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4-08-26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精选13篇)

1.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一

发掘作品中的意蕴是江苏省近几年的考试重点。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蕴跟文章的主旨又是密切相关的。面对“探究文本中的意蕴”或其变式题型,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掌握散文或小说中的意象,深刻分析意象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意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有时诗歌、小说、散文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叙述的社会生活情节,也都是意象。阅读这些意象,就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一篇小说《侯银匠》。探究类型的题目是:“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做好这道题目要理解一个最关键的地方:作者所用文字的多少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所以要明确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然后看这些文字对表现主人公和主旨的作用大不大。小说的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确实是从侯银匠的角度来叙事的,但是中间有很多文字转而写侯菊的勤劳、精细、能干。有其父才有其女,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侯菊的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源于她的父亲,所以侯菊这个意象正是为了表现主人公侯银匠。从文章的构思来看,通过写侯菊来表现侯银匠还可以避免直接叙述,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使文章富有情趣。第二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这篇小说中的意象———侯银匠与侯菊。分析文中与父女俩有关的人和事,看看其中蕴含了什么深刻的意思。这样就可以探究出作者这样安排文字的理由:

1.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为了表现侯银匠。2.从文章的构思看,重点突出,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明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也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3.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中,父母希望儿女能幸福生活,又舍不得儿女离开自己。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让侯银匠在矛盾的心理中充分流露出对女儿的留恋,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面观察分析作品中出现的意象

对意象的捕捉不能有遗漏,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意蕴。探究是读者在探究,有时候读者探究的结果和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可能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

比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说阅读《溜索》中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既然文中有深刻意蕴,我们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意象。可以先整体把握,看看这篇小说叙写了什么事,再看看有什么人,有哪些动物形象,再看看描写了什么场景。这些都是小说中的意象。这篇小说叙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整个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能够战胜艰险。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领队”和“汉子们”,从他们的言语和行动中,我们能看出人们在天险前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品质以及无谓勇敢的精神。文中还出现了“我”,“我”跟领队的表现有不同:面对峡谷,“我”战战兢兢,心生胆怯,在领队的帮助下终于渡过了峡谷,可以看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小说中还出现了雄鹰、骏马、牛这样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起衬托作用的。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三、注意审题,明确思考方向

2011年江苏省语文卷小说阅读《“这是你的战争﹗”》中的探究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小说的三要素这里涉及两项。小说中的自然景物、社会环境、情节、人物以及主题等是互相关联的。我们指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只看自然景物和人物呢?当然不能。这个问题实际是考自然景物的叙写对其他的要素有什么作用,以及自然景物中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形象。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又为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要理解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人物放在环境和情节中。这道题目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结合文中的情节,寻找景物与情节相关联的地方,从中寻找景物的寓意。在情节中分析人物的表现、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所以,在答题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先从整体来把握文章。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五处,描写得较简洁。这篇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涉及两种意象:雪和腊梅林。把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抗战征军的故事放在大雪纷飞的昆明,不难想到,作者有意用下雪天寒来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着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这里显然象征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下知识分子爱国的高洁品格。

然后,联系情节来看自然景物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孟弗之与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的蒋姓学生争吵前后的环境描写,主要是暗喻孟老师的沉重心情。面对这样冷漠的学生,此时孟老师的心一定和外面的冰雪世界一样冷。明白了这些,学生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萧子蔚跟澹台玮一番谈话后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温馨,暗示了爱才的老师和爱国的学生就征军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后的舒畅心情。这种爱国的热情和师生之间暖融融的关系,足以让冰雪融化。所以作者这样描写,“雪已停了,腊梅林的雪已消了大半。”最后一处环境描写,澹台玮“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有了之前蒋姓学生的反衬,这里澹台玮的人格更加伟大。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应该是表现人与梅花交相辉映,隐喻了澹台玮坚贞的人格。

江苏省高考的探究题型也在不断地变化。2012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的小说阅读《邮差先生》中的探究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这一题不是在探究作品深刻意蕴,也不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可以这样设问:作品缓慢的故事情节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明确:这道题事实上是考情节安排的作用,而且方向很明确,即对小说内容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这里有一个难点,就是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内容”这个概念很大,包含了小说的各个方面。比如小说里面的人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主题、语言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梳理出如下的参考答案:

这样的情节有利于表现主人公温和、从容、宽厚的形象特征。

这样的情节也表现了小城恬淡、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情节有很强的抒情性,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和对这个小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2.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点评 篇二

一、稳中有变,难度略降

从整份试卷来看,题型没有太大变化,延续了近几年江苏高考的常见题型,非常平稳。整份试卷的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古诗文上,但是考点和考试内容与去年比较起来有了变化,形式上也更加灵活,尤其是语用第三题将一段形象化的语言用平实的语言加以概括和分析与第四题漫画题对现实生活中长辈对晚辈无原则、不分是非的爱进行揭露的题目,虽说不上耳目一新,但很新奇灵活。可以说试题的设计既平实又灵活,能分出不同的能力层次,加强了试题的选拔功能。试卷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对中学语文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语基的考查去年考的是字形与病句,今年考查的是字音和选词填空(可以说是同义词辨析),应该说出题都紧扣考纲,不偏不怪,难度适中,学生较适应。文言文选的是苏辙《伯父墓表》,选文浅近,不冷不僻,行文洒脱,紧扣考纲,考点明确。而翻译与去年比较起来,难度下降不少,应该说只要是平时注意实词积累,掌握一定翻译技巧的,拿七八分没有问题。

今年的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其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特别是诗歌选的温庭筠的《梦江南》,情真意切,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它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盼望丈夫归来的思妇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考生可以联系到他的另一首《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词)。选文更贴近中学的阅读教学实际,所选材料都是大家之作,阅读难度不大,平易之中又有一定的深度,考生须深入体会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二、关注生活,追求真善

多年来,江苏高考一直具有贴近社会生活,关注价值取向的特点,旨在引导高中生快乐学习,关注时事,精彩生活,追求真善,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如09年有关国际金融危机问题,10年总理记者见面会上的开场白引用古训,11年病句题中“国民幸福指数”、“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等信息,而今年出现的语用第三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对各种生命的尊重,第四题对现实生活中长辈对晚辈无原则、不分是非的爱进行揭露,名句默写中选自《劝学》中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尤其是师陀小说《邮差先生》对“小人物”的赞美,无不彰显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更要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整份试卷既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又有现实意义,颇具匠心。

三、名家荟萃,文化传承

文言文选的是苏辙的《伯父墓表》,诗歌鉴赏考的是温庭筠的《梦江南》,理解起来并不太困难,问题具体,学生也比较容易把握。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的依旧是小说,选的是师陀小说《邮差先生》,小说事理清晰,表意简明,情节较淡,学生比较容易梳理清楚文章的思路结构,设问具体,指向明确,而且都是学生平时训练过的题型,答题抓取信息的难度不大,文章主题易把握,但最后一题探究题有难度。

论述类文本选的是英国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的伍尔芙《笑的价值》节选,选文不是古代的名家,就是现代的大师,至于名句默写,都是经典名句,围绕做人、立身、处世、为学等出题,课外名句更是经典,选的是《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从这么多的名家名篇来看,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倡导的是一种真正的大语文教学观,读经典文章,做有文化素养之人。同时也告诉老师,要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细读文本,体味自然,感悟人生,一定要认认真真教好《必修》与《选修》的各个篇目,不能片面追求分数而去死做题,急功近利,最终将得不偿失。

四、关于作文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作文给出了三段话,其中,一段是孟子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段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段是出自罗曼·罗兰的名句。

今年的高考作文与往年“提示语+命题”的形式相比,有了一点变化,它是给了三段材料,结合这三段材料的寓意,提炼出准确的观点,围绕题目《忧与爱》写一篇文章。其实,细细分析,这三段材料都是围绕忧与爱展开的,但各有侧重,一段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谈的,一段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谈的,一段是从人生角度来谈的,每个材料都是命题者给的一个立意方向,但学生可以跳出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应该说立意是多元的。就审题上来说,难度不大,含义清晰,导向很明确,但境界却有高低之分。另外,今年的《忧与爱》又回到了关系型命题上,细细分析,‘忧’与‘爱’两者并非对立,相反属于并存关系.只要有爱就会滋生出相对的忧愁和烦恼。命题特别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写一面或并没有将两者的关系揭示出来,可能就会影响得分。写“忧与爱”,可能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就文体选择上来说,命题《忧与爱》属于情感型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因为记叙文力倡以情动人,这也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专家一再呼吁要让记叙文回归的宗旨。如果写成议论文定要注意切口要小,不可泛泛而谈,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等角度展开,突出忧与爱之间的关系,选出典型材料加以分析,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例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为何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为何为子女而忧?杜甫《登岳阳楼》为何凭轩涕泗流?美国作家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为何对狼的哀号而忧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当然写作议论文时如能作辩证思考,更能彰显小作者的思辨能力!如我们都知道忧是源于爱,但一味地忧,忧得过重,反而会给对方造成精神负担,这背后的爱就会变成痛,这是不可取的。因此,这个命题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如此更能展现自已对问题的思考认识,更能展现出自已的文学功底与才华,也更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已,追求真爱,完善人格,担当责任,提升自已的生命价值。作文题目让人拍案叫绝!

总之,整套试卷紧扣考纲出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没有偏题怪题,设问具体明晰,试卷立意上追求人文底蕴和传统文化,对考生有道德精神引领的作用,同时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学生如在规范细节上做得够好,且有厚实的知识储备,有较丰厚的人文素养,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3.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篇三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编者按: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抛出了“有话无话”、“话长话短”及“个性和创新”等元素;事实上,对于每年的作文题,倒是人人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话长话短里,也往往藏着每个人的个性乃至创新潜质。这次,“有话要说”的是资深语文名师(蒋涛)、动漫爱好者(赵俊聪)、财经小记(朱奭隽)以及当年的高考文科尖子生(华岳)。他们的高考下水作文,你看可以打几分?

话短话长中的个性和创新

名师点评2016年

江苏高考作文

本报讯(记者 小方)昨天中午11点半,理科生结束了语文考试,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也就揭晓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对于今年的作文题,江苏省苏州中学退休语文名师闵文这样分析:话短话长两种观点引出的是创新和个性这个话题。在他看来这篇作文的题眼是“创新”,如果把题眼定为“话短话长”不是最佳立意。“还是通过‘说话’这个问题引出创新的主旨。”他说。关于创新和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个性支配创新,没有个性,没有追求不可能创新,所以说来说去关键是创新。

闵文老师还指出,“创新”这个“热词”应该是考前老师复习时反复训练过的,“是‘重兵把守’的区域,关键就看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否呼唤得来。”他还举例说,有学校最近就考过齐白石的一首诗,“山外楼台云外缝,匠家千古此雷同”,自古绘画是雷同的,这么多年了,删了雷同的方法也就是个性支配的创新。闵文老师还用20个字概括了今年高考作文:“原题猜不到、主旨逃不了,下手虽不难,高下易分晓。”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的语文名师蒋涛则有他个人独特的视角。他认为,这段材料围绕的核心问题是:“我该如何说话?”说话的长短,须忠于自我。自我是孕育个性和创新的根本。自我不以“别人”为转移。如果只为了与众不同而博出位,那么依旧是以别人为转移,其中未必有个性和创新可言。一言以蔽之,“我”是为了说我自己的话而存在的。

蒋老师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堆砌名言这种不良文风的拨乱反正。“名言在作文中的泛滥,以及有些地区模拟考阅卷对此类作文的哄抬,剥夺了考生在写作中的话语权,使得考生不敢‘我言我心’。考生成了名人名言的代言人,却唯独不敢替自己代言。因为替自己代言,可能就要冒着被有些阅卷老师判定为肤浅、幼稚的风险。”他说。

蒋老师最后感慨:对于平时背了许多名言作为素材的考生,这是篇多么难写的作文;对于平时一直在执着于“我说”,却饱受唯“他说”是瞻折磨的勇者而言,这又是篇多么好写的作文!只要把这种从模拟考到高考的“他说”与“我说”交织的心路历程写出即可。

“我”是为了说我自己的话而存在的蒋涛

其实,我平时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能让我闭嘴的,只有作文。直到我遇见了你——江苏省2016年高考作文题,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估计800字都不够我写,真有点“有话则长”的意思。

你说:“别人说过的我不必再说。”可是从模拟考一路走来,许多所谓的优秀作文却给我一种名言全集的感觉。随着一次次模拟考,我周围的同学们,也一个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名人素材,并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由于之前高考已经打压过“古人有言”,于是,“西人said”、“今人说”成了同学们的新宠。而每年的“新逝者语”尤其受到追捧,往年是木心,今年轮到了杨绛。除了课文《老王》,大部分同学对这位大师所知甚少,可还未对这个逝去的生命默哀一秒钟,他们就已经整理出了她的语录,积极地默写起来了。

放眼全班,似乎只有我,有点固执,有点逆反。老师也劝过我,阅卷速度很快,来不及仔细推敲我的大部分自以为质朴的语言,只有上引号与下引号之间的语句,才更可能被阅卷老师看见。碰到那些阅卷老师也是第一次见过的名人名言,往往是眼前一亮。每次模拟考考完,他又会用成绩这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这一点——“名人说过的你必再说”。

《考试说明》中的作文发展等级第四条是“有创新”,其中的“见解新颖”、“有个性色彩”,我总是不愿意忘记。可每次我拿这一条给老师看时,他却总是沉默,继而戏谑道:“创新须谨慎,个性有风险。”让我好自为之——我也知道他真的是为我好。高考前的一个月,最后一次模拟考结束,固执的我变得纠结。我毕竟只是第一次高考的考生,“可怜白发生”的老师却带过了许多届高三。我真的要坚持说自己的话吗?我的话真的有个性、创新可言吗?我也开始试着背名言,试写了几篇,虽然自己的话少了,老师的脸色倒是好了许多,激动地说我的作文终于“言之有物”了。

考前停课复习的时候,我整理了一下书房里的“书山”,扔掉了许多没用的卷子、资料。书桌被清空了,一缕阳光照了进来,照到了玻璃台板下的那张奖状。那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篇优秀作文,它诞生于小学三年级,获奖于全校作文大赛,评语是“语言生动有个性,想象力丰富。”还记得我文中的那句“名句”——“台风把整条街都吹弯了”。我笑了笑,不求当年的辉煌,只希望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的“保险文”。

窗外清风袭人,将我拉回到现实的考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许多考生正在发呆、抓头。看来,“有备而来”的他们正在纠结,纠结于你的攻其不备。“万马齐喑究可哀”,我突然想起了这句默过了很多遍的名言——因为这个“喑”容易默错,我真想替他们说点什么。于是我看见了你说的下一句话:“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也许吧,如果回到考前这个月之前,我兴许真能写出点“无名真言”。可是眼下,一阵兴奋之后,我发现我的脑子堵得慌,似乎是被这一个月积累的有名的废话们堵住了,看来只能“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一句话从脑中突围而出:

“我”是为了说我自己的话而存在的。

最有腔调的晒“个性”

华岳

乔布斯的个性之一,是有极强的表现欲。

1980年,乔布斯找来比尔盖茨。在这之前,他们可以算是合作伙伴,也可以算是朋友。

向朋友炫耀自己的成就,简直不能算个性,而是共性了,否则你怎么会把自己晒在朋友圈呢?更何况是有极强表现欲的乔布斯,而且,他炫耀的,是自己正在研发的新系统。

就在他滔滔不绝炫耀的时候,比尔盖茨却暗暗做了一个决定——背叛他,干掉他!

三年后,在乔布斯的新系统发布会之前,比尔盖茨给他寄了一张磁盘,磁盘里是这三年比尔盖茨研发的系统——windows。

乔布斯的个性之二,是独断、强势、易怒。

朋友们形容他“像一个拳击手”。

自己的想法被剽窃,还是被合作伙伴、或者说是朋友背叛,谁都会愤怒吧?更何况他是乔布斯,以他独断、强势的个性,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但乔布斯当时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做了一个决定。

两个月后,乔布斯带着他的新电脑“Mac”出现在发布会上,“你好,我是Mac电脑,能离开包装袋的感觉真好。”

这段来自电脑的“自我介绍”轰动全球,是史无前例的创新之举。

我觉得,这是乔布斯真正的个性,也是他最迷人的个性。比起爱炫、易怒,用自己的创新来做出回击,实在是最有格调的个性彰显。

这个星球上的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人外向,活泼、好动、话多,有的人内向,低调、害羞、沉默。个性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不同个性的人都在这个世界上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也正因此,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

但是彰显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做法却不相同。有的人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有的人竖着特立独行的头发,有的人做着莫名其妙的动作,有的人则说着独辟蹊径的观点。

而有的人,则用创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

同样是喝酒,你连干三大碗,然后拖鞋都掉了一只。而李白则是连写三首诗,然后让高力士帮他脱鞋。显然,同样是晒豪气,晒不羁,李白有腔调多了。

战胜“普遍”需要第二层思维

朱奭隽

作为每一个证券方向的“码字工”,心中或许都有个投资偶像,巴菲特无疑是大众偶像,不过个人更爱戴着圆圆眼镜的霍华德·马克斯——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席与共同创始人。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两句话让我想到了马克斯在自己书中关于第一层思维和第二层思维的论述。

人人都想赚钱,一切经济学都是建立在相信利润动机普遍性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这个普遍性也使人们战胜市场变得艰难无比。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持有的思维方式就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的第一层思维。

“这是一家好公司,让我们买入吧。”“我认为这家公司的利润会下跌,卖出。”这是典型的第一层思维的表达方式,单纯而肤浅,几乎人人可以做到。那么,你获得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最好的情况就是一个市场平均收益。

但是想战胜“普遍性”则要有“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样的第二层思维。

“这是一家好公司,但是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家好公司,因此它不是一家好公司。股票的估价和定价都过高,让我们卖出吧。”“我认为这家公司利润下跌得会比人们预期得少,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拉升股票,买进。”这就是典型的第二层思维的表述方式,复杂而迂回。

而第二层思维则为一个投资者能获得优异投资结果,超额收益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其实,这和巴菲特那句经典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实际情况并不会这么简单和界限分明,毕竟人本身和周遭的环境都是无比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只有当你的行为是非常规的时候,你的表现才有可能是非常规性的。

突破常规意味着你无法获得一个令人安心的平均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你将有机会获得一个超额收益,意外的惊喜,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希望和激情。

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没有人帮助你获得超额收益和希望,只有靠自己,所以该去享受这种挑战不确定性的机会,即使蒙眼前行,也该敢于创新,敢于伟大。

欢迎成为“次元师”

赵俊聪

我的职业是“次元师”,说来你可能不信,我能够随时与动漫中的角色进行心灵互通,甚至能够通过我的意志去影响剧情发展——前提是这本动漫仍然在更新中,同时原作者没有“弃坑”。

“次元师”这个职业很隐秘,一般人无从了解,而我分配到的日常工作,是与正在热映的动漫主人们聊天,倾听他们的不满、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悲凉、鼓励他们以免误入反派(旁人看来我不过是在电脑前看动漫罢了)。

工作近2年,我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二次元”朋友。

首先是“刺猬头”成先生,职业是律师,替委托人洗清冤屈。私底下他是个不善于言表的绅士,可每当站上法庭,他总能见微知著,找到证物与证人言语之间的矛盾,用逆转的思维一言击沉谎言构筑的渡轮,发现真相。

另一位朋友日向是个“运动狂”,身高仅162厘米的他恰恰是校排球队的最强“诱饵”,负责用与生俱来的超强弹跳力及反射弧吸引敌方注意力,为队内扣手制造一击必杀的机会。与成先生的寡言不同,日向时常在士气低落时语出惊人,用一席热血澎湃的激昂排比句重新点燃大家的斗志。那句“无论用什么方式,也要屹立到球场的最后”尤为感人肺腑。

最后要介绍的是金木同学,他体内流淌着一半“食尸鬼”的血液。这种特殊的天赋,令他拥有调解人与食尸鬼矛盾的能力。可惜金木为人低调,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多次拒绝自己以主角登场,多亏我做的大量心灵辅导,才帮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答应尽其所能守护两者平衡。

当然,心灵的互通是双向的,一旦遇上内心强大的动漫角色,我的性格也会进行修正,或者说成长。

例如在成先生身上,我学会了“有话则短”:对于他人(证人)说过的内容(证词),没有必要做多余的补充,而是应当多听多想,理清自己的思路;从日向身上,我理解了“无话则长”:当别人(队友)无话可说时,你的言论(鼓励)或将成为胜负的关键,且与你的身份无关。

至于金木同学,则是要尽量多的把个人天赋发挥到对的事情上,端正三观,结合“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处事原则,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主角。

4.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绿色生活 篇四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优秀作文】

绿色生活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啮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u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焘天幠(hū)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霶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a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5.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五

下面我先将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题部分照录如下: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三国演义》 中,关羽接受曹操赠送的新战袍后,仍将旧战袍穿在外面,说明关羽生活简朴,对新战袍格外珍惜。

B.鲁迅《 白光》 中反复出现的“ 这回又完了! ”既是指陈士成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失败,也是暗示他对人生前景的绝望。

C.《 子夜》 开头,吴荪甫的一九三O年式雪铁龙汽车与吴老太爷的《 太上感应篇》 形成强烈比照,标志着资产阶级全面压倒了封建阶级。

D.第一幕开场时,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造成了哈姆莱特与克劳迪斯之间不断的争斗,全剧人物无一例外被卷入其中。

E.《 老人与海》 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24.简答题( 10分)

(1)在《 红楼梦》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 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 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鸳鸯她们要取笑的“ 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 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 5分)

(2)《 边城》 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 “ 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 ”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 5分)

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名著题紧扣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 《 考试说明》 ,考题涉及《 三国演义》 、《 呐喊》 、《 子夜》 、《 哈姆莱特》 、《 老人与海》 、《 红楼梦》 、《 边城》 七个篇目。

第23题多项选择题,不正确项的A项,这个选项考查考生对关羽人物性格的把握。 考生如果熟悉原著的情节,应该记得旧战袍是刘备所赠, 关羽曾经说过旧战袍穿在外面,看到它,就好像看到刘备本人一样。 关羽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他的忠义性格,时刻不忘兄弟情义。 A项的表述没能扣住人物性格,理解比较肤浅。 不正确项的D项,这道题考查考生对 《 哈姆莱特》 情节的熟悉程度。《 哈姆莱特》 中第一幕开场时的剧情是被杀害的老国王的鬼魂出现,而非“ 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克劳迪斯杀害”。

从多项选择题的命题来看, 选项的判断理解难度不大。 从题目考查的能力角度来看, 这些内容都是最低级的识记, 根本与阅读体验、 感受以及鉴赏品味毫无关联! 我觉得从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开始出现名著题以来,一直到今年, 命题的形式变化不大,命题者的视野不够开阔,变革的步子迈得太小。 比如2008年以来一直存在于试卷上的名著部分的多项选择题,这种在江苏卷的诗歌鉴赏类和文本阅读类试题中早已消失的陈旧题型,居然长期占据附加卷之中,而这种题型并不符合文学鉴赏需要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的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题的简答题:

24(1)鸳鸯她们要取笑的“ 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这道题的解答对于熟悉小说情节的考生来说并不难,回目中“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就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再加上鸳鸯话中的“ 拿他取笑儿”的提示,就可以想到刘姥姥这个角色。 但这道题对于大多数考生依然会觉得陌生而无从下手, 原著信息量的巨大让考生们在复习时顾此失彼,很多情节的记忆比较模糊。 此外,题干中所提到的“ 女篾片”的说法过于冷僻,考生理解起来会有相当的难度。 题干中所选文字在程乙本中是这样说的“: 天天咱们说, 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凑趣儿的, 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个女清客了。”文中并没有提到“ 篾片”与“ 女篾片”这两个名词。因为古典名著常常有不同版本, 我们考生阅读的版本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命题者一定要关注各种版本,考虑要周全,要避免因版本的说法不同,给考生带来答题的困难。

24⑵问的是“ 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

这道题考查的是小说特定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分析,而 《 边城》 中围绕翠翠和天保傩送兄弟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小说的重点, 而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是解读人物的重要抓手。 因为这道题只涉及翠翠对傩送的情感,所以这道题的整体难度不大,在认真复习小说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考生应该能够解决。

江苏这几年来,除2011年考过戏剧《 雷雨》 外,名著阅读题的简答题基本都是小说。 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中“ 小说与戏剧”的主要要求是:“ 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点。 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

所以,我觉得江苏高考名著题应该让考生丢掉死记硬背的负担,不要对识记某个名著作者、作品人物或作品情节提要求,而是以学生平时阅读名著过程中所积淀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让文学鉴赏题更贴合名著鉴赏的本义,让考生沉浸到名著中去,自己去阅读、感受、体验、品味,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用心真正去享受名著带来的精神愉悦。

摘要:2015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题仍采取延续了多年的客观题形式,题型陈旧。简答题难度尚可,但对于材料文字版本差异的考虑不周全,总体来看,江苏卷在名著题部分还需重视考生的情感体验。

6.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六

语文Ⅰ(试题)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第1页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摇曳 (yè)

摭(zhí)拾

沁(qìn)园春

不屈不挠(náo)

B. 粗犷(guǎng)

蛰 (zhé) 居

乌桕(jiù)树

铩(shā)羽而归

C. 饿殍(piǎo)

按捺(nài)

斫(zhǎn )榛莽

绿(lù)林豪客

D. 伺(sì)机

翘 (qiáo ) 首

什刹 (chà) 海

瞠 (chēng) 目结舌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都表示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

B. 国庆中秋假期高速毫无意义的发卡,使长长的车流堵在收费站前后,“免费放行”本应有的疏通效应则荡然无存。

C.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他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D.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3. 将下列文字概括为一句话。(不超过18个字)(4分)

新华网镁锂合金材料是当今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属于国际上列入高度保密的技术。今年年底,中国将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实现这种金属结构材料的规模化生产,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多个领域。

镁锂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塑性等特点,可部分替代目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铝材及其他铝合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西安交大与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镁锂合金生产线。

根据规划,到今年年底,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镁锂合金超轻材料项目将实现规模化生产,预计可年产100吨镁锂合金超轻材料。

4. 请你写一段描写景色的文字,通过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你对这处景致的喜爱留恋。要求至少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四种修辞手法当中的两种。不超过70个字。(5分)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①,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注】①子本相侔: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第2页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因:按照B. 禹锡亦在谴中,当诣播州诣:前往

C. 虽重得罪,死不恨 恨:怨恨

D. 士穷乃见节义穷:困窘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的一组是(3分)()

①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③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④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⑤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⑥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⑥

7.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七

全国卷Ⅲ根据标语写作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浙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北京卷 “新时代青年”“绿水青山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 今天,众多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合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上海卷 谈被需要的心态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8.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八

20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书写(60分)

如果说时间是单行道,那么阵亡将士纪念日是道路两旁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如何从昨天走到今天。时间永不停歇,周年纪念永不消逝。通过记住它,我们可以使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的沉重注脚,它也不断提醒我们,要带着初衷奔向前进。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请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自己的角度和题目;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800字;④ 没有抄袭,没有伪造。

天津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高考作文题目:“爱国”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卷高考作文:器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高考作文:“重读长辈这部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九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卷帙/秩序反哺/抚恤金社稷/光风霁月

B. 憨厚/俯瞰车模/摩托艇鏖战/独占鳌头

C. 怡悦/贻害屏蔽/停机坪渔樵/翘足而待

D. 走廊/稂莠同庚/更年期窠臼/焚膏继晷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

B. 《蛙》会让你强烈地感受到莫言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和悲悯情怀,以及作为知识人面对巨变时代现实世界的精神纠结和痛苦。

C. “好奇”号项目总投资达25亿美元,携带多种先进探测仪器,是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的“移动科学实验室”。

D. 我国首只系统野化培训大熊猫放归自然,标志着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新纪元,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餐馆老板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字。(4分)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的美食来提高自身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成了好厨师。”

4. 给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对画面作解说。要求:①标题不得为“无题”;②画面解说应符合情境,鲜明生动,字数不超过20字。(5分)

(1) 标题:

(2) 画面解说: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

《金石录》三十卷,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涂中奔驰,冒大暑,感疾。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葬毕,余无所之。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所谓岿然独存者,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常在卧榻下。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将:进益

B. 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信:凭证

C. 请钥上簿,关出卷帙关:支领

D. 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部:部署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金石录》“得之艰而失之易”的一组是(3分)()

①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③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④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

⑤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

⑥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既小中见大,由家庭而见国家,又因物及人,由书籍的得失聚散而见人世的悲欢离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认识意义。

B. 灯下校书赏画,已是兴会淋漓,饭后指述典故,比赛胜负,以致茶倾怀中,更见夫妇唱随融洽的雅趣,一时欢愉气氛,跃然纸上。

C. 丈夫遗物遇乱尽失,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表明她已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

D. 本文的语言疏秀淡雅,任凭胸中的一腔真情勃涌流淌,达到了文由情生、情由文见的“自然而工”的境地,极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

(2) 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3) 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①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②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注】①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自永州奉诏还朝,但当权者大多是他抨击过的政敌。②堠:古代河岸记里程的土堡。

(1) 这首诗的起句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4分)

(2) 诗中“翻愁弱羽上丹霄”的“愁”是指什么?(2分)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三、四两句。(4分)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八)第3页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 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 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4)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水波卖牛朱雪

①水波的情绪变得不稳定起来。就在几月前他还把种地致富、当村干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几月后,他觉得呆在我们山里没什么前途。似乎我们的生命都是天给的,人的命怎么可以掌握在天的手中呢。他年轻的心是奔腾着的,渴望大世界,而村子是狭隘的,呆板的,呆的时间久了,只依赖村子,没啥知觉了。他要挣脱。他想离开。

②因此,第二年,水波已没把种彩色苞谷放在心上了。水波又捡起了“读书梦”。我爹说如果他实在想回学校继续读书,就把家里的耕牛卖了他去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水波真的赶牛去卖。

③我记得那个初秋,一大早,水波就把牛从家里赶走了。

④水波赶着牛路过里湾,路过石嘴。他望着苞谷地、望着稻田,望着路边的树……苞谷地一片浓浓的绿,稼秆上的苞谷穗,还是青壳子。田里的早稻已熟了,黄亮亮儿的一片。油桐树和橡树、柿树上都缀着果实。油桐叶就像人的手掌似的,伸了几个尖尖儿出来。有的油桐叶是心形,托着又小又圆的青桐籽。橡子比桐籽还小,长圆形的,外壳扎乎乎的。最招人喜爱的是柿子。挂在树上红了,黄了的柿子,可以让人馋得流口水。

⑤他拉了一下牛绳,看见牛也在看苞谷地。牛还回头朝池塘的方向看去。它像是在看它喝过水的池塘,又像是在看池塘边黄了的稻田。牛突然对着田,对着苞谷地,长哞了几声。样子似乎在跟它的朋友打招呼。它欢快地走了一会儿,又回头看着水波,好像不懂主人要把它朝哪里赶。因为平常它是在河滩上和山坡上吃草,那是它熟悉的,不从这条路经过。

⑥走完了村里的庄稼地,水波仍然牵着牛顺着大路走。牛站着不动了。它回头,像在问水波到底要去哪里。

⑦走!水波不看它,用棍子抽了一下牛。

⑧牛挣脱着绳子,步子跨向了路边,仰着头。水波拽着牛绳,又抽了它几棍子。牛一个转身,气汹汹地冲水波瞪眼。水波一愣,蹲下来,把头埋下来。有些懊恼。牛把脖子伸过来了,用牛脸磨擦着他的胳膊,眼神温和。水波摸了摸牛脖子,站起来,牵着它,继续朝前走。

⑨牛又是一声长哞。

⑩走出梅花塘。走过三道弯,再过三道梁。一路上,望见庄稼,望见绿水,望见行人。只有踢蹬踢蹬的脚步声。水波和牛都沉默着。

B11快到秀水街时,水波让牛在路边吃了一会儿草,又找了个干净的水坑,让它喝饱,才朝街上牵去。

B12在大街道一侧的岔口深处,水波找到了一个小型屠宰市场。水波拉着牛,在屠宰场站了一下,一个一脸黑肉的生意人朝他靠近了。水波捡了个干净的位置站定,跟生意人谈价。在他的旁边,地面是红色的。血迹染红的,飘着腥味。是猪血、狗血、羊血,还是牛血,很难分得清楚。粪便,却是一目了然的。牛把头扎在地上,嗅着血,又对着不远处一泡同类的粪便,一声长哞。那叫声很悲凉。

B13谈定了,一千二百块。够水波的学费了。

B14牛大滴的眼泪掉落着,眼巴巴地看着主人。水波不看它。

B15在生意人要牵牛绳时,水波紧握着牛绳不放。牛卖了,家里的地用什么耕种!它是家里的一个好帮手啊!没它不行啊!水波犹豫起来。生意人抱怨水波不该做事婆婆妈妈的,说再给他加一百块。水波想卖。他蒙着头,想了半个小时,觉得不能卖,就决定不卖了。水波拍拍牛头,说,回家啦。

B16回来的时候,牛很高兴。它从屠刀下重生了一次,就连叫声也是快活的。走在街上,它挣开绳子,仰起脖子叫了一声,禁不住引来了他人的目光。路上过来了一辆车。它停下来看车。车驶过去了,它嗅着扬起的灰尘。水波追上来了,它撒着欢子。

B17水波唤着:牛娃儿,妈儿呀,妈儿——呀!

B18牛站着等水波。

B19水波重新把牛绳攥在了手里。出了秀水街,牛又撒欢跑着,水波紧紧地跟着它。跑一阵,歇一阵。太阳洒在水波的背上,也洒向牛;秋风抚着水波赤着的胳膊,也抚摸着牛的身子。快晌午了,水波已赶着牛回到了梅花塘。

B20水波赶牛又经过石嘴大柿树的时候,他把牛绳解了。野鸡翅、茅草芽子、小檀树叶、狗尾草、枸杞叶。牛在树下跑来跑去,寻着可吃的草。

B21水波站在树下。如果真的不可以再去上学,他打算出去打工。他不信命,他的一颗渴望驰骋的心是什么也拴不住的。他向往一片广阔的天地。任凭自己只是一只丑陋的山鼠,什么能够阻止他对山外生活的想象?没有。

(节选自《梅花塘》)

11. “水波的情绪变得不稳定起来”,请分析小说开篇这句话的作用。(4分)

12. 文中画线处描写了秋天田野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

13. 文中牛的三处“长哞”原因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4分)

14. 请结合全文,探究水波开始为什么要卖牛?最终为什么又决定不卖了?(6分)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张柠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摘自2012年10月12日《新京报》)

15. 文章中“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16.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五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有什么作用?(6分)

七、 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40年10月22日,3个英国绅士在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废墟里安静地读书。这时节,伦敦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一天前,伦敦刚刚下过雨,德国空军在伦敦西部发动了骚扰性的空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Ⅱ(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嗟夫!方 其 奔 走 于 二 袁 之 间 困 于 吕 布 而 狼 狈 于 荆 州 百 败 而 其 志 不 折 不 可 谓 无 高 祖 之 风 矣 而 终 不 知 所 以 自 用 之 方 夫 古 之 英 雄 唯 汉 高 帝 为 不 可 及 也 夫。

(苏辙《三国论》)

20. “自将以攻人”中的“人”指的是谁?(1分)

21. 苏辙认为刘备未能夺取天下的基本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困下邳,为了保护甘、糜二夫人,他以降汉不降曹为条件投了曹操,曹操急欲招降关羽,待之甚厚,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赤兔马。

B. 《边城》中的老船夫“爷爷”是一个淳朴厚道却又倔强的老人,他最后的那句“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是他从相信天命最终走向反抗天命的愤激之语。

C.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对亡妻始终怀念不已,小心地珍藏着她的遗物和照片;他对曼诺林怀有慈父般的感情,很小就带着他出海,教他捕鱼。

D. 《药》中的华老栓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天气本来比屋里“冷得多”,但他却因将要得到人血馒头的兴奋而“倒觉得爽快”,这个情节深刻地表现出了华老栓的愚昧麻木。

E. 《哈姆雷特》中,国王克劳狄斯安排高手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他既让雷欧提斯在利剑上涂毒,又准备毒酒为他庆祝胜利,其目的是一箭双雕,将两人都置于死地。

23. 简答题(10分)

(1) 《红楼梦》中,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时,没有采纳王熙凤“平心静气暗暗访察”的建议,却听从了王善保家“带人到各处丫头的房里搜寻”的话,王夫人的用意何在?暴露出贾府怎样的矛盾?(4分)

(2) 《茶馆》的结尾,是怎样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的?(6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国画大师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但是,当下的中国画领域,有部分人却认为老祖宗的传统不吃香了,吃香的是中西结合,用西洋油画改造中国画这一套。结果,根本还没有从传统打进去,就想着打出来,为创新而创新。一些所谓的中国画作品展览中,不少作品不中不西、非洋非土。这些所谓的创新之作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稽之谈。书坛耆宿章汝老曾经说,“中国画的薪火传承只能靠在中国画自身范畴里的深耕发掘来解决”。相对于创新,今天的中国画更应该倡导传承。对当下的中国画创作,老老实实下苦功夫“打进去”远比一心想着与众不同的所谓的创新来得重要,没有真正“打进去”,何来“打出来”的真材实料的成果?而且,也只有有传承、有根基的艺术创新,才能得到欣赏者更广泛的认同,成为民族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但是,讲传承,从传统“打进去”,并不意味着中国画要与时代脱节。这一方面是指我们传统绘画中有不少十分现代的理念和元素,传统与现代有相通之处,作为有出息、有眼光、有追求的艺术家要善于挖掘和提炼;另外一方面,也要准确把握住新时代的审美特点,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艺术养分。

(选自2012年10月27日《文汇报》,有删节)

24. “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论述的是什么问题?(6分)

25. 请具体解释“无本之木”在文中的意思。(3分)

26. 你认为应该怎样“打进去”?又怎样“打出来”?(6分)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10.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十

据凤凰网消息, 201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如下:1.全国卷 (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 高考作文题:诚信2.新课标卷 (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 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3.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对世乒赛的看法4.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5.天津市高考作文题:关于镜子的话题作文6.辽宁省高考作文题:苹果的香味7.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8.山东省高考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9.广东省高考作文题:回到原点10.上海高考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11.江西省高考作文题:孟子三乐12.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我的时间13.湖北省高考作文题:旧书14.四川省高考作文题:总有一种期待15.重庆市高考作文题:情有独钟16.湖南省高考作文题:谢谢大家17.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根据袁隆平的话写作文18.陕西省高考作文题:中国的发展。其中上海, 天津, 湖北等地作文题获得专家较高评价。

11.2012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篇十一

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故事与结局》; 2012福建高考作文题:《论马刺夺冠历程》,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另一面》;

2012北京高考作文题:《书生之路》;

2012浙江高考作文题:《生命的意义》;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平凡中的伟大》 ; 2012安徽高考作文题:《曾经》。

2012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江苏:《忧与爱》 2012高考作文题目 四川:我是一滴水

2012高考作文题目 重庆:充分体现人间关爱

2012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浙江:《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浙江:对黄金的体会 2012天津高考语文作文出炉:两条鱼游泳 陕西2012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危机

2012高考作文题目出炉 广东:另一面

北京卷 北京书生之路

浙江卷 浙江生命的意义

广东卷 广东你想生活的时代江苏卷 江苏故事与结局四川卷 四川手握一滴水 山东卷 山东

12.甘肃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 篇十二

从我的感受来讲,无论是所处的行业,还是日常人们的见识,人生就是个上圈子的过程,如果非要拿祖辈就脸朝黄土,背朝天,安安份份地做人来说事,也是件没意思的事,也就没有鲤鱼跳龙门之说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才是个正理,过于保守,拘抳于那一点上就无法谈发展,也有违于常情。

有人说,“圈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然人大了也能什么林子都去,这也是一样的,上圈子嘛!就是在职场上生存的人,体现在个体身上,也是总有那么多讲究的。有人常说如履薄冰。其时,有些时候真是这样的。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心事,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有时也很难的,这对我来讲,也是个最让我头痛的事。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讲究的就是一个进取心,对与相处的同事来讲,谈的就是一种包容性。具体到工作及生活上来说,仅仅有这种意识是不够的,操作起来总是有那么多的变故,这也是我总要学习的地方。上学时有段话我记的比较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我面对一切的理论基础。当有突发的事件来临,我在处理的`时候总是这样想的。不过,我有时不知道如何应对,直觉会让我冲到事情的最前端,没有什么心机,直面刀锋,反正有那几句孟子的话顶着,当然,这对我敏感的心智来讲,也是一种安慰。

我总认为,人这一生其时就像个拓荒者,还是个孤独的拓荒者。面对外界传递来的温热,我总是心存感激,的时候,心静如水,当然有时也会产生那莫名的忧伤。

13.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五年的变化 篇十三

一、在命题思想上的两个变化

1、由关注人文精神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批判

近年来,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一直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考查, 一般是借助某个带有一定象征性概念的词语来命题。比如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怀想天空”, “天空”就是一个带有一定象征性的词语, 可以有各种理解, 可以是具体的天空, 也可以是抽象的天空, 可以是历史的天空, 也可以是现实的天空, 有实有虚, 但“天空”更多的是蕴含了某种人文意义。

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好奇心”, 撩开题目的面纱, 它点中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死穴, 对中国教育的现实进行了无形的批判。平心而论,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已将学生的好奇心消磨殆尽。那些在现行教育制度束缚下的学生, 顶着升学的压力, 只是在毫无疑问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毫不怀疑地接受知识的传递, 机械地重缺少对新知识探求的兴趣, 与生俱有的好奇心已被“边缘化”、“妖魔化”了。

高考作文命题的功能有一部分应该是对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如2008年全国卷和四川卷的“坚强”和“学会帮助别人”等。应该说, 敢于以高考命题的形式从较深的层次来批判重大现实问题, 这一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

2、在题目的表意上从诗意化走向理性化

江苏自主命题以来, 有明显的诗意化倾向。如2004年高考作文“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2005年的“凤头、猪肚、豹尾”, 2007年的“怀想天空”等命题, 均是典型的诗意化命题。这些命题有的通过“提示语”, 有的借助命题本身, 表达了一种意境, 学生要在这种意境中去体会命题所蕴含的意义或指向。譬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就是通过提示语“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 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构造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意境的, 考生一定要在这种诗情画意中捕捉到其中的“寓才能正确审题和作文。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过去的五年中也有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 它是通过“关系型”的命题和提示语的提示, 来开掘命题的理性深度的。2006年, 高考作文“人与路”, 提示语“有人说, 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有人说, 世上本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没了路……”这里, 通过二维关系的命题, 来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如, 2004年高考作文是“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命题中也蕴含了多种哲学元素, 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等。但2004年、2006年的江苏高考命题均是在通过“命题寓意”来实现的, 考生如果忽视了对提示语的理解, 就难以进行有深度的理性思考。

2008年,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则在较高层次上考查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质疑”、“发现”是从中性的立场去分析好奇心的功能, 乐”等是从正面分析好奇心的作用, 而“烦恼”、“平庸”则是从反面说明好奇心造成不良的后果, 命题人通过提示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好奇心进行辩证分析, 同时考生从题目本身也可以作较多的思考。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提示空间, 有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理性思维品质。

二、在命题内容上:从抽象、玄妙走向具体、鲜活

分析江苏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总体感觉是抽象、玄妙的居多。有2004年的遥望山水, 抒说灵动与沉稳, 2005年的纵论人生, 喻说“凤头、猪肚、豹尾”;有2006年的话说人生道路, 2007年的怀想茫茫天空。如果仅仅是一次抽象、玄妙也就罢了, 但年复一年的玄妙就让人担心, 这种命题会不会导致学生对自身生活的漠视?会不会弱化学生对身边现实的思考?会不会使学生的文风日趋虚浮和清淡?无疑, 一定的文化积累是必要的, 但勤于思考自身的生活, 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正道。

而2008年, 江苏高考作文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选出的一个话题, 从整日在学生嘴上说来说去眼前晃来晃去的平常语境中挑出来的一个语词来命题的。每个学生都有具体感受, 真正做到了人人有感 (有感受、有体验) 可发, 个个有话可说。这样的作文是“平易近人”, 而不是“深不可测”。

三、在作文教学的导向上:从虚构走向真实, 从“古仁人”走向“现代人”

分析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五年来走过的轨迹, 可以看到其在作文教学的导向上, 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人与自然等, 这与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也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积极引导。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有效地破解了现代中学生比较流行的应对高考的“招数”, 让这些年来高频率出现的“古仁人”淡出视野, 让一个个真实的“现代人”跳跃在卷面上。王栋生上批评过一些学生以一种固定的文化散文来应对高考、以一个“古仁人”通吃作文天下的现象。这里不妨展开一下:如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有人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 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 像水一样灵动……”;2005年, 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 有人又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兮’, 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当他举身赴汩罗江时, 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2006年, 作文题是“人与路”, 有人提笔便写:“屈原向我们走来, 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2007年“怀想天空”, 有人不加思索, 开篇就是“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下面仍然是老一套。

这种“新八股”,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 禁锢了学生的才情, 淡化了学生对现实对自我对自然的关注, 用一种看似有文化的“旧树开新花”方式隐饰了某些考生自身的作文缺陷。

四、在命题的呈现形式上, 由多型、多元渐趋定型、规范

2004年以来, 江苏作文命题逐步形成了“提示语”+“题目”+“要求”的基本形式。

“提示语”是对命题的提示, 但不是解释, 可以说是命题人对考生作的一点善意的“提示”和说明。优秀的考生在阅读了“提示语”后, 可以对命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把握命题人的意图;对于作文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有“提示语”的支撑, 考生可以不跑题,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进入构思状态。应该说江苏的作文命题形式, 能够兼顾所有的考生, 增加考试的公平性。

试看江苏2008年的“提示语”对考生的提示作用:

第一句是:“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 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这句话通过两类人对比, 从度, 说明好奇心在两类人中不同的状态。提示语用“只是”“有过”“都能”“保持”, 显示了命题者对“好奇心”的理解和情感倾向———“好奇心”是个好东西。同时, 这句话还说明了“好奇心”具有不稳固的特点, 不予以保护、保持, “好奇心”就会丧失, 所以有些人只有童年时才有好奇心。

从这一句提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好奇心与生俱来保持难;好奇心因人因时有差异。

第二句话:“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这句话, 列举了与好奇心相关的八个方面, 如学习、事业、品德、人生等, 并借助人们熟知的“形影”比喻, 表明了“好奇心”对学习、事业、品德、人生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好奇心的有无对人的不同作用, 同时还说明了好奇心的又一个特征:有高雅低俗之分。即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好奇心, 能引发人探究的兴趣, 能够促进人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探究;低级庸俗的好奇心, 则会使人变得无聊甚至无耻, 如偷窥、刺探别人隐私等。

两句提示语, 一方面引出了写作的对象“好奇心”, 同时还说明了好奇心的基本特征、作用等, 使考生对好奇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所以说, 提示语有一定的提醒与启发作用, 它力求引导考生把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 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另外, 提示语仅是举例, 并不限制考生作文的空间。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命题中的提示语也容易诱发部分考生对它的过于依赖, 缺少创新, 简单演绎便可取巧成文。

上一篇:后勤月份工作计划下一篇:计算机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