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2024-11-06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11篇)

1.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一

吴桂美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当今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为提高学生兴趣,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可谓古代文学教学有益地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一直颇受学生喜爱和重视。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尤其文化情境的变迁,古代文学教学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与现实的疏离,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的不重视等等带来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任课教师认真反思,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笔者长期从事古代文学教学,深切感受到教学日渐面临的变化和挑战,而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定尝试和探索。现将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当今古代文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最直接问题是学生兴趣普遍不高,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是任课教师首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除了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安排、采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等普遍方法外,笔者还采取了课前十分钟、课外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以及考试改革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一.“课前十分钟”活动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实践课时的增加使得大量理论课时被不断削减和压缩。较之以往,古代文学任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明显感到课时不足。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课时的压缩让不少教师作出无奈选择,即教学只注重文学史线性理论知识的梳理,而放弃对大量作品的解读。这样的授课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对作品感悟能力的缺乏,并使文学史的理论学习变得空洞和浮泛。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不少授课教师采取自主补课、课外背诵等方式试图对压缩的课时进行一定补足。但若补课课时太多,教师不仅要花费更多精力,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可以说费力不讨好。笔者在这几年教学中尝试开展了“课前十分钟”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所谓“课前十分钟”就是要求学生提前十分钟进入教室,一起阅读作品选在课上无法精读的作品、或者检查学生背诗背文情况、或者交流读书心得等等。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由于时间不长,教师和学生都不会感到太大压力,从而保证了活动的持续进行。由于课时压缩,作品选上的大量作品是无法讲授的,学生兴趣的降低也影响了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十分钟的阅读,相当于巧妙地拓长了课堂时间,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熟悉和了解文学作品。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背诵大量作品,这是基本素养之一。课上检查会占去授课时间,让本不充足的课时更感有限。利用课前十分钟,就可以比较灵活地去了解和把握学生背诵以及课下学习的情况。笔者也在课前十分钟,开展过学生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即每个学生在课前将自己近期读书情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或者写作的诗词等学习内容在五分钟内作一个简短的汇报,其余学生参与提问和讨论。

“课前十分钟”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反响较好。对于教师来说更加充分利用了时间,减少了课堂教学的课时压力,也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个了解和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较少的时间里更多地去了解、拥抱作品,更是一个学习的促进。因为笔者学校文学史作品选为繁体字版本,学生在认识和熟悉繁体字方面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二.课外作品抄写

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一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构成。文学史理论的梳理来源于学者对历代作品的解读和归纳,因而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就是作品的学习,《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成了古代文学的必备教材之一。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数量繁多,可谓浩如烟海,《作品选》这样的教材也只是编者按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喜好选取了各个时期各种体裁一些重要作家或代表性作品,虽然尽可能地注意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样性,但范围还是过窄,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如何跳出一般文学史知识的限制,形成自己对文学史的认识和把握,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作品。为补足《作品选》篇幅有限及编者主观性等问题,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一步扩大阅读量,在课下对相关作品进行抄写补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先秦两汉文学的学习为例,《诗经》是这一段文学史的重点,一般《作品选》会选择二十几篇左右作品,相对于305篇的整体数量来说是偏少的,因而笔者要求学生在作品选外另外增抄五十篇。又如诸子说理散文的学习,作品选一般很少选编《老子》,选抄或全抄会让学生对老子思想及文学特点有个更清楚地把握。又如汉代文学的学习,汉赋虽然后世评价不一,但它却是汉一代文学之代表,不容忽视。作品选在选取汉赋作品时,其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由于篇幅较长,一般只选其中一篇。这就造成了上下文义的脱节,也很难让学生去把握司马相如赋作的变化以及汉一代之文学散体大赋的特点,补充抄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又如学习唐诗宋词时,让学生抄写百首唐诗百首宋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将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有着自己对诗词格律、语言、意境、风格等的理解,等等。三.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

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因与现实生活较为疏离,让不少学生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思想。而在另一方面,古代文学在长期教学中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太完全适应现代文化情境和当今学生需要。为提高学生兴趣,笔者采取了多样化展现教学内容的方法去丰富教学形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即是让学生各尽其能用演唱、话剧、小品、朗诵、舞蹈、乐器演奏等等方式去演绎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浩瀚的资料,为学生的这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几年教学中,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一个教学环节。有的朗诵《离骚》、演唱《诗经》、有的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小品、有的将《左传》《史记》里的历史事件改编成戏剧、有的将诸子和屈原同台改编成话剧,有的将古代爱情诗进行汇编形成一个爱情故事等等,形式相当丰富。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不仅仅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现代性及魅力,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现代延续问题,不再形成与古代文学的时代疏离。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不少学生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才华,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但是在演绎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因现代嘻哈文化盛行,网络发达造成网络语言的被推崇和滥用,学生在作品演绎过程中,非常喜欢用各种流行的网络语言或用喜剧形式对作品进行改编,让古代文学作品打上了清晰的时代印记。这是好,还是不好,是值得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有一点笔者是强烈建议的,即无论何种演绎,文言语言的运用是基本要求。

四.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笔者所在学校长江大学地处荆州,是古代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地域,是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中心。荆州留存和修建了不少与屈原和三国故事有关的古迹和建筑。这就为我们学习屈原、《三国演义》等内容提供了大量的实景资源,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屈原是先秦文学段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楚辞浪漫的风格直接根植于奇异瑰丽的楚文化。带学生参观荆州博物馆,可以了解楚文化的发展历史及特点,更为我们把握楚辞特点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比如,屈原在楚辞作品中写到了许多楚地乐器和音乐,荆州博物馆出土的乐器实物和楚乐楚舞表演,让学生对这些记载有了直观感受。又如,出土的墓葬文物、漆器图案鲜明体现出楚国巫文化的特征,这可以加深我们对屈原楚辞作品中神话传说、巫鬼信仰、以及浪漫风格等特点的把握。荆州的三国文化更是发达,民间留存大量三国传说,并兴建了不少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建筑。带学生游城墙、关公祠、关公庙,登公安门、一担土,可以清晰感受到三国文化的浓郁氛围,并促进学生学习《三国演义》和了解三国文化的兴趣。这就将疏离的古代文学教学与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一些看来了无生趣的古代文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和亲切。

将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是相当喜欢的。利用一个或两个半天带学生近距离参观旅游,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当地文化,更让学生将枯燥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现实文化结合起来。五.读书报告活动

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大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这就给老师的授课提出了较高要求。课堂的问题式教学之外,笔者在每学期教学中必定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交流活动。

开学第一次课,就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期平时考察作业布置下去。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本学期古代文学教学时段内选择一部书或一位作家进行精读,记载下自己的读书收获,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的思考或问题,在临近学期末时选择时间开展读书交流。读书报告活动不仅可以去了解学生课外读书情况,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籍此养成阅读原著、积极思考,形成自我观点的习惯和能力。从活动开展来看,大多数学生态度都是非常认真的。当某个学生的报告非常精彩时,同学们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会在学生中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形成一种热烈读书及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学生阅读的兴趣面很广,有时阅读的作品可能老师都没有细读过。这在另一方面,也给老师提出了挑战。尤其如何评价作品,点评学生的阅读心得以及回答学生问题也促使老师不断学习。六.考试改革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古代文学课程基本上都在学期末以闭卷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单一的考核机制不能准确地对学生知识情况作出全面地评价,尤其是有特长的学生,而且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遂逐渐成为古代文学课程的弊端之一。因此如何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是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完善考核机制可以从科学设计试卷以及考核多元化两方面入手。从现有情况来看,闭卷考试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客观公平的考核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对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等进行科学地设计。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为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或者临时抱佛脚,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体现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乐趣。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如笔者在试卷中除常识填空、名句填写、一般简答、论述题外,还增加了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材料分析题即是将一些古人评论罗列若干条,让学生指出评论对象,并结合自已观点进行述评。作品解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诗词曲等作品进行自我解读,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这是中文专业学生必备素养之一。观点辨析题即是让学生对学界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并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些考试题型较为灵活,既有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更有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前后知识的贯通。

考核多元化即打破单一的闭卷考,增加丰富的考核模式。笔者将发表学术论文、创作古典诗词、出版相关著作等都作为了通过文学史考试的形式之一。在开学初,笔者就与学生约定,若能在本课程学期结业前,在公开省级刊物发表古代文学学术论文,或创作五十首古典诗词作品,或完成了十五万字的相关著作(不论出版),都可以提交由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进行评估。若考核小组三分之二老师认为这些作品已经达到了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并能体现出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素养和水平,与闭卷考试效果一致,则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闭卷考试,并至少以八十五分的分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考试模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发掘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更体现了古代文学知识的有用性及现实性。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尤其需要改革的勇气和魄力。遗憾的是,取代闭卷考试的其它考核形式颇具难度,笔者所在院系至今还没有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去完成古代文学的学习。但是考试的改革和多元化是今后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我们期待优秀学生的努力和尝试。

上述课前五分钟、作品抄写、教学内容的多样演绎、走出课堂、开展读书报告活动,以及考试改革等等形式都是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所作的一些改革和尝试。大多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有些活动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如走出课堂,教学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形式需要教师课外精力的投入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了解,读书报告会活动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地继续总结和反思,在当前文化情境下,真正让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走出现实困境,实现它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程,并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2.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二

近年来,普通高校中文院系的文秘专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可喜发展势头,招生人数、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一些高校的重点扶持专业,文秘实验室建起来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投入进去了,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毫无亮点、表现平平,高投入、高期待换来的却是低产出、低效能。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模式化教学,无论是文学专业、文字学专业还是文秘专业的学生,学校端给他们的都是同一碗汤,但这碗汤是否适合他们每个专业的体质、是否有利于他们各自的成长则并未细细考量。为了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高校的分专业教学势在必行。

分专业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并设计出最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过程。分专业教学思路其实是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学思想的延伸。《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当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询问相同的问题时,孔子却给出了近乎相反的答案,公西赤询问理由,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孔子根据子路与冉有个性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即是在分“人”教学。分专业教学即是把每个个体的不同上升到院系专业层面的不同,其实质则仍然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一直是中文院系学生的必修科目,这门课程的授课时数虽然一再精减,但仍然居于各门课程之首。在教学过程中,由学校统一确定教材———一般是文学史和作品选配合使用,在教学中以文学史为经,以作品为纬,从先秦到晚清,讲述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样貌。如此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却并未给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知识,学生上课也并不积极,该课程实在有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分专业教学思路的主导下,古代文学课程有望贴近专业、构建极富特色的专业性教学课堂,此举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中做出极大的贡献。本文将以高校文秘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为例,对之进行深入探讨。

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重新编制教材

各个高校总会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后修订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但唯独在教材的选定上往往因循一贯。高校通行的古代文学史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袁行霈等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2],作品选则一般采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3],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两部教材已经“占领”高校中文课堂多年。面对这两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我们是否反思过:它们真的是高校各专业学生最“好”、最“合适”的教材吗?“合适”并不专指那些观点新颖深刻、材料丰富多样、体系严谨细密、内容包罗万象的教材,而是要看它们是否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符合专业化教学的教材应该根据专业所需进行编写,比如,其要体现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提高专业水平、提升专业素质。面对多样化的专业及迥异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打破一本教材“垄断”课堂的现状,提倡大学教学用书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使每个专业拥有自己最“合适”的教材。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材编写是专业教育的第一步,其应该体现出鲜明的专业教学目的,尊重专业差异,贴近专业需求,这样的教材才是最“合适”的。

(二)突出人文素养与办事能力的培养

文秘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秘书,他们需要为领导者提供各种综合辅助服务,比如辅助领导决策、协调沟通各个方面、撰写相关文章、交办会议事项等,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具体说来,秘书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优秀能力:一是文秘人员应该具有出色的人文素养,二是文秘人员应该具备出色的办事能力。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人文精神与品质,具体到文秘人员,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深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道德情操、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其他。而文秘人员的办事能力则指: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等。古代文学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无尽的宝藏,古代文学教材应该根据这些具体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

爱国情怀,是一个人最深厚最朴素的情感。作为一个文秘人员,若没有了对祖国的热爱,即使具有再优秀的业务能力,也是枉然。因此,在教材中宜选入一些表现爱国情怀的作品,比如许穆夫人的《诗经·鄘风·载驰》、屈原的《离骚》、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关山月》、辛弃疾的《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等。学习这些诗篇,教导学生,感受作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深情,学习他们为了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爱国精神,于忧国忧民、拍案而起中领略他们的大爱有声。

道德情操是文秘人员必须坚守的道德阵地,恪守真理与正义,面对领导与强权要敢于说“不”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助纣为虐;为了完成任务,要做好付出长期艰辛劳动的心理准备并具有坚持不懈的斗争意志;同时摆正自己服务领导的辅助性位置,不争功、不争名,甘当无名英雄等等。为此,教材中宜选入以下作品:《孟子·滕文公下》,它宣扬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力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宣公二年》,这些作品中有古代著名的良史典范———齐太史与晋董狐,他们真正做到了不畏强权、秉笔直书,被文天祥誉为“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具有无限正气;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理想的奋斗精神,感受先贤们发愤作为成就事业的艰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国演义》、《出师表》,在阅读中整体感受诸葛亮为了刘蜀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文秘人员还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欣赏文学之美、情感之美、生命之美,因此,在教材中还应适当选入几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类文章与诗歌及感恩生命、珍视爱情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可以深入讲授张衡的《归田赋》、陶渊明的《饮酒》、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杜甫的《秋兴》、元稹的《遣悲怀》、归有光的《见村楼记》、袁枚的《祭妹文》等诗文,在学习阅读中细腻体会人之常情、领略文字之妙。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文秘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语言表达能力既包括在日常公务处理过程中文秘人员语言的准确流畅、清晰深入、生动形象,又包括向上级献言献策时的说话技巧,以及面对他人诘难时的辩论。在前者,需要多加训练,敢说、会说,学习一些说话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自会提高;在后者,古代文学课堂正可以提供众多古代谋士的劝谏技巧、辩论过程,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细加揣摩,学习个中奥妙,达到提高语言技巧的目的。《墨子·非攻》运用大量的比喻、类比方式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相如则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获取武帝信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把司马相如借助献赋获取武帝信任并逐步展现政治才华的过程记述得非常详尽。而在把握时机、巧妙劝谏,甚至运用逻辑学知识进行巧妙游说的就非春秋战国时期的谋士莫属了,《左传》、《国语》中记载了一个个口若悬河的谋士、一个个精彩迭出的经典案例,张仪、苏秦、甘罗、甘茂、淳于髡等堪为其中的代表,选择其中几场重要的游说过程加以分析,并结合当代逻辑学知识,一定能够增强文秘专业学生的论辩能力。

写作能力是文秘人员的另一项看家本事,中文院系往往开设写作训练课程进行专门辅导,一篇文章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当然,我们的“古代文学”课程仍然能够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甚至补充写作课程的某些不足。陆机的《文赋》诠释了文章的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完全可以借鉴。而古代的优秀公文、书信更是提供了一些成功范例。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直谏之臣,他的奏疏简洁、干练,直指要害,《谏太宗十思书》围绕“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劝谏太宗当“积其德义”,太宗赞其“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堪为奏疏的代表。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本为劝降之信,作者对陈伯之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惋惜对方所为、陈说己方政策,后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故乡春色感动之,最终达到劝降的目的。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面对司马光的政治责难则针锋相对、一一驳斥。他首先提出“盖儒者之所争,尤在于名实”这一论证基础,接着以司马光加于他的罪“名”与自己的行事之“实”一一对照,指出罪“名”之妄,从而达到驳人立己的目的,同时,又在回信中流露出不卑不亢的从容气度,分寸拿捏得极好,堪称驳论文典范。对于这些公文、奏疏、书信,如果能够充分把握其论说分寸,了解其论辩关窍,学习其写作技巧,那么学生的公文写作必定多了几分专业色彩。

(三)注重教学活动的专业设计

专业性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师与学生身上,而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性地位的教师自然是重中之重。分专业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通识通教的传统教育思维,树立专业育人的新思路,强化课堂的专业教育倾向,从而在分专业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出实绩。

对于古代文学教师来讲,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把古代文学课程从普遍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课程转变为“秘书方向”的专业辅助性课程。以往的古代文学课是教学中的老大哥,其教学大纲往往表述为以文学作品为核心阐述中国文学史的传承流变,掌握各个时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在多年的通识性教学中,各位教师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专业性教学思路下,古代文学教师要勇于打破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模式,重新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实存在较大难度。对此,不妨首先让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年轻教师完成这个转变,专职承担文秘学生的授课任务。年轻教师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转变教学思路也较快,也不必抛弃以往过多的教学经验,教改会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转变教学思路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大力更新知识储备,迅速向秘书学靠拢,增强专业教学及指导能力。年轻教师不妨听一听秘书学课程,学习一些秘书学理论,阅读一些秘书学书籍,与文秘专业的学生深入座谈,真正领会到秘书学专业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需求,尽快地转变教学思路,贴近秘书学所需去设计古代文学教学,争取在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贯彻新思路,突出教学新重点,让课堂真正成为文秘学生的古代文学课堂。在教学设计中,不妨从一个出色的文秘人员的标准入手,通过一些古代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古代文秘之道,言语得失、文章成败、应变能力、计划谋略,并在讲课中有意识地加入针对性训练、实践性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文在“教材编写”部分已经涉及此一教学过程,其他又如,在讲到诸子百家时,就要突出纵横家的教学分量,把他们的重要论辩、游说过程一一剖分清楚,以帮助学生掌握其论辩经验,在教学中,也不妨将这些论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间的自由辩论,让他们明了古人辩论的精髓,增强实战经验,同时亦可运用当代辩论知识指出对方辩论之误,以期让学生对论题有更深的认识。在学习魏征的奏疏时,既要学懂、学透文章本身,也要学习其行文之法,不妨让学生用古文重新拟写奏疏,模拟情境,揣摩语句,增强古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古代行文的简练通达特色。再如,学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时,着重把司马迁、司马相如、诸葛亮、鲁肃、王允等作为文秘人员的形象加以分析,通过其行事、言谈,既看到他们忠于自己主人的一面,又看到各自的处境、遭遇与结局,看其行事的成功之处、品其失败之根由所在,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文秘人员打下基础。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教学效果,以督促我们日后的教学改进,也可以用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我们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中文院系多年来,一直是多个专业同考一张试卷,专业定位笼统而模糊,分专业教学则应打破这一惯例,使考试也成为分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文秘专业,古代文学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自主命题,文秘知识与文秘能力并重。对此,可安排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考查学生的研讨水平、案例分析能力、辩论实战表现、其他秘书实务能力等,给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的打分,以真正识别出有较高文秘潜能的高水平人才。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也应当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它应当杜绝传统的古代文学史知识的考查,而去呼应最初的教学目标,重点考查古代文秘知识,多些关于文秘专业的论述、分析题目,多些文秘能力的情境测试,少些文学史的机械记诵。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的共同实施下,教师给出学生一个综合的成绩。

在当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形式下,高校教学必须突破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套试卷的传统僵化教学模式,大力加强专业性人才培养。专业性人才拥有某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某项专业特长,走出校门即可服务于社会,这种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高校教育一头连着学校、学生,一头连着市场与就业,一般本科院校应该及时转变培养思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当务之急,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在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深度”与“宽度”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深度”培养,而学科通识性教育为“宽度”培养,二者要统筹兼顾,偏向“深度”。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校文秘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与策略。

关键词:高校,文秘,“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关于对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古代文学 课程 教学改革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它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对于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说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课在建国初期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近年来,由于新思潮、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学生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古代文学作为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日益受到冷落。在一些学生看来,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脱轨,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学习古代文学远不如学习法律、经济、新闻、市场营销等课程有用,因为这些课程更能直接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产生怀疑,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同时,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一直比较保守,缺乏创新,加之其学习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和畏难心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古代文学的教学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古代文学教学必须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通过教学改革的建设,进一步科学地修订学科建设方案,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多样化和立体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教学观念、方法、手段和管理更新,形成与时俱进的崭新教学局面,真正体现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

一、革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教学改革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程,只有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发掘古代文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分阶段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努力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实施教育。

新型教学改革体系中以“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构成网状教学体系”为基本教学理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组织方式与目的,建设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首先,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平面知识传授模式,建立一个新型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以知识优化、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为三个基本层次,针对文学史与作品选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组织方式。文学史以学为主,辅之以专题讲座;作品选以教为主,辅之以专题讨论。其次,构成网状教学体系。在基础课与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使三者构成一种网状的教学体系。即以基础课为基点,以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为补充,以选修课为提高。前者着眼于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后两者着眼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在高校开设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和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

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结合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方面,尽量做到优势互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门传统学科,对文献、训诂、释义、文体介绍等仍必须借助于传统教学方法,而对文学史线条的勾勒、诗文意境的阐释、相关资料的链接,则可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而教学活动仍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也可以用多媒体来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及前人评论等,教师仅仅是疏通、点拨,这会是很好的文学欣赏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应注意张弛有度,交替运用。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一些传统教学对多媒体教学进行调节。

三、合理调整课程内容设置

古代文学课需要强调文学史的线索,并将文学知识加以系统地串联,所以应该以文学史的发展为线索,以名家名篇为重点,帮助学生获得中国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培养文学的审美观念。而对于名家名篇的讲析,则应以审美为核心。而要了解文学的真谛,必须首先阐释其审美功能。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对于作品的文本分析,往往强调字句篇章的解析、情感的表达及阅读技巧分析等层面,我们可以以文体、思想、名家名篇和文学现象等为专题进行剖析,深入系统地进行讲授。以文体为核心的专题式讲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学史观,同时也能使授课形式与中学相比更自由灵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材的使用上,应做到使用基本教学资料与使用扩充性教学资料相结合。以指定的教材为基本教学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专题研究为扩充性教学资料。

四、知识优化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利用讲授与自学、基本教学资料与扩充性教学资料,一方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要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际教学的需求,制定有比较详细教学改革方案,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在传授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采取系统化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加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的分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多种学科,内容繁杂,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主要讲重难点、关键点,着重于点拨与启发;课下自学主要学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着重于拓展与深化。课堂教学是点,课下自学是面,采取系统化教学方法,由学生所熟悉的作品入手,进入相同主题或题材的经典性作品,或者采用新的诠释方法,对他们所熟知的作品加以重新解读,开拓视野。按文学体裁分类讲授,包括每种体裁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代表作家作品。使学生能够将每一历史时期所学的零碎文学知识系统化、系列化,可上挂下联,抽一带全,从而形成诗歌史、词曲史、辞赋史、散文史、小说史、戏曲史、批评史等概念。并且,注意结合文体、流派、作家作品或作前后上下古今比较,或作横向的左右比较,或作地域南北比较,或作中外文学的比较等。由此,通过对古代文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学生学会运用多向多维联系的思维方式,以替代单向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多视点、多侧面、综合交叉的观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方式,增加讨论课和学生自讲课的分量,督促学生写一些小论文,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力求使学生做到:知识体系具有有序性与完整性;知识结构具有优化性与前瞻性;思维质量具有严密性与求异性;创新能力具有主体性与社会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

近年来,随着高校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普及,文学素质尤其是古代文学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越显突出,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有关古代文学的选修课,并定期或不定期安排相关讲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让学生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基本常识的同时,培养文学的审美观念,以利于理工科及其他文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帮助他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意识与民主意识,最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育功用。

在高校开设中国古代文学的公共选修课程,首先要合理调整课程的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公布给学生,并尽可能早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方面的有关信息。其次,要加强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培养,古代文学公选课不同于专业课,因为学生可能来自不同专业或者不同层次,对于教师专业素质以外的要求相对说来要高一些。在教师培养中,就应该把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跨学科意识放在首位。第三,要加强古代文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古代文学公选课学生与专业的学生相比,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古代文学教育,再加上学生生源比较复杂,遍布各个院系及各个年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和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感受,在尽量启发那些文学素养好的学生的同时,对于那些文学素养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也应尽可能地鼓励、引导。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等,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只有及时的反思,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独创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繁花似锦、色彩绚丽的艺术园地,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要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和现代性的认识,积极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古代文学的教学,普及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4.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四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或名选读,下文统称为阅读)课程,是在尊重文本固有的内容作者及作品的情感基础上,以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养成为出发点,通过构建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最终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和相应的人文素质。通常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中国文学史两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后者是中文系甚至其他相关院系传统的必修课,其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必言。然而,长期以来,后者的独立性甚至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当下的大学生而言,课程的吸引力不大。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相应的对策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研究要点举隅如下。

一、面临的挑战

1.社会大环境:文学边缘化

从外部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文学日益边缘化。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熙熙攘攘,多为利往。在这重功利与实用心态的影响下,由于文学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故其重要性日益为人所忽视。目前是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商品经济的实行不但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学习动机。高额的薪酬、丰厚的福利、稳定的工作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即使是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在考虑学以致用的问题。考量所学知识对将来毕业找工作有没有用处、有多大用处,并以此来权衡和规划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结果很多文科学生,甚至低年级的大

一、大二学生,就已经把精力更多地投入考研、考证、培训班甚至驾照的学习中去。只是由于学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为了完成学分顺利毕业,学生才来到教室,心不在焉地听课,甚至有的同学通堂在玩手机、打游戏、网络聊天。这一点背后的尴尬和无奈,在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2.学校小环境:课程被压缩

在市场化和功利化专业设置的影响下,学校的许多基础课程,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这样相对似乎更为冷僻的课程,在大多数大学里更加变得似乎可有可无。中国古代文学阅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普遍受到严重消解,以至不得不让出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直接砍掉,以保证那些市场反应灵敏、应用性强的时兴课程。如前几年的高级文秘、现在的播音主持等热门课程的开设。

3.文学教育自身的断层和割裂

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入小学起就开始接触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在其后直至步入大学后的十数年学习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在学习时采取的学习方式侧重字词翻译和作品背诵,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愉悦作用。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被动灌输,导致不小比例的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当步入高校再次面对古代文学作品时,积久成习的学习方式和惯性思维使得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听讲,放弃了能动思考,更谈不上对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人文精神的学术钻研意识,因此对于作品的认识和理解非常肤浅、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

二、困境产生的原因

1.教育指导思想的制约:中文系培养的是学者而非作家

1925年,立志当作家的李健吾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时任中文系教授的朱自清先生对其说: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三十年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接1955级新生入学大会上,系主任杨晦教授的迎新辞语惊四座: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两处典故的语出文献虽不可一一确证。但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了大家今天的共识。虽然有的大学有这方面的努力,但或已经偃旗息鼓。如前几年,浙江大学聘请金庸做博导,后来无疾而终。近年来,上海大学有美男作家之称的葛红兵教授开设的创意写作课,其吸引力和能否改变中文系课程教学多年积习的具体效果也有待观察。

2.教育实践中的误区:颠倒了治学和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混淆甚至颠倒了古代文学的治学与教学的关系,侧重对治学的努力,忽略了教学的要件,也很少考虑现在中文系学生的实际水平。现在这些大学生上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课程之前所读到的古代文学作品仅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人不能独立阅读古文,不少人甚至即使参看现代注释也看不懂古代诗文。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如果还仅仅停留在以治学为中心,海阔天空地讲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或只是泛泛地讲什么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那么学生即使把文学史背得滚瓜烂熟,次次考试都得满分,也无法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髓和内涵。

2.教育实施者的刻意缺位:为了实现趋利避害的最大化

5.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五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应用型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群

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为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1]。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就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不足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1以课程群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构建的课程集合。”[2]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可将原课程体系中内容相互重复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课程进行删减,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适当增加新的课程,课程设置顺序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应与所属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保持一致,由若干个课程群,共同支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如果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课程群建设便会失去方向,无所作为。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之前,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合肥师范学院为安徽省应用型师范院校,学校明确提出“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安徽、面向区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新型师资。”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引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由四大课程群构成:(1)文史哲基础课程群。主要有“历史通论”“中国文化概论”“美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民俗与宗教”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与批判精神,使其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与健康的审美情趣。(2)文学教育课程群。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核心课程,还包括一系列文学、文论类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鲁迅研究”“现代诗歌鉴赏”“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等)作为核心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其功能定位为,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外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文学研究能力。文学教育课程群规模较大,其下又细分为三个子课程群:古代文学课程群、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群、文学理论课程群。(3)语言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用学”“训诂学”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问题的能力。(4)教师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文学科教学实施”“语文学科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与教师礼仪”“语文学科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教师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由以上课程群简介可看出,开展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旨在避免课程碎片、课程逻辑矛盾、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率低下等弊端,把分散的课程串联起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各课程群的功能都指向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有其明确的定位,基础性课程群突出理论素养、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突出与行业标准、基础教育的接轨。

2多维视角,贯穿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

本文探讨的古代文学课程群,是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段)为核心,以一系列古代文学类的专业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古文阅读与背诵”“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为拓展和补充的课程群,文体学、审美鉴赏、专题研讨等多维视角贯穿其中,群内的各门课程贯穿着诸多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文体学的视角

近二十来,高校中文系通用的文学史教材,例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罗宗强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上依据王朝更迭进行文学分期,将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论述,不太注意各种文体的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任课教师大多参照教材章节次序进行讲授,这对学生从“史”的维度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较为便利,但容易忽略各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演变,也影响到学生对具体作家、作品乃至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文体,“主要指诗、文、词、小说、戏曲五大门类。……研究古代文体的发展变迁,实质上就是研究这五大文类的发生、发展、鼎盛和终结。考察整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实际上就是这五大文类的变迁史,而文学创作上的创新与这五大文类的发展是互相推动的”[3]。我们设计古代文学课程群时,注意将文体学的视角贯穿其中。一方面,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大课的内容设计上,每一时段,都注意以文体学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或整合。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知识点特别多,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如果从诗歌、散文、赋与骈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发展的视角入手,就容易将复杂零乱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纲举目张。另一方面,“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专业选修课,也是从文体学的角度设计的,有利于教师、学生在讲授与学习过程中建构文体学理念,将文学史与文体史融为一体。

2.2审美鉴赏的视角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已经大为压缩,许多作品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授,不少学生的文本解读与鉴赏能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列参考书目,指导学生课后自学,另一方面,开设了“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给学生“补课”,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文体的经典名篇的认知和理解。例如“诗论与诗词鉴赏”的课程内容,涉及意象、意境、修辞手法、情感内涵、艺术技巧、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便于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诗论及诗词鉴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与鉴赏实践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文体的鉴赏方法的特点,如诗词鉴赏,要善于把握作品意象,品辨韵味,领略意境,领悟情趣或理趣之美;小说鉴赏,要抓住人物形象作具体剖析,把握作品的情节与结构,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戏曲鉴赏,则要悉心感受戏剧冲突美,品味戏剧中人物性格美,探究戏剧结构美,等等。

2.3专题研究的视角

古代文学课程群在制定群内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时,注意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以专题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的文学概貌的基础上,重点具备文本解读、作品分析和文学现象研究的能力。例如,在初唐、盛唐时期的诗歌部分,设置“初盛唐诗与盛唐气象”这一专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作家、作品的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初唐诗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杜甫、李白等人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诗歌是否具有“盛唐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庚先生首倡“盛唐气象”说(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严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盛唐气象”是唐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涉到唐诗的整体评价,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设置这一专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学界的研究成果、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动向,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对文学史的理解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

3.1项目驱动,合作探究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4]在开学之初,教师会将本课程需要研讨的一系列项目(或者说问题)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认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探究,并以小论文、作品赏析、读书报告等形式呈现其成果。成绩突出的小组,将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交流。例如,古代文学3(唐宋文学),给学生提供如下问题进行研讨: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杜甫诗歌与“盛唐气象”的关系;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诗歌艺术比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与《前赤壁赋》比较鉴赏;如何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苏旷辛豪”;唐宋诗歌的异同;诗体文学与词体文学的区别。以上问题,涉及到唐宋时期经典作品的鉴赏、名家艺术特征的比较、不同时代诗歌艺术的`比较、不同文体的比较,是在文学史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拓展和提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夯实了基本功,增强了理论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

3.2强化实践导向,与基础教育接轨

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内容,应适当与基础教育接轨。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的“部编本”人教版语文教材,古诗文篇数较以往明显增多,这对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设有“古文阅读与背诵”这门课,该课涉及的古文主要是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文名篇,并适当补充其他古文经典作品。课程教学从介绍古文阅读方法和背诵方法入手,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作品,使其熟悉经典、亲近经典。教学内容以活动为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例如,将古文改写为现代散文,小组合作改编古诗文情景剧,讨论现代流行歌曲对古诗词的借鉴与化用等。该课程教学,突出掌握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优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不少高校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采用学期论文(作业)与期末卷面考试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操作简单,沿用至今。卷面考试便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测试手段,不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些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期末才临时抱佛脚,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建立并优化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强化过程性学习的考核,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小组合作探究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许多课程的平时成绩占到总评成绩40%以上,有的甚至占到总评成绩的60%。与此同时,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以便较全面地评价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用型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应根据专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培磊.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52.

[2]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11):110.

[3]杨旭.论“文体”涵义的四个层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8.

6.浅谈古代文学的教学革新 篇六

(一)职称评审制度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现行的教师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以科研业绩为核心,其他都是次要的参考内容,包括教学成果。

职称的评审以科研论文为最主要的指标,所以教师的精力主要用于研究和著述,忽视了教学方面的工作,既不研究教育理论又不积极进行改革实践。

教学基本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无心关注教学效果,毫无热情可言,使得教学成了应付性的工作。

(二)教育评价制度颠倒了学校的管理重心

现行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注重的是量化指标,以课题经费和研究项目的多少,来作为一个学校和一个学科强弱的衡量尺度。

在这种竞争中,各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相应的也就倾向于项目管理。

古代文学因为项目经费数目过小,不能直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被置于边缘境地,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就无足轻重,其教学热情自然大减。

从内因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自身也存在局限,不能积极推进革新,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意识。

(三)教学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排斥实用性,讲究纯粹性,我行我素,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固步自封,举步不前。

(四)教学内容狭窄

课程的设置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内容孤立化、专业化,自我封闭,与其他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割裂严重,只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不能发掘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

(五)教学手段单调

单纯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师已经很少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使得声像技术得以在课堂利用。

但新媒体的开发显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依赖的网络没有和老师形成有效互动,教学手段的滞后也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古代文学与现实社会无关的旧观念,而是突出它有用的一面,让它具有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生关注就业,注重实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宜简单地指责为对社会风气的庸俗盲从,教师应对此表现出适当的宽容。

对课程的理解功利化很正常。

而中国古代的教育本身也很贴近于实际,孔子《诗经》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就是强调文学的实用性。

至于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更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

因此,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代文学课程,无论是从回归还是应时的意义上来说,都应该不是疏远实用的。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当前社会,古代文学因缺乏实用性而失去市场性。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再崇古拟古,而是要增强现代气息,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精神来观照作家、讲解作品,要改变就古论古的习惯,做到古为今用,提高学科魅力,焕发生命活力。

在总体上要始终突出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如理性精神促进人文关怀,中庸精神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精神能促进个人发展等。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可见古与今,均不可偏废。

教学不能单纯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忽视其现实性。

要与现代相契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其中的.内容才能转化成人生的财富。

“割裂传统的现代化必然导致学术意义的茫然困惑,而拒绝现代的固守传统必然将旧学引入陈腐僵化的学术绝境”。

改变当前单一强调文学审美和教化内容的局面,而是突出其中的更为丰富的实用性价值。

关注其中的“经世致用”的内容,从人生意义上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关注文学对民生问题的呼吁,对政治清平的促进、于国于民的作用等。

如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的作品,都是“经世致用”的典型。

打破学科封闭局面,突出学科的开放性。

以文学遗产为中心,加强和近邻学科的联系,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丰富信息量,培养宽泛视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尤其是要打通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突出古今创作的渊源关系,强调古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借鉴意义。

因材施教,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调整史论和作品的讲授比例,改变目前重史论而轻作品的教学格局,注重培养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学有所用。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实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学者,因为将来做学者的人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技能型职业。

尤其是师范院校,其目标是定位于培养基础教育人才,那么就应该考虑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的关联,考虑中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教材的选用,应该因人而异。

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基础,选用合适的教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改变目前教材的选用集体统一的现状,坚持适用的原则。

层次较高的学校生源基础较好,而且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将来会读研,因此适合选用学术含量较大的教材,而层次较低的学校,生源基础较差,而且选择读研的学生较少,则适合选择内容简单的版本,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更新教学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加强课下对实用技能的培养,增加写作训练,使学生体会作家写作的辛苦,同时检验自己的阅读量,当学生感受到了自己阅读量的匮乏,反过来就会促使其认真学习。

丰富教学手段也是一项改革内容。

多媒体教室的大力建设,让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改变了长期使用黑板和粉笔讲课的传统,逐渐习惯于音响、投影等声像设备的使用,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之间的课下互动还有待加强。

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疏远了师生联系,尤其是在高校新校区扩建风大盛的形势下,学生多居住在离城较远的新区,交通不便,师生间的交流就只能局限于课堂。

7.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七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国古代文学,应用

经过历代学者的悉心经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 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也遇到了一个瓶颈期——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发现问题, 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 同时由于课程学时的缩减, 教师在课内讲授的内容有限, 学生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 同时拓展课外学习, 让课外学习成为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这些问题也一直是我们讲授中极力想解决的问题。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也让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这门课程是在大学阶段开设的, 在各个院校一般开设2~4学期不等。如今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处在信息时代下, 传统“满堂灌”式的讲授模式亟待注入新的教学方法, 唯有如此, 才能让这门古老的学科在新时期让更多的年轻学者喜爱。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由教师设计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设计师、指导者、辅助者。而在此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是任务的承办者, 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发现问题, 在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与探究的状态, 而教师与学生又始终处于良好的多维互动模式中,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能更好地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1.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大量电子信息的冲击下学生更喜欢关注时尚变换的信息, 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一些在我们看来很有魅力的篇章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任务, 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入教师精心创设的任务中, 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过程中, 学生深入学习情境之中, 随着任务完成的逐步深入, 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古代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所吸引, 会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有对美的感悟、都有不断学习探索知识的愿望, 一旦在情境的引导下深入任务, 他便想要在这个自己所付出辛苦的任务上去继续探索, 去探索某种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所体现的文学内涵。在完成任务之后, 学生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 教师可适当设立激励模式, 这样在学生每一次完成任务之后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久而久之, 会转变为一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中, 教师一般是“独白式”的讲授模式, 学生被动参与或根本不参与, 课堂中较少有互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学生在每一次接受任务、完成任务、接受评价的过程中都要与教师有互动, 教师在全过程中基本是扮演着导师的角色, 亦师亦友, 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会有很多。学生既能享受到教师一对一的辅导, 又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任务圆满完成的期待, 在此影响下, 学生会对教师设计的任务甚至这门课程都特别用心, 以此教师可以真正还课堂给学生, 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在互动中学习。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拓展学习内容

在教改的“春风”影响下, 很多课程培养方案都做了修改。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学时也作了压缩, 这样设计到底科学与否我们暂不做评价, 但是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面对知识含量极大的课程内容, 教师在课堂内讲授的内容极其有限。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呢?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采用就可以拓展课内学时, 教师设计任务, 相当于学生在课下与教师一起备课, 一起互动, 一起学习,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任务驱动法教学设计技巧

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很多教师自己设计的任务自己都不感兴趣, 如果与学生换位自己都不愿参与, 这样的任务学生也不会配合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 任务难易程度适中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任务时, 难易程度要适中, 要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太简单的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性, 太难的任务学生又不愿意承担。所以一般教师可先由外围去导入, 然后逐步以阶梯式递进的方式去接近核心知识, 这样符合学生接受规律。如讲到屈原与楚辞, 教师可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屈原所处时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 接下来搜集屈原的生平思想, 让学生在课堂中彼此分享, 然后再逐步去接近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样学生在逐步推进的任务中逐步获得知识与成就感, 最后接近核心内容讲解时就已经将外围知识都消化了, 那么教师讲解就事半功倍了。

2. 任务设计要知己知彼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独具匠心、知己知彼, 知道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会更有效, 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也会更加配合。如教师可在所代课班级先创建一个微博群或QQ群, 像一些让学生做的微作品评论或举办的实训活动VCR, 就可以在微博群里分享。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评论或小论文或是一些其他的作品在微博中被点击、被其他同学分享, 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让学生逐渐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感兴趣, 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完成任务。

3. 任务设计采取小组合作模式

一个人再优秀不会有一个团队优秀, 团队一起完成任务可以彼此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而且团队合作可以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同时集思广益。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最好采取小组合作模式, 这样小组成员间相互监督相互带动, 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任务评估阶段。

1. 任务导入阶段

教师在导入任务时要精心设计, 要让任务导入能引人入胜, 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讲到《诗经》这一章, 将学生最耳熟能详的诗作展示给学生, 这样首先在《诗经》与学生中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学生接受任务时, 因接触到自己所熟悉的诗歌, 会有小小的自信感, 同时对他们即将学习到的内容会更有探索的热情。

2. 任务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 教师在任务设计时, 可以采取一些新鲜的模式。如接下来讲到诗经的内容时, 有爱情诗、战争徭役诗、宴飨诗等, 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别展示各自所收集的诗经作品, 然后可分阶段进行《诗经》诵读大赛、《诗经》作品赏析座谈会、《诗经》记诵之星大赛、开心状元之《诗经》微电影创作等活动。这些实训内容的展示时间可灵活掌握, 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悉《诗经》作品, 掌握《诗经》作品的艺术特色, 增强鉴赏《诗经》作品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任务评估阶段

当学生任务完成后, 教师评价首先要认真、及时。教师的评价要在学生期待最热切时给予, 此所谓合时, 因为学生一般在提交了任务之后, 最渴望教师能最快给予回复, 这时的及时回复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 评价要适当, 既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 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最后, 评价体系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设计评分标准时可从应知、表达、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分情况进行评价。

8.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八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方法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6-02

前言: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

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

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习大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楠.对开放教育专科《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80-82.

[2]王自红.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111-113.

9.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九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个案教学;评价体系

论文摘要:目前,成人教育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因而亟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并积极探索改革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中国古代文学是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地位非常重要。对于如何提高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学术界一直处于积极思考与探索之中。然而,目前成教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日趋呈下滑趋势。这其中,既有社会风气的浮躁、生源数量与质量的下降等因素,也与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成教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1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明确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讲授文学史与作家作品两大部分,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目前全日制普通教育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着眼于理论宣传、文化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学术色彩;教学内容则以文学史为主,以作品为辅。近年来,有感于这种重文学史、重理论、轻作品的弊病,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展了以原典阅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教学成效。然而成教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却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没有彰显成人教育的特色,而且还沿袭了普教的诸多弊病。

普教古代文学重文学史、轻作品教学的倾向非常突出,授课教师为了追求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以压缩具体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为代价。这种做法,不仅使文学史的教学流于浮光掠影,而且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另外,在全日制普通教育本、专科的教学中,就已经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而成教自学时间长、面授时间短的独特性,导致这一矛盾更为尖锐。成教古代文学教学不仅轻视作品,而且还演化为单纯的文学史教学。由于对经典作品的忽视,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省去了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讲授给学生的往往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观点。而且这些结论和观点往往不是教师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得来的,而是从各种教材或著作中剪切过来的。这种教学,教师本人无须多读和细读文学经典,只须死记硬背教材或讲义上归纳的条条框框,即可应付教学,即可高谈阔论,以致出现不懂《离骚》,也能大谈《离骚》的艺术特色,不读《红楼梦》,也能大谈宝黛爱情的怪现象。然而课堂上只讲文学史,即使讲得再精彩,线索理得再清晰,对没有具体感受作品的学生来讲,依然是镜中花、水中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要求。

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或者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在目前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亟需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及竞争实力。对这些成人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要通过学习,获得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虽然学习文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拓宽宏观视野,但真正喜欢并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毕竟微乎其微。而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陶冶性情之外,还可以促使他们将经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成人学生大多从事文字工作,他们所需的恰恰是这种以提高语言运用和文字表达水平为目的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培训。因而成教古代文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并不断强化成教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

人的成才究其本质是靠自学,根据成人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成人教育应该发挥成人学生的自主、自律和自控能力,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然而目前成教的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面授为主,而平时自学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并且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要想提高成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必须要求学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可采取仿写、改写、读书札记或论文写作等多种形式),而仅仅依靠短暂的课堂面授是无法奏效的。因而要提高成人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学生平时自学的指导和监督。

就课堂面授而言,广大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传授新知识和保持系统性方面自有其优点。但由于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结果把讲述法搞成了“填鸭式”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何况成教的面授时间有限,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只能把丰富的古代文学教学变成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变成学生死记硬背的死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打好学生的文学基础,也没有发挥大学教育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更没有完成对成人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培养目标。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个案教学的方法,选取精彩的篇章,精讲深讲,不求面面俱到,不求泛泛而谈;并且通过组织讨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维;适当联系当代的社会文化现象来分析、阐述古代文学在当代的新意义。这种教学法将课堂教学与自学,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研讨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打破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单独由教师讲授的沉闷局面,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个案教学的典型示范,可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学生的业余自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考核方式及内容僵化

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成教古代文学大多采用闭卷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方式。对于成人学生而言,他们边工作,边学习,非常关心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而授课教师鉴于教学课时少的困惑,也往往侧重于讲授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在集中面授期间,师生双方主要围着考试转,而考试内容又多是一些总结好的、完全靠机械记忆的文学史知识。这种一味强调机械记忆、方式呆板的考核模式,不仅难以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还窒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背书的机器”。

要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是成教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

首先,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终结性考核,也要加强形成性考核。而后者恰恰是目前成教评价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广大成人学生多是在职攻读,要承担来自家庭、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有些学生态度敷衍,只求混个文凭,所以如果缺乏对成人学生平时自学的监督和考核,那么文学素养及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因而在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结合起来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形成性考核的分值比重。

其次,应该改革终结性考核的内容范围及评分标准,减少文学史知识的分值比重,加大对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考察力度。目前的成教试卷,虽然也有一些分值颇大的主观性试题,但这些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往往依据教材或授课教师的讲义,阅卷老师也主要依据评分要点给学生赋分。谁的记忆力好,谁就能得高分,所谓的主观性试题实质上考察的还是学生的记忆力。而成人学生大多已参加工作,他们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记忆力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这样的考试对检验他们的真实水平没有多大意义。况且对作品的解读及对文学史规律的归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教材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因而完全按评分要点来赋分的僵化做法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扼杀。其实,只要学生的回答能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并能够用流畅且富有文采的语言来回答,完全可以得高分,根本没有必要死抠要点。

成教古代文学以经典作品阅读为核心,以提高成人学生语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加以实现,虽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难题,但在目前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如能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必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黎明,等.中国文学(修订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谢谦.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3]刘鹤岩.关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

10.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Ⅱ》 篇十

第二编 秦汉文学(总25学时)

第一章 秦代文学(3学时)重 点:掌握《吕氏春秋》、李斯政论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秦代文学简述

一、文化的专制政策与毁灭文化的举措

二、文学的冷落 秦代政论文

一、《吕氏春秋》

二、李斯的散文 研析篇目:《谏逐客书》 阅读篇目:《察今》

汉代文学绪论(1学时)

重 点:掌握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

一、汉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二、汉代文学综述

第二章 两汉散文(11学时)

重 点:理解贾谊、晁错政论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史记》、《汉书》的主要内容以及文学成就。

第一节 两汉政论文

一、西汉政论文

(一)贾谊的政论文

(二)晁错的政论文

(三)其他政论文

二、东汉政论文

(一)王充及其《论衡》

(二)其他政论文7 第二节 两汉史传散文

一、司马迁与《史记》

(一)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二)《史记》的结构、体例

(三)《史记》的文学成就

(四)《史记》的风格特征

(五)《史记》的地位与影响

二、班固与《汉书》

(一)班固与《汉书》的成书

(二)关于《汉书》

(三)《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 两汉其他散文

一、西汉书信体散文

二、东汉叙事散文:碑文和游记 研析篇目:《过秦论》、《论贵粟疏》、《项羽本纪》、《苏武传》 阅读篇目:《淮南子》、《天人三策》、《潜夫论》、《昌言》《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章 两汉辞赋(5学时)

重 点:了解汉赋的起源及其体制特点、汉赋的主要作家、汉赋的分类与流变。第一节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一、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第二节 东汉辞赋

一、班固与京都赋的崛起

二、抒情赋的勃兴 第三节 汉赋的地位 研析篇目:《鵩鸟赋》、《七发》、《子虚、上林赋》、《刺世疾邪赋》 阅读篇目:《两都赋》、《归田赋》

第四章 两汉诗歌(5学时)重 点:掌握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一节 乐府诗

一、乐府的概念

二、汉乐府的内容

三、汉乐府的特色与成就 第二节 文人诗歌

一、文人诗歌的发展轮廓

二、《古诗十九首》

(一)概念

(二)内容

(三)艺术成就 研析篇目:《战城南》、《上邪》、《江南》、《东门行》、《白头吟》、《上山采蘼芜》、《行行重行行》、《今日宴良会》

阅读篇目:《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涉江采芙蓉》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23学时)

绪 论(2 学时)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自觉的标志

二、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三、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四、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五、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社会、文化概况

一、乱世与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二、门阀制度与寒士的不平

三、玄学与魏晋风流

四、佛教与佛经翻译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建安、正始文学

二、两晋文学

三、南北朝文学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5学时)重 点:掌握建安文学的特点,三曹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简单了解“七子”的诗歌创作;掌握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曹操与他的诗歌

二、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一、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二、曹植诗歌内容

三、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第三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

一、建安七子

二、“七子之冠冕”王粲

三、蔡琰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骨

一、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理想

二、人生短暂的哀叹

三、强烈的个性表现

四、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二、阮籍和嵇康 研析篇目:《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送白马王彪》、《七哀诗》、《悲愤诗》、《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阅读篇目:《蒿里行》、《步出夏门行》、《野田黄雀行》、《杂诗•仆夫早严驾》、《咏怀诗•驾言发魏都》

第二章 两晋诗坛(2学时)

重 点:掌握潘岳、陆机、左思等的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一、陆机、潘岳与太康诗人

二、繁缛的太康诗风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一、左思的《咏史》

二、刘琨的《扶风歌》 第三节 郭璞和永嘉诗人

一、游仙诗溯源

二、郭璞的《游仙诗》 第四节东晋诗人

一、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二、东晋的玄言诗 研析篇目:《咏史•郁郁涧底松》 阅读篇目:《咏史•皓天舒白日》

第三章 陶渊明(3学时)

重 点:掌握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陶渊明的生平

二、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三、魏晋风流的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一、陶诗题材的分类

二、田园诗的内容

三、咏怀诗与咏史诗

四、行役、赠答与哲理诗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一、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二、陶诗具体的艺术特色

三、陶诗的艺术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一、《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二、《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三、《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一、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

二、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三、酒与菊 研析篇目:《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咏荆轲》、《归去来兮辞》

阅读篇目:《桃花源记并序》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3学时)

重 点:掌握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一、吴歌与西曲

二、清丽缠绵的格调

三、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

四、《西洲曲》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一、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

二、直率朴素刚健豪放的格调

三、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

四、《木兰诗》 研析篇目:《西洲曲》、《敕勒歌》、《木兰诗》 阅读篇目:《子夜歌》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4学时)

重 点:了解谢灵运、鲍照;谢脁与永明体;宫体诗。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一、山水诗的产生与发展

二、谢灵运生平与纵情山水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四、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

五、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一、才秀人微

二、从内容与情调来看寒士的呼声

三、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的艺术风格

四、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三节永明体的兴起 一、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

二、永明体的特征

三、永明体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 第四节 谢朓与齐梁诗坛

一、谢朓对山水诗和新诗体的贡献

二、谢朓的小诗

三、齐梁其他诗人与诗人集团

四、宫体诗的形成与高潮

第五节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南北文风的交融

二、庾信前期诗艺的养成

三、庾信后期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四、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 研析篇目:《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 阅读篇目:《王孙游》、《寄王琳》、《拟咏怀•楚材称晋用》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小说(4学时)重 点:掌握辞赋、骈文、散文、小说的艺术成就。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的特点

二、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三、《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一、抒情体物与文章骈化的华章美文

二、骈文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三、元嘉三大家及骈文论史与骈文论文

四、抒情小赋、诗体赋与写景文

五、《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二、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

三、《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研析篇目:《江水》、《与朱元思书》、《搜神记•三王墓》、《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 阅读篇目:《洛神赋》、《与山巨源绝交书》

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1.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的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师教育;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基础课,不仅具有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几千年文学发生、发展这一庞大知识结构体系的职责,而且还肩负有传承祖国文化精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因此,多年来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所占课时数和学分的比重最大。

高等师范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会进入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师范的特点是否得到了强调和突出?高校教学和中学教学是否得到了有效链接?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重大改革,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发挥古代作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的功能。但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注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很少考虑同基础教育的联系,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师范的特色,在教学上没有根据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时进行调整,这就很难给将来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教育的目标由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向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转变,这种变化促使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不得不考虑如何同中学语文教学接轨,又如何分工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中学语文古代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其和高师教育的关系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约150篇。从时间段上看,选自先秦的篇目占17%、两汉8%、六朝9%、唐五代20%、宋元16%、明清27%,涉及的时间段从先秦到明清,纵贯2000年,时间跨度很大;从体裁上看,诗歌(包括诗、词、曲)和散文当然是蔚为大观,但也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小说和戏曲作品。

可以看出,教材的编纂者力图在中学六年的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优秀传统,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可惜,由于授课教师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限制,编纂者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这固然和中学教育体系的缺陷以及高考的导向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课程结构上,师范特点体现不够,难以适应中学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两项基本能力:文献解读和鉴赏的能力以及文献检索的能力。目前,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近一半内容和高中语文人教版试验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是重叠的。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在现有的课程结构中,并没有设计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鉴赏、分析和理解的相关课程模块。同时,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毕竟有限,对于自己不知道、没学过的内容,教师要懂得从哪里寻找资料和怎么寻找资料。在拿到一篇文言文以后,有关的作家基本情况、创作背景、文体特色、流派从属之类的内容,得知道从哪里获得,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入地解读课文。可惜目前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中,很少设置有关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的课程。

总之,目前高师古代文学的课程结构仍然缺乏和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链接,毕业生就业上岗后缺乏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二)课程内容上,当代性不强,轻视整体素质教育的情况严重

一直以来,高校几乎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强调“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训练),古代文学也不例外。主讲教师很舍得花时间讲清、讲透的内容就是文学发展的脉络、体制特点、作家贡献、文学主张、文学现象、相关的术语名词,而作品的鉴赏评介、文学和当时的文化思潮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研究的策划和追踪检查等,则往往有时间就做一点,时间紧就马虎一点,成了弹性指标。其实,以上所谓的教学重点,学生往往通过阅读就很容易掌握,而那些被看做弹性指标的东西反而更应该受到重视,因为,思想方法的养成和运用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需要教师多次示范,而且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大,是学生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对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下的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建立立体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对课程体系来说,所谓“立体化”,就是各种课型的层次性、互补性和良性搭配。

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包括三个类型的课程:基础课、选修课和专题课。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着重于“面”的拓展;专题课强调知识点的深化与提高,着重于“点”的纵深;选修课主要是探究性学习,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三者互相衔接补充,构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基础课又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层次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等,都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对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对文学时代风格的理论抽象、对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层与能力培养层,其中,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抽象、概括等,属于思维训练的层面;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尤其是富有前瞻性、创新性的研究等,属于能力培养的层面。

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教学时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文学史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之以教师的专题讲座,以点带面;作品阅读与分析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的专题讨论,点面结合。就文学史而言,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等以自学为主,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等则以专题讲座为辅助;就作家作品而言,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以学为主,某一作品与作家风格的关系、某一作家与文学流派的关系等则以专题讨论为主。这样,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优化的同时,还能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

在选修课方面,要注重三个“专”:专家、专著、专史。专家类的选修课主要针对文学史上的名家,对其思想历程、作品生成、流传接受等进行专门的研究,而专著类的选修课应侧重于文学史名篇佳作的解读,专史类的选修课则以体裁为基础。目前的文学史大多按照朝代划分板块,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每一种体裁的来龙去脉,而专史教学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理清每一种文学体裁的来源、流变和发展状况,比较它们不同的时代特点,使学生对各个维度的文学史现象都有一个完整和清晰的了解。

专题课则根据教师各自研究的特长而开设,注重学科前沿动态,推介研究成果,注重点拨与纵深,拓展学生眼界。

三、培养多极化的教学内容

所谓多极化,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形成一种多极化教学的态势。在教授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

目前在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述”——现象描述得多,“综”——综合勾连得少。在教学中缺乏整体观照的意识和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整个文学史往往成为个别作家作品的简单连缀;而在文学史流变过程中,对作家、作品、流派、理论、思潮等之间的血脉联系缺乏必要的勾连和汇通。在宏观观照和整体意识缺席的情况下,文学史的各种现象成为散珠乱线,缺乏贯穿的线索和必要的梳理。这样,学生学习了若干年之后,再到工作岗位上教授古代文学作品,自然比较长于字词教学和疏通文意,而对于揭示古今思想的关系或古今艺术传统的关系、讲清作品的文化意蕴、揭示作品的创新性等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

从微观研究的角度看,现行的作品教学往往舍本逐末,将原来富有深刻哲理与丰富意蕴的理解和体悟,变成支离破碎的字、词、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忽略了在曲折起伏胜败交替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导致学生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这样教育出来的未来的教师,又怎么能把美好的生活元素、崇高的生命活力传递给他们的学生呢?怎么能在文言文的讲解中为学生树立审美意识呢?

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结合。既注重文本的细读,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体味作品的审美意蕴和时代观念,又注重文学史现象的勾连和互动,把文学史看做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而不是一潭死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挖掘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在内容上注意灌输现代意识和创新思维

首先要开阔视野,从文化学、美学、心理学等角度,对于古代作品重新观照。把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古代文学,改变传统研究多漫然即兴的感悟,流于零散、模糊的特点,建立起完整的古代文学研究学术体系。

其次要更新理论视角。由于新文化运动的矫枉过正和“文革”十年的影响,过去的文学批评过于注重政治性,过于关注现实主义文学而忽视其他流派,对于作品艺术性研究不够。虽然1978年对于教材进行过适当改写,但在对作家、作品的选录中,还存在着对于一些政治性不强而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家介绍过少的问题,这在实际讲课时应加以补充。

(三)打破文史哲的学科界限,在保持古代文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尽量以宽阔的历史哲学眼光来阐释文学现象

文学是作家意识的产物,文学内容的解读不应脱离其赖以产生的时代思想和意识形态。因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十分注意与史学、哲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紧密结合,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中理解文学,从文学的讲解中透视当时社会的文化思潮。如:解读先秦文学就是把史学、哲学著作当做文学作品学习,解读汉代文学无论如何离不开经学,解读魏晋六朝文学也不能不讲玄学和佛学,讲唐诗就不能不关注唐代的音乐和绘画,论宋词就不能不涉及理学和禅学。因此,广阔的文化视角对文学研读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要与历史、哲学等其他文化形态联系起来,在深入分析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的同时,扩展到文学现象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追溯和捕捉隐藏在其背后的各种因素,从而大大增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文化容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文学现象,真正理解作品内涵。

上一篇:员工洗衣房管理制度下一篇:2021情人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