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2024-06-12

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精选9篇)

1.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篇一

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影响分析

本文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对英语写作进行初步探讨.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作 者:黄建国 HUANG Jian-guo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外语系,湖南,岳阳,41400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11)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写作 汉语干扰 错误

2.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篇二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主要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0年10月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着重强调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培养具有实用语言能力的人才对高职英语教学显得极为迫切。在写作教学中有效规避母语给学生造成的负迁移,是让学生写出地道英语文章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母语负迁移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英语写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表达方式和交际手段,英语写作在我国高职英语课堂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听、说、读相比,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薄弱。汉语对英语写作造成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拼写错误:

根据James (2001:130) 的看法,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往往会犯大小写字母拼写错误和标点书写错误。由于汉语不区分大小写,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也时而忽略大小写字母的区分。例如:

dear leader:

I’m very happy to see that there is an open in your company.I think, I am qualified for it.the reason are below:…. (斜体为大小写错误)

或者把汉语写作中的标点符号应用到英语写作中,例如:

Our company is a middlelevel。There must have some shortcoming。We face money and funds problems。

2. 词汇使用错误:

学生受汉语负迁移影响,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具体含义的差别理解不深,容易将汉语表达习惯套入英语写作中。例如:

(1) I show a deep apologize for you here! (应为make an apology)

(2) I’d like to join your company where provide us a stage to show ourselves. (应为display our talents)

在高职英语写作中,词汇上的负迁移较多体现在词义和词的搭配两方面。有些学生以为任何一个母语词汇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相应的单词,这是错误的认识。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等在英语中就没有对应的词汇。此外,有些词义即使大体上对应,具体意思也有差别。比如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称“伯父”,“叔叔”,母亲的兄弟称“舅舅”,在英语中只有一个“uncle”与这三个词对应。这种差异表明,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遇到这类词汇时,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学习者往往会困惑,如果不进一步加以区分词义的话就会造成英语写作中词汇的误用。

此外,在词汇搭配上也会出现负迁移,比如在上述例句(1)中,“show adeepapologize”就是学生根据汉语的“表示深深的歉意”直接翻译而成,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makean apology”。任何两种语言,词义和词汇搭配都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对英汉词汇多进行词义和词汇搭配的比较。

3.句法错误。

例:My coursewas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I’ve written several articles that published on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应为were published)

在高职英语写作中,学生的句式表达常常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汉语和英语按用途和功能都可分为四大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英汉句法大体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主、谓、宾、定、状、补,作用基本相同,但英汉两种语言又都有各自的特征。汉语语法的突出特点是隐含性,即词性与词形无关,词语的语法功能不易辨别,时态语态及语气包含在句子中,没有明显的符号标记。此外,汉语强调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或主语不明显。还有,汉语词序比较固定,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

英语语法的特点是外显性,词性可通过词形辨别,并且时态语态和语气都很明显。此外,英语句子强调句子结构,大多数句子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还有,英语丰富的形态变化决定了其词序的灵活性。通过对这两种语法的对照、比较来了解英汉句式的特点,学习者对英语语法才会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尽量避免在写作中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

4.语篇结构问题。受汉语写作思维模式的负迁移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篇章结构大多为“圈形”—在表达作者观点之前往往先安排大量的相关陈述。然而地道的英语写作却应该是“线形”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地抛出作者的观点,之后的陈述都围绕这个观点进行。一般来讲,英语文章每段的开头句就是该段的中心句。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语篇的影响和我国高职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根据Samovar和Porter的理解(2000:59),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代发展承继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制度、宗教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历史积淀”。Fincchiaro (1964)认为,语言是一个无序的声音符号系统,人们有了语言就可以和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熟悉这种文化背景的外来者进行交流。语言和文化紧密联系,并非独立存在于真空之中。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形式。美国学者Fries认为语言习得的程度高低依赖于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程度,所以文化教学必须成为语言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陈申,2001)。

二.高职英语写作教学避免汉语负迁移

1.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英汉比较分析。

一般来说,中国学习者都是在汉语情景中学习英语的,他们无法完全回避汉语思维带来的负迁移。因此为学生比较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是很有必要的,Byram (1997)认为,比较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会帮助学习者对两种语言都有更深刻的理解。

2.鼓励学生直接用英语思考。

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大多不习惯直接用英语思维思考。这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在英语写作练习中首先要避免汉语思维方式以及将汉语“草稿”翻译成英语的写作方式,应鼓励学生尽量以英语思维思考及写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对思维方式多加练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

3.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输入。

关于语言发展,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互动学派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外界输入与内化过程的综合结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语言环境(刺激和反馈)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语言———通过信息的理解或者是接收可理解的信息输入。” (Krashen, 1985) 尽管对于语言输入的理论各派观点皆不同,语言输入决定语言输出这种观点却被广泛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避免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和发展英语写作中的英语思维模式。

4. 英语写作中的范例教学。

大部分学生对于英汉写作的不同其实多少有所察觉,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困扰他们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采用范例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寻找文章体裁和文章内容相近的范文,和学生将要开始写作的题目进行对比和分析,提醒学生注意范文的特点,还有范文和形似体裁及内容的汉语写作明显不同的地方,这样跨文化知识就自然地加进了写作教学中,学生不仅对这种教学印象深刻而且能够逐渐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三.结语

母语负迁移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必然现象,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写作中拼写、词汇、句法、语篇乃至文化思维模式几个方面的比较进行深入了解,学习者便能很好地认识到英语写作的本质,有效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Byram, Michael.1997.Teachingand Acc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ohen, A.D.1998.Strategies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Language.New York:Longman.

Finocchiaro, Mary.1964.Englishas a Second Language:From Theo-ry to Practice.New York:Simon&Schuster.

James, C. (2001) 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Error Analysi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 1985.

Samovar, L.A., R.E.Porterand L.A.Stefani.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22.

3.英语写作能力深受母语干扰初探 篇三

关键词:母语干扰 错误 分析

一、母语干扰致错原因

母语干扰乃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英语写作中母语干扰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将是大有益处的。母语干扰致错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语法方面。

汉语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冠词用法、语序、时态等方面。汉语中没有冠词,而英语中对冠词的使用又十分繁杂,这也就使许多英语初学者特别是在口语表达中,由于思维的连续性,来不及做过多的思考,经常忽略冠词。如“你要伞吗”,他们常翻译成“Do you need umbrella?”而漏掉了不定冠词“an”;又如,“我喜欢听广播”,经常会被说成“I like listening to radio.”(漏掉了“the”)因为学生是受母语习惯的影响,直接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

2.文化方面。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语言的使用会受到文化的制约,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和思维方式等都反映在语言当中。所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会在某种程度上受本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及干扰,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本族的文化和语言搬到英语学习中去。中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说“久仰大名”,但在英语交际中却不能说:i have heard your name for a long time.只能用nice to meet you.英语中也有green tea(绿茶),但是“红茶”我们不能套用为red tea而是black tea.在英语交际中一般不会问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等,但是在中国,由于民族习惯,这些问题即使是不熟悉的人也是可以问的。

3.在词汇层面的表现。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与儿童学习母语不同,作为两种语言学习者的成年人已经拥有了一套与母语紧密相关的概念—语义系统。这套母语词汇的概念—语义系统在学习两种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来一定程度地干扰。

二、消除英语写作中母语干扰的教学策略

1.正确的认知态度。

对待母语迁移的态度对解决两种语言学习中的迁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是对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检验的过程。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上去认识、理解、描述新事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法。R.Ellis把迁移看做是两种语言学习者为了弥补两种语言知识的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Stern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母语作为参照物的。虽然迁移策略的运用会使得语言输出中出现“神似而形离”的形式,但是我们应把其看做是学习者的创造性行为,是在完全掌握目的语之前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中介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广泛的英语阅读与真实的写作情境。

要学会英语写作中如何遣词、造句、谋篇,首先要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Krashen认为,写作能力的发展与两种语言习得的过程相同,即“可理解性输入+低情感过滤器”。他还认为写作能力来自于大量的基于兴趣或快乐的自觉主动的阅读。通过阅读两种语言学习者既习得了词法和句法,又能体验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同时感知英语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从而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英语写作中,使自己的表达远离那些似是而非的语言形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英语的阅读量,进行充分的真实语料输入,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3.全面的对比分析。

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写作体现的不仅是写作者的英语句法和词汇能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写作者的英语的社会语用能力。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学英语,既要在语言之内来学,也要在语言之外来学。当涉及到在母语和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时,除了对汉语和英语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对比之外,还应对汉英两种语言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进行对比。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才能在写作中的语篇层面,自觉地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理思路,达到英语写作中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参考文献:

1.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4.对于写作兴趣的心情散文:痕迹 篇四

写作到底是个什么滋味,时至今日我也说不清道不明。那就讲讲我的创作经历吧,也许你能从中品出个中的滋味。

我的写作缘于初二的一篇作文。记得那年刚刚学完茅盾的《白杨礼赞》,老师就留了一篇命题作文《垂柳颂》。没想到我的作文竟被老师选作范文,在同年级六个班朗读。于是我开始飘飘然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开始偷偷地写起了稿,之后就悄悄地投。因为我重文轻理,我的班主任老师教数学,所以他总在班上不点明的批评我,直到有一天,老师发现了我的“小动作”,于是,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我痛批了一顿,让我受到了全班同学的耻笑。我那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住如此的打击。我缀学了。

也许是我对写作有了一种过分的狂热和追求,这种狂热和追求,使我对其他事情失去了兴趣。写作伴着我度过了整个青年时代,也使我走向了孤独和偏执。今天的我再回味那段难忘的岁月,我不得不承认写作对我是一种伤害,以至于无法自拔。

陈忠实说,文学仅仅是一种兴趣。他让我知道,写作并不是我生活中的唯一,它只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是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这里。人生在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责任要承担。于是我毅然和我的狂热和追求告别了。

的秋天,作家刘琦和诗人聂德祥一行,来兴隆寻访王玉孚和朱彦龙,与我巧遇。这次小聚长谈,让我再次想起了那激情洋溢的青春岁月,想起了那无数个通宵伏案疾书的夜晚。尽管那时清贫如洗,我却活得自信,活得快乐。我突然想到,其实写作才是我的精神归宿。

于是,我重又拿起了笔。现在的我,没有了年少时的冲动。有的是反思是责任是愿望,是一种人生沉淀后的爆发。

小说家袁炳发说,文学是一种安慰,安慰那些为现实所困的人。

文学是一种伤口,是那些疼痛着的心灵的剖白。

文学是一种力量,让心怀信仰的人们执着无悔。

我说,文学是精神的食粮,写作是精神的归宿。

不忘初心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己经泛黄的“书”。之所以要加上引号,是因为它并非正式出版的图书,因为它简陋的不能叫书。只是油印出来简单装订的几十页小册子。

这就是1985年我们自办的文学刊物《萌芽》。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大家第一次将它拿到手中的情形。每个人都无比兴奋和激动,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翻开来读,然后就是一阵惊叹。“我喜欢这篇,朱永增的小小说”。“李淼的诗歌最棒!“马文武的散文,写的不错”……把它从头读到尾,算是在这里重新认识了一遍那些昔日的朋友。

不错,那就是我们的文学社,那就是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今天的我再来翻看它时,对应着文章,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在我的脑海中依次浮现,仿佛从来不曾远离。是的,现在看来,这些文章文笔显得有些稚嫩,内容甚至有些肤浅,但有一样东西是今天的我难以寻到的,那就是纯净的心灵,心

无一丝杂念,干干净净构思,干干净净地写作。

文字用真情表述,得以著成一篇感人的文章,让思绪在笔下真正地游动起来。只有这样,我笔我心,我情我意,才是一个美炒的开始。

我一直相信,写作的人在作文章的时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发泄,每一个感动的细节,都是一个人内心涌动的音符,只有跳动出真情的节拍,才会让人感觉到灵魂深处的舞动。

屈指算来,那个年代己经远离我们三十多年了。今天,当我再次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不忘初心”。是的,写作其实从来没有走远,它一直就在我们的心底。写作并不难,只要能保持纯净的写作初心,不被这纷扰的物质世界干扰,我们依旧可以实现那个写作的梦。

5.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五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 国内外学者已经作过很多关于语言习得的研究, 特别是儿童语言能力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针对二语教师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著作。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行为主义把模仿和练习作为语言发展的基本过程。克拉申 (1985) 认为人们只是通过一个途径获得语言———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 母语知识对目标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学家们试图探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毫无疑问, 母语思维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二语习得。本文旨在分析母语的思维和迁移对英语 (二语) 写作的影响,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 (二语习得者) 的写作能力。

1. 母语思维和迁移

我们都知道, 英语学习者学习用英语写作时, 英语思维将被大大激活, 同时, 母语思维会一定程度地变得消极被动些, 一个人的母语能力会和他的思维能力共同发展。通常, 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新技巧时, 人们都倾向于投向已经存在的和本身固有的知识和能力。因此, 当二语学习者学习目标语 (targe language) 时, 会有意或无意去使用已有的信息去思考、分析和比较, 反过来, 二语学习者也会用他们的经验引导自己去获得新的语言知识。

母语迁移是指母语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 包括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和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习惯的形成, 人们认为一个人学习二语始于其在一语 (native language) 中形成的习惯并且这些习惯会干扰二语的习得习惯 (Lado, 1964) 。对比分析假说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CAH) 认为, 如果一语和目标语存在相似之处, 习得者就可以轻松地获得目标语的结构, 但是如果一语和目标语存在差异, 则目标语习得者在习得时就存在困难 (Lightbown, P.M.and Spada, N., 2002) 。已经证实, 母语和先前的语言知识所形成的语言学习习惯会干扰二语的习得。郭纯洁和刘芳 (1997) 发现一语对二语的影响不只限于目标语的输出, 还会影响到目标语的输出过程。行为主义认为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在于先前的语言知识。干扰 (interference) 的确出现在了二语习得的某些方面,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某些影响有时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在母语和二语之间存在相似的地方时, 换而言之, 二语习得者的母语能力可以促进其二语的习得。

在二语习得中, 二语习得者基于自身在一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来试图比较母语和二语的异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倾向, 这也是一个积极的有利的方法。但是在实践中, 二语习得者经常意图比较母语和二语, 在这样的情况下, 更多源于母语的干扰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这也会阻碍二语的理解和表达。

当前, 我们国内的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 除了在课堂上, 他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其他合适的语言环境来使用或练习英语, 几乎找不到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士交流的机会。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 英语的语言技巧和语言习惯没有很好地形成, 母语始终承担其交流的功能。怎样正确处理母语与二语的关系是二语习得的基本因素之一。

2. 英语习得者在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转移

2.1 写作框架的母语迁移

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反馈, 在段落的形成和一篇文章建立框架的阶段, 英语习得者都倾向于使用其母语知识。在日常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母语知识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习惯, 就是在写作时会以间接的方式将母语知识应用到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去。因此中国的英语习得者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汉语特有的传统的写作模式进行英语写作, 而作为二语的英语其实和他们的母语———汉语有很大的差别, 英语更强调开门见山, 段落的主题句经常会很明显地被置于段首, 文章的主题段落也经常会很直接地在文章开头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 但就是这一点,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很难按照英语的写作模式去写作, 而会自然套用在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汉语写作模式, 娓娓道来。因此, 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引导, 这些英语习得者在用英语写作时依然会偏离中心的, 写出的文章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读起来很费劲, 很不自然, 甚至会感觉言之无物。

2.2 文体上的母语迁移

英语学习者也许会感觉母语 (汉语) 和英语之间存在一些差别。

首先, 在写作过程中, 中国学生或其他的英语成人学习者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通常都选择使用主动语态。然而, 我们知道, 在某些正式场合, 英语的句子通常用被动句来强调其正式性。比如:

A:We cooperate well because we a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B:The good cooperation comes from our familiarity with each other.

在英语中, 用被动语态的B句要比用主动语态的A句更为正式。然而在汉语中, 学习者可能感觉不到这种因为语态的不同而带来句子的正式与否的问题。

其次, 有些语言现象只存在于英语而不存在于汉语中。典型的例子是虚拟语气,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 英语学习者经常很难理解虚拟语气,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在需要使用虚拟语气时, 也几乎鲜有使用虚拟语气的情况, 原因就是他们的母语———汉语中没有这种语言现象, 因此他们也就很难激活脑中虚拟语气的知识。

2.3 句子结构中的母语迁移

中国的很多英语教师也许已经发现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会混淆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在英语句子的写作中经常出现无依附分词 (dangling modifier)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只是将汉语句子译成英语句子, 却没有考虑英语句子中的分词的特征。例如:

1) 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l means, 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were put out of action.

2) A: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ntroduced much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rom abroa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its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ntroduced much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rom abroad, and these import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upgrading it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在例1中, 句子的主语是“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 但是显然不是“most of the remaining enemy forces”在使用军事的或和平的手段 (using either military or peacefu means) , 而是“我们” (革命力量) 在使用这些手段来使敌人缴械投降的。现在分词“using”本来是修饰“我们”的, 但是“我们”却非句子的主语, 在句子中没有出现。因此“using”就依附在了句子的主语“the enemy forces”, 这样就产生了错误的意思。

在例2A中, 中国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现在分词, 只是依汉语句子直接译成了英语句子。只有例2B才真正地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2.4 词语选择中的母语迁移

在母语思维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可能会想到一些俚语、成语或谚语, 他们自然会努力寻找英语的对应词, 但是由于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不足, 结果便使他们借助汉英词典或网络翻译软件来找到英语的对应词。这些英语对应词虽然字面意义也许差不多, 但是它们的真正含义恐怕相距甚远, 这就会出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反倒对此不知所云。另外一种情况是他们找不到这些俚语、成语或谚语的英语对应词, 结果就出现了胡乱用一些近义词来替代的现象, 结果显而易见, 没人能懂他们要说什么。

2.5 时态的母语迁移

在汉语中, 时态大多是通过副词来表达的, 比如“曾经”、“现在”、“了”、“将”、“正在”、“以后”、“以前”等, 谓语动词的形式不需要作任何改变。而英语的时态是靠动词的变化和时间状语来表达的。因此根据母语思维,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如果碰上时态变化时经常会忽略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而出错。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的过程中从头至尾只用一般现在时的情况比较普遍, 尤其是初学者。

3. 英语学习者基于母语迁移的英语写作学习策略

从以上关于母语思维和迁移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不能总是用母语思维, 在一定程度上, 母语会阻碍英语学习者写出标准的或者说可以接受的英语, 这样的话, 母语就成了“干扰” (interference) 。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母语, 母语在英语学习中不只是“干扰”, 有时也可以成为英语学习的催化剂, 帮助英语学习者写出好的句子或文章来。因此, 英语教师不应该再像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英语学习者避免使用母语思维, 教师要做的其实是引导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母语以帮助他们的英语写作。

3.1 适当的母语迁移有助于英语写作

当英语学习者拿到他们的写作任务时, 他们写作的第一步骤就是要理解要写的东西是什么。在这个阶段, 我们调查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会在写作任务下试图用母语来理解、分析、比较及融合他们要写作的内容。甚至在写一个长句复杂句时, 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也表示他们不敢用英语来构思或写作, 他们通常是先用母语———汉语来思考, 然后再把句子或文章翻译成英语。换而言之, 用英语来思考长句子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或至少他们缺乏足够的信心来用英语思考, 他们依然处在养成用汉语来思考这类句子的习惯的过程中。因此, 处在这一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不能缺少母语的思维, 否则, 他们更不知道从何写起。另一方面, 为了帮助这些英语学习者克服他们的胆怯, 英语教师应该告诉他们, 英语和汉语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有些时候甚至应该用汉语来思维。因为如果汉语使用恰当的话, “可理解的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会相应提高英语写作质量。母语并非是英语写作的绊脚石, 应该鼓励英语学习者恰当使用母语。

3.2 母语迁移避免英语写作中错误

以上讨论中, 母语正迁移会促进英语写作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肯定。与此同时,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母语迁移, 也许可以发现它能在不同的写作阶段帮助英语学习者减少犯错的可能性。

(1)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也许遇见过这样的困难, 有些汉语找不到对应词, 然后他们绞尽脑汁, 苦思冥想, 但依然找不到对应词。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奇怪的表达:

(1) A: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

B: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

(2) A:What kind of father will give birth to what kind of son.

B:Like father, like son.

(3) A:That ice is as thick as 3 chi is not the result of 3 day’s coldness.

B: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4) A:Don’t show your skills of using an axe in the presence of Luban!

B:Don’t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

显然以上四组例子中的例A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例B都是正确的、恰当的。实际上, 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因此, 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 英语学习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目标语———英语来思维而不要用母语来思维。但是, 正如前文所述, 英语学习者能够用英语思维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们对英语文化理解了多少。因此为了减少在文化因素上出错的可能性, 英语学习者应该广泛阅读英语书籍, 以积累更多的地道的英语表达。

(2) 英语写作的检查过程中

在写完一个句子或短文之后, 英语学习者通常需要检查是否出现任何错误, 这个时候, 英语学习者就必须意识到他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母语思维, 必然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 他的写作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错误, 然后他就必须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从各个方面检查是否出现差错, 包括单词的选择、句子结构、语态、时态、俚语、成语和谚语等。当英语学习者头脑中想到母语迁移的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他们就会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一步一步地去检查他们的写作。

结语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和迁移是一个普遍现象。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写作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和不同的写作阶段, 母语思维和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都会产生, 因此, 英语学习者应该决定在什么时候充分利用母语对英语写作的积极影响, 在什么时候减少母语对英语写作的消极影响。只有当英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处理合适的时机和情况, 他们才能真正学好英语写作。总之, 在二语 (英语) 习得的过程中, 学习者既不能总是用母语来思维, 又不能仅仅因为母语会干扰英语的学习而完全抛弃母语。英语教师要做的是以合适的方式充分利用母语思维和迁移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York:Longman, 1985.

[2]Lightbown, P.M.and Spada, N.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Pinkham, J.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陈声威.产出性练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陕西: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2) :85-90.

[5]郭纯洁, 刘芳.外语写作中母语影响的动态研究[J].广东:现代外语, 1997, (4) :32-40.

6.小议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篇六

【关键词】写作 负迁移 解决的办法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作文汉语式英语严重,这是由学生母语负迁移现象所产生的。负迁移这个术语可追溯到行为主义,是指第一语言或母语所形成的习惯会影响第二语言的认知习惯.尽管后来这种论断受到质疑,但迁移的观点却一直是第二语言认识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的前言上写道:“人们倾向于把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形式和含义以及形式和含义的分配转移到第二语言及其文化上。当试图学习外国语言及其行动时,这两者富有理解力。事实证明,先前已有的知识能够促进或阻碍新事物的学习。因此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知识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时为正迁移;反之,即为负迁移。主要表现为:

一、词义的转移

英语学习者很可能用母语的语法来表达英语。然而,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英语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大多数情况下,英语依靠正式的标记加入语言要素,以表达语法意义或逻辑关系。整体连贯在英语中起者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传统字典把形合定义为小句子之间的依赖或主从关系靠链接词来维系,例如,“I shall not go if I am not allowed.”。而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主要依赖于语义加入住语言要素。因此,一个句子中的小句之间的句法关系或不同逻辑或语义关系隐性的表达出来。世界图书词典把意合定义为不依赖连接词来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

英语中的形合是通过关系词和连接词实现的,包括关系代词,副词,并列词,主从连词等等,如like which,what,who,how,and,but,or,so,yet,either…or…,neither…nor…等。而意合主要是通过语境或排比,对偶然,成语,等语序来实现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他们常常会在小句或句子之间添加连接词,这句英语语法中是不符合的,以下句子是福建大田鸿图中学2012级高三(9)(10)班学生及2015级学生七年级(7)(8)学生的作文中摘录的:

1.In school,the main work for us is study,Sports must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2.All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noisy,the voice of the teacher can not be heart.

3.I usually by bike go to school

4.I breakfast have bread.

从对福建大田鸿图中学学生作文的调查,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96%英语的学生是以中国式的思维进行英文写作的。

二、语用转移

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对西方文化没有充分的了解,才会使她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潜意识地运用本国文化模式。语用迁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Kasper认为,语用负迁移是本国语言在文化和语用上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语用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果。Kasper把语用迁移分为“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交应用迁移”,他认为,语言语用迁移通常是通过第一语言在句法和语义上的语用对应实现的,而社交语用迁移是以一定的情景语境相联系,如说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对待别人的赞扬时,英语国家的人通常是采取适度谦虚原则,而中国人则是通过贬低自己来表现极大的谦虚,这种情况下,“惭愧”和“哪里”成了常用语。而西方人则是以“谢谢”来回答,以下是发生在部分学生和外教的对话(外教A高度表扬学生B的书写。)

A: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写的字真漂亮.

B: No, no. just so so, you flatter me. 不不,马马虎虎,过奖了。

在汉语语境下,B的答案是可理解的,是一种谦虚美德的体现。然而,在访问中,这名外教表示对这样的回答感到很不舒服,因为他会觉B不够成熟或是对外教品位的怀疑,他想听到的回答是“谢谢”,如果这名学生没有意识到文化背景的差别,她们之间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会,因此,语用上的负迁移产生了。

三、素材收集及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的阐述学生英语作文中如何出现负迁移现象,并且指出母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我们做了一个旨在揭示母语迁移和英语学习行为的相关性的作文的收集。收集结果显示,当语言学习者的第一缕烟和目标语言同源时,单词形式和单词意义的迁移现象是有可能发生。由于英语和中文属于不一样的书写体系,所以单词形式上不会出现迁移现象。然而,学生却经常犯单词或词组意义迁移的错误。在几乎所有类别的词汇里,迁移现象都发生过,包括名词.名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介词,连接词等等。比如说,Thing(s)经常出现在这样的词组里。“many good things”(“much benefit ),buying and selling things”(do some shopping),“do the left things”(do the remaining work),举不胜举,他们试图在所有的场合利用英文单词Thing(s),来代替中文的“东西”,然而,事实上,除了它们在各自语言里的一些特定的搭配,这两个词在大多数的场合里是可以相等的。

1.词汇的转换。句法学是研究单词,单词组合和词组在特定语言里组成句子的规则,或者是研究句子结构里各个元素的互相关系。我们都知道,英语和中文都有一个主谓宾结构顺序。这两种语言单词顺序的明显差别在于,前者的单词顺序比后者更灵活。二语习得里,研究人员发现,不灵活性成为迁移的一个特性。在英语里,助词,曲折转变和单词顺序是建立句子结构的三大主要手法。英语句子结构里的句子状语是比较灵活的,它不仅由尾重决定,也由句子是否简单清晰决定的。因为尾重的不同,一些错误的句子出现在学生的文章里。

例如:

(1)I not only know money is important but also know cannot waste money.

(2)On the other hand,I learned should save money.

(3)I told myself should try my best to do this work.

(4)If you want to taste,you should act.

这就是说,英语的状语在相同的句子结构里,可以放在开头,中间,结尾的位置,而中文状语的位置是相对严格,它通常是沿着一个逻辑和时间顺序.从这个意义上讲,句子是单词顺序迁移的一个典型例子。

2.语篇错误。语篇错误主要是指礼貌错误和连贯性错误。礼貌错误,主要有两种:提出要求和做出道歉。一些对比性研究发现,不同语言的说话都在提出请求时,会有不同层次的直接性。道歉也体现了相当大的跨越语言变化,并且给学英语的学生提出了问题。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句子结构在语法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放入语境中分析时,在母语者看来是非常不自然的。虽然在二语习得中,不同和相似的语篇效果依然是部分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些证据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负迁移现象。

四、结论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做了相关的实验。先做预先测试,然后给出关于英语写作负迁移的语法错误,然后阐述中英文的哪些不同是导致错误的原因,在这之后,一个问卷调查来检查学生的第一语言使用策略,最后得出结论,新的方法和相关的举措是解决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问题。在语言习得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写作错误分析是一门系统的学习课程,为了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学习者必须试着用文章作为断句写作的模板,比如模仿,改写一段对话或一篇小短文,通过给出的关键词改写文章。因为:第一,我们要知道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思维方式,模仿其中的写作模式.通过这样做,他们可以写得更恰当,同时他们也知道了英语写作的技巧。其次,课本中的每一段对话的内容都是关于一个话题的,而句子主要是围绕一个语法点。改写可以让学生锻炼语法.第三,当发现学生在写文章时经常犯的一些语法错误时,要抓住机会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并且帮助他们以后避免这样的错误。与语法相关的重要的单词要尽量空出,而让学生自己填入。在写作之后,要强调语法点,并且作出解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比如说将写作与阅读,口语和中英文化不同的对比结合起来等等。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Linguistics:A Course[M].Peking University,1998.

7.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篇七

【关键词】 二语习得;英语写作;母语迁移

1.引言

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中小学生尚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英语学习环境差,词汇量有限,运用英语知识能力欠缺,所以极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二语水平低的学生在二语写作中尤其依赖母语思维,这种依赖往往导致正或负的语言迁移现象,尤其是对于中等水平学生来说负迁移的影响更大。然而,在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对于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大量母语迁移错误,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在英语教学中也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许多中小学生深受负迁移的困扰,英语学习也很难有明显进步。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分析研究母语负迁移现象对中小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来指导中学英语教学、合理改进英语教学,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2.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Lado在 《跨文化语言学》 (1957) 中提出, 它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在二语习得中, 根据G.Kasper 和S. Blunr Kulka 對迁移的定义: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nd perhaps imperfectly) acquired”, 母语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与目的语的语用知识相似或不同而对新语用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产生影响的现象。”Odlin (1989: 27) 指出: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对目标语的习得的影响主要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3.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以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笔者收集了100份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作文、100份初中三年级学生英语作文样本,对这两个英语水平阶段的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

(1)词汇层面的负迁移。词汇负迁移体现在词的搭配与选择、派生词、冠词的使用及数的问题上。数量最多的负迁移错误出现在词的选择和搭配上,学生写作时下意识地从汉语进行翻译,而汉语的语义迁移导致大量中式英语句子的出现。汉语是一种多动词的语言,而英语更多用介词和名词。很多学生不善于运用英语介词短语代替汉语的谓语加宾语的功用。

(2)句法层面的负迁移。汉语重意合,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或独立的单句,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英语重形合,是形态型语

言,要求句子语法结构完整,使用的形合手段比汉语多。汉语通常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英语则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3)语篇层面的负迁移。英语的语篇联结手段相当丰富,有的用在句子层次,有的用在语篇层次,学生在写作中较少使用这些手段,使文章跳跃性很大,文中的主题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明显的照应。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在语篇结构方面存在着上下文衔接不紧,无连贯性,句与句之间缺乏必要衔接词,欠黏着性等问题。由于缺乏对英语语篇组织规律的认识和敏感性,他们往往会无意识地把汉语的语篇组织规律迁移到英语写作中去,从而造成句法、段落乃至整个篇章结构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

(4)语用层面的负迁移。理解语言必须要了解文化,而由于对西方文化了解不够,学生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英语上去,从而产生语用层面上的负迁移。比如,有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In China, parents want their only child to be a dragon or phoenix.”(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里的“龙凤”在中国文化中指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截然不同。西方传说中,“dragon” 是一种凶残暴虐的怪物,而“phoenix”象征复活和再生。

4.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尽管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其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 大力提高词汇教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着重推荐英英词典, 网络资源, 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交流等多种学习策略和途径来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中较难、容易混淆或曲解其意义的词汇。

第二, 注重语境语篇教学。英语写作教学不仅仅是写作课程的任务, 应贯穿到各门课当中。为帮助学生有效摆脱母语负迁移, 在教学中, 尤其是在阅读课教学中, 应该注重从语篇的层次上分析课文, 在语境中讲解单词、词组和句子结构, 因为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区分词的内涵和外延、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 也只有在语境中才能体会句子结构的具体用法。

第三, 大量输入地道、真实的英语语料, 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注意的是, 大量的英语真实、地道语料的输入并不等同于大量的英语阅读。它还应该包括听觉上的输入, 如英文广播, 英文电视剧、电影、英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语料的输入。此外, 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的, 教师只有通过交际活动的任务,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练习。

第四, 提高中国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学生的母语水平, 包括写作水平, 是影响英语写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马广惠、文秋芳, 1999)。在学校教育, 尤其是高校教育中, 汉语永远都不能被忽视。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当善于适当运用母语, 善于总结和对比中英文在各方面的异同。鼓励学生英语写作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练习中文写作, 阅读经典的中文小说、散文等。通过经典中英文范文的对比和分析, 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中英文写作的异同。

5.结语

通过分析, 本文发现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各种客观以及主观的原因, 学生对英语以及英语文化知识的掌握还十分有限。因此,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由于二语知识的缺损, 难免会发生母语的负迁移。在分析了迁移, 尤其是负迁移的原因后, 我们建议在英语教学中, 应当改进词汇教学, 注重语境语篇教学, 同时, 加大地道、真实英语语料的输入, 培养学生的语感。由此, 使得母语在英语写作中发挥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尽量避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边旭. 浅谈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正迁移——基于“深层共享能力”假设(CUP) [J]. 高等教育研究,2006, (3).

[2] 刘哲, 王佳平. 对母语迁移影响英语写作的分析与对策[J]. 东北大学学报, 2003, (3).

8.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篇八

一、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我们一般所说的迁移是指正迁移。负迁移 (消极迁移) 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行为主义理论认为, 第二语言学习的困难主要取决于目标语与母语结构相同或相异的程度。母语和目标语的结构相似, 学习就就容易通过母语的正向迁移得以实现;而当母语和目标语的结构不同时, 学习就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由于认识到迁移现象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教育界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这里从词形、词性、时态和虚词这几方面谈一谈英语和汉语的特征和差异, 进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二、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征和差异

(一) 词形

数 (number) 是名词的语法范畴之一。英语名词可分为单数和复数, 可数和不可数。名词的数 (作主语时) 决定动词的数。动词和名词、代词一样, 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一般必须与主语的人称和数一致。而汉语中名词的词形没有单复数、可数和不可数之分, 主谓间不存在数的变化。因此很多学生受汉语习惯的影响, 经常犯主谓不一致的错误。如:

1) She like m ilk.

2) Thos e flow e rs is be autiful.

在例句1) 中, 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 谓语也应有数的变化, 这句中应是“likes”;在例句2) 中主语是复数, 谓语也应是复数形式“are”。

(二) 词性

在汉语里词类无形态标志。我们从词形上判断不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同形同意的汉语词汇在英语中要用不同词性的词来表达。如:“他是个成功的人。”“他成功地完成了工作。”英语句分别是:“He is a successfulman.”“He succeeded in finishing work.”可见, 汉语中的“成功”, 在这两个英文句中分别用“successful”和“succeed”来表达。但很多学生却常常词性误用, 例如:The teacher advice d m e not to le an out of the w indow.其中“advice”是名词, 这里应该用动词“advise”。

(三) 时态

时态是一种语法范畴, 是用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时间有四个主要部分: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动作方面也有四种:一般、完成、进行和完成进行。将这些时间与动作方面组合在一起, 就构成英语中的16种时态。英语中用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达时间变化。而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区分, 只是采用副词和助词来表示时态。如:“他早上喝茶了。”“他已经喝茶了。”“他将喝茶。”这三句中文句子中的动词“喝”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时间变化是通过“早上、”“已经”“将”来表达的。而这三句话的英文句分别是:“He drank te a in the m orning.”“He has drunk te a.”“He w ill drink te a.”三个句子的时态是通过动词“drink”的词形变化来实现的。

(四) 虚词

英语和汉语对词的分类是一致的, 都分为实词和虚词。汉语中的虚词是指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而英语中的虚词是指没有实义的词, 包括冠词 (如a, the) 、介词 (如of, to) 、连词 (如and, or) 、感叹词 (如oh, alas) 。在英语中使用虚词时, 中国学生常受汉语干扰, 如:“Because he was ill, sohe didn't go to s chool.”这些都受到了汉语“因为...所以”的影响。英文中“because...so...”只能用一个。

三、克服母语负迁移, 提高英语写作的对策

从上面对英汉语言特征分析中可以得出,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教师最好在教学实践中指出英汉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总结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和注意的事项。笔者认为克服母语负迁移,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有以下几种:

(一) 阅读训练

中国古语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门外语, 平时听得少, 说得少, 要想对英语从认知到熟练应用, 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1) 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词汇量。2) 阅读可以巩固语法。3) 通过阅读英语文章, 可以学习到怎样选词、造句, 怎样展开段落, 怎样布局谋篇, 也可学习到地道的表达法, 只有掌握这些, 在写英语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4) 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 翻译训练

在日常学习中, 学生能够直接从翻译中体会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如果能通过翻译比较两种语言在用词、造句、表达习惯上的不同, 这对改正“中式英语”和克服母语负迁移有很大的帮助。如:“你的花收到了。”有的学生翻译成“Your flower has received.”这完全就是按照汉语的思维和表达法在翻译。英语中如果是物作主语的话, 用被动语态。正确的翻译应该是“Your flower has been received.”

(三) 英语思维训练

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往往不是真正的英语作文, 而是一篇汉语作文, 只是以英语为载体而已。因为字里行间显示的是学生的汉语思维。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语言所固有的表达思想的次序, 语言不同, 呈现的思维模式也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 在他们的文章中每一主题思想大多呈直线型发展 (straight line of development) 。他们往往先概括后分解, 先表态后叙述, 先总结后举例, 先整体后枝节, 由一般到具体, 由结果到原因,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演绎”型思维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迂回型的, 呈螺线型 (circular line ofdeve lopm e nt) 发展方式。中国人写文章时往往习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先到后, 由个体到总体, 由原因到结果, 由具体到一般进行陈述。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作“归纳”型的思维模式。

四、结语

实践证明, 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还要了解英语和汉语的特征和差异;努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争取在写作方面有很大提高。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但在写作过程中, 常常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特征,差异,写作,负迁移,对策

参考文献

[1]薄冰, 何政安, 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9.英语写作与母语痕迹 篇九

第一语言 (thefirstlanguage, 简称L1) 和第二语言 (the secondlanguage, 简称L2) 之间, 或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迁移长期以来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简称SLA) 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在学习外语或第二语言时, 学习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知识或原有的语言知识帮助学习, 这被称为迁移, 或母语迁移 (L1transfer) 。行为主义把迁移分为两种:当母语 (L1) 与目的语 (Targetlanguage或L2) 规则相同时, 就可能产生正迁移 (positivetransfer) , 而当Ll和L2之间有差异时, 就可能产生负迁移 (negativetransfer) 。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效利用正迁移, 避免负迁移, 促进外语习得或学习。汉语迁移指的是中国交际者已获得的汉语知识、技能、文化规约, 甚至学习方法和态度对英语知识、技能、文化规约产生影响。汉语的这种迁移影响体现在英语输出时的表达方式、语法结构、文化规约等语言形式上。汉语迁移在英语输出时表现为字与字的对译, 语法形式混用和文化规约套用, 造成的结果便是, 有时表达正确, 有时表达不地道或完全不被接受[1]。

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错误分析法, 从选词、搭配、句子及篇章等方面进行对比, 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错误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不难发现, 选词、搭配、句法方面的错误最为突出。而大多数错误都可以归咎为母语干扰。本文从具体层面上探讨了造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迁徙现象的原因, 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或减轻英语作文中母语干扰的困扰。

一、研究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50篇作文是从合肥学院文秘专业、管理专业和材料专业二年级共15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期末考试作文中随机抽取的, 所抽取的学生期末成绩分布从50分到88分不等, 具有普遍代表性。考试作文的要求与国家四级考试类似, 均为要求在30分钟内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命题作文, 题目为“Toworkinbigcitiesorsmallcities”。

2.数据收集

通过评改, 我们发现学生所犯的错误种类繁多, 而所有的错误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范畴:语法错误、非语法错误 (选词、搭配及句法) 和篇章连贯性错误分析。首先, 作者与同事分别统计出每篇作文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非语法错误个数以及所占百分比, 作者与同事在对语法错误非语法错误的认定上几乎没有出现分歧。错误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然后, 对作文的连贯性单独进行评估。参照国家四级考试作文评分标准对每篇文章从连贯性的角度进行打分, 共分5等 (差、较差、中、较好、好) 。在对等级的认定出现分歧时, 通过讨论或寻求其他同事帮助的方法达成一致。

二、数据分析

1.语法错误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占错误总数的35%, 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人称、数、时态、语态等极为低级的错误, 这些在单纯的语法考试中学生都是可以避免的, 例如:

Morethanhalfofthestudentsinmyclassliketoworkin bigcities,

whiletherestpreferstostayinasmallone (cf.prefer) .

Manypeoplegotothecountryfrombigcitiesinthepast. (cf.went)

Iam veryconfusing. (cf.confused)

究其根源, 我们会发现, 在汉语中, 名词没有单复数形式的区别;动词没有人称、时态的变化;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联形式不受人称、格、数量、时间等的严格限制;对施事和受事的关系也不如英语精确。而这一切都与模糊性这一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密不可分。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 但到具体应用时, 又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犯了以上的错误。

(1) 语态错误分析

英语被动句使用率多于汉语, 尤其在科技文体中, 英语被动句的使用更为频繁。而汉族的思维习惯强调人。人的动作和行为必须由人完成, 因而写作中先有人, 后有动作。同时, 由于汉语言本身的特点, 常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被动形式则由介词“被、叫、让、给、受”等词汇手段表达, 句法或形态无须变化;英语的被动通常由表示被动的助动词be和主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 形态和句法都需变化。受这种差异的影响,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很少使用被动句。

Example 1:Comparewithsmallcities, bigcitiescanoffermorechances. (Faulty)

Comparedwith smallcities, bigcitiescan offermore chances. (Better)

Example 2:Weallknow thattheairisveryfreshina smallcity. (Faulty)

Itiswellknownthattheairisveryfreshinasmallcity. (Better)

被动语态的使用还体现了西方人重客观、讲实证的特点, 尤其在说理性文章当中, 信奉“toletthefactsspeakfor themselves”。因此, 这类文章中很少使用“wemust”, “we shouldn't”, “it'sabsolutelywrong”。

(2) 时态错误分析

汉语中的时态往往借助于时间副词“曾经”、“正在”、“已经”、“将要”等作状语;或利用虚词“着、了、过”等作补语这一手段来体现出来, 而动词本身没有表示时态概念的动词词尾变化。学生尽管大都知道这一规则, 但在具体运用时, 却常常会不知何时用何种时态或是干脆忘记了时态的配合。

Example 3:Myparentshavelivedinthecountryformore thanfortyyears. (Faulty)

Myparentshavebeenlivinginthecountryformorethan fortyyears. (Better)

Example 4:Iintendedtobeateacher, butwhenIcame here, Ichangedmymind. (Faulty)

Ihadintendedtobeateacher, butwhenIcamehere, Ichangedmymind. (Better)

(3) 连接词用法错误分析

汉语中有些对使用的连词在英语中却不能如法炮制, 而只能单个使用。学生在习作中稍不留神就会出错。例如:

Example 5:Becausemyfamilyispoor, soIwanttogoto workinabigcity. (Faulty)

Becausemyfamilyispoor, Iwanttogotoworkinabig city. (Better)

2.非语法错误分析

再来看表1列出的非语法错误, 也就是学生在遣词、造句、行文中虽没有语法错误但不符合英语规范的部分, 约占整个问题总数的65%。这些不规范则很大程度上是由母语的迁移造成的。

(1) 句法错误分析

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形式的差异十分明显。最基本的表现为汉语注重意合, 英语注重形合[2], 汉语句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语义表达, 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往往只求达意而已;英语语法成分却有其独立作用, 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然而, 对这一点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往往生搬硬套汉语句式而造成中文式英语, 用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或组织外语句子。因此, 句法负向迁移所造成的语言错误屡见不鲜。

Example 6:Workinginbigcitiesmayearnmoremoney. (Faulty)

Peopleworkinginbigcitiesmayearnmoremoney. (Better)

Example 7:Oneworksinbigcitymeanshewillbemore likelytosucceed. (Faulty)

Thatoneworksinbigcitymeanshewillbemorelikelytosucceed. (Better)

以上两句话的共同问题都出现在主语上, “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间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和动作关系, 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3]。也就是说汉语的主语往往只是一个话题, 谓语的作用是对主语位置上的话题进行叙述、评论, 所以几乎任何词性的词都可以作主语, 如句 (6) 中“在大城市工作”是动词作主语, 而英语中则必须由“工作在大城市中的人”来作主语。句 (7) 中是一个句子作主语, 英语中则需在句首加上That, 使其成为一个主语从句。

(2) 选词及搭配方面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是用英语进行思维, 而是首先用母语思维, 然后再翻译成汉语, 以为每一个汉语词汇都能在英语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单词, 以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 从而误将汉英词汇一一等同, 按汉语语义和结构去套英语。可事实并非如此, 英语词和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完全的对应。

Example 8:Ourlifecantleavewater. (Faulty)

Ourlifecantgowithoutwater. (Better)

Leave翻译成汉语是“离开”的意思, 但在此句中, 用leave则不能表达句子的意思。

又如:Example 9:Bigcitiesusuallyorganizemanyac-tion. (Faulty)

Bigcitiesusuallyorganizemanyactivities. (Better)

在许多中国学生看来, 单词“act”, “action”, “activity”几乎意思相同, 很难对他们之间的差别作出判断。然而, 在英语中, 它们的意思不尽相同。

另外, 中国人喜用一些大词及华丽的词语来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或做的事情, 因此许多学生有这样一种误解:在作文中越多使用大词及生僻词, 他们的作文就写得越好。而在英文写作中则不是这样的。

Example 10:Itismoreconvenienttotransmitlettersin citiesthaninsmallones. (Faulty)

Itismoreconvenienttosendlettersinbigcitiesthanin smallones. (Better)

还有一种用词不当是学习者常常把名词化为动词, 不懂得正确使用抽象名词。如果说动词是汉语遣词造句的主要成分, 那么抽象名词的使用则是现代英语的主要特点。中国学习者往往过分依赖动词, 通过频繁使用动词, 造成动词大量集结在一个句子中。这是汉语迁移的典型体现。比如:

Example 11:AssoonasIcometoabigcity, Iwillfeel nervous. (Faulty)

Beinginabigcitymakesmenervous. (Better)

Example 12:Iverybelieveit. (Faulty)

Iam sureofit. (Better)

词的搭配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 即什么词经常与什么词搭配使用, 部分学生在学习时, 把记忆词汇和掌握他们的用法割裂开来, 往往只记住词汇的个别意义, 根据汉语的习惯进行搭配使用, 而不注意英语词的搭配关系, 结果就会造成语用失误请看下面的例句

Example 13:Inbigcities, onecanstudymoreknowledge. (Faulty)

Inbigcities, onecanacquiremoreknowledge. (Better)

汉语可以说学习知识, 但在英语中study不能与knowledge搭配使用, 与它搭配的动词有acquire, obtain, get等, 所以, 本句中的study应改为acquire。

Example 14:Toworkinbigcitiesrepresentsthedirectionofdevelopment. (Faulty)

Toworkinbigcitiesshowsthefuturedevelopment. (Better)

英语中的represent和汉语中的“代表”基本词义相同, 即“作为……的代理人”或“象征……”。但是, represent和“代表”的搭配范围并不一致。中文的“代表”可以引申为“引导, 指示”如:“代表了发展方向”, 而英语的“represent”却无此引申义, 因此必须说“showthefuturedevelopment”。当然, represent也有引申用法, 但与中文“代表”的引申用法并不完全一致, 因而, 搭配的范围也不同。

3.段落、篇章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文章“连贯性”好的只有2人, 较好的也只有8人, 约占总数的20%, 而其余的80%则被认定为中、较差、差。这些文章普遍表现为, 文中缺乏主题句, 所表达的思想如同流水一样, 缺乏必要的关联词将其串联起来, 句中出现不恰当省略、倒装, 或句子不完整。例如:

以上段落明显反映出汉语句法的基本特征, 因为中国文化具有重精神意念的意识特点和“以意统形”的表达习惯, 甚至有时“只求意会, 不必言传”。而英语段落则结构严谨, 语义按固定顺序、合乎逻辑、明晰地连接在一起, 表现出注重线性的因果式思维。很显然, 以上段落学生使用的虽然是英语, 但表达出来的却是汉语式思维。这样的迁移要比单纯几个词义、句法迁移造成的障碍更大、更深。

Peoplecanearnmoremoneyinabigcity.Theycanfind ajobeasily.Thetrafficisconvenient.Peoplecanlivecomfortablyinasmallcity.Thewaterisclean.

Theairisfresh.Peopleneedntworryabouttheirwork.Thereisnocompetition.

结束语

母语迁移通过直接或间接路径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通过分析母语对英语写作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效应, 我们可以预测学生英语写作变异, 及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避免由于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同时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母语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母语迁移, 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摘要: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研究运用错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从选词搭配、句法结构和段落篇章等几个层面对母语迁移现象在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写作上的负效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预测学生英语写作变异, 及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避免由于母语负迁移所产生的错误, 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英语写作,非英语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丰国欣.英语跨文化写作中的认知心理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4) .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48.

上一篇: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读后感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变了变了》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