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2024-12-21

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共9篇)

1.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幼儿园早操的设计与组织

早操是在早晨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的总称,是幼儿园在早晨开展的、以基本体操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体育组织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开展早操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让幼儿喜欢运动,更好的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

一、早操内容、特点

幼儿园早操的内容应该包括操节、基本动作训练、队列练习、游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内容,避免了单纯动作练习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其中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1、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2、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 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要能够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划一,如伸臂动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断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3、大班:要求活泼,并且,动作要有一些变化;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儿强,因此,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二、早操结构

幼儿早操结构一般分为下面六个部分:

1、准备活动: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场。可以通过走步、跑步、简单的走跑交替动作达到热身的目的,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迅速进入运动状态。如我们大班就采用跑,快走等动作,中班采用模仿的兔跳、大象走、蛙跳等进场。

2、队列队形练习

在早操中常用的队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齐、向左(右)看齐等。常用的队形有:排成一路纵队、排成2~6(多)路纵队、排成圆形或半圆形队形、排成密集队形(幼儿围拢在教师周围)、排成分散队形(在一定范围内分散站立)等。幼儿早操的队列队形练习要简单易行,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让幼儿形成秩序感,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队列与队形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切段分队走或左右分队走,如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圆形等等;

小班:一个跟着一个走圆形、方形。中班:切段分队走、立正、看齐、原地踏步走、齐步走、纵队变成圆形 大班:左右分队走、并队走、原地向左右走、十字队逆时针走。

3、操节

操节是早操活动的主要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创编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各种幼儿操,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从早操的形式看:有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例如:小鸡操、小鸭操、问候操等)中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徒手操包括:模仿操、韵律操,武术操、健美操等,它一般包括: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测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小不同的年龄班又有一定的差别:小班挑选其中的4-5节,大班则可以增添扩胸运动、全身运动等,但这些内容的编排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要考虑本园、本地的实际而有所不同。例如:农村和城市,各年龄班的各个不同时期等,都应该有所不同。这些动作的编排顺序是:从上肢——下肢——全身,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到运动量大的动作。

轻器械操: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操动作基础地上,手持轻器械,如棍棒、花环、红旗、哑铃、绳、圈、乐器、椅子、大刀、筷子、花、球、帽子等做的各种动作。

对于轻器械操,还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器材要做到美观,但不要花费太多的钱。

(2)器材可以利用一些无毒的废旧物品,主要考虑器材是否有利于幼儿动作的发展,要避免因为使用了器材而限制了某些动作要素和运动量

(3)材要做到多功能,要求所提供的器材的特点,尽量使器材具有一定的重量,增加运动量,另外,尽量能发出声音,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4、歌舞表演

律动、歌表演和舞蹈是早操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加早操的表演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应该明确:在早操中,这些的内容不应为表演而表演,而应该现突出体育运动,为幼儿的动作发展服务,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动作。避免过多的舞蹈表演,以免削弱体育运动的运动量。动作的设计要从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简单、大方,容易到位、有一定的强度,切忌从成人的角度去设计幼儿早操的动作,另外,操节的动作一般为四八拍。教师应有机的将艺术领域的要求融入到其中,不但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更能在早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方位感、动作协调性,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等。

歌舞表演动作变化的编排,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2)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之各种变化;(3)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之变化等等;

5、体育游戏

由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活动,因此,在把游戏渗透在早操中,能够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早操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早操的锻炼价值。早操中的游戏,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运动量大,情节简单的音乐游戏,如老虎和小动物、精灵和小仙女、但是要求做到:密度大、时间短、趣味大、器械少。地方的特色的舞龙、舞狮子等。以提高幼儿的力量、柔韧性、灵敏度、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动作简单、运动量大等,可通过集体、小组等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

6、放松活动

在早操结束时,要求幼儿便步走,边走边要求幼儿做深呼吸,也可做些放松动作,并适当做一些柔韧性和静力性练习动作,使幼儿心率逐步恢复正常,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逐渐放松。待幼儿呼吸均匀,情绪平稳后,走回活动室。

以上6项内容不一定要截然分开,有时候也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要求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大班:要求活泼,并且动作要有变化。

三、幼儿早操的时间、运动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早操时间一般为8~10分钟,中班为10~12分钟,大班为12~15分钟。

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过大的运动量会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太小的运动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

在早操中要合理安排运动的强度与密度,应以相对密度大一些、强度小一些的运动为宜。运动强度大的活动,运动密度则应当相应减小;反之,运动强度较小的活动,则可以相应增加运动密度。体现“曲线上升,波形进展,曲线下降”的规律。

小班幼儿早操的密度、强度不宜过大,较为适宜的运动量为平均心率130次/分;中、大班的幼儿在早操中最适宜的运动量为平均心率140次/分,最高时可达到150次/分~170次/分,放松阶段为100次/分~120次/分,在早操结束5分钟后,幼儿心率应在80次/分~90次/

四、早操创编的步骤

早操创编分为:确定操名→创编早操→音乐的选配→教师汇操→幼儿学习5个步骤。

1、确定操名

无论具体采用何种内容的早操,或采用哪种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确定一个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样操,命名一个名称有利于建立主题;

2、创编早操

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早操编排小组。由有特长的教师集体创编具体的早操内容和具体的早操动作细节,同年级组,早操动作和音乐相同;大、中和小班早操内容与音乐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因为,每个年龄组幼儿的大动作技能发展、体能发展和运动能力均不同;其实每次出去学习早操的机会很少,学会充分的运用网络这个平台,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大量的的早操视频,吸取别人早操活动中的精华为己用。

3、音乐的选配

确定操名、建立主题和创编好早操后,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音乐在早操中起着口令、节拍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操节部分音乐时,应重视音乐本身的节奏和旋律,所选择的音乐要与早操风格、特色一致,并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达到动作与音乐协调统一的目的。如:操节适合选择节奏明快,速度符合动作的音乐(各年龄班有所不同),队列练习要选择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基本动作训练则要选择符合动作性质的音乐(快跑、转圈、左右跳等应各有不同),放松运动则适合采用舒缓柔和的摇篮曲风格的音乐。如果是主题式早操,还应根据整套操的主题需要,选择内容一致的音乐。另外,音乐音频的高低、性质要相对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让幼儿在早操中同时受到音乐的熏陶。

一是要有童趣,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切忌音乐成人化,盲目的追求时尚的流行歌曲。没有童趣,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直接影响了动作编排,多数只能做上肢动作和跑跳动作。

二是乐曲要富于变化,节奏不要单调,因为曲目虽有变化但节奏雷同,不能调节活动强度。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的音乐呢?首先要对早操活动有足够是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到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收集。其次,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收集音乐,可以在大街上、商场里、电视中等,及时把你听到的音乐收集其中,建立资料包并按类型放好,以便待用。如:在编排“武术操”时,我们选用了“摆乌龙”的音乐,这个音乐能充分体现拳操的特点,听起来振奋人心,孩子做起操来也特带劲儿。另外,在音乐编排上,我们还融入了部分动画片如“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具有故事情节的音乐,尝试着利用音乐形象与故事片段相结合,将孩子带入童话世界之中。孩子平时就很喜欢“孵小鸡”,“三只小猪”等故事,当讲到大灰狼来了的时候,他们情绪就非常激动,于是我就将大灰狼来了、天黑了、打败大野狼等能调动幼儿情绪的故事情节音乐贯穿于早操之中,使我们的操节变成了游戏,变成了角色扮演。

在完成早操的音乐选择后,教师需将选择的音乐合成在一盘光盘上,以避免在早操训练时,音乐出现种种短暂终止的不流畅的现象,造成幼儿做操的困扰;这时需要教师学会使用一些软件的技能,只要做个用心人,是没什么学不会的。

4、教师汇操

早操的创编,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园根据教师的特长成立了早操编排小组,分年段专门进行操节的编排、音乐的选择了在早操编好后,对本年段的教师进行。教师汇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讨论早操的编辑,是否适合幼儿,并及时作出修正或调整;同时,汇操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汇操,可以在一个年级组,统一早操的动作、统一领操的口令(语言的、哨音的和手势的)以及统一教给幼儿早操动作时的动作要领(重点与难点),此外,汇操,也可以使教师本身十分明确所编排操之动作对于幼儿体能发展的作用等等;

5、幼儿学习

在教幼儿新的早操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准确示范或首先培养一、二个幼儿先掌握新的早操,来加强幼儿学习新的早操时动作要领掌握的准确性;幼儿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

首先给予幼儿一种新的早操的整体概念或印象,可以帮助幼儿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时每日加强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新的早操动作。

五、早操编排的原则

1、结合幼儿园学期幼儿体能发展之目的来编排早操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2、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为在早操中,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幼儿运动强度(如心率等)通常由医生抽样检查;具体测定方法由医生选择一至三个幼儿作为样本,在幼儿做早操的四个不同阶段(如热身阶段、操节阶段等)进行测试,并按照每个测试幼儿在早操不同的阶段的心率,画出每个幼儿早操的心率曲线图,以供教师参考;教师根据心率曲线图了解早操运动量是否适宜;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3、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的价值;但幼儿早操对于幼儿有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目的,故幼儿早操需要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早操舞蹈化,则常常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等;

4、操节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儿在一天开始之初,起一种唤醒的作用;幼儿在早操后,尚有各种活动,有时,幼儿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儿完成早操后,能够轻松开始一天的活动;这,就要求早操在编排上,要做到操节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个运动小节组成,小班通常为6个运动小节,中班为6至8个运动小节,大班为8至10个运动小节;在节奏节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5、音乐选择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音乐对于儿童的活动和运动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因此,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

6、器材运用

在器材操中,应尽量一物多用;废物多用; 应强调器材运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运用过程中,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需要仔细编排; 运动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与讨论,以真正达成器材在早操中对于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

总而言之,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一部分,在幼儿园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让幼儿喜欢运动,更好的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

2.幼儿园集体组织培训心得小结 篇二

1、 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

2、 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 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4、 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5、 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6、 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

7、 有利于开发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幼儿园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

3.幼儿园早操检查评比记录 篇三

评分人________ 检查日期: 评分标准:(总分 100 分)

1、教师仪表端庄、衣着大方得体适合运动 5 分

2、教师面带笑容、动作熟悉、准确到位有力度 20 分

3、幼儿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20 分

4、幼儿动作整齐到位 20 分

5、注意力集中、幼儿参与率高 20 分

4.幼儿园做早操儿歌教案 篇四

1.认知目标: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看图编儿歌。

2.技能目标:借助图片形象和编好的儿歌,选择相应的旋律能将儿歌唱出来。

3.情感目标:在探索诗歌与乐曲匹配的过程中,体验健康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会看图编儿歌。

2.活动难点:借助图片形象和编好的儿歌,选择相应的旋律将儿歌唱出来。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朋友做早操的图片、视频《小动物做早操》、音乐《新年好》、多媒体。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做早操的经历。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小动物做早操》,激发幼儿兴趣。

“动画里出现的是一天的什么时候?你在图片里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啊?他们在干什么?”引出小朋友要做早操,出示图片。

“小动物们都能早起做早操,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小动物们学习啊?那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锻炼身体做早操的”,出示两个小朋友做早操的图片,为接下来编写儿歌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1.整体感知内容,观察图片,发掘图片提供的信息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哪些信息,对图片上呈现的事物进行描述。

师:大家在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呢?

2.分组讨论,创编儿歌

(1)请幼儿描述在图片上看到的信息,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2)将事物总结出来和幼儿一起尝试编写诗歌。

师:图片上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在锻炼身体做早操。老师结合大家的想法,也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草儿站站好。

小朋友们准备好,大家一起做早操。

伸伸腿,弯弯腰,天天锻炼身体好。

3.呈现儿歌具体内容,学习儿歌

(1)结合幼儿讨论的结果,将编好的儿歌用多媒体呈现出来。

(2)带领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3)呈现图片,介绍儿歌内容,加深孩子的理解,幼儿跟教师念儿歌。

师:接下来就请宝贝们和老师一起把这首儿歌用自己喜欢的声音读给图画上的小朋友吧。

(三)结束部分——唱编儿歌

1.反复练习,用肢体动作展现儿歌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加深印象。

2.唱编儿歌,加深认识

(1)启发幼儿将儿歌唱出来。

(2)教师将儿歌谱上《我爱我的幼儿园》的曲子对幼儿范唱一遍。

(3)教师念一句、唱一句,然后让幼儿跟着模仿。直至学会整首儿歌。

五、活动延伸

5.幼儿早操比赛 篇五

宋庆龄实验幼儿园

2011-11

一、活动宗旨

1.培养幼儿对早操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体验运动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中来,展现集体风采;

2.培养孩子守规则的意识及合作精神;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3.培养幼儿初步的团队和竞争意识,体现团队协作的竞赛风格。

二、活动准备与人员安排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9日上午8:40-9:010

活动地点:幼儿园塑胶场地

1、主持人与活动小结。比赛结束后,将活动精彩相片、活动小结发送总部博客。

2、现场调控与颁奖人员(张园长)

3、评分统计员与评分准备:一个计算器、9支笔、评分表、打印纸两张(刘老师负责)比赛前将评分表印发给各评委。

4、评委牌、场地背景布置,主题为“阳光健身操”(徐、张老师负责)

5、照相机准备与现场拍照(鹿老师负责)

6、音乐播放(鹿老师负责)

7、比赛评委:园长+教师评委

8、领操:各班老师各选一名老师带操。

9、看管幼儿:由各班老师照看,如班里有其他老师去协助现场活动了,剩下的一位老师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让幼儿离开自己的视线。

10、比赛顺序:中

1、大

1、小1。

12、奖状打印(俞老师)

13、比赛结束后,现场颁奖,奖状填写由园长负责。

三、评分标准

音乐节奏:(20分)

进、退场规矩及动作整齐:(40分)

精神面貌:(20分)

四、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全园性比赛,奖项评出中班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

五、注意事项

1、进退场是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要注意比赛当天听从场内主持人的指挥,各队进、退场要保持快、静、齐。

2、带操老师动作要规范、大方,带操老师在正前面带操。

6.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天气晴朗!今天小朋友格外漂亮!今天,操场上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今天,迎来了xx幼儿园第四届体艺节“快乐运动,幸福成长”早操比赛。在日常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喜欢跑步、喜欢转呼啦圈,喜欢跳绳等等,其实我们不光是要做这些运动来锻炼身体,还要从每天的晨间活动和早操开始,认真做好,把我们的身体锻练得棒棒的!小朋友你们能够做到吗?太好了,下面请允许X老师在这里介绍今天出席我们早操比赛的嘉宾评委们,他们分别是:XXX女士、XXX女士、XXX女士、XXX女士、XXX女士、XXX先生、XXX女士。掌声欢迎!

下面我宣布xxx幼儿园第四届体艺节“快乐运动,幸福成长”早操比赛----现在开始!

第一组出场的分别是:小

一、小

二、小三班的宝宝们,请小

四、小五班的宝宝们做好准备。---音乐请开始。

谢谢小朋友们,请小

一、小

二、小三班的小朋友退场。

下面出场的是小

四、小五班的小朋友们,请中

一、中

二、中三班的小朋友们做好准备。----音乐请开始。

谢谢小朋友们,请小

四、小五班的小朋友退场。

下面出场的是中

一、中

二、中三班的小朋友们,请大

一、大

二、大三班的小朋友们做准备。-----音乐请开始。

谢谢小朋友们,请中

一、中

二、中三班的小朋友退场,到场外就坐。

下面出场的是大

一、大

二、大三班的小朋友们,稍后请大

四、大

五、大六班的小朋友作好准备。------音乐请开始。

谢谢小朋友们,请大

一、大

二、大三班的小朋友退场。到场外就坐。

最后出场的是大

四、大

五、大六班的哥哥姐姐们,-----音乐请开始。

谢谢小朋友们,请大

四、大

五、大六班的小朋友退场。

现在请嘉宾评委为各班级评分的同时我们请全园的幼儿集中到操场上进行奖状的颁发仪式。

下面我宣布获得三等奖的班级是:

现在请我们小班的家长代表为获得三等奖的班级进行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

谢谢嘉宾们!

下面我宣布获得二等奖的班级是

现在有请大班的家长代表为我们的获得二等奖的班级进行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谢谢嘉宾们!

下面我宣布获得一等奖的班级是

现在有请中班的家长代表和x园长、X主任为获得一等奖的班级进行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

谢谢嘉宾们!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玩的高兴吗?通过这次早操比赛,我的感触很深。小朋友们向全体老师展示了个人的魅力,表现得非常棒!那我们用响亮的掌声表扬一下自己。亲爱的老师们,我们也伸出双手,表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吧!

7.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培训名称: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 培训内容:

一、数学知识的特点:

1、数学是抽象的科学。为什说抽象?数字5可以代表5个球、5朵花5支笔等等,反映所有数量是5的属性。这就是数学的抽象性。

2、数学的逻辑性。例如:对5支铅笔质疑知识的获得不是直接感知,而是一系列的动作协调获得。首先手口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幼儿口中的数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是连续而有序的,不能遗漏、不能重复。最后,合起来才得到总数5支铅笔。

3、精确性是第三特点。如果说数学是语言,那么数学一定是精确的语言。用数量化的手段描述客观事物,更多的是逻辑性、精确性。例如:第一排的第二个幼儿、给我拿2张纸。

4、应用性。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数量、形状、大小,都可以用数学工具来描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钟表、红绿灯、温度计等。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自“皮亚杰:抽象的思维源于动作”后,这一观点被大家认可。如:幼儿借助点数才能正确计数。熟练以后才能做到心中默数,因此给幼儿摆弄实物的操作机会,既符合幼儿的心里需要,又有助于他们学习。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表象

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开始于外部动作,但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学概念,还得有内化的过程,即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关系。但也不能表象无限夸大,(只让幼儿看图片、看实物让表象印在头脑中)应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渐渐转化为头脑中的表象。这样不仅帮助幼儿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幼儿抽象能力的发展。

3、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应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幼儿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体经验越丰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概括。因此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如:认识3的含义时,不仅让幼儿点数各种各样的3的物体,还应让幼儿听3次声音取出3个物体和从箱子里拿出3个乒乓球等让幼儿理解他们都可以用3表示。这样3的抽象意义就有所理解。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把头脑中的具体经验变成概念化的知识,需要符号和语言参与。如运算符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其操作过程,能提高对自己动作的意识程度,从而有助于动作内化。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要借助不断的练习应用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

三、数学教育的意义:

1、帮助幼儿认识世界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3、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形成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概念理解

一、集合:

(一)集合的基础知识:

1、集合概念: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集合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具有共同属性的对象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表示法(又叫韦恩图)就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它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集合,在学前数学教育中广泛应用。

3、子集:集合中的一部分元素组成另一个集合,这个组成的集合就是原来集合的子集。集和子集存在包含关系:新建幼儿园的小朋友和新建幼儿园的女孩

(二)教育内容:

1、体验事物的共同属性。

2、掌握求同和分类的技能

3、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

4、对两个集合元素进行比较,体验集与子集的关系

(三)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包括:

分类、比较:把具有相同特点的进行分组。常见的分类形式:

1、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按名称、按外部特征、按数量、按用途。

2、按物体的二个特征分类;(小的圆形)

3、多角度分类;(一个事物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去)

4、层级分类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 分类活动的指导:

1、根据幼儿的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分类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年龄班采取的分类方式不同,如:多角度分类对幼儿思维灵活性要求高。层级分类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

2、根据活动内容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考虑到:方便、难度适宜、数量适当。

3、分类活动前,教师要选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明确分类标准。年龄小的幼儿可有教师提出标准(师:请小朋友把红色的图形放在圆圈里),对中大班幼儿可由幼儿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师: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4、分类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分类结果。(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要把它们放一起? 让幼儿语言表述分类。)比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里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比较的组织与指导:

1、提供两组物体,引导幼儿用重叠对应和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选体验一样多,在体验不一样多的关系。

2、要求幼儿用语言表述多少或一样多的数量关系。启发幼儿要使不以言的东西一样多,去了“增加”的办法,还有“去掉”的办法。

二、数概念

1、计数:(数数)内容方面: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按数取物。动作方面:手的动作和语言的动作。动作发展过程:从动作水平上点数——目测或听觉的点数,有声的点数——无声的默数

2、数守恒:幼儿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幼儿很认为5只大球比5只小球多。

3、数序:指每一个自然数在数列中的的顺序。

4、数的组成:包括:分解和组合两部分,故称数的分合。指的是一个数(总数)分成几个部分数,几个部分数合成一个数(总数)。幼儿学习数的组成通常是分成两部分数,理解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5、数的运算:

①运算发展水平的三种水平:动作水平的加减、表象水平的加减、概念水平的加减。

动作水平的加减: 以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材料为工具。如:教师口述:草地上有2只兔子(呈现教具),又跑来了2只(呈现教具)草地上共有几只?幼儿凭借观察,用计数的方法算出来。

表象水平的加减:依靠头脑中的呈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如:幼儿只听教师口述回答问题(教师并不出示实物卡)。

概念水平的加减:直接运用那个的数概念进行加减。如:口述或呈现加减式2+3=,这种是最高水平的加减运算。

②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减法要难于加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理解掌握应用题比算式容易。

三、量:

1、定义:物体和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叫量。如:长度、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

2、量的计量:就是把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用了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计量单位。如米、千克。在幼儿园只涉及到直接计量,在幼儿阶段主要让幼儿学习自然测量,即用自然物为量具,如:小棒、手指、瓶子等。

3、内容: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的活动;排序;量的守恒;自然测量 排序:常见的排序形式:

①按物体的量的差异排序(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②按数量的多少、数字的大小排序 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物体。指导要求:

①提供合适的操作材料,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具体形象)②让幼儿明确排序的标准(可以老师提出,也可以幼儿看标识)③排序要由易到难。(按图上的规律排——发现规律接着排——自己创造规律排;有简单的ABAB,ABCABC——ABABB,ABCABBCC)

④重视引导幼儿感知序列中的互逆、双重、传递等逻辑关系。

量的守恒:(包括感知物体的长度、面积、容积等方面的守恒)自然测量。

四、空间和几何形体

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行、梯形 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

能说出他们的特征,并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五、时间和空间

1、区分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

2、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指导星期,认识时钟。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

(一)操作法: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进行探索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的方法。

注意:

1、操作材料要充足,做的人手一套;

2、有明确的操作要求,操作程序和方法,小班在教师的应当下操作,中大班应让幼儿主动探索,教师可用启发性的语言提出操作要求;

3、给幼儿充足操作时间;观察幼儿操作过程并指导;

4、鼓励幼儿在操作中动手动口(教师随时问一问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讨论操作结果)

(二)游戏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几种常用的游戏法:

1、操作性数学游戏。如:为小动物吃饼干(图形分类);

2、情节性数学游戏。如:钓鱼(练习10以内的加减)、3、竞赛性数学游戏如:夺红旗、比一比(按数取物、10以内的加减);

4、运动性数学游戏。如:小动物找家(练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5、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如:摸箱子(击鼓传花的形式,说:我摸到一个@@形状的什么)

注意: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编游戏;

2、游戏要紧扣教学内容,规则和玩法不要过于复杂和新奇,通过游戏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3、要突出数、量、形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三)寻找法:让幼儿在周围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量、形要求寻找相应事物的一种方法。分三种形式:

1、在未经准备的环境中寻找。如:在教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圆柱体?在同伴身上找一找什么东西有2个?

2、在布置好的环境中寻找。如:出示挂图认识方位:找一找小猫在哪?

3、运用记忆表象寻找(一般运用中大班)。如:想一想你见过的东西什么是圆形的?

(四)比较法:通过两个(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物体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于不同的一种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个过程,比较中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如:学习几何图形时,进行图形与图形的比较,让幼儿发现图形的不同特征;感知量的时候,通过比较找出量的差异。

注意:

1、比较前应让幼儿仔细观察,正确的比较方法:如:一端对齐,重叠。

2、在比较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3、有意识的知道幼儿理解对应(配对)的含义并掌握正确的对应技能。

(五)讨论法:是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师生、同伴间的交流,探讨性的主动学习数学的方法。讨论法不仅幼儿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达到相互启发、共同学习的目的。注意:

1、以操作体验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讨论的依据。

2、注重讨论的过程。注意倾听幼儿意见、关注幼儿的经验和感受,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过程。

(六)演示、讲解法:教师演示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和规则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认识时钟、书写数字、认识符号。注意:

1、演示与讲解相结合。

2、演示虽有直观性,但幼儿必须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认知结构。所以,演示、讲解法只能是一种辅助方法使用。

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的本质:让幼儿在自身的活动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建构数学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即使运用了操作法,可能也会变成被动操作。应根据教育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幼儿重复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数学活动学具

在数学活动中,通常把幼儿使用的材料称为学具。学具是实施数学活动目标与内容的媒体,是帮助幼儿学习数学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

一、学具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1、符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4、满足了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需要

二、数学活动常用的学具种类

1、盒类 如:分类盒、组成盒、几何形体镶嵌盒

2、板类 如:排序板、分类板、3、物类 如:长方体、正方体、花片、贝壳穿珠、积木

4、卡片类 如:数字卡、点子卡、排序卡、试题卡

5、图标类 如:挂图、年历表

6、标记类 如:符号

三、选制数学学具的要求

1、紧扣数学知识的本质特点,很好的体现教育内容,造型简洁,突出数、量、形的信息。设计让幼儿点数的花,背景要简单,不要也行。这样幼儿的注意力更能集中在多花的数量的感知上。

2、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应多使用实物、玩具等直观形象的学具,学具要大一些。中大班幼儿多用一些图片和卡片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知识的初期要选用实物学具,然后过渡到图片、抽象符合类学具。

3、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如:让幼儿串珠进行排序时,要选孔大的珠子、稍硬的绳子幼儿才好穿。

4、充分挖掘学具的多种用途,提高学具的使用价值。一物多用

四、数学角操作材料的特点

1、操作性。具体讲学具有多种玩法,能拼、移动、组合。

2、趣味性。如长短不一的小棒幼儿兴趣不大,换成高矮不等的小树让幼儿载小树,兴趣就高了。

3、结实耐用。使用频率高,因此要结实利于幼儿重复利于。操作卡最好过塑,布制品也比较适合。

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案书写不规范。不要把每一句话都写上,重点导语。

(二)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三)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例如,教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分合号7-2-5,请幼儿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 5=7、5+2=7、7-2=5、7-5=2。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四)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

(五)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

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如:在要求幼儿拿出与卡片上一样多的小动物放在盒子里时,教师说:“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你就从盘子里拿几只小动物放在盒子里。”“一样多” 这个词是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教师不去运用,而使用了较繁琐的语言。

(六)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而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的教师的评价语言很贫乏,在一次活动中不断出现“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等词语。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操作活动结束时,有的教师往往注意对操作材料的收拾整理,而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状况不作任何评价,幼儿渴望得到评价的心理需要也得不到满足。

(七)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脱节

从优质课活动中了解到几年来教育观念的确有了很大转变;但是,在具体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的距离,表现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未真正做到让幼儿主动活动,仍然只注重教师讲解演示。幼儿坐着听讲 ,教师问幼儿答、教师总结、幼儿模仿、幼儿记忆结果的课堂教学形式,根本不能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学习中主动学习的新的教育观念。

(八)择优选用“小班化”教学

有的老师为了使教学观摩活动课顺利进行,常从全班幼儿中挑选20余名 “听话”幼儿进行活动。这样做,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效果也比较好,但这种以牺牲其他幼儿学习机会为代价的做法,不利于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其实调皮的孩子思维活跃,常能发表一些出人意料的精彩见解,教师若能把握时机,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能对这些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一)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应是广泛的、启蒙的,注重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情感等。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符合幼儿的兴趣、认知经验、发展需要、年龄特征的内容。对所选择的内容要进行准确地分析与把握,找准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幼儿已有经验、需要提升的新经验,核心经验,充分发掘它的教育价值,进行合理运用。

(二)确立恰当的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既要对幼儿具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层次性,体现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有助于幼儿原有经验的概括、提升和拓展。注重幼儿的体验、发现、感受、尝试、兴趣,突出情感、态度、习惯、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将情感目标放在首位。

目标表述要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清晰、具体、明确,有利于在活动开展中层层落实,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调整和生成,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三)准确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是教学活动达成的核心目标,是活动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重点的准确把握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精心分析和确立。难点是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难度,但通过材料的支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互动的引发等多种途径能够达成的目标,要基于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准确了解。活动设计、实施要紧紧围绕重点进行,有对难点的突破,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精心设计活动过程

设计是有效性的关键,一个好的活动方案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幼儿的经验水平是活动设计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心中有幼儿。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目标的落实,重点的解决、难点的突破,力求要有独特的视角,有创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遵循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等原则,突出幼儿活动的主体性,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愉快地学习。

(五)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1.精心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活动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①充分的经验准备。要准确找到幼儿的原有经验点、核心经验点,并通过图书、音像、参观、实践等多种途径丰富幼儿活动需要的相关经验,做好充分的经验准备。②丰富的物质材料准备。物质材料是活动的工具,适宜的物质材料可激发幼儿活动的动机,引发幼儿主动学习、有效互动。材料要多样化,充足有效,体现出适宜性、开放性、层次性、典型性的特点。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为实现目标服务,能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保障。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探究式、发现式、体验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凸显幼儿自己体验、探索发现与合作交流,追求幼儿愉快地学习、快乐地发展。

教学情境的设置是一种能促使教学活动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法,要真不要假,要灵活运用问题情境、文学情境、游戏情境等多种方式。

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的运用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通过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能引发幼儿的有效学习。

3.巧妙地运用提问、有效地引发互动

适宜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中的主体性,激活幼儿的思维,引起过程中的多元互动,帮助幼儿自我建构,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开放式”“推进式”的特点,要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关注想象,能引导推理、联系,引起幼儿的反问和追问,有助于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探究。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有价值的问题,抓住关键问题,采用追问、反问、抛问等方式提问,并要有应答的智慧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应答技巧,善于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给予机智的应答,有效地互动促进幼儿活动中的发展。

4.充分发挥活动评价、反思的作用

活动评价为促进幼儿和教师的持续发展、为活动的不断调整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据。应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自评、同伴互评,提高活动的投入程度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及时调整活动行为和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活动反思是对活动价值进行客观地判断,诊断、发现活动设计、实施中的不足,及时反馈调整,积累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效果,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有效地反思,能不断提高教师设计、组织、实施活动的水平,保障教学活动有效性目标的实现。

在评价时,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要进行鼓励,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的幼儿要表扬。教师可利用非言语信息对幼儿作出评价,如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总之,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再参与的愿望,促进活动的开展。

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是教育价值的体现,是教师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善于总结反思,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自己准确评价、把握教学活动的能力,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共勉:

我们——要勤于学,善于思,得于法!

要以常态的教育实践为基础,以教师实施《纲要》的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为根本,建立园本教研制度,促进园所文化变革。

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8.幼儿园早操的组织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民办幼儿园:

为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资格条例》《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和岗位要求》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举行第二期园长培训班和第一期保育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未取得“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合格证书”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副园长或后备干部;未取得“幼儿园保育员资格证”或未参加过保育员培训的保育员。

二、培训目标

1、园长培训目标

①通过培训,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端正办园思想,明确新时期学前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使命,具备管理幼儿园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园。

②通过培训,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与相关知识。

③通过培训,造就一支职业道德素养好,管理能力强、专业高,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园长队伍。

2、保育员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保育员掌握现代保育知识,树立新的保育观;增进保育员观察幼儿,对幼儿进行全面身心保育的意识;提高保育员协助教师培养幼儿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卫生习惯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保育员配合教师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保育员素质。

三、培训内容

1、园长培训内容

①园长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幼儿园教育与特色创建,幼教前沿的最新理念及动态,幼儿教育的设计与指导。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解读、幼儿园管理专题讲座与研讨、幼儿园教育新理念、幼儿园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教育发展与评价、园本教研、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2、保育员培训内容 ①保育员职业道德

②婴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③婴幼儿常见病预防及护理常识

④婴幼儿意外事故的处理

⑤幼儿卫生学

⑥婴幼儿的膳食与营养⑦保育员实践技能知识

⑧婴幼儿卫生消毒知识讲座

四、培训方式 集中脱产培训7天、49学时。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11年1月15日报到,1月16-22日培训(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2、地点:湘潭教师培训中心(雨湖路文化街45号)湘潭教育学院教学楼104、204教室。

六、培训经费

培训费按园长600元/人,保育员400元/人标准收取,学员的学费、差旅费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回原单位报销。食宿费按每个学员400元标准,由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科统一支付。

七、考核奖励与发证

1、考核:参加园长、保育员培训的教师必须参加所学课程的考核。考核包括:一是学员学习期间的表现的评价;二是学院读书笔记的检查结果;三是遵守作息制度情况,凡一门课缺课数累计超过该课课时三分之一,缺课课数累计超过本次培训总课时的五分之一者,不颁发结业证书。

2、发证:学员按规定完成培训的全部内容,经考核合格者,上报市教育局审定后,由湘潭市教师培训中心分别颁发《湘潭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幼儿园保育员资格证》

3、奖励:培训结束将评出优秀学员,并对其进行奖励;培训结束对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进行奖励;对培训期出满勤的学员进行奖励。

八、培训纪律要求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组织好此项活动,按所辖幼儿园单位数的10%(少于10所得至少报一个),于12月25日前上报名单到民办教育科。此次活动情况将纳入考核。

2、培训期间,学员必须按照市教师培训中心的作息时间上下课。

3、学员必须按照市教育培训中心的要求统一住校,早晚由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科统一签到。

4、所有学员不准请假,无故旷课和迟到早退。

5、培训结束后,民办教育科将汇总学员学习情况通报全市。

6、对全市所有幼儿园园长、保育员未获得湘潭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证以及幼儿园保育员资格证的单位,在民办教育年检评估时降等评定等级,三年内未获得湘潭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证以及幼儿园保育员资格证的,将视为年检不合格单位。

9.幼儿园早操比赛活动方案 篇九

早操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在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培养幼儿集体意识、锻炼幼儿意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的早操质量,充分发挥早操的教育功能,营造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氛围,我园将举行幼儿早操比赛活动。具体比赛活动方案如下:

一、比赛内容:本学期新早操。

二、参加人员:全园幼儿

三、比赛时间:20115年12月5日下午2:30—4:00

四、比赛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比赛项目、内容和基本要求

1、比赛项目:大、中、小、小小班早操

2、比赛内容:每套早操包括舒缓运动(准备)、徒手操或器械操、队列变化、游戏环节、放松阶段。

3、基本要求:(1)教师必须参加本班早操比赛(带操);(2)全园所有幼儿必须参赛;

六、出场顺序

第一场:大班;第二场:小1班;第三场:中班;第四场:小2班;第五场:小小班

*早操评比标准:

1、进退场:各10分

踏步进场、退场,有序、有队列,不拖拉,不讲话.(10分)

2、精神面貌:(教师需带操)30分

①幼儿对早操活动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情绪愉快,精神饱满;(10分)②教师动作规范到位、精神饱满,注意调动幼儿情绪;(10分)③服装整齐、鞋子便于运动;(10分)

3、早操动作、队列、运动量:50分

①动作整体协调一致、动作正确,有力到位,节奏感强;(15分)②队列整齐,布局合理,有变化;(10分)③取放器械时科学有序;(10分)

上一篇:医药行业销售模式下一篇:行政主管面试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