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太空的作文

2024-09-18

漫游太空的作文(精选10篇)

1.漫游太空的作文 篇一

我绕着一个星球转了一圈,虽然不知是什么名字,可我觉得这地方不错:离太阳不近不远,温度宜人。我走了上去。

这会儿我不饿了,但我一滴水也没喝,十分口渴。正在我漫无目的的寻觅有水的地方时,一个小水坑奇迹般的在我的眼前出现了。我迫不及待的朝它扑,我大口地喝水。带了吃的,这儿又有喝的,索性我便在这里住下来了。

过了几日,我就又准备走了。这可不是怨我挑剔,是因为这儿没有吃的,而且我的彩色果子也剩的没几个了,再不找东西吃,过些日子又要挨饿了。

我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海王星,因为那颗星星拥有我最喜欢的蓝色。我小心翼翼的走了上去。我搬起一块圆石,准备当枕头用。我刚躺下去,准备思考我如何回到地球时,一头栽倒了一个黑乎乎的洞里。我很疑惑:我不会又掉进旋涡里了吧!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我害怕的大叫起来:“啊!”……

2.内太空漫游 篇二

吕颂贤的潜水履历表战绩赫赫。

他手握十余证照,同时是具备发牌资格的“教练官的教练”;曾到访及受训于香港、中国内地、澳洲、帛琉、关岛、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新加坡、台湾、越南及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等地潜点;还曾将PSAI潜水协会引进中国、在内地首创潜水展;同时也致力于潜水技术在民间的传播推广;更曾经以考古工作者训练官的身份,参与多次文物发掘项目,现为SDITDI教练训练官。

然而大部分人了解的吕颂贤,仍停留在“前TVB当红小生”的光环下。殊不知,在荧屏之外,这位最贴近原著描述的“令狐冲”的饰演者,已经摇身一变,成为香港乃至大陆地区潜水运动界数一数二的“掌门人”。“2001年到2005年,当时的我还年轻,玩得特别疯。和原先的电视台解约后,我一度暂停了全部的演艺工作,专心潜水。虽然那段时光已经过去了,但除去分配给演艺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时间,我依然还会保持一年至少一次正式潜水的计划。”

最近,作为受邀顾问之一,吕颂贤正在和广西旅游局合作共同开发桂林等地的水下洞穴,他相信,未来在中国大陆推广潜水运动,尤其是技术潜水,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选择。

亲水天性

吕颂贤热爱运动,也有一套自己的养生法则:坚持健身,同时茹素。拍摄处女作《拳王》时,他正经拜过师学过拳,早年也曾和演员何宝生进行过新西兰环岛骑行的公益计划,对潜水运动更是一见钟情。

“喜欢潜水,多少是因为香港人有亲水的天性。”如果从1995年第一次和演员尹天照在泰国苏梅岛体验潜水开始算起,吕颂贤的“潜龄”已有十八年。起初,海底一派蔚蓝、静谧的天地让他着迷,探访鱼群、珊瑚成为他潜水的重点目标。玩潜水一直有“新手摸大牌”一说,吕颂贤曾亲眼见过几种鲨鱼,却也羡慕着有的新手轻松就能见到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翻车鱼,自己则次次不遇—然而,正是潜水的不确定性让他对“内太空”的探寻更加着迷。

1999年拿下教练资格证后,吕颂贤转而对彼时刚进入香港的“技术潜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国是现代职业潜水发源地,为了更精进的学习,他曾先后多次赴美受训、购买专业设备,慢慢地将玩票变成了自己的第二职业。“美国有不少内陆湖,他们常有湖泊洞穴探索项目。那些水底洞穴绵延千里,一直走能通往另外一个水下通道。”

“曾有很多人以为洞穴探索简单,但其实洞穴差不多是潜水最高境界,训练程序非常小心。”吕颂贤说,观光潜水必须有潜伴(Diving Buddy),技术潜水则更讲究队形,最少三人为一队。因为洞穴是密封的环境,出了事不能迅速逃生,极其依赖潜伴的相互协作。“只要经过精密的计算,按照程序进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在潜水这件事上,吕颂贤是一个随性的行动派,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近年来,各大潜水机构在中国遍地开花,虽然也和朋友合伙承包过以技术潜水为主的培训机构PSAI、做过市场总监,但吕颂贤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因此最终也还是回归到自由人身份:“潜水这个事还是乐趣第一,不是真正的工作。投资、商业方面的东西我实在顾不来。”虽然演艺事务繁忙,真正外出潜水次数变少,但吕颂贤还是在计划“过年后去什么地方”,只要找到对的潜伴、信赖的团队,就会是一段愉悦的体验。

传道授业

“二战”末期,军用潜水发展迅猛,法国人开发了第一件有效率且安全的开放式回路空气瓶潜水器,在欧美迅速流行开来。开放式和封闭式回路装置的结合,极大促进了休闲潜水和技术潜水运动的发展,也使科学、考古研究和商业潜水变作可能。战后,美国因地理、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职业潜水运动大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潜水在香港才算真正起步,各种项目五花八门。我在九十年代后期正式学习,算是第二代。我学潜水是在潜水运动爆发并走向普及的初期,也是我们那一代,使得潜水在香港真正发展起来。”

而在内地,也是吕颂贤这一代经验丰富的潜水爱好者将这项运动慢慢引进。

“一开始,我发现在内地发展潜水很难。潜水虽是中高端的运动,但费用不算太贵,一线城市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能负担得起,而且近年的价格已经愈发合理。但是,大家对海的概念很薄弱,他们认为潜水必定要去海边,像东南亚、新西兰。最近的也要到海南。除非你很热爱,否则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吕颂贤强调,这种观念是片面的,美国内陆技术潜水项目的兴盛就是很好的反例。“我意识到反而是技术潜水可以慢慢在大陆推广,因为只要你想,在家门口就能玩。大陆东南沿海、广东广西都可以开发湖泊潜水。比如,上海附近的千岛湖就是理想技术潜水地,水底还有一座宋代古城。因此从2005年开始,我积极参与在大陆筹办潜水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认同这项运动了。”

说起做教练多年的经验,吕颂贤自信满满:“技术潜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所以也无法说难度,要看一开始受训的方向。观光潜水和技术潜水两者间的整套训练程序完全不同。不过,我的教学方式,是尽量把技术潜水元素糅合进观光训练的课程里。我不强求学生接受‘技术潜水会比较好玩’的观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技多不压身,打好基础是关键。”

吕颂贤的徒弟大都是他在演艺圈的朋友。和奥运冠军乐静宜师徒多年,她建议二人可以和旅游卫视合拍一档节目。最近,演员毛俊杰也成为他的新生,2012年3月,吕颂贤刚刚陪她去三亚受训。早年,他还和导演尔冬升合作过香港政府、旅游局投拍的潜水电影。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尔冬升本人是观光潜水的粉丝,吕颂贤的妻子麦景婷也受他影响,成为了一名潜水爱好者。

“在中国,学习潜水已经很容易了,各类潜水协会的课程都是大同小异,选择国际范围认可的专业培训机构就好。”吕颂贤特别介绍道,在中国比较有名的CMAS,是众多商业潜水协会中唯一一家非营利机构。

nlc202309040006

海底宝藏

1999年,吕颂贤的朋友、香港商人陈来发无偿资助120万港币用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开发项目。吕颂贤应邀训练考古专家下水,因此有幸看过了勘探和打捞的一手资料。遗憾的是他没有亲历下水过程:“考古有考古的一套方案,我们不懂,不能破坏文物。”

2004年,吕颂贤遇到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朋友在马来西亚海域探索一战和二战间被击沉的一艘日本补给舰。“在朦胧的海幕里,它像深海幽灵般隐约地乍现乍没,闪晃在我的眼前。当时我的心情只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吕颂贤在自己的潜水手册中这样形容见到舰体的第一反应,“当我游过它庞大的身躯时,感觉到它是冷冷的,孤单而寂寞;可是瞬息间,我又看到它浑然不同的一面。”

当他在残骸内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时,发现一群个子很小、全身红色、眼睛闪着恐怖绿光的小虾,用手电筒一照,一对对发出绿光的眼睛怒望着来客:“它们填满了整个空间,到底是敌是友?会不会是亡魂的眼睛正在怒骂我们?”吕颂贤说,那次探访留给他最难以磨灭的回忆,是对战争的痛恨和生命无常的慨叹。

而另一则“鬼故事”,则让他心怀敬畏。2005年,吕颂贤接到消息,有一艘“二战”时期日本运英国战俘的船在舟山东极岛被美国潜艇打沉,七百多个英国士兵死在里面。当时,探测队在水面打八字,但每次到沉船附近时仪器就“滴”的一声中断,找了三个小时都一无所获。后来回大船吃午饭,吕颂贤看见船上的香炉才知道当天是鬼节。拜完神后的十五分钟,探测队便成功将目标锁定在水底三十米的位置。但是,吕颂贤和团队下水后,裹挟泥沙的水流急得让人无法平衡,能见度连手掌都看不到,更危险的是水域附近暗布渔网,情况异常恐怖。

“我们连船都没碰到便无功而返,没有人愿意再投资搞这个项目,至今我也不知道探测到的是不是那艘沉船。”吕颂贤回忆,“在国外允许打捞沉船和宝藏,职业挖宝团队也能跟国家分成。中国的制度不一样,民间不能碰这个范畴。其实如果中国允许,可以和民间合作共同开发。我相信中国地大物博,一定能发现更多海底的秘密。”

技术潜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技术潜水,由过去较极端的运动发展成为民众能够参与的运动。潜水员需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对用具、潜伴、环境、动作步骤、时间等因素都有严格把控。

1)长期保持体育锻炼,维持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潜水要在身体最佳状况下进行。感冒、睡眠不足、耳压不平衡;喝碳酸饮料后、酒后、宿醉后、刚吃饱时;心理不适、恐惧时均禁止潜水。

2)游泳和潜水训练应长久持续,了解自身体力和潜水技术程度,不做超过能力的行为。

3)潜水前做好计划。

4)遵守潜水结伴制度,不可单独潜水,潜水同伴间无条件救助。

5)使用熟悉且状态正常的设备,潜水前务必检查设备,禁止自己修理和调整调节器。

6)技术潜水须穿干式潜水服(从头到脚严密包裹入水不会湿身)。干衣并非技术潜水独享,冷水域国家地区训练都要穿着。

7)每次下潜,必须休息三到四小时才能继续下水。因为潜水员作水肺潜水时,吸取氧气同时吸取氮气,必须经过“排氮时间”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不受伤害。

8)水深6米以内,当气瓶压力达到3.0MPa,必须上升至水面。在更深水域时,一旦气瓶压力达到5.0MPa,必须上升至水面。

9)不为节省空气而屏气潜水,“安全停留”不能疏忽,上升时要保持连续吐气。

10)在能见度差的环境,一定要和潜水同伴拉绳做记号,并辅以探照灯开路。

11)在海底,有毒的水母等生物须敬而远之。

12) “逗留时间25分钟”必须遵守。

13)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14)潜水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激活动。

15)潜水后12小时内不能乘坐飞机。

16)停止潜水6个月,应先经教练测试后,才能再次开始潜水活动。

3.漫游太空小学生作文 篇三

我根据书中讲的知识画了一张“我们的太阳系的行星表”。我们的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它是一颗死星,阳光把什么都烧死了。接着是金星,金星的云是黄色的,金星上全是阴天。然后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了,那也是一颗美丽的星球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接下来是火星,火星上有极地冰川、火山和河道呢!这就是紧挨着太阳的四颗内行星。外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木星上有漂亮的大红斑。我最喜欢土星的光环,那是由冰、岩石和尘土构成的土星环。土星是太阳系里最美的行星。土星还是“轻飘飘”的行星,如果把它放进一个大澡盆里,土星会漂浮在上面呢!我还喜欢美丽的蔚蓝色的天王星和蓝绿色的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里最后的一颗行星。

从书中我还懂得了很多知识:地球旋转形成白天和黑夜,24小时自转一周就是一天;绕太阳转一圈儿就是一年。人在太空中会失重。月亮自己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的光……

4.太空漫游系列读后感 篇四

开篇的序中阿瑟就写明了其中心想法,而与此同时,不得不感叹,他早在1968年就已经洞悉了关于宇宙的惊人秘密。他写道,地球上活过的人应当有一兆,而宇宙有大约一兆颗星星,因此他大胆推测,太空中有足够的土地潜在着我们未知的生命,但为何至今人类没有遇见过外星生命呢?

他用这部小说告诉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但真相一定更在意料之外。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神秘的黑色石板,在史前时代启蒙了地球人类的文明,300万年后,人类在地球上发现了同样的石板,而石板在出土瞬间立即朝土星方向射出电子信号,美国派太空船发现号远征土星,追查真相,然后在接近土星途中,太空船的超级电脑哈尔发疯,害死了三名冬眠的太空人,并把副驾驶普尔变成太空漂浮物,只有船长戴维鲍曼逃脱一劫,幸存的浪漫,关闭了哈尔的人工智能,独自抵达木星,又发现了一块更大的黑石板,当鲍曼驾驶活动舱时间这块石板是不料意外的被吸入其中,并在这种神秘的宇宙力量的作用下,成功的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星孩。

5.漫游未来的家乡小学作文 篇五

未来的家乡真是科技发达,什么东西都由电脑操纵的。可渭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科技做不到的。科技之发达出人意料。离别了数十年的家乡,终于要见面了。那激动的心情不是可以用文字来叙述的。那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站在熟悉的小河边,却是一片陌生的场景,河边那一个个净水器让水干净的可以喝了;桥上不是普通的石墩,而是那一个个指纹辨认器,不是这个小区的人休想进去。我想在小区里走走,找找我的家在哪儿,结果寻找变成了没有目的的徘徊。因为毕竟过了数十年,变化太大了,到处都是电脑操纵的物品,小区里车水马龙,说是车却不是车,因为这车是浮在地面上的。就在我踌躇时,忽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一个机器人向我走来,它问我是怎么进来的。对了,我忘了介绍了,我现在成为了著名电脑学家,我破解了那个指纹辨认器走了进来。在我被视为敌人时,我的父母找到了我。听到了我和父母那滔滔不绝的讲话头头是道时,它对我解除了敌意。父母见了我后,带我回了家,家竟然是一个大正方体,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我想我们家也不至于家徒四壁了吧?应该还有口粮,爸爸看我满脸疑惑,于是对我介绍了一番:此家庭为“语音盒子”之家,表面是一个大正方体,其实只要你说话了,就会出现你所要的东西。我试了一下,里面的东西果真应有尽有。真想不到,才屈指可数的.几年内,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以发展之快令人难以想象,真是一秒一个样啊。

我希望科技可以更上一层楼,我又想出去闯荡了,我想当一个科学家,在电脑学家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也不知道我再次回到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呢?

6.中国人漫游太空不再是梦 篇六

在“神八”返回途中,我们可以从推进舱外摄像机里看到它面前的地球——雪白和湛蓝相间,美得像是水晶,在缓缓地转动。2011年11月17日,在这个美丽的天体里,有无数的人在等待“神八”的归来:

18:44,“神八”姿态调整,推进舱微微地动着;

18:47,神八返回制动开始,船下点为经度16.88,纬度-20.27,高度337.92千米,之后经度逐渐增加,纬度逐渐减少,它一点点地下降,直到海洋和陆地变得清晰可见,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像是两个大翅膀的推进舱缓缓地与返回舱脱离,看着返回舱逐渐飞远。

19:19,返回舱主伞呼啦一下打开,稳稳地悬在上空,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

返回舱在“黑障”中像是一颗最明亮的流星,划破长空,带着光,带着力量,带来希望。可是这种美,是需要用多少智慧、试验、艰难挫折和坚持不懈换来的啊!在浩瀚太空中遨游了17天的“神舟八号”(简称“神八”)安全着陆,暗蓝色的返回舱在阿木古郞草原上静静侧卧着,像是一个深沉又久远的故事。

“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并没有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因满足而放慢探索的脚步,反而让这种不断探索的勇气更加增长,信心更加增大。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中德两国科学家将在“神八”上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零窗口”发射是指在一定长度的发射窗口时间内,紧贴窗口上沿着最优时间实施发射。比如,发射窗口为5时至5时30分,“零窗口”就是指5时整。在这个时刻发射,就能把飞行器送到最佳位置,而且能在变轨过程中节省燃料)。中国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务中,将突破无人与有人飞船对接技术,并建设首个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和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

“神舟八号” 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太空180天的能力。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50%。现在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神舟八号”体现了中国人敢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每一个创新和改变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的试验、更正,需要众志成城的合作。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八”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它带着中国人民的飞天梦想,直飞苍穹。“神八”发射升空后,在11月3日1时43分,用了不到10分钟,即与“天宫一号”在近地轨道成功对接。“神八”对接“天宫一号”是载人航天至今进行的风险最大的试验,这场由人类智慧制造的“太空约会”让人不禁惊叹科学的伟大。然而,在这场美妙的太空约会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

2011年10月22日16时,位于北京的“神舟九号”飞船在进行整船热试验时发生了意外情况。“神九”上的CTU(计算机核心单元)在一个特定的温度段发出指令时,遥测信号丢失,这意味着如果飞船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这样特殊的指令,飞船会瞬间与地面失去联系。

可是按照原定计划,再过两天,“神舟八号”船箭组合体将结束测试区的各项工作,运往发射阵地,火箭发射进入“倒计时”状态。根据《航天质量管理条例》,相同批次的产品出现问题,就要开展可复制的测试工作,及时剥离问题,确保飞行无隐患。而当这个消息传来时,距离“神舟八号”船箭组合体转运时间只剩3天了。此刻,“天宫”已经在太空调整好姿态等待“神八”的到来。一旦错过,下次“太空约会”就要顺延到2011年12月底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第一时间组织了“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迅速研讨,并组织西安的专家迅速攻关。在问题发生当天,“神九”上的CTU被立即运抵西安,同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的专家也连夜返回西安,进行集智攻关。大家达成一致,当前一方面要继续对该问题进行定位、复现,找到问题所在,另一方面要同时做好“神舟八号”的相关预案。

一场“三地大协同”的攻关战役就此打响:北京、西安迅速启动了对“神舟系列”其他产品的验证试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八号”任务的试验队员很快启动了“拆神八”的预案。

时间一分一秒走过,每个航天人都在等待西安试验的结果。原定在2011年10月25日上午10点举行的“CTU归零会议”被一推再推,从10点推到下午3点,又从下午3点推到5点,又从5点推到晚上8点,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晚上9点半,当北京、上海、西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地的专家都悉数到场时,报告负责人带着“新鲜出炉”的报告还在路上。最后,经过来自4地150多位专家的“集体会诊”,作出了“不拆卸神八CTU”的决定,保持“神舟八号”的原有状态。当大家集体鼓掌通过报告时,人们的脸上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决定非常有价值。尽管该问题是由于我们的产品不够‘强壮’所致,但是从大家的应急反应来看,证明了载人航天团队特别能战斗,在关键时刻,基于对产品、系统的全面试验,做了一个非常果断的决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说,“只有工作做细了,才能有这种果断‘拍板’的勇气和自信。”

1966年,美国载人飞船“双子星8号”与“阿金纳”目标飞行器完成了世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交会对接至今仍然是全球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关。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曾遇到许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航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航天人,就是要勇于面对风险,但绝不盲目冒险。”

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的科技理论基础主要是轨道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但在工程上实现绝非易事。国外的成熟技术从来不卖给中国,我们只能从零开始。周建平说,这给从未涉足这一领域的中国航天人提出了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测量。当两个航天器相距只有数十公里时,测控网无法对他们的相对位置提供更精确的支持,需要航天器之间互相配合,逐步接近。虽然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图像测量等技术,但地面无法完全模拟太空环境,所以能否有效对接成功还要通过这次试验来验证。

第二个挑战是控制。首先是控制精度,飞船必须在两个飞行器相接触前,将与目标飞行器的横向偏差控制到若干厘米的范围。其次,送入太空的每一公斤甚至每一克重量,都要精打细算、不可出现一丝偏差。

第三个挑战是对接。经过复杂的测量和控制过程后,两个航天器终于越挨越近了,这是最紧张的时候。航天器上的捕获机构像钩子一样,实现两个飞行器的捕获。此后,缓冲、拉紧、锁紧这一系列动作必须一气呵成。稍有闪失,每秒7.7公里高速飞行的航天器就可能会酿成重大事故。

周建平说,我们认识到并承认交会对接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风险最大的一次。“由于我们从没搞过、没有经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我们还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7.漫游太空的作文 篇七

“你呀,十足的‘2’”!施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2”!原来是因为老师喊邓宇阳回答他的问题,邓宇阳却站起来傻傻地看着老师,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于是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邓宇阳的身上,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他仍不知如何回答,卡在了那里。终于,施老师忍不住了,骂出了口!施老师刚说完,我们六(4)班立刻就爆发出了震耳欲聋地笑声。他只好站着了。施老师接着上课,一个问题又来了,老师给了邓宇阳一个机会。“邓宇阳!来,回答我的问题!”可是他却不珍惜。“嗯,嗯……”邓宇阳“嗯”了好几声,结果还是一个字都没“吐”出来,老师以为他不会,便让他坐下来。

又上了一会儿工夫,老师又把他喊了起来,希望他能回答出来,不料,他竟然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他“碰”地一声站了起来,又“嗯”了几声,仍回答不出来。于是,这三番五次的“请”他回答的施老大生气了:“邓宇阳,你小子,不给力呀!站着那儿去!十足的‘小白’!下课我请你‘喝茶’!”老大气势汹汹的对邓宇阳吼道。“唉,邓子真可怜!”坐在下面的我们“唉声叹气”。

8.漫游作文 篇八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我无精打采地徘徊在大街上,心里不由自主地幻想2050年生活来,我一不留神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我迷迷糊糊地听见有一个女孩的声音:“周怡你好,我来自光明星球,是光明星球上的光明天使,我在‘心灵探索镜’里看到你很想去2050年,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只要你回家以后打开电脑,在里面输入‘光明漫游’四个字就可以了,我在2050年等着你”。我猛地睁开了眼睛,回忆起刚才的情景来,心想:“刚才那一幕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光明天使为什么要带领我去2050年呢?”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子中浮现出来。不管了,试试再说。

我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回了家,回到家后,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睡一觉,明天早上九点叫我,还有,我睡觉时不能进我的房间。”我跑进了我的小房间,打开电脑,迫不及待地输入了“光明漫游”四个字后,按下了空格键,我突然被一团光包裹住了,接着就是一阵天旋地转,当我再次睁开眼时,我才发现我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了,那里的公路两旁,不,那根本就不是公路,我定睛一看,那原来是“自动路”,站上去以后,只要你说出要去的地方,“自动路”就会把你送到那去。自动动路两旁一排小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小花的后面有一排树,那是一排果树,咦?那一棵树上面怎么会有几种不同的果子呢?而且和正常果子的颜色不相同,让人看到了直流口水,我忍不住摘了一个苹果,刚咽下去一口,就被警察发现了,一听警察说要罚款,我怕了,说:“可我没带钱呀”,警察说:“我们的罚款不是交钱,而是写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一前我的作文在班里是很差的,可我咽了那一口苹果以后,觉得脑子像被洗过了一样,不到半小时就写出了一篇作文。

逃过了警察这一劫后,我又来到迎风公园,那是迎风公园呀,简直比大型游乐场还要好,那不只有娱乐的东西,还有一些动物,甚至有一些是没有见过的。小朋友可以在公园里动物们玩耍、照相,每个动物身上还有一个对讲机,动物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人类也可以听懂动物的语言,这样人类和动物才能真正作到和睦相处……

走着走着,我又来到2050年的学校,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到处都是树,到处都是花,走进校园,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原来以为2050年的学校跟20的学校一样,听了学生们的介绍后,我不由的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教室全动是自动化的,黑板是和电脑连起来的,只到在电脑里打的字,都会在黑板上显示出来。还有同学们的课桌椅,都是用一种特殊的玻璃制成的,这种玻璃足足可以承受20吨的重量。因此,有的同学们在下面做小动作也会被老师发现,所以这里的同学们都很守纪律。课桌上面有一台电脑,上课时电脑会自动把这节课要上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老师会把要问的问题通过电脑传输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回答。

天色渐渐的晚了,我到了一家宾馆,宾馆的老板说“:只要写出一篇作文,就可以在这里住一晚”。由于吃了那一口苹果,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作文,在这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光明天使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周怡,相信你漫游的2050年后,有了很多亲身的体验,回家好好学习,为更加美好的2050奋斗吧!”

9.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篇九

漫游语文世界作文【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上海《语文学习》刊物的封面语。这句话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在语文的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宝贵的语文资源。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上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一不与语文有关系,在网络上、博物馆、荧屏报刊、旅游,甚至在发个短信、接个电话,都在学习语文。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漫游、发现和积累生活中的语文。

10.漫游语文世界作文 篇十

那天星期日,我百般无聊,从小书柜上随便拿了一本杂志就看了起来,那是一本我认为很不错的杂志,我认真看,我突然一激动,拿出笔记本,准备做笔记。我挑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认真的做起笔记来。终于做完了,我伸了伸腰,仔细一看,惊叫了一声。真没想到,在我的笔记上,居然出现了,在语文中才能出现的字眼,什么比喻句了,排比局啦,设问句啦等等,我当时很吃惊,不对劲呀,这些明摆着是语文的东西,怎么会跑到我的笔记里去了?难道说做笔记也离不开语文吗?在广阔一些,生活处处有语文吗?我问妈妈:“是不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呢?”妈妈的回答十分有诗韵:“语文如蒲公英的种子,遍布了全世界。”我听了妈妈的话,深深地思考。

语文是我国的国语,也就是说语文是中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语文不仅仅是用来说话的工具,也是心灵与感情的`桥梁。语文很自然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上一篇:告别网络的悲伤句子下一篇:感谢保安感谢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