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学科工作总结

2024-09-26

六上语文学科工作总结(精选8篇)

1.六上语文学科工作总结 篇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六(2)班的语文教学。执教十多年来,我第一次担任六年级语文的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以下是我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标要求,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后进生的转化

对于后进生,我采取小组帮,教师带,不断鼓励激发的方式转化。取得明显成效的有李文灿、杨杨、杨政花等几位同学。对于杨晓辉、邰小红、张家宝、邰志、邰光林、等几位同学的进步不太明显,下期需要花大力气帮助转化。中等生中进步明显的有:杨忠花、万江富、李志英。

五、教学效果

在本期全乡统测中,语文人均分:70.04,及格率78.4%,红分率29.4%,居全乡第一名。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熟悉教材,开学初通读教材,抓住重难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很有意义,语文课很有趣。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具,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5、多指导学生习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2.神箭六上太空 篇二

据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介绍,与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那枚火箭相比,用于这次发射的火箭有75项技术改动,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科研人员对我国航天员的真挚情感,改进的唯一目的就是使航天员在乘坐火箭的10多分钟的飞行中,感觉更加舒适,并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拥有了更多的功能,飞行更加安全、更加可靠。

那么,六上太空的这枚火箭与它的兄长相比,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呢?

一样的大力士和多面手

第六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保持了与它的兄长们一样的“身材和体格”。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79.8吨,该火箭由箭体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控制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和附加系统及地面设备系统共10个系统组成。它可以将比神舟五号更重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助推器、芯级第一级、芯级第二级、整流罩、逃逸塔等箭体结构组成了火箭的“身体”。助推发动机、一级发动机、二级发动机是火箭的“动力和心脏”。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火箭装载的燃料,火箭上还设计了推进剂利用系统,能够保证二级火箭的氧化剂和燃烧剂同时燃烧完毕。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保证火箭在突发的意外情况下能够将航天员顺利地救生,脱离危险的故障火箭,第六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同它的兄长一样设置了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用于参数检测、判断,在火箭出现重大故障的情况下发出逃逸指令,并按逃逸模式执行逃逸指令。火箭的逃逸系统是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的执行机构,我们在火箭的最前端看到的带尖的就是逃逸塔了。

为了测量火箭的弹道,接收地面逃逸指令和安全控制指令,火箭设置了自己的安全系统。为了了解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工作情况,火箭上还设置了遥测系统,它能够测量、记录、发送火箭在飞行中的所有工作参数和环境参数,为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提供检测参数,为地面故障判断实时提供遥测参数,这两个系统都需要同地面的测量设备协同工作,也就是需要我们的地面测控站和远在太平洋的“远望号”测量船来接收火箭传回的信号,并给火箭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同样,这一枚火箭还需要主要由耗尽关机信号系统、加注液位测量、推进剂测温、垂直度调整以及地面总体综合测试网组成的附加系统和由地面发射平台、推进剂加注设备、转运车、吊装设备、各系统地面测试设备等组成的地面支持系统来共同完成火箭在发射场的组装、测试、转场等一系列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独具的“千里眼”

在以往的飞行中,火箭的关机、分离等动作,地面控制中心都是靠相应的遥测参数来获知的,但是,这些参数具有间接性,不直观。第六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遥测系统中首次设置了图像测量系统,用于监视助推器分离、级间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的过程,使地面控制中心人员能够直接“观看”到分离过程,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装上了“千里眼”。

我们日常在地面上的监视设施相对都比较简单,如电脑的摄像头,连接好之后通过网络就可以传输图像信息了。但让火箭也装上“千里眼”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由于图像信息相比较原来的参数信息,需要占用的数据频带较宽,原来分配给遥测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就不够用了,需要从总体上调整遥测参数,为图像信息数据调整出所需要的频带。同时增加图像压缩处理器,尽量压缩图像信息的数据量。

其次,需要上天飞行的CCD摄像装置、图像压缩处理器、图像综合控制器等一系列设备还要经历严酷的火箭飞行环境的考验,包括高过载、振动、高温、真空等。因此,这些设备的设计标准和历经的试验都需要通过高标准的考核。

需要解决的还有这些仪器,尤其是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如何才能保证收集到的图像信息更加清晰、更加丰富,如何才能减少太阳光对镜头的影响,让镜头适应快速的明暗变化,如何让这些新设备的工作环境更好,也是让设计人员费尽了心思。通过周密分析,一个摄像头被安装在了二级箱间段外侧,镜头朝向火箭尾部,观测助推器分离和一二级级间分离。另一个则安装在飞船支架外侧中下部,镜头向侧上,观测整流罩分离和船箭分离。

还有,图像测量系统供电问题、对其他系统的影响问题、地面的接收解码和显示问题等,都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被一一解决了。图像测量系统还通过了电气试验,光强影响试验,无线接收干扰试验,压缩算法和处理格式比对试验,箭上、地面设备联合试验,温度、振动、冲击、低气压等环境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这只火箭的“千里眼”把地面控制中心人员的视野第一次带入太空。

更舒适的承载环境

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发动机频率与火箭结构耦合振动、火箭的高速飞行与空气的摩擦等都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噪音,这些对于我们的航天员都是很不利的。为了给航天员们创造更舒适的飞行环境,火箭和飞船的研制人员进行了共同的努力,其中改善运载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力学振动、冲击和噪声环境是重要的方向。火箭的科研人员在改善火箭乘坐舒适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进行了助推器氧化剂管路的水介质和模拟介质振动试验、船罩组合体振动试验和全箭振动试验,找到了改善火箭振动环境的方法,并在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第六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飞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乘坐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可以感觉到,他的“坐骑”更加柔韧和舒适。

更安全的运载器

载人运载火箭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安全,为了不断提高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火箭的科研人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在第六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进行了一些设计改进,使得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已经相当高的这种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达到了更高的新水准。

首先,为了保证逃逸系统固体发动机发射场操作的安全性,在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上采用安全机构。安全机构对这些固体发动机起保险作用,在安全机构没有转换到点火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误点火信号以及各种干扰信号等情况,都无法点燃固体发动机。而在航天员进入飞船,火箭已经准备起飞的时候,将安全机构转换到点火状态,把点火通路接通。这样在出现危险情况的条件下,正确的点火信号就可以把逃逸固体发动机点燃,把航天员迅速带离危险的故障火箭。

其次,对火箭全身进行了一次系统的体检,对体检中所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单故障点都进行了改进。例如对于二级尾舱发动机附近的所有仪器设备和电缆管路都进行了细致的绝热材料包裹,彻底杜绝了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对这些设备的影响。

续写辉煌

3.六上语文期中试卷 篇三

一、看拼音写词语(16分)

núyìbālílângzhùkānchēntuïzhe()()()()()Shãnmì mîcâliáo liáo wú jǐshēng sǐ yōu guān()()()yì:()力()不容辞建()()扬顿挫 mï: 顶礼()拜()糊打()()天大厦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载(zǎizài)歌载舞漫卷(juànjuǎn)诗书 薄(bï báo)雾 ...手腕(wǎnwàn)择(zháizē)菜愈捶(chuí cuí)愈烈 ...

三、理解带点字的意思(4分)

岂知:却看妻子愁何在:...负隅顽抗:由衷:..

四、修改下面一段话(注意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4分)

在丹桂漂香的十月,我校丰富多采地开展了《阅读文化节》活动。通过表演童话剧,写读后感,与作家面对面等活动……读书的兴趣更浓了。活动中还有十位同学被评为“十佳读书朗”的殊荣。

五、填空(32×0.5+4=20分)

1.“民族英雄郑成功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课文《郑成功》中,这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这时,埃斯内尔又的银杯,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激动的泪水。” 说这个礼物特殊是因为:。

3.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作者笛福在书中有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哈尔威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他仿佛不是而是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这个片段出自《船长》,它是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等。5.从那时候起,我总是——子,的兔子,的兔子;拉车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充满了好感。

6.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杰出人物,如(四字词语):的肖邦,的蔺相如,的谭千秋,的哈尔威,的霍金等。其中的某个或某些人物让你想到的名言警句(诗句)是:。

六、阅读短文(23分)

一、《牛郎织女》节选(9分)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1.牛郎照顾老牛很周到具体体现在照顾老牛的和。老牛跟牛郎很亲密又体现在老牛的和这两个动作上。其实牛郎照顾老牛周到还可以体现在别的方面,请你展开想象完成下列填空:

夏天天气热,他就;冬天天气冷,他就。6分

2.牛郎和老牛的这种生活方式让你想到的成语是:1分

3.《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你知道有哪些民间故事,请你写出两个:2分

二、穿透灵魂的微笑(14分)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2分

2.在“”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一筹莫展”的意思是。营救人员一筹莫展的原因是:。3分

4.“V”字形代表,“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3分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2分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2分

七、习作(30分)

童年的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自作聪明的傻事,比如:模仿大人“种豆得豆”,竟然种下了糖,希望收获一棵挂满糖果的小树;穿了妈妈的大拖鞋神气十足却摔了个大跟头„„你尝试过这种事情吗?你做过哪些傻得有趣的事?写出来试试,说不定让你感到有趣呢?

4.六上语文课课练答案 篇四

佑 【基础练习】

一、náo jùn jiānɡ chà miǎo háo

二、轻蔑

勘探

陡峭

潮水 竹篾

不堪

徒步

嘲笑 浆糊

讥笑 木浆

机会

三、1.杰出

爱国

2.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嘲笑

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3.山势高

岩层厚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长度很长

竖井开凿法

开拓创新 “人”字形线路 4.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差不多’ 詹天佑对工作精益求精

5.詹天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甘于奉献 【发展练习】

一、1.“兴致”指列夫吃蛋糕的兴趣。“质问”指列夫责问蚂蚁为什么要爬到他刚买的蛋糕上。

2.因为列夫觉得蚂蚁说得很有道理,让他受到了启发。

3.提示:生命是未知的,它的魅力也在于未知,生命充满了无限可能。21 鞋匠的儿子 【基础练习】

一、示例:尴尬

卑微

羞辱

静默

名门望族

开怀不已

毫不犹豫

感激

二、1.维修

2.维护

3.维持

三、1.态度很傲慢

羞辱

林肯并不以自己出身贫寒为耻,反而十分尊重自己的父亲 2.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美国

四、1.林肯不以总统自居,凭借自己的智慧、仁爱、正义,在不经意间化解敌意,以愿意为傲慢的参议员修鞋子为例,阐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合作是多么重要。2.林肯所说的“伟大”指的是父亲高贵的品质,也是他一生学习的榜样。

3.他们赞叹的是林肯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发展练习】

一、1.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

2.林肯幽默、诚实、十分宽容。

二、林肯的卓越功绩:废除美国奴隶制、结束美国内战。22 古 诗 两 首 【基础练习】

一、壮丽

鉴别

徘徊

状元

牙签

排队

二、1.相当于“它”,这里指方塘。

因为。

问那方方的小池塘呀,为什么会如此的清澈呢?因为有永不干涸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保留。

才。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3.浅薄。亲自。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四、1.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的心智不断开阔,是因为有新知识不断地补充进来

2.博览群书

废寝忘食

名山大川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发展练习】

一、示例:5 越深刻的道理越简单,学习是永不停止的,从小学到老。23 学

问 【基础练习】

一、懈

勤 好

时 刻

二、1.发现问题

请教别人

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 2.问

观察思考

3.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哥白尼 “问”的重要性

沈括

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三、1.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会的人就是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2.示例:只要时间允许,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去那边。

3.勤学好问,善于发现问题 4.爸爸妈妈

老师

身边的同学 24 大自然的文字 【基础练习】

一、1.即使……也…… 2.只要……就…… 3.如果……就…… 4.不仅……还……

二、朵

三、1.搬到

穿过

带着 2.头顶的天空

脚下的土地

星星

云朵

石头

辨别方向

观察天气

了解地质面貌

四、(一)1.这块灰色的石头

2.这块石头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而贝壳是海洋里的居民

3.提示:以“并不普通”为界,分为两层。

4.(1)由碎贝壳造成的(2)了解远古时代的地质面貌(二)1.到田野里去观察、读书、请教有学问的人

2.通过星座、观察云朵、了解石头 【发展练习】

一、示例:化石——生命进化的证据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基础练习】

一、肠 气

五 八

层 不

霄 外 天动

心意

师 友

色色

三、1.他边读报纸边烧菜,报纸还没读完,焦味却已充溢房间。

2.乐趣无穷

开阔了视野

陶冶了性情

良师和益友

四、示例:《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 【发展练习】

一、示例:我最喜欢《人民日报》,因为它既能让我们知道最近国内发生的事,又能让我们学到许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值得一读。

二、示例:我是认认真真地读报,读完报要把报纸放整齐,看完之后最好洗洗手,以免沾染油墨污垢。单元练习

(一)一、开拓

陶瓷

忧虑

横行霸道

融洽

黎明

硕果

与世长辞

二、示例:1.银装素裹

山河锦绣

江山如画

中国地大物博,风景壮丽,江山如画。2.精忠报国

忧国忧民

赤胆忠心

我们的领袖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三、示例:1.战争时,人们住在地道里。

这件事,做的太不地道。

2.这篇文章前后照应。

出门在外,彼此之间互相照应。

四、2.有勇有谋

一生漂泊,怀念家乡

临终前记挂祖国

热爱自己的祖国

五、1.遍;满。

依着一定腔调缓慢地诵读。

充满而流出来。

急速;猛烈。

2.1830年11月的一天

华沙城郊

肖邦以及他的老师和同学

肖邦的老师和同学为他送行

希望肖邦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国 3.亡国的心痛、离开祖国的不舍和对祖国命运担忧

4.紧紧地握住

深情地

同为祖国命运担忧以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5.示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1.,;,:,2.再这样下去,山脚下的草也要没了

3.B

4.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

黄河源区沙漠化、黄河水污染严重、人为破坏草原、黄河河床被抬高

我们要用切实的行动来保护母亲河 单元练习

(二)一、昏庸

舰艇

洗漱

争锋相对

生死攸关

井然有序

荒无人烟

二、枪 剑

深明

职守

滔滔

悬河

善 施

1.唇枪舌剑

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2.深明大义

忠于职守

乐善好施

三、1.(1)简直

(2)简单 2.(1)剧烈

(2)激烈

3.你需要冷静的考虑问题。他的话打破了原来的平静。

四、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 3.尽管……还是…… 4.如果……就……

五、1.“报纸”改为“报刊”(因为《作文大王》不是报纸,是期刊)

2.“运用和理解”改为“理解和运用”(因为先“理解”再“运用”才合乎逻辑)

3.“和”改为“,听见”(因为“鸟叫”与“见”搭配不当)

六、使炎热干渴的人感到心头的清凉

夜空中的星星

让迷失黑暗的人找到回家的方向

七、1.维克多•雨果

巍然屹立

指挥着

控制着

领导着

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2.乐于助人,不求回报

好人有好报 3.舍己为人,视学生生命高于自己生命

八、1.父亲做面

放置好鸡蛋

让儿子选择

揭晓结果

2.例:“选择”或“父亲的话”

3.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单元练习

(三)一、1.净

竞 2.辈

备 3.胶

二、荐

广

三、1.释:放下。

孜孜:勤奋。负:背着。

辞:离开。

2.画去:(1)品味(2)开脱

(3)汇报(4)成才

四、“列子”改为“例子”;“它”改为“繁体字”;“像”改为“向”;“亲密”改为“亲切”;冒号后添加前引号;“?”改为“,”;“虽然”改为“因为”。

五、1.乐观豁达

坚强勇敢

知错就改

爱国情深

2.鲁滨逊漂流记

它能让人学会勇敢,面对任何困境也不胆怯

六、1.!。:!2.画去:推开

鲜血

陈旧

3.文学梦想

现实的文学成就

钢铁般的意志

4.有梦想,道路再艰辛也要坚持,让梦想开出花。

七、1.妈妈、哥哥和“我” 语言、动作和神态 2.因为苹果太宝贵了,难得有一个。另外他们也想到不应该独自吃,应该和父母分享。

3.妈妈也许会为兄弟俩的懂事而感动,也会为生活的贫困、物质的匮乏而难过。4.因为是第一次吃,所以感觉到“又香又甜”,即便吃的只是苹果皮。说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互相理解,这种亲情也让大家感到心里“又香又甜”。单元练习

(四)一、清爽

择菜

挣扎

广结善缘 蹦跳

咒语

衰老

波涛汹涌

二、示例:1.横行霸道

痛哭流涕

专心致志

分秒必争

惊天动地

2.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余音绕梁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三、1.(1)虽然……但是……(2)如果……就…… 2.(1)常常

(2)仍然(3)居然

(4)格外

四、1.示例:《孟姜女哭长城》《天仙配》《梁祝》……

2.娴熟的技艺来自长年累月的积累。3.安塞腰鼓舞动时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

五、1.示例:竟然

震惊

惊讶

搏斗

听说这个消息,他一脸惊异 表情。2.生命的旺盛力。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安塞腰鼓的大气恢弘震撼着人们,沉醉于它的美丽中。

六、示例:老师,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我只是看到垃圾在地上,想把它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七、1.(1)山草、野花、月光倒映在溪水里,随着溪水流动着,就像“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2)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水与月亮互相辉映,营造出安静美丽的夜晚。

2.它在文中出现了4次。好处:反复强调,加强情感,也显示出“我”与阿妈一直走在月光下。

3.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单元练习

(五)一、吟诵

玻璃

羞涩

沼泽

跋涉

颠沛流离

二、销

三、示例:1.巧夺天工

美妙绝伦 美不胜收

2.手舞足蹈

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3.杨柳依依

枝叶婆娑

岸柳成行

四、缤纷

颜 1.见义勇为

平易近人 2.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3.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4.示例:(1)我们应该多做些见义勇为的事。(2)老师做事总是一丝不苟。

五、1.望而生畏

伫立

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2.外貌特点

传奇经历 3.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六、浪费—光阴

不好好学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光阴。

凝聚—心血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毕生心血。开阔—眼界

走向世界,才能不断开阔眼界。

七、1.不自在,显得不自然,放不开。

领会对方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2.用手抓羊肉和酒招待客人,给客人唱民歌,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蒙汉民族之间的情谊。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八、1.(1)③(2)④(3)③(4)②

2.(1)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

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

(2)郑板桥擅长诗书画。3.诗书画

亲民爱民(1)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2)不卖画给依仗财势欺人的人(3)用卖画的钱救济穷人 4.坚贞、高雅、从容

5.示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单元练习

(六)一、牵 绕

欲穿

归心

举旗

大作

颠沛

二、1.示例:进出

呼吸

尖锐

遥远 2.(1)争前恐后

(2)抑扬顿挫(3)享誉世界

三、示例:1.(1)今天阳光分外灿烂。(2)小米助人为乐,从不把帮忙看做分外的事。2.(1)隔壁班的小王长得结实。(2)这个桌子可结实了,能放许多东西。

四、1.好雨

2.春雨

3.阴雨

4.暴雨

5.新雨

五、1.优厚

富裕

优越

一刻

中国人

一切

作准备

为人民

2.杰出

爱国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竖井开凿法

3.贫寒

并不以此为耻,反而不断以此鼓励自己

六、1.衣不蔽体

热泪盈眶

2.:“,;,;,、。3.验证未来的牧师是否乐善好施。4.示例:真正的善良

5.示例:眼泪

伸过去的一双充满爱的手

单元练习

(七)一、耸立

预兆

回肠荡气

鉴定

辅导

瞬息万变

二、1.严格

严肃

严厉

严密 2.平静

宁静

幽静

安静

三、1.关于

2.为了

3.因为 4.唉

5.只有……才……

四、1.改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删去“不停地”或“不绝”

3.“奶奶对于冬天”改为“冬天对于奶奶” 4.“他经常”改为“小王经常”,删去“没学过的”

5.“遍”改为“篇”,删去“心情”,“励”改为“厉”,“成就”改为“成绩”

五、1.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学

相辅相成学中问

问中学

真知

六、(一)1.夜晚

江口

借宿

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

2.柴门、竹林、沙岸、村庄、小路、月亮、渔船

3.江口

潮水入柴扉

主人犹未归 4.(1)竹林幽深,乡间小路蜿蜒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江上的渔船越来越少。(2)远远看见一叶扁舟向岸边行来,渔人正寻沙岸泊船,他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

(二)1.(1)制

志(2)撼

2.两位残疾人相互配合拍出和谐响亮的掌声

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

合作是可贵的品质 3.B E F 4.示例:这样的绅士来听我的演说,是我的荣幸。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与身边的人合作,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作品。期末练习与测试(A)

一、脊梁

融洽

蔑视

昏庸

膜拜

渲染

震撼

挣扎

颠簸 虐杀

勘测

徘徊

二、示例:博大

美丽

悦耳

秘密

宽广

田野

薄雾

高度

命令

景色

三、采—彩

礼—理

敌—的 声—生

豪—毫

振—震 急—及

篇—翩

四、1.感谢

2.感激

3.感触

五、“棵”改为“颗”;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删去“的美称”;分号改为句号;“另”改为“令”;删去“的季节”;“禁”改为“尽”

六、1.示例:《负荆请罪》

课文表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人的高尚

夏洛蒂

她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梦想需要坚持 2.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七、1.(1)②

(2)③

(3)①

2.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3.作者的惋惜之情 4.对祖国的眷恋

八、1.: ; ; 。2.示例:(1)孔雀的艳丽(2)黄莺的灵巧 3.疑

不能轻易断定这仅仅是依靠遗传

4.取食

育雏

迁徙

鸟的鸣叫

5.(1)第一层(……和谐):总写鸟类生活和谐。第二层(……热闹非凡):春天鸟儿的生活。第三层(……美餐青草):冬天鸟儿的生活。第四层(最后一句):总结。(2)这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鸟类生活非常和谐,说明没有贪婪就能彼此和谐。人类应该学会放弃贪婪。期末练习与测试(B)

一、廉 镰 怜 联

薄 搏 博 膊 屹 毅 意 抑

二、④

三、1.更加。示例:这种感觉越发强烈了。2.利用他人弱点,强迫打印自

己的要求。示例:绑匪要挟他们交出钱财。

3.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以便做出更全面的选择。示例:经过权衡,大会最终做出了决定。

四、1.略—虐

2.颂—诵

3.跳—眺

五、1.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战国

廉颇

知错就改

蔺相如

心怀国家

3.老鼠

打洞

兔子

蹦跳 小鸟

飞翔 4.牵牛

织女

七月初七 鹊桥

七夕

六、1.小野牛被狮子抓住,野牛家族共同拯救小野牛。

2.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借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3.野牛群的合力拯救。

4.示例:再小的力量,只要团结,也可以解决很大的困难。

5.六上语文第25课教案 篇五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5课教案

看戏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习场面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铿锵 颦 婀娜 蜃楼 屏住例:颦Pín 〔皱眉〕〔上下结构] 2.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体会关键词句的`作用”。(板书) (三)点名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速读第三段 要求:1.画出两个比喻句。并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六)、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 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 板书:暴风雨、雷鸣 “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味绝妙之处。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四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说“滚”;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 自由读第四段,加深印象。 对照板书,试背本段。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自己写的关于声音的片断,集体评议 二、齐背第四段 三、学习新课 (一)男生齐读第五段,女生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 “鸦雀无声”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快速查词典,结合语境,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二)女生齐读第六段,男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本段内容。 (三)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已66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七段。 (四)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四、教师小结 本文标题“看戏”,中心意思是赞美“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表现上,放在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上,特别是对观众的表现,着力渲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也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五、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六、布置作业:三维导学

6.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 篇六

知识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对知识有过很多界定,然而却很难做出准确的界定,正如罗素晚年所感悟到的那样:“知识是一个不能得到精确定义的名词。”②我们不否认知识界定的困难,但是仍然希望通过对知识的分析来更好地把握知识同语文教育的关系,更好地了解知识对人的生存、以及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意义。

一、对知识的理解

1.知识的客观性理解

西方哲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知识只是对自然世界及其本质的描述,而与人的价值问题无涉,知识只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与人不可能建立起意义关系,而只有与物质的获得有关的功利关系,人在与知识的交往中就只能获得更多的征服自然和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

因此,近代西方认识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认为知识是绝对客观的,是“心灵之境”对客观实在的“复写”,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勿庸置疑的准确性,未受任何主观偏见的干扰,有经验或逻辑的保证。自培根和笛卡尔以来,这种知识观支配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20世纪,坚决维护知识的客观性的运动还是一浪接一浪,最初有罗素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F.),后来有以卡尔纳普(Rudolf R.)、石里克(Schlik M.)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他们都以世界与语言的同构的观点为基础,试图用语言及语言后面的逻辑的客观性来证明知识的客观性。

培根(Bacon F.,1561-1626)从经验论、认识论出发提出“知识的主要形式不是别的,只是真理的表象……存在的真实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因此,知识就是“存在的影像”。他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③。在培根看来,只有人类认识中对客观存在进行正确认识的那一部分,才称得上知识。

罗素(Russell B.,1872-1970)指出,真正的知识是那些“确切的知识”,而不是“神圣的或天启的”。确切的意味着有限领域、具体抽象的,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证根据的知识。罗素认为,知识是个人在组织经验时形成的一种个人的“复杂系统”。在他那里,知识是经验的结果。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知识还可以看作是“同种信息的积聚”,是为服务某种目的而抽象化和一般化的信息。这种界定假定知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然后通过信息的特点来把握知识的特点。

但是这种知识的形象并不总是理直气壮的。休谟(Hume D.)在18世纪对归纳法和因果关系的普遍有效性提出怀疑后,这种认识论所确立的认识形象就开始动摇,后来几代的实证主义也提出了质疑。同时,客观主义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它不仅使科学“祛魅”,使世界“祛魅”而且使人“祛魅”。

2.知识的社会性理解

20世纪西方一大批学者从科学知识着手阐释了知识的社会性。传统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由自然界决定的,自然界的经验事实及逻辑规则决定了知识的客观性。而科学社会学则认为,科学知识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样,也是由人们社会性地构造出来的,没有绝对的客观性。

科尔(Cole S.)认为:“科学并不像实证主义的科学教科书所描绘的那样,是什么由理性规则支配的活动。科学不是建立在经验实证原则上的高度客观化的事业,在这里研究者头脑中已有的理论的作用至少和事实证实一样重要。”④这说明科学知识既受自然过程的影响,也受社会过程的影响。

波普尔(Poper K.P.)把知识分为两个方面:“知识的起源和历史问题”和“知识作为研究结果的存在问题”。他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作为精神产品以物化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外时才显示其客观性……而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而言,知识本质上是猜测性的,不具有任何真理性和客观性”④。波普尔强调科学知识与人的关系,人是知识的猜测者和检验者。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 M.)进一步指出了科学知识同科学家及知识学习者个人的信念、寄托、情感、希望和不可言传的“识见”的内在联系,他在《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他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客观性和个人性的结合,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者被动服从客观真理的过程,而是一个饱含个人寄托和融进了知识获得者个人热情的参与过程。

二、知识同教育的关系

知识与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知识是教育的前提。知识问题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递、掌握和学习展开的,离开了知识的传承,教育活动便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发展也失却了得以可能的客观基础”⑤。教育是知识积累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知识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知识和知识的发展,就没有教育及教育的发展。因此,知识是直接参与并影响教育的基础性因素。另一方面,知识观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人类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与已经达到的对知识认识的状况是教育活动的大前提,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其一,知识观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对教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其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总是体现着特定的知识观。因此可以说,理解知识是理解教育的主要前提之一。回顾整个教育发展史,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教育论争都伴随着知识观的讨论,这是因为不同的知识观最终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因此,知识和知识观的研究对推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正如索尔蒂斯指出:“我们对我们理解为‘知识’的东西把握得愈充分,我们就愈能有意识地、负责任地和有道德地发挥教育者的作用。”⑥

知识与教育的关系,在教育史上曾经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似乎仍在争论之中。联系到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确存在着简单否定知识学习和盲目推崇知识学习两种倾向。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开始在教育领域悄悄蔓延。一些似乎非常激进的教育改革者简单地将“知识”与“素质”和“能力”对立起来,一提到“知识”,就自然会把它和诸如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满堂灌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背景之下,知识成了教育实践中“极不光彩的角色”,知识成为了当前教育弊病的“罪魁祸首”,知识的掌握被弱化了,知识与整个教育的关系更是没有能够得到认真的探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却在教育领域遭遇如此困境,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教育的弊端与其说是重视知识所致,不如说是人们对知识的误解所致。“过去教育的弊端不能完全归于对掌握知识的强调,今天的教育改革也不应是弱化知识与教育的关系,而是应重新思考知识与教育的关系。”⑦

三、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

并非知识与人的所有关系都是意义关系,人有双重生命: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前者是有形的,实体的,后者是非实体性的,指向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人的生存问题的追问。因而,人的存在也具有双重性,是“实体性存在”和“意义-价值性存在”的统一,且只有后者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由此,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与人的自然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物”,即知识有助于自然生命所需的“生活资料”的获得,二是知识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人的生存,知识有助于解答人为什么要生存以及如何生存等价值问题。

意义是人所特有的,精神生命也是人区别于物的特征,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主要指知识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关系;知识与人的自然生命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物质上的功利;所以“知识的意义”并不等同于“知识的价值”,只有知识的精神价值以及对于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的价值才是知识的意义。教育寻求的知识不仅仅是局限于帮助人们获得“生存资料”,满足于物质上的功利,而应诉诸于“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获得。

四、语文教育的知识取向

在语文学科知识问题上,仅仅对知识的客观性理解容易导致工具理性主义的取向,认为知识即真理,片面强调知识的客观性。这样,语文课程知识就被当成达到某种既定课程目标的工具,知识在课程中是静止的,客观的,自足的,与人的心灵相异的,等待着人去“占有”的对象物。秉承这种知识观,语文教育就不会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不关注语文知识在个体精神成长中的价值,更不会关注知识学习过程中人对待知识的态度,这种物质上功利的获得也就是当今语文学界所指出的语文教育中对于“人文”的缺失。

然而,“人文”精神的关注或者说个体精神的关注不能理解为脱离人类文化成果的纯粹个人的“玄思妙想”,不能夸大为对知识的拒绝。从“类”的特征看,人是文化性的存在,人以自己的首创精神创造了文化,但人又形成了文化和符号的世界。从个体的生成上看,无论人有多么伟大的自我完善力,他都必须承认并超越个体的局限性。个体首先要“走出自身”,与“类”的文化对话,然后才能“回到自身”,最后达成个体精神的生成与丰满。“如果人单靠他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就不可能过真正的人生。”④

注释:

①钟启泉.“学校知识”与课程目标[J].教育研究,2000,(11).

②鲍宗豪.论无知:一个新的知识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③蔡亮.知识决定论[M].北京日报出版社,1988.

④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M].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⑤潘洪建.知识问题研究二十年:教育学的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⑥索尔蒂斯.教育与知识的概念——教育学文集·智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⑦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人教六上语文总复习教案 篇七

内容:复习汉语拼音知识。

目标:复习汉语拼音知识,并进行相关练习。重点:能辨别多音字。过程:

一、明确本节课的复习要求。

二、复习汉语拼音。

1、指名背声母,并在练习本上默写。(注意字母的占格要求)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2、投影出示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指名读,分角读,小组读)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an yin yun yuan ying 韵母:

a o e i u û ai ei ui ao ou iu ie ûe er 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3、复习字母表,掌握字母的大、小写。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三、练习:

1、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字母。

a()

q()

l()

h()y()

b()

j()

g()

2、给下列汉字加上声母或韵母,再标上声调。

j()()ou j()p()()ue()uang 敬

()uan zh()

x()z()()ou()ai 缘

3、给多音字组词:

露lîu()模 mï()兴 xÿng()lù()mú()xìng()差 chüi()扎zü()几jÿ()chü()zhü()jǐ()chà()zhà()系 jì()恶â()重chïng()xì()wù()zhîng()

4、看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chïnɡ ɡüo zhüo xiá pí juàn háo bù sōng chí()()()()()gǔ lì ɡuün shǎnɡ zhào yào chãn liâ zuün xÿn zhì zhì()()()()()

三、小结:

1、汉语拼音要加强掌握,特别是声韵母的区别,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辨别多音字要正确区别读音,以音定词。

2、抓住汉字的一些规律,辨别前后鼻音......四、作业: 补充音节。

()ÿ()ū()ì()ÿ()ì 姿 书 地 七 戏()ÿ()îng()uÿ()ÿ()ǎn 吃 从 堆 私 伞

第二课时

内容:多音多义字训练 目标:掌握常见的多音多义字 重点:掌握本册中的多音字 过程:

一、多音字(由学生自由合作,先练后讲)

1、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ã)在家和(huï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î)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â动词)别人,更不在麻将桌上叫:“和(hú)了。”

3、丧:他穿着丧(süng)服,为丧(sü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4、差:他每次出差(chü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ü)错。

5、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ü)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ü)一下。

6、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7、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ün)冕堂皇了。

8、干:穿着干(gün)净的衣服干(g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9、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10、薄:薄(bî)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ï)利多销。

11、恶:这条恶(â)狗真可恶(wǜ),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þ)心。

12、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13、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14、模:这两件瓷器模(mǘ)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ï)型做出来的。

15、舍:我真舍(shþ)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â)。

16、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17、间:他们两人之间(jiü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18、劲:球场上遇到劲(jìng)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

19、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20、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21、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

22、参:人参(shýn)苗长得参(cýn)差不齐,还让人参(ün)观吗。

23、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

24、缝:这台缝(fãng)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âng)。

25、得:你得(dþi必须)把心得(dã)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26、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风后面。

27、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2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29、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

30、称:称(châng同“秤”)杆的名称(chýng)、实物要相称(chân)

31、露:小杨刚一露(lî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32、空:有空(kî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33、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üng)肿吗?

34、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35、塞(sài)外并不闭塞(sâ),塞(süi)子塞(süi)不住漏洞。

36、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3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二、多义字 详见资料

第三课时

内容:复习生字词语。

目标:进一步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弄清字词写法及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投影出示本册部分生字词,让学生拼读,让学生说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

2、说说哪些字比较容易写错,哪些较难写,让学生数数笔画多的字。(例子见生字表中,学生易错的生字)

3、弄清下列汉字的字形结构及偏旁部首。常见字型 例子 练习

4、出下列各字的笔顺。

(例子见生字表中,学生易错的生字)练习:

1、补充词语。

()世()名()()自如 形神()()()()纸上()()有礼()()命笔 含()()放 小巧()()()不松()一本()()连()()断()()不已

五彩()()千()百()()()不断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A、自己不能控制自己。()B、形容经受很多饥饿和寒冷。()C、形容很有滋味或趣味很浓。()D、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

3、比一比,组词。

纷()荒()讶()睬()羞()

份()慌()芽()踩()差()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生字词语,同学们课后要认真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四作业:

复习生字表,练习给生字组词。

第四课时

内容: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目标: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习

1、改写句子: ⑴小明完成了作业。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②()公园里有()花。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2)朝霞把大地染得(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余音绕梁

像„„像„„(造比喻句)自豪

灿烂

5、按要求写句子(反-陈/双重否定-陈/修辞句子/扩-缩/转述句/仿写句子)详见资料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完成练习。

第六课时 内容:阅读部分

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段的方法及归纳段意。重点: 掌握分段的方法及归纳段意。难点: 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过程:

一、复习几种常见的分段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板书)

2、按时间的推移。

3、按地点的转移。

4、按材料的不同性质。

5、围绕故事的主要事件划分。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下列课文是按哪种方式分段: 1《山雨》 2《索溪峪的野》 3《老人与海鸥》 4《少年闰土》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找一篇短文,练习分段。

1、学生自由读,讨论如何分段。

2、指名分段,师生共评。

3、讨论说说给文章分段应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5、教师小结分段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四、复习归纳段意的方法。

1、找中心句或重点句。(板书)

2、找过渡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

4、串字连词。

五、练习:

1、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短文后的练习。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

六、小结:

“阅读”重点在于“读”,我们在给短文分段,概括段意时,应该把短文多读几遍,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

七、作业:

读作文选,摘录好词佳句。

第七课时 内容:阅读训练

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

2、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3、能够抓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正确、完整、明白地回答问题。重点:

1、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能够抓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正确、完整、明白地回答问题。复习难点: 1.揭示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过程:

一、复习有关知识:

1.揭示阅读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

(1)观察的顺序——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中间到两边、整体到部分;

(2)写作的顺序——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地点的变换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

(3)文章的结构安排: 总—分—总、总—分等安排材料的。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经常以这样的形式呈现:

(1).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这篇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3).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3.查阅资料训练。

查阅资料能力是对学生一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的一种能力,必须在复习中加强培养。可以通过下述步骤来培养:

第一步,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然后,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从这些资料中把符合要求的内容筛选出来。

第二步,先提出明确的要求,再指出查阅资料的渠道和书目,请学生自己去查找。第三步,只提出要求和完成的时间,由学生独立去查找。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切实有所提高。

二、阅读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ní)喃(nán)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拉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大自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仔细地读读课文,你能在文中找到许多表示声音的词。请任选五个认真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从___、____、____ 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3、读完这篇课文,你同作者一块儿走进大自然,感受美妙的声音,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在阅读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让我们知道了阅读一篇文章要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正确、完整、明白地回答问题。

四、作业: 熟读教材课文。

第八课时 内容:阅读题训练

目标:掌握一些常见的方法,提高解决阅读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方法 过程: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回顾自己所常用的方法

2、小结一般方法:如要素法,主干法......3、练习用自己掌握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总结出现的问题和快速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样+表达了什么情感)写事物的文章用(什么+怎样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联系短文理解词语

1、出示句子由学生先做

2、由学生讲方法

3、小结一般的方法:

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先搞清句子写什么

这个词语是形容什么(人/事物),(人/事物),(有什么特点/做什么)整理句子,检查

三、主观问题的回答

1、熟读短文:第一次读是略读,第二次是带问题读,最后一次是检查读

2、思路:结合短文中的语句思考,回答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 综合短文和生活实际思考,回答

3、整理语句

4、检查

四、总结本课和布置练习详见资料

第九课时

目标:进一步巩固通知、书信的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重点:使学生巩固好通知、书信的写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哪些应用文?(通知、书信)

二:你还记得“通知”的写法吗?

1、通知包括哪几部分的内容?格式怎样的?(1)第一行中间写“通知”

(2)第二行空两行写通知的正文。(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件、请谁参加、注意事项)(3)在正文的右下角写发通知的单位。

(4)发通知的单位下面注名写通知的时间。

2、练习写一份通知。

三、这学期我们还学了哪种应用文?(书信)

1、书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包括哪些内容?(称呼、正文、敬祝语、署名、日期等五项)

2、同桌交流:书信的格式。

3、汇报:(1)第一行的顶格写称呼。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

(3)正文左下角空两格写“祝你”,转行顶格写祝语。

(4)祝语右下方写写信人的名字,再下一行写日期。

4、练一练:

(1):以书信的格式把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

(2):写一封信给你远方的亲友,谈谈你近来的学习情况。

四、小结:这学期我们学了通知、书信两种应用文,同学们要巩固它们的写法,还要根据题目选材完成。

第十课时 内容:作文部分

复习目标: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要求学生写出内容具体、通顺的文章。重点:指导学生审清题目要求,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难点:培养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审题: 即把握作文题目的具体要求。

2、确定作文题目的重点。

学会确定题目的重点是审题过程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确定了题目的重点,才能更好地选取材料,突出文章的重要部分。

3、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指名说,板书: 时间、地点、人、事 起因 经过 结果

4、习作开头的方法:(1)开门见山。(2)提问式开头。

5、习作结尾的方法:

⑴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⑶抒情结尾(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敬佩之情)

6、复习本学期要求写作的几作文。a写一个人(赞扬某方面的优秀品质)b记一处景物(抓住特点表现出“美”)c写一件物品(抓住形状、特点、用途来写)d写读后感。e介绍我们的学校。f谈压岁钱的用法。

三、练习:

1、我敬佩的人。

A、要求用一件典型事例赞扬他某方面的优秀品质。B、小组内练习说话。指名说话,师生共评。

四、小结:

写作文要靠平时积累材料,多练习,多动笔,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希望大家多观察,多练习。

五、作文:

以《XXX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8.六上语文学科工作总结 篇八

1.学习本课7个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积累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初识“少年闰土”。通过闰土的语言、动作、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初识闰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2学情分析

第五组专题为“初识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相对难理解一些,但《少年闰土》的内容却贴近学生的生活,读来十分生动有趣,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写了哪四件有趣的事,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相信“大繁至简”的教学会使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

3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

2.初识闰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7个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积累词句。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初识“少年闰土”。3.初识闰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4.1.2学时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

4.1.3学时难点

初识闰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了解鲁迅,导入课题:

1.介绍鲁迅 第五组课文的主题为“初识鲁迅”,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并了解他。那么在学习之前,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师:是呀,同学们通过书籍、网络搜集资料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2.鲁迅是我国一位大文豪。在他的作品《故乡》中,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名字(板书闰土)。

3.今天的课文将带我们认识的是哪个年龄阶段的闰土呢?(板书少年)“少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学生读题少年闰土)

活动2【讲授】

二、初步通读,理清思路: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生字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和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闰土给我描述了哪些事情?

活动3【活动】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1)读词、正音(2)多音字

(3)鲁迅先生的语言文白相间,重点指导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课件练线的方法帮助理解: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2.生汇报:课文先写了“我”回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了“我”和闰土的相识相处过程,最后写“我”和闰土的离别。(师板书:回忆、相识相处、离别)活动4【讲授】

四、初识闰土

师:日盼夜盼,我终于见到闰土了,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速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1)对比练习: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去掉,和原句相比较,你发现了少年闰土有什么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农村少年。(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2.用简练的词语概括闰土的外貌特点。板书:健康 可爱

过渡: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课文,看看插图,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外貌描写能力)

(下水文:哦,这就是爹说的小少爷了!头戴瓜皮帽,长的又白又胖,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走起路来慢吞吞的。胸前挂着块小巧玲珑的玉佩,一双乌黑的眼睛充满迷茫,似乎提不起一点精神。)

5.闰土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很快和闰土成了好朋友,在相处时,闰土给“我”讲了哪些让我觉得十分稀奇的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这部分的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6.生汇报。7.师随机引导入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活动5【练习】

五、积累语言

1.师:闰土给我讲了这许多希奇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 生发言后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次读一读。描绘画面:

听了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我”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在想着“看瓜刺猹”这幅画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你能借助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讲讲吗?)2.想象画面

(1)鲁迅先生如此描述这幅画面──听录音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圆月,海边,少年,捏叉,刺猹”,请大家边读边在头脑中铺展这幅美景。(2)学生练读。

这幅画卷在“我”的心头魂牵三十年,三十年后依然是如此的清晰。下节课让我们深入地研读课文,再次感受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

活动6【作业】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抄写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活动7【活动】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回忆、相识相处、离别

健康 紫色的圆脸 雪地捕鸟

头戴小毡帽 海边拾贝

可爱 颈套银项圈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活动8【活动】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在这一个单元之中,我们主要是引导学生熟悉一个伟大的人物——鲁迅先生。而《少年闰土》是本单元中唯一一篇先生所写的文章。设计第一课时教案时我把内容定为了教学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理清课文思路。教学难点为初识闰土,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从单元导读中引出作者鲁迅,由此进入到课文后面鲁迅的资料袋,继而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从而引出课题《少年闰土》。设计意图为培养孩子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学课文前首先检查学生生字的读音及组词的情况,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半文半白的词语和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自读自悟突破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本单元要求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及句子对比的方法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有了初步印象后,我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少年闰土聪明、勇敢、健康可爱的语句,读一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入地了解闰土的特点,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仿写训练拓展延伸

引导孩子概括出闰土的特点后,贴近文本,让学生根据闰土的特点想象“我”的外貌,要求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学生因为有了学习闰土外貌特点的基础,对于此项练习有很高的兴趣,能够合理地想象,用上积累的词语。一点困惑。

本篇课文较长,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课文中哪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及段落自己体会感悟闰土的特点,教学中这方面教师“导”的痕迹过重。此外,六年级的教学需要该舍则舍,不能面面俱到,这方面今后还要加强。

课上完了,不尽入人意之处很多。我只是想着,如果能够把这一课作为课例和大家共同探讨,且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的话,这就是我的成功了。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2.通过闰土的语言、动作、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4.2.2学时重点

通过闰土的语言、动作、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4.2.3学时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出示课文插图,你们还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范读第一段。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他,去更进一步了解他。

活动2【活动】

二、学习内容,品味语言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说说课文按照顺序分别写了什么(我的回忆,我和闰土的相识相处、我和闰土的离别)。

2.在我和闰土的“相识相处”中闰土向我描述了哪四件事?

3.请你打开书,快速浏览2-16自然段,看一看四件事中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先跟着闰土一起去“看瓜刺猹”。

自己读一读9-13段,动笔画出两人对话中你认为有意思的地方,旁边可以写一写批注。(学生读课文后动笔画句子,写批注。)指名读读句子,谈谈感受。指导朗读。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请你们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看瓜刺猹的场面中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体会看瓜刺猹的有趣。教师相机指导:

a.(好奇呀)管贼吗?(太好奇了!)管贼吗?继续。

b.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声音太响了,会把猹吓跑的,那么寂静的月夜,我们要读的怎样呢?)再读。

c.“你便捏了胡叉”,这个“捏”字能换成其他动词吗?(抓、握、拿)那么从这个“捏”字你能体会出什么?(捏的动作很轻,动作重了,猹就吓跑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d.再来读,师引读:月亮地下——他不咬人吗?(担心咬人啊)再读:他不咬人吗?(太担心啦)他不咬人吗? e.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不行,刺的速度要快,再来)有胡叉呢。(生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对话,读出“希奇”的感受。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小伙伴请来,(出示插图),你知道哪个是闰土吗?为什么?(戴黑帽的是闰土,因为他边说边做动作)仔细观察,你认为闰土是怎样地说,少爷又是怎样地听?请同桌二人合作分角色朗读,加上动作,神态练习刺猹的对话。指名一两组同学反馈交流。

6.师:课文除了在这里写“月夜看瓜刺猹”,还在什么地方描写了这幅画面。(课文的开头)

再现课文插图,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看到了什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又看见了什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还看见了什么?(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猹来了,他怎么做的?(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怎样?(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一段作者描写的十分细致,你能找到哪些细节描写?(环境、对闰土的外貌、动作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少年?月夜里少年刺猹,多有意思啊,语言还那么美,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月夜的寂静以及刺猹时的惊险。(以诗的格式出示课文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能背下来吗?(以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

7.多迷人的月夜,多勇敢的少年,闰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岂止是看瓜刺猹,还有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太多太多的希奇事,用课文里的词说:闰土的心中有——无穷无尽希奇的事。这其中还有一件事作者也描写的较为详细。

指名读第6段:从这件事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中看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 出示重点语句: 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指名读,找出描写闰土捕鸟时的动作的词语。这五个动词能交换位置或是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吗?这五个动词具有它的顺序性和准确性,这就是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活动3【练习】

三、积累语言,感悟我的情感变化

8.下面让我们一起拿起书,去分享闰土心中那些希奇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先到海边捡贝壳:师引读: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闰土又对我说—— 再在潮汛来时看跳鱼儿去:师引读:我们沙地里—— 从这两件事里你又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 教学预设: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

这些精彩传神的对话,使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呈现在我们眼前。

8.那么“我”听了闰土的这些话,心里又有怎么样的感受呢?

自由读14、16段,看看你读出了什么?(喜爱、羡慕、对农村生活的向往)这段话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预设: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出示图“四角的天空”)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如果你就是这深宅大院里的少爷,你会有什么感受? 当闰土在经历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们这些少爷又在做些什么呢? 出示四件事的插图,师引导想像: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师:当闰土在海边的拾贝的时候,我。师: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师:当闰土看跳鱼儿的时候,我。

我和我的那些朋友的生活是单调的,闰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面对这样的闰土,我不禁这样感叹:啊!闰土的心里——

闰土这个新朋友他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但正月很快过去了,我和闰土这个有趣的朋友不得不分别了,这一别就是多年。

出示课文插图,师:在我离开故乡的这么多年,只要一想到闰土,我的脑海中就会忽地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来:引背课文第一段。

出示“中年闰土”图,师:当我回到故乡的那一刹那,母亲对我说:“闰土他每次到我们家来的时候,总是问起你,说很想见你一面。”中年的闰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活泼机灵的少年。老师推荐大家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去看一看中年的闰土。

活动4【作业】

四、作业

1.背诵第一段,积累并抄写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2.拓展阅读:《故乡》

活动5【活动】

五、板书

少年闰土

回忆

语言 相识相处 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外貌 离别

动作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一文,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刻划出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开篇回忆“月夜看瓜刺猹”的场面,运用了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后边又详细描写了闰土向我描述“看瓜刺猹”的过程,可见这幅画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闰土的语言、动作、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文中通过闰土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对比“我”的生活的无趣,因此教学难点设定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课文的开篇即是作者记忆中闰土“月夜看瓜刺猹”的场景,后边又详细地描写闰土给我描述如何“刺猹”。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看瓜刺猹”这部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悟。这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请你们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看瓜刺猹的场面中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体会看瓜刺猹的有趣。a.(好奇呀)管贼吗?(太好奇了!)管贼吗?继续。

b.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声音太响了,会把猹吓跑的,那么寂静的月夜,我们要读的怎样呢?)再读。

c.“你便捏了胡叉”,这个“捏”字能换成其他动词吗?(抓、握、拿)那么从这个“捏”字你能体会出什么?(捏的动作很轻,动作重了,猹就吓跑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d.再来读,师引读:月亮地下——他不咬人吗?(担心咬人啊)再读:他不咬人吗?(太担心啦)他不咬人吗?

e.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不行,刺的速度要快,再来)有胡叉呢。(生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师生合作朗读这部分对话,读出“希奇”的感受。

下面我们把这两个小伙伴请来,(出示插图),你知道哪个是闰土吗?为什么?(戴黑帽的是闰土,因为他边说边做动作)仔细观察,你认为闰土是怎样地说,少爷又是怎样地听?请同桌二人合作分角色朗读,加上动作,神态练习刺猹的对话。

在这部分的朗读训练及词句的训练中,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动作,一遍一遍地朗读,直到最后入情入境,带着动作神态进行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学生既感受到了“看瓜刺猹”的有趣,又在朗读中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与巧妙。

在学习“雪地捕鸟”中,学生有了学习“看瓜刺猹”的基础,让学生先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其次找出描写闰土捕鸟的一系列的动词,一遍又一遍的引导朗读,在学生反复品读之后,利用几个动词把事件串连起来,体会动词运用的顺序性和准确性。《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了语言还要会运用,请同学也说几句话,用上一连串的动词。学生说的话虽然简单,但能看出来他们有运用动词的意识,语言训练得到了发展。

上一篇: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下一篇:地推活动游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