开端,是因为它在近代化的世俗国家政权、近代工业、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整套近代化的教育制度。

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出了由国家办教育的思想,甚至提出以立法方式将教育纳入国家事物中,从而保障国家实现它对教育所负有的责任,保障国家对教育所采取的全国性措施的真正推行。

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将教育建立在近代工厂制度上。

人文主义始终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重视个人的尊严、兴趣、价值观,理解和宽容、自由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关怀、慈爱之心,而这些正是当前教育所大力推行的。一个国家的文明、强盛,最终都依靠民众整体素质的全面。教育是提高民众素质的最重要手段。

10.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培养 综合素质 作用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被提到重要位置。从总体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但高职教育工作者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教育体制不健全、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人格发展存在偏差等。因此,在高职教育中,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其文化生活,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实用型人才。

1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通过听觉的形式将真实情感传递给听众,最终作用于人的心灵,引起人们情感的变化。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要让学生接触一些正能量、艺术性、思想性较强的作品,使学生感受积极向上和振奋精神。如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它以其严谨的结构和恢宏的气势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赞赏,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面貌。在授课时,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打动学生,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欣赏贝多芬的作品时,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象贝多芬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学生如同在感受世界、感受人生,用他的音乐感染学生,用他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激励学生、鼓舞学生,使他们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憾。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去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2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无限的,它作为知识的重要源泉,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创造力的开发,培养和提高了人们的创造力,对个人发展意义重大。在音乐的发展中,音乐活动离不开创造与思维,离不开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反映过程,这种注意力集中又分散地统一能够活跃人的思维,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提升想象力。音乐集旋律、节奏、音乐语言于一体,没有较为清晰的艺术形象,听众只能靠声音去感知和体会其深层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赋予其形象,以最终实现鉴赏和理解作品的目的。如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想象空间,需要发挥想象力创造音乐的情境。另一方面是通過再创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不断丰富授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欣赏的作品,尝试进行改编,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摆脱乐曲束缚,敢于突破和创新。

3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人们通过长期从事一系列创造、鉴赏、感受美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感性的方式带给了学生们不一样的审美体验,通过音乐感化和净化心灵,提高其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学会主动去追求美、创造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不断完善人格,提升修养。

当前,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需要,积极开展音乐教育,不断完善音乐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高职学生产生了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实现了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高职院校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启发,逐渐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4 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乐群合作、沟通协作等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强化其交际意识和合作意识。而相关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音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际能力培养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社会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培养时,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自信心、尊重他人、合作意识、分享行为为重点,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不断提高其交际能力。

李岚清副总理说过:“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学习更有实效,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加丰厚。”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职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品质,良好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的新世纪未来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胡晓莹,李北树.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2).

[2]白纯.运用音乐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素质[J].湖南农机,2012(11).

[3]李涛.论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7(05).

11.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一

一、陶冶学生情操, 塑造良好品格

(一) 在思想道德方面强化音乐教育的原因

与普通高校相比,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随意, 性格一般也比较叛逆。在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学时, 如果仅仅采取说教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使得能够符合社会要求, 那么这种空洞、严肃的教育方式就很难发挥出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以情感教学的方式去感化学生, 使得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体现社会道德价值标准。毋庸置疑, 音乐教育就是情感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即对学生思想道德培育的全过程体现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理念。

(二) 重大意义

通过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来体现教学传授知识与育人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健康、优质的音乐作品, 让他们在学习和认识音乐的过程中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理, 引发他们情感共鸣。这样学生通过有效的音乐教育, 就会对自身过往行为进行反思, 进而有意调整行为规范, 最终塑造完善品格。

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开发他们的智力

在当今社会, 一个人是否具备创造意识关系着其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其产生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内容, 如音乐、美术、文学等。在职业院校教育中, 开展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意识, 发散他们的多重思维, 从而改善以前那种思维结构简单、思路不够宽广、想象力严重匮乏的现象, 最终提升他们只是层面。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自述音乐对他们思想与创造带来的巨大意义, 如诗人普希金、高尔基、拜伦等。爱因斯坦认为, 想象力与创造意识尤为重要, 是知识改进的源泉, 很多富有创造性的灵感都是在音乐启发下而产生的。众所周知,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 开展音乐教育能够让左右脑平衡地开发, 有效体现大脑的强大功能, 最终使得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意识的增强。

三、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状态

一方面, 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音乐教育可以凭借其蕴含的强烈情感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音乐可以为人们在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留一片心灵上的净土, 当人们受到压力或者遇到困难而烦躁不安时, 就可以通过倾听和欣赏音乐的方式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例如, 当学生在生活或者学习方面遇到挫折时, 教师就可以在音乐课堂中用贝多芬的《命运进行曲》使得学生能够从懈怠苦闷的情绪上摆脱出来, 树立不拍挫折、迎难而上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 职业院校的学生处在人生的青春期, 其身心发展还未趋于成熟, 难免会出现起伏不定的现象, 如果并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就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强烈的干扰作用。开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向上发展。那种旋律优美、节奏缓急适当、富有生机、洋溢活力等音乐更能吸引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学生喜好音乐兴趣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每堂课程, 多多鼓励支持他们对优美、积极、乐观等音乐的学习, 使得他们能够有效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 并经过合理的调节, 保持自身积极向上的学生态度, 最终使得他们身心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其它教学方式相比, 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职业院校在开展音乐教育时, 通过教师系统而规范的音乐教学, 让学生更易感知音乐存在的独特美, 在学习和欣赏过程中, 对音乐带来的美感进行享受, 最后能够达到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生审美过程中, 对美的感受往往体现在精神层次方面, 并不是在理解认识阶段。美好的事物通常可以让人们暂时忘却周遭事务, 促使人们在情感方面带来强烈感触, 给精神带来愉悦和满足。经过长期的音乐教育, 能够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心灵得以净化、品格得以改良、行为得以规范、道德得以感化。音乐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易让学生乐于接受, 进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学生在一天紧张学习后就会感到身心疲惫, 这时就可以聆听古典音乐《高山流水》, 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在青山绿水中徜徉。

在职业院校教育中, 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音乐教育, 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好品格、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其审美能力, 达到职业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段小薇.关于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2 (12)

[2]李建波.高职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2 (20)

[3]段微.新音乐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3)

12.谈谈家庭对儿童教育的 篇十二

许多家长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家长们对儿童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也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的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盲目性:不顾不顾儿童年龄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一味地按家长意愿趣施教,或随着社会潮流,人学我亦学。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能伤害儿童的自尊心,而且还可能诱发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会产生一种厌倦抵触的情绪。

1、把握好儿童各年龄段可以接受的学习的最佳时期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教学最佳期的问题。学习在最佳期内进行,能把现有的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如脱离这最佳的时期,就不利于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智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掌握好各时期儿童年龄的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期。根据教育专家和有关资料的报道,二至三岁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四至五岁是掌握书面的最佳时期;六岁左右是掌握大小,方位知觉的最佳时期。只有按照各年龄段的最佳期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掌握好启发性与趣味性相互结合的教育方法

13.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三

吹麻滩初级中学

付学锋

在每一个班级里,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所谓的“优生”与“差生”,而我们教师对“优差生”的评价则往往偏重于以其学习成绩的“优”与“差”作衡量的尺码。这就难免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乃至失误。

诚然,“优生”与“差生”的形成,与智力因素、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生活环境、个性素质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优生”绝非天才,“差生”也并非朽木。一般说来,“优生”与“差生”在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差距最大,而智力方面的因素差异则很小。

几年前,我教过这样一位学生,该生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任体育委员,其生性大胆泼辣,个性极强,而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但由于我的偏爱,竟忽视了她的缺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她立为全班的楷模,奉为班上的“宝”,往往只注重对她的表扬和鼓励,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导致该生自满情绪上升,优越感膨胀。有一次上语文课,同学们都很专心地听讲,只有她显出一副听懂不愿再听的样子。我下意识地用眼睛暗示她,而她不但不理会,反而和同桌说起话来,我顿时火冒三丈,点名批评她。谁知她火气比我还旺,居然跟我顶撞起来,倒把我搞得骑虎难下,陷入尴尬的境地。此事发生以后,该生一反常态,学习被动,成绩日趋下降,她似乎一直对我耿耿于怀…….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优生”的缺点绝不能姑息迁就,但纠正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只能靠满腔热情和巧妙引导,而且抓住火候,把握时机,对症下“药”,交流情感,而不是靠“火势”和“师威”轻易向学生大发脾气,学生是不能接受的。最终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

我们班上有一名“双差生”(品学均差),其生性顽皮,爱搞恶作剧,还经常破坏学校公物,上课“坐不住”,常常闹得任课教师没法上课,学习成绩一直排在末尾。他的“大名”早已耳闻,许多老师都讨厌他,为此,我作为班主任,也很苦恼,甚至还有过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想法,但在一次上体育课时,我发现了他的“亮”点——特别爱好体育运动。这一“新大陆”的发现,使我产生了以此为突破口的念头。于是,我利用班会课,专门表扬他爱好体育,上体育课认真,遵守纪律,班集体荣誉感强等。做早操时让他在前面带操,主动以交朋友的方式与他接近,促膝谈心,进行情感交流,推心置腹。有时放学回家,我有意无意陪他走上一段路,问一问他家里的情况,家访时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他,而不提他的短处,渐渐地,他对班集体关心、热爱起来,还主动打扫卫生,修理桌椅。玻璃坏了,悄悄换上。学习也开始勤奋起来,每次测验都取得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召开运动会时,他成了我们班的希望,每次比赛都能拿到个人奖项,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可见,只有“雕刻”技术好,朽木也可雕。难怪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14.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四

对学生道德品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把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贯穿在计算机技能知识的讲授中,使学生了解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当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时,让学生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计算机带来的成果,体验着计算机带来的变化,但是,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还存在不足,需要每位学生努力学习并为之做出贡献,从而激发其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和信心;当讲到“二进制”时,告诉学生这一算法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

知识结构是学生在校其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的范围和程度。能力结构是指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知识与能力两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有了知识才可能有能力,然而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真正的能力,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实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史”时,我在课前准备了电子管、晶体管等实物,在课堂上对照这些实物讲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在讲授“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时,我拆开主机,先让学生观察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拆装。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讲解每个硬件的功能及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授“网络基础操作”时,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在讲授“Print语句”时,先引导学生输入语句Print“P”、“L”、“A”、“Y”让其运行,并观察运行结果;然后将语句中的“,”改成“;”,再让学生观察运行结果;接着用Print语句编制简单的图形程序(如三角形、正方形等),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和“;”的输出差别;最后,再讲解Print语句的各种显示格式。由于上机演示留下的深刻印象,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很容易理解掌握,而且兴趣很高,并积极地编制出人物头像、小猫、小房子等图形程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积极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上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操作、爱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结语

15.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五

一、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成为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路径,能促进校园的和谐氛围,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初中生对社会问题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这就需要在初中历史课上,教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史实来让学生进行归纳,得出理性的认识,学生自觉地坚守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严格操守,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为未来的成才奠定道德品质基础。

其次,可以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社会发展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的进步,要对社会公民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这样才能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与文明程度的社会公民。社会用人单位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衡量标准与要求,人文素质是人才能否得到重用与施展才华的职业道德基础。初中生只有在初中阶段形成与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才能对自己的成长与成才有帮助。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西方不良思想,如享乐主义等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树立刻苦学习与适当地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与社会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又能够积极奋发进取,珍惜美好的学习生活。

再次,可以改善初中生的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更好地展现新时期初中生的精神风貌。初中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先锋,在社会的道德领域发挥着有力的支撑作用,影响学生周围的人群,逐步改善社会风气与精神文明程度,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赋予了初中历史教学新的标准与教学目标,然而,有的教师对历史课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进行教学内容的延展,或者使教学的知识内容升华为精神层面,这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效果不佳,阻碍了历史教学的功能发挥。

初中历史教学仍然重视分数成绩,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些中学没有很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仍然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就侧重了知识点的教学,而失去了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提炼,也抑制了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

教师应关注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使之摆脱网瘾,从而变成健康、阳光、向上的学生。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由于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很多教师还是重视学生的成绩,从而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依据,这样造成了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感受到了“歧视”,这样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很不利。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评价标准必须进行改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健康心理氛围内成长,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心态与人文关怀。

三、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路径

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推动中,我们要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进行探索,选择合适的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

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初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历史教师对初中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契机将德育教育融入。要发挥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要注重自身思想素质的提升,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朝更高的方向发展。教师还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要给予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学生探讨的氛围。例如:在讲述岳飞抗金的内容时,学生可以仔细研读《满江红》,再谈对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感想,引导学生对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崇尚与尊敬。

综上所述,通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行探析,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综合素质。在当前时代,塑造初中生的高尚品质与行为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方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发挥历史课的优势,针对一些初中生缺乏责任感与信仰的淡漠,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16.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六

兴趣是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有一位古罗马教育家曾经说过:“学生不是一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如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去点燃这颗火种呢?

一、用精美的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容易引起注意。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教的知识装扮起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一年级教材《声音的长短》一课时,我设计了小猫、小鸭子、小鸡的脸谱,小动物的嘴巴是可以活动的,我采用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南北”的折纸形式,把一面粘贴起来,只留下一个开口,把手穿在里面操纵,一张一合的,然后把形象逼真、柯栩如生的头饰图画贴到上面去,教具就制成了。当我把它拿到课堂上的时候,学生不由地叫了起来,孩子们脸上那种喜悦的表情以及赞许的目光,使我非常欣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授课时,师生活动也是轻松愉快的。教师有节奏地操纵头饰,学生自然地学叫“喵、喵”;“嘎、嘎”;“叽叽、叽叽”,学生美妙的叫声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小鸭小鸡在叫一样,声音在音乐教室的四周回荡着,美妙极了。接着,我让学生亲自来操纵,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这样,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另外,我想美术和音乐都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但都是用形象反映一定社会生活,二者应该结合起来。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各种艺术经常相互印象,侵入相近的艺术领域,有时音乐会变成绘画,有时绘画会变成音乐”。

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也是强调在分科基础上的综合,音乐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

在教学中,我喜欢用形式多样的绘画来开拓学生的兴趣。在教授《两只小象》时,我精心画了两只微笑着的、正在用勾鼻子表现友谊的两只可爱的小象。我采用拼图的形式,把图画制作成可分解开的一个个小图块,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拼图,通过动手、动脑把它拼好,学生看着美丽的画面,心情愉悦地学习着歌曲,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教具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好的教具能事半功倍。

二、以律动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低年级儿童知识经验不足,思维、语言各方面都处于幼稚的状态,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常有直观性、表面性、具体性,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并善于模仿,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也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边唱边动作边欣赏,这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对活泼好动,感情外露的儿童来说,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当音乐刺激儿童听觉,并且在他们心灵产生共鸣时,儿童便会动起来,这样的律动是他们内心感受音乐的深化和升华。

为了适应学生这一特点,我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创编动作进行律动,一年级欣赏课《一个师傅仨徒弟》这首歌的旋律节奏感很强,歌词朗朗上口,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请不自禁地在座位上挪动起来,这时,我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听着歌词模仿动作,有的学孙悟空的动作,有的学沙和尚挑着担的动作,有的迈着猪八戒笨重的脚步,还有的装扮成唐僧在“骑马”,学生兴趣盎然。接下来教师再播放一遍音乐,学生即兴创编律动,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地到讲台前跳给大家看,这样不仅顺应了儿童爱动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表现欲,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音乐,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肯定自己,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17.谈谈素质教育与升学率问题 篇十七

勐海县西定乡中学

钟友明

教育的忧虑问题很多很多,作为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就更多了。比如:教育与就业难问题,教育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与学生心理键康问题,教育与学生安全问题等等。在每年的高考前后人们谈论最多、最热门的话题就是高考升学率。现在,我们就这个热门话题一起来讨论研究素质教育与升学率问题。

什么是素质教育? 别说中国公民,就连我们做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对素质教育这个词还不太理解。什么叫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曾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也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要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教育,特别强调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的伟人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迎接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高到了关系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战略地位上来。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绝不只是教育界的事情,它关系到学生、家长的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不管党和政府怎样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仍然有许多地方还一天的追求分数,把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低拿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整天拿学生的分数来奖惩教师。我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应试教育的局面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之趋势。这是为什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来说是应该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素质教育是综合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一个大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我相信,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总之,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有出路,才会有教育的发展,因为它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发展的大工程问题,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它。

那么,什么又是升学率呢?片面追求升学率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 果?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看待升学率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升学率:上录取分数线的人数除以参加考试的总人数所得的商,就是升学率。就是这样一个概定。

近几年来,为了高考考出好成绩来,每年高考都出现作弊,作弊的手段、方法一年比一年高明,一年比一年隐蔽。为什么有些考生要这样呢?总的说来,是某些利益的驱使,有些是为了出人头地,有些家长不惜重金和血本让子女求名师攀高校。有些学校一昧的追求升学率也是为了名誉。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有些家长和学生把高考成绩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由于学生受外界的压太大,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过重,导致有些考生考试时发挥失常,考下来的结果往往与想向的分数相差甚远,造成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甚至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些离家出走,有些跳楼自杀。从这个角度而言,高考毁掉了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制度扭曲了人格和折断了学生理想的翅膀。

其次,我们从得到某些利益的角度来看,高考为什么对人们那么重要,先来看一段历史的记载:“1977年12月1 5至17日,‘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考成功不仅解决了户口问题,还解决了干部身份问题,高考成功者可以从农民、知青、工人成为‘干部’,前程似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再也没有比高考这种形式更直接有效、快速而又显著地改变前途和命运了。”这就是中国的教育给人们带来的改变。

再次,中小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由于“一榜定终身”高考造成了追求升学率和唯分数论,学生的能力变成 了应付考试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世界被肢解为一张张试卷。

为了追求升学率,某些县教育局规定初中学生根据小学六年级升学考试成绩的高低分数分成好班和差班,这样一来就埋没了教差班教师的教学能力,差班学生总认为他们各方面都不如好班,也丧失了

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初中毕业以后差班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太好,达不到高中所录取的分数线,有的学生只能在校门口望而兴叹,在那里流泪、徘徊。这样一来,农村儿童的失学率和退学率则很高,一部分学生就很难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那些“傻瓜”、“笨蛋”,那些差班的学生不也是祖国千千万万个“花朵”吗?他们又将送向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地方呢?请问,这也是为人民办的学校为人民办的教育吗?这不就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一种弊端吗?

我们再和其它一些国家比一比,有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普及了大学,这我们国家目前是不能比的。教育发达的国家,其基础教育是强制性的,而我们国家就没有做到,只是投入大,产出少。发达国家它们的中小学校布局合理,政府明文规定就近入学,不准择校。教育发达的国家的中小学无论在教材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能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我们的中小学毕业生和刚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还很幼稚,缺乏独立性。有些学生连生活都不会自理,这不就是缺乏实践性的结果吗? 作为从事中国教育的工作者们都知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定得还很低,只要把学生培养成匠人就行,不管进行一件什么事都要大考小考,而往往这考试就摧残了学生的心理,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考灭了学生的理想。我想我们除了培养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以外,更应该注重培养有公民意识,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培养具有真、善、美和一种对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接班人。

18.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八

财务会计的标准化性质, 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自动生成得以完美实现。我们认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 传授知识, 传承人类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此, 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才是会计本科教育的宗旨。我国《会计法》指出,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有关个人的道德修养, 其宗旨是自律而非他律, 只有建立在自我约束基础上的品质, 才能使会计人员不隐瞒事实, 不从事欺诈行为, 进而保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知识素质包括会计专业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自学素质的把握。基础知识方面, 学习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对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生产与作业管理、战略管理、历史学和社会学。因此, 如果想成为一个会计学家, 必须是一个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数学家 (统计学家) 、心理学家, 最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会计学家!专业知识方面, 专业理论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不同行业的通行证, 只有取得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才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准入资格。

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90年发布了一份题为“会计师教育目标”的报告。该报告要求会计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知识、组织与商业知识、会计知识等知识内容。这是对会计人员知识素质的总体要求。一个不具备足够知识素质的本科生, 将很难成为一个称职、高效的会计人员。而自学素质对会计本科专业人才素质的形成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相对于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毕竟封闭一些, 很多大学建立起了模拟实验室, 但是不管功能多么强大、设备多么完善的模拟, 都难以穷尽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 才能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和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心应手, 永远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所有的会计教学内容也均按照这样四个分类分模块实施, 这必然导致会计这一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科知识体系的人为割裂。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分离, 会计核算与税法相互纠缠, 财务管理活动独立于会计信息之外, 成本核算难以摆脱制造流程的束缚, 会计事项本应有的经济实质一下变得难以捉摸, 会计与经营割裂了。案例教学较为符合管理教学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案例分析中, 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经济理论, 认真阅读案例和与案例相关的其他材料, 在小组讨论前, 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先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 灵活运用前期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最后得出所讨论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最后撰写分析报告和课堂表述, 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将全面锻炼学生的口才、敏捷的思维及临场应变的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案例教学的优势。

然而目前, 我国案例教学除了缺少真正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 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许多学生将案例教学理解为讲实际例子或讲故事, 仅仅有助于某个知识点的直接把握。更为严重的是将案例教学理解为学习案例, 灌输学生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没有将学生引导到研究分析案例上来。哈佛商学院在进行案例采集和编写时, 在每一篇都注明“哈佛商学院案例仅仅作为课堂讨论的基础材料, 不作为背书依据或基础数据来源以及有效管理或无效管理的例证”。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改进我国的案例教学应该在案例教学法认知教育与案例库建设上多下工夫, 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组织一批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带领学生实地研究, 将案例的开发作为重点来取代目前“闭门造精品课程”的教研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嵘.论国民道德素质及其特征[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 (2) .

19.谈谈音乐教育对素质培养的影响论文 篇十九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影响;作用

美术作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学生有意识、有能力地去描绘原始生态、丰富学生视界、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辅助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美术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它不仅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在对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也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然而,基础教育体系在众多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

从小学、初中直至高中,主干科目一直都是人们极力推崇学习的对象,从而忽视了如美术、音乐等辅助科目。专业项目的突出,往往会忽略辅助项目的存在。因此,作为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提高学生对主辅科目的认知为主导,培养、发掘学生的特有潜质。素质教育无论是对教师、学生、或是学生家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共同认知的重要科目。

关于素质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在教育对象方面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主张人不论贵贱、不论善恶、不论智商、不论年龄,甚至不分国界,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教学形式是师生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在探讨中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德育、美育,重视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至20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提出坚决反对应试教育,反对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要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提倡大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能够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素质教育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影响与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素质教育,认识、领略美术教育

輔助科目的存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辅助科目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一步造就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思维,增强人文素养。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长期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幼儿时便有所认知。苏教版美术教材第十八课《城市客厅》,它要求学生对广场设计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城市广场的艺术特点和各项构成元素以及它有哪些使用上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勘察,让学生现场了解其中的特点、创意及构思。因此,高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意义上的书本教育。而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从学生做起,老师、学生、家长,都要有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意识,要有目的性,有统筹性,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导观念和意志,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这时教师怎样有意识地去引导,去发掘他们的潜力,去让他们领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去认识辅助科目的重要性,当先从素质教育开始做起。

二、进行素质教育,有目的性地选择

需要认清的是,素质教育不是盲目,也不是强迫,而是着重一点或是数点,在注重青少年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以主干科目为主,以辅助科目为佐,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目的性地去选择他的着重点,从而让学生看清他的未来方向。高中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它对其今后人生方向做出选择的重要阶段,而作为辅助科目的重点,高中美术教育更是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时段。有目的性地选择,是对高中美术老师发挥素质教育的一种考验,也是对高中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全面的检验。美术可以与多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是多样化的艺术,它可以与文学相结合,这就产生了漫画、连环画等更加喜闻乐见的老少皆宜的文学形式,对高中学生而言,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事物的认可度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面对考学的压力也达到了巅峰状态,而对学生有意识地引导,有目的地选择、培养和发掘学生的美术特长,对高中美术教师而言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素质教育对高中美术教育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就没有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可否认,多少年来,我们的家长、老师一直所注重的,是自己的学生在数理化等主要学科上所取得的分数,毕竟这是科目考试中的重点。多少年来,在老师、家长的熏陶下,主要学科的考试分数也逐渐成为学生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这种由分数构筑而成的泡沫堤坝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越来越多的灵性被泯灭,越来越多的书呆子被造就。高中美术教育,严格来说就是对高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恰恰如醍醐灌顶,对有着美术天赋的学生起着点醒的作用。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世纪,素质教育在经济社会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认为高中美术教育以提高个人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目的。而素质教育,即是培养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清自己,打造学生的全方位学习意识,改变枯燥化、单一化的学习模式,着眼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素质教育是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上所必备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材施教是我国从事教育事业的导师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条件,而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真正能够实现祖国繁荣、体现中华民族强大力量的法则。

上一篇:医药名词解释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观察苹果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