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2025-01-05

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精选4篇)

1.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篇一

临夏州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了推动我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拓展就业富民新渠道,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纵向流动,根据《甘肃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顺应“互联网+”时代大融合、大变革趋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落实普惠性政策措施,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激活创业创新主体,实现创业便利化,形成愿创、善创、勇创、共创的创业创新局面。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下统称“四众”)等支撑平台,推动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打造新引擎、汇聚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立足州情,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扶持体系、成长空间,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基本形成要素聚集、载体多元、服务专业、资源开放、形式丰富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

——创建1个省级“双创”示范县(市)。

——形成16个市场化、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在省级开发区建设2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孵化载体。

——以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和甘肃省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临夏校区为依托建设1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

——依托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产业优势,创建临夏清真产业创业创新示范园。

——建设5个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建设65个乡镇就业公共服务中心,8个县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8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村创业青年达到3万人。

——每年通过创业创新带动就业4万人。

二、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

充分发挥互联网应用创新的综合优势,坚持市场主导、包容创业创新、公平有序发展、优化治理方式、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与新兴相结合、引导与规范相结合,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拓展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搭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为社会大众平等参与创业创新,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提供多元途径和广阔空间。

(一)以众智促创新,释放创业创新能量。大力发展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及各类线上虚拟空间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空间众创,搭建全州统一的创业创新服务云平台,实现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共享。支持各类产 业园区、孵化器、创业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基于互联网融合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创新孵化平台。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将内部资源平台化,为企业员工和创业者提供平台支撑,培育内部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开发创新产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鼓励互联网企业、优势骨干企业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技术、营销、管理等资源,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支撑,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增强创业创新活力。

(二)以众包促变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最大限度利用大众力量,以高效率、低成本满足生产及生活服务需求,促进生产方式变革。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设计、研发任务的分发、交付,进一步提高研发水平,加快产品技术跨学科创新融合。鼓励企业通过网络社区等形式聚合员工智慧和社会创意,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支持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平台实现跨区域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能力。引导中小型制造企业借助众包模式构筑产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推动众包模式在服务外包领域广泛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供需信息对接优势,鼓励发展交通出行、无车承运物流、快递、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生活服务外包,优化服务行业组织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大众力量,推动整合利用分散闲置社会资源的分享经济模式,发展以社会服务为核心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群众广泛参与、互助互利的服 务生态圈,拓展服务性网络消费领域。积极发展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知识内容众包,促进形成智慧汇集共享新模式。

(三)以众扶促创业,集聚创业创新合力。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加大公益机构支持创业创新力度,加强公共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引导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第三方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者的支持。加强企业帮扶援助,引导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整合资金、技术、平台资源,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开放标准等方式,引领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共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法合规发起或参与设立公益性创业基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辅导。大力支持个人互助互扶,积极培育发展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创业联盟等各类互助平台。引导和支持州内外成功企业家以天使投资、慈善、指导帮扶等方式支持创业者创业。鼓励通过网络平台、线下社区、公益组织等途径扶持大众创业就业,构建创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四)以众筹汇众资,拓展创业创新融资。积极开展实物众筹,稳步推进股权众筹,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充分发挥股权众筹作为传统股权融资方式有益补充的作用,增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者的能力。积极争取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引导和鼓励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者通过股权众筹方式募集早期资本。规范发展网络借贷,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网络借贷平台,为创业创新投融资双方提供借贷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服务。鼓励特色农产品等创新产品开展实物众筹。

三、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业创新便利化。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增强创业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均等普惠的创业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1.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加快完善“三张清单一张网”,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统一的市场规则,逐步清理并废除妨碍创业创新发展的制度和规定,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更好地支持创业创新。探索交通出行、无车承运物流、快递、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准入制度创新,依法为众包、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营造政策环境。针对众包资产轻、平台化、受众广、跨地域等特点,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市场主体监管,建设覆盖全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信用信息监管网络平台,规范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制度,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全省一张网”。探索推广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的“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企业在质量管理、信息内容管理、知识产权、申报纳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实名认证制度和信用评价机制,依法合理利用网络交易行为等在互联网上积累的信用数据对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守法、诚信、自律意识,营造诚信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 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管理制度,落实初创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推行“一评多用”,减少重复性收费。强化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公布明确取消和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项目目录。(州编办、州发改委、州政府法制办、州工商局、州商务局、州财政局、州工信委等负责)

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积极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大学生等创业群体通过多种形式申办营业执照,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服务。落实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推进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建立便捷的市场退出机制。依托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小微企业名录库,健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企业登记等相关部门与四众平台企业的信息互联共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为四众发展提供支撑。开展新设立小微企业跟踪分析,帮扶小微企业度过初创期风险。构建协同共治消费维权新机制,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州工商局、州工信委、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等负责)

3.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面向创业创新的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与省级标准同等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临夏经济开发区建设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小微企业集聚的创业基地、孵化器、产业园等逐步推行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和专家服务试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资助力度,加强对小 微企业专利申请、商标申请、维持的资助。鼓励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交易与评估机构。加强小微企业商标注册、运用和保护工作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强化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办案力度,开展重点专项整治。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执法,促进在线创意、研发成果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探索落实四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州科技局、州工商局等负责)

4.健全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普及创业创新知识教育,建设一批州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争创省级示范。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中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培训,广泛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培训活动。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在州上组建一支由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志愿团队,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切实推动“创业导师陇原行”计划。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动制度障碍,落实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创新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创新绩效评价,激活创业创新主体。(州人社局、州教育局、州编办、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科协等负责)

(二)落实财税政策,加大创业创新扶持力度。完善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资金,支持设立创业基金,完善落实普惠性税收政策,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的引导、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 会资金投入创业创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创新模式、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1.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和统筹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双创”示范基地和园区、孵化机构、众创空间,支持经认定的各类“双创”示范基地、科技孵化器、创业咖啡等新型众创空间及其企业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州、县(市)设立“政府创业创新奖”,州级财政每年列入专项奖励资金20万元以上,县(市)财政每年应列入专项奖励资金10万元以上,每年确保有一定增长。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政府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众创、众包等方式开展相关科研活动。鼓励各县(市)财政对符合一定条件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对高等学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应届毕业生、残疾毕业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助。鼓励各县(市)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采用四众模式的小微企业发展。(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人社局、州教育局等负责)

2.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研发 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实行科技企业孵 化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创业投资企业享受70%应纳税所得额税收抵免政策和企业转增股本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等试点政策。落实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推广使用电子发票,支持四众平台企业和采用众包模式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按规定开具电子发票,允许将电子发票作为报销凭证。对于业务规模较小、处于初创期的四众从业机构符合现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税收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咨询,强化对政策执行的督导检查,确保纳税人及时足额享受税收优惠。(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州财政局、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人社局等负责)

3.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将政府采购与支持创业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对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采购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强化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和项目预留管理,各部门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不低于采购总额的30%,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对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若采购小微型企业产品(服务),应给予其6%—10%的价格扣除。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政府采购投标,对小微企业占联合体股份达到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2%—3%的价格扣除。鼓励全州各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推广应用省内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科技局等负责)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破解创业创新融资瓶颈。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丰富投融资模式,不断扩大社会 资本参与创业创新,发挥证券、基金的融资功能,强化金融服务,更灵活高效满足创业创新的融资需求,推动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产业链带动就业链。

1.壮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支持州内外社会资本在我州组建各类创业投资企业,做大直接融资平台,引导创业投资更多投向初创期企业。培育聚集天使投资人,引导社会各类资金积极参与天使投资,支持发展企业化天使投资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政府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投入创业创新领域,建立健全支持创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长效运行机制。围绕省上实施的“双创”行动计划,争创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争取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支持各类“双创”示范基地和园区、孵化机构、众创空间的发展。(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科技局、州政府国资委、州工信委、州政府金融办等负责)

2.拓展创业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针对创业创新需求的银行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联保或互保贷款、供应链融资等业务。用好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推动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活动扩大信贷投放。引导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健全创业创新担保增信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组建商业信用担保机构。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建立以责任比例分担为原则的分保 模式,有效放大融资担保体系面向创业创新活动和小微企业的担保增信功能。加强政府引导和银担合作,综合运用资本投入、代偿补偿等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引导和促进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四众平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州内符合条件的创业创新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积极遴选和组织一批创新活跃的中小企业发行各种企业债券、票据融资。大力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加强产权交易市场与州外产权交易机构的战略合作,支持创业创新企业通过场外产权转让融资。加快建立工商登记部门与产权交易市场的股权登记对接机制,支持股权质押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发行主体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项目收益债等新型债券。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优先投向四个省级开发区内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配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有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领域。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专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增强对创业创新活动的信贷投放能力。(州政府金融办、人行临夏州中心支行、州银监局、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科技局、州财政局等负责)

3.丰富创业创新融资模式。推进互联网金融依法合规发展,促进众筹融资平台规范有序发展,积极争取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开展实物众筹。鼓励保险资金以债券投资、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参与创业创新,发展相互保险。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及流转体系,加快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专利保险等服务规范化、常态化、规模化发展。(州政府金融办、人行临夏州中心支行、州银监局、州科技局、州发改委等负责)

(四)激发多元主体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坚持以人为本、智力为先,创新推进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利用力度,最大限度地释放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型创业蓬勃发展,开辟就业新空间。

1.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落实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科研人员要求离岗创业的,经原单位同意,3年内保留原有人事关系和基本待遇,档案工资正常晋升,并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险等方面权利。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级科研人员、领军人才带领团队参与我州企业协同创新。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科研人员、研发团队在我州实施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转让获得的收益,其所得不低于50%。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积极性。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政府国资委等负责)

2.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协调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临夏校区统筹资源,抓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完善大学生创业辅导制度,为大学生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在内的全方位、体系化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允许和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休学时间可视为其参加实践教育时间。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我州初次创 办小微型科技企业的,按省上相关政策给予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州发改委等负责)

3.支持省外人才来我州创业创新。围绕全州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完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出入境管理和居住居留等相关配套措施,着力引进省外优秀人才来我州创业。对省外优秀创业人才来我州创办的中小微企业和来我州创业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均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省上优惠待遇。(州人社局、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公安局、州政府外事办、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科协等负责)

(五)完善创业创新服务,构建创业创新生态。积极拓展创业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创业创新服务供给,推进形成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1.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着力推进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市场化服务机构发展,为创业创新提供丰富的第三方专业服务。鼓励和支持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为科技人员和创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科技咨询、科技评价及评估鉴定等服务。(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商务局、州科协等负责)

2.积极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加快构建“互联网+”创业服务网络体系,着力创建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有效降低全社会创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大力推进政府部门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大型互联网和基础电信服务商向创业者开放计算、存储和 数据资源。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和创业创新模式。(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科技局、州工商局等负责)

3.加强城乡创业支撑服务。着力推进城乡基层创业人员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州内跨地区创业转移接续制度。进一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积极推广远程公益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加大城乡青年创业扶持力度,贯彻实施“陇原青年创业促进计划”,加强各级团委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加大对创业青年的金融支持。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拓展乡村信息资源、物流仓储等技术和服务网络,为基层创业提供支撑。加强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设,完善州、县、乡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州发改委、州人社局、州科技局、州农牧局、州商务局等负责)

(六)培植创业创新文化,营造创业创新良好氛围。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挖掘报道一批创业创新先进事迹,树立推广一批创业创新典型人物,积极倡导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怕风险的创新意识,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广泛开展以“创意改变生活、创业成就人生、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城市文化建设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商业信用建设,着力塑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各类媒体加大对四众的宣传力度,普及四众知识,发掘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支持各类创业创新 大赛和创业创新论坛、“创业创新俊杰开讲啦”、“创业青年说”等活动。鼓励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创新竞赛和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州内创业创新个人或团队参加国家和省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申请纳入省级创业扶持计划或科技计划,促使创业创新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促进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农牧局、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州科协等负责)

四、实施陇原“双创”千亿元产业行动计划

组织实施创业创新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园、大学科技创新园建设及农村创业富民和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发展等5大工程,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积极倡导“微创成业”,支持小团队、小资本、小成本创业创新,鼓励先行就业,立足自身岗位创业,营造“微创业、微创意、微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实施创业创新平台搭建行动。在经济开发区(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中小型优势骨干企业,面向主导产业方向、专业技术领域和特定创业群体,搭建公共服务、孵化服务、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就业服务等5大创业创新平台,探索发展“互联网+”创业创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工信委、州政府国资委、州人社局等负责)

1.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各开发区加快建设涵盖投融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鼓励和支持园区、大型企业发展特色创业创新服务平台。2.创业创新孵化和众创平台:引导和支持各开发区利用社会资本创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在每个开发区建立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省内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众创空间。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内部资源平台化,积极培育企业内部创客文化,发展壮大企业内部众创。

3.创业创新技术平台:鼓励和支持各开发区、企业培育发展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省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合作共建、协同创新等,鼓励开展面向创业者的社会化服务,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基地)向园区开放,建设军民创新资源融合技术平台。

4.创业创新区域平台: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培育打造具有较强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区域性创业创新中心。积极盘活各类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及家庭住所、租赁房等资源,为创业创新主体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

5.创业创新就业服务平台:在每个开发区建设1个就业服务中心,配套完善公共就业信息发布和监测网络,实现与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的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园区就业服务中心构建就业管理服务平台、职业中介服务平台、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推动园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二)实施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提速行动。依托我州清真产业优势,以清真食品、民族特需品加工业为主导方向,健全清真食品认证体系,汇聚创业创新资源,集聚加工制造企业,推进清真产品的高端化、多样化,培育形成全国乃至世界穆斯林信众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建设临夏清真产业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园,着力推进我州清真产业创业创新实现新突破,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加速发展。(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科技局、州政府国资委、州农牧局等负责)

(三)实施中高职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行动。支持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导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临夏分校结合地域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建设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鼓励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完善就业创业培训网点,拓展中高职生就业创业路子。(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发改委等负责)

(四)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加强农村创业辅导、孵化,鼓励和支持返乡人员、农村青年、乡土能人等围绕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民俗工艺制品、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因地制宜开展创业,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返乡人员结合地域经济特色优势,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协作创业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乡人员创业联盟。(州人社局、州农牧局、州发改委、州科技局、州商务局、州扶贫办、州妇联等负责)

1.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每个县(市)建成1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基地)、每个乡镇建设1处以上创业孵化网点;

支持有条件的县、乡建设一批农村互联网创业服务站,为农村电商提供网站建设、仓储配送、网络技术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龙头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面向广大农村建设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一批“星创天地”。

2.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和支持集办公服务、投融资支持、创业辅导、渠道开拓与一体的市场化农村网商创业平台发展;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鼓励龙头企业结合乡村特点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促进农村依托互联网创业;实施阿里巴巴集团“千乡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计划及甘肃苏宁“农村电商”计划,带动基层创业人员依托其平台和经营网络开展创业,推动“电商进村、特产进城”。

3.开展农村妇女创业行动计划:加强对农村家庭妇女创业的辅导和培训,积极开发家庭服务、民俗手工制品、来料加工等适合妇女创业就业特点的项目,激发农村妇女创业创新积极性。

4.实施农村创业主体辅导计划:各县(市)采取巡回宣讲、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定期组织创业导师团队针对返乡人员、农村青年、乡土能人等开展分类、分阶段创业指导;依托县、乡创业孵化机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政策宣讲、解读。

(五)实施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行动。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和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旅游、生态环保、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业,促进信息互通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州发改委、州工信委、州科技局、州卫计委、州教育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州农牧局、州交通局、州人社局、州扶贫办、州旅游局等负责)

1.民生服务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集教育管理、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及运行保障为一体的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广远程医疗及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在线医疗新模式,推动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化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推广虚拟养老院模式,构建智慧养老服务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护理看护、康复照料、健康管理等居家养老服务;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立交通管理综合应用系统、公共交通调度指挥系统,扩大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

2.生态环保信息惠民工程:推动互联网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州范围和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立体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和信息发布系统,推进各级政府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应用,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3.“互联网+”益民服务新业态培育工程:大力培育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结合的餐饮、娱乐、家政、租房等社区服务新模式,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教育、媒体和旅游等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广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等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支持发展虚拟社区养老院、智能健康管理服务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4.精准扶贫数字化系统建设工程: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建立面向全州的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库、数据共享中心及数据应用系统,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打通扶贫开发工作相关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为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奠定基础。

5.生产性服务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全州公铁联运物流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公铁联运“门到站”、“站到站”、“站到门”物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全程一站式服务;建设城市公共物流配送系统,建立北斗城市物流位置云服务平台和北斗城市物流配送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北斗卫生车载城市配送信息服务终端,构建“两客一危”及货运车辆交通运输感知体系;建设农副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覆盖全省的农副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公共平台,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建设农业网络化服务系统,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立覆盖全州农村的农业信息监测和发布公共网络平台。

五、强化协同推进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各县(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实际深化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创业创新面临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协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二)加强协调联动。建立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强大合力。各县(市)各部门要全面梳理国家和地方有关支持创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和废除制约创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将对创业创新活动的扶持方式从选拔式、分配式转变为普惠式、引导式。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政策协调审查制度,增强政策的普惠性、连贯性和协同性。

(三)加强政策落实督促检查。加快建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督导机制,建立完善政策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各县(市)、州直各有关部门要定期汇总分析总结“双创”工作,对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州政府和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估,适时调整并跟进出台新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各县(市)各部门要强化思想认识,按照省州相关政策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落实,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努力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空间,促进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2.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篇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一个台阶。”继而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到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开始引发公众关注,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也成为2015年热点事件之一。

2 产生的背景

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之困、经济负担下行压力为背景,我国经济当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一系列困境。再加之由来已久的“made in china”的低端仿造山寨之风,中国一直位处世界经济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最底端,长期扮演世界工厂的“打工者”的角色,攫取的市场份额与付出的高额劳动并不相称。受制于当前发展现实,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寻找新型动能,以增强韧性与活力,积攒力量蓄势待发,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便顺势而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生便是基于以下背景:

2.1 政策虽多却难成系统,执行落实存在难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历来也一直重视非常,频频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鼓励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实际施行当中,一些政策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因缺乏顶层宏观设计,加之配套措施难以跟进到位,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执行程序繁琐,各部门衔接沟通不够畅通,使得政策初衷难以真正实现。

2.2 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创业融资供给不足。

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仅为3.8%,而据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资金作为创新最重要的资源,如若缺乏,人才的引进、设备的购买、技术的获得便会成为天方夜谭。

2.3 政府职能缺位,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以创业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发布、中介服务等系统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宣传和解释不及时、不到位,难以满足社会的创业需求。

2.4 创业增值服务不足,孵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加之吸纳力有限,根本无法全部容纳高校扩招所造就的大批人才。

2.5 门槛较高,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不足。

于社会而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国民创新意识不够强烈,多数情况下依赖于既有创造,创新热情不够高涨。

3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不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创业创新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健全,善于创造、勇于创业的能力不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4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新一轮改革红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党的富民政策,是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释放出的新一轮改革红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几次创业浪潮无一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引导的。这股热潮又缘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新经济的兴起。从本质上说,几次创业浪潮都是政府放开管制,提升经济的大众参与度,让人民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争创财富的改革成果;所不同的是,之前的创业浪潮发生在商品和服务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而当前的“双创”浪潮发生在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结构从二产为重向三产占先转变、经济增长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创业热潮必须以产品、技术、服务的创新为引领,必须创业与创新紧密结合,必须依托新技术新业态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与此相应,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也在步入新常态。通过大众创业,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增强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再一次解放。以创业拓展就业空间,以创新带动就业,有利于促进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

摘要:本文主要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产生的背景、意义和深刻认识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政策。通过对其深入认识和理解,可以知道这个政策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新一轮改革红利,是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红利

参考文献

[1]黄轩辕.协同创新成“双创”重要模式[J].中国科技奖励,2015(11).

3.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篇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程之一是确定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会议提出:一要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对众创空间等的办公用房、网络等给予优惠。对小微企业、孵化机构和投向创新活动的天使投资等给予税收支持。将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试点推至全国。二要创新投贷联动、股权众筹等融资方式,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鼓励发展相互保险。发挥国家创投引导资金的种子基金作用,支持国有资本、外资等开展创投业务。三要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长留出空间,不得随意设卡。四要盘活闲置厂房、物流设施等,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发展创业孵化和营销、财务等第三方服务。五是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双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打造信息、技术等共享平台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创业创新加油添力。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当时他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此次会议更是国务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落地之举。

nlc202309041616

4.军转必读: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 篇四

科学引导职工投身创业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煤企职工技能单一,思想相对禁锢,在自主创业中,显得茫然无助。企业要给足政策,做好帮扶,使他们少走弯路,保证创业的稳妥。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中,创业创新对于煤企职工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但是要知道,煤企职工,很多人一个人要养活一家几代人,如果让他们在创业与守业中选择,他们会倾向于平稳守业。所以,鼓励创业,企业就要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最大限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一些煤企为自主创业的职工办理停薪留职;为他们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证照申领工作;为他们申请低息贷款。

当前,煤企正处在脱困的关键时期,后勤服务人员的分流工作是脱困重点之一。企业应激发职工创业的热情,挖撅他们当中有一技之长的人,通过与社区、实用技术职业院校等联合,对他们进行有序培训。如,龙煤集团七台河矿业公司工会组织职工和矿嫂,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对其进行面点、家政、育婴等技能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让一些参加培训的职工和矿嫂萌生了走出去闯天地的想法,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煤企中先行一步的创业者,大多数是单兵作战,同样面临着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等问题。在全员创业过程中,企业应立足市场,向职工发布各类适合的创业信息,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引导职工协同创业,这样既有利于优势互补,又进免了单兵作战:如七台河矿业公司在一些矿厂的后勤部门,成立了包括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化公司,既降低了个体创业的风险,又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了经脸。

莫让职工匆忙投入新职业

煤炭市场疲软状况持续,煤炭企业改革动作频频。

笔者所在的企业虽然还未全面推行改革,但初步方案已经确定,精减机关、地面、辅助以及后勤单位富余人员,除一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外,鼓励富余人员承包矿区门面房自主创业、后勤单位搞社会化服务等,减轻企业负担。

在推行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出现了疑虑,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可能“胎死腹中”,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哪些疑虑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某矿机关有20个科室,按照拟定的部门合并目标,机关科室将减少到10个,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科室人员面临转岗。一名长期从事党群工作的老职工告诉笔者,他都快五十岁了,转岗是迟早的事,但是转岗后他到底会干什么,连他自己都感到迷茫,对于一些机关科室的职工来说,因为长期从事党群或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没有接触过其他工种,转岗后到底“会做什么”成为一大问题。

一名曾经是某矿保卫科办公室文员的职工,转岗后被分配到机修厂编网车间,结果3个月受伤三四次。车间主任坦言,这样的转岗人员,从来没有从事过体力劳动,操作生疏,接收这类人员,不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带来负担,宁愿少人,也不愿多这份麻烦。这话听上去虽有些刺耳,但转岗职工“能做什么”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一些职工响应自主创业的号召,转岗后租用企业的门面房从事餐饮、服装售卖、机械售卖等工作。为了给自主创业职工提供帮助,企业甚至采取免除半年租金的方式给予帮扶。结果一年下来,大部分职工因为缺乏市场运作经脸,所经营的店面纷纷关张。更有一些企业推行社会化服务后,因为缺乏管理经脸,服务项目屡受诟病,接不到社会上的订单,只能守着企业的一方小天地小打小闹,职工收入锐减。

推行自主创业的目的,是为企业减负,为职工增收,顾此失彼的改革是不成功的改革。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创业项目,让所投项目有利可图,要结合每个转岗人员的性格特点、职业习惯,为他们找一条创业路子,尤其是对那些无一技之长的转岗职工,更要帮助联系相关机构、部门,为他们创业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总之一句话,煤炭市场寒气逼人,通过改革减负势在必行,鼓励创业不失为一个办法。

但改革不是通过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成就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关注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把自主创业这锅饭煮好、煮熟、煮透,让转岗职工愿意吃、吃得饱、吃得香,才符合改革本身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匆匆忙忙让其投入新的职业和从事新的工作,结果只会导致自主创业失败。

自主创业也是员工自己的事

重庆能源集团最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未来3年将对旗下40对煤矿中的19对开采成本高、灾害严重、扭亏无望的煤矿进行关闭,煤矿用工由目前的6万人减至3万人。消息传出,犹如重磅炸弹,引起全集团10万员工和家属的强烈反应。焦点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关闭煤矿员工怎么安置?

这就涉及政策——政府和企业,如何帮助关闭煤矿员工创业、谋职。

十几年前的煤炭市场,煤炭实行价格双轨制,用工也没市场化,这意味着煤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煤矿大多没有改制,国家和政府对国有煤矿承担着无限责任。因此,那时国家和地方对煤矿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和再就业政策,包括实行税收、信贷、工商等优惠政策,是合理、可行的。

现在,煤价早已市场化,国有煤矿也改制为公司;员工全部实行合同制,不再捧着“铁饭碗”。国家和地方再搬出当年政策性关闭破产那一套,对煤矿员工实行提前退休、经济补偿等政策,已不合时宜。

然而,这并不意味当年有些政策和做法完全不可以借鉴。

比如员工内部退养政策,至今重庆一些企业还在采用。在员工尚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企业又无法安排工作时,让其提前离开现有岗位,给予一定补助,待该员工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内部退养政策的最大好处,是承认煤矿就业梁道单一,员工普遍缺少再就业意识和技能的事实,给了员工一个缓冲余地。笔者的三个朋友,就在那时借内退政策,放胆外出创业,一个在四川做粮食生意,成为大公司老板,另两个在重庆做手机生意起家,最后也发了,为一批煤矿同事就业找到了门路。

再比如下岗再就业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下岗人员,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所在的打通镇,上世纪90年代有一家“下岗火锅”很有名,老板原是打通一矿的下岗工人,借助下岗再就业政策,创办了这个火锅店。后来该老板又承包松藻公司下属一家企业的食堂,富过煤矿一般管理人员。当然,这个政策如果与内部退养政策结合,效果会更好。

促进国有煤矿员工再就业、自主创业,不只是政府的事、企业的事,也是员工自己的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与企业不再是过去那种“生是国企的人,死是国企的鬼”的关系,生老病死企业都要管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员工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或关闭破产而饭碗不稳时,也应当想到自己开辟生路。

创新创效是脱困唯一的出路

4月,承压奋进的兖矿集团就创新驱动创效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但是,集团上下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转型升级、创新创效,已经成为煤炭行业十年的谈资。真正付诸实施了吗?取得成效了吗?并非说这流于空谈,而是转型具有迟缓、被动、艰巨的特性,创新还需要资本、智力、市场的支持。

“企业要想发展,既需要不断提出新想法的人,还离不开搞研发的技术人员,更不能缺少化虚为实的工人。”兖矿东华重工财务总监赵立国一句话戳中了“创客”群体的三类活跃分子:创意者、设计者、实施者。在东华重工,由这三类活跃分子合力打造的“创客空间”,正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以“核心技术+成套服务”的方式,探索走“智能”制造发展之路,在高端装备制造市场,有了一席立身之地;1月至4月,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73亿元,利润同比增加1801万元。

让创新不断驱动创效,形成“长流水”。兖矿集团持续开展全员创新、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征集活动。增收节支创效“金点子”征集活动,广大员工踊跃参与,共征集各类“金点子”798个。该集团还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在未来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比如让超洁净煤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完善煤炭一次采全高技术装备等。

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为确保“双创”活动扎实开展,该集团设立1亿元创新创效基金,对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完不成创新创效指标的,相应扣减效益工资。

激励政策“大珠小珠落玉盘”,力度大、措施实、含金量高,兖矿集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梦想”因此可触可摸,可做可行。

“全员创新创效是唯一出路。”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说:“只有创新创效才能使煤炭企业脱离困局,否则再好的企业也没有出路。

启动小额贷款予以扶持

很多矿上的朋友都想创业,但苦于资金短缺,不得不放弃创业计划。1998年,煤炭企业特别困难,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工会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做法:启动小额贷款,解决职工创业资金短缺的难题。其体做法为:工会工作人员对职工申请小额贷款的项目进行审核,审核项目是否具有创业的前景、申请人品行是否端正等,审核通过后,给予5000元至2万元的贷款。

丰城矿务局1998年启动职工创业小额贷款,先后解决了57人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另外,丰城矿务局专门召开了职工创业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创业典型。现在,煤炭企业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困难时期,职工想去创业,想自己闯一闯,企业就得扶他们走一程,启动小额贷款,给予帮扶很有必要。丰城矿务局工会曾先后给职工发放小额贷款上百万元,后来贷款全部收回,受益的57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找到了饭碗,还闯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至今家住丰城矿务局工程处、年近70岁的李飞霞说:“小额贷款不仅解决了我创业资金短缺的难题,而且让我有了创业的勇气。”

不得不说,很多煤矿职工都有创业的冲动,但冲动归冲动,要付诸实施,却不是一般的难,难就难在钱上,难在他们怕一次性投资不成功,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采取小额贷款的形式,可以帮他们解决一次性创业资金的问题,加上工会在调研审核项目时,帮他们把关,进一步降低了创业的风险。有了这两项,加上勤奋,创业就不愁不成功了。

煤炭企业当前异常困难,不妨再次启动小额贷款,既可为企业减轻人员负担,又可为职工开辟一条生存之路。

【众说】

煤炭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规划,利用国企的优势,对想要走出去的职工,扶上马,送一程;对创业失败的继续留用。企业做到走的欢送,回的欢迎。这样说不准还能成就几个潘石屹或王健林那样的企业家,对社会和企业无疑是功德无量的。

——杨亚斌

无法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应该鼓励员工自主创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放宽停薪留职年限或给予一定的补贴。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在保留原有组织关系的情况下,步入市场,在困局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在大河即将干的情况下,跳入另一条小溪,以解生存之忧。

——史玉英

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舞台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基层员工创新创业的智慧是无穷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比较脆弱的。给予制度的博阿正、必要的资金扶持和人性化的关怀尤为重要。有了舞台不怕没有人去表演。

——王五州

企业鼓励职工创新或创业,不仅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创新先进单位和个人,还要为主动创业职工提供资金及政策上的各种帮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卫红

要引导职工群众创新,形成创新的氛围,以“五小”为重点,落实“微”创新,营造创新不神秘、创新在身边的氛围;要加快创新成果的认定、奖励和表彰,及时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强化对创断者的宣传,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候庆斌

一定要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用制度保障员工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成果,珍惜员工的劳动成果,让广大员工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让创新者“名利双收”。

上一篇:大班角色游戏计划下一篇:社区手工编织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