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文化

2024-07-04

中国电影文化(8篇)

1.中国电影文化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积淀,它是由多种思想、众多学派构成的庞大体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预争鸣的百家中,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等主要思想学派,这些学说和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来观照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虽然它至今仍然包涵着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可贵部份,如强调“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以“有教无类”为博大宗旨,“诲人不倦”、“因才施教”为基本方法,“学而不厌”、“教学相长”、学思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政者正也”、正身正人、“修己安人”为基本方法,表现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社会管理思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华,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加以弘扬的。

当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基本倾向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具有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一面,也有相抵牾的一面。我们只有去其糟粕而发扬其精华,才能创造出我们更新更美好的文化。我们在深入批判“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部份,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更要有世界眼光。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管是第三世界的还是发达国家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现代的,凡是人类创造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都要积极地了解、介绍、学习、借鉴。

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考虑和科学的构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有机的文化整合,通过融合、提炼、升华与再创造,使之发生质变,逐步地建构起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历史已经表明,中国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并不以“国粹派”和“西化派”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按照现实社会的需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它既非照搬传统的老一套,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以中西文化优长互补、结合交融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先进因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2.中国电影文化 篇二

我们都知道技术含量低的东西附加值就低, 比如说纺织业, 而在中国恰恰就是纺织业最为盛行, 不得不说在以前纺织业不光可以创汇而且可以提供大量就业, 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发展还是稳定社会安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中国制造”这个口号就是中国纺织业为中国企业打下来的。然而无论纺织业有着多么辉煌的过去, 现在还是势不可挡的衰落了, 原因无二, 技术含量低。所有新兴发展中国家都已纺织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逼迫原本利润低廉的中国纺织业进一步压缩价格, 而压缩的价格又逼迫企业压缩成本以盈利,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原材料价格一定的情况下, 最后受损的还是纺织工人。举个列子, 在2005年巴黎举行的“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上, 时任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给在场的法国企业家算了一笔账, 由于中国出口纺织品利润较低, 中国出口约8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空客380——8亿∶1!

问题出现了, 同样是法国, 同样是服装纺织业, 法国的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品而被世人所称赞与欢迎, 法国的时装也在世界服装奢侈品中独占鳌头, 一件CHANAL的时装售价1000欧以上, 折合人民币一万多元, 同样是一件衣服, 为什么中国制造与法国高档时装有那么大的区别?原因的根本就是文化,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 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 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碰撞, 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宗教习俗, 这些差异导致了更多政治经济上的区分, 比如说在俄罗斯再受欢迎的伏特加也不可能在阿拉伯国家出售, 同样在欧洲普通的超市你也不可能买到中国的调味料。而联通各个不同国家人民日常生活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贸易, 以及贸易中的商品。因此鲁迅说的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起到了向导, 指示作用。独有的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可以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给产品在无形中提高内在价值, 提升品牌价值。

在欧美, 一个品牌除了优质以外, 必定有着一段刻骨铭心, 源远流长的品牌历史以及妇孺皆知的企业文化, 甚至文化本身也可以作为商品。美国好莱坞的电影, 日本的动漫游戏, 欧洲的奢侈品, 都不在是单纯的商品, 而是与文化捆绑, 以一种新的模式出现。因此, 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其独有的品牌文化, 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的被世界市场所接受。

所以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上的创造, 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提高品牌价值, 提高全球知名度, 由低文化内在附加值生产到高文化内在附加值的生产。

日本的丰田在进入美国的时候曾遇到重重困难, 当时的美国人因所处的时代所以分外自信与骄傲, 那时候美国人心目中完美的车有3大特点:大气, 宽阔, 高耗油。而来自东方的丰田有着东方文化的普遍特点:精致, 内在, 节俭, 家庭。而在这种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难以被美国人所接受的, 所以丰田以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品牌企业文化推广策略, 慢慢的改变这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美国学生参观丰田在美国的工厂, 每年都有丰田赞助的日本文化展在美国巡展, 每年丰田都不遗余力的支持者日本本土文化与自其企业品牌文化的输出, 正是这种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 与风靡世界的日本文化。而现观中国, 我们难以找到这样的例子, 联想收购IBM的笔记本电脑业务, 拥有了其全球销售与售后服务平台, 但是联想自己的品牌却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就是因为没有相映的知名品牌效应, 收购的IBM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的品牌文化归根结底还是IBM的, 还是美国的, 所以没有人会留心这个中国东家的产品, 这也导致联想产品难以突进国际市场。

而提及文化, 特别是中国文化, 可以说这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中国文化连绵5000年, 在这其中有多文化理念, 传说故事, 历史名人, 箴言可以引进中国制造里。拥有这些独有的文化的中国产品与中国独有的文化相映成章, 使中国文化具体化, 使中国制造深刻化, 用东西方人所对中国文化好奇的特点为切入点, 让本已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真正的深入人心, 为世人所接受所追捧。

参考文献

[1]魏凤.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何立, 凌文辁.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创建有效的组织文化[J]企业经济, 2003, (11) .

3.中国电影文化 篇三

一、 美国电影的华人文化歧视

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来看,美国与中国都相距甚远,中国始终是那个神秘、遥远而又难以理喻的古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电影始终以自己的想象,构筑着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人物形象,总体来看,这些人物形象是负面、扭曲、极端的,充分彰显了美国的文化歧视。

(一)愚昧无知的形象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可是在传统美国电影里,中国长期被看成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这里的人民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过着悲惨的生活。例如,《庭院里的女人》中,中国人愚昧无知,传教士安德鲁如救世主降临,拯救了康太太、吴太太等的生命;《末代皇帝》中的溥仪只是一个傀儡,老师庄士敦用西方先进的思想开启了他的眼界;《太阳帝国》里老乞丐总是用破碗敲着地面,祈求吉米一家的施舍和挽救。这些电影极力渲染愚昧、麻木、迷信、落后的中国人形象,鼓吹西方文明的优势地位,体现了白人优越论的意识形态话语。

(二)邪恶残暴的形象

李希光、刘康在畅销书《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阐述了20世纪末期美国“反华”势力妖魔化中国的倾向,引起了西方舆论的广泛关注。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在“黄祸论”“红祸论”的影响下,美国一直以对抗的态度对待中国,从未放弃妖魔化中国形象。在美国电影里,中国是封建专制的帝国,邪恶妖异的象征,充斥着邪恶残暴的形象。从1929年开始,美国拍摄了14部以恶魔“傅满洲”为主角的影片,中国博士“傅满洲”性格残忍、阴险狡诈,集各种邪恶于一身,无情折磨和杀害无辜的美国人,成为华人的定型化、脸谱化形象,此后《诺博士》中的诺博士、《龙争虎斗》中的韩博士都延续了这种心肠歹毒、无法无天的暴徒形象。妖魔化中国为西方文明披上了伪善、正义的外衣,为征服东方文明提供了合法、合理的借口。

(三)刻板扭曲的形象

美国电影习惯极力丑化中国人,把华人塑造成低劣人种,如性奴、家臣、模范公民等,扭曲成病态、猥琐、丑陋、阉割的定型化形象,以此来衬托白人的种族优越性。1927 年起,以华人警探陈查理为主角,美国拍摄了47部系列电影,陈查理油头粉面,举止笨拙滑稽,缺少阳刚之气,而且随时显示出顺从和屈服,这种被阉割、性低能的形象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的年轻华人。类似的例子还有,《被蹂躏的花朵》中的程环瘦弱而苍白,总是躬着孱弱的身体仰望着露西,是一种典型的女性化形象;《海逝》中的少女莲花苦等三年,盼来的是无情的事实,于是把将孩子托付给卡维尔夫妇后跳海自杀,成为白人男性的牺牲品;《大班》中的性奴角色美美自始至终赤身裸体,驯服于大班的皮鞭,最终死在了大班的怀中。在这些电影里,华人是刻板扭曲、病态压抑、柔弱被动以及女性化的形象,与美国文化的阳光、刚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种文化视域下,美国的强权、侵略变得合理化,美国有责任和义务去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把中国人引向光明。

(四)边缘矮化的形象

在美国电影的叙事背景下,华人形象更多地属于配角、陪衬、跑龙套的角色,例如污秽工厂的工人、贪图小利的司机、游手好闲的贫民、自作聪明的服务员等,以美国社会非主流人群为主,普遍处于边缘矮化的境地。就算是著名影星周润发,在《加勒比海盗》里也只不过是一个“东方海盗”的小角色,1970年代,李小龙凭借在香港拍摄的《唐山大兄》《精武门》横空出世,成为世界瞩目的功夫巨星,但此后在美国制作的《龙争虎斗》里,李小龙变得像个冷血杀手,与此前的本土英雄形象相去甚远。成龙在美国的发展充满了挫折与妥协,在《尖峰时刻》中成龙被沦为一个配角,只是一个打斗机器,并没有任何话语权以及展现喜剧才能的机会。1980年代开始,李连杰成为武侠巨星,是正义与侠道的化身,但是进军好莱坞之后,李连杰的形象总是与美国黑人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致命罗密欧》里,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在好莱坞的话语体系里,中国功夫不过是杂技和杂耍,象征了文化外的原始力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所代表的中国人的精神风骨被消解和颠覆,成为美国电影中的“他者”符号。

二、 美国电影文化歧视的根源

(一)意识形态支配

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体制,美国素来以自己的国体政体自豪,竭力宣扬自我的民主自由和主流价值观,渴望建立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因此对封建中国或红色中国怀有深深的偏见。从1882 年的《排华法案》到冷战竹幕,从遏制中国崛起到重返太平洋,美国始终以一种复杂的心态看待中国,这既包含了好奇、同情、鄙视的心态,又保持着畏惧、排斥、遏制的动机。而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政治因素在电影中自然延伸,当美国政府反华排华时,中国形象被描述为“红祸”和“黄祸”,充分流露出对中国的敌视、仇恨和恐惧;而当中国成为亲密盟友时,中国人民就呈现出勤劳勇敢、积极反抗日本侵略的形象,甚至把中国描述为拯救人类的重要力量。

(二)落后就要挨打

1750年以前,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有着天堂般的想象,遥远的中国是富庶之地,是世外桃源,中国的瓷器、茶叶、园林、戏剧等冲击着西方人的生活,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但西方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切,1750年前后,中国潮开始消退,孟德斯鸡、卢梭、笛福等先后描述了封建、落后的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华帝国,也彻底粉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国人贫困、愚昧却又傲慢无礼,辫子、裹脚、瓜皮帽、短小身材显得丑陋滑稽,从《美国往事》《末代皇帝》里可以看出,中国人是不可救药的鸦片烟鬼。近代中国长期积弱积穷,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于是美国电影对中国形象的描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国成为肆意嘲笑、挖苦、打击的对象,渲染中国的野蛮、贫穷、落后正好反衬出美国社会的文明、先进、优越。

(三)种族歧视心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既是文化熔炉,又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心理,美国电影不只是丑化华人形象,黑人种族隔离、拉美黑帮模式、日本性奴模式等都彰显了美国对异类文化的排挤和歪曲。美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自诩为上帝的骄子,负有布道的使命,因此积极宣扬自我的普世价值,同时大肆渲染他者文化的愚昧、腐朽、没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拯救世界。种族歧视决定了华人形象是矮化、丑恶、扭曲的,而美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文明、先进、优秀的代表。种族界限在异族通婚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美国电影中绝少有美国女性嫁给中国人,往往是美国男人拯救中国女人,即使如此,异族恋爱仍然以悲剧收场。例如《落花》《上海》《蝴蝶君》《严将军的苦茶》等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异族婚恋不被认可,只能以殉情、自杀、服毒等作为结局,充分体现了种族主义禁忌的巨大阻力。

(四)迎合受众口味

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电影工业经过长期的生存发展和实践检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叙事和传播模式。美国梦、拯救世界、正义战胜邪恶这类老套的电影文化迎合了美国的超级大国形象和受众文化心理,在美国屡试不爽。中国是一个遥远、神秘、复杂的国度,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是美国电影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正好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期待视野,因此在西方霸权文化的视角下,华人很自然被演绎成懦弱、卑劣、邪恶的形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固有认知。在现实利益面前,美国电影必须考虑大众需求、主流声音和票房收入,华人形象不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品。

三、 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演变

(一)腐朽衰败的封建帝国

近代以前,在西方的众多描述里,中国是田园牧歌般的优美国度,后来清王朝闭关锁国,国力日渐衰弱,以致于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彻底灭亡,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电影及时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场景和局势变化,如《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刻画了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中国官员形象;《中国教会被袭记》把英勇反抗西方列强的义和团描述成一群残忍的暴徒;《曲折的街道》极力丑化中国人,把他们塑造成无知、愚昧、贪婪的乌合之众;唐人街充满了赌博、欺诈、走私、杀人等行径,与美国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简直是犯罪的渊薮;把中国人民刻画成愚昧、凶残、丑陋的低劣人种,因此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有了正当理由。

(二)贫穷落后的战乱中国

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整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痛苦挣扎。这时候美国在天津有租界地,可以近距离观察中国。《阎将军的苦茶》刻意描写了许多动荡不安的战乱场景,展现了军阀的专横跋扈和农民的贫穷落后;《上海恩仇录》刻画出黑暗、混乱、邪恶的中国社会,令人随时担心厄运和危险降临到自己身上;虽然《大地》正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勤劳朴实、坚忍顽强,却仍然充斥着饥荒、战乱、穷困的景象,以及麻木、愚昧、乱伦的形象。当然,二战期间中美是盟友关系,《被蹂躏的土地》《缅甸护运》《飞虎队》《中国领空》等电影正面描绘了中国人民如何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而且极力渲染美国的慷慨援助。总体来看,这段时期的美国电影以悲悯的情怀描写了战祸连连、民不聊生的中国,强化了“东亚病夫”的形象,同时难得地以积极的姿态歌颂中国的抗日战争。

(三)冷战时期的专制政权

新中国成立、国民党败退令美国难以接受,美国政府把社会主义新中国视为“红祸”,银幕上的华人又变回了“无法无天的暴徒”,共产党人被歪曲成恶魔形象和恐怖形象,之后冷战开始,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相继爆发,中美政治、军事、文化等全面对立,中国被刻画成极权专制的妖魔化国度。《撤离地狱》《水深火热》《北京快车》《诺博士》等电影充分流露出对中国的敌视、仇恨和恐惧;《达赖一生》和《西藏七年》污蔑中国军队肆意轰炸寺庙和村庄,残杀僧侣和无辜百姓,刻意丑化中国政府,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为了迎合美国政府的围堵、封锁政策,好莱坞高举反共大旗,刻意塑造了极权、专制、完全妖魔化的中国形象。

(四)正面积极的当代大国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美国惊叹于中国的建设成就,对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表示认可。从周勇等人(2012)的统计研究也可以看出,虽然好莱坞电影对当代中国仍有误读,但是中国人物形象逐渐趋向积极,总体属于中性偏正面。例如《花木兰》刻画了热情勇敢、刚毅善战的女英雄花木兰形象,她敢于追求个人幸福,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拯救了大军;《功夫熊猫》展现了中国功夫、山水、建筑、音乐、美食等中国元素,憨态可掬的阿宝苦练武功,最后战胜了邪恶的泰龙,拯救了欢乐谷。中国庞大的市场不容忽视,于是好莱坞主动向中国示好,开始到中国实地取景,有意识地融入中国元素。在灾难片《2012》中,中国是诺亚方舟的制造地,也是全世界的避难所,面对末日来临,中美合作共同拯救了世界,可以看出,好莱坞肯定了中国正面积极的当代大国地位。

四、 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往往能够超越民族、政治、宗教的界限,彰显主体的核心价值观。而电影作为一种视听文化艺术和文化的先锋,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强大的影响力。全球化视域下,文化正处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之中,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局面,我国应抓住历史赋予的绝佳契机,表达我们本来的文化内涵。

(一)打造文化传播战略,加强文化沟通交流

中国电影市场正蓬勃发展,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过440亿元,而且普华永道和德勤发布的报告都显示,2017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将达103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目前中国电影已经有了足够大的体量,“走出国门”就成为了中国电影承载的永恒使命命题。2016年1月,“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启动,并取得开门红,为中国电影开拓了一条“走出去”之路。为鼓励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国家电影资金办将对优秀国产影片继续给予奖励,而且对海外票房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国产电影实施奖励,可见我国正在走出一条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为此,我国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打造文化传播战略和传播模式,通过国际节展、合拍电影、人才交流计划等加强文化沟通交流,而且要重点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人文遗产资源,把这些国外观众喜闻乐见的资源用现代理念进行重新诠释,然后融合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努力打造中国电影文化特质,让中国文化穿越时空的界限,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当代中国精神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而现代、当代中国的发展无疑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也提供了宏大的叙事背景,这些正是国外民众希望听到的真实中国故事。我们应该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弘扬当代中国精神,把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融合到影片中,确立电影类型化表达的命题与方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表达的完美结合。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应确定正确的战略,也应讲究一定的策略。

(三)彰显文化自尊自信,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从美国电影里中国形象的演变可以看出,文化歧视与综合国力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化解文化冲突、消除文化歧视提供了契机。为了开拓中国市场,美国片商开始迎合中国审美,过去华人多扮演边缘、反派角色,而现在逐渐转为正面,甚至有机会饰演主人公的朋友了,这说明西方文化心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客观冷静地看待美国电影的文化歧视,警惕文化殖民带来的自卑情绪,不能始终停留在20世纪的刻板印象当中,而是要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和自尊,构建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把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勇敢进取的美德大胆展示出来,抒发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感人情怀。同时我们要从美国电影、韩国电影、法国电影、印度电影中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寻找它们成功的基因,获得创作和推广灵感,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交融、和解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

(四)建立文化传播产业,以点带面实现突破

文化传播固然需要依靠各类宣传和展映,更需要尊重市场逻辑和企业主体地位,建立文化传播产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用市场化方式推进跨文化传播。中国“功夫形象”为美国动作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在整个美国刮起了一轮中国风,中国功夫所体现的侠义精神深化了美国英雄主义的内涵,成为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文化符号,以点带面实现全面突破。例如,近几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赖于全体国民的奋斗拼搏,其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这种奋斗的故事契合了美国的英雄梦,又带有浓厚的中国情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突破点。美国属于低语境文化,所以可以避免我国传统文化中太过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同时应减少说教的成分,代之以普世价值和现代理念,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情感,以打动观众的心灵。

结语

4.中国电影文化 篇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的流行语。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范畴。正如前新加坡高级官员李宽冶所说:“只有当其他国家羡慕并期盼能效法该国文明时,该国才具有了软实力。中国作为亚洲传统的轴心国的地位为自身现代化 进程创造了丰富的软实力储备。优势归优势,只有将这些资源发挥出来才能成为促进中国和平崛起 的核心力量。但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在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清除了这些绊脚石,中国文化才能在通向强势文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一下五个方面:(1)、社会核心价值观危机(2)、文化相关产业(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4)、教育(5)、国际话语权。

当然,现阶段虽然各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但也要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广阔前景与中国文化复兴的希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说明,文化软实力是社会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我们要提升软实力,狠下硬功夫,为此应做到:

一、树立文化新思维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全面领会十七大精神,树立文化新思维,从战略高度理解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而且,它不仅生产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和丰富社会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将文化优势转化精神能源,转化为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三、用好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5.中国电影文化 篇五

年级:2012级 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周颖健 学号:201221203

3【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

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

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

《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

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

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

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

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6.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篇六

【摘要】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些都是来自儒家的文化,因为儒家的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影响较大,大到国家政治,小到家庭生活,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本文讲述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相互影响;

一、前言

儒家文化是早在孔子的时代创立起来的,经过后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越来越符合中国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观,当今社会,儒家文化的意义也越来越被世界广为接受,事实证明,好的东西是经得起推敲和传播的,这么多年儒家文化的屹立不倒也是在像我们讲述着先人伟大的胸怀和智慧。

二、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说到儒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孔子,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他提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儒家思想,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是其背后所含的警世意义却让人深思,在封闭的古代,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传播的途径这么广,那个时候儒家文化是孔子个人的魅力体现,可是要被全社会所接受和学习并不容易,所以孔子凭借着精湛的学术魅力广收门徒,后来又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让孔子的胸襟更加广阔,对待事情更加充满智慧,也使得儒家文化经得起推敲和反复的领会。儒家文化的成型推广也离不开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举动,虽然是皇权主义的专制,但是也使得儒家文化迅速的成为全国人民的信仰,使得儒家文化真正被大众所熟知,并传播开来。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依然深入人心,因为早在公元前,祖祖辈辈的血液里就流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汉武帝之后的科举制度、北宋的理学,这些政治举动都奠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地位,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发展。

三、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

儒家思想古往今来都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推崇,大到政治、教育、哲学等方面;小到每个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儒家文化。修身、齐家、之国、平天下,这些看似平常的理念其实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细节。

1.基本精神

儒家文化基本的精神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也通“人”,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核心,也是孔子主要为人处事的哲学观点,“仁”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上,在政治上,其意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至今任是我国最主要的国家政策之一;“仁”在教育意义上就是“有教无类”,这影响的代表有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希望在该学习的时候不论贫穷或者是富有,都应该受到教育。

义:是人们所熟知的“义气”的“义”也是“宜”,是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做出的道德规范,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念。

礼:这是孔子一直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和平相处的基础,这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哲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想必也是离不开儒家哲学“礼”的熏陶。

智:人可以无知,但是不可以无智,孔子崇尚的“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智慧,而不是一味的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智”也是指:知道、见解、聪明等。

信:指的是信任、信用,这个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在现代社会也是人们极力推崇的思想,因为只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才会有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更加融洽。

恕:孔子核心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就包含了饶恕、宽仁的意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不强加于别人身上,只有每个人都秉持着这样的思想,就会有少一点纷争,多一点包容。

忠: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忠诚也是做人的基础,只有对别人终成了,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双方的关系才会融洽,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孝: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基础是“孝”,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重,也是对长辈的尊重,指的是对年长的人有孝敬之心,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孝都没有,那何来的礼义廉耻呢? 悌:原意是指对兄长的爱,后来衍生的意义是兄弟之间、人与人相处之间应该有的基本尊重和长幼有序的思想。

2.儒家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民族的文化基础是民族的魂,也是多民族长期冲突最后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民族的历史,陪伴着民族历史的是民族的文化。

中华的民族性是指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有别于西方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独有的大民族所共同认知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例如美国代表的西方文化,其宣扬的就是自我价值,是个人的自由、自我意识的支配,而中国的文化儒家的哲学是强调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成功,所以强调是社会的责任感。

儒家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儒家的伦理思想及家庭血缘亲情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人观念里,人和人的关系主要有五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儒家在这种伦理关系上强调血缘亲情,而家国家国,国是家的扩大,把个人同家、国紧密地联系起来,人是家庭的人,是社会的人。

(二)中庸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在于:一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是和而不同,和为贵。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礼、忠、孝等整体思想都是“中庸”之道,儒家没有极端思想,儒家学说都是基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子贡问曰:“有一言可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不强迫,以和为贵,社会就不会有仇恨。

仁、礼都是求和为贵,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讲仁义礼智信,不偏激,无不及,此即中庸之道。

(三)理性实用

中国科学在历史上曾长时期地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前列,到了近代,西方科学飞速发展,中国在与之比较中越显巨大差异,中国不是没有科学,只是缺少或没有西方那么强烈的科学精神,这与各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有关。

儒家文化重视理性实用,以致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事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做了有什么用,而不会纯粹地去追求科学,探索自然的秘密。儒家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躬行”,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儒家的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所以科学在国人眼中不如技术,只是近代以来,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没有近代科学发展,就没有现代技术的产生。

四、儒家文化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形成的影响

凡事都有双面性,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社会的影响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1.积极的影响

(一)教育方面

孔子的教学方法至今为止也是人们争相学习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注意的是启发教学和个人的独立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这些至今广为流传。

(二)礼仪方面

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是尊老爱幼、尊重父母、长幼有序等道德礼仪方面的做人基础,这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也在逐渐的学习这种理念,这是中华民族的魂。

(三)思想方面

孔子崇尚思考和智慧,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反省的一个问题,因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达,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层面更加广,所以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容易,这也导致了人们思想上的滞慢,因为总有别人思考好的东西可以拿来用,所以自己思考,多加思考,对事物进行反思,也是孔子推崇的理念,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研究的思想。

(四)治国方面

“以德服人”这个思想在政治上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是历代帝皇的治国理念,现代社会的人性化也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存在芥蒂,而是要像朋友一样的相处,这样社会的氛围才会和谐。国家的治理之中,只有时刻的考虑老百姓的心声,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做好事、做实事,这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掌声。

2.消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儒家思想也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阶级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在消极的影响面前,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一)不重视科学的系统学习,孔子的文化里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治人的政治思维,而不是学习的知识传授,这跟当时的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孔子也没想到未来社会发展是这样子的。

(二)西方的学习重视的是理论与刨根问底式的学习,而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则是不偏不倚,有一点中间的意思,这就意味着没有准确的答案,比较靠经验得出的结果。

(三)孔子的儒家哲学里强调一种付出与服从,而这种服从的绝对性又可能演变成一种盲从,所以这就造成了人性的压抑,没有特色与创造力,因为创新有时候需要大胆的尝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儒家思想里面思想的统一扼杀了这种创新的想象。

(四)儒家思想的落后,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有其落后的一面,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跟现代化的男女平等格格不入了,在现代推崇个性的时代,就显得有点性别歧视了。

因为每个时代的不同,人们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水平也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观都在不断的改变与发展,每个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选择与追求也不同,但是不论如何选择,我们都应该将其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其不符合时代意义的一面就要学会舍弃,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今的世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交往越来越少,许多人都在不断的抱怨,其实孔子早在很久以前就跟我说了“仁者爱人”,很多事情,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你对人付出多少,相应的,你就得到多少,所以我们不论在生活中、学习中、做人处事的问题中,都应该学习儒家文化的思想,让自己不骄不躁,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7.中国电影文化 篇七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文锴,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分别为论坛致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文彰,韩国驻华使馆公使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主题演讲。四百多名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嘉宾齐聚燕园,共享这一年一度的文化产业盛事。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一次重要大会,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吹响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号角。当下是全国各地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十八大精神,研究制定或者落实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新目标、新要求的关键时期。纵观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文化、科技与创意三者相互渗透生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直接、更快速、更迅猛。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在此背景下,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旨在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何融合互动、如何带动中国文化产业振兴、如何助力“文化强国”梦想的实现,既有重要的当下意义,也有很深远的前瞻意义。

关于本届论坛主题的选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提到,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加快了我国以文化内容和科技支撑为内涵的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当前,以经济转型为契机,以现代市场为手段,以数字技术和新兴媒体为载体,推进文化造镇、创意造城的进程,这将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历史契机。因此,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手段,打造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显著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成为最近几年的热点话题。本届论坛以“文化创新战略:创意与科技”为主题,就是要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实现“文化强国”和“美丽中国”的庄严使命。

在第十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幕式中,各位来宾对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十年来的发展和成就表达了赞许和肯定,并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首先发表演讲,指出第十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的重要时代意义。一方面,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创意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论坛“文化与科技”的主题具有深远意义,科技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持,而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随后,陈委员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期望: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要重视长期的发展,脚踏实地,避免盲目增长;第二,对成绩的客观评价,不仅要关注文化产业贡献的产值,还要重视其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既要避免技艺失传,也要避免仿古文化泛滥。最后,陈委员长表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核心是文化价值的竞争,而内容缺失是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例如,电影产业国产电影票房破亿之时,电影内容价值问题的凸显令人担忧。因此,要深入落实文化的科技创新工作,产、学、研同心协力,共同实现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望,并预祝第十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圆满成功。

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介绍了北京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上做出的努力。李岩松提出,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是标志性的时间节点。十年间,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从新芽成长为大树,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高地。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自觉,担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北京大学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中的重心之一就是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传承,为此,北京大学建立一系列文化艺术的相关科研机构,组织了多个以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以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为基地,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联合发起的昆曲传承计划在北大校园掀起一阵热烈的昆曲风,该计划中的《经典昆曲赏析》课程,被北大学生称为史上最火爆的公选课。北大正在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新思想、新领悟的诞生。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孙文锴,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成果向论坛汇报了海淀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指导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的工作成果。海淀区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才的优势,目前该区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已达到北京市整体的50%,中关村科技园一区十六园等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也成为海淀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孙区长表示,海淀区将在文化与科技的方向继续发展,树立“文化中关村”、“科技中关村”的形象,积极落实国家文化战略,努力成为双轮驱动的示范区。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角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探讨。叶朗认为,伴着十八大新风,第十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将比过去九届更加成功,在发掘新思想方面将取得更大成就,北大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肩负着孕育新思想、产生新学派的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总目标,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当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去平衡,物质、技术、功利的追求统治了人们的心灵,而精神生活被冷淡、被挤压。更多地关心心灵世界成为时代的呼声,召唤人们回归中华文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推动文化复兴。

在接下来的主论坛中,演讲嘉宾围绕创意城市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合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发表了题为《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主题演讲。从战略意义、城市发展的实际和经验三方面发掘文化强国的三条重要路径:旧区改造、资源开发和旗舰项目。并以德国鲁尔区为具体案例提出将工业区改造成全新概念新区的方式;以主题“秀”和主题公园等国内多个创意产业扩大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成功例子,以及常州市“恐龙园”、“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组成的主题公园群的案例证明了文化产业促进了从传统经济到文化经济的转变;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阐述了文化旗舰项目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创造了市场效益。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文彰畅谈了自己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创意思考。对于如何进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拆建问题,周文彰认为应该明确四个区分:第一,区分纯粹/混杂街区;第二,区分历史/暂时街区;第三,区分参观/使用功能街区;第四,区分公益性/商业性街区。周文彰认为,文化历史街区的建设要有文、古、雅、林四大特色。文,就是文化和文明;古,就是历史,古色古香,对古元素进行恢复重建;雅,就是古雅精致;林,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绿化意识,绿化要服从生活需要。周文彰还提出,实现文化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精品意识、开发商业模式和加强宣传推广。精品意识就是要提高建设品质,杜绝假冒伪劣,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历史街区应对商业模式抱有宽容理解,商业价值可以提高街区的吸引力,商业气息不可怕,关键在引导、规范和管理。

韩国驻华使馆公使参赞兼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从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的合作现状及未来前景发表了主题演讲。韩国文化院在过去一年非常繁忙,这是文化大发展的愉快景象。总结起来,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向对方人民宣传本国文化;第二,两国优秀文化产品的共享;第三,策划、制作等阶段的文化交流。需要克服的问题有:第一,平息文化所有权纠纷,让人们意识到文化是共同的资源而非国界可以限制的;第二,消除障碍和限制,两国在经济、贸易等方面更加开放,对文化出口的贸易也更加自由;第三,两国加强著作权保护工作,去年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著作权方面的协议,这方面的合作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从企业和产业化的视角探讨了自己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入思考。当下,我们正面临着文化科技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双驱动双提升的大趋势,数字化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高度融合将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陈少峰勾勒出了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娱乐内容服务将成为消费增长的强大驱动力,海量内容需求也将促进网络应用移动技术升级。五种合力将联合驱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生活方式与数字技术相互加强,青少年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更加短频快和互动化,数字创新与文化创意内容相互依存,电信运营商的服务进一步强化媒体化、平台化、技术化和移动化,网络购物促进宅人化数字化消费生活。陈少峰还提出文化科技融合的几种模式,其中重要的一个模式为品牌化与延长产业链互相促进。以媒体品牌为例,新媒体为媒体产业创造了新机遇,为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新媒体为核心的媒体跨界整合带来内容资源的集约利用,如创业者可以拥有新媒体的发展空间来从事传统媒体的延伸业务;而内容资源共享加快了品牌培育的过程和广告产业的平台资源整合。其他模式还包括传播内容、交易内容、下载内容、自制内容和开发延伸产品五位一体平台、数字全产业链产业聚集、提升体验力、借鉴和本土化结合。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共有八场各类专题研讨,其中包括1月5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主论坛、1月5日下午三场高峰研讨、1月6日全天的一场专题研讨及五场主题论坛,将有一百五十余名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精英和代表人物发言论道,分别围绕文化软实力与美丽中国、特色文化城市与创意驱动力、数字出版与未来阅读、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文化复兴、两岸文化产业案例经典、创意战略与文化影响力、文化内容跨界融合等多个焦点议题深入展开,多维度展开对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双创”融合之道的探问,共同把脉产业振兴新引擎应该如何发力。

此外,在论坛前后,还开展了“创意中国榜”2012年度评选的特别策划活动,北京商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研讨会系列研讨,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和圆明园正觉寺参观考察活动。

作为本次论坛的特别策划活动,“创意中国榜”201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评选结果也在1月5日下午的高峰研讨上揭晓。活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新浪财经频道联合主办,从领军企业、新锐人物、年度大事件三个角度收集本年度值得关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记录2012年中国文创产业取得的辉煌业绩,以评选发布和高峰研讨的方式,总结和推广这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全面展示创意领导人和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应用“用创意创造价值”的战略。

8.公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八

【关 键 词】公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公民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公民文化的内涵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稳定民主制度一种心理分析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首创研究的,其逻辑起点是对政治文化作出严格的界定。这是采用科学定量方法研究政治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一界定通过层层辨析和分解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可以通过问卷设计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政治文化概念。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生活,就是政治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各利益诉求主体对于该系统的态度取向,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体系的输入与输出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取向诸方面不同的频率分布。可以区分出3种基本的政治文化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按照阿尔蒙德等人的界定,所谓“公民文化”是由这3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1]。

2.公民文化的本质。首先,它包含着所谓的“理性——积极”模式,即公民对政治活动是积极参与的,而且这种参与又是理性的。其次,这种参与是全面的,即涉及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再次,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最后,这些取向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传统的、较为保守的态度或取向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相融合,产生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尤其是输入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產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三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四是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2]。

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

1.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依然存在并散发活力的古老文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持续地发展着,直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认识影响着普通民众,即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占据国际前列,但很多传统思维和文化方式如同我们的基因一样伴随着我们,没有改变,也如同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和血液里,不是我们想刻意抛掉就能丢弃的东西,虽然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那样的对传统文化的打击破坏甚至毁灭,但依然经历了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在国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提倡公民文化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国情。公民文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而其涵盖的内容和意义都明确反映了公民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存在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矛盾甚至冲突的方面。因此,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拿来主义不只是洋为中用,而更要在更深层次上体现拿来的中国化,以及应用的中国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时间和整个发展状况看,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盲目,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公民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还很淡薄,我们不能拿几个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著作或者西方的政治体制就来解决我们存在了几前年的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而应用科学发展的态度改变改善甚至废除我们国民中传统文化的不利的有害的深刻影响,三是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观念仍待提高。我国的教育要更加强对公民的普及,并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法律观念和意识思维方式的普及。

3.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相结合,促进有中国特色或是更符合中国实际和公民需要的公民文化的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3]

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公民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民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更大的改变。民众在21世纪初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然已大大超越于改革开放前,也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较之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仍显滞后,为此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整体文明。

1.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改善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差距,培养和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经济发展是解决当前公民文化发展障碍的很重要的基础手段,并且通过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科学发展,公民才会在自主自觉的前提下培养主体意识,也才会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下强化主体意识。

2.培育公民社会,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能力有效的途径就是公民实际的政治参与和民间管理。民间治理不仅形成了组织化、群体化的权力制约和平衡力量,促进了多元利益、权利保障,也增进了自生自发秩序,形成了反思对话的互动协商机制等等,从而促进了广泛的公民参与,提高了公民的自由自主、理性自律、自主发展的能力,推动公民文化的形成,民主的精髓乃是公民的自治,公民们在公共领域内协商、共议群体公共事务,锻炼了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在“精英政治”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状条件下,公民首先需要在各种小规模的自治组织和初级的基层机构中学会自治。然后才有能力、有兴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在非国家的或准国家的团体或机构中养成的自尊,当他们面对国家时也要着意维护和表现出来[5]。

3.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法律逐渐成为公民政治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封建的“人治”意识根深蒂固,法治意识仍显淡漠。因此,建设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催生公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避免非理性的政治行为和维护社会稳定。

4.在努力改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育公民的宽容意识。经济的发展造成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分化,使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各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公民在非均衡利益格局状态下,通过利益关系的不断冲突、分化、整合,力求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和集体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妥协、合作与忍让,逐渐铸炼了公民的宽容精神。它意味着只有在尊重其他个体利益正当性的前提下,自身的利益要求才会得到尊重.才有实现自身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证,但同时需要精神的支持。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便是宽容。所谓宽容,就是社会包容的心态与思维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对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存方式、他人的选择,给予承认和尊重。社会是由不同的生命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权与尊严都应受到保护与尊重。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社会良好品德的基本条件。宽容意味着不但要尊重自己同一集体的成员,还应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文化、政党、种族群体。宽容还意味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地区与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总之,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但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做好拿來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在这样的拿来主义想真正地成为中国制造,必须去更深刻地剖析两者,努力做到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的同时接纳和发展公民文化。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促进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沉淀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更加民主自由宽广的公民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19

[2]薛明扬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潘一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幼儿园性教育教案范文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