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共13篇)(共13篇)
1.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齐鲁文化讲座心得
11月17日下午,省公安厅为打造“知识型、文化型”公安队伍,邀请王修智书记就《中国传统文化与齐鲁文化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滕州大队组织全体官兵、文职雇员认真收听收看了此次讲座。下面我就此次讲座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首先王书记系统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巧妙的比喻为“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株大树”。“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块沃土”,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生产实践当中形成的文化的底蕴、积累、积淀,“三株大树”分别指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家文化。同时,从齐鲁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背景、代表人物、思想内涵、经典著作以及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等方面,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悠久渊源与深刻内涵。尤其剖析了齐鲁文化所蕴含的“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因时变革为前进动力”等思想内涵。
通过王书记的精彩讲演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齐鲁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起了我对中国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浓厚兴趣。更加使我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生在齐鲁大地而感到骄傲。通过此
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当今学习生活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先是爱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曾经是饱受苦难的民族,现代社会更要求我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齐心协力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其次是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成为我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
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因此,全面系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应尽的义务,只有传承并发扬,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绝,发扬光大。
2.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二
节日与农业耕作、自然季节时令完美和谐
在中国,民俗节日历来被叫做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季节气候,也可以说,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看到了十分完备的古代历法纪年。在古代文献《逸周书·时训》中就有了最早关于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排定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以严格的天文学科学计算为基础的。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计算,太阳运行黄经每增加30度(约历时30天),就过到一个“中气”,运行360度,正好经过12个“中气”,共计有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等。再从小寒这一天计算,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就过到一个“节气”,增加到360度,正好经过12个“节气”,共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和“节气”交替运行,就构成了中国农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天。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最早有“四立”“二分”“二至”八个节令成为重要节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们是标志农耕四时阴阳始末的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其中,清明节的突出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的重大民俗节日。
节日与“月”的朔望圆缺和谐一致
中国农历对于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过节最基本的约定俗成标记。现行的公历十二月与“月”的朔望盈亏毫不相干,很难在民间约定为节日。朔,月隐待出之日,是为“上日”,俗称“初一”,又称“元日”,正月朔日叫做“元旦”,如今有的把公历新年1月1日也叫做“元旦”,其实和元旦的含义毫不相干。也有人极力主张把现时的春节改换日期,就因为他们忽略了传统过年的正月初一元旦的“一元复始”的重要含义,这一天是任何日期无法代替的。农历元旦是农业中国一年中最早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正如《玉烛宝典》所记:“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所说的三元,是指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当日是古俗中大庆大祭的节日,沿袭至今,不变不衰。
望日月圆,是一个月的十五。古代秦汉时期的方士、道家测算月历时,另有“三元”之说,认为“天官”之神主管“赐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于是古代约定每一年的第一个望日为“上元节”,大庆大祭,发展成为“元宵节”。又认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为“中元”,古代约定为“中元节”,家家举行祖先大祭,成为大节。又认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灾,生日在十月十五,是为“下元”,古代约定为“下元节”,也曾发展为节日。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本来自周代以来,中秋节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唐代发展成为祭月、赏月、玩月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与中国人月日代码重叠的符号思维习惯一致
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以上三个中国民俗节日的特征,其实正是中国民俗节日构成的独特依据,无论这些节日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少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它们始终作为中国人传统节日的根基,伴随着祖祖辈辈数以亿计的农耕群体,从远古走来,直至现在。中国民俗节日和它的母胎——农历历法,事实上始终与全世界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近百年来,在中国推行的公历历法,连同公历的法定节假日,虽然已经统领了全社会外在的生活秩序并和国际接轨,但是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所有细节中,在内在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中,农历及其民俗节日依然发挥着强劲的支配作用。正因为中国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
当前,在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传统的议论声中,人们努力回顾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已经形成热潮,这当然是很必要的,但是面对似曾相识的传统节日,唤醒人们对产生民俗节日的农耕文化根基与构成民俗节日习惯规则的深层记忆,就成为更重要的事。因为,有几代人已经对属于自己的民俗节日的由来和发展十分陌生了。
3.好客山东休闲季齐鲁民俗看不完 篇三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又称“小曲子”、“唱扬琴”、“山东洋琴”、“改良琴书”等。发源于鲁西南的菏泽(古曹州)地区,产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为农民自娱的庄家耍(又叫玩局)。
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一般为二至五人,演唱者分赶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赶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讲究稳重大方,演唱者正襟危坐,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全靠富于变化的唱腔和有机的伴奏配合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角的刻画。
兴奋点:山东琴书,味道浓郁,听着亲切实在,故事性强,在动听的音乐里能了解一段历史或者一个故事。山东琴书,现在多分布在景区里表演,不要错过。
济南千佛山庙会,邂逅秋季的金黄
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民间有登山、赏菊的传统。济南自元代开始,就将九月九日定为千佛山庙会。千佛山附近的南部山区盛产柿子,尤以金黄色的大盒柿为最著名,庙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庙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所以千佛山庙会也有“柿子会”之称。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山腰兴国禅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柿子、大枣、栗子、核桃,火红金黄四处飘香,各种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琳琅满目,赶山会的人们熙熙攘攘,还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时间:每年农历9月9日开始,持续一周
兴奋点:济南的各类民俗表演尽数上场,好吃的,好玩的随处可见,再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你感觉到盛会是何等的热闹。另外,庙会往往是艳遇的发生地,想不想就看自己了。
曲阜孔子文化节,流传千年的文化盛典
民国年间,曾定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纪念日”,又称之为“圣节”。1984年起,逢孔子诞辰纪念日,曲阜举办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在大成殿前举行祭孔乐舞表演,规模逐年扩大,活动项目逐年丰富,发展为“国际孔子文化节”。
在国际孔子文化节上,以优秀的儒家思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使文化节变得异彩纷呈。当地艺术家先后挖掘、整理、编创、演出了仿古《祭孔乐舞》、仿古《萧韶乐舞》和仿古《云门大卷》等。
时间:每年9月底
兴奋点:围绕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不断推出情趣盎然的文化旅游项目,孔子家乡修学游、仿古射箭游、古鲁婚俗游、孔子周游列国摹拟表演等多项游览活动,这些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文化旅游项目,使人在游览之余进一步触摸到孔子思想的脉搏。
杨家埠,年画千版儿时梦,风筝万里腾飞心
潍坊寒亭杨家埠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杨家埠木版年画全为手工制做,其题材广泛、造型夸张、构图饱满、想象自由、象征寓意、色彩鲜艳、图文结合。工艺分为构稿画样、雕刻木版、着色套印、烘货点胭等。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的艺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拓稿画样开始,到雕刻木版、上案印刷、烘货点胭,四套工艺无一不是这些民间艺人手工所为。
杨家埠的风筝也是同样驰名中外。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其构图朴实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神韵和艺术魅力,自成一大派系——杨家埠风筝派。风筝内容祥瑞吉利,有鸟、兽、虫、鱼风筝,有板式、硬翅风筝,有串式、软翅风筝,其中为风筝会制作的长350米的龙头蜈蚣,被誉为“世界之最”。
时间:一年四季,随时都有机会
兴奋点:到杨家埠民俗文化古村,可以看到古老的年画作坊,领略杨家埠年画艺术精粹。作坊内民间艺人现场表演雕刻木版、运用传统的套印技法,套印红、绿、黄、紫、蓝等不同颜色。游客如有情趣可亲手参与制作年画。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十八女子风筝作坊,全程参观独特的风筝制作艺术全过程。
各地的渔民节,与大海一起狂欢
山东拥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青岛、烟台、威海地区沿海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各地也有不同时间的祭海活动。随着渔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渔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祭海不再是一种迷信的祭典活动,而是作为一种祈福的风俗沿袭至今。祭海的形式、内容也由单纯的祭神变成了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
“祭典”仪式是一种布满乡情海韵的民间祭奠活动,村民们抬着宰好的整猪,渔妇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提着供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海滩上。各家都非常有秩序地将供桌、供品摊摆开来,在供桌前还要有一只雄鸡,取意“大吉大利”。
时间:长岛海鲜节:每年9月初;青岛田横祭海节:每年3月20到3月22日;荣城渔民节:每年4月20日
4.中华传统民俗文化 篇四
4月初,江浙沪一带300多条渔船纷纷汇聚到秀洲区王江泾镇莲泗荡,只为一场传承延续了600多年的民间民俗活动。“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主题文化活动暨流淌着的运河民俗——2018中国江南网船会在秀洲区王江泾镇拉开帷幕。船民祭祀、文艺展演、踏白船表演赛等活动重现了“流淌着的运河民俗”。
传统民俗文化发展的根基在于深厚的历史积淀。地域特征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区域的文化风貌和文化性格,是这一地区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准确把握地域特征,彰显地域文化个性,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塑造文化品牌。“网船会”起源于元末明初,是江浙沪一带渔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民俗活动。自清咸丰以来,每年清明、中秋、除夕期间,江浙沪一带渔民、船民数万人纷纷驾船前来,形成了国内罕见的水上民俗盛会。,“网船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已成为王江泾镇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庭院深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剪影跃然匾上。在秀洲区新塍镇天福村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内,一个个美丽图案被绘制在蚕匾上。缘何天福村会想到用蚕匾作画装扮美丽乡村?以前,种桑养蚕是天福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年一半以上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此。可是近年来,人工成本占收益的比重越来越高,而蚕茧的价格却不升反降,部分桑农的养蚕积极性受挫,于是,不少养蚕的农具成为农户家中的闲置物品。“为了传承我们村的传统民俗,我们挖掘蚕桑文化,收集了一些闲置的蚕匾来再创作,将这些美丽乡村的剪影打造成为美丽宜居示范村中的别样风景。”相关负责人表示。
民俗文化与人民群众结合
无论怎样的民俗文化建设如果离开了群众创造、群众参与,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众所创造的“草根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折射出当今农民渴望成为文化主角的强烈愿望。
元宵,一个传统节日,可在新塍镇,它已成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窗口,成为农民自办文化、自我享受文化的一个载体。自起开始举办脱胎于“鳌山灯会”的“元宵民俗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每一届都是缤纷多彩、盛况空前在新塍元宵民俗文化活动中,群众亲自创作、亲自参与,真正成为文化主角,享受着自办文化的乐趣,也使民俗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正值传统的七夕佳节,油车港镇的古窦泾村都会举行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七夕香桥会。“香桥会”形成于明末清初,是由当地的一个秀才倡导引进的,多年来代代相传,以此形式纪念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每年的仪式举行当天都有老百姓千余人,规模壮观,影响较大。“香桥会”的形式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通过这种仪式祈求着风调雨顺和平安幸福,同时也寄托着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爱情的祝福和向往。,“七夕香桥会”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
元宵灯会、香桥会都是古代民间传下来的,它不仅承载传统文化,展现了地方风采,而且在凝聚民心中发挥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元宵灯会上看特色花灯展、赏文艺演出、品元宵汤圆;香桥会上百姓们用自家所带的香烛搭建特殊“鹊桥”,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也为群众性文化成果搭建了展示的舞台。
民俗文化与创新发展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如何承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以群众需要为基础,不断充实亮点内容,让有亮点的民俗文化走入生活,走入群众,同时努力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更好地拓展内涵,打造特色,塑造名片。”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5.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篇五
月饼:
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趁八月十五(阴历)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作暗示,以次相互号召反孟复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人文内涵不断被丰富,时至今日,它已经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月饼的种类: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潮式、滇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孙悟空、老寿星月饼等。目前,全国月饼可分五大类:京、津、广、苏、潮。
月饼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能够起人们对往日的回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家庭的团圆、美满,月饼的外形正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月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
粽子: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端午节前家家户户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七成人端午吃粽子,八成人不会包粽子(《解放日报》)
由一个标题想到的(灯花)
近些年来,围绕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化遗产项目,国人一直很反感韩国人抢在我们前头,把我们中国、特别是汉族人固有的传统节日作为他们的什么项目去申报了,似乎掠了我们的美。但我们自己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呢?这么多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注意得怎么样了呢?其实是不够的,至少与我们小时候经历的那种节日氛围与情景相比,现在除了春节,其他如端午、七夕、重阳,甚至包括中秋节,我们重视的程度已经远不如从前了,有时节日过了才突然想起。用时髦的话来说,叫“淡化”了。既然如此,既然你安于做“八成”中人,你怪人家抢先、掠美又有何用?倒是应该检讨我们自己的观念,端正一下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态度。
现在有些人对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十分热衷,但数典忘祖,对自己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却“冷静”了、淡却了。所以,我认为,每逢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不仅要在生活中营造一些节日氛围,而且媒体上也要适当做点文章。这是很必要的。
茶:
茶是世界上最受青睐的植物冲泡饮料之一,与咖啡齐名。中国是茶的故乡,盛产名茶。茶叶以产地来分,有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江西婺源,福建普洱等。冲泡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比较著名的有工夫茶。好茶大都叶片细嫩,冲泡后茶水清澈、碧绿,有着浓浓的茶香。茶叶有止渴、解热、助消化、利尿、明目等功用。饮茶有益健康。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龙:
龙是中华民族幼年时期所创设的图腾崇拜物。它的外形是由牛的眼、鹿的角、虾的须、麒麟的头、蛇的身体、鱼的鳞、鹰的爪等组合而成。“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人们赋予它们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本领。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封建社会皇帝自封为“真龙天子”,坐龙椅穿龙袍;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娱乐、纪念活动;中国特有的生肖上有龙的一席之地;有关龙的成语俗语更是数不胜数: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神龙见首不见尾……
有这样一首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会随着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而传遍世界。
文明:
抓清洁,就是抓民生,抓生活品质
杭州要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以前,来杭州的游客都说‘西湖真美丽’,但少有人说‘杭州真干净’,现在,我们要用五年时间让杭州干净起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近日召开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动员大会上,作了如上表态。
提高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这是杭州提出的自我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清洁就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之一。
6.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六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实践、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文化,体育文化通过动作技能、身体形态、运动器械等有形的物质形态和与社会属性相关的观念、意志和时代精神呈现出来。民俗体育是体育活动中的一种,它由一定规模的民众创造而成,这种体育活动被人们所接受、传承, 它是一种集规模、集体、传统、生活等特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所以说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在某一特殊的地域环境下体育文化与当地所特有的民族精神、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民族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因其鲜明的风俗特性被一定规模的民众传承,民俗体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各种体育运动和游戏项目的集合,它与民俗文化联系紧密。民族体育电影是一种集文化、民族特色、体育、艺术、经济于一身的体育文化产业,是将精神与文化物化了的产业。民俗体育电影是体育文化产业中的一种,它与其他产业不同,它提供了特定的文化服务并具有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产品。
2民族体育电影的电影素材——民族体育文化
我国民间具有浓郁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其内容非常丰富,民俗体育文化集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歌舞游艺、民间休闲娱乐、民间节庆假日等文化元素于一身,民俗体育文化自身具有很强的地域特性、民族特性。
2.1我国民间民俗体育的文化范畴
2.1.1休闲娱乐型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中的很多运动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休闲性,民间较为盛行的民俗体育活动包括荡秋千、拔河、打弹弓、踏春、垂钓、射箭、放风筝、抽陀螺等。此外,民俗体育中的很多是具有很强的竞技性的,当然也不排除休闲类的体育项目中有些项目自身存在一定的竞技性,其竞技类民俗体育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赛龙舟、抖空竹、游泳、蹴鞠、 拔河、射箭等。
2.1.2民间游艺歌舞型民俗体育文化
我国民间游艺歌舞类型的民俗体育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花伞舞、抖空竹、扭秧歌、腰鼓舞、霸王鞭、手铃舞、皮影戏、斗鸡、新野耍猴、扇子舞、盘鼓、杂技等。 其中,桐柏的皮影戏、南阳新野的耍猴和开封的斗鸡、霸王鞭等体育项目都是河南省最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像抖空竹、扭秧歌等运动项目深受民众的喜爱,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2.1.3节庆假日活动型民俗体育文化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史,其中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流传至今。在我国各个区域的传统节日其形式、内容不尽相同,比如我国河南开封的元宵节庙会,庙会上所举办的娱乐活动多种多样,这些传统庆典活动无一不折射着大宋流传下来的文化,其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舞狮子、 舞龙灯、撑旱船、打花棍、放水灯等。
2.2民间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
2.2.1民俗体育内容丰富,存在区域差异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各个区域在生活习俗、文化氛围上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体育文化。其中在民间各个区域比较流行的民俗体育运动包括以下以几部分:濮阳杂技、偃师通背拳、河南的少林功夫、开封斗鸡、陈氏太极拳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区域间的活动形式、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
2.2.2民俗体育具有传承性和演变性
民俗体育由一定规模的民众创造而成,源于民间,具有意义深远的历史传承性,体育民俗的传承不需要政府等机关部门的强制约束,这种传承由民间自发组织,绵延流传至今, 像中国功夫、舞龙狮等民俗体育活动都被保留得很好。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变更和发展,民俗体育也随之演变升华,本身具有发展演变性。在民俗体育的传承进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追求有所差异,人们会根据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对某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某种程度的更改,就太极拳而言,如今人们所熟知的太极拳,是经过简化处理后动作,简化后的动作容易被大家所接收,也易于人们的学习和掌握。
3民俗体育电影的深远影响
3.1民俗体育电影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民俗体育电影的投放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进而有效地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还可以为电影投资商带来巨大收益。民俗体育电影是我国电影产业组成元素之一,通过电影产品来弘扬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可以有效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推动像电子、建筑、商业、赛事、广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较为发达,其体育文化产业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
3.2民俗体育电影有助于弘扬传承传统体育文化
通过电影的形式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呈现给观众,使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如今很多寓意深远的民俗体育活动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的严峻挑战,通过电影这一宣传形式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其中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武术明星为代表的电影风靡一时,将中国功夫引向世界, 甚至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国功夫的浪潮,民俗体育电影的投放为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3民俗体育电影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实力、促进国际交流
民俗体育电影可以提高我国体育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进而促进国际交流,扩大交流范围。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青少年群体对西方文化尤为吹捧,甚至于盲目崇拜,这是一种深层次意识观念的文化侵袭,这种文化侵袭是非常有害的。而通过体育电影等媒体形式的创作可以使传统体育活动这一载体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念得到广泛传播,民俗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是提高我国体育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
3.4民俗体育电影可以调动更多的人投身体育事业
民俗体育电影具有传播文化价值和文化知识的特殊功能,民俗体育电影通过其真实感人的剧情故事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以此来打动、激励观众,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在这感人的氛围中体会民俗体育电影的内涵,感受民俗体育的文化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电影这种文化形式越来越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它可以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这一举措具有深远意义。
3.5民俗体育电影有助于树立我国体育形象
民俗体育电影具有感染力、亲和力,更容易感染观众, 有助于塑造我国体育强国、体育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的良好形象,还可以通过民俗体育电影来展现我国群众的体育状况、竞技体育面貌。
4我国民俗体育电影的发展现状
4.1体育题材电影数量少,其影响力弱
我国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数量非常少,涉及到民俗体育的电影更是凤毛麟角,而相关题材的电影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其影响力非常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微乎其微。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的电影票房就已经取得了130亿之多的优异成绩,票房过亿的电影有20部,而这20部电影中没有一部是与体育题材有关的电影,连续多年来电影产业很少涉及民俗体育题材的电影。我国影坛体育题材的电影数量非常少,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文化,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我国体育电影的质量有待提高,体育电影的影响力极其微弱,很少有体育题材的电影获得影片大奖,社会认同度不高,很难引发观众的共鸣。
4.2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与国外相比还很落后,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制度、政策,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市场产业体系;我国影视产业中缺乏体育题材的电影,产业量小,电影质量有待提高, 其影响力非常小,而且体育题材的电影与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盈利能力较为低下;体育文化产业的资金投资力度薄弱, 无形资产的开发力度有待提高;体育文化产业中缺乏体育文化相关人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的情况下还要面临国外多样文化的强烈冲击,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5发展民俗体育电影产业的实施策略
5.1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
在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进程中,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扶持政策、奖励政策等,扫除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障碍。我国在发展体育文化产业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科学的扶持、 优惠政策,给与支持,从而保障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民俗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
5.2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结构
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确保体育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此外,还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结构。
5.3为产业建立健全的投融资模式
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建立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投资基金模式,为民俗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调动各商家企业在电影事业上的投资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改善体育电影投入资金不足的不利局面。
5.4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
7.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七
[关键词]传统舞蹈 打莲池 民俗文化
一、神秘的传统舞蹈“打莲池”
在粤东北山区梅州,有这样一个舞蹈:为追思和超度女性亡灵,用特殊的方式为逝去的母亲祈福,这种客家特有的人生礼仪传统舞蹈称为“打莲池”。打莲池是客家民间举办丧礼“香花佛事”的项目之一,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后由明末客籍高僧何南凤整理改编,才有流传至今集佛曲、唱词、仪式、舞蹈于一体的“打莲池”。
在古梅州,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恶劣的山区环境,客家妇女被迫挑起家庭的重担,与男人一起山间砍柴、田头耕种,还要灶头锅尾地料理家务。清朝海禁大开,男人为谋生计,只身远渡重洋,留下女人刀耕火种、敬老养儿,独立支撑家计。女人年老逝世后,她们的子孙为谢娘恩,会请香花僧尼来做法事,用“打莲池”来追思、超渡母亲,祈望以此来减轻她生前所承受的苦难,祈求菩萨保佑她们顺利到达天堂安享幸福。这种感念和超渡母亲的仪式,饱含传统儒家“孝悌”思想,在客家民俗中流传已久、根深蒂固,在客家民众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打莲池”与目莲救母的故事
打莲池源于民间,兴于民间,由佛教僧人创造,也由“香花”佛教僧人表演传播。由于其兼容唱、念、做等表演,极具特色,因此颇受客家民众欢迎。“打莲池”舞时,由僧人在佛场中央设置一个直径约60至90公分宽的篾扎纸糊,外沿有2至8枝不同颜色的纸制莲花,状似池塘种植莲花盛开的莲池道具,表演规格有单莲、双莲至八角莲,由2至8位僧人对应上场表演。和尚内穿戒衣身披大红袈裟,右手执锡制禅杖,杖环上穿有数枚铜钱,持系白布锡杖者为正莲、系红布锡杖者为副莲。左手持着红布包着的铜珠环,杯内放一铁珠。“斋姐”(客家香花尼姑的俗称)则身穿黑色大衾长袖衫及八褶长裙,手持相同法器;其余僧人手执大钹、铜铦、铜锣等禅器参与表演。内容有“告佛、引亡、游狱寻母、打莲池、驱魔、散香水、救母出地狱”等10多个环节。首先,僧人排成一行,整齐恭敬地站在菩萨佛像面前,禅器伴奏,口颂佛号、诵佛经叩请菩萨即为告佛、引亡环节;然后,僧人口唱佛曲、手舞禅杖,在佛堂四周行走游动,对着“莲池”边舞边变队形,时而相对顿杖摇铃,时而禅杖背靠火把交错,禅杖‘哗啦’,珠杯‘叮当’。当“打莲池”舞到驱魔打斗、救母环节高潮时,僧人快速旋转身体,神情焦急寻母,手中的禅杖和火把随身环绕飞舞,脚下的跨步碎步相互交换。通过目莲救母的故事把目莲救母时穿火阵、破地狱的情景演得形象生动,气氛热烈而不失肃穆,舞蹈、队形变化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打莲池”全场用客家佛曲演唱,用客家大锣鼓击乐伴奏,整套表演时长约90分钟。
客家民俗舞蹈“打莲池”最初的原型其实源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佛说盂兰盆经》里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相传,目莲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莲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莲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莲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莲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莲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莲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莲又育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这个佛教故事从西晋流传至今,靠的是口口相传,其故事的关键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
三、“打莲池”与客家传统民俗文化
“打莲池”作为客家民间的人生礼仪舞蹈,为构建家庭和谐,引导民众尊老敬老起到了积极作用,民众通过看“打莲池”表演来寄托哀思、表达感恩,这种敬爱和祈望母亲幸福的真挚情怀令人感动。“打莲池”作为佛教历史的产物,长期以来已深入渗透到客家民俗生活中。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梅州,带来了中原儒家文化思想和汉民俗文化,如重视婚丧喜庆、信奉汉化佛教等,这种浓厚的人文思想在流离迁徙中不断加强并最终成为客家人的精神支柱。客家人尊孔孟之道为圣贤之道,视“三纲五常”为处世为人的是非道德标准,把不忠、不孝、失节、不义视为大逆不道,把不仁、不信、非礼非智视为最大不端和缺德。这种强烈的文化意识与佛教香花“打莲池”所宣扬的“忠孝诚信”正好吻合,它能在梅州客家社会中长盛不衰,与客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民俗观有很大关系。客家人做佛事“打莲池”除了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表现为:
(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客家人做佛事“打莲池”远超出超度亡魂的意义,对于生者的作用更大于亡者,孝家不纯粹是为亡者做佛事,其实是一种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房学嘉在《围不住的围龙屋》一书中说:“香花完成了一个亡者在形体消逝后进入后代记忆行列的进程,同时也成为人们开始正常生活的微妙表达,它已经不是纯粹的‘阴事’,而真正成了旧人仙逝之后一代新人与屋外的世界进行关系调整、人际交往的开始。”客家人最大的优点是“孝悌”,如果有客家人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贤不孝”之人,那他在客家社会就丧失了“人格”,没人愿意同他交往,他就成为“孤家寡人”。而出钱为长辈做一堂香花佛事,为逝世的母亲“打莲池”,却是贤孝长辈最好的表现。在客家社会里这种风俗很难有人能摆脱,也很少有人有胆量超越。因为在这世界中,家庭子女与邻里人情都很重要,人的价值和地位是在这些关系之间取得平衡。通过做香花“打莲池”,可以让彼此的心灵裂痕得到弥补,也可能因为一个生命的结束得到重新组合而趋于再次和谐。“打莲池”渲染的其实是一种质朴的心理需求,客家人认为,孝敬长辈就能得到社会的尊敬,否则就会被社会所唾弃。
nlc202309021137
(二)亲情与社会风尚
客家人以前是聚族而居的,虽因社会发展、人口迁徙,但交通、通讯很发达,时空、地域不能阻隔人际交往。客家人宗族观念很强,只要你的上二、三辈是从客家地区迁出,无论你现身处何地,都与亲族联系密切。再者宗族族谱也是客家人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客家地区几乎所有姓氏都会修撰《族谱》,从族、房、脉一直往下查,一个外迁户都不漏下,因而近年来很多族姓因修撰《族谱》找回了许多亲人。客家人非常看重亲情,许多外迁上百年的侨胞、旅人的后裔与原乡都还有联系,这种亲族心态无法割舍。客家重孝道、重亲情的人文精神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因此背上宗族亲情的包袱,在关系民俗行为时就有相应压力,特别是长辈礼仪方面,只要你身在客家原乡,就必须服从宗族的压力和亲情的需索。所以,做香花“打莲池”这种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宗族亲情压力下的一种民俗行为:它有关宗族声誉,如果族中有长者逝世没有特殊原因而不做佛事,就会被外族外姓人笑话,宗族声誉会受到损害;它有利于族群团结,因为做佛事需要宗族、亲属圈内的人参与,很多平时因小事而有矛盾的族内人在做佛事协作过程中会有“你我本是同宗人”的亲情感,消除矛盾,增强团结;它也有利于树立个人形象,尽孝道、为长辈办好丧事,佛事道场做得令人赞扬,个人品格也能得到提升和客家社会的认可。
(三)教化社会的积极意义。
“打莲池”是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宗教文化,具有相当强的凝聚力,它能使客家社会团结,它为客家佛教信众提供了积极的人生意义,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打莲池”所宣扬的忠、孝、善、爱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又因它的宗教性质,使普罗大众在非政治说教的环境下自觉接受社会的潮流端正思想。当经济发展到引领人民进入小康阶段,文明和谐已成为社会的主题,“打莲池”的主旨内容恰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合适的、接地气的教材,弥补了许多法律所不能包含的缺陷,如道德、良心、思维意识等人性内在的东西,它体现了直指人心的作用,发挥了心灵自律功能。“打莲池”适应客家社会,它的存在和兴盛是客观的、历史的,它无疑是客家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器。因此,正确利用“打莲池”的人文思想资源,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看似普通的传统舞蹈“打莲池”,其蕴含的客家文化内涵及相关民俗行为,对教化社会是大有影响力的。
结语
“打莲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不断受到外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还专门调查研究、出版著作。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殡葬制度的改革使客家人办丧事趋于简化,但是在客家人心中那种对母的亲敬爱、感恩之情永远都不会抹灭,“打莲池”所宣扬的忠、孝、善、爱的传统美德也会在客家梅州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国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花城出版社,2005(9):P109-P123;
[2]谢剑,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花城出版社,2002(2):P23—P65。
作者简介:徐鸿雁(1983—),女,星海音乐学院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事非遗保护工作5年,现任职梅州市梅江区文化馆非保中心。
8.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八
——读文化随笔有感 民居 民俗 民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单元里它们是季羡林笔下的小胡
同,是林海音笔下的老北京的生活琐事,又是老舍笔下的纯洁,活泼 鲜明的趵突泉。文化随笔这个单元,无论是《我爱北京的小胡同》还是《在胡同长大》亦或是《趵突泉的欣赏》都给了我大量学习的地方。语言艺术,写法结构和深沉涵义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三个方面。
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都有十分鲜明的特征,读完后在惊叹之余便细细品味着三个句子:
第一个句“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第二句“他为什么半捂着耳朵,是为了当喊出去的时候,也可以收听自己的叫喊声是否够味儿吧?”
第三句“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呦’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是产科医院的病室传出来的。”
这三句话分别选自三篇文章,虽然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字里行间却都表现出文笔的幽默语言通俗流畅的风格。纵观这三篇文章,类似的幽默之笔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不仅能很好的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而且能使文章通俗易懂,勾起读者的更大兴趣。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借鉴这样的写法,那也能使文章增色。除此之外,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艺术还别有风味,无论是从修辞还是句式的使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这样一句话:“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旋,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这句话不仅在用词上符合了胡同的特点,在句式上它长短句相结合,这样在书面上也勾勒出胡同重叠错落的独特之处。又如说这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鲜明,永远那么活泼,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排比,拟人,反复,象征四种写法精炼的集中到这么短小精美的一句话,给读者以语言的美的享受,这难道不是我们写作的范例吗?
同样,在写法结构上这三篇也富有新意。读了文章你就会发现三位作者都描写了很多细节,如:小花摊的花香,胡同的叫卖声,市场中的讨价还价。正是这些细节的描写,是文章内容更贴切生活,也更贴切于那时的社会景象,让我们读后能感到亲切而非遥不可及。在结构上拿《趵突泉的欣赏》为例,这篇文章有十分明显的前后对比,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看似缺少过渡,很突兀,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比的效果。拿泉与人相比表现出老舍对当时灰色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
从深沉含义角度,《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中体现出来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胡同里长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两篇文章都是在写胡同却以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效果,在选取写作角度时,这两篇文章是值得我们参考的。第三篇《趵突泉的欣赏》就有着深刻的文化批评意识。
9.齐鲁医院管理制度文化 篇九
1、管理理念:制度规范自尊自律
2运营理念:博施济众,仁爱至诚
3管理环节内容及相应制度(涉及 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康复管理护理管理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科教管理病案管理和医院统计财务管理建筑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后勤支持管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等)
3管理理论人文管理理论品牌营销理论,战略化管理理论,精细特色管理理论,管理文化与创新理论 规模经营理论等。
4、管理手段技术
a管理数字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硬件平台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b《文化形象识别手册》,利用视觉、行为、理念、识别系统。
6管理机构
党务机关
(纪委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老干部处五官肿瘤党总支门诊党总支总务党总支妇儿党总支内科党总支外科党总支)
行政机关
10.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十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以及各项申报工作的展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仍然在摸索之中。探讨如何保护的问题之前,首先是要树立保护的意识,这种意识要在全民意识范畴内提高。在学校建设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把民俗文化教育引入学校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民俗文化保护意识,这种社区教育的模式,不论从非遗保护传承角度, 还是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角度,都不失为一种好的举措。
虽然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还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但是现在已有部分学校开始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例如南京市秦淮区考棚小学等5所小学在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秦淮民间工艺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的指导下,进行了秦淮文化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体验,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个性特长得到发挥,综合素质的发展得到促进。
想要了解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基础教育中引入民俗文化保护的内容,受益效果如何,本文分别对学校管理者(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和授课艺人等进行了访谈。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到夫子庙街道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是如何具体开设秦淮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在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什么, 对民俗保护方面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以及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失,以此寻求一条有效途径来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本次调研,总共收集到18份合格的问卷,其中有不同年级的学生6份,家长4份,老师和授课艺人的各3份;在考棚小学校长室和东水艺苑分别进行了1次座谈。在学校门口和社区还进行了百人次的随机访谈。
1对民俗引入基础教育方面的分析
1.1将民俗相关内容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原因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一定是和教育紧紧相连的。著名民俗专家W ·R巴斯科姆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均可找到”,这样就把民俗的教育意义凸显出来。
夫子庙是南京历史较为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区,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该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也是古老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淮历史可以说是南京历史,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秦淮考棚小学等5所学校均处秦淮风光带,这里有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办学思想需要,配合非遗作为渗透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充分利用夫子庙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可用资源,建设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将民俗特色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来。学校与“东水艺苑”社区民间艺术馆合作共建,由东水艺苑联系秦淮民间艺人,为学校和艺人牵线搭桥,让艺人走进课堂介绍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让他们有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对秦淮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产生积极的作用。
1.2民俗教育引入校本课程过程的分析
1.2.1从学校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其组织形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在校内开设民间工艺制作课程,根据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特点,从二到六年级,由易到难分别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另外还建设了一些相关的渗透性学科,例如美术课与风筝制作相互渗透,美术课先打下绘画基础,再将学习到的绘画技巧运用到风筝设计中去。校内的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试图将民俗教育渗透进去,从点滴做起逐渐培养民俗保护意识。
除了校内课程以外,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秦淮古迹寻访,利用夫子庙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带领学生去参观中华门城堡、江南贡院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多样化的民俗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在学生、家长、学校老师、授课艺人中普遍受到欢迎,他们在参与过程中都表现的很积极,参与热情也很高。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些困难。
首先,对于学生积极性方面的调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西方文化、韩日文化“肆无忌惮”的“狂轰乱炸”,学生受这些多元文化冲击,在如此大量的信息面前难免会受其影响,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欠缺。有些学生会被外国文化所吸引,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即使学校开设了与民俗相关的课程,有的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并不是真正从心底喜欢。
其次,课程的设置太过于拘泥于年级方面的限制,不同年级统一安排不同课程内容教学,例如三年级的统一学习脸谱艺术,五年级的统一学习风筝制作,这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学习的难易度, 但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授课艺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有的艺人虽然工艺制作很精湛,但是让他将一套理论或方法系统的表达出来似乎较难,有些内容反复陈述学生也会厌倦。
针对以上困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置相关内容,课堂气氛要活泼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课程安排上可以有适当的突破,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事先调研学生的感兴趣的课程分别集中在哪方面,然后将同样爱好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时上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利于交流促进,得到的收获也就更多。第三,对于授课艺人方面的问题,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还要靠政府经费的扶持,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必须是持证上岗,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
1.2.2从民俗保护机构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东水艺苑作为民间艺术馆, 是夫子庙地区民间文化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他们把民间艺人都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一方面传承了民间宝贵的文化,另一方面对于艺人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意识到民间艺术的发展问题,率先将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对于民俗的保护不仅仅重视纯粹的保护更加关注起其发展、传承。东水艺苑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俗活动、 民间工艺,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从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这也是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之路。
东水艺苑为学校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服务,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民间艺人作为教师,直接向孩子传播民间文化,灌输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操。选取民间艺人讲课比老师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注重实践方面, 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
但这种合作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从访谈中间可以看出,这种合作对于艺人的保护力度还是不够。 尽管这项合作让艺人的民间艺术有了更宽的群众基础,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民间文化,使民间艺术不至于消逝。但艺人从教授民间艺术的课程中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这不利于艺人积极性的提升。其次,这项合作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获得不了更多方面的支持。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是否都支持此项合作,这不得而知,如果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那么这项合作将不会更广泛和持久的开展下去。最后,东水艺苑与学校合作的力度应加强。既然这是一条可行的保护和传承之路,也想进行推广,那么民俗保护机构光提供艺人是不够的,还应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之路。诸如:举办民间艺术夏令营、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活动及展示,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民间工艺制作竞赛,进一步调动孩子们学习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2对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分析
2.1从学校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学校管理层认为,这种课程的开设,对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兴趣的培养、民间艺术的传承都十分有益处。地处于传统艺术之乡的夫子庙地区,将民间艺术作为课程引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一方面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避免其失传;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所以,这种课程的开展是十分具有创新性且值得推广。
学校的管理者对于课程的开发十分支持。经过一段时间课程的实践,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程度提高了,家长也支持这项课程的开展,这就给素质教育拓展了一条新渠道。把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 对于民俗的传承、学校教育的革新都十分有益。也希望更多学校以此为例,将其推广。
但这中间也存在不足。首先,课程重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调查中发现,这些课程往往不能按时按量开到位,占课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民间艺术,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因此, 需要加强对此项课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课时量,真正让学生学到、学好民间文化。其次,课程的开发没有深入听取学生、老师的意见,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完全调动。课程的实施完全由学校和东水艺苑决定,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不可能学到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最后,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老师不太重视这方面的课程,上课勉强应付,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只有教师在认识和技能方面领先了,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2从民间艺人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首先,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帮助,课堂上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与数学、语文等相关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从易到难的教学中,注重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发智力,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课堂上不是单纯讲工艺制作, 同时也会融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历史典故穿插进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最后,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学校课时安排较短,每周五下午一课时,没有足够时间去教学生进行复杂的制作,只能教授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工序。因此,需要学校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增加一些课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资金方面的短缺也是艺人们普遍感到的问题,用于学生制作的材料费用多数还是艺人们自己垫付,随着物价的上涨,艺人们觉得这部分费用压力较大,客观上多少影响了艺人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补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在此方面保证一定的投入,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此项课程长久而有效的实施。
3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方面的分析
3.1从学生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有近一半的学生对此类根本工艺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生本身对制作方面感兴趣, 有这方面的爱好;开展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胃口,能调动其积极参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有民俗方面的引导,从生活点滴中融入了相关信息,孩子对此并不陌生,有这方面的基础。另外有一半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校课程落实不到位,校长老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与艺人沟通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来安排课程。
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学校和老师的重视程度, 切实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之中;加强与艺人的沟通和联络,充分听取艺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将校本课程认真执行和落实;在学生中做广泛的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使民间艺术的课程实施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
3.2从学生家长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家长对校本课程持支持态度的还是占多数,但对于学校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况普遍感到不满意,普遍认为学校的课程开展想法是好的,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校本课程的目的,也无法真正的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比较新颖,家长都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不能完全达到最初的目的,究其原因有:学校开展课程的功利性太强,只重视表面的东西,忽视了内在的真正的精髓。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监督、管理不够,不能真正地使学校的课程开展落到实处。社会对于此项改革的关注程度不够,舆论对此也没有一个好的导向作用,太注意这些表面东西,忽视内在追求。
鉴于此调查结果,应该有些必要的改革措施,使得校本课程开展真正落实,让民间艺术真正从小抓起,避免失传。首先,各级领导部门要重视这条结合之路,真正对进行引导、监督、管理,使学校真正以保护民俗传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其次,学校的校长、老师要真正贯彻校本课程,重视学生民间艺术感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热爱民间艺术、了解民间文化。最后,社会要正视这条结合之路,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校本课程的成长,不要过于功利而将其毁于萌芽阶段。
4总结与分析
对于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来说,文化遗产作为现存文化的记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既是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具体形态的反映,又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民俗文化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学习传承。
秦淮民俗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恰恰可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之不足,走民俗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可行的。调查表明,所有的接触人士都支持此道路的发展。他们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与出发点,但是这条路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书本所没有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对于学校来说,这种课程可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可以找到教育的另一条道路。对于民间艺人来说,他们可以传授民间工艺的制作,利于民间工艺的传承,可以扩大民俗在群众中的基础,可以切实的在学校、学生及家长中宣传自身的文化, 使民俗文化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这条路值得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学校课程的同时又能保护传统民俗,这也是一条社区教育创新之路,应整合各方面力量进行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让孩子们从小就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优秀的民间文化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卜湘玲,李亦桃.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79):2-3.
[2]张卫民,黄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装饰:设计教育,2007(16):20.
[3]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1.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十一
2012-7-19 22:52:00 来源:大众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必须立足大文化的角度、从全球化的视野,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文化观全面审视和考量山东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的潜在价值,不断推动文化和经济一体化、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一体化、文化与旅游一体化的进程,科学继承、合理利用、全面创新具有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蓝色经济区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一、山东海洋文化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山东海洋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具有独立的文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早在一二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活在长岛上以及半岛沿海地域。胶东的史前农业文明、建筑文化、手工业制造都处于当时的领先水平。特别是山东海洋文化成为中国古神话的两大源头之一,在中国远古神话体系中,以山岳为主的昆仑山神话体系位于西部内陆,形成了以西王母等为主要代表的神话系统。以海洋为主的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和瀛洲)体系则位于山东半岛,形成以海洋为背景、以海上神话以及八仙、龙王等为体系的海洋神话系统。同时,华夏民族的起源中,炎、黄和蚩尤为三大部落,而以蚩尤为代表的东夷部落就是以海洋文化为主体背景的,他们有发达的渔猎文明,崇拜太阳和大海,能征善战,发展了最早的天文学,是中国五行学说的起源地。
春秋时期,姜太公建齐国于山东,他最早把开放的视野投向了大海,“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创建了当时最先进的海洋经济体系,齐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体现了当时东方最先进的开放文化。秦朝建立,秦始皇几番登临山东海岸,寻求海洋中的仙境神药。汉武帝步其后尘,再临齐地海滨。于是山东海洋文化便从海的缥缈中增加了神的威严、仙的空灵、道的超脱。盛唐一代,山东海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枢纽,成为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中枢。宋代时期,八仙从这里渡海东去,为山东的海洋文化增添了更加浓郁的仙境氛围。
总之,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山东海洋文化形成了以海洋为特色的神仙文化、以温带渔业为基础的民俗文化、以全真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青岛烟台为代表的欧风海韵、以中日和中韩历史交流为特征的对外交往文化、以黄河三角洲为巨大载体的大河口生态文化。
二、从资源观入手,多支点定位山东海洋文化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资源角度来看,山东海洋文化是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精神资源。山东蓝色经济区的旅游发展,首先是以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和优秀的海洋文化作为资源基础的,旅游观光、体验以及休闲离不开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这种产品的重要基础是具有齐鲁个性的海洋文化。其次,山东海洋文化所形成的开放、务实的文化个性是推动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的精神资源。建设蓝色经济区,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更为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情怀,而山东海洋文化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地显示出来。
从区域发展竞争的态势来分析,海洋文化是提升蓝色经济区软实力,增强地域文化和产品品牌内涵、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点。区域发展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凝炼并形成具有品牌价值的地域形象、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将是蓝色经济区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选择。
从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来考虑,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高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是打造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海洋旅游的国际合作与分工来看,山东与韩国、日本都有优质海湾、优良的沙滩,而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环境载体所蕴含的文化个性迥异,这种文化的差异才是合作的重要前提和纽带。
从旅游目的地和城市文化的打造上来考量,文旅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目的地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旅游目的地和城市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大量投入只是解决了设施和物质建设的问题,城市文化内涵的打造才是终极手段。一个强大的蓝色经济区,是以多个有特色、有文化的城
市为支点的,城市的强力支持,来自于文化的塑造。
三、如何发挥文化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深入研究山东海洋文化的精神价值,系统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实价值,促进蓝色经济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力弘扬山东海洋文化的开放意识,引导区域发展的抢先意识、发展意识,形成敢为人先的气度、包容天下的气质和敢于拼搏的气概,拓展“好客山东”的文化内涵,创新山东海洋文化。
推动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独特山东海洋文化内涵、完善的休闲度假功能的温带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促进资源的产品化,形成具有山东优势的人间仙境、道教圣山、海上仙岛、黄河口文化等精致的观光旅游产品。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内涵,突出城市文化内涵的打造,形成具有不同文化个性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以差异化的文化个性为着力点,合理划分海洋旅游功能,形成不同特色的旅游区域,打造啤酒海岸、幸福海岸、葡萄酒海岸、太阳海岸、逍遥海岸等旅游地域。
研究并创新山东海洋文化的功能,形成具有现代休闲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海洋旅游产品山东海洋文化的神仙色彩和养生功能,是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现代人的需求,科学整理山东海洋文化的精华,打造自然养生、食疗浴疗、高尔夫、葡萄酒、海上运动等多种休闲度假产品。
充分利用原有文化资源,挖掘具有海洋文化内涵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形成多种文化体验性产品。山东沿海的民俗信仰、生活习俗、民间艺术特色独具、魅力无穷,是发展海滨旅游演艺的宝贵财富。海阳大秧歌、荣成民俗、东海龙王庙、石岛天后宫等,都有丰富的艺术含量,海情、海韵浓郁,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演艺资源。
12.传统民俗作文 篇十二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传统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传统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传统节日交通拥挤。
13.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 篇十三
民俗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与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群众集体创造并被群众享受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 充分利用其功效开展体育活动既有利于继承民俗传统体育文化, 又有利于农村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言:“给传统节日适当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增加节日文化的含量, 更好地利用大众化的方式, 弘扬传统文化, 可以达到发扬优良传统, 增强民族凝聚力, 社会和谐, 国家稳定的目的。”因此, 保护民俗传统体育文化, 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是民俗研究的方向和意义所在。民俗传统体育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在传统节日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将民俗传统体育植根于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载体之中, 必然会为新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新的希望。
2 泰州市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1996年成立地级市, 位于长江的北岸, 淮河的下游, 江苏的腹部, 滨江近海, 东部和北部与南通与盐城接壤, 西部与扬州相连, 南部及西南部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隔江相望, 地处江苏南北及东西水陆交通要塞地带。民俗传统体育一直是泰州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州建市以前凭借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民间开展着许多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 建市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1年省政府出台了《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以来许多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迅速开展, 综合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
2.1 团体项目类
龙舟竞渡、健身腰鼓、花鼓、莲湘、柔力球、秧歌是泰州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中团体项目。
泰州姜堰市溱潼古镇会船节, 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 溱潼古镇举行。会船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种类不同, 项目不同, 风格不同, 服饰不同, 可谓各领风骚。届时千舟竞发、百舸争流, 场面壮观。赛船结束, 还有一个由演戏、酒会、送头篙等民俗活动。当地人年复一年, 以这样的风俗导演着一幕幕欢乐的游戏, 使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水乡。
泰兴健身花鼓是泰兴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套动作优美灵活、风格独特、步伐多变, 自去年创编推广以来, 深受群众喜爱。诸多的传统元素和新发展的组合动作, 结合体育健身的特点和要求, 再加以灯笼、莲湘、竹板等器械, 更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011年3月份, 泰兴健身花鼓教学片已摄制成功。泰兴健身花鼓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第四届全民健身新优项目比赛, 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刚刚参加泰州市第二届广场舞蹈大赛, 夺得新优项目展示冠军。
泰州的健身秧歌在民间也十分盛行, 每年重大节日, 农民都会在自发地组织表演, 比赛。2012年4月20日省第七届农运会健身秧歌青年组比赛在江苏牧院降下帷幕, 来自全省11支队伍参赛, 泰州代表队在规定动作比赛中表现出色, 获得第1名。
2.2 尚武、习武类
有刀、枪、剑、棍等传统武术, 太极拳, 太极剑。
泰州的民族传统武术也久负盛名, 泰州市海陵区武术协会的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泰州市职工武术协会, 时有会员一百多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 为弘扬中华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瑰宝, 普及和提高泰州武术运动水平,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进入二十一世纪, 为了积极推动海陵区群众体育, 加强民间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使武术健身运动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家庭, 由曹雨琪、汤宏才等武术名师提出倡议, 一些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 在原泰州市职工武术协会的基础上, 于2008年4月27日成立了海陵区武术协会, 吸纳会员二百多人。
2.3 棋类
有象棋、围棋。
众所周知, 象棋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具有深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且能陶冶情操, 锻炼思维能力, 也是一种高尚的消闲娱乐活动。无论男女老幼, 随时随地地都可以摆下“战场”杀上一盘, 因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千百年来象棋活动在民间流传很广, 由于它变化繁复深奥, 因而易学难精, 要想成为高手很是不易。但在每一时期, 都有名手出现, 而且随着棋手们的不断钻研, 棋艺水平也不断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 棋类活动从1956年首次举行全国大赛后被提升为政府活动, 随后正式被列为国家体育项目。棋类有了政府 (各级体委) 的领导和支持, 各地赛事频繁开展, 我们泰州地区不仅象棋 (也包括围棋) 活动空前活跃, 而且先后培养出了一批高手, 其中最突出的当数特级象棋大师徐天红和“最年轻的大师”谢靖, 他们现在都已成为职业棋手, 活跃在国家和世界的象棋舞台上。
解放前, 象棋只在民间流传, 也无重大的比赛活动, 但有少数靠摆棋摊主要是以江湖残局为生的人, 如在泰州大林桥西口有一个名叫朱梅先的老人, 就以摆棋摊为业, 也同人下满盘棋。我小学时代就学会下象棋, 经常去那里观看人家对局, 记得有一次一个外地人与他对弈, 他把人家棋子都围困在一隅, 其中明明有一个马在他的车口里, 但他就是没有马上吃, 当时我们很奇怪, 后来才知道“死子不急吃”的道理。2008年10月11日开办了泰州国际象棋少儿培训, 2009年2月14日, 泰州国际象棋在新区亮相。
2.4 民间小项目类
有石锁、空竹、风筝、滚铁环、打陀螺、指弹球、跳房子等。
泰州的民间传统小项目如:石锁、空竹、风筝、滚铁环、打陀螺、指弹球、跳房子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泰州地区, 抖空竹叫扯铃、扯哑铃或抖嗡子。这个来源于北方的民俗活动, 何时传到泰州?目前尚无从考证。仅从《泰州体育志》中找到只言片语:“泰州历史悠久, 民间体育源远流长, 项目繁多。民间体育项目, 农村多于城市。儿童喜爱滚铁环、抽陀螺、拿姆儿、跳房子、斗鸡、打砖、打梭、踢毽子、跳绳、荡秋千;成年人则喜爱练拳习武、下棋、钓鱼、石担、石锁、抖空竹等等。
2008年, 泰州晚报刊登了海陵石锁王王秉荣设擂台的消息, 凭借带头人王秉荣的优秀表现, 泰州石锁在全国出了名。2009年, 央视体育频道“体育人间”栏目组来到泰州市, 专门为王秉荣拍摄了专题片。2010年5月19日, 此档节目播出后, 王秉荣成了全国名人, 泰州的石锁文化也走向全国。泰州这个千年小城, 如何能产生如此神力的石锁王?2010年, 带着这个问题, 央视科技频道“人与社会”栏目第二次来到泰山公园的锅巴山下, 探寻答案。在名为《石锁王和他的伙伴们》的专题节目里, 王秉荣和海陵石锁协会的会员们一起练习石锁的画面再次传遍全国, 而海陵石锁也成了泰州传统体育项目的形象代表。
2012年6月15日, 泰州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节、第四届运动会社会部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暨江苏省农年人体育节泰州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泰州市人民公园北门广场举行, 其中有腰鼓、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滚铁环、柔力球、石锁、陀螺、空竹、轮滑、健身花鼓、健身秧歌、传统武术、鸟鸣、棋类、莲湘等10多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代表队参加。
3 民俗传统体育对泰州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3.1 开展民俗传统体育能促进全民健身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身心健康有了强烈愿望。然而许多人在生活中已形成自由散漫的习惯, 局限在“种田打粮为吃饭”、“看电视搓麻将为休闲娱乐”等传统的小农意识里面;一部分人宁愿集资建庙宇, 热衷于求神拜佛、占卦算命、超度亡灵等封建迷信活动;有的人错误认为“劳动=体育”, 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一方面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联合效应, 让农民正确认识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 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或亲身体验到体育文化特有的魅力, 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举措。民俗传统体育是各民族通过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 传承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 打造了强健的体魄, 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俗传统体育的开展不受年龄、运动水平、规则的限制参与者可根据需要自行制定规则注重培养人们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不重竞技不重胜负关注审美性、共娱性、参与性, 无论输赢都被看作是对人生的磨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格完善的促进, 体现了以和为贵的原则。如溱潼的会船, 泰兴的健身秧歌等明显能使人终身受益, 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成为农民们深爱的健身项目, 有效的增加了体育人口, 增强了国民体质, 推动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3.2 开展民俗传统体育能构筑和谐人文
在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参与和协作, 在体育活动中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泰兴的健身秧歌在活动中往往能结识许多的朋友并养成与众朋友友好相处的习惯增强协调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拔河、龙舟竞渡等对立双方都需要步调一致协力同心甚至献计献策;太极拳, 导引气功为主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强调“以心会意, 以意调气, 以气促行, 以行会神”, 注重在礼节、和睦、谦让的环境下对人道德的培养, 这与竞技体育强烈的功利性、竞争性及残酷性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民俗传统体育对于和谐教育理念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发展民俗传统体育有利于极大丰富、完善和发展人类社会的体育文化宝库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农民身心和谐发展, 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 对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进作用。
3.3 开展民俗传统体育活动能刺激体育消费
由于农村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农民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从理论上讲, 消费人口的规模决定着体育市场的规模。中国农村人口居多, 也就蕴藏着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民俗传统体育根植于人民, 不需要过多的精力投入, 且项目灵活多变, 健身价值也非常明显。在农村体育建设中通过相关部门举办农村民俗传统体育运动会, 适时地举行抖空竹、赛龙舟等各类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表演或比赛等来拉动农村体育消费, 提高农民体育消费意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4 开展民俗传统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体育活动是农村的重要文化活动, 凡是农村体育活动活跃开展的地方, 封建迷信、打架斗殴和赌博等陋习就较少。在进行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锻炼以及表演过程中, 把项目本身所蕴含的精、气、神充分表现出来是传统项目自身的要求, 也是参与者运动水平提高的必要途径, 不仅培养了农民的体育观赏能力、评价能力和体育审美意识。同时, 借助体育的手段, 向农民宣传公平、民主、竞争、创新等现代意识, 从而培养他们乐意接受新事物、重视知识和技能、有较强上进心、实现自身价值等积极的人生观, 促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现代化演变。例如赛龙舟所体现的是龙文化和龙的精神, 这需要参与者对所从事的项目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团结拼搏、积极上进等民族精神对参与者和观赏者起到了教育和熏陶的作用, 提高了参与者的文化素养和农民对美的欣赏水平, 有意识地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身心健康有了强烈愿望, 开始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泰州市民俗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进行分析, 挖掘和利用长期积淀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对弘扬和发展农村优秀体育文化传统, 提高农村现代化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 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 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民俗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柯玲, 邵荣.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6) :760-762.
[2]朱家新, 沈丽玲.新时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6 (6) :19-22.
[3]陈红新发展民俗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1) .
[4]徐琳.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
[5]泰州市体育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登上泰州市四运会“大雅之堂”[EB/OL].http://www.tztyj.gov.cn/, 2012-06-18.
【齐鲁传统民俗服饰文化】推荐阅读:
齐鲁三年级传统文化11-20
齐鲁书社版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09-15
文化地理齐鲁文化09-05
民俗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10-20
齐鲁管理学院简介08-12
齐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09-28
齐鲁软件园认识实习总结报告11-26
收看《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个人心得作文08-27
传统文化故事传统理念10-15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