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

2024-07-28

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精选15篇)

1.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一

今天,天气晴朗,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秋天。

我看到了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飞,领头的大雁“呱呱”叫着好像在说:“大家快飞,冬天快要来了,我们快飞到南方去。”

我们来到田野里,我发现高粱红了,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火把;玉米像穿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还有大豆、水稻......

我们又来到了果园里,苹果红红的,像小朋友们漂亮的脸蛋;梨子像一个个小铃铛,挂在树梢;柿子像一个个的小灯笼,你挤我碰,等着人们来采摘。

我们又来到了山间,啊!山间红红的枫叶,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又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飘来飘去,还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找到了秋天。

2.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二

一、收集材料, 让学生有话可写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东西可写, 搜肠刮肚也挤不出点东西来, 正如俗话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 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少, 生活素材过于单薄, 要写好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这些客观因素的束缚, 促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多想些办法进行教学。

首先, 积累材料, 让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撷取, 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如三年级上册课文园地一, 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教学中, 我结合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煮面条、和小伙伴捉迷藏、画图画……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 我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喜爱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记录下来。我就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要求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写, 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充实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习作训练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体悟, 启迪学生捕捉文思,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要时常带领学生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 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感受。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一, 写家乡的景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是到处存在的, 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在习作前, 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公园、景区……游玩, 用相机、小册记下自己觉得美的景物。因为有家长的指点, 学生的观察显得有目的性。当然, 作为老师, 我也没闲着, 用相机拍摄、录制景物, 再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 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素材, 又有课件的辅助, 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就下笔如有神了。这样, 既可避免作文课的单调、枯燥, 又能使学生逐步做到“我手写我口”。既让学生积累了素材,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发展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二、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现在的小学生, 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阅历较为浅薄, 看问题较为片面, 缺乏深思熟虑, 遇事总是争强好胜, 决不服输, 你好我要比你棒, 于是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树立典型, 设立展示台, 印发优秀习作, 借助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作文教学中, 每一次写完作文, 我都会让学生互相传阅讨论, 组织学生点评, 从中推荐一些作文, 让他们认真抄写并贴在展示台上。由同学先评, 好的作文要写出简单的评语,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 写一写评论, 大多学生从习作者字写得怎么样、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去谈, 但也有些学生涉及其他内容。据此, 我再作详细评讲, 肯定他们的成绩, 于是, 好的作文就这样被学生基本确立了, 习作被选的学生很高兴, 他们看到展示台上有自己的习作, 心里增加了自豪感。没被选上的学生, 先是羡慕, 后来也想上榜, 那种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学生都盼望着上作文课。可见, 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 这条路径是可取的。

三、参与生活、阅读, 扩大写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单调的, 几乎是“两点一线”, 生活在这种封闭的圈子里, 是激发不出学生的写作热情的。三年级下册课文园地五, 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在习作教学前, 我就引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 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还让学生从《智慧背囊》中找出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做好摘录, 让学生把相关的素材读给父母听, 并请父母提出意见。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教学中, 我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和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大部分学生都能把事件有条理、具体地写出来。有的学生还想到爸爸妈妈每天要上班, 回家要做这么多的家务, 还要关心爱护自己, 是多么辛苦啊。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 帮做家务,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正是从亲身的体验中去获得这一感受的。可见, 引导学生五官开放, 心怀激荡地感受, 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 从而来丰富感受, 强化感受,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教写作文就如同教做一道好菜, 必须有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用餐人的喜好和菜色的属性有所了解之后, 再按照各种材料的入锅先后顺序和时间控制, 最后再加以装盘, 才能做出一道精致味美的好菜。总之, 作文教学要积极、有序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培养他们善于体悟自己天真心灵中激起的波澜和吹皱的涟漪, 捕捉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的跳动, 激发起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3.迷人的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三

秋天的公园芬芳迷人,一阵淡淡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那香味真是沁人心脾,我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公园里。啊,原来是美丽的桂花,桂花树非常矮,像一把小小的雨伞,一簇簇花瓣躲在绿叶中,多像调皮的小星星在眨着眼睛,非常可爱。这时一阵风吹过,桂花的香味就更加浓郁,非常令人陶醉。

公园里菊花都非常好看,黄黄的菊花都包裹在一起,你看多像黄黄的绒球。白色的菊花都伸展开了花瓣向四周散去,好像怒放的烟花一样美丽。紫红色的菊花也就更美了,它们好像一朵朵小太阳,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好像在讲小秘密呢!

枫树那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飘来了秋天的凉爽,那火红的叶子让我不自觉地背出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远远望去,我看见了梧桐树那金色的叶子闪闪发光,就像黄金一样珍贵。

秋天的庄稼真是热闹非凡了,那金色的稻子弯下了腰,微风一吹,便翻起层层波纹。还有棉花,雪白雪白的就像棉花糖一样。我最喜爱的农作物是玉米,那成熟的玉米张开小嘴开心的笑了。这时农民伯伯从果园里喜气洋洋地走了出来,原来农民伯伯收获了许多水果,有香橙,有葡萄,还有柿子。

4.迷人的秋天三年级作文 篇四

我来到了果园,看到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圆,好像一个个小姑娘羞红了脸,果香扑鼻。梨树上结满了黄澄澄的梨,好像一个个小葫芦挂在树枝上。柿子树上结满了金黄金黄的柿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好像在窃窃私语,远远望去,好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果园里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我又来到公园里,树叶有的变红了,有的变黄了,还有的变成了半红半绿。一阵秋风吹过,就会听见树叶“沙沙”的声音,接着纷纷飘落,好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引人注目的是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好像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还有银杏的叶子,金黄金黄的,好像一把把打开的折扇。秋天的落叶多姿多彩!

5.迷人的夏天三年级作文 篇五

一年四季彷彿广大的舞台,春夏秋冬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春,是害羞内向的白雪公主;夏,是热情温暖的小红帽;秋,是忧郁的灰姑娘;而冬,是冷漠可怕的大野狼。其中,我对热情的夏,有一份挡不住的感触;夏有如一块大磁铁深深的令我着迷……

夏,也像一位大方的少女,和太阳弟弟一同给我一个“滚烫”的拥抱。每到夏天的早晨我总喜爱拿着清凉可口的冰棒、提着小巧可爱的水桶,往滔滔波浪中前进,接受海热情的洗礼,即使再炎热我也甘之如饴!夏天的夜晚,虫声唧唧,任何虫鸣鸟叫都听得一清二楚,一刻也不停止。微风徐徐,轻轻的和枝繁叶茂的大树打交道, 发出“沙!沙!沙!”的清脆声响,有如在草原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蝗虫唱歌、蜘蛛打鼓、青蛙敲锣,热闹滚滚,令我叹为观止、意犹未尽。

夏,真的深深令我着迷,有冰棒吃、有水可玩,还有向日葵的陪伴,令我感到心旷神怡,也为我暗淡无光的生活增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让我神清气爽,精神更好呢!

6.关于三年级作文的几点想法 篇六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写第一篇习作《秋天》, 年级老师集体出动搜集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图片, 并且积极响应学校推门听课的倡议, 互相听, 再研讨,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观对身边的田野、公园、校园等地方进行观察, 发现秋天的特色。并通过学生间交流, 写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具体描写

1.重视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学会具体描写的。积累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又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活动。在学习课文时遇到典型的、描写生动的段落, 即使教参不要求也应该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 我个人比较青睐记读书笔记, 不仅要摘抄重点词语、段落, 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进一步培养并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 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描述和表达。

2.重视讲评

学生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写得不具体、不生动, 只是知道字数凑不够。我就找一些典型习作, 一句一句请同学帮助修改。比如《我眼中的秋天》这篇习作, 很多学生这样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的玉米, 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葡萄, 有海棠。虽然抓住了秋的特点, 就是描写不生动。而且三年级孩子通常都是用一两句话就把想说的都罗列一遍, 就算写完了。那么, 就把这两句话拿出来, 让孩子们好好商量商量, 怎么能写得具体。要舍得花时间, 哪怕一节课就写好这两句话, 那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们知道要像课文中描写的葡萄一样细致, 把色、香、态都写清楚了, 知道要运用修辞方法才会生动了, 知道什么叫具体了, 以后描写事物就不费劲儿。

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的情感丰富与否我觉得在于平常的阅读教学。只有他咬文嚼字品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和情感, 才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恰当表达, 而如果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多注重字词、知识性习题的训练, 而忽视品析过程,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会麻木不仁, 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 哪能写出多少好文章呢?所以,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其功效虽然不能立竿见影, 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7.迷人的春天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七

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叫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去玩。到了外婆家,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看,那高大的杨树,树叶变绿了,非常茂盛,粗壮的身子,就像一位位保护我们家园的卫士似的。

我们来到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一群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还有一些小鱼跳出河面好像在跳舞呢!

走上大桥,往桥下望去,只见一位位农民伯伯在努力在干活,为了让我们能有香喷喷的米饭吃,他们真辛苦啊!

在春天的大自然中,我感到了无比振奋。小草告诉我要努力向上,花儿告诉我要珍惜春光,大树告诉我要脚踏实地,小鸟告诉我要学好本领,展翅高飞。

8.三年级写景作文:迷人的秋天 篇八

你瞧,远处那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水稻多像一块金黄色的地毯,又像谁撒了一地金子。我想:谁这么有钱呢?走近一看,一粒粒稻子胀得鼓鼓的,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压得弯弯的。看着一片片金黄的水稻,我想到了庄稼是农民伯伯好不容易种出来的,以后我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

稻田右边是一片菜地。菜地里有南瓜、丝瓜和豆角。你看,橙黄的南瓜多像一个个大大的车轮。看着一个个圆圆的南瓜,我马上想到了万圣节,又想到了我最喜欢吃的南瓜饼。丝瓜和豆角长长的,挂在架上,好像在比赛谁长得最长。

远处飘来一阵阵香味?香味哪里来的呢?哦,原来前面不远处有座果园。果园里种着梨和杨桃。黄澄澄的梨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个金黄的灯笼。杨桃挂在枝上,像星星,又像五角星。风一吹,果子你碰我挤,好像在说:“我熟了,快来摘我吧。”

9.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九

一、重新确立一种意识——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

一位三年级作文阅卷教师,他的阅卷标准有两个:(1)看开头和结尾;(2)看篇幅的长短。凡是篇幅长一点的,作文分相应的高一点。其实这位教师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作文的优劣不在于篇幅的长短,更不应该用篇幅的长短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属作文的启蒙阶段,本人觉得: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应姓“小”。

说到三年级的作文应姓“小”,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不应从篇幅上去苛求学生,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少,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根本写不出长篇大论之作。(2)要看内容,一些繁杂的细节、深奥的议论,三年级学生是写不出的,只要他们能写出几句通顺、上下连贯的话就足矣。(3)让学生自由地去写,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开放式作文。

二、适当地从童话作文开始

“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喜欢去做。那么,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我们何不从童话作文开始呢?

如何从童话作文开始呢?从幼儿到三年级,学生积累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把印象最深刻的童话故事讲出来、写出来。对于这样的作文,他们一定写得不错。等他们会写这样的作文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等再过一个阶段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组事物编写童话故事或根据课文内容编童话故事。例如,小语第六册的作文要求就是根据一组音响编童话故事;学完《猪八戒吃西瓜》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猪八戒第二次吃西瓜》。

只要学生能多写多练,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文的方法,提高写作文的能力。童话作文起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范”,就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涉世浅,教他们写作文,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范文,对他们来说,将是最直观、最简单的方法。在三年级阶段,范文引路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范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所写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忌把与学生无关的话题带进作文。(2)叙述语言必须“儿童化”。教师是成人,他们的语言一般都有深奥、丰富、生动的特点,对于范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显得幼稚、简单、生动,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儿童的生活。绝对不能出现让学生无法理解的字、词。(3)范文篇幅要短,只要把事情写清楚就可以了,切忌长篇大论。

10.小学三年级迷人的春天作文 篇十

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有迎春花、桃花和宝石花……我最喜欢的就是宝石花。它是一种热带植物,每年春季,宝石花就会开出五角星似的花。花蕊带点黄色,花瓣尖尖的,缀有点红斑,色泽虽然不鲜艳。叶子也十分逗人喜爱,米黄带点灰色的叶子上带着白色的沫,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厚实、饱满。

最讨人喜爱的就是山坡上的桃树了。一棵棵树上的桃花仿佛一颗颗钻石,镶嵌在树叶之中。阳光下,桃花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天飞舞,好像下了一场奇妙的“太阳雪”,那小点儿的桃花就像一朵朵雪花,大点儿的桃花仿佛圣诞老人送给小朋友的棉花糖。一整微风吹来,桃花落的更多了,一会儿飘进花丛中成了粉红色的小蝴蝶;一会儿飘在小姑娘的头发上,变成了粉红色小蝴蝶结。

令人惊奇的还有山脚下那一大片含羞草,他们有一根细细的绿杆子,轻巧地向外展着枝叶,显示出一副妩媚的神态来,只要你轻轻的碰一下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立马合拢身体,但过了一会儿,他又会顽皮地抬起头来。

11.小学三年级迷人的春天作文 篇十一

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满地的野花开了,都能在家里闻到花香;小草们也探出了头,植物都冒出了绿绿的新芽,就连咱们家的那棵死气沉沉大樱桃树,竟也有了一丝生机!清晨,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将我从床上喊起,直接代替了闹钟;早上可以看到老人在跳着健身操,打着太极拳,小孩们在三五成群嬉戏玩耍;我则会跟着家人亲戚们去堤边玩,去接近接近大自然也算是劳逸结合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可以去大堤的另一边采集泥蒿和地菜,用来包饺子和炒菜吃。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大家已从悠闲的寒假生活中撤了出来,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大人们从过年的喜庆中撤了出来,进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上去,我也不能落下脚步,紧紧的跟上去,进入毕业班,进入到这美好的春天当中来。

12.论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启蒙教学 篇十二

我们布置的第一篇英语作文, 题目是《苹果》。纵观全班学生的作文, 归结起来可以为三句话: 苹果的外形是圆圆的, 苹果的颜色是红红的, 苹果的味道是甜甜的。个别学生写了这样一句: 苹果看起来像婴儿的脸。 ( An apple looks like a babys face. ) 这个句型学生写不出, 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有的人认为, 这太简单了, 不是作文。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 这就是作文, 因为它符合英语作文的要求。

首先, 它有题目。有题目就有要求和限制。作文只能写苹果以及与苹果相关的事, 如果离开苹果写梨子、桃子等等, 就是离题了。其次, 它有具体的内容。内容涵盖了三个方面, 苹果的外形, 苹果的颜色, 苹果的味道。这就实实在在地表现了苹果的自然属性。第三, 它有写作特色。这种写作特色也许不是学生的着意刻划, 而是无意中形成。这三句话是并列的, 形成排比关系。而个别学生的一句话, 用了比喻手法。当然, 这种作文, 准确地说, 是英语启蒙作文。

在英语作文启蒙教学过程中, 我们主要强调两点。

第一, 作文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老师而言。老师在作文命题中, 一定要考虑, 这个题目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相关, 学生们是否直接在生活中接触、感受、经历过, 或者是从书本、电视、网络中间接获取过。如小伙伴、小白兔、文具盒、我的英语老师等题目, 切合学生生活, 学生有内容可写。如果老师出的题目离开了学生们的生活, 其结果就是, 老师的题目远离学生实际, 学生的作文必然远离老师的题目。

第二,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 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为什么要求学生写作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根据目前中学生写母语作文情况的调查, 我们知道, 有一部分中学生在写母语作文时, 名人的话会讲, 明星的话也会讲, 就是不会讲自己的话, 即不会用自己的话写作文, 而是讲一些假话、空话、大话。更有甚者, 抄袭拼凑别人的文章, 成为自己的作文。以上这些作文根本谈不上是好作文, 只能是不及格的差作文。针对这种情况, 中学提出母语作文教学要返朴归真, 要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表情达意, 用自己的话写作文。母语作文与英语作文有不同之处, 也有相同点, 它们在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作文上是相通的。教师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写作文习惯, 不管学生是用朴实的或者华丽的语言, 只要是自己的语言, 就是好的, 就是对的, 就应该肯定, 予以坚持。《苹果》一文, 学生们用朴素的语言表现了从视觉、味觉、感觉等方面对苹果的认识, 这是正确的。决不允许学生们在作文中出现不会讲自己话的现象。当然, 自己的语言是要逐步锤炼的, 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学生从小养成了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文的良好风气, 再过若干年, 中学生的母语作文也会发生质的变化。

要写出真情实感, 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文如其人,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 作文也要有特点。不可否认, 启蒙的英语作文在开始训练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作文的共性比较多, 随着练习的逐步深入, 共性越来越少, 个性愈来愈多。老师布置《书包》这一作文时, 有的同学说, 书包装满了书, 也装满了知识。有的同学说, 我喜欢书包, 他是我的好朋友。有的同学说, 书包太重, 我的学习负担太重, 如此等等。无不体现了学生作文的特色。学生们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写出来了。

当然, 要想作文写得有特色, 有个性, 并非易事。只有学生们开启自己的思路, 仔细琢磨, 反复推敲, 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 老师改作文, 不仅要写评语, 用笔改, 还要与每个学生进行面批, 与学生面对面地说出你对其作文的评判。引导学生如何认识事物, 如何深入分析事物, 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怎样写出自己的心声。这两种批改作文的方法, 都要求教师不但要“身”入同学的作文, 还要“心”入学生的作文, 才能对学生的作文起到好效果。

13.迷人的苏梅岛三年级作文 篇十三

当我们宁波还是大雪纷飞的时候,我们一家已经来到了泰国苏梅岛。当飞机降落在机场,满目皆是鲜花盛开,各种热带鲜花竞相开放,空气中溢满了花香,这里号称“最美机场“。

泰国的美食令人驻足,苏梅岛的饕餮盛宴更是令我留连忘返。最令我心仪的是一种叫“mangorice”(芒果饭)的美食。那是用泰国糯米和芒果做成的,晶莹的.泰国糯米蒸熟后,在上面浇上椰汁,然后切上新鲜的芒果。我先吃一口那飘着浓浓米香的米饭,啊!糯糯的米饭中夹着淡淡的椰香,椰汁的水分好像瞬间从米饭中迸发出来,再将一块芒果放入口中,一嚼下去,芒果那甜甜的果汁又融入进来,糯香甜三种味道完美融合,我的味蕾似乎开始跳起了舞,好好吃呀。当地的菠萝饭也别具特色,将菠萝里面的果肉去尽铺上蕉叶当做容器,然后将鲜虾等小海鲜及菠萝块放上泰国特有的料理翻炒熟再放入菠萝容器,哇,果香米香海鲜的香味喷薄欲出呀。当地的美食太多了,数不胜数。

除了美食,最吸引我的就是那里梦境般的沙滩了,“chawenbeach”(恰文沙滩),沙滩绵延4公里,沙质细腻海水温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海水远看是蓝色的,慢慢的变浅,到海边是海水已经变成了透明。那沙子是白色的,白色的沙子细腻地像砂糖,踩在上面暖暖得软软得很是舒服。我们迫不及待地坐在沙滩上堆起了沙堡,那里的沙子很细腻,所以只要加些水就能塑型,妈妈居然还用沙子做成了球。我则用沙子建造起了一座小城堡,还挖出了个地道。在沙滩上我从日出玩耍到了日落,直到夕阳沉入海里,才恋恋不舍地回酒店。

14.迷人的春天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十四

春天的景色美丽迷人。地上开满了花,紫色的紫荆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这些花颜色鲜艳,五彩缤纷。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鸭子第一个跳进水里,嬉戏玩耍,正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有的跟伙伴比赛游泳,有的和伙伴玩捉迷藏,还有的悠闲的在水底“散步”呢!

河岸边,一棵棵杨树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柳条仿佛就是姑娘的长发,又好像是古人用的丝绸,真是“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抬起头,你可以看见淡蓝色的蓝天,形态各异的白云,有的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白兔,有的像一条威武的神龙,还有的像一条跃出水面的鲤鱼。

各种景色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一些候鸟从南方归来,为春光又增添了许多生趣。

15.迷人的家乡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十五

何谓“留心”?下面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能较好地诠释“留心”的内涵。“谁知道新校门上的校名涂的是什么颜色?”在新校门使用将近一年的时候, 这个毫无知识含量的问题竟然问倒了在场的老师。而笔者本人, 在重新去实地确认之前, 也无法在脑海中找到印象:是什么字体?是何种颜色?有多大?刻在怎么样的大理石上?……这现象就是不“留心”。这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学明明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却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写, 写不具体———那就是因为他们不“留心”。古人云:“画竹,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同样的道理, 习作也必先通过观察获取大量的感性表象, 使有东西可表达。因此, 要能“乐于表达”, 必先要“留心”。

受年龄所限, 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 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 使许多生动有趣的素材错失眼前。那么如何使学生“留心”呢?

一、借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引导学生留意各个生活场景, 学会“留心”

笔者曾对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作了分析, 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三字表达现象:去公园是“好玩来”, 去参加生日会是“好开心”, 品尝美味是“真好吃”, 去世博是“人多来”……由此可以看出,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但就是表达不具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观察目的性低, 一般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 往往是怀着看热闹、找好玩的心理去关注事物, 观察事物时凌乱、笼统、不细心, 看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停留在表面, 感受不深, 容易忘记, 于是就产生上述现象。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 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 观察目的越明确, 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 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 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笔者的做法是在课文中寻找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点, 就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 与学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人生体验的片段作为联系点, 利用这些片段让学生尝试应用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带着具体观察任务去留心生活, 留心身边的人情物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中, 作者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描写, 突出了安静, 表现出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如《槐乡的孩子》中, “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 是对八月炎热的天气的生动描写, 也衬托出了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安静”“炎热”的场面生活中比比皆是, 却是学生未曾留心过的。这就是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 在学习课文后, 笔者让学生在生活中由点及面全方位寻找“安静”“炎热”的场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 至少要用三个方面来表现“安静”“炎热”, 鼓励他们去不同的场合观察, 尽可能多写几个片段。如有一位同学通过两天的观察, 写了三个反映“炎热”的片段:家人吃晚饭的情景, 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口等孩子时是如何面对炎热, 阳光体育活动后同学是怎么样的。如一位同学写得特别好:“今天真热。阳光体育活动结束后, 我们回到教室, 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四台大电扇都开到最大, 我们觉得还是不够, 纷纷拿起胸前的校牌扇个不停, 有的同学直奔饮水机, ‘咕咚, 咕咚’喝了个饱, 老师热得脸上的汗直往下流, 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我们都不怕热, 还是照常认真地上课。”对全班同学习作的片段进行整体分析, 笔者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明确观察任务后, 观察面宽广了很多, 能去不同的地点, 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不同的群体。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后, 笔者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一些词语, 如热闹、寒冷、快乐、幸福等等, 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场面, 通过细心观察再进行表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几个典型的句子, 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真清啊, 清得……, 真绿啊……”《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而……时而……时而……”这些句子的仿写练习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先观察后仿写。观察前, 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去哪些场合, 观察哪些人、事、物?观察后, 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难, 不会依样画葫芦简单机械地仿造句子, 语言不再干巴巴的, 内容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仿写跟“造句”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以多方位的观察为基础, 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场景, 因此学生所写的句子才不僵硬, 不呆板。

随着学业的推进, 他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片段, 跟随着名人名家的脚步, 慢慢熟练各种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 同时尝试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最终将各种观察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了然于心, 得心应手地使用。

二、借别人的观察成果,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 坚持“留心”

如果说上述方法是突击性的、风暴式的训练方式, 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绵绵流长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训练方式。那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习惯, 时时处处“留心周围事物”的训练方式。

我国学者丁祖荫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研究, 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即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此阶段学生观察的顺序性也有较大发展, 一般能系统地观察, 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 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 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 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因此, 小学第二学段是激发观察兴趣和培养持续观察能力的一个最佳时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好些课文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第一组中《金色的草地》、第三组中的《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第四组中的《花钟》《蜜蜂》等课文都在告诉学生一些观察方法, 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 勤于观察, 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秘密。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发现”之趣、“发现”之了不起, 从而激励学生以课文作者为榜样, 处处做个有心人, 能像作者一样发现美, 发现秘密, 享受快乐。在学生实践之前, 笔者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大量从实地拍来的图片, 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到处是美, 到处是秘密, 只等大家去发现。校园里, 每逢连日雨天, 就会出现大量的地衣, 操场上, 跑道上, 花坛里, 草丛中, 到处都是, 天一放晴就不见了;樟树那一颗颗紫色的种子, 像极了奶茶里的珍珠;落霜了, 抬眼可见田野里一片白色, 蹲下去却能发现枯草丛中的那点嫩绿更能感人;落光了叶子的桑枝, 每个叶芽呼之欲出时充满了生机……为了方便指导和鼓励个性化的发现, 笔者将观察任务分成共性和个性两种。共性的观察任务是选择校园中的一些事物, 要求人人都去观察同一事物, 并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比一比谁有一双大眼睛观察得更仔细。个性化的观察任务是, 除了老师提示的事物, 你还有什么发现, 比一比谁有一双慧眼发现的秘密更多。另外,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蜜蜂》《花钟》《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 这些有趣的发现、美的感受都是源自于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与热爱。

以学生优秀观察习作为例, 用评价作导向, 在评价中表扬优秀,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观察指导中, 不能只局限于表象, 要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联想、归类等方法, 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除了在观察训练中不断提高要求外, 笔者更注重的是平时导向性的评价, 不着痕迹地指引学生走向所希望的方向,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边观察边想象, 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 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一些特殊来, 看出一些新东西来, 写出个性来。

如前面写到学生去观察校门口放学时的情境, 有位学生在段尾加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结:“奶奶真辛苦啊, 每天都要冒着炎热来接我。”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 先表扬这位同学一番:“××同学真会观察, 在大家只看到家长很热的时候, 他已经看到了奶奶的辛苦, ××同学, 你今后可要对奶奶好一点!老师让大家去校门口观察, 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家长们的辛苦。××同学有一双灵敏的眼睛,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接着出示第二位同学的一段话:“有个同学出了校门就去买零食。他的奶奶找得快要哭了, 急得她拿起三轮车上的脏毛巾就擦汗, 把自己擦成了一个大花脸还不知道。”然后引发思考, 让同学们对此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最后让同学们在自己习作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再现画面, 捕捉细节, 突现重点, 强化“留心”

小朋友的观察往往比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 而且受思维能力的限制, 他们无法清晰有效地再现画面, 给他们的表达带来难度。照片、录像、录音可以将一闪即逝的现象永久保存, 可以放大细节、筛选内容, 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使原本模糊、无序的画面清晰化、条理化。

人物活动、语言的描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虽然亲身经历, 但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太多, 他们的观察总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现象纷扰, 影响画面的再现, 写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 没有头绪。此时我们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一些活动画面, 或者从影片中剪辑一些片段, 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我们来看《金色的草地》和《槐乡的孩子》中的两个片段, 前者是对弟兄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描述, 后者描写了槐乡的孩子去采槐米的场面。两个片段有个共同之处, 都是分两部分写:《金色的草地》中先写哥哥怎么吹, 再写弟弟假装打哈欠把花朝哥哥吹;《槐乡的孩子》中是先介绍男孩子削槐米, 再介绍女孩子如何配合。两个片段层次清楚, 生动有趣。笔者根据以上两个片段的观察方法, 选取了几个录像片段,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将复杂的画面提炼成两部分。通过多次练习后, 逐步将观察和表达指向更复杂一些的活动场面, 指向现实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引号的一般用法, 借助录像、录音片段进行练习, 效果更好。在以往的练习中, 笔者往往只是提供一些文字性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进行引号用法练习, 练习将提示语放在句子的不用位置。练习中发现, 三种方法的引用非常生硬机械, 特别是将提示语放在中间, 大部分只是硬生生地将一句长话分成两半, 中间放进提示语。借助录像后, 让练习结合具体的语境, 指导变得实际而有效:如果说话时, 中间有动作或者神情变化的, 提示语宜放中间;如说话之前有动作表情的, 提示语宜放前面;而对话时, 接话很快的, 提示语可以考虑放在后面。

四、建立展示平台, 拓展读者群, 乐于“留心”

陶一本在《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中提到:“作文是一种交流, 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 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 即读者。”学生的文章缺少的就是阅读对象, 一直以来是为教师而写, 为作业而写。我们曾通过创办班级小报, 把学生的作品以推荐到学校或者杂志社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还远远不够, 班级小报的读者仅限于本班同学, 发表作品也毕竟是少数, 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作文打印成册发放, 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大的读者群, 在这个读者群里首先是同班同学, 我们可以把同学的优秀作文当成课文一样学习, 进行圈圈画画, 说说评评, 同学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成长, 而且同学间有着共同的话语和想法, 更能借鉴学习;其次是老师, 老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 更是阅读者, 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学生的作文, 只要有亮点就值得表扬;第三是父母, 亲子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步, 同样也能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第四是亲戚朋友、其他班的学生和社会。在读者群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习作带来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快乐, 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 激发写作的欲望, 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正如张化万老师说的:“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 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懂得写作文的意义, 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留心”生活。

在要求学生多写观察日记的同时, 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有心人, 随时用相机记录周围的事物, 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随时用笔或者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新奇有趣或者搞不懂的现象, 拿到学校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对学生是提醒, 是熏陶, 是鼓励。

上一篇:课题研究活动方案下一篇:军训心得体会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