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主题班会(精选13篇)
1.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一
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一、班会背景
通过前两年基础知识的学习,大三学生开始逐步接触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和实验,然而,由于课程理论较为抽象复杂,实验教学无法与时俱进,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手能力不足,甚至对于专业的学习产生动摇;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人才招聘中越来越看重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促进大三学生以解决身边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带动专业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源头活水。
二、参与对象
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三学生
三、案例准备
1、空教室查询问题
2、综合测评问题
3、超市购物排队时间过长问题
4、对创新设计大赛的不同反映
四、控制时长
15分钟
五、班会流程
第一部分:引入
有句话我们常说,叫:且行且珍惜;今天我想把它改造一下,叫:且学且创新,今天的班会我们就来聊聊何谓“且学且创新”。
从小,老师就告诉过我们,要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就先从三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开始。
第二部分:讨论
(一)创新入口:善于发现身边的问题
1、空教室查询不方便,怎么办?
2、综合测评反反复复太折腾人,怎么办?
3、超市购物排队结账,非常麻烦,怎么办?
(二)创新工场:开动脑筋,发挥专业特长,信息院的同学应该具备信息化的思维模式,并且能随时进行信息化的思考
1、是否可以通过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知道空教室?
2、综合测评是否可以网络化信息化?奖项申请能否网络化信息化?
3、能否直接在购物车上装上扫描装置,放入购物车即自动扫描?出门直接打印货物清单付款?
4、总结:以上问题结合专业知识,如何实现?怎么利用好现有的知识?如何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
(三)创新出口:关于申请专利、参加竞赛、发表论文
1、我们常在湖大甚至国家媒体的头条发现:
某某学生在某某创新设计大赛
某某学生在某某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普通期刊离我们并不远)
某某学生的某某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有没有暗暗做梦:这个“某某”要是我该多好。
2、假如有一天在寝室楼栋下面发现贴出来一张国家级创新设计大赛的海报,海报上面标注的信息反映距离提交参赛作品的截止日期还有20天。你会是下面哪种情况:
情况A:看看就走,这个事跟我没关系。
情况B:详细看了看,有参加的想法,但当发现只有20天就截止时,觉得已经来不及了,遗憾走掉。之后没过多久就把这个事忘记了。
情况C:详细看了看,有参加的想法,但当发现只有20天就截止时,觉得已经来不及了,遗憾走掉。但自此以后,开始有目的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并着手依托专业尝试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
情况D:详细看了看,突然发现自己目前在做一个手机美食软件项目已经初具雏形,和这个创新设计大赛的要求基本一致,心情大好,马上回去召集团队成员进行报名和作品提交。
强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第三部分:总结
从攒木取火到LED照明,从笨重的台式电脑到先进的移动终端,无不是一点一滴的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据不完全统计,众多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将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
大三,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关键一年,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够以解决身边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带动专业学习,增强创新意识。那么,你将与优秀企业的大门越来越近,你也将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标准越来越近。
乔布斯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我也相信:我们湖大人一定能敢为人先,思辨求新,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源头活水。
六、注意事项
1、做好班会的通知组织工作,做好现场多媒体设备的调试
2、认真筛选典型的、生动的、能够突出主题的故事案例
3、主要各内容要点之间的时间分配
2.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二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相对于“班会”是一个“子概念”,它的界定在本质上离不开“班会”的概念。《简明教育大辞典》上定义的非常简洁,认为“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的“班会”即为“主题班会”。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则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 根据学校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李银德则进一步丰富这一定义,强调班主任工作和主题班会之间的关系,认为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任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班主任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2]。
沈景娟强调了主题班会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认为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班主任与学生共同设计表现形式、表达方式,通过班主任指导, 由学生表演的一种活动”[3]。
还有一类研究从学生主体性出发,《教育辞典》上定义主题班会如下:“班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班主任进行道德谈话和讨论, 如解释《学生守则》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另一种是由学生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进行的, 如讨论和决定本班重大事项, 开展某项有意义的活动等。有时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举行‘主题班会’。”但是,研究者关注的是学生中的“干部群体”如何发挥其主动性,并不是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其局限之处。
对主题班会概念的界定,研究者出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概念之间都包含一些共通的因素,“主题班会”的实施主体包括班主任和学生,有鲜明的主题,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等等。综合各方因素,笔者认为,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策划的班级教育活动。
二、主题班会具有哪些功能
笔者通过对主题班会具体教育功能的整理,发现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论述。
1.从班级建设层面
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从班级角度来看,戴小梅认为它的首要作用就是“提升班级凝聚力”[4],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的培养,增强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如迟希新老师所言,主题班会实际上背后所反映的是这个班级的文化建设,而这种文化建设才是真正影响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他认为这种教育的功能不是以直接的方式来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它是一种隐性的规范的功能。另外主题班会它所运用的往往是一种体验的或讨论的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它需要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的一些元素,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动机,所以要行使情感感染的功能,最终它通过情感感染的功能要形成班级的一种凝聚的作用,最终达到凝聚的功能。
2.从师生关系层面
在班级这一组织结构中,有两种关系占主导: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如果没有师生关系的互动,没有师生关系的建构,就不存在教育活动”[5]。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平等,而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活动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领域。
主题班会的开展实际上反映了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度。通过交流,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互换”,“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6],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关系。通过师生交往,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班级和社会的关系,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范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观念,这对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从学生发展层面
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理论层面对主题班会的分析,还是实践层面优秀主题班会的展示,无不体现了对学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程亚华认为主题班会准备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重视。“主题班会的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准备活动,激发出上进的热情,发挥出自己的才智”,那么“不仅能把主题班会开好,而且将使学生个人得到提高”。最终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7]。李学明更多关注学生内心的发展,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主题班会要达到“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启迪学生的智慧”[8]。
三、主题班会的实施现状如何
1. 主题班会的形式概述
张锐曾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做过综述,共划分了12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有“模式扮演、咨询答疑、专题报告、节日纪念、现场体验、经验交流、成果汇报、才能展示、专题辩论、实话实说、娱乐表演、总结归纳”[9],归纳得很细致,几乎涵盖了当下中小学主题班会的所有形式。李银德根据教师的指导方式,将主题班会的形式分成讲述式,讲座式,实践式。黄勇在划分班会活动形式时,遵循“以德育目标为导向、以德育内容为基础、以德育形态为依托”[10],将目标、内容和形式细化成很多个子目标,根据这些划分开展班会活动。迟希新从活动的类型将主题班会分成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和综合型几类,从主题上可分为日常主题、政治主题、阶段性主题、节日性主题和偶发性主题。张克龙考虑到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为基准,将生成性主题班会分成“合作式”、“思辨式”、“体验式”以及“讨论式”[11]。
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划分没有比较固定的说法,研究的也比较少,就目前来看,尚没有一个上位的指标体系来划分。
2. 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主题班会的开展在中小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一线的教师,他们对主题班会的问题描述都比较形象、感性。戴小梅认为目前大多数主题班会不同程度存在着“无主题、无计划、无教育、欠科学”,严卫林则用三个非常形象的词汇形容当下的主题班会----“大杂烩”“歌舞会”“群英会”。柴庆龄从形式上论述了目前主题班会中的问题,例举出四种常见的形式:随意式主题班会、单一式主题班会、包办式主题班会、放羊式主题班会。
张克龙发现,当前教师观念落后,教师德育观、学生观存在问题,过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主题班会德育目标的设置上过于空泛,内容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方法上形式单一。他认为教师的个人素质造成了主题班会的一系列问题。
四、主题班会实施应把握哪些原则
大部分研究者在改进主题班会上都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戴小梅从主题班会主题的确定、内容和形式出发,认为主题班会要把握系统性、教育性、全员性、多样性、真实性和艺术性这些原则。陈英在《关于主题班会的几点思考》中谈到,主题班会的内容应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适应现代学生特点;主题班会要适时、适量、适当,形式丰富多彩,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李学明认为一堂好的主题班会必须要“针对性强,趣味性浓、创意新、参与面广、形式灵活”。张克龙为当前主题班会的创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他认为,理想的主题班会应该不是预设,而是通过积极的选择、提炼、整合而后生成的,班主任要学会“巧用学生生活琐事及身边的案例”,而不一定都是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英雄偶像们。
笔者认为,以上的研究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班会的“过程说”展开的,从主题班会的主题确立到实施,这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关研究者研究并提出对策。此外,李敏则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设计角度出发,认为主题班会的设计在整体上要达到“立意有高度”、“内容有深度”、“参与有广度”;在局部上要达到“环境布置要有寓意”、“主题表现形式要有新意”、“内容衔接要有创意”[12]。白芸从学生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开展优秀的主题班会,前提是理解和欣赏学生文化,要“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主题必须是具有“现实针对性”,要能调动班级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这样的主题班会才会达到教育效果[13]。
五、对主题班会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上述研究表明了我国对主题班会相关问题研究的程度,得出了很多结论,对开展实施主题班会以及进一步研究主题班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他们首先探讨了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从定义及其功能中能看出,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自我教育和班级管理都有影响。主题班会开展的各种形式对班主任有直接借鉴作用,他们都是基于实践总结出的形式。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下实践中遇到的,对班主任也会有所启示。
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大多数对主题班会的研究都限于经验层面。这种反思本身很有价值,但是由于研究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论述不充分,使得很多研究结果难以推敲、琢磨,研究立场难以站住脚。其次,对主题班会给出的建议,基本上比较雷同,大多数都是泛泛提出要更加重视主题班会的教育功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等等,并未深涉主题班会的实质,在可操作性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也是今后研究可以开拓的领域。
从文献中最早研究主题班会的时间来看,人们对主题班会的研究已有10多年的历程,但实际上对这一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深入研究,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
1.加深人们对主题班会教育功能的认识
以往研究多在于强调主题班会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实际上对于班会课的现状来说这似乎成了一句口号,未能真正落实下去。大部分的班会课实际上是班主任一个人的表演课或者任课老师的占用课,学校和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性将其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但是主题班会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却是不能够忽视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运用一些质的研究方法走进课堂,关注主题班会的现状,从而挖掘其背后的教育功能。
2.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主题班会的影响
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直接影响主题班会的质量。但目前我国研究班主任和主题班会相关性内容较少,研究者大多是将两者分开,从而未能看到两者之间的紧密性。
3.主题班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以上的研究让笔者认识到主题班会和班级文化之间的关系,班级文化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程度,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14]。良好主题班会的开展背后所折射出的恰恰是这个班级的文化氛围。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创设一些平等、宽松的课堂或者户外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中来,从主题班会的策划到开展,这一过程实际上即为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如何通过主题班会建设班级文化氛围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4.创建开展主题班会的指标体系
主题班会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能给实践中的教师一个导向性,帮助他们如何开展主题班会。因此,笔者认为,建构一个科学的主题班会实施体系尤为关键。这个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节主题班会应该实现哪些目标,每项指标都能对应出一些具体的行为或者态度。同时,这个指标体系能够帮助教师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思路去设计一个主题班会。
3.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三
关键词 小学 班级活动 主题班会 主题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099-02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它是一种常见的会议类型。顾名思义,“主题”是主题班会的灵魂,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对于开好主题班会至关重要。具体说来,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题的选择要有时间性
一年四季不同的月份有着不同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植树节、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等,還有一些特殊的纪念日,如国际爱眼日、世界无烟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等等,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和接受特点的节日作为契机去选择班会主题,以一些特殊纪念日开展班级活动。如在感恩节时以“学会感恩”为主题,开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在自己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父母老师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很多的爱和关心,进而引导他们,将他们的善良的本性与感恩之心付诸实际行动。这样类型的主题班会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和课外认知。
二、主题的选择要有阶段性
儿童的身心发展从稚嫩到成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循序渐进的,而他们对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是慢慢增加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智力和兴趣等都有差异,要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和各班主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契合的主题班会。例如:高年级学生在进入青春期前,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让他们产生好奇和疑问,这时就有必要对高年级的孩子召开关于青春期知识的主题班会,帮他们解开疑惑,让他们从容面对青春期的到来。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刚融入学校生活,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是依赖父母和老师,不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对于这类孩子就有必要选择“团结就是力量”“我爱班集体”“我们是好朋友”“我爱我的学校生活”等正面教育的主题。
三、主题的选择要有开放性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周杰伦的歌《蜗牛》进了教材,篮球明星姚明进了教材,跨栏王刘翔进了教材,刘德华也进了小学英语的教材,这至少可以肯定其中必有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地方。那么在面对这些新的榜样形象时要考虑的就是怎样从中升华他们背后的价值。如《蜗牛》歌词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坚持不懈精神,刘翔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都是值得放到主题班会里提升的另类教育资源。
四、主题的选择要有趣味性
主题班会的设计应该有趣味性,注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题和取材都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让他们全员参与。我曾开展过“百科知识竞赛”主题班会,这样的班会既可以让学生以分组比赛的形式将自己积累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也可在班会中间穿插关于班会主题的诗歌、舞蹈、小品、歌曲、课本剧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五、主题的选择要有教育性
“教育是心的唤醒。”班主任应深入生活、深入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主题班会,选择契合的教育主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的引导,使之成为有思想、有信仰、会做人、会学习的人。
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朽的主题,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爱国主义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要进入小学生的心灵就应该从实实在在的小地方入手,低年级可以选择“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深刻含义;高年级可以选择“讲爱国小故事”等主题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兵.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京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传承与创新主题班会作文 篇四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并在初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事件引起热议。有人说,这没多少实际价值,是的,不对这些文化抢救的话,那么它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当然还有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认为,只有传承和革新并重才能拥有更大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今天仍为人们所熟知的并不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多都联系生活,与人的利益有关。二十四节气在没有现代气象时,它就是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它去耕田、播种、插秧、、、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我们知道它是根据前人的经验积累而来,并没有一定的科学性,与现代科学的气象无法相比,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文化。
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所以与当今气象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所以我们必须把古人留下的文化加以创新来适应当今时代需要,而不是一成不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化遗产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特定的产物,能否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我们唯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可以证明。如果不完全符合当今社会我们就该加以创新以适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在创新中传承的文化必须是优秀文化,如果是落后腐朽的文化,我们不但不要传承,还应该及时的抛弃、抵制。
近年来,中国有一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潮,让很多民间的文化得以成功申请。那么这么多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去创新并传承呢?
文化遗产是某一时代社会的产物,单靠个人和国家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唯有个人与国家共同努力,怀有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去积极创新文化。做为国家,要大力争取优秀文化遗产,呼吁公民在创新中传承文化。有关部门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积极听取民众的想法并加以改正创新。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文化遗产一定会以一个完美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
5.主题班会活动方式的创新与思考 篇五
【摘 要】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组织和指导,实施励志教育的有效形式。实施励志教育之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1、开展讨论,促进理解,感悟明志;
2、提供榜样,潜移默化,激励锐志;
3、团体游戏,活跃气氛,实践励志;
4、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凸显高效。
【关键词】励志教育 高效主题班会活动方式 创新性班主任
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而成功、高效的班会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树立自己良好的整体形象;在家庭、学校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个有素质的人;明白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班会活动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很好的教育感染作用,却是班主任现阶段班会教育活动中没有解决好的普遍问题。笔者认为班主任如果摒弃旧观念大胆创新,提高自身的素养,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它是开展励志教育的有效载体。
实施励志教育之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或运用榜样激励,或采用讨论交流,或进行角色扮演,或开展团体游戏活动,或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以多媒体为载体选取、传递、呈现教育资源,均可以使班会的形式喜闻乐见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开展讨论,促进理解,感悟明志
在班会活动进行中,教师或学生提出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大家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争论,从而获得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清晰认识。集体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两种。
(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就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般是3~6人)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思想交流、观点碰撞。讨论小组,既可自愿组合,也可由教师确定的。但主要按座位前后两排相临的四人组成小组这一种方式为主,因为这种组织方式省时又省力,成员间也较熟悉,方便讨论。讨论按如下环节进行:问题设置→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梳理观点)→代表发言(陈述观点,全班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如在主题班会“在挫折中磨炼自己”中,通过分小组讨论“如何抵抗挫折”,学生们提出了“放大心胸”“再加把力”“改变行为”“调整目标”等方法与技巧。又如在主题班会“发展自我潜能”中,通过讨论“我们如何发掘自身的潜能”,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途径与方法:正确认识自我;制订合适的目标;调整积极心态;敢于实践,积极行动;等等。
(二)课堂辩论
课堂辩论就是围绕辩论的主题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各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批驳对方的观点,揭露对方的矛盾,最后使大家形成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如在“在挫折中磨炼自己”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就可以安排辩论这一环节,抛出辩题:“逆境和顺境,哪个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形成两种观点,正方认为“顺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而反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正反双方摆事实、讲道理,竭力证明所持观点。
辩论中,尽管有些观点与材料是模仿、参考他人的,但我们深刻体会到,在主题班会中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但辩论不同于一般的讨论,要搞好辩论活动,需要在辩论主题的选定上,在选手的确定和预演准备上,在课堂的调控与指导上,均做好组织工作。我们的经验是:第一,精心选择辩题,选择的辩题一般是大家感到困惑的、有疑难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也应是符合学生特点、不脱离学生实际认识能力的,还应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第二,做好充分准备,确定辩题后,班主任根据观点分类,进行分组,组织各组学生为支持与证明自己的观点,搜集材料,充分进行准备,当然,还包括宣传标语的准备、场地的布置、所需物品的筹置等。第三,在辩论过程中,组织者做好调控与引导工作,保证辩论接近预定程序进行,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引导辩论各方不离题,不将之成为相互攻击的工具,鼓励没发言的学生在自由辩论中补充发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班级各成员的参与程度。第四,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写心得体会等做好反思与总结工作,以利于下次活动的更有效开展。
二、提供榜样,潜移默化,激励锐志
有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认为“榜样对其所起励志作用程度很大”的占18.9%,认为“作用较大”的占51.8%,认为“没有起到作用”的仅占1%;影响最大的人物中,优秀企业家以43.7%的比例位居第二,牛根生、史玉柱、张瑞敏等一批当代中国的优秀企业家们成为了如今青少年耳熟能详的偶像。[1]由此可见,榜样对青少年学生的励志作用是很大的,用榜样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也会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运用主题班会开展励志教育,榜样激励法是主要的活动方法之一。
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很多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事迹。比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中,讲述“自信自立自强的盲人厂长——吴越峰”;在“勤奋是一生的资本”中,讲述马云的“阿里巴巴的艰辛创业之路”,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的“即使是旧鞋子,也能穿出大物理学家”;在“在挫折中磨炼自己”中,讲述徐亚芬的“‘万里’的艰难成长”;在“拼搏精神的培养”中,讲述“世界最年轻CEO:14岁印度小子苏哈斯戈皮纳思”;在“敢于吃苦”中,讲述向青松的奋斗经历和鲁冠球的万向奋斗史;在“学会抓住机遇”中,讲述“农夫”董事长钟翗翗的“农夫山泉有点甜”;等等。这些榜样都呈现如下特点:首先是真实;其次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再次是具有多样性,既有成功的榜样,也有失败的例子;最后是来自不同性质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我们或让学生自己阅读校本课程文本,自我感悟;或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或借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榜样人物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在欣赏中启迪智慧,激励精神,启发灵感,提升品质;或让学生讲述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展示。最终的目的是课堂表演,设身处地,体悟励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身动作行为与表情表达、展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课堂表演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与行为,体会与感悟他们身上的精神。在励志教育主题班会中班主任主要可开展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活动。
(一)角色扮演
这是通过扮演特定角色启发班级成员认识人际关系以及自我状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宣泄,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在人际关系中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领悟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如在“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班会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事先准备过的学生,扮演角色,将发生在身边的现象表现出来,为讨论交流作铺垫。
(二)心理剧
这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借助于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主角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于舞台,在班主任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协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教育形式。校园心理剧编排的一般过程如下:暖身阶段、主角确立阶段、剧本创作阶段、剧组成立阶段、剧本演出阶段、分享阶段。S班主任在“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的主题班会中,组织演出了《狐狸和葡萄》心理剧。这种活动将模糊的、不清晰的观念和形象,通过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形象、夸张的动作呈现出来,给学生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这是语言所无法企及的,也是心理剧的魅力、优势所在。尽管班主任初次接触这一教育形式,还不能熟练编写剧本,主要是借用他人的剧本,在组织环节的主次把握上也存在不足,但这种尝试是有益的。
三、团体游戏,活跃气氛,实践励志
班级团体游戏法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游戏为中介,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助人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自由放松的、充满趣味的,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竞争气氛,容易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既享受快乐,又受到教育。游戏活动具有平等性,只要参与进来,并遵守游戏规则,大家都能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尊重与信任。所以,特别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如M班主任在“开展时间管理”的主题班会中,组织了“度量人生”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重视(或优先进行)“重要而不紧迫的事件”;C班主任在“善待挫折——拥有高中生活的宝贵财富”主题班会中,开展了“生命线”的游戏活动;L班主任在开展“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主题班会中,组织了“‘松鼠’搬家”的游戏。这些团体游戏活动,不但使班级气氛活跃,学生们热情参与,而且在实践体验中发展了学生的自我,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人际和谐。
四、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凸显高效 新课标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教育渠道,而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法宝”,因此,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为载体选取、传递、呈现与班会主题相符的资源,通过精选图片、设计制作,寻找适宜的最佳视频及音频,不断挖掘信息资源,探索信息技术凸显班会主题,创设成功、高效的主题班会,这成了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必备能力。
(一)寻找适宜的最佳视频及音频,凸显班会主题
播放影片进行“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从小就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知道禁毒、防毒的重要性,为以后的人生路护好航;又如“零食——食品卫生”这一主题的班会教育活动,如果仅凭老师“摆事实、说道理”是远远敌不过既便宜又爽口但质量低劣的零食的,让学生观看工商人员端毁的一个个脏兮兮的加工零食的窝点,那污浊的场景让孩子们触目惊心,再配上影像资料中的解说,那就是另外一种效果了。
(二)动画具有趣味性,迎合小学生的喜好,迸发真情实感
例如运用下载的动画可以进行做好“疾病预防,健康成长”的教育;在学校举行的“防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中,整个活动过程用了动画的形式为孩子们呈现了简单而又生动的种种火灾场景,里面的小熊是故事情节的主人公,他不失时机地讲述着应对不同火灾的方法并提出问题考大家,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要知道没有哪一个孩子会拒绝动漫,这种两全其美的教育措施真是太美妙了。
(三)精选图片,设计合理,做到主题班会情景统一
为了让班会活动的主题《张开梦想的翅膀》深入人心,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时候,W班主任充分考虑了图片情景要与活动主题及活动场景相吻合的一致性,于是通过网络搜索了大量的图片,并精心挑选出最精美的符合活动主题的图片。
例如:确定第一张主题图片的时候,她选用了一只雄鹰展翅飞翔的近景图片,恰好与活动主题完全吻合,并且更能让学生产生联想——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并借助于艺术字体的设计,突显出班会主题——张开梦想的翅膀。
而在设计活动的第二环节“听听我的心里话”时,她选用了一张静谧的“夜景”图片,图片中一个女孩眺望着夜空,似乎在祈祷着什么,或者呼唤着什么,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图片上 “插入艺术字”,在夜空中插入了“听听我的心里话„„”几个字,更能凸显出学生内心意欲倾诉的心理。
实践证明,主题班会是实施励志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主题班会实施励志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自主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成功的信心,养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祖超,邵敏.青少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全国 8 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6):60~63.[2] 张亚男,《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年第9期
6.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六
_________学习雷锋交流会
三三零三子弟学校胡红菊
一、班会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雷锋,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二、班会准备1、2、确定主持人和表演者,并进行排练。准备歌曲、故事、录象和以“我身边的‘小雷锋’”为题的几篇作文。
3、黑板上书写“学习雷锋交流会”。
三、班会程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好!四
(一)“学习雷锋交流会”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指着黑板上的雷锋图片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叔叔是谁吗?”
全班同学答道:“他是雷锋叔叔。”
主持人:首先,大家谈谈你们对雷锋有哪些了解,好吗?
甲:我查过资料,对雷锋叔叔的生平事迹有了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让我向你们介绍介绍。略。
乙:我知道雷锋精神内涵是:略。
丙:我会背几篇雷锋日记,不信你听:略。
主持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崇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他那不可
1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瞧,雷锋又回来了。
1、2、请看“好孩子帮老大娘找儿子”的表演。请某某讲雷锋故事。(同时出示画有故事主要内容的图画。)全班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相互倾心交流着雷锋事迹、雷锋精神,讲述了雷锋日记,表演了雷锋故事,高唱了雷锋赞歌,那么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雷锋的精神呢?
丁:在思想上,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振兴而学习。
戊:在学习上,成绩好的同学要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发扬雷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庚:还要认真遵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做文明小公民。
申:我认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需要雷锋精神,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多看“红读”书,经常开展交流读书体会的活动,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并使自己的想象力更具科学性,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想这也是雷锋在九泉之下对我们的希望。
主持人:让我们加入到“学雷锋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踏着雷锋叔叔的阻击,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放录象。
1、一位学生配音讲述:今年,我校在学雷锋活动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瞧,这就是我们三三零三的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来到农讲所参观“雷锋精神永恒”展览的情境,我们到达目的地,排着整齐的队伍,轻轻地走进展览室,同学们一边观看一边听解说员
解说,绝大多数同学一边观看一边听,同时认真做笔记,有的同学看了英雄的事迹,感动得失声痛哭。参观完展览后大家还看了录象,同学们看得可认真啦,许多同学看到雷锋的苦难史,泣不成声,看到雷锋的英雄事迹却为之振奋。个个深受教育。这就是我们学校组织的全体师生听“雷锋精神永恒”报告的又一大型活动。这就是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社区,为社区服务,发扬雷锋精神,亲身体验的再一次校外活动。另外,老师还组织学生做好“学雷锋”竞赛试题等活动。
2、主持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千千万万个雷锋在成长,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小雷锋”的身影。请听,他们演讲的我身边的“小雷锋”。(四名学生演讲略)。
3、4、齐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宣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7.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七
1 主题班会活动的现状分析
【场景一】老师们眼中的班会课一景——班主任夹着教案, 教案里张罗了一周以来的“好事”与“坏事”, 然后往讲台上一站, 滔滔不绝地开始了击浊扬清的45分钟, 讲到兴致之处, 信手拈来都是素材, 甚至可能旁证博引而恨“上天不再给五百年”。
【场景二】学生们眼中的班会课一景——台上老师居高临下、口若悬河、陈词滥调、婆婆妈妈, 甚至东拉西扯;台下“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同学则昏昏沉沉、麻木不仁、左耳进右耳出;“善于利用时间”的同学则两耳不闻“室内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又是一节自习课。
很多班主任都发出“班会课难上, 学生不感兴趣”的感慨, 客观现状中班会课存在较大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班主任经历总结了以下七种常见班会课类型。
(1) 布置工作型:班会课大部分只停留在布置班级工作的事务性阶段, 班主任有话则长, 少话则短, 无话则变成了自修课。
(2) 班级小结型:班级上周发生的事情由班主任或班干部进行回顾, 对好的方面给予表扬, 对差的方面给予批评, 开始时表扬的同学开心, 被批评的同学伤心, 久而久之, 学生都无所谓了。
(3) 零碎教育型:有些班主任尚能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但往往是零敲碎打, 设置内容重复, 缺乏体系, 没有系统性。
(4) 挪用学习型:遇到学习紧张时, 如期中期末考试前, 班会课则又变成了智育课, 被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课等学科所占用。
(5) 训斥说教型:遇到偶发事件时, 班会课往往成了班主任现场处理问题的场所, 一边训斥违规学生, 一边对全体同学进行说教式教育。
(6) “天马行空”型: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大量时间被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班级日常琐事管理所牵绊, 精力的分散常会导致部分班主任没有准备就走进了课堂, 任意无主题, 似“天马行空”。
(7) 机械模式型:有些班级学生活跃, 参与活动积极, 部分班主任往往把“权利”下放给学生, 学生多会选择形式——PPT+音乐+主持人串词, 形成学生才艺表演+主持人串词+老师总结, 模式不变, 内容简单, 看似热闹, 实则流于形式。
班会课是学校设置的一门课程, 笔者看到大多数职业学校每学期都安排每个教学班每周开设一节班会课, 班主任是这块阵地上的主力军, 如果上述现象大量存在, 德育质量从何谈起?相反而言班会课如果组织得好, 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力, 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开好“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法宝, 是“班主任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
2 构建主题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班会课的组织设计, 包括确定主题、准备材料、主持、讨论、总结等环节。班会课效果的好坏, 取决于许多方面因素,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主题的确定。主题是班会课内容的核心, 它限定课上话题的范围, 同时也体现了班会课的教育目标。
一般而言班会课主题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 即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建构主义原理、教育心理学相关要求、模块原理。
3 实施主题教育体系菜单式管理模式
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 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 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菜单最初指餐馆提供的列有各种菜肴的清单, 现引申为各种服务项目的清单等, 这里笔者引申到德育管理中为班主任们提供班会课主题的清单。
3.1 主题教育德育菜单体系的确立
中职学校班会课的主题可以以年级、性别、教育内容、专业特点等多因素进行划分, 笔者根据自身8年班主任与3年德育中层管理所积累的一些素材与多年一线学生管理经验, 遵循德育工作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 结合中职学校开展的常规工作, 在校时间内每个月相应安排四个主题供选择, 具体如下。
职业学校高中三年每学期主题班会菜单如下。
高一年级上:
9月:始业教育系列一了解校史;尊重老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一仪表文明;自信教育。
10月: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之一品味书香;同学相处之道;军训有感。
11月:法制教育系列一学法;劳动观念培养;青春期教育系列一性生理教育 (生理自我保健) ;培养集体荣誉感。
12月:遵守班规;职业生涯规划系列一“知业”;珍爱生命;理财教育。
高一年级下:
3月: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环保知识收集;弘扬雷锋精神 (助人为乐)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二举止文明。
4月:读书活动系列二好读书 (培养读书习惯) ;青春期教育系列二性心理教育 (性心理自我保健) ;异性理智相处;团结友爱。
5月:走近父母;发扬革命传统、勤学;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系列一爱岗。
6月:安全教育;挫折教育;遵守校规;诚信教育。
高二年级上:
9月:始业教育系列二关注杭州;理解老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三语言文明;自强教育。
10月: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系列三品味书香;师生和谐相处;法制教育系列二知法。
11月:责任教育;青春期教育系列三性道德教育;尊重与关爱;协作互助。
12月:职业生涯规划之二“乐业”;自律教育;拒绝毒品;廉洁意识培养。
高二年级下:
3月: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爱护公物;校园环保行为倡导;健康运动。
4月:人际沟通;读书活动系列四读好书 (选读经典名著) ;青春期教育系列四性失误的预防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营造集体归属感。
5月:关心父母;发扬革命传统、巧学;榜样示范;职业道德教育系列二敬业。
6月:文明上网;纪律意识强化;调解情绪;我的未来生活。
高三年级上:
9月:始业教育系列三关心社会;喜爱老师;规范意识培养;积极向上。
10月: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系列五品味书香;文明教育系列一交往礼仪;法制教育之系列三守法。
11月:青春期教育系列五——心理健康;责任教育;奉献社会;感恩与回报。
12月:职业生涯规划之三“竞业”;预防艾滋病教育;成人节活动;我与创新。
高三年级下:
3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低碳生活践行;民主教育;文明教育系列二职场礼仪。
4月:读书活动之六读书好 (开卷有益) ;青春期教育之六爱情观;法制教育之系列四用法;乐观豁达。
5月:孝顺父母;发扬革命传统、乐学;职业道德教育系列三精业;信念教育。
3.2 班会活动实行菜单内容的运行机制
(1) 运行机制的具体内容。
首先考虑实施三级管理运行机制, 包括“德育处规划与评价”、“年级组指导与考核”、“班级实施与反馈”。其次确定两类自主管理单位: (1) 横向成立成长合作组。同年级不同班级:互相提醒, 智慧共享, 共同提高, 全面发展。 (2) 纵向是专题研究组。不同年级相同主题:发现问题, 深入思考, 合作探究, 体验成长。
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德育处规划班会主题菜单内容 (详见表1) 。
第二步:合理分组, 根据班情分成综合班合作组与普通班合作组。
第三步:设立专题。合作组选择若干个自主管理教育的专题, 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选择研究专题 (专题选择范围详见表1) , 上报到各年级组长处。
第四步:班主任个人选题 (专题选择范围详见表1) 。合作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选择一项专题, 在班级具体实施主题活动时承担着帮助本组成员完成该主题班会课的职责 (组内成员能力强者一人可以承担两项以上的专题, 提前两周提供主题班会教案、课件等相关资料) 。
第五步:制定活动计划:开学初专题研究组讨论, 并在班级工作计划中制定主题班会专题实施计划,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合作组探讨研究活动。
第六步:实施主题班会活动: (1) 合作组各班级可相互听课。 (2) 合作组各班级进行活动效果反馈与交流。 (3) 每个专题研究组可以自己确定指导老师, 建议找非班主任老师 (如班级政治辅导员、新老挂钩的老教师等) 、家长委员会委员做指导, 主要以年级组长指导合作组开展工作。
第七步:评价提升:年级组对参与听课活动的老师上交“主题班会评估量表” (附件) 统计整理后信息反馈给合作组, 考核结果上报德育处。德育处以3年为周期评选优秀主题班会课课例, 积累校本德育资料;以1年为周期调整修订班会主题菜单内容, 提升班会主题的实效性。
(2) 运行机制的特征。
(1) 是实施自主德育的需要;
(2) 是符合班情的需要;
(3) 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
(4) 是有效载体合理运用的体现。
4 实施菜单式管理, 凸显班会合力
主题班会进行设计与规划, 有了相同的主题, 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可以相互探讨;不同届班级相同年级的班级可以相互学习。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优秀班会课资源得以共享, 形成主题班会有效合力, 实现班会课真正的德育目标。
(1) 为班主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明确方向, 主题在育人方向点的展示尤其可以指导年轻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2) 建立主题体系, 保证了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 内容没有了简单的重复而且德育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 在时空变化中, 三年的主题由点、线、面构成立体的教育框架。
(3) 发挥班主任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为班主任搭建了施展才能的平台, 达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实际效果。
(4) 在相同的主题框架下, 比较不同班主任的班会内容, 类似教学所提的“同课异构”, 评估活动效果, 形成班主任间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5) 班会主题校本化, 杭州市中职学校中专业设置基本不同是主题规划时必须考虑的, 每一届的材料积累下来, 真实可信, 生动活泼, 贴近学生实际, 尤其是校园实例更能引发学生共鸣, 往往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6) 德育活动有序性、有层次, 整体构建中职学校班会主题体系以学期要素为纵坐标, 以不同的德育主题层次系统为横坐标, 进行横向联系, 纵向衔接, 有序排列, 有机组合, 保证了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保证了各个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成功的主题班会, 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震憾, 激发学生内心矛盾斗争并能使学生在意志品质上克服内外困难, 战胜消极因素, 形成积极因素, 在人生观, 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建立起积极的心向, 定势或原型, 在人格修养的发展中少走弯路, 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班级工作的积极影响不仅重要, 而且深远而长久。因而学校德育管理中需要不断研究与挖掘班会课主题, 丰富班会内容, 更有效地实践中职学校的德育活动。
摘要: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形成有序的主题教育体系, 选择恰当的主题有利于班主任引导学生, 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真正发挥班会课的德育作用。笔者根据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班会课现状, 从构建主题教育体系角度出发, 探索主题班会菜单式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主题教育,班会,菜单式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中学德育大纲, 1995, 2, 27.
[2]国家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2004, 10, 25.
8.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八
一、小中见大“重引领”
“小中见大”是主题班会课主题选择和提炼的基本方法,它是指从学生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表现中挖掘整合提炼主题。“小”指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普遍现象;“大”指透过这些小事、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和蕴涵的教育价值。[1]“小中见大”要求班主任养成教育的敏锐性,善于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挖掘进而整合出具有引领价值的教育主题。
例如,“普遍二孩”政策出台后,一些家庭有了“二孩”或准备要“二孩”,但因相应的亲子沟通、教育引导不到位,一些家庭中的“老大”出现心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反常。对此,班主任应敏感地意识到,教育的契机出现了。最近一段时间,班上有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反常态,总显得心事重重,上课老走神。交流后才知道,原来爸爸妈妈准备生“老二”,且妈妈已经怀孕了,小姑娘感觉一家三口的幸福日子即将一去不返,所以情绪低落。为此,笔者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近70%的老大不想要弟弟妹妹,主要是担心生活现状被打破,怕弟弟妹妹夺走了父母给自己的爱。
据此,我准备组织召开一次“我要做真正的老大”主题班会。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班里学生的家庭成员现状及未来父母是否有生“二孩”的打算,对已有“二孩”和准备要“二孩”的家长分别进行采访摸底并录像。活动当天,我邀请了部分家长共同参加活动。
整个活动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我是老大,我有小烦恼”,请部分孩子聊聊近期家里的烦心事,说说自己心底的小担忧。第二板块为“我是老大,我有小主张”,以“是否支持爸爸妈妈生个弟弟或妹妹”为辩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老师相机提炼双方主要观点,择机播放录像,家长择机发言,帮助孩子消除误会和顾虑。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普遍二孩”这项政策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意义,尤其要深刻理解这样的道理:是否生二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但父母更有自己的权利,我们应该学会与父母增进沟通和交流,无论父母是否生“二孩”,我们都应理解父母,并以行动支持父母。第三板块为“我是老大,我要做真正的老大”,请几个原来就有弟弟妹妹的学生交流做“老大”的感受,如“我教弟弟做算术”“家有小千金妹妹”“小小跟屁虫带给我的快乐”等,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做好真正的“老大”。
可见,“小中见大”的班会课因其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能解决学生成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契合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因而对引领学生成长大有帮助。
二、大中见小“接地气”
“大中见小”是主题班会课主题选择和提炼的常用方法,指从社会大背景或热门话题中联系教育实际提炼主题。在这里,“大”指国内外近期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热点事件;“小”指学生对重点、热点事件的真实态度和认识。“大中见小”要求教师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国际国内的热点话题或大事件中挖掘主题。
例如,体育新闻、体育明星是学生关注的热点。2015年8月底,在田径世锦赛4x100米接力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获得银牌。事后,四名队员莫有雪、苏炳添、谢震业、张培萌都成了孩子们的偶像。开学后我即以此为素材,提炼出班会主题“成功的背后”,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运动员训练的艰苦、比赛的激烈,观看对他们的专访,从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再如,游泳世锦赛100米自由泳飞人大赛中获胜的宁泽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后,我让学生联系“飞人”刘翔曾经的退赛,领悟运动员成长的艰辛,认识到要真正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既敬仰他们成功时的伟大,更理解他们作为一个个体的渺小,看到卓越运动员夺目光环下身体和心理的巨大付出和历练,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再如,“扶不起的中国老人”事件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就此,笔者曾在所教班级中做过调查:“看到陌生老爷爷老奶奶摔倒在地,你会去扶吗?”结果全班41名学生中,有39名孩子明确表示不会。原因主要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过有关报道,怕被冤枉。就此,我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剖析、深入思辨、遥想未来、角色体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关主题的教育。结果,至主题活动告一段落时,还有4名同学表示不会去扶摔倒在地的陌生人。这样的教育效果虽出人意料,但恰恰证明是成功的,因为它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主题班会创设的教育情境、开展的教育活动是利于反映学生真实的心理和观点的。
“大中见小”的班会课因主题架设起重大事件、热点话题与学生生活、思想的沟通桥梁,显得“接地气”,因而往往能取得真实而深刻的效果。
三、旧中出新“拓视野”
“旧中出新” 是主题班会课主题选择和提炼的创新方法,指的是从常见的观念中引发新的思考,在思辨提升中提炼主题。[2]“旧中出新”要求教师改变思维定势,以更开阔的教育视野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给学生以新的启迪与教诲。
例如,对“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往的教育焦点是“团结合作”,学生也大都认同,但这恰恰固化了他们的思维。为此,我借用这个老故事,设计实施了“三个和尚一定没水喝吗?”主题活动。以下为活动实录摘要:
活动伊始,老师直接导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都听过吧?许多人批评这三个小和尚。我不赞同。我细细研究了这个故事,觉得要为他们鸣不平。我觉得,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罪魁祸首是——庙里的那根扁担!谁让庙里只有一条扁担呢?这根扁担,一个和尚可以用它挑水,两个和尚可以用它抬水,三个和尚咋办呢?就是这一条扁担惹的祸嘛!
“我不同意!”“没道理!”“跟扁担有啥关系?”不出所料,教室里反对声四起。
当然此时他们只是以一种思维的直觉作了一个浅显的判断。
nlc202309081835
“为什么不能怪扁担,请用你设计的方案说话!注意:三个和尚暂且称为甲乙丙。”老师提醒学生先安静思考,然后开始辩驳。
结果,学生想出了三四种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甲乙丙分别挑水,一人一周。
为用好这一生成性资源,老师追问:“这个方案好在哪?弊端在哪?”
有学生说:“还是一人轮一天更好,不然太累了。”有学生说:“这个方案不错,另外两个和尚在不挑水的日子可以全心念佛。”
见学生的回答大多集中于以上思路,为进一步激活、深化他们的思考,老师问:“哎,三个和尚每天念经,生活其实很枯燥,那挑水这种事就仅仅只能用这种轮值的方式吗?有没有更有趣的方法呢?”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一时间,“剪刀石头布”“猜谜比赛”等等方法应运而生。课堂里顿时一片沸腾!
“这样很公平!”“这样大家都服气!”
老师继续追问:“三个和尚同居一室,每天朝夕相处,挑水这件事非得每个人干一样多,体现所谓的公平吗?”
教室里先是一阵沉默,而后又热闹起来:
“其实当天谁有空,谁就主动去挑水嘛!”
“要是谁身体不舒服,生病了,其他人就帮帮忙呗!”
“大家都主动做,不愁没水喝!”
……
这一活动,真可谓课已尽意未穷!在这个讨论型主题活动中,“三个和尚一定没水喝吗?”已经远远超出原来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这里有友谊,有情义,有对公平的深入理解,其内涵不断加深,学生思辨精神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培养。
可见,“旧中出新”的班会课往往主题灵动,学生思维的框架被打破,思想火花不断迸发。
四、即兴生成“引共鸣”
“即兴生成”是主题班会课主题选择和提炼的有效方法,指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捕捉“点”,延展“面”,即兴生成更具挑战性和有意义的主题。这样的话题往往更利于唤起孩子们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一节品德课上,男女生开展竞赛,课即将结束时,老师宣布比赛成绩:“因为男生在比赛过程中不够遵守纪律,所以女生组加50分,最后的比赛结果是:女生赢。下课!”教室内顿时一片唏嘘:“不公平!”“绝对不公平!”“这样的比赛没有意义。”老师原想通过给女生加分的方式,“教训”这些不遵守纪律的男生,但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对此,老师没有“气急败坏”,而是灵机一动,说:“我好像听到有同学在说不公平。既然这样,这个周四我们就以‘论公平’为主题,来开一次班会课吧。”
结果,班会当天,老师引导学生围绕“公平的含义是什么?”“真正的公平有什么特点?”“生活中有绝对的公平吗?”这三个问题分析、辩论、探讨。当时,恰逢区运动会刚刚结束,班上有两位运动员一同参加了百米赛跑,结果一个获奖,一个失利。老师采访这两位运动员说:你们认为比赛结果公平吗?当两位同学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比赛很公平”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无论输家还是赢家,他们都觉得是公平的?同学们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因为规则公开,标准统一,所以大家都认为公平。接着,在“生活中凡事有绝对的公平吗?”这一环节,许多同学举例谈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就这样,在这种不断的追问与讨论中,同学们对“公平”的理解不断深入,思辨能力不断提升。
“即兴生成”的班会课因其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易于引发学生共鸣,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问题,因而效果显著。
综上可见,中小学主题班会课的主题是活动的灵魂,其选择和提炼的方法很多,但无论何种方法,都应该有鲜明的针对性,能最大限度地契合学生生活或思想实际,并最终对班会课的质量与内涵有提升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瑜洁.主题班会设计的三要素[J].班主任之友,2004(8).
[2]周建丽.浅谈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J].中小学德育,2012(5).
9.小学主题班会案例 篇九
鸡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闫艳
【班会原因】
据了解我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特别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所以有不少孩子“以我为中心”的表现尤为突出。
开学初,以小组为单位第一次合作出了一份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版报。不料,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合作精神,或是没有正确的合作方法,吵的吵,闹的闹,有的完成了,有的勉强完成,有的还无法完成。所以各个小组完成的时间和效果都截然不同。
【班会目的】
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到有趣的游戏之中,通过自身的感悟来体会合作。并结合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学会合作,从而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班会形式】
小组游戏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和班主任 【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它俩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这对好朋友共同来完成,比如:穿衣服等。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好吗? 生齐:好!师:请每位学生将一根线穿过针眼,比比谁最快!开始!生:穿线(略)师:你们的左手和右手配合得都很默契。那么我们来换一个左手和右手,试试不行?
(二)亲身感受,明确道理
师:用自己的左手或右手与同伴的右手或左手,组成“一双手”,再来穿一次,好吗? 生齐:好!学生穿针(略)
师: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感受过了。现在能不能告诉陈老师,你感觉两次穿针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自己的两只手穿,很快。
生:我觉得两个人穿,一穿就进去了。生:一个人的两只手穿比较灵活。师:为什么自己的两只手穿就灵活呢? 生:是一个大脑控制的。
师:对呀,想法是一样的,那么两个人组成的“一双手”穿有什么问题? 生:很麻烦,穿也穿不进。生:很别扭。
生:我是这样想的,往这边,他却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师:我刚才统计了,自己的两只手穿针最快的用了6秒;而两个人的两只手穿针最快的用了8秒4分。这也证明了我们每个人的左手和右手,都受到大脑这一个司令部的控制,想法一致,动作就相当协调,穿起针来又快又省力。而两个小朋友组成的“一双手”,由于各有各的主见,配合起来呀,就不容易协调。
师:但刚才也发现两个小朋友组合成的“一双手”,也有穿得快的,我们来请教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好吗?
生甲:我拿着针,对着她。她拿线来穿。师:为什么要你拿线?
生甲:刚才我一个人穿,没穿进去。她穿得比我快。(指着生乙)师:谁决定这么分配的? 生甲:她决定的。(指着生乙)师:你们想一想,他们俩这样合作穿,又这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哪个人好,就让她做哪样。
师:对呀,这就是发挥各自的特长。没有完成的,请你们谈谈,怎么会造成的? 生:(略)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师:当然,有很多事,并不像穿针那么简单。有时,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一定的困难,甚至无法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有同伴的合作,共同来完成。你们能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事,需要我们合作的吗? 生:(略)师:这学期,我们根据大队部的要求,以“我们的风采”为主题,每个组学出了一期版报,也是我们小朋友第一次合作出版报。所以在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这样几种情况:
1、有的组,大家经过商量后,由组长统一了思想,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充分发挥了组内每个队员的特点,所以任务完成得很顺利,合作得非常愉快。
2、有的组,各人有各人的说法,最后组长干脆听自己的,一手包办,组内意见很大。
3、还有的组,想法没统一,组长也没办法,有的组员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有的勉强完成了,质量不高,有的就完成不了。
对照老师刚才说的几种情况,回忆一下,你们组属于哪一种? 学生讨论:(略)学生交流:(例:一组)组员:组长包办了。
师:(对着组长)为什么你一个人做?事先有没有分工?
组员齐:分了。
组长:(指着一组员)她画得很慢,我就帮她画。师:那么剪呢? 组长:也是我。
师:为什么?他们四个人干吗? 组员:在旁边看。
师:一个人剪,四个人剪,哪个效率高? 生齐:一起剪快。
师:那为什么你们在边上看,是不愿意剪吗? 组员齐:不是的,是组长不让我们剪。
师:(对着组长)那么,现在请你想一想,当时如果分工来做,会怎么样? 组长:第一个就能做完,更快地完成。
师:即使动作慢,也是他(她)出的一份力。如果出了一份力,他(她)心里会怎么样? 组长:会很高兴、很开心。师:还有其他情况吗? 其他组交流:(略)师:组长要起到一个协调作用。平时要多观察组员,增强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师:我们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只是,有的同学愿意合作,而不会合作;有的不仅自己会合作,还会教别人合作。通过今天的讨论,知道小组合作时要注意什么? 生:分配工作,齐心协力。师:怎么分工?
生:按个人的能力、特长。
生:你的工作做完了,别人没做完,可帮他(她)。生:还可以请别组的同学帮忙。
生:不要把个人的意见放第一位,多想想别人。师:其实需要合作的事情或任务也各不相同,在难度上也有区别。比如:班级主页制作好了,要制作小队主页了,而我们小队的成员在这方面能力有限,那该怎么办? 生:(略)
(四)总结归纳,布置任务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你们都学会了合作。现在再以 “迎新年”为主题,每组合作完成一张版报,构思一下,可以怎么合作? 生:当场讨论。(略)师:相信这份版报,一定比原来那份完成得好。
【课后反思评析】
本次活动,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在指导学生如何合作的过程中,我更多地注重了组长在合作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组长要善于发挥组内成员各自的能力和特长,充分调动组
员的积极性,却忽视了当发生矛盾与冲突时,组员该怎么办?如何来调动每个人的合作主动性,尤其是组员的主动性与合作性。
在设计活动时,我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因合作行为是一个人合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合作的不同方面,存在着年龄、性别等差异,影响儿童合作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认知水平、交往技能、目标结构、榜样、文化背景等等。所以,我便有意避开了这一问题。
10.小学主题班会记录 篇十
活动地点:教室
年级:三年级
活动主题:做个守纪律的学生
一、活动过程:
1.使学生了解守纪律的重要
2.让学生了解遵守秩序和规则的好处;
3.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态度;
4.让学生知道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二、课前准备:
1.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做个守纪律的学生;
2.对班会的节目要适当排练;
三、活动内容:
(一)会题引入。
(二)小品表演:课间休息,组织讨论:从这个小品中,你懂得了什么?
生活中还有那些违纪现象?
(三)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四)辩论比赛:
1.题目:学校应废除所有校规?竟究废除了所有校规好不好呢?如果没校规会怎样呢?有校规又有什么好处呢?会不会好象我这样,上学都轻轻松松呢?
2.准备和讨论:A.老师在班内选取四至五位学生作为评判;B.老师将余下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再在两方里分成数个小组;C.老师分别为正反两方选出组长。d.学生就着自己的立场,进行讨论与答辩。
3.行为反思:A.正反双方轮流每组派一代表汇报讨论结果;B.正反双方组长作总结;C.评判选出胜方;D.胜方每人给予精神鼓励。
11.优秀主题班会“三要” 篇十一
一、要选择适合本班孩子特点的主题
在班会中,我常常把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拿出来与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开展自我表扬和批评,孩子与孩子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
例如,我刚刚接手了一个新班,发现学生有一些不太文明的习惯,有的孩子爱说脏话,有的爱乱丢垃圾,有的爱打人,我便在班级开展了“啄木鸟在行动”这个主题班会,我让学生通过了解,到校园或身边去寻找一些不好的、不文明的习惯,我把班级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去校园寻找“害虫”,在主题班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提出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全班一起来讨论,我们现在就是啄木鸟,消灭这些“害虫”。学生讨论每个小组找出怎么可以消灭这些“害虫”,学生在班队会上畅所欲言,都表示要帮助其他同学消灭身边的“害虫”,最后我在班级也贴上了啄木鸟排行榜,让孩子们比赛看谁消灭的“害虫”多。
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来上主题班会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和“小公主”,在家父母都特别溺爱孩子,班级很多的家长都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不能体贴父母,还总是嫌父母啰嗦,在一堂课的开始,我问学生有谁记住父母的生日,学生绝大多数回答不出来,还有小部分同学不能确定哪天。我便准备开展一堂“拥抱父母”的主题班会,让班级的班干部准备这堂主题班队会,并想了很多的节目,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堂主题班会中,每个人都是这堂课的主人,最后的节目有小品、相声、歌曲,还有诗朗诵,最后以《感恩的心》这首歌结束了这堂课。
三、要把握课后的每次教育契机
开主题班会,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让学生把班会上的学习成果带到日常的言语行为中去。所以,会后的跟踪反馈就很重要了。就比如上述中提到的“拥抱父母”的主题班会后,我提出:每个人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拥抱父母一次。之后,我收到很多家长的短信和电话,很多家长被孩子的表现吓了一跳,更多的是感动,后来我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便说,家长对我们那么好,我们从来不知道感恩,而我们只是帮父母做小小的事情,父母便感动得不行,还打电话表扬你们,每个孩子听了都很高兴。
在每次的班队活动后,我都会及时地和一些同学简单的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希望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一位哲学家面对长满杂草的旷野,问他的四个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四个学生的答案分别是,用铲子铲、用火烧、撒石灰和斩草除根。哲学家不置可否,相约一年后再来相聚。一年后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事实上,除掉旷野杂草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地,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在他的心灵里种上美好的种子。
(作者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12.小学创新主题班会 篇十二
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执行者, 必须与时俱进, 对班会课进行彻底的变革。于是, 笔者有了大胆的想法。在日常班会教学中, 我尝试将个别单一内容整合成一个大主题, 开展系列班会课。努力改变一贯的以单一性主题班会为主的局面, 使几节班会课之间有统一主题的纽带进行连贯, 更加充实班会课。
笔者以三月份“学雷锋”为主题, 整合妇女节、植树节、结对帮扶等主题, 开展了一系列班会课。
一理论思想——认识雷锋学习雷锋精神
每年的3月5日是纪念雷锋的日子, 如何把生活在困苦年代的雷锋与今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学生联系起来, 笔者就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工具。班会课上, 带领学生上网一起了解雷锋的生平, 让学生近距离走进雷锋, 如苦难的童年、难忘的伤痕、钉子精神、人民的勤务员以及牺牲故事。通过一张张真实的图片, 拉近了学生与雷锋的年代距离,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雷锋生前的先进事迹。当活动进入高潮时, 笔者带领学生进入“雷锋网站”, 浏览“雷锋纪念馆”, 并以集体的名义在网上向雷锋敬献鲜花, 以此来缅怀雷锋同志。通过网站学习使大家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二关心亲人——最美妈妈我永远爱你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 引导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雷锋事迹也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比如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于是, 妇女节前笔者开展了《最美妈妈, 我永远爱你》的班会课。让学生每人为妈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一封名为“爱妈妈的十个理由”的亲笔信, 以此来表达对妈妈的养育之恩。很多学生都在信上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有学生用歌词“妈妈妈妈, 我爱您, 就像老鼠爱大米”来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有一个学生则把信纸剪成了爱心, 在信封上画了三颗爱心, 他说:“一颗最小的红色的是我, 黄色的代表妈妈, 最大的蓝色的是爸爸”。他还特别强调这三种红、黄、蓝颜色是三原色, 任何颜色都离不开这三种, 就像他们的家庭, 是不能分离的。节日当天学生将信悄悄送出时, 妈妈们看了都很感动, 都说这是她们收到的最美好的礼物。
三关注群体——植树添绿我为校园添份力
在“学雷锋”活动火热开展之际, 又迎来了植树节。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零花钱购置树苗, 种植在校园里。等树苗运来后, 笔者召开“我和小树苗同成长”的主题班会课。向大家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引导学生植树添绿, 争做护树“小雷锋”。植树中有的铲土, 有的扶树, 有的提水, 大家表现出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团结协作精神。种完小树后, 大家还不忘给小树系上红领巾, 希望小树能和自己一样茁壮成长。劳动是辛苦的, 但劳动也是快乐的。当同学们看着自己种植的一排排树苗在风中吐露绿意之时, 个个脸上都洋溢出无尽的笑容。学生说, 植树虽然很累, 但能为学校、为绿化做一点贡献, 还体会到了做好事后的心情, 就一点也不累了。之后, 学生还自主创建“绿色角”, 自愿向班级捐献各种各样的盆栽植物, 美化教室, 愉悦身心。这些活动也让大家明白了: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个又一个“活”雷锋就在你、我、他的身边。
四关注群体——互帮互助寻找身边“英雄”
为了把“远、大、空”的典型转化为“近、小、实”的榜样, 真正使学雷锋活动收到实效。笔者又设计了“寻找身边的‘英雄’”的班会课, 及时捕捉班级的亮点及学生的闪光点, 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 树立典型并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推荐与自荐, 同学们纷纷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学习上、体育上、行为上的榜样。同学们在集体中从小处学习、从身边的榜样身上学习。这样, 不仅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而且可体会到雷锋精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雷锋就在自己身边, 雷锋的事迹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五参与社会——结对帮扶为同伴献爱心
通过系列活动后, 大家体会到“学雷锋”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与表扬, 学习雷锋精神要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逐渐地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到社会的大视角。大家积极参加社会的献爱心活动, 发出《让冬天不再寒冷》的倡议书, 班级代表分批走进淳安和桐庐某小学, 在感受到他们的艰苦生活后表示愿意与他们长期结对互助。
通过一系列主题式班会活动的开展, 学生将遥不可及的“雷锋精神”真正落实到平时的言行举止。班会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 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班会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平台, 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 笔者发现主题式系列班会课具有整体规划、深入课堂、连贯活动的特点, 熔益智和德育于一炉, 对于增强小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让班会课成为一种极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形式, 使它真正成为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
13.小学主题班会总结 篇十三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一年级3班的老师们利用节日时机,邀请学生家长们一起为孩子举办的.联欢活动。通过活动,寓教于乐,将明月、玉兔、月饼、团圆等节日元素以最直观、孩子最易接受、最能感受到的方式展示给孩子,使孩子们加深了对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认识,感受了节日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乐学、勤学、活学、会学”。
快乐,永远记录在孩子们的脸上,幸福依然荡漾在孩子们的心间,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则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一道不灭的痕迹。 “这是孩子们在学校中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们秉承市实验小学生本、愉悦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活动,孩子们收获了成功和喜悦;通过活动,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在市实验的校园里快乐成长,留下一生最美好的回忆。”该班班主任赵老师在活动中所说的这句话,对活动的举行做出了最好的总结。
【小学创新主题班会】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识字创新07-01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10-01
小学创新教育浅析10-02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10-09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08-02
小学创新教育工作计划06-14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07-03
小学数学工作总结创新08-06
小学生创新之星事迹08-11
小学数学创新性成果08-15