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贺诗歌中的生死意象(共6篇)
1.分析李贺诗歌中的生死意象 篇一
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
李贺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有:想象奇特,意象荒诞,诗歌节奏的跳跃性大,但是穿线的却是浓厚的悲剧色彩。
李贺,在唐代诗歌史上被称为“诗鬼”,又因大半生居住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人又称其为李昌谷。李贺在组诗《南园十三首》中对他居住的环境进行了描述:“长峦谷口倚桩家,白昼千峰老翠华。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家住在山峦之间,闲暇时间收石蜜、采野菜,到了春天还有美不胜收的春景。由此可见,李贺的居住地荒僻、封闭,但是景色宜人,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神秘感。如此清幽的空间对李贺这样一个没落的贵族来说确实是一个诗书遣怀的佳境,也正是在此地李贺立志要出人头地、报效祖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闭塞的环境也让他容易孤芳自赏和视野狭窄,最终形成了他孤傲、敏感与人寡合的性格,这给他以后仕途道路上的坎坷埋下了隐患。一方面,是青春的渴望,生命力的充盈;另一方面,是悲怆忧戚,精神的早衰。这种矛盾的交融,凝为李贺特有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追求的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和对人生奥秘的追寻,是李贺诗的一大主题。史书记载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新唐书 李贺传》),可见他的相貌略显丑陋。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历史对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是大加褒奖,说他“七岁能辞章”(《新唐书 李贺传》),怀着远大的抱负和一身的才华,李贺奔赴考场意欲一展身手,但是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忌才者认为他父亲李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故李贺应该避父讳,不得举进士,虽有韩愈作《讳辩》,鼓励李贺参加考试,但是李贺最终未能及第,终生沦落不仕,备受屈辱,年仅27岁时抑郁而终。从小形成的自闭、孤傲的性格又遭遇世俗的摧残,李贺郁郁而不得志,这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唐代中期昏庸官场的一个证明。也是于仕途不顺、早衰多病所形成的忧郁性格,使李贺对生死问题异常敏感,写下了不少与生死问题有关的作品。这个内容在李贺的诗中是作为对于时光流逝、人寿短促的敏感、恐惧、彷徨和感到痛苦的心境来表现的。从艺术的角度看,李贺诗歌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想象奇特,意象荒诞,诗歌节奏的跳跃性大,但是穿线的却是浓厚的悲剧色彩;二是善于着色,用色彩词营造奇诡冷艳的艺术情境。
悲剧的人生造就了李贺悲剧的诗情。李贺的诗歌,无论是发愤疾俗、个人遣怀还是咏物诗和神鬼诗,都贯穿着诗人的悲情。越是希冀有一种力量来解脱自己的无助,这样的李贺就越无法超越自己现实的`悲哀。这种压抑使他感到人生的短暂、渺小,他急切而苦恼地渴望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引出了种种幻想:“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食龙肉。使之朝不得迥,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苦昼短》)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幻想,创造了独特的诗的意境。不仅包笼天地,役使造化,而且驱遣幽明,把神仙鬼魅都纳入诗行。这种对于“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拂舞歌辞》)的幻想,在《日出行》中也有表述。李贺看到,宇宙变化无穷,人世的一切都是短促渺小的。这种看法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曾悲戚地反复表现。他既幻想永生,便进而向往着进入一个永恒与无限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如他在《梦天》、《天上谣》等作品中表现的“天”,即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的宇宙本体。这些是李贺超出常格的深曲构思和非现实性的形象体系的“长吉体”诗的典型代表。在天上,不仅人的自然生命得以永生,人自身也获得了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幻想中,常常包含着年轻的生命力最容易得到表现的内容,即对于异性的爱慕,天上常有女性,而李贺即生活于其中。他以这种超越人世的幻想,肯定了生命,肯定了自己。
他的诗歌有着奇特想象,这与李贺独特的感悟力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李贺独特的个人气质及行为也造就了他奇特的想象。李贺长期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昌谷,自然景色给诗人留下美好回忆和深刻的印象。在诗人的心中有着昌谷山水的激荡,李贺对昌谷四季变化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描摹刻画。昌谷的生活使得李贺在写景取象、写景抒情时不同于他人;李贺在诗歌中呈现出不同于他人的韵律节奏。李贺在具体表现自己思想情感与绪情变化时,他不是用一般意义上的比兴手法,而是有所超越,将复杂且丰富的情思用选择新的寄托之物来承担。也因为其间物象与心象的链接,使得一种跳跃性的节奏在李贺的诗歌中呈现。黑格尔说过:“诗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艾青也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李贺这种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甚至近于病态的天才幻想使得李贺的诗歌中呈现出“幽深诡谲”、“奇而入怪”的意象,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里对此做了形象的总结:“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诗“奇而入怪”、“虚荒诞幻”的意象特点体现在对大量超现实意象的塑造上。唐代是诗歌极度繁荣的时代,在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这样的诗人是寥寥无几的,而李贺毫无疑问是这极少数中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屈原、李白对李贺的影响很大,效仿他们,李贺在表达其苦闷情怀时,总是竭力创设超现实的、虚幻的意象世界,如:“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等。比如同样是称颂丝织品的精美奇绝,白居易的《缭绫》基本上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提炼出意象来进行比喻:“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却是大量借用让人感到诡异莫测的意象来表达:“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载石床啼鬼工。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李贺诗歌意象的“虚荒诞幻”还表现为在塑造现实意象时,不固守事物本来的样式,而是将客观对象进行变形和位移,使它们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拼合在一起,也因此具有很大想象和虚幻的成分。例如,李贺笔下的鱼能够当坐骑:“放妾骑鱼撇波去”;他诗中的风是酸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钗都能言语:“晓钗催鬓语南风”;诗中有能发出水声的浮云:“银浦流云学水声”;敲打刚硬嶙峋的马骨,其响如铜:“上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敲击光洁明亮的太阳,声如玻璃:“羲和敲日玻璃声”;铜人能哭且泪重如铅:“忆君清泪如铅水”;香气有形且能咚咚作响:“玉炉碳火香冬冬”,如此等等,无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钱钟书有一段话虽然不是直接评价李贺的,但用它来概括李贺诗歌意象的这种特点,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李贺诗中的意象的确就是这样的怪诡。李贺生活在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唐贞元元和年间,虽然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但政治腐朽、世态炎凉、家境衰落、官职卑微,就连身体也是孱弱多病的,这些给他以致命的打击,也使他过早地陷入了未老先衰的生命悲愁之中:“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庞眉秋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难以让人相信,这样年轻的身躯内竟然包裹着一颗苍老的心。正是这种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相称的临老心态,赋予了李贺以深沉的审美感受能力,将他独特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发现引向了一个相当特殊的范围,那就是“于昏黑杳冥中写出一派阴幽飒沓景象,令人毛悚”。
王思任曰:李贺“人命至促,好景尽虚,故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如此之类,幽冷溪刻”;谢榛云:李贺诗“险怪如夜壑风生,暝岩月堕,时时山精鬼火出焉;苦涩如枯林逆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张表臣说:“李长吉锦囊句,非不奇也,而牛鬼蛇神太甚,所谓施诸廊庙则骇矣”;钱钟书先生曾说:“求若长吉之意境阴凄,悚然毛骨者,无闻焉尔……《神弦曲》所谓‘山魈食时人森寒’,正可谓长吉自作诗境。”的确,李贺对于物象的刻画,钟爱于他们的死、萎、弱、老、凄,而对物象雄浑壮阔的一面仿佛视而不见,因此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诗歌意象群,如老木魅、怨月啼花、枯枝败叶、漆炬阴火、血雨腥风、荒坟野墓、牛鬼蛇神、寒蟾老兔、青狸白狐、瘦蛟毒虬、白骨幽魂……这些意象都把“阴幽飒沓”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南山田中行》一诗完美地展现出了李贺诗歌的这一意象特点:
秋野明,秋月白。塘水缪缪虫唧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骄啼色。荒畦九月稻叉芽,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诗写秋野凄冷幽清之景:月色如霜,西风萧瑟,一望无尽的旷野上杂草横生,苔藓遍地,放眼望去,基本没有庄稼谷物;夜幕下的秋虫在唧唧哀鸣,寒风里的山花在幽幽啜泣,石缝中的流泉在低低呜咽,荒芜的田陇小路上几只萤火虫在游荡,还有那令人瑟瑟发抖的磷火,在幽暗的松林间飘荡闪烁。寒虫、荒畦、蛰萤、冷花、秋月、鬼灯等等意境,绘出了一幅凄凉悲惨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说《南山田中行》关于“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之类的描写尚有现实依据性可言的话,那么李贺在生机勃勃的三月看到的却是“花城柳暗愁杀人”、“曲水漂香去不留,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萧条,并将花团锦簇、风景秀丽的四月描绘成“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则更多地显示出了他对幽凄阴冷意象的独特嗜爱。
2.黄庭坚诗歌中的藤意象分析 篇二
关键词:黄庭坚 诗歌 藤意象
藤生长在深林,或青翠可爱或苍郁沉着,原不过是深林一景。当它投射到人就开始了不同的精彩;商人看见藤的坚韧堪做家具,植物学家发现藤的攀援属性,诗人们则生发出一个深隽的藤世界。他们笔下的藤或闲适澹泊、一展文人趣致,或沉郁深刻、充满理趣哲思。可以说藤如同一张细密的网,捕捉情感时细腻而带有不同诗人的个性;更如一张隐形的大网,无形之中网罗时代的共有情绪。
最早出现藤意象的诗歌作品是《诗经》i中的《葛覃》和《葛生》。“葛之覃兮,施之中谷,维叶萋萋”用藤蔓植物攀爬速度之快比兴深谷的生机盎然,用葛藤的苍翠比兴深谷之色彩明艳;“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用葛藤和牡荆枝相互缠绕象征夫妻感情深挚。自此,藤作为植物,在古代诗歌语境中或昂扬激越或婉转缠绵的两种风格初具规模。
后来的诗人们一方面用藤起兴,尽可能地还原植物藤的面貌和环境,暗合情感的抒发。如“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ii,悲凉之情在荒芜之景的氛围中浮出。另一方面又借藤抒情,将藤的特性比拟作人的情感。如阴铿的“藤长还依格,荷生不避桥”iii,在写藤缠绕窗格时采用拟人化的“依”字,用藤对“格”的依恋照应诗人的荆楚之怀,使依恋之情也含清丽柔婉之气。而无论对藤这个素材怎样处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总离不开明媚清新、深沉低徊这两个维度。
当藤“旁逸斜出”成为器具时,往往又增添了各自的象征意义。如藤杖作为隐逸禅性的代表,藤杯借喻诗酒年华。诗境得以扩大,文雅之气也随之展现。
及至黄庭坚的诗,藤开始在本色基础上有了鲜明的审美特征。他笔下有藤45处,既可作极古雅的藤纸,又可作极广远的崖边藤,极大地扩充了藤意象的表达容量,强化了藤意象的存在价值。细小的藤蔓能支撑起悠远闲适的自然空间,能渲染佛道清逸出尘的味道,也能衬托文人的雅趣,更是构成山谷诗独特风格的重要元素。这就是黄庭坚的藤“王国”。
一.山野幽藤
王维有诗:“深林人不知”,深林中的藤大概也处于这种状态。而为了描绘“人不知”的藤,营造幽深静谧的山野环境,黄庭坚往往使用一些固定化、符号化的语词,如“寒藤”、“瘦藤”、“老藤”等,使山野带有了个人化的峭拔惊心。此处自然景物藤有别于前代的藤,自然空间的广阔增加了其苍茫峭拔的意蕴,幽静深邃的环境衬托的是其惊人的生命力。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iv等诗句中,藤孤独沉默地生长在绝地、悬崖、深林,险峻的生长地决定了它的“寒”,这种寒气又反作用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藤的细弱和大环境的恶劣又形成一种张力,在静态画面中加入动态的想象,倍增环境的险峻,也凸显了植物的感染力。“瘦藤”则更多的表现了一种险奇,如“不知青云梯几级,更借瘦藤寻上方”、“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v等句写出了藤的细弱和大环境带给藤的重压这两者之间的反差,植物与环境的角力也更能反映瘦藤的坚韧,使整体风格偏向奇而险、瘦而硬。总体上,作者写静态的藤,反而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的关系,借用藤的感染力帮助整首诗清奇风骨的塑造。从社会层面考量,则可以将恶劣的自然环境看做诗人社会环境的自然化,藤的寒凉和坚韧也带有了某些自况意味。瘦硬而倔强既是自然属性,也是诗人独立而充满自省意识的灵魂的写照。
渲染了险奇环境的同时,诗人也不动声色地展示了藤的生命力。语词“寒”、“枯”暗示了生命的静止和荒芜,而句意往往夸大藤的生命力,两者之间鲜明的反差,构成了内容上的一种峭拔惊心。“古灵庵下倚寒藤,莫向明窗钻故纸”、“更借瘦藤寻上方”vi两句,在一“钻”一“寻”中刻画了藤攀爬的动作。用目的性强烈的瞬时动作替换长时间的生长过程,与“枯”、“寒”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感,这也使得诗歌整体上突出奇、巧二字。
总的来说,山野之藤更多的是将藤及其环境作为整体画面摄入诗歌中,突出了藤本色的冷隽幽邃,也贴合了山谷诗峭拔瘦硬的本色。山谷云:“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尔。”藤意象便是作为山谷笔下的造境工具,往往是烘托作用大于叙事作用。
二.寺中禅藤
除了写山野之藤,山谷偏爱写寺院中的藤。
就单纯的景物描写来说,寺院中的藤比山野之中的更多了一分生趣。如“古灵庵下倚寒藤”、“古庙藤萝穿户牖”vii等句子,将深林之藤移至寺院,小小的藤于灰墙、古树之间以生机勃勃的绿色彰显活力,于方寸之地以卷曲之姿造一方幽思之境,给寺院增添了生趣。浸润在寺院沉静多思的环境中,藤萝自身也沾染上浓厚的哲思理趣。
寺院藤也用来表达自然景物与禅宗思想相结合的理趣。代表莫过于《题落星寺(其四)》中的后两句:“燕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在欣赏“无人知”的画图之余,诗人将目光延展至屋外,摄入了众人煮茶的画面。文人雅趣由赏画扩大到了生活中,使禅院煮茶区别于个人品茶的生活之趣凸显出来,禅茶所代表的禅宗思想也显得更生活化。煞句的“藤一枝”无疑是点睛之笔,充满了自然的趣味。“藤”指的是僧人的藤杖,在这里指代僧人,更深层面上带有一种植物参与到了煮茶、品茶、谈论禅理过程中的感觉,赋予了藤鲜活之感,给全诗营造了一个具有自然野趣的背景。
更深的层面,黄庭坚用藤意象表达了某种禅文化的哲理。“藤树谁知先后生,万年相倚共枯荣。层台定自有天地,鼻祖已来传父兄。”以藤起兴阐述了作者的时间观:在时间的作用下,人们会模糊对细节的记忆,强化对重要观念的重视。“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viii表达了事物的两端——头、尾或是冬、春看似遥遥相对,实则是圆通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思考。“石生涯于寒藤,藤耈造于崖树。”ix写出了事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大多数时候,藤意象是作为起兴的意象而非主体抒发对象出现的,这使得诗人往往借用其自然形象如其老迈、冷峻,而非相关掌故来组织诗歌语言。借用钱钟书评价黄庭坚的诗作的比喻“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仿佛冬天的玻璃窗蒙上一层水汽,冻成一片冰花。”x用在此处,诚然,深远的禅思初读的确生硬晦涩,但山谷却将哲理放置在随处可见的植物和现象中,让为人所熟识的自然现象成了增加禅理可读性的“冰花”,点缀在诗人深刻的思辨——这层冷硬的“玻璃窗”上,反而显得相得益彰。
三.案上雅藤
在禅院中,山谷用诗歌记录了藤的清幽鲜活,也用藤意象勾勒了富有哲理的诗人世界。但是案几上的藤意象,可以说是不仅具有“野趣”之美,更具文人化特征。
这种从山林到案几的跨越首先体现在“藤纸”语词的运用上。这个语词在黄诗中出现了11处,是藤意象中诗人使用最多的一类。
藤纸,又称溪藤,是产于江浙一带的名纸;由于作为原料的藤被大量砍伐,这种纸在唐宋时日渐稀少、珍贵;到宋代,文人更是以得到一笺藤纸为风雅美事。而溪藤的这种“韵外之致”反映到诗文中大概起于黄庭坚,以诗歌为证:答谢好友送纸的有《奉答茂衡惠纸长句》;赞叹藤纸的华美的有“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xi;用藤纸珍贵反写文人豪迈之气的有“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xii;干脆用藤纸来烘托文人雅趣的有“为染溪藤三百箇,待渠湔拂一床书”xiii……就这样,山谷将藤的古雅韵味浓缩到了一张张藤纸中,又通过这一意象把这种古雅韵味为自己表情达意所用,显出了他“点石成金”的笔力。
但更多的时候,藤纸超越了单纯的纸张意义,营造了某种沉郁苍凉的氛围。这种悲凉并不是毫无由来的,唐代舒元舆在《悲剡溪谷藤文》xiv中同情同样具有生命的藤,并将谴责的目光对准了“暴耗”古藤以获利的纸工和用藤纸写“绮文妄言”的文人。黄庭坚在这种情感的基础上“脱胎换骨”,藤纸遂有了自己的情感,可作为凄楚无奈之情的集合体。如将溪、溪边藤、藤纸、溪边颓猿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在构架抒情背景的同时颇含深意。《次韵奉答廖袁州怀归隐之诗》“诗题怨鹤与惊猿,一幅溪藤照麝烟。闻道省郎方结绶,可容名士乞归田。严安召见天嗟晚,贾谊归来席更前。何况班家有超固,应封定远勒燕然。”用拗句生字开篇固然引人琢磨,初看来用意仿佛仅仅只是营造悲凉峭拔的气氛。颔联关涉廖袁州归隐的现实情景,及至颈、尾两联则连续化严安、贾谊、班固的典故类比廖袁州的才学出众而不受重用的无奈悲愤,鲜明展现了山谷诗密到“无一字无来处”的风格。由此推及首联,溪藤意象则不仅是为铺张情感所搭建的一个湿润可感的自然环境了。它也在抒情,在展现作者对廖袁州的高度赞赏和深切惋惜之情。藤的隐喻塑造了奇崛风格的同时,又不至于跳脱,这种“夺胎换骨”更符合宋诗深折透辟的精髓。
此外,拥有书法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黄庭坚,在前人用藤类比文字的基础上,不仅沟通了藤与字形,更在文风中吸纳了藤的苍茫之气。
通过对藤蔓形态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美学态度。例如《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中的“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是个人对草书的鉴赏,更隐含了诗人的诗学理念;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意象上的瘦硬和氛围中的峭拔两个方面,这一点被贯彻在黄庭坚的诗歌中。《萧子云宅》中“风流扫地无寻处,只有寒藤学草书。”一句,一方面用藤写萧宅的荒凉;另一方面借藤与草书的相似之处,既照应萧子云书法家身份,更增添一种昔盛今衰的苍凉感。这可以说是将藤和书法、抒情氛围逐层相关联的经典案例。
诗人将山野之藤引向文人化的案上藤,使得藤的质感用纸张的方式得以记录,藤的形态为字形所张扬,藤的古雅也被抽象化的藤意象继承。这些人格化的藤意象,在藤本原色、前人掌故的基础上染上了墨香;而这种立足于他物前人基础上的再创造正是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学创新观点最佳注解。
要之,藤意象作为一个由传统的自然意象和新奇的生僻意象复合的意象群体。一方面,作为传统意象,它具有源自于《诗经》的“植物天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天赋的攀附力;另一方面,作为生僻意象,它又在自然野趣中同时这饱浸诗人思想中的禅性和哲思,展现了山谷诗学理论中超脱前人的创见。他笔下的藤脱胎于魏晋时期的慷慨悲凉,但抛下了家国不幸的沉重负担;化用了杜甫的苍凉锋利,但艺术审美功用远大于讽谏作用。他写深林中的藤既有自然本领又不失冷峻的诗歌风格;写禅院的藤既有自然野趣有浸透着禅蕴哲思;写文人心目中的藤则在纸张意义的基础上寄托了苍凉的情韵。作为一个复合意象,山谷诗中的藤是广博而复杂的。
参考文献
[1]任渊,史容,史季温.山谷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黄宝华、匡亚明.黄庭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缪钺等.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5]钱志熙,查正贤,尹涛著.江西诗派诗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傅玄琮.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8.8
[7]黄启方.黄庭坚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赵念.近十年黄庭坚诗歌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2,34(2):43-46
[9]班澜.也说黄庭坚诗歌意象的“陌生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22(6):59-63
[10]李瑞.黄庭坚咏山水花鸟诗意象与意境分析[J].当代小说,2009(9):25-26
[11]沈叶.从“有法之法”看山谷诗学——浅谈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学主张[J].南华大学学报,2005,6(5):92-94
[12]韩元.黄庭坚诗歌研究三题[D].南京:南京大学,2013
[13]郭一铭.“露中有含,透中有皱”-黄庭坚诗歌的陌生化特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14]贾军.植物意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注 释
i参见《诗经译注》,程俊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三次印刷.
ii引自南朝何逊诗《行经范仆射故宅》,参见《古诗景物描写类别辞典》,朱炯远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4月第一次印刷
iii引自南朝阴铿诗《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出处同上.
iv引自[宋]黄庭坚诗《上大蒙笼》《八月十四日夜刀坑口对月奉寄王子难子闻适用》《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见[宋]黄庭坚撰《黄庭坚诗集注》,[宋]任渊,史容 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5月第一次出版.
v引自[宋]黄庭坚诗《题落星寺四首》《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出处同上.
vi引自[宋]黄庭坚《题杜盘涧叟冥鸿亭》《题落星寺四首》,出处同上.
vii引自[宋]黄庭坚《题杜盘涧叟冥鸿亭》《同孙不愚过昆阳》,出处同上.
viii引自[宋]黄庭坚《戏答龙泉余尉问禅二小诗》,出处同上.
ix引自[宋]黄庭坚《岩下放言五首之冠鳌台》,出处同上.
x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9页。
xi引自[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参见[宋]黄庭坚撰《黄庭坚诗集注》.
xii引自[宋]黄庭坚《庭诲惠钜砚》,出处同上.
xiii引自[宋]黄庭坚《求范子默染鸦青纸二首》,出处同上.
xiv姚铉编,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唐文粹》,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93页。
基金项目: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201510212904)
3.诗歌中的意象之美 篇三
何谓“意象”?意象,即意中之像。“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源于内心并借助于像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从大文化的角度讲,意象是一个哲学的范畴。《周易》提出了“立象以尽意”“观物以取象”的命题。古代的哲学家们已经注意到了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孔子把厚重不移的山当作他崇拜的“仁者”形象,用周流不滞的水喻有智慧的人的通达事理。这种以山水喻人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无限深广的影响,深深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先哲们的美学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文学作品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人物事件来表现内容,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形象化的内容必须借助意象来表达。而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作者特有情感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一般指某个特定景物如明月、山水、浮云、归雁、杨柳等,也可以指某个事件甚至物件。因而意象成为诗人情感的宣泄点,把握了意象,就能很好地解读诗歌。
一.离别诗
此类诗,多抒写离愁别绪,抒发别离之苦,多表达亲友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青。辉手兹兹去,萧萧班马鸣。”太阳下山,徐徐而落,多像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啊。不愿离开同伴。离别诗写的浓情之至当数柳永的《雨霖铃》“寒蝉”“骤雨”“长亭”这些具体意象很好地渲染了离别的凄苦之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主人公的暗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一步写出了主人公的孤零愁苦,情味不尽,意韵无穷,历来为人所传诵。
二.爱情诗
人间第一美好情感首推爱情,因而有关爱情的诗篇历来表现内容最丰富,意象的运用也最为精当。古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女子大胆的爱情表白。诗人借五种自然现象表明自己矢志不移的爱情信念。情感炽烈,意象鲜明,震撼人心。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借沧海之水、巫山之云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专一,可谓千古绝唱。
三.思乡诗
故土之情是中华文化传统里的特有情愫。在中国文化传统意象里“月亮”“白云”“落日”“斜阳”几乎成了思乡的代名词。这一类的诗歌意象举不胜举,北宋词人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碧云”“黄叶”“翠烟”这些意象衬托了乡魂旅思和相思,上阕所描绘的秋景,是历来词家多次重复过的意象,却依然能给人比较新鲜的感受。
四.怀古伤今诗
借古喻今,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笔法,自然,在古典诗歌当中,诗人也常常借助于历史典故和人物抒写怀古伤今之幽思。作者凭吊古迹,或是讽喻当今,或是感慨自身,或是抒发对某事的看法。这些历史的事件、人物与眼前的景物构成了宣泄诗人情感的意象。杜甫的《蜀相》诗人徘徊于丞相祠堂前,情思远接,感慨不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英雄难酬心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言志诗
此类诗歌,诗人借物明志,有感而发。从分析意象入手,就能理解诗人的志向、意趣和情感。屈原在他所有的诗篇当中,都借香花和兰草寄托自己高洁的品行。在《离骚》中,“制支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以荷叶荷花为衣,把自己装扮成峨冠博带的形象,是诗人“举世皆浊我独醒”的具体展现,因而诗人的品格就被刻画得异常崇高。
以上从意象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粗略分类与赏析,可以说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关键,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审美情感。当然,对一首古诗的理解与把握仅就意象来分析是不够的,但至少我们可以由此深入诗歌的幽林深处,做好了这一步,相信,我们离古典诗歌的殿堂已不远了。
4.浅谈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篇四
第一 意象的内涵与事物的本质属性有关
中国的梅花和青松,几乎成了万古常青的诗歌中的描写对象,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就非常美,它们的自然属性就给人以遐想和美感,让人留恋驻足。蒿草这种植物,据说能避邪驱瘟。避邪驱瘟就是人们的想象,很多地方习俗艾蒿要用红布扎起来,有的人家还愿意加上一根桃枝,微风吹来,空气里清香四溢。人们为什么一厢情愿地认为它能避邪驱瘟呢,这也与它的自然属性有关,它通常生长在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乱岗上、坟头边,而且土壤较硬实,其他植物很少在这儿生长,它呈现暗绿色或棕绿色,气香特异,味微苦,并且还有药用价值。这种自然属性是它被认为它有神效的基础。泪水被诗人抒写了几千年,而鼻涕在文学作品中却鲜有提及;秋叶令无数文人感叹,而它落地后堆成的垃圾却没人理会。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挖出诗意来的。道理很简单,一条大河就比一个臭水沟有诗意。再比如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殊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忧伤。
第二 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诗歌的主题的相关性
意象必须反映诗歌的主题,确定了诗歌的主题也必须选择和其相关的意象。因为具体到一首诗,诗人所表现的是某一特定的情思。选择意象就是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那种特定情思的意象。
2014年山东卷陈与义的《寻诗两绝句》要刻画“陈居士”甘于贫困、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形象,在第一首诗中,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的景象,在这样的情景之中,我们注意最后一句:亭角寻诗满袖风。对酒临风,风给人一种洒脱之形象,与诗人的品格息息相关。第二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乔木峥嵘明月中。我们要注意乔木和明月这两个意象。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通常在6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至于月亮这个形象,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南朝周祗《月赋》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月被赋予高远、纯净、清正、清幽的审美内涵。第二首诗写了月光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这两个意象有力的烘托了诗人自身的形象,诗歌的主题和意象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致橡树》,是她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首诗的成功“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的选择功不可没。
第三 诗歌中的意象具有多义性
鉴赏诗歌,首先要鉴赏的就是诗中的意象,理解意象的含义对理解诗歌至关重要。诗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不是唯一的,而具有多义性。如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1)“月亮”可表示孤独、哀怨和思乡思亲等心绪。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象征美丽、高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比如风的含义:(1)春风、东风:这是春天和煦温暖的风,所以它喻示着生机盎然,活力四射,让人充满希望和憧憬。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2)西风:这是冬日惨淡凄冷的风,它和落寞,失意,惆怅,生命衰败,游子思归等让人痛苦的意义相联。如:“古道西风瘦马”;“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秋风:这是秋日萧瑟的风,离愁、忧怨、伤感的意义就寄寓其中。但同时秋风又是强劲的,它又是豪迈、慷慨的壮歌。如“风急天高猿啸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歌中的意象既具有多义性,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让学生理解了这些,能大大提高阅读诗歌的速度。
5.试论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意象 篇五
一
“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也唱不尽的主题。如《浪》、《笑》、《黎明》、《北方》等,而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创作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诗人心中,我们的祖国尽管多灾多难,贫穷落后,但那种根深蒂固、铭心刻骨、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感情始终沸腾在人们的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实而朴素,自然而强烈,炽热而深沉,它来自诗人心灵的深处,传达出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而这种感情和心声在强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更容易打动人心,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爱国主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红线。在20世纪中国诗歌里,爱国主义不是诗人的标新立异,而是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处于20世纪的中国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里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爱国主义的声音。艾青的诗歌产生于祖国和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加之,诗人的特殊经历形成了敏感、孤独,“农民式的忧郁”气质。中年流亡祖国各地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使艾青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民族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正如鲁迅在《坟·论睁了眼看》中所说“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他的血和肉来”,艾青的诗歌密切地注视着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的现实生存状态,不仅表现了他对贫苦农民真挚的爱和深厚的同情,而且把自己——一个地主的儿子的命运与广大贫苦农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堰河的儿子”,成为“土地的儿子”。同时,他的诗歌始终立足现实,关注时代,因此,艾青的爱国主义具有人民之爱,特别是农民之爱的深厚现实内容。其作品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立足现实,植根生活中的衣着朴素,沉稳执著,头脑清醒的中年人形象,这正与艾青朴素、宽广、坚韧的性格相吻合。
二
“土地”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将他最真切的诗情都献给了中国农村和农民。这方面的佳作颇多,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乞丐》、《北方》、《补衣妇》、《水牛》、《农夫》、《群众》、《哭泣的老妇》、《给姊妹们》等等。而把诗人这种对劳动人民真挚的爱写得最成功最感人的诗篇当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以诗的形式塑造了“大堰河”——一位可敬可亲的乳母形象——劳动妇女的形象。这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叛逆者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劳动妇女的颂歌。诗人从“大堰河”劳苦的一生,美好的心灵和悲惨的命运三个方面来塑造。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围裙上的炭火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子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个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槽,/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诗人通过大堰河的一系列动作,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位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一位勤劳、健壮、能干的妇女,一位贤慧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和蔼尽责的乳娘形象跃然纸上。
接着,诗人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写出她内心的朴素与美好: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
然而,大堰河在她的梦尚未做醒的时候便悲惨地死了,她活着的时候,是拼命地不停地劳作,将自己的血汗与乳汁以及赤诚的心灵全部奉献。然而,她却死得那么凄惨: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妻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可以看作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宣言书,他将至高无上的诗神献给了养育他的农民。在他以后的创作中,诗人始终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以及他们的命运,他写出了一幅幅“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那从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是不是/也像这样的房间,/失去了男人的保护,/在死亡的恐怖里/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此外,如《手推车》、《乞丐》、《补衣妇》等诗作都为我们塑造了一幅幅农民受难图。与此同时,诗人更写出了“土地——农民”的复活图:
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血液。
——《复活的土地》
在《煤的对话——A-Y.R.》一诗中,艾青以煤的特性喻中华民族之精神:
你住在那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已经死在过深的怨恨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解放图。如在《迎》一诗中,诗人写道:
我知道它来了,好象有声音/树木,山峦,池沼,青灰色的云/一切都和我一样在静静的等——/远处白衣的少女和清新的歌唱//它是骑了黄金鬣毛的马驰骋来的/它是从山背后向山巅疾奔来的/它是从松林那边向旷野欢呼来的/满天的云都映着它金色的光芒……//洁白的鹭鸶成群地向它飞/歌唱的少女向它举起了肩臂/农夫从菜畦里抬起头来望着它/我从岩石上站起来向他走去……
在《给姊妹们》一诗中,诗人满怀胜利的信心唱道:
今天解放的呼声已把你们惊醒,/自由的意志在你们的胸中激荡,/你们的脚步从窄小的门户出来,/带着骄傲和坚决走向广场……
在另一首名作《黎明的通知》中,诗人更是满怀喜悦,向人们发出胜利的通知:“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其它如《解冻》、《太阳》、《狂欢的夜晚》、《春雨》等诗作都写出了人民对翻身解放的企盼与狂欢。艾青正是通过对土地的苦难、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同时,也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民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6.浅析意象解读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篇六
关键词:意象解读;诗歌鉴赏;诗歌
诗歌是什么?古人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我们:“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怀的。古人崇尚“文贵在曲”,也就是不能在诗歌中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应该把这些思想蕴涵在一些物象之中,通过特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即我们所说的“托物言志”。这些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是意象的表达形式,是意象的载体,诗人用诗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承载着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而意象正是诗人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体。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正是诗歌意象的最好诠释。
《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是诗歌意象作用的写照。欧阳修在其《蝶恋花》中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这首词中,通过被狂风暴雨摧残的花,反映自己悲惨的命运,表达出词中女子感伤抑郁的情怀。由此可知,意象对诗歌表达的作用多么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通过解读意象来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就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一、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意象的内涵
诗歌意象的内涵是丰富多变的,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诗歌中意象的基本内涵,初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通过意境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怀。意象丰富与否和所描写的物象关系密切。我们熟知的明月、松、竹、梅、落花、孤雁等等就有着丰富的意象内涵,诗人也会选择在这些物象上寄托情思。舒婷的《致橡树》围绕着“我爱你,绝不学……”生发出一个个生动鲜活富有内涵的意象,把自己对爱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步步推向高潮。“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诗人在前面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衬托自己所向往的平等的爱情。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选择的“木棉”和“橡树”两个物象,寄托诗人热烈纯真,深沉委婉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和信念。诗中这些丰富的物象把读者引入一个遐想的空间。对于意象,古人也有一些固定的对应表达,如:松、梅、竹、菊比喻高尚纯洁的气节;月亮和大雁寄托思乡的感情;杜鹃和鹧鸪鸟传达凄惨悲苦之情;梧桐叶落的景象传达出悲凉之意;长亭和柳树代表着离别、落花;流水和愁苦相连;乌鸦和燕子对应兴盛和衰败;草木的存在其实代表着物是人非的感慨等等。在教学中,都要通过大量的诗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作者的意象。
二、领会诗歌意象走入诗歌意境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而意境是通过意象烘托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例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写的是烧炼石灰的画面,借此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
心。最后两句作者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清白留世就无怨无悔了。至此,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融入诗中的物象中,形成一种物中有情、情中含物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是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描摹诗歌表现的画面,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歌所表现的画面,帮助学生走进画面,体味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苏教版八年级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讲课时,把这十种物象以连续缓慢的速度呈现在学生眼前,再配以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烘托出一种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的氛围。学生就能够很快感悟出当时作者的心情,对于领会诗歌内涵,走入诗歌意境起到推动作用。
三、理解意象对诗歌鉴赏题的作用
诗歌语言的凝练是诗歌美的一部分,诗歌更重要的美在于诗歌的意境。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把握对于解答考试当中诗歌鉴赏题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用“晚来风急”“大雁”“满地黄花”“梧桐和细雨”等意象烘托出一种孤独悲苦的氛围,表达词人对丈夫去世的悲伤心情。这首词中,词人先用特殊的时间:“乍暖还寒时候”,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内心的凄冷;用“喝酒”的做法,来说明用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用落花满地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凄苦;用飞过的大雁来暗示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和丈夫传书寄情了;用整日飘落的秋雨,以及雨打在梧桐树叶上的声音,进一步衬托词人失去丈夫后的悲苦孤独。掌握了这些意象表达,在处理诗歌鉴赏题时才能够解答准确。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能够分析出诗歌中意象表达的作用,把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归纳总结,掌握了这些意象所对应的“情”,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更深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对于学生文化内涵的积淀,语言的表达,写作技巧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学生只有把握住诗歌的意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对诗歌中的哲理领会深刻,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才会提升。
【分析李贺诗歌中的生死意象】推荐阅读:
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征08-03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析11-13
李贺经典古诗09-16
李贺呕心沥血06-21
李贺做诗阅读答案07-20
李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10-16
李贺的马诗的写作背景09-25
李贺《李凭箜篌引》原文翻译与赏析11-27
分析李白诗歌艺术特色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