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共13篇)
1.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篇一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教学难点: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二、释题:从文章的题目中,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三、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四、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两个字来概括。
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绘秋部分可概括为几幅图画,用四个字概括。“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阅读这一部分,请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1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故都的秋的? 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提问:2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提问
3、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点拨: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这就点名了“时椙闂景”三者的关系,感时生情 ? 以情驭景 ? 以景显情。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提问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提问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
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提问
6、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提问
7、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提问
8、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点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提问
9、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提问
10、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分析: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提问
1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分析: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秋花——色
秋槐——形
秋蝉——声 秋雨——味
秋果——实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的秋——慢、润、淡
提问12、1、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2.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篇二
根据技术健身教学论的思想,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体育素养可以归结为对体育操作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实践成果。体育操作性知识主要是指运动技术,表现出典型的外部运动特点的知识,而体育认知性知识则表现出典型的对运动的思维特点的知识,它是一种心理、思维运动过程,在心理学上称认知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连基本的体育素养都没有,却又怎能言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事实上,学校体育之所以越来越不被重视或者说其始终得不到提高,除了体育界领导层面、传统观念以及学校体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外,那就是体育教师的个人素养了。教师上课似完成任务般,粗讲滥教,给学生带来了思想和情绪上的错位,同时,也造成了恶性影响。而其间种种,最明显的当属高中学的体育选课,(以盐城市文峰中学为例),一类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项目;而另一类学生,则在选课之前进行明察暗访,哪个教师的课容易过,就选之。另外,高三的学生已不开设体育课了,学校掌控学生体能状况仅仅根据一学年一次的五项达标:50米、800米 (女) 、1000米 (男) 、立定跳远、实心球 (女) 、铅球 (男) 、仰卧起坐 (女) 、引体向上 (男) ,现如今似乎连这五项测试也已取消了,而此类现象也并我校所独有,有的学校可能较其更为严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00米跑,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越想拼命往前跑,其重心就会越低,而受伤的几率就越高。《时间简史》总序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
3.怎样关注数学教学的情感目标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79-02
现在的初中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是学习,学习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不管是否喜欢学习的课程,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制下负重前行。这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情感目标,这与新课改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学生们达到一个发自内心的想达到的目标。我们应努力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情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怎样能使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呢?怎样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快乐学习插上翅膀呢?
一、呵护中学生“爱玩”的天性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遵循孩子的天性是最科学的教育形式。基于此认识,我总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陪学生一起玩,边玩边学。例如,在讲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让同学们课下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同学们都纳闷,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是什么药。等到上课,我笑着问同学们:“会玩吗?”同学们不知该怎么办,然后我告诉他们玩的方法。于是,大家都忙着动手把正方体沿不同棱裁开得到好多平面图。设计这个小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得到正方体展开图的几种类型。然后,我让同学们把自己得到的不同种的展开图轮流贴到黑板上,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11种情况。整堂课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从他们的笑脸和积极的发言中,我知道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语言要清新自然、生动有趣
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讲解,会使学生非常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强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快乐学习。例如,在讲二次根式时,我出示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同学们容易丢掉后面的条件,我举了一个例子,把二次根号看作一座房子,负数看作病人,也就是说病人不能进屋子,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当然,在正确掌握有声语言艺术的同时,还要恰当、巧妙地运用仪态、眼神、手势、表情等无声语言艺术与学生交流,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课堂是学生的空间,应多些学生的声音
上课是一种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效果更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让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点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让教育由“全权代理”转而成为“导路人”。而每一次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都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把一根7厘米长的小木棒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盒,问能否放进去?就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事先准备了一根木棍和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自己演示,得到结论,能否放进去,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可以放进去的木棍最长。同学们踊跃发言,互相争论,得到了怎样放最长,然后大家很快就知道上题应该如何动手了。在同学们不断地探索中,引发了探究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让学生多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方案,通过反思与自评,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具体建议。
四、创设问题情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未知知识产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活,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我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内接四边形,然后让学生画出圆内接四边形的每个外角,观察一个外角和内角之间具有什么关系?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什么关系呢?接着我让学生自己用测角仪测量,探究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穿针引线下,整节课完全可以用“津津有味,乐在其中”来形容学生的表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真实的情景结合同学们动手实验,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喜悦和艰辛,并享受合作的快乐,动手测量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合作交流,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五、选择考查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曾经是学生中很流行的口头语。不可否认,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考试还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方法,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底线,那就是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为了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我坚持不搞单元检测,只在整章结束时做一次综合考查,在每章测验时,大部分内容都是课上讲过的重点习题。经过稍微变化数目或问法,结果试卷发下,个个兴高采烈,强烈的成就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怎样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篇四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把来自不同单位的五位老师各自设计的《皇帝的新装》作了一下比较。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教学目标确定得非常分散,罗列下来,可达12种:
目标
1、理解并能分析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五人)
目标
2、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一人)
目标
3、能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二人)
目标
4、了解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一人)
目标
5、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和夸张的作用,培养想象力。(一人)
目标
6、认识本文讽刺假丑恶的思想意义。(一人)
目标
7、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二人)
目标
8、合作探究故事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一人)
目标
9、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一人)
目标
10、能初步分析皇帝被骗的原因并体会现实意义。(一人)
目标
11、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树立敢讲真话的勇气。(一人)
目标
1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一人)
综观上述12个目标,只有目标一被五位老师同时选中,目标
三、目标七各有两位老师选中,其余虽也有相似点,但毕竟不同,大多都是孤军奋战。
应该说,这12条目标都是由文章内容派生出来的,每一条的确定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在两三节语文课堂上达成所有目标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此,面面俱到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忌讳。那么,究竟怎样确定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抓起: 一、一、抓体裁
体裁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因此,让学生拥有一定的体裁知识后再去学习课文,有助于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进而登堂入室。关于童话,学生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就已经接触过不少,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初中后,《皇帝的新装》作为本学段的第一篇童话,应该适当向学生讲一些理论知识,以便于孩子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比如什么是童话,童话都有那些特点等。因此,目标一的确定是非常必要的。而到本单元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则应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当然,也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涉及体裁,有些体裁很常见,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学生已经反复接触过,只选典型的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二、抓典型
典型是指一篇课文的独到之处,有特色的地方。《皇帝的新装》课文较长,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不容易一下子将脉络理清。因此,应该引导他们“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进而培养他们“把长文读短,把厚书读薄”的能力。所以说,目标三的确定也是非常必要的。
与之相比,目标七“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则相对欠妥。童话与小说有所不同,后者更注重人物刻画,所以,我想还是把这一目标放到有关的小说中去达成比较合适。
无独有偶,有一次听课时,发现有的老师将“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作为《三峡》的教学目标,心中颇不以为然。《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为《水经》作注的,原则上应该客观地进行描写和记载。虽然作者叙述生动,文笔绚烂,但搀杂个人感情成分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本文不能算是典型的,不宜定为教学目标。而《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则都可以看成“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三、三、现时意义
不管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教什么样的课,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就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时时、事事站到“育人”的高度去进行教学。尽管在现在的语文教坛上,不少人在反对“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化学课、思想品德课„„”要求“还语文的本来面目”。但我还是认为:课文的文本意义一定要挖掘出来,不管它是物理、还是化学、还是思想品德。惟其如此,才不失语文的“人文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够只交给“思想品德”课,具体到《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就完全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就“讲真话”发表意见:什么样的真话应该说,而且要敢于说;什么时候则要讲一些“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法去解决生活难题。因此,目标十一因为有“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在前而比较客观,目标九则显得有点失真、矫情。
5.怎样设立职业生涯目标 篇五
现在,请坐下来,拿一张纸和一支笔,动手写下你的心愿。在你写的时候,不必管那些目标该用什么方式去达成,就是尽量写。直到你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时候,你可以看看下面几个问题并回答它们,这些问题会引导你去了解自已内心深处的渴求,这会花上一些时间,但你现在的努力,将是为下一步丰盛的收获作下基础。
1)在你生活中,你认为哪五件事情最有价值?
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三个最重要的目标?
3)假如你只有六个月的生命,你会如何地运用这六个月?
4)假如你立刻成为百万富翁,在哪些事情上,你的做法会和今天不一样?
5)有哪些事是你一直想做,但却不敢尝试去做的?
6)在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你觉得最重要的?
7)假如你确定自己不会失败(拥有充实的时间、资源、能力等),你会敢于梦想哪一件事情?
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把你所列出的所有目标分成六个类--1、健康2、修养/知识3、爱情/家庭4、事业/财富5、朋友6、社会
步骤2.审视你所写的,预期希望达成的时限。你希望何时达成呢?有实现时限的才可能叫目标,没时限的只能叫梦想。
步骤3.选出在这一年里对你最重要的四(也可以增加到六个)个目标。从你所列出的目标里选择你最愿意投入的、最令你雀跃欲试的、最能令你满足的四件事,并把他们写下来。现在我建议你明确地、扼要地、肯定地写下你实现它们的真正理由,告诉你自己能实现目标的把握和它们对你的重要性。如果你做事知道如何找出充分的理由,那你就无所不能,因为追求目标的动机比目标本身更能激励我们。
步骤4.核对你所列的四个目标,是否与形成结果的五大规则相符。
1)用肯定的语气来预期你的结果,说出你希望的而非不希望的;
2)结果要尽可能具体,还要明确订出完成的期限与项目;
3)事情完成时你要能知道完成了;
4)要能抓住主动权,而非任人左右;
5)是否对社会有利,
步骤5.列出你已经拥有的各种重要的资源。当你进行一个计划,就得知道该使用哪些工具。列出一张你所拥有资源的清单,里面包括自己的个性、朋友、财物、教育背景、时限、能力、以及其他。这份清单越详尽越好。
步骤6.当你做完这一切,请你回顾过去,有那些你所列的资源会运用得很纯熟。回顾过去找出你认为最成功的两三次经验,仔细想想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才造成事业、健康、财务、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功,请记下这个特别的原因。
步骤7.当你做完前面的步骤后,现在请你写下要达成目标本身所具有的条件。
步骤8.写下你不能马上达成目标的原因。首先你得从剖析自己的个性开始,是什么原因妨碍你的前进?要达成目标,你得采取什么做法呢?如果你不确定,可以想想有哪位成功者值得你去学习?你得从最终的成就倒算,往你目前的地位一步步列出所需的做法。就你在第七条中找出的资料做为你设计未来计划的参考。
步骤9.现在请你针对自己那四个重要目标,订出实现它们的每一步骤。别忘了,从你的目标往回订步骤,并且自问,我第一步该如何做,才会成功?是什么妨碍了我,我该如何改变自己呢?一定要记得你的计划得包含今天你可以做的,千万不要好高鹜远。
步骤10.为自己找一些值得效法的模范。从你周围或从名人当中找出三、五位在你目标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人,简单地写下他们成功的特质和事迹。在你做完这件事,请你阖上眼睛想一想,仿佛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提供你一些能达成目标的建议,记下他们每一位建议的方法,如同他们与你私谈一样,在每句重点下记下他的名字。回想过去曾有过的重大成功事迹。用飚换技术将它与你新目标的图象置换。
步骤11.使目标多样化且有整体意义。
步骤12.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
步骤13.经常反省所做的结果。
6.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篇六
一、教学目的要明确清晰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明确清晰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人员及教学设备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寻找有利因素构成一堂好课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
7.怎样实现语文新课改目标 篇七
2012年3月份以来, 我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号召, 深入开展“励志课改, 美化心灵”主题实践活动。我校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经过努力, 语文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走了不少弯路。比如: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许多活动, 形式也丰富多彩, 但热闹是热闹了, 可是热闹过后学生却没有留下知识的痕迹, 收获甚微———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家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信息, 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 并阐述选择这些内容的原因, 不管这些原因是否成立, 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 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甚至教师有时还会被学生的某些与课堂毫不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 进入了盲目讨论的误区, 而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 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就这样, 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 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 不知道文章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 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不断反思, 并查阅相关语文课改资料, 我初步获得如下体会。
一、语文课改教学中的感动
感动来自于互动, 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 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 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 在课改语文教学中, 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 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审视语文教学的过程, 教师的感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感动于文本的关键之处
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课程是用教材教语文, 不是教语文教材。在这种前提下, 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 为此, 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 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 感动便会如约而至。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触及点就在儿童喜欢玩乐的天性上。因为喜玩, 所以百草园有无限的乐趣;因为好乐, 所以三味书屋的教学才枯燥无味。有了这点契合, 对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 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 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2. 感动于入课的导语
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 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是心灵的滋补剂, 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激情导入, 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 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感动于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
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 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 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在有个性的教学中, 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的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 只要教师处处留心、善于倾听, 学生真切的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就会让你吃惊, 使你感动。如果你能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学生, 并用激励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感悟, 课堂就将更加精彩。
4. 感动于课后的深入反思
俗话说“反思三年成名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 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后的反思中, 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 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 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 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 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感动”是一种生命的诠释, 一种心灵的震撼, 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始终是一种养分, 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 对于感动, 师生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它的精华渐渐长高, 长大, 健康, 强壮, 享有智慧和激情。
二、关注课堂教学环节, 落实知识目标
1. 搞好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链接, 在45分钟的课堂上做文章
教师指引, 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凸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 在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 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 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2. 要把握好课堂讨论, 明确提问目的
在一年多的语文课堂上, 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 “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 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 但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 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 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 随意的回答, 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 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要注意适时调控。
3. 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方法, 做到授之以“渔”
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 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 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要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等, 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 体会文章的情感, 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课改中的点滴感悟, 从中不难发现, 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 它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 不断反思, 不断更新, 不断突破, 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改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怎样找准教课文的重点目标? 篇八
找准重点目标,首先应该明白阅读教学目标的两个性质:第一,阅读教学目标是隐性的。它隐藏在课文里面,不是一下子可以发现的。小学数学、品德、科学等课程,每课时的教学目的都十分明确,并不需要教师自己去找。语文则不然,语文教材是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而课文并没有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在哪里。结果不少教师误以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就是教学目标。于是,教《地球爷爷的手》,“地心引力”就成了教学重点;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铁球为什么会同时着地”就成了教学重点。这样把课文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培养语文能力便会落空,教学就会迷失方向。第二,阅读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其中隐含无数的教学目标。如《地球爷爷的手》,可以用来教学识字写字,或教学朗读,或教学默读,或教学词句,或教学口语交际,或教学写话……我们不可以什么都教,那样面面俱到,必然面面不到。因此,必须从多元化目标中选择一两个作为重点目标。如何选择?这又是一个难点。由于阅读教学目标具有这样两个性质,所以给教师们教课文带来了诸多困难和迷惑。
那么,教课文怎样找准培养语文能力的重点目标呢?
第一,从课标的年级目标中找准重点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宗旨。教课文,必须以课标为基本依据,尤其要以课标中指定的年段目标为依据。年段目标占课标篇幅的40%,是课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年段目标分低、中、高三段,对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了非常明白而具体的要求,这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的基本依据。确定课文教学的重点目标,首先应该熟悉相关的年段目标。
可惜,我们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课标的年段目标很不熟悉。我用了“很不熟悉”一语,是有事实根据的。我曾在多种场合,对5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做过调查。我从课标年段阅读目标中随意拟了五道题目,请老师们自答自评,结果很不理想。这五道题是:
1.朗读,低、中、高三段的教学要求有什么区别?(低、中、高三段都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低段重在“学”,中段重在“用”,高段重在“能”。)
2.默读,中段有什么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默读,高段有什么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学习词句,低、中、高三段有什么共同要求?(都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5.高段说明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以上五题,每题20分,合计100分。考察结果,500多名语文教师,得100分的,无;得80分的,5人,占1%;得60分的,12人,2%强。竟然有97%的教师不及格,其中还有不少人打零分。这样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课标拟定的阅读教学年段目标,是编写阅读教材的基本依据,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定性质。教师连教学的基本依据都不清楚,又怎么谈得上把课教好呢?这就好比一个人去射箭,可是连箭靶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都不清楚,这样射箭,能“中的”吗?其结果必然是无的放矢,劳而无功。
许多语文教师不清楚年段目标,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正确引导。我们较少用年段目标去指导、评价教师的课,而一味用观摩课的潜标准诸如“精彩”“亮点”“煽情”去导课、评课,从而导致教学目标严重缺失,这是一个教训。
我们应花大力气认真学习、宣传课标的年段目标。教课文,—定要熟悉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对一本教材的教学,应以年段目标为依据,作整体设计。比如中段阅读教学目标共有10条:第l条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条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初步学会默读,读后提出问题;第3条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的能力;第4条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感情的能力;第5条是会复述,感受形象和语言;第6条是学习标点符号;第7条是学习略读;第8条是积累;第9、10条是课外阅读。以上10条就是中段阅读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此外,中段的识字写字和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大都与阅读教学有直接关联。我们要学会把课标指定的目标合理分配到一本书教材的相关课文中去,结合课文特点,每课确定一两个重点目标。如有的课文可侧重培养朗读能力,有的课文可侧重培养默读能力,有的课文可侧重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有的课文可侧重培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感情的能力,有的课文可侧重培养某种习作能力……这样通盘安排,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致于顾此失彼。
第二,从教材编排意图中发现重点目标
不管何种版的语文教材,都是以语文课标为依据编写的,尤其以年段目标为准绳编写。深钻教材,我们就能发现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
比如,人教版高段教材,每组教材都有一个简明的提示。这些提示,一般分两个部分:一是概述本组课文的基本内容;二是提出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这些教学要求,就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目标。如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有如下提示:“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从这个提示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重点目标:(1)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2)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这样写的好处(最好能结合运用);(3)学习边阅读边提出问题讨论。以上三个重点目标,要恰当地把它们分配到本组四篇课文的教学之中。如教《草原》,可侧重于(1)(2);教《丝绸之路》,可侧重于(1);教《白杨》,可侧重于(2)(3);教《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可侧重于(3)。
又如,教材中课后思考题,有的也可以作为教学重点目标。如人教版《桥》一课,课文后有这样的思考题:“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如,课文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文中有多处关于大雨和洪水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这样写的好处。”这个思考题提示了课文两种有特色的表达方法(设置悬念、环境描写),学习这两种表达方法就可以作为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安排在第2课时),并可结合练习写片断。
再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泡泡”:“英子为什么犹豫呢?”《给予树》一课中,也有一个“泡泡”:“为什么金吉亚沉默不语呢?”教材设计这些“泡泡”干吗呢?是提示教师这样发问吗?不对!他是给学生一个示范: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默读发问,是中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材这样设计,正是把课标的要求纳入到教材之中。教师要明白编者的“良苦用心”。因此,培养学生默读发问的能力,就可以作为教学这两篇课文的重点目标之一。
第三,从课文特点中揣摩教学重点目标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目标,要关注年段目标、关注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还要关注课文特点。课文本身必须具备相关的特点,重点目标的确定才能成立。比如前面提到的《白杨》一课,文中有不少句子语意双关,句意含蓄。这是课文的特点所在,又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还是本组课文教学要求的重点所在,特点、难点、重点,三者合一,理所当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初步学习运用”,就成为《白杨》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
从课文特点中揣摩教学重点目标,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牢牢把握课文的特点,并对课文特点形成独特的体验。
第四,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目标
课标年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课文特点,这三者是拟定教学重点目标的共同因素。教学必须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因此,学生的实际语文状况,也是确定教学重点目标的因素之一。比如,班上的学生语文能力较强,教师就可以把教学要求适当调高一些;反之,可以适当调低一些。
以上四种因素是一个整体。要从整体出发兼顾各种因素,从而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目标。
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我们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9.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篇九
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要求教育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显得重要。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般说来,现代教学论中所阐述的教学规律与原则都可以用来指导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下列几项特别应该注意:
1.转变教育观念,自觉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化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环节,理应为实现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而服务。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学科知以目标(即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也应重视非学科知识目标,诸如态度方法目标、社会生活目标、职业生计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落实,这些非学科知识目标一般是融合在知识目标中进行教育的。只有自觉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才能体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2.注重学习过程,努力保证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与大学不同,它更注意学习过程。力求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形成,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不把所有的知识结论都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得出知识结论。教师的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示范应用上。例如注意用理论来统率化学知识,特别重视实验,注意系统小结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网络等等。4.注意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在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考虑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架设探究桥梁,如何进行必要的智能训练和练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智能的创新应用,只有把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作了全面合理的构想和安排,才能保证师生最大程度的参与,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教学目标
10.怎样说教学设计 篇十
一、“说教学设计”的意义
1、“教学设计”是运用课程改革的新思想,设计和呈现课程实施方案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是说课的崭新发展。
2、“教学设计”是以校为本的有效教研活动。它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各学科考研组考研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为教学实施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3、“教学设计”是备课活动的高级阶段。既是对备课质量的全面审视,又是修订教学方案的有效途径。
4、“教学设计”应该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考研制度进行管理,有章可循,且按照教学常规有的放矢。
二、“说教学设计”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教学设计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 节的矛盾。
2、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教学设计,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
另外,说教学设计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 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教学设计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教学设计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教学设计,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教学设计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当然,说教学设计也有局限性。首先,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这自然在评议上就有局限性。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教学设计的好与坏。要把说教学设计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说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
1、站在课程高度说教学设计
(1)分析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知识线索、问题框架、教学内容的增删、重点难点,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等。
2、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的设计学情应包括:(1)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知识和能力预备的情况。包括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学生层次差异两个方面。
(2)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障碍及可能提出的问题。
(3)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原有状况和本节课的发展性意义。
针对这三方面的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力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方面有机地整合教学目标,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3、结合模式、方法和策略说教学流程的设计(1)说清所采用模式的结构、程序,在教学流程中如何体现。(2)说清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具体内容的操作要点。
(3)说清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什么,侧重点在哪几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怎样衔接,相应的问题设置有哪些,将要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4)结合情景创设说教学段的设计说清在本课教学中,将创设怎样的教学情景、问题情景,有机融合地配以怎样的教学手段(如试验、投影、录像、课件等)。
四、“说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吃透精神既要掌握大纲的思想和要求,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明确具体章、节内容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并要求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人,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
2、抓住主干即对教材内容中的主干框架进行提取和搭建。
所谓主干一方面指知识主干,另一方面又包括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及人文方面的联系。
3、剥离要素即将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关联逐一从知识、能力、方法全面进行分析和整合。以点为基础,以线来牵动,以全面去覆盖。
4、挖掘功能即以本章、节内容为载体,挖掘可以发挥的多种教育功能,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从科学文化素养的养成到思想、价值观的教育,从方法教育到情商培养等,实现全面的教育教学功能立意,形成可操作的功能实施策略。
五、“说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意图;
5、说“清”练习层次。
六、“说教学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1、说教学设计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关系)
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关系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广义上的备课是指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我们通常所说备课,(即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主要包括钻研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学方案和熟悉教案等环节,其中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集中体现,大体包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小结反思、练习和板书设计等内容。教学设计则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性地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和确定教学措施,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者的关系 :
1、相同点:(1)主要内容相同,说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1)概念内涵不同。说教学设计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教学设计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说教学设计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教学设计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
(5)基本要求不同。说教学设计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环节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可以说,教学设计属于广义的备课范畴,但它与传统的备课又有所不同。传统的备课中多数教师依照教材和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凭借个人经验选择教法,实施教学,整个过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当代的教学设计则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化的设计。我们过去所写的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是不全面的。与传统的备课相比,教学设计更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强调教学情境的策划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2、说教学设计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教学设计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附教学设计与上课的关系)
说教学设计与上课的关系说教学设计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说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从教师说教学设计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上课的神情。从说教学设计的成功,可以预见其上课的成功。因为说教学设计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教学设计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些反映了说教学设计与上课的共性和联系。
但说教学设计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说教学设计与上课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教学设计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说教学设计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教学设计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教学设计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教学设计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11.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观念正确,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上好一堂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围绕教科书和学科知识系统来进行。课堂内容与职业岗位实际严重脱节;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笼统、含糊;职业能力训练随意、零乱。而设计的最终体现——教案,则主要是抄录教科书章节目录和内容要点,缺少职业能力训练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控制和行为引导的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要求格格不入,必然会导致学生兴趣低落,职业能力难以提高,课堂效果低下。
一、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质量观为指导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获得相应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能很快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衡量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主要看能否通过各种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这逐步提高。教师应立足手高职教育层次,彻底摒弃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观念,以符合高职特征的教学观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1)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进行。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然后考虑用何种项目、方式、手段、素材对学牛进行训练以实现既定目标。不能首先考虑要讲授哪些知识、怎样讲清这些知识。职业能力训练没有知识的支撑,难以顺利进行,但是高职课堂教学绝对不能颠倒“应会”和“应知”的地位,知识目标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所决定的。职业技能和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不是老师一讲就会的,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才能形成和提高。知识也是如此,必须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牢固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授知识,而应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前者是以教师为主体,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调动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上面,包括训练目标的把握、训练项目的选择、训练活动的过程控制及考核等等。
(3)以项目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要求。这里所说的项目,是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需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如“制作年度报表”、“完成某种商品的价格策划”、“制作某种零件的工艺图”等等。职业活动指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且引入职业活动作为训练素材,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做到学用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最关注最感兴趣的才会最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是学生的心理依据。另外,每堂课设定的训练项目必须在课内完成,不能延至课外演变为课外作业。这样才能客观验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4)“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指一堂课中知识讲授和职业能力训练应有机结合,不能分离。其结合点即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职业能力,并掌握必要的知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项目训练的过程之中。第一要务是要学生动手做,知识要融入到做的过程,根据项目训练的需要来讲授。一堂课应该从出示实例、学生试做或教师示范操作开始,不应从概念、特征等知识的讲述开始。一定要先将知识讲清讲透再让学生做、将知识认知和能力训练分离开来。
(5)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如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模糊到精确等等。教师在课堂目标的设定、训练项目的设计、训练素材的选择、课堂考核、特别是训练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应符合上述认识规律。要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考虑,从直观实例出发,重视学习行为引导,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参加职业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6)重视课堂考核。每堂课都应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及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组织带动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等)进行考核。课堂考核应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赋予合理的分值。要让课堂考核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行为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有力杠杆。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不能以教科书为依据,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体的检验参数。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不能以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或学科体系为依据。
(2)课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为实现课堂目标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应切合学生专业方向,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可检验性和趣味性,还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拟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方式、场地、设备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
(3)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指项目训练使用的实例(案例、习题、工件、图纸、工具软件等等)。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应体现“实、足、新、趣”四个特点:实,即与职业岗位实际活动和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相适应;足,即充分满足训练项目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对比性和丰富性;新,即体现职业活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趣,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要力求采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真实实例。
(4)项目教学过程控制,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细致、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设计得好,职业能力训练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课程目标水到渠成:设计不好,则会忙乱无绪、劳而无功。项目教学过程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项目训练过程和步骤。即设计训练项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分几个步骤进行、各步骤问怎样衔接和过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怎样融合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过程和步骤:①告知;交代本堂课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明确要完成的项目;②引入:出示实例,教师示范或学生试做;③初步归纳:教师或学生初步归纳完成项目的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④强化:出示改变了参数、增加了难度的实例,让学生操练,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步骤和支撑知识的认识和体会;⑤系统归纳:教师系统归纳能力和知识要点,化解难点;⑥深化:从正、反、错等各个角度出示实例,继续让学生操练,巩固、拓展和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知识;⑦课堂总结:综合归纳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形成体系,并进行课堂项目考核。
②项目训练方法和手段。即设计项目训练各个环节、步骤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训练组织形式。如教师方面:示范操作、归纳讲授、课件演示、实物展示、挂图展示、板书、提问、巡查、个别指导、点评等等;学生方面: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分组操作、捉对比赛、分组比赛、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个别回答、代表发言、互相评点、作品展示等等。要求形式多样、方式灵活、能调动学生兴趣、切合训练项目的实际。项目教学过程控制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要注意行为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
12.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 篇十二
一、分解式和整合式
按照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程度的不同, 可将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分为分解式和整合式。
1. 分解式三维目标设计
分解式三维目标设计指的是按目标所涉及的学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别进行设计。下面以“经济生活”中“公司的经营”为例分析说明:
“公司的经营”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地位;了解公司的基本含义及设立公司的要求, 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及异同, 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知道公司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架并懂得他们各自承担的职能, 了解公司制的特点, 了解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理解影响公司经营的因素, 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初步掌握创办公司。经营公司的基本技能,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对TCL的公司制改造的探究, 了解公司概况、公司与企业的关系, 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意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探究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 探究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多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初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增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观念, 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
分解式三维目标设计对三个维度目标的采取分别阐述的方法, 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思路清晰具体明了, 便于操作,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样式。从上面“公司的经营”这一课的三维目标设计来看, 不仅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 而且对“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涉及的内容进一步分解, 将目标细化, 对每一个知识点规划出非常具体的学习目标, 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之后应达到的何种水平, 这种细化和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可以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2. 整合式三维目标设计
整合式的目标设计指的是将三维目标整合在一起, 分要点进行集中表述。在整合式的目标设计中, 各个目标要点的表述要求是并列关系, 所有要点要能涵盖目标的三个维度, 体现出综合性的价值取向, 使目标的各个要点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仍以“公司的经营”为例分析说明:
“公司的经营”三维目标设计
运用讨论法、比较分析的方法, 了解企业与公司的基本常识, 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初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通过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 理解影响公司经营的各种因素, 增强依法经营, 诚信经营, 科学管理的观念, 初步掌握创办经营公司的基本技能, 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
整合式三维目标设计在描述时不会出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 但它的每一点都把“二维”乃至“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特点是叙述方便。
二、顺序式和非顺序式
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排序方式不同, 可将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分为顺序式和非顺序式。
1. 顺序式三维目标设计
顺序式教学目标设计是指三维教学目标的每一个维度都按照1、2、3……的顺序排列的设计样式。以《经济生活》中《财政收入与支出》为例分析说明:
“财政收入与支出”三维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实质, 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 提高对经济学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 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4) 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 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
【过程与方法】
(6) 阅读教材后举例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9) 阅读关于财政支出的图表信息, 把图表信息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12) 阅读并比较财政收支的三种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感悟政府提供的服务,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8) 关注国家发展, 增强主人翁意识。
(11)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树立以科学精神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这种将三个维度按照设计流程统一排序的设计样式, 立体构架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通过阅读三维目标即可大致了解该节课各个环节的流程以及每个环节预期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现场感强。
三、简洁式和详述式
按照三维教学目标阐述的详略程度的差异, 可将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分为简洁式和详述式。
1. 简洁式三维目标设计
简洁式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简洁明了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样式。以“经济生活”中“消费及其类型”为例分析说明:
“消费及其类型”的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了解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比较分析、举例分析的方法达到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对待各种消费方式和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
这种粗线条的设计样式, 文本的概括性强, 比较适合能较好驾驭教材,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2. 详述式三维目标设计
详述式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表述详尽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样式。仍“消费及其类型”为例进行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的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总体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形成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了解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炙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5) 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初步知道如何度量财政收支平衡, 辩证地对待财政赤字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阅读材料并讨论“修建地铁由谁来办?”
(2) 观察饼状图, 计算2003年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3) 阅读教材后举例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 阅读关于财政支出的图表信息, 把图表信息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5) 阅读并比较财政收支的三种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政府提供的服务,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关注国家发展, 增强主人翁意识。
(3) 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树立以科学精神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13.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板书的设计 篇十三
武东小学 徐桂梅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对于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知识、加深记忆、使知识结构系统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着积极的作用。板书也是教师上好课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一、板书的作用
目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板书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教学意图。就是通过有关教材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受到哪些教育,形成哪些能力,通过板书可以比较突出地体现出来。
二是突出教学重点。即教学的重点可以利用板书的形式,给学生留下更为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是揭示教材思路。好的板书不仅能对学生理解教材起到引路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结构图示,把教材的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是强化直观形象。板书可以通过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
五是便于集中注意。板书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线条、符号、图形等,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与教材内容相配合的及时呈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其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六是提高教学效率。板书用经过浓缩的简练的文字和符号等勾勒教材的内容梗概和结构思路,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图表,便于学生理解领会,有利于学生把握和记忆,并且节省了繁冗的语言说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板书设计“五要”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板书呢?专家建议我们要做到“五要”。1.板书要有计划性: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和写好板书设计, 将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结论及例题的演算等合理布局,不能到课堂上走哪写哪,前写后擦。板书分为主板书和辅助板书,主板书应放在中央显著位置,辅助板书应放在边角做为教学补充。
2.板书要有规范性:教师板书要写规范字,字迹要工整, 数学老师绘图要正确、美观、严格规范,尽量不用徒手作图。对例题的解答要清楚、准确, 有条理。板书的结构要系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板书要有完整性:一般一节课告一段落时,主要内容要完整地保留在黑板上,使学生对全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连贯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教师在最后阶段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整理、总结和提高。
4.板书要有针对性:板书要突出重点, 其结构要与讲授的内容大体一致。若过于繁细,则易使重点不突出,学生抓不住东西, 造成学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若过于简粗, 则不能起提纲挈领, 揭示教学主要内容的作用, 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板书要有艺术性:板书的结构设计要新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图文结合;板书、口述相结合, 比如数学课上的几何图形要边说边画,说到那步画到那步,说完画完;各种颜色粉笔搭配运用,突出板书的层次,知识的重难点、图形的脉络及题中的数量关系等;每节课板书不能千篇一律,要有变化, 不断创新。
三、板书的基本形式 .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它以文字表达为主,把教学内容纲目化。这种板书优点在于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层次清楚,言简意明、重点突出,字句简洁。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根据板书提纲学习,思路明确,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夜的工作》等板书欣赏。.图文式板书
这是一种以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板书形式,比较适合低段的孩子。这种板书的就是生动、活泼,往往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学生会比较喜欢。《自己去吧》板书欣赏 3.表格式板书
这是一种用表格组成的以文字表述为主的板书形式。特点是形式简明,内容扼要,对比性强。运用表格式板书,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清知识的共性与个性,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新型玻璃》等板书欣赏。
四、本次教学板书比赛相关要求:
1.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2.评比内容:自选任教学科,自选内容 3.评比标准:实用性、创新性、美观性
4.上交作品采用手写稿,写好设计说明,上交至教务处。5.截止时间:6月19日12:00
五、结束语
多看看、多想想、我们总能想到最好的!
一、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有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
2、板书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
3、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二、板书书写技法
1、书写姿势: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势。
2、字体的大小: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效果问题。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太小,学生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标准。
3、教师板书的字迹:1正确、2清晰、3认真。
三、板位安排的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到三点:
一是四周空间适当;
二是分片书写;
三是字距适当。
2、布局合理 在板位安排时,应当注意整体效果,合理布局。
3、主次分明。
四、板书内容设计
(一)板书内容构成形式
1、内容式板书
内容式板书是以全面概括课文内容为主的板书。它便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
2、强调式板书
强调式板书是以发挥某种强调作用的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可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地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或某种思想,增强针对性,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主要板书手段。
3、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这种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以指导学生预习时注意阅读和思考。
4、序列式板书
序列式板书是按文章情节发展的序列构设板书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故事的轮廓,使学生对文章有完整的印象,并领会其脉络。
(二)板书内容设计方法
1、内容再现法:是浓缩、再现原文内容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逻辑追踪法: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推论法:是层层推理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论证过程。
4、思路展开法:是根据内容,通过联想、假设进一步扩展课文思路的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
(三)板书内容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深挖教材,把握重点 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的凭借,巩固知识的依据。
• 能引导学生思路发展的内容,如必要的标题、问题的衔接和核心点。• 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内容。
• 能引学生产生联想、便于记忆的内容,如对课业结构的提炼等。
2、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3、讲写结合,相得益彰
4、主辅相随,紧密结合
5、语言准确,启发性强
6、内容完整,条理系统
(四)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设计应体现本课的教学目的
2、板书设计应突出重点,少而精
3、板书设计应适当运用色彩
五、板书造型
1、对称型
2、偏正型
【怎样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推荐阅读:
怎样设计教学设计方案10-14
怎样做好教学设计09-03
怎样教学设计和优化教学11-08
动物怎样过冬教学设计06-28
怎样进行历史教学设计08-14
怎样写英语教学设计12-18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板书的设计07-01
钱该怎样花教学设计08-21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