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2024-10-04

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20篇)

1.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一

星期二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爸爸带我到奶奶家去吃元宵,正巧碰上了当地的“跳龙灯”。

龙灯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它的头特别大,有三个尖尖的角,上面还有用布做的花,漂亮极了!“龙”头里摆放着五、六根蜡烛。烛光映照着“龙”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非常是好看。“龙”嘴里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还不时地发着光呢!

当“龙”来到奶奶门口时,只见它张开“嘴巴”,“龙珠”飞了出来,正触在我的额头上,我向后退了几步。爷爷从家中拿来二包香烟抛向“龙嘴”,“龙”吃到了香烟,摇摇尾巴走远了。

啊!跳龙灯真有趣!

2.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二

一、悉心观察,让人物“神韵”丰满起来

人物“神韵”要丰满,离不开表情刻画。而表情的刻画来源于对生活的悉心观察,将一个个表情贮存于记忆里,以备写作时调用。当然,这些表情在适当的时机,借助适当的写作技巧,在作文中展现出来,会使人物丰满起来。

一是在悉心观察中积累人物表情。观察不仅仅是观看与记忆,还需要透过表情去揣摩背后的情感,使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外婆时常露出满脸笑容,但有一次外婆扭伤了腰,在疼痛中仍然绽放出了笑脸。当学生描述这个情节时,教师则启发学生去挖掘外婆笑容背后的情感世界,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外婆身上坚强的精神。在写作中,学生便借用了教师的分析,以坚强的品质作为描写外婆的切入点,并以微笑作为外婆的象征性表情,使人物表情丰满,富有神韵。

二是在环境渲染中刻画人物表情。同样是描写笑容,还可以运用环境渲染,与人物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来刻画人物,更加深入人心。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文中描写李时珍师徒二人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寻访药材,却要夜宿破庙,饮凉水,啃干粮充饥,在这种环境的渲染下,作者描写了李时珍的笑,使人物身上增添了坦然与乐观,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使人物形象深刻。学生可借鉴这一方法,在上面的案例中,渲染外婆腰痛的人物经历,在环境对比中描写外婆的笑,人物神韵则更加丰满。

二、揣摩心理,让人物“语韵”鲜活起来

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所谓“言为心声”,刻画人物即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其情感变化,才能使人物读来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只是作文中的一个形象。人物语言的刻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更加紧密直接了。

一方面,语言要符合人物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常见的情况。如学生在描写一位成年人时,语言不能过于幼稚;而描写一位同龄的小学生时,语言又不能过于成熟,要突出儿童的童真,尽量减少成人化的语言出现。如上面的习作案例中,学生在描写外婆称赞食物好吃时,写道“这东西味儿不错”,基本上符合成年人的语言习惯;若写成“这个东西太好吃了,下次我还要吃”,就过于儿童化了,不符合外婆的年龄特征。

另一方面,语言要留出遐想空间。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语言描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人物语言描写需适当、适度,给读者一定的遐想空间,反而比全部交代出来收效明显。如上面提及的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庞宪见要在破庙夜宿时失望地没有再说话,此处缺省的语言描写,反而比语言描写中的“失望”给人印象更加深刻;与李时珍从容淡定的语言相比,更加突出了一代医圣的胸襟。又如上面所提到的习作案例,学生在写外婆扭伤腰时,如不刻意用语言来体现疼痛,而是用微笑和沉默来表现外婆的坚强,反而达到了衬托人物形象的效果,这里“无声”比“有声”更具有表现力。

三、空间想象,让人物“体韵”灵动起来

肢体动作是使人物立体、灵动的重要表现力。动作描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特点、年龄层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写作前教师启发学生酝酿情感,想象人物的肢体动作,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人物原型,通过迁移等写作技巧,使之作用于人物身上。

首先,细化人物动作,突出人物特征。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作者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时,没有直接写“品尝”的动作,而是将整个过程细化。先用“端详”一词,进而用“嚼嚼”,深化了对待科学研究严谨认真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其为事业的奉献精神,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灵动起来。

其次,多维度描写动作,突出人物的生活化。人物描写要生活化,除了语言外,肢体动作也要具备常态化,过于书面的肢体动作,会使人物动作显得僵硬,缺乏灵性。如上面提及的习作中,学生在描写外婆走路的肢体动作时,写道“外婆腰痛,总是捂着腰”,未免有些生硬,人物动作设计欠缺想象力。若改用“弓着身子”或“弯着腰走路”,则突出了外婆腰痛的症状,动作设计则生活化许多,一下子使人物“活”了起来。

3.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篇三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4.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有哪些 篇四

仰望苍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炎黄子孙奉行的处世准则;回眸文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中华民族自古崇德尚义的传统;追溯历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是中华儿女追求梦想,百折不回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息息相通,它们在时代的摩擦与进步中不分彼此,文化是民族孕育之下的文化,民族是文化熏陶之下的的民族,其二者都流淌着中国华夏鲜活的血液,它们的结合为国家,为人民,为全世界跃动出了新的希望。

这是一个平凡的民族,这又是一个不凡的民族。

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儒学逐渐跃居正统。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甚至是今天闻名全国的孔子学院。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抗争,经历了碰壁与变革。流失了多少珍贵的的文物,毁坏了多少难以复原的古建筑,被迫割去了多少土地,牺牲了多少无辜百姓……即使是如此坎坷的中国道路,中华儿女也未曾遗失了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但曾有人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的发展起到的是阻碍作用,理应完全舍弃,顺应时代的潮流。其实不然,没有传统,又何谈创新呢?没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又何来的民族底蕴呢?没有之前的探索与拼搏,又何来今天的适应国情而又独具特色呢?一部中国历史,足以令观看者眼花缭乱,令世界各国感叹东方醒狮的后发力量。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如果再生为人,您愿意生在哪个国家?”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思索片刻,明确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他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当我们沉沦在民族的危难之中时,是什么使中华民族一雪前耻,步步崛起的呢?是中国精神!

但何为中国精神呢?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山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覆,但在浪潮退去后仍顽强的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中国精神标志着中华民族待人处世的方式,深远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古语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古儒家的“礼”、“仁”和三纲五常约束着我们要“敏于事,而慎于言”,万事都应以礼为先,以仁德为准则。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今有“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由此,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和践行者。最美司机——吴斌,忍着剧痛,以超人的意志力安全停车,保证了全车人的安全;乡愁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台湾老兵信守承诺,将战友的骨灰罐带回大陆,一一安置;林俊德——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持在工作,有限的生命被放大,绽放出一朵倔强的马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一切中国精神都源于一个词—爱国!这真正是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精神动力。

冰心曾写下诗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中国,这个沉沦与抗争并存的民族凭借着中国精神在百年的风雨中挣扎和拼搏,却依旧屹立不倒。

5.三年级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五

饺子的我国独一无二的美食,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饺子很好吃,也象征着团圆。包饺子要先用凉水和好面,然后在面板上多揉几次,这样做出的饺子皮筋好吃,把面搓成蛇形,在切成小块,用两个手指头把小面块按扁,用面杖推成厚薄一样的圆片,包上用猪肉白菜拌好的馅,把馅放进饺子皮中间,饺子两边对称捏成扇子形、元宝形,都是非常不错的;捏好的饺子放入有开水的锅里面煮15分钟就可以了,饺子在锅里好像进入了饺子城,热腾腾的饺子全家的笑声,没有比这更幸福了。

这就是饺子的传统文化。

6.描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六

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距今已有13的历史,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地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1000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守,取名为布达拉宫,自七世纪,松赞干布,把布达拉宫作为王宫再次划立行政区,分官建制,逆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权藏,派遣迎送来往于周边各国使者,或与邻帮结成婚姻关系,加强吐蕃与周边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吐蕃社会的繁荣。

布达拉宫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级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两百余米,外观13层,内为九层,布达拉宫内部装饰金碧辉煌,陈设着大量稀世珍宝,可以说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这些物品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布达拉宫已经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百零三米,这么多年过去了,布达拉宫依旧还是那么的美,布达拉宫类似于一个城堡,这么多层一层一层的叠加起来足以证明祖先前辈们的伟大智慧,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古堡,而是一座凝结了祖先们辛苦的汗水和他们无穷无尽智慧的结晶。

7.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七

以前, 笔者以为初中生记叙类作文只要结构完整, 叙事清楚, 中心明确, 就达到了初中作文的要求。事实并非如此, 每次评阅作文, 发现大多数学生作文都是泛泛而谈。虽然有的作文题材较好, 立意也不错, 但写人记事过于笼统, 以致人物脸谱化, 缺乏个性; 事情简单化, 缺乏感染力;给人干瘪、单薄、空泛、枯燥的印象, 读来味同嚼蜡。为此, 笔者曾一度很困惑。后来,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逐渐发现, 缺乏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作家曾说过:“细节描写是荷叶上的露珠, 能使整个荷塘闪烁出珍珠般的光彩。”几次中考评卷和平时的作文训练, 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小细节, 魅力无穷。一处生动的细节描写, 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合理恰当的、精彩细腻的细节描写, 会使学生作文变得血肉丰满, 富有感染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因此, 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特别注重学生细节描写的指导和训练。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

一、从阅读欣赏中领略细节描写的魅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经典的作品使用细节描写, 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 分析其在丰富作品内容和深化作品主题上起到的作用, 加深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 进而对细节描写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诗词语言精练, 细节描写极为典型, 耐人寻味, 对学生领略细节描写的神韵有极大的帮助。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 把敌军人马众多, 来势凶猛, 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景,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教材中的现代文名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文质皆美, 有很多是细节描写的典范之作。笔者有意识地把对细节描写的认识理解, 巧妙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 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比如琦君的《春酒》中有描写“我”不请自到去吃春酒的情形, 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说“肚子吃得很饱很饱”而是“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学生思考琢磨交流后, 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不说“肚子吃得鼓鼓地跟小猪似的”或者“肚子吃得圆圆的跟冬瓜似的”?通过分析与探讨, 学生很快认识到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通过对阅读教学中经典作品的赏析、感悟, 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兴趣。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 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就应该学会细节描写。

二、从实践积累中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哪一类作文, 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后, 尽管进行了反复提示、启发和引导, 有些学生还是不知如何下笔, 常有“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 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所以, 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首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观察是写作的途径。观察首先要从人、事、物的主要特点特征着手, 在对比中, 找出该人、事、物区别于其他人、事、物的不同特点, 及时记录下这些新发现、新变化, 并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悟体验。细心的观察, 勤快的记录, 合理的想象, 再加以及时分类整理, 就能把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作文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整理成一个个的系列, 如“生活中的美”“亲情与友情”“校园生活系列”等等。只要坚持观察积累, 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就不是一件难事。

积累的具体做法是:首先,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好一本摘录本, 摘录课内外有关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 并经常翻阅, 经常诵读。其次, 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本细节描写的作文本, 经常进行细节描写片断训练, 每周至少完成一次这方面的作业。写小片断由学生自己确定中心, 自己选材, 自由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片段训练,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同时, 笔者建议每个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本取一个雅致的名字, 便于保存和交流。学生取名的积极性非常高, 发现有“一地花影”“细语凝香”“云淡风轻”“那时花开”“雾雨落红”等富有诗意的名字, 让人赏心悦目。

在细致观察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 学生随笔中出现了许多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如105班黄宝玲同学的随笔《班里来了“不速之客”》:

“自习课上, 一只浑身乌黑的蜥蜴趴在墙壁上, 一动不动, 仿佛在闭目养神。随着下课铃声的到来, 它仿佛苏醒了, 开始活动了。小峰发现了它, 便小心翼翼地拿来扫把, 狠狠地压住了它。虽然已经见不着蜥蜴的身躯, 但仍见它的尾巴在急速地划动着。黑色的尾巴在洁白的墙壁上格外显眼!小峰拿着扫把慢慢地把蜥蜴沿着墙壁拖到门旁, 开了门, 如同打高尔夫球一样把扫把一甩, 蜥蜴便飞上两米高空。只见它四肢急速划动着, 如同溺水儿童。‘啪’一声落地, 它急速后转, 仅用两只后腿狂奔, 前肢刨动着, 向人群中奔来——奔向女生。女生立即大声尖叫, 场面十分混乱!”

细节源于生活, 深入观察生活是写好细节的前提。因此, 笔者告诉学生, 只有留心生活, 深入生活, 探究生活, 才能使细节描写真正细致入微, 富于真实感, 更具感染力。通过阅读欣赏、观察积累、片断练习, 学生加深了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和理解, 掌握了细节描写的一些最基本的特点, 如细节描写必须细致入微, 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 细节描写要为主题服务等等。

三、从分类训练中品味细节描写的好处

如果仅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勤作积累, 而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指导, 恐怕学生在文章布局、选材立意、详略安排、表达方式等方面会无所适从。所以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 笔者又从景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提炼细节, 分类训练, 并要求学生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一) 景物描写要注重观察

一花一草皆生命,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感人的文章往往离不开生动的景物描写, 但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 其目的应该是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 突出文章的主旨等。人们的活动往往与环境息息相关, 笔者常常引导学生从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景物入手, 学会对景物的细致描写, 以充实文章的内容, 丰富文章的内涵。

2012年春节过后, 开学第一周的作文课, 笔者就特意选取了一个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来写——“春到校园”。笔者告诉他们要把手中的笔变成一架高速摄像机, 力争以每秒10000帧的速度去记录生活, 要清晰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景物刻画得生动传神,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于是第一节课, 笔者带领全班学生走进学校的绿化带, 指导他们仔细观察, 随时做好笔记, 然后回到教室讨论交流, 第二节课布置当堂作文。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并且学生作文中还出现了不少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如105班祝蕊同学的《校园的桃花开了》: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在这姹紫嫣红的季节, 学校去年所种的桃花如今默默绽放了。你瞧, 生物园里那一株株桃树亭亭玉立, 如一个个羞涩的姑娘半掩着脸, 眼露笑意, 尽显娇柔美态。粉红的瓣, 橙黄的蕊, 朵朵流香欲滴, 引来无数蜂儿上下翻飞, 竞相采蜜。”

作者抓住树态、花瓣、花蕊、花香、蜜蜂等几个细节进行具体刻画, 突出桃花盛开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写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景物, 学生易写也乐写。同时又要明确告诉学生, 写景要有目的,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写景是为了抒情, 要透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二) 肖像描写要表现个性

果戈理说:“成功的肖像描写, 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进行外貌描写, 要细致观察, 捕捉人物与众不同的特征, 选择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进行描写, 力求写得准确传神, 使读者如见其人。

这方面的训练, 笔者主要指导学生先从身边熟悉的人写起。因为熟悉的人往往是自己最了解的、认识最深刻的, 写作时就容易准确把握写作对象的特征, 生动形象地表现其个性特点, 从而具有感染力。如104班刘梦雪同学的《我越来越坚强》:

“后山的通道上有一个斜坡, 走起路来有些吃力, 何况还拖着七个沉甸甸的大水桶 ? 只见他黝黑的脸颊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不断沿着脸颊滚下来, 沾湿他那白色而有些发黄的衬衫。他的肩膀显得僵硬, 走路时像机器人一样笨拙。他的腰上系着一条麻绳, 绳子另一端系在手拉车的柄上。他的眼神是那么的锐利, 像宝剑似的。他的眼睛一直专注地望着前方。”

作者抓住“黝黑的脸颊”“豆大的汗珠”“发黄的衬衫”“僵硬的肩膀”“腰上的麻绳”等细节, 从容貌、衣着、眼神等方面将一个勤劳、坚毅的送水老人刻画得很传神, 很感人。正是“他”的坚毅感染了“我”, 让“我”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的转变。

叶圣陶先生说:“描写人物, 假若只就人的共同之点来写, 则只能保存人的类型, 不能表现出某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 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特殊的印象。”只有抓住写作对象与众不同之处, 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弊端。

(三) 神态描写要体现变化

肖像描写是人物静态的描写, 神态描写则是人物脸部的动态描写。一般的人物, 往往喜怒形于色。脸就是一张晴雨表, 随时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心理变化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笔者在让学生观察熟悉人物肖像同时, 更强调关注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态变化。动态的脸部特征能更真切更直观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如105班郑慧敏同学的作文《我们的“忙”老师》:

“手机响了, 马老师看了一眼屏幕, 下意识地摁掉了……手机再次响起, 马老师眉头稍稍皱了一下, 轻轻一摁, 挂掉了……手机又响了, 我说:‘马老师, 你先接电话吧。’马老师似乎很不好意思, 和我说道:‘不好意思了。’马老师一声‘喂’之后, 好久没有出一声, 只见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两条浓密的眉毛像两片乌云, 直压向镜片后有些浑浊的眼睛, 连鼻梁上的肌肉也似乎紧缩成一团。最后一声‘嗯, 别急!别急!我马上来!马上来!’……”

学生通过“眉头稍稍皱了一下”、“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两条浓密的眉毛像两片乌云, 直压向镜片后有些浑浊的眼睛, 连鼻梁上的肌肉也痛苦得紧缩成一团”等动态的脸部描写, 结合语言描写, 把正在找学生谈心的马老师接到家人打来的紧急电话时那种反应, 刻画得细致入微, 马老师敬业爱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习作中的人物, 脸部不再僵硬, 表情不再死板,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富有表情的脸, 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四) 动作描写要展示心理

老舍先生说:“只有描写动作, 人物才能立起来。”莱辛说: “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 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 都是人物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的外化。写作中, 人物的行动一细化, 人物就生动地活跃在读者面前。为了提高学生动作描写的水平,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动作描写片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进步明显, 作文中出现了不少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 如:

“‘别急, 你一定赶时间吧。’正当我正要站起来准备下车时, 一只枯瘦似树枝的手一把按住我, 只见一旁的老人微笑着对我说。我羞愧地点了点头, 不敢望她的脸, 低下头去。老人从那件脏兮兮的外衣里抖抖索索地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钱, 不舍似地抚摸了几下, 然后双手递给售票员。售票员张了张嘴, 却什么也没说, 有些尴尬地接过钱。”

(104班凌岚《老人的笑容在我心中久藏》)

作者以“一把按住”“抖抖索索地掏出”“不舍似地抚摸”“双手递给”等几个动作细节, 把一个虽然贫穷却热心善良的老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又如:

“飞呀飞呀……一只虫子在空中惬意地飞舞着, 所过之处, 皆是女生的尖叫, 尖叫声此起彼伏, 汇成一首‘尖叫交响乐’。小辉忍不住抄起科学书, 搜捕着虫子。每次虫子的掠过, 都会引起大家一阵阵骚动。小辉左一挥, 右一击。‘啪!’打中了!小虫子急速‘坠机’, 着地。一只小生命就这样瞬间‘陨落’在地, 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它使出全身仅有的劲不停地扇动翅膀, 拼命挣扎着, 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突然, 一只坚韧有力的脚狠狠地踏上去, 还故意地摩擦几下, 这个小生命, 就此完结了。”

(105班沈寒玥《小虫子的宿命》)

作者抓住人物几个典型的动作, 运用“尖叫”“忍不住抄起”“搜捕”“左一挥, 右一击”“狠狠地踏”“故意地摩擦”等动词进行生动地描写, 表现了大家对影响他们学习的小虫子无比厌恶的心情。又用“惬意地飞舞”“下坠”“使出全身仅有的劲不停地扇动”“拼命挣扎”等表现了虫子对生命的渴求, 表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弱者的同情。立意深刻, 又带有几分诙谐、几分情趣。

人物的一举一动, 一般都是他们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 唯有细致刻画, 他们的性格特征才更加鲜明突出。

(五) 心理描写要揭示性格

人的深层意识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处, 轻易不会显露出来, 因此便有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慨叹。心理描写恰恰是深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将各色人物的不同灵魂通过内心独白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众多写作手法中, 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展现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

对于心理描写, 笔者主要是通过设计情境来进行指导, 设计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开展训练, 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 你被同学误会的时候或你犯了错误, 班主任找你谈话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然后再进行写作。或者向学生出示一段开头, 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数学课上, 老师正在发批好的试卷。看着老师时而惊喜时而暗淡的表情, 我紧张得要命, 觉得自己的心在‘扑扑’直跳, 担心自己这次又考砸了。拿到试卷, 我偷偷一看, ‘58’分, 我仿佛遇到了一个霹雳, 瞬间耳朵轰响。”

一个学生这样续写道:

“……暴风雨中, 我孤独地留在了教室。望着那张打满红色叉叉, 写着刺眼分数的试卷, 我的心像被针尖狠狠地扎了一下, 感到一阵刺痛。我不禁留下了伤心、委屈的泪水, 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尽力了, 却仍然得到这样的结果’。我的情绪从没有过这样的低落, 我的内心深处也下起了雨, 正像窗外那倾泻而下的大雨和让人心悸的雷鸣电闪。”

文中作者由孤独到悲伤, 由悲伤到迷惘的心理轨迹清晰可见, 特别是“我的心像被针尖狠狠地扎了一下, 感到一阵刺痛”, 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努力奋斗却屡遭挫折的失败者内心的痛楚与失落。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刻画出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样才能再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才会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从深化训练中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

分类训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理清思路, 明白从哪些方面着手细节描写, 而细节描写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因此, 在分类训练的同时, 加强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 以有效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笔者主要是从准确用词、分解细化、妙用修辞等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一) 准确用词, 让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描写人物的动作或神态, 只有选择恰当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主要是通过填词训练, 培养学生学会辨析、准确用词的习惯。教师在训练中可以投影一段文字, 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填空。如:

这种训练形式,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认真思考。练习中, 有一位学生巧妙运用了下列词语:清脆、柔和、缝隙、零零散散、抚、啜、清新、丝绸、垂落、滑落、抚弄、清澈、穿过。这些词语选用贴切, 诗意地描写出了山林的柔美和作者细腻的感受。

笔者总是提醒学生, 选择词语时, 要细心斟酌、认真推敲, 要根据上下文选定, 根据主题确定, 根据音韵节奏敲定。

(二) 分解细化, 让细节描写细腻感人

当情节快速向前推进时, 如果不懂得在能打动人的关键处放慢节奏, 放大瞬间, 分解画面, 以精雕细琢来丰富文章的意蕴, 那么无论是写什么题材的文章, 都只能给人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感觉。例如105班徐?同学在《感受成功》中这样描写在小学时的一次演讲经历:

“到了演讲那天, 我紧张地走上讲台。在讲台上, 我望着全校的老师和同学, 感到很害怕, 我小声地说了一句:‘亲爱的同学们, 老师们, 大家好!’同学们立即大笑起来。我无比羞愧, 想哭。后来我见老师向我做了一个手势, 表示支持我, 我才慢慢平静下来, 继续我的演讲。”

从走上讲台到看见老师的鼓励确实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 一般学生只会用三言两语就概括完这一过程。像这种没有细节描写的笼统概述, 无法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无法打动读者。笔者指导这名学生将这一瞬间分解、细化, 分别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等方面, 采用特写镜头和慢动作推进的方法进行修改。根据教师的指导, 修改如下:

“到了演讲那天, 我哆哆嗦嗦地登上讲台, 每走一步, 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有千斤重。我站在讲台上, 台下的听众黑压压地一片, 我感觉他们的目光像一支支利箭一样射向我, 我两腿发软, 眼冒金星, 脑子一片空白, 原先倒背如流的语句, 不知去向哪里了! 我低下头盯着稿纸, 用颤抖的手握着话筒, 慢慢地放到嘴边, 刚说了一句:‘亲……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同学们便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我知道我的声音发颤而且结结巴巴, 我的脸热得发烫, 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 发不出一点儿声, 又像被火烧似的, 感觉又肿又痛。我的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中看见老师站在不远处, 嘴里说着什么似的, 我已经听不清楚了。只见她向我高高地竖起大拇指, 我才明白老师的意思, 慢慢地平静下来, 我清了清嗓子, 继续我的演讲。”

在指导、分解、细化这一环节时, 笔者不断鼓励学生:细节描写并不难,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用心体验, 生动再现, 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一个常被人忽略的细节, 一个平常的镜头, 也会震撼心灵, 打动读者。

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并放大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然后从不同角度, 运用多种方法,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立体化地描写, 从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 妙用修辞, 让细节描写隽永深刻

成功的细节描写不仅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源于真情实感, 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巧妙的修辞方法, 也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更加真实地传达出来。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 细腻地描绘出春雨细密、轻盈、滋润的特点, 使人不由得发出“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的感叹。妙用修辞的写作技巧, 笔者首先指导学生从仿写开始, 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进行训练。如下面一段关于“雨”的细节描写:

“春雨淅淅沥沥, 飘洒在草地上, 小草不知不觉伸直了腰;春雨‘沙沙沙沙’, 飘洒在树叶上, 像少女轻抚琴弦;春雨缠缠绵绵, 飘洒在天空中, 如千万条银丝斜织着。”

(108班帅思越《雨韵》)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描写出了春雨富有生机、美妙细亮的特点, 意境优美, 别有一番韵味。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也可以慢慢找寻适合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写作手法,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加以巧妙运用。例如在细致描写某一事物的特点之后, 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 运用比喻或拟人再进行传神地描摹。如:

“我蹲在大树底下嚎啕大哭, 焦急地等待着奶奶的到来。幼儿园里回荡着我凄凉的哭声, 我害怕极了。雨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我抬头仰望, 透过模糊的雨幕, 我看见盘旋交错的树枝, 像一群电影中的异形, 高举着攫取的手臂。天空漆黑一片, 让人感到黑暗快要吞没整个世界。冷飕飕的风不断袭来, 树叶被刮得发出一阵阵怪异的声音。”

(104班王思《期待》)

作者抓住“交错的树枝”这一雨中细节, 生动的比喻成“一群电影中的异形, 高举着攫取的手臂”, 情景交融, 形象地表现了“我”孤独中无比恐惧的心理和想见到奶奶的强烈愿望。学生发现了让细节描写更加隽永的窍门, 创作便有了个人特色。

在细节描写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从而给读者留下隽永深刻的印象。除了上述可行性方法外, 还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加以引导, 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感受体悟。

在教学中, 笔者还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经常挑出一些优秀和进步大的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 让学生相互评改、相互借鉴。如本学期就先后印了五次学生优秀作文——“爱, 如此简单”“心中的阳光”“我读懂了 ______”“十四岁, 我多了一份 _____”“我终于战胜了 ______”, 进行班级展示和交流。这样, 既让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

笔者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给《新四中》校报、《今日临安》投稿, 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多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或在作文竞赛中获奖。帅思越同学的《考试之后》和《小草也有春天》两篇随笔发表在《今日临安》“校园生活”上, 徐?同学的《山在, 水在, 情还在》荣获杭州市第七届“感动我们的故事”征文二等奖, 沈寒玥同学的《记忆中的泪》获得了三等奖, 帅思越同学的《温暖的年俗》获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文学艺术采风活动征文二等奖, 徐喆同学的《生如流岚》获临安市第九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他们享受到了写作成功的乐趣

五、结语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平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长期的作文训练。细节描写训练, 既能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深入思考的习惯, 又能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刻苦钻研的学风,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有一定帮助。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情”的艺术境界, 让文章光彩四射、熠熠生辉。

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通过分类训练的方法, 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做法尚不成熟和完善, 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 引发更多同仁的关注与思考。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讨中来, 拓展初中作文教学的空间, 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使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更有序、更有效, 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施辉.搜间传神, 推微知著——慢慢走, 欣赏《金岳霖先生》的细节美[J].新语文学习·高中, 2011 (12) .

[2]韩冬.古典诗词的细节之美[J].考试·高考语文版, 2010 (11-12) .

[3]胡晓虹.多媒体:让作文教学更精彩[J].中国民族教育, 2006 (21) .

[4]罗小军.肖像描写创新四法[N].湖南在线—家庭导报, 2005-01-31.

[5]寻乃春.化腐朽为神奇的动作描写[J].中学生优秀作文 (教学) , 2010 (08) .

8.如何描写传统节日 篇八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有哪些呢?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 ( 节气清明)、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冬至 ( 节气冬至)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等。

了解来历,意味深长

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具有深刻的含义外,它的背后还蕴含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在写作中,加入节日的来历,会让文章更深刻。

例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江中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节”,也叫重九。古人以为是值得庆祝的节日,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和“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如果你去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时,写起来就特别亲切了。

习俗丰富,特色为主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每个地方的特色都不同。

例如:腊月就开始扫尘(将家里的蜘蛛网和灰尘打描干净)。年前准备好“松糕”(用粘米粉和花生做成的白色糕点),意味着步步高升,还要炸油角和“糖环”。“糖环”是用面粉过筛,拌入砂糖,印模后炸成金黄色,糖环形状如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连绵不断,生生不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摆上盆桔和鲜花,意味着一年大吉大利,花开富贵。

中秋是小孩子喜欢的传统节日,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东莞还有节前送中秋(外婆到女儿家送月饼、灯笼和各种食物给外孙)和拜中秋(儿孙辈到长辈家送月饼)。在月亮下开“和碌”(蜜柚),意示着家人要和和睦睦。到了端午节,东莞水乡片各个管理区进行赛龙舟。除了赛龙舟,还有做龙船饭食。龙船饭食有点像扬州炒饭。龙船饭的用料很多,先煲一煲饭,将玉米、红萝卜、肉丁、蘑菇炒好,再将饭和些佐料搅拌,色味香俱全。有一位同学写东莞的春节,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做“咸丸”,大家不妨了解东莞的传统美食。

到了除夕,北京人要吃饺子,我们东莞就食“咸丸”, 食“咸丸”表示合家团圆之意。普通汤圆都是包了豆沙馅、芝麻馅,再放糖煮熟,而东莞的“咸丸”却是斋丸,而煮丸子的汤就非常丰富了。准备做东莞咸丸啦,奶奶先准备好鸡、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蚝豉等佐料,光看这锅咸丸的食材就知道美味。奶奶先是用油锅炒这些配料,倒上热水,放上鱼胶(鱼肉饼),煮出来的汤很鲜甜的。煮好汤底就开始搓汤圆,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究,用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这个时候小孩子也可以搓粉团,因为你想大的也可以,小的也可以,这并不影响这锅咸丸的质量。将搓好的粉团倒入鲜甜美味的汤底,咸丸在锅进翻腾,汤汁浓厚,尝一口,味道鲜美,一家人围着锅,吃着咸丸,过年嘛,一家人肯定要团团圆圆啦!

搜集诗句,锦上添花

在描写传统节日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锦上添花。如写“春节”,可以用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端午节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清明节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用应景的古典诗词,立刻能把读者带到节日应有的氛围中。

9.描写中西文化差异的英语作文满分 篇九

我的梦想是以后可以去留学。我总是希望那样的生活能早日成真。

But, before I realize my dream, I have to do somepreparation.

但是,在实现梦想之前,我得做一些准备工作。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need to do first is to adapt the life there.

我想我首先需要做的是适应那里的生活。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据说东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

If I know nothing, it is easy for me to have culture conflict.

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很容易发生文化冲突。

It will put me into an embarrass place.

这会置我于一个尴尬的地方。

For example, dragon is the leader for all animals and it has holy good meaning in china.

例如,龙是在中国是万兽之王,有着无比神圣的意义。

But it means violence in the western country.

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暴力的象征。

I need to learn as much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s possible to make my oversea life become easier.

10.描写文化高二作文700字 篇十

这不,最近啊就开始流行传承经典文化。我们便开始再次亲近这久违的诗词。

为了动员全密云区人民对诗词的热衷,在学生的心里栽下一棵诗词的种子,密云区组织了一次诗词大会。

为了这次比赛,全学学生生进入了火热的备战状态。进行第一轮的笔试,一级第二轮的积累比赛。将两次比赛的分数加起来选拔出了我们参加比赛的四位选手——郭梓梦、申思洋、李云博和我,去参加比赛。

哎呀,这可是苦了我们了,每天课也不上,作业也不写,活动时间也没有。一个人枯燥地背古诗,一背就是一天,真是够煎熬的。

记得一次,我要求自己要背到午夜再睡觉。于是我便一个人在房间里,开着灯,默默地背古诗。为了让自己不睡着,我尽量放出声音,但不能太大,会吵到别人。我就用较小的声音,一边读,一边背。然后在倒一杯水,困了就用水擦擦眼睛,让自己清醒,就这样坚持着。虽然头有些痛,但没有放弃。

很快,我们的第一场比赛,一个热身比赛终于要开始了。我坚信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赛场上,我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学校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拼搏!可惜,我们比赛在抢答环节没有抢过敌人,输了。但,必答题与飞花令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不枉费我辛苦的付出啊。

我在比赛中较为突出,那首《满江红》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学校的老师们给予了我高度评价,这时我的内心一下子就欢快了起来,那几天背古诗的沉闷一下子就被我甩在了脑后。虽然自己输了,但,我并不是输在了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输在了抢答器上。不过也有自己的原因。可我依然很开心,因为我对得起我的付出,我对得起之前的苦。

11.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微文化;个性化语言;耦合

“欧巴”、“你若晴天,我便安好”、“待我长发及腰”、“我又醉了”……看了上述语句,你肯定充满疑惑,而这些充满了个性化的词句语句已经成为学生口中、微信、QQ常用字眼的时候,我们中职语文教师不得不发感慨,网络传播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已经把我们逼到一个尴尬的角落,再这样下去我们快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诚然中职语文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利用微文化平台对学生作文语言进行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恰好迎合了这种教育要求。

一、相关概念

微文化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出现了微博、微信、MSN、QQ等平台。这些平台的交流产生了大量的微信息,从而形成了微文化。

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表达。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久而久之,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用他们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或议论,或记叙,或抒情,或说明,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用自己的体会最深,感受最真的话语,言他人所未言,说他人所未说,从而表现出自己的写作个性。

二、耦合的背景

1.时代发展和语文教学要求的需要

目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趋于大众化,校园网上网速度快,4G技术也发展迅速,95%以上的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终端,利用微视频进行学习,并利用QQ、微信等社交通讯软件进行交流。可以这么说人类已进入微时代,社会多元化正在涌现,个性逐渐被突出强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已经是时代发展战略的需要。中职语文教育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语文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必须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在课程目标的拓展模块中更是明确要求“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进行自主写作,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综合运用表达方式,准确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果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还带有一种保守倾向,作文讲解指导方法单调,对学生语言趣味要求相似,而这种大众习俗趣味无疑是对学生想象的窒息和个性的扼杀。

2.微时代下的中职学生现状和中职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职教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中职学生往往文化基础课偏弱,他们很少得到老师赏识,往往都有自卑心理。但他们又是蕴藏丰富的金矿、玉矿,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是手机和网络的忠实“粉丝”,对微文化非常感兴趣。进入微文化时代,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发生了重大转移,学生利用微信、QQ、短信进行写作交流已成为家常便饭,但学生如若一味模仿,缺乏创造,他们本就贫乏的想象力更趋于衰退,个性就很难被突出。这就需要中职语文教师敏感的发现这点并对学生细心雕琢挖掘。

3.微文化对学生作文语言个性化的影响巨大

微文化平台的成功之处以赢得公众,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一般民众所希望了解的现实或幻想的生活状况、有趣的故事和自然及商业社会赋予他们的本能、欲望和心理,有一定的可读性,而且“陌生的人群”之间有了倾诉与回应,打破了彼此的隔绝状态。它们短小精炼,又具有开放共享的理念。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微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容易接受“小微”文化;另一方面微文化由于入门低,创作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创作的作品也良莠不齐,也给中职学生语言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耦合策略探究

1.认真分析微文化对学生写作语言的影响

引导学生正确取舍网络世界热门锐词,解构微文化时代的新鲜流行语,让学生在这之中感受世界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作文能力倾向的个别差异,分为不同层次,各有侧重,探索研究不同层次学生作文的语言特点,摸索出提升学生作文语言个性化表达能力的指导方法。不可否认,现代传播力量已经发展到覆盖一切人类生存的领域,对学生来说,利用微文化平台交流,写作对他们来说也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高尚和神秘,学生已经想写不怕写了,但就总体而言,学生还是停留在“会玩不会写”阶段。作为开放的教师,我们不仅不拒绝微文化对学生写作的影响、渗透和冲击,而且还必须充分利用微文化对学生发生影响、渗透,包括思想观念和写作语言。但同时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也与这个“新的世界”保持距离,对这种新潮的写作和写作的语言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就语言来说,有些微文化的语言就比较粗俗,比较低劣,比较片面,缺少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辨析。

2.利用微文化创作,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网络途径,引导学生在空间写日志、建自己的博客、浏览别人的精彩博客,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写作心理障碍,激发写作自信,提高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针对学生喜欢发微信、写私密日记、建QQ群的情况,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个性化语言的表达。老师还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主动感受生活,对生活做一些思考,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上传照片文字到空间,真实而个性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也拓展了学生交流途径,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被欣赏、被尊重的喜悦。

3.利用微文化平台,训练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

通过微文化平台等引导学生广采博收,吸纳精彩的各类语言,尤其是微文化中与时俱进的语言,为提高写作水平夯实基本功。学生在交流和闲聊中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流行用语、表达式、修辞等,但对这种微文化,我们更应该指导学生潜心思索,在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打破模仿和复制,鼓励学生多运用充满活力、生命冲动和个人想象力的语言来写作,否则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千真万确地是应当“下课”了。

4.结合微文化平台,通过写作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语言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微文化平台上,学生往往是自由和自主的,容易让学生消除许多紧张和痛苦,把写作已经提升到最佳状态,写作给学生带来欢愉感和解放感,也容易使学生进入到真正的审美世界。指导时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使更多学生作文朝着语言生动、幽默、文化、深刻、创新等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总之利用微文化,不能仅仅把之作为一种作文教学的形式,当然我们教师更不应进入另一个误区,以为受学生欢迎的我们就拥护。我们应该使之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对于促进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自学能力都是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银桦 作文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1期

[2]毛志英 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教学刍议[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6期

12.突破传统束缚, 让学生爱上作文 篇十二

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有多么广阔, 写作就有多么广阔。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人的心灵的宝藏, 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具体、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新鲜活泼、富有创意的文章来。其实, 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和事都值得我们仔细观察、感悟和提炼。比如同学的穿着打扮、性格特点, 亲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他们身上折射出的闪光点, 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材料库, 要做到勤观察, 善思考。

其次, 教会学生去爱自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爱山水、亲人、老师、同学、植物、动物等。惟其如此, 学生日积月累, 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多了, 内心情感丰富了, 通过写日记、随笔就能写下精彩的片段。

二、增加阅历, 积累素材

1. 参加活动, 获得素材

活动有学校活动, 家庭劳动实践, 社会活动。学校活动包括学习、课外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其他活动。小学生如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就能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在家里, 小学生应参加家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其他体力劳动, 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劳动中发现美。小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尊老爱幼, 助人为乐, 爱憎分明、诚实勇敢。在活动中, 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 激发情趣, 获得第一手材料。

2. 聆听谈论, 搜集素材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 必然受年龄、活动环境等限制, 获得的素材有限, 但可以从邻里、亲人、老师、同学等处得以补充。他们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他们的喜怒哀乐, 必在平时的谈论中说出来。这时, 只要认真聆听, 从他们的嘴中将会展现更广阔的生活画面。他们的谈论, 或者使你熏陶, 或者使你激奋, 或者使你黯然神伤……这些谈话, 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3. 阅读书刊, 汲取素材

除了通过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之外, 还可以从书刊上汲取素材。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说、读、写紧密结合的道理。只要熟读精思, 融会贯通, 才能使古今中外的所读之书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古人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 典故、趣闻轶事, 可以从书刊上汲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从书刊中领会;先进的感人事迹, 蛀虫的劣迹, 可以从书刊中获知……它们使你自豪、振奋, 或使你愤慨……

三、学会迁移, 发散思维

积累素材的同时, 还要学会迁移。把平时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去, 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举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材料, 然后从中精选出两三件最能表现中心而且新颖、独特的材料, 对于那些不能服务中心的材料要忍痛割爱, 取舍恰当, 并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除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外, 还要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从眼前的事物想象到曾经见到或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 取其相似点, 然后生发开去。比如:看到农民在给果树修枝剪叶就联想到教师的教书育人;由蜜蜂采蜜联想到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由夜空的满月联想到亲人的团聚等。因此, 善于联想也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勤动笔, 多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 我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平时说话总是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而作文时却无从下笔, 原因何在呢?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 说较多而写较少。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写作的对象制作成多媒体视频录像, 让学生反复观看, 通过讨论、演讲, 然后引导学生把说与写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 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般来说,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 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作文,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 多要求学生写日记、片断、随笔、心得, 这样日积月累, 锲而不舍, 作文水平才会逐步提高。

五、及时赞扬, 激发兴趣

批改学生作文时, 尽量肯定其亮点, 并及时给予赞扬。再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不足之处, 激发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精心组织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推荐优秀之作在报刊上发表。这样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大大提高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13.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十三

妈妈!往常您和爸爸东奔西跑的忙着作业,回家时还要烧饭、洗碗、打扫……等,让我和哥哥在美好的环境下生长,但您却忙得像一颗日夜不停旋转的陀螺,真叫我心生不舍!

有一年,我患病住院,让您手足无措,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的照料我,只期望我早日康复,那一年,我感到非常的对不起!不过您不但没有气愤,反而和爸爸轮番请假照料我,我这才发现,一个家庭假如缺少了爸爸或妈妈就不完整了。一场病,我更了解爸爸妈妈有多么的辛苦,尤其是妈妈为家人日夜张罗大小事,都毫不勉强、无怨无悔,只期望全家人能安全、高兴,这就是母亲您的巨大!

14.学生描写小学的作文 篇十四

鲁滨逊是一名英国人,曾出海航行过三次,第一次就遇到了风浪并沉了船,被迫上了岸,徒步到雅木斯,并到了伦敦。第二次他上了一艘开往非洲海岸的船。他这一次十分顺利,没遇到风浪也没有遇到海盗,顺利回了国。可他第三次航行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掳到了萨利,做了海盗船长的奴隶。后来他逃了出来,并乘着海船回到了巴西。可他还是不安于舒适的生活,又开始了第四次航行。或许是上帝要惩罚他的不记住教训,就让他遇到了大风浪并翻了船,船上除了鲁滨逊外无一人生还。他一人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后来在这个岛上一住就是28年。后来他遇到了一群吃人的野人,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即将被吃掉的俘虏,并给他取名叫“星期五”,并成了鲁滨逊的得力助手。最后鲁滨逊帮助了一位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鲁滨逊随着船长一同回到了英国。

鲁滨逊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呢?答案很简单,是靠他的一颗坚持要活下去的心,还有其次就是勇气、奋斗和勤奋劳作。他不甘平庸,个性倔强,有坚韧不拔、自信、自强的精神。他遇事镇定自若。他一开始十分绝望,以为就要死在岛上了,但又开始乐观起来,才让他活了下来。

我喜欢鲁滨逊这个人,因为我喜欢他的坚忍不拔的心。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参加数学竞赛,遇到了一道“问佛佛不知,问神神摇头”的十分复杂的应用题,我不管怎么样也解不出来,干脆就不做了,继续做下面其他的题。可后来发考卷时,我才发现这道题的占分率十分高,达整整十九分!而令我抓狂的是,这道题其实我只要按当时的思路做下去,就完全是可以解得出来的!可我却半途而废了。可见,坚持不懈在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我当时做下去,或许能拿个一等奖回去的。我很是敬佩鲁滨逊的那一颗坚忍不拔的心。

15.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十五

一、在表演中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对事物的认识必须亲身参与, 亲自经历、体验, 把外在事物内化为自己随时可以调用的“积蓄”, 写起作文来方能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上课伊始, 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给他们一份材料, 让他们根据材料进行表演。

材料一:

妈妈对我说:“你怎么了? ”我说:“没什么。”妈妈说:“那你怎么没精打采的? 是不是病了? ”我说:“我说没什么就没什么嘛。”妈妈说:“你这孩子, 真是。”我说:“别说了, 我要做作业了。”

材料二:

妈妈关切地对我说:“你怎么了? ”“没什么。”我懒洋洋地回答道。“那你怎么没精打采的? 是不是病了? ”妈妈···边说边伸过手来要摸我的额头。我用手一挡, 身子一扭说:“我说没什么·········就没什么嘛。”妈妈摇摇头, 叹口气说:“唉, 你这孩子, 真是。”·······我不耐烦地说:“别说了, 我要做作业了。”说完就·····一脚踹开书···房门, 走了进去。·······

等学生表演完后, 让其他学生评一评, 他们的表演有什么特点, 谁的表演给我们的印象最深刻? 学生都发现两组学生说的台词一样, 但第二组学生表演要好得多。

“为什么第二组学生表演得好呢 ? 他们有没有秘密武器呢? ”笔者在大屏幕上打出两份材料, 让学生阅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很快发现第二组材料在说的语言之前加上了一些词语, 表演时就照这些词语做出动作、表情, 自然表演得生动逼真了。“这是些什么样的词呢? ”笔者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学生阅读两份材料, 进行总结归纳, 发现有描写动作的词, 有表现神态的词, 有描写语气的词, 有描写心理活动的词。因为有了这些词语, 才使他们的表演更形象, 更生动。新旧经验的重组、融汇, 使学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在阅读中感悟

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与文本作者对话, 与文本对话, 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明理, 在对话中深化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在学生通过表演有了新的收获后, 笔者引导学生再读短文, 想想:“这些带点词加上后有什么作用呢?”

生:“读了‘懒洋洋’这个词, 我仿佛听见文中的‘我’说话一点力气也没有的声音。”

生:“读了‘妈妈摇摇头’, 我似乎感受到妈妈关心儿子, 儿子却不领情时的无奈与伤心。”

生:“读了‘不耐烦’一词, 我感到儿子是那么的不懂事, 对妈妈的爱不理不睬。”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 笔者又给出示了两份阅读材料, 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进一步感受提示语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材料一:

买完烧饼, 爸爸又想去买点儿熟肉, 他走进一家肉店, 说:“买半斤熟肉! ”老板连看爸爸一眼都没看, 麻利地称好了肉, 态度冷冰冰的, 还边称边漫不经心地和别人说话, 一点儿也不热情。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 看见了工商制服, 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 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 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 ”爸爸说:“为啥要再称一遍? ”老板说:“刚才称错了! ”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 ”老板说:“这, 这……”爸爸说:“这什么? ”老板说:“这是六块五毛钱的肉, 不够半斤。”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 跟我走一趟吧! ”

材料二:

当老板接爸爸手中的钱时, 看见了工商制服, 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 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 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 ”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 ”“刚才称错了! ”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 ”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 脸红得跟柜台里面的猪肝似的, 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 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 ”老板低下了头, 小声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 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 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 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 欺骗顾客, 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

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 画线部分, 把老板见了执法人员的害怕与胆怯刻画得形象逼真;而斜体字部分对语气的描写, 似乎让我们听见了老板因见利忘义的行为, 被执法人员发现而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的声音。通过对老板动作、神态、语气的描摹, 一个见利忘义、在执法人员面前吓得战战兢兢的奸商形象呼之欲出。

三、在练习中提升

有了体验, 有了感悟, 便有了积淀。这更需要通过实践强化认识, 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 让语言文字变得更加鲜活。

在学生感受到在对话前加上这些词的好处后, 还应让他们学会在写作实践中运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想象说话人的动作语气神态, 在“说”之前补充适当的词语。

有一天, 爸爸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 不时用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妈妈轻手轻脚地走过去, 一个饿虎扑食, 把爸爸手里的书和笔夺了过去, 爸爸说:“你这是干吗? ”妈妈说:“把饭先吃了, 不然别想再看书。”爸爸说:“遵命, 夫人。”“你这个老小孩! ”妈妈__说。

通过以上训练, 学生在描写人物对话时, 会有意识地联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心理活动等, 笔下的人物变得有声有色, 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语文学习是一个过程, 是一次智慧的探险。语言习得也是一个过程, 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引导学生观察用心感悟, 乐于实践, 便能写出鲜活的人物对话。

摘要:小学生初学作文, 往往对人物语言描写感到困难, 不够生动形象, 表现不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结合课例, 阐述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抓住活动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描写, 写出鲜活的人物言, 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

16.如何让学生的语言描写“活”起来 篇十六

一、“例子”引导,明确规律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的学习,我都十分注重渗透作文教学,让“读”为“写”服务。充分用好课本这个“例子”。

语言描写一般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提示语和引语。提示语交代语言发出的主体,引语即主体的语言。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发现这篇课文语言描写形式多样,提示语也很有特点,我决定好好地运用这个“例子”。完成其他教学任务后,我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文中找出几种不同的语言描写形式。经过研究讨论,学生最后归纳出四种对话形式:

1.提示语在前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2.提示语居中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枪夺过来!”

3.提示语在后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4.无提示语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接着,我又让学生把文中对话的提示语全部改成简单提示语,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内容丰富的提示语与简单提示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学生们读后说:简单提示语干巴巴的,而课文中的提示语却十分生动传神,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我接着追问,为什么课文中的提示语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让学生仔细地读一读提示语的内容,看它描写了说话人的哪些方面,并让他们找找看提示语可以分为几类。

经过讨论,并经老师点拨、归纳,学生将文中的提示语分为以下五类:

1.简单提示

“他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2.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外貌神态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3.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动作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4.描写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传来粗暴的吼声。

5.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通过例文引导,让学生在寻找、归纳、总结中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明确了语言描写的一般规律。

二、短剧表演,现场练笔

为了配合作文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幕短剧:

[一天早晨,教师正在上课,迟到的学生小明来到教室门口举起了手。]

小明:报告!

师:现在几点了?

小明:(低下了头。)

师:昨天迟到,今天又迟到!

小明:我……(嗫嚅着涨红了脸)

师:我就知道你,找不到任何理由。

小明:我……我……

[校长疾步走到教室门口,示意教师走出教室,与教师耳语一番后离去。]

师:(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我要特别表扬小明同学,他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李奶奶摔倒了,将李奶奶送到了医院,这才迟到了。让我们欢迎他进教室!

生:(快步走进教室,入座。)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将“剧本”打印后,每两人发一份,让他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体悟角色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和可能的表隋、动作。我还和一个表现欲很强的学生,给同学们表演了一遍,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说话时的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然后练习语言描写。要求学生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反映活灵活现的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提示语,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写好、修改完后进行小组交流,每小组推荐一件最佳作品进行全班交流。

有一篇对话是这样写的:

小明见老师正在上课,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小声地喊道:

“报告。”

老师的讲课被打断,不耐烦地瞥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小明,抬腕看了一下手表,转过头来,质问道:“现在几点了!”

小明欲言又止,默然地低下了头。

“昨天迟到,”老师顿了顿,用指头重重地敲了两下讲桌,“今天又迟到!”

“我……”小明嗫嚅着涨红了脸。

“我就知道你找不到任何理由。”老师越说越激愤,光秃的额头,由于恼火而沁出一层油汗。

“我……我……”平时就不善言辞的小明似乎想辩解什么。

正在这时,校长疾步走到教室门口,示意教师走出教室,与教师耳语一番后离去。

老师回到教室后脸上的怒气荡然无存。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要特别表扬小明同学,”他转过头对小明笑了笑,笑里明显带着歉意,“他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李奶奶摔倒了,将李奶奶送到了医院,所以才迟到了。让我们欢迎他进教室!”

小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走进了教室。

這篇对话,不仅有多种对话形式,而且提示语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很好地刻画了老师和小明对话时的情态。

通过现场演练,自演自悟,学生捕捉到了人物的心理,并熟练地掌握了多种提示语,他们也乐意通过这种形式来学习写作。学生们感兴趣了,这样的作文教学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常训练,重点讲评

17.描写的小学生作文 篇十七

这些树真是奇怪。一根细细的树干上长着的树叶密密麻麻,十分茂盛。这些茂密的树枝组成了一个伞形,人站在树下,感觉仿佛站在一把绿色的大伞下,能遮风,能避雨。

与其他树木不同的是,那青翠欲滴的叶子之间密密麻麻地挤着几朵粉红色的花,花瓣是一根根又细又长的粉色“丝线”,几十根“丝线”簇拥在一起,十分美丽。轻轻触摸上去,仿佛一团棉花,软软的,绵绵的。一阵微风吹来,树上的花叶摇摇晃晃,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跳着欢乐的舞蹈;它红着脸,好像婀娜多姿的害羞少女;它娇嫩地摇摆着头,又好像顽皮的娃娃,在调皮地笑着。一些花朵被风吹落在地,我轻轻将它拾起,只见那被风吹落的花似乎已经失去了那粉红色的害羞面庞,变得软弱无力。但它曾经也像那些树上的花一样,装点过树木,供人们欣赏。我仔细地观察着,突然心中一惊:这不就是合欢树吗?

好奇心使我又摘下一片合欢树的叶子看起来。呵!这叶子也真稀奇,每一片叶子中都有好几片极小的叶子,每片小叶子都挤挤挨挨,好像锋利的.匕首,又好像一个个绿色的香蕉。叶子的背面有一条条极细的“丝”一条连一条,仿佛一根根血脉。我轻轻扭动着这片树叶,那样子就像一只正在蠕动的娱蚁,真是有趣。

18.描写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作文 篇十八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多年,总长度5千万米以上。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的气势。据说,长城是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曾有20多个诸侯王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我想,若要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长城,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现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仅明代长城从渤海湾头的山海关,起经华北的燕山、太行山和云中山,越过西北的黄土高原和贺兰山,到新疆和甘肃的嘉峪关,也有一万多里。长城铁一般的身躯,矗立在花岗岩般的宝座之上,伟踞东方,岿然不动。

万立丰在诗中写到:“

不上长城非好汉,岂辞坡陡梯坏。

山河表里灿斑斑。千秋遗胜迹,万国发惊叹。

大隧车穿南贯北,翩跹风舞龙蟠,建成高速坦途宽。

秋高气爽,四野有奇观。”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胸围浩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一座稀世珍宝,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经意间阅历了无数悲欢离合,威武雄壮的场面——孟姜女哭倒长城;王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汉高祖白登之围;成吉思汗征服亚欧大陆……

19.小学生描写传统文化的作文 篇十九

这是江苏省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教授之语。这位教授提到的关于作文评价的观点很明确—作文需要有闪光点!实际上, 在具体的高考作文阅卷中也是如此。纵观高考中的优秀作文, 每一篇都具有各自的亮点, 或真情动人, 或见解深刻, 或文采斐然。这些亮点能让阅卷教师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拿高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一高中生作文现状分析

为什么有亮点的作文容易拿高分呢?道理很简单, 这些亮点是学生作文非常匮乏的。找到根源方能治病救“文”,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现代高中生的作文现状。从总体上讲, 现在的高中生真正喜欢作文的并不多见, 文章写得好的自然就更少。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虽进入高中学习, 但写作水平还停滞在初中:习惯于写记叙文, 对生活对社会缺少观察和体悟, 写人叙事, 绘景状物往往浮在表面, 文章自然缺乏深度和高度。这种状况与高考作文要求的深刻、丰富等相距甚远, “亮点”又从何谈起呢?

二细节描写的“用武之地”

要走出以上写作困境, 提升作文的品位, 笔者曾作了不少的尝试。笔者认为, 在文章中深入运用细节描写未必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或许能给文章增加一两个“萤火虫”式的亮点。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 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 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 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 的”两响, 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 同时头也帮着微微地一侧, 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 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 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 的”的声音清脆可听, 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 有些儿妩媚动人, 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 有如朵朵兰花。 (丰子恺《嗑瓜子》)

这个描写嗑瓜子的语段笔触细腻, 形神并茂, 让读者看了必然记忆深刻, 不愧为大家手笔。

相隔不过几米, 奶奶过几分钟, 便会放下活儿, “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 奶奶便急, 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 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道:“这个死老头子, 人家喊了也不睬。” (2008年江苏卷满分作文《好奇心》)

奶奶的言行, 确实让孙女好奇, 于是, 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 结果“侦察”到了“人间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 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情景, 能在“尺水”中“兴波”, 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 读来意味无穷。

三细节描写的教学尝试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成功的细节描写, 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 使形象从模糊走向真实, 使主题从平淡走向深刻。能使读者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令人过目不忘, 回味无穷。那么怎样才能把细节描写内化到学生的写作中, 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亮点呢?

1. 课堂品味与课外鉴赏相结合

教材是课堂品味的最好范本。这些选文基本上是大家手笔, 师生共同品味经典细节, 一定会受益匪浅。如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肖像的细节描写:

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

此时的祥林嫂刚遭受了丧夫之痛, 从婆家逃出来做工,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点出了她的简朴勤劳;“头上扎着白头绳”、“脸色青黄”是她新寡之后残留的悲伤;“但两颊还是红的”表明她还有年轻人的生机和活力。简洁的几句话让祥林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 孙犁的《荷花淀》中一段描写水生嫂的语句: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里一个细微的动作“手指震动”细腻地传达出了她的复杂心理——对丈夫的嗔怒、对家庭重担的忧虑以及对丈夫的依恋。在品读时, 可引导学生多加思考, 加深印象。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使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

除了让学生品味教材之外, 还应该让他们摄取课外的养分。历届的高考优秀作文、平时的学生佳作都是学生增加文学素养、提高鉴赏能力的大餐。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更何况是“他山之玉”呢?通过这些品味、鉴赏, 才能将知识逐步内化为写作技能。

2. 关注生活与实地训练相结合

一切佳作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 文章等同于无源之水。因此, 必须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留意身边的一花一草, 一人一事;从小处着眼, 挖掘深度;从生活中获取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 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在平时的作文随笔训练中, 笔者特意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材, 如“运动会的感人动人场景”、“校园早晨一刻钟”、“周六回家时妈妈的心情”等, 尝试着让学生仔细去观察去体会, 并付诸笔端。这些训练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运用细节描写一定会使学生作文发出熠熠光彩。当然, 细节描写的运用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多留意生活, 学会思考和感悟, 主动去捕捉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20.作文中的有效描写 篇二十

【关键词】记叙文;描写;有效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写作记叙文时,总是有些文章读起来平铺直叙,干瘪乏味,缺乏感染力。当然,写好记叙文涉及诸多方面因素,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应用好记叙文的描写方法,没有将记叙与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会描写并在写作中进行有效描写,对于写好记叙文非常重要。

什么叫描写?描写是指细致表现特定事件过程中人物、环境、场面的具体形态,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运用描写再现人和物,先要真实,符合生活的真实和事物的本质。更要生动、形象,抓住特征,由形似到神似。要做到这些的前提,需要有生活的储备,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精于捕捉,多角度立体的构建形象影像,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还原生活,让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为我所用,信手拿来。

什么是有效描写?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布封《马》为例,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的描写驯马时的传神和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然而作者的细腻绝非繁琐,无论描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精雕细琢,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文丰而不杂,实而不赘。这就是要求我们,选择进行描写时,要斟酌思虑,描写要为你所要表现的目的服务,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写到尾,没有轻重取舍。

一、突出特点,展现品质

我们读《华南虎》时,你会发现,诗中虽只是写了老虎的背面,但那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凝结着鲜血的趾爪”,墙上带血的抓痕,寥寥数语,写尽了华南虎骨子里涌动的威严,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这也就是抓住了华南虎的特点和品质,也正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东西。

无论描写的是人、动物还是景物,先去感知或是赋给其特点品质,是提笔为文的第一步。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黑布棉袍,青布马褂的背影,攀爬栏杆时“攀、缩、微倾”的动作,几乎让所有的人为父爱泪奔。描写《斑羚飞渡》中的镰刀头羊,作者只重点写了它的三次叫声,那富有决断力,富有智慧,遇事镇定,临难从容的形象已然跃然纸上。描写不是照相或是画家写生,不求面面俱到,要能突出特点,突出重点,才是精到的表现。这也正是大多数学生写作时的弊端。需要每一个写作者能从观察的事物中,慧眼独具,稳、准、精,选择描写的切入点,精雕细琢。

二、巧用修辞,妙笔生花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描写事物时,恰如其分的修辞,能够更好地充实内容,体现事物的特点。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作者宗璞在正文的描绘中通用比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像瀑布、像河流、像水花、像舱、像帆……给人以明朗流畅、整齐划一的美感;又运用拟人:“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以此突出花的情趣和盎然的生命力;另外还运用通感(如“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和对比(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的花繁枝茂),为凸显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了很好的铺垫。布封的《马》,描写手法高明,亲切感十足,就是缘于对马人格化的描写,使得马由性灵之物跃入“文明者”之列,并再次升华到“崇高者”的境界。这也启发我们,描写性的文字,各种修辞手法,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三、融注情感,画龙点睛

鲁迅对我们说:“能爱能憎才能文。”写作时要把感情融注到描写的对象中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描写事物,先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参与其中,如果不是有感而发,文章就难免平淡、苍白,即使有华丽的形式,也难以感人。郑振铎正是带着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与自责,才有了笔下生动传神的故事。布封正是缘于对野生马的由衷赞美和对家马供人驱使的悲哀之情,才有细腻精致的描写。从写作过程来说,情动则辞发,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是高效的催化剂,人们喜欢上一篇文章,首先是因为被文章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所感动,新颖深刻的观点所吸引,而后在反复揣摩中,进一步体悟到语言的精妙。在描写中融注情感,也正是为文章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福楼拜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沉淀并使之完美的过程。记叙文的写作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效的描写,才能使枯燥的文字之树绽放新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锻造佳作美文。

作者简介:冯华,女,1973年4月出生。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多年来致力于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上一篇:红领巾广播站人员名单下一篇:文化创意与文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