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共13篇)(共13篇)
1.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一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王春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 北京100070)
摘要:本文从教学认识的角度探讨了“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结合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对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讨论。关键词:综合英语,主导─主体,教学认识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eacher-led, leaner-centered‟ Approach in Teaching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Wang Chun-hua(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role the „teacher-led, learner-centered‟ method plays in constructing an environment capable of enabling learners‟ autonomy.The discussion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urriculum in teaching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to English majors by creating activities which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control over cognitive and content aspect of learning.Key words: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teacher-led;learner-centered, didactic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大纲》,2000:2)
显然,大纲强调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应该是学风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养成的过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无论在语言观念还是在认知策略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而且学生的某些错误认识阻碍了语言知识的获得和应用能力的 提高。比如,很多学生不懂得“做中学”的道理,把知识当成技能。总想等自己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能把英语说好的时候再开口说,因此他们总是害怕犯错、逃避回答问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影响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如果此时还盲目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对学习的监控能力就得不到提高。我们还发现尽管很多学生认为跟外国人能学地道的外语,但由外籍教师任教的口语课,有时三十人的班级最后只剩下几名学生。当然这里有学生的问题,但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在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和能力。
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教学论认为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认识,是教师教学生认识,是学生个体在教师主导下,主要掌握人类历史经验,认识客观世界和发展自身。(王策三,2002)它强调学生主体活动是教学认识实现的机制,是联系教学主导,主体、客体的中介、桥梁。学生主体内部活动在教学认识中,发挥着选择功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客观能动性。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校学习和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认识论把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作为教学认识有效展开的心理机制,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动协同性。
关于教学认识,三百多年前的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说:“教学论(didactic)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他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1957)为了达到这样的理想,很多教育家、心理学家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教”和“学”的关系。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教师的“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通过它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科夫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组织教材,采用正确的教学结构是教学促进发展的根本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也旨在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 料去发现事物。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理论认为要使接受性的学习有意义,必须符合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主动地将所要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的倾向性;具有适当的知识进行新旧联系。因此,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彻底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少而精的讲授,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但是若要把机械的、注入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有意义学习,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态度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激发和培养。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维特罗克的“学习生成理论”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认为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完成该信息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与其思想高度一致的建构主义理论更是强调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也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强调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倾向,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规划一切可能的情景和机会,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但是,为了避免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而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教育信息的唯一的直接来源,学生可接触的知识已远远超出课本的范围,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意义的、主动的知识建构。如,他们可以从教育网站、电子书、学习课件、音响制品、软件库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教学信息,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才更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免淹没在无穷的信息中而迷失方向。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就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学与教”教学理论相结合,取长补短而建构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利用一切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仅能进行独立思考,而且能拓宽思维的广度、加强思维的深度。通过对学生情感、兴趣、态度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主导─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得以实现的关键。首先,作为外语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要使学生喜爱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口头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语调要做到准确熟练,生动形象。只有当学生从审视的目光转向信任、欣赏的目光时,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过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转引自区培民,2003)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一个教师讲授的内容,每一个学生接受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体现了学生主体内部活动的存在,证明学生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的。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和探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以达到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交流。2.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主导─主体”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以及“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视学生为发展着的主体,借助教材、教学手段、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学生发生相互联系,教师主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成败。因此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建设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
课堂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教学活动应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化。如在讲授现代大学英语二册第五课Say Yes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种族歧视问题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下列信息:1.What is Racial Discrimination? 2.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s.3.Ku Klux Klan.4.Jim Crow Laws.5.I have a dream.(speech)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堂展示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了学习外语的信心。笔者还推荐给学生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电影和书籍。如:《辛德勒名单》,《卢旺达饭店》,《撞车》,《钢琴师》,《根》,《汤姆叔叔的小屋》,《安妮日记》,《拉贝日记》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文化信息成为教学目标的共同媒介,使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相沟通,延伸课业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外语学习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体、句 型和词汇的学习,而且更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探索、认识世界的学习。
语言学习既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也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尤其在外语学习中,学生学会如何占有知识,“消费知识”是一个掌握过程,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领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课文变成为知识再生产的原材料。如在学完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 一课后,鼓励学生学习运用数字阐述观点这一写作技巧,就有学生写出了下面的文字:If you are looking for an explanation of why many undergraduates are stuck in job-hunting, you need only look at the numbers.On one hand, each year more than ten thousand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end undergraduates to the society.This amounts to several million students who start the job hunting.However, the best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no more than a million positions waiting to be filled.On the other hand, graduating from an elite school, the students, who are knowledgeable and skillful, always cherish the hope that one day they will get a perfect job.显然,这种把阅读视角转向写作视角的引导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使课堂学习充满挑战与创新。
其次,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弹性设计。因为实际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无法预测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的具体进行状态灵活调整教学安排,为师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创造契机,为师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提供可能。如在一次例行的课外学习成果报告活动中,一位同学向班里汇报了她读到的一则关于安乐死的新闻后,马上有同学提出了反对的观点,随后很多同学纷纷加入讨论,很快形成了两大阵营,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真实情境,笔者把平时只占课堂3-5分钟的活动延长至15分钟。由于话题是学生自己带入课堂的,所以讨论很激烈。这次讨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现了在语言表达、思辨能力上的不足,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不知不觉中教师就把可观的教学方向、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内在的要求。
再次,学习策略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解决这一难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设计策略、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也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学习策略。他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束定芳教授在他的文章中也指出:“我们评估一个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该看他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他解释某一语言现象是否成功,他完成了多少教学进度,组织了多少教学活动,而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了学生多少自主学习的策略,整个课堂教学对短期和长 期的教学目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束定芳,2006)
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学生计划、安排、调节和评估自己使用认知策略的能力,)对外语学习的成功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使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提高语言组织、归纳概括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知道所学材料对今后学习的意义,以及对学习任务采用何种策略等。3. 实施真实、可靠,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施真实可靠的学习评估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针对学生的任何教育评估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使学生了解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系,既不会为眼前取得的进步而骄傲,也不会为暂时的困难而气馁。
②要使学生能够顺利获得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学习策略和具备的能力,就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并得到相应的训练。就英语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吃透大纲,帮助学生达到专业四级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
③应该给评估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及时、清楚、易懂的反馈结果。教师通过每课的测验、学生的习作以及课堂演示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予以纠正。
④评估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策略和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情感反应。有的学生由于基础稍差,进步反映在语言运用能力上与基础好的同学有一定差距。但这些学生确实努力认真,与自己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连续的评估,使学生获得个人发展的纵向资料,获得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就感(a sense of achievement)。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达到完美,但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保持足够的兴趣。正如一位学生在给老师的反馈中写道:In this semester, I have found some sign of my progress, and my confidence gradually grows, especially when I heard my sound recording being played in the class, when you put “good” on my quiz paper, When you asked me some questions which I can answer correctly.尽管学生的语音语调还有不足,但学生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就会有动力,随着他们能力的不断提高,自然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主动纠正。
总之,民主的评价应该综合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评估是为了提升涵盖了自制力、热忱、毅力和自我驱动力的情绪智商,使智力和情感产生互动效应,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主导——主体”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课程讲授或灌输,也不是让学生完全的放任自流,不是学习自由化,而是学与教的有机统一。它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既强调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意识的树立和环境的创设,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它是以“能力”为目标教学取代以“分数”为目标教学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参考书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21-29 [2]Christopher N.Candlin & David R.Hall.自主性研究与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2 [3]林立,王之江,人本主义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6]王策三,教学认识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7
2.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二
一、大型开放式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即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缩写为MOOCs) 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开放教育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融合在一起, 最终目的是高校通过网络课程来实施全部教学过程, 使全世界有学习需求的人都能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这一概念在2008年提出, 此后, 随着Coursera, Udacity和Edx这些慕课运行公司商业资本的大规模投入以及美国高等教育界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的纷纷加入, 慕课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的同时也给全球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2013年, 中国的一些知名高校, 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也陆续加入到了国际慕课运行平台。
慕课具有大规模的开放性特点。与传统的教育相比, 慕课允许任何人免费注册和学习, 学习者不需要缴纳学费, 也不进行入学考试。开设的主要课程与现实的课堂同步。因此, 学习者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在网上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慕课的大规模开放性让信息时代的教育无处不在。目前, 全球“慕课”课程已超过450门, 平均每门课超过3万人注册。
慕课实现了全方位在线。传统的在线教育更多注重的是教育课程的内容层面, 慕课实现的是全方位在线, 即利用云技术平台, 把教室和学校放在“云端”, 从入学注册、学习、讨论到辅导、反馈、作业、评价以及课程考试和学习认证等教学全过程管理完全实现在线。同时, 慕课平台还能够自动产生并保存大量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数据, 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时间, 互动讨论和提问的内容和次数, 作业完成情况, 反馈及评价等, 有助于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保证学习效果。
慕课是优秀教学资源的汇集, 它的教学形式虽然以网络视频课程为主, 但又有别于以往的网络教学视频。慕课包含了课前、课中及课后完整的学习链。课前, 慕课会为学习者提供详细的课程介绍和学习大纲,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门课程。课程进行中, 它会提供精致的教学环节和设计, 它不是单纯的课程视频, 而是基于知识点的课时长度和课时数的相关知识素材的融合汇聚。课后, 慕课强调学生课后的学习效果, 所以它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之间的互助和评价反馈等。另外, 慕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课程测试, 学习者可以根据系统评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大学英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及方法;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 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大学英语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大学生英语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教育模式, 也是深化大学英语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英语的创新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拘泥于固有的理论, 而是鼓励学生体现自己的个性, 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创新的能力;大学英语创新教育也应该是一个民主和开放的教育, 民主体现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师生应该是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的关系, 开放体现在教学的灵活多变, 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 而是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融会贯通并不断改进, 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大学英语的创新教育更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 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勇敢接受新鲜的事物, 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础。同时, 大学英语创新教育要坚持互动原则, 课堂上, 学生要有足够的自我思考的机会和充分去表达自己见解的自由, 另外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更多的互动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法, 也是大学英语创新教育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英语创新教育仍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 没有正确又扎实的理论做铺垫,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很容易出现偏差。
三、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创新教育模式
利用慕课本身就是大学英语的一种创新教育, 也是大学英语这门课程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大学英语创新教育和慕课有共通点如: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 都注重互动等, 大学英语慕课如何更好地体现创新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大学英语慕课前。
大学英语是大学阶段的公共基础课, 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做铺垫, 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为保证慕课的效果, 在慕课前可以加入英语水平网络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词汇量和基础语法掌握情况, 改变传统考试思路, 注入更多的网络娱乐化元素, 如考查词汇量时运用网络游戏“连连看”等, 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在完成测试后, 学生可以了解目前自己的学习情况, 擅长和欠缺之处, 并将欠缺部分的知识点实时保存在该学生的数据系统中, 以备学习者随时学习和复习;正式开课之前, 学生还要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时长、每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流程等, 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难易度, 做到心中有数, 并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分配精力。
2. 大学英语慕课进行中。
大学英语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为主, 内容围绕每单元的一个话题展开, 兼顾词汇, 课文学习和相关练习等。慕课的内容可以横向来编排, 即将每一单元的内容从培养五种能力的角度来安排讲授的内容, 互动的内容和课后练习及相关评价;同时也可以纵向来编排, 即将每一单元的内容打散, 按五种能力进行归类, 然后按分类进行逐一的讲授, 互动, 练习及评价。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 慕课的每次课都应包含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重点难点的讲授, 师生互动讨论, 课后练习, 教师反馈及师生互评, 特别是在互动的环节上, 尤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师生的平等性和互动的趣味性及有效性, 还要提出的是课后练习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 而教师反馈是对学生表现的一种回应, 必须要及时, 师生互评是体现师生平等的一种方式, 对教学也是一种促进。所有数据实时记录, 可供随时查阅。
慕课进行中的创新可体现在课程导入部分的微视频, 微游戏等环节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也可由学生提前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和信息供大家分享, 或将学习者分成小组, 以团队的方式组织整理相关学习资料并共享;课程讲解时, 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主张讨论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由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和学生在线讨论或留言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主动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每次课程结束后, 布置一定的任务供个人或小组限时完成, 任务的内容需要多样化, 如完成某项资料查询并上传或不统一规定任务,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设置个性化的任务并完成。对于任务的完成情况, 教师要给予及时和积极的反馈, 改变传统教条式的评语, 改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及符号更能拉近与学习者的距离, 除了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之外, 还要有学习者对教师的评价, 相互的监督和促进才能体现慕课的平等和民主。
3. 大学英语慕课后。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出题, 学生做题的方式来考查学习效果, 略显单调, 大学英语慕课可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查方法, 如学生之间互测, 测试范围由教师给定, 测试内容和方法由学生自定, 教师稍加指导, 并对试题的水平作一个评定, 然后由学生们随机抽取试题并按时完成, 完成后的试题会由出题者来判定, 并给予一定的评价, 这样, 学习者都参与到了这一过程, 既是出题者, 又是考生, 双重身份能够调动学习者对待这门课程的热情和责任心, 教师对试题的把关, 又可以保证试题的有效性, 所以, 这种方式对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大的帮助。课程结束后, 学习者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及时评价有助于下一环节教学的开展。
慕课的兴起给大学英语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和课堂围墙的限制, 与IT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 就给创新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大学英语慕课本身就是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创新, 同时, 实现大学英语慕课的创新教育是对创新的一种细化和升华, 建立并完善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英语慕课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社会化和信息化的转变, 探索和研究大学英语慕课的创新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 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冰冰, 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 2014 (3) .
[2]龚春燕.创新教学策略[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老松杨, 江小平, 老明瑞.后IT时代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 (9) .
[4]马武林, 胡加圣.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 2014 (3) .
3.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三
大型设备生产管理含义
生产管理也是设备工程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对设备的综合能效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找到设备运行中的特点,并将其能耗进行了解,以此实现设备的全面运用和监管。设备管理可以针对装置运行的过程,可以针对机械设备运行的时间、策划、制造、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改善设备管理和运行中出现的不理想状态,实现设备的监督,将经济效益和艺术性进行结合,提升设备的使用时间。因此,设备的监管,可以将设备的自我监督、经济效益和艺术性进行結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食品企业设备监管存在的问题
自动化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大型设备进行监督和管理,生产和养护一体化,这样才能保证设备使用的时间,提升设备生产的质量。但是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在进行管理中任然存在对食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存在误区,尽管对设备进行保养,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养护不充分的情况,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的价值,一些细致工作管理并不到位,造成企业在进行养护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设备的养护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在修理的管理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再进行维修,延误了进行保养的时间,导致设备本身由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缩短了设备使用的寿命;对设备的维修过于缓慢,设备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一些企业在进行设备维修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维修缺乏紧迫意识,没有理解成本、效益与机械设备维修之间的关系,造成设备维修存在误区;对设备故障管理补充分,在进行故障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将故障作为重点方面进行防范,影响故障和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设备整体监管记录存在不足。在进行设备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对监管记录进行管理,但是企业在执行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记录管理并不充分,监管部门和设备维修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相互之间存在误差。企业在进行监督管理时,监管部门需要定期对设备情况信息进行搜寻,并针对检查过程进行认真的记录,在进行交接的过程中不能清晰的了解到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同时,对大型故障记录不充分,造成后期维修中对于设备故障了解不充分,影响设备维修的时间,造成维修的延误。
提升大型食品机械设备管理的方法
建立养护周期模式。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周期监督理论,对机械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监督和指导,深入的了解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备的周期养护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单独的进行管理,首先对设备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根据分析情况的不同制定独立的养护计划,将不同的设备进行专业的保养,提升养护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进行故障模块的监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关注,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情况,然后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除了对设备进行周期检查之外,更加频繁的对经常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检查,并对故障进行详细记录,出现零部件毁坏等问题时及时进行更换,提升设使用效果,减少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在进行设备监管方面,明显存在技术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造成企业在进行设备监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按照标准执行规范的任务,对设备监管存在误区。因此,应该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认识到监管的重要性,并掌握规范性的进行监管的措施手段,将机械监督管理更加规范化,提升监督管理的质量,保证企业机械设备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
食品机械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管理也会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进行机械化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管理措施进行规范性操作,制定专门的计划,科学规范的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关注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优化食品机械管理有效性。
(作者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4.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四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是每一个中学英语教师探求的目标,尤其是乡村英语教师。而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学生学法,和巩固教学常规等方面来探讨如何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模式。关键词:组建,高效,乡村英语,课堂模式
一直以来,乡村英语教学都是学校的弱势学科,乡村学校学习英语的氛围不浓,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并不重视英语。在进入初中以前,很多学生很少接触到英语,缺乏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教师就必须从26个字母的发音及书写一步步开始教学,一周的英语课时间有限,乡村学生又没有时间和经济条件在校外学习英语。面对这样的现状,乡村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高效的利用课堂,争取而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达到预期目标,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才能建立这样一个高效的中学英语课堂?
首先,我们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
乡村初中英语的情况很特殊,大部分学生小学阶段从未学习过英语,直接进入到初中阶段的正规学习,而这个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一定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多层次,转换师生角色。
作为一名教师,上课前必须对这节课的知识有清楚的认识,重难点突出,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循序渐进,由易入难,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整合教学内容以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讲初一的句子单复数变化时,设计的练习如下:1).This is my book.2).That is my book.3).This is my watch.4).This is a watch.5).This is my family.用学过的句型举例,既复习就知识又引入新语法,从名词单数变复数的一般情况逐渐到特殊的变化规则。在教学中,活动也可以有很多形式例如采访,角色扮演,续编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检测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毕竟英语始终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例如在上初一7单元how much are the pants? 时,就可以让每个组的学生扮演商贩和客人进行对话表演。
2.上课要有激情,有趣味。
对工作有激情,对英语教学有激情,站在学生前更要有激情。我们的激情能感悟学生,特别是在锻炼学生读的能力时,可以像李阳疯狂英语一样要求学生做到五个“最”,几年下来一定能影响学生,甚至影响他们对其他学科的态度。我认为,一个老师上课有趣应该作为教师一个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尤其是我们英语学科,乡村学生最容易从心理上拒绝的学科,课堂是否有趣已是吸引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学生喜欢上你的英语课,你就已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的课堂死气沉沉,鸦雀无声,我们千方百计地为了学生而辛苦准备,但他们还不理解,又能怎样呢?我在上初一的单词拼读时,就喜欢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初一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3.要及时反思,优化教学方法。
课改后,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学案反馈的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但即便这样在课堂实践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备课越来越完善呢?我认为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最重要的一环。反思课堂教学的细节,学生的兴奋点,有效的激趣方式;反思不成功的地方,尤其反思学生接纳不好,问题较多之处,由此改进教法,改善教法,提高效率,长此以往,就所谓为“经验”,能应付自如,自由地即兴发挥。即兴发挥的另一个保障是课前反思。例如,问题的设计,知道了还要问吗?练习的设计,会了还需要继续做吗?再例如,我上的是第几节课,上一节课老师是以做为主还是以讲为主,那么相应地,我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还是适当突出一下自己的作用?长此以往,经验丰富,教学智慧便可随时体现,表露。
其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优化学习方法。
众所周知,在现在的教育活动中,学生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核心。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往往按照单词的字母顺序像读电话号码那样反复背诵,书写。结果,学生的努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加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地去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优化他们的学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单词拼读的趣味。
对于单词,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招。我的方法是每个单词先拼读后,鼓励学生自己拼,错了不罚,读对加分,分声调读,每次交完后按着大声小声的游戏进行巩固。
2.文章朗读的美感。
语文朗读好了会给人一种美感,英语又何尝不是。训练学生英语的朗读能力,实际上是训练学生正确的朗读背诵习惯。试想,短语读分家,句子总破句,停顿不正确,能让人感到美吗?实践表明,朗读的培养最终结果是学生背诵能力的极大提高。我个人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您若对学生的朗读背诵不满意,不妨把文章分短些,多训练快读句子,或者让学生当成中文来朗读,这样应该会对他们有很大帮助。
3.瞬间速记。
记忆始终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武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瞬间速记是提高听写效率,打造英语基础的有效手段。瞬间速记方法有很多,例如:一分钟记忆法,填空记忆法等。也可以用口诀记忆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例如:Be动词的用法口诀:我是am你是are, is跟着他她它,单数is,复数are,not加在be词后,提前大写就疑问。
4、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下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在当今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已成为主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信息进行思考,同时,转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大的发挥。教师充分利用录音机、投影机、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利用录音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运用图片、投影创设情境;运用录像教学丰富视觉形象,渲染会话情景已经是我们大多数中学可以实现的教学手段。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通过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们多一些选择的机会,他们可进入任意英语教学网络接受远程教育,让他们自主地进行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网上学习,巩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第三,落实教学常规,抓好课后的复习巩固。
有人说教师上课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乡村英语教师更是如此,英语是一门语言,必须做到听说读写一样都不差。若我们不落实好这几种能力的训练,课堂上再怎么高效都白搭。因此,我通常将这些任务具体的安排给小组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竞争的特点,让兵教兵,把自己解放出来,让自己轻松教学。至于课后复习,实践证明让学生及时积累,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英语的好方法。
5.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五
11月16日(星期三),在大家的期盼中,我市“高三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教研活动在湘机中学如期举行。拒不完全统计,有100多英语老师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
湘钢一中的易可老师和湘机中学的黄健老师对模块10 第四单元的reading部分进行了同课异教,云龙实验中学杨贵平老师细谈了“湖南省新高考英语作文评析及评卷体会”。三位老师对这次活动做了精心的准备,给大家呈现了质量颇高、收获甚多的课堂设计和写作教学建议。
两节现场教学课后,易可老师和黄健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并细谈了本课堂的得失。在陈红老师的引导下,与会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优势和不足之处的讨论,大家秉着学习的目的和友好的态度无所不谈,易老师和黄老师也给一些老师做了现场解答,氛围很好。
易可老师教态亲和力好,本节阅读课设计有新意,上课思路清晰,并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填表格到主动的去设计表格, 让学生能站在一个“出题者”的高度去阅读,培养了学生在做中学英语的能力,;尽管有些老师认为此阅读课教学法的尝试在实施中有些难度,但湘钢一中高三英语备课组长刘科艺老师对这个质疑进行了合理解答:这个模式的尝试若从高一就开始进行,难度应该不大。
黄健老师成熟、稳重,本阅读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活跃。按高考命题方式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阅读任务,并用采访的形式将如何应对网络犯罪的问题抛给了学生,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活跃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和用英语表达观点的能力;虽然重基础,却不只重基础,课堂实效性高, 还培养了学生在做中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
杨贵平老师通过对比与的.写作评卷标准、结合阅卷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体会总结高考了作文阅卷的特点,并给在写作教学怎样使“基础生”得较高分(第四档)、而“优生”得高分(第五档)提供了合理化建议:1. 内容要点完全,字数合格;2. 书写工整,字体大小合适; 3.主题句开头的三段式; 4. 恰当使用句间连接词,全文连贯; 5. 句式多样,有高级词汇和句式的亮点; 6. 对学生进行(词、词组、句子)表达多样化的训练; 7. 对学生进行运用复合句、复杂句方面的训练; 8. 对学生进行语域方面的训练; 9. 对学生进行文章布局方面的训练; 10. 规范卷面。
会后, 陈红老师给予这三位老师以充分的肯定,并颁发了奖状。对高三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课教学提出了多研究、多探讨的建议,并为下一次全市的英语教研活动进行了宣传,让在场的英语老师翘首以盼。
6.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篇六
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认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 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长期以来, 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 效率低下, 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 按照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知识点进行机械呆板的“填鸭式”教学, 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 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极少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 课后失去使用英语的环境, 学生又迫于分数和升学的压力而刻苦学习, 不仅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而且学生的创造力被逐渐扼杀, 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 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 特别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代表的传统学习方式弊端的清晰认识, 我们必须进行新课改。
二、如何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 变传统的大班级授课式为小组活动式。
1.小组活动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因此大班级授课制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大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 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课堂上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 即使有些启发性提问或讨论, 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是局限于教师与个别尖子生的相互“应和”, 大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因此,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现行新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以及现代课堂的价值取向, 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交际能力, 自学能力为主的“小组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小组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 尤其是符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 适合新教材的任务型活动的设计。小组活动教学具有大班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人数少, 教学环节紧凑、节奏加快, 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我表现与发展的空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多向交流、多维互动, 达到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2.小组活动教学的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师生合作设计小组、小组档案、考评标准和评价方式, 这些是保证小组活动教学模式顺利、高效实施的前提。
首先, 创设小组的外部条件。将班级的学生由秧田式座位改为4~6人围坐式。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甚至家庭背景等方向的差异, 必须好、中、差搭配, 各组水平基本均等。这样既能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性, 又能调节气氛、保持小组纪律, 作用更显著, 还能达到兵教兵的效果, 从而克服班级授课制中忽视后进生的弊端, 使后进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相互学习, 被带动, 一起进步。
其次, 建立小组档案。划分好小组后, 要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档案袋, 指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并作为小组的第一份作业收入档案袋内作为第一页:
小组名称———要新颖、有含义, 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比较准确地说出其含义。
小组口号———要求能激励士气, 体现目标, 易于呼号。
成长目标———包括小组成长目标和个人成长目标。都是指本学期所要达到的目标, 因此要求目标订立得不要太高、太难或时期太久, 要具体, 有可操作性。
小组纪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纪律供参考, 或作为基本要求, 然后小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小组的具体纪律。
小组分工———每组推选出组长 (主持小组活动) 、记录员 (简单记录发言要点) 、报告员 (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这些职位人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再次, 制定考评标准。为了实现小组活动教学的预期目的和便于操作, 师生商讨后决定根据完成任务情况、纪律问题和参与度三方面内容评价。
完成任务情况:看组内成员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把它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使其融会贯通, 组内成员的技能是否提高, 小组整体的目标达成情况。
纪律问题:主要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是否用心倾听、交流。
参与度:学生参与教学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是否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 看各组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 看各组各个层面的学生是否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 看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的问题, 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
最后, 设计评价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自评与他评、教师评相结合, 赋分加评语相结合。
(二) 改变学生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1.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的特点
其突破点在于相对于过去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 相对于过去的“个体学习”提出“合作学习”, 相对于过去的“接受学习”提出“探究学习”, 最终要形成的局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2.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的意义
7.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七
关键词口语教学;复述;解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71-01
1介绍
据Linguistic(胡壮麟),语言最基本含义是一种口头交流的手段。人类口语的形成与发展远远早于于笔头语言。本文试图探讨人类如何习得英语口语及如何将一些语言习得的方法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当中。这将涉及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本文认为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导致语言思维的差异。最后希望能创造一个英语口语教学环境,这可能有助于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
2当前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扩大,生活越来越复杂,英语已逐渐成为国家之间交流的媒介,社会对英语的需求极大,但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并不令人满意。对于大学生口语表现欠佳问题,我们认为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尽管目前有所改善,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式。在课堂上,英语被当作知识,而不是语言。客观上缺乏让英语成为沟通工具的可能性。
2)中国学生的羞怯。中国学生都往往非常害羞,不习惯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害怕被同学或者老师嘲笑。他们不进行口语练习导致他们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口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他们更加不敢开口。这种恶性循环将给学生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3)应试教育体制。以考试为主导的英语教学体制也是学生口语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表现得更加严重。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只会关心与考试相关的英语学习。
4)不同的发音方式。完全不同的发音方法阻碍中国学生流利的英语发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师资力量薄弱,或受地区方言影响,没有受到很好的发音训练。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能轻松自如地发音时,便会气馁和灰心,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其他原因。除上述四大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如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设施缺乏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3口语教学新方法
在传统的口语课上学生一直进行句型操练。对这些学生来说,口语训练成为一种机械的过程,英语语言没有真正地渗透到头脑当中。许多教师和专家们尝试了各种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本文作者特提出三种口语学习教学方法,以期对广大的口语学习者及教学者有所帮助。
3.13Rs办法
“3Rs法”是指“重复(Repeat),转述(Reporting)和表演(Representation)”。一项调查表明,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系统的训练。他们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问候询问天气等,却很少有人能用英语在现实生活中流利地交流。本方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口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训练。
1)重复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重复老师或相关音频设备里面英语的发音。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的准确性及流利性。学生先从最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过渡到英语从句甚至短小的段落。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并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因此,学生得以熟悉英语发音及语调,从而“将中式发音的口腔肌肉转为国际肌肉”。对于重复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克服中国学生的英语思维懒惰及帮助学生熟悉他们将要用之来表达的英语语言。因此,重复法为下一阶段铺平了道路。
2)转述法。转述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他所读到或听到的英语语言。这个阶段尤其适合那些已经取得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大学英语学习者。采用这种方法学生能建立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性及语言意识。学生需用已有的英语口语材料作为语言模型,这样能使他们避免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学生的语法错误,并发展他们的口语准确性。必须指出,学生在转述过程中必须使用必要的转述词。这些词一般说明语言材料是以何种方式被转述的。例如,转述者可以用“shout”一词来转述原语言材料中说话者的态度和音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这种语言习得的方式是自然的,轻松的,如同小孩子学习他们的母语一般,且能避免学生口语中的语法错误。
3)表演法。在表演阶段,学生通常会被要求来演示或表演他们在上两个阶段里面重复或转述的语言材料。经过上述阶段,词汇和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可能成为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语言表达。学生可以重复或转述语言不一定意味着他能够良好地应用语言。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应感觉自己像外国人一样,口语表达越轻松,越自然越好。
3Rs三个阶段彼此密切相关。重复法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及英语的表达方式。而转述则帮助学生将材料中的语言转化成我们自己语言能力。表演法使学生说英语自然流畅。因此,3Rs方法提供了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机会。
3.2名词解释法(Terms-Interpretation Approach)
名词解释法是指导学生自己解释英语单词。但英语教师也可运用此方法帮助学生训练英语口语。学生们可以轻易地使用解释,说明,举例等方法拓展解释一个英语单词。这种方法触及了语言的核心,即语言思维方式。我们都知道英语是一种归纳的语言。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树立native speaker的思维方式,形成“英-英”的思维模式,放弃“英-中-英”的思维模式。学生们被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解释英语单词。他们的解释是不一定要科学,准确,因为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
例如,我们可以用“bird"这个单词举例。然后,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该词:bird is a kind of animal that has wings, with which they can fly into sky。当然,这种解释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科学研究,而是发展口语能力。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的语言材料并帮助学生建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学生便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时想不起的单词。如遇到不会表达“coma”时, 学生可以很容易的用“being unconscious”代替“coma”。
3.3环境创造式(Environmental Creation Approach)
普遍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实的英语环境。环境的重要性,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可以传递和接收有趣的,真实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环境创造法是将英语口语与学生所要传达的信息融入以课堂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环境当中,使学生能够使用目标语言表达和接收与社会和专业相关的口语。这种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帮助老师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并使学生们利用各自不同的经验来扩大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一个口语环境的创造者。在他们所创造的环境中,学生们获得一种真实的语言体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口语学习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及中国人内向性格造成的。中西发音模式的不同及少数地方口语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其中的原因。本文特提出三种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方法及如何在口语课上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本文的亮点在于探索英式思维与中式思维的不同并就此提出名词解释法来训练学生口语。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晓燕.英语教学技能训练[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3]王艳.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01,2:56-58.
[4]易兴霞.IELTS口试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发[J].外国语2000,2:45-46.
8.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八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整体性原则、心理学原理、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来阐述课堂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构建一种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的英语能力为指归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篇教学;课堂模式;课堂实践;构建
一. 前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始终没能,也不敢摆脱升学的指挥棒,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使用英语的能力差,许多学生只粗略懂一点语法,能辨认一些单词,听、说、读、写能力低下。这一现象极不利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开展,极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听不懂、看不懂、写不出、讲不出的畸形英语。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二. 对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主要内容的思考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我们认为,“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师可侧重进行学法指导;这样“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学生的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英语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因此,我们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的英语能力为指归的课堂教学模式。
1. 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a. 整体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家格式塔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
b.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它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c.图式理论
图式是认识或心理或智力结构,这种结构把有机体所察觉到的事物按照一般的特性组织到“群”中去,可以把图式简单地看作概念或类别。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d. 认知理论
从广义来讲,认知即人的认识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认知指知觉的理解性,即领会、理解、意识到的东西,指思维、记忆、感知、识分类等心理过程。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的各种可变因素,它还认为学习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学习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根据这一理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2.语篇教学法的含义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以往的这种以词、句子为核心的外语教学,如果用在外语学习初始阶段也许是有一定作用。但语言并非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词句,而是由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它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Skehan(:18)认为,只有通过实际参与语篇交际,才能真正理解语篇。因此,只有语篇教学,才有利于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
3.语篇教学法的课堂实践
高级中学英语(必修)教科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话题为中心,以对话、阅读、语法学习、听力和写作等内容所构成的整体教学单位;同时,通过语法和词汇在语篇中的多次循环,反复打好语言基本功,整套教材各个部分都是以语篇形式出现。这为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了保障。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游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因此,我们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这三个理解,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a. 导入(呈现) b.速读 c. 理解 d.精读 e.复述(表演)f.讨论g.巩固等七步。
a. 导入(呈现)(Presentation):可通过不同形式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通过有效的导入能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对篇章的理解要大于语言知识。
b. 速读(Fast-Reading):通过速读,使学生大致掌握课文结构、含义;回答Pre-reading中所提的问题。对整个篇章有个大致了解,能回答一些识记性的问题。
c. 理解(Comprehension):通过作记录(Note-making)、问答(Questions & Answers)、找中心(topic sentence)、关键词(key words)等途径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表层理解。
d. 精读(Intensive-Reading):通过精读,使学生掌握文章中所内含的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了解各语篇的含义,作者的写作的意图,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
e. 复述(表演)(Retelling/Acting):通过复述或表演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速读和精读这二个环节。
f. 讨论(Discussion):通过分组讨论或俩俩讨论来发展语言的应用能力,发表学生自己对作者所发表内容的观点、看法,实现知识向能力迁移。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的理解。
g. 巩固(Consolidation):巩固本课的内容,加深记忆。可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该篇章的理解,起到巩固的目的。
三. 语篇教学构建的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教学媒体相继投入使用,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VCD、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保证了英语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和充足性,为在课堂中开展语篇教学提供保证,因此在每一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来展示语篇功能,从中心句(topic sentence)到关键词(key words);从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ers)到段落结构(paragraph structure);从中心话题(theme)到与此有关的深层次的思考(in-depth considerations),在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依托所创设的情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篇交际能力。
语篇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注重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中的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由于语篇教学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加强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在语篇教学中要多开展一些学生团体活动,如:对话(dialogue)、同桌讨论(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辩论(debate)等。采用上述团体活动方式,就可将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结合起来,将领会思想和表达思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局面。
四. 结束语
9.成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探讨 篇九
关键词:成人英语,新模式,表达
中国分类号:H3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成人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如何做好成人英语教学,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使用英语这门语言,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成人英语教学的挑战
(一)基本功差异
成人英语教学不同于从小接受系统教育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有的也许有点底子。因此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英语水平差距悬殊[1]。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授过于简单的,那么已经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成人就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教授难的,那么那些基础很差的成人就会感觉很吃力,无法学好英语。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让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学习英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教学进程上的挑战
成人很多都已经成家立业,或者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工作,他们无法像全日制的学生一样,成天呆在学校,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英语上。同时,成人学习英语的周期也不能过长,全日制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从初中甚至是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学习英语都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成人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程,让成人更快更好的掌握英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教学目的上的差异
成人教学很多时候不需要让他们学习太多细节上的东西,他们很多人学习英语更多的是为了与外国朋友交流,能够明白对方的意思、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因此,如何正确树立教学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管理上的挑战
成人大多经过社会的影响,对于学校的条条框框会很不适应,很容易出现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同时成人对学校以及老师没有太大的敬畏感,他们不会因为你是老师就言听计从。老师的话稍有不得体,很可能就会遭到学生的抵触,甚至不信任,而影响教学。因此,如何做好成人英语教学的管理上的工作,是一个人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一)教学前的准备
成人由于入学前接受的教育情况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在教育前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只有对学生的英語掌握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2]。例如通过考试或者一次面试交流,来对学生进行划分。其次是分班,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来分班,将基本功差不多的分在一起,方便教学。最后是教材上的选择,既然学生的起点不同,那么教材也应该有所差异,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教材,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贴近实际的教学安排
正如上文所说,成人由于本身具有诸多限制,因此在教学安排上需要更加具体实际。首先,教学的重点应该侧重于日常生活交流的需要,要让学生在学了以后就能很快的在日常生活中用上,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去交他们音标和那些深奥的语法。其次,教学周期不易过长,成人英语教学要注重快而有效,那么拖拉繁琐的语言背景教育能省则省,不宜浪费很多时间在这上面。最后,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成人由于其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无法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度。过重的教学任务不仅会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他们没有时间去完全消化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工具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就目前而言,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在课堂上得到普及。多媒体已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亲睐。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将英语知识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3]。通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现实情景来向学生表现出英语的实际使用过程,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以及更加直观的了解他们的用法。并且将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联合起来,还能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我们可以面对面的听千里之外的老师讲课,也能面对面的跟千里之外的外国人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尽快的掌握英语。
(四)专业化教育
很多成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方便自己工作,因此除了一些日常英语外,他们需要进行专业化的教育。例如从事机械行业的学生需要接受机械专业英语的学习,从事医学行业的则需要进行医学专业术语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必要的专业化教育,尽力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这样才能让他们学有所成。
(五)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尽心尽力的学习英语。成人由于年龄问题,在记忆力方面就已经有所不足,所以学习效率队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六)专业的教学队伍
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还体现在对课堂的把控上。对于成人而言,课堂的管理和把控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要能够让学生感觉平易近人,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理解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七)侧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表达人们想法的工具,同时表达也是最快让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途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英语说出来,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时间去将自己学的说出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英语来表达出来。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彼此的交流来学会使用英语,适应英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的掌握英语。
三、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人们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住脚跟,要想在企业里占据一席之地,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那么英语是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工具。而事业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想要在和外国友人的交流中提高自我威望,树立良好的形象,学好英语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涂艳蓉,秦志勇.成人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10.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十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而言, 混合居住模式具有促进不同阶层居民交往、缓解贫富差距的积极作用。长远来看, 更是对平衡社会经济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但长期以来, 业内对于“混合居住”模式的推动并未达成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在实际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中, 由于混合居住模式所特有的复杂性、兼容性及后期管理难度等问题, 鲜有成功案例。
近期, 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的“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活动中, 在北京和浙江省中部地区分别有两例混合居住的实际案例, 从不同角度对混合居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讨。
大混居小聚居衔接不同人群需求
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融景城”, 由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石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衙门口地区。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整个地块由道路自然分割成A、B、C三个组图, 与地块南端相连的是北京石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另一800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项目。
在规划方案和开发计划中, 设计和开发人员没有把经济适用房项目人为地割裂出去, 而是将该项目融入到“融景城”地块中进行综合考量与统一安排, 以创造共享公共空间, 实现景观资源和配套设置的共享共荣。方案整体考虑了两地块建筑的相互影响关系、两地块的市政管线引入、综合配套布设等情况, 进行总体规划, 分区管理, 统一计划, 配合作业。同时, 规划方案将项目南端的C地块全部布局为两限房, 使之成为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并通过围合绿化院落布局、短板单体错落布置等设计手段实现景观渗透, 在住区的总体规划上形成“大混居, 小聚居”的“混合居住”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商品房三种不同类型住宅独立成块, 保持了各群体的相对独立空间, 又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布, 有效地促进了不同特性居民间的接触和交往, 为打造和谐、活力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开彦对“融景城”采用的混居模式十分赞赏。他进一步指出, 在构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根据项目的特质适时采用“混合居住”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开发企业在关注市场效益的同时, 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混合居住模式中, 由于不同的居住群体有着不同的居住需求和居住行为, 那么, 在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管理中, 如何予以满足和解决呢?开彦认为, 不同类型住宅组团要有一定的区分和分割, 但更为关键的是要采用开放式的社区管理模式, 使住区中的公共资源实现共享。如果用围墙或铁栅栏将各组团封闭起来, 阻隔了居民的流动和交流, 就违背了“混合居住”设计的初衷。
多样化“同质混居”适合当下住区发展
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中天世纪花城”位于浙江省中部城市东阳市江北新城核心区, 总占地面积21万余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
东阳中天房产集团董事长徐忠全坦言, 一般而言, 在住区开发中往往会选择非常清晰的市场分档定位, 因为开发混合性居住小区确实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是混合性住区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它更有利于配套设施的完善, 快速集聚较强的人气。考虑到项目规模较大, 同时, 项目所在东阳市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性住房需求较为强烈等因素, 中天世纪花城采用了“同质混居”的模式, 即通过多种类型和多种套型面积标准的住宅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不同需求。
从住宅类型看, 有高层、中高层普通住宅和派克住宅、联排别墅、双拼、叠拼、独栋住宅等, 套型标准面积从80多平方米到300多平方米及更大面积不等, 居住形态多样性的混合, 形成小区内多类型的空间, 也形成小区内的多种造型群体, 不同人群都能在小区中找到各自喜好的区域, 居住人群囊括了中低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到部分富豪家庭业主。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 中天世纪花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区已基本成型, 大部分交付使用。
那么, 中天世纪花城是如何来营造一个成功的“同质混居”性居住区呢?徐忠全介绍, 按照人居环境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七大特色目标”的要求, 一方面通过住区环境、景观环境、共享空间等细节的营造, 尽可能多的为居民提供促进相互交流和交往的环境和设施。在产品设计上, 则通过庭院、露台、入户花园等空间, 倡导室内外空间的流动和交流。另一方面, 在后期的物业服务中, 公司特别注重特色文化活动的组织。通过活动, 促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这对于混合性住区的建设十分重要。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秦铮认为, 混合居住模式的应用有其必要性, 因为不同阶层或人群需要在职业和生活上互相依赖, 从而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和互惠共生。她指出, “混合居住”模式在我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比西方国家更有实现的可能性。
11.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 篇十一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崔纪彬
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依据分层次、夯基础、历能力、育特长的目标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分层施教,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的不同要求的教学,推出了“三个课堂”联动的培养模式,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施教、培养模式
课题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分层施教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008GG123)。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以培养专业技术为主线设计,贯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原则,实现整体优化,保证培养目标和培养层次。
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通过改革,实行“两个扩招”政策之后,职业院校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成为推动分层施教的直接原因。在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职业院校的广大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成为推动分层教学的间接原因。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分层施教,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的一种不同要求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效。分层教学使得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面向全员,全面发展的要求。
分层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和多向互动的教学局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关键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态度有了较大转变,自信心与上进心增强了,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获得较大发展。理论依据:
一、个性差异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进行分层教学,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是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建构。在教学中使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它改变了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得以优化。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环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力组合,对高职高专教学实行课程分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正确处理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使教学目标控制在比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略高而且经过努力又能达到的水平上。模式探讨: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教育人的根本目的。马克思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追求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基本的教育理念。
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来源不同,有的来自对口高职,有的来自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悬殊。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推出了“分层次、夯基础、历能力、育特长”“三个课堂”联动的培养模式。第一课堂(教室):
传统班级授课活动中,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施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共性,还要关注部分学生的差异性;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水平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以人为本,人是有差异的,人在发展过程中既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制约地发展,又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区别对待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把某些方面相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及接受能力等将学生分为A、B、C不同的层次小组,这种小组分层只是任课教师自己掌握,对于学生是保密的。这种分层照顾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心目之中不存在等级之分,全体学生都是平等的。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进度,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对 A 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对 B 层学生,则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语法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c组学生,教师要耐心扶持,或由A、B组学生结对帮助,哪怕是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也不放过,使他们尽快“脱贫”。这样,A、B、C各类学生分别都能吃得饱、吃得好和吃得了。
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个人与他人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建构。在班级授课过程中以开放性管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较优良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第二课堂(校园):
为了提高英语的“实用型”职业人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每个学期安排一定主题和内容的英语演讲大赛和英语周等活动,通过介绍英美文化、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
二、以活动课程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定的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社团及俱乐部,组织开展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社团活动与课业学习有机结合。
三、以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对于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开展“导师学习”。针对某个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意义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第三课堂(社会):
一、以预防性实践激励学生自觉成才。
学校不定期地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和往届优秀毕业生来学校作报告,宣传企业对员工的条件要求和往届毕业生在单位的亲身感受,激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在学习期间定时安排学生到学校的实训地进行专业了解和专业实践,尽快地使自己由自然人向单位人、社会人的转化,激励学生自觉成才。
二、以专业性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最后一学期,学校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有专业老师带队,安排学生到具体的企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一是使学习的英语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活动进行结合,使学生亲身经历工作的过程和感受;又把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论,从而巩固、加深、提高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依据分层次、夯基础、历能力、育特长的目标要求,利用三个学期基础英语的学习,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第四个学期在坚实的英语基础之上,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五、六学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2] 何高大.《论外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元化》[J],外语学刊,2006(4)。[3]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 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篇十二
通过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又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我班构建了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符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发对数学的情感,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下面就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1.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于多媒体的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以形、色、声、体等的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与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想学、能学、巧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学有所获,练有所成。
3、合作交流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合作交流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成效的途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用土豆做学具,让学生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轻松地把握了长方体的三个知识点,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4、拓展训练
让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促进愉悦检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将巩固、应用和拓展、延伸相结合。适当融入一些与之密切联系,有利于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把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生活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如:在教学 “确定方位”时,课后我布置学生分小组观察了解学校四周围的建筑物,并以学校为观测点,说一说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所在位置。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和价值性,使愉悦情感检验得到升华。在《教育学》一书中指出:“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能力、习气,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引导学习,“授予”训练,基本技能“导航”开窍。“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体精神。
13.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篇十三
1 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 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理论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近二十年来西方非常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它已成为教学中的一种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人的心理建立起认知结构, 接受外界的感觉输入, 进行解释、转换和组织。个体和环境是在相互作用中结合起来的, 引向对世界的重新感知和对知识的重新组织。新经验与过去存在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 从而使之更恰当。
2 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模式
当前较成熟的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2.1 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是为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教学思想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 技能性 (听、说、读、写、译) 知识和语法、语音规则、课文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的篇章结构等教学内容适合用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 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 。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 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能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 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2.2 随机进入教学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教学是由斯皮罗等人通过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的。它使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多次学习同样教学内容, 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 而且目的不同, 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因为此模式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设计的, 所以比较适合于英语的词汇、语法规则和翻译技巧等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内容的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 随机进入教学: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 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 思维发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 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 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
5) 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 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
2.3 抛锚式/情境性教学 (anchored or situat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情境性教学由美国范德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课题组提出。这种教学是指教学应当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以解决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 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 强调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学科间的交叉。从而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各种背景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将技巧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以形成交际功能。
抛锚式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 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激发内部动机,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4)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 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 效果评价:由于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 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 结束语
总之, 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它不仅强调了学生己建构英语知识体系, 而且强调了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性。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作为外语教学法的一种尝试是否可行, 关键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如何, 新的外语教学法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总结和完善它的理论内容, 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末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情景性、任务性和协作性, 能够带助学生更有效率更加灵活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建构主义英语课堂环境设计[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9) .
【大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推荐阅读:
探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07-12
探讨流媒体技术英语教学论文08-07
大型空分装置后备系统工程设计的论文06-13
英语教学中板书优化的探讨08-06
促进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讨09-18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及如何分层的探讨06-16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讨11-20
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课堂互动设计及策略探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