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2024-08-21

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7篇)

1.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篇一

国际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风险

最近三四十年间,表外业务浪潮席卷全球,出现与表内业务并驾齐驱的态势,深刻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面貌。由于表外业务创新活跃、结构复杂,蕴含着多样化的风险形态,怎样理解和管理好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金融海啸中众多银行的惨痛经历也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并着力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潜在风险敞口不容小视

1.表外业务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传统意义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资本性租赁、备用信用证、信贷担保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及商品市场波动性增加、金融工程发展及清算结算的技术性革命,金融衍生产品作为表外业务的新品种开始出现,引领表外业务爆炸式增长,大有与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平分秋色之势,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安然、世通事件之后,出于风险隔离的需要,美国大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众多管道公司(Conduits),通过发行短期票据(表外融资)筹集资金,并投资于CDO等高风险资产,逐渐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发起的依托于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其实质与国外管道公司并无二致,也属于影子银行体系范畴),成为国际大型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重要内容。

2.名义余额巨大,与实体经济比例悬殊

从国际大型银行年报看,表外业务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除传统的贷款承诺外,表外衍生产品业务与影子银行占主导地位。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工具(OTC)与场内交易工具名义本金之和已超过676万亿美元,而1987年这个数字还不到1.6万亿美元。1987年到200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增长了400多倍,与此同时,全球GDP还不到原来的3倍。1987年金融衍生品规模仅占全球GDP的9%;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二者基本持平;到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达到全球GDP规模的十多倍。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工具,GDP代表实体经济,意味着在这20年中全球的金融杠杆率大幅增加,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中充斥着大量无真实经济内涵的虚拟交易。

3.考虑未来潜在敞口才能反映表外业务风险全貌

从实际风险承担看,表外融资除承担表内融资同等的违约风险外,由于融资结构复杂、参与主体多元等特点,还额外承担了市场风险、产品链条延展增加的操作风险、产品设计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其中,表外衍生产品的风险不确定性高,只有综合考虑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后才能客观反映表外业务的风险全貌。从国际衍生产品协会对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各类衍生产品的重估市值(当前敞口)与名义余额之比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其中股票衍生产品的当前风险敞口一般在名义余额的15%左右,且波动明显。

进一步分析,衍生产品重估市值仅仅反映了金融工具当期交易双方应收应付现金流的情况,却没有对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的协议项下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变化进行描述。只有把当前敞口和未来敞口合并计算,才能真实反映衍生产品风险全貌。根据美国货币监理署对美国前25家表外业务衍生品活跃银行信用风险敞口的统计,1999-2007年间,潜在敞口总体上远大于当前敞口,且两者之比呈不断放大的趋势,到2007年衍生工具的潜在敞口是当前敞口的7.8倍。由于当前敞口是银行当期真正需要支付的现金需求,在市场保持正常状态时,未来潜在敞口尚不能形成对银行当期支付的压力;然而,一旦市场出现压力状态,潜在敞口将通过交易对手寻求增收保证金(Call Margin)或平仓的形式迅速转化为当期流动性压力。

4.压力环境下高敞口、低资本的银行将率先破产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国际上看,金融衍生市场上交易的各类衍生产品已达1200种之多,每天衍生产品交易的金额高达10万亿美元,即使按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0.5%的信用风险系数保守估算,其损失的预期值也有几百亿美元,考虑潜在敞口后损失将更为巨大。数据显示,美国大型银行总敞口与总资产的比例快速上升,基本上超过了被调查银行的资本规模,近两年来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在交易总敞口已经超出资本的情况下,一旦压力环境出现,外部流动性缺失,势必导致银行破产,贝尔斯登和雷曼的破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混业经营而又缺乏防火墙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危机以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为媒介,迅速将“交易对手风险”向与其交易的所有机构转移和传染。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2001年,信贷违约互换的市场价值将近1万亿美元,到2008年已超过了54万亿美元,接近全球GDP的总和。正是通过信贷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单一的房屋贷款就成为横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个领域的金融衍生产品。银行危机将有可能扩大为金融行业的系统性危机。

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表外业务大多利用了银行的回购和担保作为销售支撑,实际上并未实现风险转移,风险迷惑性和隐蔽性强;表外衍生金融产品具有技术复杂、高杠杆性等特征,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对于部分结构性衍生工具,潜在敞口可能高达名义金额的70%以上。上述特征使得表外业务的巨大风险往往难以识别,容易导致风险敞口过度,却只在损失造成时才能被证实和发现。

开展衍生产品交易和表外融资应以真实的对冲风险需求和“真实交易背景(Transaction Based on True Needs)”为前提,以对其全部风险内涵“可知、可量、可控”为保障。否则,盲目发展表外业务,小则颠覆一家银行,大则有可能引发一国乃至全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收益丰厚诱惑难以抵挡

1.全球大型银行表外业务收益快速增长

近30来,全球大型银行的担保、期权与掉期等表外业务都有了很大增长,无论业务总量还是利润贡献都逐步接近或超过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成为新的竞争核心。从1981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从表外业务中获取的利润占其全部利润的比例就由24%上升到42%,部分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甚至达到70%以上,如表2所示。以美国银行为例,2006年非利息收入(卡业务收入、佣金及手续费、托管及经纪服务费用、投行业务收入、股权投资收入、交易性业务收入、保费收入及其他表外业务收入)高达381.8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2.47%;即使在危机后的2008年,美国银行非利息收入也高达274.22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7.68%。

从增长速度看,非利息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也快于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汇丰银行和摩根大通从2001年到2007年以来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利息收入的增长相比,两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长更快,且2005年以来非利息收入总量上已超过利息收入。

2.业务和风险管理技术创新、资本节约令表外业务获得超额回报

国际大型银行通常是表外交易的设计者或做市商,通过创新不断受益于市场领先优势和资本节约,同时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强大的风险对冲能力和发达的资讯系统,为其实施这一策略提供了技术和手段支持,使这些机构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从事无风险套利业务,获得巨额利润。

规模经济与创新领先。信息处理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长足进步,电信的全球化创造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促进了表外业务规模经济化,取得了传统表内业务无法获得的巨大规模效益。也使商业银行有可能设计出新的更为个性化的表外业务金融工具,为其客户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用以满足客户财务管理和风险对冲的需要,通过创新与领先迅速满足用户需求,优化风险收益曲线,获得超额利润。

资本节约。除了直接收益外,利用表外业务风险系数小、盈利高的优势,将表内业务表外化,可以将高风险资产转换为低风险、无风险和流动性强的资产,实现规避监管和节约资本的目的。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就是此类创新的典型代表。由于各类证券化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得以迅速将表内资产进行打包出售,在短时间内获得流动性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释放资本,给这些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并发展出了“发起——分销(Origination--Distribution)”的信贷经营模式。

风险对冲。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与客户开展各类风险业务,并将全球各分支机构吸收的风险头寸统一汇集到总部进行管理,风险头寸汇集中会产生大量的“自我对冲效应(Dynamic Hedging Effect In The Institution)”,在收益既定情况下,自身风险的相互对冲将大大提高表外业务组合的风险收益水平,形成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

3.风险收益失衡的绩效考核导向或引致表外业务畸形发展

按照银行业主流的业绩考核模式,一笔业务的真实绩效用EVA(经济增加值=利润-资金成本-营运成本-预期损失-资本成本)衡量,主要受收益和风险成本两类因素的影响。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业务相比,表外业务一般不涉及资金占用,没有资金成本;由于衍生产品交易通常是以电话或传真等通讯手段达成交易,人力成本偏低,人均交易量可以是传统信贷业务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风险成本按照目前巴塞尔新协议的规定只有表内业务的1%不到,由此计算的考核绩效必然高得惊人。在巨额利润的激励下,表外业务呈爆炸式增长、新的虚拟交易不断被创造出来,潜在风险也开始不断聚集。正是由于表外业务特别是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丰厚利润,让安然、世通、雷曼这些公司从机构到交易员个人对此趋之若鹜。

从根本上看,客户和市场需求是推动表外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机构对表外业务丰厚利润的追逐和风险收益失衡的绩效考核导向则推动了表外业务的过度繁荣。发展表外业务,首先应立足于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不能忽略标的资产的真实状况;治理表外业务的虚假繁荣,需要在全面客观反映风险全貌的基础上,在绩效考核制度层面上加以落实,以此来有效约束表外业务的发展冲动。

规则模糊难免藏污纳垢

表外业务发展速度惊人,不仅交易品种千差万别,操作程序也相当复杂,统一的外部监管措施难以涵盖现有的全部产品,外部监管整体上滞后于表外业务的发展步伐。从风险资本监管规则,到国际会计准则、市场中介机构管理、交易条款标准化等方面的规则都很模糊,金融机构在资本充足率约束、监管监督检查及市场约束、乃至法律约束等一系列主要规则下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导致表外业务藏污纳垢。

1.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则模糊

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信用转换系数(CCF),对表外业务按照一定比例转化到表内的适用比率做出了要求。最初新协议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中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规定少有提及,对银行开展衍生产品业务的政策、流程及系统等没有明确要求。金融危机之后,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新资本协议框架改进方案》,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中进一步提高了资产再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权重,第二支柱中要求在银行层面实现跨账户、跨业务条线、跨风险种类的统一管理,同时要求进一步披露资产证券化风险敞口、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便利、各类渠道机构等表外业务的相关信息。

从新资本协议及其改进情况看,新资本协议作为全球主流的银行监管规则,对表外业务用规定系数的方式比照表内业务来处理,无法充分揭示表外业务的风险特性,必然导致部分表外交易的资本风险敏感性不足,不能有效解决表外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巴塞尔资本协议引入资本约束,就是为了防止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形成潜在的破产风险,而以“监管资本套利(Capital Arbitrage,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绕过资本监管粉饰其资本金实力的行为)”为动机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实质风险并未因“出表”而下降,在账面资本相对稳定而表外业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灾难的发生仅是时间问题,也正印证了墨菲定律(Murphy’s Law)所描述的最朴素道理: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表外业务发展,国际监管必然会出现一整套类似表内业务信用风险内评体系的表外业务风险监管体系。

2.表外业务会计准则适用上自主空间大

根据会计准则,表外业务一直作为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予以披露。随着金融创新活动越来越多,衍生金融工具占表外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愈发不容忽视。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公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传统会计确认原则进行扩展,从风险和报酬的实现原则,扩展到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发生和控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原则,同时引入公允价值概念,以此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

虽然会计准则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了调整,但整体上仍滞后于表外业务的发展步伐。对表外衍生工具通过公允价值方式转入表内,反映的也只是当前敞口,未来潜在敞口在会计准则上未有规定。同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把握上也有较大弹性,导致不同机构对同一笔交易的公允价值判断出入很大,容易藏污纳垢。如房地美2001年为了规避借款人提前还贷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利用会计准则关于套期保值方面的规定,使得高达65亿美元的其他可供出售证券(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波动损益没有得到及时、恰当反映(即与对应衍生工具的套期利得和损失进行抵消),而是按照FASB第115号准则反映在“累计其他综合收益”项下,掩盖了套期活动抵消公允价值波动的有效性的真实状况。雷曼破产前大量使用“回购105”(REPO 105)人为粉饰资产负债表,造成净杠杆比率健康的假象,不断延迟“绝症”发病期的来临。

3.对市场中介机构监管基本缺失

在银行业监管规定和会计准则均较模糊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表外业务以及银行财务稳健度的信心只能来自银行的自察和市场中介机构的评级,而中介机构的不作为导致表外业务成为部分银行藏污纳垢的垃圾桶。在雷曼破产事件中,先是信用评级机构将次贷市场上近八成产品评为“投资级(Investment Grade Rating)”,后有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默许或帮助雷曼通过“回购105”粉饰财务报表。利益相关群体的全球性交易和过度自由的市场监管体系,使原本暗流涌动的市场更加动荡。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约束主要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没有针对评级机构等的监管制度。因此,20国集团和部分国家拟将市场中介机构纳入到政府监管视野中,以强化中介机构的实务守则。

在缺乏有效监管环境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仅仅立足于或停留在满足外部监管要求上,要在建章立制、风险计量能力建设、内部考核机制完善、提高法律合同文本和交易条款的设计能力等方面综合治理,才能确保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发展。

管理基础薄弱令人担忧

表外业务作为金融创新最快的领域,包含多种新产品和新型金融工具,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形式多样、部分产品结构复杂、透明度低,导致对表外业务“不知道是否有风险”,以及“不知道风险有多大”,进而表现为管理上的空白,抑或管理模式的错位,难以有效管控潜在风险。

1.统一风险偏好下的差别化风险政策缺位

表外业务形式多样,创新活跃,新增表外产品不断涌现,需要在统一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根据金融衍生交易类、担保类、承诺类、资产证券化和理财产品类业务的特点,提出差别化、针对性的风险政策要求。其中,统一的风险偏好是前提,需要将表外业务纳入风险偏好管理,建立与表内业务风险准入标准、风险收益平衡取向、“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要求等相一致的风险政策体系。差别化则是根据各类表外业务的特点,将统一的风险偏好细化为产品风险政策,融入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应以真实交易需求和对冲风险为目的,选择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控的产品,建立产品风险分级和客户适应度评估机制,运用保证金、合格抵押品将风险缓释到客户和银行可承受范围内,有效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和客户(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担保类业务(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和承诺类业务要比照表内信贷业务建立完备的客户准入、审批和业务后续管理机制;资产证券化、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业务,要围绕发行人、受托人、顾问方、销售方、投资人等建立从研发到销售、售后管理的一整套风险管理政策要求,有效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2.各类风险的整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

表外融资除承担表内融资同等的违约风险外,还额外承担了多种风险。因此,照搬表内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和交易业务市场风险分而治之的模式来管理表外业务风险难以奏效,需要建立各类风险整合化管理的机制。一是风险职能的整合和有机联动,客户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专业化风险管理职能团队需要密切配合、有机联动,全程参与到从产品创新至到期的全周期之中;二是风险计量工具的整合,全面、客观反映表外业务风险,需要多种风险计量工具的综合运用,同时需要对各类风险相互转化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用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的调整进行整合管理。

3.表外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需要加强

与表内融资相比,表外融资流程长、参与主体多,部分产品易受外部市场波动影响,潜在的风险点也多。提升表外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建立表外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机制,明确在产品研发、风险分级、客户适应度评估、市场中介机构选择、客户风险提示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标准,对于部分杠杆率高、潜在风险大的表外产品,要在上述关键环节引入平行作业机制。在当前表外业务一批(发)了之、后续管理尤为薄弱的情况下,要考虑建立表外业务后续管理机制,适时评估产品、客户风险,以及时进行风险应对。

4.表外业务风险识别、计量水平有待改进

一是缺乏计量风险敞口的能力,对承诺业务、保函业务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目前主要依靠专家经验来判断表外业务的风险敞口,通常考虑不同业务的风险特征、期限和缓释情况等设臵风险折算系数,管理相对粗放,尤其是对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认识和计量能力不足。二是缺乏表外业务的风险抵补机制。从表外业务本身蕴含的风险及可能导致的损失来看,表外业务也应该计提相应的损失准备金,如何提、提多少还需要研究。三是缺乏表外业务多种风险形态整合计量能力,尤其是对其中风险之间的转化和迁移情况认识不够,在如何综合评估表外业务风险,进行风险收益的平衡管理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

2.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篇二

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涌现、金融证券化浪潮的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的放松, 强烈冲击着商业银行的传统信用业务, 使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 为实现经营目标, 商业银行便选择了表外业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水平和技术日益提高, 范围也日渐扩大。当前, 表外业务已经从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业务一跃成为商业银行的三大主导业务之一和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起步较晚, 且由于国内规制严格, 发展步伐较为缓慢, 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

1.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提供服务种类与服务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所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分析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 大多数学者都会将荣耀归于我国所选择的渐进式改革路线。这条路线的显著特征是在稳定和安全中求得发展。同其他系统一样, 我国银行系统的改革也采用了渐进的方式。由于这个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 在为顾客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品种方面, 总是显得过于单调。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品种一般局限于传统的企业间货币结算业务, 对于金融衍生品业务和其他表外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则鲜有涉足。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进军国际市场的, 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大多集中在中国内地。不能将业务延伸到海外市场, 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难以真正在全球化时代中分得应得的一杯羹, 自身的竞争力也难以提高。

2. 服务设施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

中国商业银行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服务设施不足。中国商业银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 在基层城市都有大量的营业网点, 而这些营业网点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在中西部地区的县一级城市、在全国所有地区的乡镇服务网点, 多是依靠传统工作方式, 很多地方甚至连ATM机都没有, 客户在银行停业之后很难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这些问题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层地区的基本服务设施和银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要提高商业银行基层业务的发展, 更多的应该依靠硬件设施的提供和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表外业务的对比

1. 服务基础环境

(1) 商业银行业务服务地域。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进入国际市场的, 相比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全球扩张史,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时间明显过短。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发现,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中,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最多的是中国银行, 该银行现在在二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向客户提供服务。这个数据与汇丰银行跨越亚非欧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九千五百多个营业网点和花旗银行的在一百多个多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地理跨度来说, 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2) 技术手段和业务提供方式。从业务提供的技术手段上看, 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自助银行服务、网上银行服务、电话银行服务、个人金融理财服务, 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都能做到。从银行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上看, 基本都采用企业内部管理软件, 如ERP。并且, 由于后发优势, 我国一些商业银行, 如招商银行, 在信息化服务技术方面已经可以与国际巨头抗衡。

2. 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服务范围和产品比较

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在纷繁复杂的商业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 国外商业银行, 特别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都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涉及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 既包含基本的存取款服务, 也涉猎名目繁多的衍生金融产品如股指期货和黄金期货。当然, 商业保险、投行、信托等表外业务也在国外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列。繁多的金融业务, 为国外的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盈利空间和委托的风险分担体系。各种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 为国外商业银行提供了丰盛的业务费大餐,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 近年来, 手续费收入已经占据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总收入的三成。

由于服务范围广阔和管制宽松, 使得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总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基本上包括了银行表外业务的所有内容。大量业务的开展使得外资银行可以获得大额的手续费和自营风险收益。但分析我国的商业银行则可以发现, 由于金融管制严格, 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及时推出市场适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只能维持单调的传统表内业务。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原因分析

加入WTO以来, 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呈爆发式增长。支撑商业银行收入增加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之前并没有收取费用的服务收费, 但由于额外收取的费用, 触动了客户的切身利益, 于是, 一些银行客户对银行表外业务收取费用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另外, 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快速, 但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产品还是不能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 收费理由牵强。

商业银行对某些中间业务收取费用, 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其一是弥补增长的成本, 其二是与国际规则接轨。

首先, 从银行所谓的成本增加方面考虑, 银行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 到处铺设营业网点, 进行信息化建设, 确实需要大量开支, 银行在短期内经营成本大幅攀升, 虽然消费者确实在银行的软硬件设施提升方面得到了实惠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应该为银行的成本扩张买单。我们应该意识到, 银行的大规模投资属于银行自身的扩张行为, 这种扩张行为属于长期的战略行为, 短期内银行营业成本上升, 从会计角度来讲, 应该在长期摊薄, 并不应该在短期内为了显示银行的盈利能力而将扩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其次, 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就更不能成为银行向消费者收取中间业务服务费的充分理由。因为, 在国外, 并非所有的银行都会向消费者收取中间业务费用。相反, 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为了招揽客户, 都会对中间业务提供免费的服务。即使是要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 也必须经过用户的同意, 而并不是向中国的商业银行一样, 自己出一个文件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用户收取所谓的服务费。

2. 观念偏差

(1) 银行自身因素

从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表外业务看, 他们大多并没有将表外业务的发展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放在同一位置。以前, 国内银行还可以从高额的存贷款利差中赚取客观的利润, 但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依然依靠传统的赚取存贷款利差的方式很难再赢得市场竞争力。

(2) 社会因素

自从有了银行这种金融机构以来, 中国人都将其视为存款和贷款以及先进的结算、支付中心。传统上, 这些业务都是银行无偿为客户提供的, 现如今, 开展表外业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客户自然在短期内难以接受。但是, 对于银行来说, 自然是要积极地向客户宣传中间业务的种种便利, 以及对这种业务收费的原由, 这样才能获得客户的谅解。

3. 法规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也有专门的商业银行法律:商业银行法。但是这部法律中的某些规定, 并不能充分激发商业银行的发展激情, 反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特别是,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而上银行法中仅有一些分业经营的条款, 关于混业经营的业务条款规制条款明显过少。《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已于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但由于其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费权限并不明确, 相关的收费标准也不十分统一, 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实际的业务活动中有机可乘, 其结果便是商业银行收费的混乱。

4. 商业银行服务质量。

我国的商业银行, 以前大多数都是作为国家的机构存在的, 这就造成很多银行的员工还存在国家干部的思想, 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还不能从对自身的地位进行重新定位, 国家干部的思想使得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恶劣, 服务质量低下。加入WTO之后, 中国承诺会逐步放开国内的金融市场, 到现在, 国内已经有了部分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良好的服务态度, 充满人性的周到的服务设施自然引起了强烈的对比, 在物质富足的时代, 更高层次的追求———得到尊重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宁愿以更高的价格得到尊重, 也不愿受以低价受到怠慢。因此, 当客户看到在外资银行可以享受如此高的礼遇而国内银行的服务却难以比拟, 就不愿为国内银行支付费用了。

五、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对策

1. 关注客户感受与市场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消费者对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日益重视。作为高端服务提供者的银行来说, 更应该重视客户对自身所提供服务的感受。为此, 一方面, 银行要应该努力提升服务场所的硬件品质, 为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 银行要定期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 积极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如果这些不足和缺点是消费者的精神或物质伤害或损失, 那么应当及时的向客户道歉, 并提供物质赔偿, 用真诚换取客户的忠诚。

2. 规范银行的收费行为。

当前, 我国还没有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各项收费的具体实施标准, 因此, 商业银行在对表外业务进行收费时应该至少做到两方面, 才能最大限度额降低消费者的抵触心理。一是新业务的收费应当符合当前已有的金融法律法规, 做到不违法, 不乱纪。这样才能做到在消费者质询时有据可循。二是对新的表外业务进行收费时, 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列出种种原由, 让消费者可以明明白白消费。这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银行对客户的尊重。

3. 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和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 我国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态度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了使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发展上能够更加顺利,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首先考虑提高自身的服务品质。另一方面, 表外业务涉及范围广, 虽然可以为银行提供一定的风险分散, 但同时也隐藏了大量的风险。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方面, 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让银行走向绝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国有众多而银行就因为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大量开办而破产倒闭。所以,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前车之鉴, 稳妥地开办表外业务, 不能急功近利。

4. 在深化改革中克服制度障碍。

通过混业经营, 可以有效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根据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 混业经营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由于我国改革期间问题的复杂性, 实行分业经营还是有一定客观性。但是,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们应当积极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逐步放松对金融管制, 稳步推进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 从而扩大利润来源渠道。

参考文献

[1]明花, 关于如何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51

[2]高焰,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市场阻碍分析[J].价格月刊, 2007.第2期

[3]余菊,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8年2月

[4]邵正春, 中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差距比较研究[J].华北金融, 2006.第10期.

[5]周利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J].商业经济, 2004.06

[6]李彬彬,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差异分析[J].北方经贸, 2007-01-15

[7]孙永举,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对比及对策[N].河南大学学报.2004.10

3.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篇三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运营成本的增加和资产报酬率的降低等通过存贷款盈利的空间十分有限,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创新、适应外部金融环境变化、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来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必要性 可行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迅猛发展,其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6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表外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的重心。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虽然表外业务有所发展,但大部分仅局限于低收费或不收费的项目,发展十分缓慢。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幅度的减少、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运营成本的增加和资产报酬率的降低等,通过存贷款盈利的空间十分有限,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创新、适应外部金融环境变化、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来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所谓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y,简称OBS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为社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无风险的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和有一定风险的担保、承诺、衍生金融工具操作等业务。表外业务具有不运用或少运用资金;无风险和低风险;委托代理;低成本和高盈利等特征。所以发展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而言,既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增加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体。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拓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1、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存贷款利率,6个月以内的短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7.65%降低为2002年的5.04%;6个月至1年期短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8.64%降低为2002年的5.31%;1年至3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9.36%降低为2002年的5.49%。3年至5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9.9%降低为2002年的5.58%。银行的低利率降低了银行资金的边际利润,使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获利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去开拓各种非利息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的需要

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来看,世界前20家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而我国银行业2001年按新的贷款分类法统计,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仍在25%左右,除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外,新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也在急剧攀升。银行业显露和潜在的金融风险已十分突出,再加上缺乏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有效措施,严重阻碍了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利用表外业务来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的需要

随着银行成本增加,收益下降,单纯的传统业务已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和银行收益的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过大,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过多,人均创利

1.19万元,人均费用却达8.58万元。其他商业银行由于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过少,人均创

利40多万元,人均费用也高达18万元之多。所以银行必须降低运营成本。如果要在不增加或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多元化、国际化的服务,表外业务因具有低成本和提高资产报酬率之功效,不失为理想之选。

4、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直接以机构投资者身份与经纪商进行股票和债券交易,不再完全依赖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的快速发展,分流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为了竞争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表外融资技术,如贷款出售、发行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增加其资金来源。

5、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三个方面,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表内业务,而且也要重视表外业务的发展,抢占适应持续发展要求的空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拓展,是其银行经营国际化、资本证券化、业务表外化的三大发展趋势之一,也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商业银行大力拓展表外业务的可行性分析

1、加入WTO和金融的逐步对外开放为表外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有关世界贸易组织会员国达成的协议,加入后两年允许外资银行为国内企业开办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五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指定的地区可享有中国内地银行相同的权利;五年内取消地区限制和客户限制等规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并享有中国内地银行相同的权利,大部分国外银行已经实现了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具有强大的业务处理、客户服务、管理决策支持功能,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有机结合,客户服务和信息分析有机结合,建立了完备的数据仓库,具有开展表外业务的强大优势,在冲击中国银行业同时,也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可资借鉴的表外业务管理模式。

2、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为表外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一直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对外经济往来持续上升,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度的加快,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为表外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人民币的汇率、利率风险毫无疑问将上升为企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点,与汇率、利率相关的表外业务项目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国家逐步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和行政干预,以及大力提倡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为表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较宽松的政策环境。

3、银行市场化运作机制的逐步建立和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为表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保证

商业银行长期在计划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运行,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的动力,缺乏业务创新的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银行经营机制的转轨和适应市场能力的增强,不断开拓和创新业务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这为表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4、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逐步推出为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了可操作的对象

1984年提出建立金融市场至今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从原来只有少数国债和金融债券品种的市场发展为目前包括上千个品种的市场。就股票市场而言,从90年代初的几十家发展到上千家,参与者已达6000多万人,筹资达4000多亿元,国内股票市值2.6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2%左右。商业银行除进行国债、企业债券的投资外,还允许向证券公司发放股票质押贷款。也有许多银行开始通过银证合作形式参与金融市场。又随着货币市场和资

本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大批投资基金的设立、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进入市场,使市场主体迅速膨胀,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非常迫切,按照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远期外汇市场发展的要求将逐步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利率期货和期权、债券期货和期权、外汇期货和期权、可转换债、认股权证等产品。金融衍生工具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对表外业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客户对金融服务性需求的增加为表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两大部分,公司客户具有因行业、规模、经营状态等不同情况之分,个人客户也有因不同的收入水平、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地区习俗之分。对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种类、服务形式和手段的需求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客户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呈多样化趋势。

从公司客户来看,以前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对银行主要是资金、结算等方面的需求,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司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经济向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企业对银行的金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单纯的存贷款业务需求逐步向代理收付、现金管理、管理咨询、资信评估、融资担保、票据发行便利、委托理财、信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的金融需求发展。

从个人客户来看,随着个人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个人对银行的需求开始从单纯的存款业务转向代理收付、个人理财、基金投资、国债投资、证券买卖、购买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发展。客户对金融服务性需求的增加为表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6、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为表外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因为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信息处理等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业,改变了银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增强了银行处理业务的能力和技能。

我国从80年代起开始建设全国金融卫星通讯网,至91年正式联网成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卫星小站600多个,使全国电子联行业务覆盖了全国省、地市以上分行,已在全国2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以网络传输或磁介质交换为传输手段的同城清算系统,以及7个大城市的同城票据自动清分系统,基本实现了同城清算的半自动化。

对个人客户的服务项目中采用了自动出纳机(ATM)、销售点终端机(POS)、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

在公司客户的服务项目中推出了全国银行信息通讯系统、电脑账务处理等;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使金融业有条件为客户提供优质低廉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不断开发金融产品和新的金融服务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随着我国加入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生存压力的增强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拓展表外业务提高利润水平、吸引优质客户、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已非常迫切。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在发展表外业务方面的优势,如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雄厚的客户基础等,抓住机遇,积极拓展表外业务,使之逐步成为银行业务的支柱。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92、胡章宏《欧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变化及其启示》(《金融与保险》2002、4)

3、王毅等《发展银行中间业务迫在眉睫》(《金融与保险》2002、1)

4、朱雁萍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几点思考》(《金融与保险》2002、3)

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与分类 篇四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一、表外业务按其业务内容可分为:1、2、3、4、5、承诺类业务 担保类业务 委托代理类业务 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咨询服务类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

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委托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收取一定手续费等为目的,接受客户委托,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代理、分销、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代理债券、代理资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指建立在基础金融工具或基础金融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产品,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远期、互换金融等。

咨询服务类业务是指以银行拥有的专营许可权或行业优势,为客户提供的纯咨询服务性质的业务。包括理财顾问、委托代保管等业务。

二、表外业务按业务性质可分为:1、2、3、4、委托代理类业务 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或有负债类业务 咨询服务类业务

其中,或有负债类业务包括承诺、担保、保函、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三、巴塞尔协议根据不同的“信用转换系数”被分为了5类:(1)100%信用转化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一般负债保证和承兑;销售和回购协议以及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远期资产购买、超远期存款和部分缴付款项的股票和代表承诺一定损失的证券。(2)5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包括:

某些与交易相关的或有项目;票据发行融通和循环包销便利;其他初始期限在1年期以上的承诺。

(3)2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短期和有自行清偿能力的与贸易相关的或有项目。(4)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

类似初始期限为1年期之内的,或者是可以在任何时候无条件取消的承诺。(5)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5.银行会计核算办法_表外信贷业务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行抵御风险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成果,保持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规范我行表外信贷业务核算方法和管理流程,满足财务报告信息披露需要,明确各级机构的工作职责,保证表外信贷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披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表外信贷业务系指我行发出的存在一定信贷风险、可能会引起资产总额的变化进而改变资产负债表的各类承诺业务。包括保函、贷款承诺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等。

第三条 本办法依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等。

第二章 主要定义

第四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减值损失,是指预计银行的表外信贷业务,未来将引起银行损失,即经济利益流出,大于经济利益的流入的差额。

第五条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于本行是指我行因为发出的承诺,在发生特定的事件下,包括客户的兑现要求或法院的裁决等,我行因而承担支付资金或经济利益流出银行的义务。因为相关事件仍未发生,负债的义务仍未确认,只能在表外以或有负债确认。

第六条 预计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于本行是指银行的或有负债,有很大的机率会发生,在谨慎原则下,将或有负债在表内确认。

第三章 核算办法及账务处理

第七条 表外业务的初始确认

(一)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原则

我行应客户要求,发出承诺,该承诺在受益人要求兑现时,预期将会导致我行承担义务(或有负债)。

(二)表外信贷业务的范畴

1、保函:我行因应客户要求,向第三方发出提供担保的函件,当该客户违约时,并在保函有效期内,第三方可以凭我行发出的保函,要求我行代替该客户清偿不高于保函的金额。

2、贷款承诺:我行依据客户的申请,向该客户做出的在一定条件下或到期发放贷款的承诺。当客户有资金需求,并满足贷款条件时,我行须向客户发放贷款。

3、银行承兑汇票:我行应客户要求,在其开立的商业汇票上背书,承诺兑付,如果客户到期时违约,我行将代客户兑付该汇票。

(三)初始确认

在发生表外信贷业务时,即我行发出书面承诺时,我行需要根据表外业务选择适当的表外科目,并以承诺的金额,确认表外资产和表外负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付:开出保函(银行承兑汇票、贷款承诺等)

第八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后续计量

(一)手续费的确认

我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表外信贷业务的手续费进行后续计量,在具体表外业务发生期间内逐期递延确认手续费收入。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业务办理收取手续费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手续费收入递延收益(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贷款承诺递延收益)每期确认手续费收入时: 借:手续费收入递延收益 贷: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承兑/保函/贷款承诺手续费收入

(二)减值准备

表外信贷业务的减值准备计量,参照信贷资产按组合基准计提减值准备时对预计损失比率的估算,通过统计相关表外信贷资产的历史损失数据测算表外信贷资产预计损失比率,将其乘以相关表外信贷资产期末余额得出预计损失金额,在表内计提表外信贷资产减值损失,并以预计负债方式确认为负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表外信贷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负债——预计负债

第九条 表外信贷业务的终止确认

1、当表外信贷业务到期后,受益人没有要求我行兑现承诺付款,我行可以终止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收:开出保函等表外科目

2、我行在表外信贷业务有效期内,应受益人要求代客垫款,可终止表外信贷业务的确认,同时在表内确认垫款。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企业垫款

贷:资金清算应付款――待划转款项 收:开出保函等表外科目

3、表外信贷业务中对受益人提出兑现通知的约定不尽相同,表外信贷业务的终止确认时间应为业务约定中受益人提出兑现通知的最大期限。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XX银行会计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6.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篇六

国际银行业战略性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杨辉

一、对并购浪潮的重新审视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高潮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性行为。这主要以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

7.浅析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对金融调控的挑战的论文 篇七

【摘 要】近来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对整个中国金融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市场各方对此极其关注并争论不休。本文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以及促进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很多中低收入群体感受到利率带来的收益,对闲置资金的投资兴趣也大大提升。于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不再得以“垄断”市场。5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几乎涉及基本市场的各个方面。指出了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扩大资本市场的覆盖面。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在互联网金融的潮流中的也在发生着便民便捷灵活的变革。

一、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定义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金融中介,传统的商业银行指专门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直接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与改革,现代商业银行的界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货币信用商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现代金融业组织。

(二)商业银行业务

负债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最基础的业务,也是其他业务的前提。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业务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通过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吸收资金,是商业银行最具重要意义的核心业务,是银行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源。而与此相对应的主动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向央行借款和现业务,在这种业务中,银行占领了主动地位,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和资金流动性需要确定借入资金的时间,方式和数额。资产业务中,现金资产主要用来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现金资产需维持一定的比例,若比例过高,可以使资产有较高的流动性,但对现金占用过多,不利于银行的其他业务的投资,减少了盈利的机会。反之,若比例过低,则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取款要求,对银行的信誉,客户资源有负面影响。表外业务是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创新化的产物,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即是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官方解释互联网的精神为“开放、平等、协作、分享”渗透进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沿袭,也是互联网技术和开放、共享、普惠、民主等互联网精神对传统金融的渗入,带来了金融革命的变革,也带来一系列监管挑战。

普惠金融的精髓在于“普”,它代表了社会所有阶层与群体,普惠金融旨在使他们都参与到金融体系中来,成为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普惠金融更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动力。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20世纪互联网在美国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为互联网金融奠定坚实的根基,以普通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亚马逊,阿里巴巴,以金融商品为交易对象的银联,工商银行,证券交易所,都是把互联网和金融完美结合的例子。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化的趋势下迅猛发展,尤其在中国成为WTO的一员以后,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 部分强大的外资银行, 进驻中国市场后,已经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捷足先登,踊跃出各种交易平台。

(三)互联网金融的应用

1、P2P小额借贷平台

p2p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 “人人贷”。p2p网络借贷是将网络运用于小额借贷的新型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从借贷最初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到借贷过程中的所有程序,全部在网上进行并完成。

2、众筹股权投资平台

投资者在网上以股权的形式出资投资项目,让发起人代为待处理日常事务,由而出现了类似众筹网这样的平台。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成为当今众多投资者青睐的模式。

3、阿里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小微信贷平台

阿里小微信贷发布了两款纯信用贷款,即小信用贷款和微信用贷款,利用淘宝网、天猫对小规模和为企业和投资个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前群体已经发展至300万家。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优势

1、金融网络化与信息共享化

随着金融的网络化趋势逐步明显,互联网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完美的结合,通过数据中介商,银行可以参与小额商贷的融资,拓宽盈利渠道。金融市场上有很多规模较小,资金闲散,行业种类杂多的`商贸零售业,在直接向银行融资时,一般都会由于较低的信用额度和严格的审核程序而吃闭门羹,互联网金融业促进了网络信贷业务的崛起,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贷,亚马逊的Amazon Lending ,谷歌的广告信贷业务等小额网络信贷业务应运而生,为此类小额融资者带来了福利。金融风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商,买家,政府,监管机构之间掌握的信息不能及时的互相交流,以至于信息不对称。而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金融机构的各方参与者可以快速高效的共享信息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风险。

2、引领金融业改革创新

上一篇:家长会中学生发言稿下一篇:自己做饭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