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2024-07-02

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共16篇)(共16篇)

1.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一

教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01教学方法单一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依旧存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小学数学课本中包含的大量抽象的公式、定理、概念等,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更难以理解和记忆知识。

02教学理念落后

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依旧以自己的教学方式为中心,没有给学生展示自我、表达意见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真正从学生视角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03教学脱离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现象依旧存在,教师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没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组织教学,导致学生课上听懂了,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解决。

04教学技术滞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电子交互技术等还没有完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普及,没有达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

二、构建高效课堂,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01优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专注力不强,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运用情境化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以教学“百分数”为例,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为学生构建一个超市促销的情境:第一个商场折扣方式为满200元减80元;第二个商场在原价打六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若要买一件价格为290元的外套选择哪个商场买更划算?教师让学生以某一个商场经理的身份制定营销宣传策略,用直观的数据吸引顾客到本商场消费。如此教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02转变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能力得不到良好培养。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推动下,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意见、自主学习的机会。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开展合作探究,相互交流,通过有效的讨论、研究,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表达,让课堂变成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决定权,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教学“质数与合数”为例,教师给学生出示一组数据:1、2、5、7、9、111,让学生写下这几个数的因数,之后组织学生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对因数进行讨论、分类,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与学生一同总结。继而提出问题:因数只有1个的数除了1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质数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深入体会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数与合数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03紧密联系生活,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放置在生活大背景下,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数学实践技能。教师还应当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握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点。一方面,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将具体变为抽象,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另一方面,以应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结合数学公式计算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应用数学模型与数学方法高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教学“元、角、分”时,教材中有一幅小朋友去商店购买文具的图片,教师可以结合这个图片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问题:一天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买东西的时候,要用到什么啊?”此时学生有的回答:“钱”,有的回答:“人民币”。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小明买文具的情景:买一个文具盒、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分别用了8元,5角,5分。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谁能读出这个数?用小数如何表示这个价格呢?在实际的场景中学生对数学有了亲切感,亲自参与,游戏化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数学应用技能,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得到保障。

04活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即便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但往往浮于表面,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不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教师可以针对抽象的数学定理、概念,采用多媒体技术、微课等教学方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以“比多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课上教师播放课件:小明今天过生日,他邀请两位好朋友来到家中做客,小明的爸爸、妈妈帮他准备了好多水果,大家看看都有什么呢?(出示图片:2根香蕉、3个桃子、4个梨)思考问题:比一比,现在的人数和各种水果数量之间谁多、谁少呢?让学生拖动图片,把各种水果和人一一对应,马上就会比较出多少来。生动、有趣的操作让学生趣味盎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教材的解读,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等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敢于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二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 学生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培养起了数学学习兴趣, 那我们的数学教学将事半功倍。小学生喜欢趣味化的知识与课堂,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课堂鲜活起来、灵动起来。笔者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爱好,有针对性地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8、9的加减法”时,我将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我用双手捂住8颗珠子,打开左手,露出3颗,提问:“老师右手有几颗珠子?” 立即有学生抢答是5颗,列出式子“83=5”。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让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计算,教师指导操作,巡视辅导。在汇报交流环节, 教师让学生板书相应的算式。

数学游戏形式很多,如乘法口诀的教学可以引入“花样接龙”的游戏;数的整除教学中可以引入“智甩手中数” 的游戏;镜面对称的教学可以引入“照镜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运用数学,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 奠定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 学生学习思维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往往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生畏惧,但如果搭建起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灵活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

例如,笔者在“长方形的面积” 一课的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老师的新房准备装修,长是4.2米,宽是3.6米,如果用长和宽都为60厘米的瓷砖铺设的话, 老师要买多少块瓷砖?如果每块瓷砖的价格是59元,那么老师这个房间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分步骤列式计算: 4.2×3.6=15.12(平方米),单块瓷砖的面积为0.6×0.6=0.36(平方米), 那么房间所需瓷砖数为15.12/0.36=42 (块);总花费为59×42=2478(元)。 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需求。所以,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 学生主动探究

高效的小学课堂离不开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形成,离不开教师问题的引导。所以,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能力, 给学生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 时,教师出示26、35、122、320、845、 2418、2564、3715、543210这几组数字, 并提问:“我们怎么能最快地判断出这几个数字是否能被2或者5整除?”学生建议将这些数字分别除以2或者5, 如果没有余数,则证明可以被2或者5整除。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分组进行了计算,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果:能被2整除的是26、122、320、2418、 2564、543210;能被5整除的是35、 320、845、3715、543210。我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能被2整除的数字有何特点?”“这些能被5整除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了规律:“被2整除的数字的末尾是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字末尾是5或者0。” 为了进一步验证,师生一起对更多数字进行了验证,证明大家的探究结果是正确的,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油然而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四、结语

3.聚焦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有效性

上乘的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以便能“集中火力”地发挥其“例子”功能。如果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当加大份量;如果课文结构精巧,则谋篇布局需有效提示;如果课文词句华美,则品味咀嚼要不惜余力,如果课文意境深邃,则研磨揣测应做深做透……

一、训练落点个性化

1.观点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突出语文教学的个性,注意文道的结合,保证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科学地组织教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案例

《狼和小羊》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有趣,寓意深刻。上课伊始,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有感情地给学生讲解情节紧张的故事,学生合上书边听边想问题:①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②故事里有谁?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出示精美的教学挂图(背景图),学生根据听的内容,在背景图上贴上狼和小羊的图片,进而初知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再造的意境中去,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来自非智力因素的力量推动着学生主动去解决矛盾。在强化读书训练中,变换不同的训练手段,学生有齐读、默读、诵读、引读、听录音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训练。

3.对话

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广泛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保证了语文能力得以健康活泼的发展。学生于富有情感的读书中领略了中国语言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情感等,感知了语言文字的美,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认识了狼的凶恶、狡猾和小羊的可怜可爱,鉴别了美丑,培养了审美鉴赏能力;于分角色读书和表演读书过程中,塑造了狼和小羊的形象,创造了美好的事物,培养了审美创造能力。因此,语文课的“训练落点”必须“个性化”!

二、课堂交流立体化

1.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的最主要“时段”。但是,教师放得不够,学生也因此而无法畅快淋漓地自主言说。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

2.案例

浙江蒋军晶老师获全国一等奖的《月光曲》,在课堂交流方面做得更好。请看片断:

师: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这和我们以前曾学过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他们心有灵犀。

生: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

3.对话

老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并不易答,因为书上并没有直接可寻的答案。但是,他的“放开”却换来了学生的“开放”,学生的发言应该说在“个体自主性”和“多向交互性”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不但每个人的发言都很自主、独到和完整,而且整个群体交流过程又很自由、交互和多维,充分展示了学情,有效锻炼了学生,也全面推进了教程。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三、读解策略学科化

1.观点

虽然语文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综合性”课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同时也承担着启迪人生智慧,丰富人文内涵、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等诸多使命,但其毕竟有自己的专司之职——学语习文。

2.案例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小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请同学们在这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3.对话

学生只需要知道课文在“讲什么”就行了吗?如果这样,那讲解无疑是最“经济”的方法。实际上,学习一篇课文,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自行参悟,以努力求解和破译课文在“怎么讲”。学语文需要熟读和精思,小组分工学习,让学生获得一次宝贵的研读深究的机会,这种“亲身体验”会让学生“收获颇多”!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且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4.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篇四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

刘继祥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魅力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自己近几年新课程教学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努力创设“教师一学生”及“学生一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

最后还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二、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创设有效情景导入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是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如讲解盐类的水解,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创设情境: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可看做酸碱恰好中和的产物。那么当酸碱恰好中和生成盐时,所得的盐溶液呈中性吗?寥寥数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所要讨论的问题上。精彩的有效情景导入在每节课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然而它所起的作用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触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创设突出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本,学习不仅能够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综合起来,而且也可使所学知识和真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创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特殊的作用,教学中可以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的冲突和思维的活跃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可使其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关于“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可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①有种物质真奇怪,有人害怕有人爱,喜庆之日不可少,有车一族怕又怕。你能说出这种物质的名称吗?②现代技术已测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它与C2H6分子结构有何不同,请画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③乙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请通过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说出你的看法。④你知道金属钠通常保存在什么地方吗?煤油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能被钠原子置换吗?⑤你认为乙醇的分子结构应该怎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在问题的驱动下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从宏观到微观,既掌握了乙醇的分子结构,又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具有较高思考价值,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来,无疑对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益处。

四、实施有效教学,创设有效活动探究

新课程理念倡导多元的学习方法,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主角、主体,教师退居幕后,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学长、导师。新课程倡导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在活动中落实三维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要真正实施探究式学习,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训练。探究式学习能让学生置身于经过教师精心演绎的“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枯燥的规律、难懂的原理和抽象的概念因此变得鲜活、生动和亲切,难点得到化解,重点印象深刻,在这样的教学中认知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恰好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便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

例如,关于“原电池”的教学,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获得结论→交流应用”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

将课本的实验进行分解,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将打磨过的光亮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一同插在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

1.提出问题:铜片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

2.做出假设:①这种环境下,铜片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②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

3.实验验证:⑴继续观察实验现象,溶液并不呈现蓝色; ⑵取少量反应液,向其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未出现蓝色沉淀;

⑶在铜片和锌片之间连接电流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⑷将锌片和一小块铜片共同浸在盛稀硫酸的烧杯中,收集并检验所生成的气体。

4.得出结论:①铜片与稀硫酸不反应;

②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 ③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仍是锌片与稀硫酸之间的置换反应; ④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5.交流应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课标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确定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不是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尽可做到两者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该讲则讲,该探则探,讲求实效,使“探究性学习”达到激发学习动机,指明学习的方向,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5.凝聚集体智慧 构建高效课堂 篇五

——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学科进行集体备课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黄兆华 钟华斌)9月11日下午,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6.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六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汇报

自从2009年底,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以来,我们天度初中广大老师精神为之一振,立即在县教体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把这一教改实验当作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事来做,高点认识,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强力推进,使这一新的教改实验很快在我校生根发芽,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实验的的投入及硬件建设

1、老师、学生外出学习、奖励等经费投入

为了很快地让老师掌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理论,我们先后派50多人次赴凤翔县横水一中、眉县槐芽初中等学校观摩学习,先后有17人次参加了市县两级教研室举办的研讨培训活动,学习培训率达到70%多。

我们积极引进外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加强了对学生的培训,建立了小组长职责、学科长职责,学术研究助理职责等细则,对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做法都进行了指导和培养。

在老师中设立了学校高效课堂优质课奖、优秀“三单”设计奖,在学生每周评选一批优秀学习小组和学习标兵,以此来激励师生参与高效课堂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购置电脑、印刷设备、小黑板等

为了满足高效课堂推广实施的需要,我们在硬件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先后购置了一台投影仪,两台一体机和十台电脑,给老师设计和印制教学“三单”提供方便,为所有教室各安装了六面小黑板91面,供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还制作了高效课堂流程牌和学术助理、学科长职责牌72面。还多方节约,尽量满足每天印制“三单”近四百元的纸张和油墨费用,另外,为老师建立的集体备课室正在筹建当中,班级教室设置了愿意景树共计18面,以上投资共计约11万余元,这些硬件有效保证了高效课堂实验的顺利开展。

二、校园文化及氛围营造

1、我们借每学期期中工作总结之机,都召开学生家长会,并邀请专家对师生及家长进行辅导,向学生家长发放了告家长书,详细介绍高效课堂,今年二月份,在八年级召开的主题班会上,还邀请了家长进课堂听课,获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2、在原来“弟子规”文化墙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校园设置了有关高效课堂的横幅约150米、办起专栏30多面、LED灯箱,美化了阅报栏、师生风采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3、在各班教室里,悬挂起小组长职责牌、学科长职责牌等,张贴了激励标语,办起了教室后面的主题黑板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对小黑板、标语、等进行了装饰美化。

三、两个队伍建设

1、我校班子共六名成员,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校长赵宏仓同志管理理念先进,工作思路清晰,思想敏锐,能够率先领会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多次带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外出观摩听课,参加校内研讨,其他班子成员能够坚持遵守每周听课制度,与本组老师共同研究学生,制定方法策略,积极推动实验进程。

2、我校共有老师68名,40岁以下的青年同志占大多数,接受新事物快,教学方法灵活,整体作风过硬,工作刻苦努力,能够积极配合学校投入到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中去,积极参与教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外出学习、示范引领方面争优创新,从未有过推诿消极现象,在开发“三单”和培养学生方面勤奋积极,教研组、备课组能够密切配合,群策群力,献计献策,能够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方法技能和策略,每月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和反思材料,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目前,我校已经涌现出一批在研制“三单”、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形成了推进实验进程的中坚力量。

四、实验年级及学科的普及情况

我校被命名为市面上级实验项目学校后,于2010年三月份,我们开始在当时的九年级七班、八年级六班,七年级五班三个班率先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把这几个班的17名任课老师确定为第一批实验教师,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实验,以语、数、英三科为重点实验科目。2010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就把这种模式在全校18个教学班中普及开来,并拓展到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科中,老师设计“三单”,编写学案,学生结构化预习,课堂讨论展示、合作交流逐渐成为师生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彻底代替了旧的教学模式。

五、课堂评价标准及效果

1、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成为主要的方式,课堂上的展示交流,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智慧和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这种模式,特别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后落实中做得非常出色,一些原来不喜欢交流说话的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了,课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学生的个性天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

2、老师由原来的课堂主宰,退而成为了导演或编剧,由原来的高台说教,到现在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这种角色的转换也把老师从繁重的讲课中解放出来,点在学生不会处,导在学生疑惑处,老师变成了站在学生身后的助力者,在学生跑不动时适时地推一把,而不是原来拉着学生跑的领跑者。“三单”和学案成为了剧本,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预设问题,成了备课中的重点内容,由主要备知识转为了主要备学生,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式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气氛。

六、“三单”开发质量

1、我们在开发研制“三单”中充分考虑了我校教情学情实际,采取了删繁就简的策略,为了减轻学生课外学习的负担,在一些科目中,初生“两单”教学,即导问题读训练单和问题评价训练单,把学生结构化预习活动放在课内进行。同时注重对问题设置中层次的把握,力争让每一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所收获。

2、我们的三单设计是由备课组成员集体完成的,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之上形成定稿,并由教研组长审核后方能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011年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全校“三单”设计大赛,由县教研室同志做评委,评选出了优秀“三单”十五份,以此作为研制的范本,提高了开发的质量。

3、目前,我们要求所有学科老师上课前必须设计好“单子”,否则不能进入教室,对“三单”的设计打印、发放、检查、批改各个流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对环节缺失或者出现问题的能及时给予处理,保证了上课的质量。

七、学习小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

1、在班级学习小组的组成上,我们的主导思想是优中差平均搭配,各小组之间平均水平相当,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合作竞争与评价。

2、在小组内部,我们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职务,每个学生都担任了一个学科的学科长,所任学科一般是弱科或兴趣不浓的学科,借此来引导学生平衡发展,也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实现全面发展。

3、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及时给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刺激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每周每班评选出一个优秀小组进行晨会表扬,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也给予表扬,培养了学生争优上进的热情,带动了学风的大转变。

八、高效课堂校本课题研究

1、我们重视开展高效课堂研究,策略是立足校情、教情、学情,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备课组同头课为组成,每周一为集体备课日、四为教研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汇总,在集体教研活动时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一个问题集体讨论,大家受益。

2、我们结合我校实际,对“三单”进行了删减,去掉了加重学生负担,重复性的一些内容,使三单变得更加实用,便于操作,又得减负;对课堂上学术助理这一角色实行了弱化,即老师能讲的,不让学生代劳,小组协调、进程组织等工作还是由老师来完成,免去了老师在课前与学术代表进行策划的环节,解放了学生;各教研组形成了各自学科的高效课堂基本流程,不拘死式,灵活掌控课堂,增强了课堂活力。

九、新型管理评价制度建设

为了适应高效课堂实验,我们也对师生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对老师的评价,我们一看教学效果,二看学生变化,三看教研成果,四看课堂操作。通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班级课堂风气评比、研究性材料的上交、听课主课反馈等形式进行综合考评。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结合学生个体的表现,通过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学习标兵,进行大会表扬,班内积分等手段进行,教室后面的小组积分栏由每节课老师和学生共同填写,班级每天汇总,每周小结。

我们制定了《天度初中高效课堂评价细则》,《天度初中高效课堂研讨制度》、《高效课堂老师互评表》、《高效课堂学生评价表》、《高效课堂老师自评表》、教师听课制度、教导处听课检查制度等等,规范了对课堂评价的管理。

十、系统拓展的创新工作

从2011年十月份起,我们在学生中推行了学生自主管理,成立了天度初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设立主席、副主席、宣传部长、卫生部长等职位,由学生推举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来担任,进行了大会宣誓,每天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纪律维护、卫生检查,学风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有的教学资源有限,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在“三单”研制中,老师们主要借助网络搜集教学资料,但是网络上适合我校生情学情的东西并不多,许多网站还要收费,一些老师只能随便找些资料,使“三单”内容简单,缺少层次和目的性。

2、老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当堂训练时间不够,训练量不足,或者在讨论环节上不能掌控恰当,造成拖堂或完不成教学任务。

3、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学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和适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课堂上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内化掌握。

4、学生组织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班的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讨论、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小组之间缺少竞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小组长、学科长没有发挥教师的助手作用。

5、缺少家庭的配合支持。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过问学生学习,不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家时间和双休日失于管理,结构化预习、课后落实等环节不能有效完成。

十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一边教学一边研讨,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深入研究解决,以研促教,建立集体备课室,加强同头课研讨。

2、加强交流与合作,为老师创造更多的出门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纵向互动,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先进学,提高老师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

3、不断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需求,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效课堂环境下得到发展。

4、继续加大硬件投入的力度,确保高效课堂改革实验顺利开展。

7.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七

一、激情授课, 激发兴趣

(一) 利用数学教师的魅力,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 教做真人;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位朴素大方、知识渊博、思维严谨、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最伟大的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 穿着端正、语言优美、板书工整, 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只有“身正人之范, 学高人之师”, 才能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 数学教师的一言一行, 在学生耳濡目染中会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 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应该讲究教学艺术, 教师应当先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中, 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教师有一种敬佩感, 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数学教师应该精心构思、合理设计每堂课

在教学中, 教师要巧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 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置悬念、创设气氛、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叩开学生的心灵, 开发学生的思维, 可使学生凝神思考、跃跃欲试、期待盼望, 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例如, 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 导入时课件出示“猜字游戏”, 我给出“非, 日, 品, 王, 美”等汉字的一半, 让学生猜这个字, 学生的求知欲非常高,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思考, 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化为主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各种资源互动共享

备课是上课前的重要环节, 集体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加油站”, 在备课时既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人潜能, 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才能促进教师“共同富裕”。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上课准备充分, 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上课效果就会好, 集体备课要注重“五备”, 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案、备课件。

“备教材”, 要把数学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 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 教学行为应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相同, 教师的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精讲多练、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备教法”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核心, 教法采用恰当, 教师教学效率高, 学生学习效果好, 学生课业负担轻, 课堂气氛浓厚, 学生学习兴趣高, 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好。

“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设计, 题的难易程度与学情相适应。

妙用“电教媒体课件”, 创设愉悦教学, 坚持启发诱导, 淡化教学难点,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一) 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一项整体的教育工程, 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机制, 把以教师“教”为中心, 转变为学生以“学”为中心, 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 激发学生的“精气神”,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升华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过程, 成为绿色课堂、阳光课堂、生态课堂。

(二)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神经元”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课堂, 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亮点。但学生自己无法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 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学习来解决问题, 小组互学要落到实处, 教师要在以下几点下工夫:1.分组:要做到品学兼优和学困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男女比例等方面均衡优化。2.合作:首先要培训学生, 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使学生的合作渐入佳境, 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 分类指导, 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基础情况不一样, 成绩一定有差异, 进行“好、中、差”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因材施教, 抓“两头”, 带“中间”, 实行“一帮一”制度。

1.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 可以布置题目稍难的作业, 学习上要求更高更严一些, 做到“上不封顶”。

2.对于“学困生”“双差生”, 首先要帮助他们解除畏难情绪, 消除“低人一等, 不如他人”的心理,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把它作为突破口, 及时表扬鼓励, 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采取“一帮一”的制度, 让一名“三好”学生、班干部、优秀团员或学习标兵, 去帮助一名或几名“差生”, 进行个别辅导, 分类指导, 互相帮助, 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 争取合作共赢。

3.对于“中间生”, 首先要消除他们“比下有余”的心理, 然后找出他们“比上不足”的具体原因, 再进行分类指导, 教会他们学习方法, 鼓励他们要向前看, 增强竞争意识, 争取追赶上去, 爱拼才会赢。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我所带的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比平行班高,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 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

(四) 鼓励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 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 教师评价学生

把课堂评价的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 把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 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反思与提升, 学会尝试成功的喜悦, 使个性得以张扬, 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教师评价教师

通过教师与教师互相听课、评课, 可以很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 学生评价教师

数学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 我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把被截直线、截线讲的比较模糊, 在评课的时候, 一位教师给我提出来“截线”是指两个角重合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 这样一来, 我的教学能力逐渐提升。

8.有效交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八

一、激励评价,提升信心

我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通过有效地激励语言,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其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们对于大数目的退位等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计算困难,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我很笨,我学不会”的想法。这不利于其进行今后的学习,我在课堂上先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让学生们逐渐熟悉了计算方法后,对于进步并不是很大的学生,我与其进行了交流:“你为什么没有算对这道题呢?告诉老师,你认为你哪里不会?”温柔的语言让孩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说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后,我及时给予他鼓励的语言:“我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你现在对这道题还有一点理解上的难度,老师相信你回家以后一定会学会它!”有效地激励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其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一定能行!”的想法,有利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教师的鼓励和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动力,能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有勇气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有效地帮助。

二、自主提问,深入探究

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交流来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的奥妙。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时,本课知识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考察相同的球和不同的球下落后在弹起的高度问题。本课学生们通过不同的球的实验后都已经得到了有意义的数据。在我结束课堂讲解时,一个同学突然问我:老师,当球向远处抛去它的反弹和现在的高度是一样的么?这个问题显然和自由落体、抛物线的知识有关,学生们未必能够理解那么深奥。但是为了让学生继续调动专研知识的兴趣,我简单地为他们讲解了抛物线的知识。学生们虽然对我将的内容似懂非懂,但是他们心里已经对此知识具有了模糊的认识,并且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研究的兴趣,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意义。

“疑问”是学习中珍贵的行为,学生在产生疑问的同时证明其真正地去思考所学的知识。我们要珍惜学生的这种品质和习惯,给予其一定的鼓励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链接课外,拓展视野

农村的学生很多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只是根据书本上的图片或者电视上的画面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素养落后城市孩子的原因。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并且结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向学生们展示大千世界的精彩,在孩子们心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有效拉近了城乡孩子们之间的差距。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树叶中的比》一课时,本课要求学生学会测量树叶的长宽并且进行长宽比。这堂课学生们学习起来很开心,因为其中包含了有趣的实验游戏。在学生学习结束本课的知识后,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法的辅助,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此次交流由树叶开始:“同学们,大家学会了进行树叶中的比,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树叶都来自哪里么?”我导入了各种树叶和其背后的地域文化知识的视频,如来自香山的枫叶等。并且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了交流:“这里很美,你们想去看看么?那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实现这个愿望哦。”看似无用功的教学方法,却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使其更有目标地去学习知识。

虽然现在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还保守,他们勤俭持家,不会轻易地走出农村去大城市。我们要使用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交流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使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虽然接受的是知识的教育,但是也离不开我们有效的交流指导,这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方法。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改进的措施,让其在温馨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为数学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9.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九

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自从2011年底,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以来,我们天度初中广大老师精神为之一振,立即在县教体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下,把这一教改实验当作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事来做,高点认识,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强力推进,使这一新的教改实验很快在我校生根发芽,并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程

(一)引进理论,统一认识

2010年12月9号,在参加完市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实验推进会后,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全校老师传达了会议精神,特别强调了市、县两级教育局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求全体老师务必从思想上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大家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积极投身于这次改革实践当中,在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进步。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我们又于去年12月中旬分别召开了教研组、年级组会议,对我们以前开展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研讨成果进行了整理,把老师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作为进行实验改革的突破口,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使我们明确了教改的方向,有了动力。

赵宏仓校长在几次会议上,向老师详细介绍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还通过视频观看了该校的课堂教学,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高效课堂的理论和基本流程,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产生了新奇感,也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为构建高效课堂实验改革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观摩学习,实验引领

2010年12月16号,我们组织了九年级七班、八年级五班、七年级六班三个班的19名任课老师,去凤翔县横水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观摩活动,重点是看人家的教学活动是怎样组织和设计的,详细了解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流程,回校的当晚,我们就召开了备课组会,详细研究了这种教学方法,使老师们对这种教学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即,我们就在以上三个班展开了尝试性实验,桌子围成组,老师变导演,学生唱主角,讲解变演示。

在实验初期,我们不断地摸索经验,并与外校形成互动,先后派遣老师去横水一中、眉县槐芽初中学等学校观摩听课达100多人次,带着问题去,拿着经验回,使我们的高效课堂实验越来越顺利,效果日益明显起来。2011年三月份,我们即在全校18个班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建章立制,硬件护航

我们也制定了与高效课堂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天度初中有效教学奖惩细则》、《天度初中备课要求及管理办法》、《天度初中导读单、训练拓展单要求》、《有效教学集体备课制度》、《作业布臵要求》、《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制度》及《有效教学督查、评比制度》《天度初中有效教学课堂评价细则》等等,实现了用制度管理有效教学实施的进程,这些制度使高效课堂实验工作一步一步趋向了科学规范。

为了满足高效课堂推广实施的需要,我们在硬件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先后购臵了一台投影仪,两台一体机和十台电脑,给老师设计和印制教学“三单”提供方便,为所有教室各安装了六面小黑板,供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还制作了高效课堂流程牌和学术助理、学科长职责牌。还多方节约,尽量满足每天印制“三单”近四百元的纸张和油墨费用,另外,为老师建立的集体备课室正在筹建当中,同时,我们还在校园设臵了有关高效课堂的标语、专栏和LED灯箱,营造了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浓厚氛围。以上投资共计约11万余元,这些硬件有效保证了高效课堂实验的顺利开展。

(四)推广普及,创建特色

去年四月份,学校根据我校高校课堂改革实验运行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了教情学情,明确提出了创建我校特色的目标,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研究学科特点,寻求高效课堂模式与学科的最佳契合点,建立适合本学科学生特征的教学流程,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并对各教研组上报的教研专题进行了逐一研究审批。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我们在政史、理化、生物、地理等学科中采用“两单”教学,把学生课外结构化预习放在课内进行,强化学科长作用,淡化学术助理这个角色,结合在学生中推行的自主管理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我们在老师中广泛开展了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以示范课,引领课、汇报课、研讨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老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我校凡是一线老师都在各类课堂中有所展示,到目前为止,学校收交的各科老师上种类课的活页教案上百份,课堂自评、他评表三百多份,各科老师在听完课后都要写出评语与上课老师交流探讨,提出意见建议,这些活动为老师搭建了展示提高自己的平台,在交流中,我校老师驾驭高层次课堂的技能不断得到提升,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能手。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老师们至少每月上交一份高效课堂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对自己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和想法总结整理出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共性问题全校以论坛征文的形式交流,目前,我们已经收集到种类材料近千份,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师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迅速成熟起来,学生也得到了减负增效的好处,目前,高效课堂模式已经在我校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常规,师生已经对这种教与学的形式普遍予以接受,我们也在不断在探索前行当中。

二、取得的成绩

有效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随着新课程理念真正的落实,教师掌握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走下了讲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转型做了编剧、导演。学生真正地动了起来,成了课堂的主角,在“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拓展”这几个课堂教学主要环节中,学生能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的表现方式,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自由表演,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得到了充分张扬,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学习的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升。

2、课堂由老师的独角戏变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

有效教学真正变成了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情发挥,乐于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自信心普遍增强,自我展示的欲望明显强烈。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随之增强,学生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呈现出和谐课堂,和谐班级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尤其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提高,师生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3、老师由主演退而变成了导演编剧

实施“有效教学”实验以来,教师备课时,不是走传统的从教材到教案的程式,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答疑解惑,而是“师生共学”;课堂解决问题也不是一问一答,主要由老师来解决,而是“师生共议”;课后评价也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而是“师生共评”。这样,教师的角色真正转变成为了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师生之间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洋溢着激情和快乐。

4、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实验以来,我们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普遍提高,特别是那些以前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露一手”而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了主动钻研,学习的劲头和热情得到了激发,成绩也突飞猛进。

上学期,我校几次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学生的平均成绩与教改前同期成绩相比都有所提高,英语、语文、理化几科尤为明显,提高了5—8分。一一年10月份,我校九年级在县上举行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为学校增了光,也证明了高效课堂实施以来的良好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占有的教学资源有限,制约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强在“三单”研制中,老师们主要借助网络搜集教学资料,但是网络上适合我校生情学情的东西并不多,许多网站还要收费,是帮一些老师只能随便找些资料,使“三单”内容简单,缺少层次和目的性。

2、老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把握不准,当堂训练时间不够,训练量不足,或者在讨论环节上不能掌控恰当,造成拖堂或完不成教学任务。

3、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自学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适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课堂上所学知识没有真正内化掌握。

4、学生组织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班的学习小组在学生相互讨论、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小组之间缺少竞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小组长、学科长没有发挥教师的助手作用。

5、缺少家庭的配合支持。许多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过问学生学习,不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在家时间和双休日失于管理,结构化预习、课后落实等环节不能有效完成。

四、今后的设想

1、继续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一边教学一边研讨,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深入研究解决,以研促教,建立集体备课室,加强同头课研讨。

2、加强交流与合作,为老师创造更多的出门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纵向互动,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先进学,提高老师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

3、不断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需求,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高效课堂环境下得到发展。

4、继续加大硬件投入的力度,确保高效课堂改革实验顺利开展。

10.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课堂上我们尽量要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位匆匆赶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这位小朋友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生:“撞在了角上”。师:“生活中又许许多多这样的角,今天我们和角来做朋友”。从而揭示课题,由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感到问题来自自己身边,既熟悉又奇妙,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倾向。这样的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是以看似平常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积极地探寻和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以案导学,注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导学案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如,我在上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时,在创设了情境,理解了题意,明确了目标以后,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出问题,一个平底锅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每张饼正反两面都要烙,一面需要2分钟。烙一张饼需要最少需要几分钟?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鼓励学生试一试,学生虽然没有烙饼的实际经验,但是通过手中的学具演示,独立思考,学生不难得出答案,尤其是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两张同时烙节省时间,体现优化思想。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智能。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要实现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还应当注重开展恰当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但是,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中,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去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我在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在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方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剪刀和纸。进行探究、交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小组成员边操作边讨论,一会儿功夫就呈现出了四种推导方法:

①把纸对折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②用纸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把两个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③先剪一个梯形再沿着两个对角剪成两个三角形。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④剪一个等腰梯形沿梯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移到梯形的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并用“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问题问得好”等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热情的鼓励,进行真诚的表扬。当批阅学生作业时,教师要慷慨的把自己的赞许、激励性的语言和中肯的建议留在纸面上,用作业这种方式架起师生和家长交流的桥梁,会受益匪浅。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把表扬的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就会令人心中很是不安。久而久之,这样的评价是没多大作用的。因为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们应尽量做到:在学生发言时,不作倾向性评价,但在总结时应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理解,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应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方式才是恰当有效的,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五.让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我从生活中的“付整找零”问题展开:买一双运动鞋要96元,你该怎样付钱?文具店里的数学作业本每捆50本,王老师要买196本,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怎样拿货?学生会很快就回答:买运动鞋时,付1张100元的人民币,找回4元;拿作业本时,先拿4捆(200本),再抽回4本。这时,教师再出示例题“:176+96和966-194,怎样算简便?”根据刚才“付整找零”问题学生自捂出“176+96=276+100-4=372、966-194=966-200+6=772”的简便算法。

若能将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数学才是活动的、富有生命的,才能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怎样用数学,从而萌发数学应用意识,进而真正喜爱数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所谓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如在教学一位数乘除法时,可以把简单的计算题设计成日常生活问题——“妈妈买了6条鱼,每条37元,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帮木工师傅算一算做学校一个铝合金窗户需用多长的铝合金做框……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自觉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内驱动力。

六.从数学层面理解、掌握问题的本质。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数学味”,应该成为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体验、认识所学的内容,“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时侯,对课程改革一知半解,总是花架子式的教学。有一些课似乎是学生活动了、问题解决了,但学生的认识往往仍然停留在原有经验的层面上,缺乏数学层面的思考、认识和提升,制约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理解问题的本质,形成新的认识,获得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做为一线代课老师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11.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一

【关 键 词】 问题情境;思维火花;探究欲望;学会学习;创造潜能

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的情况。如一问即答,一问齐答;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提问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巧妙地运用提问,营造一种“引人入胜、意味无穷”的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细心酝酿提问内容,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阶梯和桥梁。

一位老师在教学《射线》时,先让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划出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接着让同学们将这条线段向右延长2厘米;接着再次向右延长2厘米;最后让同学把这条线段向右无限延长。(教室里沸腾了:老师,本子不够画;老师,连桌子也不够画;老师,画到教室外面也不够……)

师:像这样,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那么,你觉得射线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又该怎样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他们在讨论、争辩、交流、验证等探究活动中得出正确结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在作业纸上只画一个端点就行了。

好的提问方式就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将线段多次向右延长直至无限延长,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射线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问题冲突。“老师本子不够画;老师连桌子也不够画;老师画到教室外面也不够……”。此时,老师及时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抛出两个问题 :“你觉得射线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又该怎样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呢?”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获得了“射线”的知识。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富有情趣,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有效、高效。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1. 请同学们取出一张纸条,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4条边2个面)

2. 你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做成一个普通纸圈得出:2个面,2条边)

3. 你们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做一个这样的纸圈。(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

4. 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想办法检验一下吧!(同学们有的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有的用手指沿着纸圈边缘移动看看它是不是一条边。)

本案例中,我设计了4个诱人深入的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将长方形纸条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为自己的成功而喜悦时,我及时抛出:“你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他们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在讨论着、动手实践着,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接着我又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想办法检验一下吧!” 再一次激起学生探究的冲动。同学们有的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有的用手指沿着纸圈边缘移动看看它是不是一条边。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了探究欲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现代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努力为学生架起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学会数学”变为“会学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创造潜能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致力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因此,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一位老师首先了解学生,问:“谁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在反馈时发现,几乎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脱口说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堂课还教什么呢?这时他灵机一动,抓住有利时机问:“你是怎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能说出理由吗?”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再汇报。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代表纷纷举手,边演示边汇报:我们小组是通过测量各个内角的度数,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成了两个直角,两个直角和是180°;我们小组是剪下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由4个直角的和是360°,推出它的一半是180°。

这一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的创造过程。当学生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而使教学陷入困境时,老师大胆抛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能说出理由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创新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使其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从不同的角度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进行充分说明,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 耿轶楠. 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 当代教研论丛,2015(3).

[2] 张仁贤. 名师谈高效课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2.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二

所谓智慧的导入策略,就是指教师运用可行性的、正确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导入模式来进行物理课堂的引导.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大自然所呈现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自然规律.我们都知道,物理现象在大自然中通常表现得非常的神秘.因此,我们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教师将这种“神秘化”的内涵转化成现实可感、可知的现象,让学生在“具体”中学习,而不被“抽象”所影响.因此,教师的工作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和对物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快乐,以“趣味”来唤起智慧.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科学故事,播放音频文件等,将这些“插曲”插入到单调的理论课堂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提高物理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万有引力和航天”的章节中,我们就可以引用牛顿在“苹果落地”现象的一系列猜想中所得出的引力作用,然后通过理想模型、圆周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再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以及科学性的猜想,最终所构建的万有引力这一定律的伟大实践过程来丰富导入内容.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航天技术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对科学家们得出的伟大理论的智慧性运用,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

二、智慧讲解的策略

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局限,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用尽我们的智慧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讲解过程中,语言就是这一过程的承载体,而语言包括了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方面.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知识的溪流便是从那里可以发出”.所以说,语言也是教师的第一智慧.因此,物理教师就要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我们常见的现象就是,电视节目里的相声、小品、情景短剧都非常的吸引人,不难发现,这些“艺术”均在语言上取胜,尤其是相声演员在语言表达上的抑扬顿挫、肢体动作的丰富性等,同时这些语言也是充满了智慧的启发性.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生动的语言便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例如,在知识点“速度”的章节里会涉及到速度的快慢,教师就可以在讲台上演示“匀速”和“变速”的行走这一过程.在匀速的时候,保持均衡的步伐前进,在变速的时候,通过时而“健步”时而“慢悠”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再加上幽默的语言,将“速度”的相关知识融合到这一情境中来,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充满欢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就体现了智慧的启发性.

三、智慧激趣的策略

智慧激趣法,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而言,它是在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进行知识探究的一个“有力杠杆”,那就是物理实验,实验是一个表现物理现象同时也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研究的过程,它不是封闭、完全独立的专研,因此,物理学科的智慧激趣就表现在“实验的灵活多样化”上.比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试验合作,其精髓表现在一个“活”字上,利用灵活的学习方法来补充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可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实验中获取知识、感悟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和魅力所在.同时,这也是诱导学生智慧的有效方法.因此,学生相互合作实验的过程也是一种智慧激趣的可行方法.

例如,在讲解“弹力”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搭配合作来演示小车受到拉伸或挤压弹簧作用下进行的运动,让小组最后得出弹簧在其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小车产生力的反作用这一结论.如,在讲述超重和失重的问题时,同样要求各组学生利用弹簧来完成这一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挂一块物体并记下读数,当学生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物体“推到”下方,此时就会出现弹簧秤示数增大的现象,从而得出超重的概念;利用同样的原理,将弹簧秤向下加速运动,得出失重的概念.通过学生在合作实验的方式下,感悟团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合作实验的这一巧妙运用,来激趣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其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智慧教学所表现的方面非常多,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和运用过程.其中,课堂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才属于理想中的智慧课堂,它既有凝神思索的宁静,同时又有疑窦顿开的滔滔不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动静结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效果必须要与学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的自由结合和教师的引导,最大极限地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进而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一个智慧的教学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实验阵地, 是提供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交流园地.物理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研究, 教学过程就应该营造成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智慧的手段比如智慧导入的策略、智慧讲解的策略、智慧激趣的策略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智慧以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智慧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王义华.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方案[J].现代教育, 2011 (11) .

[2]张怡宁.中学物理课堂实践配套方案[J].现代教育, 2012 (11) .

13.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三

上冶 宋文萍

我有幸参加了4月21日——23日的临沂市小学数学联办小学教学研讨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常态课下的高新课堂,感触很多。

第一,常态课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我是一名只有4年教龄的教师,刚刚毕业时教学过程中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主要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虽然在这几年里逐步向新教学理念、新课标靠拢,但是心里总是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四环节处理的不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感觉新课标就是在作秀,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豁然开朗,不是《新课标》的问题,而是我的功底没有达到,没有仔细揣摩教参,教学重难点,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办。

1.认真学习钻研教本教参。认真备课,尤其也要认真备学生。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所以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才能思考怎么教——为什么教——学生的终点。关注学生的起点,是我以后备课有一大重点。

2.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时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14.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篇十四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如今的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进一步改善。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在乎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分上去的代价就是学生死板,一味死记硬背却失去了自主性。殊不知人才是历史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对历史的人文情怀下降,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如何才能兼顾历史教学的人文情怀同时不降低学生的考试能力,基于此,根据我十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建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育方式的主体,那高效课堂教学便是教育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依仗。这其中,不但学校要给予完善的教学设备,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教学知识储备,身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更要有足够的兴趣,要有长足的决心。新形式下,我们抛去了原本沉重的作业负担,教育者运用先进且科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应该的教学质量,同时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效果。

一、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将教育者作为课堂的主体,将高考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对我们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极为不利的。其原因,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将历史的应试性作为历史学习的目的(1)学校以及教育者过分看重一班分数的增减。部分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合格率”,对学生的成绩要求苛刻。长此以往,学生形成惯性以及依赖性,学生的自主能力下降。

(2)身为受众的学生安逸现状,不思进取。在高效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却意识不到这样的现状,仍然沉浸于之前的教学模式中。

(3)学生家长从小就给学生灌输教育者才是权威,教育者所说的话才是道理的逻辑,并以因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冲撞教育者感到耻辱。

2.忽视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人文性

特有的历史事件具有独特的历史情怀,例如成吉思汗入侵欧洲,是破坏周边国家安全和平的侵略战争,而当时的人们却认为这是一件封疆?U土的绝大功勋。面对这一历史问答,可能多数教育者只会给学生念一段利弊得失,却没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意义――以史为鉴,以知兴替。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高中历史老师由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动机,方式方法都难以及时指正。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1.切合学生实际,建立科学目标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育者应牢牢把握此点,做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自己。教学计划应该根据课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不可贪图速度而招致学生理解不了教学内容,参不透其中的历史意义。

2.对历史教学课堂的形式创新,增强历史代入感

首先借助各种新媒体手段在教室内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条件允许的话提前给教育者布置一下背景,增加历史代入感。

其次,教育者要开放视角,就一个有着多元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一次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没有发表看法的学生来总结,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热情。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正史野史记载皆可,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满。

3.把握学生的探究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无兴趣将对学生历史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培养兴趣最大的难处便是找不到学习历史的规律。而历史课程的特点便是分散,很多事件连不成一块对学生的记忆也有很大的阻碍。针对此点,教育者要传授给学生们一些学习历史的规律方法。

4.教育者科学组织评价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高中历史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地方,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作为管理者,不应该一味的去给学生们灌输枯燥的历史知识,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自然。

其次,在完成相应的课堂任务之外,也可以给学生们“留白”,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历史事件起个头留给学生们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来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结语

我国有着泱泱五千年的壮美历史,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背后独特历史意义,并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清楚。身为教育者,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带进门,大部分的历史,都要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亲自体会“身在历史其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5.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五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理念,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所谓教无定法,对于什么模式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目前并没有一个定性的解释。一般来说它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教的高效;二是学的高效;三是师生配合的高效,是教的高效和学的高效的有机统一。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结合本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二、高效政治课堂的措施

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才能不断地接近高效课堂,达成高效课堂。

(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和高效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的课堂会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因为他懂得“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道理,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抽象的理论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将学生的视野延伸到不同的领域。其次,教师还应具备广博的爱心,细腻的情感。他不仅能尊重和引导学生的观点和言辞,更应该予以赞美和欣赏。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无论对于眼前的高效学习还是日后的长久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再次,教师还应具备自觉反思,善于反思的能力。教师对教学及时自觉地反思,不仅可以发现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差距,还可以对课堂成功之处作一定的积累,对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作及时地弥补。及时反思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补充,也是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二)选择恰当的课堂组织形式

高效政治课堂的组织形式,绝不应千篇一律。首先不同的教学模块和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教的方式也应有所差异;相同内容,同一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教学模式也应该存在差别。每个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气质、习惯和授众的不同选择自己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至于具体的教学方式的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最适合,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选取,高效课堂的创设没有统一的范式,应该因学生的水平而异,因教师的个体而异,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异,因教学设备的差异而异。教贵有法,教无定法,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高效。

(三)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理想。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放下架子,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其次,要努力通过教师的语言或表情使教学过程多点善意的笑声。我曾在某杂志上了解到一位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总让学生“大笑三声,小笑不止”。同时“关于微笑教育”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学生喜欢面带微笑的教师,不喜欢教师生气或严厉的样子,因为看到教师的微笑他们会消除紧张感,投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四)采用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

单一、枯燥的黑板、粉笔、教材的教学手段,必然导致低效高耗。而目前教学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声音、形状、图画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把高深的知识简单化,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1) 图片的应用。图片具有直观、形象、逼真的特点。有时候对于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理论,也许需要费尽口舌去讲解。但是一经图片展示,便无须赘言,一目了然。例如在讲《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探究课“做好就业与创业的准备”的教学中,我使用了温总理对就业形势的担忧并配有就业、失业人口数字的图片和徐州市铜牛劳务市场人潮涌动的照片,就非常直观地再现了国内大形势和本地小环境的就业现状。 (2) 音乐和视频的使用。它们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触动人的灵魂,可以形象地传递某种信息。在讲“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时候,在课件中,笔者播放了那英演唱的主题曲《活的就是现在》,“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恨就没有爱,没有孤独就没有明白,没有欢乐就没有悲哀”,歌曲悠扬舒缓,继而激情高昂,学生们沉浸其中,深刻体会着矛盾相互依存,而又普遍存在。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课件中我截取合成了国务院、最高法院、最高检查院分别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的视频,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五)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现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需求,学生想知道的被忽略,学习中的困惑点一带而过,而已经知道的、不想知道或无需知道的,却花了很多的气力,课堂的低效势必成为必然。作为教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即三种能力的培养呢?

(1) 自主性的培养。如在书本知识的处理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总结出知识逻辑体系,归纳出疑点、重点和难点。 (2) 合作性的培养。对于不能解决的疑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先在相互合作中尝试解决,最后无法解决的难题,再由教师集中讲解。这样既深化拓展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大大增强了政治课堂的实效性。 (3) 创新性的培养。如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对于重大时政与书本主干知识的结合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积累,预估高考重要热点,并创设问题情境,然后相互合作予以多角度解答,教师最后作总结补充。这样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成功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三、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当然高效课堂的达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实践中要想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走出以下认知的误区: (1) 教学容量大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落脚点在于教与学的质的有机统一,在加大教学容量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并非内容越多越好,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 (2) 先进教学手段越多越是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PPT的制作等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其使用的原则是少而精。应尽量减少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教学手段,避免喧宾夺主,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3) 热闹课堂就是高效课堂。过份注重课堂氛围的活跃,而设计过多低层次的设问和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而缺少真正的心灵碰撞,思维的交织和创新思辩的火花,必然偏离高效的主旨。

16.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 篇十六

一、激情授课,激发兴趣

(一)利用数学教师的魅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数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一位朴素大方、知识渊博、思维严谨、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最伟大的人。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穿着端正、语言优美、板书工整,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只有“身正人之范,学高人之师”,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数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耳濡目染中会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应当先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中,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教师有一种敬佩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师应该精心构思、合理设计每堂课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以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置悬念、创设气氛、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叩开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凝神思考、跃跃欲试、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猜字游戏”,我给出“非,日,品,王,美”等汉字的一半,让学生猜这个字,学生的求知欲非常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化为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各种资源互动共享

备课是上课前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加油站”,在备课时既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人潜能,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促进教师“共同富裕”。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上课准备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上课效果就会好,集体备课要注重“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案、备课件。

“备教材”,要把数学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要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教学行为应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相同,教师的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精讲多练、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备教法”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法采用恰当,教师教学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学生课业负担轻,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学习兴趣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好。

“学案”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它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设计,题的难易程度与学情相适应。

妙用“电教媒体课件”,创设愉悦教学,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难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一)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一项整体的教育工程,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机制,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激发学生的“精气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升华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生命意识的过程,成为绿色课堂、阳光课堂、生态课堂。

(二)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神经元”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亮点。但学生自己无法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可以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学习来解决问题,小组互学要落到实处,教师要在以下几点下工夫:1.分组:要做到品学兼优和学困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男女比例等方面均衡优化。2.合作:首先要培训学生,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的合作渐入佳境,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分类指导,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的基础情况不一样,成绩一定有差异,进行“好、中、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实行“一帮一”制度。

1.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布置题目稍难的作业,学习上要求更高更严一些,做到“上不封顶”。

2.对于“学困生”“双差生”,首先要帮助他们解除畏难情绪,消除“低人一等,不如他人”的心理,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它作为突破口,及时表扬鼓励,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采取“一帮一”的制度,让一名“三好”学生、班干部、优秀团员或学习标兵,去帮助一名或几名“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分类指导,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争取合作共赢。

3.对于“中间生”,首先要消除他们“比下有余”的心理,然后找出他们“比上不足”的具体原因,再进行分类指导,教会他们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要向前看,增强竞争意识,争取追赶上去,爱拼才会赢。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我所带的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比平行班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

(四)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要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教师评价学生

把课堂评价的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把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反思与提升,学会尝试成功的喜悦,使个性得以张扬,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评价教师

通过教师与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可以很快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学生评价教师

数学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三线八角”,我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把被截直线、截线讲的比较模糊,在评课的时候,一位教师给我提出来“截线”是指两个角重合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这样一来,我的教学能力逐渐提升。

总之,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应以教师创造性教学为主导,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学习为主体,是教师、学生的“双高效”。

上一篇:建筑工程承包意向书下一篇:筑梦砥砺前行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