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文集有感(12篇)
1.叶圣陶文集有感 篇一
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有感
读了叶圣陶的著作《叶圣陶教育文集》,我受到了深
深感触。的确,文中点点滴滴的教育思想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
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
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叶圣陶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临时抱佛脚”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经常发现时间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从《叶圣陶教育文集》这本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想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那就要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时我脑海中想起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叶圣陶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叶圣陶教育文集》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叶圣陶教育文集》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
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叶圣陶文集有感 篇二
一、学习古诗的目的
叶老认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通过教学,学生“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这个见解非常精辟。从古诗中精选部分优美而浅近的作为教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咀嚼英华的过程中,受到五千年深厚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古诗的方法
1. 精讲。
叶老认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什么是“精要”之点?又指点些什么呢?在叶老看来:“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他认为老师要指点,要诱导,要让学生去思考、去领会,而不赞成老师去大讲特讲译文。他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样,教师也可以不讲。”
2. 体会。
叶老把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体会”看作是诗歌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他说:“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这里的“体会”,就是理解作品、欣赏意境的意思。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呢?“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叶老认为,这两件事“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学生“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
叶老曾在《文艺作品鉴赏》中,举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而如果把这十个字组成一幅图画,“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而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3. 熟读。
叶老认为,每首诗讲完后,“最好让学生熟读”。如果老师指导得法,学生“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从而能愉快地背诵。
叶老这些诗歌教学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一贯教学思想。
这篇全面论述诗歌教学的重要文章,没有被收集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因此鲜为人知。尽管这篇文章写在六十几年前,然而今天读来,仍感到他的观点并未过时,其方法是那么诚朴无华,却又那么切实管用。因此,叶老在文中所提及的作法,对我们今天诗歌教学仍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附:《小学生诗选·序》
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的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指学生,编者注)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便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体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这两层功夫,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说,是供给教师参考的。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致,教师也可以不讲,不必拘泥于解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3.叶圣陶——读《稻草人》有感 篇三
稻草人是一个让我上受益匪浅的童话,是中国着名的作家叶老0创作的,这个童话隐含了很多道理,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我想,这个童话也许会影响我一生。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老太太的园子里摆放着一个稻草人,他帮着老太太驱赶害虫,有次见河上有一只船,是一位女士和他的儿子,儿子得了病,口很渴,一直叫喊着喝水,可那位女士没有给他喝水而是继续在河里捕捉鱼,捕了一条鲤鱼,把他放在筒里,刚好就在稻草人的身边,稻草人,不能动,鲤鱼说:“你救救我把,把我放出来把!”可是稻草人动不了,鲤鱼误认为稻草人狠心,就慢慢死去了,稻草人伤心,也倒在地。
稻草人一般意义指农田间用来驱赶鸟雀、防止其偷食粮食的偶人,因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这就是我在没有读过这篇童话前对这个名词的理解。如今读完全文,我的心中却满是沉闷和压抑,那个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挥之不去,可怜的老妇人也一直在我心头萦绕。很久也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
4.读《雷锋文集》有感 篇四
假如雷锋还活着的话,他今年已满60多岁了。前不久,我怀着对雷锋的崇敬心情,去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顺便在附近的商店买了一本《雷锋文集》,这是一本244页的个人专集,收入了雷锋从1958年到1962年4年时间写的诗歌、散文、讲话、日记、书眉、笔记等,回家慢慢品读,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来。
在当时那个年代,雷锋的文化水平是相对较高的,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写了那么多东西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雷锋的写作水平很高。令我感兴趣的是雷锋用他那朴素而又善良的笔,从某一个角度记录下当时那段历史,读起来令人心酸。
我觉得,荒唐的政治大气候是可怕的。政治大气候是一个力量异常强大的东西,它有非凡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雷锋是个好人,举世公认,有口皆碑,雷锋已经成了好人的代名词。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当时毫不例外地打上大气候的印记。《雷锋文集》第一篇稿子是雷锋1958年写的一首打油诗:“人定胜天是真话,鼓足干劲力量大,多快好省齐向前,钢铁任务提前完,决心要把英美赶”。当时雷锋怀着多么真诚的心写这首诗就不说了,而现在看来,这首诗经不住推敲。众所周知,1958年是大跃进开始的一年,那是缺乏科学精神,任凭感情用事的冒进。“人定胜天”、“多快好省”都被证明缺乏科学性。大炼钢铁只是凭空想象、劳民伤财、瞎胡闹的“宏伟工程”。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赶英美只是痴人说梦,开国际玩笑。昔之真理,今之谬误,昔之蓝图,今之笑话,真是历史无情。这不仅使我联想起两个著名作家:郭沫若和浩然。文革期间,郭沫若正津津有味地写:“人民公社正是好”,而浩然写出了《艳阳天》,后来这些作品被称为背叛良心的伪作品。在我心目中,雷锋、郭沫若、浩然都是了不起的名人,雷锋是初学作文者,郭沫若、浩然是大作家,怎么不约而同地写起图解政治的文章,确实令人深思。
个人崇拜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在1959年,雷锋写下了《我的感想》:“毛主席啊像父亲,毛泽东思想像太阳。父亲时刻关怀我,太阳培育我成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雷锋虔诚地把毛泽东当成太阳。当然,雷锋是当时成千上万的个人崇拜者的一员。
走笔至此,觉得这文章很难写,老百姓有句俗话:站着说话不腰疼,若问假如你处在雷锋那个年代,你又会如何?我想,现在只能就事论事,不去假设。在这里应该提一提作家吴有恒写的那篇著名杂文《东方红这首歌》,吴作文指出,《国际歌》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东方红》却说有大救星,一个唱无神论,一个唱有神论,互相矛盾,唱了几十年,后来人们才发现“大救星”之说不妥,不唱它。我想,世界上没有所谓大救星,本来是很简单的科学常识。除了拜神婆,谁也不肯老把大救星挂在嘴上,反复叨念的。然而过去我们却几亿人天天念、天天唱,唱得自己也昏头昏脑,糊涂起来。可见人要做到陈寅恪所说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有多难。
需要声明的是,笔者不是对雷锋个人及雷锋精神产生质疑,而是借雷锋的笔重述过去那一段历史,而雷锋是历史中人,当然要打上历史的印记。雷锋是真实的,他写下的那段历史也是真实的,而那段历史是耐人琢磨的。
宜昌市夷陵区食品药品综合执法大队
郭 薇
5.读《春笋作文集》有感 篇五
这个寒假我读了我们学校自己出的作文集——《春笋作文集》,从中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作文集让我游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见识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知道了伙伴们的童年是多么有趣;经历了许多笔友们儿时惊心动魄的事;目睹了朋友们远大的理想;听见了同龄人们内心的求知欲;明白了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心;看见了大家对伟大母爱的赞美;想象到了好友们成功后的喜悦;领略了他们失败后自己悟出的道理;看出了同伴们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总之,这本书让我见识了、知道了、经历了、目睹了、读懂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这本作文集不仅让我见识了那么多我从没见过的东西,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经历了那么多的奇事、趣事,而且还让我学到了非常多的写作方法。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观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我写作文就是不愿观察,写作文空口无凭,全靠想象,因此文章就显得空洞、乏味,作文成绩自然不是很好。记得有一次,老师叫我们写一篇题目为《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的作文,我拿着笔,看着本子,左思右想,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出来。哎,只怪我平时又不愿出去观察,现在是火烧眉毛来不急了。可有什么办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非完成不可的,只有拿着笔乱写一通。结果你猜怎么着,我把桃树写成是先长叶后开花了。老师看后明知故问,对我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桃树是先长叶后开花的?”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6.叶圣陶文集有感 篇六
巨大的变化切实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周遭境遇, 而境遇的不适又使得艺术追求由自律适从于他律, 这些对个人艺术发展非常不利。也许从这个角度出发, 美术评论家邵大箴把第三代油画艺术家群体称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本文无意对“第三代艺术家”的概念做阐述, 不过从“承前”上看, 我们是能看见作为林风眠的学生, 苏天赐这个名字是和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席得进等这些同门师兄弟名字联系在一起, 也都是国立艺专体系重要艺术家。同时他们的艺术是一种时代的艺术, 这个时代就是中国近现代以来, 西方文化艺术冲击下, 整个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中西融合型艺术的一种追求。这一艺术群体虽没有确切的派别称谓, 但在西画艺术中大胆运用中国画元素, 这种追求是非常鲜明的。
关于中西艺术融合的问题, 自林风眠、徐悲鸿、潘天寿那个时代的个人抉择开始, 从中西融合、中西调合论, 到中西艺术拉开距离的观点;从80年代的油画民族化问题一直到当代对之的反思, 大半个世纪以来是个经久不衰的问题。 不过在阅读苏天赐的文稿和日常艺术交流中, 谈及中西艺术相互融合的篇幅并不多, 但是主张油画民族画的思路是明确的。不过有时候艺术上学术之争容易流入理论家们不得休止的公案对决, 而真正的道理往往却是在艺术家的实干中显现。不过这倒牵扯出艺术创作属不属于学术研究的问题。如果说艺术家只是习惯在实践层面上研究艺术, 做方法论总结。而理论家则擅长在更上层的理念上宏观关照艺术的规律, 因此而证明了艺术实践不是学术活动, 作为话语权的拥有者的理论家们是很乐意这么理解。但历史也证明一个艺术家成功并非只是技法, 这方面的反例有很多, 如院体画、洛可可艺术。荷兰小画派数百技艺精湛的艺术家, 最后烘托而出的还是伦勃朗。再者一个深刻的艺术家在对人类的人文及思想的关注上毫不逊色于理论家。古代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现代的凯勒惠支、波伊斯、基弗等这样的实例举不胜举。
往经验层面看, 中国的笔墨、西画的构架等发展也都纠缠着各种历史、人文的、精神性的因素, 艺术创作本身就包含着对艺术的理解, 及艺术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等诸多学术内容。但这种学术成就往往不是通过上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下引康德、黑格尔来佐证的, 如石涛老人是通过一生辛勤作画, 通过作品及其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来实证了其所谓的 “笔墨当随时代”。
关于中西融合问题, 潘天寿通过其作品证明了中国画凭借自身本体可以实现自新, 走向现代。林风眠、苏天赐、吴冠中等又通过作品表明:中西艺术相互交融, 使得西画在中国得到更好地传播与发扬。再看我们在语境问题、话语权问题、后殖民文化等中西艺术问题上不断争执的今天, 似乎已经遗忘了在林风眠时代, 中国的艺术家在美术最前沿的现代艺术上与世界同步, 且已经形成成熟的流派。
“北有吴冠中, 南有苏天赐”, 这种称誉时常在网络中看见, 研究苏天赐就不能不谈起林风眠, 作为林风眠的助教和关系最密切的学生, 林风眠对其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艺术上的中西融合, 林风眠认为绘画无所谓中西之分, 林氏的绘画虽借助中国画的毛笔、宣纸, 表达的也是中国式的意境, 但却是西方现代绘画的构架, 林氏绘画从笔墨上来说与中国画的“锥画沙”、“屋漏痕”大相径庭, 且与中国画的布局、构图离得也远, 更不是传统的西画。这和当时国际上自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开创的追求形式变化的潮流是同步的。 林风眠艺术毕竟是座高峰, 其从油画到彩墨画的各时期画法变化很大, 也留下了很多可供后继发挥的空间。但苏作为一代大家林风眠的重要学生, 并没有停留在老师的基础上。甚至还有意的与老师拉开距离, 苦心孤诣地往荆棘丛生的地方开拓。77年苏在给他林师的信中写到“……当然从您那里是可以得到很多东西的, 但我觉得捞取现成就是对您的偷窃, 我知道您对我如果还认为可以期望的话, 是希望我能走艰苦一点的道路的。”
我们看到苏天赐的艺术始终定位在油画艺术的民族化角度上, 也就是说始终坚持的是油画。这种抉择和时代是吻合的, 毕竟在中国自49年到78年, 中国油画艺术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状态。而80年代的中国艺术因为缺课太多, 只能忙于应付洪流般涌入的西方美术思潮。关于民族化问题。80年代的不少观点认为“中国人画的油画就是民族的”、“先把油画学到手, 然后再谈民族化”。对于如上观点, 苏在1978年撰文《从油画风景到民族形式的探索》谈及民族化问题。 苏以佛教艺术中国化为例, 证实外来艺术在中国有个改造过程, 需要几代人进行努力。我们在他87年从法国寄回的信中看见这样一段话“出来看看以后, 开了眼界, 弄清了一些问题……越发觉得应该搞有民族特色的东西。”
苏在87年日记中写道:“所谓学到手, 不能走西方同样的路, 不可能, 人物的明确的形, 冷暖的鲜明, 如何用在中国人身上?永远在后面。可是黑人雕刻, 中国壁画人物, 浮世绘, 都地道的是现实中的人物, 艺术方法产生于现实, 要寻找自己的方法。”
如上的文字我们也了解到苏天赐事关西画民族化问题, 苏主张一种能动地把中国因素融进油画艺术中。毕竟“中国人画的油画就是民族的”有伪命题之嫌, 因为简单忽略了西方与东方的区别。值得分析的是众多人赞成的“先把油画学到手, 再谈民族化”的观点, 这个观点看似合理, 但油画艺术并非只是个静止的事物, 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数百年时间, 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经了多种形态, 直到当今更是无限纷繁的表象, 那么学到手到底是把什么学到手呢?是学院派还是印象派呢?是表现派还是装饰派呢?当然一般人认为学习西方油画的正宗当然然还是古典派入手, 中国人只有吃透了古典, 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苏氏在其授课与教学录像中分析过这个观点, 他认为一个艺术的时代不管在历史上如何伟大、如何辉煌皆是不可重复的。我们知道, 西方绘画的古典时期始自文艺复兴三杰, 到普桑时代已经是末期, 安格尔是最后的集大成者。为了对抗巴洛克艺术中激荡的形式, 艺术学院诞生。学院派艺术奉古典艺术为圭臬, 继而形成类似中国清四王那种笔墨集成型的僵化的艺术, 这种情况在安格尔时期的学院派中特别明显。艺术家在独立创作前先得花费巨量的时间去谙熟古典的程式、规范, 以及慢工出细活般的写实技巧。学习美术变成极其繁琐的事情。其实这种思路在徐悲鸿时代便已成气候, 徐所谓的写实, 其实也就是他在法国学习并引进的学院派美术。学院派美术的程式化训练在俄国的契斯恰科夫体系得到加强, 又把素描细分为前期学习上的素描和创作用的素描, 而前者的素描当成一种格式占据学习的主要时间。建国后, 作为革命宣传所需要的苏派美术在中国进行行政性推广。
关于在中国大一统的俄罗斯学院派训练法, 苏天赐在许多文章中、教学中皆表示出否定, 79年给子女的信中谈起罗马利亚艺术家巴巴时的中有这么一段话:“苏派的画法就是契斯恰科夫教学法的二世子孙, 他们追求的质量感是表面的。而巴巴是吸收了17世纪西班牙和19世纪法国的好的东西, 是要企图深入到事物里面去的, 不摔掉苏派的框子就进不到里面去。”
西方的古典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复苏了古希腊的写实特征, 在其中融入了或崇高、或浪漫、或英雄般的情怀的一种艺术仅存在于一个时代, 后世的仿效只能习其表面, 成为日趋僵化的诸多变体, 而不可能说又创造了一个古典时代。而我国则是在大一统的状况下, 无数的艺术工作者把俄式的这种学院派变体又重复演练了三十年, 这种违背艺术本体规律的倒退实在是惊人。汤因比把文明的产生是对一种特别困难的环境进行成功的应战的结果, 而文明衰落的原因是面对外文明的挑战其自决能力的丧失。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油画这个画种从上个世纪初系统引进中国已经一百年, 且历经了数代艺术家辛勤努力。该引进的都引进了, 甚至极端化的东西也尝试过了, 在这个前提下, 我们何以不看清自身的优势, 从而做出自己的应对呢?
而绘画发展上, 在西方的某些阶段也经历着痛苦, 当印象派画家发现他们追求色彩的自由同时, 也陷入了对自然被动照搬的自然主义泥坑中去。当时的塞尚提出要把印象主义和古典主义相融合, 这种想法是不可思议的。而人们不察觉出很难的事。是因为有人做出来了。古典主义是坚实与秩序, 取消了散漫的笔触如何表现出印象世界那种颤动着的光色呢?这的确是在向不可能挑战。当然这个问题被塞尚通过色块边界造型给解决了, 实现了绘画往现代转型。那么我们如上说到苏天赐走得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 难在何处呢? 油画做为一粘稠性的绘画媒介, 适合表达厚重、朴实的意象, 而过多融入中国画意气肯定会使之失之轻浮,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或者像与中国画材料相近的水彩那样, 对中国式的意味浅尝辄止, 在国内也有相同追求的画家吴冠中, 在其灵活生动、点到为止的作画风格中获取了一片自由的天空。而苏氏既想贯注以十足的中国式的诗情、气韵, 同时不想偏废油画材料本身的那种厚重效果, 在没有现成的样本情况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的确是难题。
早在四十年代, 苏天赐接受林风眠劝告对于绘画中的线条进行研究, 起初是用毛笔勾勒波提切利、拉斐尔等人的作品, 然后注意到商周铜器、汉墓壁画、画像石、白描、敦煌艺术中的线构成。在其代表中《黑衣女像》中我们看见一种流畅自然而又贴近人物结构的用线, 这种探索在俄派美术统一时停止, 然后在70年代末期又恢复。但这时的用线更带有一种敦劲、朴拙的汉隶意味。苏天赐文章数次提到他与画报上所见的一幅汉墓壁画的画页, “此画通幅灵动, 笔意洒脱粗放, 寥寥几笔, 便觉人物神采飞扬……加上壁画剥落造成的肌理感觉, 便呈强烈的感染效果, 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引发出很多的思考。”的确中国艺术之所以早熟于西方, 在于中国对于线条的研究较早也较成熟, 中国造型艺术以线为主导, 引书入画, 线条也是中国画的基础。而中国青铜器、 汉画像石、墓室壁画等线条概括、简练、富含具有感染力的力度, 加上经岁月侵蚀斑驳的效果, 这种深厚朴拙的韵味加上诗意般的色调渲染的确能产生出奇异瑰丽、且现代感极强的绘画艺术, 其中既有中国画中诗意, 同时油画特性中那种斑驳、拙朴作为线条沉着地支撑着整个画面。而关于西画有面没线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 线条是绘画的骨骼、造型的支撑、艺术家精神气节的体现。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
最后一提的是苏氏关于对于美术史的看法, 在学术的层面上, 苏天赐眼中的美术史是带有图像进化论特点的, 他认为:文艺复兴到近代自安格尔, 是三维的建立然后逐渐又转为二维的过程, 最后从梵高开始, 东西方的色彩和形式展开交流。这种美术史观与其形式感较强的绘画追求是吻合的。 不过苏天赐对这方面展开的论述并不多, 而他所撰写的文章很多的篇幅是对艺术中真、美、朴实、拙朴做出诗意般倾心的描述, 且不时地谈起他童年时期的故乡梦幻般的美景, 失去的那只心爱白鹭, 以及烟雨朦胧的江南。优美的文笔中体现出的是一个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和其通透的人格。如果说对艺术的理解会因时因人而变化的话, 这种诗意人格却支持着他一生的艺术追求, 是为其永恒。
参考文献
[1]《苏天赐文集》三卷, 刘伟东编, 2009年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2]《中国油画十家-苏天赐》, 王鹤主编, 2004年12月第一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
7.读《李开复文集》有感 篇七
有效执行,迈向成功的阶梯
—读《李开复文集》有感
当我们在为自己的执行力感到力不从心时,无数成功
人士的经验和案例告诉了我们关于有效执行的核心法则,这就是:野性的干炼与智谋+果敢的行动与思维+周密的布控与合作!李开复在他的文集上也这样写道:迈向成功的阶梯就是有效执行,有效执行的关键是提高执行力。对于我们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而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在于计划和执行,有了计划和想法,不去有效执行,再美好的理想也是幻想,只要做好持之以恒的思想准备,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为每个阶段性目标做好周密的计划并执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
提高部门效益需要团队的高度执行力,而每个员工都
具有执行力才能够壮大团队、实现团队的执行力。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为井队做好随钻服务,如何提高个人的执行力,通过阅读《李开复文集》,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要提高个人的执行能力,必须解决好“想执行”和“会
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的行动。有了自动自发的思想就可以帮助你扫平工作中一切挫折。在执行某工作任务时,要端正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不怕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所以要提高个人执行力就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所有的工作,有制度,有措施,重要的就是态度问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工作中提高个人能力,要时刻牢记执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要视服从为美德,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怀着热情去做,真正做到诚信做人,勤奋做事。
二.明确目标,和谐团队:
目标明确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才能帮助执行者获得成功。在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后,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目标设定过高或者太低都不适合,客观评价自己和目标的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去认真执行。同样要提高个人的执行力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在别人寻求帮助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要主动帮助同事,坦诚地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执行力的存在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而这个工作环境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自己所在的团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提升自己的执行力,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通过同事间的团队合力达到完美执行的目的。
三、脚踏实地,开拓创新: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取,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的同时,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闯市场、创效益上。围绕闯市场提出发扬“钻头”精神,树立“没有穿不过的地层,没有攻不破的难关”的信念,为公司各井队切实做好随钻服务工作。在设备修理、精细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提倡“要把干毛巾拧出水来”的理念,加强成本控制,严格预算管理,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随钻人才培养方面,立足当前制定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培养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促进其岗位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提高随钻人员的发现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做任何工作,我们都需要具有效的执行力。
8.读《毕淑敏文集》有感 篇八
毕淑敏老师是我敬佩的作家之一,读她的文章是一种超级的享受,在享受中你会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有神闲气定的思考。
读毕淑敏写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读完以后,心里被她的文字淋漓尽致的感染和震撼着!毕淑敏用冷静有哲理和饱含爱的语言,以对孩子谈话的立场,真实地剖析了自己在“打孩子”时的痛苦心理,叙说着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挚而又明理的厚爱。文中写道:“而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每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 , “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 “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这些语言文字深情而饱满,在冷静的思考后,娓娓道来,就像母亲打了孩子后,又抚着孩子的痛处悲声啜泣一样,使我读后心里为之震颤!
读毕淑敏写的《回去问妈妈》,文中写道:“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给众人一个机会,让他全面搜集关于一个人一个时代的故事……” 文中讲述了她无意间听到母亲说的一次经历,猛然发觉要珍惜现在,快与母亲多交流你不知道的点滴感动。 “母亲,那是多么美好的称呼,它是爱的凝聚,更是鼓励我前进的力量”!
读毕淑敏写的《狂野与城市》,文中写道:“…… 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狂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狂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狂野一旦反扑,人就一筹莫展了……”毕淑敏写出了舒缓宁静的狂野与激烈喧嚣不己的城市的差别,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这篇文章毕淑敏是文章真情与真知于一体,细腻与大气与一体,集平凡与深刻于一体,集耀彩与华章于一体!
读毕淑敏 写的《提醒幸福》,文中写道:“……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感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会像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毕淑敏在《婚姻鞋》写道:“……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 “当鞋确实伤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字里有哲学,令今人深思!
读毕淑敏的文章,读到的感觉是她文字的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冷静和善意。她的文章颇多,她的散文涵盖了对文化的的思考,对艺术的感觉,对人生体悟等多种类型;她的文章多数反映出她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性认知和理性的思考;她的多数文章反映出她在散文创作上 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她的敏感、细腻、唯美的特质,带给散文自然、优美、直达人心的魅力。因此,王蒙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和行为方式。”
9.读朱自清文集有感 篇九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是朱自清的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的动作,让我潸潸泪下,短短一句话,却能写出最真实的情感!
《背影》讲述了一个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故事。它让我认识到了伟大的父爱。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关于父母的爱的诗千句万句,可关于父爱的诗往往总会少很多。从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童谣传遍世界,而却没有关于爸爸好的童谣。我常常想,生我的是妈妈,照顾我的也是妈妈,我应该感谢的是妈妈,而爸爸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摆设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上了小学,“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常常会成为我们的作文题目,我却十分反感,父爱是什么?生我们的不是夫亲,更别说照顾了,有时连半夜十二点也找不到他的人影,还谈什么父爱?
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重新认识了父亲,我重新改变了对父爱的想法……
星期五,与平常一样,我在午托班等着父亲的的电话,“丁零零”手机声响起,我就知道了父亲即将来接我的消息,“喂?”“下楼,今天我们坐公交回家,车借别人了。”“什么?挤公交?你为什么把车借给别人啊?我们自己也要用啊!”我说。
一下楼,父亲就勾着嘴唇,温柔的说:“书包给我,我来背!”我心安理得地把书包“丢”给了父亲,一边自顾自的走在了前面,哈哈,虽然我是我们家的小公主呢?帮俺分担一些重量也是应该的!我幼稚的想着,却没发现父亲的身上那好几包东西。
到了车上,我立刻抢走了仅剩一个的位置,忘了背着好几包东西的父亲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却无处可坐。我哼着歌,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爸爸,您一天工作辛苦了,肯定累坏了,来,您坐!”稚嫩的声音成功地把我吸引住了,我寻找着声音的来源,一个看似6、7岁的小女孩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他的爸爸,他的爸爸笑嘻嘻的抱着她坐下了。
我看着看着,似乎想到了什么,问:“爸爸,你一个月的月薪是多少?”“五千”“那,你车保养呢?”“两千,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没有。”我摇摇头,午托班费一千二,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就两千了,父亲车保养两千,加起来就四千,那父亲只剩下一千元去吃喝玩乐!我惊呆了,自从父母亲离婚,,抚养权就归在父亲那儿,吃喝住都是父亲,而我,从不会去体谅父亲要不是这个小女孩的话启发我,那我现在好不是……
我站了起来,我位置让给了父亲,“你不坐吗?”“不了!你坐!”我与爸爸相视而笑。
10.读《刘墉文集-萤窗小语》有感 篇十
闲暇之余,又重读了刘墉。《萤窗小语》是他的早期作品。他善于以小见大,从生活的繁琐点滴中悟出人生的各种真谛,深入浅出,又耐人寻味。
《戒烟》是文集中不太起眼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刘墉有一位“瘾君子”学生,某一日,忽未见其抽烟,于是询问何故,学生答曰:戒了!并笑言戒烟并非大不了的事,他早戒过好多次了。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情节,就是借着戒烟这阳的小事,在三言两语之中,道理已经清清楚楚地摆了出来:“把成功看得容易,将失败不当一回事,勇于发誓而怯于实践,这大概是人们的通病!”
一段很直白却很实在的文字,也许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然而却说不来其中的奥妙。我们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理所应当,有着太多太多的不以为然,其实这就是生活,生活给我们很多,索走得也很多。
11.读毕淑敏散文集有感 篇十一
中牟青年路小学
朱合琴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感惭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像大海,我只用手捧了几滴。浩瀚的书海,我只窥其薄薄的几本。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愚昧,好在现在开始还不算晚,于是,近期买了很多书。
特别是多买了几本毕淑敏的书,大部分是散文,以前看过她的很多小说,非常喜欢。迄今为止,她已发表近四百万字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北军旅生活作品中,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除去西藏生活与做医生的特殊经历,还有就是她做女人,做母亲的天性使然。
我很崇拜毕淑敏,特别爱读她的散文集。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写得妙趣横生。
我喜欢毕淑敏的文章,喜欢那种轻松有趣的风格,我一直喜欢轻松有趣的东西,她写的不但有趣,更是发人深思,觉得很有意义,把一些大道理都写得简单明了,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的脑袋。谈论死亡,毕淑敏不惧怕死亡,这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要害怕呢?就像我们要进行新陈代谢,大自然新生代替死亡一样正常。我尤其赞同她的死亡该回归家庭的观点,如果明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却要不断在医院折腾,费钱费力所有人跟着受罪,何苦呢?我希望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吃好点,喝好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人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安详平静中死去。并且我也不希望家人太过伤悲,只要他们继续快乐幸福地生活就是我幸福了。谈到教育,毕淑敏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经很痛苦还要唠叨不已以为这样效果好,会让孩子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忽然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的父母,由于繁忙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保护,伤害了孩子也不知道。我们的批评教育或者赏识教育也该有个度。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来解释“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忽视个体尊严和个体价值、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接着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了“我很重要”理由:对生命而言,每一个生命来之不易,我们没有权利和资格说不重要;对父母而言,我们是他们慈爱的对象,幸福的中心,我们不敢说不重要;对爱人而言,我们是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不忍心说不重要;对子女而言,我们是他们的靠山和慰籍,我们没有胆量说不重要;对朋友而言,相交多年密不可分,我们不好意思说不重要;对事业而言,我们就是创意,就是新设想,我们无法说不重要。面对着这么多无法拒绝的理由,我们怎能不说“我很重要”?而且应该是由不习惯说到大声地说,从“我对自己小声说”到“响亮的对世界宣布”,我们应该有这份勇气,因为能大声说出“我很重要”,就是心灵对生命的一种庄严的承诺。也许你很平凡,也许你很普通,你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不会在史册上永垂不朽,但是,你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走一遭,就注定了在你个人的历史上也将是一片辉煌。因为,对你的父母来说,对你的爱人来说,对你的子女来说,对你的友人来说,对你的事业来说,你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你确实很重要,这就是作家毕淑敏对生命的解读。如果读者你能理解,那么,你一定会不看轻自己而好好地活着。
其实,每个人在世上活着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为何不珍惜这几十年的光阴,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奋斗着,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她应有的光彩呢? 尚且,只要我们无比重要地生活着,我们就无愧于心灵对生命的许诺!“我很重要”这句话我们太久太久没有说过了。读了这篇散文,有一股冲动想说这句话。也许年幼时就曾经说过,那时觉得自己和了不起,很伟大,长大了一定会是一个重要级的人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慢慢地成熟,开始懂事有责任之后,这句话就只能卡在喉咙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一下别人,而常常忽略了自己。于是“我”作为个体被遗忘在角落。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对“我”这个概念淡忘,麻木。很多人经常会这样想:即使没有我地球一样转动。街上依然车水马龙。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没有我,大海还是那个汹涌澎湃的大海。这种念头不知打败了多少渴望成功的人,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其实,我是重要的,因为“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我很重要,我是特别的人,全世界只有一个我,我应该爱我,爱这个样子的我,爱现在的我,也爱将来的我,我是伟大的。假如我不存在了,世界上就会少一个人在海边看瑰丽的旭日。我应该多给自己一些赞美,让我感觉自己很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要信心,才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掘自己的激-情,才会面对成功和失败的挑战。这就是毕淑敏充满智慧和对人性理解的睿智文字,读她越多,越喜欢。下定决心,以后只要有毕淑敏的书,我都要认真研读,用心体会,让她的美丽和智慧让我变得也越来越优秀。
12.读《加缪文集》有感800字 篇十二
读《加缪文集》有感800字
这是一个关于雅克的故事。主要记叙了雅克少年时天真无瑕和调皮捣蛋,还有伴随着这段多彩年华的种种生活的艰辛。极度俭省的外祖母、战死的父亲、眼盲的母亲。当然,还有他那些聪慧的玩伴和恣意胡闹的沙滩经历。通过阅读,我发现全文的记叙感情大多带着冷峻的漫不经心。可是,每每作者的笔墨触及雅克那无忧的生活和调皮的心态,作者就好像变得爱怜起来。我猜这种温暖的情感色彩可能是出于作者对自己的孩提身世的眷恋吧。而后,当作者写到雅克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时,情感似乎突然变得晦暗了,转而是一种哲理性的诗意的同情,这种同情,伴着雅克内心的童稚的慰藉,将黑暗描写得无比明亮了。小说开篇写的是雅克父亲和母亲生下雅克的情形。那是一个雨天,一切显得匆匆忙忙。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和还有无尽的黑暗里。然后,雅克降临了:“她站了起来,两个男人看见病人身旁有个血淋淋的难看的东西,似动非动,发出一种持续的声音,吱吱哑哑地好像来自地底下,几乎不易察觉。”马上,在一片朴素的欣喜中,远处传来了战火的召唤,父亲毅然投入了进去,然后就只剩了一具枯骨,一个坟墓。“高麦利·亨利,在马恩战役受了致命伤,1914年10月11日死于圣布里约。”人生的意味在巨变和悲喜中达到了极致的层次。可是,母亲由于双目失明不能到坟边细细流泪,于是,年青的雅克去了。在父亲的墓碑上,他发现地下的父亲竟然比自己还要年轻。这时,柔情、爱怜还有震慑瞬时充斥了雅克的心胸:“在凝固的他周围,在这些他不忍目睹的坟墓之间,接下来的时光本身被击得粉碎,岁月的脚步不再是齐整地追逐着那条流向终点的大河,它们只不过是碎裂声、激浪和漩涡„”终于,他发现了,在这阵奇特的眩晕里,这座所有人最终都要建立的雕塑,正随着岁月逐渐变得坚强,人们在此默默地消失,等待着最后的风化碎解。“他不再存在,只剩下这颗惶惑的心,抗拒着死亡的威胁,在这世上苟且偷生了四十年,这颗心总是以同样的力量冲击着那堵将他与整个生命的秘密隔开的墙„在死亡之前,最后为了生存而去弄个明白,哪怕一次,一秒钟,却是从来不曾。”就是在这躺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父亲的坟墓跟前,年过四十的雅克第一次感到了生命的荒诞和可贵,可他正在懊悔,四十年的人生最终的重点就是躺入眼前的一座座墓碑,而他利用四十年干了什么,这时的他却迷惑了。死亡,从来不曾离开过,而生命,在死亡的威胁下似乎变得非常愚蠢。他正在寻找,寻找一种摆脱荒诞的办法。可是,面对着父亲的坟,面对着眼前隔离生与死的神秘的墙,他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已经消逝的四十年生命充满愧疚。
往后的事,写的是雅克幼年时与外祖母、母亲,还有玩伴、老师一起的时光。这些时光,在我读来,到处渗透了作者深深的怀念和憧憬,还有一丝淡淡的惋惜。可不么,我觉得雅克活脱脱就是加缪的缩影,这是加缪为自己所作的传记。眼盲的母亲,保持着几乎丧失了微笑能力的木讷,默默隐藏在黑暗的角落,感受着时光和外界的嘈杂,我想她心里该是空明一片的吧。世界的一切,对她来说不过是每天的呆坐、屋里生计的催赶,当然还有雅克那小小的身体,那调皮的笑声,那满身泥灰和不小心擦破的厚底鞋。这里的笔触是多么的动人。可当
描写到外祖母那深沉的咆哮,还有几乎有些变态的简省时,作者的感情虽说有些不耐烦,但总体来讲还是充满爱意的。故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就是雅克的老师。当雅克考上重点高中时,就是他专程劝说外祖母不用担心学费的事。而且在雅克备考的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为雅克提供专门的单独辅导,这对雅克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估计作者大概也有一个这样的老师,时常能给予他人生意义上的鼓励与引导。
【叶圣陶文集有感】推荐阅读:
读散文集有感09-21
读张小娴散文集有感06-14
叶圣陶荷花赏析08-19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07-07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录09-20
写景作文:牵牛花叶圣陶09-22
《感受叶圣陶的语言特点》教学反思09-09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11-05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1000字左右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