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2024-09-18

机制专业实习报告(共10篇)(共10篇)

1.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一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多媒体专业的教学。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职院校的多媒体专业来说,采用顶岗实习的办学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顶岗实习进行规范的管理,建立长效的顶岗实习运行和管理机制。本文对多媒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构建顶岗实习规范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我国的技术型人力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使高职毕业生能够很快地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去,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走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可见,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多媒体专业具有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基于校企合作办学的顶岗实习,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十分有利,能够有效地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1 多媒体专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从目前我校多媒体专业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现状来看,合作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岗位工资中对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现今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个人主义强,缺乏合作意识,在团队协作方面较差,加上日常的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以学生身份自居,没能把自己的定位在企业员工的角色上,缺乏工作热情,不能够发自内心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在价值观和就业观方面有偏差。

学生在岗位上毕竟处于初期的适应阶段,在工作经验上有很大的欠缺,很多企业因为学生技术和操作方面的不熟练,担心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任务造成影响。因此,有很多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但是并不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作。我国在政策上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支撑,这些原因造成企业缺乏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即使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也是安排层次低的岗位,甚至有很多学生被安排在非本专业的实习岗位上。大多数学生在实习中基本处于旁观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地做到将知识投入到实践运用中。实习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的偏差直接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

1.2 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实习的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实习就等同于就业,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职责彻底地交给企业来进行,使得学生实习质量不高。另外,有很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够,以为实习就是就业,对院校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教学管理有抵触情绪,实习与学校教育相脱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在真正的岗位实践中能够学以致用,倘若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在岗位中加以运用,顶岗实习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对于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指导,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减少,在很多问题上也就不能给予学生即时的指导,加上教师有时会忙于自身工作,缺少对学生有效指导的时间,这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提高具有不利影响。

1.3 顶岗实习考核体系不完善

从现今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考核制度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高职院校用总结报告来取代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没有明确的考核过程,缺乏完善的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另外,对于评价结果分析,很多高职院校将关注点放在考勤的统计上面,而对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期间里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方面没能给予客观全面地评价。当然也有很多高职院校是重视过程考核的,但是因为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只要学生实习鉴定上有实习单位提供的评语和盖章,基本都会给予通过,这种流于形式的考核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是不利的。

2 多媒体专业校企合作办学顶岗实习规范管理机制的建立

2.1 建立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在现有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的积极性。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为基础,深入挖掘校企合作的内涵,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道路。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真正地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功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真正的发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作用和意义。

2.2 优化课程体系,合理控制实习期间学习任务的难度

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应该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详细的企业调研作为参考依据,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方面要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顾此失彼。基础课程是专业技术课程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满足课程之间衔接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实习期间学习任务的难度,减轻顶岗实习期间的课程负担。

2.3 完善制度体系,为学生适应实习环境构建缓冲机制

管理是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之上的,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管理提供制度支持。要是校企合作能够健康、持续的运行,就需要有坚实的制度基础作保障。高职院校要以制度建设为基本出发点,分析企业和学生的利益需求,做好沟通工作,明确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责、权、利。为了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岗位工资,学校应建立保障机制,为学生完成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提供时间保障。

2.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顶岗实习保障机制

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也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岗位角色,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提供锻炼的机会。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实习保障机制,从而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实习任务,从而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因为实习期限较长,而且实习点分散,学校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集中面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学成为可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不仅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便利,更符合多媒体专业的特点。实时交互的情景教学系统不仅是先进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优质教学资源最有效、最大化地利用。开发并应用顶岗实习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对顶岗实习的教学指导、学生管理、评价考核等情况进行监控管理,能较好地解决目前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工学分离、考核评价以及学生管理等问题。

3 结 论

总之,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推广时间不长,还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因此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办学体系。多媒体专业技术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更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能够良好的沟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合作意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高职办学质量。

2.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二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顶岗实习是一个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够真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由此可见,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机制的完善,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作为道桥专业的学生由于本专业自身特点及其培养目标,顶岗实习的合作校企主要是由施工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而定的。同时由企业和学校具体安排决定的、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虽然校外顶岗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学生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提高实习的质量。

2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 1) 学生自律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纪律观念,不听从安排。由于在校期间许多学生觉得学校制度和纪律约束着他们,迫不及待想要走出学校脱离管束,终于盼到了顶岗实习,而且实习地点一般都离学校很远,班主任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道桥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被安排在公路或桥梁的施工项目上,由于施工路线长,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麻烦,对于实习生的到岗情况不能够及时掌握,给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之一些学生沉迷网络,导致学业荒废,半年实习期过后基本什么都没有学到。

( 2) 学生对顶岗实习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忽视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以为掌握好理论知识,就能按照书本所学的步骤操作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像 “压实度”等一些简单的试验,都觉得太容易,没有必要再学习,从而很多重要的环节被忽视。另外,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认识当中,学生就是到学校读书学习知识的,不应该被安排到施工单位去从事体力劳动,并且实习期半年之久。有的家长甚至会误认为学校是为了推脱教育教学的责任,所以才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实习的。

( 3)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道桥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绝大多数路桥单位把实习生安排在了施工现场上。相比较而言施工工地条件艰苦,不同于办公室环境舒适能够按时的上下班。对于搞路面施工的,有的要在高达100 多度的沥青路面上现场盯着多达数十小时; 对于搞试验现场采集的,有的要在半夜出数据出报告; 对于搞测量放样的,有的要沿着路线跑几十或者上百公里。而这些对于一些实习生来说,根本克服不了,以至于诸多抱怨,最终无法坚持下来,而选择逃避不辞而别。这样既给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又给学生工作就业带来了困难,尤其是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4) 学生期望过高,没有准确的定位。学生容易将顶岗实习理解为就业,对薪资待遇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在实习单位里实习生的待遇要比准员工低一些,致使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因此 “跳槽”现象频繁。另外,部分学生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设定的目标不切实际。通常一般情况下,实习单位是不会把一个还没毕业的高职实习生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的,就算到了实习单位,最初也不会被重用的,而是被指派做些简单容易的工作,可想而知失落的程度。

2. 2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 1)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脱节。根据院校的教学计划,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由学校的老师现场指导以及实习单位安排专人指导。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学生在本地集中顶岗实习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于是,各高职院校就只能把学生安排在异地或是分散实习,这样不仅给顶岗实习的组织和指导增加了难度,还使管理成本提高了,导致学校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管理力度不够,指导不足。

( 2) 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严谨的考核评价制度是管理顶岗实习学生的主要环节,但实际上多数院校的考核制度只是形式,而学生也是应付了事。同时,由于没有详尽的评价指标、学生又分散实习,不同实习单位的评价尺度不一样,致使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难以作出横向比较。而院校的指导教师,在管理成本的制约下,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也难以准确掌握,只能依据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和评语以及学生的实习笔记和总结等给出相应实习成绩。

2. 3 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在实习单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实习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追求利益,对实习生缺乏应有的指导和管理责任,并在实习期间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从而达到节约劳动成本的目的。有的实习单位没有为实习生提供相关的业务指导,也没有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措施,使实习生任其自由发展。有的实习单位根本没有给实习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也没有根据实习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工作的进度,多数实习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使学生不能完全的进入工作状态。所以说,实习单位在对实习生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发展。

3 加强定岗实习学生管理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3. 1 提前做好准备,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 1) 在顶岗实习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意义和目的所在,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习当中,使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要求和实习中有可能要面临的困难要足够的了解,特别是实习纪律要重点强调,对学校顶岗实习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习单位的各项章程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执行,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促进实践性教学计划能够健康发展。其次,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实习至关重要,主动掌握实习的地点、方式等信息,这样在家长的认可和协助下,将使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 2) 加强思想教育,确保顶岗实习顺利进行。首先,学院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育,同时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顶岗实习的内容,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在顶岗实习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特别重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权利义务、安全、劳动维权等教育,让学生对顶岗实习有更加明确的认知,做到心里有数。

3. 2 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

( 1) 建立和完善高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和服务机制。院校应制定关于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顶岗实习工作能够做到规范管理,有据可依。各高职院校应建立院系两级、校企双元的管理体系,应设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组织机构,负责顶岗实习相关工作的协调与安排,确保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 2) 建立顶岗实习网络教学平台。在日益发达的网络时代,实习管理手段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使学校指导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代通信工具、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例如QQ、电子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及时取得联系,为学生解难答疑,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方便相互间交流实习经验,这样就使实习指导变得更加的快捷、有效。

( 3) 进行常规的现场巡查。在顶岗实习期间,尽管平日里有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又有教师在网络平台指导,但学校常规的现场巡查管理工作仍然不能被忽视。因为在巡查时可以与学生直接沟通,从而掌握学生实际的实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并指导学生如何应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同时和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以及领导进行沟通交流,认真听取实习单位的相关建议,对实习管理的方法进行及时的改进。

( 4) 完善评价机制。顶岗实习管理的强化,需要完善的评价与考核机制,这样不仅有利于顶岗实习质量的提高,又利于对学生的管理。顶岗实习的评价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只有双方加强紧密合作,才能使评价与考核机制更具科学性,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高。评价考核的标准应在学生平时在岗工作的表现、技能掌握、实习总结的基础上,增加答辩考核这一环节,并由校企双方施行。学校参考企业给出的考评,并结合学生的实习总结及答辩情况作出总评以确定最终成绩。通过严谨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 3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 1) 建立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想要建立能够长期使用,稳定的企业顶岗实习基地,就需要与企业建立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首先,学校要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拉近距离,同时为了调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将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其次,学校可以安排专业老师到实习企业兼职,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或是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应用项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合作互赢。让企业能够真正感受到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并主动参与其中。

( 2) 协助实习单位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机制。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制定专门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措施,基本上是按照正式员工的管理制度和方式。致使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管理感到不适应,而产生抵触心理; 而实习单位会认为学生难于管理,不愿接收学生实习。为此,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实习单位进行协商和交流,针对学生的心理、工作能力等,协助实习单位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总之,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锻炼学习的好机会,对于学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交通行业对用人提出了越来越高要求,只有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及综合素质,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化奎,宋文明.关于高职道桥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拓展课程设置的研究[J].神州,2012(28).

[2]张芳,刘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顶岗带薪实习”运行机制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

[3]朱月红,郭秀华.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

[4]王阮芳,李剑.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高职专业预警机制探讨 篇三

一、对高职专业进行预警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专业的设置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主要表现如下:

1.与本科专业存在重复,专业定位不强。高职的专业设置从名称、专业教材和任课的教师等方面和本科院校存在着雷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的名称虽然进行了改变,但是实际学生采纳的教材和本科之间的差异性较小,有的高职教材虽然名称变化了,而编制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与本科教材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本科教材完整、严谨。任课的教师在企业的实践上不足,在专业教授的方式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双师型人才难以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校的需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难以和本科生进行竞争,只能够从事较简单的工作。职位的迁移性不强。在毕业时难以对专业的需求变化作出较灵活的适应。另外一方面,高职类院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和其他院校存在着雷同,没有特色。在大专业存在人员需求饱和的状态下,对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依旧难以得到满足。

2.过度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应对需求变化灵活度不够。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了突出自己的学校特色,吸引生源,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花在就业和专业发展调研上的精力却不足,因此,导致学生在经过三年的培养后,走进社会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学习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还有的是传统专业和特色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有的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而业率不高。

我国部分高职专业设置上,有一些成功的做法,比如上海等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人才的可迁移性的变化能力。存在过度地关注具体的企业需求,而对行业的整体变化不做具体分析的问题,因此,某种程度上存在未来行业变化。职业的迁移能力和其他企业的适应性。

3.专业走向、学生选择及就业存在时滞问题。部分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职业的选择缺乏匹配。将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专业测评内容的同时,通常难以全面考虑到时间的滞后性,在三年的培养期内,产业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经济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情况变化。在对专业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的需求进行的预测往往难以在毕业时保持相应的匹配。

以上问题直接制约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因此,需要在分析制约高职专业的发展因素基础上,进行构建高职专业预警指标。

二、高职专业预警指标分析

影响高职专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业的发展状况、职业发展的趋势、岗位的就业状态是对高职专业设置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指标。

1.行业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的兴衰变化,直接影响到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专业的设置和行业的需求具有直接的联系。行业发展的产业链条的长短变化,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的速度,都会左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职业发展变化趋势。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趋向性,在职业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都会影响到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职业的行业的迁移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

3.岗位的就业状态。岗位的就业状态是对专业市场的需求的直接预警,需要高估关注就业的形势同时,来对影响就业的动态进行深入分析。现在高职学校在紧跟就业的形式,但是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不足。

三、高职专业预警机制的建立

1.根据行业发展来确定专业走向。行业发展的情况,决定了未来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要求。在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需求变化是直接制约行业发展的要素。因此,在确定专业的走向时,除了兼顾目前的市场需求状态,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上深度研究未来的行业发展动向,来确定未来的大专业走向,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调节短期的专业设置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未来的专业不因短期的需求变化出现调整的失误。

2.关注热门专业的同时更要多关注冷门专业的供求走向。目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在鼓吹人才需求的热门专业,让很多学校跟风进行热门专业设置。反而对短期内处于冷门状态的专业大家竞相限制,而导致在三年后,学生毕业时出现热门专业供应过剩,出现难就业状态;而原来的冷门专业因为供应不足,出现容易就业的反差。因此,学校要在关注热门专业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热门专业的人数和方向,要做到少而精,避开和其他院校专业设置雷同之处。对冷门专业的需求量关注的同时,需要关注企业对冷门专业的新需求,使得冷门专业的设置在延续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产业成熟性的同时有所创新。比如现在江苏省对冷门的电焊工的需求处于较旺的状态。那么学校就需要结合自己的原有专业设置情况,并结合江苏的产业发展,来设定自己的电焊类专业。

3.招生的预警系统启动。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校的预期有关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和考生的选择有关。许多需求过剩的专业,比如会计,学校预期限制招收数量的同时,考生在专业选择的时候依旧选择。所以出现了专业人才供应过剩的情况难以控制。因此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需要将行业的需求状况信息作为主要的宣传点。引导考生正确对待专业选择。同时学校也要尽可能地将专业选择在入学一年后启动,提前进行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从实际企业需求的状况中来了解专业的发展。此外鼓励多专业的修学机制,为以后的社会需求拓展自己的能力,规避单一专业需求不佳带给学生的就业损失。

注:本文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按照行业生产特点进行规划高职专业研究》相关研究内容

4.高职专业生成机制创新探究 篇四

张衡 王琦

[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质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结构间的错位在就业结构上的最终反映。而其中,专业生成机制则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需予以重点探究。文章从主体、路径角度出发,构建双重“三角模型”,对专业生成机制予以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专业生成机制产业链专业群专业方向

[作者简介]张衡(1978-),男,河南浙川人,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在读博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督导室,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上海62)王琦(1963-),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硼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025-03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密切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支援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转岗能力差等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除却学生个人因素,在专业设置、调整、管理上(下文统称“专业生成”),或盲目跟随市场,争上热门专业,或脱离市场,调整淘汰“夕阳专业”不足皆是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专业生成机制的阙如。突出表现为:一,主体缺位。专业生成涉及哪些主体要素、各该发挥什么作用未能理顺。二,路径不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现实、未来需求信息,未能有效传导到高职专业生成上。高职院校或无视产业演变,缺乏调整,或无视自身办学历史,短视功利,争上热门,导致区域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盲目无序、重复同质。正是专业生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有效顺畅连接,亟待予以研讨解决。

一、高职教育专业来源、内涵

谈高职教育专业生成机制,首先须对高等教育专业来源、内涵予以厘定,在此基础上方有助于明晰现有专业生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变革路向。

中国古代教育只有“科目”,没有“专业”。高等教育中“专业”一词,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院系调整时期,“专业”在当时的解释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专长”,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从此,高校中设置专业并沿用至今。近现代西方高等教育只设“院系”,未设“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未出现专业一词,对应出现的是“课程计划”(pro-gram),对比中外,西方国家如美国高校更为注重开设较多的课程供学生学习选择,学生会有一个主修( major),但并无全国统一规定。而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则通过发布全国统一的本科、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来规范专业名称。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内部设置的管辖对象也主要是专业,而不是院系。高校有权决定院系的名称和增减,但无权自行决定专业的名称和增减。

在内涵上,专业主要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具有两重属性:一是活动属性(动态),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二是组织属性(静态),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

相对来说,本科院校更多依据学科分类,按照知识的分类逻辑,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培养学科理论型人才;高职院校则更多依据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按照能力需求逻辑,设置调整专业,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专业生成机制阙如表现

(一)政府、高校、社会主体缺位,专业生成职责履行不到位

结合高职专业生成逻辑,其要点:一是将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转换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规格;二是结合国家、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地市、省域、大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缘优势、高校办学传统等,在专业数、专业点数、专业产业分布等方面予以规划布局。

从目前情况看,广大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强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吸收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共同开发、调整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换句话说,微观层面――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转换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向、规格,已经广受高职院校认可、践行效果较好;宏观层面――区域专业的整体规划布局,则尚存在明显不足:一是缺乏区域各类人才需求信息,二是专业生成盲目无序。可见,需尽快解决宏观层面的问题。

上述宏观层面的两点不足,前者可谓是因,后者可谓是果。社会(行业企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三方作为专业生成主体,缺乏必要充分的沟通。相关部门尽管制定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但对各类人才需求总量、人才使用规格及方向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导。如长三角地区,同样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江浙沪的侧重点各在哪里,反映在专业规划布局上应有何不同;同一省域内,以浙江为例,打造制造业、服务业强省,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相关专业上,专业设置方向上如何体现差异性,等等。再诸如专业准入、改造、退出机制,专业建设、评估机制上,相关主体缺位,职责履行不到位,自然导致专业生成盲目无序。

(二)产业演进、专业生成间信息平台搭建不足,专业生成盲目无序

作为紧密联系并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区域地方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适应这种转变的要求。目前的专业生成之路,从专业论证、专业申报和审批(1-2年)到人才培养周期(2-3年),专业调整设置与社会需求间存在3-5年的时间差。鉴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滞后性,市场人才需求的瞬息万变性,专业调整亟待处理好一对关系:适时性与前瞻性。现有专业生成模式更多是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属被动适应型,前瞻性不够,缺乏主动超前引领,未能有效对未来市场人才需求做出预判,结果便是按寅年人才需求培养卯年人才,时下热门专业成为他年冷门专业。

高职专业生成路径上的桎梏恰恰暴露出产业演进、专业生成间信息平台的缺失。广大高职院校皆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围绕新兴、重点产业领域设置调整专业,但对专业设置的区域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兼顾不够,又因缺乏专业生成相关信息平台,专业生成主体间缺乏必要充分的沟通,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必然是专业生成盲目无序,高职院校争上热门专业、区域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从目前的高职专业分布看,专业数上,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大类等一些办学成本较低专业分布甚广;专业点数上,亦是如此。会计、市场营销、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设置重复率极高,更有院校招生专业与设置专业比严重偏低,计划招生、实际录取、实际报到人数悬殊。由此,反映出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后续发展能力不足也是自然的了。

三、高职专业生成机制创新之模型构建

综合上述分析,高职专业生成机制弊病:一方面是因为专业生成主体缺位、专业生成职责履行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专业生成信息平台搭建不足,导致专业生成盲目无序。鉴于此,高职专业生成机制变革当从主体与路径两个方面予以变革完善。

(一)主体

主体方面,高职专业生成绝非高职院校一方单独可为,须待作为专业生成主体的社会(行业企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三方通力合作,在专业准入、专业改造、专业退出机制、专业建设、评估机制上,充分履行相应职责。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做好区域高职专业总体规划布局,搭建高职专业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人才需求信息,综合利用专业审批、经费调拨、政策扶持、信息发布、评估验收等手段调控区域高职专业布局,密切监控专业数、专业点数、专业产业分布、专业方向分布,防止专业无序趋同发展。同时结合区域重点、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区域高职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社会(行业企业)应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时将一线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信息传递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供参考决策以规划专业布局。同时,及时将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毕业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情况等信息反馈学校,以使学校了解校内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契合度,及时进行调整改革,从而形成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机制、参与专业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则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人才需求信息,加强相关专业的市场调研,结合自身办学传统优势,系统规划院校专业发展,同时结合社会(行业企业)的学生实习、就业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改革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二)路径

路径方面,专业生成须分两个阶段――专业设置前与专业设置后,搭建信息平台。专业设置前,主要是将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信息反馈给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区域专业布局规划、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决策参考;专业设置后,主要是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情况等信息反馈给学校,以使学校了解校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契合度,及时作出专业调整改革。

专业设置前的人才需求信息,既关涉区域全局专业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又牵涉一所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规划的合理性,信息传递之价值由此得以彰显。究竟传递什么样的人才需求信息,如何避免人才需求信息在转化为专业生成信息时,前瞻不够,规划意义不强,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对该问题的思考,也是对当前专业生成中,短视功利,争上热门,专业同质化问题的直面回应。

现实中,我们采取的策略更多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瞄准一个产业,预计未来人才需求,进而设计专业布局、发展规划。这种专业生成模式在历史上一度发挥了积极功效,但也暴露出几点问题:一是动态性不足,二是规划性不强,三是结合度不高。表现为:虽然考虑到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但对产业的动态性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产业转移、产业布局、产业融合预估不足,进而对人才需求的动态性发展,专业生成的动态性演变缺乏系统思考;未能对区域、省域、地市,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有着不同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办学传统的区域作出差异性的专业布局规划。专业设置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专业布局相对地方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规模相对地方行业企业的需求性等规划不足;高校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扩张的原始冲动带来专业设置调整中结合自身办学历史传统、资源要素禀赋不够,盲目争上热门,从而导致了区域专业生成无序,专业同质发展。那么问题明确后,究竟该如何突破解决?

1.产业链――复合型专业人才需求载体。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人才结构也同时制约着产业结构。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互动体现在四个方面: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专业结构与产业转移(转出、转入)、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集聚、扩散)、专业结构与产业融合(渗透、交叉、重组)间的互动。而产业链正是产业演进变革的直接体现,产业链即是以“一业为主”,由市场组织、政府机构和众多企业共生于集聚环境中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不断衍生新的产品或服务,不断衍生和追加价值活动所构成的链式生产(服务)形式。

以动漫产业为例,其绝非只是制作动画片或是出版漫画书,而是涉及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无线娱乐领域,漫画制作、动画制作、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领域,虚拟仿真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领域等,衍生产品包括电影、电视、音像、出版、广告、旅游、教育、食品、服装、文具、玩具、通讯、网络、数字娱乐及相关附属产品,覆盖面广大,涵盖内容生产、发布渠道、技术支持等多层面的庞大产业链。为此,学校不能仅是培养“只会画故事,不会说故事”的“画工型”人才,而应综合考虑学校总体专业结构、相关专业群支撑,调整设置专业,围绕故事原创、动画制作、游戏制作开发、数字技术、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动画游戏营销等链条,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漫人才。

可以说,按照产业链来系统调研人才需求,进而设计规划专业生成,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专业生成模式中动态性不足的`问题,自然顺应解决了专业生成静态短视的问题。又因按产业链来规划专业生成,本身就蕴涵着对区域地方产业的全局性统筹考虑,专业生成规划性不强的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那么高职院校在专业生成中,针对自身办学情况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如何解决?结合度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缺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区域专业生成规划指导,导致高职院校专业生成盲目冲动、无序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职院校专业生成思路的偏差、生成策略的匮乏。

专业生成思路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围绕新兴、热点产业,盲目追捧,争上热门,结合自身发展条件不足。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中,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与结构和竞争对手,来源于两个辅助因素:政府和机会,这六个因素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高职专业生成,市场需求是前提,院校自身要素禀赋是基础,上述各要素也需系统考量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的设置、调整与否,需综合考虑办学历史、专业背景、师资队伍、校舍、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等软、硬件条件。以往专业生成模式的最大缺陷恰在于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支撑条件等缺乏系统评估,特别是盲目围绕新兴、热点产业,争上热门专业,对新专业发展所需支撑条件考虑不足。新专业设立,市场需求是一方面,办学可能是另一方面,不能有所偏颇,应是一只眼向外盯市场需求,一只眼向内盯办学可能,那么该如何考虑办学可能呢?

2.专业方向――专业培育功能,专业群――专业支撑作用。新专业的设立,需考虑专业支撑。是否有相关专业的办学历史积淀,是否在专业背景、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实训场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能为新专业的发展提供雄厚坚实的基础。结合上文对专业历史演变、内涵概念及产业链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等探讨,笔者建议专业生成需扭转过去仅仅瞄准市场需求的单一视角取向,而应将视角转向专业方向、专业群上。

专业在中国有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管辖对象的单位属性,但其本质属性更着重体现在高深知识教与学的活动属性上。在西方高等教育办学实践中,这一点表现更为明确,关注的是开设品种繁多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从而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后劲。由此带来的启示是,高职专业生成可否从关注专业到关注专业方向。相同专业名称,但却有不同专业方向,体现了专业建设侧重点的不同,如会计专业,方向可在税务会计、银行会计、工业会计等。专业方向,体现了学校不同的专业建设侧重,避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又因其直接面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外部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反应更为敏捷,自然可以作为新专业萌发培育的种子,发挥试误、培育功效,从而为新专业设立积累摸索经验,即便不合适,也降低了因盲目上新专业而带来的沉重淘汰成本。

专业群则直接为新专业的发育提供了专业背景、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实训基地等发展支撑。结合前文对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分析,按照产业链的生成逻辑,分析产业上、下游有关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联结次序,系统规划布局专业群的结构及其演变,则无疑对新专业的孕育大有裨益。同时,结合产业链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按照专业群、专业方向来充实专业人才培养,而不是仅仅围绕一个行业、一种产品、一项服务,则无疑能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转岗能力,增强其可持续发展后劲。 此种专业生成方式,一方面依托产业链发展,紧跟外部产业演变,保障了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也依托了内部专业群的自然演化,有效结合了高职院校办学实际。此种“外发内生型”专业生成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内、外部规律结合的特点,既适应了社会需求,又按照教育的自身内在逻辑规律办学。

结合专业群的分析,针对专业生成策略,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在设置新专业时,需对专业群内专业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可结合“波士顿矩阵法”,根据“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将现有专业分为四种类型:明星产品、幼童(问号)产品、金牛产品、瘦狗产品(如图1所示)。

对于明星产品,其市场增长率和相对竞争地位较高,相应策略是增加投入,支持其迅速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竞争地位。幼童产品,市场增长率较高,但目前所拥有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有较好的前景,但高增长要求高投入,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又只能带来少量的回报。策略是或追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使其转化为明星产品,或选择放弃。金牛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相对竞争地位强,但市场增长率低,前景不好。可采取收获策略,不宜增大投资,而应将其作为回收资金,支持明星产品的后盾。瘦狗产品,市场增长率及占有率均较低,属不景气专业,应采取缩小规模、放弃策略。通过该四象限法的分析,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了解专业结构现状,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进而有效、合理地分配专业发展资源。在专业生成结构调整中,不是在专业发展到了“瘦狗”阶段才考虑如何撤退,而应在“金牛”阶段时就考虑如何使专业演变造成的损失最小而收益最大。

3.岗位适应――专业生成现时、反馈控制。如果说专业设置前,主要是将外部人才需求信息转化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信息,供规划布局之用,发挥前馈控制作用的话,专业设置后则重在通过社会(行业企业)及时反馈学生实习、就业岗位适应情况,使学校了解校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契合度,以便适时调整完善,从而发挥现时控制、反馈控制作用。 具体需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力度,形成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可吸收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共同开发、调整专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设计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问卷,走访行业企业,了解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以及时调整完善。

(三)模型

结合以上在主体、路径两个层面的分析,笔者尝试构建高职专业生成双重三角模型。第一重三角,从主体角度出发,依据专业生成职责履行,构成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三角。第二重三角,从路径角度出发,依据专业生成信息传递渠道,构成产业链、岗位适应情况、专业群(专业方向)三角。其中,产业链、岗位适应情况,体现了外在控制的两个渠道,其一为新专业设立前,外部产业演进人才需求方面的前馈信息,其二为新专业设立后,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情况适时信息、反馈信息。而专业群(专业方向)一角则体现了高职院校根据前馈信息、适时信息、反馈信息,依托专业群(专业方向)所做出的内在控制。具体高职专业生成模型见文末图2。由此,形成了多方参与、内外兼顾、全程调控的专业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袁旭,以产业为载体的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模型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3]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一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l.教育研究,2009(6).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l.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5.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五

1、苹果削皮器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苹果削皮机机架的结构尺寸,其中包括机架的长度、宽度、高度的确定,转轴的结构、尺寸及强度校核,根据上述过程所确定的各项数据,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对苹果削皮机的各部分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组装成三维模型,在装配过程中通过配合关系检查零件模型是否有误,从而确定上述设计过程中确定的结构及尺寸等是否正确。

2、糕点切片机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

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

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的选型; 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电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3、糕点切片机的执行机构设计

1人做 6)对机械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设计; 7)用UG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8)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绘制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4、三辊式面包压片机的传动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

传动系统的简图、用三维软件绘制零件图、电机及减速装置的选择、链传动设计、轴强度校核、轴承的设计与选择等。

5、玉米脱粒机的部分机械设计(带及带轮的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

电动机的选择、带及带轮的设计、栅格式凹板的设计、入料口及脱粒机上盖的设计、机器的安全操作与维护。

6、玉米脱粒机的部分机械设计(轴及钉齿条)

1人做 设计内容 :

画出轴的简图、校核轴的强度、钉齿条的总体结构设计、钉齿条结构图、机架的设计简图、轴承座的基本结构尺寸图。

7、谷物磨粉机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机架、外形设计、传动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8、家庭用离心式榨汁机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简单的外形设计、电动机的选择、榨汁机榨汁部件的设计、榨汁机壳体的设计。榨汁机的壳体主要由端盖、离心外壳、电机外壳、底座等组成,榨汁部件则主要包含了回转篮。

9、家用食品粉碎机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工作原理的确定、控制系统设备状况及控制要求、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控制系统PLC与元器件选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简单外形的设计。

10、豆浆机的设计

1人做

设计内容:

6.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六

陈静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由竞争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指导,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加强心理防御机制引导的必要性,心里防御方式选择的环境因素以及把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引导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引导的探索。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处事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正确面对社会竞争,面对工作压力,妥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培养了自身积极面对挫折的品格,而且为今后在工作中正确的处理护理工作应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普遍适用于所有大学生,对于遇到应激较多的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护理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引发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根据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所作的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颇令人忧虑的。1994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20.2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8%——1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2002年10月对西安音乐学院部分大学生所作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18%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不良反应[1]。这些惊人的数字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1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引导的必要性。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境时,避免精神上痛苦、不安的自我保护性的一种应对方式。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与社会现实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紧张情境出现时,个体会因为害怕已有的自我概念被破坏而感到焦虑和受到了威胁,于是采取防御机制来维护原有的自我概念。如果个体经常发生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冲突,则会被迫采取更多的防御机制,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防御机制可能会崩溃,往往要接受一个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个体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应不断渗透和引导学生多使用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方式,少采用破坏性的自我防御方式。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会遇到较其它专业学生更多的工作应激,培养他们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应激,积极引导他们使用建设性的自我防御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会面对各种应激原,有与工作性质有关的,有与工作负荷有关的,有与人际关系有关的,有与对护士期望有关的,有与接触濒死和死亡病人有关的还有与工作家庭的矛盾有关的。护士面对过高强度的或作用持久的心理应激,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应对并及时有效的调控,就可能发生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学生阶段应培养他们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教会他们掌握控制应激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 影响心理防御方式选择的环境因素

心理防御方式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认清防御方式的影响因素,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进行恰当的引导。以下分别对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2.1 家庭

家庭是与个人关系最密切的社会群体,个人的生命成长及社会性、心理的发展都离不开家庭的养育、照顾和情感支持,对于学生来说,家长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家庭教养方式等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他们独立生活时的心理状况,因此会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及心理防御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2.2 学校

学校教育的正规性、全面性、系统性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各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2.3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或称同龄人群体,是由年龄、价值观、兴趣、社会身份等方面大致相似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群体中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模仿,一旦某种观念形成,便会迅速得到传播。因此,对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影响力。

2.4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使人们更加广泛的接受外界的信息,新鲜的理念、思想不断涌现,从而对个人固有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可见,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同辈群体或大众传媒,都无时无刻对个人的行为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以上各个群体的优势积极的配合和宣传,使心理防御机制的引导和教育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把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进行引导。

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及学生运用心理防御方式的差异性,教育引导学生更多的运用成熟的或中性的心理防御方式,加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同时为健全学生的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3.1要注意年级差异。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断趋向成熟,心理防御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辅导员老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引,引导他们运用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有些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上呈现显著的差异性,经LSD检验发现,一、二年级大学生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三、四年级,二年级学生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2]。由此可见,指导工作重点在一、二年级,尤其一年级是最为关键时期,要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促使他们更多的使用中间型和成熟型心理防御方式,而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引导他们向成熟型防御方式发展,三、四年级可以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

3.2 要注意性别的差异。

心理防御方式会因性别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女性多倾向于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而男性多倾向于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也就需要我们在指导

工作中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女生身上。

3.3要注意人格的差异。

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性格外向,兴奋性,自律性强的大学生多采用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应对环境刺激,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的大学生多采用不成熟的或中间型的心理防御方式。而具有精神质倾向、敏感性高的大学生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具有敢为性、实验性的学生多采用成熟的或中间型的防御机制[3]。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引,以人格特征为出发点和突破点,尤其注意对具有神经质倾向的、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高的大学生以及具有精神质倾向、敏感性高的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健全人格。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护理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防御机制的引导,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引导他们使用升华、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而少使用投射、退缩、否认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处事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正确面对社会竞争,面对工作压力,妥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培养了自身积极面对挫折的品格,而且为今后在工作中正确的处理护理工作应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桂兰.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vol.33:293-294

[2] 李黎.绍兴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8,vol.25(4):459

7.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七

一、以校为本:创建学习型组织

以校为本, 就是创建学习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 使教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状态。

为了让每个教师都走上学习之路,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规定, 每星期四学生放学后的两个小时是全体教师业务学习时间, 长期坚持, 雷打不动。学然后知不足, 教师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主动变为自动。为了鼓励教师订阅专业报刊, 学校规定教师个人订阅一份专业报刊报销50%, 两份以上报销70%。

评选“十佳好学上进教师”是学校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 目前已经评选了五届。每一届“十佳好学上进教师”的表彰, 都要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十佳好学上进教师”代表还要给全体教师作专业发展的报告, 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更多的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学术沙龙是创建学习型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术沙龙每月举行一次, 参加者是全校好学上进、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沙龙活动上, 大家围绕共同的主题, 在各自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畅所欲言, 谁都是主人, 谁都是专家, 说者大胆奉献思想智慧, 听者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学术沙龙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在尊重中交流、在虚心中吸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以组为本: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

以组为本, 就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题为抓手, 突出同伴互助, 把教研组打造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共同体。

教研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单元先行课、同课异构、一人同课多轮。

单元先行课是为促进组内教师之间共同交流而提供的研讨课。在搞好集体备课的前提下, 主备课人先行上课, 其他教师听课。课后, 教师针对这节课展开研讨, 制订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单元先行课充分发挥了先行的作用,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上课、评课、修改后再上课, 先行课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课例, 为其他教师上出精品课提供修订范例。

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个年级, 虽然教学内容相同, 但因为班与班的学情有异, 再加上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风格的不同,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每个教师结合各自的不同情况, 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学方案,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而最终实现同样的精彩。这里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差异发展。

一人同课多轮是指当科任教师任课平行班比较多时, 从第一节上到最后一节是原地打转不断重复, 还是螺旋上升上出变化、上出提高、上出精彩, 这对于同一个教师来说不仅是业务状态的不同, 更是精神状态、生活状态的不同。我们要求从每个教师的第一节课开始, 同教研组的教师就同步介入并跟踪听课进行多轮研讨。这样几轮下来, 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曾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只有敞开每一间教室的大门, 让教师相互评论, 连续改进, 除此之外, 别无他法。”教师在开放课堂的过程中, 敞开的是课堂, 打开的是胸怀, 解放的是思想, 提升的是境界, 实现的是双赢, 受益的是学生。

引导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开展课题行动研究是教研组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师结合工作实际的课题行动研究一方面能促进教育教学, 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便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

三、以师为本:改造个人教育实践

以师为本, 就是把学习、工作、研究三者融为一体, 使广大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到教育教学的职业快乐和幸福。

一是引领教师树立问题意识, 让反思成为习惯。教师成功=经验+反思+行动。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 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反思是对既往教育实践过程及情境的回顾, 是对既往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活动的回顾, 是对既往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伴随该实践过程的认识活动。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与认识, 这是反思的主要部分。

二是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 使教师把学习、工作、研究融为一体。“六个一”即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 每学期撰写一本教育教学札记, 每学期承担一个研究小课题, 每学期讲授一节研讨课或创新课, 每学期积累一套独特有效的资料, 每学期发表一篇有见地的论文。

三是鼓励教师建好、用好自己的博客, 并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博客群, 使教师走入更加广阔的专业发展天地。教师博客可以为教师个人资源的积淀提供空间, 教师博客可以为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 教师博客可以为教师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机会。

四是设立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学校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学校学科首席教师是学校中师德的楷模、教书的能手、育人的榜样、研究的专家。设立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学校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 就是让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理论上引领、实践中先行、科研中带头、带教中帮扶的示范带头作用。

8.反思型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初探 篇八

机制一:写反思日志。

在当前教育形式下,日志写作成为一个重要实践。与编写教学计划一样,写反思日志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成功之道因人而异,应该鼓励教师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格式。德州市教育局在刘民生老师的牵头下,在全市推广了《师道》这一落实反思机制的有效载体。精美实用的一本《师道》,让教师日有所感,月有所思,年有所得。教师在一天的教学、生活之余,写下他们的教学感悟、教学反思甚至生活点滴,并进行反思,从中提取理论,还可以在微博或微信中与自己信任的人分享日志。很多一直保持书写反思的教师最终成为名师。

撰写教学日志,让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自我检讨,筛选并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反思涉及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的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留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如,认真检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适当的谦恭、足够的勇气、公正的品质、豁达的心胸、丰富的情怀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自知之明、亲切感和幽默感,等等。在诸多的品质风格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师生观、知识观和评价观,也表达着教师的智慧。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丰富积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这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标志。

机制二:描述法。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教学成绩非常出众的老师,你和他交流的时候,却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或者对方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其实,这是心理原因在作祟:教师更多的想把自己创新性或洞见性的东西局限在属于自己的课堂内,从而造成了许多工具性的技巧无法与别的教师分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后确定用描述法来解决。描述法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公开课与讲评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团队有机会相互观察,并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然后与其他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心得。这是教师以一种反思型、建设性的态度对教与学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随着教育装备的升级换代,许多学校的课堂中引入了摄像机,尤其是在山东全省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活动,使教师课堂实录生成的速度达到了与课堂同步。在评课之前,先由授课教师仔细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这对于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某些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机制三: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

要让教师有反思意识的觉醒和能力的增强,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以我单位为例,近年来,诸多年轻教师不乏创作热情,但真正到了提笔写作的时候,却又感觉下笔无物,不得不中途搁浅,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却又不停上演“袋里无米难下炊”的现实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教育教学外在价值标准的内化才能实现。教育理论能引导教师们新观念的确立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并促进他们在专业上的自主发展。

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恰恰反映出对理论欠缺或理解肤浅的偏离,而只有当教师在实践中把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问题的根源,使教师的实践在理论的引导下得到反思,自身水平得到拓展和提升。然而,现实中的教师对教育理论并不感冒,在没有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产生强烈共鸣时,他们会排斥理论,认为这些都是理论家坐在办公室“造”出来的,不切合教学实际。有且只有在教师的教学改革出现需要时,才会将理论学习变成他们自发的需要,真是应了那句话:“潜力是被逼出来的”。

我们在进行教师业务培训的过程中,也加入了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任务,并且是想方设法“逼”教师读书,并拿出其中的一些理论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案例挂钩,进行解读,以期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从而激发教师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机制四:成为行动研究者。

反思通常是教师个人内隐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造的过程,而这些观念通常在教师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尤其对从教多年的教师而言,要改变这些观念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不难发现在生活中许多教师也经常产生反思,但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却不大。所以,在教师反思的过程中,将反思的结果运用到行动,改变自己的行动,实现“实践——反思——行动”是教师的观念、行为改变与内化的重要一环。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能有效促进反思与行为互动的方法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或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有这样一些特征:研究者主要是实践参与者,专家也偶有参与,但是与实践者是平等协作的关系;研究对象是研究者从事的社会实践;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够应用于自己专业实践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实践;研究方法上,行动研究者针对实践问题,采用一个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环节构成的螺旋式循环。行动研究本质上是深入地参与实践,批判性的反思实践,建设性的改进实践的过程。行动研究的基本模式是: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反思(包括“分析”“解释”“评价”等),这充分体现了行动研究如何促使反思与行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按照行动研究的模式,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运用之后进行观察,再次反思。如果计划存在缺陷或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修正自己的计划并再一次应用到实践中去。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模式磨炼升华了教师通过经验反思在经验中获得的能力。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教师只对教育教学进行思考,而不去思考引导他们工作的目标和价值以及他们的教学背景因素,也不去检验他们的假设,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就不是一种反思的教学行为,因此也就不能称之为“反思型教师”。需要谨记:成功没有捷径,要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所要走的路会很长。

9.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九

学校办学以培养人才为本,培养人才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发展原动力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可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可以增强教师职场幸福感。因此,围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

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含义,并且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保障,不管从学校层面、中层的执行层面,还是教师个人方面,学校都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人人都是专业领导者”的新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做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理论学习专业阅读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达到教学理念的提升,育人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发展负责任。积极提倡以“专题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目的是让教师为解决自身专业问题而进行知识积累,强调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2.博客资源库助推教师成长

迄今为止,博客已经由原先的静态博客发展为动态博客,形成了师生、生生、家校互动的博客群。同时,资源库的建设使年级学科形成了序列化持续性的链条,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共享。

3.做好校本研修活动

把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整合形成整体的校本教研观。执行“读书学习—实践反思—科研解疑—博客写作”的教研思路,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形成教学问题集中汇报研讨制,让科研成为学校管理的常态。

三、深化课堂改革,助推教师成长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构建自主高效人文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求教师做到自主高效人文课堂的“七优化”原则,彻底杜绝课堂因追求活跃而失序,因强化有序而少趣,因套搬模式而低效的现象。要求教师科学决策课堂,坚决把课堂还给学生,目标直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落实课题过程化管理

继续推行“3+1”三级课题管理模式(“3”即指科研处、学科组、备课组,“1”即指科研骨干教师),侧重突出跨学科研究,成立由各学科科研骨干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的学校科研攻关小组,及时汇总一线课改中的难点、困惑点,突破课改的关键环节。

3.建立微型课题研究机制,发挥教师个性特长

结合本组子课题和构建生命课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教研思想,展开积极“行为研究”,建立微型课题申报验收制度,实现教育科研的过程化、常态化,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提供梯度式的教研平台。

四、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成长

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执行好学科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构建学校课程特色,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大化服务,更好地挖掘、发挥学生潜能,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有效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将开发成功的22类校本课程列入学生选择的菜单式目录,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视野得到有效拓展。

五、探索完善评价机制,以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引领教师成长

结合目前的教育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使制度起到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采取教学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章立制,结合省教育厅对教师评价的指导意见,我们出台了《张店七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指导意见》,此意见分为六大板块二十五个模块,并以此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方向。

10.机制专业实习报告 篇十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研的通知》要求,***区委组织部就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1年1月底,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60家,其中私营企业59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员工33694人,党员189人,其中企业主是党员的12家。有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3家,现已建立党支部并由我区管理的11家, 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营业收入420,300万元,上缴税金8,970万元,约占全区税收的69%。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

2003年,***区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区委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创建活动载体,在佳木斯市率先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专门负责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几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日趋活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主要做法

1、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工委综合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党群联动共建的领导体制。

一是区委统一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案》、《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把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及任务。

二是非公党工委综合协调。2003年,率先组建了***市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并设专职党工委书记,非公党工委具体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

三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统战、宣传、发改、安监、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大问题。2010年先后召开2次座谈会、2次推进会。

四是党建联动共建。建立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做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动。

2、建立领导定点指导、指导员(联络员)驻点指导、指导组巡查指导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实行定点指导。区四套班子、街道党工委均建立了与非公企业挂钩联系指导制度,从区委主要领导开始,每人联系1个非公企业,经常性下到企业开展调研,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建立区(处)级领导联系点6个,街道办事处领导联系点10个,按照“既抓非公经济工作闪 光点,又抓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要求,为非公企业发展把脉支招,为非公党建排忧解难。

二是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两员”(联络员、指导员),实行驻点指导。向已建立党组织11家非公企业选派5名党建指导员,向20家暂未建立党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企业选派20名党建联络员。区委组织部与区委非公党工委联合举办了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就党的政策、经济理论、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对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负责人和选派的党建联络员、指导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发放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建实用手册》和《组织工作文件汇编》等书籍。

三是成立指导巡查组,对非公党建工作进行巡查和指导。区委专门从组织、宣传、发改等相关部门抽调6名精干力量,组建了非公企业指导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对非公党建工作巡回指导和督导检查。

3、建立财政投入、党费补助、企业列支的保障机制。采取“财政预算安排,企业管理费中提留,党费收缴返还补助”等办法,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和阵地建设。一是财政预算安排。区级财政列支每年10万元,按每个非公企业1000元标准拨付党建工作经费。二是党费返回补助。非公企业上缴的党费,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半额下拨给非公企业,党员人数较少的,经过同意可以全额拨给企业党组织,作为党员活动经费。三是企业管理费列支。区委明确规定,党组织活动经费在非公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按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5‰列入财务预算,据实在税前扣除。

3、合理设置组织,强化分类指导,形成非公党建管理网络。对 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我们改变过去只有“单位党委”的单一模式,采取了独立建、联合建、归口管理、挂靠管理、派入指导等不同模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管理网络。一是独立建支部。对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常年进行经营、活动的“两新”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支部负责人从党员管理人员中产生,如果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是党员,则由其任支部成员。二是联合建支部。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或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暂无单独建支条件的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三是挂靠管理。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挂靠管理,将关系挂靠到所在的社区、街道党组织。对一些企业的零散党员采取与社区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方式进行管理。四是派入指导。对党建基础薄弱、党员人数较少或没有党员的新组织,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从机关、街道、社区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对其党建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党员的发展工作,为建立支部创造条件。目前,区委组织部通过“建、联、挂、派”等形式,对符合条件应建党组织的11个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派驻党建指导员28名,派驻党建联系员8名。

4、坚持多措并举,拓宽源头,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我们把源头建设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环节来抓。一是建立超前教育引导制度。我们由过去对已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志的培养教育,延伸到向对虽未提出入党申请、但基本素质较好的同志主动引导,启发广大员工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我区在七一前夕专门举办了一期由社区非公企业业主和企业骨干参加的流动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等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我区各类“两新”组织业主中有6人申请入党,员工中有19人要求入党。二是推广“联心结对培养”制度。我们总结推广了外地的经验做法,要求各基层支部以支委为线、企业为块、党员为点,形成党员联系职工的网络。通过结对联系,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联系对象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健全“推优”工作制度。坚持定期推荐,滚动调整,促进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全区非公企业20多名优秀员工经培养教育,已有12名同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四是强化集中培训制度。以“三会一课”为阵地,以企业和党支部为依托,以各项党建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入党申请人数25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达到20人,其中60%是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中有2名优秀分子被吸收入党。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有的企业主为党外人士,对党建工作和党的知识缺乏了解。有个别企业主组织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在认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偏差。他们当中有的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可以了,建不建党组织,开不开展党的工作无关紧要;有的担心党组织活动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生产;有的虽然对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组织活动表示支持,但在实际中,却 并不给予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由于企业主的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党组织难成立,正常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

2、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调查表明,在我区60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仅有11个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党组织覆盖面18%; 共有党员189名,仅占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0.56%。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建立党组织没必要,表现出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致使企业职工对入党缺乏正确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在非公企业只要好好干活,老板给发工资就行,入不入党无所谓,因而增加了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

3、党的活动开展难,组织活动单一。非公企业党组织日常事务一般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大部分是一般工人,加上私营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平时很难在工作时间集中起来活动,下班后又很难集中,活动的经费和场所没有保证,活动内容枯燥单一,缺乏吸引力。

4、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强。受企业性质和自身弱点的影响,部分党员思想出现滑坡。有的党员认为,在私营企业工作,赚钱吃饭,无所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再加上党员分布较为分散,并且流动性较大,从而出现了部分党员难教育、难管理的现象。还有部分党员从一己之利出发,隐瞒其党员身份,成了企业中的“隐形”党员,不能主动参加党的活动和企业决策,放弃了党员的义务,更谈不上发挥作用了。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无组织抓指导,有组织抓规范”的原则,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1、建组织,扩大工作覆盖面。调查表明,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工作的覆盖面上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不是没有党员,而是有些党员存在“在民营企业工作就是 给老板打工、为个人赚钱”的思想,在企业长期工作却不愿转接党组织关系,所以要通过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企业;通过规范管理,让员工信任企业;通过经常沟通,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对员工的培养和重用,激发他们当主人作贡献的意识,从而使得更多的党员愿意亮明身份,及时办理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凝聚力量,稳定队伍。

2、抓发展,增强工作基础。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定发展党员的工作规划,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在生产一线职工、优秀职工和优秀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和人才的双向培养,把企业优秀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同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使其成为业务的骨干、员工的模范。

3、强机制,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新工作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增强工作实效,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倡导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开展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务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支部活动,通过机制带动,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一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效果。广泛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各方特别是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和谐***建设;二是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广泛搭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让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党员的工作业绩优于群众、创新成果好于群众;三是要加强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沟通交流,定期与他们座谈讨论,引导他们理解、支持党的工作。

上一篇:质量第四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专利示范企业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